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构建和谐社会
编辑:深巷幽兰 识别码:17-1132938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09 18:32:00 来源:网络

第一篇: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文化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既是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追求的目标。人类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进入了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世界带入新世纪,和谐社会的构建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重中之重。人们对“和谐”这个词已经耳熟能详,构建和谐文化也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的目标。

十七大报告关于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这是一个极有创新性,并且己经得到全国大多数人民拥护的新的“文化理念”。一种和谐文化的产生往往就依赖于和谐的社会。

和谐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没有和谐文化,就不可能有和谐的社会。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

“和谐”其实就是一种文化境界。而全面的、可持续的社会和谐,总体上来讲就是广义上文化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是基础。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和谐文化建设,以和谐为核心构建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是一种以表现“和谐思想”为内涵的文化形态。它融汇了人们的理想信仰、伦理道德、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作为一个整体,包含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追求、认识和评价。“和谐文化”是人们希冀实现的精神家园,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源泉之一。对全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蕴含着人们可以认同的价值观念;对个体而言,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因此,“和谐文化”以构建“和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作为目标,以关怀人、爱护人、团结人、教育人作为始终不渝的追求。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导,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时代、面向未来”,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这种和谐文化具有现实性、时代性、民族性和继承性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容,也反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和谐文化的建设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问题,是培育人、塑造人的“和谐”的文化精神。

正因这和谐文化才逐渐引导者我们建立更好的和谐家园。和谐文化是一种力量,它引导着我们朝着文明发展;和谐文化是一种品质,它引导着我们朝着富足前行;和谐文化是一种信仰,他引导着我们迈向幸福的未来。构建和谐文化,让我们的明天更加的精彩,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丰富,让我们的地球更加安宁。

第二篇:构建和谐社会(本站推荐)

1.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们极力强调发展的重要性,并先后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口号。可是在强调发展的同时,没有能够全面、准确地把握“发展”的科学内涵,只是把发展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发展、甚至等同于GDP的增长。在这种片面发展观的指导下,长期实行高投入推动和维持的速度型增长路线,使得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背后,付出了极高的增长成本。结果导致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出现了各种偏差,并逐步积累和暴露出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而这些问题决定了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第一,收入分配失衡导致的贫富差距扩大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贫富阶层之间的冲突。第二,劳动关系失衡导致的强资本弱劳工格局,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劳资之间的利益冲突。毋需讳言,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解决我国资金短缺的局面并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我们对投资者给予了多方面的保护,这种保护迅速提升了资本所有者的地位,而劳动者的地位却在不同程度地下降,在全球性的强资本弱劳工格局背景下,我国的劳动关系在过三十年尤其是近十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关系已经处于不和谐状态,劳资之间的冲突正在日益显性化。第三,城乡发展失衡导致的城乡差距扩大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城乡之间的冲突。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是短期内形成的,也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这种差距因农民工的出现以及由此带来的城乡融洽而显得更加明显。“三农”问题的突出,表明了城乡之间的发展确实处于不协调与不和谐状态,其妨碍的当然不仅仅是乡村的发展,而且必然是包括城市在内的整个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第四,地区发展失衡导致的地区差距扩大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地区之间的冲突。上一届政府推进西部大开发,近两年来国家又开始着重关注东北地区的发展,202_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概念,这是基于地区发展的失衡或者不和谐而做出的调整努力,它一方面表明了地区差距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这种差距及其带来的不和谐急切需要调整,这是国家发展大局的需要。

第五,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失衡导致的价值观扭曲,以及由此而带来的道德滑坡。如官德、医德、师德的下滑已经成为公众议论的焦点,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严重滞后,先富起来的群体形象急切需要改善,等等。这些现象表明了在物质文明日益发展并进入繁荣阶段后,精神文明或者与时俱进的新道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却未能够跟上时代步伐,两者亦是处于一种不和谐状态。换言之,新时期的伦理道德与价值取向并未随着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而同步进步。

以上五个问题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2)重要性

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我们的任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三大任务”。“三大建设”要形成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状态呢?这就是四中全会所提出来的“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局面”,即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大建设”的任务再加一个和谐社会建设任务。

第二,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邓小平同志借用了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小康”提法,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邓小平同志赋予“小康”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全面建设小康,就要实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三,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要求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是变化,一些人的利益满足了,一些人的利益得不到满足,社会处于激烈的变动之中,不稳定、不和谐的问题很多。在社会变动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政权的安危。对于在现代化进程中达到人均GDP1000至3000美元的国家的执政党来说,如何处理好社会稳定与和谐,至关重要。

以上便是构建和谐社会必要性与重要性。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从五个方面讨论,一是个人自身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是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四是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五是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是思想道德体系和先进文化建设,这都与和谐分不开。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接和弘扬中国自古所崇尚的和为贵、和谐为美的和谐社会理想,建设各阶层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共治的和谐社会,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追求的目标。

3.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究竟应该怎么做

第一,维护社会稳定是社会建设的根本前提

社会稳定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前提条件。一个和谐的社会,首先应该是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稳 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大局总体是稳 定的。但是,由于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空前的社会变革也积累了一些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因素,需要我们采取对策,加以妥善解决。胡锦涛同志在党 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报告中强调:“必须抓住农村稳定这个大局,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农民安居乐业,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 础。”由此可见,要大力加强社会建设,就必须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只有把社会上不安定的因素一个一个解决了,才能营造社会和谐的大氛围,夯实 社会建设的基础。

第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建设的基本价值理念

改善民生是社会建 设的重中之重,“民生”是与“国计”密不可分的。民生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直接影响到改革发展全局。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 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 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但是,“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当前,“上学难”、“就业难”、“养老难”、“看病难”、“购房难”等呼声不绝于耳。这就说明,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党和政府在解决民生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但是要解决 的问题还很多,要完成的任务还很艰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

第三,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着力实现“五有”目标

“社会体制”是政府社会职能、社会政策、社会治理、社会保障、社会服务、民间组织、非营利组织等社会子系统的构成方式和运作状态。早在202_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社会建设的目标就是努力实现“五 有”:第一是,通过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实现“学有所教”。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学有所教”,就必须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第二是,要通过推进劳动就业与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实现“劳有所得”。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不仅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劳有所得”息息相关,而且也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第三是,要通过推进养老保障体制改革,实现“老有所养”。社会保障是社会安

定的重要保证。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题中应有之义。第四是,要通过推进基本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现“病有所医”。健康是人 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基本医疗卫生体制是社会体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 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这都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所必须的。第五是,要通过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实现“住有所居”。住 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安定,因而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总之,要从根本上改善“五难”等民生问题,就必 须从根本上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同时,也只有将社会体制改革作为社会建设的关键环节来抓,才能真正实现“五有”目标。

第三篇: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其重大意义 摘要: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

关键词:和谐社会 构建 重大意义

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社会建设成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将其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有一种是这样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同阶级阶层、不同民族、不同利益群体、不同区域、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信仰的人们,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目标和崇高理想,相互尊重、平等友爱、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形成的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诸多要素相互兼容、相互依存、稳定有序、协调运作、共同发展的社会。它应该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管理体制不断健全的社会,也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另外还有一种从社会学的角度讲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良性运行和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也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把工作的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还有一种比较具体:就我们当前来讲,和谐社会就是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会。还有一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发展、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须奠基在三个基础之上,即物质基础、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社会和谐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利益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在于解决好人的利益问题;而政治现代化、民主化,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更为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使社会各种群体的利益和谐共存、协调实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关键;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人的和谐最重要的则是一种内在的自我心灵的和谐,也就是深层次的社会精神文化和社会心态的和谐。

1利益均衡——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构建和谐社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而在这几个方面中,经济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物质基础性的作用,没有一种和谐的物质生活与经济活动状态,和谐社会的构建就会丧失其应有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基础,而利益的分配则是物质经济活动的结果或最终形式,这个结果或最终形式将对广大人民群众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和带来很多其他方面的影响,并最终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利益的分配提出了要求,而这个要求即利益均衡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2民主政治——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

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说,人类的不和谐的根源产生于利益的差别和不平等,但是,通过有效的政治手段抑制这种差别和不平等,就可以建立和谐的社会基础。因此,要使社会达到和谐的,实际上不是铲除官民、贫富的差别、分野就可以的,而是应该努力构建一种公正合理的社会环境特别是政治环境,也就是说,人类可以通过发展民主政治,构筑公正合理政治环境,来实现在人的差异和分化的基础上的和谐相处、各得其所、共荣共存。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政治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运用它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和力量为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推动,让不同利益阶层有正当表达利益的渠道,并把他们的诉求和意愿能够整合成综合的意见,在国家决策过程中体现出来。故而,从政府的角度来讲,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方面。政府应该对社会政策进行不断审视、调整、修改或补充。因此构建和谐的政治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深层次的社会心态具有和谐内聚力——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

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社会状态,不仅表现为个体间、社会群体、社会区域、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等方面的和谐,而且表现为人们自我心灵的和谐,也就是社会精神文化和社会心态的和谐。和谐社会的核心是社会各种群体的利益和谐共存、协调实现。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并不是没有价值冲突和利益矛盾,而是矛盾和冲突能得到平衡和协调,被妥善限制、解决在非对抗范围内。由此,民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中的作用便凸现出来,尤其是人们和谐、健康的心态,则是巩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道德力量。和谐社会构建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看社会心态是否和谐只有理顺心态,有了和谐的观念和

心理状态,才有社会阶层、社会行为、社会结构等方面根本而持久的和谐可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使和谐的社会心态形成内聚力,成为每个人的一种道德自觉,成为全社会的重要道德支撑,意义深远而重大。

三 重大意义

作为一个大学生,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在我国的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它完全符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主义才能充满活力。最后,让我们齐心协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丁业震,利益均衡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学习,202_,(2).[2]赵骏,财富分布的均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东岳论丛,202_,(11).[3]鲜俐玲,论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_,(7).[4]董服标,和谐心态:和谐社会的基础。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2_,(6).

第四篇: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如何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政通人和、社会和谐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心愿。对于我们党来说,就是要通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动员力,实现党的执政任务,让人民群众满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的发展阶段,往往既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去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人均3000美元的新目标跨越。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政策把握得当,就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反之,就会出现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导致社会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为了创造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利环境和条件,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同时,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是我们党执政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为了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并把新的社会阶层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必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党把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共同为完成党的执政目标和执政任务而奋斗的现实要求。

第五篇:关于构建和谐社会

在我整理这些年对于各地的调查研究报告,决定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了。深得人心的“和谐”主题,显示了很大的亲和效应和凝聚作用。这次全会向国内外传递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信息,那就是我们党在国家总体战略全局中注入了一种全新的理念,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充满自信地大踏步前进。我为此感到振奋,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写下了这篇心得,作为《调查研究报告文集》的序言。

我们党历来注重调查研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就曾亲自撰写过许多调查报告。他们调查研究的实践和成果,对于指导党和人民的事业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调查研究显得更为重要。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着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加强调查研究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调查研究,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毛泽东文集》第一卷第267—268页)。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一样,我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因而尤其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加强调查研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就此明确指出,要加强对社会建设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解决好本地区本部门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具体说来,就是要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学习,用来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就是要加强对我国历史上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的分析,按照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要求,努力做到古为今用,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就是要放眼世界,参照国外社会建设的经验,借鉴其积极成果,以充实和刷新我们党管理社会的理念和实践。通过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规律性认识,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更加完备,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工作也因此会更加富有成效。

加强调查研究,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迫切需要。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只有用发展的办法才能解决前进中的问题。那么怎样发展呢?我们的思路是清楚的,那就是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做的工作很多,每个方面的工作都很重

要。但一定要准确把握切入点,也就是要抓最主要矛盾或矛盾的最主要方面。“我们应该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去弄清情况,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来决定政策。这样决定的政策,才有基础”(《陈云文选》第三卷第46页)。这就是说,充分的调查研究是全面贯彻落实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从我国社会实际情况来看,当前要把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这四个着力点落到实处。这四个着力点也就是切入点。我们必须深入实际,加强对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原因特别是深层次原因的调查研究,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切实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健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方法,及时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唯有这样,才能把握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不断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预见性、系统性和创造性,从而做到成竹在胸,全局在握,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社会安定团结。

加强调查研究,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工作作风的基本途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在具体工作中怎样转变作风改进方法呢?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切实提高政策水平,切实提高工作水平。“要搞好调查研究,就要真正联系群众”(《周恩来选集》下卷第351页)。只有加强调查研究,了解群众所想、所盼,使自己和群众情相融、心相通,才能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这些年来,中央下大力气重点解决在土地征用、城镇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过程中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严肃处理了包括嘉禾野蛮拆迁等在内的一系列损害群众利益的恶性事件。各级党政机关也抓住群众关心而又带普遍性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了解群众愿望,实行了党员承诺、设岗定责、结对帮扶、办结销号、监督评价等多种措施和办法,在缓解就业难、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等方面,确实干出了许多实绩,使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前进。

加强调查研究,是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必然选择。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必须提高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毋庸讳言,中央与地方之间客观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音符,中央的很多决策,在地方很难贯彻下去,越到下面越难,甚至会在贯彻的过程中变形走样。这就提醒我们,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的。“离开群众经验和群众意见的调查研究,那末,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218页)。随着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决策所需的信息量增大了,影响决策的变量增多了,决策的时效性增强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推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决策前,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掌握全面、系统、真实的决策依据;决策中,提出多种方案,分析比较,优中选优;决策后,跟踪决策的实施,不断修订完善。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我们希望让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调查研究。实践证明,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二、调查研究必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明我们党在执政55年后,执政理念、治国理念和治理社会的理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提出的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在这样一个重大的背景下加强调查研究,重要的是要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立足于抓大事、议大事、谋大事。通过各类调查研究,深入探索和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带宏观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着力加快改革开放,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第一,调查研究要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来开展。这是调研工作的出发点。只有这样,调查研究才能有的放矢,富有成效。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所谓围绕大局,就是要加强对社会结构发展变化的调查研究,深入认识和分析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情况的发展变化和发展趋势,以利于深入认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我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就是要加强对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的调查研究,深入认识和分析我国社会利益结构、利益关系等方面情况的发展变化和发展趋势,以利于完善政策措施,更好地统筹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和利益要求,舒缓社会紧张,平和社会心态,促进社会和谐;就是要加强对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调查研究,深入认识和分析公共安全、社会治安等方面情况的发展变化和发展趋势,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NGO)在提供服务、协调利益、化解矛盾、反映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利于健全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开放的社会控制机制、敏感的社会预警机制和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保证广大人民

群众安居乐业。这些都是事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局的大事、要事,必须深入调查,潜心研究,从中发现和把握规律性的东西,用以指导全局工作。

第二,调查研究要树立和发扬求实创新精神。求实创新是调查研究的灵魂。只有求实创新,才能全面分析和把握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发展趋势,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调查研究首先要求实。要在“全面”调查中求实。全面,就是调查的范围要尽可能地宽一些,力争全面、真实地反映本地区本部门和谐社会建设的本来面目,从整体上了解和把握社会管理规律。从去年以来,中央有关部门已经先后派出数十个调研组,分赴欧洲、北美、拉美、东亚、非洲等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考察这些国家和地区管理社会的经验和教训。这些调研组的目的地选择都有针对性,调研题目非常丰富,从社会分配到福利制度,从民间组织到劳资关系,从社区管理到突发应急,可谓内容广泛,包罗万象。调查研究还要在“深入”调查中求实。深入,就是不仅要了解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现状,还要了解其历史,追溯其发展的轨迹和演变过程,把来龙去脉搞清楚。其次,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求是”。调查研究包括调查和研究两个方面。调查以“求实”,研究以“求是”。只有把调查与研究、“求实”与“求是”结合起来,在“求实”的基础上“求是”,在“求是”的思维中“求实”,才能更新社会管理观念,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改革创新,尽快形成适应我国社会发展要求和群众愿望的社会管理体制。再次,调查研究贵在创新。创新,就是要在全面掌握客观情况的基础上讲“新话”,以新的思维方式,运用新的研究手段,从新的角度研究问题,得出新的看法和见解,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思路和新办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同志虽然也到基层调查研究,但往往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满足于对问题的一知半解,这是不可能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的。

第三,调查研究要坚持群众路线,增强群众观点。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是调查研究的重要任务和基本要求。当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利益关系、利益格局的调整,群众有困难、有想法、有情绪、有要求,是正常的,我们有责任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在整体上保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相对和谐,特别是消除和减少一些影响全局的不和谐因素。胡锦涛总书记对调查研究十分重视,他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第一线,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些重要问题,开展系统的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掌握工作主动权。他还要求,调查研究要讲究方式方法,不仅要听会上的也要听会下的,不仅要听干部的也要听群众的,不仅要看工作搞得好的地方也要看问题和困难比较多的地方。由此可见,开展调查研究,绝不能局限在一般访问、听汇报、看材料上,而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农村、企业、学校、社区,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总结实践经验,从中把握规律性的东西,找准解决问题的关键。比如说,农民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想什么、盼什么?工人在国企改制过程中想什么、有什么要求?特别是困难群体,他们有哪些困难、困难程度怎么样、如何缓解困难等等?这些问题都要通过调查研究才能了解清楚,在此基础上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

三、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点和规律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必须从主要领导做起。对每一个领导干部来说,调查研究是一项基本功,是掌握实际情况、理清工作思路、实现科学决策、解决矛盾和问题的钥匙。我国已进入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阶段。从国际经验看,这个阶段既是发展黄金期,又是矛盾凸显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对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挑战。重视不重视调查研究、会不会调查研究,因此成为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政治思想是否成熟、工作作风是否扎实、工作方法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志。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养成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大政方针,抓住影响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亲自确定调研课题,亲自组织调研工作,亲自开展调查研究,亲自撰写调研报告,并逐步形成制度,长期坚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必须建立健全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从各地实践看,要重点建立和落实三项制度:一是决策调研制度。凡重大决策都必须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没有经过调查研究的决策议案,不能提交党委(党组)讨论。二是严格考核制度。规定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每年下基层调研的时间,并严格考核。三是督促检查制度。对各级领导干部执行调研工作制度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社会和谐因素的增长并不是直线式的。今天比较和谐,明天也可能不太和谐;原有的不和谐因素消除了,又可能产生新的不和谐因素。由于这样一种变动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也就必然呈现出阶段性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度的约束和保障下,确保每一个调研成果都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成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过程,成为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的过程,成为理清思路、在推进改革发展稳定中谋划社会和谐的过程。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必须充分发挥调研力量的整体优势。这是加强调查研究的重要环节。对于当代中

国来说,和谐社会就是经济和社会、城市和农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会。我们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调研机构的作用,多给他们交任务、出题目、提要求、压担子,并注意采纳其有价值的对策建议,吸收有创意的成果,使之及时转化为领导决策,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全面性和系统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理论上的科学性和实践上的优越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和接受,并在地区及国际社会中产生积极影响。我们要鼓励调研人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讲真话,敢讲心里话,敢于提出独立的见解。同时提供必要条件,让调研人员了解决策意图、工作思路和重要部署,调查研究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和谐社会的适时提出,意蕴深远,内涵丰富。调研机构本身也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主动地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为决策服务。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必须加强调研队伍建设。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要求我们建立有效的调查研究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全面加强调研队伍的思想、作风和业务建设,使每一位调研工作者具备“德、才、识、胆”四方面的素质。所谓德,就是要讲政治、讲大局,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谓才,就是运用知识的技能和水平。“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所谓识,就是学识、见识。“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就是要有敏锐的辨别力、判断力,把握时代脉搏,看准社会发展趋势。所谓胆,就是胆魄,要有把自己的见识、主张、建议尤其是逆耳忠言说出来的勇气,要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大无畏精神。理论是旗帜,为实践指明方向。广大调研工作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应当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新情况,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优异的调研成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多作贡献。

构建和谐社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