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实习报告叶庆龙
编辑:逝水流年 识别码:17-1134363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11 01:08:54 来源:网络

第一篇:实习报告叶庆龙

昆明理工大学

数控车实习报告

姓名:叶庆龙学号:200910304112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包装工程年级:09

202_年7月24 日

数控车实习报告

202_年7月,我有幸参加了昆明理工大学生产实习数控中级培训。通过这几个月的学习实践,使我对数控中级的掌握从当初的朦胧不懂到如今的熟悉并会操作机床,加工零件这次数控中级培训对我来说,这是一次提高、一次借鉴、一次实践,使我在大学的学习中深感收获巨大,这将受益终生。

一、实习意义和目的:通过实习,使学生在学完数控技术等相关理论课程的同时,熟练操作数控机床,熟练数控机床的日常维护及常见的故障的判断和处理,进一步掌握数控程序的编程的方法,以便能够系统、完整的掌握数控技术,更快更好的适应机械专业的发展和需要。

二、实习内容与要求:

1、通过数控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使学生熟练掌握数控加工工艺要求及加工工艺的设计。

2、通过斯沃数控仿真软件,熟练数控机床的操作界面、刀具定义、编程坐标系的设定和对刀,能熟练编制车削和铣削的加工程序。

3、通过对数控车床的操作,提高一般轴类零件工艺分析及程序编制的能力,掌握数控车床的操作过程及常用测量工具的使用。

4、通过对数控铣削加工中心的操作,提高一般铣削类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程序编制能力,掌握加工中心的操作过程及常用测量工具的使用。

5、通过对数控车、铣试验台的实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数控原理知识,包括控制器原理,伺服驱动原理、反馈原理等;学会数控系统的维护及常见的故障排除。

三、实习设备、器件及工具:斯沃数控仿真软件、CAK3675数控车床5台,永进数控铣削加工中心一台,德西数控车,数控铣削试验台一台、游标卡尺等量具,装夹工具,直径50mm的PVC棒料,铝锭。

四、实习内容

1、数控车削实习:加工工艺分析:

1)技术要求。

如图所示,通过调用子程序进行循环加工,毛皮棒料:Φ50×200 材料:08F低碳钢 每次背吃刀深度为2mm。

2)加工工艺的确定。

①装夹定位的确定:三爪卡盘夹紧定位,工件前端,面距卡爪端面距离40mm。②加工工艺路线的确定。

第一个程序:

工艺路线:锻(毛皮)→热处理→车右端面→粗车循环车外圆→精车循环车外圆 第二个程序:

工艺路线:锻(毛皮)→热处理→车右端面→粗车循环车外圆→精车循环车外圆→车退刀槽→切削循环车外螺纹

第三个程序:

工艺路线:锻(毛皮)→热处理→车右端面→钻孔→粗车循环镗孔→精车循环镗孔 ③加工刀具的确定:

第一个程序:

外圆端面车刀。(1和2程序 外圆刀具主角55,刀具材质为高速钢)。第二个程序:外圆刀、割刀、螺纹刀。

第三个程序:钻刀、镗刀。

④切削用量:主轴转速600r/min,进给速度250mm/min。

2、数控机床电器实习

(1)认识数控车、数控铣机床的结构、工件原理。

(2)机床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

(3)在西门子数控操作系统上进行简单的编程和加工。

3、数控车床加工将程序输入数控车床进行实际加工。使我们熟练掌握了数控车床的操作。实习报告总结:实习,就是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而且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

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为期一个月的实习结束了,短短的一个月让我对数控系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数控有了更深的了解,经过这次实习,我们熟练的掌握了数控程序的编程和数控加工的操作,收获颇多。

例如:

①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了解了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熟悉工程材料主要成形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② 在工程材料主要成形加工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上,具有初步的独立操作技能。③ 在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过程中,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④ 这次实习,让我们明白做事要认真小心细致,不得有半点马虎。同时也培养了我们坚强不屈的本质,不到最后一秒决不放弃的毅力!

⑤培养和锻炼了劳动观点、质量和经济观念,强化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技术规则和爱护国家财产的自觉性,提高了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

⑥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老师对我们的纪律要求非常严格,制订了学生实习守则,同时加强清理机床场地、遵守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等要求,对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培养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在实习过程中,老师耐心地给我们讲解数控软件上面每个指令的使用,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很快就上手了,踏入了数控这个门槛,还适当地给我们布置些作业,我们也积极认真地对待,认真完成每一次老师布置下来的任务。在完成任务之余,我们还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自己尝试着车一些自己想要有图案零件,效果还不错。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不管现实情况怎样变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如今有不少学生实习时都觉得课堂上学的知识用不上,出现挫折感,可我觉得,要是没有书本知识作铺垫,又哪应付瞬息万变的社会呢?经过这次实习,虽然时间很短,可我学到的却是我一个学期在学校难以了解的。就比如何与同事们相处,相信人际关系是现今不少大学生刚踏出社会遇到的一大难题,于是在实习时我便有意观察前辈们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级相处的,而自己也尽量虚心求教。要搞好人际关系并不仅仅限于本部门,还要跟别的部门例如市场部的同事相处好,那工作起来的效率才高,人们所说的“和气生财”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也是不无道理的。而且在工作中常与前辈们聊聊天不仅可以放松一下神经,而且可以学到不少工作以外的事情,尽管许多情况我们不一定遇到,可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底,也算是此次实习的其中一个目的了。很快我们就要步入社会,面临就业了,就业单位不会像老师那样点点滴滴细致入微地把要做的工作告诉我们,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己去观察、学习。不具备这项能力就难以胜任未来的挑战。

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会有很多领域是我们未曾接触过的,只有敢于去尝试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就像我在实习中接触到的零件的加工,虽然它的危险性很大,但是要亲自去操作而且要作出成品,这样就锻炼了我敢于尝试的勇气。

这次数控中级培训,主要是对华中数控系统的学习,内容有车床,铣床。主要练习数控编程和机床操作。通过电脑编程模拟和下车床操作,以及加工零件。我对数控中级的学习有了一定的掌握。

对于刚开始的编程理解,我个人还是比较感兴趣,从当初的一知半解到现在熟悉运用每个命令,并理解其含义,都是自己每天不断的摸索和老师耐心的教导息息相关。主要总结以下几点:

一、对数控编程和模拟的理解和运用

我很荣幸能有这么好的老师来教我们数控编程,其实学习最主要的还是靠自己去多练,但关键的时候有老师指导,这样还是进步快点。特别是刚开始接触编程和机械加工的时候,有老师指导进步特别快。记得7月9日那天,老师开始讲编程的过程,特别对经常使用的代码给介绍出来,然后对点位的理解和计算。对模拟好的零件进行模拟加工。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才渐渐的理解数控编程的一些基本要领。机床上对刀是我之前遇到的最大难题,这是由于命令使用不习惯,和基本感念理解不够透彻,不过通过后面的反复练习,现在已经熟悉掌握了模拟系统。如今已经能够看懂图,知道走刀路线。以及涉及到的点位能够进行换算。

二、实际加工的学习方法和掌握程度。

对于机床的操作,我总感觉自己练习不够,特别是对零件加工花的时间比较多,还有实际对刀也掌握不够好,虽然现在已经能把零件给加工出来,而且尺寸也把握得当,但时间控制方面还是不够好。这主要还是自己的操作熟练程度不够。

车床上,对刀和加工现在我已经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并且尺寸也能达到所要求,但我认为还是因为自己花在车床的时间多点。而铣床,相对来说,熟练程度不够好,尽管知道怎么去加工,但尺寸的控制和时间的把握不够好。不过在后面的不断实践和练习中,我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能够进行零件的加工,对机床出现的小问题也会去解决。特别是在最后那段时间,我已经能够加工零件。而且尺寸已能把握好,达到了图纸上的要求。

数控机床是人类进行生产劳动的重要工具,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是数字程序控制车铣床的简称,它集通用性好的万能型车床、加工精度高的精密型车床和加工效率高的专用型车床的特点于一身,是国内使用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种数控机床,也是是一种通过数字信息,控制机床按给定的运动轨迹,进行自动加工的机电一体化的加工装备,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数控机床已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我国制造业中,数控机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

两周的时间转眼即逝,这次暑期实习给我的体会是:

1.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了解了现代数控机床的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熟悉了一些材料的成形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了解了数控机床方面的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床生产上的应用。

2.在数控机床的生产装配以及调试上,具有初步的独立操作技能。

3.在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数控机床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过程中,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这次实习,让我们明白做事要认真小心细致,不得有半点马虎。同时也培养了我们坚强不屈的本质,不到最后一秒决不放弃的毅力!

5.培养和锻炼了劳动观点、质量和经济观念,强化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技术规则和爱护国家财产的自觉性,提高了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

第二篇:叶兴庆讲稿)

应该说对新型城镇化这个事情大家比较关心,从十八大报告就提出来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那么中国特色和新型这两个前缀到底管哪几个,这是有争论的,因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这个词是在党的十七大里面就讲了,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是有一个严格的界定,那么就是对中国特色新型这六个字管不管信息化,管不管城镇化,管不管农业现代化,我们倾向还是要管,就是说我们的信息化道路也好,我们的城镇化道路也好,或者是我们中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也好,都是中国特色的,而且都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的,所以它是新型的,不是传统的现代化道路,所以我想就是说我们还是用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个概念。

那么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明确提出来,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那么城镇化这个问题最近这一两年议论很多,特别是十八大以后,各方面对城镇化的问题非常关心,国家有关部委也多次进行调研,提出一个我们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那么这个规划一直出不来,就是因为这个规划里面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复杂,各方面的认识也很难统一,就是争论很大,所以这个规划一直没有出来,现在已经到了十一月份了,在年底之前我想应该能出来。那么在这个背景下面,我们今天我想讲三个方面内容,一个就是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理解,你老是说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到底是什么意思,它的内涵是什么,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第二个部分内容就是说,我们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到底是基于什么考虑,就是在现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面,我们讲城镇化到底有哪些考虑;第三个也是今天要讲的重点问题,就是说我们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在这个过程中间到底会碰到一些什么样的重大而敏感的政策性问题,在解决这些重大敏感的政策性问题上面,这次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给我们指出了什么样的方向,就是说我们的跟城镇化有关的改革路线图到底属于什么情况,这是我们今天要讲的重点。

我们先看第一个方面,我们老讲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那么就肯定要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有一个理解的问题,就是说这条道路的内涵是什么,因为大家都知道城镇化的概念,一般意义上的城镇化就是说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那么很多人就是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叫城市化率,这是进行横向比较,所以大家一般是从这个角度理解城市化。但其实城市化的过程更是资源向一定的空间聚集,或更高效率配置的过程,就是说我们人到城市干什么,它背后的内在的经济逻辑是什么,它是为了追求更高效率,就是追求资源配置效率,这是城市化最根本的动力,那么这个过程应该说是无论是人的城镇化也好,还是说我们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也好,这都是世界各国普遍的一个发展规律。

尽管如此,因为每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它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起点不一样,所以它的道路模式也是不一样的。从我们国家来看,很长一个时期,在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间,对城市化的问题重视并不够,因为从国家战略层面,直到202_年的时候,就是到十五届五中全会的时候,在制定十五计划的建议里面,才提出来要从国内实际情况出发推进城镇化,就是说在202_年以前,从国家层面、从中央的层面是没有城镇化的战略考虑的。那么十五计划纲要里面明确提出来要实施城镇化战略,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来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那么十八大报告里面又加了两个字,就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包括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那么之所以说强调中国特色和新型,我想这是中央从我们国情出发、借鉴世界各国经验做出的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

那么它的内涵到底是哪些方面,有很多解读,就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搜集一下中央领导人的讲话和中央重要文件,对新型城镇化道路本意的阐述有多种概括,最早的是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在讲话里面提出来的,就是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那么很明显这里所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更多的是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讲的,所以讲了八个字就是集约、智能、绿色、低碳,这应该是新型城镇化道路很重要的特征,但不是全部。李志强同志反复强调要推进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这个也是有所指,就是说我们现在的52.57%的城市化水平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没有城镇户籍的农民工及其子女,所以他强调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

今年七月份中央政治局在分析上半年经济形势的时候,也提出来要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这个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这种重要的提法对我们正在编制的《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是有很大的影响的。那么我个人感到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诠释比较全面的,或者是比较系统完整的,应该是国家发改委的徐绍史主任今年的6月26日,代表国务院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所做的关于城镇化工作的报告里面讲的一段话,我觉得这段话对我们下一步的城镇化的总的思路把握的是比较准确的,就是说要紧紧围绕推动城镇化崭新发展,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畅行为保障,促进产业发展、就业转移或人口聚集相统一,走以人为本、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四化同步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

以人为本、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四化同步,这十六个字应该是比较全面、系统准确的概括了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内涵,那么我们分别来看一看,再细化一下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到底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我觉得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第一条就应该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因为城镇化道路是有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我们不应该提城市化,应该讲城镇化,也有人认为我们讲城镇化不讲城市化是一种倒退,那么城市化和城镇化之争,背后实际上反映的是对城市化道路的不同理解,一种意见认为我们应该把发展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镇作为我们国家现阶段推进城镇化的特点,这种观点一般对特大城市、大城市的规模是持控制规模的。比如说我们有108个大中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是需要国家批复的,那么这108个大中城市的城市规划,国务院在批复它们的城市规划的时候有一个固定的格式,其中肯定有一条,比如说某某市到202_年城市建成区规模不得超过多少多少平方公里,组成区人口控制在多少多少万以内,这是一种标准的文本,它代表的一种倾向,就是至少是从中央政府的立场的角度上,就是至少对这108个需要国家批复的大中城市的发展规模持一种设置上限的倾向,持这种观点的人特别喜欢用德国的情况来印证他这个观点,因为德国的情况是非常符合我们所想走的这条城镇化道路,很多人以德国为样板,认为我们国家应该走这样的一种城镇化道路。

但是另外也有一种意见,他们认为我们应该搞大城市,因为大城市效率高,只有大城市产业集聚度才高,我们的资源要素利用效率才高,而且也有助降低我们整个的物流成本,其实在全世界也有很多人主张我们应该走大城市道路,持这种观点的人他们往往以日本、韩国为例,就是从东京都市圈到首尔都市圈,他们所聚集的人口规模,他们所聚集的GDP规模,在日本和韩国所占的比重是相当高的,就是向大城市集中。我们认为无论是大中小城市也好,还是小城镇也好,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就是说这两种主张也不能说是截然对立起来,怎么去调和这两种主张,那么就是在这次的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里面,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要发展城市群,通过城市群这种部署形态,把我们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有机的联系起来,因为我们想也是,随着我们现在交通条件的改善,随着我们通讯手段的改善,我们很多一小时经济圈或者是三小时经济圈,在这个圈里面就能够囊括很多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所以说城市群是下一步推进城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形态,所以我想我们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理解,恐怕第一条就是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第二条就是我们现在强调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不能把农村忘了,应该是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城镇化道路,我们强调这一条也是有现实针对性的,也是借鉴国际经验,因为大家很清楚拉美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很高,但是它们的农业农村问题没解决好,所以进入拉美陷阱。那么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讲到的就是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农村绝对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所以我们想就是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应该是我们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一个非常重要的未来。李克强就任总理以后,第一次到外地考察,很多媒体对他这一次考察有很多解读,因为他是就任总理以后的第一次外出考察,所以它也带有一定的标志性意义,也恐怕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他今后五年施政的理念。那么他第一次考察是个什么样的考察呢,很多媒体说他这次考察是一种新四化之旅,因为他在这一路上就是围绕着新四化来进行考察,他首先考察的是我们的农业现代化和小城镇,他就说通过股份合作、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等多种形式发展现代农业是一个大方向,就是说适度规模经营可以提高土地劳动效益,更好更多的提供农产品,对新型城镇化会形成有力的支撑。

那么我想这里面同样有一个道理,就是说在城镇化的背景下面要同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我想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第三个内涵,特别是在当前就是要积极稳妥,健康的推进城镇化,这应该是我们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一个很重要的内涵。所谓积极就是要抓住城镇化进入快速推进阶段的历史机遇,充分挖掘城镇化蕴含的重大的需求空间,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积蓄力量,我们觉得在现阶段推进城镇化还是要遵循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要妥善解决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就是城镇化不是那么简单的,它要解决产业结构的问题、就业方式的问题、人居环境的问题,甚至社会保障的问题,所以城镇化又是个系统工程,它有它的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要遵循这个规律,所以还是要稳妥。

大家恐怕要注意一个问题,我们从十六大、十七大到十八大,在讲城镇化的发展目标的时候,口径上是有所差异的,十八大报告在这个口径上稍微有所修正,它更多的强调要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咱们看看十八大报告里面,讲到202_年我们全面小康的目标的时候,在城镇化这个问题上用的一个词就是要提高城镇化质量,没有再强调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并没有把这个比重作为我们202_年全面小康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而强调的是要提高城镇化的质量,这恐怕也是有它的考虑。

第四个我觉得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从狭义的角度讲应该是一种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城镇化,这样的一种城镇化更能体现它的新型和时代特征,就是在我们当前这种时代背景下面推进城镇化,要结合我们的发展理念的转变,同时给予集约智能、绿色低碳,讲集约更多的是讲土地资源,就是我们还是应该努力发展紧凑型城市,集约使用土地资源,因为在过去一个时期,我们的城市化过程中间,我们土地的城市化要快于人口的城镇化,就是说我们城镇建成区扩大的速度远远大于我们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最后导致我们的城镇建成区的人口密度在下降,人均使用的土地面积在增加,那么这种情况显然是不符合我们国家的人多地少这样一个基本国情的,所以我们在下一步的城镇化过程中间要特别重视这个问题,就是要提高土地的集约程度,发展紧凑型城市。

我们以前讲的是三化同步,就是说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十八大报告加了一个信息化,就是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突出信息化我觉得是有必要的,但是我觉得信息化更多的仍然是一种工具,是一种技术手段,信息化要体现到工业化里面去,要体现到城镇化里面去,也要体现到农业现代化里面去。那么信息化体现到城镇化里面,就是要提高我们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水平,寄希望通过提高信息化手段的利用来提高我们整个城市的管理水平,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我们要在生态文明理念的大旗下面,就是要有绿色低碳的问题,就是我们城市化怎么样提高可持续性,怎么样改善环境质量,怎么样改善人居环境,这恐怕也是下一步推进城镇化要坚守的基本原则,也是非常有现实针对性的,因为我们现在城镇化水平到了现在这个阶段,50%已经有很多问题暴露出来了,包括我们北京的空气质量问题,包括长三角和珠三角,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提高,我们大气环境、水环境,甚至包括土壤环境都带来一些新的问题,那么在下一步的城镇化过程中间怎么样走绿色城镇化的道路,怎么样走低碳的城镇化道路,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那么为什么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来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我想从三个角度来解读,第一个角度就是需求导向,我们现在讲新型城镇化,是因为我们寄希望通过城镇化为我们的经济增长培育积蓄力量,第二个角度就是问题导向,就是因为我们前一个时期的城镇化过程中间暴露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下一步的城镇化没法推进,第三个角度就是更大的角度,从我们国家发展阶段,到了中等收入阶段以后,我们很关心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能不能顺利走出中等收入阶段,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从这个角度考虑,我们也必须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不能走拉美国家的那种城市化道路。

我们看看第一个角度,我们现在强调城镇化,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就是因为我们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在减弱,我们需要引导新的力量,那么新的力量来自哪里,很重要的途径就是新的支撑力量来自城镇化,这应该是中央领导反腐强调城镇化,我想肯定是有他们的一个基本考虑。当然我们也知道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应该是非常明显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建制镇的过速,我们的以人口城市化为代表的城市化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尽管如此,我们认为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城市化水平,仍然是滞后于我们国家的工业化水平,也滞后于跟我们国家目前发展阶段近似的其它国家的城市化水平。那么怎么去理解我们的城市化滞后,怎么去做一个横向比较,我们刚才讲的通用指标是用人口的城市化率,我今天想换一个角度,不用人口的城镇化水平这个指标,我们想用灯光指数,所谓灯光指数就是从太空看地球,就是说光照比较亮的基本上是工业化、城镇化比较高的地区。

我们看看中国的情况,整个台湾岛的西海岸基本上是一个工业化、城镇化的走廊,就是一条白色的光带,工业化、城镇化非常密集,这个应该是非常明显的,我们再看看珠三角,整个珠三角这一带也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城市群,我们再沿着东南海往上走就是长三角,长三角的面积可能比珠三角要大,但是稍微要分散一点,整个长三角这一带城市群也是规模很大的,基本上成型了,再往上走找到京津唐,京津还是比较有亮度,唐山还是比较暗,就是北京、天津基本上能看出来,京津唐的城市群基本上也形成了。我们想我们大陆除了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唐以外,其它地方都有分布,但是没有特别集中的城市群,这就是说我们现在城市化的现状,在很大的意义上也是我们国家现在整个生产力布局的现状。

我们再看看几个典型代表地区,我们看看日本和韩国,我们刚才讲日本和韩国走的是大城市发展道路,我们看日本东京都市圈,两千多万人在一个城市群里面生活,大阪那块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城市群,我们看韩国的首尔,韩国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和日本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跟我们刚才看到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相比一目了然就能看出我们滞后到什么程度。我们看欧洲,欧洲是工业化、城镇化先行国家,它们的工业化、城镇化应该说已经完成了一个过程,整个分布是比较均衡的,我们再来看美国,美国也是跟中国差不多,它是东西发展很不平衡的。通过这个比较,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工业化、城镇化,特别是我们的城镇化还是滞后的,滞后实际上就是意味着还有很大的空间,这个空间怎么去挖掘,这个潜力怎么去释放,这就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对于城镇化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我们在分析这个关系的时候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因为我们讲一个国家的城镇化,从30%-70%是这个国家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我们是什么情况呢,我们是1996年城镇化水平第一次超过30%,我们是202_年第一次超过50%,这就很有意思,就是说我们在30%的节点上碰上了一件事情,就是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过程中间,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说增发国债和西部大开发,比如说我们当时搞了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工程,但是在那个过程中间我们的城市化,为我们走出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有很大的贡献。就是说我们96年的时候城镇化水平过了30%,我们知道城市化水平过了30%以后就进入到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那么我们从30%到50%这20个百分点在较短的时间就完成了,在这个期间中国的经济增长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从30%-50%这20个百分点,其中有一个特殊因素,就是在这个期间我们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结构偏差得到了比较大的矫正,这就意味着我们被压抑的城镇化动能得到了一定的释放,这是我们讲从30%-50%,城市化的发展对于我们有效的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我们碰到第二个节点,就是我们在202_年实现50%的城市化水平,在这个前后我们又碰到另外一个事情,就是国际金融危机,我们08年年底遭遇到国际金融危机,09年以后一直到现在仍然在跟国际金融危机做斗争,那么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起初阶段我们并没有把很大的注意力放在城镇化,也没有把很大的希望寄托在城镇化上,而是采取了其它的一些措施,比如说我们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怎么去看待这件事情,应该说是有分歧,有不同看法,当然从当事人的政治制定者的角度是充分肯定,对我们国际金融危机以后所采取的一系列刺激政策是充分肯定的,但是也有很多人,包括很多专家对我们这个期间的刺激政策甚至有一些批评,说我们实际上这是饮鸩止渴的办法,旧的增长模式和强制政府海量投资支撑高速增长的发展路线已经走到了尽头,这是另外一种思路。那么到底怎么样,因为现在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整个全球经济复苏非常缓慢,怎么样去继续应对这一次的国际金融危机,怎么样去把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我们的动力从哪里去找,这是现在各方面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之所以复杂,之所以困难,还有另外一个背景性的因素,就是这一次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跟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转换刚好是叠加在一起的,也就是说我们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到了现在这个阶段也应该下一个台阶,就是说即使没有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应该下一个台阶,就是中国经济已经三十多年快速发展,到了这个阶段各方面的资源要素绷得很紧,因为我们要转变发展观,我们要转变发展方式,我们要调整经济结构,它就必须把经济增长速度放下来,所以说即使没有国际金融危机,我们的增长速度也应该降一个台阶。

那么对城镇化的厚望,应该说很多人有这种希望,但是李克强同志在这个问题上寄希望更大,因为他在当副总理的时候就反复强调城镇化对扩大内需的作用,因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间,当时的主流政策就是通过刺激政策来支撑经济增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间他开始就强调内需的问题。应该说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角度讲,从我们应对我们中国潜在增长力下降的角度,我认为重视城镇化的内需潜力是有道理的,我们讲的第二个角度就是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强调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因为我们现在城镇化发展到现在这个节点上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必须正确的审视,如果我们漠视这些问题的存在,继续按照前一个阶段城市化发展的道路或者模式进行推进的话,就会积累一些新的问题,最终导致这些问题无法解决。

那么现在有哪些问题我们必须正视,在下一步的城市化过程中间要加以克服,我想有四个问题,一个就是城市的二元结构这样一种局面,如果我们不去解决的话,我们的城市化是不可持续的,第二个就是我们的城市化的开发建设的筹资模式,第三个问题就是城镇化发展,虽然我们将城镇化总体是滞后,但是城市化的局部的泡沫化问题同样是存在的,这个问题如果不去正视和解决的话,推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的目标就要落空,第四个就是我们城镇化大规模的布局和区域的布局严重失调。

我们看看第一个问题,城市的二元结构这种局面不可持续,就是我们这个二元结构最开始是讲城市和农村的二元结构,问题是我们的城市化水平从30%提高到50%的过程中间,我们的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得到很好的缓解,我们还产生新的二元结构,就是在城市内部形成一种新的二元结构,那么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就是从物质形态的角度,就是我们繁华的中心城区和简陋的棚户区的明显反差,这个反差算是城市内部的物质形态的二元结构,包括北京都有这个问题,另外还有一个是人的二元结构,就是城市内部的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的二元结构,这是我们城市二元结构的人的形态表现。无论是物的形态上的表现,还是人的形态上的表现,这种二元结构在我们过去一个时期的城镇化过程中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下一步的城市化过程中间如果我们不去解决这个问题,等我们的城市化水平基本完成了以后,我们再回过头来解决这两个二元结构,到那个时候所要付出的代价就比现在要大得多,所以这是二元结构不可持续。

第二个就是我们城市化的开发建设筹资模式不可持续,在以前的城市化的过程中间,我们通过计划价征地、市场价卖地,来赚取土地的差价款用于城市的建设,这样一种筹资模式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农民现在还是在通过土地的价差为我们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做贡献,这种局面不改恐怕是不行。那么我们现在城市化建设筹资还有另外一个方式,就是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搞城市建设,这样就导致我们的地方债大幅度增加,那么地方债现在到底是多少还没有一个最新数字。我们现在官方公布的有两个数字,一个是202_年年底的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是10.7万亿,第二个数字是今年上半年公布的,是对其中36个城市进行了审计,截止到202_年年底,这36个城市的地方债增长速度大概是增长12.4%。这样推算下来如果是10.7万亿,增长12.4的话,那么到202_年年底,我们的地方债应该是12万亿,但是这个数字很多人并不认可。

对于这个问题,这次十八届三总全会明确提出来要编制地方资产负债表,今后如果有一个地方资产负债表的话,那么我们就知道这个市长当了三年还是五年,不仅仅能看出他干了多少事,还要看他欠了多少债,这才能够完整的比较准确的评价一个市长的政绩,现在三中全会自己提出来了,我想这恐怕也是今后我们遏制地方债扩张的一个很有效的手段。

第三个不可持续的就是泡沫化,就是说我们52.57%的城镇化水平对我们的工业化程度和GDP发展的水平是不相称的,但是在整体滞后的同时又出现了局部泡沫化的局面,这个局部泡沫化最近一年多媒体反应比较多,因为这几年对城市化持批评态度比较多,基本上他们更多的是看到了我们城市化过程中间的一些不健康、泡沫化的东西,比如说国际化大都市的概念,第二个是摩天大楼的问题,第三个泡沫化的问题就是我们所谓的鬼城问题,这种情况现在也比较严重,这恐怕是下一步要去消化的一个非常难的问题。我想在我们最近这个时期,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间出现的这些泡沫化现象,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第四个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城镇化失衡的布局不可持续,所谓失衡一个是从城市的规模结构来看,我们现在是什么情况,仍然是一种大的大、小的小,就是我们的优质资源集中在大城市,中小城市或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很差,公共服务不足,本来我们的城市化道路就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现在实际的情况是非常不协调,从区域布局来看,跟生产力布局是高度一致的,就是东高西低。那么我们就非常希望我们的东中西部地区能够真正协调发展,要做到工业化的真正协调发展,也要做到城镇化的真正协调发展,在下一步的城市化的布局中间,应该有意识的把我们的一些城市群,把我们的一些城市体系中的一些关键节点,要有意识的向中西部布局,这恐怕是下一步要解决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中央之所以反复强调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第三个基本考虑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跟我们现在的发展阶段有关系了,就是我们希望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当然这个中等收入陷阱已经是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概念了,我们去年的人均GDP大概是6100美金,我们已经按照世行的标准,我们应该是上中等收入国家,就是说我们在中等收入这个阶段已经走了前半程,应该是过去的还比较顺利,我们也非常希望上中等收入这个阶段走的也比较顺利,这样最终到202_年我们能够比较顺利的跳出中等收入阶段,成功的迈入高收入阶段。最近包括林毅夫教授他们很多人比较乐观的预计,按照我们7%-8%的这样一种增长速度,我们到202_年人均GDP到12700美元是非常有把握的,就是到12700美元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变为一个高收入国家,这是他们非常乐观的估计,应该问题上不是太大,但是12700美元的高收入水平只是高收入国家的一个门槛,一个入门级的水平,因为高收入国家之间的差距也很大,我们要顺利的度过中等收入阶段,为进入高收入阶段以后,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我们同样要重视城镇化的问题,就是说我们同样要推进新型城镇化道路,因为对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强调新型城镇化,也是因为我们现在很多问题的解决和城镇化还是有关系的,比如说我们的收入分配问题,比如说我们的人口结构问题,比如说我们的自然环境问题,这些问题都跟我们走什么样的城镇化道路有很大的关系。我想讲第三部分,也是今天我们要讲的一个重点,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中的若干重大政策问题,应该说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面非常宽,在这个过程中间要碰到的政策问题肯定很多,我想梳理一下,围绕五个字来分析我们下一步城镇化过程中间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中央特别是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在解决这些问题上的一些新的思路,我想围绕人、地、钱、益、权这五个字,对下一步我们的城镇化过程中间可能遇到的一些政策性问题做一番树立。

一个是人的问题,我们刚才讲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来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那么人肯定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人的问题主要是农民从农村进入城市的问题,这个问题又涉及到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城市之门怎么打开,也就是我们所讲的户籍制度改革,这次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有这么一段话,就是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这就是要促进农业人口市民化,要促进这个有一个很重要的政策取向,就是要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的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我们看看这次的户籍制度改革的路线图,基本上遵循是一种按城市规模大小来把握户籍改革的尺度,所以大家看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户籍制度改革上的一个尺度,就是分四种类型。

我们的城镇化还涉及到另外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就是农民怎么退出农村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人的城市化这篇文章同样做不好,那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按照十八大报告讲的,就是依法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这一部分,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这一部分,都涉及到了这些问题,我们仔细的去理解这次三中全会的精神,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更多的是强调建立一个农民退出的机制,在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个问题上,这次三中全会也讲到了要扩大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能,明确提出来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抵押,就是说土地承包经营权已经近似一种完整产权,改革到这一步的时候,农民为他下一步的流动奠定了一个制度基础,这是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角度。

从宅基地的角度,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同样提到了,就是要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部分地方稳妥审慎的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的出租、转让、抵押、继承,我们想农民住房的财产权如果能够有偿转让,实际上也是为农民今后退出农村进入城镇奠定一个基础。我们看看集体资产股份改革的部分,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虽然没有明确说,但是我们能感觉得到,它很多的制度设计是朝着一个有利于农民进城的方向设计的。所以说人的城镇化就是会涉及到城市这扇门怎么打开,也涉及到农民对农村的这个根的取舍问题,这个问题非常复杂,为什么强调人的问题,也是为什么中央反复强调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就是因为我们很多批评的,就是我们现在的城镇化是一个半城市化,或者是一个城镇化的夹生饭,我们52.57%在城镇人口里面,大概有17个百分点的人口是没有城镇户籍的。如果我们在不改革的前提下,到了那个情况的时候,70%的城市人口里面,有35个百分点的人没有城市户籍,那样的城市化肯定是一种非常不健康、非常不稳定的城市化,现在我们就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解决我们已经有的这17个百分点的人口问题,还要解决新增加的17个百分点的人口问题,所以我们一共要解决大概35个百分点的人口的问题,所以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非常艰巨。

我认为农民进城的问题就是一个中国难题,我想至少要有这五个方面,一个是我们是在城乡二元体制基础上推进城镇化的,这样一个问题就带来了进城人口市民化有一个成本消化的问题,就是说城市和农村是两种管理体制,需要有很大的成本,那么这个成本怎么去消化?第二个难题就是我们的房价上涨严重透支未来,我们是在这个背景下面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的,那么就面临进城人口如何安居的问题,我们现在的房价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达到的水平,我们是严重透支未来,我们把未来20年房价上涨的空间提前用足了,这样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农民进城以后怎么办?我想第三个难点就是我们国家是在东中西差距非常明显的基础上来推进城镇化的,这样导致我们的农民工长距离迁移,导致一个人口进城的稳定性非常差。第四个难题就是我们刚才讲到的,我们是在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推进城镇化的,面临农民如何退出农业农村的难题。第五个难题就是我们在农民进城的过程中间,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我们农民进城习惯扎堆,扎堆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合度非常差。

我们把这五个问题讲细一点,成本消化问题,那么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是多少,就是看公共开支这部分,需要公共财政承担的成本,很多专家有很多测算,最近的结果大概是13万左右,就是说一个农民工市民化的公共成本大概要10万左右,那么这个成本怎么去消化,这个就是非常难。到目前为止,从城市的角度仍然是一种要劳动不要劳动者的倾向,户籍制度改革是城市政府最为谨慎的一个改革措施,那么其中一个就是所谓异地高考改革方案的问题,所以这个问题非常复杂。这次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讲的,因为你要重视人口的市民化,这个问题总得解决,就是稳步推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跟户籍制度挂钩的公共服务到底还有哪些,我们应该做一个梳理,对那些花钱不多的、社会效果好的这样一些基本公共服务,应该先取消跟户籍挂钩,这点北京市已经做到了,比如说北京市办老年优待证的问题。我觉得这个就做得比较好,就是类似这样的,目前我们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里面,跟户籍挂钩的应该做一个梳理,一项一项的解决,解决到最终,那就是让户籍变为一个人口管理工具,而不是一种社会福利的管理工具,到了那个时候,我觉得户籍制度大家就不会那么关心它了,所以我想要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我们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很多制度设计上,是从推进农民进城的角度来设计我们的制度,这一条也是非常明显的。这次三中全会在解决农民市民化的问题上有一个亮点,就是说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的机制,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条措施,就是今后财政对中央各地的转移支付,要跟这个地方吸纳农民市民化的数量挂钩,就是鼓励你吸纳农民进城,我觉得这是导向非常明确的一个措施,这个措施如果要真正实行起来,我想对下一步的农民的市民化步伐会有一个很大的促进,这是这次三中全会一个很大的亮点,我们下一步在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上,在住房保障这个问题上,恐怕也要下很大的工夫。

第三个问题就是农民工市民化难,因为农民工高流动性,人要随着产业走,问题是产业又随着比较优势走,我们看看跨省农民工的总量202_年达到顶峰,达到7700多万,从202_年以来开始就下降,跨省农民工占全部外出农民工的比重,实际上是从202_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就开始下降,我们在很多劳动力输出大省,现在它们反映在本省务工的劳动力已经超过了出省的劳动力,当然这是好事,但是这样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农民工的高流动性三天两头的换一个地方,带来很多问题,至少有两个问题。一个就是对我们产业工人的素质提高很不利,农民工没有一个有效的培训机制,今后我们国家整个产业升级,要变成制造大国、制造强国,优秀的产业工人从哪里来?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农民工高流动性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对我们流入地的城市政府的城市规划带来很大影响,比如说广东这样的很多城市,按照过去的那种产业结构能容纳一百万劳动力,那么我们的产业转型升级以后,我用的人就少了,可能就只能容纳五十万劳动力,我这个城市是按照一百万来规划建设,还是按照五十万人来规划建设?所以说人口的流动性对流入地的城市政府也带来很多困惑。

第四个就是我们的集体所有制,这是中国特色的东西,就是说在私有制的情况下面,农民进城有它的道路和问题,我们在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推进农民进城,就会面临我们特有的问题。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所理解的集体所有制,是一种共同共有制,这是我们现在集体所有制的一个特点,集体所有制这样一种特点,显然是跟我们现在人口的高流动性不相容,我们现在是农民高流动性,农民不断向外迁徙,那么这样一种集体所有制的产能制度安排显然就不利于人的流动,现在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就是集体资产比较多的地区,这个问题非常严重。有些大学生也是这样,原先因为包分配,所以大学生就把户口迁走了,那么中间又不包分配了,户口又迁了,到最近就是说户口可以不迁,农村大学生上大学以后,现在很多人就不迁,但中间有一段时间是迁的,而又不包分配,这部分大学生现在就是要回去,我的户口要落下去,现在就是在集体经济不发达的地方,他户口落回去问题不是太大,但是在集体资产非常发达的地方,他要再把户籍落回去就非常难了。

还有一些地方,当了公务员、当了国家干部之后,他的户口也没迁走,甚至有些人利用自己的职权把自己的户口落到城郊农村,因为要宅基地,那个地方的宅基地含金量恐怕一块上百万,那么像后来也进行了一些清理,所以现在我们这个集体产权制度确实跟我们城市化的进程不相容。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就试图要解决这个问题,三中全会讲了就是要赋予农民对承包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及流转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的权能,就是扩大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能范围,农民有更加完成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后,他就能更放心的流转土地。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来,用五年时间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办证,11月12号三中全会一闭幕,安徽就公布了《安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在20个县搞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它们提出来到202_年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办证。

那么这次三中全会讲到的就是要保障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和继承权,大家注意这句话非常关键,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和继承权,这是集体资产制度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因为以前我们讲叫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这是很大的一个突破。为什么要这么定?也就是说这个地方的集体资产组织的成员,你取得了集体资产股份以后,你可以长期持有,你可以随便迁到哪里去都没关系了,就是说你可以放心的落户城镇,你在集体资产组织里面占有的资产份额仍然是你的,你可以占有收益,你也可以有偿卖掉,你也可以抵押给别人,你也可以继承,这是非常大的一个突破,这种制度设计也是为了能够城市化,这个问题对我们城郊农村特别有意义,因为到城郊农村,包括北京市,很多城郊农村的地被征完了,农民都上楼了,跟城市小区一样,也有城市户籍了,但他仍然跟其他的城市居民有很大的差别,他还是对这个集体高度的人身依附,就是你还不能脱离这个集体,脱离这个集体以后,你就对这个集体资产的份额就没有了,这次改革以后就是说把集体资产实行股份制改造以后,这种集体经济就是一种新型的集体经济,与刚才讲的传统的集体经济有本质的区别,这种集体经济的产能结构就有一定的开放度,因为原先的集体经济是高度封闭的,就是自己的人没有有效退出的机制,外面的人也没有有效进入的机制,这次三中全会讲的就是你可以有偿退出、可以抵押担保、可以继承,这就建立了一个退出机制。

这是三中全会讲的集体股份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宅基地的问题,三中全会讲了保障农户的宅基地用益物权,改变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的抵押、担保、转让。大家知道这句话也是有重大突破,但是非常谨慎,之所以说它非常谨慎,是因为这句话没有直接涉及到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问题,它是保障农户宅基地的用益物权,改变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但是它提到了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的问题,我们知道房地是不可分的,你的农房是盖在宅基地上的,农房的财产权抵押、担保、流转了,那农房下面的宅基地怎么办,这次三中全会没讲,但是我觉得房地不可分离,农民住房的流转就意味着它下面的宅基地使用权肯定要随着房子流转,但这里面没有直接讲到,我说它非常谨慎,就谨慎在这里面。

还有一个非常谨慎的是说它是要选择若干试点审慎稳妥的推进,那就是不是全面都做的,只是选择部分试点,所以在宅基地方面非常谨慎,比如安徽版的土改方案还是有很多限制条件的,安徽版的土改方案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尺度是怎么比较的,我说它一切尽在掌控之中,就是安徽版的改革方案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尺度范围之内,它无非是抢了一个时间,如果要追求起来,安徽版的土改方案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全文公布之前抢先公布了,它的改革方案里面很多具体内容跟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照一下,基本上是在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它无非就是提前落实了。

第五个问题就是本地人和外地人的问题,就是我们现在的农民工进城,实际上是一种移民现象,但是这种移民现象有精英移民的特征,比如说都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比较高的,就是年轻力壮的在移民,这个移民还有另外一个特征就是老乡带老乡,老乡带老乡有它的好处,就是说能够相互照顾以及相互提供帮助。但是老乡带老乡,带来的问题是在农民工流入地,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发达的小城镇,小城市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大城市的问题不大,因为大城市的开放度比较高,但是小城镇是一种熟人社会,熟人社会它的外来移民如果是在一起抱团进来的,那么跟当地的原居民就会形成鲜明的两个群体,这两个群体会因一些很细小的摩擦导致一些较大的社会冲突,那么这个问题到目前为止,我们在研究城市化的时候,在研究农民工进城的时候,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最近我搜集到三个案例,包括我们广东省增城市新塘镇的大墩村,大墩村是一个牛仔服之都,家家户户办工厂,当然指的是本地户籍的村民,有本地户籍的人家家户户办工厂,人人都是当老板,四川农民工给他们打工,外来人口大大超过本地人口;浙江湖州市吴兴区的织里镇,这个地方也是生产童装和休闲装的,安徽芜湖的农民工比较多;广东省中山市的沙溪镇,是宜宾一带的农民工比较集中,那么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比如说外来工的子女和本地人口的子女在学校门口打架,就是因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最后酿成一些重大的社会冲突。

我们搜集这些案例的目的是为了分析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现象,为我们下一步完善城镇化政策提供参考。那么我们能看到什么样的规律性现象呢,从事情的起因看都很小,从对抗的人群看都是外来工和本地人口,从人口的构成看,外来人口大大超过本地人口,从产业看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是说劳动密集型产业,小城镇外来人扎堆,这三个因素集合在一起很容易跟我们的城镇化进程造成障碍,就是下一步在我们的城镇化过程中间,促进外来工和本地人口和社会融合,恐怕是我们下一步城镇化要下大工夫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这是我们讲第一个是人的问题,我们讲第二个问题是地的问题,地的问题恐怕地方政府官员比较重视这个问题,那么地的问题无非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地的指标,因为我们国家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间为了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所以我们每年对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就是从04年开始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到现在我们每一年国家下达的指标是600万亩,所以说这个指标非常紧张;第二个问题就是增值收益分配,就是我们在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和降低工业化、城镇化的土地成本之间很纠结,就是我们一方面要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另外一方面我们又要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政府在这个中间是很为难的,我们看看指标的问题,指标的总量现在是控制的,要新增加很难,因为要不到新指标,那么我们就要花钱改造,但是有一个问题我们要注意到,就是《国有土地上房屋与补偿条例》公布以后,利用城市的增量土地改造的成本大幅度提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城市政府希望搞城市新区,不希望搞老城改造,因为老城改造的成本太高。

那么现在很多地方在解决土地指标的问题上想到另外一个途径,就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就是说城市建设要用地没有指标,农村人口要大量的进城,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空心村,怎么样通过农村的改造提高农村的建设用地的集约度,把节省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移到城市建成区里面来,就是说我们在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不增加的前提下面,在18亿亩耕地红线得到坚守的前提下面,来满足我们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用地需求,这是目前国土资源部门想出来的唯一一条出路,因为18亿亩红线不能破,城市化用地的要求又要满足,只能从农村的城乡建设用地的有效利用上做文章,这就是增减挂钩。

我就说对这个问题有争论,就是赞成增减挂钩的人认为这种做法有利于减少农村土地浪费率,有利于边远农村分享城镇化产生的土地收益,有利于推进城镇化,赞成的这一方基本上是国土资源部门,以及热衷推进城镇化的人;那么反对增减挂钩的人是什么人,是人口资源部门以及社会学倾向比较重的人,他们希望保持农村格调的人基本上是反对增减挂钩,他们认为这个容易导致农民土地财产权益的流失,特别是容易导致传统村落形态和乡土文化被破坏,因为包括我们河南的新乡、山东的德州这一带看到,在通过增减挂钩搞所谓农村新社区建设确实有问题,这个问题确实比较复杂。到目前为止很多地方还是很热心这件事情的,他这么做有他的道理和合理性,但是对这种做法可能带来的一些影响也应该有足够的估计,我们认为增减挂钩如果说我们的前提不变,因为任何事情我们的任何选择和行为都是有前提的,我们说如果把18亿亩红线作为一个条件,把城市化发展要占地作为一个大前提。

那么在这个条件和前提下面,减少农村建设用地就是大势所趋了,增减挂钩是减少农村建设用地的一个比较好的制度设计,要把这件事情做好,其中有几个问题要解决,一个就是要明确农民腾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的补偿范围,第二个就是指标价格不能形成定价,应该通过市场形成价格,第三个就是操作层面要科学规划,农民集中居住地方要尽可能选在城市化规划区里面,避免今后的二次搬迁。那么指标之外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增值收益分配,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间,这个问题跟我们前面的城市化筹资机制有关系,我们现在还是通过低价征地、高价卖地来筹集城市化的建设资金,现在这种制度安排已经是难以维系。十八大报告提出来要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特别是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来,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这是征地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还有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的保障机制,这个多元的保障机制包括农民土地征收以后,留出一定比例的土地由农民自行开荒,让他们的长远生计有一个保障,最终的目的就是要保障农民公平的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特别是要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这是三中全会在这个问题上提出的很多新的建议和安排,这是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问题。

那么要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修改我们《土地管理法》的第47条,就是说要破除按原用途补偿的规定,因为我们现在征农民的地是按照农民的原用途补偿农民,农民在农地转为城市用地以后产生的增值收益没有分享的途径,下一步就应该建立这样的途径。那么建立这样的途径确实也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对城市政府下一步在开展城市建设过程中间的资金来源问题有很大影响,就是对我们现在这种土地财政会带来很大的冲击,因为今后的土地出让金这么多,恐怕有相当一部分要用在补偿农民。那么城市政府把这么多土地出让金补偿给农民以后,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怎么办,这恐怕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一个钱的问题,就是我们要推进城市化建设,这里面有很多由市场决定的因素,比如说我们产业的发展和房地产的开发,都是通过市场机制来推进。但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城市的公共事业需要财政来承担,这个钱从哪里来,现在现有的这几种途径都面临挑战,包括土地财政,包括我们的平台贷款,包括我们的财政债券,包括我们的市政债券,现在的空间都不大。

为什么现在城市政府还有钱在搞城市建设,你们到银行去存款办手续的时候,你们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在银行的大厅里面经常有两三个人穿着银行的制服在游荡,让你买这个产品、买那个产品,然后你在银行柜台里面存款的时候,他就跟你说存款不合算,我们这有这个产品你买这个吧,你们现在到银行基本都有这个问题,就是形成一个影子银行问题,大量的资金在正常的存款贷款之外体外循环,通过信托和基金、通过银行的理财产品,通过这些途径去帮我们地方财政平台。现在这个问题就是这样一种融资的成本很高,城市政府拿到这么高成本的钱以后,有一些项目是没有资金回报的、没有现金流的,有一些项目有现金流、有回报、有收益,但是收益率、回报率是很低的,所以说这种方式欠下的账怎么还是很大的一个问题。

那么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城市化建设原先很多途径,老的办法不能用,新的办法怎么办,按照现在这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来的路线图,我也仔细研究了一下,有新意,但恐怕也很难解决我们目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间存在的这些问题,也难以有效应对我们土地征地制度改革以后、土地增值收益如果要进行重新分配以后给地方政府造成的一些资金缺口。我们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讲到一个什么内容,比如说要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这两个允许我们仔细琢磨一下,能够给整个地方在管理比较规范的地方政府带来一些资金渠道,但是量不会太大。

这次三中全会讲到一个问题,就是要研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这个方面怎么落实,到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可操作的方案,就是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到底是什么意思,城市住宅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有待下一步我们在落实三中全会精神的时候,就是金融体制改革怎么去推进的这件事。我想如果真要建立起来了这两种类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那么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好,对城市的住宅建设也好,会开辟一定的资金来源。

我们讲的第四个问题就是产业的问题,我们要防止城镇化出现新的泡沫,我们必须坚持产业做基础,坚持产业做支撑,坚持产城一体化,就是要产业得到充分发展、就业机会比较多,这样的城镇化才是一种健康的可持续的城镇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来要推动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增强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这应该是下一步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那么这个产业怎么培育,现在就是有产业转移的问题,特别是我们中西部地区,怎么去承接沿海地区转移过来的产业,通过产业的发展壮大,来扩大我们的就业,从而增加我们对人口的吸纳能力。还有一个转移的问题,就是要重视返乡农民工的创业,中西部地区通过吸引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这恐怕也是促进当地产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我想讲最后一点,就是管理体制问题,城镇化的健康发展跟我们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密不可分,而目前我们的这一套行政管理体制,跟我们即将到来的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又存在一定的脱节和背离。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明确提出来,要完善设市的标准,还有一个政治问题就是对吸纳人口多、经济实力强的镇,可赋予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这个就是对县改市的问题、对经济强镇的管理体制改革问题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觉得这个问题确实比较突出,下一步县改市怎么推进,就是我们既要把符合条件的县改为市,又要避免一窝蜂,镇改市这个问题比较纠结,十二五规划纲要里面讲了这个问题,就是要有重点的发展小城镇,把有条件的东部地区中心镇、中西部地区县城和重要的边境口岸,逐步发展成为中小城市,这是十二五规划纲要里面提出来的。但是我们看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没有讲这件事情,它是讲对吸纳人口多、经济实力强的镇,可赋予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限,并没有提出来把镇培育为市,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又比较谨慎。

那么这个问题怎么办,因为涉及到我们的行政层级问题,所以下一步镇的问题,和一部分经济大村的问题,怎么把它们培育为城市,我觉得这条路子应该探索,不探索这条路子,按照我们现在的600多个城市的框架,不可能容纳70%的人口进城,这恐怕是迟早的事情。那么怎么去探索,我推荐一个浙江的经验,浙江的思维比较超前,因为它们在前几年就搞了中心镇的培育,在中心镇的培育基础上又挑选了27个镇搞小城市培育试点,202_年到今年马上就要结束了,通过三年的培育试点,使27个中心镇成长为小城市,它们从10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我觉得浙江的改革创新对全国是有示范意义的,也有探索的价值,我就非常希望通过类似浙江这样的探索,能够使我们中国大地上培育出更多的中小城市。

我想我今天讲的时间已经差不多了,我想留出五分钟时间回答两个问题。

第三篇:龙胜实习报告

首饰设计之游龙胜梯田实习报告

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宝石及材料工艺学09-1班

姓名:李秋月

学号:3090103115

指导老师:汤迪亚

9月10日上午九点,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坐上了开往龙胜的大巴,开始了我们的为期2天的实习。大巴慢慢地驶出了市区,越来越接近龙胜,道路越来越弯,山也越来越高,树木也越来越密,当然了,空气也越来越清新,一切都是那么地越来越美丽。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盘山公路的颠簸,我们终于到了景区的门口,本来我还以为已经到了,结果被告知我们需要再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我们的目的地。于是,我们充充地吃了干粮,当作午餐,就开始了我们的观梯田之路。

一路上,我们边走边聊,很开心。不管路途有多艰难,我们都没有人叫苦。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逐渐可以看到远处的梯田了,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当我们终于爬到观景点时,那远处的梯田尽收眼底,甚是壮观,尽管当时已经有很多稻子已经收割了,但是依然不减梯田的美丽风光。我们微笑,我们拍照,尽情地享受着这大自然的洗礼。

我们越过一个一个的山头,从山脚爬到山顶,又从山顶下到山脚,接着又往山上走去,只为了能更好地领略这梯田的美丽风光。终于,导游指着对面半山腰上的木楼说,今天那就是我们的落脚地。于是,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要马上就能走到那里,好歇一歇。可是,明明就在眼前的木楼,却要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又上又下,才能走到。

在这一路上,我们遇到了身着民族服饰的瑶家妇女,正在田里收割稻子,我正奇怪着为什么只有女人出来做农活,导游就说了:在红瑶里,都是女主外男主内的,这是他们的风俗。原来,在这美丽的瑶乡大寨里,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在路上,我们还看见了骡子,驮着重重的货物,一步一步地走着这山路,不辞劳苦。这里,是多么原始的地方啊!无论城市变得怎样的嚣闹吵杂,这里的人们永远都保留着那宁静质朴的生活,那么简单,那么与世无争。

我们到了木楼客栈,各个都累得筋疲力尽,只等着做好的农家饭上桌了。一开饭,我们就不顾形象地狼吞虎咽起来,完全把淑女抛在了脑后,但是,我们很快乐,很快乐。晚饭后,我抵挡不住困意,早早地就洗洗睡了,为的是明天早上能起早,看那第一缕阳光,撒向大地。

第2天早上5点半,我们就抹黑起床了,这时,天还蒙蒙亮,隐约能看见山路,但是这并不能阻挡我们看日出的心情,我们一起向观看日出的最佳地点出发了。天渐渐地变亮了,我们的心情,那个激动啊,生怕不能及时地赶到目的地,错过了最美的时刻。终于,我们及时地赶到了。哇,那个美啊,太阳还没有伸出头来,天空那边已经亮堂堂了,这边山那边山的梯田,雾气缭绕,更是一幅美丽图画。当太阳出来的时候,是那样的耀眼,那样的夺目,不是能用言语能够形容的。总之,这代表了瑶乡人的希望。

看过日出,回木楼吃了独具特色的竹筒饭,便开始返回的路。一路上,我们跟随着导游,观看了龙胜梯田的著名景点,七星伴月,西山韶乐,千层梯田,金佛顶景观等等,我们还走进了金竹壮寨,黄洛瑶寨长发村等。

时间过得真快,两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但是这两天龙胜梯田之旅,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美丽的自然风光,淳朴的大寨风情,将带给我不可磨灭的记忆。

第四篇:古岭龙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实习地点:广西柳州古岭龙集团

实习时间:202_年12月8日指导老师:程谦伟、侯革非 今天上午我们来到了,古岭酒厂,我们穿上了白大褂,在接待员的带领下我来到了发酵车间,我们看见的在大大的不锈钢槽里面装着很多的米饭,酿酒的工艺流程主要是:大米的浸泡——蒸煮——冷却——拌酒曲——发酵——蒸煮。参观完白酒的酿造工序我们便来到了,泡制车间,里面装着很多个大缸,接待员把盖打开,我们看见的是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植物,泡制之后通过勾兑和调配便制成了古岭神酒了,最后我们来到了包装车间,我们看到的是小包装,是750ml左右的小杯子,封盖然后打码、外包装、装箱就完成了。

广西柳州市古岭龙酒厂隶属于古岭龙集团,始建于1990年10月,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柳州市柳江拉堡镇。古岭人发扬“珍惜每一天,做好每件事;诚实做人,精明做事;快乐工作每一天;求学、求实、求新、求成、自律”的企业精神,坚持“以质取胜、品牌经营”理念,酒厂现已发展成为中国保健酒知名企业。十几年来,古岭酒厂坚持古法泡制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广西“动植物王国”的资源宝库,采用乌龟、枸杞、熟地、红枣、拟黑多刺蚁、眼镜蛇、肉苁蓉、淫羊藿、党参、蛤蚧、蜜蜂、人参、杜仲、红景天等几十种名贵动植物原料,加以优质米酒,先后研制出古岭神酒、龟蛇蛤蚧酒、五蛇胆川贝液、贵妃酒等二十余种“古岭牌”系列产品。其中,古岭神酒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食健字(1998)第534号批准为具有“抗疲劳”功能的保健食品;龟蛇蛤蚧酒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食健字(1999)第0471号批准为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保健食品。

经过这个实习我意识到了,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民越来越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了,越来越注意对身体的保养了,因此像古岭龙神酒这样的保健酒将会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的,所以这个市场将会越来越大。

古岭龙集团顺应适时发展,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保健产品,为广西的食品工业做出巨大贡献,通过本次实习,了解保健酒制作工艺流程,收获颇丰,同时我们相信古岭集团会取得更大成就,为广西的名族工业添砖加瓦。

第五篇:实习报告--赵明龙[范文]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工程系

实习报 告

专 业 生物技术

班 别 生工10-2班 学号 11114110220 姓 名 赵明龙 实习类型 认识实习实习日期

202_.7.7~202_.7.10

成 绩

实习报告

一、前言

202_年7月7至10号,我们生物工程11级和生物技术11级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茂名绿园食品有限公司、化州中药厂、湛江珠江啤酒厂、广垦热作所,茂名市第一污水处理厂,主要内容是了解各个企业的生产流程、生产工艺和设备。

通过实地参观,了解生物技术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特别是了解相应的工艺流程单元操作等,巩固了以前所学知识,如发酵工艺、生物产品加工技术、污水生物处理工艺,药品的处理及生产技术等,让我们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增加感性认识,为毕业论文和实验及就业积累一定的实践基础。

二、公司概况及实习内容

1.1 茂名绿园食品有限公司

茂名绿园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一九九五年,是一家以农副产品保鲜加工为主的外向型企业。公司立足该市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特别立足茂名市是“全国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和“最大的北运菜生产基地”以及丰富的淡水养殖产品、海产品资源优势。依托科技先后建设了具有90年代先进水平的蔬菜、水产品速冻生产线、封闭式罗非鱼片加工生产线,以及技术工艺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荔枝保鲜生产线和烘干生产线,一座在粤西地区制冷设备最先进、制冷效能较高、综合性最强的3500吨气调冷库,以及2500亩优质果菜和水产品养殖基地。公司具有进出口自主权,最近获得美国HACCP水产品出口认证和果蔬出口卫生注册。公司现已发展成为粤西规模最大、加工手段最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的综合性果菜水产品加工企业。

在廖经理的带领下,我们依次参观了冷冻库、冰块的制造、氨气的生产以及虾的初步加工。其中我对虾的加工流程尤其深刻,其加工流程如下:

原料→挑选→分级→清洗→预煮→冷却→包装。

因为该公司的生产设备不够先进,不能完全实现自动化生产,所以很多工艺流程都要在人工的操作下进行,工作量是很大的,而且生产效率也不够高。我想,实现机器自动化生产将会是该公司甚至是我国食品行业快速发展所必须的转变。

1.2 化州中药厂制药有限公司

“广东化州中药厂”创建于1982年,原是化州镇属下的乡镇企业,占地面积不足5000m2,202_年为实施国家药品GMP认证,更名为“广东化州中药厂制药有限公司”。公司现有职工338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2人,药学专业人员31人。公司获得国家药品注册品种二十多个,有口服液等五个剂型,指导产品为橘红系列产品(如:橘红梨膏、橘红枇杷片、橘红痰咳煎膏、橘红痰咳颗粒等),该系列产品获国家中药保护品种,被列为国家基本药物用药,先后获省四新产品奖,科技进步奖,省优质产品和名牌产品称号,公司被评为省连续十七年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省扶贫农业龙头企业,省诚信示范企业,省质量信得过企业,省A级纳税单位,茂名市突出贡献工业企业,茂名市农业龙头企业等多项殊荣,橘山牌注册商标被评为广东省著名商标。产品遍销全国,远销国外。

在这里,彭经理通过PPT和视频短片向我们阐述了该公司的秉承“厚生、臻善、维新”的理念积极进取,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随后,在廖经理的带领之下,我们参观了该公司化橘红系列各种产品,如:橘红痰咳液、橘红痰咳煎膏等等。以橘红痰咳煎膏为例,该产品的加工工艺流程如下:

原料选取(是指选取好的橘红原料,去除不及格的橘红)——洗涤切片(把橘红洗干净,然后切成一片一片)——榨汁过滤(把切片用机器榨成液体汁)——浓缩加糖(把汁浓缩并且加一定量的糖)——加中药汁(在之前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些中药汁)——杀菌密封(放到杀菌室去杀菌,然后把杀好菌的半成品密封好)——冷却(让其在低温条件下保存)——出产包装——进仺(经检查及格后,对外销售)。

在这里,我有幸亲眼目睹了流水线生产的过程,对其中的工作流程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除此之外,最大的收获就是了解到化州的橘红原来也是一种很好的药。认识到它对肺痨病,肺管炎,百日咳,急慢性支气管炎,伤风感冒风寒咳嗽、哮喘、喉痒痰多、胸中痰滞、呕吐呃逆、饮食积滞、食积伤酒、呕恶痞闷、长期胃痛、气痛等有独特疗效。

1.3湛江珠江啤酒厂

广州珠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是全球单厂最大的啤酒酿造中心,珠江啤酒是全国三大啤酒品牌之一。202_年4月,位于湛江麻章经济开发区的珠江啤酒新厂正式批量投产。关键设备引进当今国际上最先进的啤酒生产设备和控制系统,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设备运行良好。珠啤集团按照国家“保护环境、安全消费、可持续发展”产业发展要求实施清洁生产,率先在行业提出了打造中国啤酒业的“绿色航母”概念,严格按国家农业行业标准NY/T273-202_《绿色食品啤酒》,高标准引进高科技的生产设备、先进的酿酒工艺和质量上乘的原辅材料来酿造绿色健康啤酒。202_年7月21日,珠江啤酒申报的珠江纯生啤酒系列、金牌珠江啤酒系列、12度珠江啤酒、清爽型珠江啤酒、淡爽型珠江啤酒和精品珠江啤酒等31个品种全线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鉴定,被正式认定为绿色食品,奠定了“绿色航母”的规模基础。

通过参观,我初步了解到啤酒的工艺流程

制麦——糊化——糖化——麦汁煮沸——清酒——发酵酵母——无菌过滤——罐装——产品

在这里,让我影响最深的就是各种各样体积极大的发酵罐了,这正是把我们在书本上学习的理论运用到实际生产中的完美结合。珠江啤酒厂自动化程度高,大大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从选料,发酵到灌装几乎全靠生产机械自动进行,工人只需在控制室监

测数据和控制机械设备的启动。而且该厂的管理制度完善,将生产中发现的问题,发现者以及改进方法及时贴出公示,让人一目了然。

1.4 茂名市第一污水处理厂

厂房位于茂名市南郊——茂南区铜鼓岭后岭村西侧,距市中心约8公里,总用地面积约210亩,服务区域为茂名市区,服务人口约30万,处理规模为10万吨/日,总投资2.9亿元,工艺为AAO工艺。

通过参观,我初步了解到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

进水——粗格栅——泵提升——细格栅——曝气沉砂池——生物池配水井 ——生物池——沉淀池——紫外消毒——排入小东江

在见习过程中,污水厂的林师傅和带队的程水明和曾霞老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污水处理厂的工作原理和流程。首先在预处理使用粗格栅在设置在提升泵之前,用以去除水中的粗大漂浮物,保护水泵,并减轻后续处理单元的负荷。有两道粗格栅,手动粗格栅,栅距100mm;机械粗格栅,栅距40mm。之后经过提升泵环节,将污水提升至出水井,之后靠重力流至各个处理单元。泵组由4台KSB泵组成,3用1备功率1800m3/h,自控随水位开启。之后是细格栅为进一步去除水中较小杂物,栅距6mm。最后是曝气沉砂池,主要作用是在预处理阶段去除水中较大的颗粒物质及浮渣、浮油及部分有机物,以减少后续处理单元渠道内的沉积及机械设备的磨损。分两格,每格长20m,宽4m,深4.4m,下半部两侧是50°坡收口。其工作原理为通过释放压缩空气冲刷泥砂表面的污物,并使池内水体呈旋转流态前行,较重的砂粒沉淀于底,经吸砂机的吸砂泵抽升至砂水分分离器分离,浮渣及浮油漂浮于水面,经吸砂机刮渣板刮至出水端浮渣糟内并排至浮渣井。生化处理阶段为配水井:将来水均匀分配至三格生物池。生物池是整个处理流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污水在池中通过微生物的净化作用,达到去除有机物的目的。然后为沉淀池,经过生物池处理后的出水与活性污泥的混合液进入沉淀池分离,上清排出至出水总渠外排,沉淀池底泥经刮泥机吸走,回流或剩余排走。整个工艺流程的最后程序为紫外消毒:杀灭大肠杆菌。污泥处理剩余污泥,经过贮泥池,脱水机几道工艺后,最终泥饼外运。处理完毕的污水可直接排放。

通过此次见习,真正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真正触及到灵魂深处那种对环保的认知、认可。认识到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球她真的是已经被我们所谓的文明的、先进的、高科技的产品创伤的伤痕累累。她在流泪、控诉、在哭泣的不是她自己而是挂着高科技的人群。水向人类一次次敲响了警钟,为使我们拥有一个安全而繁荣的未来,让我们每个人行动起来。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从点滴做起,共同保护地球上最珍贵的生存资源,让水资源不在哭泣。

1.5广东农垦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广东农垦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简称广垦热作所)位于全国著名的水果之乡广东

省茂名市化州石湾镇广东南亚热带农业科技园内,隶属于广东省农垦总局,是广东农垦3个科研单位之一。主要承担橡胶、茶叶、热带水果等引种鉴定,优良品质选育,生产技术和植物组培研究等职能。

在见习过程中,我们在工作人员黄志的带领下参观了农垦所的选种,育种装置。以及农垦所的热带作物种植区以及大棚区,工作人员还为我们介绍了最新的研究成果铁皮石斛。它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之一,具有滋阴清热、生津益胃、润肺止咳等功效,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然而,近年来由于过度的采挖以及自然环境的破坏,其野生资源日益枯竭。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通过组织培养的方式可以实现铁皮石斛种苗的规模化生产,并对其野生资源进行保护,是解决铁皮石斛市场需求和资源紧缺问题的有效途径。

经过此次见习后,我更加感受到生物的魅力,坚定了在生物方面进一步深造的决心。

三、实习总结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今我已经成为一名大三的学生,距离工作就不远了,学校为了拓展我们学生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实力,锻炼和提高我们的能力,以便我们在毕业后能真正走进社会。认识实习是大学学习阶段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它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还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了解一个企业的生产工艺,经营理念以及它是怎样进行生产活动的,为我们以后更好地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以后的找工作、业务操作中相信会有较大的帮助。最后,很感谢学校为我们安排了这么好的见习机会。

实习报告叶庆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