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文化 > 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的真实含义
编辑:蓝色心情 识别码:83-571575 企业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 2023-07-11 12:38:32 来源:网络

第一篇:企业文化的真实含义

企业文化的真实含义

在一次企业文化研讨会上,一位学员带着挑战性的口气跟笔者说,企业文化建设应该能够提升企业利润,否则企业文化有什么用?笔者回答,诚然,企业没有利润无法生存,但优秀的文化不是说要排斥利润,而是应该有超越利润之上的追求,优秀的企业应该能够平衡制度与文化、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笔者在多年的企业文化咨询和培训实践中发现,虽然现在大家很关注企业文化,但是究竟什么是企业文化,为什么建设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有什么作用,还是没有正确的认识。

我们常听那些跨国公司或者国内优秀企业在标榜自己公司的企业文化,但最近传出的联想大裁员,让人怀疑联想是否做到了“以人为本”;兼并了安达信的普华永道,竟然上演了员工怠工罢工一幕;有人公开质疑海尔的“服务”,认为那不过是炒作而已,甚至有海尔离职的员工在网上大揭“黑幕”。这些优秀的公司都有这样的文化,我们还向谁去学习,有学什么? 虽然企业文化现在越来越得到企业界的关注,各种观点也很多,但是有谁能说得清企业文化究竟是什么呢?很多企业一方面标榜自己的企业文化,一方面又由于业绩亏损、失信顾客而遭到口诛笔伐。有人说企业的目标是为了效益最大化、股东利益最大化,但优秀的企业文化却更为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那究竟企业文化是什么,企业又为什么要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呢?让我们一起来寻找企业文化的“真相”是什么。

首先,企业文化也是一种管理思想和方法,是为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为实现企业的短期与长期目标服务。众所周知,管理很复杂,为什么呢?因为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人是很复杂的,俗话说“人心隔肚皮”,有的人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但有的人则是恩将仇报,有的言必行、行必果,但有的人则是口蜜腹剑、心口不一。你一直器重、努力培养的干将,明天就可能不辞而别,跑到竞争对手那里,打你个措手不及。高明的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高潮的领导技能,也就是把“人”管好。但怎么才能管好这么“复杂”的人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要明白一个员工为什么想在一家公司工作,主要因素有两个:首先是感性因素,他感觉这家企业有前途,人际很好,氛围融洽,呆着舒服;其次是理性因素,他能在这家企业得到想得到的东西,包括薪酬、福利、培训机会、发展空间等等。前者要靠企业文化、企业愿景这些软要素来激励和凝聚大家,后者就要靠人力资源管理,包括薪酬、考核、任免等制度和机制,让员工感觉在这里有前途,能够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和价值。

既然企业文化主要是用来凝聚人心、激发士气的,那么企业文化究竟是什么呢?

如果说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就是:企业文化是企业共同遵守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说起来简单,但真正领悟这句话的意思并且能够塑造优秀文化的企业,真是少之又少。

这个定义实际上包括三个层次: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首先,价值观是企业文化中是相对稳定的要素,比如企业提倡“诚信、团队、合作、创新”,都是企业的一种价值观念,也就是企业发展的最高指导原则,长期应该保持不变,除非企业经历

了转型、重组等大的变革;其次,信念是支撑企业价值观的各种信条、观念,比如人才观、发展观、竞争观、营销观等,必须结合企业的行业特点、市场状况、竞争对手等来动态调整,是企业发展与竞争策略的指导思想;很多企业的文化建设只是停留在这两个层面,但是却忽略了企业文化的最重要部分——行为方式,行为文化是企业文化中最真实、最直接和最重要的部分,一个企业真正的文化其实并不是那些冠冕堂皇的“书面文化”或者“口头文化”,而是企业员工的行为方式,企业可以提倡“创新”,可真实的文化却是“小心驶得万年船”,企业可以提倡“团队”,可真实的文化却是“山头林立,各自为战”,可见如果忽视了理念与行为的一致性,企业文化就成为了形而上的“摆设”。

很多时候大家对企业文化说的太多,但总抓不住关键,企业文化好像很有用,但又好像什么用都没有。是这样吗?其实企业文化更类似于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催化剂”不能让无法发生化学反应的两种试剂发生反应,但却可以加快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的试剂的反应速度,提高原料利用效率。企业文化也是这样,很多问题必须由制度规范、战略规划、流程再造、兼并重组来解决,是硬性的,文化无法解决这些问题;但是有些企业业绩很好,薪资很高,可员工流动率还是很高,工作氛围差,满意度低,这就要靠文化的力量。通过注入优秀的企业文化,打造共同愿景,激活组织氛围,鼓舞员工士气,指明前进方向,让平庸的企业变得优秀,让优秀的企业变得卓越。

很多企业对企业文化是又爱又恨,爱的是大家都在提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奉若神灵,期待着通过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但是往往花了钱又看不到效果,于是开始恨那些“咨询顾问、专家学者”,认为企业文化“虚而不实”,只能说,不能做,因此把企业文化打入“冷宫”。

企业文化建设能否摆脱“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这就需要在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基础上,正确对待企业文化。

首先,不要迷信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解决不了你产品销售的问题,解决不了你人员流失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你财务紧张的问题?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建设企业文化?很简单,因为企业文化能解决人的问题,尤其是观念的问题。“道不合不同与谋”,这是中国人的古话,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没有相同的观念,企业只能分崩离析,无法形成合力。

其次,不要糊弄员工。不要以为企业文化只是说给员工听的,不要以为企业文化只是展示企业形象用的,企业文化就是高层的做事风格,“上梁不正下梁歪”,高层以身作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关系到企业文化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再者,不要貌合神离。有些企业说的实一套,但做的是另外一套,心口不合,内外不一,这样的文化不但不能凝聚人心,反而会削弱领导权威,破坏企业氛围。

最后,打造执行文化才是根本。企业文化离不开企业管理,管理与文化,本身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文化讲求氛围和心理契约,管理则讲求制度和外部规范,但这两者必须有机融合,文化中有规范,规范中有文化,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文化建

设落到实处。文化离开管理的方法和策略会成为空中楼阁,管理离开文化的指导会沦落为赚钱工具。因此,把优秀的文化理念转换为企业的各项制度、员工的日常行为、企业的各项流程,这样才能形成执行文化。

作为一名企业文化的咨询顾问,笔者走过很多企业,很多时候企业里的管理人员都跟我说,“为什么感觉企业文化这么虚”呢?我总是回答到:“不要把企业文化想象的很神秘,你的一言一行其实都代表了你们公司的文化。要把企业文化做‘实’,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把你们公司的理念转化为相应的制度和流程,并且坚决地执行下去。企业文化建设的难点和关键不在于提炼好听的理念,而在于究竟企业是否认为这样的理念是对的,并且有勇气改变自己。改变自己是很难的,改变企业就更难了,因此,企业文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如果决心进行文化建设,那就做好先从自我革命开始,他的困难程度一点也不亚于一次企业变革和重组。请问你准备好了吗?”

第二篇:企业文化及其含义

一、企业文化及其含义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包括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和发展目标等的总和。同时,企业文化还是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沉淀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企业的意识形态。企业领导者把文化的变化人的功能应用于企业,以解决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就有了企业文化。简而言之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所特有的哲学思想和性格特征。这是企业战略决策与经营政策的内驱因素,也是企业一切制度有效运作的基础。它是凝聚员工精神的领袖,是员工行为的航向灯。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核心资源。实践中一个企业要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进行战略的管理,而战略的管理需要一个文化氛围的支撑。实践证明,虽然一般的企业都有与其匹配的企业文化,但是杰出的企业都有着强有力的企业文化。特别是当企业的外在竞争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企业文化也需要得到相应的改变。具体来讲,企业文化具有以下内涵

(一)企业文化是包装企业是产品,企业文化是产品外面的包装,详细的“核心价值观、基本价值观”等是包装上的说明文字。这样的包装,有利于推广企业这个产品,树立企业形象,增加企业在市场中、在政府中、在客户中、在员工中的竞争力。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上,企业文化是传达管理者思想的最好方式。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管理者是没有思想的,有自己思想的老板,企业一定有自己的性格和特点,有某种文化。所以站在企业是个产品的角度来看,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包装。

(二)企业文化是规矩企业文化是公司中不成文规矩的集合。管理者要统一整个企业的思想,要求大家按照管理者的意志动作。因此,企业中制定了很多规章和制度。但是所有这些规章和制度,都有一个基础,这个基础是管理者的思想。但在企业中还有很多不成文的规矩。把这些规矩进行集中,进行提炼,就总结出了企业文化。中层管理人员在处理彼此关系时,要遵守一定的规定,还要符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矩。这时候,企业文化就起着润滑剂的作用。它使得双方保持沟通平台,减少企业中的纷争。这样,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相互配合,使得企业降低管理成本,提升了企业的执行力。

二、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

(一)企业物质文化企业物质文化是由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它是一种以物质为形态的表层企业文化,是企业行为文化和企业精神文化的显现和外化结晶。包括企业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企业器物(企业产品、企业生产资料、文化实物)、企业标识(企业名称、企业象征物)。

(二)企业行为文化企业行为文化是企业人只在生产经营、人际关系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是以人的行为为形态的中层企业文化,以动态形式作为存在形式。包括企业目标、企业制度、企业民主、企业文化活动、企业人际关系等。[

(三)企业精神文化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一种企业意识和文化观念,它是一种以意识形态存在的深层企业文化。包括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及企业道德等。

第三篇:企业文化的含义

企业文化的内涵

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文化有许多不同的认识和表述,对企业文化的解释也多种多样。特雷斯·迪尔的《企业文化一现代企业精神支柱》一书中指出:“企业文化应该有别于企业制度,企业文化有自己的一套要素,即价值观、英雄人物、典礼仪式、文化网络。这四个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分别是: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英雄人物是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者;典礼及仪式是传输和强化企业文化的重要形式;文化网络是传播企业文化的通道。

美国学者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在《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指出:“所谓企业文化通常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同理,所谓部门文化就是指企业中一个分布于各个职能部门或地处不同地理环境的部门所拥有的那种共同的文化现象。

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魏杰在其所著的《企业文化塑造》一书中给企业文化下了这么一个定义: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也就是说,企业信奉和倡导,并在实践中真正实行的价值理念,就是企业文化3。

中国学者刘光明在《企业文化》中指出:“企业文化是一种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之中形成的组织文化。它所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为该组织成员所共同认可。总而言之,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以企业的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

从以上国内外学者给企业文化下的定义来看,他们的侧重点或者着眼点各有不同,涵盖面也不尽一致,但是从整体上看,在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上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一种共有的价值观,是企业员工共同的信仰,它是指导企业和企业人行为的哲学。总之我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它是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复合体:

(1)企业文化的物质层,即企业物质文化,是由企业职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企业文化。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果,它是企业物质文化的首要内容。其次是企业创造的生产环境、企业建筑、企业广告、产品包装与设计等,他们都是企业物质文化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1.现代意义的产品;2.企业环境和企业容貌;3.企业生产环境;

4.技术、设备现代化与文明程度。

(2)企业文化的行为层,即企业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包括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从人员结构上划分,企业行为中又包括企业家的行为,企业模范人物的行为,企业员工的行为等。企业的经营决策方式和决策行为主要来自企业家,企业家是企业经营的主角。企业模范人物是企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行为在整个企业行为中占有重

要作用。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企业员工的群体行为决定企业整体的精神面貌和企业文明程度。

(3)企业文化的制度层,即企业制度文化,既是人的意识与观念形态的反映,又是由一定物的形式所构成,是塑造精神文化的主要机制和载体。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制度三个方面。企业领导体制的产生、发展、变化,是企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文化进步的产物。企业组织机构,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包括正式组织机构和非正式组织机构。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时所制定的、起规范保证作用的各项规定或条例。企业的制度文化也是企业行为文化得以贯彻的保证。同企业职工生产、学习、娱乐、生活等方面直接发生联系的行为文化建设得如何、企业经营作风是否有活力与制度文化建设有很大关系。

(4)企业文化的精神层,即企业精神文化,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在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念、企业风貌等内容,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它是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的升华,是企业的上层建筑。企业精神是现代意识与企业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它是企业现实状况的客观反映;是全体员工共同拥有、普遍掌握的理念;是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具有独创性和创新性;具有时代性。企业经营哲学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提升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企业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物关系上形成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

第四篇:企业文化含义新论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企业文化含义新论

作者:徐 璇 柳清泉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10期

[摘 要]企业文化是一个让人既着迷又困惑的现象,广为人知的多种说法依旧说不清、道不明。在该文中,企业文化被作者新定义为企业组织中人们的广泛、经典的心理和行为结构以及由此构成的整体氛围。或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中人们的群体心理和群体行为习惯。

[关键词]企业;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含义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第五篇:浅论企业文化的含义

浅论企业文化的含义

(2009-11-10 17:17:02)

在当前异常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通常在企业制定出好的战略和拥有先进的技术之后,决定企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就是员工的工作态度和企业的运行效率,而企业文化对这两个方面则具有重大的影响力。所以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已经成为了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数月之前,我写了一篇博文《论企业管理的三个层次》,根据我多年来在企业的管理经验,企业管理可以体现在三个层次上,即文化管理层次、规则管理层次和指令管理层次。企业文化是所有管理行为的基础,而文化管理则是企业管理上的最高境界。一间优秀的企业在进入成熟期后,其文化层次和制度层次的管理将占有更大的比例。

关于企业文化的概念,目前并没有一种标准的表述。不同的企业家和学者都有可能根据自身的角度和经历作出不同的说明和阐释。比如美国学者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不同部门所拥有的那种共同的文化现象”,威廉·大内认为企业文化是“进取、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为模式的价值观,麦肯锡公司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做事方式”,也有学者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员工共同拥有的观念”。按照目前社会上比较流行的说法,企业文化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但我本人并不完全赞同这种表述,我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创立时形成的,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成熟、完善、演变、更新的,代表着股东的意志,体现着管理者的风格,对员工行为有着引导、激励、规范和约束作用的一整套理念、信仰、精神和规则的总和”。

大家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很容易地看出这个概念与上述流行说法的不同之处。首先,企业是一个组织,企业文化作为这个组织的特征,伴随着企业一同走过它的出生、成熟、衰老和灭亡。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与生俱来,并陪伴企业度过一生,只不过不同时期的表现内容和形式不同而已。其次,无论员工是否认同,企业文化都是客观存在的。当然员工的认同程度决定了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进而影响到了企业的运营效率。所以,可以说长久、成功企业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员工对它的企业文化有着较高的认同度。当然这也是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和最高境界。

“代表着股东的意志,体现着管理者的风格”,这句话也是我理解的企业文化概念中与众不同之处。虽然之前没有专家学者提出过,但其道理并不复杂。股东是企业的创办者和主导者,办企业的根本目的是为股东创造价值。当然随着企业的发展和股东财富的积累,股东的价值观也在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不断地变化着。但无论是金钱,还是名望、地位,都是股东希望通过办企业来追求的“价值”。法律赋予了股东在企业中的特殊地位,而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股东的意志对企业文化的重要影响作用。当然,企业的管理者,特别是作为企业精神领袖的核心管理者,他们对企业文化的提炼、包装、宣贯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他们的管理风格必定会在企业文化中打上深刻的烙印。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血型”,通常都带有鲜明的企业特点。同时它又是存在与有形、无形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企业文化的内涵有虚有实,其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为了方便地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我们可以从以下这几个角度来观察:

首先,企业文化是一种信仰和精神。

这个层次是最难以准确阐述的,它有时很虚,难以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述出来,但又是客观存在的。很多企业在创业期,股东们基于共同的信仰走在一起,虽然这时并没有非常清晰、明确的理念,但大家同心协力杀出一片天地。企业的信仰和精神,经过一段时间的总结和提炼,逐步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从而成为了企业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对外影响到企业的品牌和形象,而且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群体的行为。一间企业是否能够在组织内建立起一种信仰和精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领袖的人格魅力,以及他对企业创业和发展过程的深刻领悟。联想集团是一间成功的高科技企业,也是有着鲜明的文化特征的企业。与所有成功的企业一样,联想的背后有一个伟大的领袖人物----柳传志,联想的文化中也处处体现着柳传志的影子。在联想的初创期,柳传志凭借他敏感的市场洞察力,卓越的判断分析能力,准确地把握住了市场。也凭借其非凡的政治手段,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断躲过激流旋涡,带领联想这艘大船不断走向新的目标。在获得经营上的成功的同时,柳传志也凭借其谨言慎行的做事风格,一诺千金的负责态度,在组织内部获得了崇高的地位,建立起了员工普遍接受的信仰和精神,并通过总结,使之成为联想企业文化的重要内涵。很多人加入联想的动机各不相同,但加入后很快就能够融入共同的信仰,并自愿作为大家庭中的一员,真正做到了“把员工的个人追求融入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之中”。我们通常说最有效率,或者说执行力最强的两个组织形式是宗教和军队,前者基于信仰,后者基于精神和纪律。从柳传志时期的联想来看,可以看到一些类似宗教的影子。比如说在九十年代后期,联想员工提起“柳总”两个字,在心中自发地涌起对家长般的崇拜和景仰,对柳总的决策基本上是自觉地执行,真正达到了“令旗一举,三军齐动”的境界。那时联想各个办公室加班的员工很多,但索要加班费的人员几乎没有。可以说柳在联想内部建立起了教主、家长般的权威,并把员工们各自的思想统一到了共同的信仰上来。另外,柳传志出身于军队家庭,毕业于军校,非常崇尚军队的奋斗、牺牲精神,这也对联想的企业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004年3月,联想集团在经历了互联网战略失败后,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裁员。在裁员时,有一位员工写了一篇名为“联想不是家”的博客文章,在行业内引起了很大的震动。综观这次战略裁员,我个人认为给联想造成最大影响不是裁员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也不是大量人才的流失,而是二十年来所建立起的一种信仰在这一时刻轰然倒地。由此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验证了,以前员工确实曾经把联想当成家了。从此之后,联想企业文化中信仰、精神的含量少了,现实的成分多了。

企业文化是一种信仰和精神,这些信仰和精神也不可避免地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管理者特征。随着时代的变迁、企业的发展、管理者的更替,这些信仰和精神将不可避免的有所改变。企业需要信仰和精神,但不能够僵化地看待这些信仰和

精神。如果我们把一些具有明显时代局限性的东西当成永恒,这种神化的结果必然是“作茧自缚”,阻碍企业的发展。

其次,企业文化是一种理念。

“理念”实际上就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的观点、看法和信念。把企业的信仰、精神,以及企业股东、企业家、核心管理团队对与企业经营相关的观点、看法和信念进行总结、提炼,就形成了企业的经营理念。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很多企业纷纷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网站的内容各不相同,但是基本上都把本企业的经营理念放置在网页的显著位置。企业的经营理念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企业的宗旨,愿景,激励导向等等。但是在各种理念中,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一切理念的根本所在。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组织对待自身及利益相关者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基本要素,是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指导企业运作经营的理论基础,是解决企业在发展中如何处理内外一切问题和矛盾的基本准则。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决定了文化的基本方向,是一个组织能否长期持续发展的基础。企业文化核心的产生源于一个企业的缔造者对于企业事业的假设,支持企业使命远景的实现。

关于核心价值观,我认为:

1、它必需是企业核心团队或者是企业家本人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是企业家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身体力行并坚守的理念,如有些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中有“诚信”的字眼,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并没有体现出诚信的行为,那么它就不是这家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从这个角度说,核心价值观不能够去追求时尚,世界五百强企业有的核心价值观不一定就是你的核心价值观,如创新、以人为本或追求卓越等,它可以是你价值体系的一部分,但并不一定是你的“核心”价值观。

2、核心价值观必需是真正影响企业运作的精神准则,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此它一旦确定下来就不会轻易改变。

3、所谓核心,就是指最重要的关键理念,数量不会太多,通常最多是五到六条。

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是既有区别,又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价值观是企业精神的前提,企业精神是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价值观具有分散性和内隐性,如存在的价值、工作价值、质量价值等,它是人们的信念和追求。但企业精神则不同,它比较外露,容易被人们所感觉。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共同构成了企业文化的核心。

再次,企业文化是一种行为规范,而行为规范往往以原则、制度、规章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这些行为规范,来引导和约束员工的行为,建立企业的秩序,营造内部和谐的竞争环境。关于这方面,很多书中都有介绍,我就不多说了。

企业文化的真实含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