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资本的秘密读后感[大全]
编辑:夜色微凉 识别码:76-1068942 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7-17 23:18:32 来源:网络

第一篇:资本的秘密读后感[大全]

读完某一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资本的秘密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对我而言,《资本的秘密》并非一本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书,作者喋喋不休地把几个关键的判断重复重复再重复,之所以强迫自己看完,是因为这几个关键的判断的确石破天惊,以至于我能够忍受叙述上的繁琐和唠叨。

全书从“布罗代尔钟罩”谈起,即为什么资本主义没有在第三世界和前社会主义国家获得成功,仿佛这些国家被钟罩无形地阻隔在繁荣和幸福之外。作者的实地调查发现,发展中国家的居民没有我们通常想象地那样贫穷,他们事实上拥有大量的资产,然而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这些资产不能转化为资本。

请注意这里“资产”和“资本”的区别。资本是指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承认,能够进行公开转让和抵押的资产,资本所有者被公认为资本的受益人,同时资本所有者必须为自己的一切所作所为负责,这是因为他在全社会的所有权关系网络上无处遁形。

发展中国家的居民依靠自己的努力积累了相当规模的资产,但是由于这些资产没有进入正式的所有权体系,因此不能得到承认,也不能通过转让或抵押获得融资。因此这种活性极低的资产是僵化的财产,而不能形成活力无限的资本。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居民仅能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转让自己的资产,而这种狭小的圈子限制了分工和专业化,限制了信贷和投资,限制了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的升级换代,换言之,缺乏正规的所有权系统是资本主义为什么不能在发展中国家生根结果的根源。

要建立一套正规的所有权系统,并不能靠立法者通过建立一套精致的所有权法律,然后由国家机器强制推行实施就能完成。法律不是被创造出来的,法律是被观察到的,它是对社会现实的承认,而非相反。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史表明,在这些国家建立正规的所有权体系,是历时上百年、经过暴风骤雨式的痛苦斗争以及润物细无声式的潜移默化的交替作用完成的。建立正规的所有权系统的唯一途径,是对居民长期以来自发形成的非正式产权制度的吸收和包容,而非推翻和反对。一个无视由市场自发形成的非正式产权制度的精英式的所有权改造思路,注定会遭受失败。

因此,第三世界国家和前共产主义国家要想进入发达经济体行业,唯一的途径就是:第一,耐心观察本国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非正式所有权制度;第二,建立一套包容性的正规所有权制度,将上述非正式所有权制度完全包容进来,最终形成国内统一的、与国际接轨的所有权制度;第三,在这种统一、透明的所有权制度下,资产所有权得以被清晰的表述,资产可以顺利转化为资本,进而能够被分割、被重组、被转让、被抵押、被担保,资产的所有人也通过所有权关系网络被清晰地定义和辨识,从而必须为自己的所有行为负责。如此,很多长期困扰第三世界国家的`问题自然而然就消失了。

用这一思路来看待当前中国经济改革。目前争议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否要承认私人财产的神圣至上,包括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在西方发达国家和现行国际法下,私人财产权甚至高于国家主权。而目前在中国实施财产私有化的最大障碍,在于在改革开放初期有一部分人是依靠非法手段积聚财富的。如果承认这部分私人财产的合法性,等于消除了这部分人的“原罪”,有人认为是难以承受的。殊不知,这部分特权阶层,或者说前期改革的既得利益者,目前依然占据着优势地位。如果不把弱势群体目前拥有的财产以法律方式清晰予以界定,这种模糊只会纵容利益集团们更加从容地继续剥夺弱势群体的财产。换句话说,在起点已经不太公平的环境下,比较现实的选择是不要让这种状况变得更糟。

《资本的秘密》最令人警醒的结论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点远高于独特性。独特性往往成为特权阶层用于谋取私利、拒绝改变的借口。社会制度的类型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社会大众的权利能否得到承认,个体能否充分利用制度提供的一切机会参与发展,资产能否顺利转化为资本。只要制度基础能够得到保障,世界大同的梦想是可能实现的。

【资本的秘密读后感】相关文章:

1.《红色资本》读后感

2.资本论1000字读后感

3.资本论读后感

4.教师的幸福资本读后感

5.关于《资本论》读后感

6.资本论读后感1000字

7.《资本论》读后感350字

8.《资本论》读书心得

9.资本论的读书心得

第二篇:资本的秘密读后感

《资本的秘密》读后感

班级:10国贸1班学号:2010130324姓名:黄雅仙

什么是资本的秘密?我未曾考虑、甚至意识到这个问题。为什么资本主义没有在第三世界和前社会主义国家获得成功,仿佛这些国家被钟罩无形地阻隔在繁荣和幸福之外。难道发展中国家真如其表面上看上去那样贫穷吗?作者由此拉开了透视资本秘密的序幕,缓缓揭开资本神秘的面纱。

全书从“布罗代尔钟罩”谈起,作者说:我打算在这本书中阐明,阻碍全球五分之四的人口从资本主义中获利的主要绊脚石在于他们无法创造资本。无论贫困国家的人民多么热切地参与其他所有以资本主义经济为特征的活动,他们都似乎不可能为自己创造出资本。

作者的实地调查发现,发展中国家的居民没有我们通常想象地那样贫穷,他们事实上拥有大量的资产,然而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这些资产不能转化为资本。资本是提高劳动生产力、创造国家财富的动力,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命线,是发展、前进的基础。其拥有财产的方式决定了他们不可能进入到广阔的市场,也不可能有大规模流动的交易空间,即他们的资产是僵化的资本,没有得到法律的确认,且彼此之间相互孤立。

本书尝试重新发掘我们对资本的认知,并就此解释为什么说贫穷国家的经济失败和他们的文化遗产或基因遗传中的缺陷没有关系。

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从不合法的领域中去审视法律,即从非法领域中去了解法律的本相;从穷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人民才是改革的核心动力,应该把重点放在穷人身上。

在任何地方,只要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一定会出现手工业和商业活动、以及相应的从业人员。然而工商业生产与农业生产不同,它是一种人群合作的生产方式;要想合作得好,就要有一整套关于分工、协作、工作内容、利益分配、合作各方各自的权利、义务,等等的规范。诞生于欧洲的所谓资本主义,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作为一种生产及分配的制度,它以自己的方式,规定了人们的社会性行为。金钱交换、分工生产、公司制度、明晰所有权、信用体系、雇佣工人、股份制度、金融体系,这些所谓的资本主义的做法,其实都是一些规范,规定了人们在进行合作性生产时的行为和相互关系。而这些规范、这些制度,之所以能在欧洲得到由浅入深、由窄到宽、由简单到复杂、由被少数人奉行接受到扩展到多数人,仅仅是因为,它们能给人们带来各种好处——首先是、而且最重要的是物质生活上的好处。

任何社会体,在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出现商品经济、出现工商业;罗马帝国如此,中世纪欧洲如此,古代中国同样如此。但是,虽然中国古代和欧洲中世纪一样,工商业已有了一定发展,却难以像欧洲中世纪那样,得到普及化的、独立化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面对资本市场,就像隔着一层隐形的“钟罩”,怎么都进不去,因为多数发展中国家没有意识到“钟罩”的存在,即围绕所有权产生的正规法律秩序与不合法社会契约的冲突和融合,从而造成了他们没有建立起把资产转换为资本的机制,所以他们缺乏资本。“钟罩”意味着内外隔绝,是资本神秘的面纱所在,也就是因为这样,穷人们在获得正规所有权的道路上被设置了重重障碍。打破这座“钟罩”,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法律上的挑战——将法律从人们凭

借共识而确立的各种不合法实践过渡到一种成文化法律制度、把“钟罩”内部的正规法律体系与“钟罩”外部的不合法原则统一起来、将游离于法律之外的那些人吸收到正规法律秩序之内,这项任务非常之艰巨,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占全球人口的五分之四的第三世界国家和前共产主义国家的居民确实不是一无所有,但他们缺少表述所有权和创造资本的过程。他们有房屋,但没有所有权凭证;他们有产出,但没有契约;他们有企业,但没有法人地位。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居民仅能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转让自己的资产,而这种狭小的圈子限制了分工和专业化,限制了信贷和投资,限制了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的升级换代,换言之,缺乏正规的所有权系统是资本主义为什么不能在发展中国家生根结果的根源。

资产并不是生下来就成为资本,只有被用于生产过程并满足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欲求,才转化为资本。要使资产成为资本,必需有一个转化过程,即创造一合适的所有权机制,使资产的潜能发挥出来并被加工成实实在在的东西,便于人们清楚地认识、掌握和使用。

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潜力巨大,作者在书中所描述的 “钟罩”现象在我国也同样存在,也有打破“钟罩”的情况,如我国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于维护农民承包权益,合理配置资源有重要意义。但是不管怎么样,我国幅员辽阔,人员众多,有很大的工作量,依地方不同,可能存在不同的“钟罩”现象,这无一是要打破的,以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资本的秘密》向我们揭示了资本在各种经济体制下的运行状态,如《纽约书评》所言——德·索托做了一项极其有益的工作,他让全世界意识到,一向被我们过度忽视、乃至嗤之以鼻的不正规经济当中,实际上蕴藏着巨大的力量。

第三篇:资本的秘密

一.卓别林最著名的电影《摩登时代》,描写美国工业起步时期人和机器冲突,主角夏尔洛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代表人物:他在不断加快的传送带式的作业线上被弄得精神失常、被卷入巨大的机器齿轮中、被出了毛病的吃饭机器在他悲戚惊恐的脸上不住扇打„„

二、“富士康”,被称为“血汗工厂”,一个原本只在资本阶层或者在上层的官僚小群体知道的名字,由于“17+y”的“连跳”,使各个阶层,包括底层群体都熟悉的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概念。富士康的“n连跳”,是一个马克思、恩格斯笔下的资本残酷剥削剩余劳动,攫取剩余价值在今天的中国残酷性重演的现实版;是对于资本以生命极限的控诉!

学习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一个人如果想要生存,必须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不是通过他人的劳动,便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要想通过他人的劳动来获得生活资料,要么是作为国家机构的雇佣人员或成为社会必要人员由社会所供养,要么是作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而要想通过自己的劳动,要么是作为拥有自己生产资料的个体小生产者,要么是作为无产阶级的雇佣劳动者。我们学习剩余价值理论,其目的就在于剖析这个使无产者成为劳动者和使劳动者成为无产者的现代社会剥削制度的本质。

剩余价值的定义

在一般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对剩余价值是这样定义的: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个定义在马克思的《资本论》里没有的,是后人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加以总结出来的。涉及了三对关系。即雇佣工人vs.资本家;创造vs.无偿占有;创造的价值vs.劳动力的价值。这里的剩余价值,即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本质上也是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他自己得到的工资,而剩下的就称之为剩余价值。简单地说,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能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并且能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能够实现价值的增殖。这增殖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资本可以增殖,资金可以增殖,劳动力当然也可以增殖。比如说把钱存入银行,银行要给储户支付利息,储户虽然不能确切地知道这些利息是怎样产生的,但至少知道此中发生了“增殖”,所以银行要支付利息。

1,剩余价值的抽象规定:“G-W-G’。其中的G’=G+ΔG,即等于原预付货币额加上一个增殖额。把这个增殖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作剩余价值(surplus value)。可见,原预付价值不仅在流通中保存下来,而且在流通中改变了自己的价值量,加上了一个剩余价值,或者说增殖了。正是这种运动使价值转化为资本。” 剩余价值最抽象的规定,就是它的字面意思,即一个超过原价值额的增殖额。这个增殖额是在流通中实现的,也正是这种增殖,使得货币转化为资本。(货币是价值存在的抽象形式)

剩余价值的抽象规定就是在“资本”的形成中加以阐述的,也就是说使资本成为资本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剩余价值的这个抽象规定。

2,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就是产品价值超过消耗掉的产品形成要素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而形

成的余额。„„产品总价值超过产品的形成要素的价值总额而形成的余额,就是价值已经增殖的资本超过原预付资本价值而形成的余额。一方的生产资料,另一方的劳动力,不过是原有资本价值在抛弃货币形式而转化为劳动过程的因素时所采取的不同存在形式。”这里对剩余价值的定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前进了一步,它从剩余价值量的规定来对剩余价值的质进行定义。同时,由于这一点,也就不得不引进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范畴。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使用凝结在产品的价值上,而这个产品的价值却超过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总和。这样,我们就把剩余价值从它的抽象规定下所必须的流通过程转移到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使用而必须的生产过程上。

生产资料的价值是过去劳动的凝结,通过劳动价值论,我们了解到,这种过去劳动即死劳动是不创造价值的。那么能够创造价值的劳动则只能是劳动力的使用也就是活劳动本身。这样,我们就把生产资料的价值称之为不变资本,把劳动力的价值称之为可变资本。对劳动力的购买和对劳动力的使用便是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所在,换句话说就是资本的可变部分是榨取剩余价值的惟一来源。

由于要想顺利地榨取剩余价值,首先需要给劳动者付出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可变资本,其次需要对这种劳动力的使用价值进行消费来使价值得到增殖。因此,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劳动力的价值,另一个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对劳动力使用价值的消费就是活劳动本身,对活劳动本身的使用能够进行衡量的天然尺度就是劳动时间。如果要想使价值增殖得以实现,则必须使劳动者的劳动时间要大于维持劳动者本身所必须的劳动时间。也就是说,把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分为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我们知道,剩余价值只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因此通过延长工作日而扩大对剩余劳动时间的榨取,便称之为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我们现在再来谈第一个因素,即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的价值随着维持劳动者生存而必须的生活资料价值的降低而降低。这种生活资料价值的降低,在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上就表现为必要劳动时间的减少。因此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改变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而对扩大对剩余劳动时间的榨取,便称之为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只同工作日的长度有关系;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则使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彻底的革命。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只是使劳动者的劳动在形式上从属于资本,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则使劳动者的劳动在内容上也从属于资本了。而这种从内容上的从属既使劳动的生产力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又使生产的主体颠倒为价值增殖的客体。前者是由于:“工人作为独立的人是单个的人,他们和同一资本发生关系,但彼此不发生关系。作为协作的人,作为一个工作有机体的肢体,他们本身只不过是资本的一种特殊存在方式。因此工人作为社会工人所发挥的生产力,是资本的生产力。”后者则表现为:“一方面,价值,即支配着活劳动的过去劳动,人格化为资本家;另一方面,工人反而仅仅表现为物质劳动力,表现为商品。从这种颠倒的关系出发,还在简单是生产关系中,必然产生出相应的颠倒的观念,即歪曲的意识,这种意识由于真正流通过程的各种转化和变形而进一步发展了。”

例:

(1)某个货币所有者花费1000元资本,其中800元用于购买生产资料,200元作为工资,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剩余价值300元。那么剩余价值率是多少呢?

m′=300元÷200元=150%。

(2)原来的工作日是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4小时,剩余劳动时间也是4小时,剩余价值率=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4÷4=100%。在必要劳动时间4小时不变的情况下,把工作日延长为10小时,剩余劳动时间就变为6小时,剩余价值率现在是多少?剩余价值率:6÷4=150%。

3,剩余价值的流通:剩余价值的流通不同于资本价值的流通。资本的流通公式为G-W-G’(G+g),而剩余价

值的流通公式为w-g-w。之所以指出这点区别,是为了要说明,剩余价值的产生是在商品生产过程当中,而非在流通过程当中。在资本流通的第二阶段,也就是W-G之前,W已经包含有剩余价值了。因此资本流通的第二阶段,却是剩余价值流通的第一阶段。剩余价值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仅仅是剩余价值流通的第一阶段,它需要第二阶段来补充,也就是从它的货币形式再转化为商品形式。从表面上看,剩余价值的流通形式与简单商品流通形式是一样的,都是从w-g-w。但简单商品的价值生产是由小私有者的自己的个人劳动完成的,而剩余价值的生产却是大私有者通过他人的劳动来完成的。形式的相似,使很多人忽略了内容的对立,而资产阶级学者正是用小私有者的简单商品生产的眼光来看待或说来套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社会化大生产。比如他们总是产权这个概念来混淆小私有制下的物权和大私有制下的物权,不能也不敢指出一种物权是保证小私有者的劳动得以实现其自身价值的重要条件,而另一种物权则是剥削和压榨无产者劳动并使其所创造的劳动为他人所有的必要手段。资本的总流通形式为

这其中既包含着预付资本价值的流通,也包含着剩余价值的流通。由于(W+w)即W’表现为无差别的同一商品,而(G+g)也表现为无差别的货币,因此正是通过流通过程把剩余价值的生产消解了,使剩余价值表现为资本对自身的关系,而与劳动过程无关。这样剩余价值就好像来源于与生产过程无关而由流通过程本身产生的运动,也就是属于资本而又与资本对劳动的关系无关的运动。由于资本的一切部分都同样表现为超额价值(利润)的源泉,资本关系也就神秘化了。流通过程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正是如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只有在上升时期才会把研究重点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而一旦获取统治地位就迅速地又把研究的重点从生产领域退回到流通领域。资产阶级学者由此也就把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限定在流通领域里,专注于供给和需求,消费偏好或机会成本等,而不问在生产领域中有着怎样对抗性关系的劳资冲突。今天的现代西方经济学即庸俗经济学正是如此。

4,剩余价值的实现:剩余价值的实现也就是剩余价值的流通得以顺利进行的条件。

我们首先来看这样一段话,“资本作为自行增殖的价值,不仅包含阶级关系,包含着建立在劳动作为雇佣劳动而存在的基础上的一定的社会性质。它是一种运动,是一个经过各个不同阶段的循环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又包含循环过程的三种不同形式。因此,它只能理解为运动,而不能理解为静止物。”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了解到,作为包含着阶级关系的剩余价值,是要在资本的运动中才能得以产生和实现。只有理解了资本的运动,才能理解剩余价值是如何实现的,也才能明白资本是如何进行剥削和积累的。这样,剩余价值的实现就和资本的运动连在了一起。而资本的运动,也就是资本不断地抛弃一种形式,又不断地获得另一种形式,即从商品形式到货币形式不停地循环转化。这种不停地转化便包含着不可克服的矛盾,这种矛盾就是社会总资本的流通过程中所遇到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矛盾。资本运动内在地所包含的矛盾使得资本的扩大再生产是在一种充满着竞争和无政府状态中进行的,它使资本主义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条件成为一种偶然的东西。在这个由偶然性支配的生产方式下,固然它会促进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但这种促进本身却是以对生产力的巨大破坏作为条件的。总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是在充满着内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状态下进行的,它既不会像消费不足论者所主张的那样剩余价值需要一个“第三者”来实现,也不会像经济和谐论者所辩护的那样资本积累会毫无矛盾地、无止境地进行下去。正如恩格斯对运动的定义是一物在某处既存在又不存在一样,资本的运动和剩余价值的实现同样也既是可能的而又是不可能的。

5,剩余价值的转化:正如我们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看不到价值的任何影子,看到的、接触到的只能是

商品或货币一样。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我们也找不到任何一点剩余价值的影子。作为内容的剩余价值是需要一定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而这些不同的形式就是剩余价值的转化。最接近剩余价值的存在形式,或者说以最贴切的形式来表现剩余价值的就是利润这个范畴。但利润既以自己的形式来表现剩余价值,但却又是以自己的形式来歪曲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或利润,恰恰就是商品价值超过商品成本价格的余额,或者说,就是商品包含的劳动总量超过它包含的有酬劳动的余额。据此,不管剩余价值来自何处,它总是一个超过全部预付资本的余额。因此这个余额和总资本会保持一个比率,这个比率可以用分数m/C来表示,其中C表示总资本。”这段话,既说明了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同一性,又指出了它们之间的差别性。而这种差别性就在于:用可变资本v来计算的剩余价值的比率叫剩余价值率;用总资本C来计算的剩余价值的比率叫利润率。正是从剩余价值率到利润率的转化才得出剩余价值到利润的转化,相反则不可以。也就是说使剩余价值和利润相区别的是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而不是相反。资本的总利润和总剩余价值在量上是相等的,但在质上却是不同的。“在剩余价值中,资本和劳动的关系赤裸裸地暴露出来。在资本和利润的关系中,资本表现为一种对自身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资本作为原有的价值额,同它自身创造的新价值相区别。”

6,剩余价值的分配: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的卖者和买者之间竞争关系和同种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关系

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依然存在,但同样的竞争关系,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却获得不同的意义。这种竞争关系使得资本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自由流动,使得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这样也就是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使得剩余价值由资本家按照出资比例来分享它。因此作为单个资本家来说,它不是像奴隶主或封建主那样作为个体来获得他自己所榨取的剩余价值或剩余劳动,而是作为资本家阶级中的一员来按他的出资比例来获得总剩余价值的相应部分。因此,“资本就意识到自己是一种社会权力,每个资本家都按照它在社会总资本中占有的份额而分享这种权力。”不仅同种生产部门的资本家是这样,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也是如此。“虽然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在出售自己的商品时收回了生产这些商品所用掉的资本价值,但是他们不是得到了本部门生产这些商品时所生产的剩余价值从而利润,而只是得到了社会总资本在所有生产部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总剩余价值或总利润均衡分配时归于总资本的每个相应部分的剩余价值从而利润。”剩余价值按照各个资本家的出资比例而在资本家之间进行分配即“按资分配”这种分配方式既使得资本家阶级相对于工人阶级来说在利益上表现为共济会成员,又使他们互相之间充满着残酷的竞争。对工人阶级来说,资本家是“共赢”的;就他们互相来说则是“他人即地狱”。资产阶级学者站在资本家阶级的立场上,一会儿说人性是有“合作共赢”的一面,一会儿则强调一方所得正是一方所失的“零和游戏”。这种相互矛盾人性论不过是对充满着矛盾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反映而已。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性就是人的社会性、阶级性。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人性。没有抽象的、超越一切历史时代的人性。马克思主义抛弃和超越了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贵族和宗教神学的民主革命时所运用的人性论武器,而是用自觉地运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即唯物史观作为武器来揭露和批判资产阶级人性论的虚伪和矛盾。

7,剩余价值的分割: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成员按其所取得的收入的手段不同,可分为三大阶级,即

“单纯的劳动力的所有者、资本的所有者和土地的所有者——他们各自的收入源泉是工资、利润和地租,——也就是说,雇佣工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作为资产阶级的土地所有者和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者是不同的。前者所获得的地租是由雇佣工人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的在土地所有权存在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分割的一部分,后者所获得的地租则是通过封建徭役来榨取和占有由小生产者所生产的剩余产品或其剩余劳动来获得的。资本主义地租是现代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而现代土地所有权则是土地占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特有形式。“无论在古代或现代民族中,真正的私有制只是随着动产的出现才开始的。”作为不动产的地产,也只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才在经济上得以实现,即获取地租。这样不动产就可以变成动产,因为土地这时可以具有“价格”,可以成为商品流通的对象。剩余价值的这种分割,即由于土地所有权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存在以及这种存在而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既使得土地所有者阶级能够从资本家阶级手中所榨取的剩余价值中分得一笔羹,同时也使得土地所有者阶级从属于资本家阶级。总之,因为“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因此也就使得资产阶级社会呈现出资本主义性质,即价值的增殖形式决定价值的占有形式。

剩余价值除了在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进行分割以外,还在资本家内部进行分割。随着资本主义分工的扩大,不但产业部门越来越多,同时还把商业部门独立出来,也就是把流通从生产中独立出来,形成了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商品经营资本,即商人资本取得商业利润,它与产业利润的区别在于它虽然不参与利润率平均化过程,但却取得与平均利润相等的利润。正是由于如此,所以“对商业资本来说,利润率是外部既定的,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形成之间的内在联系已经完全消失”。这样,剩余价值在商业利润的转化形式下,剩余价值的生产也就失去了它自身的存在。因为在商业活动中,被雇店员的无酬劳动虽然是不创造剩余价值的,但却能使商业资本占有剩余价值。因此,这种无酬劳动虽然不是剩余价值的源泉,但却成为了商业利润的源泉。利润的占有和利润的生产分化了,利润的占有也变得好像与利润的生产无关了。因此,利润在商业利润的形式下,与剩余价值之间的关系变得比真空还要稀薄。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生息资本也就从高利贷资本转变为借贷货币资本,利息也就逐渐成为利润的一部分。由于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逐渐发生了分离。由此形成了以资本所有权来取得利润一部分的利息形式和以资本经营权来取得利润另一部分的企业主收入形式。这种分离使得雇佣工人的劳动和剩余价值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模糊不清和复杂难解。一方面利息表现为货币资本自己对自己的关系,表现为与社会物质生产完全无关的增殖方式。另一方面则把企业主的经营活动看作是雇佣劳动,把企业主收入看作是雇佣工资。利息完全是不劳而获的产

物,生息资本家也是显而易见的寄生者,因此我们即便是弄不清楚它是如何通过转移职能资本家所榨取的剩余价值来对其所进行占有,但对它占有剩余价值的这个事实却看得很再清楚不过了。但是在职能资本家对利润的分割形式即企业主收入上,却很容易把它看作为是复杂劳动的监督工资或管理工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复杂劳动呢?诚然相对于生息资本家来说,职能资本家是劳动者,但却是作为执行资本职能的劳动者,即作为使生息资本能够榨取剩余价值从而剥削和压榨无产者劳动的劳动者。“相对于货币资本家来说,产业资本家是劳动者,不过是作为资本家的劳动者,即作为对他人劳动的剥削者的劳动者。他为这种劳动所要求和所取得的工资,恰好等于他所占有的他人劳动的量,而且就他为进行剥削而亲自花费必要的精力来说,上述工资直接取决于对这种劳动的剥削程度,而不是取

1决于他为进行这种剥削所付出的、并且在适当的报酬下可以让一个经理去承担的那种努力的程度。”对

一个产业资本家来说,在繁荣时期,他的劳动就是如何去剥削劳动者的劳动;而在危机时期,他的劳动就是如何去使劳动者无法劳动即迫使劳动者失业。

8,剩余价值的消灭:消灭私有制也就是消灭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私有制就是为了保证生产和占有剩余价

值得以顺利进行的条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也就是最大限度地生产剩余价值和榨取利润。因此只要消灭了私有制,剩余价值也自然就消灭了。但为什么要消灭私有制呢,是因为剩余价值的生产与物质资料的生产发生了不可克服的矛盾。剩余价值的生产不仅不再促进物质资料的生产,反而成为了物质资料生产的桎梏,也就是限制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榨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方式曾经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使得这种生产方式逐渐丧失了历史的合理性,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手段——社会生产力的无条件发展——不断地和现有资本的增殖这个有限的目的发生冲突。因此,如果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发展物质生产力并且同这种生产力相适应的世界市场的历史手段,那么,这种生产方式同时也是它的这个历史任务和同它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之间的经常的矛盾。”而能够消灭私有制的,只能是由无偿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雇佣劳动者阶级才能做到,这也就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无产阶级也只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解放全人类,而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因而问题便归结为一句话,如何才能消灭私有制。关于这个问题便是整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要研究的重中之重。

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五次掩盖

第一次:通过总资本的流通过程,剩余价值的生产被掩盖了起来,价值增殖看似好像只是在流通领域中发生的,而与在生产领域中劳动者的劳动无关。

第二次:通过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的生产再一次被掩盖了起来,价值增殖看似好像只是由资本的本性所产生的,而与所雇佣的劳动者的劳动无关。

第三次:通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剩余价值的生产又一次被掩盖了起来,价值增殖看似好像只与预付资本量有关,而与所雇佣的劳动者的劳动量无关。

第四次,通过利润被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剩余价值的生产被掩盖得虚无缥缈。

第五次,通过农业资本家把超额利润以地租的形式交给土地所有者,剩余价值的生产被掩盖得了无踪影。

记忆影响资本积累量的因素:首先是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其次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最后是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联想:先将题干“影响资本积累量的因素”与“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进行联想:过去对于资本家而言影响资本积累量的因素之一是能否加强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即多干活,少给钱,从而积累资本。然后接着想:现在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提高了,资本家要先预付些资本(如房子等)才能招来高级人才,这样预付资本量的大小则是影响资本积累量的主要因素。1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第435页。人民出版社,202_年版。

第四篇:《资本的秘密》读后感——资本僵化与所有权

《资本的秘密》读后感——资本僵化与所有权

王凤灵

赫尔南多在本书的开始就直接提出了如下问题:资本主义制度为何只在西方国家呈现出繁荣的态势,而无法在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生根发芽?为何西方国家会成为“财富的钟罩”?在接下来的章节中,作者从遗漏的信息、资本的秘密、政治的盲点、法律的缺陷以及美国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五个方面向我们阐述了以上问题的答案。

赫尔南多与其团队通过与多个国家地区的相关机构成员合作,对其所属地的经济现象进行调查分析,得出了一系列的新奇结论。一个“穷国其实并不穷的结论”在全文中却是最吸引我的。

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的成员国贫富悬殊大,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本书却向我们展示了掌握在贫困地区穷人手中的财富却比精英阶层多出许多。以前共和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例,摒除处于极端贫困的人口,其中80%的人口虽然看上去相当贫困,甚至生活在及其不平等的制度之下,但是他们拥有的整体财富却超乎人们的想象。

看起来很奇怪,为什么穷人手里的财富如此充足,他们却依旧不能摆脱贫困的命运?本书中还有另外一个奇异的现象。

以秘鲁的移民为例,他们租住房间的成本与制度的效率成正相关关系。政府和相关部门机构的效率越高,人民生活便会产生更多的无谓成本(如之前国内出现的“办事难”问题)。制度的冗余和繁琐反映出的是制度的不健全,而因为制度而多花费的交易成本阻碍了人民将手中的钱花出去的积极性,久而久之造成了民众宁肯将钱以各种不动产的形式保存,而不愿意进行投资的怪像。

这便涉及到了两个问题:资产与资本的转化和所有权。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有控制的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是企业、自然人、国家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来计量收支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收入、债权和其他。资产通常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第二,资产都是为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所拥有,但也是企业所控制的;第三,资产都是企业在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中获得的。

在穷人看来,他们所有的财产储存起来带来的效用要远远大于将其投入生产、投入市场所带来的效用,即储蓄倾向大于投资倾向。他们手中的财富无法流入到社会生产中,其价值也无法进行准确衡量,社会真实财富大打折扣,营造出了贫困的“假象”。这便是一种资本的僵化,资本无法有效流入生产领域。中国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国,一直具有一项传统:买地。古代的国人,无论是经商致富还是久在朝堂都会不停地在家乡进行买地。撇开国人的“故土情结”,单论买地这件事,国人几乎70%的资金全部用来购买地产,土地所生产的价值继续用来购置地产,久而久之无地可买卖,形成了阶级冲突,便又造成了一个古代王朝十分常见的现象 — 土地兼并。土地逐渐兼并的过程中,不同等级的人民之间矛盾开始激化,底层人民的利益开始受到不同程度地侵害,一朝揭竿而起,并最终导致王朝更迭。

凝结在土地中的资金,价值只能等于其租金和农产品的累计价值,若将土地进行抵押,或者以其他的形式进行租赁,将所获资金投入生产性行业,所获利润又岂止农业性产出可比。这部分凝结在土地中的资金就属于僵化的资本,无法用于其他的领域。

国人购买的地产几乎不可能进入商业性领域,进行进一步的价值增值。这些间接损失在农业领域的资本就是可以产生剩余价值的机会成本。正如我们所知,士、农、工、商,商业排行如此。这便反映出一个微妙的事实:在我国古代,商业并不是一个光彩的行业,进一步说明,政府对商业的保护力度以及其制度的完善并不高,甚至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商业进行打击,人民积极性被抑制,只能从事于少利行业,避开商业中所需要支付的额外成本。这便是我国古代资产无法有效转化为资本的症结所在了。

如上所述,穷人们缺少的不是资金,而是进入所有权机制的一个捷径。这些数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方向,或许资本的僵化是由于所有权的不完善和缺失。所有权作为一切产权的基础,其作用不言而喻。其衍生物占有权、处置权、使用权和收益权等都在市场经济的法律和制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只有所有权这种机制,才能够将资产的经济潜能以合法的方式固定下来,使它们在更大范围的市场中,将资产加以运用,以便产生、获得或担保更大的价值体系。资本通过文字形式的表述而产生,表述的对象围绕资产在经济和社会中具有价值的特性,而不是资产在外观上最引人注目的方面。资产只有在这样正规的所有制体制的保护下,才可以产生大量的剩余价值。因此西方国家花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去完善这一体制,以维护他们赖以生存的制度。

在赫尔南多眼中,西方国家费尽心思建立的所有权具有六大效应:确定资产的经济潜能、将分散的信息纳入一种制度、确立责任和信用体系、使资产具有可交换性、确立人际关系网络以及保护市场交易。所有权制度的表述使得西方人可以以文字物理的方式来衡量其价值以及估算可以创造的剩余价值,其潜在的经济和社会特性便决定了其经济潜能;将所有权表述搜集在一起,完善了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地域的体制,融汇为一个有机网络;个人的信用与责任意识大大地降低了人们对陌生人的防范,将远距离交易提上日程;一种正规所有权制度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是它能够把资产从难以获取的状态变成容易获取的状态,这样他们才可以产生剩余价值。西方国家正规所有权可以形成正规网络的原因在于全部的所有权记录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始终都可以进行追踪并受到保护,为市场的交易提供了保护伞。

结合我国现在在城市实行的住房统计和在农村不断实行的土地确权,一步一步落实每个人手中有什么,有多少财产,将人民财富以文件的形式呈现出来,并逐渐使它们可以被随时随地地调出来,这样就可以一步一步建立一个分散信息的集中网络以及责任和信用体系,确立人际关系网络,方便市场的交易。因此建立健全所有权体制才是解决资产有效转化为资本的有效路径。

第五篇:秘密读后感

秘密读后感

我对《秘密》这本书闻名已久,但一直没有机会去看。所谓“没有机会”有一部分原因是我自己看过一些对它的介绍书评后留下来的印象:某些书评强调它重点讲述精神的力量,对客观、环境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描写较为轻微。我曾经有一段时间特别重视精神的力量,对自己要求非常苛刻,实际上又没有掌握锻炼的技巧和法门,所以屡屡受挫。受挫之余,为了安慰自己,也为了防御,对纯精神的力量产生一些怀疑。我担心自己在看完这本书后,就会象打了鸡血一样,对纯精神的力量又一次沉迷,所以一直迟迟未看。当然,这也可能是我自己的学习时间还没有到。

某一天,在小区的自助图书柜里,发现了这本书,既然上天安排这本书来到我的身边,说明我可以学习了,欣然借了书。回家后略翻了翻,很多观点我已经接受,书中一些激进的说法我也可以坦然看待。读到80%后,觉得这的确是一本不错的书。

《秘密》的中心点讲述一个法则——吸引力法则:“关注什么吸引什么”。现在我越来越相信这一点。有些人认为,我很关注财富,为什么没有吸引财富?实际上,他只要细心想想,就会发现,他所谓“关注财富”很多时候是恐惧失去财富,结果他就会失去财富。所谓“关注”不仅仅是意识层面的“关注”,更多的是潜意识层面的“关注”,因为意识与潜意识相比,仅是冰山的一角,很多时候这个吸引力法则起作用是因为潜意识的作用。潜意识意识化,是一种习得智慧的过程。

如何改变潜意识,书中也做了一些指导,例如在意识层面接受光明、乐观的思想,坚定自己的信念,潜意识会在潜移默化中做出改变。每一次真诚的许愿,就象一个乐观的种子埋在自己的潜意识中,经常地祈祷,就象天天灌溉施肥,总有一天这个乐观的种子会发芽,开花,结果。我自己曾经在搬进新家时许下一个心愿,愿我的家被爱围绕,愿我的家可以有许多的欢笑,高朋往来,每一个来到我家的人都喜欢这里。随着时间的流逝,果然我的家成为一个温暖有爱的地方。

吸引力法则与佛教的因果规律也很接近,或者说,是相同的真理,它们都强调有因必有果,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秘密》分为三个部分,其中《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是我感受最深的一部分。这部分具体讲述了如何操作吸引力法则的方法。接受了乐观积极的精神力量,但这只是成功的第一步,要让精神成为现实,必须经过一系列的步骤。最主要的步骤是:

1、认识你自己的力量;

2、挑战困难的勇气;

3、行动的信念。这三个步骤看似简单,事实每一个步骤都有深刻的含义。

首先,认识你自己力量是第一步。所谓“认识你自己的力量”要从长远及现阶段两个层面来认识。从长远来看,一个人的力量是无限的,无穷的,只要他可以发现、理解、顺应宇宙的普遍真理,他就可以获得宇宙的所以力量。另一方面,从现阶段来看,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这个局限来自他本身的经历、思想。清楚认识自己的力量,就不会给自己设立过高的期望和目标。就象一个孩子,他需要学会爬,才会走;学会走,才能跑。如果在他还不会爬的时候,期待他可以象刘翔一样飞奔,带给他的只有无穷的挫败,他反而退缩连爬也不会。认识自己的力量也是一种觉察,是对自我真相的认可。人总是有自恋情节,总希望自己的无所不能。在人出生的前6个月里,是完全的自恋期,他会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可以满足自己的所有欲望。只有慢慢认识自己时,才能发现自己真实的力量。发现自己真实的力量后,才可能有步骤地锻炼自己,让自己慢慢成长起来。

其次,是挑战困难的勇气。勇气是必须的,勇气不是没有恐惧,而是即使怀有恐惧,仍然去做应该做的事情。没有恐惧的人不是真正勇敢的人,只是天真、简单、鲁莽的人。即使有了勇气,仍然需要挑战困难的智慧。所谓“困难”同样是适应你现阶段力量的困难,不要刻意去为自己寻找困难,在你成功的路上出现的“困难”就是你必须去克服的障碍,而这些困难的出现,都是有原因的,是你锻炼自己力量的必经之路,克服了这些困难,你就相应提升了自己的力量。同样,这些困难一定是你可以解决的,如果你还没能解决,说明你还没找到问题的关键,还没清楚认识自己的力量,还没找到合适的方法。

最后,行动的信念。事情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宇宙中的各项因素这么多,纷扰繁杂,当实际情况与原来的预期有偏差时(总是会有偏差),如何能够坚持自己行动的信念,如何觉察自己行动的方向,认真总结偏差出现的原因,这是最后走到成功的关键。

资本的秘密读后感[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