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C-TPAT安全手册目录(精选5篇)
编辑:寂静之音 识别码:22-876465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17 19:08:09 来源:网络

第一篇:C-TPAT安全手册目录

C-TPAT

一:人员安全:

1:员工手册/厂规

2:员工招聘程序 安全手册目录 评级: 高风险0-70;中风险71-80;低81-100(71分PASS)

3:员工档案(新员工入厂登记表/员工花名册/劳动合同)

4:员工调查背景和记录

5:相关人员资格证书

6:关键人员背景调查记录

7:员工培训计划和培训记录

8:离职人员控制程序(含辞职申请书和物品移交记录)

二:门禁和访问控制:

1:员工身份证识别管理程序:(含工作证发放回收记录)

2:访客/车辆安全管理程序:

2.1访客/车辆进出登记记录

2.2访客证发放/回收记录

2.3每周预预访客名单

3:邮件和包裹安全管理程序:

在门卫转交接收人前要有保安检查,包裹要在收件人在场的情况下保安拆箱检查。

3.1邮件和包裹审查记录

3.2快递收发登记表

4:限制区域控制管理程序

4.1限制区域出入授权列表(原材料仓库/包装车间/成品仓库人员名单/照片,授权人员厂证颜色区分)

4.2限制区域出入记录

5:钥匙控制理程序

5.1钥匙/ID卡 发放/更换记录

6:货物出入管理制度

6.1管理人员签名笔记清单

6.2禁止和受限物品管理规定

三:货柜安全:

1: 运输安全和装运作业控制程序:

1.1装运前车辆核对记录

1.2装柜监管/(装柜人员名单)记录

1.3装柜照片记录

1.4货柜封印照片记录

1.5安全线路记录

1.6货柜跟踪录/监运记录(如有跟车监运人)

2:集装箱安全检查和管理程序:

2.1集装箱安全检查记录:集装箱七点检查:前后,左右,顶底,门里外。集装箱进厂检查记录

2.2集装箱安全检查培训指引:柜过程控制:监柜专职人,1/3照片,1/3照片,1/3照片。

2.3车(拖车)安全检查记录:集装箱出厂追踪:到达目的地路线,时间,雇佣保安跟车。

2.4非本公柜进出记录

3:封条管理程序:

7.1封条管理和使用记录:符合ISO/ 17712PS标准,封条要用金属式的,不要用塑料封条。封条授权

专人管理,对封条号拍照,封条由他上锁,货柜上锁后对封条号和货柜一起拍照保存,签名记录,破损后如何处理

7.2 封条安全性证明文件

7.3不合格封条报告记录

四:程序安全

1:运输安全和装运作业控制程序

2:公司走货/收货管理程序

3:货物凭据管理规定

3.1票据/订单记录(货物清单/订单/采购单/出货凭证/收货记录)

3.2海关文件保存

3.3美国海关装船前24小时申报舱单管理规定

4:仓库安全管理程序

4.1危险物品清单

5:货物短缺和过剩处理程序

5.1货物收入异动表

6:物料追踪程序

6.1物料清单/存储记录

6.2成品货物进出记录

五:安全培训和警觉意识

1:安全培训管理程序

1.1员工安全培训教材(员工/保安/货柜安全)

1.2员工安全培训计划

1.3员工培记录

1.4关键人员培训记录

1.5保安培训记录

2:内部举报制度

2.1内部举报记录

3:内部安全和调查程序(反走私,盗窃,恐吓,恐怖威胁)

3.1内部安全调查记录

4;紧急事故处理程序

4.1紧急事故记录

六:物理安全

1:建筑安全管理程序

1.1围墙/大门/建筑物安全 检查记录

2:照明系统管理程序

2.1照明系统检查记录

3;车辆停放管理程序

4:监控和警报系统管理程序

4.1监控和警报系统记录

4.2月度监控和警报系统检测和维修记录

七:保安工作

1:安职责:

1.1对外来人员的控制:验证外来人员的有效证件,登记证件,登记保安记录)

1.2访客牌管理:外来人员进厂要挂访客牌(编号唯一性的标志1、2、3……)。将访客号码登记在外

来客人登记表上。

1.3外来车辆控制:对外来车辆进出检查。要求驾驶人员出示有驾驶证件。

1.4犯罪协查、内部阴谋识别、危险物品的识别、防盗等工作

2.1保安巡查计划和巡查记录:

八:信息安全

1:息安全管理政策

2:信息系统使用授权管理程序(含密码,数据安全,信息系统安全培训)

设帐户密码,记录,保存时间,专人管理;

密码定期更改,记录,保存时间,专人管理。

船务信息保存时间

电脑故障处理办法、备份(移动硬盘、异地保存)

九:反恐内部审核记录

十:现场:

1:工厂装摄像头

大门,装柜区(可以照到集装箱里面),包装区(可履盖包装区),成品仓库,有人监控屏幕,录像保存60天

2:工厂装红外线报警系统

3:外部照明灯受控:专人开关,围墙四周夜晚照明

4:要有发电机,停电时可自已发电。(政府通知停电,外部破坏性停电)

5:停车区域: 本厂人员机动车停车区域,非机动车停车区域,外部人员停车区域,停车区域距围墙4-5米

6:张贴反恐资料:员工应做哪些方面

第二篇:美国CTPAT反恐安全控制程序

反 恐 安 全 程 序 目的

确保所有产品和工作人员在生产、贮存、运输的过程中,具备反恐安全设施和意识,以免被恐怖者利用作为恐怖活动,保障向全球输出的货物是安全的。

确保出运美国的海运货物,符合美国C-TPAT法律法规的要求。目的是保证出运美国的海运货物,不会因为海关清关导致交期延误,不会被走私者、恐怖分子利用运输走私物品或禁运物品到美国境内。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内一切安全活动的统筹和实施。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出运国外货物的生产、储存和运输。职责

人事行政部负责统筹和实施物理安全、进入控制等计划;负责员工的背景调查和安全教育的培训认知;负责所有安全计划的建设,确保有效的实施。参考文件

C-TPAT 美国海关-贸易伙伴防止恐怖安全指导。程序

5.1 物理安全和进出管控

目的:

确保公司的厂区有足够的物理安全和进出管控,阻止非法、非授权人员、物料进入厂区、建筑物及运输区域。

1)建立工厂物理安全相关的反恐、安保书面化的政策、方针 2)厂区必须使用围墙,防止所有的非法、非授权进入。3)确保所有建筑物用牢固材料建成以抵抗非法进入和外部闯入。

4)下班后所有的门窗出口都必须锁好,以防止非授权的进入。门和窗的构造抵制进入,所有的门窗等都是锁着的或者安全的以防止入侵,所有的锁都良好并且有效

建立书面的程序文件,对于所有的钥匙、保管、使用、发放、遗失处理、离职人员归还等有明确的说明。

5)设施设计防止进入,除非通过正常的进入或出口通道。

6)出入口管控,防止非授权车辆进出厂区,防止非授权人员进出厂区、建筑物及仓储运输区域。7)书面化、程序化公司的访客登记制度

8)对于所有授权的外部访客和公司员工,进行身份审核,如工作证(照片),身份证等。9)录用符合岗位需求的安保人员,定义巡检区域。10)电脑、网络系统的合理管控,防止非法进入 11)厂区内有足够的反恐、安保的警告或引导标识。12)进出厂区的货运司机,审核其证件,包括照片审核。

13)厂区内,对外部货运司机,设立单独的休息区域,不可随意进入厂区的建筑物。14)厂区应有足够的户外照明,特别是停车区域,内部停车,和外部停车区域。15)对厂区核心区域,如进出口,仓储、装运区域进行视频监控,并保存录像。

5.1.1 由人事行政部负责统筹及安排安全检查小组每月一次对公司范围的建筑、设施进行检查,并及时沟通相关部门。确保所有内外门窗和围栏等配备足够数量的锁具,并且所有锁具必须是具备有效的防盗性能的。对一些经鉴定已损坏的或过于陈旧超过使用过期的要及时维修或更换,要确保其构造更加合理,防止一切非法的进入。

5.1.2 在仓库内,对于一些高价值的货物必须采用铁柜或贮存于独立的房间内作为重点保护。各部门都需配备一个贵重物品或化学品储存专用铁柜。

5.1.3 由人事行政部负责对公司范围内照明系统的安装及检修。包括厂区周围、围墙、生产区域、生活区域、娱乐区、厕所等。保证有足够的照明灯光,及时更换已坏的灯具和线路。并保持有足够的后备电源,以防止发生突然停电供应。

5.1.4 必须将客车、私家车与货物运输车分区停泊,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准备司机休息室让司机有个固定的场所休息。

5.1.5 装载货物区及卸货区按要求规划安装CCTV录像系统,且对该两区域的录象记录保留不少于31天。货物装载区和卸货区用铁栏隔离成独立区域,限制未经许可人员的进入。

5.1.6 建立畅通的内外交流系统,编制内部电话联络表张贴,公布人事行政部及各主要人员的联络电话等;保持与地方公安部门的联络,及保留与他们的所有会议记录,进一步完善公司的安全工作。5.2 进入程序

禁止非法进入成品存储区、装卸运输区等重要区域

5.2.1 出入点控制良好(必须人工监控或者电子监控和控制),照明设施和能见度应保证良好。1 照明设备提供日光灯条件 2.所有的来访车辆能够清晰可见,夜晚的时候灯光条件下能清楚的看出车牌号 3.紧急照明系统存在并且运行 4.办公人员和警卫人员应有良好沟通 5.垃圾车被隔离和限定在特定的区域和路线内

所有员工需凭个人有效厂证进出厂内外。外来客人或供应商来访,需向值班保安员说明来访原因,待电话联系被访人证实来访者的身份及来由后,在《来访人员登记表》上作好记录,然后

发给“访客证”,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由保安员带领。当来访客人离开时,需收回其“访客证”。

5.2.2 进入公司的车辆及司机人员,亦需填写《车辆出入登记》并领取“司机卡”可进入,待车辆停泊好后,到指定的 “司机休息室”等待,不得随意进入其它未经许可进入场所。5.2.3 人事行政部须向保安队提供所有离职员工名单,采购部向保安队提供终止合作供应商名单,保安队负责监控,防止离职人员和中止合作的供应商进入公司。

5.2.4 所有人员携带物品进出厂区时需接受保安人员的检查。如发现非个人物品或无货单对象,保安员应拒绝其携带出厂,严重者需向人事行政部地方公安部门汇报作进一步处理。5.2.5 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区域的进入控制。如成品贮存区,由专人负责控制,严禁非准许人员和物料进入;装卸货物时,一定要由指定的安全人员当场监控,除专门的装卸作业人员外,其余人员不得进入。

5.2.6 加强厂区内的保安巡逻,任何时候在厂区内发现有无识别证或可疑人员即应上前盘查,或带保安值班室询问、记录。严格参照公司保安的相关制度执行。

5.3 工厂反恐、安保管理 目的:

加强对货物进出的安全控制以确保避免合法货物的交换或丢失,及避免非法物料的进入。1)所有安保人员均被核实身份及背景,符合岗位需要。2)所有的安保人员被清晰地定义其职责

3)所有的安保方针政策、程序操作全部文件化、书面化。

4)公司的安保管理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与当地执法机关定期沟通、协调。

5)公司内部实施定期突击的自我评估,评估自身反恐、安保程序或管理是否有效,并相

应采取改善和预防措施。具体实施:

1)设立专门的安保总负责人,将安保负责人的权限、工作职责、标准作业程序书面化,文件化。

2)公司的反恐、安保方针政策和程序书面化、文件化:  包括工厂的物理安全  进出管控  人员安全

 人员的反恐、安保培训和教育  快递和货运的安全

 进出厂区货物的溢短装管控

 对于进出厂区的非法货物/物料的管控和阻止。

3)公司内部定期审核自身反恐、安保措施的有效性,并记录结果,相应采取改善预防措施。

4)对公司合作的公司外部的运输承包商或者其它公司外部的服务承包商,书面提出反恐、安保要求,参考美国C-TPAT法律法规。

5)工厂的每个建筑物或车间,都要指定具体的反恐、安保负责人!

6)发现的事故后的报告流程,要书面化和程序化,如有必要,及时报告给当地相关执法部门。7)与当地所有相关执法部门,如公安局、海关、法院等,建立日常合作关系,工厂留存其联系方式,以便及时联系。

8)建立反恐、安保事故的紧急联系方式:

 工厂内部紧急联系方式:包括管理层、安保人员、各车间指定安保负责人的具体姓名和手机

 工厂外部紧急联系方式:包括公安局、海关、法院等的当地联系方式

9)在公司的每一个地方都指定的安全负责人,来负责监督安全操作,和在接收和船运过程中审核货物的引进和出库

10)仓库主管负责监督收货和发货的过程

11)在大门出入口,如有必要,由安保人员,对于公司员工和外来访客的私人随身携带物品,进行必要的安保检查。

12)受控区域定义,需规定每一受控区域的相应被授权人员的名单,非授权人员禁止进入。每3个月,工厂的管理方,必须查看、审核进入“受控或敏感区域”的员工名单  铅封条管理区域  货车、货柜存储区  成品仓储区  集装箱装柜区  船务办公区域  财务办公区域

13)保安至少每班2人,一人负责大门,一人负责厂区巡检,巡检路线包括“受控区域”。14)保安要对围墙定期巡检,作为日常工作内容

15)厂内人员必须佩戴厂牌/工作证方能进出厂区;厂外人员登记,与受访者核实后方能进入。

5.3.1 所有来料由品管部/仓库核对采购部发出的“采购订单”,对无货单物料一律拒绝收货。经核查为本厂所采购的物料后卸运至独立的验收区域,按《进料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进行验收。合格的搬运至贮存区分区摆放。

5.3.2 生产区域所有的物品,包括从来料到半成品、成品都要有适当的标识,并经过称重、记数后形成帐目记录,生产的全过程各部门的帐目记录必须是清晰无误的。

5.3.3 为确保货物在运输途中完好无损,及时发现被调包或盗窃、丢失的现象,货物在装载完成后,所有车门都必须进行上锁。如属出口货物,车厢不能上锁的需在完成装载后用相机将装载的货物、车厢号码等拍照,存档于国际贸易部。

5.3.4 仓库及各生产工场的所有物料都必须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如发现物料短缺或过剩,需填

写《存量卡》向PMC部及客户汇报。

5.3.5 所有货物进出,仓库必须保存其物料交收凭据,按照《仓库管理规定》执行。5.3.6 加强对货物运输车辆的安全管制。所有进入厂区的货物运输车辆均要停泊在指定的货物停车场,并由人事行政部安排人员对该区域进行监控,严禁未经许可人员、客车或私家车、非法物料接近或进入货物停车场。

5.3.7当部门主管或值班保安员接到紧急事故的事情举报后,应立即把紧急事故情况向人事行政部汇报。人事行政部指示稳定现场,控制事态的进一步发展,经调查了解,能及时解决处理的,当即解决,如遇有事态严重,经侦查到或怀疑有异常和非法活动等,应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举报,并在事故发生后的24小时内把事件通知给海关及客户,公司内公开、明确举报联络方法和电话号码。

5.4 人员的反恐、安保管理 目的:

1)在符合当地法律前提下,对新雇员进行充分的雇用审查、背景调查 2)对公司员工,进行充分的反恐、安保培训。

3)离职员工应建立并执行离职程序,阻止其进入公司厂区,收回其工作证件、钥匙等。4)确保公司人员安全,消除安全隐患,满足C-TPAT防恐要求。

5.4.1 人事行政部对应聘人员进行面试,核实身份证及其它有效证件,符合《劳动法》务工年龄等条件的发给招工资料。

5.4.2 要求应聘者在资料中据实填写个人履历、学历、政治背景及详细地址。

5.4.3 对应聘重要岗位:如保安、仓管、搬运等人员,人事部要通过公安部门协助查核其身份背景,证实有无犯罪前科、是否参加不明党派、有否复杂的社会关系等,经核实合格后方可录用。

5.4.4 本公司在职一年以上人员每年必须抽查100%到当地派出所进行一次政治背景调查。着重了解雇员中有否可疑现象,有否拉帮结派,有否密谋内部阴谋,有否恐怖倾向等。5.4.5 对于已离职员工,建立专门的程序文件,阻止其离职后进入厂区 5.4.6 对于新入职员工,作为入职培训的固定内容,必须进行反恐、安保培训 5.4.7 每年1次,定期对所有员工进行反恐、安保培训,并保存记录。5.4.8 建立并实施“员工行为准则”

5.4.9 建立员工举报制度,鼓励并奖励,员工对于非法、破坏性行为的举报 5.4.10 对核心工作人员,进行电脑、网络的安保、反欺诈培训,并留存记录。5.4.11已离职员工必须定期更新姓名清单,将清单给保安留底。

5.5 教育和培训认知

通过对雇员进行安全、防恐等常识的教育培训,全方位地促进公司的安全控制。5.5.1 人事部组织安排对新雇员除进行常规的一、二级培训外,还进行防恐、安全等常识的培训。向各员工派发反恐教材,内容包括:认识内部阴谋,识别非法进入,保持产品的完整性等。

5.5.2 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员工培训,结合不同时期的形势特点和日常的实际情况,对员工进行防恐常识的教育培训。

5.5.3 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控制。如:实行“有奖举报”等等。

5.5.4 建立并完善员工手册,对员工进行充分的安全生产的规范培训,行为准则,并保存培训记录。

5.5.5 建立员工对于管理层的举报、信息箱系统,对于员工报告变态的或者不正常行为进行鼓励和奖励,匿名保护,5.5.6对结束任职的员工按照相应的书面程序操作。

5.6 物料进出厂区、集装箱发运反恐安全程序(包括快递)

目的:阻止非法物料、走私物料进入和离开厂区,阻止其进入仓储发运和装柜区域。

5.6.1  对于所有出入的车辆,司机,集装箱,拖车查验过并且有出入记录,垃圾车被隔离和限定在特定的区域和路线内  快递进出厂区的登记

集装箱完整性检查程序(七点检查),检验人员应在集装箱的检验单上签名确认。注:每一类至少有两个符合(被选中)前壁

1.确定内部各角挡块可见且无误,前壁是由折皱材料构成的。

2.用40‘的尺子测量集装箱的内部尺寸,柜前至后门内侧的距离是40尺柜应该是39‘5“或12.01M,20尺柜的为19‘4“或5.89M。3.确信排气口可以看见,没有被异物堵住。4.用工具敲打它,确认有空的回声。左边

1.查看横粱的异常修复

2.查看侧壁都可见的内外部的修复情况。3.用工具敲打它,确认有空的回声 右边

1.查看横梁的异常修复

2.查看侧壁都可见的内外部的异常修复情况。3.用工具敲打它,确认有空的回声 地板

1.测量底部至顶部的商度,40尺柜和20尺柜的高度应该是7’10”或者是 2.38M.2.确认底部是平整,所有的高度是一样的。不能有不同的高度。

3.检查异常修复情况。顶部

1.顶部的外形不能是靠内或者靠外。确保是一致的。

2.查看角上挡块的顶部和距顶部距离。例如:正常情况下,那顶部应稍微低一点或者和角部挡块的顶部齐平。

3.确信排气口可以看见,没有被异物堵住。4.查看内外顶部内外侧异常修复。门的内外

1.确宝门的锁闭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

2.查看柳钉的类型颜色,颜色应该都是一致的且钉子周围没有油污。3.确保各孔洞处没有固体异物 外部/起落架

1.进厂装柜前,.检测柜子的底盘和外观

3.检测底盘时要用一面镜子以确保所有的支撑横梁是可见的,且没有其它外部的东西固定在起划落架上。

4.在箱子的内部查看外部可见的修复。

拖车检查程序(十点检查),检验人员应在拖车检验单上签名确认。检查自然隔间/车底护板 外部——前面/侧面 尾部——保险杠/门 前壁 左侧 右侧 地板 顶部 内/外门 外部/起落架

5.6.2

对于所有外来出入的车辆,包括集装箱和拖车,有专门外来车辆停车区,并有明确标识。公司内部人员车辆有单独的停车区域,并有明确标识。保安轮岗,确保所有货物的装运和卸载都在被监督,并且明确检查符合运输规定,如有不符点,需有相关记录。

5.6.3集装箱保安及规范操作程序

1)集装箱运输的完整性、真实性得到保护,必须阻止非授权人员或物料进入集装箱、拖车 2)在集装箱卸柜时,在集装箱装柜时,一旦有停顿,集装箱柜门必须封住或者锁住,已防止货物被人为篡改!

3)所有非授权人员、未经认可人员,不得进入集装箱和拖车的储存和装柜区域!

4)所有进出厂区的行为,都通过大门和保安管控,所有进出厂区都在出入口登记,以防止非授权进入。

具体操作:

1)设立专人负责集装箱装运的监督。

2)集装箱存储、装卸区区域有明确标识、栏杆,有警卫巡逻、保持充足的照明、该区域有闭路电视监控

3)安保人员覆盖装卸区

4)集装箱内不允许装载未经授权的物料; 5)非授权人员不可进入集装箱内

6)按照政策对成品进行适当的标识,称重和计数,并且记录在装箱清单和提单中,有专人跟踪,相应的记录保存完整,多装、少装、损坏都应有记录

7)所有进入和离开厂区的物料、成品,都要有正确的记录,如品名、数量、收发的去向。8)在集装箱离开之前,在卸载中断和装载完毕过程中,防止未经许可的人员或材料进入装柜区域,保存运输完整记录。

9)在集装箱到来和密封过程质之间,装货过程中如果有停顿,如换班,必须有专人看守集装箱,或者将集装箱柜门锁住。10)11)12)13)14)15)16)17)18)19)20)国际的,国内的,高货值的,危险的货物合适的区分开,并且按照需要出入受到限制并建立书面程序,确保海运提单信息完整、清晰易读、正确,符合提前通知的规定(如24将卸货区和集装箱装柜区,明显分开,完全独立的区域。所有进出厂区的车辆全部登记。

收货区和装柜区,都要有视频监控,视频监控要清晰的看到集装箱柜门和其内部。建立书面程序,能够发现和报告货物的溢短装。

建立书面程序,根据海运提单的规定,对装柜货物进行标识、计数、承重。对所有未使用的铅封,进行合理管控。要采取充分的放偷窃措施

空集装箱和已装柜集装箱,应有专门的授权区域,防止非法人员和物料进入。货物异常或严重不符应急预案:一旦发现任何货物异常或严重不符,必须及时处理,调且有明确的标识。小时提前通知)

查原因,及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一旦发现任何异常或严重不符,或者可疑行为,必须立刻报告当地执法部门。

5.6.4集装箱铅封

 工厂使用高安全系数的安全螺栓,所有运载往美国的集装箱必须有保安功能较好的封条并符合现有的PAS ISO 17712高度安全的封条标准;

 当空集装箱从堆场发运给工厂时,工厂应及时从海运船公司处得到高安全封条  在装船数据中准确无误地记录相应的铅封号  铅封由已授权人员保管,且保存良好

 铅封历史相关的文件(如铅封号记录),必须得到适当的保存

 铅封号码变动时的应急预案:不管任何原因,在ASN已提交后,在集装箱抵达发运港前,工厂/供应商/物流公司,必须立即通知船公司变动铅封号码,以便船公司及时修改提单上的铅封号码。

5.6.5 封箱的程序:

1.再次查看锁和箱的的锁有无异常。2.实际封号与手上的文件上的封号进行核对 3.用力抠铅封确认那个号紧紧贴在上面的。4.用手拧铅封确信不能被拧动。

5.6.6 培训

以上程序,必须对安保人员和装货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并有培训记录。

6.成品管理

 成品应有反盗窃措施,包括包装防护。

 采取充分的防护措施,符合当地的法规,并且充分的通知到所有的员工  引进新的操作和新的技术来辅助装货人员以便更好的保护运输中的货物  对负责装柜、发货同事要有明确的工作指示

7.海运文件,如提单、柜单

 托运人在要求的时间内及时提交提单和适当的文件给承运人和海关

8.反恐、安全紧急事故处理程序

反恐、安全有关的相关事件,一旦发现,必须及时的报告给法律执行官员和工厂安保人员

9.公司内部自我反恐、安全方面的自我检查、评估程序

规定至少每年一次定期对工厂内部进行安全检查,并记录,并有改善计划和行动。

10.供应商及合作伙伴的反恐和安全要求

 向所有的分包运输和其他服务提供者,明确提出反恐和安全要求,包括所有反恐、安全要求  文件书面化,如在合同中规定,及时传达给承包商或供应商

第三篇:检验科生物安全手册目录

检验科生物安全手册目录

一生物安全手册总则 二生物安全组织结构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四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 五实验室防火安全制度 六实验室用电安全制度

七实验室化学危险品使用准则 八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准则 九实验室消毒及废弃物处理制度 十实验室突发事件紧急预案

总则

目的:为确保实验室全体员工熟悉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建立生物安全意识,保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开展工作必需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避免实验室感染,防止实验室事故,特制定此手册。

依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适用范围:适用于进入检验科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

修订:国家及卫生部门涉及生物安全的法律法规发生修订更改时,本手册应相应作出修订。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组织结构及职责

一医院成立生物安全委员会,全面负责医院生物安全工作。责任人:医院法人

二检验科成立生物安全三级管理组织。一级生物安全管理:责任人科主任

1.由科主任全面负责科内生物安全管理文件的制定。2.督促、检查各个专业组遵守、落实生物安全情况。3.设立生物安全监督员一名。

4.组织全科定期、不定期的学习生物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

二级生物安全管理:责任人专业组长

1负责本专业组生物安全工作。

2全面落实生物安全管理有关本组的相关制度。

3对本组的生物安全工作要有管理、有检查、有落实记录。4组内监督员:由本专业组长兼任本专业组的生物安全监督员。5全面传达相关会议内容,在本组内要达到知晓率100%。

三级生物安全管理:责任人组员

1认真执行有关生物安全的各项法规、制度。2服从本组长的工作安排。

3行为监督员:每一位工作人员均是行为监督员。均具有规范、遵守生物安全管理规范的责任和义务,不但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还具有随时纠正不符合规范的行为的义务。

三、相关文件

3.1国务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3.2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3.3《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3.4《生物安全试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3.5《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

3.6《可感染人类的稿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 3.7《人间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3.8《人间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审批管理办法》 3.9《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3.10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202_)

1准入制度

2设施设备检测维护制度 3健康监护制度 4生物安全自查制度

5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6生物安全管理及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制度 7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 8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 9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估

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

1目的

明确实验室人员的资格要求,避免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出实验室或承担相关工作造成生物安全事故。

2、范围

适用于进入检验科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

3、职责

3.1检验科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实验室人员准入工作的监督和实施。3.2进入检验科实验室所有人员所有必须以本规定规范自己的工作。

4、制度要求

4.1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在接受相关生物安全知识、法规制度培训并考试合格。

4.2从事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体检,由单位生物安全领导小组组织实施。体检指标除常规项目外还应包括与准备从事工作有关的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

4.3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教育经历,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自己工作范围的技术标准、方法和设备技术性能。

4.4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与岗位工作有关的检验方法和标准操作规程,能独立进行检验和结果处理,分析和解决检验工作中的一般技术问题,有效保证所承担环节的工作质量。4.5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常规消毒原则和技术,掌握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4.6实验室人员在下列情况进入实验室特殊工作区需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 4.6.1身体出现开放性损伤; 4.6.2患发热性疾病;

4.6.3呼吸道感染或其它导致抵抗力下降的情况; 4.6.4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耐受; 4.6.5妊娠;

4.7实验活动辅助人员;(废气物管理人员、洗刷人员等)应掌握责任区内生物安全基本情况,了解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接受与所承担职责有关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个体防护方法等内容的培训,熟悉岗位所需消毒知识和技术,了解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4.8外单位来检验科参观、学习、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控制区域应有相关领导批准并遵守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相关规章制度。进入实验室的一般申请由实验室负责人的批准,一个月及以上的准入需到医务处备案。

设施/设备监测,检测和维护制度

1、目的

为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对各类检验仪器的安全使用,维护检验工作的正常运转,确保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2、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内的各种检验仪器。

3、职责

3.1本中心检验科人员必须以本制度规范自己的工作。3.2检验科负责人负责检查和监督。

4、制度要求

4.1检验科内各种设施要符合相关规定,所使用的所有仪器应经过安全使用认证。检验科供电线路中必须安装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器。

4.2科内大型仪器、设备、精密仪器由专人负责保管、登记、建档,仪器设备的使用者,需经专业技术培训

4.3科内仪器设备应在检定和校准的有效期内使用,并按照检定周期的要求进行自检或强检,对使用频率高的仪器按规定在检定周期内进行期间核查。

4.4主要仪器设备应建立使用记录,有操作规程,注意事项,相关技术参数和维护记录,并置于显见易读的位置。仪器使用者必须认真遵守操作规程,并做好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定期维护仪器设备。

4.5仪器设备所用的电源,必须满足仪器设备的供电要求。用电仪器设备必须安全接地。电源插座不得超栽使用。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断路保护时,必须在查明断电原因后,再接通电源。不准使用有用电安全隐患的设备(如漏电、电源插座破损、接地不良、绝缘不好等)。

4.6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异常,随时记录在仪器随机档案上,维修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并做维修记录。

4.7仪器设备使用结束后,必须按日常保养进行检查清理,保持良好状态。4.8所有仪器设备应加贴唯一性标识及准用、限用、禁用标志。4.9长期用电设备(如冰箱、培养箱)应定期检查,并记录运行情况。

4.10因故障或操作失误可能产生某种危害的仪器设备,必须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4.11使用直接接触污染物的仪器设备前,必须确认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能正常启用。实验工作完成后,必须对接触污染物的仪器设备进行相应的清洗、消毒。

4.12科内应指定专人对安全设备和实验设施/设备维护管理,保证其处于完好工作状态。仪器设备较长时间不使用时,应定期通电、除湿。有记录,保持设备清洁干燥。(例如每年应对生物安全柜进行一次常规检测,须特别关注高效过滤器。定期对离心机的离心桶和转子进行检查)。

4.13高压灭菌器使用时,定期进行生物学指示剂检测。

4.14冰箱应定期化冰、清洗,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实验区冰箱内禁止放个人物品及与实验无关的的物品。

4.15所有仪器设备在维修和维护保养前运出实验室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健康医疗监护制度

1目的

规范实验室人员的健康监护工作,预防、控制实验室感染。

2、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

3、职责

检验科负责人负责实验室人员健康监护工作的组织实施。

4、制度要求

4.1实验室人员体检制度

4.1.1对新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进行的上岗前体检,体检指标除常规项目外还应包括与准备从事工作有关的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不符合岗位健康要求不得从事相关工作。4.1.2实验室技术人员要在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从事相关工作,发生发热、呼吸道感染、开放性损伤、怀孕等或因工作造成疲劳状态免疫耐受及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时,需由实验室负责人同意从事相关工作,但不宜再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工作。

4.1.3检验科负责人在批准外来学习、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前应了解其健康状况,必要是可先行安排进行临时性体检,档案保留。4.2实验室人员免疫预防制度

4.2.1实验室人员应根据岗位需要进行免疫接种和预防性服药,免疫接种时,应考虑适应症、禁忌症、过敏反映等情况并记入健康监护档案。

4.2.2检验科应制定免疫接种计划,报主管领导批准后由检验科组织实施。免疫接种情况应记入健康监护档案。

4.2.3检验科实验室可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对各类人员进行必要的临时性免疫接种和预防性服药,并记入健康监护档案。

4.2.4对体检结果异常的人员应随时进行必要的免疫接种或采取其他预防手段,并记入健康监护档案。

4.2.5发生实验室意外事件或生物安全事故后应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应急免疫接种或预防性服药,并记入健康监护档案。4.3发生事故后的人员管理

4.3.1发生实验室意外事件或一般生物安全事故后由医务科/检验科确定相关人员救治、免疫接种和医学观察方案,发现异常,由医务科/人事科/检验科决定人员临时性或永久性调离岗位。临时调离岗位的人员在重新上岗前必须进行体检,体检结果达到岗位健康要求后由医务科/检验科批准其上岗。

4.3.2发生重大生物安全事故后由医务科/检验科制定并上报相关人员救治、免疫接种和医学观察方案,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尽量控制人员感染范围,主管领导对方案进行审批。医学观察发现异常,由医务科/人事科/检验科决定人员临时性或永久性调离岗位,临时调离岗位的人员在重新上岗前必须进行体检,体检结果达到岗位健康要求后由医务科/检验科批准其上岗。

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自查制度

为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措施落实到位,避免生物安全事故,特制订本制度。

1、主任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生物安全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是否落实、实验室设施、设备和人员的状态、应急装备、报警体系和撤离程序功能及状态是否正常、可燃易燃性、传染性、放射性以及有毒物质的防护、控制情况、废物处置情况等。

2、科室负责人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全面管理,检查、督促生物安全监督员工作,每季度进行科室生物安全工作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生物安全监督员工作记录、菌(毒)株、样本的运输、保存、使用、销毁情况、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消毒和灭菌情况以及感染性废物的处理情况、生物安全设备的运行、维护情况、防护物资的储备情况。

3、生物安全监督员负责实验室日常工作的生物安全监督、检查,内容包括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个人防护要求执行情况、实验室人员的生物安全操作是否规范等,及时发现、纠正违规行为,避免生物安全事故发生。

4、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必要时制定纠正措施或实施整改,并进行跟踪验证。

5、按照资料、档案管理制度保存所有检查记录,及时归档。

6、将自查发现的问题作为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计划解决。

生物安全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为确保生物安全实验室各类活动记录、资料按要求归档、保存,特制订本制度。

1、与生物安全相关的各类活动的记录均应按照本制度执行。

2、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记录、资料保存不得少于20年。

3、生物安全实验室记录、资料应至少包括: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人员培训考核记录、生物安全检查记录、健康监护档案、事故报告、分析处理记录、废物处置记录、实验记录、菌(毒)种和样本收集、运输、保存、领用、销毁等记录、生物危害评估记录、生物安全柜现场检测记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记录等。

4、生物安全实验室资料档案原则上不外借。

5、因工作需要复制档案资料者需经批准。

6、超过保存期限的档案资料、记录,应通过生物安全领导小组的讨论、鉴定,批准是否实施销毁,销毁应至少两人实施,做好销毁记录。

生物安全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为确保实验室全体员工熟悉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建立生物安全意识,保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开展工作必需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避免实验室感染,防止实验室事故,特制订本制度。

1、制定生物安全培训、考核计划,报生物安全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

2、培训内容: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办法、标准、本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紧急事件的上报和处置程序、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生物安全操作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菌(毒)株及样本的收集、运输、保藏、使用、销毁、实验室的消毒与灭菌、感染性废物的处置、急救等。

3、每年组织全员(包括实验室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样本运送人员、保洁员等)的生物安全培训、考核。

4、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专项生物安全培训。

5、培训应该由取得北京地区实验室生物安全师资培训合格证的人员进行。

6、培训后应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形式可采取多样化,如笔试、口试、实操等。

7、对考核合格的工作人员颁发相关岗位的上岗证。

8、建立并保存生物安全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档案。

9、做好生物安全培训需求和效果的评估工作,为制定培训、考核计划提供依据。

10、对新上岗、转岗的员工进行生物安全相关知识、生物安全手册等的培训,明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

11、进入实验室的外单位人员(包括进修、实习等工作人员)的由所在科室,根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进行必要的生物安全培训,所有工作均在带教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期间不得从事危险性较高的工作。

12、当有关部门新颁发、修订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进行修改后应组织开展相关内容的培训和考核。

13、按照档案资料管理制度保存与人员培训、考核相关的记录。

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

1.目的:

规定实验室职业暴露处理程序,规范发生职业暴露时处理原则、报告和登记流程。2.范围:

实验室工作人员和涉及处理职业暴露的有关人员。3.职责:

3.1实验室操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须按照本规定进行处理和报告程序; 3.2实验室负责人按照规定进行组织和控制职业暴露发生后的控制实施;

3.3实验室负责人负责组织试验人员职业暴露处理的培训和考核,并保存有关记录;

3.4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查人员负责督察日常工作中生物安全工作的执行和医学应急样品的检查。4.步骤:

4.1实验室发生职业暴露后按照既往进行的该种污染物的生物安全危害度评估结果,快速有效的对意外暴露人员进行紧急医学处置;对污染区域进行有效的控制,最大限度的清除和控制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扩散;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暴露人员的医学观察等原则和步骤进行处理;

4.1.1根据既往进行的生物安全危害度的评估和暴露的程度即时进行现场紧急医学处置,消除或最大程度降低病原微生物对暴露人员的伤害;同时,有效的污染区域进行防控,最大限度的防止污染物对周围人员和环境的污染。

4.1.2一般性的小型事故可在紧急医学处置后,要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导小组报告事故情况和处理方法,以及时发现处理中的疏漏之处,使处理尽量完善妥当。4.1.3当重大事故发生时,在进行紧急医学处置的同时,要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导小组报告情况;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导理小组要立即协调现场紧急处理和周围环境污染防控;协调医学专家评估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和对暴露人员的伤害程度;对药物可以治疗和预防该污染物感染的,力争在暴露后最短时间内开始预防性用药;留取暴露人员相应的标本备检,并同时进行医学观察。4.1.4评估暴露级别(见下表)

4.1.4建立意外事故登记,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损伤的具体部位、程度;接触物种类(培养液、血液或其他体液)和含有HIV的情况;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包括赴现场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导小组成员以及专家);是否采用药物预防疗法,若是,则详细记录治疗用药情况、首次用药时间(暴露后几小时或几天)、药物毒副作用情况(包括肝、肾功能化验结果);定期检测的日期、检测项目和结果。

4.1.5根据评估结果建议育龄妇女发生职业暴露和职业暴露后和进行预防性用药期间,是否需要避免或终止妊娠。

4.1.6记录对暴露现场和周围环境防控污染的方法,实施形式,人员、范围,评估防控处理的效果;总结和评估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工作程序中是否存在不当,发生暴露人员试验操作等过程是否存在失误,整改措施和实行。

4.2意外事故现场处理方法:工作人员发生意外事故时,如针刺损伤、感染性标本溅及体表或口鼻眼内,或污染实验台面等均视为安全事故,应立即进行紧急医学处置(根据事故情况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根据生物安全危害度和暴露程度,现场初步评估职业暴露危害程度和选择处理方式。

一、化学污染

1.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被污染部位。

2.立即到急诊室就诊,根据造成污染的化学物质的不同性质用药。

3.在发生事件后的48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汇报(医生报告医务处,护士报告护理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

二、针刺伤

1.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刺伤后,应立即用力捏住受伤部位,向离心方向挤出伤口的血液,不可来回挤压,同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 2.用75%酒精或安尔碘消毒伤口,并用防水敷料覆盖;

3.意外受伤后必须在48小时内报告有关部门(医生报告医务处,护士报告护理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领取并填写《医疗锐器伤登记表》,必须在72小时内作HIV、HBV等的基础水平检查;

4.可疑被HB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尽快注射抗乙肝病毒高效价抗体和乙肝疫苗;

5.可疑被HC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尽快于被刺伤后做HCV抗体检查,并于4-6周后检测HCV的RNA;

6.可疑被HI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及时找相关专家就诊,根据专家意见预防性用药,并尽快检测HIV抗体,然后根据专科医生建议行周期性复查(如6周、12周、6个月等)。在跟踪期间,特别是在最初的6-12周,绝大部分感染者会出现症状,因此在此期间必须注意不要献血、捐赠器官及母乳喂养,过性生活时要用避孕套。

三、皮肤、粘膜、角膜被污染

1.皮肤若意外接触到血液或体液或其他化学物质时,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冲洗; 2.若患者的血液、体液意外进入眼睛、口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3.及时到急诊室就诊,请专科医生诊治;48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报告(医生报告医务处,护士报告护理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领取并填写相关登记表。

四、标本污染 1.棉质工作服、衣物有明显污染时,可随时用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60分钟,然后冲洗干净。

2.各种表面若被明显污染,用1000-2000mg/l有效氯溶液撒于污染表面,并使消毒液浸过污染表面,保持30-60分钟,再擦除,拖把或抹布用后浸于上述消毒液内1小时。3.仪器污染应考虑消毒方法对仪器的损伤,和对检测项目的影响,选用适当的方法。5.支持性文件:

5.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职业暴露登记表 5.2消毒技术规范

5.3职业暴露危害评估表

5.5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

为了做好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管理,做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特制定本制度。

1、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保卫工作实行责任制,并制定应急预案。2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实验活动应与其生物安全防护等级相适应。

3、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须经实验室工作人员批准。

4、菌(毒)株、样本等感染性物质、剧毒物质等实行专人负责,并建立保存清单和领用、销毁记录。当发生上述物质的遗失、被抢等意外情况时,应启动应急预案。

5、定期对生物安全实验室高压蒸汽灭菌器进行校验,确保消毒效果、计量检定符合国家压力容器管理的有关规定。

6、保证生物安全实验室自动烟雾和热量探测及报警系统的正常运行,确保消防器材位于固定位置并能正常使用。

7、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定期对重点防火部位、易燃易爆化学品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并定期进行火灾紧急事件处置的培训和演练。

8、实验室内禁止乱拉临时电源线。

9、定期对实验室电气安全、仪器设备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排除安全隐患。

10、生物安全实验室应配备常用工具。

为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被危害性生物及物品所侵害,保证危害性物品不外泄,对实验室工作环境进行评估,以鉴定生物安全防护等级,保证生物安全。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因我检验科只进行空气菌落数检测,评估仅有一般危险性,能引起实验室感染的机会比较少,一般微生物实验室采用一般技术就能控制感染,或者存在对其有效免疫方法的菌种。评估我检验科为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二级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工作人员和实验室安全的一般要求1.吸烟(1)实验室工作区内绝对禁止吸烟;(2)点燃的香烟是易燃液体的潜在火种;(3)香烟、雪茄或烟斗

在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接触标本和操作过程中,可能被感染。临床实验室可能接触的微生物可分为三类:1病毒,如:病毒性肝炎(特别是乙型及丙型肝炎)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2细菌,包括:细菌、分枝杆菌、真菌;3其他具有高毒力的病原体,如出血热病毒和立克次体。因为从病史和体检不能可靠地鉴定所有病人的病原体,所以当接触和处理所有的体液时,均应执行“常规预防措施”。1.感染途径

(1)空气传播:在取下装有标本试管的塞子时、溶液洒落在坚硬的表面上、用未加塞子的试管进行离心或溶液(包括接种环内的溶液)加热太急时,具有传染性的溶液在上述各种情况下,可能形成气烟雾散布在空气中。

(2)经口传播:用口吸移液可能导致微生物入人体引起传染。传染也可通过间接途径,如饮食或吸烟前没有彻底洗手引起“手-口”传染。

(3)直接接种:偶然的针刺、碎玻璃划伤和动物咬伤均可通过直接接种引起传染。临床标本中的感染原也可通过被纸张轻微划伤的手指、很轻的擦伤或损伤的表皮进入人体造成感染。(4)粘膜接触:一些病原体,包括肝炎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能够通过与粘膜(如眼结膜)的直接接触进入人体,所以在擦拭眼睛、更换隐形眼镜或使用化妆品前应彻底洗手。

(5)节肢动物媒介:蚊、蜱、蚤和其它体外寄生虫都是潜在的传染源,特别是当室内喂养有动物时。

2.常规预防措施

(1)来自所有病人的血液和体液都被认为是具有传染性的。所有血液和体液的标本都应放置于具有安全盖的结构优良的容器里,以防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采集标本时应防止污染容器的外表或随标本的检验单。如果存在潜在的或实际的污染,则应再加一层包装(例如:包装袋)。

(2)所有处理血液和体液(例如:取下真空试管的塞子)的工作人员都应戴上手套。如果有可能发生血液或体液的喷溅,则应使用面部防护装备。

(3)对于组织学和病理学检查、微生物培养之类的常规操作,并不需要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但是,如果操作过程中会产生气烟雾或飞沫,则应使用生物安全柜,这些操作包括混匀、超声雾化和剧烈搅拌。

(4)实验室应使用机械移液装置。绝对禁止用口吸移液。

(5)使用注射器和针具时应防止受伤。禁止用手将针套重新套在针头上、禁止故意将针头弯曲或折断、将针头从一次性注射器上取下、或对针头进行其它操作。所有锐利物品在使用后都应放入专用锐器盒内,然后运至处理场所。废弃锐利物品的容器应就近放在便于操作的地方。应在未完全装满前或48小时之内及时更换。

(6)血液或其他体液发生泄漏或工作结束后,均应使用合适的化学杀菌剂对实验室工作区进行表面消毒。可使用2%的84消毒液消毒。

(7)实验中用过的污染物品在重复使用前或装入容器中按传染性废弃物进行处理前,应先进行去污处理。

(8)被血液或其他体液污染的设备在实验室内或外送商家进行维修之前,应先进行清洁和消毒。无法彻底消毒的设备必须贴上生物危害的标签。

(9)手或其他部位的皮肤在接触血液或其他体液后必须立即彻底清洗。在实验工作结束后或取下手套后应立即洗手。在离开实验室之前应脱下所有的个人防护装备。

(10)如果实验人员工作时有可能接触到血液、其它可能具传染性的物质、病人的粘膜或要损伤的皮肤、或在处理污染的物品或表面时,都应戴上手套。在进行血管穿刺时,包括静脉采血、手指或脚背穿刺,也应戴上手套。如果手套破损、刺破、或失去其屏障功能,则应尽快更换。清洗或消毒会损害一次性手套的质量,故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手套,在接触病员后应更换手套。

(11)工作区应使用吸收性强的纸张覆盖。在移液、混合、振荡、搅拌或离心时,必须防止发生气烟雾。(12)患有渗出性病变或湿疹的医务人员在痊愈前不得直接接触病人,也不得接触医疗设备。(1)生物安全柜

生物安全柜是微生物实验室里控制生物危害的最好的方式之一。实验室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型号,并应根据产品说明书进行安装、使用和维修。

实验室应制定安全柜的维护规程,以确保安全橱内合适的气流流速,并适时更换滤器。安全柜的放置应远离气流不稳定的地方,通风口的设置应根据产品说明书。在维护、移动和/或处理安全柜之前必须对生物安全橱进行消毒。

检验科消毒及废弃物处理制度

1.医务人员要求

(1)工作人员应穿戴整洁,工作服一般每周更换2次;

(2)试验室接触标本均为可疑污染物,操作前均应戴好乳胶手套,手套破损要及时更换,工作后脱手套用手消毒液消毒双手,用流动水洗净;

(3)做血常规检查的操作者必须做到一人一消毒,消毒液为0.5%醋酸洗必泰酒精;(4)离开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脱掉手套;不能穿工作服到院外活动。2.病人手指消毒

(1)做血常规检查应选取病人无红肿,破损,伤痕的手指部位;

(2)用75%酒精消毒针刺部位,干后针刺取血,做到一人一针一消毒一吸管;(3)推片不得直接接触创口皮肤取血。3.废弃物的消毒及处理

(1)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严格分开,黑色垃圾袋装生活垃圾,黄色垃圾袋装医用垃圾;(2)装盛垃圾的垃圾桶应用脚踏式,或加盖儿。(3)固体医疗垃圾套双层垃圾袋,防止泄露,定时或在装满3/4时及时清理,运送到指定地点,集中焚烧,转运时应有防止锋利物刺破垃圾袋遗洒的防护措施。

(4)液体垃圾如病人尿液、胸腹水、呕吐物按8片/L健之素消毒片投放,有效氯浓度为2000mg/l,作用30分钟,到入医用下水道;

(5)锐利物应及时投入专用锐器盒,在装满前或48小时之内及时更换。

(6)一般的化学废弃物可直接排入下水道;血球分析仪废液含氰化物,应放入健之素消毒片,30分钟后到入下水道。4.重复使用检验器材处理

(1)重复使用的器材用后应浸入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液4小时,再清洗干净;(2)浸入重络酸钾(50克溶于100毫升水)浓硫酸(1000毫升)溶液,24小时;(3)取出,蒸馏水冲洗10遍以上;(4)烘干,备用。5.各种物面及地面消毒

(1)各种物表及台面每日用300-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用紫外线消毒时,灯管离台面不宜超过1米,消毒有效区域为灯管周围1.5-2.0米,每次时间不少于30分钟;(2)地面用浸有500-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或0.1-0.2%过氧乙酸的拖把拖地 6.空气消毒

(1)实验室应开窗通风,保证持空气流通、清新;

(2)空气消毒用紫外线灯照射,每次时间均应大于30分钟,每天不少于1小时;(3)有条件的实验室可采用静电吸附式空气净化器持续消毒。7.化验单消毒

(1)要保持化验单干净,避免被检验材料污染;

(2)不等取的化验报告单,在每日工作结束时,用微波炉中火消毒2分钟后发出;

(3)门急诊未被污染的化验单,可随时发出。凡有可能被污染的化验单,均须经消毒后方可发出。

8.消毒液配制及监测(1)正在使用的消毒液应有标识

(2)四环牌清洗消毒剂含有效氯5%,配比:1:19有效氯≧2000mg/l;1:99有效氯≧500mg/l;1:199有效氯≧250mg/l;(3)健之素消毒片含有效氯250mg/片(4)消毒液浓度监测用G-1型试纸 9.紫外线强度监测

(1)开启紫外线灯管5分钟后,将指示卡置于紫外线灯下垂直距离1米处,有图案的一面朝上,照射1分钟,图案中光敏色块由乳白色变成不同程度的淡紫色,将其与标准色块比较,读出照射强度,使用中紫外线灯辐照强度≥70μW/cm2为合格;每季度检测一次;

(2)做好紫外线消毒记录,每季度检测一次紫外线强度,检测结果贴于记录本上,灯照强度<70μW/cm2应及时更换灯管。

检验科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依据我院突发事件紧急预案的要求,结合检验医学的特点,为保证临床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检验科应急预案。

第一条:凡符合我院突发事件紧急预案要求的事件,均按照本预案要求执行。

第二条:遇有突发事件,在医院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导,统一指挥下,成立本科应急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由科主任、副主任、各专业组长组成,负责全科人员参与突发事件医学检验工作的领导和指挥。

第三条:应急小组分工负责:科主任、副主任、负责全科工作安排及与其它科室、部门及院领导的沟通、协调;各专业组长负责保障涉及本组检验工作的顺利完成。第四条:人员召集

科里记录每一位职工的联系电话,以便应急时取得联系,职工应保证登记电话有效,如有更改,需及时告知;各专业组应记录本组人员、科主任、副主任、有效联系电话,存放于资料文件夹,以便及时相互联系,如有更改,及时告知。各专业组长负责应急事件具体工作人员的召集,无特殊原因,都必须积极配合。急诊值班室要公示检验科所有人员电话。第五条:试剂、仪器、物资的准备

要做到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应对突发事件,就要保持仪器良好的工作状态,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按照质量手册的要求保养、维护、清洁仪器,专业组长要掌握试剂、消耗物资的使用情况,及时筹备。储备必要的生物安全防护物品,如隔离衣、防护口罩眼罩等,必要时应用。

第四篇:企业文化手册目录

《企业文化手册》目录

很多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少不了编制本企业的《企业文化手册》,但很多企业在编制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两大问题,即:

一、内容包括的项目较不全面(相对于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和企业文化手册应该反映的通性内容而言);

二、内容的实质没有反映出本企业的特点。

以下是本人为大庆某企业设计的《企业文化手册》目录。

一、序言:总经理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论述:

二、理念篇:

1、企业使命

2、企业宗旨

3、企业精神

4、质量方针

5、企业作风

6、经营理念

7、管理理念

8、人力资源理念

9、质量理念

10、客户关系理念

11、技术创新理念

12、理财或成本理念

13、职能工作服务理念

14、市场理念

15、生存理念

16、竞争理念

17、资源理念

18、学习理念

19、安全与健康理念

20、财富和成功理念

21、依据领导和员工的交流后,总结提炼的其他有关企业发展与管理的格言

22、铁人精神

三、行为篇:

1、员工的行为规范;

2、领导的行为规范;

3、企业传统性文化活动;

4、客户业务交往行为规范;

5、服务规范;

6、企业公共关系行为规范;

7、企业展示或展销活动;

8、社会性文化性公益活动;

9、庆典活动;

四、管理篇:

1、员工的规范化管理(与员工利益相关的通用类的管理制度);

2、具有创新特点的企业管理制度;

3、与企业文化建设相关的管理制度类文件

4、企业文化建设规划;

五、形象篇:

1、企业标志;

2、企业之歌;

3、广告语;

4、产品形象(形象用语);

5、企业环境形象;

6、劳动模范或优秀员工主要事迹;

六、企业发展篇和大事记:

1、企业发展简史;

2、企业发展目标;

3、自有专利;

4、获奖情况(局级以上);

5、具有里程碑性的大事记;

第五篇:班主任手册目录

目录

1、班主任职责„„„„„„„„„„„„„„„„„„„„„„„„„12、班主任思想政治十忌„„„„„„„„„„„„„„„„„„„„„23、凤冈县第四中学班主任“十不准”„„„„„„„„„„„„„„„„34、凤冈县第四中学学生“十要、十不准”„„„„„„„„„„„„„„45、班主任工作计划„„„„„„„„„„„„„„„„„„„„„„„56、学生名单„„„„„„„„„„„„„„„„„„„„„„„„„„77、座次表„„„„„„„„„„„„„„„„„„„„„„„„„„„118、班主任每月工作材料(第一次)„„„„„„„„„„„„„„„„129、学生操行评分登记表„„„„„„„„„„„„„„„„„„„„„1310、与学生谈心纪要„„„„„„„„„„„„„„„„„„„„„„„1511、班会备课„„„„„„„„„„„„„„„„„„„„„„„„„„1712、家访情况登记表„„„„„„„„„„„„„„„„„„„„„„„202_、凤冈县第四中学后进生转化情况登记表„„„„„„„„„„„„„2314、班主任每月工作材料(第二次)„„„„„„„„„„„„„„„„2515、学生操行评分登记表„„„„„„„„„„„„„„„„„„„„„2616、与学生谈心纪要„„„„„„„„„„„„„„„„„„„„„„„2717、班会备课„„„„„„„„„„„„„„„„„„„„„„„„„„2918、家访情况登记表„„„„„„„„„„„„„„„„„„„„„„„3319、凤冈县第四中学后进生转化情况登记表„„„„„„„„„„„„„3620、班主任每月工作材料(第三次)„„„„„„„„„„„„„„„„3821、学生操行评分登记表„„„„„„„„„„„„„„„„„„„„„3922、与学生谈心纪要„„„„„„„„„„„„„„„„„„„„„„„4023、班会备课„„„„„„„„„„„„„„„„„„„„„„„„„„4224、家访情况登记表„„„„„„„„„„„„„„„„„„„„„„„4625、凤冈县第四中学后进生转化情况登记表„„„„„„„„„„„„„4926、班主任每月工作材料(第四次)„„„„„„„„„„„„„„„„5127、学生操行评分登记表„„„„„„„„„„„„„„„„„„„„„5228、与学生谈心纪要„„„„„„„„„„„„„„„„„„„„„„„5329、班会备课„„„„„„„„„„„„„„„„„„„„„„„„„„5530、家访情况登记表„„„„„„„„„„„„„„„„„„„„„„„5931、凤冈县第四中学后进生转化情况登记表„„„„„„„„„„„„„6232、班主任工作汇报„„„„„„„„„„„„„„„„„„„„„„„6433、班主任工作总结„„„„„„„„„„„„„„„„„„„„„„„66

C-TPAT安全手册目录(精选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