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养创新幼苗(学会总结)
把握时代脉博 培育创新幼苗
长沙市教育学会中小学创新教育专业委员会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创新教育的核心理念,运用创造学原理,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多元智能理论,依托学校课程,整合教育资源,使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步提高,是创新教育的基本目标。十余年来,我专业委员会在市教育局、教科院及教育学会的领导、关怀和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呵护下,履行了应有的学术职责,开展了应有的学术活动。下面我代表专业委员会向各位领导和同仁作简要汇报:
一、严于自律,办“会”为公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学术界积极开展教育实验研究和教育科学实践,对推进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繁荣教育学术做出了贡献。但是,应当看到,整个学术界浮躁之风日趋盛行:教育实验功利化,教育科研肤浅化,教育实践商业化,科研成果低水平重复现象日趋严重。哗众取宠,欺世盗名,抄袭剽窃等问题,层出不穷。如此以往,它不仅将严重损害教育科研工作者的形象,而且还将毁掉整个教育这个行业或职业。因此,自专业委员会成立之日起,我们制订了专业委员会“六‘不’”自律条例,即“不自以为是、不自高自大、不请吃请喝、不乱评乱奖、不急功近利、不以‘会’谋私”;我们履行了“六‘要’”行为准则,即“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提倡奉献精神,要自重自律、以诚信为本,要率先垂范、严谨治学,要弘扬科学精神和发扬团队精神,要打造全市中小学师生爱戴和倾情的学术团体,并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近几年,大家齐心协力,向有关单位和个人筹措经费2.6万元,全部都用于相关活动(如专业委员会成立,DI活动的教师培训及启动活动等)的必要开支。
二、勤于学习,勇于进取
中小学创新教育的领域十分宽泛,要打造出全市师生爱戴与倾情的学术团体,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进取。近几年,我们积极鼓励专业委员会的每位同志勤奋学习,不仅要学习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创造学、人才学、行为科学等传统基础理论,还要加强建构主义、多元智能论、教学系统论、课程资源论、教育矛盾论等教育创新理论的学习。大家通过较为系统的学习,并带着在实施创新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在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中,课程开发中,教材建设中,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和积极的效果。具不完全统计,近6年内,我专业委员会的同志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经验总结、教学案例等146篇,还和省科技出版社合作,出版了由省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科技活动(3-9年级)》一套,共14册,已在全省范围内使用。与省教育科学
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湖南师范大学等合作,出版发行了书册阅读系列丛书《名著赏读》等校本教材50万册。我们还将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出版社合作,走“课程校本化”改革之路,分学科,分板块,编写、出版、发行系列教材。
在新一轮全国素质教育大讨论中,我市中小学创新教育的典型案例还刊载在《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位置上,受到国内外教育专家的一致认同和好评。我专业委员会提出的“中小学创新教育‘落差公理’”,不仅能有效提高全市创新教育质量与水平,同时为改变目前中国高校学生疏于学习的现状分析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特别是我专业委员会将“期待效应”应用于创新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对于改变目前一些教师对学生进行过度夸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有着可预期的“根治”性作用。
由于中小学创新教育不是单一层面的知识教育,其实践层面的能力要求也非常之高。因此,我们也十分注重专业委员会成员自身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提升,积极鼓励他们将好的创意进行物化,参与全国相关的竞赛、展示与交流活动。几年来,我会成员参加全国科教工作者发明创造与科教制作竞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自制教具比赛等活动,共有4项荣获发明创造一等奖,其中1项还得专项大奖——园丁奖;6项获二等奖,11项获三等奖。我专业委员会1位同志获得了全国“促进发明事业优秀工作者”的荣誉称号,2位同志获得了全国“自制教具能手”的称号;5位同志获得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园丁奖;8位同志成为了全国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的评审专家;14位同志成为了中国创造学会、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分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劳技教育专业委员会的理事或常务理事。
20006年3月,我们长沙市创新教育专业委员会,凭借国家“十五”重点课题《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子课题《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评为一等奖的教育科研的实力,在全国唯一的以教育学会专业委员会的名义成为了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分会的理事单位,三位主要负责同志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理事会的理事成员。这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教育科研必须得率先去行政化,还教育科研学术研究的本来面貌。学术团体应该进学术机构,学术机构才能树立起自己的学术权威。“教育学是伪科学,教育科研是伪科研”的帽子,要靠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科研工作者自己的科学水平、科研水平、学术水平的实力来摘除。
三、主动引领 开启服务
在专业方面,我专业委员会力求做到主动引领,开启服务。自2006年起,我会多次下学校进行课题研究指导,听课评课,修改论文等,还特别就中小学教育创新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作教学示范。由于引领与服务到位,我市中小学一批创新教育的年轻骨干教师迅速成长。天心区沙湖桥小学的肖宗文,长郡芙蓉中学的陈水章,宁乡双江口中学的廖健强,浏阳市柏加中学的赵海洋,湖南省地质中学的黄金萍,湖大附中的卢敏,开福区清水塘小学的屈卫,天心区铜铺街小学的唐敏、范俊等教师就是在这种引领和服务中脱颖而出的。他们均在全国或全省的创新教育论文、课堂教学实录课竞赛中取得了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好成绩。同时,为了让我市偏远乡村教师与社区居民了解和参与创新教育,我会成员积极参与市级志愿者服务活动,举办创新教育学术讲座,上创新教育示范课和观摩课,把创新教育的理论学习、课堂教学、教育实践,送到社区和乡村中小学,深受人们的欢迎。
创新教育论文评选是我会常使用并且提倡的活动形式之一,因为评选活动是一种最有实效的激励机制,也是学术团体主动为一线教师服务的重要内容。为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创新教育科研和教改的积极性,几年来,我专业委员会开展了与全国及湖南省“优秀创新教育论文”、“创新教育成果”、“优质教学光盘”,“创新教育先进工作者”与“创新教育教研先进个人”评选活动相衔接的工作。其中有“优秀创新教育论文”评审等按政策收取少量费用之外,其它活动都属义务性质的。这些活动的的特点是:面宽、人广,并突出了连续性。
根据中小学创新教育发展的需要开展必要的教师培训,也是我专业委员会主动为教师服务的重要内容。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市中小学教师及学生的创新素质有了显著提高,有不少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获得了一些技术创新成果,同时不少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科学课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劳动技术学习活动中也有许多小创造、小发明的项目获得了成功,因此急需获得相关专利知识。为了激励长沙市中小学师生的创新热情,提高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保护其创新成果,我们多次组织或参与了全国、省、市级的相关培训活动。近6年来,共组织教师参与全国性的专利培训活动8次,省级6次,市级9次,为教师们的知识产权意识和学科专业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给具有发展前途,但学校或单位经济条件稍差的教师、教育工作者,提供必要的成果交流或学习的机会,我会拿出约4千元资金,为12为同志解决了实际困难。使他们深切感受到专业委员会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而我们专业委员会的一位主要工作者,2005年11月参加全国创新教育年会,2007年参加中美青少年科技教育交流的所有经费,都是自己私人掏的腰包。我们的理念就是要以高尚的教育科研精神和精湛的教育教学艺术引领教师,用真诚的情感和切实的服务帮助教师,用独立的人格和独特的魅力凝聚人心。
四、团结协作 勇创佳绩
中小学创新教育的推广与普及,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要搞好团结协作。这种团结协作应是较为广泛的,既包括专业委员会同志之间,也应包括与不同单位、不同行业人士之间。近几年来,我们积极配合省创新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创造学会,省
市知识产权局、发明协会,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开展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中央教科院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课题结题暨表彰大会上,我会推荐的30项成果,共有24项获奖。其中荣获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荣获教学实录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荣获教学论文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荣获教学案例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创新人才从这里起步——特色学校精彩案例》成果集中,共收录我市5个单位与学校的典型案例。
在中国发明中小学创造教育分会的几届学术年会上,我市共有36个单位与学校获了全国中小学创造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称号,128位同志被评全国创造教育先进个人,有214篇创新教育优秀论文荣获一等奖。
在全国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评选活动中,学生共获得金奖13枚、银奖34枚、铜奖55枚,5所学校被评为全国“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示范基地”;在全国青少年劳技创新成果竞赛中,学生共获得金奖15枚、银奖22枚、铜奖75枚,3名学生获全国青少年创新人物奖;在全国发明展览会上,学生获得金奖8枚、银奖15枚、铜奖11枚,专项奖3项。
几年中,在DI青少年全国创新思维大赛中,共有14支代表队荣获一等奖,22支代表队荣获二等奖,34支代表队荣获三等奖,5支代表队荣获专项奖。2013年12月9日,亚太区DI创新思维北京国际邀请赛隆重举行。长沙市参赛队共获得41项奖。其中长沙市岳麓区高新博才寄宿学校 “海洋队”、中南大学附属铁道小学“梦想组合队”、宁乡县职业中专学校“逆向太阳花C队”等3支参赛队分别夺得本届大赛相关类别的第一名,并获得2014年代表中国参加全球总决赛的资格。同时,长沙市明德中学“牧马人队”、长沙市开福区清水塘第二小学“创想队”、长沙市天心区红卫小学“七彩阳光(8)队”长沙市开福区新竹第二小学“隽竹妙想队”、长沙市芙蓉区东郡小学“疯狂的大脑队”、长沙高新区明德麓谷学校“彩虹队”、长沙市开福区朝阳小学“魔力小太阳队”、长沙市岳麓区高新博才寄宿学校“海豚队”等9支参赛队分别获得大赛的二等奖,其它参赛队分别获得三等奖。
在国际发明成果竞赛中,学生共获得金奖7枚、银奖14枚、铜奖17枚,专项大奖4项;特别是2012年11月,学生发明项目参加德国举办第六十四届纽伦堡国际发明展览会,芙蓉区马坡岭小学周晅民的“防雨水挂锁”荣获金奖,长郡芙蓉中学陈鑫的“输液管内空气排除器”荣获银奖,这是64年来中国少年儿童在德国首获最高发明奖。同年内,长郡中学许令玮在美国第63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ntel ISEF)中获得铜奖,并作为中国青少年唯一代表赴瑞典参加了2012年度诺贝尔奖颁奖典礼。
目前,我市有11所学校成为了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分的的基地学校;28所中小学成为了湖南省创造学会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基地。其中的天心区沙湖桥小学还成为
了我省唯一的中国少年科学院基地学校;长郡中学还评为湖南省唯一的全国创新型学校。
五、扩大交流 增进友谊
2005年暑期,受台湾大陆文教基金会的邀请,我专业委员会教师代表,带领湖大附中的夏丹竹,天心区一中的颜维恒、黎锦葳,长沙理工大学子弟学校的陈熙等4位学生,带着“灭蚊路灯”、“展开式多用书包”、“手表指南针”、“蚊香分离器”、“篮球训练眼罩”等15项科技创新成果,于8月3日至12日,参加了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组织的“宋庆龄少年儿童科技发明作品赴台展示交流团”,在台北市进行了为期10天的展览与交流活动。在此期间,我市中小学生所展示出的创新成果以及综合素质,让宝岛民众惊叹:“‘惟楚有材’,后生可畏”!一对80多岁的老夫妇感慨:“这些孩子都非常优秀,中华民族大有希望。”台湾发明协会理事长陈宗台先生说:“从小培养孩子的发明创新意识非常重要,大陆在这一点上做得好。”为此,台湾6家报纸和3家电视台还破例作了连续报道。在与台湾省台南县旭光中学的交流活动中,我会代表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我市开展创新教育的近况与所取得的成绩,让台湾教育界人士及家长赞叹不已。学生家长陈瑞芬女士说:“大陆的教育有自己的特点,既注重文化知识的培养,又注重科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并表达了要把女儿送来长沙学习的愿望。离开台湾前,台湾教育界的同仁们还特地给我会的教师代表颁发了“友谊奖章”。
2010年9月7日至10日,由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主办、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局承办的2010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研讨班暨中韩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交流会在哈尔滨如期举行。来自韩国国际知识产权研修学院和北京、广东、湖南、山东、陕西、黑龙江等省市的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专家,围绕韩国学生发明教育政策、知识产权教育如何从娃娃抓起、夯实创新人才素质基础等课题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会上,我专业委员会代表湖南省与长沙市,就长沙市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的基本历程以及教育理念、目标、内容、途径与方法、模式与成效等,通过图片、光盘、教材实物等作了典型发言,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领导及中韩专家的一致好评。会后,应韩国国际知识产权研修学院领导与专家的要求,在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高强副处长的见证下,我专业委员会将长沙市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正在使用的、具有知识产权的三套地方教材赠与了韩方代表,赢得了在场代表的热烈掌声。
六、适度宣传 有效激励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力抓手,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但由于有关中小学创新教育的研究还是近30年的事情,加之其予以推广的时间也不过10年左右,因此在社会上甚至就是教育界也都不太了解,出现了“肢解”“误解”“篡改”等不同程度的歪曲现象,所以我专业委员会有责任向媒体宣讲我市的创新教育理念,推介我市中小学创新教育的成
果,以便让人们了解中小学创新教育、关心中小学创新教育,让更多的教育同仁投身到创新教育事业中来。在我们的诚恳与真情的打动下,中央及地方媒体的都作了深入的报道。2006年5月25日至29日中央台的4个频道还先后连续播放了我市天心一中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专题节目——冲顶岳麓山;2008年11月19日下午3时与5时,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整点新闻中先后两次报道了我市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中国教育电视台、新华社及光明日报等也重点报道我市学生创新成果赴台交流的情形;湖南卫视、经视以及教育频道,湖南日报、湖南科教新报等先后100多次报道了我市中小学创新教育成果。特别是湖南经视的《越策越开心》栏目,先后为我市制作了6个专题节目,播出后在我省以及全国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七、深入普及 还需努力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要从小抓起,并贯穿教育全过程。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是创新意识、创新智慧、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最佳时期。总的看来,我市中小学要深入普及创新教育,着力培养创新幼苗,还需加倍努力。
第一,更新理念,提高认识。教育科研应高瞻远瞩,眼光向前,教育实践应立足民意、民族和民生。前不久,省市专家到天心一中教学检查,说天心一中的老师上出了“有良心的课”。这里的所谓“有良心”,就是把学生当人教,不当机器看。“高强度、大容量、全天候”高、大、全的课没有良心;一课一得,少而精,微言大义的课有良心。“起早贪黑、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两头黑的课没良心;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从容尔雅的课有良心。“不讲思维启发,只讲熟练生巧”满堂灌的课没良心;读书学思想,作业练技巧,考试才综合的课有良心。
教书育人,要淡化高分,因为民族的发展不靠高分(升学率);教育典型,要淡化名牌,因为国家强大不靠名牌(名人、名师、名校)。人才培养拼的是软件而不是硬件,创新人才的培养抢的是教育智慧而不是所谓的优质生源。拼建设,拼经费,拼规模的GDP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式亟待转变。教育创新,大有可为;创新教育,前途无量。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绝不等于“搞小发明创造”;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绝不等于竞赛获奖名次的提升。
第二,加大投入,调整结构。中小学创新教育课时严重不足,投入严重不够,场地严重有限,从而,严重影响了广大师生参加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小学与初中、高中存在“结构性失调”。基础教育是一个整体,但历史上我们人为地把它分割为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相对独立的教育阶段,以至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小学与初中、高中的教育衔接不好,初中教育质量低下是长期存在的问题。新课改整体设置了
九年一贯制的课程体系,为小学与初中的创新教育相互衔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从创新教育的学生成果来看,这个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初中生获奖比例不仅严重落后于小学,而且严重落后于看似应试教育色彩浓烈的高中。
初中教育已经出现了系统性的问题:学科教学中知识系统缺失,方法系统缺乏,思维系统缺位,已经堕入了基础教育最为薄弱的边沿。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教学与高中教学的衔接中的重重困难,已是有目共睹,司空见惯,就连每年初高中参与市级相关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的整人数都不及小学整人数的三分之一。
第三,创新教育,教育创新。中小学各学科课程要共同推进创新教育,在学科教学中,加大思维教学尤其是创新思维教学的力度。学生不仅善于发散求同,类比模仿,更要善于发散求异,推演创新。从青少年获奖作品分析,可以发现科技发明(工程学)获奖比例最大(占总数的71%),而科学论文涵盖12个学科,仅占获奖比例的29%,其中环境科学、行为与社会科学、化学、物理等学科获奖比例很少,地球空间科学获奖数甚至为零,学科分布极不均衡。众所周知,当前科学发展在不断分化,但又高度综合,许多新的学科在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中相继出现。因而,加强中小学各门课程之间的相互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这应该是中小学创新教育的必然取向。
第四,培养专家,打造行家。长沙市中小学创新教育专业委员会响应教育局领导号召,率先建立了市级创新教育专家库。但创新教育专家的作用发挥还很不够,创新教育专家的培训考核机制还未建立起来。专家库的数据有待更新,专家队伍应该能进能出。教学行家,教育行家,教研行家,应该力争成为创新教育的专家。这样,我市的创新教育的环境才会进一步得到优化。要克服我市中小学创新教育实施中存在着的许多障碍和阻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校长必不可少;创新教育学校管理体系不可或缺;创新教育的文化氛围必须营造;创新教育的校园布置必须完善;创新教育教学的评估体系必须科学。
八、时不我待
要争朝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探索并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其核心就是要培养创新人才。而事实表明,让中小学生从小就朝创新人才的方向发展,已成为当前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时代诉求。
创新人才具有多种核心特质,在智力因素方面,主要包括分析问题能力、论证能力、想象能力与创造性批判思维能力等;在非智力因素方面,主要包括兴趣爱好、主动性与持久力等,其中兴趣爱好要素至关重要。兴趣是进行学习、探究的原动力,它不仅有助于分析问题能力、批判创新能力等智力因素的提升,还有助于坚定毅力和责任感等素养的养成。
基于兴趣的学习将提高成功的几率,基于兴趣的探究将有助于创新的产出。
第一,学科教学,全面融合重创新。“学科课程”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疑为主轴,动为主线”;其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要求学科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和运用教学资源中有利于实施“新教育的资源:包括备课——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思维渗透点,优化创造性思维渗透策略;上课——创设创造性思维发展情境,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辅导——布置启发创造性思维的作业。持之以恒,让学科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渠道。
把学科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渠道,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力的培养。陶行知先生曾主张,要培养创造力,首先应解放创造力,这包括解放儿童的头脑,要给他想的自由,做的自由,说的自由,给他以机会、场所和时间。因此,要从创新教育入手,切实把学生从“注入式”、“填鸭式”被动学习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在快乐、健康、自觉、自愿中接受教育,获得知识,成为人才。因此,我们要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全面落实创新教育。
第二,学科课程,适度整合分板块。在新课程管理中,不仅强调要落实艺术类课程,不仅让学生学习艺术创造的基本功,发展基本的艺术素养,更重要还强调创设有利于孩子们用审美的眼光去学会创造有情趣的美好的生活,让艺术成为丰富孩子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本土文化色彩的校本课程。综合课程,动手动脑勤创新。要把研究性学习、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进行整合,以利于学生施展才干和体验成长,利于科学教育和劳技教育增强内涵而提升规格。根据学科特点,可把文科课程整合成“书册阅读课程系列”,理科课程整合为“探究性实验课程系列”,文理综合可整合为“综合实践课程系列”等三大课程系列。
第三,教师成长,大力改革重科研。要鼓励师生共同参与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改变教育主体错位的现象,还学生以课堂主体,课程主体,课本主体;改变教学主导缺位现象,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读书的主导者,做作业的主导者,考试的主导者。让读书生成作业,让作业生成考试,又让考试、读书、作业生成课堂、课程和课本。真正做到教学相长,真正做到教育资源动态生成。
第四,创新实践,开展活动重自主。以培养创造力为目的,开展创造发明的实践活动,形式应多种多样:诸如,开办青少年创造发明学校,建立“创新城”、“快乐智多星创造营地”,开展“小发明、小论文、小制作”等三小竞赛活动,举办“科学幻想画”“科技创新方案设计”等展示活动,创设学校、家庭、社会相互联动的大课堂等。
第五,教材建设,依托成果校本化。为推动中小学创新教育,长沙市从2005年下学期起,全市开设了地方课程——《科技活动》,教材从三年到9年级,每期一册,内容涉及科技前沿知识、科学实践、科技制作、科学思维、科技创新、科学视野与知识产权等。
这门地方课程,在全国都有一的影响,我们必须实施好。同时,许多学校在此基础上,还开发了相应的校本课程。如大同学开设了专门的发明创新课程,天心区沙湖桥小学开设了创新与知识产权课程,岳麓区高新博才小学开设了智能机器人课程等。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为创新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操作的“抓手”,为创新教育的课程校本化的全面推进发挥了“奠基”作用,而且,为创新教育的教材建设,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九、课题引航
再立新功
从今年起,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计划用三年时间,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来在全省推广创新教育。天心一中的校长已经被邀请成为了课题组研究的核心成员。
天心一中(原长沙市第九中学)自1987年迁址以来近三十年,从某个角度讲,其发展史就是一部教育科研发展史,因为她走的是一条“科研导航,课题引路”的教育科研发展之路。湖南省“九·五”教育科研课题《全方位创造教育实验》“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理念已经写进了党在新时期的教育方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十·五”规划课题《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被选为在全省推广创新教育拟被推广的典型之一。天心一中贡献的创新教育的重大成果,在沉寂了近十年后,将重新影响全省,走向全国,亮丽世界。他们的新课题《学科教学中创新精神培养策略推广研究》将重新高举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学科教学系统论的大旗,九十年代兴起的学科课程资源论的大旗,二十一世纪引整个教育界重新关注的教育哲学中的教育矛盾论的大旗,在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系统、学科课程体系、系列校本教材等“三系”建设上再立新功。
也正是,“时光似马翩翩过,喜事如歌曲曲新。”在创新教育专业委员会的换届之际,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同仁们,学术的春天,学会的春天,已经来临。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前人为梯,后人登攀;“达上九霄云路近,峰高五岳众山低。”伟大的共和国的神圣教育事业万里长征中有我们的一程,是为人类幸福事业奋斗者的莫大的荣幸。让我们继承光荣传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传承创新,开拓创新,持续创新,永无止境。祝大家在新一届理事会的率领下,不断创新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模式,把握时代脉搏,抢占时代制高点,全面深入推进创新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着力培育创新人才的幼苗,做出崭新、全新、常新的青春的贡献。
2014年4月
第二篇:用心培养幼苗,把爱撒播人生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用心培养幼苗,把爱撒播人生》。
小时候,我在心中就播下了理想的种子——未来做一名让学生爱戴,家长信赖,社会尊重的人民教师。1998年毕业后,我带着这样一份理想,走进了教师这个光荣的队伍。我是一名幼儿教师,从到幼儿园的第一天起,我就感受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使命。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像是在祖国的苗圃里徜徉。每天,当晨曦轻吻着大地,我就会轻拥着带露的花朵,让爱开始满园地流淌。
在祖国的苗圃里,我找到了生命的原动力,找到了爱的源泉。在这春天的花园里,作为一名园丁,我用心地剪枝裁叶,浇水施肥,保证让每一朵花都开得鲜艳,长得旺盛。
小朋友们刚开始学写字的时候,很多孩子不会握笔,不会下笔,我把桌椅重新排列,争取使每一个孩子都得到手把手的指导。孩子们的接受水平不一样,有的幼儿一教就会,有的幼儿要手把手教几分钟才能会,但是对他们的爱让我理解和尊重每一个幼儿,我耐心地从最后一个孩子抓起,不放弃任何一个。
有一个叫赵婷的女孩,刚上幼儿园的头几天总会因为想妈妈而哭泣,我耐心地安慰她,像妈妈一样哄着她,在我的柔声细语中她的哭声才逐渐停息。可是睡午觉的时候,梦醒的她突然大哭起来,我急忙把她抱在了怀里,轻轻地拍着。几分钟之后,她又进入了甜甜的梦乡。我的爱让她消除了对幼儿园的恐惧,并很快喜欢上了幼儿园。
从教十多年来,像这样充满爱的事例不胜枚举。一天天,我目睹着孩子们长高长大,耳听着孩子们从牙牙学语到能有礼貌有次序地说话。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用心培养幼苗,把爱撒播人生”是我从事幼教的座右铭。我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心尽责,用我的爱心和智慧培养祖国的幼苗,让他们健康成长、日益茁壮。我愿意一如既往,将我的爱撒播在我的幼教之路,也撒播在我未来的人生之路。
我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各位。
第三篇:种子和幼苗
1教学目标
1.了解种子的基本结构。
2.知道种子萌发需要的一些外界条件。3.了解种子萌发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评论(0)2学情分析
本课是植物生长的开始,学生在生活中对植物的生长,种子萌发的条件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太熟悉,对于植物种子结构的认识以及种子的萌发过程比较难理解。五年级的学生对植物的生长比较好奇、感兴趣,因此,我设计分组完成实验,让学生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满足他们的好奇心,通过观察、研究和合作,体会科学知识的获得过程。评论(0)3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 难点:了解种子萌发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评论(0)活动1【讲授】.种子和幼苗
一、导入
我们平时见到的植物,大部分都是由种子萌发生长而成的。是不是每一颗种子都可以发芽呢?什么样子的种子能发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种子和幼苗》(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一)什么样的种子能发芽?
出示两组菜豆种子(被虫蛀过的菜豆种子和未被虫蛀的菜豆种子)以及提前几天用两组菜豆种子(被虫蛀过的菜豆种子和未被虫蛀的菜豆种子)做的发芽情况的实验。解剖一颗完整的菜豆种子,观察其内部结构。
得出:结构完整的种子才能发芽。二)唤醒种子里的生命
同样的种子,为什么在仓库中不发芽,种到地里就会发芽? 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样的外部条件?
出示一组(三个杯子)发芽情况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
三个杯子里分别放了相同数量的种子和土壤,只是1号杯空气充足,无水;2号杯水和空气均适量;3号杯水较多,缺乏空气。
观察不同情况下种子的萌发情况,思考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条件? 得出:
种子萌发所不可缺少的外界条件是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三)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并用简单的文字或图画记录下来。
(1.种子从外界吸收足够的水分后,原来干燥、坚硬的种皮逐渐变软,整个种子因吸水而呈现膨胀,终于将种皮撑破。
2.种子吸水后,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贮存在胚乳或子叶里的不溶性大分子化合物,分解成简单的可溶性物质。
3.种子的胚根、胚芽、胚轴很快地生长起来。
4.种子里胚根首先突破柔软的种皮,向下生长,形成主根。
5.胚根伸出不久,胚轴的细胞也相应生长和伸长,把胚芽或胚芽连同子叶一起推出土面。)四)拓展:子叶的作用
子叶在幼苗生长的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
幼苗萌发后的子叶为什么不会慢慢长大,反而慢慢枯萎了呢? 你认为子叶对幼苗的生长有什么作用呢?
同学们可以课后做个实验来验证子叶的作用:
选用两株刚出土且差不多大小的幼苗,一株去除子叶,另一株不去除,然后把两株幼苗种在一个盆里,过几天观察看看实验的结果是什么样的。
三、作业
网上学:各种各样的种子
1.请同学们上网了解更多植物种子的特点和用途。
2.请同学们观察和收集自己周围一些植物种子方面的资料并和同学交流。板书设计 7.种子和幼苗
一、什么样的种子能发芽? 结构完整的种子才能发芽。
二、唤醒种子里的生命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三、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
四、子叶的作用
教学活动
评论(0)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教师:为什么人们选择春天播种?为什么不选择冬天、夏天或者秋天?
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春天播种有哪些有利条件?从而引出本节课探讨研究的内容。《种子和幼苗》
评论(0)活动2【活动】走进种子的世界
1、通过播放幻灯片,向学生介绍奇异的种子世界。鼓励学生联系生活中有哪些已知的认识。
2、了解种子的结构
师: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千奇多样。但它们的内部结构又是怎样的? 活动一,种子的解剖观察。要求学生解剖花生与菜豆种子,观察其内部结构,找不种子有哪些相同地方。
3、检查学生填写实验活动报告表情况。总结种子的结构与其特性。
评论(0)活动3【活动】唤醒种子的生命
探究种子不能发芽的原因
师:同样数量的种子为什么能发芽的数量不一样? 引导学生做出猜想。
2、活动2:种子的分类
老师发放种子袋。袋中有各种各样的种子。让学生把其分类,那些能生根发芽,那些不能?观察不能发芽的种子的原因?把猜想写入实验活动表中。
3、点评学生汇报情况。教师揭示种子不能发芽的内部原因。
活动3:探究种子发芽的外部条件
组织学生讨论课本活动2三种杯子的萌芽情况。探讨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 评论(0)活动4【练习】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小组探究,任务驱动: 明确课本活动3任务,明确探究要求:各组利用提供的材料,理清实验原理,观察种子萌发 过程,看哪组制作合理正确。
2、布置观察任务,观察子叶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起到怎样的作用。课后填写观察记录。评论(0)活动5【作业】班级博客分享
课后,登陆班级博客,晒出你在这节课的学习心得与发现吧!将本节课的学习知识通过自己的理解进一步小结成文字,通过网络手段分享,培养学生知识的归纳能力和运用能力。
评论(0)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小猫种鱼》的故事http://v.ku6.com/show/IWsrW6LJ0yT-HRlkiy-vOw...html 师:你认为小猫能种出鱼好吗? 学情预设:小猫不可以种出鱼来。师:为什么呢?
学情预设1:因为鱼是种出来的。学情预设2:植物才可以种。学情预设3:植物的种子才可以种。
师:我们平时见到的植物,大部分都是由种子萌发生长而成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种子的奥秘吧!
(板书课题:种子的基本结构)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了观看动画《小猫种鱼》这一情境,既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新知的欲望,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评论(0)活动2【活动】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一)猜一猜
引导学生辨识各种植物的种子。
师:你能猜出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种子?(课件出示下图)
学情预设:葵瓜子、花生、玉米、稻谷。
师:看来同学们知道的真多。那各种各样的种子外表都不相同,但它们却有着相同的基本结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从已知的知识,自然地过渡到新的知识,体现了科学知识从简单到复杂,从个性到共性,层层渐进。更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1、活动1:什么样的种子能发芽?
师:请你认真观察两个盒子里的黄豆,在小组里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设:我发现一盒黄豆是被虫子蛀过的,另一盒的则是。师:你认为这两盒黄豆,哪些黄豆能发芽呢? 学情预设:完好的黄豆能发芽。
师:这只是我们同学的猜想,我们需要更多的科学理论和实验来验证我们的想法。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种子的基本结构吧!
2、认识种子的基本结构
(1)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剖一颗完整的发了芽的黄豆种子,结合教科书38页的内容,自学种子的基本结构,并在小组中交流,分享自学的成果和疑问。(2)课件出示种子的基本结构图,让学生边指着图,边介绍。学情预设1:种子最外面这层叫种皮。学情预设2:这叫胚,这叫子叶,这叫胚芽…… 师:有遇到困难了吗?
学情预设1:不明白哪里是胚?子叶、胚芽、胚轴、胚根的具体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形式的合作与交流,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优差互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体会到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教学平台,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
(3)老师再一次解剖黄豆,把黄豆解剖成下图的三个部分。(课件展示)
图1 图2 图3 师:这是种子的什么?(图1)
师:种皮具有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的作用。去掉种皮,剩下的部分叫做胚()。胚又分成子叶(图2),胚芽、胚根、胚轴(图3)。子叶的作用是贮藏营养物质。胚芽是生有幼叶的部分,以后发育成茎和叶。胚根是与胚芽相对的另一端,以后发育成根。胚轴是连接胚芽和胚根的部分,是根和茎连接的部分。种皮是种子的外部结构,胚是种子的内部结构。(边解说,边板书)
师:胚是幼小的生命体,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课件展示归纳如下)
【设计意图】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问题时,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和指导,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4)对比归纳
师:请你认真观察玉米的种子结构图,说一说和黄豆的结构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课件展示)
学情预设1:相同的玉米和黄豆的种子都有种皮、子叶、胚芽、胚根、胚轴。学情预设2:不同的是玉米的种子有胚乳和果皮,黄豆的种子没有。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请你拿出一颗玉米颗粒,解剖一下看看。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玉米不能像黄豆那样分成两半。
师:这是因为黄豆是双子叶植物,玉米是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叫双子叶植物。例如:蚕豆、大豆、花生等。种子的胚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叫单子叶植物。例如:玉米、水稻、小麦、高粱等。(课件展示)(5)结论
师:什么样的种子能发芽?
学情预设1:一颗胚完整的种子能发芽。要求学生把结论学到教科书第38页。
【设计意图】应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更加突出、更加鲜明。让学生把学习要点记录在书本上,既能巩固学生的收获,又更好地利用教科书。(6)分享家庭的实验结果,学以致用
师:现在请你拿出课前种下的种子,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种出的结果。并用本节课的知识来分析原因,并把原因写在实验记录表上。
学情预设1:我种的是A种子,种子是被虫蛀过或是被人为破坏的,有些可以发芽,但子叶有黑色的印。可能是破坏的程度不大,不影响种子的萌发。
学情预设2:我种的是B种子,全部都能萌发。因为种子是完好的种子。
学情预设3:我种的是C种子, 全部都能萌发。因为种子只是没有种皮,但胚是完整的。学情预设4:我种的是D种子, 全部都能萌发。因为种子是完好的种子。
学情预设5:我种的是E种子, 全部都不能萌发。种子看上去是完好的,但不知道原因。师:现在我来公布答案吧!(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把生活实验和课堂有机地结合,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又可以让学生对已有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科学地分析和解释,学会科学地归纳和总结,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科学和应用科学的信心。
评论(0)活动3【练习】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一)选择题:
1、种子中能发育成新植物幼体的是()。A.胚 B.胚芽 C.子叶 D.胚根
2、()是种子的外部结构。A.胚 B.种皮 C.子叶 D.胚根
3、在大豆种子的结构中,()发育成茎和叶。A.胚根 B.胚芽 C.胚乳 D.子叶
(二)填一填:
根据种子中子叶数目的不同,可将绿色开花植物分为两类:凡是种子的胚具有_________的植物,叫双子叶植物;凡是种子的胚具有__________的植物叫做单子叶植物。
(三)判一判
1、种子具有完整的胚,是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
2、具有完整的胚的种子,一定能萌发。()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注重坡度、层次清晰,以巩固、运用新知识为主要任务,既使学生准确掌握新知识,又为下一节课的开展打下了基础和埋下了伏笔。评论(0)活动4【活动】课堂小结、评价反馈
四、课堂小结、评价反馈
1、让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或疑问。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而促使了学生回忆所学的知识,并进行归纳与总结,有助于学生及时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对学生的疑问,老师及时的解决,使学生学会不懂就问的良好学习品德。
2、评价反馈
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完成我的成长足迹的填写。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能充分体现过程评价的学习信息反馈功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赏识别人,增强自尊心、自信心
第四篇:《创新能力培养》学习总结
《创新能力培养》学习总结
摘要:什么是创新?自从选修了这门课,我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什么是创新?”引用一位成功人士的话“发明+应用=价值”这个产生价值的过程就是创新。发明不仅代表科学突破,可以是商业模式的发明,也可以是跨领域合成的发明。能应用意味着高可行性,应用最好能普及。最重要的是创新要有价值,可以是商业价值,或者是可以转换成商业价值的用户价值。[1]
关键词:创新价值新颖 人才
一、那么创新有哪些要素呢?
我想最重要的是“新颖性、价值性、可行性”。
创新的特征很多,但是这三个应该是最突出的特征。一个创新的产生最终的落脚点是能够创造一定的价值。没有任何价值的创新等于是资源浪费,如果创新的产生所付出的代价远远超过了它所带来的价值,那么这种创新无疑也是失败的,因为它的可行性太低。
二、21世纪的创新有什么新特点?
应用性更强,周期性更短,重要性更高。
这个时代是很讲效率的时代,一切产品的产生都是奔着利益去的,任何企业为了发展都要考虑产品的创新,而这个创新是要有条件的,你不能浪费太多的时间,因为你的同行随时都在和你竞争,时间就是金钱;现代人的生活也越来越高效了,客户对产品的应用性要求也越高了,你的产品不好用就很快会被淘汰的,那么你的企业的竞争力就会降低的;提到重要性就更不必说了,现在没有创新的企业就没有竞争力,没有立足市场的潜质,随时会被淘汰。
三、作为团队创新之路在哪?
洞悉未来,打破陈规,简单最美,以人为本,接受风险。
作为团队要想在当前社会立足更应该有忧患意识,你要时刻考虑将来的发展方向,不能够将目光仅仅锁定在当前,这样既不会有收获更不会有大的突破。以苹果公司的创建为例,当它的创始人乔布斯还是一个“毛头小孩”时,当很多银行家不愿承担风险向他贷款时,有一位很有眼光和胆识的银行家游说其他银行家为乔布斯的理想风险投资。从第一台PC机的产生起,其后五年,苹果公司雄踞世界,它为风险投资的银行家带来的利润可想而知啊。对于,当初将乔布斯拒之门外的银行家来说,他们显然错失了机会,没有大胆迈步的勇气,很是可惜。
四、个人如何提高创新
要学会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有没有其他方法看待这个问题?学这个有什么用?试试看?我最爱什么?找到兴趣点,我最爱什么。
其实生活中不是没有创新的点而是我们缺少发现创新的眼光和思路,对于平常的事物多问问为什么会这样,对于常规的问题有没有特殊解决方案…..当我们实在对所学没什么兴趣时,我们不妨从它本身的实用性考虑,这样我们不至于那么反感某件事,这也是思路的创新吧。不过最主要一点是,我觉得人的一生最好还是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否则会是很痛苦的事。所以我们要有创新的眼光看待自己,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找到人生乐趣。
五、结合实际谈自身
我们都知道21世纪最有价值的是人才,是什么人才呢?
21世纪需要的人才与20世纪、19世纪有着很大的差别,因为21世纪有几个很重大的革命发生。在21世纪我们更多的工作是靠我们脑力的创造,是靠平等的竞争,已经没有国界的差别,世界被铲为平地,任何一个国家的人都可以和另外一个国家的人合作或者竞争,而他们都可以接触到、使用到、共享到同样的信息。不像过去,谁能独占信息他就能对另一
个人或者对那个公司发挥相当大的价值。[2]
当今社会需要这样的人才:创新实践者、跨领域合成者、高情商合作者、高效能沟通者、热爱工作者、积极主动者、乐观向上者。
参考文献:[1] 赛迪网-中国计算机报.《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发明+应用=价值》..2011年5月9日访问
[2]李开复《.21世纪最需要的7种人才》..2011年5月9日访问
第五篇:学会创新学习方法
学会创新学习方法
——语文创新学法指导简论
浙江省瑞安市安阳二中校长 郑锡浩
学生学会创新学习方法的基本途径是课程教学,课堂是渠道。然而,新近有关调查结果表明,[1][2]在培养学生创造力上,我国学校课堂这一主渠道的作用仍不够,课堂教学在促进学生进行创新学习方面还有相当距离,只有不足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掌握观察、想象、记忆、思维等方法”。为此,我们必须立足于课程与教学改革,特别是课堂教学改革,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掌握创新学习的方法,提高创新学习能力、培养创新学习情感、发展创新精神和能力。基于这样的理论和现实需要,我们提出“中学生创新学习方法指导实验研究”课题(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以探索学生创新学法指导的新理论和新经验。
一、质疑(提问)方法指导
只有当学生敢问敢疑、会问会疑、善问善疑,才有创新的可能性。在实验教学中,我们着重指导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
1.一般性提问方法。把有关研究者提出的创造性发问技巧作为一般性提问方法教给学生:[3](1)“假如”的问题;(2)“列举”的问题;(3)“比较”的问题;(4)“替代”的问题;(5)“除了”的问题;(6)“可能”的问题;(7)“想象”的问题;(8)“组合”的问题;(9)“六W(who,what,why,when,where,how)”的问题;(10)“类推”的问题。这些提问技巧在语文学习中,具有非常实用的价值。
2.奥斯本提问方法。奥斯本为研制产品,设计开发出一系列提问题方法:
[4](1)现在这个样子,或稍加改变,能有新的用途吗?(2)能不能借用别的经验或发明?过去有类似的东西吗?有什么东西可模仿?(3)能不能作改变?(4)能不能增加一些东西?(5)能不能减少一些东西?(6)能不能采用别的代用品?(7)能不能互换?(8)能不能把某些东西颠倒过来?(9)能不能形成组合?虽然这些都是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但语文学习也可以借鉴。比如阅读,就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是不是还有更好的读法?这样说道理是不是很充分?是不是有例外?等等。这样,学生对文中的提法、措词的理解掌握会更加准确严密。
二、创新思维方法指导
创新学法指导的核心是指导学生掌握创新思维方法。“会学先要会想”,会创新思维,就是会创新学习。借鉴有关研究[5][6][7],我们语文教学着重指导学生学会如下创新思维方法。
1.集体激励法(也叫头脑风暴法):围绕一个主题或问题,要求参与者在较短时间内自由地、尽可能多地提出自己的想法。此法的实质,是创造一种思维相互撞击,借集体力量产生“共振效应”的情境,在这种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相互感染的氛围中,能有效地打破个人固有观念的束缚。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一题多解的学习内容和作文,比如命题“习惯”,可以写成不同的体裁,可以有不同的主题。
2.类比思维法:根据两个对象的相似性受到启发而产生类推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类比的核心是比较,通常将陌生的对象与熟悉的对象比较,未知的对象已知对象比较,这样可以由此及彼,产生启发,触类旁通。
3.逆向思维法(也叫反向思维法):就是“反过来想一想”,这样能够避免正向思维和单向度认识过程的机械性。
4.让步思维法:就是“如果不这样,将会如何?”的一种创新思维形式。让步思维的价值在于:(1)通过退一步的思考,证明不这样认定将是错误的,从而证明己认定结论的正确;(2)可能发现己认定的结论不完善,发现既定结论的错误,以便及时从错误的结论中跳出来,寻求正确的思考方向。
5.系统思维法:把一个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或者从整体观点出发,考察系统各要素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与联系,以获得最优效果的思维方法。组合方法、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移植法、设问法都属于这种方法。系统思维法是学生知识系统化的有效手段。在语文学习中,我们常说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就是从整体上理解字、词、句、篇。
6.直觉思维法:在积累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人们在对事物的观察过程中获得某种启发,直接觉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做出直接综合判断的思维方法。猜测、预感、假设、灵感等都属这种思维方式。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掌握直觉思维这种学习方法,首先要以培养敏锐的观察力为起点,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1)观察要有目的;(2)观察要有顺序:(3)观察要有重点;(4)观察要有比较。
7.联想思维法:在头脑中把一事物与另一事物联系起来,从而把一事物的思想或表象推移到另一事物上去的思维方法。尤其是要敢于把人们容易忽略的、习惯上、表面上看来微不足道的问题联系起来或移植过来。联想思维方法有:
(1)接近联想;(2)类似联想;(3)对比联想;(4)象征联想;(5)推测联想。例如,由“阳春三月”而联想到“桃花盛开”就是接近联想;把白色做为纯洁的象征、绿色做为生命的象征、把鸽子做为和平的象征等,就是象征联想。
8.想象思维法:对头脑中已有的观念和表象进行重新加工和改组,以建立新观念和新表象的思维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种:(1)再造想象;(2)创造想象;
(3)幻想。语文教材的情境性、形象性特点更适合于想象思维,教师可依据教材的语言材料,指导想象思维方法,展开丰富想象。
三、自我反思方法指导
反思(元认知)是整个学习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反思,如方法对、效率高,则学习劲头更足;而当学习活动出现偏差且达到一定的程度,通过反思则能予以纠正,甚至暂时中止学习,避免做无用功。
学生自我反思能力与习惯不是先无就有的,而是在后天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学生自我反思的方法,培养并发展他们自我反思的能力,不断提高创新学习的水平。教学中培养、训练学生反思的一般方法主要有:[8][9]
1.自我提问法。通过提供一系列供学生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问题并不断地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从而提高创新学习能力。以阅读为例,教师
可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自我反省:(1)用什么方法阅读?让学生明确方法的含义与特征;(2)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让学生了解方法的目的和作用;(3)如何运用这种方法让学生了解方法的程序及各部分关系;(4)何时何地运用?让学生明确方法的适用条件;(5)方法运用的效果如何?让学生了解如何对方法运用的成功与否做出评价,并提出建议和补救办法。
2.相互提问法:将学生每两人分为一组,给每个学生一份类似于上述的自我反思的问题,要求学生在阅读结束后,依据问题相互提问并作出回答。这种方法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考与竞争,提高自我反思的水平。
3.知识传授法:通过传授学习方法的有关知识,特别是自我反思的有关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反思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自觉地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负责人:郑锡浩;指导教师:浙江大学教育肖龙海副教授。
注释
[1]肖龙海,郑锡浩.课堂离创新教育还有多远——初中课堂教学的调查.教育发展研究.2001.4.[2]2000年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情况调查报告.中国教育报.2001.5.6.[3]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259-261).[4][5]吴发珩主编.当代语文教法学法辞典.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489-503).[6]赵志恒.学会思维.掌握具有创新性的学习方法.课程·教材·教法.1994.(l).[7][8]刘电芝主编.学习策略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35-139),(162-164).[9]董奇等著.自我监控与智力.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21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