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国学大师王国维
编辑:烟雨迷离 识别码:24-607995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7-30 22:11:3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国学大师王国维

国学大师王国维,字伯隅,又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中国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文学家。王国维与梁启超、陈寅恪和赵元任号称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中国新学术的开拓者,连接中西美学的大家,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领域成就卓著。1927年6月2日投颐和园内的昆明湖而死。少年失意 王国维世代清寒,幼年为中秀才苦读。早年屡应乡试不中,遂于戊戌风气变化之际弃绝科举。结识罗振玉 1898年,二十二岁的他进上海《时务报》馆充书记校对。利用公余,他到罗振玉办的“东文学社”研习外交与西方近代科学,结识主持人罗振玉,并在罗振玉资助下于1901年赴日本留学。1902年王国维因病从日本归国。后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讲授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复埋头文学研究,开始其“独学”阶段。1906年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其间,著有《人间词话》等名著。1911年辛亥革命后,王国维携3种生平著述,眷随儿女亲家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从此以前清遗民的身份处世。其时,在学术上穷究于甲骨文、金文、汉简等方面。1916年,应上海著名犹太富商哈同之聘,返沪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并继续从事甲骨文、考古学研究。1922年受聘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翌年,由蒙古贵族、大学士升允举荐,与罗振玉、杨宗羲、袁励准等应召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食五品禄。

人生转折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出宫。王国维引为奇耻大辱,愤而与罗振玉等前清遗老相约投金水河殉清,因阻于家人而未果。1925年,王国维受聘任清华研究院导师,教授古史新证、尚书、说文等,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一说吴宓)被称为“五星聚奎”的清华五大导师,桃李门生、私塾弟子遍充几代中国史学界。巨子陨落 1927年,北伐军挥师北上,听闻北伐军枪毙湖南叶德辉和湖北王葆心(王被杀是谣传),6月2日同朋友借了五块钱,雇人力车至北京颐和园,于园中昆明湖鱼藻轩自沉。从其遗体衣袋中寻出一封遗书,封面上书写着:“送西院十八号王贞明先生收”,遗书内容如下: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我死后当草草棺殓,即行藁葬于清华茔地。汝等不能南归,亦可暂移城内居住。汝兄亦不必奔丧,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门故也。书籍可托陈吴二先生处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于不能南归。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等,然苟谨慎勤俭,亦必不至饿死也。——五月初二日父字

废帝溥仪事后赐王国维谥号为“忠悫”。王国维为何自溺,至今仍争论不论,一般学者论点有所谓的:“殉清说”、“逼债说”、“性格悲剧说”、“文化衰落说”。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的序言中写道:“或问观堂先生所以死之故。应之曰:近人有东西文化之说,其区域分划之当否,固不必论,即所谓异同优劣,亦姑不具言;然而可得一假定之义焉。其义曰: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吾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其意义为抽像理想最高之境,犹希腊柏拉图所谓Idea者。若以君臣之纲言之,君为李煜亦期之以刘秀;以朋友之纪言之,友为郦寄亦待之以鲍叔。其所殉之道,与所成之仁,均为抽像理想之通性,而非具体一人一事。” 毛泽东有诗云:“莫道昆明池水浅”,那里的水并不深,王国维跳进去,便一头扎到底。事实上并非溺毙,而是被湖底的淤泥朽草,塞满七窍,窒息而死。呜呼,一代学者,草草一生,就这样于污泥浊水中逝去,时年五十一岁。从他身上,翻出一纸遗书,上有“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等字样。有人说,他这个“辱”,为死殉清廷,效忠逊帝;也有人说,他这个“辱”,与他亲家罗振玉有些什么纠葛。但不管什么缘由,当时及后来,都认为不值得。

《哲学辨惑》《静安文集》《王国维遗书》《王观堂先生全集》《宋元戏曲考》《曲录》《人间词话》《殷周制度论》《王国维诗词全编》《<红楼梦>评论》《流沙坠简》《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人间词、人间词话》《王国维诗词编年校注》(陈永正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王国维的甲骨文研究甲骨文晚清始发现,最早是王懿荣,后来刘鹗刊印《铁云藏龟》,继之,孙治让和罗振玉对甲骨文字进行研究。而将甲骨学由文字学演进到史学的第一人,则推王国维。他撰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殷周制度论》、《殷虚卜辞中所见地名考》、《殷礼徵文》以及《古史新证》等,他将地下的材料甲骨文同纸上的材料中国历史古籍对比来研究,用卜辞补正了书本记载的错误,而且进一步对殷周的政治制度作了探讨,得出崭新的结论,他的考证方法极为缜密,因而,论断堪称精审。二重证据法他自己称以上考证方法为“二重证据法”,即以地下的材料与纸上的材料相比较以考证古史的真象。这种考证方法既继承了乾嘉学派的考据传统,又运用了西方实证主义的科学考证方法,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古史研究上开辟了新的领域,创造了新的方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郭沫若曾赞颂说:“王国维„„遗留给我们的是他的知识的产品,那好像一座崔巍的楼阁,在几千年来的旧学的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对王国维死因,其亲属自始至终讳莫如深。而后世臆测大致又分几种:“殉清”说 “逼债”说 “惊惧”说 “谏阻”说 “文化殉节”说 “诸因素”

作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从事文史哲学数十载,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又是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确立了较系统的近代标准和方法。

这位集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于一身的学者,生平著述62种,批校的古籍逾200种。(收入其《遗书》的有42种,以《观堂集林》最为著名。)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梁启超赞其“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而郭沫若先生则评价他“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最后一位重要的美学和文学思想家.他第一个试图把西方美学,文学理论融于中国传统美学和文学理论中,构成新的美学和文学理论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既集中国古典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大成,又开中国现代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先河.在中国美学和文学思想史上,他是从古代向现代过渡的桥梁,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第二篇: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认为古今成大事业

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认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简单明白来说王国维人生三境界

第一境界是立志的意思

第二境界是奋进,为所认定的目标而坚持不懈的努力勤奋。

第二境界是要懂得抓住机遇

这是清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关于人生三大境界的说法。

第一境界: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讲的是人生有时需要的是一种求孤独,求寂寞的心境。

第二境界:柳永《凤栖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讲的是人生有时需要执著,永不放弃的精神。

第三境界:辛弃疾《青玉案》:“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讲的是人生有时需要一种顿悟,猛然省悟的机缘。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思是: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凤而尽凋,独自登高望远心中充满了苍茫空虚及怅惘感觉,抬眼远眺,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让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

第一境是: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是: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是:《青玉案》:“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三篇:国学大师

多才多艺的百岁文化巨星——黄苗子

黄苗子先生精研汉字,他的书法融篆书、隶书、楷书于一炉,在中国独树一帜,有极高的艺术水平。苗子先生十分喜欢《汉字中华》一书,在将近百岁高龄的病中亲自为该书题词:“汉字是中华文明之祖”。

黄苗子先生简介:黄苗子(1913-2012.01),广东中山人。当代著名漫画家、美术史家、美术评论家、杰出的书法家、作家。早年就读于香港中华中学,8岁师从邓尔雅先生学书法。先后任《新民报》副总经理、贸促会展览部副主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曾担任过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文联委员,第五六七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据黄苗子个人官网授权方百雅轩消息,文化老人黄苗子于2012年1月8日11点27分在北京朝阳医院辞世。

今年1月1日,黄苗子笑着说,他100岁了!在他走完人生最后之路的时候,他说:“我该做的事都做完了!”

黄苗子的三个儿子在公开信中对各界朋友说,只要记住父亲的幽默、达观、谦和就够了。年近百岁的黄苗子,在去年12月19日还获颁首届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为了追思悼念黄苗子,特此建立网上纪念馆。

任德山先生简介:资深出版家,曾策划主编过几十部有影响力的图书。现为央编译出版社首席出版家、国际艺术研究院教授、北京人文大学中国书画艺术学院教授。2010年在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蓝珊瑚”艺术讲座,讲授中国书法,此讲座出版物被评为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其所讲授的中国文化体系及中国书法在观众中反响非常热烈。

工艺美术大师、著名艺术家——韩美林

韩美林大师对《艺术中华》一书十分重视,他在百忙中认真审阅了全部书稿,并欣然为此书作序,韩大师的序言实际上是对中国艺术史的精彩总结。

韩美林先生简介:韩美林,1936年生,山东济南人,擅长绘画陶瓷艺术,曾任安徽画院副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专业画家,在中央工业美院工作。曾设计1983年《猪票》、1985年《熊猫》等邮票及一系列最佳邮票评选纪念张。中国美术家协会韩美林工作室,是全国第一家以艺术家个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也是中国美协至今惟一一家由美术家领衔的工作室。是北京申奥标志的设计者之一,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修改创作组组长。韩美林先生的社会职务有:中国民间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美中文化交流促进会(美)副主席;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书画委员会会长中国慈善总会常务理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委员;世界艺术家协会(美)艺术顾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世界华人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田汉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钧瓷研究所高级顾问;国际关爱基金会名誉会长;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现代工艺美术学院名誉院长、特聘教授。

中国杰出的国医大师——贺普仁

贺普仁国医大师认真审阅了《养生中华》初稿,做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养生中华》根据国医大师的意见数易其稿,精益求精。贺普仁大师亲自为本书作了序言,这篇序言既是本书的总结,又是对国人养生的最好指导。

贺普仁先生简介:贺普仁教授,字师牛,号空水,河北省涞水县人。14岁从师于京城针灸名家牛泽华,深得老师真传。八年后,以精湛的医术独立应诊,解放后声名鹊起。1956年,调入北京中医医院,任针灸科主任达26年之久。现任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中国针灸协会高级顾问、北京针灸学会会长、北京针灸三通法研究会会长、原中国国际针灸考试中心副主任。

2006年,被聘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9年,被评为国医大师。

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贺普仁教授自幼师从京城针灸名家牛泽华,22岁悬壶应诊,1956年调入北京中医医院,任针灸科主任30年之久,1990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名老中医”。

他曾先后赴丹麦、日本、瑞典、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进行访问、工作和学术交流。1976年在上沃尔特工作期间,为大量患者解除了病痛,为此获得了总统颁发的金质“骑士勋章”,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南饶北季(季羡林)”、饮誉世界的国学大师——饶宗颐

饶宗颐先生精通国学,精于书法,擅长国画,是全才型的大师,先生对于《艺术中华》一书十分重视,亲自题词:“华夏光辉”,并亲自为全书题写了书名。

饶宗颐先生简介:饶宗颐,字伯濂、伯子,号选堂,又号固庵。著名国学大师,其学问几乎涵盖国学的各个方面,且都取得显著成就,并且精通梵文。香港大学修建了“饶宗颐学术馆”;潮州市政府也在其家乡修建了“饶宗颐学术馆”。2011年12月13日,国学大师饶宗颐被推选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

饶宗颐(Jaotsung-i),1917年生,字固庵,号选堂,广东潮州人。幼耽文艺,18岁续成

其父所著《潮州艺文志》,刊于《岭南学报》。以后历任无锡国专、广东文理学院、华南大学等教授。1949年移居香港,任教香港大学,并先后从事研究于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又在新加坡大学、美国耶鲁大学、法国高等研究院任职教授。1973年回香港,任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及系主任。饶教授于1962年获法国汉学儒莲奖,1982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后任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荣誉讲座教授。1993年为上海复旦大学顾问教授。饶教授学术范围广博,凡甲骨学、敦煌学、古文字学、上古史、近东古史、艺术史、中外关系史、音乐、词学、经学、潮学、宗教学、文学、艺术学、目录学、简帛学等,均有专著,已出版著作100多种(其中专著逾60种),发表论文1000多篇,诗文集十余种,书画集45种。艺术方面于绘画、书法造诣尤深。绘画方面,擅山水画,写生及于域外山川,不拘一法,而有自己面目。人物画取法白画之白描画法,于李龙眠、仇十洲、陈老莲诸家之外,开一新路,影响颇大。书法方面,植根于文字,而行草书则融入明末诸家豪纵韵趣,录书兼采谷口、汀洲、冬心、完白之长,自成一格。(摘自《饶宗颐书画》之简历)

饶宗颐是我国当代的文化明星,其对于历史、考古、文学、经学、教育、书画等不同领域均有涉猎,又是杰出的翻译家。香港大学副校长曾引用余秋雨的话说:“香港如果出了一个饶宗颐,就不会是文化沙漠了。”有人以为饶先生可以与季羡林齐名,并称之为“南饶北季”。

艺术方面于绘画、书法皆有成就。饶宗颐家中“天啸楼”藏书达十余万卷,为当时粤东最富盛名的藏书楼。

2011年08月06日下午,总理温家宝在中央文史研究馆会见了来自香港的馆员、著名学者饶宗颐先生。2008年10月,温总理曾致信饶宗颐先生,对他心系国家、民族和世界的精神给予高度评价,今年春节前夕又专门派人给饶老送去亲笔题写的贺卡,并多次关心他的健康和医疗状况。

2011年8月18日上午9时15分,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香港大学陆佑堂一层休息室拜访国学大师饶宗颐。

书法大师与国学大师——启功

启功先生全力支持《锦绣中华》的出版,对于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给予了最热烈的关注,对于本书提出了十分宝贵的建议,并亲自题词:“江山如此多娇”,启功先生说出了全中国人民热爱祖国的心声。

启功先生简介:启功(1912-2005),字元白,也作元伯,北京市人。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满族,爱新觉罗氏,是清世宗(雍正)的第五子和亲王弘昼的第八代孙。著作等身,主要代表作有《启功丛稿》、《启功韵语》、《古代字体论稿》等。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书法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顾问等要职。

1952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创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

2005年6月30日2时25分病逝于北京。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彭利铭如是评价启功先生:“启功先生是中国书法界和文物收藏界的泰斗,他率直刚正、儒雅大方、幽默风趣,是为人师表的典范。

学界泰斗全面总结“中华文明史”的国学大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

袁行霈先生审阅了《诗词中华》一书,并亲笔题词:“诗国”,袁先生是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中国文学史》的主编,指出了诗词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情感之美。袁先生的题词从书法艺术上也达到了温润典雅、和美大方的极高境界。

袁行霈先生简介:1936出生,江苏武进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学部主任、国学研究院院长。1982年4月至1983年3月任日本东京大学外国人教师;1992年7月至1993年9月以及1998年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客座教授;1997年9月至12月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研究学者。2004年9月至11月任香港城市大学客座教授;2005年9月开始兼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与北大联聘)。此外,还先后在日本爱知大学,美国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华盛顿、夏威夷等大学,以及香港大学、台湾大学讲学。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其曾祖父袁绩懋,字厚安。为道光二十七年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曾历任翰林院编修、刑部主事、曾祖母左锡璇,字芙江。亦是一位文学才女,其作品现存有《碧梧红蕉吟馆诗草偶存》2卷、《碧梧红蕉吟馆诗余偶存》1卷传世。

二伯父袁励准为晚清翰林,光绪二十四年进士,曾历任入值南书房,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之

师、京师大学堂(现今之北京大学)提调、清室逊位后任清史馆编修及辅仁大学教授,为清末民初著名的书画家及收藏家。袁行霈主编《国学研究》

1995年,教育部请袁先生主编面向21世纪教材《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中国文学作品选注》

该书在1999年8月出版,2000年获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2001年获得第五届国家图书奖,2002年又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至今已经印刷了多次,被许多高校采用。为人师表:雅量高致

而他本人先后获得国家级与市级嘉奖,并于2006年获北京大学“蔡元培奖”——这是被北大师生公认的“北大教师最高荣誉”。

自1999年开始,袁行霈成为继符定

一、章士钊、杨东莼、叶圣陶、萧乾、启功之后的中央文史研究馆第七任馆长。这固然是他的荣誉,但他更视之为社会责任——文史研究馆是名流耆宿汇集之地。

袁行霈代表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他的身份:国学大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学研究院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在他看来,作为一个学者,应该远离媒体,充分利用时间,扎扎实实地做学问

一、汉语言学界大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

许嘉璐先生亲自审阅了《汉字中华》全书稿,并在百忙之中亲自作序,这篇序就是《汉字中华》一书的宗旨,用最有代表性的汉字全面展示中华文化的源流。

许嘉璐先生简介:1937年6月生,江苏淮安人,大学教授,民进中央主席。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是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1995年3月辞),民进第七、八届中央常委。

1987年至1994年历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会长,国家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教委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

会主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北京语言学会会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

许嘉璐先生是当代中国语言文字研究的大家,是《说文解字》学术研究的主要传承代表人物,是中国古代文化学的领军人物,在国学研究上有卓越的成就。先生治学严谨,贯通古今,对于当今世界汉字文化研究有着突出的贡献。

先生长期从事训诂学、《说文》学、古代文化学、中文信息处理等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出版学术专著9部,发表论文多篇,主编学术著作及工具书多部,主持完成《文白对照十三经》、《文白对照诸子集成》、《二十四史全译》等大型文化工程及国家863项目“中文信息处理应用基础研究”。目前主持“中文信息处理”后续工程项目以及《二十四史今注》的编辑与出版。1986年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第四篇:王国维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谥忠悫。汉族,浙江省嘉兴市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代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学者,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徐志摩、穆旦、金庸等人与其俱为同乡。甲骨四堂之一(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和王国维(号观堂))。

治学三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了治学经验,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第一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第二种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凤栖梧》(《蝶恋花》别称)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王国维则别具匠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第三种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梁启超称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这是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王国维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无劳纠葛”。他以此词最后的四句为“境界”之第三,即最终最高境界。这虽不是辛弃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远意,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三种之阶级

在《文学小言》一文中,王国维又把这三境界说成“三种之阶级”。并说:“未有不阅第一第二阶级而能遽跻第三阶级者,文学亦然,此有文学上之天才者,所以又需莫大之修养也。”王国维所引词句第一为晏殊《蝶恋花》,第二为柳永《凤栖梧》,第三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三种境界”论出自晚清学者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之二六,原文如下:“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三境合论

“第一境界”原出自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王国维以这句话形容学海无涯,只有勇于登高远望者才能寻找到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只有不畏怕孤独寂寞,才能探索有成。“第二境界”两句原出自柳永的《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以这句话比喻为了寻求真理或者追求自己的理想,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就是累瘦了也不觉得后悔。“第三境界”原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用这句话比喻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而无所收获,正值困惑难以解脱之际,突然获得成功的心情。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乃恍然间由失望到愿望达成的欣喜。

巨子陨落:1927年,北伐军挥师北上,听闻北伐军枪毙湖南叶德辉和湖北王葆心(王被杀是谣传),6月2日同朋友借了五块钱,雇人力车至北京颐和园,于园中昆明湖鱼藻轩自沉。从其遗体衣袋中寻出一封遗书,封面上书写着:“送西院十八号王贞明先生收”。

人生转折: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出宫。王国维引为奇耻大辱,愤而与罗振玉等前清遗老相约投金水河殉清,因阻于家人而未果。

王国维为何自溺,至今仍争论不论,一般学者论点有所谓的:“殉清说”、“逼债说”、“性格悲剧说”、“文化衰落说”。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的序言中写道:“或问观堂先生所以死之故。应之曰:近人有东西文化之说,其区域分划之当否,固不必论,即所谓异同优劣,亦姑不具言;然而可得一假定之义焉。其义曰: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吾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其意义为抽像理想最高之境,犹希腊柏拉图所谓Idea者。若以君臣之纲言之,君为李煜亦期之以刘秀;以朋友之纪言之,友为郦寄亦待之以鲍叔。其所殉之道,与所成之仁,均为抽像理想之通性,而非具体一人一事。”

毛泽东有诗云:“莫道昆明池水浅”,那里的水并不深,王国维跳进去,便一头扎到底。事实上并非溺毙,而是被湖底的淤泥朽草,塞满七窍,窒息而死。呜呼,一代学者,草草一生,就这样于污泥浊水中逝去,时年五十一岁。从他身上,翻出一纸遗书,上有“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等字样。有人说,他这个“辱”,为死殉清廷,效忠逊帝;也有人说,他这个“辱”,与他亲家罗振玉有些什么纠葛。但不管什么缘由,当时及后来,都认为不值得。

对王国维死因,其亲属自始至终讳莫如深。而后世臆测大致又分几种: “殉清”说王国维为清朝遗老,更对逊帝溥仪向有国士知遇之感——王国维以秀才身份,被溥仪破大清“南书房行走”须翰林院甲科出身的旧制,召其直入“南书房”——有此思想基础和遗老心态,逢“覆巢”之将再,以自杀而“完节”似乎也是情理之中。所以梁启超以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比之,当时的清华校长曹云祥和罗振玉、吴宓等均持此说。鲁迅在《谈所谓“大内档案”》一文中,称王“在水里将遗老生活结束”,可见也为此论。但反对此说者认为,王国维与罗振玉、郑孝胥、陈宝琛辈有别,郑等效命清室复辟,不惜委身于日本政客。而王国维却领清华职,心无旁骛,潜心学术。他虽“忠清”,却不充其鹰犬,以至“愚忠”至“殉清”程度。所以当时就有人说:“你看他那身边的遗嘱,何尝有一个抬头空格的字?殉节的人岂是这样子的?”

“逼债”说当年溥仪在其《我的前半生》中说:内务府大臣绍英委托王代售宫内字画,事被罗振玉知悉,罗以代卖为名将画取走,并以售画所得抵王国维欠他债务,致使王无法向绍英交待,遂愧而觅死。当时报纸还传,王曾与罗合作做生意亏本,欠罗巨债。罗在女婿(王长子潜明)死后,罗、王已生隙,罗令女居己家为夫守节,逼王每年供其生活费2000元。王国维一介书生,债务在身,羞愤交集,便萌生短见。此说经郭沫若先生笔播,几成定论。但从王遗书对后事的安排看和事后其它一些证据表明,王国维生前并无重债足以致其自尽。“惊惧”说1927年春,北伐军进逼北方,而冯、阎两军易帜,京师震动。有人认为,王国维自杀是怕自己这个前清遗老落入北伐军手中,蒙受耻辱;又王视脑后辫子为生命,当时传言北伐军入城后将尽诛留有发辫者,所以与其被辱,莫若自我了断。但这种说当时即多有人鄙而不取,以为不合王国维立身处世方式。

“谏阻”说认为王国维投湖与屈原投江相类,是以“尸谏”劝阻溥仪听从罗振玉等人主意,有东渡日本避难打算,并认为王、罗两人最后决裂的原因也缘于此因。“文化殉节”说与王国维同为清华导师,且精神相通、过从甚密的陈寅恪先是以“殉清”论王之死,后又认为:“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诸因素”以一遗民绝望于清室的覆亡,以一学者绝望于一种文化的式微,一介书生又生无所据——当王国维徘徊于颐和园长廊,回想起“自沉者能于一刹那间重温其一生之阅历”的箴言,遂“奋身一跃于鱼藻轩前”。也许,这就是王国维自沉之“谜底”。

王罗之隙

后世人都能知道,王国维和罗振玉是师徒关系(罗是王的老师),又是至交朋友,还是亲家俩(王的儿子王潜明娶了罗的女儿罗孝纯)。他们两人同属于中国近代两位承前启后的国学大师,他们相交相伴了三十年之久,共同创立了“罗王之学”,并以安阳之商朝甲骨、敦煌之汉魏简牍、千佛洞之唐宋典籍文书等出土新资料为研究对象,把中国历史向上推进一千余年,取得了让世人惊奇的卓越成果。但他们两人把嫌隙公开化是在王国维的长子王潜明去世以后,就在处理王潜明后事的过程中,罗振玉和王国维发生了一些误会,在罗、王两亲家为王潜明遗款的收存和立嗣等问题上产生分歧,最终引发罗、王二人失和,甚至不再通信,不再见面。他们两人从产生误会到交绝,大概二十天左右。三十年的深厚友谊和这样的亲戚关系为何抵不过这二十天,这让我们今天研究这段历史的学者百思不得其解。当然,在王国维投水自杀后,罗振玉没有再继续无情不管,而是主动承担起料理后事之责,担负治丧,安置家属,整理并迅速出版王国维遗著,这一切是能够让黄泉下的友人、亲家感到慰藉的。[

人物评价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最后一位重要的美学和文学思想家.他第一个试图把西方美学,文学理论融于中国传统美学和文学理论中,构成新的美学和文学理论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既集中国古典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大成,又开中国现代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先河.在中国美学和文学思想史上,他是从古代向现代过渡的桥梁,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 ——梁启超

“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郭沫若

“中国近代之世界学者,惟王国维及陈(陈垣)先生两人。”——伯希和

“南方史学勤苦而太信古,北方史学能疑古而学问太简陋......能够融南北之长而去其短者,首推王国维与陈垣。” ——胡适 “中国有一部《流沙坠简》,印了将有十年了。要谈国学,那才可以算一种研究国学的书。开首有一篇长序,是王国维先生做的,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不懂的音译》)——鲁迅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清华大学王静安先生纪念碑铭》)——陈寅恪

“王国维寥寥几万字的《人间词话》和《红楼梦评论》比朱光潜洋洋百万字的体系建树在美学史上更有地位。”(《选择、接受与疏离——王国维接受叔本华、朱光潜接受克罗齐美学比较研究》)——王攸欣

中国近代自杀的文人:

中国现近代自杀的文人有: 陈天华、王国维、朱湘、老舍、吴晗、邓拓、以群、汪笺(陈寅恪弟子)、傅雷及其夫人朱梅馥、陈梦家、杨朔、闻捷、三毛、顾城、海子„„ 附:

1905年,中国的近代作家陈天华于12月8日蹈海自杀 1927年,诗人兼学者王国维投莫名湖自杀

1933年,朱湘于12月5日在南京采石矶投水自杀 1966年,中国的现代作家老舍投太明湖自杀

1966年,傅雷和他的夫人朱梅馥在上海寓所双双自缢 1966年,新月派诗人陈梦家不堪文革9月3日自杀

1968年,著名作家杨朔,文化大革命中不堪迫害,服安眠药自杀 1968年,诗人远千里于6月22日用刀片割颈动脉而死

1971年,著名诗人闻捷不堪与戴厚英的“跨阶级恋爱”用煤气自杀 1991年,台湾作家三毛在台北自己寓所的卫生间里,用丝袜上吊自杀

1987年,3月3日女诗人蝌蚪用一把精致而锋利的手术刀割断了大腿上的静脉自杀,年仅33岁

1990年,诗人方向服毒自杀,死后葬于千岛湖畔 1991年,戈麦在圆明园附近投水自杀

1994年,顾城用斧头砍伤妻子谢烨(后不治而亡),继而在一棵树上吊颈而死 1996年,著名诗人、报告文学家徐迟从六楼病房阳台上跳楼自,时年82岁

2004年,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用手枪在美国加州洛斯盖多自杀于汽车内,年仅36岁 2004年,以21岁成为中国作协最年轻成员的作家殷谦在肯德基将毒药和着热巧克力饮料一起吞下,年仅27岁

文人大概都因情感细腻,思虑太过,生活却总和愿望背道而驰。若不能清醒地收放,为自己找到出口.大概就会绝望到对生活失望吧。

第五篇:国学大师翟鸿

国学大师翟鸿燊讲座经典

一、道不远人口乃心之门户——建立喜悦心

1、知识是学出来的,能力是炼出来的,人的胸怀、境界、德行,是修出来的。

2、永远不要做气氛和情绪的污染者,永远不要做破场的事。

3、知识不是力量,使用知识才是力量。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4、改变不良习惯:建立正见,建立正思维,建立正语,建立正精进。

5、用人所长,天下无不用之人

用人所短,天下无可用之人

用人所长,必容人所短

6、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7、孔子评价弟子颜回:不迁怒,不二过

8、注意力放在结果上,而不是情绪上

9、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不做准备的人,就是准备失败的人。

10、不动则动,当止则止(道德经)

11、领导:是领袖和导师,有激励能力、引导能力。领导者的价值在于把追随者培养成领导者。领导力就是获得追随者的能力。

二、孝道篇——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

12、阴谋不可外泄,阳谋不可内藏(道德经)——谋成一件大事必合乎阴阳。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鬼谷子)。

13、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校训)。来自于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4、一德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德之不修吾之忧也,德高鬼神惊。

15、德之不修,吾之忧也。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

16、求功要求百世功,求利要求千秋利,求名要求万代名。

三、交友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7、沟通需要控制的三个要素:场景,气氛,情绪

18、沟通的三个特征:行为的主动性,过程的互动性,对象的多样性,目的的双重性。

19、沟通的三种形式:自我沟通,与他人沟通,公众沟通

20、作为领导人要精满、气足、神旺,最难得的是拥有预见未来的能力。

21、团队——口,才;耳,人。就是一个有口才的人,对着一群有耳朵的人说话

22、别人身上的不足,可能就是你存在的价值。

23、人空怕你,就离骂你不远了

24、沟通上没有对与错,只有观念、立场上的不同

25、多说“同时”,少说“但是”

26、一句话可以兴邦,也可以误国

27、脱口而出的演讲,真感实情,就是好的文章

2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9、认同别人,更容易肯定自己

30、赞美是人际沟通的润滑剂;你看待别人的想法会影响别人的行为;赞美对方是让别人将正确的事情做下去。

31、重要的是要认同和重视别人

32、语言要素:文字,传达信息;声音,传达感觉;肢体,传达态度。

33、沟通的三种视线:仰视,平视,腑视

四、管理篇——得其时,当其位

34、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谈笑有红濡,往来无白丁

你每天和谁在一起,喝茶、喝酒、聊天、脑力活动,那就是你的思维格局,你的财富你的成就不会大于你的思维格局。企业和个人最大的极限就是思考方式的刻板化。

35、人生误区:见到好友不交,见到名师不拜

36、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37、“乐学”,反对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乐”、“群乐”精神,学习是快乐的。学乐精神,是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关键。

38、同门为朋,同志为友

39、营销三句话:人脉就是钱脉,关系就是实力,朋友是最大的生产力

40、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海尔企业文化)

41、最好的团队文化是做人的文化。最实用的团队文化是为人处世的文化,最高级的团队文化是精神文化

42、“没有这么多人干扰我,哪里有我做球星的价值”(马拉多纳)

当一个人的心态好的时候,他的思考是正面的,他的行为是精进的。

43、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44、不怕念起,就怕觉迟

45、境由心造: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46、四海之内皆兄弟

47、君子敬而不失,与人恭而有礼

48、随喜,是广结善缘,人际沟通的重要心态!

49、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得跟什么样的人混在一起。

同流才能交流,交流才能交心,交心自然就有交易

50、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圣人后其身,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51、一个好的领导人,要具有利他心。最大的自私就是无私。

52、唯止,能止众止(庄子)

53、利者,义之合也。

54、何以守位,曰人;何以聚人,曰财(易经)

55、财聚则民散,财散由民聚(大学)

56、失道而后有德

失德而后有仁

失仁而后有义

失义而后有礼

57、想赚钱,财布施;当领导,法布施;想成佛,无畏布施

58、心无之心,乐民之乐;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

59、商道,人道,天道。明天道,了人道,开启商道,你的人生才能圆融。

虚极静笃。

五、补充:

60、顾客不仅关心你是谁,他更关心你能给他带来什么好处

61、沟通的5个基本要素:点头、微笑、倾听、回应、做笔记

62、“是的、是的、是的、没错、就按您说的办”

63、顾客不拒绝产品,他也不拒绝服务,他只拒绝平庸

64、成功之道=思考力*行动力*表达力

65、沟通5心:喜悦心、包容心、同理心、赞美心、爱心

66、进入不同类型人的频道,需要把握住6个同步,即:情绪同步、语气语调语速同步、肢体动作表情同步、语言文字同步、价值观及价值规则同步、信念同步

67、把拒绝是一种惯性,当顾客拒绝我们时,我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68、销售不是卖,是帮助对方买

69、亚心为恶

70、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71、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2、见贤思齐,见不贤自省之。

73、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74、“儒”字拆开为“人”,为“需”,营销里你要懂得这个道理,儒商也是这个道理。

75、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无徒。

76、有贤推举方显对,能人帮衬方为王。

77、衣钵传人,托钵传人。带着使命,带着爱心才能托成菩萨。托不了钵,布不了道。要饭心态,最好也就成为丐帮帮主。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每年要托钵向世人讨众智。一天天寒地冻,他遇到一老夫人,老夫人衣着破旧真诚实意地向他钵中放下一块硬币时,“钉”的一声清脆觉人,稻盛和夫回来后悟笔写下“敬天爱人”四字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78、魂:离开身体的精神;魄:依附在身体上的精神。肺神为魄(力肾),魄力学不来,但可以修来。

79、“义”字的甲骨文有人民币¥或者美元$的符号。忠义成就财富。

80、钱少是自家的,再多了就是大家的,再多了就是人民的,所以叫人民币。

81、最笨的人,就是把钱存银行里的人。银行就是把不爱花钱的人的钱拿来给爱花钱的人去花。

8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吾末见好德如好色者。好德如好色。贤贤易色,如好好色,好德如好色。

83、满招损,谦受益。君子之道君子之终也。

84、不读《道德经》不懂人生真谛。——鲁迅语

85、.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注册二进制后,年老时才说,其实二进制不是我发明的,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最就有了,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0”为自然,“1”为上帝。网络的概念老子早就提出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86、儒家自省、慎独、观过;道家叫自知自明,叫观复;佛教叫观自在;党叫自觉。

87、精满气足、神旺,贤主神明,天人合一。

88、人生难道,真法难闻,中国难生。一阴一阳是为道。

89、虚极静笃,瞻彼阕者,虚实生白,吉祥止止。

90、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悟,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像,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寂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

91、一切福田不离方寸,寸田尺宅可治身。

92、体德>悟道>得道。

93、《老子》《庄子》《易经》,道家三玄。

94、“贫穷”二字拆分:没有钱、没有空间、时间的人。

95、杀生就是放生。如:杀日本侵略者就是给中国人民放生。吃植物是给动物放生,适当吃点动物就是为植物放生。

96、连锁店开得最好的是释迦牟尼,千年老字号,遍布全世界,团队坚实,着装整齐,头型一致,打造无底薪团队。

97、宇为空间,宙为时间。

98、顾客被教育出来,员工被教化出来。

99、小而无内,大而无外。道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00、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神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

101、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红莲白藕青荷叶,三教本来是一家。102、不去心斋坐忘读不懂庄子;不虚极静笃、不去观复读不懂老子。103、人变亦常清静,天地悉皆归;静能生慧。

104、天雨虽大不润无要之草,道法虽宽只度有心之人。

105、圣人无二道,圣人无二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106、化干戈为玉帛,化腐朽为神奇,化不可能为可能。

107、知道不等于做到。

108、养气忘言守,降心为无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吕祖百字碑》

109、为学要日益,为道要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无为才能无不为。

110、人生最有生产力的地方:战场、市场。

111、我看到人在动,就看到钱在动,所有的人都可能是我的顾客,顾客兜里的钱是我的,我的产品是他的,我的服务是他的。

112、营销:商品到货币惊险的一跃。

113、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最优秀的人是善于利用别人的时间、金钱,大家一起去干事业的人。

114、改变命运的最好方法:找一个命好的人交朋友,命好的组织、团队加入进去。

115、天地之所以长久,是以不自生,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116、关系就是实力。让我们发生关系吧!在21世纪我的财富、我的成就、我的事业都取决于我跟多少人发生关系,和什么人发生关系,以及发生关系的程度

117、辗转五次可以见到总统。行为改变了沟通方法。不要忽略身边的人,要主动沟通认识朋友,一交二,二成三,三成生意……

118、企业与企业的竞争,最后是心境的竞争。

119、很多人都愿意学习,但是不愿意复习,更不愿意去练习,所以他们没出

息。不是学习没用,而是我没用,因为我没用,所以学习没有用。(要重学以致用)

120、矛与盾的故事,那个提问题的最没意思,因为有警觉有察觉,心态好的人会认为矛有矛的作用,盾有盾的作用,坦克(既有矛又有盾)就出来了。121、.沟通高手就一句话:就按你说的办;问题就是答案;一切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三个动作值三千万!)

122、一个人的不成功,源于朋友太少和质量不好。

123、有学历并不等同于有文化,因为学历归教育部门管,文化归文化部门管,二者根本就不是一个部门

124、领导人修养不够,不仅缺心,而且缺德,招来的人跟着你有未来吗?125、觉者、智者就是佛,学佛是为了修佛,修佛是为了成佛,成佛是为了开悟。

126、当一个人有了出世的智慧再去干入世的事情时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127、每个人最大的局限莫过于时间和空间的变换关系

128、修之以身、其德乃真

129、所谓忙————其实就是心灵的亡

130、只有营销才会产生利润,其他都是成本

131、一个不愿意为别人鼓掌喝彩的人便已经是痴呆的开始

132、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133、一个人的智慧和良知是高于一切的134、一个人往往是因为太过优秀,从而才难以卓越。

135、多花时间成长自己,少花时间苛责别人。多花时间去爱,少花时间去恨。人生有多大出息,取决于你的时间管理。

136、改变你不良的语言惯性就有可能改变你的命运

137、沟通最忌讳的就是一脸死相

138、一个卓越的领导人需要与时消息、与时偕行、与时俱进

139、思考力乃是万力之源

140、最笨的人就是出色的完成了根本不需要去做的事

141、学会放下才能懂得承担,人的烦恼、痛苦,往往都是因为放不下、想不开、忘不了

142、强者会让行为控制情绪,弱者才会让情绪控制行为

143、沟通是信息的传递,是情绪的转移,是感觉的互动

144、勇敢最多只可以杀敌,懂得隐蔽才能够保存自己

145、善战者不怒

146、不要把珍珠和玛瑙放在猪的面前,否则它们会反过来咬你,因为你没有喂它们猪食

147、怀才就像怀孕一样,时间久了早晚会被看出来,如果没被看出来,只能说明怀的还不够

148、好人————就是没有时间去做坏事的人

149、下下等的人也许会有上上等的智慧

150、习惯若不改,结果就不会变

151、不考其源流,莫能通古今之辨;不别其得失,无以获从入之途

152、你关心什么,就会关注什么;你关注什么,就会得到什么,注意力等于事实

153、目标决定你达到目的时得到的是什么东西,过程决定你达到目标时成为什么样的人,过程重于目标,对的过程往往会得到对的结果

154、知识不等于智慧,知识相当于食物,思维能力是消化功能,智慧是营养

155、事物是客观的,但看法是主观的。事物本身不具有意义,有意义的是如何看待事物

156、没有完美的事物,只有完美的看待事物的角度,销售和营销的核心就是找到事物完美的角度,并设法让你的客户也以那个完美的角度去看待你的产品157、多角度的思维方式-―――肯定视角与否定视角,自我视角与非我视角,往日视角与来日视角,求同视角与求异视角,表象视角与局部视角158、思考方式――――结束式的思考方式,启发式的思考方式

159、思维模式――――逻辑思维,逆向思维

160、有爱心必有和气;有和气必有愉色;有愉色必有婉容。改变内在,才能改变面容,相由心生。

161、有钱要感恩,感恩才有福报。有恩才有德,有德才有福,这就是古人说的“厚德载物”。

162、生命取向要高;生命体验要深;生命能量要强。

163、种下一个善念,收获一种良知;种下一种良知,收获一种道德种下一种道德,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164、沟通是由层次感的,有些是不一定让下面的人知道

165、让顾客连续认同你你就成功了

166、技巧一定要跟上人格。

167、问问题的过程:

1)问简单惯性问题;

2)问对方无抗拒点问题;

3)问对对方有好处的问题;

4)让对方说是的问题;

5)让对方连续说是的问题;

6)要学会问诱导对方思维的事处理问题;

7)要问让对方的回答都在预料当中的问题”;

8)开放性的问题;

9)封闭式的问题;

10)让对方二选一的封闭式问题

国学大师王国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