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文化产业调研
编辑:独影花开 识别码:17-1081357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27 18:41:02 来源:网络

第一篇:文化产业调研

关于开展文化产业调研活动的通知

各省辖市、巩义、邓州、固始、永城、项城市发展改革委: 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文化强省建设大型调研活动的决定,深入了解我省文化产业融资、组织结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按时完成省委、省政府交由发改委承担的调研任务,我委决定在全省发改委系统开展文化发展有关情况调研,请各市(扩权县市)根据所附调研提纲,开展调查研究,尽可能提供各市(扩权县市)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现状、思路、拟采取的措施和意见建议。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调研内容

1、本市文化融资市场建设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2、本市国有文化企业组织结构、文化领域所有制结构调整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3、本市文化领域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4、本市文化产业发展区域布局的现状及初步设想

5、本市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水平的初步设想

6、本市202_年文化产业统计数据

二、调研提纲:见附件。

三、调研方式:

1、报送材料:请各市(扩权县市)于3月15日前将有关材料报送(或发送电子文档)到省发改委社会处,材料要突出重点,紧紧围绕所附提纲准备。

2、现场调研座谈:我委拟于3月13日至3月16日赴郑州、洛阳、开封、安阳四市进行现场调研和座谈。调研采取座谈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请各市选择一至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企业进行实地调研。

四、日程安排:

3月13日,赴郑州市调研,上午座谈,下午考察文化企业,宿洛阳;

3月14日,赴洛阳市调研,上午座谈,下午考察文化企业,返郑;

3月15日,赴开封市调研,上午座谈,下午考察文化企业,返郑;

3月16日,赴安阳市调研,上午座谈,下午考察文化企业,返郑。

请各市做好必要准备,给予积极配合。

联系人:夏志胜,丁静润

联系电话:0371-69691419, 69691439

E-mail:hnjwshc@sina.com

二○○七年三月七日

附件:

调研提纲

一、文化融资市场建设

(一)政府投资、补贴等帮扶情况

(二)广告等事业性收入情况

(三)信贷支持等间接融资情况

(四)招商引资情况

(五)股份制改造、增资扩股、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情

(六)利用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情况

(七)文化融资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

(八)推进文化融资市场建设的对策建议

二、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一)总量分析:

1、总产值(总收入);

2、增加值;

3、从业人员;

4、年末固定资产净值

(二)结构分析:

1、增加值构成变化;

2、从业人员构成变化

(三)效益分析:

1、利税;

2、利润;

3、资金利税率;

4、百元固定资产实现增加值

(四)投入分析:

1、固定资产投入;

2、政府财政资金投入

(五)市场化程度分析:

1、文化事业单位经费自给率;

2、文化企业从业人员在文化产业中的构成率;

3、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在总支出中的比重

(六)对国民经济贡献分析:

1、增加值贡献率;

2、就业贡献率;

3、税收贡献率

(七)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三、文化产业发展区域布局

(一)文化资源分布状况

(二)文化产业布局特征及存在问题

(三)本市文化产业在全省文化产业布局中的定位

四、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

(一)本市现有文化企业集团、文化产业基地、特色文

化园区的基本情况

(二)制约文化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继续做大做强文化企业集团、文化产业基地、特

色文化园区的基础条件和初步设想

五、国有文化企业及文化领域所有制结构202_-202_年情况调查表

第二篇: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红岗区文化产业概述和未来发展

(一)现状分析

红岗区区现有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文化服务单位共计家,从业人员达余人,202_年文化产业经营额达到,实现利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化娱乐业202_年总收入达,实现利税,解决就业劳动力人。出版物发行业202_年总收入达,实现利税,解决就业劳动力余人。202_年区印刷复制企业固定资产总额达,10年总收入,从业人员余人。

近几年来,红岗区区的文化产业有了较大发展,但仍处于起步、探索、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

1.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初步成绩

(1)新兴文化行业成长较快,文化产业发展对红岗区域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演出业、电影发行放映业形成早,历史长,属于传统的文化行业,娱乐业、音像业、网络文化业是改革开放后的行业,历史较短但发展很快,属新兴的文化行业。红岗区目前从产值来看,新兴文化行业已经替代了传统文化行业。

(2)出版物发行业日渐繁荣。全区有国有新华书店 家,下设批发部、门市部、202_年销售收入达多万元,占领着全区出版物发行市场的绝对份额。其它社会办书店家,个体书摊家,音像制品零售家,电子出版物经营单位家,出版物经营单位和个人已达家。

(4)文化娱乐业稳步发展。全区目前娱乐场所及经营单位已达余家,在整顿和规范的前提下,不断在提高品质。

(5)群众文化活动有着优良的传统和文化资源。近几年,红岗区开展的“激情之夏”、“大庆之冬”、“社区文化节”、“夏日广场”、“十月金秋”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如火如荼,为顺义文化产业的发展,打造文化品牌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2.文化市场管理取得的成绩

建立了专职的文化行政执法队伍和社会监督网络,将日常检查和专项治理相结合,加大了执法力度和密度,进一步完善了文化市场服务,保证了红岗区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对网吧的专项治理、对歌舞娱乐场所的整顿都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二)存在问题

1.文化产业发展不充分,总量规模偏小,市场机制不完善,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益都需要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具体表现为:一是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思想观念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二是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不健全,专门人才缺乏。三是文化体制改革滞后,产业结构调整乏力,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低。四是文化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足,竞争能力不强。

2.缺乏标志性的文化企业的驻入。

(三)发展构想

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步骤;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大举措。对实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1.红岗区文化产业发展方向:

(1)形成以印刷产业为龙头,文化休闲娱乐为基础的文化产业布局,使文化产业成为地区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促进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积极推进文化与市场经济、高新技术的结合,坚持市场建设和产业发展一起抓。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为手段,以政策法规为保障,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形成多渠道多元化投资、国有文化企业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2)引进驻区高端文化企业。形成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和有影响的文化品牌,建立一定规模的现代化文化产品生产、服务和销售网络。

(3)改变低水平、小规模的粗放经营状态,逐步淘汰摊贩式、作坊式经营业态,积极发展连锁经营、超市经营、电子商务,以现代流通形式取代传统流通形式。积极整合文化资

源,对文化资源重新进行整合,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和产业集中度。支持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投资和经营,不断拓宽经营范围,调整经营结构,拓展发展空间。鼓励依托有实力的文化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和业务为纽带,运用联合、重组、兼并、上市等方式,整合优势资源。

(4)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行业协会是同行企业自愿参加的民间组织,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与内在要求,有利于以行业协会的协调、服务代替政府主管部门的直接控制,较好地实现政企分开;有利于突破部门与地区界限,把同行业企业统一联合起来,目前已经存在的网吧协会要扶植发展,争取在“十二五”期间组建成立印刷行业协会、出版物发行协会、广告协会等;

2.红岗区文化市场管理发展方向:

(1)文化产品的内容管理。继续做好对文化产品内容的事先审查、事后追惩、备案工作。

(2)文化市场稽查。为创造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努力建设文化市场,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加大文化市场执法力度,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适应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构建文化市场管理的信息网络体系,采取高科技手段加强市场监管。对依法经营、管理规范的文化企业,给予积极支持并

提供良好服务,对扰乱市场秩序的要依法处罚,形成有利于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第三篇: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桂阳县文化产业调查报告

一、桂阳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桂阳县以建设湖南历史文化名县为目标,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开拓文化市场,狠抓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建成了以城市辐射农村的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文化产业群体。202_年末,全县拥有文化产业单位360个,从业人员2252人;全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36亿元,增长17%,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2.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9%。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明显,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1、文化娱乐业健康发展。202_年末,全县有歌舞娱乐场所20家(其中县城区18 家,乡镇2家),有电子游艺场所17家,有营业性演出场所2家,有旱冰场1家,有台球俱乐部2家;各类文化娱乐经营单位,投资在400万元以上的2家,300万元-100万元以内的5家,投资在100万元以内的 11家;文化娱乐行业固定资产总值4653万元,年营业收入2342万元,从业人员1221人,年上缴税金130余万元。

2.图书发行、销售需求巨大。全县有图书发行单位1家,图书零售、出租单位21 家,年销售额2585万元。其中县新华书店每年的教材、教辅读物、书本等的营业额达 1

2100万元。

3、民间艺术产业蓬勃发展。桂阳县文联下辖文学家协会等群众性文艺创作团体8个,全县长期从事文学艺术创作的人员在300人以上,有专业剧团1家,年收入22万元以上,业余剧团3家,铜管乐队66 家,弦乐队8 家,龙队7家38条,狮队2家5支,年演出收入200万元以上。

4、广电传媒业发展突飞猛进。全县39个乡镇目前开通有线电视的有22个,有线电视用户3.7万户。广电传媒业经营已初步形成电视网络、电视广告和宽带网增值业务开发共同发展的格局。

5、教育培训业发展成效显著。全县拥有举办学历教育的职业技术学校1 所,教学班级 5个,在籍大、中专学员985 人,在职教职工总数92 人;有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2所,年培训人数在3000人左右;有各级各类文化艺术培训机构2家,其中县文化馆培训中心年收入10万元以上,年培训人数在2400人左右。

6、印刷、体育、广告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印刷业方面,我县现有印刷企业7 家,打字复印单位37 家,从业人员100 余人。体育产业方面,现有电脑体育彩票销售点6 个,从业人员10 人,销售收入150余万元;体育竞赛表演和有偿体育娱乐服务有初步发展,有体育器材、服装销售单位13家,大型健身房两处。广告业方面,全县现有广告经

营、发布单位20 家。

7、以“网吧”为代表的互联网上网服务等新兴文化产业方兴未艾。全县城乡有“网吧”118家,其中县城38家。“网吧”产业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县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投资额达400万元以上的“网吧”达2家,每年“网吧”产业的营业收入达1300万元以上。

二、桂阳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1、行政管理机构交叉重叠、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职责不清。文化产业不仅涉及文化管理部门、旅游部门,还涉及民族宗教管理部门、规划和建设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与支持。而实际工作中,文化产业市场被分割为多头管理。文化部门管理演出娱乐音像网吧服务市场;广电部门管理广播电视;体育部门管理体育健身娱乐市场;民族宗教部门管理民族宗教人士和宗教场所。划分过细,互相交叉,难于协调统一,形成合力。

2、政事不分、所有制结构不合理。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投资渠道单一,资金匮乏,严重制约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尤其以文化、体育、旅游最为突出。文化行政部门陷于操办文化艺术创作演出活动的具体事务之中,削弱了行政管理和宏观管理的职能。公有文化事业单位普遍缺乏活力,没有形成创新激励机制;公有文化企业没能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主创新的市场主

体。全县大部分文化企事业单位属国有性质,集体或民营文化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外资或中外合资文化企业几乎没有。体育产业结构和经营方式分散单一,以体育彩票为主。旅游业仍然只靠政府投入,没有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

3、文化市场规模小,层次低,市场机制不健全。从文化娱乐演出、旅游、体育到广告、印刷、教育培训业等都程度不同的存在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竞争力不足等问题。文化演出规模小、规格不高,无法形成大反响,没起到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作用;旅游有资源,但开发不足,没有形成整体效应;广告缺乏规模效应,竞争力有限,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目前,我县的文化要素市场(指文化资金市场、文化艺术设施市场、文化艺术人才市场、文化艺术劳务市场、文化科技市场等)、产权市场发展滞后,文化资源在市场中不能实现有效配置,国有资产没能实现重组和保值增值,文化事业结构也没能按产业化的要求进行调整。

4、对人文资源的罗列性展示大于开发利用。目前,我县对县内的人文资源,还仅仅停留在浅表的罗列和学术研究,没有进行深度的包装和打造,观赏及参与性不足,缺乏新意、吸引力,很难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发展桂阳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1、积极制订并落实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要尽快制定具体的文化产

业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政策、投资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分配激励政策和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政策等,逐步使文化政策法规覆盖文化产业的主要领域。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文化体制的所有制结构,尽快制定鼓励非文化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创办文化产业的政策,明确文化开放领域的市场准入标准、准入程序及管理监督办法,降低文化产业准入的门槛。同时科学规划文化产业总体发展战略,确定重点发展的行业门类项目,形成文化产业的中长期整体发展规划,完成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整体设计。

2、加强民间传统艺术的挖掘整理,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文化源泉。要修缮并保护好蒙泉井、东塔、阳山古民居等古迹建筑。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积极做好湘昆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开发和保护好瑶歌、花灯戏曲、土法榨油制作工艺等10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上档升级上下功夫。加强对古戏台、古宗祠、古桥梁、古佛塔等历史遗迹的保护,及时修复整理馆藏文物。积极支持和鼓励美术、书法、摄影、音乐、曲艺、影视、民间艺术等不同门类的艺术生产,努力创作文艺精品。

3、组建文化产业集团、推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一是做大图书发行业。新华书店要利用新华大楼地处黄金地段的优势,兴办社会图书超市和影视放映产业项目。二是做大做强广电传媒业,实行全新的管理模式和节目运行及用人分配

机制,振兴广播弱势产业。开发和拓展互联网、互动电影点播频道、付费电视频道、党政信息频道、图文广告频道、远程医疗、远程教育、数据广播等增值业务,到202_年有线电视用户达到8 万户,营业收入达到1600 万元。启动数字有线电视工程,实现有线电视由模拟向数字化的整体平移。三是做大印刷业。力争在近两年内,使我县的公开出版物印刷企业达到3家,产值超百万企业达1家。

4、整合文化产业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一是“两院”合并,利用县电影院、影剧院的影城资产,组建文化艺术中心,承担好县内各项演艺活动。二是充分利用县文化馆馆址的资产置换,馆内场地和设施进一步完善的机遇,发挥好自身的艺术人才优势,采用独办或吸纳民间资金或与他人联办的方式,建立以美术、书法、声乐、器乐、舞蹈、表演、摄影等为内容的大型艺术培训中心。三是建设好县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充分利用全国图书资源联网开通的优势,举办各类培训班,增强图书馆的造血功能。四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着力抓好阳山古民居的旅游开发,扩大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来此旅游观光;做大休闲度假、观光农业两个面。以现有农家乐、休闲庄、度假村为基础,注入文化内涵,努力做大做强休闲度假和观光农业;着力开发生态旅游三个片。舂陵江湖心岛、宝山蒙泉主题森林公园、泗洲山;培植宗教文化旅游点(东塔鹿峰寺、天坛山三神庙、金仙寨佛寺、坛

山古寺遗迹);保护开发民间民俗文化(花灯戏曲、舞龙狮、傩舞、清明祭祀文化、瑶歌古调、风味小吃)。同时将桂阳昆曲培训、表演融入桂阳旅游行业中,并打造具有代表性的旅游产品。

5、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筹建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积极落实各项文化经济政策,建立多渠道融资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在政府投入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对文化产业建设项目提供政策倾斜,并且优化环境,以更多地吸引银行信贷资金和社会投入。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产品民营化战略。通过相应的文化投资体制改革,实现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社会化、公共化,以此构筑桂阳文化产业体系。

桂阳县文化局

202_年10月15日

第四篇:区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近年来,荷塘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打造以生态宜居、文化休闲”为特征的商贸次中心发展定位,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为更好的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准确把握荷塘区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促进我区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通过一系列的座谈、走

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对荷塘区文化产业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

一、荷塘区文化发展现状

(一)发展三大优势,奠定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

1、文化底蕴丰厚。目前,我区的文化形态主要有以龙山寺和仙庾庙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硬质合金厂、车辆厂、千金药业等为代表的现代企业文化;以流芳园、抗日工事遗迹、抗日阵亡将士墓、刘劭民烈士墓等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仙庾岭、婆仙岭为代表的城郊休闲文化;以仙庾庙会系列活动、仙庾镇及明照乡的赶集、逢年过节的耍龙舞狮、花鼓戏、剪纸艺术等为代表的传统民俗文化。全区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文昌阁(仙庾塔);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仙庾庙、流芳公园、601老年公寓;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个——仙庾庙会;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6个。

2、文化实力雄厚。一是顺利完成文化体制改革。新成立荷塘区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撤销荷塘区文化市场稽查队,明确荷塘区文化馆,全额拨款事业编制6名。辖区共1乡1镇5个街道办事处,现均已设立了综合文化站,确定事业编制3—4人。二是民间文艺团体遍地开花。有民间艺术团体23支,总人数750余人,年活动场次超过202_余场。三是群众文化蓬勃发展。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大型文艺汇演、秧歌、腰鼓、趣味运动会、广场舞比赛等各种节会活动,极大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荷塘区连续两年获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单位”称号;连续三年被评为湖南省群体工作先进单位; 202_年株洲市首届合唱节荷塘区代表队获银奖;自创小品《何结巴打狗》参加全省首届农民艺术节获“金穗奖”;创作《魅力荷塘》、《映日红荷》、《潮涌荷塘》等一系列体现荷塘改革发展成果的书籍,目前《文化荷塘》丛书正在编撰中。

3、文化基础深厚。辖区范围内乡镇街道分别建立了综合文化站,35个社区分别建有综合文化活动室;39个村分别建有综合文化室、农家书屋以及文化信息共享点。文化企业有艺术品市场1家、影视制作公司1家、印刷厂42家、网吧132家、电影院3家、KTV10家,其中销售超百万的有113家,过千万的有2家;互联网终端用户占辖区常住人口比率20%。据统计,202_年全区文化产业营业总收入14.5亿元,总资产总计11.9亿元,全区文化市场呈现繁荣、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完善三大举措,激活了文化产业的动力

1、政策引导。我区在202_年制定了《荷塘区“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荷塘区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株洲荷塘月色示范区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各个政策指导意见。

2、政府扶持。一是结合“文化惠民”,解决“两难”问题。株洲第一家全部由民间资本组建的湖南高威影视有限公司和株洲昊文公益电影放映有限公司落户荷塘区,通过“政府买单,群众观影”的方式极大的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了老百姓们的热烈欢迎,还有效的拓展了荷塘区群众文化市场,探路解决了群众对文化需求和文化企业开拓市场之间的矛盾。二是结合各种节庆日活动,活跃民间团体。三是结合部门职能,服务文化市场。

3、机制激励。推荐了一批优秀的农家乐创建湖南省特色乡村旅游示范点和旅游家庭宾馆,整体提升了荷塘区农家乐的档次。推荐龙山寺佛教文化园景区申报A级景区,今年该寺按照国家3A旅游景区的标准,投资1000余万元,启动了改扩建工程。

(三)打造三大品牌,形成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平台

近几年来,我区发展定位越来越明晰,以仙庾岭为中心,重点发展文化休闲类项目,打造荷塘月色;以工业园二期为主体,引进高科技环保工业项目,打造金山新城;以东环北路周边为板块,引进商贸企业,打造荷塘商贸城;以新华西路两侧为主区域,引进商业项目,打造商贸次中心。

1、旅游文化—“荷塘月色”。针对仙庾风景名胜区策划了荷塘月色项目。项目规划范围包括仙庾、香草塘等8个村,面积23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范围8.2平方公里,启动区范围2.5平方公里。该项目总投资为100亿元,近期完善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中期集中力量打造会议中心、度假区等接待设施;远期完成新市镇集中安置点建设,打造生态宜居项目等。目前,总投资1.2亿元由盛世芙蓉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的“‘耕食记’——中国炎帝文化创意农业园”项目(占地400亩)和“仙泉谷”生态酒店项目(占地100亩)已试营业。另外,湖南省少数民族文化园拟投资20亿元,选址在荷塘区樟桥村仙人造水库及周边地块,项目规划用地9200亩(其中项目建设约1500亩,保留自然生态面积85%以上)。努力将该项目打造成国内顶级休闲度假及民族民俗文化基地,力争成为中南第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区域文化产业品牌和国家级文

化产业发展示范基地。

2、商贸文化—“荷塘商贸城”。荷塘商贸城建设项目选址于石宋路以东,新文化路以北,320国道两侧,共约10178.2亩土地。目标旨在打造一个大规模商贸市场群和集国际连锁商业、高档住宅、五星级酒店等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目前,已有上海喜盈门国际连锁商业企业、东方夏威夷、三和·美林湾等亿元项目签约。项目对繁荣红旗经济商贸圈,打造商贸文化的品牌具有重大意义。

3、工业文化——“金山新城”。生态低碳示范新城——金山新城,项目总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以“产城融合、三生宜居”(三生:生产、生活、生态)为定位,形成行政区、产业区、商务区、文体区、商业区科学分布,各类配套产业及设施齐全,城市发展与工业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的新城市综合园区。目前,引进了总投资10亿元、年工业总产值100亿元的三一重工产业园项目和投资达65亿元的中基国际高等级老年社区项目。

(四)举办三大活动,增添了发展文化产业的活力

1、“荷花节”。我区每年举办株洲“荷花节”系列活动,形成了夏季赏荷“穿越荷塘”、秋季赏月“中秋吟唱”“篝火晚会”等品牌活动,其中“穿越荷塘”在我市形成市民参与度最高,影响最大的品牌活动。202_年,实现旅游收入202_万元,接待游客15万人次;202_年,实现旅游收入2622万元,同比增长31.1%,接待游客20.01万人次,同比增长33.4%。202_年,景区接待游客2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260万元,同比增长30%。

2、“汽车展会”。今年,在株洲汽车城举办202_株洲汽车展,四天内有30万人次前往赏车、购车,共成交汽车1843台,销售额突破2亿元。据统计,上半年我区汽贸行业零售额同比增长31.9%,占全社会零售总额的40.4%。在全市汽车市场上占有龙头地位,同时汽车文化也成为我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3、“荷塘区房交会”。202_年荷塘区首开城区办房交会的先河,通过这一平台充分展现了荷塘的“宜居文化”魅力,体现荷塘区城市新貌、楼盘品质、生态社区的优势,表现出荷塘区在逐步由工业老城区向宜居新城区、生态新城区迈进中取得新型城市化的成就。

二、荷塘区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对文化产业认识不够。不同部门对文化产业概念、内涵的界定尚有争议,部分行业增加值难以统计,同时个体文化经营户的投资额、营业额尚未列入统计,对全区的文化产业整体状况的准确性有影响。

(二)产业竞争力亟待加强。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产值已占GDP的20%--30%,在我国的发达地区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5%--8%,而我区目前拥有各类文化经营企业仅为508家。传统文化产业投资少、规模小、各自为战,分散经营,没有规模以上的文化龙头企业,而新型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还未形成规模,处于青黄不接时期,造成了文化产业竞争力不强。

(三)文化产业融资困难。文化产业属于大投入大回报、长投入长回报的行业,目前,文化产业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投入和文化单位自身积累,地方财政投入和私人个体财力毕竟有限,文化产业普遍存在融资渠道普遍狭窄的问题,这就导致了资本扩张能力受限,严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建议

(一)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1、提升思想。牢固树立文化既是事业又是产业的新理念,从抢占新一轮区域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高度,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摆上突出位置,像抓工业经济一样抓文化产业。

2、提升地位。把发展文化产业的业绩列入政绩考核内容,与评先评优挂钩,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到各相关部门和个人。

3、提升氛围。宣传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宣传文化产业的成功做法和经验,以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4、提升层次。以“创文”工作和建设“两型”社会的契机,加强长株潭以及对外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合作,实现文化产业层次的提升。

(二)增强文化产业的发展活力

1、深化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在实际工作当中区级文化行政部门“属地管理”的责任和义务却不对等。建议成立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和协调,从组织上确保产业规划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开展。

2、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建议进一步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劳动人事、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面推行领导聘任制、职工聘任制,建立健全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放大其社会效益。对其中经营性部分应推向市场,实行企业化管理。

(三)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1、优化政策环境。建议尽快出台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在人才引进培养、信贷财税、技术改造和创新、地水电资金、文化企事业审批向文化产业倾斜。

2、优化商务环境。建议积极搭建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投融资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专业化市场交易中介平台和专业性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等,提供管家式、贴身式、个性化、全职能服务,全面优化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商务环境。

3、优化人文环境。建议以实施文化载体建设工程和文化精品打造工程为切入点,加强公共文化设施投入,大力开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四)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

1、致力打造文化品牌。一是突出“荷文化”特色。以此作为文化荷塘的主旨与灵魂。依托“荷塘月色”项目的推进,对“荷文化”内涵进一步拓展与挖潜,开发荷文化产品,形成文化产业链。通过举办节会、论坛等活动包装推介,冠名征集主题歌曲、塑造动漫形象等方式广为推广,使其深入人心。二是突出生态特色。婆仙岭、仙庾岭两地是闻名省内的“天然氧吧”,要大力发展滨水休闲、山地运动、度假疗养等多种产业,建设星级酒店、温泉度假中心、户外拓展基地等,进一步打好生态牌,做好休闲文章。三是要突出人文特色。荷塘区“宜居”人气的进一步增强,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与市场。要通过提质改造,建设上档次的专业文化市场,以满足中高端消费群体的需要;要通过内联外引,打造餐饮文化、酒吧文化、民俗文化一条街,形成辐射效应,带动其他文化产业发展。四是突出创新特色。要敏锐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脉搏与方向,加快发展文化创意、移动传媒、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转换和升级,提高文化产业发展水平。

2、致力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一是加大科技含量。要从荷塘区实际出发,重点扶持发展现代文化物流业、数字媒体等高新技术文化产业。二是推进产业集群。结合荷塘区“三城”规划发展,划出一定区域建立文化高新产业区,鼓励文化企业本行业或跨行业联合,建立文化产业集团,集聚资金、资源和市场,做大做强,提高产业集中度,改变我区文化产业低小散状况。

3、致力实施文化人才工程。利用荷塘区紧邻株洲市“职教城”区位优势,整合现有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资源,在学校设置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开展相关课程,加强产学研各界的交流与合作,建立文化创意实习基地等人才培养基地;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激励和评估机制,大力引进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如:会展设计师、文化经济人、广告策划师等。

(五)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

1、建立健全财政投入机制。建议市、区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设立文化发展基金,并从中安排一定的经费,确保对文化事业的经常性投入增幅不低于当年财政支出的增幅。创新政府投入方式,采用贴息补助、奖励、项目采购等方式,将投入额与文化生产、艺术创作方面的成绩或效益挂钩。

2、争取上级经费支持。精心包装策划项目,争取省、市对荷塘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项目的更多支持。

3、鼓励社会投资文化产业。一是放开民营资本的进入。建议降低民营资本注入门槛,放宽民营资本的准入机制,大力吸纳民间资本。还应加大对民营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采用减免税等方式支持发展,增强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动力。二是吸引创业投资的参与。建议建立荷塘区文化高新产业区,以吸引大量灵活高效的创业投资,并且尽快形成较成熟的文化市场的投资和退出机制、中介服务机制等,以实现文化成果的市场转化。三是向资本市场融资。大力培育文化领域的战略投资者,促进金融机构参与文化产业发展建设

第五篇: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文化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产业越来越受到重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已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几年来,连云港市的文化产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已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文化(新闻出版)市场经营服务体系,在满足市民文化娱乐需求、缓解就业压力、改善投资软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连云港市现有歌舞厅、电子游戏室、音像、网吧、文艺表演团体、艺术培训、影剧演出等文化市场服务类经营场所 202_余家,从业人员 10000 多人,注册资金 1.1 亿元,实际累计投资 3.5亿元;共有报刊社、编辑部、印刷企业、书报刊电子出版物经营单位、音像制作单位、网络出版单位等新闻出版类服务单位近1000 家,从业人员 8000 余人,注册资金达 3.3 亿元,202_ 年实现销售收入 8.1 亿元。除去国营新华书店等为数不多的单位之外,我市文化产业的投资主体多为民资、外资,其中歌舞娱乐业和民营书业发展较快。

与广东等发达地区相比,连云港市文化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文化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较为薄弱。连云港市文化市场投资资金主要来自民间,但从总体上而言,市场规模较小,质量档次偏低,规模大、档次高、多功能综合性的文化经营场所少,光储、动漫等高新技术行业尚属空白。

二是缺乏规划,布局不合理。印刷企业的分布自发性和随意性较大;公共聚集场所配套文化设施明显不足,现有文化经营场所布点分散,多利用其它商业场所改造,歌舞娱乐场所尤为突出。

三是文化产业人才缺乏。从事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员学历较低,素质参差不齐,尚没有形成一批具有市场前瞻性和文化产业新理念的新型产业人才群体,导致不法经营行为时有发生。

究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两点:

1、经济基础薄弱,文化娱乐消费水平低。连云港市虽属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但城市规模不大,经济基础薄弱,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较低,与南方等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在定位上仍然属于经济欠发达、客流量较小、总体消费水平偏低的中小城市。这是影响该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深层次根本原因。本地市民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吃、穿、住、教育方面,市民用于文化消费占各项消费支出的比例很低。通过调查,笔者了解到,曾有上海、广东、福建、青岛等地客商有意在我市投资

兴建大规模、高档次的综合性文化娱乐场所,但在经过认真调研分析后,认为我市消费水平和客流量还不具备兴建的条件。

2、行业歧视大,市民对文化产业的认同度低。在传统的市民眼光中,歌舞厅一直被很多人认为是藏污纳垢的色情场所,网吧、电子游戏机被视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甚至诱发犯罪的罪魁祸首。媒体对娱乐场所的宣传,大多是负面报道多、曝光多,正面宣传、引导少,对娱乐场所缺乏客观、公平、公正的宣传和正确的消费引导,这种错误的舆论导向无疑在心理的层面限制了市民的消费欲望。另外,个别管理部门和执法人员也不把从事文化产业的业主当作投资者对待,企业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影响了投资者对文化产业投资的信心。

二、措施 与广东等发达地区相比,连云港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我们将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省、市委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机遇,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实际及文化部门职能,按照发展第一、打建并举,加快发展文化娱乐业、扶持发展演出业、引导发展出版发行业、有序发展艺术培训业、积极发展电影业的总体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举措,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先发优势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思想解放、观念新、眼

界开阔。因此,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发展文化产业是增强经济活力、提升竞争力、扩大影响力以及改善服务大环境,推进招商引资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文化部门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的引导、扶持作用,为投资文化产业的创业者、经营者提供一个宽松、宽容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2、坚持自主发展和吸引外资相结合,鼓励文化产业进一步上规模、上档次。一是鼓励支持我市有条件的部门、企业特别是各类服务业利用自身优势投资文化服务业项目。二是借招商引资的东风,大力吸引外资投资我市文化产业,为投资者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三是加强业务培训,组织经营者学习现代服务业知识,增强发展文化产业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3、坚持发展第一,强化服务意识。坚持以管理促发展,以规范促繁荣。以主动服务、快捷服务、“一站式”服务,为企业创造优质、高效、低廉的商务环境,优化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环境,吸引鼓励外资和民资投资建设各类文化产业,;严厉打击各类侵犯经营者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为文化服务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成立各类文化产业行业协会,开展行业评比,增强行业自律,提高娱乐场所服务水平和经营方式,推动我市文化产业始终沿着健康有序、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壮大。

4、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单位各项改革,改进和调整人才管理、使用制度,改革用人、分配机制,建立文化产业人才激励机制。培养一大批出类拔萃、德艺双馨的文化专业人才,让熟悉艺术,又懂得市场运作,善于管理的文化经营人才走上领导岗位。积极培养大文化产业发展急需的经纪、策划、实业等方面的骨干人才。通过请进来传帮带、送出去专业培训等形式,建好文化产业发展基础人才队伍。制定文化经营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充分发挥现有文化经营人才作用,培养文化产业经营带路人和领头羊。同时,通过加强对经营业主的相关培训和组织外出参观考察,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建议 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2_ 年 10 月,文化部制定下发了《文化产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随后,一批省、市先后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并正在组织实施中。文化产业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国外的做法不能照抄照搬,前人又无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我市作为开放城市但同时又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要为我市的文化产业打好一个良好基础,使之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亮点,既应从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出发,把文化产业的发展放在重要位臵,在较高层次上研究文化产业规划,又要紧密结合实际,以创新的精神,制定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不能提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制定规划必须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进行,并取得有关部门特别是政府综合部门的大力支持,将其纳入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总规划之中。同时,为防止盲目建设和无序竞争,还要加强产业调研,制定和完善地方性文化法规。

二是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是事关文化产业持续稳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没有好的政策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可能持久。这需要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制定实施引进外资、引导社会资金投资文化产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等文化产业政策。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尤其要注意吸引外资来我市投入文化产业,对用地、税费征收等方面予以优惠。支持文化产业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征收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力度,把文体设施的建设纳入城镇发展规划中,对标志性、公益性的文化设施建设给予优惠政策,由政府无偿划拨土地,减免相关税费,制定推动文化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的政策,对国办文化产业单位的资产进行评估后,可作为资本金投入产业经营。严格制定、落实新建小区的文化配套用地政策等。同时,要通过成功的和有说服力的文化产业投资案例来吸引社会投资,使投资者增强信心。

三是建立统一领导的文化产业发展协调机构。当前,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还处于各自为阵、自行其是的状态,缺乏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政策。建议由市委、市政府牵头成立一个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或非常设协调机构,统一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政策指导、发展

规划等工作,同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信息通报制度、日常监管统一执法制度,防止各部门因利益冲突各行其是,影响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

四是努力提高文化产业的社会地位。从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看,文化产业的繁荣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市的经济活力、发展潜力以及对外招商引资的成功率。各级党委政府应牢固树立发展文化产业是培养经济活力、提升竞争力、扩大影响力、增强辐射力以及改善服务大环境、推进招商引资的重要举措的新理念,以科学的发展观重新审视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象重视其他重要行业一样看待文化产业,能否适时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召开全市性的会议,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扶持作用,营造宽松、宽容、宽厚的发展环境。加大对文化产业在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城市对外形象、改善投资软环境以及拉动消费、促进再就业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的宣传,开辟专栏,象宣传其他行业一样宣传文化产业的龙头单位及典型人物,逐渐改变文化产业被媒体负面暴光多遭误解的尴尬甚至受歧视的局面,使文化产业不仅得到社会的认同,而且使经营者享有投资者应有的尊重,促进文化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文化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资源、产品、市场的划分,现代文化产业可分为娱乐业、音像业、传媒业、电影业、出版业、旅游业、网络服务业、电子娱乐游戏业、体育产业、文化培训业、艺术品拍卖业、城市会展业等。其中由文化(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

实施行业管理的有娱乐业、音像业、电影业、出版业、电子娱乐游戏业、文化培训业以及网络服务业中的网吧业等。近几年来,我市的这一类文化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基本形成门类较为齐全的市场体系。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有歌舞厅、电子游戏室、音像、网吧、文艺表演团体、艺术培训、影剧演出、印刷企业、书报刊电子出版物经营单位、音像制作单位、网络出版单位等各类文化产业经营单位 3000 多家,从业人员近20000 人,202_ 年实现产业收入近10 亿元。除国营新华书店等为数不多的单位之外,我市文化产业的投资主体多为民资、外资,其中歌舞娱乐业和民营书业发展较快。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满足市民文化娱乐需求、缓解就业压力、改善投资软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与广东等发达地区相比,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实际及文化部门职能,我们将突出抓好制定规划、完善政策、加强管理、搞好服务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首先,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文化产业的有序发展。

针对我市文化产业总体市场规模不大,质量档次偏低,档次高、多功能综合性的文化经营场所较少,光储、动漫等高新技术行业尚属空白,文化产业人才缺乏等突出问题,我们将会商有关部门,立足现在,放眼未来,抓紧研究制定符合我市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实际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认真分析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机遇挑战,进一

步明确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发展战略、主要任务及政策措施,加快发展文化娱乐业、扶持发展演出业、引导发展出版发行业、有序发展艺术培训业、积极发展电影业,使文化产业逐渐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亮点。

其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激励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

文化产业政策是事关文化产业持续稳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没有好的政策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持久。我们将和市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一是制定有利于大力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发展非国办文化产业,除了国家明令禁止社会力量进入的文化领域,其他文化领域均打破所有制限制,全面向社会资本开放;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以股份制、民营等形式,参与兴办各类文化产业;注意吸引外资投资兴办文化产业,对用地、税费征收等方面予以优惠。二是建立扶持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奖励基金,主要用于高新文化产业项目的资助、奖励、贴息等。三是落实好国家、省、市文化经济政策。切实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把文化设施的建设纳入城镇发展规划中,对标志性、公益性的文化设施建设给予优惠政策,由政府无偿划拨土地,减免相关税费;落实好新建小区的文化配套用地政策等。

第三,加强市场监管,保证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文化部门执法主体的作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配合协作,严格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打击一切扰乱文化市场秩序的违法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依法保护文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正在起步和发展中的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文化投资环境,为文化服务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消费者提供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产品。同时,成立各类文化产业行业协会,开展行业评比,增强行业自律,引导合法经营、守法经营。

第四,创新创优服务举措,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充分发挥文化部门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的引导、扶持作用,向上积极争取审批项目,对下主动下放审批权限,以主动服务、快捷服务、“一站式”服务,为企业营造优质、高效、便捷的商务氛围,不断优化发展文化产业的软环境。实施典型引路战略,大张旗鼓地表彰和奖励为发展文化产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树立不同门类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单位,以点带面,拉动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大力提高文化产业经营者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加强对经营者的法律、法规及现代服务业新知识的培训,并有计划地组织文化产业经营者外出参观考察,开阔视野,取经学宝。进一步引导健康的文化消费观念,逐步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形象。加大对文化产业在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城市对外形象、改善投资软环境以及拉动消费、促进再就业等方

面所发挥的作用的宣传,强化市民对文化产业的认同度。同时,通过成功的和有说服力的文化产业投资案例,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文化产业调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