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电举办“空间电子科学与飞行器控制”博士论坛
西电举办“空间电子科学与飞行器控制”博士论坛
发布时间:2015-01-23 11:10:07来源: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孙海峰)1月17日,“空间电子科学与飞行器控制”博士论坛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举办。此次博士论坛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空间科学系列报告的2015年第一场活动,来自国防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多位博士生导师、航天科技集团院所的多位专家和20多名博士参加论坛,论坛旨在进行空间科学领域的学术交流,通过专题报告、论文选择和分组讨论形式展示研究成果、活跃学术思想,加强跨学科交流。郝跃院士为博士论坛致欢迎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包为民院士和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执行院长李小平共同主持论坛报告会。
副校长郝跃院士致欢迎辞
包为民院士作学术报告
学院执行院长李小平主持博士论坛
包为民院士与同学们探讨问题
包为民院士首先为大家带来《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与控制问题》的首场报告,从宏观层面探讨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气动和控制进展,从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展现状、面临的关键技术及设计中涉及的气动和控制问题给予了高屋建瓴的阐述和分析。
随后10多位博士研究生依次进行了学术报告和交流,报告内容涉及信息化装备发展趋势,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制导率设计,高速飞行器的轨迹优化和姿态控制,空间导航方法以及飞行器再入过程中的等离子鞘套等,从飞行器制导方法、轨迹优化、姿态控制、推力研究到电波传播特性及信号传输方法进行了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碰撞。在专家点评环节,包为民院士和各位专家都肯定了此次博士论坛的举办,认为此次活 动秉承了独立思考、开放思维、广泛交流、活跃思想的精神,对高校院所间的交流合作、启迪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对博士生的崇尚学术、追求卓越起到启发作用,并希望将这种博士论坛的形式定期举办下去。
第二篇:电子科学与技术
天津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结业论文
学院:化工学院
班级:应用化学工(工)一班 姓名:滕欣余 学号:3010207403
生活的使者
----------论电子科学与技术与通信与信息系统
关键词:电子科学 通信 生活便捷 发展史 纳米技术
在现实的生活中,无时无刻的感觉到,电子器械与电子产品已经充斥于我们的生活,自信息革命以来,电子科学产业迅速崛起,在二十世纪后期至二十一世纪以来,发展尤为猛烈。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子产品和电子科学了。
可以说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便捷的生活离不开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也分很多的方向,有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等。主要分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两个分支。
微电子技术一般是指以集成电路技术为代表,制造和使用微小型电子元器件和电路,实现电子系统功能新型技术学科,主要涉及研究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封装相关的技术与工艺。由于实现信息化的网络、计算机和各种电子设备的基础是集成电路,因此微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和战略性技术,是信息社会的基石。微电子技术相关行业主要是集成电路行业和半导体制造行业,它们既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又是投资密集型产业,是电子工业中的重工业。
光电子技术涉及以下内容:作为光子产生、控制的激光技术及其相关应用技术;作为光子传输的波导技术;作为光子探测和分析的光子检测技术;光计算和信息处理技术;作为光子存储信息的光存储技术;光子显示技术;利用光子加工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光子加工与光子生物技术。
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中存在一个分支及通信与信息工程对我们的生活来说也是十分重要。所谓的通信与信息系统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支柱,是现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是国家国民经济的神经系统和命脉。
本学科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以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与交换,信息网络,信息处理及信心空竹等为主体的各种通信与信息系统,塔索设计的范围很广,包括电信,广播,电视,雷达,声纳,导航,遥控和遥测,遥感,电子对抗,测量,控制等领域,以及军事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各种信息系统,本学科与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理论与技术,航空航天科学与技术以及兵器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有着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关系,并派生出许多新的边缘学科和研究方向。
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信息产业,包括信息交流所用的媒介(如通信、广播电视、报刊图书以及信息服务)、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所需用的器件设备和原材料的制造和销售,以至计算机、光纤、卫星、激光、自动控制等由于其技术新、产值高、范围广而已成为或正在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的支柱产业。电子技术及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新技术革命带来根本性和普遍性的影响,电子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既出现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又促成了现代通信的实现。电子技术正在向光子技术演进,微电子集成正在引伸至光子集成。光子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结合与发展,正在推动通信向全光化方向通信的快速发展,而通信与计算机越来越紧密的结合与发展,正在构建崭新的网络社会和数字时代。通信工程与信息系统对电子器件及半导体器件有很高的要求,从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开创了固体电子技术时代开始,通信工程的发展可以说是基于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而迅猛发展起来的,其过程坎坷而辉煌,通信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初级通信阶段(以1838年电报发明为标志)年 代 历 史 事 件
1838年 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开始了电通信阶段 1843年 亚历山大•本取得电传打字电报的专利
1864年 麦克斯韦创立了电磁辐射理论,并被当时的赫兹证明,促使了后来无线通信的出现
1876年 贝尔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发明了电话 1879年 第一个专用人工电话交换系统投入运行 1880年 第一个付费电话系统运营 1892年 加拿大政府开始规定电话频率 1896年 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2)近代通信阶段(以1948年香农提出信息论为标志)年 代 历 史 事 件 1948年 香农提出了信息论,建立了通信统计理论 1950年 时分多路通信应用于电话系统 1951年 直拨长途电话开通 1956年 铺设越洋通信电缆 1957年 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58年 发射第一颗通信卫星
1962年 发射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开通国际卫星电话;脉冲编码调制进入实用阶段
20世纪60年代 彩色电视问世;阿波罗宇宙飞船登月;数字传输理论与技术得到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开始出现
1969年 电视电话业务开通
20世纪70年代 商用卫星通信、程控数字交换机、光纤通信系统投入使用;一些公司制定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3)现代通信阶段(以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光纤通信应用、综合业务数字网崛起为标志)
年 代 历 史 事 件
20世纪80年代 开通数字网络的公用业务;个人计算机和计算机局域网出现;网络体系结构国际标准陆续制定
20世纪90年代 蜂窝电话系统开通,各种无线通信技术不断涌现;光纤通信得到迅速普遍的应用;国际互联网得到极大发展
1997年 68个国家签定国际协定,互相开放电信市场
相应的,通信文化也经历了三波浪潮,即模拟通信文化浪潮、数字通信文化浪潮和宽带通信文化浪潮三个阶段。在通信方面,从传输、交换到终端设备,从有线通信到无线通信,正在全面走向数字化,促进了通信技术从低速向高速、从单一语音通信向多媒体数据通信转变;在广播电视和新闻媒体领域,节目制作、传送和接收及印刷出版等均已开始实现数字化分布式处理。网络技术大趋势是试图将整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发展都架构在信息网络上,发展网络经济、网络社会。与此同时,随着计算机结构和功能将向着微型化、超强功能、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人机界面将更为友好。通信技术能有如此的发展是离不开电子科学的发展和电子器件,集成电路的广泛应用,为通信设备的微型化、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通信技术正在向着融合、宽带、高速的方向发展。代表性的通信技术主要有:光纤通信;数据通信;移动通信;智能网(IN)技术。
以光纤通信和移动通信为例。
光纤通信:现在的光纤技术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主流,上世纪30年代,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总有一天光通信会取代有线和微波通信而成为通信主流”。该观点反映出光纤通信技术在未来通信中已显示出其重要性。今天,光纤通信技术已经很成熟,光纤通信已是各种通信网的主要传输方式,光纤通信在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把光纤通信放在了国家发展的战略地位。现在光纤的使用已不只限于陆地,光缆已广泛铺设到了大西洋、太平洋海底,这些海底光缆使得全球通信变得非常简单快捷。现在不少发达国家又把光缆铺设到住宅前,实现了光纤到办公室(FTTO)、光纤到家庭(FTTH)。光纤通信技术之所以发展这样迅速,除了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传输和交换需要外,主要是由光纤通信本身所具有的优点决定的。
移动通信:自20世纪70年代末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面世以来,移动通信产业一直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高科技产业之一,并对人类生活及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CDMA码分多址移动通信技术以其容量大、频谱利用率高、保密性强、绿色环保等诸多优点,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
从其对比关系来看,通俗点讲,电信学的是如何把一个个电路集成板做出来,通信学的是如何将一个个电路板功能连接并达到数据的转换与传输。以电子器件及其系统应用为核心,重视器件与系统的交叉与融合,面向微电子、光电子、光通信、高清晰度显示产业等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在通信、电子系统、计算机、自动控制、电子材料与器件等领域具有宽广的适应能力、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并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及经济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能从事这些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及技术开发等方面工作。而电子科学与技术是世界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电子工业发展的作用,工程技术人员将围绕着小,薄,轻,微,集成化,数字化,高速,低功耗,廉价,可靠,长寿命这个总目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发展趋势比较明朗
可见,只有电子科技的发展为通信系统和通信技术的提升奠定了基础,也是其发展的基石。
现在电子科技正在从微点子学向纳米电子学发展,纳米技术是今年来新崛起的一个科研方向,在社会上各种领域都在研究和试运用阶段,可以毫不迟疑的预见到纳米材料作为一个新兴技术在未来一定会成为主流产品,无论如何,纳米电子学时代的到来已经初见端倪,原来电子学是向微电子学发展的,将微电子学与真空电子学相比,其革命性的变化有:①基本电子器件由真空电子改变为半导体晶体管;②电子电路和系统由分立元器件为基础组合改变为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乃至集成系统;③导致了电子系统性能价格比大大下降,在此基础上推动了一次电子信息系统的技术革命;④电子学的处理对象由
电子信号的放大、振荡等简单处理发展为高速数字信息处理,等等。同样,从今日推测,纳电子学将带来的革命性改变可能包括:①基础电子器件为纳电子器件,器件很可能多样化,包括电子器件与光子器件相结合;②改集成电路为主导为以集成系统为主导,特别是基于新工作机理的纳系统,纳系统的基本形式也可能不如今日单一;③芯片的性能价格比、处理能力/功耗优值比比之微电子芯片进一步有数个量级的提升;④智能信息处理和人类知识处理将轻而易举。
可以想象一下,当我们所用的电子产品均是高性能高质量的纳米材料,当我们享受着纳米通信技术所带来的福音时,我们会深深的感谢科学所带给我们的惊喜,深深的被它的魅力所折服。
电子科学与技术是造福人类的一门科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更是具体的服务了我们的生活,它联系起了全世界,使世界真正的成为了地球村,对我们的经济,文化,贸易,交流,合作等皆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愿这门科学的前景越来越广阔,也愿这个世界在这门科学的覆盖下会越来越好。
第三篇: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一、专业特色
本专业针对光电信息技术和现代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突出光电技术和微电子与信息处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以光电成像探测理论与技术及微电子理论与技术为专业特色。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光电信息处理与微电子学领域内宽厚理论基础、实验能力、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强,能在光电信息工程、微电子技术和通信与计算机等研究领域从事光电子器件、光电系统和集成电路的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研究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光电信息处理和微电子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光电信息系统和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设计、开发、集成及应用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光电子和微电子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光电成像探测、微电子学、集成电路设计与工艺、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图像处理等基本知识;
2.掌握光电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存储、显示等基本知识及相关系统和器件的分析研究、开发设计和制造的工程应用能力;
3.掌握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等基本知识及相关系统和器件的分析研究、开发设计和制造的工程应用能力;
4.了解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具备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能适应学科交叉和光电子和微电子产业的发展趋势;
5.具有一定独立工作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以及知识自我更新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6.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四、主干学科、交叉学科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交叉学科:光学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五、主要课程
光电技术方向:
电路、模拟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与应用、半导体物理学、软件技术基础、光学、光电信号处理、光辐射测量、光电子器件、光电成像技术、光电子技术、显示技术、光电检测技术、数字图像处理等。
微电子技术方向:
电路、模拟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与应用、半导体物理学、软件技术基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测试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线路、光辐射测量、光电子器件、电视原理、数字图像处理等。
六、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
军事训练、金工实习、电子实习、电子线路实验、光电子与微电子技术综合实验、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第四篇:西北大学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2008年考研大纲
题号:939
《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
考试大纲
一、考试内容
1.飞行器运动方程:建立导弹运动方程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导弹操作飞行原理;理想弹道/理论弹道/实际弹道;过载、机动性;过载与运动的关系。
2.方案飞行:典型飞行方案;等高飞行的实现;垂直发射;俯仰角方案;过载方案;弹道倾角方案。
3.导引飞行:导引方法(追踪法、平行接近法、比例导引法、三点法、前置量法)的导引关系式及优缺点;命中点过载;攻击禁区;复合导引方法。
4.稳定性分析:扰动运动与基准运动;小扰动假设、扰动方程的线性化方法、动力系数(a1、a2、a3、a4、a5)的定义、系数冻结法;扰动方程的解、短/长周期模态;稳定性、操纵性的定义;稳定性判据;动稳定与静稳定的关系;
5.操纵与控制回路:俯仰角、弹道倾角、攻角的传递函数;倾斜通道调节规律;导弹控制回路;运载火箭的方案控制;卫星的姿态控制原理。
6.控制元件的工作原理:导引头;速率陀螺;加速度计;三自由度平台;捷联系统;舵机;伺服系统;无线电高度表;
二、参考书目
1.吕学富,《飞行器飞行力学》,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
2.曾颖超,《战术导弹轨迹与姿态动力学》,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
3.杨军,《导弹控制系统设计原理》,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4.孙力、于云峰,《自控元件》,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第五篇:创新与竞争力博士论坛通讯三
创新与竞争力博士论坛通讯三
5月21日上午,在滁洲市来安县政府的安排下,博士考察团参观了来安县工业新区和汊河新区,之后与来安县政府领导进行了座谈交流。座谈会由县委副书记高怀忠主持,县委书记张传权首先致欢迎词。在观看了来安县的介绍影片后,汊河新区管委会主任李文龙详细介绍了开发区招商引资的政策。
考察团方面,王玉教授在致了感谢词后,谈了来安县发展产学合作的重要性和优势,展望了上海财经大学与来安县合作建立人培训基地的前景。李清娟教授提出了引进具有研发功能的企业入驻,注重对本地劳动力的培养,注重宣传策划,注重县城文化培养的四点建议。谢家平教授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是开发区的产业定位和产业选择应该以当地资源特色为前提;其次是要根据项目分类原则进行园区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资源集成化供应;最后在人力资源方面要引进与培训并重。贺小刚博士则向县领导提出来安县开发区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问题,高怀忠副书记的回答是来安县具有“南京的区位,东部的环境,和西部的成本”的综合优势。在定位方面,来安对于南京,就相当于昆山对于上海。之后上海市开发区协会的王烈强部长,上海张江技术开发区的马志钢先生和孙友罡博士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来安县开发区的发展献计献策。
来自台湾的博士生基于台湾开发区的发展经验也向县领导们提了建议。陈力铭博士提出要建设开发区产业链、对外加强包装宣传,和建立一乡镇一特色的建议。常召鸣教授从以前台南在农业基础上发展工业,成立亚洲蔬菜研发中心的经验出发,建议开发区从已有的基础进行发展,其中人才最重要。宏策公司杨朝安总经理提出开发区与南京化工产业配合,形成产业聚落的建议。最后,本次座谈的组织人王再平博士提出,希望开发区能与今天的来宾建立一个长效的交流机制。
三天的论坛以游览安徽省滁州市琅岈山风景区作为结尾。博士师生一行人在21日晚上8点满载收获返回上海。
2006年5月21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