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参加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方案
编辑:繁花落寂 识别码:23-857817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02 19:07:3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参加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方案

附件3:

关于参加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

博览会的活动方案

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是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文化部办非遗函[202_]134号文件精神,“非遗节”期间,我省将组织人员参加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商品展销会和特色项目主题展。为此,特制订本活动方案。

一、参展时间

202_年5月29日至6月11日

二、参展政策

“非遗节”成都市执委会将为参加单位提供免费的展览场地(江西展示区100㎡和江西工坊40㎡),为国家级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每天分别补助200元、100元,并以省为单位进行奖励。

三、产品要求

展销产品应为采用传统手工技艺制作、充分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个性魅力和文化价值的作品,不能展销采用现代机器和科技批量生产和复制的产品。

四、参展项目

(一)展销展示项目

景德镇拉坯、青花瓷、粉彩瓷、雕刻瓷、窑变釉瓷等手工制瓷技艺,婺源歙砚制作技艺,星子金星砚制作技艺,瓷板画,夏布织造技艺,剪纸(樟树、丰城、新干剪纸),进贤文港毛笔,湘东傩面具雕刻等项目。每项目参加人数为1~2人。

(二)展销项目

铅山连四纸、瑞昌竹编、鄱阳脱胎髹饰漆器。每项目参加人数为1~2人。

(三)特色项目主体展

江西省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由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承担。

江西省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展示包括乐安傩面、小型灯彩等实物。

第二篇: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最终版]

大瓷网(daciwang.com)讯:记者从5月20日在文化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国家非遗保护中心、四川省文化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遗国际培训中心承办,成都市文化局、青羊区政府和国际非遗博览园具体执行的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国际非遗节”),将于6月15日—6月23日,在四川成都隆重举办。

本届成都国际非遗节共将举办开幕式、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10周年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西片)赛事、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国际大展、主题分会场和配套活动、相关会见活动以及闭幕式等八项活动,将荟萃各类非遗项目1000余项,举行各类非遗展示、展演、展销和交流活动200多场,预计将有超过80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外宾参加盛会。一、十年回顾,共谋发展

十年前的202_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32届大会正式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首次明确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开启了世界范围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浪潮。目前全世界已有153个国家加入《公约》成为缔约国,我国于202_年批准《公约》,是第6个加入《公约》的国家。经过十年的努力,非遗保护已成为世界潮流、全球共识,在我国也已上升为国家意识,并成为社会热点。经过友好协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同意把纪念《公约》通过10周年的主体活动,与第四届非遗节的举办相结合,在非遗节期间召开《公约》通过10周年纪念大会。本次纪念大会将是今年全球范围内,为纪念《公约》通过10周年而举办的规格最高、参与国家最多、影响最大的一次主题论坛,将对全世界的非遗保护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二、传播理念、集聚合力

本届非遗节的主题为:人人都是文化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实践,千百年来在人们世代相传的过程中,逐渐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记忆和文化基因。它虽然是无形的,但却是每个民族和国家的文脉,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人民群众是非遗的创造者、拥有者和传承者。保护非遗,不仅仅是政府和专家的责任,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以及每个人的精心呵护。本届非遗节的主题确定为“人人都是文化传承人”,就是希望突出人民群众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让每个人都自觉地关注非遗、珍视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身体力行地参与到非遗保护之中。无独有偶,近日文化部办公厅下发《关于认真组织202_年“文化遗产日”活动的通知》,确定今年“文化遗产日”非遗活动的主题为“人人都是文化遗产的主人”,这一提法与本届非遗节的主题,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丰富多彩、特色鲜明

第四届非遗节的举办,时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十周年,在延续历届非遗节的基本框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本届非遗节特色更加鲜明、内容更加丰富、国际化程度更高,主要包括八大活动。

大瓷网【中国陶瓷网】,成就中国大瓷商!大瓷网致力于打造中国陶瓷行业门户网,弘扬陶瓷艺术文化!

一是开幕式。本届非遗节定于6月15日上午9点在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盛大开幕。在简短热烈的开幕仪式后,国家、文化部、省、市相关领导,以及来自世界各国的嘉宾、专家、学者,将和成都市民一道,共同参加在博览园内举办的各种展示、展演和展销活动。

二是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10周年。本次纪念大会定于6月14日开幕,为期三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直接参与纪念大会的具体筹备,负责邀请国际知名专家,确定会议议程,审定发言材料,起草成果文件,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将率团出席非遗节和纪念大会,文化部蔡武部长担任大会主席,并以他的名义邀请《公约》缔约国代表和相关国家文化部部长出席会议,国内各省区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文化主管部门负责非遗保护工作的领导也将与会。纪念会议将回顾《公约》产生历程,总结交流履约经验,探讨履约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挑战和机遇,提升国际社会对于《公约》意义、价值等方面的认识,并形成进一步推动全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会议成果文件《成都展望》。

三是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定于6月15日至23日在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内举行的国际非遗博览会是历届非遗节的重头戏,本届博览会将重点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广泛邀请来自世界和全国各地最具代表性的非遗生产性保护项目进行技艺展示、产品展销。博览会共设有六大板块,其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展”展示了232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代表作的项目和1028个国家非遗保护名录的项目,辅之以高科技的布展手段,让人充分感受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非遗的独特魅力;“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保护成果展”邀请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30个企业或单位参展(首批总数为41家),并由文化部遴选全国其他各省(区)市非遗生产性保护取得显著效益的20多家企业和非遗项目参展,所有60多个项目都将活态展示制作技艺和生产流程;“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展”和“成都妇女居家灵活就业成果展”等专题展览将全面展示四川省各市州和成都市多姿多彩的非遗资源和生产性保护成果,其中凉山州、甘孜州、阿坝州分别设立专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美术精品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创意产品展销”、“中国工艺品艺术博览会”等则以非遗商品的销售为主。本届国际非遗博览会展览总面积近3万平方米,展出各类非遗项目1000余项,有近500个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将是国内展览面积最多、展出项目最多的非遗主题展览。非遗节期间,还将在非遗博览园设置若干演出舞台,邀请国内外重点是四川省各市州有代表性的原生态民族歌舞进行演出,充分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四是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大赛。作为中国戏剧界最高水平的赛事以及第四届非遗节的重要内容,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大赛西片赛事已先期于5月6日至5月18日成都市区内七个剧场举行,参加演出的专业剧团为22个,演出的剧目和折子戏专场达23场,涉及京剧、昆曲、川剧等15个剧种。这也是成都继202_年后第2次成为梅花奖赛区。目前成都赛区各项赛事已圆满结束,展赛单位和演员反响良好,成都市民踊跃观戏,大多数场次都是一票难求。在5月20日还将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公布本届赛事最终获奖名单。5月21日,夺得梅花奖的全部演员,还将走进基层开展惠民演出。

五是首次举办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国际大展。中国的书法、篆刻艺术已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全世界影响巨大。6月15日至23日,“笔墨东方·202_中国书法艺术国际大展”将在国际非遗博览园举行。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支持和邀请下,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领域最具盛名的名家大师将云集成都,集中展现中国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全面展示中国当代书法领域的创作成就,提升中国书法艺术的公众关注度和国际影响力。6月14日至23日,还将大瓷网【中国陶瓷网】,成就中国大瓷商!大瓷网致力于打造中国陶瓷行业门户网,弘扬陶瓷艺术文化!

在四川博物院举办“印道·中国篆刻艺术双年展”,这是国内首个篆刻艺术双年展,将启邀请中国当代篆刻艺术家100余人参展,是一次高水平的中国篆刻艺术盛会。

六是主题分会场和配套活动。6月16日至22日,将在成都市青羊区文殊坊街区、高新区铁像寺水街、都江堰市灌县古城和壹街区、彭州市白鹿镇、邛崃市平乐古镇、金堂县赵镇、郫县安靖镇等地举办主题分会场活动,届时,除了传统的舞台演出、巡游展演、现场展销等非遗活动形式外,各分会场还将组织非遗街区专题小论坛、传统音乐专场演出、传统技艺大竞技、非遗传承人拜师仪式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而参加非遗节的国内外非遗表演队伍也分赴各分会场,为当地群众进行精彩表演。与此同时,将在全市各区(市)县尤其是非遗传承基地和传习所等地开展形式多样的配套活动。

七是闭幕式。第四届国际非遗节定于6月23日闭幕,当晚8点在市内西南剧场将举行《文明的盛典》——第四届国际非遗节闭幕式暨颁奖晚会。该晚会以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风情的非遗项目的原生态展示、展演为主体内容,包括蜀派古琴、四川清音、蜀锦蜀绣、马头琴、内蒙古呼麦、非洲风情舞、藏族歌舞、泰国宫廷舞、西班牙弗拉明戈舞蹈等,是一场文明交汇、和谐共融的艺术盛宴,将生动表达世界各地的民风、民俗、民情的同时,也传递着“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的非遗保护理念。当天的晚会还将颁布“太阳神鸟”金奖,对参加第四届国际非遗节的相关单位、项目和个人进行隆重表彰。

此外,在非遗节举办期间还将举办相关会见活动,文化部领导以及省、市领导将与出席非遗节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相关国家的文化部长或高级官员等国外嘉宾会面,共商非遗保护大计。

四、文化盛会、亮点纷呈

本届非遗节,将举行8大项节会活动,在十天时间里(国际大会提前一天开幕),在全域成都范围内,将汇聚国内外上千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举办各类非遗展示、展演、展销和交流活动200多场,预计将有超过80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外宾参加盛会,将是今年四川乃至西部地区参与国家最多、内容最丰富的文化活动。与往届非遗节相比,本届非遗节还突显出三大亮点。

一是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国际合作持续深化。由于本届非遗节期间,将举办高规格的纪念《保护非遗公约》通过10周年主题大会,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除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亲自率团出席外,全世界众多知名的专家学者、《公约》缔约国的高级官员(其中包括多个国家的文化部部长)、相关国家驻华使领馆使节等,还有近20支国外的非遗表演团队以及来自日本、法国等国家的非遗传承人参加。预计将有超过80个国家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艺术家、传承人数百名参加本届非遗节的各项活动,参加非遗节的国家数量为历届之首。与此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直接参与纪念大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切实提高了大会的国际化水平。纪念大会期间,中外嘉宾将围绕“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概念的引入和认知变迁”、“清单制定与名录申报”、“平行领域:知识产权、世界遗产、文化产品和服务”、“缔约国的非遗保护经验”、“未决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等在世界非遗保护领域具有广泛性、前瞻性和建设性的话题,各抒己见,掀起头脑风暴,进行智慧碰撞,凝聚保护共识,并最终形成本次大会的成果性文化《成都展望》。

二是突出生产性保护,搭建商品交易平台。本届非遗节博览会首次引入“全国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保护成果展”,更加凸显“生产性保护”这一主题,国内在非遗生产性保护领域取得突出成效的60多家企业或单位将集体参展,通过活态展示和现场销售,全方位呈现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成功经验,涉及项目包括北京景泰蓝制作技艺、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苏绣、青田石雕、宣纸徽墨制作技艺、景大瓷网【中国陶瓷网】,成就中国大瓷商!大瓷网致力于打造中国陶瓷行业门户网,弘扬陶瓷艺术文化!

德镇手工制瓷技艺、钧窑烧制技艺、唐卡绘制等。“四川省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保护成果展”和“成都妇女居家灵活就业成果展”两个专题展览则重点展现四川、成都在探索非遗生产性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此外,本届非遗节积极搭建市场平台,在博览会中推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美术精品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创意产品展销”、“中国工艺品艺术博览会”等三个以非遗商品销售为主的专题展,旨在探索运用市场手段,推动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模式。与此同时,生产性保护展览、非遗商品销售也是各主题分会场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是创新办节手段,引导民众参与。非遗节不仅仅是政府之间的高层对话或是专家学者的精英聚会,更是“文化的盛会,民众的节日”。在活动内容上,本届非遗节延续了前几届深受群众欢迎的非遗博览会、梅花奖大赛等活动,还增加了既有非遗特色、又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书法篆刻艺术大展等全新内容,并设置了七个分会场,绝大多数都是公益活动,使全域成都、城乡群众都能感受非遗的魅力。在方式手段上,注重现场的互动性和百姓的参与性,更加强调原生态的呈现、个性化的布展和高科技的运用,使非遗节中西结合、动静结合、老少皆宜,从而吸引更多的人群参与其中。比如,在非遗博览园,除了各种丰富多彩的展示、展览,还有直接面向公众的展销,园区内还专门设有2个舞台,每天轮番上演精彩的非遗表演,同时还有传统美食区等功能完善的配套服务。比如在对地方非遗项目的展示上,本届非遗节改变思路,放弃了过去那种以整体展现和图片表现为主的方式,而是选择当地最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精心布展,立体、深度呈现非遗项目的魅力,同时对观众的吸引力也将大大增加。

原文标题: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原文地址:http:// 大瓷网【中国陶瓷网】,成就中国大瓷商!大瓷网致力于打造中国陶瓷行业门户网,弘扬陶瓷艺术文化!

第三篇: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

我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_年11月底,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6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昆曲

中国古琴艺术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国联合申报)

202_新添两项:京剧、中医针灸

202_年新添一项: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福建南音

南京云锦

安徽宣纸

贵州侗族大歌

广东粤剧

《格萨尔》史诗

浙江龙泉青瓷

青海热贡艺术

藏戏

新疆《玛纳斯》

蒙古族呼麦

甘肃花儿

西安鼓乐

朝鲜族农乐舞

中国书法

中国篆刻

中国剪纸

中国雕版印刷

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中国端午节

妈祖信俗

羌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麦西热甫(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活字印刷术(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赫哲族伊玛堪说唱(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四篇: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更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才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采取进校园的方式,不仅是一种创新,更是有益尝试,让我们能够看到传承的希望所在。像贵州省各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不仅以兴趣为导向,播下对非遗文化热爱的种子,可谓给非遗传承传来“一脉香”。

兴趣往往是最好的老师,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最大的效果就在于开启学子们的兴趣点。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有着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求,而非遗文化的传递,如何培植兴趣才是重点。贵州省的例子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因为作为多民族的省份,非遗文化的资源也极其丰富,让这些文化资源走进校园,成为孩子们的必须课,不仅丰富学生们的文化修养,更为非遗文化传承带来新契机。学校是一个重要载体,学生们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应该与现实结合,懂得呵护民族文化的传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在非遗传承的链条上,人才辈出是最理想状态。对很多非遗项目,往往面临着“人走技失”的困局。而打破这个困局,关键问题在于完善人才培育机制,让非遗的传承能够源远流长,能够有不同时代的“手艺人”代代相传。而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形式,对于小学和中学阶段来说,只是启发学生的兴趣,让其懂得非遗的文化价值,而对于高校来说,就需要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育上努力。目前,高校可以从开设非遗选修课上作为突破口,再进一步设置非遗必修课,从而在高校中能够培养合格的人才,为非遗传承续上薪火。

文化遗传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蕴含着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传承文化遗传就是保护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推进“非遗”进校园是至关重要的,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其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非遗”进校园大有可为。

开设“非遗”校本课程是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一环。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作为学校,完全可以制作符合本校校情和地方文化特色制定内容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略本土“非遗”文化遗传的独特魅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本土“非遗”文化的理解,更有利于本土“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比如,开展方言课,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我们的语言文化,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比如,引导传统戏曲进校园,让学生感受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诸如此类,都是有效传承本土“非遗”文化的重要手段。

立足本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活动。作为学校,可与文化单位建立对口的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开展文化夏令营的方式带领学生深入开展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感受本土“非遗”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创设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文化环境熏陶。学校可充分利用橱窗、板报、广播节目、班会课等形式对学生开展本土“非遗”文化教育,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与本土文化面对面,让文化的种子扎根在学生心中。

本土“非遗”进校园是一项系统的文化工程,学校要做有心人,要做用心人,真正搭建平台,让文化传承大优可为。

本次活动联合了县文化馆在教学楼大厅特设了五个方阵,依次是变脸馆,越剧馆,剪纸馆,布袋戏馆,提线木偶戏馆,每个方阵分别由民间艺术大师张永新、邢玲娟与柯秀容、金素清、郑运德、许正桃坐镇。民间艺术独特的魅力,大师精彩绝伦的表演,吸引了大批的幼儿及家长驻足观看,大家纷纷送上了热烈的掌声,与此同时每个班级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活动,幼儿与家长都积极参与其

中。

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机关幼儿园处处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气氛,孩子们在民间艺术家的魅力中,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体验到了民间文化的独特之处,萌发了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感。展望未来的一切,我们更加珍惜美好的六月,让游戏点亮幼儿快乐的童年!

当然,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实现非遗传承,更需要有创新的理念。而学校,尤其是高校往往是创新高地,通过“头脑风暴”等方式,人们能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也能够激发创新的灵感,从而换取非遗传承新的形式。可以说,在非遗传承上,我们需要不断创新载体和形式,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共同呵护非遗的传承。非遗文化进校园,可行且有新的启示。同时,非遗文化也可以走进社区,走进更为基层的地方,让非遗的未来传承更为广阔。(苏彦)

“教训子女,宜在幼时,先入为主,终身不移”。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校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让传统文化精髓与教育教学工作实实在在地融为一体?各地纷纷从改革教材、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以及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等方面入手,让孩子们能够真正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领悟“传统之美”。

让孩子从小学习传统文化,教材是基础。当下许多城市推陈出新,编写适合适龄儿童阅读的教材,将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引入教材,使阅读过程既有教育性又有可读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对传统文化的教育,除了注重教材革新外,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以来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在形式上,非物质文化因其新颖、有趣,容易被儿童接受,成为许多地区推广传统文化的范本。全国中小学校纷纷邀请大师名家走进校园,与孩子们一起互动,为幼小的心灵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等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的保护教学基地,真正做到了非遗项目保护从娃娃抓起,加强了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使珍贵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郝萱琳在傅山小学传授剪纸技艺,培养孩子们的艺术素养和兴趣爱好,推动剪纸艺术的传承。苇编老艺人给孩子们传授技艺。

除了古文经典,中秋、重阳、清明、春节等文化传统节日及习俗,传统戏曲戏剧,传统礼仪,等等,都是目前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短板”。

学校如何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就是增加古文比例?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走进课堂?传统文化教育还有哪些误区?这些问题的确引人深思。

学习传统文化关键在于“领悟”,把传统文化当作生活中的智慧与美,而不是一种“古书”、“落伍”或“久远”。对于,孩子们而言,千万不要小看小孩子们的“鉴赏力”,如今的孩子,既然能“三岁读诗”,更能在小小年纪领悟“传统之美”。而孩子天生对文化美的鉴赏力,需要家长、学校、老师、社会形成一个呵护“传统美”的氛围,这样,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就会对“传统文化之美”有一个内心的意愿和感受。

传统文化“近生活”,说难也难,说易也易。最重要的是“文化自信”,这是民族文化之魂,自信才有美丽,而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之中,传统文化自身的魅力一定要通过“必要的形式”去展示和发扬,但一定不能“就形而形式”、“重形式而轻内容”。

传统文化教育就要从“小”下手,让传统文化之美从孩提始起就培养文化和艺术的欣赏力,而生活中最需要的不仅仅是“生存能力”,还有对美的“鉴赏力”。不管今后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一定要有对本民族文化的欣赏力,这表示民族生命力和精神的成长。一个民族最兴旺的时候,一定是传统文化发扬最广大的时候。所以,传承传统文化是一种历史责任和使命。

第五篇: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本真包括“真正”、“真实”、“完整”。

1、真正:如捏面人,小孩子也会捏,但没有套路,是瞎捏着玩,不是“真正”,真正包括传统的技巧、材料和技术要求和规范。

2、真实:能作成产品,可见、可听、可触,如山歌,不能仅有文字记载,没人能唱。

3、完整:有一整套完整全面的体系,会唱1~2首歌不是完整,起码继承了较多的,较全的内容。应该是不是古代遗迹,而是靠人们传承而到来的古代产生的文化。如:维吾尔十二木卡姆

参加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方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