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常态新举措全面发展教育事业
新常态
新举措 全面发展学前教育事业
学前办成立于2013年。全县学前教育民办幼儿园xx所,乡镇中心幼儿园xx所,在园幼儿xxxxx人,左园教职工xxxx人。三年来,在教育局的领导下,新常态、新举措,出色地完成了教育局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全力推进学前教育发展,使全县学前教育规范、有序向前发展。现就三年业的工作总结和xxx年工作打算如下:
一、主要工作
1、规范学前教育管理制度。三年来,制订了《xx县幼儿园管理实施办法》、《xx县学前教育机构的伙食管理制度》、《xx县公、民办幼儿园财务管理制度》、《xx县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和认定工作的管理办法》等文件。
2、依法管理学前教育机构。学前办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施条例》和《湖南省幼儿园标准(湘教发[2008]54号)的有关规定开展工作。对初审受理后的民办教育机构,按许可时间的规定,办学条件以及履行相关行政程序,对申报审批的资料进行全面审查,组织专家组赴实地评估,并将评审结论书提交局办公会会议审定。
3、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全县3-5岁学龄儿童共有xxxxx人,现有幼儿园xxx所,其中公办园xx所,民办园xx所,在园的xxxx人,毛入园达到xx%。三年来,全县学前教育总投入资金近xx个亿。我县共建设xx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利用闲臵校舍改建的园xx所,总投入xxxx。利用社会力量办园总投入近xx个亿。
4、强化安全工作意识。督促学前教育机构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安全工作常规督查和专项安全督查。三年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安全事故为零。
5、整顿非法办园工作。为了规范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促进民办幼儿园办学有序、健康发展。每年教育局组织相关股室组成“XX县清理整顿无证幼儿园行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三年来,教育局下达整改通知书30余份。
6、落实学前教育优惠政策。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学前教育优惠政策。
7、建设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三年来,通过国培、省市培训,完成xx人次园长培训,xx人次为师培训,利用寒暑假请幼师专家、名师进行培训共xx天。
8、积极争取学前教育巡回支教试点工作。xxx年xx月至xxx年xx月,全省试点工作只有xx个县,促进了我县幼儿教师队伍和幼儿园建设的发展。
9、积极鼓舞教师参加民办教育论文评选。三年来,我县幼
儿教师共获得一等奖xx篇;二等奖xx篇;三等奖xxx篇。
10、认真组织幼儿园一日活动展示。三年来共组织了xx次活动。主要是为了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促进全县幼儿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11、认真组织落实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每年一次的系统建设工作。主要包括前提准备、部署运行、数据采集、数据录入、数据审核、系统应用、督导检查。这项工作任务繁杂,工作量极大。
12、幼儿园预防接种查验工作。每期开园部署,落实预防接种查验工作,督查幼儿预防接种证查验证明,保证全县幼儿健康入园。
13、认真组织学前教育机构年检工作。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精神,每年对民办的幼儿园、公办园进行一年一度办学情况评佳。对幼儿园办得好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并授予优秀单位称号,对幼儿园办得差的给予整改。确保全县学前教育办学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14、不断完善“属地管理”的职责。学前教育线长面广。2014年教育局实行“属地管理”、“就还自愿区域划分”的原则。在招生、收费入学等问题上,管理不断得到落实,效果不断明显,保证了全县学前教育机构政令畅通,大局稳定。
二、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全县学前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唯利观念较重。部分幼儿园在办园指导思想上一开始就存在着这样的错误认识,不是把办好幼儿园当作公益事业、自己人生的一大事业来对待,而是纯粹当作是一件短期赢利赚钱手段来操作。这样的办学指导思想,必然会导致急功近利,唯利是图,以上问题,必须科学分析,采取如下措施加以解决:
1、强化“属地管理”职责。加大各督学区、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心小学管理民办幼儿园的权利。民办幼儿园 通过属地管理的要求。申报报告由学校、督学办签字同意才向教育局申报。
2、公正、公平对待民办幼儿园。实行属地管理,份额要求公正,从而对待民办园和公办园,按照党的政策“积极鼓励、大力支持”,不能承意刁难民办园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
3、依法依规,加强民办幼儿园管理。普查性的幼儿园认定、年检评估。跨区域招生、安全工作等,教育局将排除一切外来干扰,坚持原则,按规办事,如有违规,幼儿园不能享受国家任何补助,不能评优评先,年度办学情况评估将“一票否
三、2016年工作任务和要求
抓“普惠”,促行为规范。一是严格执行《xx县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和认定工作的管理办法》,坚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条件、办园水平、办园行为的规范,建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二是严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准入关。对申报的民办幼儿园进行科学评估,确保“普惠”质量。
第二篇:后勤管理 “新举措”催生服务作风 “新常态”
后勤管理 “新举措”催生服务作风 “新常态”
新华网电力频道10月23日电 从引进专业服务公司,到增配后勤服务人员;从优化职工就餐方案,到建立考核评价机制,伴随着密集出台的各项后勤管理新举措,富阳供电公司迎来了后勤服务“2014升级版”
随着一个个新举措,一项项新服务的落地,富阳供电公司的职工开始感受到来自后勤部门的实实在在变化,同时也倒逼着后勤服务作风的根本转变。
为解决好这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问题,形成后勤服务“新作风”,使“新作风”成为 “新常态”。半年多来,富阳公司后勤部门进行了积极探索„„。
从“单管单查”的旧常态转变为“联管联查”的新常态
“我们过去后勤服务这一块由供电公司下属的物业公司单独管理,现在采用的是多部门联动,属地化管理的新模式,这样可以克服服务点分散,管理不到位这样的老大难问题”。富阳供电公司办公室主管后勤工作的吕福强副主任对笔者说。
据了解,富阳供电公司目前共有生产、办公、营业服务等网点66个。过去,各点的保安、保洁、会务、绿化、炊事等后勤工作均由物业公司派员驻点服务,由于点多面广、零星分散,给日常管理造成极大困难。
“我们66个服务点,过去每个月跑一遍就需要四五天时间,对服务人员责任心和服务状况监管大部分时间处于盲区,导致后勤服务人员惰性膨胀,服务积极性不高,工作上很被动。现在采用的属地化管理模式,我们派过去的人,由所在单位进行监督和管理,我们只负责业务指导和考核联络工作,这样做的好处是,监管的实时性增强了,盲区减小了,服务效率提高了”。富阳供电公司下属的物业公司总经理傅国友说。
以网格化管理为支撑,建立主管部门、物业公司、受委专业公司、属地单位四位一体“联管联查”和“信息共享”新机制,是富阳供电公司遂行后勤服务管理新模式的一大新举措。以保安服务为例,新模式采取由供电公司安监部牵头负总责,物业公司负责业务指导、信息收集和考核联络工作,受委专业公司负责具体派员驻点服务,属地单位负责日常监管。新机制同时规定四部门每月必须开展不定期的联查或抽查,并建立联查或抽查信息共享机制,传递到各部门、各单位,作为对各部门、各单位综合评比、绩效点评的依据纳入到月度考核当中。
“现在的模式哪怕每个部门、每个单位每月只查一次,每月就有四次,加上属地单位的日常监督,受委专业公司的责任心教育,这样的高压管理态势,不怕我们的后勤服务作风建设搞不上去”。富阳供电公司下属物业公司党支部书记刘宏说。
从“提醒式”服务的旧常态转变为“计划式”服务的新常态
对负责城区各单位后勤服务的供电公司下属物业公司物管部主任倪小兰来说,新举措带来的最直接感受就是,工作更有计划了,开展起来更顺畅了。
“过去我们搞保洁、会务、生活设施设备维保等工作,靠的是供电公司办公室临时通知或者提醒,往往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毫无章法。现在建立了考核评价机制,明确了责任,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怎么干?现在反过来要提醒供电公司办公室给予工作上的配合了”。
以季节为牵引,按照24节气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并按计划有条不紊的分步实施,是目前倪小兰开展工作的一个“新常态”。
“现在我上班的第一件事,是看看工作计划表,今天要干什么工作,里面什么时候进行绿化除草,什么时候进行外墙保洁,什么时候进行空调、电梯维保,什么时候进行饮水机、水池清洗等,都记载的清清楚楚,完全不需要临时提醒或通知了”。
在倪小兰看来,这种服务样式的改变带来的是服务作风的转变,而且这种风气所聚集的正面效应正在向每一个员工、每一个基层服务点传递扩散,成为后勤服务作风建设的一个“新常态”。
从“被动式”服务的旧常态转变为“主动式”服务的新常态 对于后勤服务中的日常维护维修新举措,物业公司维修班的班长陈长根感悟颇多。
“过去我们一般只接受各服务点报修,比如灯坏了、门破了、水管漏了,平时很少进行主动巡查。现在不一样了,我们除了接受日常报修外,为了降低维修率的考核指标,我们每月还要开展两次主动巡查,虽然辛苦一点,但维修率确实下来了”。
据他统计,维修班去年一年共接受报修1327次,平均每天5次;但今年6-9月份,四个月共接受报修334次,平均每天3.8次,维修率明显下降。
同样有话要说的还有物业公司主管食堂的负责人王剑。
“现在的食堂就餐服务牵扯到职工满意度考核问题,不能像过去那样“差不多”就行,我们的服务必须要围绕职工转,必须有一种主动服务的意识”。
确实,王剑所管理的四家食堂非常善于利用各种便利条件,搞点小创新、微服务。当他们看到食堂边上有片荒废的空地时,马上组织食堂员工,种上各色四季蔬菜,用来改善食堂餐桌;当他们发现下雨天员工就餐伞具无处放置时,就立即联系制作单位,在出入口增设门厅,设置伞具架;当他们得知有的员工因意外造成腿脚不灵便,难以上食堂就餐时,他们又积极送餐上门,开展暖心服务„„。
“食堂服务工作好不好,最终还是要职工说了算”。在一次班组会议上,王剑用这句话做了总结。在今年9月开展的食堂服务满意度测评中,王剑所直接管理的城区四家食堂满意度均在90%以上。
新举措带来新服务,新服务催生新作风。富阳供电公司后勤部门的每一位员工正是以这种兢兢业业的姿态努力催生着后勤服务新作风的形成,使新作风逐渐成为企业进步的新动力,服务作风建设的“新常态”。(宋小忠)
服务创新——物业公司创新服务举措
不断提升服务价值
新春伊始,物业公司紧紧围绕集团公司提出的“创新服务。稳步发展”的总体目标,提出了2013年创新服务的新举措:
一、抓创新突破,提升服务价值
1、整合人力资源,提高维修服务及时性。为有效整合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提高维修的及时性,物业公司近期对现有运行部、维修部、营业部和工程部进行了重新整合,调整后四个部门归并为两个部门:动力运营部主要负责设施设备的运行管理(送变电除外)和房产日常巡检,项目的操作和实施,水、电、暖、空调等各类费用的查收工作、设施设备维护档案的建档及录入,报修接待及服务回访等工作。综合维修部主要负责物业公司承接集团公司规定业务板块的全部维修工作及承揽内包工程的实施。此次调整后,涉及管理及维修技术人员22人,将会大大提高维修方面的工作效率,相对解决了维修队伍人员不足问题。
2、提高服务意识,加强服务督查。2013年物业公司将重点放在维修回访上,强化对维修时限和质量的督查,力争接到报修后30分钟到到现场,报修完成率达到100%,回访及信访回复率达到100%,同时结合 “学朵朵,从服务抓起”的服务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3、将征询服务对象意见座谈会作为常态进行落实。近期召开服务征求会,介绍一些能源消耗和服务收费的标准,及时解决影响经营工作的问题,通过沟通减少误解。在二季度进行提升服务内容的建议征文活动,广泛听取服务对象对我们服务工作的心声。
4、在继续推行“两个不管,两个不论,两个保证”举措的基础上,各项维修服务以不影响经营为前提开展,最大限度的保证经营。
二、挖掘潜力,积极打造黑马
1、提高车位利用率。一是通过采取电子数据显示和人力引导,增加入场车辆的数量。二是积极拓展业务,根据需求适时开启夜间停车,形成停车洗车全方位服务。三是密切关注周边停车场的收费动态,做好调研,适时提高停车标准。
2、做好服务跟进工作。针对经营单位提出的“消费免费停车2小时”的促销活动,积极与其沟通、协调具体的划账办法和细则。
3、积极解决自行车管理问题。针对集团民治生活会提出的自行车棚问题。考虑到按照物价局核定的收费标准,自行车存车收入与人力投入不成正比的情况,物业公司积极想办法,通过将自行车棚分点承包,即通过承包人管理自行车棚,存车费归其所有,并提供小范围售货方式弥补收费不足。现此工作已全部展开。目前已有2个自行车棚分包出去。
4、加强停车场保洁管理。针对外包保洁效果不好的问题,今年我公司将通过内包的办法予以解决。既提高保洁质量,也能适当提高保洁人员的工资收入。
三、通过设备档案管理信息化,实行资源共享。争取按期完成维护档案OA录入工作,并加强设施、设备维护10日内及时录入档案工作,并将此作为对部门考评的一项内容。
维修服务部创新服务举措,实施回访制
新闻编号:2009076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03日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后勤集团校本部分公司维修服务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机遇促进工作,努力提高维修工作的整体水平,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的正确思路,落实到促进工作的具体措施上来,使零修工作更上新台阶。
近两年来,维修服务部的日常工作严格按照ISO9001国际认证的标准进行。为了使服务更完善,维修服务部特增加了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即实行回访制。为此,制定了《零修回访规定》,并指定回访员,每天按照工作量的百分之三十至五十进行电话回访和上门现场回访,每周向班长通报回访情况,每月召集维修服务部全体人员进行一次全面讲评。
通过回访,不仅能够有效监督员工的服务质量,更能收集到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掌握了解广大师生的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对于回访人员在回访过程中遇到客户提出的建议及意见,维修服务部的工作人员将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回复,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在回访中广大师生对维修服务部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5月19日回访员上门到西苑进行回访。90几岁高龄的李老先生热情的接待了我们的工作人员。他说:“是你们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如果没有你们的服务我有很多的问题都难以解决,谢谢你们!”由于老人的视力不好,他特意请来了邻居帮他填写了评语,最后老人家认真的签写了他的名字。维修服务部钟乐甫主任说:“每一声感谢都是对我们辛勤付出的回馈,每一段评语都给予我们的鼓励与鞭策。回访工作我们会坚持和深入下去,服务师生客户满意永远是我们的服务宗旨。”
维修服务部创新服务举措,实施回访制
新闻编号:2009076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03日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后勤集团校本部分公司维修服务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机遇促进工作,努力提高维修工作的整体水平,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的正确思路,落实到促进工作的具体措施上来,使零修工作更上新台阶。
近两年来,维修服务部的日常工作严格按照ISO9001国际认证的标准进行。为了使服务更完善,维修服务部特增加了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即实行回访制。为此,制定了《零修回访规定》,并指定回访员,每天按照工作量的百分之三十至五十进行电话回访和上门现场回访,每周向班长通报回访情况,每月召集维修服务部全体人员进行一次全面讲评。
通过回访,不仅能够有效监督员工的服务质量,更能收集到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掌握了解广大师生的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对于回访人员在回访过程中遇到客户提出的建议及意见,维修服务部的工作人员将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回复,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在回访中广大师生对维修服务部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5月19日回访员上门到西苑进行回访。90几岁高龄的李老先生热情的接待了我们的工作人员。他说:“是你们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如果没有你们的服务我有很多的问题都难以解决,谢谢你们!”由于老人的视力不好,他特意请来了邻居帮他填写了评语,最后老人家认真的签写了他的名字。维修服务部钟乐甫主任说:“每一声感谢都是对我们辛勤付出的回馈,每一段评语都给予我们的鼓励与鞭策。回访工作我们会坚持和深入下去,服务师生客户满意永远是我们的服务宗旨。”
江西师范大学:未雨绸缪 开拓创新
[内容提要] 以创新求发展,是我公司创业的三大基本理念之一;我们在公司创业之初就大打创新牌,是基于对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我公司所处的内外环境及未来走向的审慎考虑。
我公司正处在一个转型期。我们认为,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仅仅是形成规模优势,更重要的是取得行业优势,成为同行的领跑者。要先人一步,做强做大做优,关键在于创新。为此,我们把公司发展的着眼点和着力点都放在创新上。我们的经营对策可概括为四句话:确立新理念,打造新模式,引领新潮流,谋求新发展。
相对于经营项目、生产技术等硬件的创新而言,公司组织管理、人才方略、文化建设等软件的创新,是一项更复杂更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在创新思路上,始终把建立一个科学的组织架构和工作体系放在一个战略高度。同时,我们在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强化企业品牌意识方面,也独辟蹊径,迈出了新步子。
一、审时度势谋创新
我公司经过三年的拼搏,员工队伍扩大了四倍,公司资产由成立之初的600万元激增到现在的7000多万元。面对如此迅猛的发展势头,我们强化改革意识,开拓创新思路,以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为导向,对事关公司发展的管理模式、人事制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讨,出台了一系列的革新方案。
首先,随着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步伐的加快,受国家政策的引导,社会企业和民间资本大举进入高校后勤市场,市场竞争的大幕已经拉开,我们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形势十分严峻。
其次,从政策环境来看,国家一些相关政策的走势将对我们公司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比如,职工的社会保险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所有企事业单位都必须为员工缴纳足额的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不这样做就是违法。仅此一项,以我公司现有人员计算,每年将增加二百万元以上开支。该政策的实行,按我们公司现有的赢利能力,我们的经营利润已经受严重影响。因此,因事设岗,精兵简政,提高工业化程度,包括启用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岗位职数,降低“人头费用”已势在必行。
再比如,国家的税制将进一步改革。有些政策已经见诸报端。通过税赋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其中农产税的减免,加之市场上农副产品的明显涨势,其行业利润空间扩大已成定势。时不我待,我们必须实施新的经营战略,抓紧建立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大力谋求边缘利润。
第三,同各类竞争对手相比,我们在公司体制、组织架构、人事分配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在现有体制下,我们在经营决策和日常管理上不得不去平衡各种人员或部门关系,权衡利害关系,也不得不花大量的精力去“谋人”而不是谋事,这恰恰是现代企业之大忌。所以,我们要进一步推进公司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最大限度地把民营企业的灵活优势和公有企业的规模优势有机地整合起来,使之成为我们强大的体制优势。
我们在企业结构和布局方面也存在明显的缺陷。我们公司从组建开始就已经是一种多元化的经营格局,却一直没有与之配套的组织架构。不同的经营部门实际上是从事不同的行业经营,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要直接管理这么多经营部门业务,就逐步变成了“万精油”,似懂非懂,懂而不专;同时,相关经营实体从法律上担不起终身责任,做不大,做不强,做不专。
还有人事分配问题。一个企业存在着两种身份,两种分配体系,同工而不同酬,同船而不同命,心里隔着一层膜,又如何能同心协力,同舟共济?更有甚者,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玩的。一个事实上的企业,却不按企业的规范和标准办事,如此下去,势必严重阻碍公司未来的发展。
要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不能靠、等政策,唯一的出路,就是创新。
二、大刀阔斧搞创新
我们公司正处在一个由传统企业模式向现代企业模式过渡的转型期。鉴于上述我们面对的形势,所处的环境和必须迎接的竞争挑战,我们把公司发展的着眼点和着力点都放在了创新上。
(一)确立新理念
确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并为之始终不渝地努力,这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基础。“麦当劳”就是以“质量、卫生、服务 ”的经营理念打遍全世界的一个成功范例。我国北方的大连,也是凭借经营城市的全新理念,在全国城市建设中脱颖而出,独领风骚,成为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我们公司提出的“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股东创造利润”的企业宗旨和“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以创新求发展”的经营理念,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应当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但各个不同的经营部门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从事不同的行业,所以各经营部门要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形成有自身特色的符合行业规律的经营理念。比如,校园物业应该围绕“卫生、安全、秩序、服务”这四个方面去努力;餐饮服务要牢固确立“品种、质量、价格、卫生、服务”的十字理念,等等。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明确经营理念,要“内化”,也就是要成为全体员工都接受的并以此来规范自己行动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指导。在历年组织公司中层干部参加的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我们一再要求各部门都要紧紧围绕确定的经营理念来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建立自己的工作规程、岗位职责、考核标准等等。比如,校园餐饮就要通过明确要求各个餐厅每天中、晚餐不得少于75个饭菜品种,发现每少一个品种扣罚餐厅500元,以此来保障经营理念中的“品种”要求;通过明确饭菜质量的评价途径、标准和责任体系(落实到具体人、具体岗位),来保障经营理念中的“质量”要求;通过限定餐厅的利润指标范围、学生人均月消费水平(不超过160元/月·人),以及一系列强化现场管理、杜绝浪费的过硬指标来保障经营理念中的“价格”要求;通过对各类保洁岗位职责、工作流程以及检验和考核标准的框定并严格实施,保障经营理念中的“卫生”要求;通过加大硬件投入,改善用膳条件,开展微笑服务、师生考评等一系列过硬的措施,保障经营理念中的“服务”要求。
(二)打造新模式
1、打造新的经营模式。
我们着手建立总公司加专业公司的发展模式,通过分步组建物业、餐饮等一些专业公司,逐步打造一支专业化的队伍,去主攻某一行业的发展;与之相应,我们强调要根据市场的变化,特别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发展的需要,来谋求集约化、连锁化的经营,工业化、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化、网络化的管理。
2、打造新的分配模式。
几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理顺公司的分配体制。我们调整和改革分配体制的基本思路是:总公司与经营部门(子公司、分公司)工资模块相对分离,经营单位(部门)的工资完全并轨。这就是说事业编制员工按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标准,同其他聘用员工的工资差额部分,由总公司财务直接发放,同部门工资分配脱钩;各部门不论何种编制的员工,其工资分配系统完全并轨。在此基础上,重新核定岗位职数,最大限度地推行计件工资制,并适当拉开收入档次,对一些有条件的单位还要实行经营管理岗位年薪制,即在完成目标管理的指标基础上,将效益增量部分按比例提成奖励。去年,我们对园中园大酒店的经营管理岗位试行年薪制,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再就是采用不同的工种用不同的工资标准,如管理岗位工资系列、服务员岗位工资系列、保洁员岗位工资系列等,而不同的岗位系列工资又分不同的层级,像见习员工、一级员工、训练员(中级员工)、训练师(高级员工),每一层级都有不同而明确的岗位技能和职责要求,比如对“训练员”和“训练师”就有对新来员工的传帮带的指标要求。通过推行这些新办法,逐步把我们的公司打造成一个学习型的企业。
3、打造新的用人模式。
我们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建立以业绩为主,以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将一大批年轻有为的合同聘用人员推上了管理岗位。由此我们打造出一种全新的用人模式,概括起来就是:层层培训+业绩考核+层层举荐+民主测评+轮岗制。层层培训就是从新招员工到干部聘用都无一例外的要经过培训;业绩考核就是每半年对所有岗位员工进行以业绩为主,兼顾德、能、勤等内容的综合考核,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就要下岗,工作不到位的就要换位;层层举荐就是公司每一个员工都可以推荐人才,任何人都有权利考核干部,评价干部,但举荐人材料也要进档,应负有连带责任。
(三)引领新潮流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残酷现实面前,我们意识到必须在经营模式、策略等方面进行创新,方能以新求进,出奇制胜。由我公司投资3000万元兴建的新食堂,在建筑设计和功能布局上力求创新,如粗加工和精加工分开,营业厅和配送分开,在送风、采光等方面都别具一格,使其在江西高校食堂中独树一帜,引领高校餐饮的新潮流,形成我们在市场行业竞争中的独特优势。在经营布局上,对公司各经营实体,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组合,重新定位。
1、组建师大餐饮公司。母公司相对控股,并拟引入社会上的专业公司参股,实行集约化餐饮经营模式,采取总店加分店的组织形式,形成研发、加工、采配、仓储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方式,并向周边市场辐射。
2、注册成立以母公司相对控股的昌东物业公司并取得资质。下设客户中心、宿管中心、楼宇中心、校园中心、泥木水电中心。一旦条件成熟,也可向校外市场拓展。
3、组建青山湖校区物业分公司,其内部组织结构可参照昌东物业公司的形式来搭建。
4、将维修中心的常规泥木水电维修职能分离出来,并入到水电气中心,组建泥木水电服务中心。
5、现有维修及建筑工程中心更名为建筑与安装工程中心,其主要职能是承接各类工程业务。
6、随着新老校区之间的交通运输任务加重和车队规模的扩大,在现有车队的基础上,恢复组建运输服务中心。
目前,针对我公司已形成对外扩张之势,亟待整合资源做强做大的实际需要,我们拟订了一个组建高校后勤产业公司的框架构想,这一构想的基本思路是:以市场和技术为依托,以资产运作为纽带,以资源整合为手段,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要求,以联合发起的模式,组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分步实施,滚动发展,迅速做大做强我们的后勤产业。
三、独辟蹊径再创新
相对于经营项目、生产技术等硬件的创新而言,公司组织管理、人才方略、文化建设等软件的创新,是一项更复杂更艰巨的系统工程。三年来,我公司管理层在创新思路上,始终把建立一个科学的组织架构和工作体系放在一个战略高度,在组建后勤集团,明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后,即着手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架构和工作体系。我们的具体思路是:
1、建立由总公司为主体,以专业子公司和分公司相结合的组织架构。
2、各专业子公司和分公司既有母公司经验、方法、精神和文化的延伸,又有自己的特色和独立性,在延伸的基础上去创造,在创新的路子上去发展。母公司给员工提供施展自己才华的最大平台。
3、赋予专业子公司和分公司相对独立的人权、财权和物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母公司在分配等政策上给予倾斜,调动员工积极性。
4、下决心调整工资体系,用两年时间完成两个工资体系的并轨。只有嫁接国有企业的优势和私有企业的灵活,改革工资体系,公司员工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当家作主,才会为切身的利益去奋斗去拼搏。我们采取的新举措是:①所有延伸的分公司和子公司工资相对独立,工资考核标准一视同仁,正式工的校发基本工资由母公司承担;②逐步把政策性补贴降下来,新进来的事业单位人员宜不考虑政策性补贴,适当提高岗位工资补贴;③尽快出台新人新办法。
5、建立规范的制度,流程和作业标准。一个企业没有制度就不成其为企业。公司章程没有工作权限的具体描述,我们必须去确定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以及岗位说明书。
6、建立一个学习型的组织。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工业国家用法律的条文规定自己的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从而保证每个公民从小到老学习的权利和义务。我们公司员工队伍文化程度偏低,年龄结构差距较大,加强学习和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培训是麦当劳取胜的一大法宝。一位哲人说:三天不学习,说话乏味,面目可憎,更何况今天我们处于知识大爆炸的信息时代。为此,我们要求各经营实体和管理部门把学习和培训结合起来,首先从组织制度上得到保证,如上岗前的培训、在岗培训、业余培训、会议培训,都要形成制度;其次是工资分配上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对高级人才实行文凭和技术补贴,并在时机成熟时引入股权奖励机制;第三是完善考核制度,在员工录用、晋升、提拔上,坚持标准,严加考核。
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强化企业品牌意识,是我公司在创新之路上迈出的又一重要步子。
企业文化说到底是一个企业价值观的取向,是企业品牌的精神内涵,是企业经营理念服务理念的体现。对一个企业而言,较高的文化品位,深厚的文化底蕴能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是企业走向成功之路的一个重要标志。从这一认识高度出发,一方面,我们反复向员工灌输文化品牌意识,强调师大后勤有今天,是广大职工艰苦奋斗的结果,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创新,必须有一种支撑我们不断进取向上的创业精神,而这一精神,正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另一方面,我们充分调动和发挥工会组织的能动性,把工会推到了前台,使之成为公司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按照这一新思路,公司工会在关心职工生活、维护职工权益的同时,把弘扬公司创业精神,加强公司文化建设,最大限度地增强职工对公司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调动职工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公司管理层一心一意谋发展创造一个和谐平稳的人文环境,作为新时期工会工作的又一要务;作为这一要务的有机组成部分,定期举办文化辅导、知识讲座、培训交流、才艺展示、技能比武等旨在提高职工文化素质和职业素养的活动,也就成了我公司工会组织的一项常规工作。
四、企业借创新腾飞
三年来,我们依靠创新,使公司连跨了三个大台阶——
2001年,我们以更新观念为切入点,对新组建的后勤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实现股份制改造,用了一年的时间,使后勤实体从行政体制平稳过渡到企业体制。
2001年—2003年,我们凭借经营创新和管理创新,效益连年翻番,公司资本由初始600万元达到7000万元,基本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
2003年,我们拓展创新思路,制订了公司战略转型的规划,提出将公司转型为融商贸、餐饮服务、社区物业管理、酒店经营、建筑及修缮、印刷服务及物流服务于一体的,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的目标,并已付诸实施,初见成效。
2003年秋,我们在井冈山召开了为期五天的中层干部战略研讨会,集中探讨如何提升公司竞争力的问题。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目标,要求“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确立企业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为各类企业创新活动提供平等竞争条件。”创新已被列入国家的发展大略。春潮欲来风满楼,高校后勤企业的管理者也应放开眼界,志存高远,不惧困难,不畏风险,未雨绸缪,敢为人先,在企业的创新之路上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为企 业的腾飞,立一块不灭的丰碑。
第三篇:坚持“科教兴市”战略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九月的雄关秋高气爽,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在第21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市教育事业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传授知识、塑造灵魂的职业,是一种需要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精神的职业。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都会留下教师的谆谆教诲,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也都承载着老师们的殷切希望,凝聚着老师们的辛勤劳动。老师以孜孜求索、朴实无华和默默奉献的精神,感染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生,他们是民族的英雄,是国家的功臣,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近年来,我市广大教育工作者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为我市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学生感谢你们,家长感谢你们,社会感谢你们。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三尺讲台,关乎未来。当今时代是科技创新和知识经济的时代,是科技、教育、信息发挥更大作用的时代,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迈出更大的步伐,顺利实现“五城三高”和“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就必须始终把教育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放在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地位,下大力气抓紧抓好,抓出更大的成效。
加快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寓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全市各单位、各部门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将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将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作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确保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进一步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突出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广大教师解决学习上、工作上、生活上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学校管理,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促使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促进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要进一步搞好“三教统筹”,抓好绿色证书教育,加强实用科学技术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群策群力,弘扬正气,大力宣传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涌现出的新人、新事、新风貌,在全市形成重视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和教师光荣、教育事业光荣的良好氛围。
加快发展我市的教育事业,教师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全市广大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伟大意义和崇高价值,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严谨笃学,牢固树立“人民教育为人民”的思想,自觉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努力把学校办成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和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学习,提高道德修养,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模范和榜样。要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开展教研教改实验,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以人为本,忠于职守,真正做到德高为师,学高为范,为人师表,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以高尚的师德、扎实的工作、丰硕的成果回报社会。
最后,祝广大教师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第四篇:新常态心得体会
【一】
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即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就应当以科学而冷静的态度直面现实:
第一,要从昔日的GDP崇拜和速度型情结中挣脱出来,以平常心态对待一个并不算快速的、自然而然但确实有效的增长速度。要重塑经济增长的心理底线,认清经济发展的规律。要清楚地把握当前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创新,是调结构,是追求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即通过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提升带动经济发展,而不是水平结构,即平面复制原来的产业结构。更不能迎合错误的速度情结而盲目刺激。
第二,在“新常态”下应当抓紧完成旨在建设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任务。经济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微观层面的事,是经济规律自发作用使然。要正确处理宏观调控和制度建设的关系。
第三,通过合适的制度安排,激发大众的创新。对于中国经济而言,一个产业空间很大,跟到人家后边模仿着做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不创新就不能发展、就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程度。
【二】
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和深刻总结了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重大成果及成功经验,对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坚定意志和决心。
一、深刻认识形成从严治党新常态的重大意义
推动形成从严治党新常态,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战略命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人民追求自身利益和幸福的梦。从现实看,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群体多极化、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诉求多样化的趋势凸显,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前所未有、世所罕见。面对这样的新形势,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最大限度地听取不同方面、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找到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并转化为改革发展的正确决策。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并不是自然而然就能长期保持下去的,不管党、不抓党,就有可能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结果不只是党的事业不能成功,还有亡党亡国的危险。破解“其兴也浡、其亡也忽”的历史周期律,是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并致力回答好的重大课题。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开始,我们党就始终保持警醒,不断强化自觉,努力交出优异答卷。新的历史条件下,“四风”等可能导致“亡党亡国”的消极腐败因素,对我们党造成严重危害,构成严重威胁。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必然要求。从严治党是冲破改革羁绊的锐利武器,是优化政治生态的强大法宝。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当前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必须一鼓作气,瞻前顾后、畏缩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
推进新的伟大斗争的必然要求。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为我们党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作了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的重要准备,其重大意义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显现出来。从严治党既是新的伟大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的伟大斗争的推进作了重要准备、提供有力抓手,又是新的伟大斗争的坚强保证,为推进新的伟大斗争注入生机和活力。
二、准确把握从严治党新常态的时代特征
从严治党的新常态,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管党治党的新风貌,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在科学总结以往作风建设经验教训基础上,精心打造的管党治党升级版。
突出重点、聚焦问题。坚持把作风问题作为影响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要害,突出改进作风这个主题。以反“四风”为突破口,以点带面、集中发力、持续用劲,集中开展专项整治。
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坚持打铁就靠自身硬,从中央做起,各级主要领导干部亲自抓、作表率。党中央制定八项规定等一系列作风建设的制度,中央政治局常委带头践诺,建立联系点并全程指导,为全党树立了标杆。
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坚持教育和实践两手抓、两结合,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加强理论武装,促进思想认识提高和党性增强,为解决实际问题增添精神动力,破除思想障碍。
严字当头、务求实效。坚持严的标准、采取严的措施,重要节点一环紧扣一环抓。以钉钉子精神反“四风”,始终贯彻整风精神,高标准、严要求,坚决防止搞形式、放空炮、走过场。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对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提出明确要求,脱去“隐身衣”,捅破“窗户纸”,相互批评不留情面,敢于揭短亮丑、真刀真枪。对存在的问题明察暗访,及时查处并公开曝光违纪案件,拒绝说情风、关系网、利益链。建立整改台账,实行台账动态管理,完成一个销号一个。
层层压紧、上下互动。坚持层层压紧、环环相扣、扎实推进,一环紧着一环拧,一锤接着一锤敲,积小胜为大胜。把上题下答、下题上答、同题共答结合起来,上面的问题需要下面配合解决的就上题下答,下面的问题根子在上面的就下题上答,需要地方和地方、地方和部门、部门和部门联合会诊的就同题共答。
相信群众、敞开大门。在坚持自我教育为主的同时,注重强化外力推动,坚持真开门、开大门,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让群众参与,让群众监督,恳请群众评判。
三、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从严治党新常态
从严治党新常态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把聚精会神抓党建与一心一意谋发展结合起来。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抓好抓实;党的建设是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伟大工程,同样要抓好抓实。抓好发展与抓好党建,两者互相依存,互为前提。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如果我们党弱了、散了、垮了,其他政绩又有什么意义呢?”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坚决克服只重视抓发展不重视抓党建的错误认识和做法,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
把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结合起来。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教育解决的是思想认识问题和价值观念问题,制度解决的是治理规则和行为规范问题,两者相辅相成。加强教育,升华思想境界,增强自律力量,强化制度自觉,有助于形成按制度办事的良好秩序。完善制度,强化监督制约,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巩固教育成果,形成常态长效。教育和制度同向同时发力,就可以产生从严治党的系统聚合效应。要把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起来,联动推进。思想教育要突出重点,加强党性和道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经常打扫思想灰尘,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
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与发挥人民监督作用结合起来。党内政治生活是教育管理党员干部和党员干部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从严治党必须首先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与发挥人民监督作用结合起来。要增强党员意识和政治担当,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党内生活各个环节,敢于同形形色色违反党内政治生活原则和制度的现象作斗争,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
把攻坚战与持久战统一起来。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既打攻坚战又打持久战。多年来,作风问题一直在抓,但很多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愈演愈烈,症结就在于对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估计不足,缺乏常抓的韧劲、严抓的耐心,缺乏管长远、固根本的制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要把作风建设紧紧抓在手上,持续抓好各项整改任务的落实,绝不允许出现“烂尾”工程,决不能让“四风”问题反弹回潮。
【三】
今天,在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适应反腐带来的官场“新常态”》这篇文章。
“新常态”是一种新的正常状态。之所以说是“新常态”,就是说这种状态不是一阵风。这种“新常态”,将是领导干部从政新的基本环境,因此也就形成了对领导干部的基本的底线,不能违背和僭越。
现在仍有少数领导干部对于这种“新常态”持犹疑、观望、猜测的态度,认为中央这样的严要求不可能持续太久。
实际上,清楚的事实正摆在面前: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全面彻底地治理腐败的顽疾,既抓“苍蝇”又抓“老虎”,既抓小事又抓制度建设,既把腐败分子关进监狱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样的反腐就绝对不是选择式、运动式和有退路的反腐。
反腐败带来的官场“新常态”,切切实实地向领导干部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权力行使要有明确的边界和规则了,监督无时无刻不在了,以致有些领导干部私下里感慨现在工作不好做了,因此出现了消极应付的现象。这种不作为心态正是对官场“新常态”不适应的典型表现。当然,在官场“新常态”下工作确实要求高多了,所以暂时有所不适应也还可以理解,但是一味抱怨的态度要不得。
第五篇:中国经济新常态
中国经济新常态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过去30多年快速增长积累的风险不断凸显和释放,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红利等基本面的变换也悄然进行。中国经济出现了明显不同于前30年的特征,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告别过去30多年平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即中国经济新常态。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原因,机遇与挑战,经济建设
经济新常态是指国家在经济发生危机后,通过调整进入到的一个缓速增长的“过渡期”,相对而言还有旧常态,旧常态是一种粗放经济发展方式,注重的是数量的递增以及成本的控制,而“新常态”则开始追求规模化以及质量化的发展目标,所以两者存在本质的差异性[1]。
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提出
2014年5月,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7月末,总书记在与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11月 9日,习近平在APEC 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了7.4%,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当前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城镇就业持续增加,居民收入、企业效益、财政收入平稳增长。更重要的是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服务业增长势头显著,内需不断地扩大。习近平表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并定义了新常态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速度,这就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结构,这就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动力,这就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中国经济新常态并非经济转型成功并进入理想发展阶段的标志,相反,新常态表明中国经济进入诸多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红利加速消失、经济增长的硬约束变得更强、结构转变压力加大的时期。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经济发展阶段转变和改革进入新阶段使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发生转换的必然结果[2]。
二、中国经济转向新常态的原因
科学认识新常态,既需要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背景,又需要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因;既需要分析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性,又需要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从本质上看,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是世界经济“新常态”的外因与中国经济的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外部因素:一是国际金融危机持续释放负面影响。外部环境的剧变往往是经济增长阶段性变化的“导火索”。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二战以来世界经济最严重的衰退,外部需求急剧收缩造成我国出口下滑,工业生产大幅回落。二是世界经济“新常态”促进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形成。世界经济“新常态”下的总体持续低迷状态,直接降低了外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总体速度。内部变化:中国经济内部的实质性特征是中国经济新常态形成的根本原因。这些实质性特征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在进入新常态以前的较长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以价格竞争为基础的数量扩张。在这一阶段,我国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生产资料成本(尤其技术含量较高的生产资料成本)相对较高。经济的最大竞争优势是由于劳动力成本较低而形成的较低商品价格。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简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粗放型扩张来实现。进入新常态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转向注重质量、追求效率的集约增长。这种转变既适应新常态下需求的趋势性新变化,又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
2.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
首先,进入新常态的产业结构在孕育新的升级。一方面,供给能力过剩的传统产业要通过转产、兼并重组等方式化解过剩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环保产业和包括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在内的新兴产业要增加投资。其次,进入新常态的需求结构呈现积极的新变化。再次,收入分配结构有所改善。最后,区域结构有所改善。
3.经济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首先,经济发展所依靠的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由劳动力低成本优势逐步转向人力资本质量优势和技术进步优势。一方面,我国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逐渐减弱。另一方面,我国的人力资本质量优势和技术进步优势逐步显现。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更加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3]。
三、中国经济新常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经济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第一,经济新常态下,济增速虽然放缓,但经济规模决定的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第二,新态下的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中国经济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稳定的动力和保障。第三,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第三产业增加值逐年上升,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部门。第四,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积极推动职能转变,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充分结合,共同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我们应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转方式、调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经济在适应新常态发展过程中也会面临一系列新挑战。为什么近两年全社会总是关注经济发展的下行压力,这实际上是在新常态下各个方面不适应的表现。特别是我们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不足、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第三产业发展不均衡、体制机制改革需要加快、全面依法治国任务繁重等.因此,我们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上下功夫,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把加快发展与升级发展并重[4]。
四、建设好经济新常态
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从各个角度、各个领域把经济新常态建设好。
1、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现在,转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并逐渐形成主流。这就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得到提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
2、从投资需求看,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足,急切需要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的涌现,一定要创新投融资方式,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5]。
3、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国际市场空间扩张很快,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能,现在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我们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
4、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过去供给不足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主要矛盾,现在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使矛盾得到化解。
5、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现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6、从市场竞争方面看,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统一全国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内在性要求,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
7、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8、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
9、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必须
[6]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新变化,科学进行宏观调控。
经济新常态,需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培育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向改革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助力,向民生改善要潜力;就是要‘激活力’,把该放的权放到位,让市场主体真正放开手脚;就是要‘补短板’,把该做的事做好,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就是要‘强实体’,把该给的政策给足,夯实发展的微观基础。新常态是新的探索,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以改革开路,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和社会活力,培育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结构优化,更好地改善民生。
相信,只要坚持创新思维,坚持改革,经济新常态建设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张伟菊.积极面对经济新常态实现中国发展改革新突破[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5:210.[2]齐建国,王红,彭绪庶,刘生龙.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和形成机制[J].经济纵横,2015,3:7-17.[3]高建昆,程恩富.论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认识、适应与引领[J].当代经济研究,2015,9:51-59.[4]张占仓.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可持续发展新趋势[J].河南科学,2015,33(1):91-98.[5]李佐军.引领经济新常态应解决十二大难题[J].中国中小企业,2015(2):72-77.[6]王一鸣.全面认识中国经济新常态[J].政策瞭望,2014(12):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