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做好资金整合这篇大文章
编辑:雨雪飘飘 识别码:15-929189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29 11:47:11 来源:网络

第一篇:做好资金整合这篇大文章

一针织就千家衣

浅谈乡镇财政如何整合财政专项资金

姚集镇财政所

窦恒山

近几年来,随着公共财政职能的不断加强,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出台,财政涉农投入逐年大幅增加。仅笔者所在的的姚集镇,每年的财政涉农专项资金都在7000万元左右。除了一部分需要发放到农户的个人补贴以外,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项目建设资金。如何让这部分涉农项目资金发挥整体效益,高效运行,是财政人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

在目前财政项目资金主要实行条线管理的体制下,各职能部门都有各自的工作目标,都强调自身工作重要,相互之间,缺乏统一规划,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资”出多门,“条条”管理,项目申报各自为政,管理方法不同,下达形式各异,政出多门,各自为战,造成统筹协调难。造成了大量低水平建设,财政资金被分散使用,有限的财力资源被支解,“撒胡椒面”现象较为严重。如何在不改变资金管理方式的前提下,努力整合财政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呢?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归根结底,所有的财政惠农项目最后都要到乡镇来实施。本人认为,镇级财政要发挥信息优势,以“项目申报”为龙头,努力使同年度的各类项目资金尽量在同一个行政区域内实施,做大做强,以发挥财政资金的整体效益。毕竟,在不违背上级的政策,不损

1/6 害各部门利益的情况下,各资金管理部门还是愿意看到自己管理的资金能发挥更大的效益的。下面,本人将以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为例,来说明如何在现有的专项资金管理体制下,整合财政专项资金,以使其发挥更大的整体效益。

这几年,各地响应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积极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建设工作。这项工作在推进土地的集约化利用,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农村民房散、乱现状,改善了农村环境面貌,提高了农民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了新农村的繁荣和文明。然而,由于这项工作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执行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集中居住区的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上级国土部门根据各村集中居住区建设可复垦出的土地指标,按10万元/亩预拨的土地增减挂钩资金,另一部分是农户上交的房屋购置款。按现在和建筑商签订的合同来看,房屋建筑成本达940元/㎡左右,以上两类资金仅仅能满足房屋土建成本要求,小区内的道路绿化等配套设施缺少资金来源,导致集中区建设进度缓慢,拆迁的农户迟迟难以入住,民心不稳。

2、部分贫困户经济困难,无力购买新房,对集中居住区的建设有抵触情绪。即使政府照顾其住进新房,尾欠的房子购置款也难以缴纳,导致拖欠建筑商的工程款,容易造成房屋质量隐患。

3、农户入住小区后,一些种植农田的机械、农具等无法放置。农作物秸秆也无法堆放,堆放在小区道路两旁,导致小区内环境脏乱

2/6 差,难以管理。

4、低收入农户不愿意交纳物业管理费,导致小区物业管理工作难以为继。

5、居住区住户活动空间小,农闲季节都在集中的活动场所,接触频繁,人闲生非,容易激化一些原有的矛盾。

如果只依靠土地增减挂钩补助资金,至少从目前情况来看,暂时无法解决以上问题。毕竟思想工作不是万能的,经济上的问题还要用经济的手段来解决。而从目前的镇级财政状况来看,还处于“吃饭财政”阶段的镇级财政维持运转都困难,更是无力解决上述问题。作为享有资源信息优势的财政人,我们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向了规模日趋庞大的财政专项资金。同样是为民办实事,同样是强农惠农,我们是否能充分利用这些专项资金,来解决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难题呢?我们在深入了解实际情况的前提下,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以供领导参考。

一、积极咨询,过好资金信息关。每年年初和年末,乡镇财政要积极和县财政局的各业务科室对接,充分掌握省市县财政部门将在镇级实施哪些惠民项目,有哪些惠民项目适合在本镇实施,充分掌握这些惠民项目的用途,要求和资金量大小,以及这些项目将由哪些职能部门负责管理和实施。

二、统筹规划,把好项目申报关。镇财政掌握信息后,要积极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在其主持下召开各职能部门会议,打破行业界限、部门界限,统筹考虑各方面的资金资源,进一步明确经济社会

3/6 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区域、重点问题,做出科学、严谨、具有操作性、约束力的规划,为财政专项资金集中投向,发挥聚合效应奠定基础。在选定村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点后,明确各职能部门在申报项目时,要以村民集中居住区所在的行政村为重点向上级申报项目。因为,项目资金虽然由县级各职能部门负责分配,但项目的实施地点是由乡镇负责申报,只要项目符合上级政策要求,县级各职能部门一般都会批准的。可以说,只要牵住了“项目实施地点”这个牛鼻子,乡镇就掌握了第一步的主动权。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和上级主管部门对接,积极准备申报材料,争取项目审批能早日通过。

三、对症下药,做好项目实施关。

财政部门要把握问题的关键,针对不同的专项资金性质和要求,来解决集中居住区内的不同问题,同乡镇职能部门一道,积极配合上级项目实施部门,把惠农项目实施好,让群众和上级部门都满意。

1、以集中居住区建设资金作为自筹资金,争取上级的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建设集中居住区的的内部道路。在有水库移民的村,还可以使用水库移民后代帮扶资金,建设集中居住区的公益设施。

2、争取省市的村庄环境整治资金,进行集中居住区的亮化和绿化建设。

3、通过水务局的村村通自来水资金,建设集中居住区的自来水供水设施。

4、通过供电部门的农网改造资金,解决集中居住区的供电到户

4/6 问题。

5、通过摸底排查,对于确实困难无力支付购房资金的农户,积极帮助其向民政部门申请,通过省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补助资金解决部分难题。

6、通过农开局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资金,开展所在村的农田水利建设,优化农业生产条件。在此基础上,鼓励农户进行土地流转,吸引有条件的种植大户前来承包该村土地。改变一家一户种田的局面。这样一来,农户的农机农具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会逐渐处理变卖,解决了农机农具无法存放的问题。同时,种植大户可以对农作物秸秆集中处理或出售,彻底解决农户秸秆乱堆乱放问题。通过土地流转,农户还可以获得上级部门的土地流转补助资金,解决一部分经济问题。农忙季节,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和留守妇女可以到种植大户的田间帮忙,能获取一部分经济收入。

7、争取扶贫部门的脱贫奔小康资金,建设一部分标准厂房,吸引客商前来办理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解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8、通过妇联部门的手工艺培训等就业培训,使留守妇女掌握一门技术,鼓励她们利用自己的双手致富。同时,对于积极创业的妇女,还可通过妇女小额创业贷款,对其进行资金扶持。

通过这些措施,努力让集中居住区内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事做,有钱赚,既能解决一部分经济问题,又避免了人闲着无事生非。有利于村民的管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使村民真正享受到改革的成果,认识到集中居住区建设确实是一件有利于

5/6 民的好事,他们会帮助党委政府向其他的群众做宣传,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在看到集中居住的好处后,其他村的群众会主动要求建设集中居住区,那时就就会形成良性的循环。当上级职能部门看到资金整合的良好效果,也会有利于以后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

整合财政专项资金,放大财政杠杆作用,集中财力办大事,是各级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如何寻找一个有效的载体,为资金整合搭建一个强大的平台,需要我们每一个财政人去认真思考。本文提到的以项目申报为龙头,以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为载体来整合财政专项资金,仅是本人的一点粗浅看法。如何让财政专项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还需要我们再不断地进行探索。

6/6

第二篇:做好水资源这篇大文章

做好水资源这篇大文章

——谈供水企业市场化

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命脉。我国是全世界十三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做好水资源这篇大文章对于我国的前途命运显得至关重要。

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短缺问题,不遗余力的与之作斗争。从节水倡议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完善;从大力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到斥巨资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无一不彰显了党和政府的意志与决心。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越发凸显,水资源短缺的形势也越发严峻。在继续推进节水、调水等工作的同时,我们更要拓宽思路,大胆开展供水企业市场化工作,在水资源管理上开辟新的阵地。

供水企业市场化不仅可以提高企业效益,还能减少财政支出,为节水、调水等工作腾出资金。长期以来,供水企业打着公共事业的名号,躲着政府财政拨款的庇护下,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管理上漏洞百出,经营效益低下,长期亏损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压力。积极稳妥地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放开供水企业经营权,让其在政府的有效监控下参与市场竞争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市场竞争和政府的双重压力下,供水企业必须实行大刀阔斧的内部改革,裁减闲人,降低人力成本,同时加强运营管理,提高企业效益。这样一来,将大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省政府不必要的财政开支。

供水企业的市场化还能促使公民节水意识的形成,为节水大战提供新的武器。多年以来,政府大力宣传节约用水、浪费可耻,虽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而言效果不是很理想。我国的水资源利用率依然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究其根本在于人们对水的认识上。水一直被人们当做自然的赐予,是人人有份的公共产品,于是大家理所当然的浪费。推进供水企业的市场化相当于明确宣告“水不仅是公共资源,也是一种商品”。水价的变动也将遵循市场价值规律,浪费水资源的行为将会受到价值规律的约束。如此一来,浪费水资源就等于增加自身支出,人们自然而然的形成节约意识,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水资源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水资源这篇大文章是应对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供水企业市场化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新思路,正所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必须做好长期的战争准备,不断开拓创新,打好这场水资源保卫战。

第三篇:做好政府改革这篇大文章

做好政府改革这篇大文章

更多释放市场活力 更好服务人民群众

新华网北京11月1日电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11月1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编制委员会主任李克强发表讲话。他强调,要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全会精神,做好政府改革这篇大文章。中央政府改革是上篇,地方政府改革是下篇,要整体构思,通盘考虑,上下贯通,把整篇文章做好,更多释放市场活力,更好服务人民群众。

李克强说,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促进政府高效协调运转。对于激发市场和社会创造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李克强指出,新一届国务院组成后,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我们把转变职能作为第一件大事,紧紧抓住不放。目前已取消下放334项行政审批等事项,简政放权成为深化改革的“马前卒”和宏观调控的“当头炮”,成效不断显现。今年以来全国各类企业登记数比去年同期增长25%,其中民营个体企业增长37%,带动了民间投资以23%左右的速度增长,社会投资和创业热情迸发,经济出现稳中向好。加快改革与调整结构叠加的效果,超出人们预期。

李克强要求,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要重点抓好“接、放、管”。接,就是接好中央下放的审批事项。中央明令取消的,要不折不扣地放给市场、社会,不得截留。放,就是把地方本级该放的权力切实放下去、放到位,特别是对不符合法律规定、利用“红头文件”设定的管理、收费、罚款项目应一律取消,决不能打“小算盘”、搞“小九九”,防止“上动下不动、头转身不转”。管,就是把该管的管起来、管到位。在减少事前审批的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监管行为,克服随意性,着力构建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创业“火”起来。对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尤其是损害人民生命健康的食品安全等领域违法违规行为,要严惩不贷。建立健全“黑名单”制度,让违法者付出承受不起的代价。要加强保障民生的基本公共服务,保住基本、补上短板、兜好底线,促进社会公正。

李克强指出,地方机构改革要着力搞好“控、调、改”。控,就是严控地方政府机构编制总量,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调,就是调整优化机构编制结构,重点强基层、强一线,转变“头大腿细”现象。改,就是通过深化改革,挖掘机构编制潜力,满足事业发展需要。中央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地方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调整。

李克强说,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是一场自我革命,要民意为先、舍利为公,有敢啃“硬骨头”的勇气,义无反顾、一抓到底。同时,防止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怪圈。他最后强调,要加强基层政府的改革和建设,提高服务管理能力,关心基层干部,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切实保障,特别是不能拖欠工资。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编制委员会副主任刘云山主持会议,赵乐际、栗战书、杨晶出席会议。中央编办和广东、上海、吉林三省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在会上发言。

第四篇:做好项目建设这篇大文章

做好项目建设这篇大文章

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前提是发展,解决天门经济社会生活的一切问题靠发展。项目是发展的载体,项目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实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都要靠项目来体现,没有项目建设,一切目标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落实科学发展观,谋求经济跨越发展,要求我们把项目建设作为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做到“五个善于”。

一、善于“高屋建瓴”谋划规划

没有项目的规划,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没有规划的项目,缺乏系统性、科学性。调研出思路,思路出规划,规划出项目。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推进二次创业,实现天门跨越发展”的战略构想,将天门定位为武汉城市圈以纺织服装、医药、化工、机械电子、食品加工为主的现代制造业配套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休闲农业度假基地,汉江下游重要的水运枢纽和江汉平原综合性区域物流中心的发展思路。需要我们站在全局的高度,深入研究国家宏观政策和省支持重点,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围绕“两型社会”建设,高起点、全方位谋划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发展规划,不断充实和丰富思路,使规划与天门实际对接,具有可行性;与国家和省规划对接,具有承接

性;与天门未来发展对接,具有战略性和可延续性。诠释“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的内涵。

二、善于“无中生有”策划项目

项目从策划中来。需要我们冲破思维定势,多角度、多层面进行探索和开发,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新”,项目策划就是要从“无” 中生“有”,从“小”中做“大”。围绕小项目、小企业、小产品进行大策划、大包装、大整合,策划出一批大项目;策划项目就是要“变废为宝”,用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把看似无用的东西进行再利用,策划成新的好项目,不局限于现有的产业和基础。一是依托规划策划项目。“实现天门跨越发展”要以项目作为载体,武汉城市圈现代制造业配套基地需要项目作为支撑,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以及各项专业规划都需要通过项目来实现;二是依托资源优势策划项目。天门是农业大市,是全国优质油菜生产基地,湖北省最大的瘦肉型猪生产基地,江汉平原最大的淡水产品养殖基地,要实现农业资源向工业优势转变,成为武汉城市圈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休闲农业度假基地,需要围绕资源禀赋策划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三是放大比较优势策划项目。我市水泵、医药、纺织机械、轮毂等产业经历了起步、发展、提高三个阶段,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但与行业的裂变、整合、发展的速度与其自身的发展潜力相比还不相称,与大企业的标准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加强项目策划,实现企业和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善于“贪大求洋”包装项目

俗话说“三分长相, 七分打扮”。资源再好, 不转化为项目也没用;项目再好, 不包装也无法融资。通过小项目折射大内容,带来大发展,创造大效益。无论是政府进行招商引资,还是企业融资, 争取投资,对项目的包装 , 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张家界黄龙洞开发初期,投资者将洞内一石柱上升到“镇洞之宝”的角度,投保一个亿,并进行广泛的新闻炒作,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包装项目一是要选准“兴奋点”。在招商引资进入白热化的攻坚阶段时,客商的投资需求、投资意愿、投资方向是项目包装的重点, 有针对性地包装项目, 将会更大的激发客商的投资热情;二是要找准“对接点”。当前,国家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措施,含金量很高,为我们争取项目、争取资金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顺着国家产业政策和扩大内需的投资导向,挖掘包装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扶持方向的重大项目,增强项目的竞争力,将会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规划,获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三是要打造“亮点”。“两型社会”建设是一块金字招牌,省政府将从今年起,对

武汉城市圈安排的预算资金,实行资金打包,每年集中3亿元,采取竞争方式公开招标,支持圈内九市的重大项目建设,武汉城市圈各市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态势,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推进城乡统筹体制机制、“两型”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土地管理体制机制、投融资体制机制四大专项改革的重点内容,并配套实施以“两型”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支撑工程、以“一镇十村”为重点的城乡统筹工程、以交通物流为接点的一体化建设工程、以“一河两湖”为核心的水环境治理工程、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的环境保护工程等五大示范工程包装项目,提升项目的品质,打造“两型社会”建设的亮点,实现突破和创新。

四、善于“市场运作”建设项目

当前,用地紧、融资难已成为制约我市项目建设的重要瓶颈,我们必须用创新的思路和办法切实加以解决。以市场化方式运作项目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一是要重视和发挥社会各方面的作用,形成政府带动、条块联动、企业主动、社会推动、全民参与的强大合力。二是要创新项目运作机制,集中精力抓好基础性、公益性和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对一般性项目,坚持走市场化运作的路子。三是要创新项目建设投资融资机制,大力推进全民创业,积极启动民间投资,进一步放开投融资领域,制定优惠政策,以资

源和市场换资金,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项目建设投入机制,引导鼓励社会及民间资本投资公建设施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四是要加大盘活土地存量的力度,全力提高土地利用率。

五、善于“拓宽思路”筹措资金

资金是项目的“命脉”,没有足够的资金,再好的项目也无从下手。据初步测算,今年仅我市确定的重点项目工程的总投资就将达60亿元以上,靠市内自筹难以解决。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采取“多个一点”的办法广泛筹集资金。一是“两眼向上”争一点。要抓住扩大内需、产业振兴、“两型社会”建设等多个产业扶持政策叠加的契机,积极跑省跑京,加强汇报衔接,动用所有人脉资源,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千方百计争取最大的份额。二是“两眼向前”贷一点。积极向金融部门推介优质项目,争取贷款支持,充分发挥投资集团、工业园区融资平台的作用,促进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规模,实现银企双赢、产融互动,完善贷款担保体系,通过担保资本的“倍数放大效应”,增强“造血”功能,缓解资金压力。三是“两眼向外”引一点。千方百计用政策换项目、项目换资金,吸引外来资金涌入天门。四是“两眼向内”筹一点。我市民间资本十分丰富,202_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高达124亿元,投资潜力巨大,积极发展BT、BOT、TO

T项目融资、发行债券、转让经营权等多种投融资方式,扩大利用民间资本的规模,解决项目资金问题。

第五篇:努力做好土地储备这篇大文章

努力做好土地储备这篇大文章

目前,县委、县政府提出未来三年,我县将围绕建设“三都文化地、千年磁州窑、生态荷花城、都市休闲港”,深入实施“对接大城区”发展战略,着力推动城市环境质量、聚集能力、承载能力、居住条件、风貌特色、管理服务六个“上水平”,打造北中原都市区富饶、秀美、幸福的新磁县。如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任务,大力保障新一轮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经营好城市用地,对我们国土资源部门来讲,即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机遇。为迎接挑战,抢抓机遇,我们国土资源局提出了加大执法监察、土地储备、开发整理、地籍管理、耕地保护、队伍素质等六个方面亮点创新工作。尤其提出要把土地储备这项工作做大、做强、做好、做亮,为全面做好“十二五”开局之年土地经营工作打好基础,起好步。为切实做好土地储备这篇大文章,还须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城市发展战略,树立以土地经营城市的理念,对国土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良性发展。今年我局拟对县一中南侧面积 为676亩的土地进行收储,该地块东临中华大街,北依磁州路,区位优势非常明显,符合城市发展规划。

二是坚持“统一储备、统一供应”的原则,实现县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完全垄断,建立规范高效的土地市场运营体系,规范管理体制,统一运作,真正做到“一个口子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

三是坚持紧扣“调控”的职能定位,把“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城市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作为土地储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城市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使土地储备工作起到一个“土地银行”的作用。

四是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树立“城市发展一盘棋”的思想,充分调动国土、财政、规划、建设、乡(镇)政府等各部门积极性,把土地资产运营作为本地区、本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五是保障土地储备资金。综观我国现行土地储备融资的渠道有财政资金、银行贷款和自筹资金三种。从目前我县实际情况来看,应以财政资金拨付为主,银行贷款资金为辅。

六是坚持依法实施土地储备。首先要结合县规划部门对收储地块进行勘测定界,摸清底数,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根据相关土地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对本地块进行科学的地价测算,确保被征地农民权益;第三,还要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土地收储和出让方案,方案里做到工作步骤明确,分工到部门,责任到个人。

七是坚持实行“净地”招拍挂出让制度。通过对储备土地进行前期开发,使其变成“熟地”、“净地”,然后根据城市建设需要、市场需求和土地供应计划等,将这些“熟地”、“净地”出让,不仅使受让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而且可促进土地资产保值增值,增加土地收益。

做好资金整合这篇大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