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名人传》读后感:英雄史诗,伟人情怀(共五则范文)
编辑:前尘往事 识别码:76-1089915 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8-03 15:13:14 来源:网络

第一篇:《名人传》读后感:英雄史诗,伟人情怀

在阅读完一本名著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快来参考读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名人传》读后感:英雄史诗,伟人情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早就听闻家喻户晓的《名人传》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罗曼·罗兰,我也因此慕名而来细细品读这本让世人“呼吸英雄气息”的名书。

《名人传》又名《巨人三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英雄传记”。

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贝多芬传》,因为我也是学习音乐的,我能能够理解贝多芬的心情,同时,我也十分同情贝多芬的生活遭遇。他为了事业,多次被爱情抛弃,肉体与精神双重打击,都反映在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如《英雄交响曲》、《幻想奏鸣曲》等。一部部伟大的作品为他赢得了无上的光荣。然而,与这种荣耀伴随的却是悲惨的事情:亲友离散,听力全失。但这一切都不能使他向命运屈服。他仍旧埋头于创作之中。他用非凡的勇气和毅力,创造了无数伟大音乐篇章。可以说,贝多芬除了是“乐圣”之外,还堪称为“乐神”,只不过直到贝多芬的生命燃烬为止,他依然未曾享受到生活上幸福美好的时光。

《名人传》的三个传主,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雕塑家,一个是文学家,他们各有各的`领域,看似毫不相干,但在情感生活及精神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他们或遭受病痛的折磨,或遭遇命运的捉弄,或承受思想与精神的困扰。他们有着共同的命运图式和方向。但是,在他们身上,都体现出了一种顽强的生命力,一种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悲天悯人的伟大情怀。

他们,是英雄,但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英雄,而是倾心为人类共同事业服务的“人类的忠仆”,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名人传》读后感:英雄史诗,伟人情怀】相关文章:

1.关于伟人读后感

2.《伟人的足迹》读后感

3.走进伟人的作文

4.伟人爱国的作文

5.精选读后感:名人传

6.名人传优秀读后感

7.《名人传》读后感300字

8.名人传的读后感

9.《名人传》读后感3篇

第二篇:伟人的情怀

《伟人的情怀》教学设计

《青山处处埋忠骨》 《毛主席在花山》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以及毛泽东普通群众的情怀。

2、了解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对毛主席的敬仰之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七律〃长征》《开国大典》两篇课文,领略了毛泽东主席作为诗人和领袖的风采,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

(出示课题:

19、青山处处埋忠骨)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新课

1、课前,老师让大家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指生回答(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毛岸英遗体归葬的抉择过程。)板书:老年丧子

2、在青山的掩映下,让我们再次回顾抗美援朝战争。(师补充资料)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不仅我国人民激动自豪,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都高兴万分。可是,一向推行强权政治的美国却坐立不安,妄想把新生的中国扼杀在摇篮中。1950年6月,新中国成立才8个月,美国纠集了15个国家公然发动朝鲜战争,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并侵占了我国的台湾省。1950年10月8日,党中央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胜利。然而,在战争中,志愿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约有12万志愿军长眠在朝鲜的土地上。其中就有毛泽东深爱的长子——毛岸英。(出示图片)请看,这就是毛岸英同志。

3、同学们,人生最大的痛苦,莫大于老年丧子,儿子牺牲的消息对主席来说,简直就是个噩耗。此时此刻,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主席此时的心情吗?

(悲痛欲绝、心如刀绞、撕心裂肺等等)板书:无比悲痛

4、是的,主席失去爱子的痛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那么,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主席此时悲伤的心情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这些句子,读一读,在小组内谈谈自己的体会。

5、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谁来交流一下?

(1)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一位近60岁的老人,听到爱子牺牲的噩耗,不说话,不吃饭,只是不住的抽烟,谁不为之难过?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几句话?(放慢语速,用低沉悲伤的语调读。)应抓住哪些重点词来读?指生试着读一下。(学生评价)请同学们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话。

(2)岸英是他最心爱的长子。当年,……这次怎么会…… 这是老人对爱子的回忆,反映了岸英成长中经历了许多磨难。以前儿子都能归来,这次真的不能回来了。这位老人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这些回忆也表现了毛泽东的无比悲痛。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3)“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这一段,作者是通过什么来刻画人物形象的?你从中又体会到什么呢?(指生回答)

师小结:老人不愿意相信爱子已死,一声一声想把儿子唤醒。老人的这种悲痛能不感染我们吗?请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同学们,伟人也是血肉之躯,伟人也有丧子之痛。以上作者通过对主席的动作、语言的刻画,反映了主席的无比悲痛,写出了主席的凡人情怀。板书:凡人情怀

6、就是在这样痛不欲生的情况下,两封接踵而来的电报使主席面临一次重大的抉择。(1)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第七自然段——主席艰难抉择的过程。

(2)谁来谈一谈你的感悟。(指生回答)

主席作出了怎样的抉择?(板书:葬身异国)你觉得主席做出这样的抉择,心情是怎样的?(主席的心情是痛苦的、矛盾的。)那就让我们读出这份痛苦、矛盾的心情吧。(指生读,齐读)

设计理念:这样设计,目的是让学生理解,作为一国的领袖、国家的主席,毛主席把牺牲的儿子埋在国内是无可厚非的。但他强忍悲痛,一切从大局出发,理智地处理了自己的情感。

7、同学们,中国人最讲究回归故里,然而,朝鲜战争中牺牲了那么多的战士,不可能将他们一一带回国安葬,作为主席必须带好头,把岸英葬在朝鲜,为老百姓做出榜样,同样也能增进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所以,痛苦的抉择之后,毛主席签下了这样一句话:“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请大家齐读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指生回答: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需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

师小结:一位国家主席,爱子牺牲在异国,完全可以把孩子运回祖国安葬,借此机会,最后看一看儿子的遗体。可是,毛泽东身为国家主席,却不搞特殊。这也正是伟人的非凡之处。板书:伟人胸怀 设计理念:这样设计,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理解诗句的意思来感受主席的伟人胸怀。

8、做出这样的抉择,主席的心情是痛苦的,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读这一段时,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悲伤的语气)请同学们再读这一句,读出悲伤的感情。

9、这一夜对主席来说,肯定是一个不眠之夜。透过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我们仿佛看到了夜深人静时,一位慈爱的父亲在床上辗转反侧,仿佛听到了漫漫长夜里,一位慈爱的父亲在床上失声痛哭。)

10、教师小结:

敬爱的毛主席老年痛失爱子,尽管他可以把岸英运回祖国安葬,但是他却像普通老百姓一样,让爱子在异国安葬。主席这种伟人的胸怀、博大的胸襟值得我们学习。

三、朗读课文,回归整体。

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主席那凡人的情怀和博大的胸襟。

同学们,《青山处处埋忠骨》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主席的凡人情怀、博大胸襟。那么,《毛主席在花山》又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怎样的主席呢?课前,老师布臵了预习,现在,请同学们默读一遍课文,想一想:文章写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几件事?文章哪些地方令你最感动?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一、汇报交流,指生回答。

第一件事:让警卫员把到别处碾米的群众请回来;(板书:请群众回来碾米)

作者是通过什么来刻画人物形象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等)请你找出相关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并谈一谈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指生回答)

师小结: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和神态的描写,充分表现了主席热爱群众,关心群众,把群众放在第一位的优秀品质。(板书:关心群众)第二件事:派警卫员给碾米群众送去茶水;(板书:给碾米群众送茶水)主席家有很多茶叶吗?(学生答:不是,是在南方工作的同志送给主席的,他一直都舍不得喝。)可是,今天主席却把茶叶拿出来送给碾米的群众喝,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学生答:我体会到毛主席对群众的体贴、爱护。)板书:爱护群众

第三件事:毛泽东来到碾米群众中交谈并帮群众推碾子。(板书:帮群众推碾子)这里,作者是通过什么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请你把动作描写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指生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指生回答:我体会到毛主席能够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请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师小结:作者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语言进行细致地描写,更加直接地反映了毛泽东普通群众的情怀,他不仅想着群众,而且能做、会做普通群众所做的生活小事。这是一个多么平易近人的主席啊!板书:平易近人

因此,有一位老人才感觉到这位首长似曾相识。

设计理念:这样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从毛主席在花山的三件事中体会主席关心群众、爱护群众、平易近人的优秀品质,也从中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

二、从毛主席在花山的几件事中,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主席呢?

指生回答:(我深深地感受到:毛主席是一个热爱群众、关心群众、平易近人的伟大领袖。)

三、朗读课文,回归整体。

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毛主席普通群众的情怀。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青山处处埋忠骨》和《毛主席在花山》两篇课文,了解了毛主席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体会到了主席的伟人胸怀、博大胸襟以及他热爱群众、关心群众的优秀品质。这样的领袖不能不令我们佩服,这样的领袖不能不令我们敬仰。这也正体现了主席爱人民,(学生齐说:)人民爱主席。设计理念:这样设计,目的是激发学生敬仰毛主席的情感,更加热爱毛主席。

五、拓展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毛主席的其他故事来读一读。

设计理念:这样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多方面的了解毛主席,从而更加爱戴我们的毛主席。

教后反思:

第六组课文是关于毛主席的一个专题,《青山处处埋忠骨》和《毛主席在花山》是两篇略读课文,学生根据阅读提示,提前预习了课文,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理解,对课文中一些重点句子都进行了简单的批注。因此,能够一节课完成两篇课文的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感觉这节课成功之处在于:

1、资料的恰当引用,使学生对故事背景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2、学生的预习效果好,朗读感悟深刻,这是效率课堂的有力保障。

第三篇:诵读经典,感受伟人情怀

诵读经典,感受伟人情怀

敬爱的评委、老师:早上好!

今天我诵读的题目是《诵读经典,感受伟人情怀》。

中华古诗文,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象征,是传统文化中的绚丽瑰宝。阅,则赏心悦目;读,则琅琅上口;诵,则心领神会;吟,则意气飞扬。

我非常喜欢一首诗歌,那就是毛主席写的《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我每次读来,都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看到了那个指点江山的毛主席,不由地沉醉于伟人那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广阔的胸怀。我仿佛又看到了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献出自己的青春年华,我不禁潸然泪下。

如今我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白了烈士们的血并没有白流。现在的中国已变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我为自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国度,感到光荣和自豪。做为小学生的我们更要好好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将来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贡献力量。

第四篇:英雄情怀

读懂习近平英雄情怀背后的深意

他五六岁时就听母亲讲岳母刺字的故事,“精忠报国”成为他一生追求的目标;他曾到井冈山、大别山、陕北多地缅怀革命英烈,讲述英雄故事,号召大家铭记、崇尚英雄;他说,“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不要让英雄既流血又流泪”。他就是习近平,我们党的掌舵人。

鲜花献英烈,哀思祭忠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踏寻英雄、缅怀英烈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一个个深深的鞠躬,一次次深情的仰望,是习近平对历史的缅怀、对英烈的追思。在他推动下,中国以立法形式设立了烈士纪念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意见》,正式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还有他关于英雄的一系列经典论述,都让我们看到了习近平浓浓的英雄情怀。他本人,就是在英雄精神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人民领袖。在他的引领下,铭记英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正在成为社会的风尚。

英雄情怀,自然发轫于英雄精神的沃土。英雄精神,包含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心中有责、敢于担当的敬业精神,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这是英雄精神的历史密码和遗传基因。一代又一代千千万万个英雄,就是在这种精神孕育下前赴后继、不绝如缕,成为夜空的北斗和奋进的路标。

毫无疑问,习近平的英雄情怀,不仅是他个人一种高尚的心境、情趣和胸怀,值得效法、值得学习;而且,弘扬英雄情怀,对戮力同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也就是说,实现我们的目标,离不开英雄,离不开英雄精神的驱动。

一则,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两个目标,奋斗是唯一实现的路径。而奋斗,就需要英雄精神作动力,就需要英雄精神来支撑。习近平说,奋斗是艰辛的,奋斗是长期的,奋斗是曲折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足见奋斗需要以英雄精神淬炼奋斗者的筋骨。

二则,一段时期以来,社会上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和观点不断出现,有些人以“学术自由”“还原历史”“探究细节”为借口,通过网络、书刊等媒体歪曲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历史,丑化、诋毁、贬损、质疑英雄烈士,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习近平说:“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英雄情怀,就是对歪曲历史、贬低英雄等恶劣现象的坚决回击,能够捍卫英雄和我们民族的尊严。

三则,英雄先烈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我们不断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的源泉,是民族传统美德和核心价值观的杰出践行者,是我们见贤思齐的榜样。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 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厚植英雄情怀,有助形成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社会氛围,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避免和杜绝亵渎英雄的现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我们就是要弘扬英雄情怀、讴歌英雄精神。对英雄心怀敬仰,以英雄对标前行,让英雄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动力。英雄永远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英雄信仰坚定、视死如归,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浩然正气,永远都是创造奇迹的伟力。

202_高考作文预测 | 英雄者,国之干,族之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近段时间,网络上出现了个别人怀疑“狼牙山五壮士”抗日斗争情节的奇谈怪论;对葛振林回忆在山上拔萝卜吃的故事,有的人引申到八路军的纪律作风问题;还有人质疑 “火烧邱少云” 违背生理学,炒作 “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叫嚣“黄继光堵枪眼不合理”……这些言行淆视了视听,并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其恶劣影响。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素材整理1 捍卫英雄烈士名誉荣誉,一个也不能少!202_年 12月 22日,英雄烈士保 护法草案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首次审议。草案对英雄烈士的历史功 勋和名誉荣誉保护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侮辱诽谤英雄烈士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以国家的名义捍卫英雄烈士,法律和正义都不能缺席。每个人心中都应埋下一颗崇尚 英雄烈士、爱护英雄烈士、追捧英雄烈士的 “ 火种 ” ,维护英雄尊严,捍卫烈士圣洁,勇敢 地站出来,团结起来、行动起来,与玷辱英雄、侮辱烈士和辱骂先烈的卑劣行为作斗争。和平勿忘先烈,幸福莫忘英雄。一部熠熠生辉的中国革命史,就是一部浴血奋战的英 雄史。井冈山、太行山、大渡河、狼牙山、上甘岭、松骨峰都可以作证,正是刘胡兰、董 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等一代代英烈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为国捐躯,才换来今天的和平环境和幸福生活。许多英烈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最后化作无名 的墓、无字的坟,用血肉之 躯立起一座座精神丰碑,他们的英雄事迹至今令人景仰,理应受到子孙后代的缅怀、追忆 和崇敬。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贬损英烈,令人痛心。曾经,那件令人发指的侮辱邱少云烈士的事件以及那场关于 “ 军人生理学 ” 的网络思想 “ 辩论 ” ,最终正义赢得了胜利,正道获得了彰显。如今,人们对污蔑英烈、亵渎英烈、仇视英烈的无耻行为依然咬牙切齿、欲以 痛击。

尊重英雄,是中华儿女的天然情结。202_年 9月 30日,是国家设立的首个 “ 烈士纪念 日 ” ,天安门广场举行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202_年 6月,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 准,设立了 “ 八一勋章 ” ,并组织开展首次评选。英雄模范是民族最闪亮的精神坐标。以道 德和法律捍卫英烈尊严,全社会正在营造出认识英烈、关爱英烈、尊崇英烈的新风尚。崇尚英雄就是崇尚正义!追慕烈士就是追慕阳光!如今,很多英雄烈士的感人故事被 印成小人书、故事集,做成动漫、制成卡片,走进了书本、走进了课堂、走进了大街小 巷,人们铭记于心、追捧、尊重、崇拜英雄烈士的 “ 火种 ” 正在熊熊燃起。

每一名英雄烈士都是一束纯净而温暖的阳光!崇尚英雄,尊重烈士,理应成为全社会 共同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追求。今天,仍然值得我们高度警惕的是,仍有一些人利用互联网 恶意制造话题以销蚀意志、质疑崇高、抹杀正义,蓄意虚无历史以否认英雄、嘲弄纯洁, 肆意颠覆价值以矮化人性、丑化英雄,甚至有的人毫无底线地造谣诋毁,无所顾忌地恶意 中伤深埋在我们心中的英雄烈士们。毫无疑问,他们如果不悬崖勒马,迟早都会受到法律 的审判。

一个崇尚英雄的民族,才能英雄辈出;一个敬仰烈士的民族,才会有更多人愿意去牺 牲奉献。应当坚信,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不管环境如何变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 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英雄烈士的光芒必将更加熠熠生辉。作为一个中国人,或许我们当不 成英雄,但我们必须尊重英雄、铭记英烈。捍卫英雄烈士名誉荣誉,一个也不能少!(本文刊于《中国国防报》 202_年 1月 10日第 2版,原标题为《燃旺捍卫英烈的 “ 火 种 ” 》)

素材整理2 崇尚英雄,就是坚守正道

在一个民族的精神谱系中,英雄是醒目的标识;在一个国家的道德天空上,英雄是璀璨的星辰。

哲人有言,英雄的业绩、他们的言论,就是那个时代的精华。的确,英雄是一个民族的“凝结核”。如杨靖宇所言,“革命就像火一样,任凭大雪封山,鸟兽藏迹,只要我们有火种,就能驱赶严寒,带来光明和温暖。”英雄就是这革命的火种,没有英雄的引领,个体的力量就难以凝聚;缺少先锋的领路,前行的方向将难以看清。马克思因此感慨,“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

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我们崇尚英雄,不仅因为英雄引领了历史车轮的前进,更因为英雄身上闪亮的精神光芒,可以穿过岁月、直抵人心。一句话说得好,英雄不是点燃的蜡烛,而是一束纯净的阳光。生命终有逝去之日,蜡烛终有燃尽之时,但“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献身精神、“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豁达胸襟、“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敢刚毅,却可以历经时间的冲刷而凝为不朽。“把历史变为我们自己的,我们遂从历史进入永恒”。以英雄为路标,我们才能廓清思想的迷雾,看清前行的方向;不忘为什么而出发,我们才能激发起向前的无穷力量。

然而,现实中,总有一些人,或是打着“还原真相”“重新评价”的幌子,或是借着“学术研究”“历史考证”的名号,歪曲历史,裁剪事实,抹黑英雄。于是,黄继光堵枪眼“不合理”,邱少云火中捐躯“不真实”;刘胡兰“精神有问题”,雷锋日记“全是造假”;狼牙山五壮士是“土匪”,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更是“把中国踹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种种诋毁之声,不绝于耳。英雄的事迹,不是不能考证和讨论,但要有基本的是非观、价值观。通过混淆视听甚至无中生有来否定英雄,进而否定共同的历史记忆、否定民族的心理积淀、否定集体的价值追求,最终只会让我们的精神家园“血污游魂归不得”。君不见,在当年苏联,青年近卫军英雄奥列格·科舍沃伊的故事,被一些人说成是其母亲编造的离奇骗局;卫国战争女英雄卓娅的事迹被“考证”为假的,称她并没有烧掉德军的马厩和草料,反而烧掉了村民的木板房;就连列宁,也遭到无端的攻击和谩骂。由此带来的,是思想的混乱、精神的虚无、信仰的坍塌。当文明的灯火被吹得七零八落,加剧的却是国家的动荡和分裂。这样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历史不容忘却,英雄不容抹黑。1930年,年仅25岁的共产党人裘古怀,在狱中英勇就义。临终前,他给狱中的同志留下了一封绝笔信,信中写道:“同志们,壮大我们的革命武装力量争取胜利吧!胜利的时候,请不要忘记我们!”一位曾参加过北伐,还因作战勇敢,被誉为“虎胆英雄”的革命者,所担心的,绝不是自己的名字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他所害怕的,是自己用生命追求的信仰、同伴用鲜血守望的初心被后人忘记。在这个意义上,捍卫历史,正是为了开创未来;崇尚英雄,正是为了坚守正道。

素材整理3 崇尚英雄才会诞生英雄

乘着电车驶向单位,迎着朝阳开始新的功课,向孩子嘴里塞苹果,和爱人悠闲散步……稀松平常的生活情境,很难让人勾连上血与火、汗和泪。亲历抗美援朝烽火硝烟的作家魏巍,却从日常幸福中触摸到和平的来之不易。

“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请你们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1951年,魏巍发表《谁是最可爱的人》的通讯文章,讲述了幸福生活靠血肉之躯铸就的朴素道理,把志愿军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传遍全国。同时也启迪我们:越是国泰民安、幸福易得,越不要忘记那些曾经奋不顾身殉国家之急的英雄和烈士。英雄者,国之干,族之魂。“同英雄伟大动机相伴随的,往往是伟大的社会效果”。英雄烈士不仅以其顽强抗争推动了历史进步,更以其坚定信念、无畏气概和高尚人格,充实了民族的精神殿堂。透过长征将士,人们惊叹于“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走近抗战军民,人们感佩于“一寸山河一寸血”;品读革命故事,人们更深刻理解,为什么中国“一定有一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回望历史的天空,正是无数先贤英烈,挺立起民族精神的万里河山。对于“谁是最可爱的人”这样的历史之问,无论任何时候,我们的回答不应有改变。

行程万里,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最动人的乐章。然而社会转型期,总有奇谈怪论制造杂音噪音,混淆世人的历史认知。或是以“还原真相”“历史揭秘”之名,行曲解历史、虚无价值之实;或是以审丑、炫丑为能事,通过诋毁英雄、嘲弄高尚来哗众取宠、从中牟利;或是宣扬、美化侵略战争,损害国家尊严,伤害民族感情。历史观、英雄观扭曲了,轻则精神缺钙、是非颠倒,重则思想滑坡、国家崩溃。李大钊在100年前就指出,“故历史观者,实为人生的准据,欲得一正确的人生观,必先得一正确的历史观”。先有数典忘祖,后有祸起萧墙,历史上、国际上不乏这样的案例。

《旧唐书》里说得好,“但立直标,终无曲影”。崇尚英雄才会诞生英雄,争做英雄才会英雄辈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各种形式纪念英烈、表彰先进、慰问英模,到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尊崇英雄、褒奖英模已成为一项国家大事。抹黑英雄、虚无历史注定不得人心,近年来各界人士抨击曲解历史、恶搞先烈、侮辱英雄的错误言行,让英雄形象更为生动,让公众认知更为深刻,浚通了民族的精神血脉。从今年5月1日起,英雄烈士保护法正式施行。以法律形式“布大信于天下”,为全社会唱响新时代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正气歌,注入强劲正能量。

“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无论卫戍边疆安宁、挺立抗灾一线,还是养浩然之气、励鸿鹄之志,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民族复兴的关键一程,更加迫切呼唤群英荟萃,更加需要激荡雄风浩气。没有革命英雄主义成就不了英雄军队,没有英雄气质塑造不出英雄国家。英雄是鲜活的价值观,是无比珍贵的精神富矿。礼赞英雄、学习英雄,高举英雄烈士们传递过来的火把,新时代的英雄史诗将由我们这一代人书写。

素材整理4 敬重英雄,社会应有的价值认同 英雄,言炳丹青,德配天地,功昭日月,是看得见的哲理,是社 会的价值标杆。尊重英雄、敬仰英雄,理应成为全社会最起码的情感 认同和价值认同。

历史长河奔腾向前, 英雄人物像一道道闪电, 穿云破雾, 喷薄而出。他们或以冲锋陷阵、视死如归的勇敢而令人敬佩,或以不惧苦难、舍 生取义的忠贞而让人崇敬, 或以顽强拼搏、精忠报国的壮举而被人赞 誉,或以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情怀而为人传颂。从岳飞、文天祥到 夏明翰、江竹筠,从黄继光、邱少云到雷锋、毛岸英,从狼牙山五壮 士到刘老庄八十二烈士, 一个又一个英雄人物照亮了历史的道德星空, 丰富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为丰厚的 精神养料。

英雄,激发的是向上的力量,指引的是人生的航向。认同英雄,就是 认同正确的价值观;追随英雄,就是追随真善美;颂扬英雄,就是颂 扬正能量。迷茫的时代,需要英雄成为头顶上的“启明星”;怀疑的 时代,需要英雄成为心中的“压舱石”;浮躁的时代,需要英雄成为 人生的“坐标系”。如果没有英雄的一路指引,社会如何健康发展? 倘若没有英雄的行为示范,个人如何茁壮成长?无论时代怎样变化, 英雄始终是我们内心的坚守、追随的真理、讴歌的对象。

英雄者,国之干,族之魂。是否对英雄心存敬畏、虔诚以待,体现 着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 标示着一个国家的道德底线, 彰显着一个民 族的未来走向。不管是谁, 可以不理解英雄的选择,但绝对没有抹黑英雄的权利;可以不仿效英雄的壮举,但绝对没有质疑崇高的理由。那些恶搞、丑化、亵渎英雄者,不仅颠倒是非、荣辱、美丑,而且污 染社会风气,破坏道德生态,阻碍文明进步。他们的险恶用心、丑恶 行径、卑鄙伎俩, 不仅会遭到英雄亲人和战友的反击,还会遭到全社 会的反对。

谁忘记英雄,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在法国,圣女贞德是法兰西民族的英雄,对她的任何调侃和不恭,都被看作是犯罪的极端行为;在 印度,甘地被尊称为圣雄, 如果谁胆敢对甘地指手画脚,普通百姓都 会把他看作是大逆不道的疯子和罪犯;在美国,马丁·路德·金是反 抗种族歧视的精神领袖, 对其任何不敬都会遭到普通公民的谴责。作 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更应该深情缅怀我们的英雄, 无限崇敬我们的英雄,使之成为心灵的图腾、精神的支柱、价值的标杆。

“英雄不是点燃的蜡烛, 而是一束纯净的阳光。蜡烛有燃尽的时候, 而英雄的精神将会永存。”只要每个人都循着英雄的足迹,高擎英雄 的旗帜, 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 就一定能营造健康的精神 家园,催开社会的文明之花,强固社会的道德根基。

素材整理5 英雄不容诋毁,脊梁不能折断

英雄, 是一个国家光辉历史的记忆, 也是一个民族坚强不屈的脊梁。但近来, 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否定英雄、歪曲历史的错误思潮, 一些别有用心者大肆诋毁狼 牙山五壮士、邱少云、黄继光等家喻户晓的革命英雄, 严重扰乱了人们对英雄形 象的认知,冲击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应当认识到,一个国家如果英雄被糟蹋、历 史被抹黑,就会自毁根基乃至失去未来。我们必须对否定英雄的错误思潮说不。英雄是历史脉络的钢筋, 不能被亵渎弯曲;英雄是民族发展的脊梁, 不能被诋毁 折断。

诋毁英雄就是背叛历史, 就是自断脊梁, 必然走向消亡。苏联解体教训惨痛, 警钟长鸣。戈尔巴乔夫时期,受“新思维”影响和西方敌对势力蛊惑,苏联的历 史观发生了动摇。苏联女英雄卓娅被描绘成一个精神病人, 舍身堵枪眼的马特洛索夫被描绘成一个少年犯。否定本民族英雄、否定这段历史的恶果就是人们的思 想混乱,历史虚无,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今天, 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时期, 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任 务宏大, 我们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任重道远, 我们建设美丽祖国精彩纷呈, 中国发 展蒸蒸日上,生龙活虎。越是这个时候,那些不愿中国强大,敌对中国的势力就 会更加惶惶不安, 他们就回不择手段的采取各种手段动摇我们的历史观, 诱惑我 们的青年,以求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当前, 一些诋毁历史英雄人物的现象, 就是这些敌对势力蠢蠢欲动的 “成果” , 他们不亲自出马, 他们或者穿着马甲, 或者借助他人之口推波助澜, 这是我们必 须警惕的现象。要想灭其国, 首先毁其历史, 而毁掉历史最好的办法就是毁掉英 雄,让你的历史钢筋弯曲,让你的民族脊梁折断。

我们要大力弘扬崇尚英雄精神,我们要让我们的英雄在今天更加熠熠生辉, 我们要通过法律的手段维护英雄尊严, 呵护英雄形象;我们要通过各种活动, 认 识英雄,纪念英雄,传承英雄精神。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要运用“互联网 +”思维, 让英雄精神时刻伴随在我们身边, 我们要打造昂扬英雄形象, 英雄精神的主 阵地,让那些亵渎英雄,诋毁英雄的人没有空间,没有市场。

尊重英雄应该应该是社会基本规则, 崇尚英雄应该是社会基本风尚, 捍卫英 雄应该是社会基本生态, 我们的时代需要英雄文化, 英雄文化能为我们的时代注 入磅礴的精神力量。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时代, 是一个需要英雄也必然产生英雄的 时代, 我们应该打造好英雄诞生成长的滋养, 绝不容许任何亵渎英雄, 诋毁英雄的现象出现。

素材整理6 抹黑英雄,就是在践踏文明底线

质疑 “火烧邱少云” 违背生理学, 炒作 “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 , 叫嚣“黄继光堵枪眼不合理”„„近段时间,网上出现不少恶搞、抹 黑革命先烈、抗战英雄的谣言,混淆视听之余,在社会上也产生了极 其恶劣的不良影响。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没有金戈铁马,告别战 火纷飞,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身处的公共空间更加安全、稳定。那些壮怀激烈、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也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幻,时间 间隔的拉大,渐渐成为一些人眼中的“传奇”和“神话”。在他们看 来,所谓的英雄故事,并没有什么真凭实据,全靠前人编纂、想象, 就算别人信得,自己也不会相信。针对各种甚嚣尘上、以“追求真相”为幌子、片面强调“细节考 证”的攻击与造谣,主流媒体正不断通过提供确凿的证人、证言和证 据,为英雄正名,还历史清白。然而,为什么还是会有人装作视而不 见, 宁愿选择相信胡编乱造之说?这些人行为背后所透露出对历史的愚昧与无知, 无疑是对英雄功绩与气节的亵渎, 对民族精神与文化的背叛。

其实,英雄之所以能携带着永不褪色的风采与情怀,一次又一次 突破被历史遗忘的风险, 躲避被流言中伤的危害, 除了他们为国家做 出了突出贡献之外, 还在于他们的身上涵养着我们民族千百年来从未 间断的浩然正气。百折不挠、九死未悔,为了国家统一、人民幸福, 不惜舍身成仁、捐躯赴义„„虽世殊事异,但其精神内核,永远是民 族之魂,对现实也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今天的我们,无论生活还是事 业,依然需要这种奋发向上,不惧艰险的优秀品质,这种能够给人温 暖、激发人内在正向情感的强大气场——这是民族精神的根源所在。不管主观上是否有抹黑、诋毁英雄的故意,那些曲解历史、解构 崇高的言行,或许能博取网民的一时关注,但从长远来看,不仅容易 使自己逐渐走向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 更会成为瓦解民族信 仰的“推进器”,懈怠家国精神的“催化剂”。

君不见,上世纪 90年代, 苏联就曾出现过疯狂解构和扭曲英雄形象的歪风邪气。昔日的 战斗英雄逐个倒下, 国民信仰纷纷坍塌, 成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诱 因。往事历历在目,不可不鉴。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却不知道 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加可悲。” 敬畏历史、崇拜英雄,是每 个国家对待本国文明最基本的价值底线。如何正确看待英雄, 增强全 社会对英雄的价值认同, 也体现着民众的文明修养与道德自觉。如果你对英雄们的认知还比较模糊,那别着急跟着去质疑、信谣、传谣。不妨多花点时间, 好好了解一下有关他们的历史。正如网友所言, “英 雄用生命守护祖国, 我们要用真相守护英雄。” 坚决捍卫英雄们的 “光 辉与梦想”,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第五篇:罗马史诗读后感

从《荷马史诗荷马史诗荷马史诗荷马史诗》看古希腊英雄昂扬乐观的精神格调

医学院药学系 佘柰学号120166005

5作为古希腊时代的精神瑰宝,《荷马史诗》不仅艺术化的记录了古希腊民族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特洛伊战争及战后英雄的回归,更是塑造了众多英雄形象。这些英雄在战场及回归途中的表现,无不向我们彰显出昂扬乐观的精神格调,但细细研读就会发现,英雄们的这种昂扬乐观的基调之下,暗含着对生命短暂渺小的深刻的悲剧性的体验,是在这种悲剧意识基础之上的对人生价值的执着追求,蕴涵着丰富的人生体验。

一饱满的英雄主义热情饱满的英雄主义热情饱满的英雄主义热情饱满的英雄主义热情在上古时代,部落对部落的战争本就是为了掠夺财富、奴隶和家畜而引起的。恩格斯眼中这是一种“正常的营生”,所以在战场上冲锋在前,表现最为英勇,起到表率作用的英雄们自然就能分到更多的战利品。另一方面,古希腊文化的基调是人本主义,重视个体生命,珍视个人价值,张扬个人欲望是其精神要旨。而最能展现个体价值的途径有两个,一是战争,一是冒险。于是乎,特洛伊战场就为这些英雄们赢得荣誉提供了绝佳的舞台。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战争为英雄们带来了双重利益,既可以帮助他们分得物质财富,更可以让他们展现自我的勇力和智慧,赢得不朽的声名。正是基于此,古希腊英雄的身上都充盈着旺盛的精力,都有着强烈的建功立业的进取心和英雄主义热情的。

《伊利亚特》里的主人公阿喀琉斯就是这样一位英雄的典范。他的母亲海洋女神忒提斯在儿子小的时候就从神谕中得知了他的命运。默默无闻地老死于王宫中或灿烂辉煌地战死于特洛伊。忒提斯虽然努力过,但儿子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由于他刀枪不入的特殊体质和非凡的勇猛无畏,阿喀琉斯成了特洛伊战场上最耀眼的英雄。他如一头雄狮一样扑向特洛伊人,让敌人为之胆寒。阿喀琉斯明知战场上等待自己的终究是死亡,但如若为保全性命而选择退缩的话,那么即使能在王宫中安享晚年,历经几代后,也不会再有人记得他的名字。所以阿喀琉斯选择了轰轰烈烈的灭亡。在这种选择中流露出强烈的英雄主义热情。而《奥德赛》的主人公奥德赛同样也是如此。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后者是人与自然的斗争,在历经十年的海上漂泊和重重困境之后,奥德赛终于征服了自然,赢得了胜利,回归了家园。在他以“无人”之名与独眼巨人较量之时,人的力量和化解危机困境的机智得到了最好的展现。由此可见,荷马笔下的这些英雄们都满含生命的热情去迎接困境和挑战,他们精神饱满,积极向上,构成一种昂扬乐观的基调。

二、深刻的悲剧体验深刻的悲剧体验深刻的悲剧体验深刻的悲剧体验通过前面的论述,我们对古希腊英雄们的积极奋进的乐观精神已有所了解,但古希腊人远非马克思所说的“正常的儿童”,因为“正常的儿童”是不会去考虑渺小、短暂、死亡等问题。酒神的老师是一位智者,他在回答国王马尔达斯所提的“对千人而言什么东西是最好的”这一问题时,答案是出乎人的意料的。“那就是不要降生、不要存在,成为虚无”这种回答颇具现代风格,因为存在与虚无是西方现代文学里常常涉及的话题。这与我们前面提到的古希腊人的积极进取精神看似截然相反。为什么会有这种回答呢?那是因为作为西方文明源头的创始人,古希腊人在很早就对人生的悲剧性有了深刻的体察。古希腊地区贫瘠多山,肥沃的土地资源相对匮乏,再加之早期人类生产力的低下,虽然三面环海的他们可以通过海上贸易,甚至海上抢劫去维持生存,但毕竟生活饱含艰辛苦涩。即便你拥有财富、地位,就好比特洛伊的国王普里阿摩斯一样,城邦与城邦之间的战争照样可以在一夕之间毁掉你所拥有的一切。《荷马史诗》虽然没有正面描写特洛伊城被攻破之后的惨景,但通过其他的作品,我们也看到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场面。即便没有毁灭性的战争,在古希腊那个充满神而人们又相信神的世界里,与神的无限永恒相比,人的一生显得如此的短暂渺小,就好比是草木的一季一般。所以,正是由于早期人类生存的苦难无常以及对这种苦难无常的深切体验。所以古希腊人才会产生这种悲剧意识。种种人生悲剧在《荷马史诗》中也随处可见。踏上战场英雄们首先要忍受骨肉分离亲人分离的痛苦,好比奥德赛,当他背上武器离开伊达卡时,儿子忒勒马科斯才刚刚出生,到奥德赛终于返回家园时,儿子已长成20岁的壮小伙子。更不幸的要算赫克托耳,深爱他的妻子安德洛玛克流泪目送丈夫踏上战场,却再也等不到丈夫的归来。而像赫克托耳那样死在战场上的英雄更比比皆是。战争如一头噬人的猛兽,把身强力壮的人之精英毁灭殆尽,跟随奥德塞返乡的人们也纷纷陨落在回归的途中。人生充满了苦难,战场遍布死亡,命运难以掌控,所有这一切都不能不给人生抹上浓重的阴暗色彩。

三、悲剧体验之上的昂扬乐观悲剧体验之上的昂扬乐观悲剧体验之上的昂扬乐观悲剧体验之上的昂扬乐观面对人生的苦难与不幸,荷马笔下的古希腊英雄们并没有畏惧退缩。既然人生短暂如梦,就应该满怀激情的做完这场梦,使人生不失绚丽的色彩;既然人生无常如戏,就应该有声有色地演完这出戏,使生命在辉煌中落下帷幕。乐生恶死虽是人的本性,英勇无畏如阿喀琉斯也情愿做人间农人的帮工,而不愿成为冥府鬼魂的统帅,但如若生存的机会是用妥协退让换取的,人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和尊严。虽然人生短暂,但恰是它的短暂和不可重复,英雄们更应好好把握。在与险恶困境和生存威胁的搏斗中,使生命的价值得到最大的彰显。即使面对重重挫折,这些挫折却恰是成就英雄的炼金石。如果没有特洛伊战争,阿喀琉斯就不会离开他的家园,也不会在特洛伊城下留下自己辉煌的身影;如果不是好友帕特罗克洛斯的死亡,也不会激起他的冲天愤怒,最终打败赫克托耳,为好友报了仇;如果不是面临被吃掉的威胁,奥德赛也不会想出“无人”之计,战胜独眼巨人;如果不是求婚者们无耻的侵犯奥德赛的家财,贪恋奥德赛的妻子,奥德赛也不会设下计策,让他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赢回了自己的尊严。英雄们总是全力以赴地去迎接生命的挑战,在与苦难的对抗中使人生最大程度地闪现出光和热。

古希腊人的这种人生体验对今天的我们仍然具有积极意义。虽然我们不再面临英雄们那么极端的困境,但人生的失意却无处不在,当人们面对这些失意时,古希腊的升华处理也许恰恰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借鉴。

202_/12/29

《名人传》读后感:英雄史诗,伟人情怀(共五则范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