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调查与决策——《借鉴广西、成都经验,加快推进我省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共5则)
编辑:心上花开 识别码:16-1106647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17 01:29:05 来源:网络

第一篇:调查与决策——《借鉴广西、成都经验,加快推进我省园区承接产业转移

调查与决策——《借鉴广西、成都经验,加快推进我省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总第340期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8期

借鉴广西、成都经验,加快推进

我省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

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调研组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坚持把产业园区作为实施充分开放合作、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促进了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广西将培育特色工业园区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和承接产业转移重要平台,取得较好实效。成都市着力创新工业园区建设管理体制机制,促进园区项目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广西、成都加快园区建设的作法和经验,为我省把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借鉴。

一、园区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发展现状

1、基本情况。截至202_年底,我省共有各类园区191个。其中,国家级园区5个,省级园区38个,市州级园区58个,县(市、区)级工业集中发展区90个。按园区性质分,高新技术开发区8个,出口加工区2个,经济技术开发区23个,工业集中发展区137个,农产品加工区8个,企业园区12个,其它园区1个。全省各类园区规划面积达2117.2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833.9平方公里,占规划面积总数的39.4%,其中工业用地628.4平方公里,占开发面积的75.4%。202_年,全省各类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38.6亿元,同比增长32.8%。

2、工业发展情况。截至202_年底,全省各类园区已入园企业达12794户,其中已投产企业7926户,投产率为61.9%;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903.2亿元,同比增长47.8%;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667亿元,增长28.7%;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92.8亿元,增长28.9%;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03.2亿元,增长40%;累计实现利税总额533.8亿元,增长39.8%;实现利润总额315.6亿元,增长57.8%。

3、承接产业转移情况。202_年,全省各类园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的重要平台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利用国内省外投资额达到393亿元,增长51.9%。利用外商投资额达到85.3亿元,增长144%,较上年提高77个百分点。202_年全省园区产业集中度为43.1%,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

(二)主要问题

1、管理体制不顺。我省除国家级、少部分省级园区有明确的管理服务机构以外,大多数园区管理机构仍不健全,多头管理现象严重,行政效能较低。同时,缺乏支撑园区建设发展的平台性公司,制约了园区建设发展资金的筹集和园区中小企业的发展。

2、发展不平衡。由于地方财力、区位、产业基础、政府重视程度不同等多种原因,我省各地园区发展不平衡现象尤为突出。成德绵眉资遂六市共有园区79个,占全省41.4%。成都市有21个,占全省的10.5%。盆周和民族地区工业园区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3、规划水平较低。全省大部分园区产业定位不准,与区域产业定位不衔接,园区产业功能分区不合理。各地园区产业规划、产业定位未能充分体现各地的要素禀赋和产业特点,规划发展的主导产业类同现象突出,园区产业错位发展、互补发展、协作发展的格局远未形成。

4、公共设施建设滞后。从总体上讲,我省园区在建设上仍处于规模扩大和档次提升阶段,但多数市州由于财政困难、园区建设公司投融资能力较差等原因,园区公共基础设施和技术研发、信息网络、物流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明显滞后,制约了园区项目承载能力的提升。

5、恶性竞争矛盾突出。全省大部分园区在项目引进过程中,过度依靠土地、能源价格的减让,园区间恶性竞争现象突出,过分依靠拼优惠政策,没有从产业关联、产业配套角度引进企业成链发展、聚集发展、集约发展。

二、广西和成都园区建设的主要经验

(一)广西的主要经验

1、重点理顺园区管理体制。从202_年起,广西就把理顺工业园区管理体制作为加快发展园区经济的首要任务,区委、区政府明确规定,由区经委负责全区园区的协调、指导、督促、检查工作,区经委专门设立了工业园区建设处,负责园区建设和发展的具体工作。同时,还明文规定各地工业园区的综合协调工作由所在地的各级经委(经贸局)负责。由于建立健全了全省开发园区领导管理体制,形成了各部门共同推进园区建设的合力,为广西开发园区的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注重园区产业发展定位。广西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科学合理进行园区产业定位,形成了园区产业错位发展的格局,有效承接了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各园区根据所处的区位条件,确立了2-3个优势主导产业,并围绕这些优势主导产业,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和项目促进工作。由于园区有明确的产业定位,产业特色更加突出,广西开发园区在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上的载体作用日趋明显。目前,广西开发园区新增工业投资的50%以上,来自广东等东部省市。

3、加大财政引导投入力度。202_年起,广西区政府设立了开发园区建设专项资金,三年区财政共拨付8.1亿元,重点支持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求各级地方政府按1:4或1:6的比例进行配套。202_年,区政府再度出台推进园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明确202_-202_年,自治区每年专项安排5亿元财政资金用于园区建设,市、县(市、区)两级财政每年必须安排总数不低于10亿元的资金,用于支持园区的各项建设和发展。同时,还明确规定各地园区内的土地收益全部留在园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

4、着力建设管理团队。广西高度重视各级园区内部管理人才和各类专业人才的配备,切实将招商引资和招商引智相结合,优化提高了园区建设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为进一步加强对园区建设发展的领导,规定各园区的党工委书记由所在市(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兼任。同时,还通过组织委派、公开选聘等途径,为园区充实了一大批管理人才队伍。

5、鼓励和支持土地集约利用。强化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财政对园区及企业利用闲置土地建设标准厂房、多层厂房的,予以资金鼓励和支持,对建两层厂房的按20元/平方米、建三层及以上厂房的按25元/平方米的标准予以补贴。广西还通过规划调整、土地租用等渠道,加大对荒山、荒坡以及国营农场土地的开发利用,有效拓展了园区的发展空间。

(二)成都的主要经验

1、健全领导机构,理顺管理体制。202_年,成都市成立了“工业布局和开发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由分管工业的副市长任组长,市发改委、市经委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主要职责是指导、协调全市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委,主要负责日常的规划和协调工作。为使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职责落到实处,市经委还成立了“工业园区处”。这一组织构架,将领导小组的权威性和经委的职能结合在一起,较好解决了园区多头管理和各部门相互掣肘的问题。

2、打破“蜂窝煤”体制,实行集中对内分头对上的管理体制。按照现行管理体制,省级以上开发区由发改委管,属高新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的,科技主管部门和商务部门还要分别管,工业园区由经委管。长期以来,一些部门以上下对口管理为借口,不断强化管理权力,成为多头管理的由头。成都市的做法是,对内完全由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管理,办公室牵头实施,对上则由各部门分头应对。

3、科学设置权力,集中统筹管理。领导小组赋予了办公室几项重要权力。一是对工业用地的安排权,凡是用地项目必须通过办公室审核,由市经委和国土局联合下达用地指标。二是对项目落地的统筹权,市投促委招商的项目,究竟落户在哪个园区,要由办公室和市经委统筹安排。三是对环评受理的建议权,即工业项目要先由市经委审核同意,环保部门才受理环境评审。由于有这些实际权力进行统一调控,成都市的工业发展布局规划纲要才得到了有力的落实。

4、制定考评制度,严格检查考核。202_年,领导小

组办公室和市经委、市统计局联合制定的《成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考核办法》,把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建设情况纳入了市委、市政府对各区县的目标考核体系,极大地促进了区县按照工业发展布局规划纲要开展园区建设,同时也大大增强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经委在统筹管理中的权威性。

(三)成都的主要成效

1、工业布局更加合理,主导产业更加突出。全市原有的116个工业园区,整合为现在的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和10个重点工业镇,有效改变了过去园区分布不合理,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特色不明显,集聚效应不强的状况。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5%以上都进入了工业集中发展区。中心城区主要发展软件、电子信息、创意设计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工业总部经济,第二圈层主要发展现代制造业,第三圈层主要发展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初步实现了由“一区多业”向“一区一主业”的转变,基本形成了中心城区与近郊区、远郊区,产业梯度布局和错位发展的格局。

2、资金使用更加集中,园区建设更加快速。从202_年至今,全市共安排财政资金14.2亿元,并以政府担保的形式向国家开发银行获取软贷款32亿元和匹配的硬贷款20亿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这些资金都是由领导小组集中统筹安排,从而确保了资金的高效使用,发挥出“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近三年来,包括社会资金在内,全市共向园区投入244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孵化设施和公共试验平台建设,园区面积从202_年的80平方公里

扩大到现在的176平方公里。

3、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园区经济迅猛发展。新的建设管理体制使部门形成了联动工作机制,行政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进而促进了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科学配置,避免了招商引资中的无序竞争。随着园区的发展和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入驻。202_年,全市工业集中发展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452户,共实现工业增加值636亿元,同比增长46.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19.5亿元,同比增长42%,实现利税210.1亿元,同比增长47.7%。

三、加快园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管理体制。一是尽快成立领导机构。奇葆书记在全省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会上也明确提出,省市都要成立“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借鉴广西和成都的经验,这一机构应尽快建立。同时,为减少机构重叠,建议赋予该机构以工业布局和开发区建设管理方面的职能,对“引进来”和“落下来”进行一体化管理和权威性指导协调。二是下决心明确一个牵头单位。不管是省发改委,还是省经委,只要明确任何一个作牵头单位都远比没有牵头单位强。鉴于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是工业,各类开发区基本上也都是工业项目,因此我们倾向于由省经委作牵头单位。至于各部门如何对上的问题,可参照成都市的作法。三是适当集中一些调控手段。如牵头制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园区建设资金,用土地、环评等作为前置条件指导招商项目分区落户,组织对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的年度考评等。这些权力适当集中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能较好解决“大力招商”和“招什么商”的问题,进一步促进招商引资与招商选资的紧密结合,推进我省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2、加强园区“三个能力一个环境”建设。全省园区应继续加强园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大力发展与园区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园区配套能力。鼓励、支持技术创新、产品检验检测、信息网络、物流、原材料市场、金融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园区服务能力。强化园区内部机构建设,营造良好的园区政务环境,为园区建设和发展提供高效、优质、配套、廉洁的行政服务。按照“一园区、三公司、两平台、一物流”的思路,提升园区服务能力,加快建立园区投资公司、担保公司,承担园区投融资平台和开发建设工作,多渠道筹措园区建设发展资金。

3、全面提高承接产业转移实效。我省应围绕特色优势资源加工制造型和“7+3”产业的缺失链条、薄弱链条、关键链条,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经济区”等为重点招商目的地,确定重点招商引资的企业和项目,做好相关前期工作,开展定向定位招商引资和产业承接。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通过产业链招商、组团招商、驻点招商、媒体招商、活动招商、代理招商、上门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提高招商实效。加强同各地商会、专业协会、中介组织、对口援助省(市)的联系沟通,获取招商引资重要信息,制定和完善优惠政策,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着力建立园区发展激励机制。学习借鉴发达省(市)特别是广西加快园区发展的思路和经验,研究建立促进园区发展的激励机制。认真贯彻落实我省已出台支持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在财政扶持、土地保障、产业转移、融资等方面支持园区发展。通过“以奖代补”和项目补助两种方式,将省级财政设立的全省重点产业园区发展引导资金,用于补充扩大园区建设发展公司或园区融资担保公司的资本金,支持其通过市场化手段整体放大资金规模,筹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推进重大产业化项目的引进落地。同时,各地应按照比例配套

相应的财政资金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课题组负责人:任丁

成员:谭文劲 任晓波(执笔)

(提供单位:发布时间:202_-07-01录入用户:admin-swzys)

第二篇: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

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

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法律系202_级经济学1班11040104董雪丹

【摘要】

产业转移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是我国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是我国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便捷途径,是实现充分开放合作的重要突破口,是新型工业化的助推器。要强抓机遇,进一步提高开放度,增强承接能力,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我国经济加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可以提高经济效率与水平,进行产业转型与升级,可以调整我国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发展。

【关键词】产业转移 产业结构调整承接地区

【正文】

一.产业转移的基本状况

产业转移是发生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之间的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产业转移对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及区域间经济关系的优化具有重要义意,并进而影响部分企业的战略决策。产业转移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引起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将部分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地区,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地区转移的过程和现象。产业转移在本质上是现有生产力在空间布局上的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以及产业较于发达国家来说还比较落后,进行产业转移可以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率与水平,产业转移可以增加我国的就业岗位,减少劳动力的剩余,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改变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可以促进产业的分工与合作,可以促进产业区域结构调整,可以改变区域地理环境。

二.承接产业转移

承接产业转移,是指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主动做好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

位优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巨大的发展空间和人力资源优势,积极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抓住历史性重大机遇促进产业聚集,增强经济总量,提升经济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三.影响承接产业的因素

影响承接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如国家的政策、地价的昂贵、环境的污染等,其中最重要的有:

1.劳动力因素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3.市场因素

四.承接产业转移与就业

产业转移给承接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机遇,有利于承接地区域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挥各个区域的优势,更新承接地区观念,促进承接地经济的发展。

首先,承接地应该积极承接技术、知识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这类产业对于大学生来说,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更好的发挥,而大学生的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对于发展技术、知识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起到更好的推动作用,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优势和现代管理技术的结合,可以为承接地区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

其次,积极承接产业链整体转移的产业。产业链条的整体转移,一方面有利于承接地区对于承接产业更好的吸收和消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带动承接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承接产业转移是,有目的地延伸产业链,使产业群附加值升级,更注重技术、人才、研发能力等综合知识优势和信息基础设施、体制条件等,这对大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都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最后,积极承接如金融、旅游、咨询等服务业,使转移的产业多样化。目前国内的产业转移都侧重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且资源消耗量大,金融、旅游、咨询行业并未完全进入转移的行业中,但这些行业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

五.产业转移建议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分工调整的重大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自愿合作为前提,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产业集中布局,提升配套服务水平;着力在承接中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着力加强环境保护,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着力引导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促进产业和人口集聚,加快城镇化步伐;着力深化区域合作,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实现东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逐步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增强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导向,减少行政干预。遵循市场规律,尊重各类企业在产业

转移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注重规划和政策引导,改善投资环境,完善公共服务,规范招商引资行为。

2、坚持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立足比较优势,合理确定产业承接发展重点,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引导产业集聚,推动重点地区加快发展。

3、坚持节能环保,严格产业准入。加强生态建设,注重环境保护,强化

污染防治,严禁污染产业和落后生产能力转入;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产业承载能力。

4、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突破

发展瓶颈,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强区域互动合作,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实现良性竞争、互利共赢。

(三)措施

1、因地制宜承接发展特色产业

依托中西部地区产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等优势,推动重点产业承接发展,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接、改造和发展纺织、服装、玩具、家电等劳动

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其吸纳就业的作用。引进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和先进技术工艺的企业,吸引内外资参与企业改制改组改造,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管理模式,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建设劳动密集型产业接替区。

(2)能源矿产开发和加工业。积极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大力发展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和精深加工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在有条件的地区适当承接发展技术水平先进的高载能产业。加强资源开发整合,允许资源富集地区以参股等形式分享资源开发收益。

(3)农产品加工业。发挥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和产业资本,承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4)装备制造业。引进优质资本和先进技术,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壮大一批装备制造企业。积极承接关联产业和配套产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提高基础零部件和配套产品的技术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所需的重大成套装备制造,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5)现代服务业。适应新型工业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形势,大力承接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积极培育软件及信息服务、研发设计、质量检验、科技成果转化等生产性服务企业,发展相关产业的销售、财务、商务策划中心,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依托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及省会等中心城市,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培育和建立服务贸易基地。

(6)高技术产业。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承接发展电子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创新要素对接,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研发中心,支持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产业“孵化园”,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7)加工贸易。改善加工贸易配套条件,提高产业层次,拓展加工深度,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形成布局合理、比较优势明显、区域特色鲜明的加工贸易发展格局。发挥沿边重点口岸城镇区位和资源优势,努力深化国际区域合作,鼓励企业在“走出去”和“引进来”中加快发展。

2、促进承接产业集中布局

加强规划统筹,优化产业布局,引导转移产业向园区集中,促进产业园区规范化、集约化、特色化发展,增强重点地区产业集聚能力。

(1)引导转移产业向园区集中。把产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加强园区交通、通信、供水、供气、供电、防灾减灾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综合配套能力,引导转移产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发挥园区已有重点产业、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吸引产业链条整体转移和关联产业协同转移,提升产业配套能力,促进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

(2)规范发展产业园区。统筹规划产业园区建设,合理确定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形成布局优化、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特色明显的产业园区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产业园区扩区升级。支持发展条件好的产业园区拓展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相融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园区,大力推

进园区整合发展,避免盲目圈地布点和重复建设,防止一哄而起。

(3)发挥重点地区引领和带动作用。按照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在中西部地区着力培育和壮大一批承载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经济实力雄厚的重点经济区(带),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发挥规模效应,提高辐射带动能力。

3、改善承接产业转移环境

完善基础设施保障,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破地区封锁,消除地方保护,为承接产业转移营造良好的环境。

(1)完善承接地交通基础设施。加强区域间交通干线和区域内基础交通网建设,加快发展多式联运,构建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物流基础设施资源整合和有效利用,完善现代物流体系,进一步降低物流成。

(2)强化公共服务支撑。发展跨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完善公共信息、公共试验、公共检测、技术创新等服务平台,规范发展技术评估、检测认证、产权交易、成果转化等中介机构。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区域间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3)改善营商环境。规范政府行为,防止越位和错位,不得采取下硬性指标等形式招商引资,清理各种变相优惠政策,避免盲目投资和恶性竞争。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推进依法行政,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法制环境,保障投资者权益。

4、加强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

将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依据,加强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1)严把产业准入门槛。产业承接必须符合区域生态功能定位,严禁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和高耗能、高排放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转入,避免低水平简单复制。全面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承接项目的备案或核准严格执行有关能耗、物耗、水耗、环保、土地等标准,做好水资源论证、节能评估审查、职业病危害评价等工作。加强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环境监测。

(2)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耕地资源保护,防止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侵占基本农田。制定相关行业建设用地控制标准,推广多层标准厂房建设,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用地密度。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建立和推行用水定额管理制度,大力提高废污水处理回用率。鼓励企业采用节能、节水、节材、环保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生产流程及实施相关项目建设,降低单位产出的能源资源消耗。鼓励和支持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发展循环经济。

(3)加大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产业园区污染集中治理,建设污染物集中处理设施并保证其正常运行,实现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大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力度。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实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完善节能减排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5、完善承接产业转移体制机制

完善政府管理与服务,提高行政效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区域合作纵深发展,创新产业承接模式,探索建立合作发展、互利共赢新机制。

(1)深化行政管理和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推动相关行政许可跨区域互认,做好转移企业工商登记协调衔接。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发展和完善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加快资源型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2)创新园区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鼓励中西部地区通过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与东部沿海地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积极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支持中西部毗邻地区之间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资源整合、联动发展。

(3)加强区域互动合作。推动建立省际间产业转移统筹协调机制、重大承接项目促进服务机制等,引导和鼓励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搭建产业转移促进平台。提升各类大型投资贸易会展活动的质量和水平。在中西部条件较好的地方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充分发挥其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做好产业转移与对口支援、对口帮扶工作的衔接。

6、加强人力资源支撑与就业保障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强人才开发和就业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1)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快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步伐,健全职业教育培训网络,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推进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落实就读中等职业学校逐步免学费政策和职业培训补贴政策。支持职业院校面向产业转移需要,新增和调整相关专业,定向培养中高级技工和熟练工人。落实农民工培训补贴政策,切实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

(2)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鼓励各地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建设适合农民工租住的住房,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机制。

(3)引进高层次人才。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使用、激励和服务保障机制,积极为高层次人才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推动人才合理流动,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吸引东部沿海地区和海外高层次人才根据本人意愿在中西部地区落户。

7、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

为进一步改善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引导和支持产业有序转移和科学承接,在财税、金融、投资、土地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1)财税政策。中央财政通过加大转移支付等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改善民生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化产业承接环境。对中西部地区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贷款实施财政贴息。对投资中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和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按规定免征关税。完善和规范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办法。

(2)金融政策。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产业转移项目提供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东部地区企业并购、重组中西部地区企业提供支持。支持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参与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

场、票据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的投融资活动。鼓励和引导外资银行到中西部地区设立机构和开办业务。有序推进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企业集合债券和上市融资。

(3)产业与投资政策。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强化对产业转移的引导和支持。根据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实际,研究制定差别化产业政策,适当降低中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门槛,适当下放核准权限。根据《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修订情况,加快修订《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增加劳动密集型产业类别。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业转移项目,根据权限优先予以核准或备案。支持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鼓励省级技术改造等财政专项资金优先用于符合条件的产业转移项目。支持中西部地区根据产业发展和自主创业的需要,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

(4)土地政策。在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产业园区建设用地指标。严格执行工业用地最低出让价标准,进一步完善体现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最低价标准实施政策。探索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和年租制度。

(5)商贸政策。支持在条件成熟的地区设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监管场所。支持有条件的沿边地区设立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培育和建设一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对加工贸易重点企业给予贷款支持。加大对“大通关”建设和口岸建设的支持力度,推进中西部地区与东部省份的区域通关改革。

(6)科教文化政策。鼓励东部地区转让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跨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中西部地区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对产业园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知识产权运用以及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的支持力度,提高集成创新和再创新能力。鼓励东部地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与中西部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在中西部地区建立研发机构和中试基地。支持中西部地区高等学校提升人才培养与创新服务能力,结合产业转移重点办好特色专业。支持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振兴发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六.参考文献

1.西南科技大学编写.经济导刊,202_(8)

2.张晓丽.浅谈当前经济环境下国内产业转移的规则分析(J),202_

3.孙明贵.试论产业转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202_-5-19

4.刘胜秀.产业升级转移(J),202_(12)

5.章琰天.产业转移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管理观察,202_

6.郑宁.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步伐推进江西在中部崛起(J),202_

第三篇:安庆市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终

安庆市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建设的若干政策规定

为认真组织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扎实推进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皖江城市带区域中心城市,结合安庆实际,特制定本政策规定。

一、加强承接平台建设

1、从202_年起连续6年,市财政每年统筹安排不少于2亿元,用于安庆集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的贷款贴息、补助、奖励和产业引导基金等。每年政府性融资不少于10亿元,用于产业承接平台及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各县(市)、区也要安排一定资金,用于示范区建设。

2、从202_年起连续6年,市县区国有资产减持、出让净收入以及土地出让净收益的40%,用于安庆示范区内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3、从202_年起6年内,安庆集中区内新建企业年新增增值税和所得税地方所得部分,全额返还用于集中区建设。

4、积极推动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并申报建立安庆出口加工区。鼓励具备条件的现有省级开发园区根据发展要求修编开发园区总体规划,报请省政府批准拓展开发区域,有条件的要积极申报省级高新区;支持符合条件的乡镇工业集聚区申报筹建省级开发区。

二、优化建设用地供给

5、土地利用计划内指标优先保证集中区和国家、省级开发园区建设用地需求。

6、每年全市建设用地置换指标的5%和新增耕地指标10%由市级实行有偿集中统筹,专项用于示范区内重大工业项目。新增耕地和置换建设用地指标优先满足全市范围内调剂使用需要,鼓励使用示范区外建设用地置换指标。

7、规范集中区、国家和省级开发区项目准入标准。安庆集中区、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单独选址供地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当期且不含土地出让金,下同)不少于5000万元,投资强度每亩不低于150万元;市区其他省级开发区单独选址供地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不少于3000万元,投资强度每亩不低于120万元;县域省级开发区单独选址供地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不少于202_万元,投资强度每亩不低于100万元;高新技术及新兴产业项目除外。其他项目需要进入园区的原则上由园区提供标准厂房。

8、鼓励在安庆集中区、国家及省级开发园区内建设多层厂房。市区对符合产业发展及投资强度要求的项目(企业),容积率等规划指标达到控制标准,新建多层生产性厂房且投产达效的,二层部分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补助100元,每增加一层,该层补助标准增加100元。

三、鼓励合作园区发展

9、大力吸引海内外地区政府、开发园区、央企、行业协会、企业集团、投(融)资机构等在安庆集中区、国家和省级开发区内开发建设“园中园”,积极探索园区合作发展新途径。

10、对“园中园”开发建设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且符合我市产业发展和布局规划的,从“园中园”建设起10 年内,新建工业企业的土地出让金全额用于“园中园”建设,企业增值税和所得税市县区所得部分全额返还“园中园”建设主体,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11、在已整体办理“园中园”土地权属手续的情况下,对建设主体引进的其他入园企业,在办理土地权属变更手续时,所征收契税全额奖励给建设主体,并免收土地权属证照工本费。

四、加大财税扶持力度

12、对符合开发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和准入条件的新建工业企业,正常缴纳土地出让费用且在约定时间内投产达效的,给予一次性补助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补助标准为该企业自正常纳税起三年内年均税收收入的两倍,最高不超过亩均工业用地最低价。

13、对落户安庆集中区符合集中区产业发展规划的新建工业企业和项目,免收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进一步降低上述企业和项目的市内经营服务性收费(因行政许可、审批程序需要而产生的国家定价和国家指导价部分),具体明细标准由市物价局制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亿元且投资强度超过200万元/亩的工业项目,前述经营服务性收费由同级财政全部承付。

14、市外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在安庆集中区、国家和省级开发区投资的,按其在安庆固定资产投资的3‰给予一次性奖励。其年新增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3年内全额奖励企业。

15、安庆示范区内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的,给予300万元二年期借款资助,两年内企业成功上市转为奖励,其中30万元奖励经营班子。因企业上市改制、重组发生土地、房产、车船等权证过户所产生的营业税、契税、房产税、车船税、土地增值税,以及因对企业进行规范处理调整以往应税所得而应依法补缴的税费,企业上市后市县区所得部分奖补原企业股东。

16、上市公司注册地迁至本市的、市外企业将总部迁至本市并上市的,均按其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固定资产投资的3‰给予一次性奖励。其年新增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3年内全额奖励企业。

17、对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亿元的项目、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工业项目或亩均纳税10万元以上的高新技术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给予更优惠的政策。

五、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18、设立安庆市产业承接引导基金,引导符合示范区规划的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发展。

19、构建安庆示范区共建共享机制,各行政区域相互引荐市外投资主体在安庆集中区、国家和省级开发区内建设合作园区、产业项目的,产生的绩效考核指标,全额计算到引荐单位。由此产生的税收收入等地方所得部分实行财政分成,投产后十年内引荐方与项目落地开发区按3:7的比例分成。

20、加强市区产业布局统筹领导和协调,建立科学高效严格的产业及项目准入制度。因产业统筹布局需要而进行空间选址调整的项目,相关利益分配,参照共建共享机制执行。

21、建立安庆集中区项目快速审批“绿色通道”,区内项目审批事项由市行政服务中心全程无偿代理。

22、积极探索安庆集中区市场化、多元化、开放式运营模式,同时,赋予安庆集中区统筹推进机构相应市级经济管理权限。

六、规范环保准入条件

23、对符合一定条件、属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如所在区域已通过规划环评,简化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环境现状基本相同的局部区域,项目环评时环境现状监测数据共享。

24、简化建设项目“三同时”竣工验收监测程序,对一个企业有多个功能相同的环保设施排放口,采取随机抽测的办法。审批环评报告书缩短为10个工作日(化工等环境敏感类项目可延长为20天)、报告表缩短为5个工作日、登记表缩短为2 个工作日。

25、新建企业自身建有污水处理设施并达标排放的,将对其所征收的污水排污费纳入地方环保专项资金的部分,奖励给该企业用于污染防治。

七、附则

26、安庆示范区范围包括含八县(市)三区的安庆市域全境;安庆集中区范围包括安池铜产业集中区安庆园区以及枞阳园区规划界定区域。

27、本规定中有关安庆集中区政策,各地可根据实际比照执行。除本规定中已明确以外,各项分成及奖励政策按照“谁受益、谁奖励”的原则,由同级财政负担。

28、本规定由市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相关条款实施细则由市推进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负责制定。

第四篇:加快承接产业转移 推进安庆追赶跨越

加快承接产业转移 推进安庆追赶跨越

国务院制定出台《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对于发挥安徽发展的比较优势,促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推动安徽在中部率先崛起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示范区规划把安庆发展摆上重要位置,明确提出将安庆建设成为“带动皖西南、辐射皖赣鄂交界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成为皖江城市带3大产业组团之

一、皖江地区6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这既是安庆人民的多年期盼,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深受鼓舞和鞭策。

配套承接的产业基础雄厚

安庆是长江流入安徽的第一座城市,曾是安徽省长达178年的省会,历史底蕴深厚,为古皖文化、禅宗文化、桐城派文化和戏曲文化的发祥地,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园林城市”3张名片。现辖1市、7县、3区,国土面积1.5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13万,202_年地区生产总值802亿元。安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

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安庆具有承东启西、接转产业的独特区位条件。安庆是南京经济圈与武汉经济圈之间的节点城市,是皖鄂赣三省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城区一小时经济圈人口达500多万,半径150公里的经济圈覆盖安庆、池州、铜陵及九江等地10余个县、1000多万人口。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带动的政策背景下,皖西南商贸物流中心的地位日益凸显。宁安城际铁路、望江长江公路大桥建成以后,安庆将实现约1.5小时到南京,3小时到上海、武汉,与长三角和周边城市的时空距离将进一步拉近,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将得到充分发挥,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资源丰富,空间广阔──安庆具有规模承接、集聚发展的承载能力。自然资源丰富,地表生物资源达两千余种,具有开采价值的非金属矿产资源40余种、600多处。安庆是安徽省第二大旅游经济区,拥有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13个,具有开发价值但尚未开发的旅游景点57处。承接产业发展空间较大,全市现拥有12个省级开发区,规划总面积近200多平方公里,特别是在建的安庆化学工业区、机械工业园、纺织产业园等专业园区,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岸线和港口优势突出,辖区岸线总长247公里,约占皖江北岸线的61%,目前尚未开发的岸线达70%以上。安庆港是皖江北岸唯一的深水良港和国家一类外贸口岸,年吞吐能力达到2600多万吨。优良的岸线、港口和环境容量条件,为发展大运量、大耗水、大规模的重化工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安庆具有配套承接、互补发展的产业基础。近年来,安庆工业强市步伐加快,现已形成石油化工、机械制造、轻工纺织、新型建材、生物医药、农副产品加工等六大支柱产业。石油化学工业现有50多家骨干企业,中国石化安庆分公司是油化纤相结合的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拥有年原油500万吨加工能力,年产800万吨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安徽曙光化工集团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氰化钠生产基地。机械制造工业拥有近百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是国家汽车零部件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其中环新集团是亚洲最大的汽油机缸套基地和世界最大的活塞环生产基地;船舶工业目前已形成年造船50万吨载重能力,其中中船安庆船用柴油机厂正在形成年产千台船用柴油机生产能力。纺织服装产业拥有骨干纺织服装企业130余家,安徽华茂集团是中国纺织工业排头兵。安庆农业基础较好,是国家优质粮棉油、水产品和畜禽生产基地。服务业发展迅猛,是皖西南乃至皖赣鄂交界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光彩大市场202_年交易额达到194亿元,名列全国工业品交易市场第二位;物流企业总数在500家以上,年货物运输周转量近120亿吨公里。

将宏伟蓝图转化为操作细则

根据示范区规划提出的总体要求和对安庆发展的战略定位,我们力求从全局的高度,全面把握规划的深刻内涵,进一步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切实把宏伟蓝图转化为操作细则。主要目标是:举全市之力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培育发展若干千亿元产业和一批百亿元企业,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努力建成带动皖西南、辐射皖赣鄂交界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力争到202_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2_年翻一番,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到202_年,地区生产总值在202_年的基础上力争再翻一番,把安庆建成产业实力雄厚、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优美、与长三角有机融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围绕承接产业转移目标任务,我们坚持突出规划引领,居高谋划“十二五”发展规划,精心编制重点产业和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着力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

一是建设全国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根据示范区规划提出的建设全国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目标定位,加快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安庆化学工业区建设,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促进化工企业集聚发展。依托石化产业基础,积极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承接配套发展相关产业,积极发展煤化工和天然气化工,全力打造化工产业集聚区和承接长三角化工产业转移示范区。

二是建设全国重要的轻纺产业基地。加强对轻工产业发展的规划引导,推进林浆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引导纺织服装、羽绒家纺、装饰建材、印刷包装、农副产业加工等轻工业集群化发展。依托安庆棉花和石化腈纶等资源优势,承接发展中高档纺织品、服装等高附加值产品,推动形成以终端消费品为主,融棉纺、化纺、印染、面料、服装于一体的产业链。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建设纺织服装工业城,推动棉纺产业结构升级和产品创新,着力形成中国棉纺织精品生产基地。

三是做大做强装备和机械制造业。推动骨干企业对接国内外优质产业资本和先进技术,承接发展一批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和工程公司,建设关键零部件专业园区和生产基地。加快发展中低速柴油机、汽车及零部件、整装新型船舶、输送机械、数控机床、环保设备等机械制造产业,承接发展船用动力、仪器仪表、通讯导航等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核心部件产业。

四是打造建筑建材产业基地。以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为契机,承接发展高端建筑产业,支持建筑企业向集团化、多元化方向发展,积极拓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繁荣房地产市场,建立完善统一的房地产市场体系、健全的管理服务体系和合理的收益分配体系。充分利用丰富的石灰石、优质石材、粉煤灰等资源,大力发展水泥产业。依托石化优势和非金属矿资源,大力发展高性能化工材料、玻璃材料、光伏材料、超细材料等新材料产业,逐步建成以化工材料为主体,其他新型材料为补充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五是构建现代商贸物流中心。推进港城、港路、港(园)区联动发展,着力提升光彩物流园的发展档次,提高市场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快港口物流基地、铁路北站物流园、皖江农产品物流和化工物流、商贸物流等园区建设,完善区域市场体系以及运输场站节点,承接发展现代物流骨干企业,形成集运输、仓储、包装、加工、配送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体系,构建联结长三角物流圈、辐射皖赣鄂城乡市场的区域商贸物流中心。

六是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达20亿元的农业特色板块。加强国家优质农产品基地和皖江农产品物流园区建设,整合打响农产品区域品牌,加快中国安庆食品工业城建设,形成面向长三角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

七是加快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加快大天柱山旅游经济区建设,推动安庆文化旅游融入全国、全省的知名旅游网络,建设面向泛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文化旅游休闲基地。进一步繁荣和发展黄梅戏艺术,培育精品剧目演出市场和民间通俗演出市场,加快发展以黄梅戏为重点的演艺娱乐业。发掘丰富的历史、人文、典籍资源,通过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推动表演艺术、手工艺品、信息软件、影视动漫、包装印刷、广播电视、出版传媒等创意产业发展。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承接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园,培育壮大文化企业集团,逐步形成与长三角相衔接的文化市场体系。

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安庆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坚定不移地优化承接环境,夯实承接平台,打牢承接支撑,更加注重合作承接、科学承接、创新承接,更加注重错位发展、有序承接、合理布局,促进区域分工合作、互利共赢、联动发展。

第一,优化投资环境,营造亲商安商富商氛围。优化投资环境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努力降低产业转移成本,让外来企业“无障碍进入、无顾虑发展”。为此,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政治生态建设,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专门成立安庆市承接产业转移领导小组,分设规划指导、区域合作、产业推进委员会,建立完善承接产业转移项目推进机制。认真研究我市产业发展现状、特点、趋势和国际国内大企业的投资动向,出台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新政策,使我市成为商务成本“洼地”,始终用最优惠的政策承接产业转移。加强银企、银政合作,建立承接产业改造升级专项基金,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区域性总部、分支机构和后台服务中心,大力发展农村合作银行、村镇(社区)银行、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等金融机构,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设,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建立环保服务“绿色通道”,主动为承接项目提供环保技术、政策咨询和及时服务,加快承接项目环评审批速度,缩短办理时限,积极帮助转移企业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加强人力资源流动平台建设,建设管用高效的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人才和劳动力支持。

第二,建好承接平台,促进产业向园区集聚。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我们将坚持产业转移向园区集中,企业发展向集群配套,进一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一是高标准规划建设产业承接集中区。在省委、省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照“优中选优、合理布局、着眼示范”的要求,加强与铜陵、池州等周边市县的联动,规划建设好产业承接集中区。以中石化安庆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开工建设为契机,强力推进化学工业区开发建设,建设全国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二是大力推进现有开发园区转型升级。对全市现有13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进行“二次规划”,突出扩容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全面加强污水、垃圾处理等共用型、关键性设施建设。加快安庆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三是创新开发园区合作共建机制。探索跨省跨市合作共建园区新模式,通过采取“园中园”、“飞地”等各种有效途径,实行股份合作、全权托管、委托招商等形式合作共建开发园区。全面制定合作共建园区优惠政策,在GDP统计、税收分成、环境容量等方面建立共享机制,实现不求所有、但求所在。

第三,完善支撑体系,建设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坚持向东融合、向西开放。积极构建和完善对外交通快速通道,加快宁安城际铁路、安庆长江铁路大桥和望东长江公路大桥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推进北沿江高速、安庆长江公路二桥、安庆至九江城际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工作,谋划一批基础性、事关安庆长远发展重大项目。加强环保服务,推进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和配套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开发园区和产业集中区公共环保基础设施。推进安庆与武汉城市圈、环鄱阳湖城市群的交流与合作,全面建设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使之成为带动皖西南、辐射皖赣鄂交界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进一步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布局和功能,统筹推进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协调发展,营造好最佳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当前我们正在以申办省十三届运动会为契机,谋划和推进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掀起新一轮城市大建设热潮,努力拓展城市框架、提升城市配套功能。第四,强化创新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2_年,安庆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这里素有崇文重教的传统,人均受教育程度在全省领先,职业教育蓬勃发展,拥有一大批素质较高的产业发展人才,为产业转移提供了人才和科技支撑。国家科技部最近确定了安徽为全国三个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之一,既覆盖了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也覆盖了包括安庆在内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里面我们大有文章可做。我们将着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瞄准领军企业和关键技术,加大引进力度,力争在引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型农业、新能源汽车以及高性能化工材料等方面取得突破,同时推动我市具备一定基础的高新企业做大做强,力促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着力培植锻造创新平台,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有效途径,加强与中科大、38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发展,支

持重点骨干企业创建院士工作站,进一步加强汽车零部件安庆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围绕承接纺织、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着力培养引进创新人才,鼓励实行“候鸟式”用人方式,倡导“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驻、但求常来”的柔性用人机制。

第五篇:关于产业转移和承接产业转移的调查

关于产业转移和承接产业转移的调查

编者按 根据自治区党委的部署和安排,为深入掌握区情,解决问题,推进工作,202_年,自治区党委各常委分别结合自身工作,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重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系列调研报告。这是自治区党委常委多年来的第一次集中专题调研,是自治区党委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行动。从今日起,广西日报将陆续刊发自治区各常委的调研报告。今天,首先刊发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的调研报告。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后发展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总体趋势和内在规律,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效的措施,主动参与区域合作,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在争夺产业转移项目落地权中抢占先机,实现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准确把握产业转移的趋势和机遇

产业转移是指某个时期某个产业或者产业集群从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过程和现象。产业转移往往以投资形式出现,但本质上是现有生产能力在空间上的整体或部分转移。产业转移对承接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产业转移与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区差距密切相关。从历史上考察,迄今为止世界上完成过三次产业中心的转移:第一次是德国从英国手里接过了制造业中心的地位;第二次是美国形成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业,取代了德国的合成化学时代;第三次发生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以机械电气为代表,包括电子工业在内,世界的制造业中心从美国转到日本。目前正在进行的第四次转移就是世界加工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特别是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向中国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利用率先开放和地域上的有利条件,抓住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承接和发展了大量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工业,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且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近30年来,我国东部地区承接了三次大的产业转移。第一次是上个世纪80年代,香港的大部分轻纺、玩具、钟表、消费电子、小家电等轻工和传统加工业的转移;第二次是90年代初,主要是台湾以及日本、韩国的电子、通讯、计算机产业的低端加工和装配的大规模转移;第三次是从202_年开始直到现在还在进行中的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以制造中心、产品设计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为代表的高端产业的转移。目前东部地区集中了全国80%左右的加工工业,以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为主导的国际产业形成了加速向东部地区转移的新态势。但随着东部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必然要求,再加上近年来东部地区加工工业开始出现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企业商务成本不断提高、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腾笼换鸟”成为必然,东部地区加工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从总体上看,东部产业转移呈现这样几个特点:一是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据测算,到202_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二是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转移的势头强劲;三是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转移趋势明显;四是来源地相对集中,大都来自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五是与东部地区相邻且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中西部省区,在吸引产业转移方面明显占优。

东部产业转移的这些趋势和特点,对我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机遇。我区是后发展地区,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规模偏小,经济总量不大。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尽快壮大我区工业,扩大经济总量,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近年来,我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打下了一定基础。202_年以来,我区与东部地区企业签订合作项目6845个,占全区签订项目总数的72%;项目资金3838.85亿元,东部企业实际到位资金1444.94亿元,占全区到位资金总额的73.14%,项目实施率达89.8%。特别是通过“百企入桂”引进的国内一些知名龙头企业,对推动我区相关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我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面临的困难还很多。一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当前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大趋势,对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深层原因和转移方式等缺乏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因而对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力度不大。二是引进区外资金规模小,增长速度慢。引进企业和项目层次不高,龙头企业不多,尚未形成有规模的产业集聚。三是交通物流发展相对滞后。我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连接周边省市特别是通往广东的几条高速公路至今基本没有连通,全区现代物流业刚刚起步,难以满足转移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要,成为制约东部产业向我区大规模转移的瓶颈。四是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具有一技之长的产业工人比例偏低,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202_年,全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只占就业人口的3.0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62个百分点,其中高级技能人才比重为0.12%,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3。五是产业配套能力不强。我区产业集聚、企业集聚的态势正在形成过程中,尚未形成有规模的块状区和特色产业带,集聚效益不明显,通过市场作用形成的社会化分工协作格局还没有出现,中小企业整体素质不高,大多数产业产品零部件配套率低,很多核心零部件需从外地购进,不少园区项目之间协作关联度不高,生产性服务业跟不上,难以满足转移企业的配套要求。六是企业经营的综合环境有待优化。我区在服务企业发展的软环境上与先进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在法制环境、信用环境、政策环境等方面都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对进入企业和项目关卡较多,优惠政策难兑现,服务意识不强,效率低下,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工业用电价格和服务性收费价格偏高。这些问题,影响了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当前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十分激烈。一些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力度很大、成效很好,东部地区转移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东部地区各省市政府,努力推动本省市发达地区产业向本省市欠发达地区转移。东南亚一些国家也在利用价格低廉的劳动力和资源等优势,吸引日韩、港澳台以及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我国东部地区的一些产业已开始向一些东南亚国家转移。这些都对我们构成巨大的竞争压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产业转移机遇性很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黄金周期可能只有3至5年,国内产业转移也不会无限持续下去。根据有关方面分析,国内东部地区这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估计5年左右完成。还应当注意到,当前我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面临着一个有利机遇。今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了新一轮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实行加工出口贸易新政策。这一政策调整最大的特点是对东部和中西部加工贸易实行差别政策,目的是为了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配合国家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随着这项调整政策的实施,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政策优势更加明显,有利于吸引东部地区、区外企业向监管区内转移。因此,要树立抢抓机遇的强烈意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效的措施,“引凤入巢”,引进产业,推动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选准我区产业转移的承接点

产业转移具有明确的利益驱动机制。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传统产业主要是为了获取区位优势

和降低要素成本,转移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则以获取综合竞争优势为目的,更注重承接地投资软硬环境特别是信息、技术、设施、人才、研发配套能力和体制配套条件。目前我区承接产业转移在区位和成本方面较有优势,而在投资环境及研发配套能力、体制配套条件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为此,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准确把握产业转移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我区比较优势,认真分析研究东部等发达地区可能转移什么产业、我区需要承接什么产业,选准产业转移的承接点,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是利用综合成本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综合成本优势是承接产业转移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目前东部产业转移主要是成本驱动型,转移的产业大都是一些需要大量用工、用地、用水、用电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纺织服装、建材化工、机械电子等。我区劳动力、土地、工业用水等基本生产要素供应充足、价格低廉,具有综合成本比较优势。从劳动力价格看,我区产业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低于沿海发达地区。从土地价格看,我区工业用地比较便宜。这些都对东部产业转移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应当充分利用综合成本较低这一优势,大规模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构筑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优势。

二是利用区位优势承接市场在外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结果就是产业的区域分工合作。东部地区的一些出口加工型企业,希望继续保持出口优势,一些传统加工业,急需开拓新的市场。为此,他们需要把产业转移到市场辐射面较广的地区,把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我区在多区域合作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北部湾港口群将广西和世界市场融为一体。广西东面与产业转移地的粤港澳相连,运输相对便利,在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方面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西面毗邻西南地区,直接连接广阔的大西南市场;南面与越南接壤,直接连接东盟市场。同时我区还有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多区域合作平台。这些区位条件使我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处于极为有利的战略地位。我们要进一步创造和发挥区位优势,使我区不仅成为承接东部转移产业的重要基地,实现“近水楼台先得月”,而且成为我国东部转移产业立足广西、走向西南和东南亚的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

三是利用产业优势承接配套产业转移。产业配套优势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条件。过去我区引进了一些企业,但由于区域产业配套能力弱,企业难以生存、成长、壮大。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发展产业集群,不仅是投资者的需要,也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必要条件,更是我区产业发展的方向。经过多年努力,我区已培育发展了制糖、有色金属、冶金、电力、汽车、机械、建材、食品、医药等一批优势产业,围绕这些产业发展配套产业,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各地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要坚持以我区优势产业为依托,紧紧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形成产业配套,发展产业集群,促进我区工业向高水平、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

四是利用资源优势承接精深加工产业转移并利用资源换取新产业到我区发展。我区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是全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亚热带农林产品资源丰富多样。这几年,我区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工业,培育了一批资源加工龙头企业。但总体上看,我区资源加工工业多为初级加工,精深加工能力不足,资源优势没有很好地转化成经济优势。如氧化铝、电解铝等初级产品产值约占铝工业产值的75%,而铝材加工产值只占25%;制糖工业约77%的产值由初级产品白砂糖创造;我区蚕茧产量全国第一,但加工率不到40%。因此,各地要围绕优势资源开发,大力承接资源精深加工企业,发展下游产品,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做大做强我区资源加工型产业。同时,利用资源优势换取新产业到我区发展,如引进富士康集团除进行铝材深加工外,还带来了电子信息、环保节能、新型材料等产业。

五是注重引进和发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的带动作用。目前东部产业转移的一大特点是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为核心,实行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也就是龙头企业和大企业基于降低成本、贴近市场等方面的考虑,对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各个阶段的产品进行整个产业链的大规模转移,同时将研发、采购、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各个营运环节也转移过来。由于龙头企业和大企业社会化协作程度高,一家龙头企业和大企业投资往往会带动和引导一批相关行业的大量投资,形成“龙头”带“配套”,“配套”引“龙头”的良性发展格局。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顺应“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注重引进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的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促进整个产业链的转移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形成大中小企业齐头并进、产业多元发展的格局。

六是要从随意性的招商布点向科学合理布局转变。我区承接产业转移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如有的地方“饥不择食”,来者不拒,“捡到篮里就是菜”,不管项目好与坏;项目布局比较分散,不利于产业集聚;有些属于国家政策淘汰落后的项目仍在上马,等等。针对这些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结合我区“一轴两廊”的“干”字形工业布局,科学合理布局产业转移项目。在接收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还要讲求质量,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产业向我区转移,不能什么“鸟”都要,什么“菜”都捡,不能牺牲环境,破坏资源,只图一时发展,损害长远利益。要统筹考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要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也要努力创造条件,建设承接现代服务业的基地。

三、把工业园区打造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

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发展工业园区,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共享基础设施、集中治理污染、集约利用土地。目前我区共有41个重点园区,其中包括3个国家级开发区。要首先以这些园区为基地,结合产业转移的实际需要,做好园区规划,科学合理布局,明确各类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园区。在着力建设好现有园区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要建设一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专门园区,努力使工业园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带动本地工业快速发展的基地和龙头。

一要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是项目能不能尽快落户的关键因素。要根据各类园区发展需要,大力推进以道路、水、电、气、通信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基础设施的先导效应,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要重点解决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问题,综合运用政策和市场的手段,充分利用行政资源,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投入机制,鼓励和吸引多种投资主体以多种方式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园区,可以按市场运作方式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基础开发公司,实行综合开发,滚动增值,逐步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推进园区上规模、上等级、上水平,提高园区对产业转移项目的吸纳和承载能力,为吸引产业大规模转移到我区创造条件。

二要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和开发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管理机制,确保园区管理机构权责分明,服务到位。各园区管理机构要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园区配套服务体系,加快构建精简、统一、高效、便捷的园区管理新体制。对转移项目实行一个机构管理、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要积极借鉴和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机制,鼓励有实力的投资者参与园区建设,推行园区经营性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同时,各地、各工业园区要积极与发达地区的各级政府、行业协会和大型企业集团加强联系与合作,吸引他们来我区设立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本地暂无条件或不适宜承接的转移产业,可以按照市场导向和产业布局原则,转移到其他具备吸纳条件的外地园区落户,发展共建共享、收益分成的“飞地经济”,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三要创新园区招商模式。要围绕承接产业转移,积极拓宽招商引资范围,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搭建与国际接轨的招商引资新平台。推进招商引资制度化,建立长期稳定的招商引资机制和渠道,实行目标责任制,形成政府推动和园区自主相结合共同招商的局面。要推进招商引资社会化,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全社会参与招商。要推进招商引资专业化,依托中介组织、专业机构组织开展各类专业化招商活动。要推进招商引资信息化,积极采用网上招商等方式。要选择客商比较集中、产业转移和扩张倾向比较强烈的城市开展驻点招商,重点跟踪一些有转移倾向的项目,增强招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努力营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有效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当前,我区在投资环境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一些影响产业发展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必须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一项重要工作,降低产业转移成本,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有利条件,让外来企业“无障碍进入、无顾虑发展”。

一是加快交通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要抓紧实施“一枢纽两大港三通道四辐射”的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建设规划,打通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连接。特别是要加快推进以港口码头为重点的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打通连接东部的多条高速公路,加强沿海、内河港口建设,拓展江海联运,全方位实现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交通网络对接,构建便捷通畅、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完善的通道。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通关能力。加快能源建设,千方百计降低电价,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供廉价、安全的能源保障。

二是加大政策创新力度。要在用足用好现有政策的同时,努力推动政策创新,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比如,在减轻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对于企业的员工培训,可采取“政府买单、社会承办、订单培训”的办法,解决企业用工问题;对园区企业实行集中排污治污,降低企业成本等。在费用方面,对进入我区的外地项目,审批过程所发生的地方性行政收费可考虑实行适当放宽的优惠政策。专门的产业转移园区,可以实行“封闭运行、独立运作”的“无费区”管理。此外,还可考虑设立产业转移基金,制定园区财政资金扶持办法等。

三是加强政务环境建设。要以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为契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规范行政审批,改进服务方式,提高行政效率,树立诚信形象,为外来投资者提供最优的政务环境。要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除国家有规定实行核准外,均实行备案制。对重大项目的核准、备案,公司设立审批,工商、税务、海关登记,用地申请,报建等环节实行全程代理制,开辟“快速通道”。各级各部门要主动为外来投资者做好服务,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要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努力做到“山清水秀地干净”,优化招商引资环境,使之成为企业信心工程。要坚持依法行政,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四是抓好人才教育培养。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产业人才。要根据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切实抓好人才的培养教育,加大职业技术培训力度,建设一批综合性职业教育培训基地,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教育培训,为企业提供合格的、高素质的劳动力。要加强各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大批懂管理、会经营的企业家队伍。大专院校可以为企业代培中高级技术管理人员,主动根据新兴产业的需要,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

五是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条件。要围绕承接产业转移,努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做到与产业转移互动发展,为引进企业提供完善的专业配套服务。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引进一批重点物流企业,发展新型物流业态,建设一批大型物流基地和大型专业市场,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城乡商业网点建设,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内外贸一体化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要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健全金融体系,完善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要大力发展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信息服务、职业中介服务等商务服务业。同时,要推进电子政务,构筑政务信息网络公共服务平台,提高政策和规划的透明度。

六是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承接产业转移重大意义的认识,在全社会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招商不能怕人家赚钱,更不能“关门打狗”。要让投资者在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权益上有保障。要用感情和服务吸引客商、留住客商,凝聚“人气”,使客商在广西能安心发展,成功兴业,形成“搞好一个,引进一批,带动一片”的生动局面。

(本文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调查与决策——《借鉴广西、成都经验,加快推进我省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共5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