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论行政领导失败的原因及其对策2)5篇
编辑:九曲桥畔 识别码:22-1116490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25 12:59:44 来源:网络

第一篇:论行政领导失败的原因及其对策2)

行政组织中的领导艺术

当前中华民族开始了各个领域的全面复兴,从经济到政治,从文化到其他,无一不展现出一种积极的全新的姿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政治改革的步伐也平稳迈开。众所周知,政治体制改革的成果体现在政府组织的高效率,而政府组织的高效率又要在行政组织的工作中得到诠释,行政组织的工作又往往取决于组织领导者的领导艺术。

行政组织并非仅指我们笼统意义上的静态的组织结构,它是静态组织结构和动态的组织活动的过程的统一。行政组织又包括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行政组织包括立法,司法,企事业单位等具有行政性职能的机构。我们一贯研究的行政组织仅是从狭义上解释的,即指政府行政组织。在我国的政府行政组织包括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辖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等各种

行政事务。

行政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一样,有一些具体的基本属性,但其自身又有一些

特性。

首先,体现在它的政治性和社会性。它是为推行国家政务而组建起来的国家行政机关体系,是统治阶级维护本阶级利益,巩固其统治地位的工具,体现了其政治性;同时,行政组织承担了管理社会事务的职能,必须服务于社会,施益于

社会公众,又使行政组织具有社会性的一面。

其次,法制性和权威性。行政组织的设立,变更和撤消均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及其程序进行;行政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一切管理活动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开展,这是行政组织法制性的特点;另一方面,行政组织是依法代表国家行使政权的机构,以国家。法律形式为后盾,对一切社会组织和公民及社会事务

进行管理和施加影响,因而具有权威性,人人必须服从,不得违背。

再次,还有系统性和动态性。行政组织是按一定的序列和等级组建起来的,庞大的,有严密结构的社会系统,按不同层次,不同管理功能进行划分,形成一个具有制约和隶属关系的权责体系,并受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条件,科技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体现了系统性和动

态性的统一。

在行政组织内部,根据组织的功能和作用不同,可以将行政组织划分多个不同机构,如领导机构、执行机构、派出机构、咨询机构等,但在以上机构中起主要作用的却是领导机构。领导机构即在管理活动中进行决策等一系列领导工作。在行政管理中行政领导是当之无愧的“首脑”,在各方面和全过程中都起主导作

用。

行政领导就是在行政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而享有法定权威的领导者依法行使行政权力,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标所进行的组织管理、决策、指挥等社会活动。

它包括行政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特定的行政环境三个要素。

行政领导作为行政组织中起关键作用的部分,具有特定的权威,其权威的形成是受多方面的影响的,主要包括:法定的规范,党中央、国务院的权威,坚强、团结、密切配合的领导核心以及领导者个人的自身魅力。行政领导者的权威要建

立在科学有序的权力分配体系基础上,要与维护法律的权威统一起来。在我国,行政领导制度主要分为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和行政首脑负责制。在行政领导中两种制度要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服务于行政领导活动之中。

自20世纪40年代起,一些管理心理学家开始抛却对领导者天生品质的研究,而转向对领导者行为的研究,随即而兴起了一系列的领导行为理论。主要有针对专制、民主与放任作风的领导作风理论,立克特的以“连续统一体”为概念的管理系统理论,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的“结构与关怀维度”的四分图模式,以及布莱克的管理方格理论等。在综合各式各样前任对领导者行为研究的基础上,领导理论又有了新一步的发展,出现了应变领导论,主要有途径—目标理论和情景领导理论,并进一步发展出现了领导的归因理论,从而是管理理论进入了全面成熟

阶段。

在领导理论发展的同时,行政领导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也出现了较为

完善的领导理论方法,产生了行政领导艺术。

行政领导方法是指行政领导者的行政活动过程中,为了实现行政领导的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手段、办法和程序的总和,可以分为领导制度具体要求的和提高工

作效率的两种类型。

在我国当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要有以下根本的行政领导方法:

(一)实事求是的方法。实事求是作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同时也是我国行政领导的最根本、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坚持和运用实事求是的方

法必须反对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群众路线的方法。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科学的解决了领导和群众的关系,是行政领导者的根本领导方法。坚持和运用这个方法必须做到虚心向群众学习,听取群众意见,领导骨

干与群众相结合,一般号召与个别领导相结合。

(三)矛盾分析的方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的原则,去分析事物,养成分析矛盾的习惯,是做好行政领导工作的重要保证。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的看问题,学会“弹钢琴”和抓关键,并善于从各方面创造有利条

件,使矛盾朝着正确有利的方向转化

行政领导的方法是行政领导制度的具体要求,而要提高工作的效率必须采取具体可变的方法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那就需要领导的艺术。领导艺术是领导者在履行领导职能的过程中,运用智慧和经验,创造性的解决某些问题的技巧。领导艺术来自领导者个人知识、阅历和经验的积累,具有个人的魅力。就种类而言领导艺术种类繁多,但归纳起来共有三类:待人和用人的艺术,处事的艺术,管理时间的艺术。

(1)待人与用人的艺术。

1)律己宜严,待人宜宽。领导者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尤其对下

属要以诚相待,不得因地位而轻视人。

2)对待下属要仔细分析其心理,对症下药。区别情况,因人而异。对于有不良行为的人,要提前遏制其不良行为,消除消极影响;对于自私者,要在满足其合理要求同时,提出其不合理要求,引导他们跳出自我的小圈子;对于虚荣者,领导者不应过分迁就,要找准时机,指出问题,教育其踏实做人。

3)用人唯贤,任人唯能,一心为公,抛却那种“创业用人才,守业用

庸才,罢业用蠢才”的实用主义用人方式。

(2)处事的艺术。领导者每天都要和各种事务打交道,但其处事的方法和艺术不同,效率也不同。领导者处事艺术主要有:

1)善于授权。对于有些事务完全交予下属去做,即显示了对下属的放心和信任,调动下属积极性,又能减轻领导者工作压力,从而集中精力考虑其

他重要工作。

2)抓主要矛盾。正如列宁认为,政治家的全部艺术就在于抓住无穷链条中的中心环节,在抓好20%重要工作前提下,抓住80%的一般事务,就能

提高工作效率。

(3)管理时间的艺术。时间这种特殊资源的特点就在于易消逝性,因此领导者要提高领导工作绩效,就必须学会掌握和利用时间。“不能管理和掌握时间,便什么都不能管理”,“有效的管理必须从掌握时间开始”。对时间的掌握,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让自己每天都有所收获,不让一日空过,不让一时虚度。

2)当日事当日毕,无论任何事绝不拖到明日去做。

3)凡事有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

4)熟悉自己的生物钟,在一天中精力最旺盛时做最重要的工作。

5)善于挤时间,耗时间要计划化、标准化、定量化。

6)对浪费的时间要进行反省,保持时间的相对连续性。

一般的领导艺术如此,行政领导艺术尤其如此。

在行政领导事务上的艺术主要有以下四种:

(1)授权艺术。上级授予下级一定的权力和责任,使下属在一定范围内有处理问题的自主性。授权艺术可以帮助领导者“分身有术”、“事半功倍”。通过授权留责、适度放权、视能授权、逐级授权、授权追踪等授权方式,可以激

发下属的责任心,上进心,从而提高绩效。

(2)用人艺术。就是讲究人尽其才,做到“知人善任”。行政领导者要了解下属、知其所长、以诚相待、扬长避短、用养结合、合理激励、奖励有度,以达到提高工作绩效的目的。

(3)处事艺术。就是讲究事竟其功。干好领导工作、忠于职守、专心本业、统筹安排、学会“弹钢琴”,是行政领导者处事的要则。

(4)运时艺术。包括领导者对本职工作事务处理的时间安排,以及对本组织内各类事务处理的时限的了解和运筹。其原则有自觉形成时间意识,善于把握高效率的黄金时段,能够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延长内在时间,从而提高

时间使用效率。

应当认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进程,迫切需要行政领导现代化。在行政领导过程中,人人、事事、时时、处处都要表现出重视效率的习惯和风气,从个人到整体,要求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强化效率意识,力争工作上游。但行政领导不同于一般的职业,必须高度重视其真

实绩效,是否对国计民生有积极意义。

许多优良的领导艺术一点也没有“过时”,改革开放还要继续进行。在竞争形势,质量要求、强调效率等问题面前无所作为或抱消极态度,等于认输,以及加强行政组织内部领导体制的建设等还要做更大的努力,均有待和有赖我们广大有

志之士的共识、共勉。

第二篇:论行政领导失败的原因及其对策(6)

目录

摘要……………………………………………………….1 关键字…………………………………………………….1 引言……………………………………………………….1 正文

一 行政领导的领导方法与艺术的含义及研究意义……

1(一)行政领导的含义及与一般领导的区别………….1

(二)行政领导的领导方法与艺术的含义…………….1

(三)研究行政领导的领导方法与艺术的意义……….1

二 对行政领导的领导方法与艺术的要求……………..2三 现实生活中行政领导的领导方法与艺术应用中存在的问

题………………………………………………………2

四 改进行政领导的领导方法与艺术的思想与措施……3 结语……………………………………………………….4 参考文献…………………………………………

浅析行政领导的领导方法与艺术

摘要:科学合理的行政领导的领导方法与艺术有利于有效地实施领导,有利于领导创造性地完成各项任务,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本文首先介绍了行政领导的领导方法与艺术的含义及研究意义,其次对行政领导的领导方法与艺术的要求进行说明,再次论述了现实生活中行措施。

关键字:行政领导 行政领导方法行政领导艺术

引言:毛泽东曾经形象的指出:“我们不断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没有桥和船就不能过,不能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可见行政领导方法是完成领导任务的“桥”和“船”。本文是在针对现实生活中某些行政领导在工作上事事躬亲、不能够有效沟通、不懂得用人之

道等问题所作,要施行有效的领导,领导者不仅要掌握基本的领导方法,而且要有高超的领

导艺术,这样才能创造性的完成各项任务,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行政领导者可以将这两者

恰当的结合,九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使用不当,就会适得其反,使领导失效。

一、行政领导的领导方法与艺术的含义及研究的意义

要研究行政领导的领导方法与艺术,首先要对行政领导、行政领导的领导方法与艺术的概念简要了解,其次要说明其研究意义。

(一)行政领导的含义与一般领导的区别

行政领导有两层含义,从动态上看,是指行使行政领导权力,履行行政领导职责,率领

和引导行政人员去实现行政目标的活动。从静态上看,指的是行使行政领导权力,履行行政

领导职责,率领和引导行政人员去实现行政目标的人,由此可见,行政领导是指在国家行政

管理中的行政领导活动和从事这种活动的人。本文中的行政领导主要是指静态上的行政领

导。行政领导与一般领导相比具有行政性,执行性,政治性。行政领导与一般行政工作人员的主要区别在于行政领导者占据组织中正式的负责职位,并具有相应的职权和职责。

(二)行政领导的领导方法的含义

领导方法是指领导者为了达到一定的领导目标,按照领导活动的客观规律性,采取的领

导方式和手段。

(三)行政领导的领导艺术的含义

领导艺术是一种具体的领导方法,它是指建立在一定只是、经验基础上的非规范化的有

创造性的领导技能,也就是那些非程序化、模式化、定量化的领导行为。

(四)研究行政领导的领导方法与艺术的意义的意义

行政领导作为贯彻和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和落实学校的各项政策措施的带领

者、实践者、推动者,学习和探讨领导方式、方法和领导艺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领导方式、方法和领导艺术是思想、理论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2、事业的成败取决于干部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

3、是当前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第1页

二、对行政领导的领导方法与艺术的要求

行政领导运用好领导方法与艺术对于个人工作效率的提高,组织目标的完成具有十分重

要的作用,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行政领导的领导方法与艺术才是科学合理的,行政领导的领

导方法与艺术的要求是什么样的?下面对于这一问题进行简要回答。

(一)能够审时度势,多谋善断

行政领导者在决策时,必须注重领导艺术的运用,即一切行政决策的制定要广泛征集民意

还要善于识别时机、创造时机、把握时机;在贯彻执行行政决策时要根据情况和条件的变化,不失时机地对原来的决策予以修改和补充完善,以适应变化了的行政环境。

(二)善于用人

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行政领导者要履行好领导职能,顺利地实

现决策目标,就必须善于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并科学地使用人才

(三)注重抓关键

行政领导者在分清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基础上,还应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一般而言,行政领导者在行政活动中应抓的关键

主要包括事关全局的战略决策、纲领性的行政计划,行政组织的建章立制及行政工作的协调

监督检查等重要问题。

(四)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最大限度地争取和调动相关人员(包括上级、同级、下级和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行政工

作的积极性。

(五)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在行政领导工作中,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兼顾一般,使主次配合、协调一致,使各方面的工

作有重。

(六)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任何行政领导者在进行领导活动时既要坚持原则性,又要有必要的灵活性,即把原则性

和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卓有成效地实现行政目标。

(七)适度

行政领导者在行政活动中要善于根据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把握最佳适度的领导艺

术。

(八)专心务本职

各个行政领导者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和职权范围,都应该专心致志,兢兢业业地做好自

己的本职工作,不要超越职权。

三、现实中行政领导的领导方法与艺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行政领导工作热情不可谓不高,责任心不可谓不强,也

第2页

不可谓不辛苦,一心一意想把工作做好,为老百姓多办些实事、好事,可是,往往心也操

了,劲也费了,累也受了,结果却并不理想甚至事与愿违。还有些行政领导往往有一些好想

法,但周围的人却不看好,等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政领导在运用领导方法与

艺术的时候存在偏颇,下面对现实中行政领导的领导方法与艺术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概

括。

(一)没有做好开局履新工作。

新人领导工作开局,一方面要处理不好“新官上任三把火”,做事虎头蛇尾;一方面没

有善待前任领导,一开始就全盘否定前任领导的一切。

(二)决策缺乏科学性、民主性,执行不力。

决策方面“一言堂”,不能做到集思广益,忽视群众的力量,不能够合理利用“外脑”,政策缺乏民主性;缺乏全局观念,“抓住芝麻,丢掉西瓜”;往往不能够掌握时机,勇于决断;

决策缺乏创新;不经过调查研究,“拍脑袋”决策,政策缺乏科学性。在执行过程中,缺乏

力度,不能够对执行的过程进行很好的监督和控制

(三)不懂合理授权、分权,工作无重点。

领导在工作中事事躬亲,不懂得合理授权、分权,往往置身于“会海”与“饭局”,不

能抽出时间和精力,想大事,抓全局,成大业,使得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差。

(四)沟通不力,人际关系不和谐。

在沟通协调方面,往往出现对上级、同级及部属间沟通不力,使得思想观点不能及时传

达失去其价值,甚至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五)缺乏激励。

不懂得激励的艺术,一方面不对部属进行激励,另一方面无法合理激励,出现适得其反的情况,导致无法最大限度的激发部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六)选不对人,用不好人,留不住人。

领导者在选人用人上出现偏差,所选之人在其位无其能,另一方面现有人才由于使用不

当,造成大量浪费。

(七)越权行事。

领导在工作过程中往往出现有意无意的越权行为,这种行为容易引发多头领导,打击中

间层的积极性。

四 改进行政领导的领导方法与艺术的思想与措施

(一)新官上任开好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上任的领导一方面要处理好“新官上任三把火”,要做到“点火”前调研;选择好燃料,点火要拿紧要问题入手,着力解决最迫切的问题;最

后还要善于维护火势和效果。另一方面要善待前任领导。对前任领导要以诚相待,因为在一

定时期内,前任的余威犹存。所以,一开始就全盘否定前任领导的一切是不明智的。事业如第3页

河,有上游才有下游。任何事业都要经历很多代人的前赴后继努力,才能成功,没有哪

一项事业的成功是由一代人铸造成的。心中带着感激的心态善待前任,是一种胸怀,更是一

种责

任。

(二)科学合理的决策。

决策是领导工作的核心。成功的决策可以创造奇迹,失败的决策可能导致事业垮台。可

见,领导工作不仅要进行决策,还要会决策,科学的决策。因此,领导者要参透军侧方法,研习决策艺术,做到多谋善断,科学决策,应当掌握好下述决策方法:

1、要充分发扬民主,用集体的智慧进行正确决策;

2、对关系长远和风险性的问题慎重决策;

3、对突发性问题要

果断决策;

4、对科技含量较高的重大问题,善于借助“外脑”科学决策;

5、注意跟踪决策。

(三)注重调查研究。

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毛泽东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指出了调查研究在工作和学习当中的重要性。领导者常用的调查方法有:

1、普遍调查;

2、重点调查;

3、专项调查;

4、实地调查。

(四)合理授权。

用人之要,重在明则授权,领导要有自己的工作重点,把权力精力放在主要方面,分清哪些事情必须自己亲自去做,哪些则只需授权下属完成。合理授权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只管两头,不管中间;

2、原则是:合理授权,逐级授权,权责分明,适度授权,可控授权等。

(五)三分策略,七分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1、要通过引导去控制,用目标引导去提高效能;

2、合理用时提高效率;

3、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以提高管理效能。从而提升执行力度。

(六)积极与上级,同级及部属进行沟通。

首先与上级沟通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维护上级的尊严,2、善于为领导结尾,3、风头让上司去出。其次,与同级沟通必须要做到

1、分工不分家,2、补台不拆台,3、求大同存小异,4、学会推功揽过。另外与部属沟通要做到:

1、恩威需并施;

2、爱护不袒护;

3、信任而不放人。

(七)进行有效的激励。

激励,简单来说,就是激发时期、激励干劲、调动积极性。领导干部要遵循人的行为规律,根据激励理论,应运用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手段,采取多种有效的方式方法,比如物质激励、知识激励、情感激励、行为激励、赏识激励。最大限度的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激励是领导艺术的核心。没有激励的领导,其实就是没有艺术的领导。在实施激励要注意一下几个要点:

1、激励要公平;

2、激励要适时;

3、激励要适度;

4、激励要注重现实表现;另外,要用好表扬和批评的艺术,要发挥好表扬的艺术要做到

1、表扬要真诚;

2、表扬要具体有针对性;

3、表扬要适时。

同时批评也要注意其艺术:

1、批评要尊重人格;

2、责人先责己;

3、先对事后对人;

4、先表扬后批评。

第4页

(八)选人用人的方法

选人用人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能,是体现领导者成熟、称职的重要标志,如果一个领导者不会用人,在其位无其能,就是一个不称职的领导者。因此,领导者必须重视用人,善于用

人。这样才能实施正确的领导,才算把握领导工作的基本要领。在当今激烈竞争的时代,单位的生存和发展,领导者事业的成功与失败,说到底还是用人。只有尊重人才,善用人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结语:行政领导在行政组织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决策、管理理念、价值观等关乎组织发展的方向,由此行政领导的领导方法与艺术对于是否实施有效的领导至关重要。好的行政领导的领导方法与艺术应该是在决策制定与实施时审时度势,多谋善断,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善于用人;办事抓关键,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善于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在适度运用领导方法与艺术时又可做好本职工作。行政领导他们将用自己的领导方法与艺术使组织更

有活力。

参考文献[1]李小三.从政之基[M].江西:江西出版集团·江西人民出版社,202_:

[2]贺善侃.领导科学和现代行政[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2_:

[3]刘明辉 林修果.体验领导[M].北京:红旗出版社,202_:

[4] 肖陆军论行政领导艺术.[J].黑龙江:哈尔滨学院学报,202_:1

[5]邱霈恩.领导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_:107

第5页

第三篇:论义和团运动失败原因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摘要:义和团运动以“扶清灭洋”为口号,在19世纪末的中国火热展开,但由于没有严密的组织形式,纪律不好,思想愚昧,行动上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

在中外势力的联合打压下,最终失败。

关键词: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运动清朝政府失败原因

论义和团运动失败原因

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所有在华西方人(也包括传教士及华人基督徒在内)所进行大规模暴力排外事件。

它的历史意义是非常深远的。首先,义和团运动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滥觞。其次,义和团运动也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再次,义和团运动对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也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驻华特使柔克义致海约翰信中说:“赫德爵士认为,义和团起义是中国摆脱外国人的束缚,争取民族解放的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所显示出的热情和能量使八国联军司令德国人瓦德西将军感慨万端:“中国群众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当时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义和团的发展如此迅猛,但为什么最后却失败了呢?据我总结,原因有以下几点: 1,没有严密的组织形式

义和团的成分极为复杂,既有贫苦农民、手工业者、城市贫民、小商贩和运输工人等下层人民,也有部分官军、富绅甚至王公贵族,后期也混杂进了不少流氓无赖,“上自王公卿相,下至娼优隶卒,几乎无人不团”使得义和团的组织极为松散,不利于集中力量打击敌人。

2,后期纪律不好

义和团有自己独特的规定,如“毋贪财、毋好色、毋违父母命、毋犯朝廷法,杀洋人、灭赃官,行于市必俯首,不可左右顾,遇同道则合十”等。这些戒规在初期得到了较好的遵守,况只仇杀洋人与奉教之人,并不伤害良民。以此而论,似是仗义”(《庚子记事》)。

但是,在义和团运动后期,由于成员日益复杂,出现了许多违法乱纪的现象,“城中焚劫,火光蔽天,日夜不息。车夫小工,弃业从之。近邑无赖,纷趋都下,数十万人,横行都市。夙所不快,指为教民,全家皆尽,死者十数万人。杀人刀矛并下,肢体分裂。被害之家,婴儿未匝月,亦毙之。”——陈独秀

在义和团运动中,有250多名外国传教士及2万多名中国基督徒死亡(根据基督教会方面的统计);也有许多与教会无关的中国人被义和团杀害,数量远超被害教民,未有统计(单北京死于义和团手下的有十数万人);死亡的义和团拳民、义和团支持者以及其他中国人也不计其数,义和团和八国联军进据

北京时都有奸淫据掠的劣迹

3,思想愚昧,行动上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

(1)一部分义和团不分青红皂白笼统排外,基于仇外对西方器物的大规

模毁坏,如“团中云,最恶洋货,如洋灯、洋磁杯,见即怒不可遏,必毁而后快。于是闲游市中,见有售洋货者,或紧衣窄袖者,或物仿洋式,或上有洋字者,皆毁物杀人,见洋字洋式而不怒者,惟洋钱而已。”(佚名:《天津一月记》)李大钊在他著名的宣言性论文《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1918年7月1日)中说:“时至近日,吾人所当努力者,惟在如何吸取西洋文明之长,以济吾东洋文明之穷。断不许以义和团的思想,欲以吾陈死寂灭之气象腐化世界。”

(2)义和团存在大量的迷信思想,这是由于构成义和团员主体的中国农

民在当时缺乏先进的思想武器,只能以落后的迷信思想来解释外国侵略者给中国带来的灾难。当时的义和团普遍认为中国的灾难是遇上了“劫运”。称“劫运到时天地愁,恶人不免善人留”(《庚子大事记》)。而灾难的源头就是洋人:“天无雨,地焦干,全是教堂遮住天”,这种认识对义和团的迅猛发 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初期,共同的迷信思想成为联结各个义和团组织的纽带,使义和团在组织松散的状况下仍能坚持斗争。义和团的迷信思想成为维持纪律的工具。但是在义和团运动后期,迷信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作用,部分义和团员曾经高涨的士气衰落,天津六月八日义和团冒雨出战,练军以三炮相助,“洋人果出,仅三人。各执枪向团,团即反奔,途中自相语曰,天雨矣,可以回家种地矣,似此吃苦何益,次日即散去大半”(《天津一月记》)。

(3)由于封建思想的毒害,许多群众都有传统的忠君思想,尚抱有对清

朝政府的幻想。在警告国闻报的揭帖中,义和团明确宣告“我皇即日复大柄,义和神团是忠臣”。许多义和团员受到顽固派官僚的操纵,有的甚至形同团练。

4,义和团提出的“扶清灭洋”,容易放松对清统治者的警惕。

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为了躲开义和团运动打击锋芒,被迫采取假宣战,真投降的欺骗手法,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义和团运动,使义和团处于内外夹攻的境地。北方与八国联军激烈交战而南方“东南互保”,南方代表李鸿章等人认为清廷对“十一国宣战”是不切实际的而拒绝执行朝廷命令改与外国修好。清廷也只想利用义和团与列强对抗,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清朝皇室逃往西安途中,就已命令各地官兵剿灭义和团。9月7日,清廷发布上谕,称“此案初起,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铲除不可”。中外势力的联合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后,一些群众认清了清廷的本质,不再对其抱有幻想,转而提出新的“扫清灭洋”口号。但是,为时已晚,中外势力联合力量强大,义和团已无力再与之对抗,失败在所难免。

综上所述,义和团运动是以农民为主体的自发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由于时代

和阶级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种种弱点。义和团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还处在感性阶段,对清朝封建统治更没有本质的认识,它主观上只反对帝国主义,不反对清朝封建统治,以致被清政府蒙骗利用,这是义和团失败的主要原因。义和团运动发生在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三十余年之后,但它的斗争却有许多方面不如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如:它没有提出政权的要求,更没有建立政权;它进行武装斗争,但没有建立正规的军队,也没有统一的作战计划和战略部署;它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但提不出完整的斗争纲领;它进行了英勇的规模巨大的斗争,但又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和严重的分散性;它始终坚决反帝,但又笼统、盲目排外。义和团运动的历史证明:农民是反帝反封建的伟大力量,但只有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这种力量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中国的民主革命才能取得胜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书上,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义和团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失败证明,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就没有人民革命的胜利。这也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愚昧不能救国。

参考书目:

1,佚名:《天津一月记》)

2,(《庚子记事》)

3,李大钊的宣言性论文《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1918年7月1

日)

第四篇:论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1895年3月,甲午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尽,中国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东渡日本,作为清朝政府的特命全权大使,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日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规定:

(一)中国承认朝鲜独立。

(二)中国向日本割让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

(三)中国赔偿军费白银2亿两(加上赎回辽东半岛的3000万两共2.3亿两)。以及新开通商口岸,增加内河航线等共11款。甲午战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从此走向更深重的灾难。巨额战争赔款相当于全国3年的财政收入,清政府根本无力承受,只能向英法德俄列强贷款,不但利息很高,还要以海关、税收、财政的管理权作抵押。大面积割让国土直接导致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战后的几年里,列强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长城以北属俄,长江流域十省属英,山东属德,云南、两广属法,福建属日。而美国这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则打着“利益均沾”的旗号,以支持日本为主要手段,谋求在中国的更大权益。战后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成为日本侵略中国的跳板,中国东北部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台湾被日本割占,使数百万同胞离开祖国的怀抱,饱受欺凌50多年。

实际上,当时中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并不比日本差,从经济上看,甲午战前日本的重工业还比较薄弱,轻工业中也只有纺织业比较发达。钢铁、煤、铜、煤油、机器制造的产量都比中国低得多。当时日本共有工业资本7000万元,银行资本9000万元,年进口额1.7亿元,年出口额9000万元,年财政收入8000万元,这些指标除了进口量与中国相当外,其它都低于中国,说明当时日本的经济实力和中国一样并不强盛。从军事上看,日本在甲午战前的一二十年里,竭全国之力提升军事实力,尤其重视海军建设,到1893年,拥有军舰55艘,排水量6.1万吨,与中国海军主力北洋舰队相当(中国还有广东、福建水师)。日本常备陆军22万人,总兵力不到中国的一半,武器装备也相差不大。很显然,中日军事力量对比,不像鸦片战争时大刀长矛对坚船利炮那样悬殊,有的方面如海陆军总量中国还略占优势。也就是说,甲午战争中国之败,并不是败在军事力量上。

那么,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哪些教训?

一、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是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

十九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转变,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必然引起对殖民地更加激烈地争夺。列宁分析道:帝国主义列强“除了对已经被分割了的世界来作周期性的再分割以外,争夺半独立国的斗争就不免要特别紧张起来。”于是,地大物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便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眼中的一块肥肉。甲午战争开端于朝鲜。清政府对一触即发的战争形势仍然未有准确的判断,还寄希望于中日双方同时撤军。李鸿章给在朝陆军的指令是:“彼断不能无故开战,切勿自我先开衅。”给北洋海军的指令是:“日虽添军,并未与我开衅,何必请战,应令静守。”李鸿章认为:“两国交涉全论理之曲直,非恃强所能了事。日虽竭力预备战守,我不先与开仗,彼谅不动手。谁先开仗谁先理诎,此万国公例。”并且朝鲜战场的失利,极大地影响了我军的士气,助长了敌人的气焰。战争往往就是这样,一方有备而一方无备,就会必打、早打、大打;而被侵略方如果头脑清醒,准备充分,毫不示弱,针锋相对,对侵略者必然产生威慑、遏制作用,就有可能改变战争进程,甚至把战争中止于初起阶段。但是,中国丧失了这个机会。其根源就在于对侵略战争缺乏预见性而放松了警惕,造成战前缺乏准备,初战举措失当,这是甲午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也是需要认真汲取的深刻教训。二、一味依靠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来,是战争失败的外部原因

交和军事一样,都是国家政治行为的重要手段。李鸿章想利用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遏制日本,解除中日军事对峙,用心可以理解。但他显然对列强干预成功的可能性期望太高了,过分依赖外交斡旋而放松了军事努力。他认为“列强必有区处,必有收场”,命令部下“静守勿动”,“保舰勿失”,既殆误了军机,又影响了士气。

李鸿章首先请求英国调停,他考虑英国在华既得利益最多,日本侵华“英人必不答应”。但没有想到英国和日本已经在背后进行了交易,英国照会日本:“中国之上海为英国利益之中心,故须日本政府承认不在该港及附近为战争的运动。”当日本政府承诺英国在长江流域的权益不受影响时,英国不但放弃干预,还与日本签订了《日英通商航海条约》,以示支持。李鸿章转而请求俄国干涉,因为俄国的势力范围主要在东北,与日本有利益冲突。但这时俄国西伯利亚铁路尚未修通,在远东争夺的筹码还不够,并不想和日本闹翻,只是进行了一番口舌之争了事。

历史证明,一些小国依附大国尚可在夹缝中谋求生存,但大国此路不通。庞大而虚弱的中国,如果不能自强自立,把反侵略战争的立足点放到自身力量上,就会成为被宰割的对象。

三、信奉“武器决定论”是战争失败的思想原因

近代战争中,武器装备的作用远比古代更为重要。在晚清的政治家、军事家中,李鸿章特别重视武器装备。由于他的大力倡导和运筹,推动了洋务运动,组建起北洋海军和新式陆军,有利于提升军事实力。但因为李鸿章把武器作用极端化、绝对化,由“武器决定论”导致悲观情绪和失败主义。

四、放弃和丧失制海权是战争失败的战略原因 黄海战后,中国海军虽然遭受损失但主力尚在,可是李鸿章更加保守,对海战完全失去信心。他命令:“海军舰队,必不远出”,只能“靠山巡走,略张声势”。旅大战役时,海军提督丁汝昌建议主力出战以援旅大,李鸿章斥责说:“汝善在威海守汝的数艘船匆失,余非汝事也。如出海,即令战殁,亦不请恤。”此后,舰队只是困守港口,北洋海军作为一个战略军事力量,拱卫渤海的使命就此不复存在。制海权的丧失使沿海陆战孤立无援,极为被动,突出表现在两次反登陆作战的失利。

五、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是战争失败的政治原因

在甲午战败的第2年,改良主义者康有为、梁启超发起了有名的“公车上书”,反对签订《马关条约》,抨击清政府的投降路线和腐朽统治。民主革命的先躯孙中山组织了反对清朝统治的广州起义,他说:“清廷腐败尽露,人心激愤。”是的,导致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深层次的是政治原因。当时统治中国并主持战争的清朝政府极端腐朽没落,不可能领导一场反侵略战争取得胜利。

当时的清朝,早已失去开国初期励精图治、奋发有为的气象,落日的辉煌已经完全消褪,远远地被抛在世界潮流的后边。体制陈旧、政治腐败,在内忧外患中迎来了它的末日。

六、军队素质低下不堪一击是战争失败的直接原因

政治腐败必然影响军队建设。甲午战争中海陆几十次战役,中国军队屡战屡败,溃不成军,没有打过一个胜仗,没有击沉过一艘敌舰,军队综合素质低下是直接原因。当时全国的军队,北洋最优,北洋里海军又较陆军为优。但就是北洋海军,也严重存在着军纪涣散、操练废弛、贪污腐化、精神萎糜等问题。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原是陆军将领,不熟悉海军业务可以理解,但他领导北洋海军10多年,不下功夫学习海军军事知识,常以外行自居,这也罢了,关键是丁汝昌不能以身作则、严格治军,加上大气候的影响,造成北洋舰队管理混乱,军纪涣散。据史料记载,丁汝昌在海军基地刘公岛营造店铺敛财,因此还与部下发生龃龉;他自蓄优伶演戏,生活骄奢淫逸。

七、封建政权买办化导致妥协投降是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表现出的软弱、消极,急于求和投降的态度不是封建统治的腐朽性所能完全解释的。还有其更深层次的特定原因,这就是当时中国的封建政权和统治集团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买办化了。封建性加买办化决定了对待资本主义侵略的妥协性。由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这个因素是过去历朝历代,包括清朝初期不曾有过的。封建政权买办化源于社会经济政治结构的半殖民地化。这样一个朝廷,这样一批官僚,这样一支军队,能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安全、战胜外敌侵略吗?清朝统治集团在甲午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都可从其买办立场找到答案。

历史的车轮继续向前行进,甲午战争至今110年了。祖国走上了民族独立、繁荣富强的道路。我们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的方针,但正如胡锦涛同志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说:“要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和国防安全。”

第五篇:论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论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清朝最后十年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为复杂的历史时期之一,也是值得深入探究的历史时期。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西太后挟光绪帝仓皇出逃,满清皇室威严丧尽,颜面扫地。而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沦为洋人的走狗,使国人对清政府更为失望,社会矛盾加剧。在统治内外交困之际,慈禧太后不得不重新祭起改革的大旗,宣布实行“新政”,企图力挽狂澜,延续统治。然而事与愿违,“新政”非但没有能够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反而半路夭折,连累清王朝本身也在辛亥革命的风暴中垮台。这不得不让人深思,为什么比洋务运动更能体现清政府学习西方的决心与实效更具有社会转型色彩的“新政”会失败,而成为清朝灭亡的助推器呢?就我理解,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

一、改革者魄力不足,“新政”具有欺骗性

亨廷顿认为,“改革者必须比革命者具备更高超的政治技巧,一个成功者必须是一个一流的政治家。”⑴ 细数世界史上改革成功的案例,德国有“铁血宰相”俾斯麦,俄罗斯有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日本有明治天皇与伊藤博文等,而中国恰恰缺少这样的人。主持这次改革的最高统治者是慈禧太后和摄政王载沣。先看慈禧,虽不能说慈禧没有做过一点好事,但作为封建专制最高统治者的政治代表,她绝不是站在历史潮流的前头引导社会前进的人物。她大半生都是在政治权力中度过,她关注的是如何维护自身权力,如何让清政府免于灭亡,至于救亡图存不过是为了应付眼前的危机。她或许具有改革的意识,但是她并没有领导这场史无前例的改革的能力,而在国人心中,她只是个擅玩小聪明的权利狂,“但知权利,绝无政见”。再看载沣,他比慈禧太后没有能力也没有手段还没有威望。他主持所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如驱逐袁世凯、重用亲贵、成立皇族内阁、拒绝立宪派的请愿及实行铁路国有政策等,均激化了社会矛盾,起到了反面作用。有这样的改革者,改革焉有不败之理?

再者说,“新政”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统治,并未从根本上触及封建根基,因而被斥责为“假维新”“伪变法”,陈天华曾说﹕“见从前守旧惹的祸来,才敷衍行了一段新政,不过是掩人耳目”。⑵从1901年1月颁布了所谓变法诏,说要实行“新政”,“变法自强”,但是回避了变法自强的关键——政治改革。只是到1906年被派出国的五个大臣,在西方考察了几个月回国后,向慈禧太后力陈实行宪政以达到皇位永固,内乱可弥的母的,清廷才于1906年9月1日宣布了“预备立宪”上谕,宣称要“仿行宪政”,这才勉强与政治改革沾点边。但其根本原则仍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对于何时实行立宪,上谕中根本没有提及,实际是一张空头支票,在政治改革方面更没有什么实际的作为。所谓“新政”做的不过是发展实业、充实武备以及办学堂、办警察、清查户口、钉门牌等等。更何况新政还有讨洋人欢心之意,博取其信任,以期早日签订和约的用意。买办官僚盛宣怀看到前引变法上谕后即说:“今两宫一心,已饬议行新政,将来中外必能益加修睦,悉释前嫌。”他为清廷草拟致列强政府的信稿中这样写道:“敝国现议实行新法,正期图报各大国之惠于后日。”正式发出的国书中“实行新法”四个字改成了“力行实政”。这些都清楚地反映出新政的实质。

二、国内财政拮据,社会矛盾全面激化 自从甲午战败和义和团运动,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天下之财,悉应赔款”。清朝财政已是油干灯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财政困难。但改革本身需要钱款。于是从中央到地方,向人民层层摊派,“部臣筹费无出,责之疆吏,疆吏责之州县,州县舍百姓将谁责耶?”“自近时新政试行,于是立学之费取之农,练兵之费取之农,其他杂款加税无一不取之于农”。清政府承认:“各直省自摊还赔款、举行新政以来,用如泥沙,取尽锱铢,搜括已不留余力,额外科派,民不堪命”。自庚子赔款摊派各省之后,民间搜刮殆尽,商业萧条,倒闭相望,城市村落,十室九空,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各地无不哀鸿遍野。新政不但未给人民带来实惠,反而成了人民的灾难。加上官吏横暴,未能爱惜民力,引发人民对改革的普遍不满和反政府斗争。政治制度改革的十年间,以抗捐抗税为内容的民变遍及全国城乡。据不完全统计,十年间,全国大小民变不下3000多起,此起彼伏的民变给人们展现了一幅乱世景象,给改革蒙上了一层阴影,但也给反清革命造成了强大的声势,使反清之星火大到足以燎原之势。“昔汉臣贾谊陈时局之危,譬谓抱火厝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数月以前,我国时势,盖有类于是,今则火既燃矣,且将燎原矣”。

三、用人不当,贪污腐化现象严重

政府腐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清末社会是一个贿赂公行和升官发财的社会,整个官场贿赂成风,腐败透顶,官员们整天忙于逢迎拍马,受贿行贿,搜敛民财,又怎么会把主要精力用于实行新政,筹备立宪呢?“新政”非但没有解决腐败问题,反而贪官乘机再捞,“既增添了„新政‟的难度,也败坏„新政‟的形象” 正因为任用的官员都是自私自利之徒,在封建专制时代都得到了好处,因而他们对待预备立宪也以是否对其有利为标准,他们害怕民权发达以后再不能为所欲为,一招不慎,还要丧失名位利禄,所以清末大小官员们大都视预备立宪如洪水猛兽,嫉之如仇,千方百计地阻挠破坏,将新政中的政治改革-——预备立宪葬送在艰难的实施途中,同时,在清末敷衍塞责成为政府机构中的普遍现象;当权者视御旨若一纸空文,从不认真贯彻执行;地方官吏限于考试,对筹备宪政做了一些工作,但都学会了粉饰成绩,虚应故事的本领。对于吏治腐败黑暗,朝廷是清楚的,也曾三令五申进行整顿,仅1909年和1910年两年,经载沣批准革职的大小不称职官员就达千人以上,然而,积重难返,病入膏肓,各级官员上下左右之间互相勾连。盘根错节,彼此庇护,根本无法改变,腐败不除,败局难挽。而自清廷推行“新政”以来,山东莱阳除缴纳正赋外,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层出不穷,如地亩捐、学捐、戏捐、警捐、户口税、油坊捐、染房捐、牲口捐、修庙捐等等,不胜枚举。在“新政”筹办前,全县正杂各款不过数万,“新政”实施后,人民负担“骤增至数十倍”(见1910年8月13.14日《大公报》)。这年又遇春荒,农民“缺食者十之八九”,该县县令与四大劣绅勾结一起,狼狈为奸,借兴办“新政”,派差役巡警四乡催缴捐税,额外多收,敲诈勒索,逼得群众夺了下乡官员的枪械,加上土枪土炮,集合数万人与省里派去的军队搏斗,暴动乡民被屠杀千余人。此事曾震动全国,许多地方群众起事,声称为莱阳被杀群众复仇。在抗捐抗税风起云涌的同时,又爆发席卷全国的饥民抢米骚动,也是群众反对清朝所谓“新政”的自发斗争。

曾参加戊戌变法的黄遵宪也批评清廷的“新政”:“其所用之人,所治之事,所搜刮之款,所娱乐之具,所敷衍之策,比前又甚焉,辗转迁延,卒归于绝望。然后乃知,变法之诏,第为辟祸全生,徒以媚外人而欺吾民也”。(《新民丛报》第24期)曾对“新政”抱有幻想的梁启超也感到失望。他说:“外国侵压之祸又如此其亟,国内种种社会又如此其腐败,静言思之,觉中国万无不亡之理。” 清朝统治者的素质与个性表现的如此的不堪入目,新政最后的失败了想一二了。

四、丧失改革的社会基础

首先,满汉官僚分裂。1906至1907年的官制改革,本是清廷筹备宪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可官制改革及由其引发的政坛纷争结果却是汉族官员大受排斥。在十一个部院中、汉

4、满

6、蒙1。满汉的比例是六比四,还不如原先规定的各部均设满汉尚书各一员的清朝旧制。特别重要的几个部,如度支(财政)部、陆军部都由满人掌管。皇族铁良担任陆军部尚书,从袁世凯手里收回了北洋陆军四个镇的指挥权,同时宣布各省新军统归陆军部管辖。这一切都明显地反映出清廷皇族集权的趋向。担任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的瞿鸿□和历任两广总督、邮传部尚书的岑春煊等汉族重硻,被清廷罢免官职。原任广西巡抚、后任军机大臣的另一汉族官员林绍年被逐出枢机,袁世凯则被迫辞去八项兼职,并交出北洋四镇兵权,湖广总督张之洞也是明升暗降。经由此次所谓的官制改革,最终是满族亲贵“联翩而长部务,汉人之势大绌”。连日本《大阪每日新闻》也评论说:“此次中国改革官制,其表面上不分满汉,与各部长官不兼任他职外,无改良之可观。”汉族官员对此结局必然耿耿于怀,效忠清廷之心也随之大打折扣。另外,立宪派背弃。作为国内一支重要政治力量的立宪派,曾对清廷的这一政治改革抱有很大的期望。他们盼望清廷能进一步加快预备立宪的步伐,多次举行国会请愿运动,但屡遭清廷拒绝,这本已使立宪派啧有烦言。到1911年5月,清廷又发布内阁官制和任命内阁成员上谕,在钦定的13名内阁成员中,满族共计9人,而且有7人属皇族,总理大臣也由庆亲王奕劻出任。因此,这个内阁在当时被立宪派称为“皇族内阁”,汉族官员由此进一步感受到自己宦海生涯的前途渺茫。立宪派对清迁组织“皇族内阁”极为愤慨,各省谘议局联合会上书都察院,申明“君主不担负责任,皇族不组织内阁,为君主立宪国些一之原则”。但清廷却呵斥立宪派干预朝政,“议论渐近嚣张”。立宪派对清廷更感失望,公开发表宣告全国书,阐明满清王公亲贵组成的所谓内阁完全是“名为内阁,实则军机;名为立宪,实则专制”。就这样,本应赢得人心的政治改革,却由于满清统治者的举措乖张,愈来愈引起国内政治力量对清王朝的痛恨。

事实表明清政府已病入膏肓,积重难返,就像一个烂掉的苹果,就算是给它洗洗,还是改变不了它被抛弃的命运。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清末新政虽然失败了,但它其中仍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为今天的政治改革吸取教训。

首先,要重视民意,从“民本”角度出发,倾听民意,让百姓参与其中,而不是百姓当做改革失败的承担者,取信于民,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毕竟人民才是改革的主体,改革的成果理应由全体国民共享;第二,要重视行政人员作风问题,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加大贪污腐化惩治力度,有效的预防腐败,增强政府威信,确保政府的政策号召力和影响力;第三,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关系,建立新的社会机制来吸附和制衡大量疏离社会外的因子;第四,抓住机遇推进政治改革。要求领导人必须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危机意识,改革要在情况尚好的时候展开。同时在每项政策出台前要充分斟酌,广泛征求意见,调动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加大宣传力度,考虑社会各阶层的接受能力,球的最大限度的支持,在渐进中化解矛盾;最后,要扎实推进政治制度改革,刻不容缓,但是不要冒进,而是一个一个脚印的来。

以现代化的视角看,清末新政的改革是近代中国社会新旧变迁的重要环节。近代中国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清政府主持的“新政”这一现代化的尝试,只是在世界现代化浪潮下的被动行为,失败似不可避免,可无论如何它唱响了一曲走向近代化的悲歌,“悟以往之不见,知来者犹可追”希望能给我们当今改革一些启迪

论行政领导失败的原因及其对策2)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