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观后感
《吴仁宝》观后感(共五则范文)
编辑:轻吟低唱 识别码:77-853303 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3-12-30 09:41:24 来源:网络

第一篇:《吴仁宝》观后感

江苏机关党建 > 心得体会 > 正文

最难忘的是精神 ——电影《吴仁宝》观后感

202_-11-01 09:19:00

“什么是社会主义?”“让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让全世界人民幸福就是共产主义!”从电影院出来时,主人公吴仁宝回答外国记者提问时两句朴实而铿锵的话语,在我的脑海中久久萦绕。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没有恢宏磅礴的气势,但电影《吴仁宝》却像磁铁一样,从一开头起就紧紧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内心深处的强烈共鸣。是什么会使我如此感动呢?这就是从这部电影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屈不挠、自强不息、虚怀若谷、敢为人先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对新时期江苏 精神的生动诠释,是江苏大地上千千万万种精神中的强音,是我们昂首阔步迈向新征程上的无价之宝。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要改变贫穷落后的命运只能靠我们自己。”电影《吴仁宝》从一开头起,就把人们带入了一种改天换地的创业氛围之中。不屈不挠的创业精神,是以吴仁宝为代表的华西人的最显著特征,也是影片所着力刻化的内在精华。华西发展之路是一条充满艰辛探索的创业之路。在这条创业之路上,华西人不仅表示出吃苦耐劳、勇于牺牲的顽强意志,还体现出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智慧和勇气,更显示出团结一心、群策群力的集体力量,而这一切都在影片中得到了充分的彰显。电影《吴仁宝》通过一段段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穷不会生根,致富需要拼争,建设社会主义幸福新农村,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生生不息的艰苦创业!”

“创业不易,创新更难”。电影《吴仁宝》告诉我们,要改变命运,只靠一味的埋头苦干还不行,还必须要“干好眼前的,多想长远的”,只要有利于发展,碰到机遇就要抢,即使冒点风险也要上。吴仁宝从抢买磨盘、顶着压力开办五金加工厂、再到创办华西的一个个现代化企业,无不体现着这位华西当家人的精明与胆识。正是靠着这种敢冒风险、敢于担当的品格和智慧,才使得华西人在创业之路上一步领先、步步领先,描绘出“风景这边独好的”的社会主义新家园的壮丽景象。创新为华西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创新已成为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上的新一代江苏人的共同精神追求。

“有福民享,有难我当”电影《吴仁宝》最动情之处,在于吴仁宝那种始终不渝的、忘我的爱民情怀。为了华西村的需要,吴仁宝可以置家中4个熬熬待哺的孩子于不顾,而捐出米缸中仅剩的大米。为了安抚一位失去孩子的村民,吴仁宝毅然将自已最疼爱的儿子送到这位村民的家中……华西村富了,老书记始终坚持不拿村里最高的工资,不住村里最好的房子,他始终身体力行地教育身边的人们“吃水不忘挖井人,富了不忘共产党。华西富了,要积极带动周边的村落发展。华西富了,要让大家知道华西是怎么富的,要让更多的人分享到华西致富后的快乐,要让天下都知道,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在中国的大地上创造出无数的人间奇迹。

电影《吴仁宝》告诉了我们许多,电影《吴仁宝》给我们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宝贵精神财富。

吴仁宝,一个中国农村的风云人物,在他担任华西村党支部书记40多年的生涯中,以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和为民造福的崇高理想,倾其毕生的智慧和心血,率领华西人民战天斗地,开拓创新,使华西村从贫穷落后走向率先发展、科学发生、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天下第一村,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影片虽不催人泪下,也无感人至泣的情节,但给人的信心和力量却是无限的。一位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带领一帮普普通通的基层党员,却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每一个场面、每一次举措、每一句话语,无不闪耀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芒!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要说华西村的成功秘诀,如果要写成书恐怕要超几百万字,如果要拍成电视剧,恐怕要拍好几十集,就是上百集也不为多。但,在吴仁宝眼里,面对记者的采访,他却仅仅用了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实事求是、吃苦耐劳。

40多年的奋斗,八个字的概括。这,说明了什么?„„

现在,有的党员干部,特别是有的领导干部,为了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不顾群众的反映和当地的实际,不惜利用手中的权力,动不动就建形象工程、业绩工程,这里搞汇报、那里谈经验,目的就一个要名要利。而吴仁宝要来了什么?他要来的是老百姓的共同富裕,他要来的是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农村。

作为一名党员,我们真的该好好地向吴书记学习。

学习他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气魄。华西村的工业发展,是从“捐粮食、买磨盘、背石块、盖磨坊”起步的。60年代的吴仁宝,他想的是如何节约生产力,搞农副业生产、搞多种经营。70年代,他想的是如何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建起小五金加工厂。80年代,他想建学校、盖医院,让全村的老百姓不再跑到100多里外去看病„„。没有这种超前的思维,没有这种共产党员模范带头的动力,没有这种想干事的气魄,是不可能达到今天的生产销售总额要过500亿元目标的。难怪邻居红旗村的王书记说:“也不知道他脑子里哪来的那么多点了,今天要干这个事,明天要弄那个事,弄得我们跟着屁股后你追我赶的,拼了命都赶不上”。

学习他致富百姓、着眼未来的胸怀。当初的华西村,总共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田地,却被土堆和小河沟隔成了一千三百多块。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高田塘高田塘,半月不雨苗发黄,低田塘低田塘,一场大雨白茫茫”。可就在这种情况下,他愣是想用15年的时间,开辟出800多亩的田地来。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因为在他的心中始终有那么一个信念:总有那么一天,我们家家米缸都是满满的,人人兜里都是鼓鼓的。他常说:“当干部的就得想得吃不下睡不着,老百姓才有盼头”、“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心,我看再大的困难也难不住我们”。正是有了他这种致富百姓的想法和着眼未来的胸怀,全村的社员同志们都挥手高呼:“你们共产党员在前面走,我们在后面一步都不落下”。

学习吴仁宝,还应该学习他运筹帷幄、创新发展的胆略;学习他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风范;学习他严以律己,廉洁奉公的情操;学习他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是富的崇高境界„„

报告会上,已是85岁高龄的吴仁宝,也给了自己一个评价:骂我不生气,夸讲不足喜,挫折不泄气,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所以我要为党为国争一口气。

这,就是吴仁宝,一个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一个永远值得每一名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

第二篇:《吴仁宝》观后感

吴仁宝,他这样精彩的人生无疑是独一无二的,他是许多中外元首的座上宾,他是几代领导人亲切接见过的数十年红旗不倒的老先进,他80多岁了还当选为十七大的党代表,他是全国最小官位上任职时间最长却创造出了人间最精彩话剧的人。在他担任华西村党支部书记40多年的生涯中,以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和为民造福的崇高理想,倾其毕生的智慧和心血,率领华西人民战天斗地,开拓创新,使华西村从贫穷落后走向率先发展、科学发生、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天下第一村,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他领导的华西村,江苏省江阴市的一个小村落,占全国版图不足千万分之一,但这里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迹。

而本部影片讲述的就是吴仁宝同志如何带领华西村民走出了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之路。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要改变贫穷落后的命运只能靠我们自己。”这是电影《吴仁宝》开头的一段话,这段话把我们带入了一种改天换地的创业氛围之中。电影中,可以看到吴仁宝和华西村的发展经历了两个抉择,一是七十年代建立小作坊,二是八十年代没有包产到户,走集体化道路。在七十年代,全国都在割资本主义尾巴,吴仁宝冒险偷偷建立了五金作坊,被上级要求停止,吴仁宝没有听从,坚持搞了下去,从而实现了原始积累;八十年代初我国实行联产承包制,吴仁宝顶住压力,继续走集体化道路,并建立村集体工厂,并走上了致富路。这两次抉择吴仁宝和华西村都在和中央对着干,与当时的政策背道而驰,如果他完全按中央政策,华西村的现在很有可能和现在大多数的农村一样。吴仁宝说:“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共产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时他说:“我们既要相信组织,又要相信群众,有了这样的基础,什么都难不倒我了。”就这样,从 “15年规划”平整田地,到下狠心购买大磨盘,再到“顶风”开办小五金工厂,以及后来的分田到户、农副产业两手抓等等,时代的节点为华西人带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和机遇,他们凭着自己的劳动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在党员老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始终走在时代的前端,创造了华西的辉煌。吴仁宝从抢买磨盘、顶着压力开办五金加工厂、再到创办华西的一个个现代化企业,无不体现着这位华西当家人的精明与胆识。正是靠着这种敢冒风险、敢于担当的品格和智慧,才使得华西人在创业之路上一步领先、步步领先,描绘出“风景这边独好的”的社会主义新家园的壮丽景象。

不屈不挠的创业精神,是以吴仁宝为代表的华西人的最显著特征,也是影片所着力刻化的内在精华。华西发展之路是一条充满艰辛探索的创业之路。在这条创业之路上,华西人不仅表示出吃苦耐劳、勇于牺牲的顽强意志,还体现出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智慧和勇气,更显示出团结一心、群策群力的集体力量。同时,华西村人始终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动摇。“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华西富了,坚持做到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邻右舍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物质鼓励与精神激励的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创新有特色。

电影《吴仁宝》最动情之处,在于吴仁宝那种始终不渝的、忘我的爱民情怀。一是在七十年代,买大磨盘时,身先士卒,把自己家的米全拿出来,只为四个孩子留下一点点口粮,还让妻子去娘家借米,最后感动全村群众纷纷捐米,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建成了小磨坊;二是在八十年代,得知有一村民家儿子溺水身亡,而且已经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节育了,就把自己家最聪明懂事的小儿子送给他家,为其养老送终。三是在九十年代,为了村里办企业去南京某高校请专家、教授,“三顾茅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还偷偷地亲自为那个教授搬煤球,最后感动了他,答应去帮华西村办企业。每一个场面、每一次举措、每一句话语,无不闪耀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芒!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吴仁宝经常有这样的话挂在嘴边:“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什么叫社会主义?一句话,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全世界人民幸福就是共产主义”;“有富民先享,有难官先当”。这就是吴仁宝,一个中国农村的风云人物,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没有恢宏磅礴的气势,却能激起我们内心深处的强烈共鸣,并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的一位伟大的共产党员。

第三篇:吴仁宝观后感

吴仁宝观后感

最近观看电影《吴仁宝》后,我被他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作为一个中国新农村的基层领导的楷模、一个农村的村党委书记,位不高,权不重,可吴仁宝一样在这个岗位上对“人民公仆”这四个字作出了最好的解释。在他担任华西村党支部书记40多年的生涯中,用他一生的智慧和心血,率领华西群众开拓发展,走出了一条以产业化致富农人、以城镇化发展屯子、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特色发展之路,使华西村从贫穷落后走向率先发展、科学发生、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天下第一村,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影片中,展现的解放初期生产力水平不高,农村以体力劳动为主的时代,在农田基本改造、磨坊建设等劳动生产中,吴仁宝总在冲在前面,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而在华西村经济发展了,享受改革开放成果时,所有的村民都住上了现代化别墅,他坚持最后一个住新房,以他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这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品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关心群众,服务群众。影片中,在一个经济和交通都很落后的年代,当他得知一个村民的孩子暴病,孩子的父母已经不抱希望的情况下,他坚持克服种种因难,徒步背着孩子走了一百多里,日夜兼程,将孩子送到县医院接受治疗,并挽回了孩子的生命,以他的坚持和疲惫,换取了这一家人的幸福;在中国传统的男子才是家族传承的背景下,当有一村民家男孩子出现意外,而这一村民已响应号召带头做了绝育手术,再生无望时,他忍痛割爱,将自己心爱的小儿子送给这户

村民做儿子。他想村民所想,急村民所急,使他赢得了村民的喜爱。这种精神正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影片中,通过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割资本主义尾巴阶段他坚持建小五金厂,改革开放初期提倡分田到户阶段他坚持不分地等重要历史转折点上,他在执行上级的政策时,不唯上,不教条,不随大流,而是结合华西村的实际,以谋华西的发展为大计,坚持实事求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华西村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和率先发展。以他的实事求是,赢得了华西人民的富裕。这也加深了我对实事求是的理解和认识,是对实事求是的最好诠释。

敢于设想,敢于担当。影片中,多次出现类似的场景,他向广大村民讲华西村未来发展的蓝图,以此来提升村民的信心,鼓舞村民的斗志,统一村民的思想。如解放初期买磨盘、建磨坊,当时村集体经济底子薄,需要村民募集粮食和物资,他通过讲规划,取得村民的支持;中央提倡分田到户时,他与村民们讲华西的未来发展需要整体规划,取得村民的理解;在制定好蓝图后,他会带领大家向着既定目标努力。他的这种超前意识、前瞻思维,给华西的发展注了活力,他的这种咬定目标不放松的精神,保证了华西的率先发展。敢于设想、敢于担当是一个单位带头人的重要品质,对一个单位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老书记说:“骂我不生气,夸讲不足喜,挫折不泄气,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所以我要为党为国争一口气”,他把几十年来政府奖励他的一个多亿的钱全部献给村里的建设,而且他不拿高工资,这种

精神难能可贵,我想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就应该是这个样,他是我们工作的指南,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第四篇:《吴仁宝》观后感

《吴仁宝》观后感

----领导力是如何形成的周末,所有的入党积极分子观看了红色电影《吴仁宝》,讲述的是华西村前村支书吴仁宝的带领村民致富的故事。一个村支部书记,将华西村建设成天下第一村,这个村庄可以花费9000万买直升飞机,每户可以出1000万建造30亿酒店,甚至可以去纽约时代广场放广告。家家别墅,医疗全免,仿佛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缩影。

在华西村的巨大成功后面,一个不可忽略的关键因素就是吴仁宝,一个核心的领导人物。就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样,“没有吴仁宝,就没有华西村的幸福小康”,华西村民如是说道!这让我再次回忆起三起三落之后带领中国人民改革开放的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位叱咤风云的伟人引领我们奔小康。为什么是邓小平,是吴仁宝领导我们走向辉煌?他们为什么能够领导我们?我们又为什么心甘情愿的听从他们的领导?

一、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

在面对困难和重大事情时,不是要求村民往前冲,而是自己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行动感染村民,用无形的影响力去感动大家,看到切实的利益,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当时,全村845亩土地被分隔成1300多块不规则的小田,667口人分散居住在12个小自然村落,泥路弯弯,40

多条小河沟错乱交织,农业生产的劣势可见一斑。年仅30多岁的吴仁宝带领村民制定了一个华西村15年规划,平整土地、开挖沟渠。吴仁宝靠的是自己的亲身示范,“凌晨两点钟开始干,从鸡叫干到狗叫,最苦最累的活都是老书记带头,别人说我们是‘做煞大队’(当地方言,意为干活太苦),但这是华西人唯一的出路”。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全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华西村人多地少,工业已经起步,分还是不分?吴仁宝和华西村选择了不分,将500亩粮田交给30名种粮能手承包,大多数劳动力转移到工业上。既保持了农业的高产值,又利用剩余劳动力发展了工业,创造了更多的财富利益。这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结果。

同时我们华西提倡“一村两制”,村民既可以搞集体,也可以从事个体。但不允许干部搞“一家两制”。不怕公有、私有,就怕公也没有,私也没有,要公私双富有。使得华西村民既保持了很高的积极性,又保证了集体的公平!

三、不死守教条,灵活机动当年,为了保密,小五金建在最不起眼的河边角落里,前面是正大光明的铁匠铺,三面被树木环绕,遇到领导视察,大门一关,打铁的打铁,下地的下地,领导一走,工人立刻回厂加班干活。

上世纪60年代,管水利的干部要求沟渠里什么都不能

种,管农业的干部要求沟渠里种粮食,管副业的干部要求全面发展经济作物,吴仁宝的对策是——把一条沟一分为三,1/3不种,1/3种粮食,1/3种水葫芦,分别应对不同的领导视察。

吴书记用形式主义对付官僚主义,很好的保存了实际的利益。

四、拥有坚定的信仰

“一个人要有信仰。我就信仰共产党,信仰马克思主义。我一直没有动摇信仰,如果说我动摇了,也可能就没有今天的华西。我最满意、最看重的是先进共产党员的这个奖励。不管到哪个地方,你要有信仰,要让当地老百姓富起来,只有这样子,你就能够成功,就能够发展,老百姓就拥护。”

他告诉了我们,一个人坚定的信仰会给我们持续的激情和动力,给了我们不迷失自我的航标。

美国出版的《重新发现中国》一书中称:“华西村是中国的新加坡,吴仁宝是华西村的李光耀。”美国纽约华文电视台董事长,美国《侨报》总裁和巴南《南美侨报》社长等人称:“华西人了不起,华西村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美国游客来华西参观时说:“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要!

我们或许不会每个人都成为领导,但我们都需要个人的影响力,去影响我们周围的人。

第五篇:吴仁宝观后感

篇一:吴仁宝观后感

电影《吴仁宝》以老书记吴仁宝本色出镜为叙事线索,经纬交融,虚实相间,生动地再现了时代大潮激荡下华西村的美丽画卷,揭示了其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普遍贫困到共同富裕的历史巨变,刻画了吴仁宝带领华西人几十年如一日不断摸索、打拼、发展,不断创业、创新、创优,不断争先、领先、率先的光辉形象。故事从上世纪60年代的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揭开序幕。在书记吴仁宝(尤勇 饰)的带领下,华西村人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华西特色的社会主义致富道路。从开始的“15年规划”平整田地,到下狠心购买大磨盘,再到“顶风”开办小五金工厂,以及后来的分田到户、农副产业两手抓等等,时代的节点为华西人带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和机遇,他们凭着自己的劳动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在党员老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始终走在时代的前端,最终走出了这条华西道路。

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作为一名党员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立党为公,切实的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电影《吴仁宝》在党的十八大之前观看,有着其深远的意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它启迪人们坚定理想信念,指导人们悟出应该怎样去追求、奋斗,并思考个人价值同社会价值怎样去结合。

篇二:吴仁宝观后感

16日,根据院党总支安排,法警大队支部党员与全院党员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一起观看了纪录片《吴仁宝》,通过观看这部电影,让我们深刻理解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让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让全世界人民幸福就是共产主义这些问题。在电影中,面对外国记者的提问,吴仁宝的回答朴实而铿锵,在我的脑海中久久萦绕。

《吴仁宝》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没有恢宏磅礴的气势,然而这部电影却如同磁铁一般,从一开始就吸引了我,激起了内心深处的强烈共鸣。是什么会激荡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感情呢?这就是在这部电影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屈不挠、自强不息、虚怀若谷、敢为人先、为人民服务”的党员精神,这种精神是对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诠释,是华夏大地千万种精神中的最强音。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要改变贫穷落后的命运只能靠我们自己”。华西发展之路是一条充满艰辛探索的创业之路,在这条创业之路上,吴仁宝从抢买磨盘、顶着压力开办五金加工厂、再到创办华西的一个个现代化企业,无不体现着这位华西当家人的精明与胆识,正是靠着这种敢冒风险、敢于担当的品格和智慧,才使得华西人在创业之路上一步领先、步步领先,从而描绘出“风景这边独好的”的社会主义新家园的壮丽景象,创新为华西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创新已成为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上的新一代中国人的共同精神追求。

通过这次学习,我们法警大队乃至全院每一名党员都会铭记“不屈不挠、自强不息、虚怀若谷、敢为人先、为人民服务”的党员精神,学习他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气魄;学习他致富百姓、着眼未来的胸怀,不仅如此,学习吴仁宝,还应该学习他运筹帷幄、创新发展的胆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风范;严以律己,廉洁奉公的情操,进而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为贾汪法院的美好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三:吴仁宝观后感

影片《吴仁宝》讲述的是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书记 吴仁宝带领当地村民走上致富道路的故事。影片没有太多的着重于华西村后期的世界之最,而是大篇幅比较细腻的演绎了早期吴仁宝这个人。

从六十年代第一次带领村民对糟心的土地大肆整改,为了救活重病的孩子大家连夜跑出几十公里,把自家儿子送人敬孝的辛酸泪,再到顶着舆论让小五金厂生产,吃透国家政策添加自己智慧,抓住重大机遇,开工厂办企业,兼并周围村庄扩大梦想,看似种种不可能的事情都被一一实现,吴仁宝的目标其实只有一个,就是要让所有村民过上富裕富足的生活。

作为一名老党员,吴仁宝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对于群众工作,他从来不用行政命令,更不用威逼利诱,而是坚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摆事实、讲道理,带头干、做示范,以此来感动群众、感召群众,从而凝聚群众、团结群众。

为了买大石磨,建面粉加工厂,吴仁宝带头捐米,把家里的米缸倒得净光。为了把磨坊早日修建好,吴仁宝投工投劳,带头修建,不辞辛苦。他的这种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精神感动了当地村民。吴仁宝不仅以先锋模范作用感召、感动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他视群众为亲人,切实关心群众疾苦,真正兑现他“有福民享、有难官当”的诺言。

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吴仁宝就像是一个闪耀的星星,指引着我们。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像吴仁宝一样,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时时为群众着想,处处为群众利益奋斗,真正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促进本职工作的开展,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吴仁宝》观后感(共五则范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