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木棉流年读后感(五篇范例)
编辑:空山幽谷 识别码:76-1070826 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7-19 09:12:51 来源:网络

第一篇:木棉流年读后感

木棉流年读后感(一)

读《木棉流年》,品火木棉、血流年。

日本人当时在中国非常嚣张,有日本籍就可以无法无天,只许自己欺负别人。不许中国人捡浮柴,不许中国人吃饱……他们的行径太可恶了!

阿贵是一位非常有责任心的人,即使自己身负重伤,也要先关心牛回来了吗?阿宁平安吗?才会安心的去了。当他看到妹妹(阿宁)受欺负,就什么都不顾冲上去报仇,结果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欧阳卓的爱国精神很令我感动,他一心救国、冒死起义,虽英年早逝,但他的死是值得的、是有意义的,我很敬佩他。

梅雪能够活下来的唯一办法就是丢下丈夫赶紧离开,许多人也都这么劝她,但他宁愿死也要对丈夫不离不弃,这种精神何尝不令我们感动?

明泽是一个很守信的人。为了信守誓言,他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在他切腹谢罪时,面对死亡的坦然令我们惊叹。说明他还是有良心的,他认为用他的死来换《永乐大典》不落入日本人手中是值得的。我很敬佩他的舍生取义。

月华的舅母简直太无情了!月华没有布袜、没有好鞋,导致她脚上长满了冻疮。她舅母却坐视不管还很嫌恶。阿宁给她了一双新布鞋,却又被她舅母拿走了。这样对待一个没有父母的孩子,简直太无情了!

读《木棉流年》,你品到了什么?

木棉流年读后感(二)

《木棉·流年》成书于202_年,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新书。这几年,青春小说越来越多,还能有这样一本深深触动心灵的书被我读到,实在不能不说是幸运。

本书讲了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木棉岛上的一件件事,每一个人物依次登场,由一个个离去。以及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

这本书赞颂的无疑是一种爱国精神,忍辱负重,顽强不屈,在这个挽救民族危亡的火与血的战场上,许多热前仆后继,演绎着雄壮凄美的木棉离歌。

木棉花鲜红如血,傲立枝头,最后“啪”的一声落向大地。正像那些英雄们,他们有鲜红的热血和火一般炽烈的爱国情怀。福叔为儿子报仇杀掉假鬼子冯兴龙;欧阳卓率领十九路军坚决抗日,但遭当局猜忌;日籍华人藤田明泽暗中保护《永乐大典》,为此献身;还有“血魂团”的成员们……

书中也不乏巾帼英雄,梅雪救死扶伤,誓死追随欧阳卓,信守当年的誓言;茉莉与博文情投意合,为救他献出生命;茗香救济难民,出巨资给血魂团,不屈服于日本人和汉奸,保护文物古籍。梅雪的隐忍坚贞,茉莉的优雅婉约,茗香的高洁清雅……她们所做的一切更加令人敬佩。

这本书翻开了一段沉睡的历史,意在告诫人们不应忘记历史,更要居安思危。鼓浪屿上木棉繁盛不衰,那一团团火焰背后正是那个血与火的年代。木棉花的血性与刚烈正是英雄们的象征。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英雄隐去,魂归故里。人们会永远记住——火红木棉,血色流年。

木棉流年读后感(三)

我用了两天时间看完了《木棉流年》,我一向看书较慢,这么厚度的书一般要四至五天看完。之所以这么快看完了它,实在是有一种忍不住的感觉。

我还清楚地记得,我第一天看完了《离乡》、《梅雪》、《菊隐》三个章节因为时间不早了,也就没读下去。可是我却久久无法入睡,我在想象梅雪和理查医生在努力地救治病人;母亲在送走阿宁时难过的表情;明泽用刀从左胸膛划向右胸膛那触目惊心的场面等等,在我脑海中一幕一幕如同过电影一样。

第二天我早早起床便开始继续看《木棉流年》,当我合上书的最后一在页时,我的心却久久难以平静下来,我的眼前仿佛站立着一位位的英雄:梅雪、欧阳卓、明泽、番婆等等,还有一群让我憎恶的恶人:阿保、冯兴荣、藤田海浩一等等。

英雄们的高尚品格和优秀操守,将是我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他们将激励着我做象他们一样有价值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第二篇:《木棉流年》读后感

《木棉流年》读后感

窗外滋着细雨,丝丝点点,悄悄飘入心田,《木棉流年》读后感。在这样的夜晚,很难令人平静,我捧着书,内心却在一点点地挣扎,那座小小的木棉岛,那一幢幢庄严肃穆的楼院,那一扇扇紧闭的门窗,必有什么隐藏在其后,痛彻心扉,荡气回肠。

“在日落晚幕那边,我主显出清晨光辉,在日月年岁那边,永远不变欢乐季节…”我听有歌声来自缥缈之地,是谁在低声吟唱着高洁的圣歌?我仿佛看清了她那一袭鲜红的身影,若有若无的笑靥。她是梅老爷最小的女儿,与理查医生一起拯救岛上病痛的人。可梅老爷不喜欢洋人,她被迫嫁给了一个大将军,欧阳卓。后来,欧阳卓遭当局疑忌,牵连到了梅家人。梅老爷带着家人出逃,可她却坚决留下来,等候陪同她的丈夫。她说她发过誓了,这辈子对他不离不弃,我仿佛看见她的身影,跃然纸上,我仿佛见着了她美丽又坚毅的侧面,她的旗袍在风中有如一朵高洁的火花,燃烧着,义无反顾,决绝地远去…我在那一瞬读懂了她眼中的坚定。她为她的爱情义无反顾的决然。

“春日高楼明月夜,盛宴在华堂…浩渺太空临千古,千古此月光…”我听见远方箫声辗转心头,挥之不去的哀怨,是谁在吹奏着凄凉而忧伤的箫乐?我远远看见他的身影,在凄美的月光下,一点点地消失不见。他是个日本人。他的父亲为了唐家的藏书《永乐大典》,娶了他的母亲,他的母亲受他父亲的指使,从书阁中投来了十册《永乐大典》。谁知他父亲藏书得手后,便不愿归还,他的母亲因此患病而死。将他交给了梅家少奶奶抚养。上一代人的恩怨是非全落在他身上,读后感《《木棉流年》读后感》。他的父亲派他将剩下几册《永乐大典》运回日本。他用赝品掉了包。那一晚他的箫声越发的凄凉悲哀。他被日本人怀疑,他在木棉岛上的日本领事馆,以剖腹自行了结。那一瞬,我看见了他奋不顾身的决然,我读懂了他箫乐中那份孤幽的意境,他是一个日本人,不过他的名字,叫唐明泽。“…今宵荒城明月光,照我独彷徨。”他离开的时候,满园幽菊碎入秋日阳光中,如他的明眸般温柔。

“求你将我放在心头上如印记,戴在你臂上如戳记;因为爱如死之坚强,忌恨如阴间之残忍。”我听见有阵阵吟诵声飘然于身边,久久不去。是谁在低声吟诵着《雅歌》?我抬着头,望见他也正仰望天空,想必是在思念那个叫茱莉的女子吧。他与茱莉本是快要举办婚礼,可在那之前,他被日本人暗算。而茱莉为他挡住,一共五颗子弹,他的命是茱莉换来的。他本应该好好地珍惜这珍贵的生命,可他不顾家人的阻扰,参加了*的团队中。是的,我也不明白,他本该为了茱莉而好好活下去的,但他说,“血债是要用血还的。”我明白了他的意思,他不想留着这条命为茱莉而白白活着,他想做出有意义的事情来,不管是对茱莉,对自己的家人,或者是国家,有意义的事情。我知道了他内心那份凄幽的爱,及那份深深的忌恨。他的名字,叫博文。

战争、瘟疫、杀戮、生离…太多太多的痛在木棉岛上摧残着。可没有人会倒下,正如梅雪、唐明泽、博文,还有茱莉,他们在各自人生的旅途中,走向了他们各自的归宿,可我知道他们都无怨无悔。木棉岛上的血色流年,已是过去了很久的事情了,所有都已物是人非。

第三篇:《木棉流年》读后感500字

去年暑假,我读了《木棉流年》这本书,它就像作者李秋沅打开的跨越七十多年的时空隧道,带我来到正被践踏的木棉岛。战争、瘟疫、杀戮,都发生在木棉岛柔弱的身躯上,这一个个故事也铬在我的心中,令我心酸。

木棉岛上的木棉花开得鲜艳旺盛,这被称作“英雄花”的花朵,也正如同洒上了爱国英烈的鲜血,有着纯红之躯,不掉色、不萎靡,让人不禁联想到木棉岛上的一个个爱国烈士。俗话说“巾帼不让须眉”,书中的军统少将之妻锦若,在面对日军寒光利利的军刀,和要她写策反书的逼迫时,她大义凛然地笑了笑,毅然写下四个大字——“无限江山”,便直奔露台,纵身跃下......。一个英烈为了祖国,选择了死亡,离她深深爱着的祖国而去。她令我看到了甚至比宝贵的生命还珍贵的东西,就是一颗爱国之心。像锦若这样以身捍卫国家尊严的人很多,有岳飞、文天祥、黄继光等,为了祖国,可以什么都不要,最终失去生命,真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相反,一些为了苟延残喘、苟且偷生的人不惜出卖了祖国,结果一辈子,甚至死后无论多少年都遭到人们的唾骂,这与英烈们的巨大反差,形成鲜明对比,难怪会有这样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来了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而我们不仅要铭记他们,珍惜现在,更要从现在起有一颗爱党、爱祖国的炽热之心。

第四篇:《木棉流年》读书笔记

《木棉流年》读书笔记

今天,我去了图书馆。图书馆里有许多书,我选了半天,也不知道挑哪一本好。突然,我看到一本书,书名是木棉·流年,我很好奇这个文绉绉名字的书会是怎样,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抽出了它。封面上,有一个小女孩躲在木门后面,身后的梅花开的正艳。随便翻翻,我就被故事吸引了。于是,我借走了这本书。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翻开,读了起来。阿宁出生在李村,四岁时,父亲和奶奶感染上了鼠疫,福嫂带着她去了海门井巷。一天,福嫂的儿子阿贵带阿宁放牛时,和花钱买了日本籍地主的儿子发生争执,第二天,牛被他们牵走,送到屠杀厂。而阿贵却被他们伤了头,内脏也受伤了。当晚就死了。阿宁被带到了番婆家,开始新的生活。在这里,她认识了雪梅姨、上了小学、知道了许多事情……

我觉得福嫂好可怜,她在阿宁家中打杂,结果差点染上鼠疫,和家人团聚后,儿子又被人打死了。

我认为阿贵之所以被打死,和阿宁有很大的关系。阿宁不听阿贵的劝告,执意要在阿毛手中的篮子,阿贵也告诉她阿毛有一个日本籍的老爹,不能惹他。如果她肯听话就不会有悲剧发生。可是最后谁都没有怪她,太不符合逻辑了!只能说明福嫂对阿宁太好了。

番婆对阿宁很好,把她当作自己的女儿看待。还送她去上学。番婆也是一个有骨气的人。日本人到处搜索中国的文物,番婆有一个祖传的花瓶,日本军官许诺只要她交出花瓶,就能活下来。在生与死两条路两种选择的威逼下,她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后者。她没有被命运屈服。

梅园的雪梅姨对阿宁也很好,他们的相遇很偶然。只是因为她发现阿宁在捡花,就帮着她穿好了花环,还请阿宁吃了点心,喝了咖啡。还给她做了一个柳絮枕头。其实,我觉得阿宁真是很幸运,能受到这么多人的关心。

整本书由六个篇章串连在一起,形成了这本描写抗日时期的小说。我觉得这本书写的太悲惨了。作者写的太悲观了。不过悲惨之中又不失真实。充分体现了抗日时期人们生不如死的生活。我认为这是一本不错的书。

第五篇:《木棉流年》小学生读后感

《木棉流年》读后感读书笔记体会

当我读完这本书时,我便认为这本书给我的感触实在是太多了。

这本书主要讲了在抗日战争前夕所发生在中国一个小岛上的故事,通过主人公阿宁从小到大经历的人情世故,以此来揭开当时封建社会的丑恶事实。

在小阿宁刚开始离开家人的篇章上,便已经开始了残酷的战争,而小阿宁却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生死离别,让他的幼小心灵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在这本书中,小阿宁遇到了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都在阿宁的心里留下了痕迹。也通过发生在自身上的事情教会了阿宁不少道理。也让我深有感触,也不得不佩服阿宁一个小孩子的履历丰富。

从中最让我感动的便是阿宁与日本先生唐明泽的交情,也让我看到了那个年代封建社会人民思想的落后与封闭。

读罢此书,也是让我深有感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

木棉流年读后感

有没有见过这样一个女人,她淡淡的,如同雪中美丽的梅花,她有着淡淡的香,让人回味;有没有接触过这样一个女人,她温柔的,如同上好的丝绸,温柔的嗓音回荡在耳畔;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女人,她是骄傲的,如同虽被雪压住,却依旧傲然挺立的梅花,她说:“既已发誓,不离不弃。现在又怎能抛下丈夫?”她就是梅雪。

梅雪给人最初的印象,是淡淡的笑。她不在乎阿宁是否染上瘟疫,她不恐慌,没有躲着她们。看见阿宁伤心地哭泣,她蹲在阿宁面前,安抚着阿宁,淡淡地安慰阿宁。而不是像圆脸妇人,巴不得离阿宁她们远一点,两人形成鲜明的对比。也难怪,怪不得阿宁失神地忘记将有着梅雪淡淡清香的丝绢还给梅雪了!

梅雪又是温柔的,书中她哪一次不是温柔地讲话,温柔的笑,温柔的照顾着阿宁。就是她的温柔,立马让我这个读者喜欢上了她,也让阿宁一下子爱上了她,梅雪姨梅雪姨的叫着。

看着梅雪嫁为人妻,没有收获自己真正的幸福,我有些惋惜。可是最让我敬佩的是,她虽不爱欧阳,但是她却要尽她自己的责任,她说她发过誓言,不离不弃,她遵守信用,绝不逃跑,不抛弃丈夫……

作者没有写梅雪的结局,看完书,我细细回想,梅雪的一颦一笑都似乎在我脑海,我竟深信,梅雪并没有离开,只是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默默的呆着,看着我们……

木棉流年读后感

《木棉流年》是李秋沅的作品,她在厦门鼓浪屿长大的,是个地地道道的厦门人。读过她的一些小说,都是由厦门为题展开的,我想她觉得真实的才是有意义的吧!

这本书的主角阿宁是一个活泼可爱,重情重义的小姑娘。早在她两岁那年,父亲得了大头瘟,母亲日夜不停地照顾他,她家女佣福嫂看到情况紧急,怕父亲的病床给阿宁,就带着阿宁去了她的老家海门。可是不到一个星期,灾难又悄悄地来到了她的身边,福嫂的儿子被日本人打死,福嫂悲痛欲绝,天天以泪洗面,饭不入口,夜里还喊着要为儿子报仇,之后就呆了。福叔不得不把阿宁送给了番仔园的女主人,番婆。后来的几十年里,阿宁遇到了梅雪、欧阳旱、唐明泽、博文、李校长……他们为了驱走日本人,受了伤,断了腿,甚至差点被打死,可他们一直没有投于日本人,而是英勇的和他们对抗。后来,阿宁长大了,梦见了他们在番仔园里团聚,唱着茗香茶,吃着玫瑰膏。

一个国家再强大,没有意志,那它还是小国,相反,一个国家在弱小,有宏大的意志,那它就是闻名世界的大国!

走进木棉道,走进血色流年,想要知道?那就读一读《木棉流年》吧,看了这本书,你定会感受非凡,受益匪浅。

木棉流年读后感

合上书,心里仿佛放下了许多,重读《木棉·流年》,给我带来了很大的触动,每读一遍,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闭上眼睛,一个个熟悉的身影站在我面前,书中的人物早已深深地烙在了我心上。这些英雄们用自己的生命撰写了一首首不朽的诗篇!

《木棉·流年》这本书,是一部小说,也是一本历史书,书写的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时候”的历史,也是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3500万中华儿女为国捐躯:为儿子报仇的箍桶匠阿福,除掉了无恶不作的假鬼子冯兴荣;为保护《永乐大典》的日本人藤田明泽切腹献身;为挽留民族尊严的三舍含冤死去……其中,女豪杰更是层出不穷:隐忍坚贞的梅雪;优雅婉约的茉莉;一心为国的茗香……这些平民英雄如同岛上的木棉花,花开时,鲜红若血,朵朵傲立枝头;花落时,啪的一声决绝自高空落下,满地落红,触目惊心。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势,岛上的人称其为“英雄花”,我始终钦佩那些视死如归、舍身取义的英雄,没有他们,何来我们今天的幸福?

在读这本书时,我仿佛置身与书中,随着主人公阿宁一起体会书中的喜怒哀乐,也见证了一段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每当我想阻止悲剧发生时,却无能为力。这段历史吸引了我,不仅在于她的真实,还在于她所给予我的启示。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就是让我们铭记这火与血的岁月,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只有我们强大起来,我们的祖国才不会饱受欺凌。

看完了这本书,我呆坐许久,一阵凉风吹来,我不禁打了个寒噤,风,吹乱了书页,哗哗作响,我的目光落到了卷首上的一段话:

一幢幢宏伟肃穆的楼院

一扇扇紧紧闭合的门窗

必有什么隐藏其后

痛彻心髓荡气回肠……

走近木棉岛

走进血色流年

木棉流年读后感(五篇范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