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初中地理课快乐教学1
编辑:青灯古佛 识别码:16-647698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8-21 03:01:46 来源:网络

第一篇:初中地理课快乐教学1

初中地理课快乐教学法

摘自:《绵阳市富乐实验中学》

初中地理课的课时较少,教与学的任务较为艰巨,因此,我认为适当引入“快乐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争取课堂的最佳效果,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

1、优化导语设计,引发学生好奇心

初中学生的心理尚处于半成熟状态,他们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性,有极强的求知欲。作为地理教师,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感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尽快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导语成为一堂课成功的铺垫。

如讲中国的气候中“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大”这一知识时,考虑到学生对抽象,枯燥的气温知识学习兴趣不高,因而我在上课一开时就讲了一个二战时的故事“莫斯科保卫战”,让学生来分析影响这场战争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当学生分析是提早来临的严寒时,我进一步问“严寒意味着什么”,学生答是“气温低”,我顺势问学生“大家想不想知道我国冬季气温的情况呢?”同学们此时已是情绪激动,兴趣极浓,进入新课的学习自然水道渠成。

当然,根据教材内容导语可以有多种方式,或用谜语、成语导入;或用名言词导入;或用一个事件„„总之,上课伊始,就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愿意学、喜欢听。如,我讲“中国的降水东西差异”时,我念一个小事件,让学生自己判断对错,而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则在学完新知识后方能知晓。这样,学生的质疑,求知的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就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

2、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老师一人讲;满堂灌,一张地图一星期,一只粉笔一节课”。这种方式根本无法启发学生思维,更谈不上能力培养。“施教之功,贵在诱导,妙在转化,要在开窍”。教师只有改变这样的方式,提高教学的艺术性,才能调动学参与,调动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并培养能力。

在地理课堂上,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设计出适合他们的不同角色,使之能更投入地“演出”。久而久之,他们不仅掌握了所学知识,还会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述,更重要的是他们能更快乐地学习。如在学习中国“山区面积广大”时,关于山区在开发利用中的利与弊,我设计了一场辩论会,正方与反方就山区利用的利、弊进行了广泛地、深入地、针锋相对地辩论,两方同学参与的激情空前高涨,所论述的观点和列举的论据早已超出了课文提示而更加全面,通过辩论,同学们更加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对事物的认识有了一个正确的方法,这样的课堂真正将学生引入了乐而忘返的胜境。

3、不可忽视的情感融入

地理知识头绪多、涉及面广,若能进行情感引导,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情操,而且能使学生更加热爱这门学科。例如,在讲中国的自然资源时,教师既要带着激情洋溢的民族自豪感,又要带着强烈的优患意识,这样学生就能更加深切地认识到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总量丰富,人均量不足。从而树立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总之,要让学生把学习地理,当作一种愉快的求知增能活动。这不仅可以积极地减轻学生负担,而且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第二篇:如何上好初中地理课

首先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农村教师素质与新课标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第一是专职教师较少,由于长期受学科的偏见的影响,从事地理学科的教师很少,有的学校甚至连一名专职地理教师也没有,地理教学工作就由其他学科的教师来兼任。而这此教师本身就缺少专业知识,对学科的认识和研究程度不够,缺乏钻研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照本宣科,有的教师就是把课文给学生阅读一遍就算完成教学任务;有的教师为了应试教学,让学生在书本上将往年出现考试的地方勾画一下,叫学生反复背诵,或者进行题海战术的训练。教师思想观念和素质制约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和素质教学的进行。

其次农村学生的厌学成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一大障碍,也成为影响教学改革深入的一大因素。随着中招考试制度的革新,初中地理课在许多学生心目中成了所谓的“豆芽菜”、“小儿科”,学生认为地理是“副科”的观念根深蒂固,学校领导、教师不重视,学生厌学,使初中地理教学面临着新的困境。农村学生的家长及周围人群的文化素养较低,对学生的学习不太重视,在学习上为学生提供的帮助少,更使新课程改革举步维艰。其次,农村学生的素质与要求存在着最大的差距。新课标强调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究知识、掌握知识,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而农村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面、活动能力相对于城市学生较为薄弱。很多学生的基础差,见识少,生活空间狭窄,知识储备也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获得主要来自于课本和老师,自我学习的觉悟不够,对知识的追求没有明确的目标,新教材还是被作为“背记”的课本来看待,要想建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还不太成熟。因而,学生旧的地理学习方式制约着地理课程的改革进程,影响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

其三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手段单一。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在教学中都遵循着地理八股式的固定模式进行授课,教师和课本成为课堂上的权,威,一节课下来,基本上以教师“灌”为主,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关系,忽视了教与学的创造性,扼杀了学生的灵活性。多数教师仍靠一支粉笔,一本书支撑地理教学,课堂上连一些挂图、模型都没有,更不用说多媒体教学了,因而上课枯燥无味,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很多的教师并没有把新“课标”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放在主要的工作精力上来。关心的也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没有注意到对自己的新教学要求和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教学资源上看,很多教师手头的资料也就是那本唯一的教学参考书,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也就成为了给学生一杯水而自己也只有一杯多点的水的状况,谈不上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甚至自己必需有一条小溪或大河的能力

其四农村中学在教学评价方面还普遍存在两大误区。一方面是教师的评价过于传统,过分注重教师教的过程而忽视学生学的过程,诸如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板书设计等,忽视了学生学了多少掌握了多少、学生参与活动情况、学生的认知能力是否得到发展等等;另一方面是对学生的评价仍停留在一张试卷上。评价机制尚未成熟制约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因此学校处理好对本校教师评价和教师处理好对学生的评价,对于促进教学是一大关键。对于评价机制如何进行,由于现在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老师们也只能从本学校目前的教学机制出发,很多的教学工作只好围绕考试评价来进行。

初中地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产生的原因

上传: 巫秋花

更新时间:2012-5-23 20:04:16

由于中考不考地理,一些中学为了追求升学率,首先不按新课程标准开课,片面增加“主课”,压缩“副课”课时,甚至有的学校的把地理课改成其他主课,严重压缩了地理课时;其次按照学生“主课”的成绩分快慢班或试验班、普通班,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第三学生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不学习甚至放弃学习地理;第四学生的家长也没有对初中地理给以足够的重视;第五有的地理教师为了完成学校交给的教学任务强迫学生死记硬背,所谓“磨刀无法,按紧死檫”,导致学生学习地理时产生了逆反心理。这样初中地理教学就陷入了严重的困难局面。

本文通过对新课标下初中地理教学的探讨,详细阐述了教学好初中地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地理教学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到学有所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地理课堂要转变教师角色和教法,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地理教学要充分利用好地图,建立地域空间;地理教学的评价要淡化应试突出能力。

关键词:地理教学

联系实际

学生兴趣

转变角色

创设情境

利用地图

空间思维

评价机制

学生能力

互动教学

实用技能

对初中生来说,地理学科在初中不是“主科”而是增加“负担”的“副科。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不重视。在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仍然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学会判读经纬度、计算实地距离、判断方位和气候类型、年平均温差等实用技能。因此,在新形势下,地理教师要转变观念,把地理学科摆在应有的地位,不断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浓厚兴趣。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下,上好地理课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理教学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到学有所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地理课要加强和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觉得学到的不是干巴巴的“死知识”。这些知识,在今后的生活中会有重要的应用,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去西双版纳旅游时,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份从学校出发到西双版纳的最佳旅游陆上交通线。看谁设计的路线花费最低,观察景点最多,内容最丰富。认识学习那里的热带雨林景观、热带动物,观察民风,了解民俗和特有的建筑风格等。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兴趣是学生学习驱动力之一。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密切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更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和舒畅的师生关系。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更需要地理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机智、可亲可敬的教态等,都能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地理课堂要转变教师角色和教法,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现在的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讲黄土高原时,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观察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在观察过程中配以黄土高坡的音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从而让他们感受到黄土高坡的荒凉,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的地貌特征。再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察黄土高原下答雨时景观图,观察地表径流情况。接着引导学生分析它形成的原因,并设计一份治理方案。再讲“世界气候”时,利用多媒体创设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自然景观。如观察亚马孙河流域的自然景观,树木高大、茂密、分层、终年常绿,降水量大。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着蟒蛇、鳄鱼等喜水的动物。根据自然景观的动、植物特点来分析当地气温与降水两大气候要素,来掌握它的气候特征。由此判断,这里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它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

三、地理教学要充分利用好地图,建立地域空间思维能力

由于长期以来不少初中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教学中往往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着两种引入新课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地理教学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请把书翻到„„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书划线的枯燥的文字教学课。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所以地图教学是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说地图是其他任何工具无法取代的。由于初中地理学科内容的基础性特点,学生无须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有关知识。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学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它能把所有知识都串连起来,让学生形成空间思维能力。学好地图,并用好地图,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学习和掌握地图知识,对于学生学习其它科学知识以及开发学生的智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一些地理教师不愿用、不会用地图的情况导致教学要求不高或教学能力低弱的现象。目前在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死记硬背”现象,恰恰与地理教师不重视提高自己的地域空间思维能力有关。在用好地图的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技术,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地域空间想象能力。如讲中国的疆域时,先利用多媒体三维空间,定位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让学生利用手中地图册,读出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再让学生地图册读出陆上相邻的国家和隔海向望的国家,并勾画出中国的国界线。

四、地理教学的评价要淡化应试突出能力

地理课堂教学改革要与改革地理教学学习评价方法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改革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采用灵活多变的评价方法。地理学习评价试题的特点应是:框架性,即公民必备的大的地理知识,如我国的地理位置、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之最”等;地图性,即所有的试题都可以通过读图完成(包括为数不少的地名填图);开放性,如冬季从哈尔滨去云南、桂林等地旅游的情境题中,有地理位置、距离、乘车路线、气温变化、民俗民风等知识点。这样的学习评价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兴趣,改变学生怕地理、背地理的心理。

总之,在新的地理课标理论的指导下,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通过互动的地理教学,密切地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的能力。最终使学生从“认识地理”到“学会地理”再到“会用地理”。

我认为要上好初中地理课,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良好的素质是上好地理课的前提

“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这话是很有道理的。教师不是知识的“二道贩”,而是一个指点迷津的引路人。一个地理教师如果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具有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那么,他的课就会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二、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是上好地理课的关键

只有形成民主开放的地理课堂,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只有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才能调动学生的储备,使学生在得到愉悦和满足的同时吸收了知识,开启了智力,陶冶了性情。既突出了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又发挥了主导作用,突出了重点;既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巧妙的教学艺术是上好地理课的手段

课堂教学不能只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而要多渠道的收集和积累“教育资源”,巧妙组织教学。课前深挖教材,研究学情、教法;课上根据具体情况,抓住教学时机,巧妙引导,将教学活动引向深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烛光漫入,像吸铁石一样,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起积极思维的层层浪花,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课是上好地理课的根本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可以给学生创造体验生活的机会。生活是地理不竭的动力,只有融入生活,才会为地理提源头活水,才能让地理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创造经验,提高学生的地理能力,使学生感到“地理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真正实践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的教育理念。

激活地理课堂教学,应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引进“活水”,在教学思路设计上努力求新,把课上“活”,还要在教学方法上真正变注入式为启发式,达到教与学和谐交流,把学生教“活”。让我们的学生更多、更高、更好、更自觉地掌握与运用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是我们地理老师应有的共同追求。

第三篇:浅谈如何教好初中地理课

浅谈如何教好初中地理课

作者:甘肃岷县十里初中杨作栋

地理学科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方面,如人口、资源、环境、水利建设、生物、土壤、地貌等等,内容全面,知识广泛,对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祖国、认识乡情,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而且,通过地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从而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笔者从多年的初中地理实践教学中深切体会到,要教好地理课,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在新的世纪,我们每个地理教育工作者不能再向以前哪样只注重课内而轻视课外,也不能只注重知识的输入而轻视能力的培养。否则,把考试内容练了又练,考了又考,资料如山,题目如海,学生不堪重负。在教学中,我们应立足学校教育,密切联系社会和家庭,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在师德、师爱、师识、师艺方面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淡化功名利禄,提倡奉献,学习好、掌握好新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进行知识更新,坚持与时俱进,适应新的教育观念,适应新的课程设置,适应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这是教好课的重要一环。

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经常结合学生实际,尝试和开拓新的教学方法,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1.注重教法,教学方式多样、灵活。应努力做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教法改革与学法发展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传统的教育手段与现代化教育手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研究学科之间的关系、章节之间的关系,探索“愉快教育”的新方法,摸索“负担轻、质量高”的新路子。2.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地理现实。地理现实就是每个学生所接触的客观世界中的地理规律以及有关这些规律的地理知识结构。如:地理课讲些什么内容,地理教科书的结构,怎样学好地理这门课程等。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告诉学生,地理这门学科研究的问题既有全球性的、全国性的,也有区域性的,但都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以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的激情。3.学习目标明确化。有目标,才有动力。目标具有诱发、导向、激励的功能。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地理课本每单元后设有“自学园地”的阅读篇、技能篇、练习篇三部分内容,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目标和任务。4.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地理知识结构。所谓地理知识结构,是指基本统一的地理观点,或者是一般的、基本的地理事物。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地理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地理事物间是怎样相互关联的。如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揭示地与理的概念是不断发展的观点,通过知识内容小结掌握知识、了解其整体性和系统性,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总结所学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并通过教学较为完整地向学生展示知识间局部与整体、纵向与横向、正向与逆向的网络结构。

三、紧密联系人们的生活环境实际地理教学要有成效,教师必须紧密联系我们的实际生活环境开展教学。如在教学中以生活的实际问题设问举例,用生动的语言讲些有关的趣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积极调动学生的自我需要、兴趣和情感因素,以饱满的教学热情感染学生,把抽象的概念刻画得栩栩如生,把地理事物的存在与产生过程编排得情趣盎然。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萌发求知动机,获得情感的满足,并进而利用情感的力量来使学习深入和持久。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还应通过地理学科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推理、抽象、归纳、整体优化等思维意识,使学生从地理课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尊重真理,破除迷信,尊重客观规律的习惯和态

第四篇:浅谈如何教好初中地理课

浅谈如何教好初中地理课

地理学科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方面,如人口、资源、环境、水利建设、生物、土壤、地貌等等,内容全面,知识广泛,对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祖国、认识乡情,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而且,通过地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从而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从多年的初中地理实践教学中深切体会到,要教好地理课,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在新的世纪,我们每个地理教育工作者不能再向以前哪样只注重课内而轻视课外,也不能只注重知识的输入而轻视能力的培养。否则,把考试内容练了又练,考了又考,资料如山,题目如海,学生不堪重负。在教学中,我们应立足学校教育,密切联系社会和家庭,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在师德、师爱、师识、师艺方面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淡化功名利禄,提倡奉献,学习好、掌握好新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进行知识更新,坚持与时俱进,适应新的教育观念,适应新的课程设置,适应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这是教好课的重要一环。

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经常结合学生实际,尝试和开拓新的教学方法,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

1.注重教法,教学方式多样、灵活。应努力做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教法改革与学法发展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传统的教育手段与现代化教育手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研究学科之间的关系、章节之间的关系,探索“愉快教育”的新方法,摸索“负担轻、质量高”的新路子。

2.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地理现实。地理现实就是每个学生所接触的客观世界中的地理规律以及有关这些规律的地理知识结构。如:地理课讲些什么内容,地理教科书的结构,怎样学好地理这门课程等。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告诉学生,地理这门学科研究的问题既有全球性的、全国性的,也有区域性的,但都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以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的激情。

三、紧密联系人们的生活环境实际地理教学要有成效,教师必须紧密联系我们的实际生活环境开展教学。如在教学中以生活的实际问题设问举例,用生动的语言讲些有关的趣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积极调动学生的自我需要、兴趣和情感因素,以饱满的教学热情感染学生,把抽象的概念刻画得栩栩如生,把地理事物的存在与产生过程编排得情趣盎然。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萌发求知动机,获得情感的满足,并进而利用情感的力量来使学习深入和持久。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还应通过地理学科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推理、抽象、归纳、整体优化等思维意识,使学生从地理课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尊重真理,破除迷信,尊重客观规律的习惯和态度,培养学生从整体把握事物,由地理领域向非地理领域以及向全局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向发展。

第五篇:初中“生本”地理课教学案例

——《“祖国宝岛”——台湾省》

十堰市第十六中学 吴德彩

课型:生本地理探究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湘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第10节内容“祖国宝岛”——台湾省。本节主要讲述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以及组成等基本情况,然后以台湾岛为重点,分别介绍岛上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三大内容的介绍中始终贯穿着一个思想、一条主线:台湾省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2.了解台湾海峡的位置以及丰富的海洋资源。

3.掌握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分析河流的特征。4.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5.了解台湾省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主要经济部门的产品状况。6.了解台湾省主要城市台北、高雄、台南的城市职能。

(二)能力目标

1.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2.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3.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学会从地图上提取、加工信息获取简单区域地理知识。4.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性学习精神,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在“乐中学,学中乐”。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台湾省自然环境特征;经济特征。2.难点: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平台 多媒体课件 电子白板 小黑板

五.教学准备

(一)知识储备——《台湾》前置问题:

l.引导学生经常收听、收看新闻节目,了解当今海峡两岸局势变化,收集有关台湾的资料。

2.简述台湾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3.简述台湾的地形地势特点。4.P51活动题。

5.P52活动题:判断玲玲的说法是否正确。

6、简介台湾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7、简述台湾的自然资源及思考台湾岛素有“森林宝库”、“东方甜岛”等美称,你知道它们的含义吗?

8、简介台湾的经济情况和主要城市。

9.收集资料,从正反两反面证明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是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教学准备

1.准备大小芒果、导游证、导游帽。2.规范全体学生“生本”地理课堂用语。

3.收集台湾地区的局势变化资料并制做成卡片; 4.对学生制作的幻灯片整理并修改。5.对“导游老师”的课堂进行指导。

6.分组讨论每个前置问题,课前抽签决定展示内容。六.教学过程——探究展示

(注:以下各环节,老师在必要情况下均会介入课堂)

(一)课堂问候: ——导游好!

——游客好!

附:两导游自我简介及开场白。

(二)课题导入:由大小芒果引入新课

导游:游客们,你们知道这两个一大一小的芒果来自什么地区吗?大的来自台湾,小的来自我们这里(十堰)。为什么台湾芒果这么大呢?和哪些因素有关?想知道原因吗?那今天我们一起去台湾旅游找出问题的答案吧!(板书:台湾;幻灯片同时播放)

学生活动:有同学提问芒果是热带水果,十堰没有芒果,所以导游的表述有误(导游向游客道歉并改正)。

学法指导:导游提问

设计目的:由实物提问激趣入题,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三)课前一分钟——地理快报(常规活动)学生活动:播报一则关于台湾的新闻。学法指导:由新闻激趣入题,转入讨论研究。

设计目的:这是“生本地理”课堂的常规活动,要求循环播报当前国内外的重大事件,播报的内容随着课堂内容变化而变化。当时正是青海玉树地震发生之时,学生从关注的灾区问题入手,找到了一则

经过长期的训练,这一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口语表达能力,而且也激发了他们课堂学习的兴趣,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四)讲授新课(板书和幻灯片同时进行,必要时老师解答)

第一站:走近台湾 ———我对台湾知多少?

此环节只需解答前置问题1,将查到的资料进行分享(诗歌、历史、现状都可以)。学生活动:一个小组展示探究成果,其它小组作补充。学法指导:展示讨论。

设计目的:通过课前资料的收集,做到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在动态之中进行自主性学习;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与知识面,拓展文本内涵。从中又可以做到收集与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很重要。

第二站:了解台湾

此环节只需解答前置问题2—8。

学生活动:各小组展示成果,其他小组补充,并给与评价。学法指导:读图分析,合作学习,巩固知识并解决问题。

设计目的:此环节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在引导学生认真读图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台湾各个方面知识,从而突破重难点。在知识讲解中间对学生进行一次思想教育,使学生意识到台湾的发展离不开内地。

第三站:热点透视——延伸与探究 此环节只需解答前置问题9

学生活动:一组代表发言,其它小组补充,各抒己见。学法指导:讨论──探究──发表观点

中学生关注热点,不仅可以紧跟时代步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还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统筹分析的能力等。另外,对热点的分析,也可以生成新的知识,这样以来,对语文学和政治课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

第四站:头脑风暴——延伸与探究

学生活动:在两分钟时间内,学生用自己方式表达对台湾回归祖国的祈盼之心。然后“我们的心愿”汇报展示。

学法指导:独立探究——成果展示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归纳总结能力,以扩大知识面。第五站:习题练习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合作出题,组外交换答题。学法指导:小组讨论——集体答疑

设计目的:这一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分析本节内容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纠正错误、巩固双基,并且在此基础上寻找产生错误的原因,从中吸取失败的教训总结成功的经验,从而完善学生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习题讲评还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己教学方面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老师学生点评

老师、学生活动:讨论后学生代表发言,老师再点评补充。学法指导:讨论——交流

设计目的:通过交流,再次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这一活动,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同时也增强了师生的情感。

七、课堂结束语

——此次旅程到此结束,游客再见!

——导游再见!

八、教学反思

下课了,我和老师在一起交流这节“生本课”,有了不少的收获。我认为一方面,这节“生本“地理课的学习效果不错。有五大教学特色:

1、课堂形式的变化:导游课;

2、收集资料,多渠道进行;

3、激发兴趣,快乐中学习:

4、质疑历史,深层次挖掘;5.学科知识大熔炉,体现了各学科的紧密联系性。

6、学生由于课下小组探究知识面广泛,生成了只有高中教材的“台地”内容。课堂学习氛围浓厚。最值得一提的是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识图能力和分析归纳总结能力都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一节普通的课能够激发学生心中无限的兴致和崇高的爱国情怀,已经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另一方面,老师要加强更深入的教学教材的探究,知识要更加丰满,否则底气不足,应付不了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后带来的“思想容量”。我相信他们今天所付出的一点一滴的努力,终将会聚沙汇塔,终将会获得回报。俗话说“学无止境”,我今后会让地理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来获得知识和认识自然发展规律的一个平台,让他们真正做到在“乐中学,学中乐”。

初中地理课快乐教学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