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5期金杜明德法治沙龙在人大法学院成功举办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第5期金杜明德法治沙龙在人大法学院
成功举办
3月20日下午2时,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法学会法律信息部共同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法治信息研究中心承办,北京金杜公益基金、《法制日报》社评论部协办的金杜明德法治沙龙第5期,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明德楼725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期主题为“执法曝光的依据与限度”。
各位报告人一致认为“执法曝光”是目前我国行政执法中比较突出的现象,争议一直存在,因此本期沙龙以此为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具有很强的法治实践和法学理论价值。沙龙围绕着执法曝光的正当性何在、执法曝光有无法律依据、执法曝光是否属于一种独立的行政处罚方式、执法曝光的内容和方式、执法曝光的条件、执法曝光的对象、轻微违法行为与执法曝光是否符合比例原则、执法曝光错误或过度的救济等为问题各抒己见,观点不一,精彩纷呈。其间,多位同学或提问或参与讨论。最后,胡教授对本期沙龙所形成的成果作了总结,并发表了其本人的学术意见。
下午5时,本期沙龙接近尾声。在掌声中,主持人胡副院长代表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向张新宝总编等报告人颁发了金杜明德法治沙龙纪念牌。
第二篇:人大法学院举办第23届教授沙龙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人大法学院举办第23届教授沙龙
近几年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积极响应教育部法律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方针,不断开展西方教育教学模式比较研究。为此,法学院第23届教授沙龙特邀毕业于牛津大学法律专业,从事律师职业工作二十几年,并在国际商事合同和国际仲裁方面有扎实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外聘教授Stephen lenoard教授作了演讲。
5月17日中午,Stephen lenoard教授以“在牛津大学如何攻读法律专业”为主题,介绍了牛津大学对法律专业学生的培养和教育情况。
牛津大学是世界最古老的学校之一,它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久负盛名的精英教育,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并成为众多莘莘学子的向往。牛津大学法科教育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本科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只学习少数的法科课程;二是实行导师制;一个导师指导2-3个学生,学生需要每周一小时与导师探讨案例;三是牛津大学有38个学院,每个学院300-600名学生,有自己的行政机构、图书馆、小礼堂、体育运动馆等,一些学院因有企业和基金会的支持而非常富有,例如St Johns College(圣约翰学院),每年会得到超过约合三十亿人民币元的资金赞助。
牛津大学有超过30个学院都独立招收法科学生,学院没有权力决定招收研究生的名额和人选,而是由其法律系教授决定。一般情况下,法科本科生在三年中学习12门基础课,包括罗马法,刑法和宪法等,两个学期会有一次考试。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需要学习一年的法律文书写作,或者提交12,500字左右的论文。法律硕士只学习大陆法,法学硕士只学习普通法,核心课程之间会有重叠的部分。平均每个学生一个学期学习1.5门课程,每个学期8周课,一年3个学期。本科学生教学任务由学院安排,研究生和博士生由法律系负责。权责分明,分工明确,使得牛津大学的法律人才具有精英化,专业化特点。师生们活跃在牛津大学的舞台上,演绎着牛津大学的教育文化生活。
韩院长、林书记及各教研室的学术带头人、青年教师针对中英两国学生的培养模式和教育方法进行了热烈探讨,比较研究了各国教育模式的利与弊。一些教授还向Stephen lenoard教授详细询问了牛津大学各学院的师资力量比例、外聘教授教学、对学生的教育理念、教学设施等问题。
第三篇:“互联网+”食品安全治理学术研讨会在人大法学院成功举办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互联网+”食品安全治理学术研讨会在人大法学院成功举办
3月13日,由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互联网+”食品安全治理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天津市市场监管委、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海淀区法院等实务部门,中国法学会、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高校和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行业企业代表和多家新闻媒体参加了研讨。
研讨会开幕式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法制司陈副司长、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张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韩教授分别致辞。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管委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胡教授主持开幕式。
国家食药总局司长首先强调了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食药监管部门在这种新的环境下也面对着更多的新机遇。有关部门应当把进一步提升监管水平,加强监管质量。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张旭东副主任从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提高食品安全角度提出,“互联网+”为风险监测及评估工作提供了技术与科学上强有力的保证,应当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管理来促进行业规范更好、更科学的发展。
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韩大元院长在发言中提出,国家食品安全战略、“健康中国”理念的提出,为我们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发挥互联网作用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消费形式,制定更加有效、切合实际的网络食品安全监管办法是政府、企业、消费者以及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互联网+”网络食品监管问题需要用社会共治理念来解决。
会议主题演讲环节,国家食药监管总局食监二司刘洪彬处长表示,目前食品安全法明确对于网络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针对互联网食品实行更有效的监管。社会共治需要各方贡献力量,政府制订规则,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建设以维护消费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对于O2O餐饮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与会者建言O2O平台应对线下商家的监管提供新路径,积极推动政府部门对线下餐厅的监督管理,协助解决无证、无照、不合规商户的监管问题,能够及时收集到线下商家的身份证、联系方式等信息,为政府部门监管起到数据库的作用,真正发挥企业的社会责任作用。
页 共 3 页
第四篇:“第三届中法文化遗产法研讨会”在人大法学院成功举办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第三届中法文化遗产法研讨会”在人
大法学院成功举办
6月29-30日,“第三届中法文化遗产法研讨会”在上海华东政法大学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中心和法国奥弗涅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获得法国驻华大使馆资助。来自法国奥尔良大学、奥弗涅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台湾东华大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以及国家文物局和上海文物局等中法两国的专家学者五十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我院王云霞教授、肖建国教授、石佳友副教授、竺效副教授等相关专业的老师以及数名硕士生、博士生共同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研讨会开幕式由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中心主任李教授主持。华东政法大学校长何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文化遗产法研究所所长王教授、法国奥弗涅大学法学院院长弗洛朗•卡尼尔(Florent Garnier)教授、法国驻上海领事馆副总领事德瓦利(Guillaume Delvallée)先生分别致辞,对第三届中法文化遗产法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嘉宾们在致辞中谈到,中法两国作为文化遗产大国,彼此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文化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是两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本次学术交流将有利于中法文化遗产法学者、遗产管理者之间的合作,进而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第五篇:“食品药品安全纠纷案件司法解释研讨会”在人大法学院成功举办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食品药品安全纠纷案件司法解释研讨会”在人大法学院成功举办
9月2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与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联合主办的“食品药品安全纠纷案件司法解释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此次研讨会是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积极与合作单位加强合作,聚集社会创新要素和资源,研究探索食品安全治理途径和方法的具体措施。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为落实教育部2011计划,加快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中国人民大学整合校内各学院,并与清华大学以及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中国法学会、环保部等所属的科研机构共建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与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举办食品药品安全案件的司法解释研讨会议,是对我们的支持与信任。希望与会各位教授,以问题为导向,对司法解释的完善提供学术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冯副庭长在讲话中表示,最高法院与高校专家学者之间具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很多法学理论问题都得到高校学者的支持,人民大学等高校在法学理论研究、科研成果转化很多方面对法院工作支持。食品安全是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问题,加大执法力度,惩罚侵权者是非常必要的。司法解释建议稿涉及食药安全案件新情况、新问题比较多,涉及很多法学理论,希望学者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