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中的困惑与感悟
编辑:明月清风 识别码:16-669295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01 15:14:3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中的困惑与感悟

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中的困惑与感悟

任鹏昌

一、困惑

1、为了实施新课标中“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一建议,我们力图将课堂还给学生,一时间,课堂上活动多多,形式多多,很多老师都使出浑身解数,力求通过创设热闹、活泼、多姿多彩的课堂氛围来实现新课程的改革,一段时间以后,问题来了:“繁华”落尽,学生的课堂收获却少之又少,纷繁的活动形式吸引了他们更多的注意力。

2、为了“重视语文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联系实际,谈谈感悟”等环节,力图引导学生在课文学习之余,通过谈自己,谈人生,谈社会形成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谁知,问题又来了:政治老师向我们提出了“抗议”,认为我们力图占据他们的阵地,抢了他们的“饭碗”,而我们自己也感到语文课堂变味了,意境没了,语文味淡了,课上得没劲了。

3、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宽他们的视野,激活他们的思维,我们在课堂注入了大量的课外相关信息,我们让学生信马由缰,畅所欲言,对他们能想别人所不能想,说别人所不能说大加赞赏。对每一篇课文,我们让他们把握自己最喜欢、最感动的内容,他们的理由就成了我们课堂的“标准答案”,都能得到教师的赞扬和认可。甚至有时,教师还会被学生的与课堂风马牛不相及的观点牵着走,盲目讨论,结果背离了教学目标和思路,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而字词标点、重点句段的具体分析,文学创作手法及规律的讲解在语文课堂上渐渐隐退了。一段时间以后,问题同样出来了:学生的作文中别字、病句比比皆是,一学期下来,他们分不清什么叫表达方式,什么叫写作手法;不知道文章的结构与顺序有什么区别。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收效甚微。

4、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我们扣住课本每单元之后的综合性学习,上起了语文活动课,一节课吹拉弹唱、小品相声、辩论竞赛,热闹红火,学生喜欢,老师得意,可听课的人心中起了疑惑:这莫不是班会课?语文活动课等同于班会?就这样,新的问题同样产生了:综合性学习怎样体现语文学科的特色?难道新课改的诞生竟意味着语文学科知识的没落?

二、再认

通过对课改初期工作的总结和反思,我们的思路渐渐明晰起来:语文课改首先需要的是革新教学观念。摒弃了传统课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为了适应新课标,我们试图用更新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于是我们运用了大量新颖的形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殊不知,在忙于这些形式的同时,我们忽略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在总结了这些经验教训之后,我们确立了一些新的观念:

1、新课标所提倡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是我们的教学目标,而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方法。即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语文学习中何时让学生自主、何时让他们合作、探究,用怎样的形式来实现,都取决于教学目标的要求。切不可根据新课标要求机械地选择教学形式,买椟还珠。

2、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里的平等不能理解为形式上的平起平坐,更不能在知识水平上与学生划等号,因为教师还肩负着引导学生掌握更多、更新、更深的语文知识的重任,完全尊重肯定学生的言论,不给与适当的点拨和拔高,学生是不会进步的。因此,抛开了传统课中教师为主体的模式,教师应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同时又高于学生,真正起到“主导”的作用。

3、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这并非要我们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去生硬地专设相应的学习环节,而是根据课文内容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及凭借语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最佳教学境界。

4、很多教师认为,新课标的最后落实应是“学生动起来”,动耳、动眼、动口、动手,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大家都动起来了,目的就达到了。其实,在语文学习中,调动并不等于真正的激活,一节课或一个活动,气氛虽不热闹,但只要每位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学生的感情一直沉浸于其中,这就是“动”;相反,学生疏于思考而忙于热闹的形式,“动”也无益。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任务绝不仅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更在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动学生的情思,这才是“动”的真正意义所在。树立了这些新的观念,在实际操作中就会避免很多误区,得到更大的收益。

三、重构

1、对话——阅读教学的关键

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首先,摆正三种关系。一是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探究”不仅是学生的活动,也包括教师自身对教材的探究和挖掘,如何将教材讲深讲透,很好地挖掘文本是我们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二是处理好“形”与“实”的关系。任何课堂的形式(包括电教媒体的运用)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应实实在在,有很强的借鉴性和操作性。教学活动要讲求实效,防止流于形式,产生“作秀”之嫌。三是处理好师生互动的关系,要遵循教师角色定位的三个原则:到位不越位。教师既不能什么都交给学生,也不能做学生的主宰,师生间可共同发问、共同质疑、共同解惑。参谋不代谋。在近几年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常见“你觉得哪里写得最精彩?”“文章的哪里令你最感动?”等问题,这些问题本身提得很好,但我们在设计这些环节时常常忽略了目的性:你想让学生通过说精彩、感动得到什么?是对写作手法的了解?还是对内在含义的领悟?学生应从哪个角度,用什么方法和思路去阐明“精彩”、“感动”的缘由呢?无目的的提问,随意的回

答,既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不能培养学生回答问题的严谨性,只是在做低效劳动。三是朗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朗读是品味文章的一个重要手段,课堂上老师范读完男生读,男生读完女生读,然后齐读,读不好就反复读,花样繁多,不一而足。每节课变来换去,周而复始。其实好的朗读是建立在了解文章内容、揣摩文章语言和体会文章情感的基础上的,脱离了这些,空泛地评价读的好坏及反复朗读都是无效劳动。多问几个“这里应该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语调来读?”等,这样既教会了学生朗读的方法,同时也品味了文章的语言,体会了文章的情感,可谓一举两得。

2、综合——活动课程的本质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

(1)、教师引导,活动课程的保证。活动课中的教师绝不仅仅具有幕后策划、开场主持及结束总结的功效,在活动课过程中,教师的意义非同寻常。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总是浅层次的,得依靠教师的点拨帮助他们引向纵深。教师应作为课堂的一员参与其中,点在关键处,拨在心弦上,引导学生思考、领悟,把他们掌握的知识引领到教学目标应有的高度,切实提高活动课的质量。

(2)、深掘内蕴,活动课程的关键。很多的活动课仅停留在活动成果的展示,这是远远不够的。如以《古诗苑漫步》这一活动课为例,应点拨学生:如何积累古诗词?怎样给古诗词分类?为什么这样朗

诵?如何为诗配画、给画配诗?赏析诗歌有哪些方法?这样,学生既拓宽了知识面,学会了与古诗相关的语文知识,也掌握了阅读、鉴赏诗歌的方法,这样的活动课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将会起到深远的影响,真正上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3)、问题设计,活动课程的灵魂。一是需要理清活动课程教学环节内在的逻辑关系。一次活动课的教学环节设计,或是从内容到主题,或是从课内到课外,或是从古到今,或是由浅入深,无论怎样,每一个环节的安排必须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让整个课堂完整有序。二是需要设计好活动课的评点与过渡,让每一节活动课不再是拼盘、杂烩,而是浑然一体,一气呵成。

经过几年的努力,一堂堂好课,一篇篇好论文纷至沓来,教改成果斐然。本着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的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创新性原则,我们创设了多种探究模式:如问题性探究、亮点性探究、比较式探究、专题式探究、求真式探究、品读式探究、赏析式探究、感悟式探究、综合式探究等。我们还尝试将学生带入网络世界,用网络课堂实现教改的目标,得到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当然,我们也知道,新的问题、新的苦难在等待着我们去克服,去战胜。

第二篇:新课程改革中的收获与困惑

新课程改革中的收获与困惑

永年县实验小学秦自秀

新课程的实施,对美术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的实施,对美术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方式等,都必须对以往的美术课堂常规经验和活动方式重新审视,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自觉适应新课程的变化。

收获:教材改变了过去课程结构单一的形式。和原来的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强调趣味性,内容新颖,色彩丰富,图文并茂,特别是注重了学生的美术活动,更贴近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事物,探究气氛浓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扩大了教学的空间和自由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欲望,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新课改要求从根本上改变“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让教学更多的贴近生活,和实际生活相联系,更好的美化我们的生活,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美术的价值和乐趣。新课程强调教学的有效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传统教学压抑学生兴趣,热情,影响学生发展的学习状态,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 1

过程,使学习能够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困惑:新课程全面实施至今,我仍然在教学中存在很多困惑。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中仍然存在“换汤不换药”“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这跟自身的业务水平与学生的原有认知有着不可分的关系。仍是教师讲,学生听,然后做作业。教师惟恐完不成教学任务,为此,探究内容常常被教师讲解所代替,使学生活动显得被动。教师除了正常的备课、上课、理论摘抄、教学反思,读书心得、网络研修,各种活动课外,还要负责许多专业教室的管理工作。总感到是课上轻松课下忙。根本无法静心教学研究,给教学工作带来不良影响。教学中,很多学生存在小学里不上美术课的情况,或者改成单纯绘画课,因此,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活动课又成了老师一人表演的“一言堂”。我想,学生只有在能有引发他们兴趣的课堂上才能发挥他们各自的主动性,才能有愉悦的心情与老师进行有效的课堂互动,教师也应根据自己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动教材,为他们创造性的思维插上翅膀。另外,教学中很多时候也存在教学资源紧缺与学校实际情况的矛盾。美术课是视觉艺术,借助多媒体可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其优越性使每一个教师心里都清楚的。可是,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课都无法运用电化教学来实现。原来上课时教室还有投影仪、幻灯机,有配套的投影片和幻灯片,现在,投影仪和幻灯机早已下岗,连与教材配套的挂图和教具都没有,教师在进行常规的课堂教学时仍然是一本教材、一张嘴、一只粉笔,这种“巧妇难为”的情况不失为一种进退两难的尴尬。我想,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适当的调整,重新安排设计教学内容。特别是手工制作课,随意性大,学生很容易没有组织性没有纪律性,课堂的气氛就难以控制,我们应该因地制宜的去给学生上一些适合咱们他们上的课,让学生有东西可寻,有东西可想,使大部分学生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让他们在实际的生活中、学习中寻找到美术的乐趣,体验到活动的快乐。

第三篇:新课程改革下地理教学的困惑与感悟

新课程改革下地理教学的困惑与感悟

华池县职业中专张一弓

[摘要]:新课程改革与我们教师息息相关,我们不但要关心新课改的形式,还要积极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参与新课改,要积极的思考和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那么课堂就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新课改下,地理教学应紧密结合实际、学生的生活实践,贴近学生的知识背景,将地理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及活动联系起来。

[关键词]:新课改;困惑;感悟;地理教学

前些天,我在石家庄市鹿泉一中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第三届全国高中新课程改革研讨和教育论坛活动,对新课程有了更明晰的了解,但对新课改既存困惑也有感悟。因为我们甘肃是最后一轮接触新课改,在新课改的指导思想、课改方向、课标要求、教材体系掌握、高考中重难点及高考出题板块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的困惑。下面我就我的体会与同仁们进行交流与商榷,不准确的地方,还希望同仁们不吝指正。

一、对新课程改革的几点困惑

困惑之一:对新教材的课标要求把握不准,有只顾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现象

进入课改后,一段时间内我最大的担忧是对教材体系变化(三本必修加七本选修的十本教材编排)没法全面掌握,这样对驾驭教材和掌控教材的重难点提出了挑战,从新课程教材内容的设置中感觉到新课标教材已经减少和降低了知识点的数量与难度,而增加了学生的实践和开放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课后题目:为了改善生存环境的面貌,你有什么金点子?旧课标上明确写出应该怎么做,只要学生记忆就行了,而新课标要求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金点子,言之有理即可。与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理论性东西明显减少,一个章节内容,寥寥几百字,而大量增加了图片、表格、案例,如果用传统式教学,几分钟就可完成。但学生肯定什么也学不到,出现的考试题也肯定没法解决。其实要完成新课程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还得深挖教材,拓宽知识面,寻找大量的生活素材。否则,很多东西只能是浅尝辄止。如何设计适当 1的师生互动,把握地理体系重、难点,解决地理进度和时间分配,整合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困惑之二:“探究式”教学与“接受式”教学的转型比较困难,有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现象

目前,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只要方法,是越来越为师生所关注,并逐渐成为主流的学习方式。但由于对新课改参与不够深入、教学设备不配套、不齐全等原因,仍用传统教学法来完成新课改的内容。如何将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相结合,也就是实践中应该怎样“执其两端而用之”,那么“两端”的度该如何把握呢? 又是我们长期的困绕的问题,有时一节课上完,很有成就感,课上得很成功,但有一节课上的很艰涩,明显感到课没上好,使人情绪很低落。

困惑之三:对新课程答题思路的多样化和旧课程答题的基本思路存在疑虑,怎样让死的书本知识才能变为源头活水

地理教学讲究艺术,在授课中不一定面面俱到,把所有的知识讲全、讲完、讲死,而是留有余地,让学生自己来填补一些空白。对学生的提问采取“问而巧答”“答而必问”“以问代答”,授人以渔而不是受人以鱼,教给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学习方法。同一个问题不同学生的答题思路往往是多样的。在传统教学中,老师们要求用基本思路答题,三五分钟一道题就能轻松完成,局限性很大。而新课程的问题没有唯一答案,在新课改先完成的一些省份,很多高考题没有参考答案,只有言之有理均可得分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的字样。再例如:高中地理必修二《季风水田农业》中水稻种植需要的自然条件有哪些?旧教材很明确,农业的区位因素中的自然条件,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4个方面用文字去一一论述。需要温暖湿润、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深厚的地形,还需要精耕细作的大量劳动力。如果老师教学生用基本的答题思路去解决问题,那么教学内容就会很顺利地完成。而新教材上,只有四幅图(地形图,气候图,人口分布图,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图),要教师指导学生从四幅图中自己总结,如果要求学生开放性地思索回答,学生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答题思路,就会有多种多样的答案。按新课程要求,课堂越开放,学生越踊跃,辩论越激烈,效果就越好。但如果每节课都这样让

学生用探究思路答题,那么一节课下来,学生也就只探究了两三个问题,老师就像节目主持人一样,要求具备相当高的课堂驾驭和掌控能力。否则,教学环节往往不完整,讲到哪是哪,很难做到预期的目标。

二、对新课程改革的一些感悟

通过近年在地理的教学实践,我对新课改下教学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和理解,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从生活中感悟、认知、体验并掌握课程知识,在这里谈一下我的体会。

感悟之一:创设生活情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参与意识。新课改下,地理教学应立足教材,面向生活,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把教材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鲜活的情景,通过营造生活情景,使学生能产生学习兴趣、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例如:在高中地理必修一《常见的天气系统》,讲到我国冬季和夏季的冷锋天气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创设生活情景,在春冬季节北方的快速降温的沙尘暴和寒潮天气,夏季麦收时期的狂风暴雨让学生感受快速冷锋过境的天气现象,很多农村学生是亲身体验,理解和记忆比较牢固。再如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中,采用互动教学策略,从生活情景导入:西北内陆地区---我们华池,(我们位于西北内陆地区,从小就生活在这里)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就形成了季风气候向干旱的大陆性气候过渡地段。由于气候干旱,降水很少,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由于气候干旱,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裸地和沙石地貌;由于气候干旱,导致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所以有机质含量少,肥力低。学生都能亲身感受到由于干旱使地理环境之间的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从而构成了一个干旱的陆地自然环境整体性。同时列举我国同纬度的辽东半岛,由于距海近,气候湿润,河流发育大、植被覆盖率高、土壤肥沃、自然环境良好。这样,用学生身边的事情联系教学内容,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兴趣,发展思维,也保证了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感悟之二:抓住生活素材,唤起学生的兴趣,实现课堂师生互动与共鸣。古人云: “处处留心皆学问”。新课改下,地理教学更应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实践,找出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教材只是教与学的工具,不是惟一的教学资源,要把生活搬进课堂教学,让课堂融入生活,尽可能使学习内容生活化,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教师适时的推荐学生浏览与地理相关的网页,收看一些与地理有关电视节目(《探索与发现》、《奥秘》、《地球密码》、《人与自然》),时事新闻等等,上课时信手拈来,产生共鸣。例如教学《海水运动》中的海啸时,联系日本附近的太平洋发生的地震海啸,让学生回顾电视上看到海啸的不可抗力和可怕的摧毁力,大型货船被轻松的搬到楼顶,大量的汽车像树叶一样飘在海面上的场面, 再回顾在课本了解的海啸的概念、成因及危害,从而增加了兴趣,很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感悟之三:扩展地理时空,在实践中去感知,变课堂为学有所用的学堂。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问题,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再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例如,在《人类认识的宇宙》中, 我鼓励学生晴朗的夜晚观看星光闪烁的恒星、移动的行星和圆缺多变的月亮,有时还看到了轮廓模糊的星云、一闪即逝的流星;这样,把非常遥远的天体展现到了他们的眼前,同时根据日地的特殊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地外文明的存在条件,激发了上进心及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和追求,在学习中实践, 把难以理解的天体知识引到生活实际中,再如:讲《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一节,我们可以让学生想一想,我们华池(36.5°N)冬季十二点和夏季十二点的正午在户外晒太阳,为什么同一时刻,夏季晒得像下了火一样热,而冬季怎么晒还觉得冷。从而利用公式算出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7℃,而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较为30℃,所以晒太阳的结果不一样,顺利导入太阳高度角变化对地球的影响,在实践中学习,学会解决实际的生活、学习问题。

感悟之四:巧用地理图册,甄别和遴选地理图表,在课堂中凸显地理特色。

著名地理学家巴朗斯基说:“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信息传输的通道”。地图能够形象、直观、综合地表达地理知识,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知识,并能启迪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发展记忆力。因此,地图是新课改最给力工具。新课程配套的地理图册,内容翔实,直观好用。他既对课本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挖掘,有大大的拓宽了知识面,是对地理课本知识的极大诠释和补充。翻开地理新教材我们会发现各种地理图表去占了近一半的篇幅。用好地图可以事半功倍。我上课过程,一直要求学生把课本上理论梳理后搬到地图相应的地方,避免了课本地图两张皮,以备复习是综合运用。

(一)地图的具体作用有:⑴、直观的显示地理事物的形象;⑵、可以显示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⑶、可以渲染气氛,陶冶学生情操。;⑷、可以开发学生各种智力因素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⑸、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地理德育教育;⑹、运用地图形象直观的特点克服单纯说教的缺点,其导向功能比语言文字更明显。

(二)、地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的:⑴、使学生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迅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地图。⑵、把握好使用教学地图的时机。教学地图虽然是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媒体,但由于课堂上的时间有限,地理教师必须把握好使用教学地图的时机。⑶、要注意图文结合和图文转换。⑷、培养学生的析图、读图、绘图能力。必要时教师可以使用黑板略图,要求神似不计较细节,目的在于突出重点,节约时间,可以边画边讲或要求学生也笔记上画出,随讲随填其内容,学生在动态中接受信息,眼、手、耳、脑都在活动,这比只听、看而不动笔要深刻多。因为我有美术功底,加之对地理事物比较熟悉,上课过程中只要用到地图,随讲随画,信手拈来,通过从高一到高三的耳闻目染和老师的严格要求,学生的绘图能力提高很快,多年来师生受益匪浅。

总之,新课改下,让地理教学融入生活,以生活的理念、生活的实际进行地理教学,不仅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巩固教学成果,更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给学生以各种能力的培养、学习的兴趣,乐观的心态,使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第四篇: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困惑与思考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困惑与思考

新课程,要求有新的教育理念,用新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

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学习,理解了语文课程的性质、目的,课程目标的基本理念,要达成的目标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明白了课改要体现为变“课堂”为“学堂”,变“教师主导”为“学生主体”,变“重学习结果”为“重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

基于此,初次接触新教材,应用新教材,对自己原有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组织、教学角色等重新定位,重新构思,精心备课,力求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真正实现 “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能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下学习”。

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有诸多困惑与思考。

困惑之一:自主、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无法开展。原因是:

1.学生基础差。学生阅读面较窄,阅读能力较差,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不强,大多数学生阅读文章的水平只停留在类似故事会、故事情节较强的文章,难以理解一些富有哲理的文章。

2.学习习惯差。学生主体精神丧失,厌学情绪严重。学生没有自学的习惯,特别是B类班级,有相当部分的人不愿学习。老师要求完成预学案,要求学生课前准备材料等,学生往往不做或不能不成,导致第二天教学无法预期完成,更无法自主、合作、探究。

3、学生词语贫乏,语言表达能力差,无法用准确的词语把自己的思想表达清楚。

4、学生无参与意识。教学初期,我曾经作过尝试。

在教学中,降低难度,精心设计提问,坚持多问,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启发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信心,有自己的见解。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坚持了三周,教学内容落下一大节。我想,也许一个月、两个月能有点成效,但完不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怎么办?

困惑二:语文学习的目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语文应用能力、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素质,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有个性的

发展奠定基础。但有的学生本身无学习意识,也无学习目的,也不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

困惑三:必修教材中每篇课文后练习中的最后一道题,是对学生能力提升,知识的拓展是非常有用的,设计意图也很好,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完成题目。但学生无此能力,教学无时间启发,学校也无法提供网络支持。因而只能放弃不做。

困惑四:教材中理想地设计了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名著导读三个板块的内容,只是形同虚设,老师无法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平台,学生也无意识、无能力达成此目标。我们应该怎么做?

困惑之五:教学任务加重,加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要提升教学质量就很难。高中课改实施后,语文教学已分为两个系列,第一个系列有五个必修模块,按现有要求,必须在高一和高二上学期的前半学期内完成,这样,每个学期现有的教学任务,就由原来的一本书6个单元变为了两本书8个单元。

困惑之六: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学生表现不同一。

高考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均记入考生电子档案并作为高考录取的参考依据,考生按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投档后,招生高校可在进档考生范围内,按照公布的招生章程,参照考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录取考生。

评价手册中要求学生拟定每学期的发展目标,要求各科任教师在该期内对学生平时成绩,阶段性成绩给出定性评价,但在评价管理过程中,只重结果的评价,而无过程的监督。如此,对学生行为目标的养成,不良行为的纠正,不但没有帮助,反而助长了弄虚作假之风,培养了学生不学的风气。

第五篇: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

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多、更广泛、更容易地学到终身受益的知识。那么,什么才对学生终身有益呢?除了听说读写、字词句篇等知识经验和观察想象、探究思索等心理能力外,文化的品质和素养应是一种更加可以让人终身受益的东西。文化可以使人超越于生活的表层领域,不为技术经验或工具理性拘检、束缚,进入人格自我完善的境域,充满睿智和灵性地观照世界,应答世界,表现世界。文化人格是人格的深层结构,是个体全部生活的精神之“根”。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有这样的文化追求,应当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精神底蕴!

什么是文化?按学术界的通行做法,概念可以在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进行阐释。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狭义文化则指生活于一定的文化共同体中的人们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一套文化系统,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情绪、民族性格等湎价值观念系统则是其核心。要探析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无疑当取后者。什么是语文教育的文化底蕴?主要指中华民族几干年来积淀的文化传统和当代人文精神,是一种人类精神、情感、心灵意识,包括狭义文化所指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情绪、民族性格等。就教育的本义来说,也是教育的终极意义,语文教育是民族文化语言中人文主义情怀、智慧和创新品格的教育,自然担当着传递汉民族文化底蕴的重任。没有文化底蕴的语文教育,是不完整的语文教育。表面看来,任何教学所传播的总是文化,而且是在形态上多种多样的文化,语文教学当然也不例外。既然如此,教学的文化追求不就成了无的放矢吗?其实,传播文化并不意味着你的教学就是有“文化”内涵的。因为我们所追求的“文化”,诚如众多文化学家所说,不是那些可见的、物态化的符号、图像或行为,而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一种只对孜孜叩间它的人才会彰显的内在意义,一种人们用于解释经验、创造世界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精神性、人文性的价值取向和情感信仰。教学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其终极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探寻、体验和理解蕴涵在教材文本中的真、善、美、圣、爱等方面的丰富意义,将文化本身的精神、人文内涵分娩于主体之中,激活、唤醒和培育学生的价值感和人生情慷。

一定的文化从孕育到成熟,有一个漫长的创造、积累、模式化的过程。这就是文化的积淀。文化的积淀是一个通过从其他人或文本那里接受传统的哺育和滋养,在与传统的对话和晤谈中渐渐形成超越生物机体亲性的完整人格的过程。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是一条源远流长、亘古不息的长河。河水滔滔,不舍昼夜,孕育了浩瀚悠远的华夏经典,涌现了诸多的文化巨匠。汉语文化形象丰瞻,情趣盎然,神韵饱满,愈义遥深,具有极为独特的人文品格。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汉语的文化特性,借助开拓阅读的报域,来开拓文化视野,让学生在文本的学习中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吸收借鉴世界多元文化,让历史文本在现实的语境中辐射出积极的存在意义,在继承与发展中熔铸学生健康的积极的文化品格。为此,我们必须改变语文教学过分强调学科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的倾向,基于特定的汉语文化情境来设计我们的语文教学。

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中的困惑与感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