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与获奖演说全集[定稿]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其颁奖词 2009-08-29 09:32 诺贝尔文学奖 简介
诺贝尔文学奖,是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设立的诺贝尔奖中的一个奖项。诺贝尔在遗嘱
中说奖金的一部分应该“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诺贝
尔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颁奖。1900年代 1901年
苏利·普吕多姆(法国诗人)
《孤独与深思》
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 1902年
特奥多尔·蒙森(德国历史学家)
《罗马风云》
今世最伟大的纂史巨匠,此点于其巨著《罗马史》中表露无疑 1903年
比昂斯滕·比昂松,挪威戏剧家、诗人、小说家
《挑战的手套》
他以诗人鲜活的灵感和难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写得雍容、华丽而又缤纷 1904年
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法国诗人
《金岛》
他的诗作蕴涵之清新创造性与真正的感召力,它忠实地反映了他民族的质朴精神
何塞·埃切加赖,西班牙戏剧家、诗人
《伟大的牵线人》
由于它那独特和原始风格的丰富又杰出,作品恢复了西班牙喜剧的伟大传统 1905年
亨利克·显克维支,波兰小说家
《第三个女人》
由于他在历史小说写作上的卓越成就 1906年
乔祖埃·卡尔杜齐,意大利诗人、文艺批评家
《青春诗》
不仅是由于他精深的学识和批判性的研究,更重要是为了颂扬他诗歌杰作中所具有的特色、创作气势,清新的风格和抒情的魅力 1907年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英国小说家、诗人
《老虎!老虎!》
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观察入微、想象独特、气概雄浑、叙述卓越见长 1908年
鲁道尔夫·欧肯,德国哲学家
《精神生活漫笔》
他对真理的热切追求、他对思想的贯通能力、他广阔的观察,以及他在无数作品中,辩解并阐释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哲学时,所流露的热诚与力量 1909年
西尔玛·拉格洛夫,瑞典作家
《骑鹅旅行记》 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富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 [编辑]1910年代 1910年
保尔·约翰·路德维希·冯·海塞,德国作家
《特雷庇姑娘》
表扬这位抒情诗人、戏剧家、小说家以及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家,在他漫长而多产的创作生涯中,所达到的充满理想主义精神之艺术至境 1911年
莫里斯·梅特林克,比利时剧作家、诗人、散文家
《花的智慧》
由于他在文学上多方面的表现,尤其是戏剧作品,不但想象丰富,充满诗意的奇想,有时虽以神话的面貌出现,还是处处充满了深刻的启示。这种启示奇妙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弦,并且激发了他们的想象 1912年
盖哈特·霍普特曼,德国剧作家、诗人
《群鼠》
欲以表扬他在戏剧艺术领域中丰硕、多样的出色成就 1913年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印度诗人、社会活动家
《吉檀枷利—饥饿石头》
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
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1914年 未颁奖 1915年
罗曼·罗兰,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
《约翰—克利斯朵夫》
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 1916年
魏尔纳·海顿斯坦姆,瑞典诗人、小说家
《朝圣年代》
褒奖他在瑞典文学新纪元中所占之重要代表地位 1917年
卡尔·耶勒鲁普,丹麦作家
《磨坊血案》
因为他多样而丰富的诗作——它们蕴含了高超的理想
亨利克·彭托皮丹,丹麦小说家
《天国》
由于他对当前丹麦生活的忠实描绘 1918年
未颁奖 1919年
卡尔·施皮特勒,瑞士诗人、小说家
《奥林比亚的春天》
特别推崇他在史诗《奥林帕斯之春》的优异表现 [编辑]1920年代 1920年
克努特·汉姆生,挪威小说家、戏剧家、诗人
《大地硕果—畜牧曲》
为了他划时代的巨著《土地的成长》 1921年
阿纳托尔·法郎士,法国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苔依丝》
他辉煌的文学成就,乃在于他高尚的文体、怜悯的人道同情、迷人的魅力,以及一个
真正法国性情所形成的特质 1922年
哈辛特·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西班牙作家
《不吉利的姑娘》
由于他以适当方式,延续了戏剧之灿烂传统 1923年
威廉·勃特勒·叶芝,爱尔兰诗人、剧作家
《丽达与天鹅》
由于他那永远充满着灵感的诗,它们透过高度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整个民族的精神 1924年
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波兰作家
《福地》
我们颁奖给他,是因为他的民族史诗《农夫们》写得很出色 1925年
乔治·萧伯纳,爱尔兰戏剧家
《圣女贞德》
由于他那些充满理想主义及人情味的作品——它们那种激动性讽刺,常涵蕴着一种高
度的诗意美 1926年
格拉齐亚·黛莱达,意大利作家
《邪恶之路》
为了表扬她由理想主义所激发的作品,以浑柔的透彻描绘了她所生长的岛屿上的生活
;在洞察人类一般问题上,表现的深度与怜悯 1927年
亨利·柏格森,法国哲学家
《创造进化论》
因为他那丰富的且充满生命力的思想,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光辉灿烂的技巧 1928年
西格里德·温塞特,挪威作家
《新娘—主人—十字架》
主要是由于她对中世纪北国生活之有力描绘 1929年
保尔·托马斯·曼,德国作家
《魔山》
由于他那在当代文学中具有日益巩固的经典地位的伟大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 [编辑]1930年代 1930年 辛克莱·刘易斯,美国作家
《巴比特》
由于他充沛有力、切身和动人的叙述艺术,和他以机智幽默去开创新风格的才华 1931年
埃利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德,瑞典诗人
《荒原和爱情》
由于他在诗作的艺术价值上,从没有人怀疑过 1932年
约翰·高尔斯华绥,英国小说家、剧作家
《有产者》
为其描述的卓越艺术——这种艺术在《福尔赛世家》中达到高峰 1933年
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俄国作家
《米佳的爱》
由于他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 1934年 路伊吉·皮兰德娄,意大利说家、戏剧家
《寻找自我》
他果敢而灵巧地复兴了戏剧艺术和舞台艺术 1935年
未颁奖篇二: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全文
北京时间12月11日0时16分许,2012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隆重举行。瑞典文学院成员作家、瓦斯特伯格为莫言领奖致辞。
颁奖词全文如下:
瑞典文学院诺奖委员会主席瓦斯特伯格:
尊敬的国王和皇后陛下,尊敬的诺贝尔奖得主们,女士们先生们,莫言是个诗人,他扯下程式化的宣传画,使个人从茫茫无名大众中突出出来。他用嘲笑和讽刺的笔触,攻击历史和谬误以及贫乏和政治虚伪。他有技巧的揭露了人类最阴暗的一面,在不经意间给象征赋予了形象。
高密东北乡体现了中国的民间故事和历史。在这些民间故事中,驴与猪的吵闹淹没了人的声音,爱与邪恶被赋予了超自然的能量。
莫言有着无与伦比的想象力。他很好的描绘了自然;他基本知晓所有与饥饿相关的事情;中国20世纪的疾苦从来都没有被如此直白的描写:英雄、情侣、虐待者、匪徒--特别是坚强的、不屈不挠的母亲们。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没有真理、常识或者同情的世界,这个世界中的人鲁莽、无助且可笑。
中国历史上重复出现的同类相残的行为证明了这些苦难。对莫言来说,这代表着消费、无节制、废物、肉体上的享受以及无法描述的欲望,只有他才能超越禁忌试图描述。
莫言的故事有着神秘和寓意,让所有的价值观得到体现。莫言的人物充满活力,他们甚至用不道德的办法和手段实现他们生活目标,打破命运和政治的牢笼。《丰乳肥臀》是莫言最著名的小说,以女性视角描述了1960年的大跃进和大饥荒。他讥讽了革命伪科学,就是用兔子给羊受精,同时不理睬所有的怀疑者,将他们当成右翼。小说的结尾描述了九十年代的新资本主义,会忽悠的人靠卖化妆品富了起来,并想通过混种受精培育凤凰。
莫言生动的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被人遗忘的农民世界,虽然无情但又充满了愉悦的无私。每一个瞬间都那么精彩。作者知晓手工艺、冶炼技术、建筑、挖沟开渠、放牧和游击队的技巧并且知道如何描述。他似乎用笔尖描述了整个人生。他比拉伯雷、斯威夫特和马尔克斯之后的多数作家都要滑稽和犀利。他的语言辛辣。他对于中国过去一百年的描述中,没有跳舞的独角兽和少女。但是他描述的猪圈生活让我们觉得非常熟悉。意识形态和改革有来有去,但是人类的自我和贪婪却一直存在。所以莫言为所有的小人物打抱不平——从日本占领到毛泽东的错误到今天的疯狂生产。
在莫言的小说世界里,品德和残酷交战,对阅读者来说这是一种文学探险。曾有如此的文学浪潮席卷了中国和世界么?莫言作品中的文学力度压过大多数当代作品。
瑞典文学院祝贺你。请你从国王手中接过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附:莫言获奖致辞
尊敬的国王、王后、各位王室成员,女士们先生们:
我的讲稿忘在旅馆了,但我记在脑子里了。
我获奖以来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由此也可以见证到,诺贝尔奖确实是一个影响巨大的奖项,它在全世界的地位无法动摇。我是一个来自中国山东高密的农民的儿子,能在这样一个殿堂中领取这样一个巨大的奖项,很像一个童话,但它毫无疑问是一个事实。
我想借这个机会,向诺贝尔奖基金会,向支持了诺贝尔奖的瑞典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要向瑞典皇家学院那些坚守自己信念的院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感谢。
我还要感谢那些把我的作品翻译成了世界很多语言的翻译家们。没有他们的创造性的劳动,文学只是各种语言的文学。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劳动,文学才可以变为世界的文学。
当然我还要感谢我的亲人、我的朋友们。他们的友谊、他们的智慧,都在我的作品里闪耀光芒。
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确实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什么用处。
谢谢大家!篇三:历届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解析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解析
诺贝尔文学奖究竟热爱怎样的作品?关注诺贝尔文学奖的人们,不会错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文学评论家们更是将其作为长期研究讨论的对象。几乎每一位新人添位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之列,都会再次激发人们对诺奖所蕴含的价值判断的分析。把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作为一种关于价值阐述的文本来阅读,不失为一种探究方式,虽不是最深邃的,却可能是最有趣的,当然,我们也不可避免地会冒一点“过度诠释”的危险。1901-1919 ⅰ 理想主义
还有谁记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获得者吗?那是一个在文学史上悄无声息的人——法国诗人普吕多姆,彼时他因“崇高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而获奖,在颁奖词中,还有一段,“在实践-伦理领域,像康德一样,在义务的不可否认和绝对的事实中,找到了人类超感觉目的的证据。”无论如何也看不出来是对文学作品的赞美之辞。不乏有研究者指出,诺贝尔文学奖始于平庸。最初十位获奖者,除了波兰小说家亨里克·显克维支与英国小说家吉卜林仍在世界文学家序列中接受人们的敬意,其余几位则游离于文学史之外,唯有在谈论诺贝尔文学奖时被再次记起。而他们的获奖,多是因伟大、理想主义、卓越、高贵等。
1910年到191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中,“理想主义”是一个高频词汇,光从颁奖词中看,看不出有大的波动或者新的涟漪,十九世纪的古典美学,在二十世纪的历史现实里逐渐隐退,却被瑞典学院的院士们严谨地看护着。即便一战的爆发,也未能有所松动。1920-1939 ⅱ 人道主义
一战结束至二战爆发这段时间,院士们对诺贝尔遗嘱中关于“理想主义”的解读,开始有所松动,最明显的标志,是不再将基督教文化背景严格置入获奖要求。颁奖词中出现了新的词语:人道主义与民族精神。我们可以看看法郎士、叶芝、萧伯纳的获奖理由。法郎士由于保卫真理,反对沙文主义和军事种族歧视,具有纯粹的艺术风格、襟怀坦荡的人道主义而获奖,萧伯纳是因真正的仁慈和善良,富有人情味,叶芝展现了民族精神。尤金·奥尼尔则因表现出力量、热忱与深挚的感情而获奖。
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将其形容为一个再也无法继续下去的世界。我们在诺贝尔颁奖词里读到了这些与人道主义,与关心人本身的存在状态相关的表达,比如,在洞察人类现状上表现出深度与怜悯、反映了人类的基本面貌、描绘了农民的生活等。
这个时期最受争议的一位获奖者是赛珍珠,她于1938年获奖,理由主要为“对中国农民生活丰富和真正史诗气概的描述”,但马上有人认为,此乃末流作家的红运,只反映了评委注重大众审美趣味,将文学从象牙塔之中拉下来,还至于芸芸众生的倾向。1945-1949 ⅲ 艺术激情
二战结束后的世界令人沮丧,很多知识分子呼喊,不要再等地上出现天国,而是动手自己来筑就。那是一个存在主义突然流行的时代。
纪德的获奖,让现代主义作家颇为振奋。此前的诺奖获得者,并未因为对人性的处境的呈现而受到赞誉,那种要求高贵、高尚的要求,如果有所松懈,那也是允许去责备环境、制度败坏了人,而在纪德这里,人性本身的困境被提出来。现代主义作家们的特殊风格,从一定程度上讲,正是由于对人本身的质疑与反思。
于是,1948年,艾略特登上了诺奖颁奖台,颁奖词曰:“对于现代诗之先锋性的卓越贡献”。如果仅从颁奖词来讲,这是诺奖第一次从文学发展的角度,而非现实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评价作品,之前的颁奖词里,充满了对文学作品教育意义、对现实与人类处境的关怀。我们在1949年福克纳的获奖辞中会读到更清晰文学尺度:“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1950-1990 ⅳ 良知与自由
1950年至1990年的世界,统而观之,是一个东西对峙的世界。这段时间内的诺奖获得者,从丘吉尔到帕斯捷尔纳克、肖洛霍夫、索尔仁尼琴、聂鲁达,构成一种饶有意味的图谱,让人在文学与政治之间寻觅某种相关性。
举例而言,提出人们既要预防虚无主义也要预防乌托邦主义的作家加缪,被认为是照亮了人类良知的种种问题,帕斯捷尔纳克被肯定的是他在抒情诗和俄国史诗传统上的努力。后来成为政治夜莺的肖洛霍夫,则是因其作品描述了俄罗斯民族生活的另一历史层面而获奖。揭露苏联的索尔仁尼琴获奖,被肯定的是其作品的道德力量。积极抵抗极权的波兰诗人米沃什,则是因不妥协的敏锐洞察力而获奖。更惹人注目的是1987年获奖的布罗茨基,他曾被以社会寄生虫的名义送往劳改营,颁奖词赞美的是他作品对时空限制的超越,以及广阔的思想与浓郁的诗意。
这些多少带有反抗形象的作者被置于诺贝尔文学讲台上,且在他们的答谢辞中一遍遍表达对人类良知的坚守,诺奖不直接要求文学有道义担当,作家的写作却因道义而更具分量。1991~
ⅴ 人类文明
冷战之后,世界进入一个开放而多元的时代。诺奖的颁奖词里,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大词“人类文明”。比如南非小说家纳丁·戈迪莫获奖,其理由是她史诗般壮丽的作品,对人类大有裨益。君特·格拉斯的作品使人们反复重温被遗忘的历史,帕慕克的作品则是发现了文明的冲突,克莱齐奥则是探寻了文明支配下的边缘人性。
若再细看作品的具体内容,也许我们应该赞美评委们,他们正在以更加开放的、多元化审美眼光,以及迅速的反应、宽容的胸怀来评定作品。他们不仅为谢默斯·希尼和托尼·莫里森
因丰富的想象力和充满诗意而加冕,也为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喝彩,而格拉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也被他们所赞美。
颁奖词还出现了有趣的修辞,说品特的戏剧发现了日常废话掩盖下的惊心动魄,并在此处强行打开压抑者关闭的房间;而关于耶利内克,则认为她的小说和戏剧中各种声音和反诘之声汇成的一种音乐之流,它们以独一无二的语言的激情,揭露社会的成规陋习、它们的荒诞和淫威。
阅读至此,我们可以借助作品再深入一点探究。关于达里奥·福,这位善于插科打诨的弄臣,一个集编、导、演于一身的丑角,其著名的作品,莫过于《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死亡》,一个无辜的人被警方当做无政府主义者逮捕,他在拘留所坠楼自杀,又被称为畏罪自杀。作家对专制与不平等的鞭挞,非常明显。君特·格拉斯可算是二战以后西方文坛中少见的具有强烈政治意识、政治参与热情的作家,《铁皮鼓》所写历史背景从纳粹德国到之后的联邦西德,充满对极权的讽刺与抗议,也批评普通人因缺乏独立思考,随波逐流终为虎作伥。在多元与丰富中,要描述我们所看到的总印象,也许不得不借助诺贝尔最后的遗嘱中的表达,in anideal direction,在理想的方向上。
附: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其颁奖词(每年按年份、获奖人、获奖人代表作品、获奖理由排列)
2013爱莉丝·门罗,1931年7月10日出生,加拿大女作家。2009年布克国际奖获得者,三次获加拿大总督奖。主要作品有《快乐阴影的舞蹈》、《女孩和女人的生活》、《你认为你是谁?》等。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将爱丽丝·门罗评价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master of contemporary short stories)”。2012 莫言 《红高粱家族》、《檀香刑》、《丰乳肥臀》、《酒国》、《蛙》、《生死疲劳》 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2011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 《17首诗》、《途中的秘密》、《半完成的天空》、《看见黑暗》、《为生者和死者》、《悲哀贡多拉》。通过凝炼、透彻的意象,他为我们提供了通向现实的新途径。
2010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绿房子》、《世界末日之战》《城市与狗》、《酒吧长谈》、《谁是杀人犯》》。对权力结构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对个人的抵抗、反抗和失败给予了犀利的叙述。
2009 赫塔·米勒 《河水奔流》《行走界线》《那时狐狸就是猎人》。兼具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一无所有、无所寄托者的境况。
2008 勒·克莱齐奥 《战争》 展现了新的起点、诗意的冒险和感官狂喜;作为探险者,发掘了隐藏于主流文明底部和外部的人性。2007 多丽丝·莱辛 《青草在歌唱》、五部曲以及《四门之城》、《金色笔记》、《幸存者回忆录》、《黑暗前的夏天》。她用怀疑、热情、构想的力量来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其作品如同一部女性经验的史诗。
2006 奥罕·帕慕克 《白色城堡》、《我的名字叫红》、《伊斯坦布尔》等。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2005 哈罗德·品特 《看房者》、《生日晚会》、《归家》 他的戏剧发现了在日常废话掩盖下的惊心动魄之处并强行打开了压抑者关闭的房间。2004 艾尔芙蕾德·耶利内克 《利莎的影子》、《美好的、美好的时光》、《钢琴教师》 她小说和剧本中表现出的音乐动感,和她用超凡的语言显示了社会的荒谬以及它们使人屈服的奇异力量。
2003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 《耻》 “精准地刻画了众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质”。2002 凯尔泰斯·伊姆雷 《无法选择的命运》 他对脆弱的个人在对抗强大的野蛮强权时痛苦经历的深刻刻划以及他独特的自传体文学风格。2001 维·苏·奈保尔 《神秘的按摩师》、《米格尔大街》、《河弯》、《岛上的旗帜》、《超越信仰》、《神秘的新来者》 通过“敏锐而真实”的文学笔调向世人展示受压抑的历史现实。2000 高行健 《灵山》 其作品的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和艺术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1999 君特-格拉斯 《铁皮鼓》 其嬉戏之中蕴含悲剧色彩的寓言描摹出了人类淡忘的历史面目。
1998 若泽-萨拉马戈 《里斯本围困史》、《失明症漫记》、《修道院纪事》 由于他那极富想象力、同情心和颇具反讽意味的作品,我们得以反复重温那一段难以捉摸的历史。1997 达里奥·福 《喜剧的神秘》、《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死亡》、《我们不能也不愿意付钱》、《大胸魔鬼》 其在鞭笞权威,褒扬被蹂躏者可贵的人格品质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堪与中世纪《弄臣》一书相媲美。”
1995 希尼 《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通向黑暗之门》、《在外过冬》、《北方》、《野外作业》、《苦路岛》、《山楂灯》、《幻觉》 由于其作品洋溢着抒情之美,包容着深邃的伦理,揭示出日常生活和现实历史的奇迹。
1994 大江健三郎 《个人的体检》 通过诗意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把现实与神话紧密凝缩在一起的想象世界,描绘现代的芸芸众生相,给人们带来了冲击。1993 托尼·莫里森 《所罗门之歌》 其作品想象力丰富,富有诗意,显示了美国现实生活的重要方面。1992 德里克·沃尔科特 《西印度群岛》 他的作品具有巨大的启发性和广阔的历史视野,是其献身多种文化的结果。
1991 内丁·戈迪默 《七月的人民》 以强烈而直接的笔触,描写周围复杂的人际与社会关系,其史诗般壮丽的作品,对人类大有裨益。
1990 奥克塔维奥·帕斯 《太阳石》 他的作品充满激情,视野开阔,渗透着感悟的智慧并体现了完美的人道主义。
1989 卡米洛·何塞·塞拉 《为亡灵弹奏》 带有浓郁情感的丰富而精简的描写,对人类弱点达到的令人难以企及的想象力。
第二篇: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What brings about the great shifts in the world of literature? Often it is when someone seizes upon a simple, overlooked form, discounted as art in the higher sense, and makes it mutate.什么会带来文学世界的巨变?通常,是一种简单、被人忽视,从更高意义来说被贬低为技艺的一种形式被某个人所掌握,并令其蜕变的时候。
discounted:已打折的 mutate:变化,改变,突变
Thus, at one point, emerged the modern novel from anecdote and letter, thus arose drama in a new age from high jinx on planks placed on barrels in a marketplace, thus songs in the vernacular dethroned learned Latin poetry, thus too did La Fontaine take animal fables and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fairy tales from the nursery to Parnassian heights.Each time this occurs, our idea of literature changes.于是,当代小说从奇闻轶事与日常通信脱颖而出,戏剧从站在市集木桶板上表演的杂耍发轫,拉丁诗文渐被方言歌谣取代,同样地,拉·方丹将动物寓言、安徒生把童话,从育婴室升华到高蹈派诗歌的高度。每一次变化的出现,我们对于文学的看法就随之发生改变。anecdote:奇闻轶事 plank:木板,支架
vernacular:本地话,方言,用本地语言写成的 fable:寓言 In itself, it ought not to be a sensation that a singer/songwriter now stands recipient of the literary Nobel Prize.In a distant past, all poetry was sung or tunefully recited, poets were rhapsodes, bards, troubadours;'lyrics' comes from 'lyre'.本来,一位歌手或作曲家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并不应该成为一个耸人听闻的事件。在久远的过去,所有的诗都是唱出来或是带着音调起伏诵读出来的。史诗吟诵者、游吟诗人、行吟诗人,他们就是诗人;而“歌词”一词就来源于“里尔琴”。rhapsodes:游唱诗人,吟诵史诗的人 bards:吟游诗人 troubadours:行吟诗人 lyre:里尔琴;抒情诗
But what Bob Dylan did was not to return to the Greeks or the Provençals.Instead, he dedicated himself body and soul to 20th century American popular music, the kind played on radio stations and gramophone records for ordinary people, white and black: protest songs, country, blues, early rock, gospel, mainstream music.He listened day and night, testing the stuff on his instruments, trying to learn.But when he started to write similar songs, they came out differently.但鲍勃·迪伦所做的并非要回到古希腊或中古的普罗旺斯。相反,他全身心地投入于20世纪的美国流行音乐中,这些都是为普通人创作的音乐,不分人种,它们在广播电台和留声机唱片中播放:抗议歌曲、乡村音乐、蓝调、早期摇滚乐、福音音乐和主流音乐„„他日夜聆听,用乐器弹奏,试着学习创作。当他开始写出类似的歌曲时,它们呈现出来的却是另一片天地。gramophone:留声机
In his hands, the material changed.From what he discovered in heirloom and scrap, in banal rhyme and quick wit, in curses and pious prayers, sweet nothings and crude jokes, he panned poetry gold, whether on purpose or by accident is irrelevant;all creativity begins in imitation.在他的手中,这些素材发生了变化。从别人的传家宝与废弃之物中、从陈腐的韵律与机灵妙语中、从邪恶的诅咒和虔诚的祷告中、从甜言蜜语和粗鄙玩笑中,他淘出了诗歌的黄金。是有心还是无意,都无关紧要。所有的创作都始于模仿。heirloom:传家宝 scrap:碎片;残余物
banal:陈腐的;平庸的;老一套的 pan:淘金
Even after fifty years of uninterrupted exposure, we are yet to absorb music's equivalent of the fable's Flying Dutchman.He makes good rhymes, said a critic, explaining greatness.And it is true.His rhyming is an alchemical substance that dissolves contexts to create new ones, scarcely containable by the human brain.即使在50年的不断聆听之后,我们还未能完全领悟迪伦那些在音乐领域能与《漂泊的荷兰人》相媲美的歌曲。“他的旋律朗朗上口,”一位评论家如是解释他的伟大。没错。他的韵律就像是一剂炼金秘方,溶解现有的语境创造出人类大脑所难以容纳的新内容。alchemical:炼金术的 rhyming:押韵
It was a shock.With the public expecting poppy folk songs, there stood a young man with a guitar, fusing the languages of the street and the bible into a compound that would have made the end of the world seem a superfluous replay.多么震撼。当大众在期待着流行民谣的时候,一个年轻人手持吉他站在那儿,把街头俗语与圣经语言熔在一起,让世界末日看起来都像是多余的再现。
compound:化合物;混合物;复合词 superfluous:多余的;不必要的;奢侈的
At the same time, he sang of love with a power of conviction everyone wants to own.All of a sudden, much of the bookish poetry in our world felt anaemic, and the routine song lyrics his colleagues continued to write were like old-fashioned gunpowder following the invention of dynamite.Soon, people stopped comparing him to Woody Guthrie and Hank Williams and turned instead to Blake, Rimbaud, Whitman, Shakespeare.与此同时,他以一种人人想拥有的、令人信服的力量来歌颂爱。突然间,世间那些书面的诗词变得如此苍白无力,而他的同行们那些按部就班创作的词曲也仿佛成了随着炸药诞生而过时了的火器。很快,人们不再把他与伍迪·格思里和汉克·威廉姆斯这些音乐人相比,而是将他与威廉·布莱克(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阿蒂尔·兰波(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沃尔特·惠特曼(美国世人)和莎士比亚相提并论。conviction:确信,深信 bookish:书本上的,书呆子气的 anaemic:无活力的,贫血的
In the most unlikely setting of allhe gave back to the language of poetry its elevated style, lost since the Romantics.Not to sing of eternities, but to speak of what was happening around us.As if the oracle of Delphi were reading the evening news.在商业化的黑胶唱片这一最不可能的条件中,他重新赋予诗歌语言以高昂的姿态,这是自浪漫主义时代之后便已失掉的风格。不为歌颂永恒,只在叙述我们的日常,好似德尔斐的神谕正向我们播报着晚间新闻。oracle:神谕
Recognising that revolution by awarding Bob Dylan the Nobel Prize was a decision that seemed daring only beforehand and already seems obvious.But does he get the prize for upsetting the system of literature? Not really.There is a simpler explanation, one that we share with all those who stand with beating hearts in front of the stage at one of the venues on his never-ending tour, waiting for that magical voice.通过授予鲍勃·迪伦诺奖来认可这一革命,初时似乎会觉得过于大胆,但现在已然觉得理所应当。但他获得文学奖是因为颠覆了文学系统吗?并不是。还有个更简单的解释,这个解释所有看过迪伦演出的观众都懂,他们都怀着一颗跳动的心站在迪伦那永不停歇的巡演舞台前,等待着那魔力般的声音响起。
Chamfort made the observation that when a master such as La Fontaine appears, the hierarchy of genresis ified.“What matter the rank of a work when its beauty is of the highest rank?" he wrote.That is the straigh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of how Bob Dylan belongs in literature: as the beauty of his songs is of the highest rank.法国剧作家尚福尔评论说,当诸如拉·方丹这类文学巨擘诞生时,文学类型的等级——对文学高低贵贱的价值估量——便再无约束力。他曾写到:“当一部作品自身的美达到了巅峰时,等级还有什么意义呢?”这也是对鲍勃·迪伦如何属于文学范畴这一问题最直白的解答:他的音乐之美已达到最崇高的地位。
By means of his oeuvre, Bob Dylan has changed our idea of what poetry can be and how it can work.He is a singer worthy of a place beside the Greeks' ἀοιδόι, beside Ovid, beside the Romantic visionaries, beside the kings and queens of the Blues, beside the forgotten masters of brilliant standards.If people in the literary world groan, one must remind them that the gods don't write, they dance and they sing.The good wishes of the Swedish Academy follow Mr.Dylan on his way to coming bandstands.迪伦的毕生作品已经改变了我们对诗的认知——诗是什么,该如何创作。鲍勃·迪伦作为一名歌手,值得与希腊声乐家、古罗马的奥维德、浪漫主义空想家、蓝调歌王歌后、和以及诸多以高标准来衡量而被遗忘的大师共享盛名。如果文学界的人对此不满,那他应该记得:神并不写作,他们只歌唱舞蹈。瑞典学院的美好祝愿将一路跟随迪伦先生的音乐之路前行。oeuvre:毕生之作
第三篇: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全文
北京时间12月11日0时16分许,2012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隆重举行。瑞典文学院成员作家、瓦斯特伯格为莫言领奖致辞。
颁奖词全文如下:
瑞典文学院诺奖委员会主席瓦斯特伯格:
尊敬的国王和皇后陛下,尊敬的诺贝尔奖得主们,女士们先生们,莫言是个诗人,他扯下程式化的宣传画,使个人从茫茫无名大众中突出出来。他用嘲笑和讽刺的笔触,攻击历史和谬误以及贫乏和政治虚伪。他有技巧的揭露了人类最阴暗的一面,在不经意间给象征赋予了形象。
高密东北乡体现了中国的民间故事和历史。在这些民间故事中,驴与猪的吵闹淹没了人的声音,爱与邪恶被赋予了超自然的能量。
莫言有着无与伦比的想象力。他很好的描绘了自然;他基本知晓所有与饥饿相关的事情;中国20世纪的疾苦从来都没有被如此直白的描写:英雄、情侣、虐待者、匪徒--特别是坚强的、不屈不挠的母亲们。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没有真理、常识或者同情的世界,这个世界中的人鲁莽、无助且可笑。
中国历史上重复出现的同类相残的行为证明了这些苦难。对莫言来说,这代表着消费、无节制、废物、肉体上的享受以及无法描述的欲望,只有他才能超越禁忌试图描述。
莫言的故事有着神秘和寓意,让所有的价值观得到体现。莫言的人物充满活力,他们甚至用不道德的办法和手段实现他们生活目标,打破命运和政治的牢笼。
《丰乳肥臀》是莫言最著名的小说,以女性视角描述了1960年的大跃进和大饥荒。他讥讽了革命伪科学,就是用兔子给羊受精,同时不理睬所有的怀疑者,将他们当成右翼。小说的结尾描述了九十年代的新资本主义,会忽悠的人靠卖化妆品富了起来,并想通过混种受精培育凤凰。
莫言生动的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被人遗忘的农民世界,虽然无情但又充满了愉悦的无私。每一个瞬间都那么精彩。作者知晓手工艺、冶炼技术、建筑、挖沟开渠、放牧和游击队的技巧并且知道如何描述。他似乎用笔尖描述了整个人生。
他比拉伯雷、斯威夫特和马尔克斯之后的多数作家都要滑稽和犀利。他的语言辛辣。他对于中国过去一百年的描述中,没有跳舞的独角兽和少女。但是他描述的猪圈生活让我们觉得非常熟悉。意识形态和改革有来有去,但是人类的自我和贪婪却一直存在。所以莫言为所有的小人物打抱不平——从日本占领到毛泽东的错误到今天的疯狂生产。
在莫言的小说世界里,品德和残酷交战,对阅读者来说这是一种文学探险。曾有如此的文学浪潮席卷了中国和世界么?莫言作品中的文学力度压过大多数当代作品。
瑞典文学院祝贺你。请你从国王手中接过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附:莫言获奖致辞
尊敬的国王、王后、各位王室成员,女士们先生们:
我的讲稿忘在旅馆了,但我记在脑子里了。
我获奖以来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由此也可以见证到,诺贝尔奖确实是一个影响巨大的奖项,它在全世界的地位无法动摇。我是一个来自中国山东高密的农民的儿子,能在这样一个殿堂中领取这样一个巨大的奖项,很像一个童话,但它毫无疑问是一个事实。
我想借这个机会,向诺贝尔奖基金会,向支持了诺贝尔奖的瑞典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要向瑞典皇家学院那些坚守自己信念的院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感谢。
我还要感谢那些把我的作品翻译成了世界很多语言的翻译家们。没有他们的创造性的劳动,文学只是各种语言的文学。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劳动,文学才可以变为世界的文学。
当然我还要感谢我的亲人、我的朋友们。他们的友谊、他们的智慧,都在我的作品里闪耀光芒。
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确实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什么用处。
谢谢大家!
第四篇: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致辞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致辞
一、作者介绍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美国作家,生于美国密西西比州新奥尔巴尼的一个庄园主家,南北战争后家道中落。福克纳从小生长在美国南方,年轻时曾在当地邮政局做过一阵不太负责任的局长,后因玩忽职守而被辞退。他游历过许多地方,但最终依然回到美国南方,并且所有的作品都以南方为背景。所以他是美国“南方文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整个西方最有影响的现代派小说家之一。他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品有《喧哗与骚动》、《八月之光》等。1949年,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作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福克纳获诺贝尔文学奖。
在艺术上,福克纳大胆地进行实验,采用意识流手法象征隐喻等手段表现暴力、凶杀、性变态心理等,他的作品风格千姿百态、扑朔迷离,读者须下大功夫才能感受其特有的审美情趣。
福克纳的作品。他的叙述辗转于死亡、坟墓与监狱之间,他的文学世界中来来往往的就是那么几个人,他用一种阴郁的情感痴迷于那些人。但是,如果你逼着自己去啃这些文字,慢慢地,你的努力会得到回报。你会从他文字的深处看到,在令人窒息的黑暗中,人类是如何艰难地、坚决地维持着爱、勇气、荣誉、怜悯、自尊、同情、牺牲与希望。阅读福克纳,你获得的不是浅薄的快乐,而是深层的领悟、震撼和满足。
二、解题
1949年,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作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福克纳获诺贝尔文学奖。这个获奖致辞,是福克纳在1949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时所作的答辞。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演讲词。然而,由于福克纳本人对语言运用的独特性和精深性,对初学者来说,这篇美文也许颇有些难度。演说时间:1950年12月10日,地点:瑞典•斯德哥尔摩。斯德哥尔摩是岛屿最多的城市。算上郊区的岛屿,共有24000个岛屿,被称为“北方威尼斯”。
《我弥留之际》(1930)描写农民安斯按照亡妻的遗愿,率全家扶送灵柩去杰弗逊镇妻族的墓地安葬。一路上磨难不断:次子达尔认为尸体已腐烂,应就地处置,于是放火烧棺材,被当作疯子关进疯人院;长子卡什为了救护落水的棺材压断了一条腿;越来越重的尸臭招致来大群的兀鹰;三儿子朱厄尔失去了他心爱的马;女儿德尔欲趁机去城里打胎,却被药房里的伙计欺侮;弱智的小儿子未能得到他渴望的玩具小火车,唯有老爹安斯配了一付假牙并找了一个新婆娘。有人把这部小说称作现代的《奥德修记》,即一部反讽性的史诗,一出荒诞的喜剧。福克纳既嘲讽南方农民人性中丑陋的一面,又肯定了他们重然诺讲信义的另一面。在幽默调侃中有严肃庄重的悲剧意味。小说在艺术上也体现了福克纳一贯强调的“实验性”。全书共分59节,每节是一个人物的内心独白,各自从个性视角介绍故事的一个部分。
三、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前一年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三百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是有瑞典文学院下属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进行评比的遴选的一项文学大奖,每年颁发一次,以表彰上一为世界文学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作家。
四、课文研习
(一)齐读第一段
提问:演讲辞要注意针对性,请问,这篇文章,作者讲话的对象是那些人?请用课文原文回答。
明确:“我把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献给那些可能正在聆听我讲话的、同样献身于艰苦的文学事
业的年轻男女们。”所以这篇演讲,主要就是他与年轻的文学创作者们的一次精神上的呼唤和交流。
(二)请同学朗读第二段,其他同学思考,如何理解“今天的悲剧是一种肉体上的恐惧”。明确: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从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无数国家的亿万人们,投入到了一场惨绝人寰的、灭绝人性的、几乎将人类引人末日的战争中。最后就只剩下了屠杀、仇恨、消灭,为了什么?很多人都不知道,也许开始知道的人最后都不知道了。但唯一可以知道的是,西方欣欣向荣的精神文明,人类千百年了建立起来的精神大厦,已化为乌有了。人性中,只剩下了仇恨、绝望、肉体与欲望。
而福克纳却呼吁人们去关注“灵魂的话题”,创造了一个由人类最珍贵的品质,爱与荣誉,怜悯与自尊,同情与牺牲,勇气与希望组成的精神家园。因而从这个历史高度,从这个文学高度讲,福克纳确实是最有资格,呼唤西方世界,再一次“重建家园”的精神大师。存在主义大师萨特说,在法国青年的心目中,“福克纳是上帝”
(三)齐读第三段,用课文的原文回答,福克纳认为,值得写作的东西是什么?
明确:“爱与荣誉,怜悯与自尊,同情与牺牲”。
长期战争的后遗症,肉体的消灭,带来心灵的恐惧,至今不绝。人们停止从事心灵的探索,已经很久了。要建设精神文明的大厦,必须回忆起、延续起过去的美好传统。任何时代的作品都有“爱情”,任何时代的作品,也都有“失败”和“胜利”,但关键是,如果那一个时代的作者,心灵集体变成了一座废墟,集体丧失了人类仅有的、美好的、能够在大众中传播,能引起大家共鸣——即怜悯与同情。并将大众升华到一个更高境界的人性,那么,人的“爱情”,与动物的情欲,人的“胜利与失败”,与动物的厮杀,又有多大不同呢?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福克纳的发言,认为这种创作,只能表示创作者体现出来的人类心灵,处于一种精神的废墟状态。
(四)请同学朗读第四段,其余同学思考下列问题:
1、如何理解“在人类学会这些真理以前,他们在写作中会认为自己已经高高在上,并且看见了人类的末日。”
明确:人类没有了这些美好情感,就会在写作中充斥另一种情感,一种狭隘的优越感,民族优越感,或是种族优越感,消灭其它国家的理论,就建立在这种自狂自大的优越感的基础上。所以就形成了二次大战的人类的互相消灭,从而使人们看到了人类的末日。”
2、如何理解“人类不仅仅存在,他还将胜利”?用原文回答。
明确:因为“人类有一个灵魂,一种同情心、牺牲精神和忍耐力的精神”。
(五)齐读最后一段,思考:诗人、作家的责任是什么?
明确:“书写这种精神”。
文学世界不同于现实世界,它是把现实世界作为材料,来表现人类精神的完整性。那么,福克纳认为要把现实世界的哪些因素作为材料呢?他点明了,他的文学观念,选择的是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爱与荣誉,怜悯与自尊,同情与牺牲。” 怎么样在精神废墟的基础上重建大厦,那就是要在这些品质的基础上重建人性,只有人类重新拥有这些精神品质,精神文明的大厦才会自然建成。人类才会从目前的仅仅生存中,走向胜利。”
附板书: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致辞
【美】威廉·福克纳
解决的问题:号召广大的文学创作者在精神的废墟上,重建西方精神文明的大厦。
作家的任务:书写人类的牺牲精神和忍耐力的精神。
莫言出生于1955年2月,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中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剧作家。小学即辍学,曾务农多年,也做过临时工。1976年2月离开故土,尝试写作。19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他的主要作品包括《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檀香刑》《蛙》等。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2011年凭借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获此奖项的中国籍作家。
多产且享有国际声誉的中国作家莫言10月11日获得2012诺贝尔文学奖。外界对他的评价。
1.《卫报》:莫言的获奖对中国具有特殊意义,它帮助中国克服了对诺奖的复杂心态。在中文里“莫言”是不讲话的意思,以此作为小说家的化名,是一个奇怪的选择。“莫言值得注意的不仅是他对中国近代历史富有创造力的写作,还有他对写作这门手艺的献身精神。在90年代中国有个著名的标语‘往前看’(在中国这句话是个双关语,‘前’和‘钱’同音),许多中国作家在成名后搁置小说创作,加入到更能赚钱的行业,比如电视剧和电影剧本的创作等等,在这个发热的文化背景中,莫言能够站出来,承担他的文学使命。他是少数中国当代小说家中能够坚守文学的作家。”
2.《华尔街日报》:瑞典文学院终身秘书Peter Englund向瑞典电台表示,莫言的作品在很多方面来讲都是独一无二的,并将其与威廉福克纳、狄更斯和拉伯雷相媲美。Englund称莫言的文学作品“从一个独特的视角透视了一个独特的环境。”
3.美联社:莫言打破欧洲作家的垄断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多少有点出人意料。莫言创作的突破是1987年出版的《红高梁》,他的许多作品中都表现了朴实的乡土之爱。在注重感官之娱和生存困境的同时,意在刻画生动饱满的人物形象。莫言随心的风格成就了中国的魔幻现实主义。
4.瑞典皇家学院常任秘书英格朗称,莫言的创作方式独一无二,你只要读半页莫言的作品,就知道是莫言写的。莫言的作品反映了中国20世纪的跌宕,他致力于揭示中国社会的真实。曾将多部莫言作品翻译成英文的美国翻译家葛浩文表示,莫言与很多同时代的中国作家相比更加“有历史感”。
5.《纽约时报》:在过去十年,莫言是被出版商所偏爱的三个作家之一,用来打破批评家所指出的诺贝尔文学奖被欧洲作家所垄断的局面。莫言在长篇和短篇小说中描绘了中国纷乱而复杂的农村生活,常常采用丰富的想象——动物叙事者、地下世界、神话故事元素——让人联想起南美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纽约时报》书评曾说:莫言是一位世界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对莫言的文学成就很推崇,认为他的创作代表了亚洲的最高水平。莫言同时也是中国当代严肃文学作家中少有的畅销书作家,拥有大量的忠实读者。
6.《纽约客》:长期以来,中国有追求诺贝尔奖的“情结”,因此,莫言此次获奖,被中国媒体看做“历史性突破”。7.西班牙《消息报》报道:“莫言的文学作品令我们想起两位熟悉的作家,我们仿佛是在同时阅读卡夫卡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这位新任诺贝尔奖得主的许多小说都流露出东方化的魔幻现实主义味道。
8.西方评论家对莫言的作品《生死疲劳》大加赞赏。汉学家史景迁2008年在《纽约时报》上写道,这部作品“几乎涵盖了这个国家的整个革命时期”,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纪实小说。
9.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文教授贺麦晓说,莫言属于文化大革命后开始用新的眼光关注中国社会、尤其是农村社会的一代作家。贺麦晓表示,莫言的作品没有描写社会主义超级英雄,而是充满了具有真正弱点的真实人物,与此同时他把中国农村描写成一个“发生奇妙事情的神奇的地方”。
10.美国《华尔街日报》援引弗吉尼亚大学中国文学教授查尔斯·劳克林的话说,莫言的小说有一种粗鄙的、乡村式的语言,与农村背景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但是他还采用了先锋派的想象,使大部分小说有一种神话般荒诞的特质,反映出福克纳和马尔克斯对他的影响。
11.俄罗斯外国文学图书馆馆长叶卡捷琳娜·格尼耶娃11日也表示:“诺贝尔奖评委会对莫言的评价相当客观,将梦幻般的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与民间传统相结合,这绝非易事。因此,我们祝福他,并希望俄罗斯读者能尽快读到他的作品。
2009年12月,出版长篇小说《蛙》,于2011年8月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获奖感言这是我的创作《蛙》出版近两年,期间多次接受过媒体采访,许多人也问我这部小说到底写什么的,我说写人,写姑姑这样一个从医50多年乡村妇科医生的人生传奇,她的悲欢离合,她内心深处的矛盾,她的反思与忏悔,她的伟大与宽厚,她的卑微与狭隘,写出她的职业道德与时代的对抗与统一,写的看似一个人实则是一群人。《蛙》其实也是写我的,学习鲁迅,写那个躲在旗袍里的小我,几十年来我一直在写他们、写外部事件,这次写自己、写内心,是吸纳心情、排除毒素,揭露社会阴暗面容易,揭露自己内心阴暗困难,这是人之常情。作家写作必须洞察人之常情,但又必须与人之常情对抗,因为人之常情经常制造罪恶。在《蛙》中我自我批判的彻底吗?不彻底,我知道今后必须向彻底的方向努敢对自己下狠手,不仅仅是忏悔而是剖析,用放大镜盯着自己写,盯着自己写也是盯着人写的重要步骤。得了茅盾奖当然是好事,但得了奖则忘乎所以是可耻的行为,必须清楚的知道与这个时代相匹配的好小说还没被发明出来,要把目光往那个方向看,盯着那个在荆棘丛生没有道路的地方,那里有绝佳的风景,那里有伟大的小说在向我们招手。
最后感谢中国,感谢读者、感谢评委,感谢那些批评过我、表扬过我的朋友们。感谢那些用他们的真诚情感不断激励我写作的朋友们!
莫言答白岩松专访:脚踏实地,站在人的角度写作
人民网北京10月12日电中国作家莫言荣获2012诺贝尔文学奖,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就此电话专访了作家莫言。此时的莫言在采访中表示,已回到山东老家高密,“与父老乡亲在一起,接接地气,了解当下农民的心理状态。”对于获奖,莫言表现得很平静,坦言“没什么可兴奋的。这半个多月来,炒来炒去,我挺麻木的,已经无所谓了。”并透露获奖后,“按照我原来既定的方向,脚踏实地,描写人的生活,人的情感,站在人的角度写作。”
以下为专访实录:
白岩松:莫言先生,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后不是很兴奋?
莫言:没什么可兴奋的。这半个多月来,炒来炒去,我挺麻木的,已经无所谓了。
白岩松:您回到高密,是在躲吗?
莫言:一个月前就回来了。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会回来,现在是秋收季节,与父老父亲在一起,接接地气,了解当下农民的心理状态。
白岩松:听到获奖消息时,你就在这块让你走上文坛、给了你声誉的红高粱的土地上,这真是一个有趣的巧合。
莫言:这是偶然的巧合,没有任何提前的预想。
白岩松:比奖金更早到的是新闻记者,会不会对他们有些烦了?
莫言:记者待了好几天了。跟他们简单地聊了几句,觉得他们很辛苦,我很敬佩他们的敬业精神。白岩松:您今年57岁,诺贝尔奖在您创作的中间阶段来到,会不会打乱您之前的创作计划? 莫言: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会接受记者的采访,会有很多社会活动,但很快就会过去,主要是自己的心态,自己不要把这个当成一件了不起的惊天动地的大事,不要把这个看得太重。它就是一个奖项,得了这个奖,并不证明你就是中国最好的作家,这个我心里很清楚,中国作家有很多,写得好的也有很多,得了这个奖我很幸运,我自己心里很清楚,不会轻飘飘的。作家最重要的还是作品,不是奖项。能让他站稳脚跟的,还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对土地的热爱,最重要的还是脚踏实地的、勤勤恳恳的、对土地忠诚的写作态度,我要尽快地从这个态度摆脱出来,赶快写作。
白岩松:您手头正在准备的作品是什么?
莫言:最近手里有很多在准备的,有关于战争的,有关于家庭的,有话剧剧本以及戏曲方面的,有的写了三分之一,有的写了开头,有的在收集素材。不知道先完成哪一个,但肯定会尽快地写。白岩松:诺贝尔奖颁奖词特别强调您是魔幻现实主义,和福克纳、马尔克斯这样的名字紧紧连在一起。你觉得这是一个定论吗?还是你其实早就想改变它,或者已经在改变它?
莫言:关于马尔克斯和福克纳,我在1987年就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讨论中国作家以及我个人与他们的关系。毫无疑问两位大师对我的创作风格产生了影响,他们的写作让我开窍,让我意识到文学作品可以这样写。那个时候我就意识到一定要尽快地逃离他们,因为我觉得靠得太近的话容易失去自我,我说他们是两座灼热的火山,如果靠得太近的话,自己就被他们化掉了,所以要躲得远远的,离他们越远越好。但毫无疑问他们对我是有影响的,我自己也非常明白。
白岩松:这也正是我问你这个问题的含义,是不是诺贝尔奖的颁奖词是不是其实有点落后于你的前行了?
莫言:我想我最近翻译成瑞典文的一部作品是《生死疲劳》,涉及了魔幻的内容,但是我认为这个魔幻是与中国的民间故事密切相关的。我觉得这个评价也是对的,不能说跟我的创作没有关系,还是表述了我的创作特质,当然如果说要把我几百万字的作品全面概括出来,这么短短的两句话显然是不够的。
白岩松:是不是这块土地是你最该感谢的,不管获得什么奖?
莫言:那当然,即便是不获奖,我也要感谢这片土地,感谢这里的父老乡亲。我生于斯,长于斯,我最早的作品也是以在这个地方成长的经验、亲身经历,甚至很多小说里好多的人物原型都是我的左邻右舍,所以我想没有这块土地,没有这块土地上的我的乡亲们,也不可能有我这样一个作家。
白岩松:其实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非常遥远的概念,可能对于媒体来说万分关注,你的乡亲们呢?你今天听到这个消息有没有关注他们的反应?
莫言:我的乡亲们好像是„„我不能一个个去问他们。我想会有一些人感兴趣,会有一些人知道的,但是也不至于说是特别关注吧。
白岩松:回到这块土地,心里会不会特安静?你每年都会选择一定要回来。
莫言:是,是,是。我觉得这个地方第一它是一个比较小的城市,没有北京那么大、没有北京那么多人口、没有北京那么喧嚣。回来以后我自己躲到一个小房间里面,可以安安静静地读书写字。白岩松:最后两个问题,莫言先生。您为什么没去瑞典领奖?
莫言:领奖可能要到12月份。
白岩松:之前有来自瑞典的消息吗?
莫言:没有任何消息,没有任何沟通。
白岩松:都是媒体的猜测升华了这个消息?
莫言:我看到网友开玩笑,说我已经出差去瑞典了。
白岩松:有没有想过将近800万人民币怎么花?
莫言:没有考虑过。
白岩松:最后一个问题。从57岁这个奖项的兴奋开始,您接下来的文学路怎么走? 莫言:按照我原来既定的方向,脚踏实地,描写人的生活,人的情感,站在人的角度写作。
第五篇: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名单
诺贝尔文学奖是按照诺贝尔的遗愿设立的,其发奖宗旨也是充分尊重诺贝尔的遗愿的。按照诺贝尔的遗愿,文学奖应赠给“文学家,他曾在文学园地里,产生富有理想主义的最杰出的作品。”在遗嘱的末尾,诺贝尔还表示:“我确切地希望,在决定各奖的得奖人时,不顾及得奖人的国籍;只有贡献最大的人,可获得奖金,无论他(或她)是不是出生在斯堪的纳维亚的国家里。”
诺贝尔的遗愿是非常美好的,然而,如何掌握理想主义则不容易。何为理想主义?理想主义的内涵中包含着多少道德原则,多少美学艺术原则?在掌握理想原则时是强调它的古典的、永恒性内容还是强调它的现代性内容?这不是像学生在考卷上做出几句理论答案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文学院在评选中选择一些与人类理想、人类总体期待、总体希望相合拍的基本视角和标准。然而,即使选择了最符合理想主义的批评视角,也难以避免批评的主观性。视角、标准、审美判断毕竟是人创造出来的,文学作品极为丰富复杂,人的视野、眼光、能力极为有限,并非三头八臂的瑞典文学院士们尽管辛苦劳作,功劳很大,但也不能不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我们不妨共同作次世纪性的文学之旅,然后看看诺贝尔文学奖的得失。
先看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1901年莱涅·苏利-普吕多姆(法国)
1902年狄奥多·蒙森(德国)
1903年比昂斯腾·比昂松(挪威)
1904年弗莱德里克·米斯特拉尔(法国),何塞·德·埃切加莱·伊·埃伊萨吉雷(西班牙)
1905年亨利克·显克维支(波兰)
1906年吉奥修·卡尔杜齐(意大利)
1907年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英国)
1908年鲁道夫·克利斯托夫·奥伊肯(德国)
1909年塞尔玛·拉格洛芙(瑞典)
1910年保尔·海泽(德国)
1911年莫里斯·梅特林克(比利时)
1912年戈哈特·霍普特曼(德国)
1913年拉宾德拉纳斯·泰戈尔(印度)
1914年(未颁奖)
1915年罗曼·罗兰(法国)
1916年卡尔·古斯塔夫·魏尔纳·冯·海顿斯塔姆(瑞典)
1917年卡尔·阿道尔夫·吉勒鲁普(丹麦),亨瑞克·彭托皮丹(丹麦)
1918年(未颁奖)
1919年卡尔·施皮特勒(瑞士)
1920年克努特·汉姆生(挪威)
1921年阿那托尔·法郎士(法国)
1922年哈辛托·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西班牙)
1923年威廉·叶芝(爱尔兰)
1924年乌拉迪斯拉瓦·斯坦尼斯拉斯·莱蒙特(波兰)
1925年乔治·萧伯纳(英国)
1926年格拉齐娅·黛莱达(意大利)
1927年亨利·柏格森(法国)
1928年西格里德·温赛特(挪威)
1929年托马斯·曼(德国)
1930年亨利·辛克莱·路易斯(美国)
1931年埃里克·阿克赛尔·卡尔费尔德(瑞典)
1932年约翰·高尔斯华绥(英国)
1933年伊凡·阿列克谢耶维奇·蒲宁(俄国)
1934年路易吉·皮兰德娄(意大利)
1935年(未颁奖)
1936年尤金·奥尼尔(美国)
1937年罗杰·马丁·杜·加尔(法国)
1938年赛珍珠(美国)
1939年弗兰斯·埃米尔·西兰帕(芬兰)
1940年--1943年(未颁奖)
1944年约翰尼斯·维尔内姆·延森(丹麦)
1954年加·米斯特拉尔(智利)
1946年赫尔曼·黑塞(瑞士)
1947年安德烈·纪德(法国)
1948年托马斯·史蒂恩斯·艾略特(英国)
1949年威廉·福克纳(美国)
1950年伯特兰·亚瑟·威廉·罗素(英国)
1951年帕尔·法比安·拉格尔克维斯特(瑞典)
1952年弗朗索瓦·莫里亚克(法国)
1953年温斯顿·罗纳德·史本斯·邱吉尔(英国)
1954年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美国)
1955年哈尔多尔·基里扬·拉克斯内斯(冰岛)
1956年胡安·拉蒙·希梅内斯(西班牙)
1957年阿尔伯特·加缪(法国)
1958年鲍里斯·列昂尼德维奇·帕斯捷尔纳克(苏联)
1959年萨尔瓦多·夸西莫多(意大利)
1960年圣琼·佩斯(法国)
1961年伊弗·安得里奇(南斯拉夫)
1962年约翰·斯坦贝克(美国)
1963年乔治·塞菲里斯(希腊)
1964年让·保罗·萨特(法国)
1965年米哈依尔·亚历山德洛维奇·肖洛霍夫(苏联)
1966年撒缪尔·约瑟夫·阿格农(以色列),奈丽·莱欧涅·萨克斯(瑞典)
1967年米格尔·安格尔·阿斯图里亚斯(瓜地马拉)
1968年川端康成(日本)
1969年萨缪尔·贝克特(爱尔兰)
1970年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苏联)
1971年巴勃罗·聂鲁达(智利)
1972年海因利希·伯尔(德国)
1973年帕特里克·维克多·马丁达尔·怀特(澳大利亚)
1974年伊凡·奥洛夫·渥诺·强生(瑞典),哈瑞·埃德蒙·马丁松(瑞典)
1975年尤金尼奥·蒙塔莱(意大利)
1976年索尔·贝娄(美国)
1977年维森特·阿莱克桑德雷·梅格(西班牙)
1978年以撒·巴什维斯·辛格(美国)
1979年奥迪塞乌斯·埃利蒂斯(希腊)
1980年切斯拉夫·米沃什(波兰)
1981年埃利亚斯·卡内蒂(英国)
1982年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
1983年威廉·戈尔丁(英国)
1984年雅罗斯拉夫·塞费尔特(捷克斯洛伐克)
1985年克劳德·西蒙(法国)
1986年沃尔·索因卡(尼日利亚)
1987年约瑟夫·亚历山德洛维奇·布罗斯基(俄国--美国)
1988年纳吉布·马哈福兹(埃及)
1989年卡米洛·何塞·塞拉(西班牙)
1990年奥克塔维奥·帕斯(墨西哥)
1991年纳丁·戈迪默(南非)
1992年德列克·沃尔科特(特里尼达)
1993年托尼·莫里森(美国)
1994年大江健三郎(日本)
1995年显默斯·希尼(爱尔兰)
1996年维斯拉瓦·希姆博斯卡(波兰)
1997年达里奥·福(意大利)
1998年霍塞·萨拉马戈(葡萄牙)
1999年君特·格拉斯(德国)
按照这份名单,我们看看各国得奖状况:
法国12人
美国9人(不包括有美籍的布罗斯基)
英国6人
德国、瑞典各7人
意大利、西班牙各6人
俄国5人(包括布罗斯基)
丹麦、挪威、波兰、爱尔兰各3人
瑞士、智利、希腊、日本各2人
澳大利亚、比利时、印度、哥伦比亚、芬兰、瓜地马拉、冰岛、以色列、南斯拉夫、捷克、尼日利亚、埃及、墨西哥、南非、特里尼达、葡萄牙各1人
直至1998年为止,共有95人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而法国、美国、英国、德国、瑞典、意大利、西班牙、俄国等八个国家有59人,如果再加上丹麦、挪威、波兰、爱尔兰,则有71人。很明显,诺贝尔文学家族重心在欧洲和美国,倾斜是明显的。不过,我们也不能不承认,诺贝尔文学奖确实具有国际性,它的眼光在努力跨洋过海,伸向世界各地,甚至伸向尼日利亚、特里尼达等小国家。尤其是从1982年授予马尔克斯和1986年授予W·索因卡(尼日利亚)之后,20年来,诺贝尔文学家族竟增添了哥伦比亚、捷克、尼日利亚、埃及、墨西哥、南非、特里尼达、葡萄牙等八国国籍,这又表明,瑞典文学院正在朝着更加国际化的路向走,努力减少倾斜度。1992年我在瑞典时,得奖者是特里尼达的德列克·沃尔科特,这是一大冷门。瑞典报纸告知人们,这位诗人兼剧作家在消息公布时,正在美国波士顿,他已经起床,准备吃了早饭后坐飞机到弗吉尼亚去给弗大戏剧系的学生讲课。他一人独处,妻子在西印度群岛老家,身边清冷,当电话铃响,瑞典文学院秘书通知他的时候,他大吃一惊,和许多人一样感到意外。
我被瑞典文学院邀请去听他的获奖演说,一进门,就拿到一份英文讲稿,题目是:《安德列斯·关于史诗记忆的碎说》,讲话表明了这样一种美学观念:一只完整无缺的花瓶纵使再美,也缺乏足够的魅力,但如果将若干从历史掩埋中挖掘的花瓶碎片加以细心拼合,则那弥合的花瓶便具有欣赏不尽的艺术魅力。一尊精心雕制的塑像固然美,但清晨凝聚于那雕像上的清纯的露珠,当更具有摇人心旌的瑰彩。沃尔科特的演讲既有论文的思想魅力,又有散文的内在情韵与风采,确实很有才华。他的审美理想,也反映了瑞典文学院的部分审美理想与审美标准:不求完整无缺,但求能汇集人类历史的各种文化精华,凝合出一种清新而富有活力的个性。沃尔科特这一讲演的主旨和他的作品内涵正好和瑞典文学院八十年代之后寻找的方向十分合拍,完全符合他们的文化理想。所以他们在颁奖辞中这样解释授奖给沃尔科特的理由:他的诗作具有巨大的光能和历史的视野,这种历史视野来自他对多种文化的介入。末尾这句话:对多种文化的介入,正是瑞典文学院世纪末最后二十年的努力。所谓“国际化”,也就是各种文化的介入与融合。沃尔科特得奖后,我的朋友陈迈平在一篇评论中对瑞典文学院这一路向说得十分中肯。他说:“近年来,瑞典文学院对所谓第三世界国家文学或者所谓边缘文学的注重是有目共睹的,欧美作家已经越来越难问津诺贝尔文学奖了。文学院自然也非常关注'文化认同'问题,而且作品本身代表一种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各种文化的介入与融合。一般瑞典人的性格都是宽容谦和的,他们不主张斗争的哲学,而是喜欢和平中立和互相忍让。院士们也都如此,他们不想站在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立场来评价其他文化的作品,也并不主张各种文化之间互相对立、排斥和较量,而且主张互相联系、融合甚至介入。”
从一百年来这份诺贝尔文学“火炬家族”的名单来看,我还觉得,二战之后的评选比二战之前评得更好。他们确实选择了一群世界公认的杰出作家,而这些作家作品的大思路,确实体现了人类之爱这一基本理想。1949年,福克纳在获奖的演说中说,一个作家,充塞他的创作室空间的,应当仅只是人类心灵深处从远古以来就存有的真实情感,这古老而至今遍在的心灵的真理就是:爱、荣誉、同情、尊严、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如若没有了这些永恒的真实与真理,任何故事都将无非朝露,瞬息即逝。“他还说:”人是不朽的,这并不是说在生物界惟有他才能留下不绝如缕的声音,而是因为人有灵魂--那使人类能够怜悯、能够牺牲、能够耐劳的灵魂。诗人和作家的责任就在于写出这些,这些人类独有的真理性、真感情、真精神。“瑞典文学院选择了福克纳,而福克纳的这席话又充分地体现瑞典文学院所把握的诺贝尔的”理想主义“和评价准则。一百年来,诺贝尔文学火炬家族确实共同展示了一种”心灵的真理“,宇宙的理性,这就是爱、荣誉、同情、尊严、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反此真理的另一极,即仇恨、暴力、堕落、冷漠、自私等等,瑞典文学院则给予断然拒绝,不管他们拥有多大的才能。
近一百年来,诺贝尔文学奖所授予的每一个作家,几乎都有争议。很难找到全世界舆论一致认同的作家,甚至很难找到瑞典舆论一致认同的作家。据说,在头25年里,只有1925年的获奖者萧伯纳被瑞典的舆论共同接受。萧伯纳之外,即使瑞典本国的作家,也不可能被瑞典完全认同,例如,1974年,两名瑞典作家伊凡·奥洛夫·渥诺·强生和哈瑞·埃德蒙·马丁松共同得奖,就遭到瑞典舆论的攻击,认定他们没有资格获奖。马丁松是瑞典的文学大师,他获奖后却遭到自己的同胞如此苛求,心情非常不好,得奖四年后便去世了。在我听闻的范围内,常被非议的是邱吉尔和赛珍珠。有人说,邱吉尔的得奖是政治需要,但是,就在邱吉尔得奖30年后的1983年,另一位英国的获奖作家威廉·戈尔丁(其代表作《蝇王》是英美大中学校文学课程的必读书目)却在获奖演说中特别郑重地礼赞邱吉尔。他说:”......我们不能忘了邱吉尔,尽管评论家们百般挑剔,他还是获得了诺贝尔奖;他的获奖不是由于诗歌和散文,而是一部质朴简洁的叙事作品,它是真正表达人类战胜和藐视一切困难的充满真情的言论。那些经历过战争的人们,都知道,是邱吉尔诗一样的行动,改变了一个时期的历史。“他最后甚至这样衷心感叹:”我觉得我该走下这个讲坛了。邱吉尔、朱丽安娜,更不用说本·琼森和莎士比亚了,这是一群多么杰出的人物呵!“我不隐讳自己对戈尔丁的礼赞产生共鸣,这不仅在于我曾被邱吉尔的二战演讲录所蕴含的深广诗意所打动,而且觉得人类创造的文学,不应当屈从于教科书上的狭窄定义,像邱吉尔这样富有大诗意的言论,代表人类一代战士征服魔鬼的精彩言论,绝对是美丽的散文,而且是闪耀着理想主义光焰的散文。我对赛珍珠也有好感。她的本名是珀尔·塞登斯特里克·布克(1892—1973),赛珍珠是她起的中文名字。她从小就随父母来到中国,直到35岁时才离开中国,她不仅从小就读过中国经书,而且很爱中国并努力了解中国,因此,在她的心灵中,一直把中国当作她的第二祖国。1938年她在获奖演说中说:”尽管我是以完全非官方的身分,我也要为中国人在这里说话,因为不这样我就不忠实于自己,因为这么多年来,中国人的生活也就是我的生活,而且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在心灵上,我自己的祖国和我的第二祖国--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其中最重要的,是我们都有一份对自由的热爱。“赛珍珠获奖时仅46岁,属于最年轻的获奖作家(后来获奖的布罗斯基常被认为是最年轻的作家,其实获奖时已47岁)。赛珍珠写作非常勤奋,一生共著85部作品,主要是小说,还有传记、散文、政论、儿童文学等。瑞典文学院在给予她的”获奖辞"中特别指出她的作品恰恰符合诺贝尔的理想原则。祝辞这样写道:赛珍珠杰出的作品使人类的同情心跨越了种族的鸿沟,并在艺术上表现出人类伟大而高尚的理想。
我虽未阅读赛珍珠的全部作品,但仅仅从她的代表作《大地》(1932)和《母亲》就不能不被她所展示的中国人民的痛苦命运所感染,尤其是中国妇女的命运,其双重奴隶的悲剧可说是被写得令人惊心动魄。在她笔下中国妇女生活在双重黑暗的夹缝中:一重是过去的黑暗--过去那种不把妇女当作人的传统观念多么黑暗;一重是未来的黑暗,等在妇女面前的年老色衰,被丈夫所厌弃。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中,除了鲁迅之外,其他作家对中国妇女惨苦命运的描写,似乎没有超过赛珍珠的。因此,以赛珍珠为例来非议诺贝尔文学奖也未必妥当。当然赛珍珠是很难与福克纳、海明威等真正一流的作家媲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