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班组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实践与思考(合集)
编辑:深巷幽兰 识别码:18-850241 9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27 18:05:20 来源:网络

第一篇:班组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实践与思考

班组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温电公司推行班组标准化管理以来,为全面夯实班组管理基础,着力提升企业员工素质,稳步增强公司发展动力,有力地推进了班组标准化建设,逐步实现了班组规范化管理。本文就班组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管理问题浅谈几点认识。

关键词:班组建设 标准化 规范化 程序化

进一步探索班组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积极适应集团公司关于发电企业班组建设考评新要求,激发广大员工参与班组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进公司班组建设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和创造新的卓越。

一、推进“三化”管理,促进班组规范运行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如果细胞充满活力,那么企业就会蓬勃发展。为了激活企业细胞,我们要加大“班组管理标准化”创建活动力度,通过创建激发职工奋发向上,凝聚大家同心协力,积极为企业做贡献的精神,使班组在安全管理、基础与文明卫生管理、专业管理、班组文化建设等方面上一个新台阶。

1.日常管理程序化,规范班组管理行为。管理程序化是现代管理的重要标志。在管理班组时,必须讲究操作程序,遵守管理规范。根据集团发电企业班组建设要求,制定《班组建设考评条例》等班组管理制度,明确规范班组管理的程序和标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使得班组管理行为进一步规范。

2.基础台账格式化,提升班组管理层次。基础台账是反映班组工作的有力证据。根据公司标准化班组要求和趋势,对班组管理台账本着简洁明了的原则不断进行合理调整和设置,在各级检查过程中做到有帐可查,有据可依。一是设置班组管理台账覆盖上级检查内容。二是合理设置公司班组管理台账格式,减轻班组负担。三是适时在金思维上制定班组管理台账填写标准。

3.检查考核指标化,促进班组管理自控。检查与考核是管理班组的有效手段,我们以“量化“的方式将“五大员”的工作硬性化,有效遏制“好人主义”思想和对班组违章违纪现象习以为常等问题,促进班组的管理自控。

二、突出“三个”结合,推进班组管理进步

班组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加强班组建设,不断夯实企业管理基础,在班组建设工作中既要追求班组的高达标率,又要与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相结合,促进企业

充满生机与活力。

1.与基础管理相结合。各班组本着边摸索、边完善的原则,确立班员值班制度、奖金考核制度、安全学习制度、设备巡检制度、缺陷及时消除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并督促各项制度标准在日常工作中的贯彻执行,使班组建设工作做到有章可依,有据可查,确保以制度、标准来保障和促进班组建设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2.与安全生产相结合。班组加强现场作业标准化管理,杜绝习惯性违章,规范员工现场作业行为,严格按照定置管理的要求,积极推进班组反违章管理。工作开始前开班前会,对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分析,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工作完成后开班后会,对本次工作进行总结,查找不足,建立“班组违章曝光台”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借鉴。加强班组管理,专门建立“设备缺陷记录台账”。积极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制定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以及用电安全制度。安全工器具建立定置卡片、安全资料归档管理,使安全管理无论从制度到工器具都趋于规范化。

3.与班组基础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班组五大员的作用,加强和谐班组建设,保持职工队伍稳定,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每个班组建立班委会,明确分工职责。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及时了解班员思想动态,建立互助小组,随时解决班组成员的困难。制作班务公开栏,公开考勤、奖金、绩效考核情况等。

三、重视“三个”推进,夯实班组管理基础

在抓班组建设工作中,注重运用经济上、荣誉上、教育培训上、操作方法上的激励法,充分调动班组每一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着力管理创新推进,促进班组建设科学化。班组建设时企业管理中的一项传统性基础工作。因此,要在继承传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应用到班组建设工作,赋予班组建设以新的内容和时代特征,促进其步入科学化的管理轨道。以和谐的竞争氛围搭造班组建设的平台;以优良的员工素质作为班组建设的动力。

2.着力以人为本推进,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公司的计划、组织、控制、调节、监督及生产力三要素的科学结合等,最终都要落实到班组的活动上。班组生产作业活动的质量和员工队伍的素质往往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质量的决定因素。因此,加强班组建设,就必须要把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第一,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促进班组管理水平的提高。第二,加强班组文化建设,保证班组有正确的发展方向。第三,加强技术业务培训。

3.着眼重抓落实推进,全面夯实班组管理基础。公司将班组建设与生产、经营紧密结

合在一起,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实到班组,增强班组完成生产经营任务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能力。建立一套有效的保证制度制定的管理制;建立一个有激励作用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一支有团队精神的职工队伍。

工 会 吴建义

第二篇:251-酒店程序化、规范化与标准化管理

酒店程序化、规范化与标准化管理

酒店经营竞争日益残酷,酒店软件服务中的三化即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愈显重要。我们在调研许多酒店时发现,酒店软件服务与硬件设施发展相比,进步是微乎其微,而国际连锁酒店却恰恰相反,他们是非常注重酒店软件服务,在投入的时间与经济上,大大超越国内酒店在这方面的比重。所以,每当外资酒店进入一个地区时,同行均有“狼来了”的恐惧感,然而,在科学的分析以后我们不难发现,国内酒店的硬件设施并不比外资酒店弱,甚至有些地方还超越,但我们的软件服务服务与他相比,就无法相提并论了。这种现象在国内酒店比比皆是,这是国内职业经理人对于基础三化管理的理解不一致或不准确,造成目前酒店管理里的许多基础服务不到位。

一、国内职业经理人对于三化管理存在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过去的经验代表专业

中国酒店的专业化进程是一个拿来主义的进程,从最开始的建国学半岛,白天鹅学假日,到全国学建国白天鹅,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包含国家旅游局出台的星标也是学习国外的行业标准,在这种大环境大背景之下,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职业经理人的创新思维,第一代(1995年以前)开始的职业酒店经理人基本上养成一种复制能力,将过去在某酒店的工作经验、制度完全照搬,有些东西自己都还不能够完全理解,不顾所在酒店的消费习惯、区域文化及酒店功能布局等实际情况,必然形成酒店百店一个样的质量同质化。

经验只能让我们少走弯路,不是百战百胜的法宝,善于运用经验是站在昨天肩膀的巨人,过于依赖经验是活在昨天的矮子。

误区二:制度越多代表越越规范

酒店是集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企业,部门多,制度细。每一个做酒店的人对于制度的规范性都有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明显感觉,我们做过统计,完整编好一本酒店管理实务,大约字数在50万字以上,这样庞大的资料不是工作人员能够记得住的,能够经常运用的只有一些,如何有效进行甄别,选择一些最有用最实际的给予员工,并根据员工在本企业的发展实际程度进行有目的的灌输,这样会有成效的多。但现实不是这样,我们在一些酒店调研发现:有很多不实际、不实用的酒店制度往往使员工的负担加重,但这却是酒店管理人员重视的,对于制度越多越规范的错误认识在相当多的酒店内存在。

制度是企业前进的保障,是规范化的保障,但过于教条的制度会成为阻碍员工积极性,执行力缓慢的包袱,正如古人一句话:尽信书不如无书!误区三:现在的合作者等于过去的员工80、90后的新生代进入酒店行业,酒店行业普遍有难管理的共同感,时间、地点、事件都已经发生变化,我们如果还用过去的管理经验与方法去管理完全不同环境影响下、完全不同学历教育下的团队本身就是一件啼笑生非的事情。换一种心态、换一种角度、换一种方法来带好今天的80、90后是我们必须要认真面对的重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50后可以带好我们,我们就应该带好80、90后,这不仅是能力的问题更是历史责任的问题。

二、如何正确理解酒店管理的三化

我们阐述到了三化在制定与质量及执行者的误区以后,我们应该对三化有一个直观准确的认识,到底在酒店管理里面如何理解三化呢?

首先应该是标准化:标准化含义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

酒店管理中的标准化就是展现在客人面前的服务结果,比如车辆指挥的动作,礼宾员的服务与微笑,开房的效率与程序,客房里展现出来的卫生状况、物品配备等都是标准化范畴。酒店管理者需要把握的就是如何稳固标准,提高标准,所有的规范、程序都是为标准化服务的,某种意义而言,程序化是过程,标准化是结果,意义就不言而喻了。

其二规范化:规范是指一种统一性,一件工作一个员工做是按照某个程序,达到某个标准。规范化就可以理解成多个员工甚至所有员工做这件事情同样和一个员工一样的程序与达到同样的结果,这个就是规范化。规范化主要针对团队而言,而要达到规范化,管理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里面管理者制度制定,培训、督导都是为规范化服务的,如果说一个酒店的质量标准不高与管理者个人的专业有关系的话,规范化不到位那就是管理的缺位了。

第三程序化:程序化实际上是酒店管理三化里很重要的一环,没有专业的程序化就没有规范与标准而言。程序化是指完成每一项工作的步骤和方法。某种意义而言程序化的好坏决定着规范化与标准化的好坏。但程序化是需要管理者因地制宜的进行变化,还可以根据程序去创新。这些年来,酒店里的客房铺床,餐饮摆台,经历了多少的变化,这都是一代又一代优秀职业经理人,酒店专家努力的结果,我们一定不能走入一个误区,拿着过去的程序当成专业,而应该结合实际,提高标准,这样才是真正的理解程序化。

三、国际连锁酒店对于三化管理的执行

在三化管理里面,国际连锁酒店做得可谓是尽善尽美,无论从哪个地方来看,去过国际连锁酒店消费者或在里面工作过的人都有明显的感受,他们的三化管理制度清晰,注重培训,执行到位,这是国内酒店所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地方,例如喜达屋集团旗下的喜来登品牌,对于他的早餐都会有明细的规定,如冷盘配置多少,饮品配置多少,热菜配置多少,水果如何配置等等都有详尽的喜来登标准,任何一个小小的细节,国际连锁酒店都会有细化量化的可行性标准,这一点,是真值得我们国内酒店学习的。

四、因地制宜是科学三化管理的前提

要做好酒店的三化管理,前提就是因地制宜,许多酒店不一样,特别是功能布局不一样,物资配备不一样,这就要求着酒店管理者必须认真考察实际,结合实际科学制度制定,闭门造车只会制作出一大堆不实用却又耗费人力的制度,往往会在后面的经营里根本不适用。

案例:笔者曾经在湖南某地主持筹备一家五星级酒店,筹备前期召开高管会议,要求大家做好各部门的定编定岗,结果第二天几位副总都将自己分管部门编制报上,在审核过程里发现有些部门多了,有些部门少了,有些岗位人员编制多了,有些岗位人员编制少了。这充分反映一些职业经理对过去的依赖,对过去资料的依赖,没有认真走现场,连定编定岗都出问题,以此类推,后面的物资采购,制度设定我想也会直接从电脑里出,基于此,笔者带着副总一个一个部门进行实地测算,从此扭转当时对于过去经验依赖的作风,也为那家酒店的筹备打下了较好的基础,获得投资方与团队对于个人的认可,在后来的市场经营里也证明当时的决策是正确的。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是哲学的管理观点,也是管理工作方法的公式定理,懂得运用经验,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才是提高三化管理的根本出路。

五、良好的培训是三化管理提高的法宝

众所周知,培训是执行力的保障,培训是服务质量提高的保障。三化管理也是如此,酒店需要建立良好的培训机制才能保障三化管理执行的到位,如何做好三化管理的培训,笔者建议:首先选好优秀的培训师,师资是第一位的,没有好的老师是带不出好的学员;其次是建立良好的培训体系,培训体系很重要,要建立循环培训、针对性培训体系,循环培训的好处可以熟能生巧,针对性培训可以专门针对在实际里表现不佳者进行,这样才能保持一致性;最后是培训注重实效性,培训不能走过场,培训不能当成任务,没有改变的培训不如不培训,免得浪费时间,为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可以采取老师示范、学员跟做、学员单独做、老师纠正的四大步骤进行,真正达到培训是提高的保障目的。

六、督导检查是保障三化管理质量的最后屏障

我们在进行酒店管理具体事务时工作方法无非不是制定制度、培训普及、检查修正。没有检查就不能形成管理闭环,管理学前辈戴明先生已经详尽描述。然而现实中的酒店特别是一些区域酒店对于检查极不重视,表现在:酒店高管不重视,检查工作表面化,对检查者授权不够,检查者本身不专业等等,要做好酒店三化管理的督导检查,形成有效的闭环管理,酒店要有质检小组,组长应该由总经理担当,要形成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检查管理制度,对于检查组成员要进行严格的培训,确保检查的质量。

督导检查即是管理的方法,更是管理的责任,许多检查的缺位往往与管理者责任心有关,现场管理永远是酒店管理的重要管理方法之一。

做好酒店三化管理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用心,相信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所有酒店管理者都用心了,那中国酒店软件质量媲美国际连锁酒店就指日可待了。(文/不详)

——以下无正文——

第三篇:班组建设思考与实践

班组建设思考与实践

班组是煤矿最小的工作单位,相当于人体活动组织最基本的细胞,如何调动起每个细胞的潜力,提高每个单位的执行力和创造力,这是所有企业现在乃至将来共同要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因此,要从理念先导和规范制度,也就是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作为出发点,不断探索,逐步实施。要从本质上有所创新,这就意味着有一场不可避免的改革,无论从认知观念还是管理方式都必须发生质的变化,如果还是按照以前的班组管理模式,必定效果不佳,正所谓换汤不换药,使其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

一、转变思想,换位思考。要转变思想首先要从选拔称职的班组长着手,让每个班组长明确自己的位置和拥有的权限,班组长兵头将尾的作用要时刻体现出来,他们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他们要对不同人员采取不同的立场,即:面对部下应站在代表上层管理者意志的立场上,用领导者的声音说话;面对经营者又站在反映部下呼声的立场上,用部下的声音说话;面对他的直接上司又应站在部下和上级辅助人员的立场上讲话。因此,对于班组长的任命是至关重要的,不能存在任何的利益因素,这样就会变味,更不利于班组建设和企业发展,当然,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全矿上层领导的决策以及对班组建设的认知,只有动员所有管理者和被管理人员一起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才能提高班组建设的具体实施,为

班组建设扫清障碍。过去的班组努力方向往往是争取被评选上“优秀班组”、“先进班组”,如今的班组将向学习型、和谐型等更高层面的目标上转变,过去的班组往往满足于如何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任务为出发点,而如今的班组则不满足于被动的完成任务,而更加强调要有创新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过去的班组往往重视培养一两个个人先进,代表班组,而如今的班组更为重视团队协作,培育整体的战斗力,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简而言之,如今班组的转变方向是:团队、学习、创新、高效、和谐的“五型”班组,因此,可以看出要不断提高和强化班组的团队协作能力,唯有如此,才能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班组建设的实施。

1,开展争创“星级班组”和“明星员工”活动,初期以奖罚制度来激励每个班组和每个职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每个职工争荣誉,争奖励,学习个别优秀班组的管理模式和考核制度,逐步完善和建立每个班组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和考核制度,逐步完善加以推广。

2,加大“三违”帮教模式,重点强调帮、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加人性化的对“三违”人员进行帮教工作,让他们从思想上转变。

3,严化排查-整改-落实-验收-考核五个环节,从每个岗位、每个人员、每个班组,自下而上进行安全隐患彻底排查,真正扎扎实实地抓好安全工作。

4,开展职工与班组长,班组长与队长换位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讨论活动,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队长和班组长的管理素质和执行力。

5,提升个人技能和团队作战能力,每个班组成员关系到整个班组的实力,因此提升个人技术素质至关重要,培训部门可以不定时不定点抽样对班组成员进行实践操作能力的比赛,奖罚分明,拉开差距,让他们自己寻找差距,产生危机感、紧迫感,致使自己去学习,挖掘潜能。

6,改变培训学习方法方式。不能只坐在教室里,一味的通过书本学习,我们不需要赵括,不需要只会考试的人,而是能将理论结合到实践,举一反三不断创新带动班组建设的人。

7,开展班组交流研讨专题会,通过相互沟通交流,寻找自身不足,发现自身优点,确立改变目标和具体实施步骤。

8,设立学习榜样。每个班组或多或少都存在技术能力强、管理方法先进的人员,组织技能、管理拔尖人才进行技术交流,发挥技术骨干的榜样作用,充分利用班组学习的平台,把职工个体学习和组织团队学习结合起来,是班组学习成为员工技术交流的小讲台,传递知识的小课堂,解决生产中的各种技术业务难题,把经验变为智慧,敢于实践,把理论变为实践能力,实现班组整体技术能力的大提升。

总之,班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重要的工作,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创新和完善。时刻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以认真负责任的态度去执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推动班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推动企业大发展。

第四篇:全市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全市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近年来,随着我市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非公企业迅速崛起发展壮大,已成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的重要力量。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非公有制企业延伸,不断加强党在非公经济领域的领导,有效提升我市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今年,围绕《X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手册》确定的非公企业党支部建设标准,在全市非公企业党组织中开展了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标准化建设,通过开展“党支部政治建设标准化、党支部组织设置标准化、班子队伍建设标准化、党内组织生活标准化、党员教育管理标准化、基础保障建设标准化和考核评价机制标准化”创建活动,在××个非公党支部中全面开展学标对表、争创达标工作,有力提升了我市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水平,为实现我市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强、发展强”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

一、基本情况

截止××年××月,××市有有固定经营场所、一定数量职工、从事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实体性非公企业××户,已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个,党员××名,覆盖非公企业××

户,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非公企业100%建立了党组织,有50人以上职工的非公企业100%有党员,党的工作实现了100%全覆盖。

二、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基本成效

(一)政治功能有力强化。

非公企业党组织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更加注重党建和非公企业发展的融合,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政治引领作用,引导企业守法合规、诚信经营,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保证企业依法诚信经营、持续健康发展。依托“学习强国”和“X党建”两个网络学习的平台,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聚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为非公经济组织党员配发了《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册,认真指导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和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X代表团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去年X月视察X时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广大党员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用情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对X的巨大政治关怀、工作关怀和感情关怀,切实增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员职工“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非公经济组织中贯彻落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积极投身建设幸福美好新

××的火热实践中。

(二)“两个覆盖”有效扩大。

按照“扩大覆盖、规范提升、夯实基础、引领发展”的思路,坚持把扩大非公企业“两个覆盖”作为落实非公党建工作的硬指标,通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努力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做到经济工作拓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努力实现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全年××%的目标任务。及时安排开展了非公党建工作自查和调研督查,详细掌握全市非公党建工作情况,并对全市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进行再排查,每月完善“三本台账”,进一步摸清了工作底数。通过“空壳”党支部清理工作,对××个非公经济组织空壳党支部进行了撤销,对××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开展了整顿提升工作,对××个覆盖企业数量大于××个的联合党支部进行了清理,逐步优化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结构。截至目前,全市纳入非公党建统计基数企业××户,已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个,党员××名,覆盖非公企业××户,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非公企业100%建立了党组织,有50人以上职工的非公企业100%有党员,党的工作实现了100%全覆盖。

(三)“两个作用”发挥明显。

坚持把非公党组织政治建设贯穿非公党建工作,持续开展“三岗联创”活动和“三亮”活动,重点开展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党员积分制管理、“百企帮百村

党建促脱贫”、“万名干部进企业,帮扶项目促发展”等工作,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明显。××户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百企帮百村

党建促脱贫”活动,对口帮扶了全市××个乡镇、××个行政村、××名贫困人口,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达××万元。深化拓展“三岗联创”和“三亮”活动,在全市非公企业党组织中建立“党员责任岗”××个,“党员示范岗”××个,“党员先锋岗”××个,××名非公经济组织党员积极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扎实开展“万名干部进企业,帮扶项目促发展”行动,市局××名干部帮扶联系了××户非公企业,各县区参照省市做法,××名干部帮扶联系了××户非公企业,扎实开展入企帮扶工作。广泛开展“党员积分制管理”工作,去年以来,在××个非公企业党组织中试行开展了党员积分制管理工作,使党员积分的过程变成量化工作、激发活力、促进发展的过程,将党员积分管理打造成党组织和党员职工的聚力工程、满意工程。

(四)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注重把党性观念强、懂经营会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特别是管理层党员选拔到党组织书记岗位,着力打造一支“服务发展能力强、凝聚职工能力强”的党组织书记队伍。大力推行企业管理层与党组织班子“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培养、选派了××名党组织书记,50%以上由出资人担任;通过“双找双培”和“三优先三培养”等方式,非公经济组织党员达到××名;新选派了一批党建指导员,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达到××名,覆盖非公企业××户,强化了工作指导。去年以来,每季度组织一次全市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党务知识测试,达到以考促学、以学促干的目的,有力提升了全市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人员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全市今年组织××期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培训班,每年轮训非公党组织书记,有效增强了党员、党务工作者特别是党组织书记的党性意识、主责主业意识,提高了党务工作者开展工作的能力。

(五)示范点建设亮点突出。

指导非公经济组织党支部重点围绕《X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手册》确定的非公经济组织党支部建设××项标准××条规范,和《××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操作指南》、《××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对标争创台账》,深入扎实做好学标对表、争创达标工作,全面提升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水平。按照“X党建”平台要求,指导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主题党日、换届选举等制度,教育党员增强组织观念、遵守组织纪律。××月××日××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在××举办一期全市非公经济组织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示范培训班,培训全市党务骨干

××名,××月××日召开了全市非公经济组织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启动会。按照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要求,以点带面、抓点示范,着力打造全市非公党建示范点,做到示范点建设有亮点、有特色。注重将示范点建设与产业开发、精准扶贫紧密结合,重视在各行业领域建设示范点,目前打造省级党建示范点××个,市级××个,县级××个,市级党建示范基地××个。深入调研全市非公经济党组织,并从中选取了××户党建强、发展强非公企业党组织典型代表,将其“围绕发展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党建工作编印成精美的《××市党建强、发展强典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情况》宣传册,广泛进行了宣传。

三、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突出问题及原因

通过开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我市在非公经济领域打造了一支稳定可靠的党务工作队伍,建成了一套可行管用的基本制度和一批标准规范的党组织活动阵地,有效提升了非公领域广大党员的素质能力,壮大了非公党员队伍,使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进一步推进了从严治党向非公经济领域延伸,整体推动了全市非公企业“党建强、发展强”。但是,相较于农村、机关和国有企业等领域,非公企业党支部在标准化建设工作中暴露出“组建难、巩固难”、“党组织小,党员少”、“党务力量少,能力不足”、“经费少,阵地建设滞后”等问题,部分非公企业党组织运作不规范、弱化。

(一)党建基础薄弱。

近年来,按照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要求,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迅猛,符合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行业组建、商会组建的非公企业,我市组建率基本达到100%。由于一些非公企业的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党务工作者力量配备不足,个别党组织由于党员人数少,缺乏合适的党组织书记人选,或企业主不够支持等,造成党组织运作不规范。

(二)党务工作者能力不足。

目前绝大部分非公企业党支部书记都是兼职,从事党务工作的精力不够,经验不足,有开展党务工作的热心,但缺乏开展党务工作的能力和素质。且部分党务工作者思想认识不到位,非公企业后备党务干部缺乏,直接影响了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

(三)党员队伍不稳定性。

由于非公企业本身特有的经营活动不稳定性、从业人员流动性、工作岗位非固定性等因素,造成部分非公企业党员人数少,流动性大,对企业认同度低等情况,同时,部分党员党性意识和主体意识弱化,一定程度地制约和影响着党支部的工作。

(四)工作保障不足。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着资源缺乏、经费不足的实际困难,绝大部分党组织靠下拨党建工作经费和党费返还来开展组织活动,能够得到企业财政经费支持的较少。由于缺少必要的人力、物力支撑、阵地保障和时间保证,党内活动开展困难。

四、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思考

针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将按照省市委和局党组的安排,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通过标准化的执行,督促非公企业党组织不断改进和加强自身建设,规范运行,提高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一)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指导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和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X代表团,特别是习总书记视察X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践行“两个维护”,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非公经济组织中贯彻落实。同时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立足非公经济组织党员实际,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常态化制度化,着力解决信念不坚定、宗旨不牢固、使命感不强、初心淡忘、担当不力、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好等问题,教育广大党员悟初心、守初心,明使命、担使命,争做改革先锋、发展先锋、诚信先锋、助推脱贫攻坚先锋。

(二)扩大“两个覆盖”。

大力破解非公经济党组织巩固难和组建难“两难”情况,不断壮大党员队伍,以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和专业市场为重点,对已建的非公企业党组织进行规范化管理,巩固和提高党组织的覆盖成果。对未建立党组织的,积极创造组建条件,创新组建方式,开展党的活动,多途径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覆盖”。对暂不具备单独组建党组织条件的,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方便开展活动的原则,大力发展联合党支部,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努力实现覆盖率年底达到××%的目标要求。

(三)加强标准化建设。

围绕《X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手册》确定的非公企业党支部建设标准,在每一个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中深入开展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扎实做好学标对表、争创达标工作,全面提升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水平。

(四)充分发挥“两个作用”。

持续开展“三岗联创”活动、三亮活动、“万名干部进企业,帮扶项目促发展”活动和“千企帮千村、党建促脱贫”三年行动计划,引导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在服务发展和服务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政治引领作用,组织广大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积极

建立党员责任岗,创建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进一步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

(五)不断强化队伍建设。

把党性观念强、懂经营会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特别是管理层党员选拔到党组织书记岗位,拓宽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选派渠道,在市场监管系统内选派的基础上,协调组织部门从党政机关干部中选派一批政治素质高、党性观念强、热爱党建工作的干部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强化工作指导。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月中旬将再举办一期全市非公党建工作骨干培训班。

(六)开展非公党建工作督查。

本月将开展一次全市非公党建工作大督查,对县区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非公党建工作督导检查,重点检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非公党建工作部署要求、推进“两个覆盖”、开展“万名干部进企业,帮扶项目促发展”活动、“千企帮千村、党建促脱贫”三年行动计划和“三岗联创”活动、加强党组织书记和党建指导员队伍建设等落实情况。

第五篇:法律援助工作站规范化建设实践与思考

法律援助工作站规范化建设实践与

思考

法律援助工作站规范化建设实践与思考

法律援助工作站,是构成法律援助网络的基础性单元,是构建“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的重要环节,是服务群众“八件实事”的具体体现,是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助的最前沿平台,是法律援助工作能够实现全覆盖的基本要求。近年来,随着法律援助纳入民生工程,法律援助网络建设得以逐步完善,全市共计建立乡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282个,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法律援助求助难的矛盾。为推进法律援助站有效开展工作,近年来,绵阳市积极开展规范化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并在梓潼先行开展规范化建设试

点,本文通过对梓潼县规范化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就如何巩固和发展已有成绩,改进和完善运作方式和管理体制,提高整体效能,推动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的全面发展做一粗浅探讨:

一、基层法律援助站建设的网架结构

法律援助网络,中央、省、市、县都设置了法律援助中心。县的法律援助中心,实为基层法律援助网络的枢纽,乡和县级有关单位、部门的法律援助工作站,是基层法律援助网络的重要结点,是连结困难群众与县法律援助中心的桥梁和通道。自202_年开始,根据梓潼县县委办、政府办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精神和绵阳市司法局的安排部署,梓潼县各乡相继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与司法所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司法助理员兼职法律援助工作。截至202_年底,梓潼县全县已经建立起了规范化的法律援助工作站39个,其中乡32个,经济

开发区1个,县级有关单位、部门6个,设置了村法律援助联络员329名,覆盖了全县所有城乡街道、社区居民、农户家庭。在全县范围内法律援助网络实现了无缝衔接,体现了现代社会管理的网格化管理理念,在全县的城乡,包括边远地区,都有人在从事法律援助工作。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建立,完善了基层法律援助的网络架构,是法律援助网络面向基层的有力结点,为梓潼县的法律援助工作带来了显著变化。

二、规范化法律援助站作用突显

法律援助的范围扩大,渠道畅通。过去,由于地域因素的影响和工作条件的限制,县法律援助中心的援助难以顾及到广大农村群众。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建立后,在各个村委会设立法律援助联络点,由村委会书记或者主任担任法律援助联络员,借助他们熟悉情况、贴近群众的优势,为法律援助工作进行宣传并为困难群众和法律援助工作站“牵线搭桥”,传递信息,扩大和延伸覆盖面,极

大地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仅202_年,梓潼县各法律援助工作站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80余件,占全县所有法律援助案件的70%,有效地缓解了基层困难群众寻求法律援助的迫切需求。

对法律援助的认知度提高,意识增强。几年来,通过开展“法律援助进农村,进社区”、派发法律援助宣传资料和法律援助联系卡、法律援助宣传、法律援助联络员培训等活动,让法律援助进村入户、走近群众,有效地提高了法律援助在群众中的知名度。过去领导干部知道法律援助制度的都较少,更不要说广大的普通群众。这几年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加之村、居联络员的走村入户的宣传和协助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助,再加之近几年县法律援助中心受理、办理了大量的法律援助案件的影响,法律援助这项制度的群众知晓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如黎雅法援工作站把法律援助的成功案例,制成专题公示栏目,向公众开放,收到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通

过不断的宣传,城乡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援助意识普遍增强,逐步形成了依法维权的良好习惯。近两年,群众到各法援工作站咨询法律问题的数量不断增多,仅202_年就达9000多人次。

司法所职能得到进一步充实。司法所担负着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法制宣传、法律援助等多项工作职能。过去,部分司法所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形式比较单一,个别甚至出现空白。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后,县法律援助中心不断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设置工作日志,加强规范管理和业务指导,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一些司法所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在预防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引导群众依法维权工作中的独特优势,成功调处了多宗典型案件。如:202_年12月至202_年2月,双板乡法律援助工作站就成功处理了农民工集体讨要工资案件、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雇佣关系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等4起重大法律援助案件。乡法律

援助工作站成立及规范运作后,及时主动为受援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有效地控制了矛盾的恶化,化解了社会矛盾。

三、法律援助站面临问题不可忽视

制约法律援助工作站发展的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等瓶颈问题亟待解决。根据县两办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精神,将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定性为“依托乡镇司法所设立的,代表乡政府管理和组织实施本辖区法律援助工作的机构”。对今后进一步加强全县法律援助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对切实加强法律援助机构建设提出指导意见,“明确在各乡镇司法所加挂法律援助工作站牌子”。据此理解,则法律援助工作站相当于基层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然而,目前司法所是县司法局在乡的派出机构,法律援助工作站既然是依托司法所设立,在人员、经费上要得到人事、编制、财政部门的完全认可,实践中存在着巨大的障碍和困难。

工作站履行职能的主动性和工作效率

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认识不到位导致工作不到位,也就谈不上工作的设想和创新;二是对新时期法律援助工作的内涵认识,仍然局限于固有的内容和模式上,工作方式也比较单一,简单地认为法律援助工作就是办理案件,假如群众在这方面的需求不多,法律援助就难以开展;三是工作人员普遍缺少系统的业务培训,部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未能适应法律援助工作的需要,对工作的标准和要求把握不准不严,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四是司法所人手不足却兼顾着其他繁重的工作,在客观上造成疲于应付,不利于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的长远发展。

规范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完善。随着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的迅速发展,工作站的规范化建设是否跟上形势发展的步伐,对全面发挥其工作效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原有的某些规章制度在科学性、合理性和操作性等方面已显得

滞后,需要及时修改调整。202_,梓潼县司法局法律援助管理将调研制定和修改《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管理办法》,其他应当制定的制度有待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如工作站的内部管理、法援联络员的业务培训制度、考核奖惩等。

三、改进法律援助站工作的对策建议

增强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也随之产生。房屋拆迁纠纷、征地补偿纠纷、劳动纠纷、家庭婚姻纠纷、社会职工保险等人民内部矛盾大量出现,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在这些不稳定因素中,有相当一部分源于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普遍文化素质不高、经济贫困、表达意愿和依法维权的能力薄弱,在利益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或者因为经济困难无法获得法律帮助之时,上访就成了他们最低成本的维权“武器”。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处理不好则极

易激化为群体性事件,引起一系列消极的连锁反应。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从保护人权和实现司法公正的角度理解法律援助,而对其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所起的作用却认识不深。在实践中,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帮助他们实现诉求、解决纷争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整合社会资源,调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过程。法律援助机构通过宣传政策和法律法规、解答法律咨询、进行案件代理,搭起了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沟通联系的桥梁,特别在处理化解某些群体性事件过程中,更发挥了疏导矛盾、消除对立情绪、指引合法维权途径的独特作用。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元素,就是各个社会阶层的平等共融、和平相处,法律援助作为一项保障社会弱势群体获得法律帮助的社会保障制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消除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某些“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满足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需求,这不仅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开展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的意义所在。

加强协调沟通,多方解决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的“瓶颈”问题。根据四川省司法厅的信息,今年四川省人大将对《四川省法律援助条例》进行修改,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的覆盖面。要认真学习新的《四川省法律援助条例》,弄懂弄透法律援助的各项规定,严格执行《绵阳市法律援助程序细则》,逐步将法律援助工作站列入乡镇编制序列,解决基层法律援助工作发展中经费投入、人员编制、办公场所不足等“瓶颈”问题,促进法律援助工作在乡基层可持续发展。

当前,由于各地在思想认识、具体操作及所遇难到的困难都不尽相同,因此,要实现这一转变应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进行。鉴于短期内难以完全实现这一转变,建议采取以下办法加以解决:一是从政策层面寻求支持。司法行政主管部门应商请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为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在沟

通协调中提供权威性的依据;同时抓住法律援助属四川省全省的“民生工程”契机,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加强与编委、人事、财政等部门的联系,争取理解支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二是可适当增加基层司法所的人员编制,使每个司法所有1到2名专职人员从事法律援助工作,缓解这方面的燃眉之急。三是切实加强对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的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对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汇总归类和分析调研,制订出细化的、操性性强的措施。

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基层法律援助工作。一是要拓宽工作思路,发掘自身潜力。当前,法律援助的职能作用已不单体现在诉讼环节的介入、帮助弱势群体解决打官司难这单一的模式上。实践中,其另一项很重要的职能作用——预防和调解作用,已越来越明显地发挥出实效来。一方面,在处理矛盾

纠纷的过程中,法律援助主动介入,为群众提供正确的法律引导,防止了矛盾纠纷的扩大和激化,访、调、援工作机制的建立,效果已经初步显现,还需加强和完善。另一方面,通过参与各种纠纷的调解,促成双方协商和解,避免诉讼程序的启动,不仅降低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也减轻了审判机关的工作压力。二是要结合区域特点,拓展服务空间。各个乡镇的地域环境、地区经济结构、城乡居民的比例以及群众对法律援助的需求等等,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基层法律援助工作发展不平衡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只要把工作思维从旧的模式中解放出来,因地制宜,勇于尝试,就必定能走出一条有特色有成效的创新之路。三是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援助方式。开展不同形式的法律援助活动,不仅适应了困难群众不同层面的法律需求,也与和谐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要求相适应,有利于提升法律援助工作的整体效能,扩大社会效果。

着力加强规范化建设,促进基层法律援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目前,基层法律援助工作已经步入发展完善的新阶段,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就应当是抓规范化建设,以规范促发展,向管理要效率。县司法行政机关和县法律援助机构是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规范化建设的执行者和责任人,要按照四川省司法厅《法律援助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的要求,逐个清理和核实法律援助工作站的硬件设施设备、清理和细化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做到法律援助的宣传、咨询、申请审查、经济困难的调查、对工作站人员及联络员的培训、考核以及各项登记、录入等一系列工作均有章可循,均有时限及质量要求,进一步调动法律援助网络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的质量。、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转变作风、司法为民”和“走基层、办实事、解难题、惠民生”以及“法律七进”活动的开展,主动融入活动之中,扎实开展法

律援助工作。特别是在法律进学校、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法律进企业、法律进寺庙等具体活动,法律援助工作站都有可为之处,应充分发挥法律援助的独特优势,搞好宣传、扩大影响、搞好服务。

班组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实践与思考(合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