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2014学年小学高效课堂推进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高牛小学高效课堂推进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推进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有效教学,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现就进一步加强我校高效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制定以下制度。
一、备课制度
备课是教师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一项艰苦再创造,需要教师个人钻研《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掌握驾驭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结构和教具的使用,为上课做好准备。教师备课要做到“六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练习。在备课活动中要正确对待教学参考资料和他人经验。要先钻研《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后学习教学参考书,要对他人经验采取联系实际,分析研究、消化吸收,不可照搬照抄;要结合不同的学生实际及教改要求;要做到超周备课,不能临教临备,决不允许教后补备;上课前,要“复备”,进一步熟悉教案,并进行教前修改
二、课堂教学制度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必须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理念,体现“先学后教,当堂检测”的高效课堂教学要求。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并采用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上课参与的积极性。课堂教学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决反对满堂灌,要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一般授课不超过20分钟,并尽可能多地运用电教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掌握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课堂教学要注重课内练习,强化落实,练习要适量适度,精讲精练,符合教学规律,加强技能训练,特别注意要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教师应做到衣着整洁,仪态端庄,教态自然,语言文明,使用普通话教学;严格按课表上课,按计划和进度教学,如有变动应在教后记栏中注明并适当调整下一课时的教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课时计划,不得私自调课;严禁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教师中途不得擅自离开课堂,课堂上禁止接听手机,上课时应把手机调成静音或振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眼保健操,不得挤占该时间上课;禁止教师下课拖堂;严禁坐教、上课吸烟和酒后上课;全体教师应关心爱护学生,教师进入课堂必须清点学生人数。
三、当堂检测制度
当堂检测就是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课堂所学重难点的理解和落实,教师每节课都必须有当堂检测这一教学环节。当堂检测要注意以下七个方面的要点:
1、训练形式要多样。可采用问答、背诵、默写、听写、做检测题、实验等训练形式;训练题目的呈现可以投影展示,可利用练习册;学生答题形式可笔答、板书、口答、抢答等。
2、训练时机要灵活。当堂训练应贯穿一节课始终,灵活机动,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基础,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目标,可以每次自学后逐一训练,即分步训练,但上课结束前必须进行一次综合检测。
3、训练时间要充分。各阶段训练时间总和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每次训练要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完成相关任务。
4、题目要分层。训练题目可实行分层布置,训练题可分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等。
5、题目要应标。检测题要对应、回访和体现学习目标。
6、做题要限时。训练的形式像竞赛、考试那样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作辅导,学生不得抄袭。
7、信息要反馈。当堂训练后,及时反馈矫正,力争做到堂堂清。
四、式上的反思。教学反思的方教学反思制度
教学反思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教师教学反思应该是多视角、多维度的,教学反思除反思课堂教学外,还要注意反思作业批改、辅导、考核评价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力争做好常规教学的全程反思。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抱开放的态度,时时刻刻在“为什么、是什么、怎么会、何时会、何地会”的自我追问中改善自己的教学取向,教学反思应逐渐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惯和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学校要引导教师养成写教学反思的习惯,并追求反思的深度和效度,克服形式如下:
1、课后思,即教师每节课结束后要在教案后写简单的教后记。
2、月反思,即教师每月写一篇有一定深度的教学反思文章在教研组内交流。
3、学期反思,即教师每学期至少要写一篇500字以上有较高质量的教学反思报告在校内交流,并存入教师业务档案。
五、教师听评课制度
(一)、听课数量
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二)、听课要求
1、学校领导推门听课,跟踪听课,同时检查授课与教案是否相符。
2、听课教师必须提前进教室,不能有干扰课堂教学的行为。听课时不能泛泛而听,每节课要选择不同的观测点进行听课,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当堂检测等。
3、听课后要填写好听课记录,并根据《学科课堂教学评价表》对授课者进行认真评价。
4、鼓励学校教师跨学科听课,各学科之间做到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等互相借鉴学习,共同提高。
(三)、评课要求
1、评课可以视学科、规模而定。先由执教教师自我评价,然后人人发言,每位教师针对所听的课说一处值得学习的地方和多处可以改进的地方,以促使执教者加强对自己课堂教学的课后反思。
2、听课教师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善于发现教师讲课中的优点,充分肯定,更多的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要有深度。
3、在充分评议的基础上,最后由评课组织者全面客观地作出总结,使所有教师在听课、评课过程中得到共同提高。
六、作业布置和批改制度
作业布置与批改要求做到“五必”:即有发必收、有收必看、有看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改。作业布置和批改作业的基本要求如下:
1、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可分口头、书面、思考、实验、操作、制作、测量、观察、调查、课外阅读等。
2、作业的内容要精选,份量适当,难易适度,并具有层次性、思考性、应用性、开放性。严格控制课外作业总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做好作业的平衡协调工作。严禁布置惩罚性作业,提倡分层、分类布置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3、书面作业要及时、认真、细致、不漏批错批。重视作业的评讲,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要及时讲评和纠正。对好的作业要予以表扬,督促学生订正错误,对无力订正的学生应进行面批。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优秀作业展评。
4、提倡教师用激励性语言对学生的作业和作品进行评价。每门学科要求学生必须备有纠错本,各科任教师要逐步建立起班级学生的纠错档案。
七、学生辅导制度
教师辅导要坚持“面向全体,正视差异,分类指导”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
1、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开展课外辅导活动,要明确辅导的对象和任务,研究辅导策略,确定辅导重点,制定辅导计划,注重辅导的针对性。
2、坚持分类指导。对学有余力或具有某种特长的学生,应加强指导和培养,借助课外阅读指导、开设学科讲座等形式,为他们提供超前学习或发挥特长条件,促进他们脱颖而出。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应通过针对性训练弥补基础性知识缺陷,帮助其克服困难,改善学习效果。
3、对个别学生中存在的特殊问题,应及时地给予针对性帮助,尤其要注意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不仅要关注学业上的问题,更要关心学生的心理感受。
4、辅导学生要做到课内辅导与课外辅导相结合、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辅导要运用多种形式,可以有个别辅导、课外辅导心理辅导、应考辅导等。
5、教师对学生培优辅差情况要进行真实、及时记录。
6、严禁教师占用综合实践活动、体音美课的时间进行学生辅导,严禁教师利用节假日进行集体补课,严禁教师要求学生征订上级部门规定以外的教辅资料,严禁进行有偿辅导和有偿家教。
八、教学效果检测制度
教学效果检测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学校要把学习效果检测与学习过程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以卷面检测的结果作为评定学生成长的唯一依据。实行抽考、期中、期末检测制度。每次检测后各学科要做好质量分析,学校要有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并研究提升质量的具体措施,学校要做好每次质量检测结果的统计工作,并将材料存档。要认真组织检测命题,检测题要体现教育性、教学性、发展性。试卷编制从易到难,题型应多样,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不出偏怪题、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考查。
九、学生评教制度
学生评教是学校教学管理的措施之一,是完善教学过程考核方案,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搜集教学反馈意见,敦促教师加强业务素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每学期应组织学生评教活动,每次评教活动结束后应将评教情况及时反馈至相关教师,每位教师必须自觉接受学生的评教,并通过学生的评教而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不断地完善自我。
十、教研活动制度
校本教研应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作为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的思维习惯,做到教中研、做中研、研中教、研中做,使研究意识贯穿到日常具体的教学生涯中。现将学校教研活动作如下要求:
1、要有计划性。每学期初,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订学校的教研计划,教研组要制订组的教研工作计划和活动安排。计划要具体详实,切实可行、严禁形式化、任务性、应付检查。
2、教研时间固定化。教研组长会议学校每月召开一次,教研组活动每周1次,教学工作检查学校每学期组织2次。要求活动记录详实,效果实在。
3、“四课活动”经常化。每学期每位教师做一次公开课,年轻教师做一次汇报课,每学科搞一次研究课,学科带头人做一次示范课。力争每学期都能涌现出新的教学能手。
4、要扎实开展听、评课活动。
5、教师要积极进行个人教学反思,并撰写教学反思文章。
6、学期末,教研组要写好教研工作总结,教师要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教研论文,存入学校业务档案学校对教科研有突出成绩的个人或教研组要给予及时表彰和奖励
第二篇:高效课堂管理制度
八庙小学“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管理制度
一、高效课堂实验的保障:
成立课改领导小组例会制度。成立学校“高效课堂”教改实验领导小组,每两周召开一次会议,对教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加以分析、研究,规划、部署下阶段工作,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教改实验的进展情况。
二、高效课堂实验的落实:
教改实验包办制度。实验领导小组成员分别包抓一个年级,教务处包抓四年级,副校长包抓五年级,校长包抓六年级,负责领导本年级的“高效课堂”教改实验工作,要经常深入包抓年级,督查实验的开展。学校实验工作阶段分析制度。实验领导小组每两周召开一次会议,对“高效课堂”教改实验中的典型经验、研究成果、加以分析、总结。
三、高效课堂实验的措施:
1.教改实验研究制度。学校实行集体备课制,所有实验教师每周至少学习两页有关“高效课堂”方面的文章,每月撰写一篇有关教改方面的文章,积极向各级各类报刊投稿。
2、校本培训制度。实验指导小组组织实验教师利用每周三的教研活动时间组织专题性学习和研讨活动,安排开设专题辅导,注意实验教师与非实验教师之间的“互动式”、“体验式”培训。加快“高效课堂”实验信息的沟通和实验资料的积累,为后续培训积累素材。
3、加强一案三单和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制度。实验小组全体实
验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积极开发一案三单。同时学校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力争实验扎实,资料翔实,力争创出特色,搞出成果。
4、总结实验研究成果制度。有计划地总结实验研究成果,定期汇总实验成果,运用网络等媒体宣传实验研究成果,力争出名师、出成果、出品牌,不断扩大学校和教师的知名度。
四、评价与考核:
(一)建标立范
1、导课单的质量:
(1)是否按照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是否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能否结合大纲及教学进度,体现目标意识和教学标准。(3)是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课堂过程组织:
(1)环节紧凑,目标落实到位。(2)学生参与踊跃,参与度高。(3)老师导语清楚。
(4)预习、讲解、点评、反馈重点突出。
3、教学效果:
(1)三查:一查预习整理基础知识状况,了解学情;二查自主、合作、探究的效度,解决目标重点问题;三查知识整理及系统运用的效果。
(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生成新知识的能力。(3)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及准确度、敏捷度。
4、深化巩固:
(1)实现知识系统化,引导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网络。(2)引导学生总结方法、步骤,锻炼规范的答题技能。(3)检查措施科学,能有效督促学生复习巩固。(4)纠错指导与检查及时,帮助学生迅速提高。
(二)考核评价方法:
(1)主要采取小组评价汇总的方法。
(2)根据评价标准对教师的每一节课进行即时评价,每天把评价结果上报教务处。
(3)教务处根据评价结果记载教学实录,进行学期评比。
第三篇:高效课堂管理制度
清塬中学推进高效课堂工作管理制度
一、教师上课规范
(一)上课的基本程序
精神抖擞,进入角色;检查预习,培训组长;确认目标,交流合作; 展示点评,激发热情;紧扣目标,及时点拨;系统整理,检测达标; 温习巩固,确保有效;即时鼓励,解除疲劳;总结课堂,实现目标。
(二)上课的基本要求
目的明确,内容准确,方法科学,语言精炼,组织严谨,激情四射。讲课要做到“五为五突”,“三讲三不讲”。“五为”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育人为目标;“五突”即突出重点难点,突出精讲巧练,突出思维训练,突出因材施教,突出教学效率;“三讲”即讲难点,讲疑点,讲规律方法;“三不讲”即学生已学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不讲。
(三)严格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1、教师提前3分钟到达教室门口,目视学生做好上课准备,使其安静;上课铃响进入教室,师生互致问候后开始上课。
2、教师上课要精神饱满,仪表端庄,穿着整洁、得体,体育教师上课要穿运动衣、运动鞋。举止文明,男教师不敞胸,不穿背心、短裤、拖鞋进教学区;女教师不化浓妆,不戴夸张的饰品,不穿紧身衣、低胸衣、超短裙进入教学区。
3、教师上课时不吸烟、不喝茶,不接打手机,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不随便离开课堂,也不准非授课人员进入课堂干扰教学,不准拖堂。
4、关心爱护学生,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禁讥刺、挖苦和侮辱学生人格,不允许将学生赶出教室。处理违纪学生迅速及时,且不能影响全班学习,不得以少数学生捣乱为由离开课堂。
5、注意纠正学生坐、写姿势,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四)扎实提高教学基本功
1、教师语言要准确规范,精炼生动,富有启发性和吸引力,杜绝语病;注意音量和力度,要抑扬顿挫,有激情;必须用普通话。
2、板书要清晰、简练、准确、规范、布局合理,字体大小适中,使全体学生都能看清楚,可用不同笔色强调重点。不写错别字和不规范简化字。给学生讲解示范题的过程要书写规范完整。
3、教态自然大方,面部表情丰富,眼睛炯炯有神。善于运用肢体语言。
(五)运用科学方法,注重课堂设计,提高教学效益
1、课堂教学必须注重设计,组织严密,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2、严格执行高效课堂的教学程序要求,预设点拨内容,尽力做到少讲或不讲。力求激发学生去发现、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反对教师越俎代庖。
3、恰当利用教具,提高效益。
(六)充分发挥课堂每一分钟的效能,向每一节课要质量
1、强调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思考、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知识掌握的效能。
2、重视学生展示和点评,力求教学过程合乎认知规律。重视知识的网络构建,形成准确、完整的知识体系。
3、要不断提高组织调控能力,及时了解学情,有效矫正不含高效课堂要求的过程,严密调控课堂活动,增强教学过程的民主意识,教学相长。
(七)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习能力,注重创新意识
1、在强化基础、培养能力上狠下功夫。善于指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进行推测、分析,进而增强把握未知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迁移能力。
2、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编制富有特色的导学案,灵活传授知识,培养学习能力。
3、鼓励学生求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八)教学分析、总结和反思
教学分析和总结是对已完成的一节课、一个单元(一章)或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过程、效果、成因及时地进行客观分析、论证和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进一步认识和掌握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开展新学期教学工作的依据和基础。基本要求如下:
1、坚持写好“教学小结”,做到课课有收获。
2、坚持做好单元分析小结,总结单元教学的特点、规律、方法及经验,并查找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法。
3、坚持做好试卷分析,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弥补方案。
4、做好学期学年教学工作总结,内容包括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学生能力发展情况,主要经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及改进的措施。
二、高效课堂听评课制度
为了使全体教师尽快掌握高效课堂流程,熟练操作技术,特制定以下制度,望各教研组、备课组认真执行。
(一)定期组织公开课、观摩课。各教研组每周至少安排一节公开课,所属学科组教师必须参加,要做好听课记录,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向备课组长及包科领导请假,未请假按旷课处理,并计入考核档案。备课组长负责本备课组教师到位情况,并做好统计上报给包科领导。课后教研组长要及时组织评议,并将评议结果形成规范的文字材料上报教务处。
(二)领导带头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分管教学的领导要深入学科,每周听课不少于三节,听课后要参与评课讨论,提出指导性建议和改进措施。包科领导要对所听的课进行打分,打分分为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两个方面:显性因素一般包括教态、普通话、板书、提问学生、调动课堂等;隐性因素包括目标设计及完成、问题设计、学生动脑方面的考察、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课堂知识环节设计等。打分作为该教师量化成绩的一项。
(三)教师坚持听课评课。日常工作中积极参与教学观摩,组长及备课组长每周听课不少于两节,其他教师每周两节,对各年级的公开课、观摩课都要积极参与评课,扬长避短,集思广益。听课时要做好详细的听课过程记录和评课记录。教务处每周要对各任课教师听课情况进行检查,将评课纳入量化考核档案,达不到要求者每次扣量化考核积分一分。
(四)结对子的教师相互听课。老教师与青年教师要在全组范围内结对子,相互探讨观摩。各备课组长把本组内结对子结果以书面形式上报教务处。青年教师要积极听老教师上课,听完课后主动向老教师请教,并在听课本上写出感悟;青年教师每周要准备一节课请老教师指导,并请教师届时听课。老教师每周都要不定时地旁听青年教师一节课,并做好记录。以上两项内容年级组每周检查一次,做好记录并进行总结。
(五)评课时先由授课教师说课,说明授课目标、各环节设计、课堂学生参与情况,并说明本节课的感受及任务完成情况。然后,参加听课的每个教师轮流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见解。绝不能只说好话,不提意见。
三、集体备课制度
(一)各学科组在学科组长统一领导下,以各年级课程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
(二)学科组长组织课程组长根据各年级的教学计划,以新老搭配的方式做好导学案编制组,以周为轮次确定好编制人,分配好具体的备课任务。
(三)导学案编制人根据自己的编写任务,提前一周备课,要求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考纲,和近三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分层设计,先在备课薄上理清教学思路,然后动手编写导学案,形成初稿。
(四)包学科领导和课程组长、编制人一起对导学案的学习目标的准确性,使用说明的具体性,问题导学的引导的实效性,导学案操作的可行性,问题设计的层次性等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编制人做好记录,并根据记录修改学案,印发到每位课程组的每位同志。
(五)课程组长带领每位教师在在集体备课前认真做完导学案,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提出修改意见,在集体备课时进行讨论,由编制人记录,最后由课程组长确认,形成定稿,由包科领导签字后,交印刷室印刷。
(六)编制人根据导学案编制参考答案,由领导签字后交办公室印刷。
(七)每位教师在上完课后,要对导学案的使用效果进行总结反思,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每周课程组集中时间进行总结评价,推荐出一份或多份优秀导学案上报学科组长,由学科组长和包科领导定出名次,上报教务处存档。
(八)集体备课时间安排由教务处协调各学科组确定。
清塬中学
2013年9月1日
第四篇:高效课堂管理制度
永红九年一贯制学校高效课堂
管
理
制
度
教师上课规范
(一)上课的基本程序
精神抖擞,进入角色;检查预习,培训组长;确认目标,交流合作; 展示点评,激发热情;紧扣目标,及时点拨;系统整理,检测达标; 温习巩固,确保有效;即时鼓励,解除疲劳;总结课堂,实现目标。
(二)上课的基本要求
目的明确,内容准确,方法科学,语言精炼,组织严谨,激情四射。讲课要做到“五为五突”,“三讲三不讲”。“五为”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育人为目标;“五突”即突出重点难点,突出精讲巧练,突出思维训练,突出因材施教,突出教学效率;“三讲”即讲难点,讲疑点,讲规律方法;“三不讲”即学生已学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不讲。
(三)严格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1、教师提前3分钟到达教室门口,目视学生做好上课准备,使其安静;上课铃响进入教室,师生互致问候后开始上课。
2、教师上课要精神饱满,仪表端庄,穿着整洁、得体,体育教师上课要穿运动衣、运动鞋。举止文明,男教师不敞胸,不穿背心、短裤、拖鞋进教学区;女教师不化浓妆,不戴夸张的饰品,不穿紧身衣、低胸衣、超短裙进入教学区。
3、教师上课时不吸烟、不喝茶,不接打手机,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不随便离开课堂,也不准非授课人员进入课堂干扰教学,不准拖堂。
4、关心爱护学生,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禁讥刺、挖苦和侮辱学生人格,不允许将学生赶出教室。处理违纪学生迅速及时,且不能影响全班学习,不得以少数学生捣乱为由离开课堂。
5、注意纠正学生坐、写姿势,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四)扎实提高教学基本功
1、教师语言要准确规范,精炼生动,富有启发性和吸引力,杜绝语病;注意音量和力度,要抑扬顿挫,有激情;必须用普通话。
2、板书要清晰、简练、准确、规范、布局合理,字体大小适中,使全体学生都能看清楚,可用不同笔色强调重点。不写错别字和不规范简化字。给学生讲解示范题的过程要书写规范完整。
3、教态自然大方,面部表情丰富,眼睛炯炯有神。善于运用肢体语言。
(五)运用科学方法,注重课堂设计,提高教学效益
1、课堂教学必须注重设计,组织严密,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2、严格执行高效课堂的教学程序要求,预设点拨内容,尽力做到少讲或不讲。力求激发学生去发现、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反对教师越俎代庖。
3、恰当利用教具,提高效益。
(六)充分发挥课堂每一分钟的效能,向每一节课要质量
1、强调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思考、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知识掌握的效能。
2、重视学生展示和点评,力求教学过程合乎认知规律。重视知识的网络构建,形成准确、完整的知识体系。
3、要不断提高组织调控能力,及时了解学情,有效矫正不含高效课堂要求的过程,严密调控课堂活动,增强教学过程的民主意识,教学相长。
(七)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习能力,注重创新意识
1、在强化基础、培养能力上狠下功夫。善于指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进行推测、分析,进而增强把握未知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迁移能力。
2、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编制富有特色的导学案,灵活传授知识,培养学习能力。
3、鼓励学生求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八)教学分析、总结和反思
教学分析和总结是对已完成的一节课、一个单元(一章)或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过程、效果、成因及时地进行客观分析、论证和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进一步认识和掌握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开展新学期教学工作的依据和基础。基本要求如下:
1、坚持写好“教学小结”,做到课课有收获。
2、坚持做好单元分析小结,总结单元教学的特点、规律、方法及经验,并查找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法。
3、坚持做好试卷分析,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弥补方案。
4、做好学期学年教学工作总结,内容包括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学生能力发展情况,主要经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及改进的措施。
高效课堂听评课制度
在高效课堂临帖阶段,为了使全体教师尽快掌握高效课堂流程,熟练操作技术,特制定以下制度,望各教研组、备课组认真执行。
(一)定期组织公开课、观摩课。各教研组每周至少安排一节公开课,所属学科组教师必须参加,要做好听课记录,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向备课组长及包科领导请假,未请假按旷课处理,并计入考核档案。备课组长负责本备课组教师到位情况,并做好统计上报给包科领导。课后教研组长要及时组织评议,并将评议结果形成规范的文字材料上报教务处。
(二)领导带头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分管教学的领导要深入学科,每周听课不少于三节,听课后要参与评课讨论,提出指导性建议和改进措施。包科领导要对所听的课进行打分,打分分为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两个方面:显性因素一般包括教态、普通话、板书、提问学生、调动课堂等;隐性因素包括目标设计及完成、问题设计、学生动脑方面的考察、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课堂知识环节设计等。打分作为该教师量化成绩的一项。
(三)教师坚持听课评课。日常工作中积极参与教学观摩,组长及备课组长每周听课不少于两节,其他教师每周两节,对各年级的公开课、观摩课都要积极参与评课,扬长避短,集思广益。听课时要做好详细的听课过程记录和评课记录。教务处每周要对各任课教师听课情况进行检查,将评课纳入量化考核档案,达不到要求者每次扣量化考核积分一分。
(四)结对子的教师相互听课。老教师与青年教师要在全组范围内结对子,相互探讨观摩。各备课组长把本组内结对子结果以书面形式上报教务处。青年教师要积极听老教师上课,听完课后主动向老教师请教,并在听课本上写出感悟;青年教师每周要准备一节课请老教师指导,并请教师届时听课。老教师每周都要不定时地旁听青年教师一节课,并做好记录。以上两项内容年级组每周检查一次,做好记录并进行总结。
(五)评课时先由授课教师说课,说明授课目标、各环节设计、课堂学生参与情况,并说明本节课的感受及任务完成情况。然后,参加听课的每个教师轮流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见解。绝不能只说好话,不提意见。
(六)每周一至周五上午第四节,在阅览室举行高效课堂公开课,要求无课教师前来观摩。教务处负责做好记录。
集体备课制度
(一)各学科组在学科组长统一领导下,以各年级课程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
(二)学科组长组织课程组长根据各年级的教学计划,以新老搭配的方式分配好导学案编制组,以周为轮次确定好编制人,分配好具体的备课任务。
(三)导学案编制人根据自己的编写任务,提前一周备课,要求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考纲,和近三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分层设计,先在备课薄上理清教学思路,然后动手编写导学案,形成初稿。
(四)包学科领导和课程组长、编制人一起对导学案的学习目标的准确性,使用说明的具体性,问题导学的引导的实效性,导学案操作的可行性,问题设计的层次性等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编制人做好记录,并根据记录修改学案,印发到每位课程组的每位同志。
(五)课程组长带领每位教师在在集体备课前认真做完导学案,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提出修改意见,在集体备课时进行讨论,由编制人记录,最后由课程组长确认,形成定稿,由包科领导签字后,交文印室印刷。
(六)编制人根据导学案定稿编制参考答案,由领导签字后交文印室印刷。
(七)每位教师在上完课后,要对导学案的使用效果进行总结反思,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每周课程组集中时间进行总结评价,推荐出一份或多份优秀导学案上报学科组长,由学科组长和包科领导定出名次,上报教务处存档。
(八)集体备课时间安排由教务处协调各学科组确定。
第五篇:柏城小学高效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柏城小学高效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推进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现就进一步加强我校高效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指定一下制度。
一、备课制度
备课是教师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一项艰苦再创造,需要教师个人钻研《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掌握驾驭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结构和教具的使用,为上课做好准备。教师备课要做到“六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练习。在备课活动中要正确对待教学参考资料和他人经验。要先钻研《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后学习教学参考书,要对他人经验采取联系实际,分析研究、消化吸收,不可照搬照抄;要结合不同的学生实际及教改要求;要做到超周备课,不能临教临备,决不允许教后补备;上课前,要“复备”,进一步熟悉教案,并进行教前修改。备课成果的呈现形式是电子教案,其作用都是用来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电子教案不能变成教师不备课的一个理由,对于将电子教案学校对于教师备课和上课一致性必须要有严格的监控管理机制。多媒体课件只可以起辅助教学作用,绝不能替代教案。
二、课堂教学制度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必须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理念,体现“先学后教,当堂检测”的高效课堂教学要求。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并采用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上课参与的积极性。课堂教学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决反对满堂灌,要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一般授课不超过20分钟,并尽可能多地运用电教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掌握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课堂教学要注重课内练习,强化落实,练习要适量适度,精讲精练,符合教学规律,加强技能训练,特别注意要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教师应做到衣着整洁,仪态端庄,教态自然,语言文明,使用普通话教学;严格按课表上课,按计划和进度教学,如有变动应在教后记栏中注明并适当调整下一课时的教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课时计划,不得私自调课;严禁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教师中途不得擅自离开课堂,课堂上禁止接听手机,上课时应把手机调成静音或振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眼保健操,不得挤占该时间上课;禁止教师下课拖堂;严禁坐教、上课吸烟和酒后上课;全体教师应关心爱护学生,教师进入课堂必须清点学生人数。
三、当堂检测制度
当堂检测就是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课堂所学重难点的理解和落实,教师每节课都必须有当堂检测这一教学环节。当堂检测要注意以下七个方面的要点:
1、训练形式要多样。可采用问答、背诵、默写、听写、做检测题、实验等训练形式;训练题目的呈现可以投影展示,可利用练习册、全优课堂,也可以利用导学案;学生答题形式可笔答、板书、口答、抢答等等。
2、训练时机要灵活。当堂训练应贯穿一节课始终,灵活机动,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基础,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目标,可以每次自学后逐一训练,即分步训练,但上课结束前必须进行一次综合检测。
3、训练时间要充分。各阶段训练时间总和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每次训练要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完成相关任务。
4、题目要分层。训练题目可实行分层布置,训练题可分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等。
5、题目要应标。检测题要对应、回访和体现学习目标。
6、做题要限时。训练的形式像竞赛、考试那样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作辅导,学生不得抄袭。
7、信息要反馈。当堂训练后,及时反馈矫正,力争做到堂堂清。
四、教学反思制度
教学反思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教师教学反思应该是多视角、多维度的,教学反思除反思课堂教学外,还要注意反思作业批改、辅导、考核评价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力争做好常规教学的全程反思。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抱开放的态度,时时刻刻在“为什么、是什么、怎么会、何时会、何地会”的自我追问中改善自己的教学取向,教学反思应逐渐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惯和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学校要引导教师养成写教学反思的习惯,并追求反思的深度和效度,克服形式上的反思。教学反思的方式如下:
1、课后思,即教师每节课结束后要在导学案后写简单的教后记。
2、月反思,即教师每月写一篇有一定深度的教学反思文章在教研组内交流。
3、学期反思,即教师每学期至少要写一篇500字以上有较高质量的教学反思报告在校内交流,并存入教师业务档案。要倡导教师将教学反思发表或网上交流。
五、教师听评课制度
一、听课数量
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
二、听课要求
1、学校领导推门听课,跟踪听课,同时检查授课与教案是否相符。
2、听课教师必须提前进教室,不能有干扰课堂教学的行为。听课时不能泛泛而听,每节课要选择不同的观测点进行听课,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当堂检测等。
3、听课后要填写好听课记录,并根据《学科课堂教学评价表》对授课者进行认真评价。
4、鼓励学校教师跨学科听课,各学科之间做到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等互相借鉴学习,共同提高。
三、评课要求
1、评课可以视学科、规模而定。先由执教教师自我评价,然后人人发言,每位教师针对所听的课说一处值得学习的地方和多处可以改进的地方,以促使执教者加强对自己课堂教学的课后反思。
2、听课教师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善于发现教师讲课中的优点,充分肯定,更多的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要有深度。
3、在充分评议的基础上,最后由评课组织者全面客观地作出总结,使所有教师在听课、评课过程中得到共同提高。
六、作业布置和批改制度
作业布置与批改要求做到“五必”:即有发必收、有收必看、有看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改。作业布置和批改作业的基本要求如下:
1、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可分口头、书面、思考、实验、操作、制作、测量、观察、调查、课外阅读等。
2、作业的内容要精选,份量适当,难易适度,并具有层次性、思考性、应用性、开放性。严格控制课外作业总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做好作业的平衡协调工作。严禁布置惩罚性作业,提倡分层、分类布置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3、书面作业要及时、认真、细致、不漏批错批。重视作业的评讲,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要及时讲评和纠正。对好的作业要予以表扬,督促学生订正错误,对无力订正的学生应进行面批。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优秀作业展评。
4、提倡教师用激励性语言对学生的作业和作品进行评价。每门学科要求学生必须备有纠错本,各科任教师要逐步建立起班级学生的纠错档案。
七、学生辅导制度
教师辅导要坚持“面向全体,正视差异,分类指导”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
1、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开展课外辅导活动,要明确辅导的对象和任务,研究辅导策略,确定辅导重点,制定辅导计划,注重辅导的针对性。
2、坚持分类指导。对学有余力或具有某种特长的学生,应加强指导和培养,借助课外阅读指导、开设学科讲座等形式,为他们提供超前学习或发挥特长条件,促进他们脱颖而出。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应通过针对性训练弥补基础性知识缺陷,帮助其克服困难,改善学习效果。
3、对个别学生中存在的特殊问题,应及时地给予针对性帮助,尤其要注意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不仅要关注学业上的问题,更要关心学生的心理感受。
4、辅导学生要做到课内辅导与课外辅导相结合、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辅导要运用多种形式,可以有个别辅导、课外辅导心理辅导、应考辅导等。
5、教师对学生培优辅差情况要进行真实、及时记录。
6、严禁教师占用综合实践活动、体音美课的时间进行学生辅导,严禁教师利用节假日进行集体补课,严禁教师要求学生征订上级部门规定以外的教辅资料,严禁进行有偿辅导和有偿家教。
八、教学效果检测制度
教学效果检测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学校要把学习效果检测与学习过程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以卷面检测的结果作为评定学生成长的唯一依据。实行月考、期中、期末检测制度。对毕业班实行月检测管理,对非毕业班实行单元过关制管理,每次检测后各学科要做好质量分析,学校要有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并研究提升质量的具体措施,学校要做好每次质量检测结果的统计工作,并将材料存档。学校要认真组织检测命题,检测题要体现教育性、教学性、发展性。试卷编制从易到难,题型应多样,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不出偏怪题、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考查。
九、学生评教制度
学生评教是学校教学管理的措施之一,是完善教学过程考核方案,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搜集教学反馈意见,敦促教师加强业务素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每学期应组织学生评教活动,每次评教活动结束后应将评教情况及时反馈至相关教师,每位教师必须自觉接受学生的评教,并通过学生的评教而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不断地完善自我。
十、教研活动制度 校本教研应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作为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的思维习惯,做到教中研、做中研、研中教、研中做,使研究意识贯穿到日常具体的教学生涯中。现将学校教研活动作如下要求:
1、要有计划性。每学期初,教导处须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订学校的教研计划,教研组要制订组的教研工作计划和活动安排。计划要具体详实,切实可行、严禁形式化、任务性、应付检查。
2、教研时间固定化。教研组长会议学校每月召开一次,教研组活动每周1次,教学工作检查学校每期组织2次。要求活动记录详实,效果实在。
3、“四课活动”经常化。每学期每位教师做一次汇报课,每学科搞一次研究课,学校组织一次优质课评选,组织一次示范引领课。力争每学期都能涌现出新的教学能手。
4、要扎实开展听、评课活动。
5、教师要积极进行个人教学反思,并撰写教学反思文章。
6、学期末,教研组和教导处要写好教研工作总结,教师要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教研论文,存入学校业务档案学校对教科研有突出成绩的个人或教研组要给予及时表彰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