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观后感
西厢记,观后感
编辑:雨雪飘飘 识别码:77-901935 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2-07 09:34:41 来源:网络

第一篇:西厢记,观后感

一曲爱情赞歌

——读元曲《西厢记》后感

现如今大家好像都很浮躁,看新闻只看标题,读书都看杂志或精读版,学习只求写完作业然后马上干其他事去了??静下心来读书的人很少了,读名著的就更少了,特别是语言晦涩的古文。但是,人活着,终归还是需要文化的滋养,读名著修养身心,未免不是一个让自己心神宁静,陶冶情操的好方法。

故事是没什么新鲜的,一对小恋人反抗家庭压力而结合的故事,现今多了去了,肥皂剧到处都是!但是要知道这部戏什么时候出来的?元朝啊,以当时的社会看这种思想,是非常大胆、非常叛逆、非常有冲击力的,典型的反抗风建设会包办婚姻和家长制,追求自由与爱情,这是需要多大的创新与勇气啊!赵景深先生把《西厢记》称为“中国古典文艺中的双壁”之一,那一壁即《红楼梦》。能与《红楼梦》 并驾齐驱,它的文学价值与艺术价值可见一斑。俄国柯尔施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纲要》中就说到: “单就剧情的发展来和我们最优秀的歌剧比较,即使在全欧洲恐怕也找不到多少向这样完美的剧本。”这些并不是对《西厢》的推崇和炒作,这是一种信服。

就我自己来说,剧中的张生就是在爱情上坚贞不渝,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美满结果的偶像青年啊!爱情本就不是需要金钱来做垫脚石的,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张生为了自己的爱情突破种种困难,终成正果,乃吾辈之楷模啊!现如今情侣到处都是,但是有多少是为了消除寂寞?有多少人是两情相悦?又有多少人毕业即分手?这是赤裸裸的讽刺啊!爱情不是用来消遣的,是需要我们用力的呵护,全力的争取!崔莺莺和张生就是因为追求真挚的感情而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门第、财产和权势为条件的择偶标准的违忤。同时,我想说一下红娘,这是这部剧中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她算是整出戏的精神领袖。她扮演着在张生与崔莺莺之间的传信员,在崔莺莺母亲与莺莺之间的协调员。她据理力争,为张崔两人的美好爱情做了不少努力与牺牲。她活泼热情,思想在当时算是很先进的。是一个无产阶级挑战社会固有僵化制度的精彩人物。

文章里的语言真的很经典。很多用到元曲中的曲牌什么的,我不懂,但不影响我对它语言的欣赏。张生一出,便有[点绛唇]一篇,篇上云:“游艺中原,脚跟无 线,如蓬转。望眼连天,日近长安远。” [小桃红]上言道:“夜深香蔼散空庭,帘幕东风静。拜罢也斜将曲栏凭,长吁了两三声。剔团鸾明月如悬镜,又不是轻云薄雾,都则是香烟人气,两般儿氤氲得不分明。”又一篇 “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阑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西厢》中句,巧夺天宫,且篇幅不长,若一气呵成,半日功夫便可览遍,只此书并无读一遍之理,依我看,《西厢》中词句,好似天造地设一般,可反复品读 又 如:〔端正好〕中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化用了范仲淹《苏幕遮》词中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并取其秋景凄凉的意境,以烘托送别的凄冷氛围。以疏淡几笔,描绘了一幅动人的长亭送别图:碧云密布,黄花遍地,西风凄紧,北雁南归?作品如椽之笔,由头顶之天至脚下之地,从耳边之风声写到眼中之归雁,大块设色,融情于景,只捕捉几样形象,稍加点染,就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又如:“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两句是从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的“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转变过来的,改写得自然恰贴,不见斧痕。又如:〔朝天子〕中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引用苏轼《满庭芳》词原句,形象地表现了莺莺珍重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再如:〔耍孩儿〕中的“未饮心先醉”之句,一字之易,更加夸张,语境更加沉重,表现了莺莺饯别时的极端愁苦。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一句则从李清照词中脱出。

《长亭送别》中[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听后则会眼前浮现莺莺在离别时心伤和担忧之情。还有很多不详说了,我也不会专业的赏析,只会模模糊糊的去静静体会词曲的魅力,感受作者所感受,就像“feel what you feel ,listen what you listen??”我觉得这样就很好了,《西厢记》很晦涩,专业的人来说估计要说一天。我不怎么懂,就看语言,看剧情,呵呵。读书,读自己的心而已。篇二:读《西厢记》有感

读《西厢记》有感

总有一卷执手沧海的誓言停在心里,多少才子佳人的爱情,深深浅浅摹画在心脏里,噗嗤噗嗤一直鲜活着;总有一段“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爱恋,在历史的沉沦里煜煜生辉,散发着独特的光芒;总有一树光彩照人的奇葩,绽放在剧坛里,缕缕清香涤荡心间。于是,带着一颗赤诚的心驰骋了他的《西厢记》。

爱情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在中国古代文艺作品中,以男女情爱为主题的作品多如牛毛,数不胜数,有的海枯石烂,有的始乱终弃,有的白头偕老,有的双双殉情。早在《诗经》中便有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描写,而《西厢记》却以才子佳人历经坎坷终成眷属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焕发绚丽的光彩,照亮了历史昏寂的夜空。因此,《西厢记》一直深受文人的欢迎,就连《红楼梦》中百般挑剔的林黛玉也对它爱不释手。

《西厢记》是元代著名的剧作家王实甫的巨作,是元代剧坛一树璀璨的奇葩,家喻户晓。它叙述了穷书生张生和相国小姐崔莺莺偶遇普救寺,萌生爱慕之情,但却一再受到崔夫人的阻挠。但他们两人出于对爱情炽热的追求,公然走上了反封建礼教束缚的道路,在红娘的帮助下,张生和崔莺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传达了古代人民不甘服从于封建礼教的统治,而希望“永志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但《西厢记》从问世以来,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却把它当做淫词艳曲而禁毁、歧视,大加忌讳,然而这些举措依然无法禁锢人们对《西厢记》的迷恋。其实,《西厢记》如此大受欢 迎的原因就是张生和崔莺莺两个人自己自作主张地结成夫妻,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放在一边,勇敢追求自由爱情的故事情节满足了人们追求美满姻缘的愿望。

如果说,一部始乱终弃的爱情悲剧《莺莺传》以哀婉凄凉的笔墨讲述女主人公莺莺最终被她心爱的人抛弃的故事情节为历代文人士大夫所品读,那么,王实甫根据《莺莺传》这部小说改编而来的《西厢记》,以唯美浪漫的笔调歌颂了矢志不渝的爱情,得到了“天下夺魁”的称号。尽管两个作品的主人公都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故事的结局却是天壤之别。这段比翼双飞的旷世姻缘早已不再是《莺莺传》那样的悲剧,它讲述了一对才子佳人历经坎坷,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最终喜结良缘的故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带着一份期待的心情,纵读了《西厢记》。有所动容,有所赞赏,有所钦佩。

我动容于张生为爱迎难而上,勇于对爱情执着诚挚的追求。他是一个才华出众风流潇洒的“志诚种”,当他在佛殿上遇见了花容月貌的崔莺莺,便深深地坠入了情网,功名利禄完全置之身外。他为了崔莺莺而滞留在蒲东,不去上京赶考。他鲁莽痴迂,呆头呆脑,当他收到莺莺的诗简时,喜上眉梢,高兴得冲昏了头脑,解错了莺莺的诗意。于是他半夜逾墙去赴约,没想到却遭到了崔莺莺的呵斥。当张生正欣喜若狂地等着做新郎,迎娶崔莺莺为妻时,崔母出于家族利益和封建礼教的考虑,决定出尔反尔——“赖婚”,不同意将崔莺莺许配给张生。

张生听到这个消息时,甚至跪在红娘面前声称如果娶不到崔莺

莺便要悬梁自尽。我想,正是张生对爱情的志诚与执着,才打动了崔莺莺,两人才能共结连理,鸾凤和鸣。

我钦佩于崔莺莺主动追求爱情的勇气和对爱情的矢志不渝。她本是端庄贤淑的相国小姐,但在爱情面前却大胆主动,炽热追求,然而,她长期深受封建礼教的熏陶,对爱情,对张生,有时显得心口不一,言行不一。崔莺莺对张生的爱恋,使她不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公然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爱情的自由,勇敢地与张生海誓山盟,结下连理。长亭送别,崔莺莺一再叮嘱张生不可“停妻再娶妻”,可见,在她心里,功名利禄并不是最重要的,只有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白首不离,如胶似漆才是最重要的。

我赞赏于红娘的坦率勇敢,热心肠,镇定自若和晓之以理的仗义相助。她出身卑微,地位低贱,但她在《西厢记》却是一个光芒四射的人物。当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受到崔夫人的百般阻挠时,她见义勇为,积极地帮助张生和崔莺莺传递书信,出谋划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军师”。当她面对崔夫人的责问时,她更是镇定自若,勇敢地进行反击,为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辩护,使得崔夫人无从反击,理屈词穷,不得不答应二人的婚事,可谓是侠肝义胆,机智聪明。因此,红娘在《西厢记》中的地位可以说是举足轻重。

与其说《西厢记》是古代封建社会少男少女勇敢追求爱情的典范,还不如说那是封建社会少男少女挣脱封建礼教束缚的枷锁,在苍天之下,沧海之下纵横吟唱的一曲高歌。

一曲《西厢记》,你用那艳丽脱俗的字眼,描述那抹相濡以沫的情 意衬托着这朴素的美丽。

一曲《西厢记》,你用那语重心长的言语,诉说那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情衷。

纵读了《西厢记》,轻拾了一朵百合花,在只有诗句与梵歌的路上,我感叹世间的情爱怨怼,我憧憬浪漫的比翼双飞。

自古而今,《西厢记》一直是一首千古传诵的爱情颂歌,因了它,有自己的美丽,古代的人们才对爱情充满希望与幻想,它就像一颗璀璨的启明星,照耀着人们受挫的心灵。篇三:西厢记读后感

西厢记读后感

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芙蓉面。

也许就是在那个春风拂面的日子里,张生遇见了莺莺,然后一见钟情,最终谱写成了一曲荡气回肠的传诵千古的爱情颂歌。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这是张生对莺莺的第一印象,基于莺莺的美丽姿态,张生就这样对崔莺莺一见钟情了——“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小生便不往京师去应举也罢。”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忍不住想笑,又是一出美人的风花雪月传,可是后来我看完全文时,印象却彻底改观了。看完后,满口余香,其华美生动,诗情画意的语言,让我回味良久。

《西厢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戏剧名著,它叙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邂逅相遇、一见钟情,经红娘的帮助,为了追求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争取婚姻自主,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动人爱情故事,表达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美好爱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几百年来,它曾深深地激励了无数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向往爱情的心。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句话,也成为了无数有情人对爱情的美好向往。《西厢记》最突出的成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莺莺传》的主题思想和莺莺的悲剧结局,把男女主人公塑造成在爱情上坚贞不渝,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美满爱情的一对青年。这一改动,使剧本反对封建包办婚姻的倾向更鲜明,突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主题思想。在艺术上,剧本通过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来完成莺莺、张珙、红娘等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人物的性格特征生动鲜明,加强了作品的戏剧性。尤其是红娘的形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猜想,大概我们说的替人做媒的红娘就出自这里吧!看了《西厢记》之后,我被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深深的感动了。说实话,即使是今天的情侣,在面对来自社会的各种考验,面临来自家长的阻扰等困难时,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像他们一样始终坚持忠贞不渝的爱情?我不敢说没有人能够做到,但即使是几百年以后的今天,他们的勇气依然值得我们钦佩效仿。崔莺莺在张生一穷二白时依然义无反顾的与他私定终身,张生也在高中后对崔莺莺不离不弃,试问现在的我们有几人能够做到这点?

中国自古以来信奉“从一而终,至死不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传统爱情婚姻观。词典中,爱情定义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强烈的依恋、亲近、向往,以及无私专一并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在汉文化里,爱就是网住对方的心,具有亲密、情欲和承诺的属性,并且对这种关系的长久性持有信心,也能够与对方分享私生活。爱情是人性的组成部分,狭义上指情侣之间的爱,广义上还包括朋友之间的爱情和亲人之间的爱情。在爱的情感基础上,爱情在不同的文化也发展出不同的特征。

而如今的新结婚时代,房子车子票子“三大件”无一不显示出经济基础对婚姻的决定作用。当下中国五对夫妇就有一对离婚,是十年前的两倍,从而进入“结婚很挑剔,离婚很随意”的婚姻异时代。有些针对青年的大型调研显示,很多当代青年不再信奉爱情至上,对于爱情的力量不再那么有信心。在某电视台的征婚交友类节目中,有女孩冒出“宁可坐着宝马哭,也不愿坐着自行车笑”的惊人之

语,金钱至上的爱情观导致了牵手一生的传统爱情观的崩溃。现在社会的爱情在物质条件的蒙蔽下,已经或多或少的失去了爱情原有的纯真味道,“小三”、“二爷”等现象层出不穷,而各种家庭闹剧也不断上演。我很难想象要是崔莺莺和张生要是相遇在现代,他们是不是还能够有情人终成眷属呢?

崔莺莺,她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令人惊叹。在她眼里,功名利禄只不过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她天真地认为,“但得一个并头莲强似状元及第”。张生走后,她只是“昏昏沉沉的睡”,抑或是“重重叠叠的泪”,再不就是“青鸾有信频须寄”,莺莺鄙视功名利禄而追求自由爱情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而张生白马寺解救崔莺莺,在老夫人反悔后抑郁交加成疾,后来又为了崔莺莺上进赶考,高中后依然对崔莺莺念念不忘。他们为了爱情付出了很多努力,最终终成眷属。

其实两人的爱情就像是一个美好的梦想,他们的爱情承载了太多我们的向往和寄托。他们为了爱情付出了很多努力,历经了很多艰辛。其实在今天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如果你们真心相爱,只要肯为了你们的爱情而努力奋斗,那么你们一定可以有情人终成眷属!篇四:《西厢记》读后感

《西厢记》读书报告

据我了解,《西厢记》的剧情是直接取材于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经删减,是让剧中人物明确地坚守各自的立场——老夫人在严厉监管女儿、坚决反对崔、张的自由结合、维持“相国家谱”的清白与尊贵上毫不松动,张生和莺莺在追求爱情的满足上毫不让步,他们加上红娘为一方与老夫人一方的矛盾冲突于是变得更加激烈。这样,不仅增加了剧情的紧张性和吸引力,使得全剧的主题更为突出、人物形象更为鲜明。再加上它的优美而极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使得这一剧本成为精致的典范之作。

《西厢记》直接切入生活本身,来描绘青年男女对自由的爱情的渴望,情与欲的不可遏制和正当合理,以及青年人的生活愿望与出于势利考虑的家长意志之间的冲突。

如一开场莺莺所唱的一段《赏花时幺篇》: “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写出了生活在压抑中的女性的青春苦闷和莫名的惆怅,在这背后,则存在着她那非出于己愿的婚约的阴影。而张生初见莺莺时所唱的一段《元和令》: “颠不剌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只教人眼花撩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他那里尽人调戏亸着香肩,只将花笑捻。” 更是非常直率甚至是放肆地表述了男子对于美丽女性出于天然的渴望与倾慕,以及女子对这种渴慕的自然回应。作者以舞台上的胜利,给仍然生活在压抑中的人们以一种心理的满足。表达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愿望;从而对封建道德教条的某些方面造成有力的冲击。

《西厢记》剧情上关目的布置巧妙,写得波澜起伏,矛盾冲突环环相扣,山重水复、萦回曲折的复杂情节,是一般短篇杂剧不可能具有的。它不仅使得故事富于变化、情趣浓厚,而且经过不断的磨难,使得主人公的爱情不断得到强化和淋漓尽致的表现。以很高的艺术水平来展现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使得它格外动人。剧中主要人物张生、崔莺莺、红娘,各自都有鲜明的个性,而且彼此衬托,相映成辉;在这部多本的杂剧中,各本由不同的人物主唱,有时一本中有几个人的唱,这也为通过剧中人物的抒情塑造形象提供了便利。

张生的性格,是轻狂兼有诚实厚道,洒脱兼有迂腐可笑。反映出元代社会中市民阶层对儒生的含有同情的嘲笑。张生在《西厢记》中,是矛盾的主动挑起者,表现出对于幸福的爱情的直率而强烈的追求。他的大胆妄为,反映出社会心理中被视为“邪恶”而受抑制的成分的蠢动;他的一味痴情、刻骨相思,又使他符合于浪漫的爱情故事所需要的道德观而显得可爱。

《西厢记》中,催莺莺的形象得到了相当精细的刻画,她的性格显得更为明朗而又丰富。在作者笔下,莺莺始终渴望着自由的爱情,并且一直对张生抱有好感。她总是若进若退地试探获得爱情的可能,并常常在似乎是彼此矛盾的状态中行动,但是,她终于以大胆的私奔打破了疑惧和矛盾心理,显示人类的天性在抑制中反而会变得更强烈。作者以赞赏的眼光看待女性对爱情的主动追求。

红娘在《西厢记》中成为全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她在剧中只是一个婢女身份,却又是剧中最活跃、最令人喜爱的人物。她机智聪明,热情泼辣,又富于同情心,常在崔、张的爱情处在困境的时候,以其特有的机警使矛盾获得解决。她代表着健康的生命,富有生气,并因此而充满自信。这个人物形象固然有些理想化的成分,却又有一定的现实性。在她身上反映着市井社会的人生态度,而市井人物本来受传统教条的束缚较少,他们对各种“道理”的取舍,也更多地是从实际利害上考虑的。

我觉得,那曲折的情节中暗藏着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和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然而,每个人都明白,在现在,即使是将来,完全的自由终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终要受到这般那般的约束。尽管包围着我们的是个受约束的世界,但我们可以让内心尽量变得广阔而幽深,让它能够无边无际、包容天地。分析人物形象 莺莺是一名敢于追求婚姻自主和幸福爱情生活的多情钟情的女子。本折一方面描写了莺莺依依不舍的痛苦之情,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莺莺重情轻利的思想。她为离别而悲啼愁苦,痛极之际,竟埋怨张生忘旧情而轻远别。这种埋怨正是爱极痛极的一种变态心理,是一种深情的痴语。莺莺既倾诉着内心的万种离愁、无限幽思。又流露出怕被遗弃的痛苦心理。此时此刻,莺莺该有多少肺腑之言要说,然而她对“怜取眼前人”的临别赠言,其实正是她内心隐忧的曲折吐露,也是当时社会中司空见惯的身荣弃妻的悲剧在莺莺心灵上的阴影的反映。在莺莺看来,状元及第并不值得羡慕,最重要的是夫妻并蒂相守。而事实上张生应试是被逼的,他们的分离乃是封建势力的压迫所致。因此莺莺发出了对封建势力的怨恨。莺莺还进一步把怨愤指向那可恶的名利思想。“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世俗的名利观念造成了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而莺莺却对这种虚名微利表示了极大的蔑视与痛恨,这就把莺莺的思想感情由一般的离别之苦,推到一个更高的水平。《长亭送别》突出地刻画了莺莺的叛逆性格。在她心目中,金榜题名,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不是爱情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临别时不忘叮嘱张生“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与老夫人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照。同时,她也有深深的忧虑,明确的告诉张生“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停妻再娶妻”,这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是有现实基础的。莺莺的态度突出地表现了她的叛逆性格和对爱情的执著。莺莺的离愁别恨,是她对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哀和抗争,而不只限于“儿女情长”。她的离愁别恨中闪耀着重爱情轻功名、反抗封建礼教的思想光辉。

西厢记读后感

王实甫《西厢记》里的主要人物,虽然多与《会真记》、《西厢记诸宫调》同名,但是莺莺、张生、红娘的性格,却与元稹、董解元所塑造的迥异。他们是王实甫刻划的新的人物形象。

《西厢记》里的崔莺莺,带着青春的郁闷上场。当她遇到了风流俊雅的张生,四目交投,彼此就像磁石般互相吸引。她分明觉察到一个陌生男子注视着自己,但她的反应是“亸着香肩,只将花笑捻”。剧本写红娘催促她回避,而她的反映是:

请注意这一舞台提示,它异常强烈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按照封建礼教的规定,为女子者,“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莺莺竟对张生一步一回头,把箴规抛之于脑后。通过一细微的却是引人注目的举动,作者让观众清晰地看到她性格发展的走向。在明末,金圣叹改编《西厢记》,便删掉莺莺这一动作,改为让她主动提出:“红娘,我看母亲去。”还加上评注云:“写双文见客即走入者,此千金闺女自然之常理。”金圣叹的做法,不管是否恰当,却充分说明了他认识到这一动作的关键性作用。

莺莺遇见张生以后,作者写她相当主动地希望和张生接近。她知道那“傻角”月下吟诗,便去酬和联吟;张生故意撞出来瞧她,她“陪着笑脸儿相迎”,可见她对张生是处处留情的。而她的态度,张生也看在眼里。他们心有灵犀,彼此都感受到相互的爱意。正是由于莺莺从一开始就对爱情炽热地追求,才使得她一步一步地走上了违悖纲常反抗封建礼教的道路。

王实甫写莺莺追求的只是爱情。她对张生的爱,纯洁透明,没有一丝杂质。当张生被迫上京考试,她悔恨的是“蜗角虚名,蝇头小利,拆鸳鸯两下里”;长亭送别,她给张生把盏时的感触是:“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她给张生最郑重的叮咛是:“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她担心的是张生不像她那样爱得专一,一再提醒他“若见了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总之,在她的心中,“情”始终是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至于功名利禄,是非荣辱,统统可以不管。这样的思想,既不同于《西厢记诸宫调》里的莺莺,也不同于元杂剧中许许多多追求夫荣妻贵的闺秀,她是一个赤诚追求爱情,大胆反抗封建传统的女性形象。

然而,强烈追求爱情只是莺莺性格的一个方面。莺莺长期受到封建礼教的熏陶,加上对红娘有所顾忌,因此,她的性格显得热情而又冷静,聪明而涉狡狯。例如她看见红娘送来张生的“简帖儿”,勃然变然,“厌的早扦皱了黛眉,忽的波低垂了粉颈,氲的呵改变了朱颜”,还声称要拿简帖儿“告过夫人,打下你个小贱人下截来”。她装腔作势要红娘传言责备张生,“着他下将休是这般”,其实传去的却是私约张生相会的情诗。等到张生到后花园去赴约,她以忽然变卦,正儿八经地把张生数落一番。这种种表现,把张生弄得七颠八倒,连红娘也昏头转向。当观众看到莺莺“对人前巧语花言,没人处便想张生,背地里愁眉泪眼”,看到她有时一本正经,有时黠谲多端,有时又扭捏尴尬时,都会哑然失笑。在作品中,王实甫让莺莺的形象具有两种不同的内心节奏,展示出她对爱情的追求,既是急急切切,又是忐忐忑忑。内心节奏的不协调,是导致她行为举止引人发笑的喜剧因素。篇五:西厢记读后感

《西厢记》观后感

-------从京剧角度看《西厢记》

国家京剧院走进厦门理工学院专场演出活动在我校的艺术会堂举行,本次活动为大家呈现的是京剧《西厢记》,我有幸拿到一张门票,从而有机会领略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大杰作,完整的看完演出之后,我触动很大,我一直以为像我这样平时只接触以电视和网络为平台的现代媒体的大学生,应该很难会对这种传统文化产生共鸣,然而通过艺术家们精湛的演出,我发现我能够真正融入由他们所营造的整体氛围之中,同时我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产生了强烈认同感,我觉得我国古典文学果然只能用中国传统精粹--戏剧来表现,才有那种中国特有的味道。《西厢记》故事发生在现在的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崔相国遗孀携小女崔莺莺一起回河北安葬崔相国。而京剧中所用的普通话对白,又恰巧跟河北以及山西当时的方言十分相似,这就注定京剧的表演形式更能诠释该剧。其后我又在网上欣赏过越剧版的《西厢记》,可能由于先入为主,我对京剧版的更加喜爱。当然各种剧种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只是对于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表现方式而已。

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品,原作对主人公的内心刻画的非常微妙,从各个方面入手。通过华丽优美,富有诗意的词曲来烘托主人公的内心变化,听每一首曲子都感觉像是进入了一幅或唯美或凄凉的画面,心情也跟随主人公一起跌宕起伏。

虽然我对京剧不甚了解,但是怀着对京剧的好奇心,我也在网上

找了不少关于京剧《西厢记》的资料,发现京剧的唱腔非常的复杂,就单单西厢记里面从大的方面就分为西皮、二黄、琴歌、四平调、南梆子、反二黄等,然后再每一个细分又是别有洞天,虽然对此很难理解,但是查阅了每一种唱腔适用的场景再结合原著本身,其实也可以窥得冰山一角。

比如张生刚出场时,连用了西皮的导板、原板、摇板等等表现了张生的意气风发,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现实艰难的感叹,这些唱腔适用的恰到好处,短短几次小小的变更,就能把张生的现状、性格还有内心活动都一一表现了出来,西皮的高亢刚劲、活泼明快的特点也为整个故事的大团圆结尾进行了铺垫。试想,如果用现代流行音乐或者说欧洲古典音乐等等来表现这也场景,是怎么都显得不伦不类的。再如张生与莺莺在月下抚琴而歌的时候,采用了琴歌的唱腔,张生一曲“月色溶溶夜,花荫寂寂春。如何临皓魂?不见月中人。”用上这种唱腔,在月色融融之下,将内心相思之切和对现实深深地疑问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出来。而崔莺莺的所对“兰闺深寂寞,无计度芳春。料得高吟者,应怜长叹人。”同样用这种唱腔。深闺之中,妙龄少女思春却迫于礼教的束缚无奈叹息,恰遇高吟者的激动同时又无法左右自己爱情的惋叹,此时都交织在一起,通过琴歌的方式表达出来再合适不过了。这么复杂的内心活动,几句精辟的京剧唱腔,再加入艺术家自己对作品纯熟的剖析,很容易的就能够让观众心领神会。这种委婉的效果,是用欧美的开放式直接式的思想,决绝不能营造出的。在整个唱本中,只有一处用到了南梆子,就是莺莺知道要去面见救 命恩人(也就是当时她所以为得自己未来的夫君)张生时,“听红娘一声请梦儿惊觉,恰才向碧纱窗下画了双蛾。你道我俊脸儿吹弹得破,知道他读书人福命如何? ”此时莺莺心中是十分欢喜的,但是又不能赤裸裸的表达出来,她的迫不及待她的含蓄柔美细腻,在这一刻有南梆子连同西皮唱腔一起表达,让观众不直接看到她的内心独白,却从一些曲调的烘托中分明此时莺莺纠结而欢喜的心情。

除此之外唱本中各种唱腔用的都恰到好处,十分的应景,特别是由于西皮的大量运用和其他唱法的穿插,使整个剧目基调欢畅明快的同时,又充满了缠绵、冲突、悲怆等等细节。在烘托气氛的方面做足了功夫。这样整个《西厢记》在艺术上,通过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来完成莺莺、张珙、红娘等艺术形象的塑造,使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生动鲜明,加强了作品的戏剧性。同时也能够将作者不服封建礼教敢于追求爱情的美好愿望完美的诠释出来。

第二篇:京剧《西厢记》观后感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它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

《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今保定定兴县人。他一生写作了14种剧本,《西厢记》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是他的代表作。这个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

历史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戏剧。

《西厢记》 诞生于盛产戏曲的元代,这部作品以深刻的反封建礼教的思想性和精湛优美的艺术性赢得了古往今来无数读者及观众的喜爱。

作品里描写的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简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而作品的艺术风格,尤其是它那璀灿优美的语言艺术,更令历代各阶层人土,包括自视甚高的历代文人墨客都为之扼腕赞叹不已。正是由于这部作品的出现,作者王实甫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这位来自社会平民阶层的人士与当时另一位戏曲大师关汉卿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并将它们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创造了文采璀灿的元曲词汇,成为我国戏曲史上所谓“文采派”的最杰出的代表。明朝初年著名戏曲评论家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称《西厢记》:“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本文拟就《西厢记》里所体现出来的这种语言艺术,试为论述二三,管窥之见,浅陋在所难免。

故事梗概:

前朝崔相国死了,夫人郑氏携小女崔莺莺,送丈夫灵柩回河北安平安葬,途中因故受阻,暂住河中府普救寺。这崔莺莺年方十九岁,针织女红,诗词书算,无所不能。她父亲在世时,就已将她许配给郑氏的侄儿郑尚书之长子郑恒。

小姐与红娘到殿外玩耍,碰巧遇到书生张生。张生本是西洛人,是礼部尚书之子,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他只身一人赴京城赶考,路过此地,忽然想起他的八拜之交杜确就在蒲关,于是住了下来。听状元店里的小二哥说,这里有座普救寺,是则天皇后香火院,景致很美,三教九流,过者无不瞻仰。

这张生见到莺莺容貌俊俏,赞叹道:“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为能多见上几面,便与寺中方丈借宿,他便住进西厢房。

一日,崔老夫人为亡夫做道场,这崔老夫人治家很严,道场内外没有一个男子出入,张生硬着头皮溜进去。这时斋供道场都完备好了,该夫人和小姐进香了,以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张生想:“小姐是一女子,尚有报父母之心;小生湖海飘零数年,自父母下世之后,并不曾有一陌纸钱相报。”

张生从和尚那知道莺莺小姐每夜都到花园内烧香。夜深人静,月朗风清,僧众都睡着了,张生来到后花园内,偷看小姐烧香。随即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也随即和了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张生夜夜苦读,感动了小姐崔莺莺,她对张生即生爱慕之情。

叛将孙飞虎听说崔莺莺有“倾国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颜”。便率领五千人马,将普救寺层层围住,限老夫人三日之内交出莺莺做他的“压寨夫人”,大家束手无策。这崔莺莺倒是位刚烈女子,她宁可死了,也不愿被那贼人抢了去。危急之中夫人声言:“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能杀退贼军,扫荡妖氛,就将小姐许配给他。”张生的八拜之交杜确,乃武状元,任征西大元帅,统领十万大军,镇守蒲关。张生先用缓兵之计,稳住孙飞虎,然后写了一封书信给杜确,让他派兵前来,打退孙飞虎。惠明和尚下山去送信,三日后,杜确的救兵到了,打退孙飞虎。

崔老夫人在酬谢席上以莺莺已许配郑恒为由,让张生与崔莺莺结拜为兄妹,并厚赠金帛,让张生另择佳偶,这使张生和莺莺都很痛苦。看到这些,丫鬟红娘安排他们相会。夜晚张生弹琴向莺莺表白自己的相思之苦,莺莺也向张生倾吐爱慕之情。

自那日听琴之后,多日不见莺莺,张生害了相思病,趁红娘探病之机,托她捎信给莺莺,莺莺回信约张生月下相会。夜晚,小姐莺莺在后花园弹琴,张生听到琴声,攀上墙头一看,是莺莺在弹琴。急欲与小姐相见,便翻墙而入,莺莺见他翻墙而入,反怪他行为下流,发警再不见他,致使张生病情愈发严重。莺莺借探病为名,到张生房中与他幽会。

老夫人看莺莺这些日子神情恍惚,言语不清,行为古怪,便怀疑他与张生有越轨行为。于是叫来红娘逼问,红娘无奈,只得如实说来。红娘向老夫人替小姐和张生求情,并说这不是张生、小姐和红娘的罪过,而是老夫人的过错,老夫人不该言而不信,让张生与小姐兄妹相称。

老夫人无奈,告诉张生如果想娶莺莺小姐,必须进京赶考取得功名方可。莺莺小姐在十里长亭摆下筵席为张生送行,她再三叮嘱张生休要“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长亭送别后,张生行至草桥店,梦中与莺莺相会,醒来不胜惆怅。

张生考得状元,写信向莺莺报喜。这时郑恒又一次来到普救寺,捏造谎言说张生已被卫尚书招为东床佳婿。于是崔夫人再次将小姐许给郑恒,并决定择吉日完婚。恰巧成亲之日,张生以河中府尹的身份归来,征西大元帅杜确也来祝贺。真相大白,郑恒羞愧难言,含恨自尽,张生与莺莺终成眷属。

《西厢记》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否定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作为相国小姐的莺莺和书剑飘零的书生相爱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门第、财产和权势为条件的择偶标准的违忤。莺莺和张生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他们最初是彼此对才貌的倾心,经过联吟、寺警、听琴、赖婚、逼

试等一系列事件,他们的感情内容也随之更加丰富,这里占主导的正是一种真挚的心灵上的相契合的感情。

其次,莺莺和张生实际上已把爱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张生为莺莺而“滞留蒲东”,不去赶考;为了爱情,他几次险些丢了性命,直至被迫进京应试,得中之后,他也还是“梦魂儿不离了蒲东路”。莺莺在长亭送别时叮嘱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她并不看重功名,认为“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即使张生高中的消息传来,她也不以为喜而反添症候。《西厢记》虽然也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终成眷属作为团圆结局,但全剧贯穿了重爱情、轻功名的思想,显示出王实甫思想的进步性。

《西厢记》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林黛玉的口,称赞它“曲词警人,余香满口”。据说唐朝晚期,大诗人元稹,出生在河内县清化镇的赵后村,赵后村的邻村是崔庄村,崔庄里有一女崔小迎,两人从小一起玩耍,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元稹八岁时父亲逝世,小迎一家更把他当亲人看待。小迎十岁那年,父亲去烟粉作坊做工,举家搬迁。于是便跟随小迎的父亲一起前往。两人经常在斑竹林里逗耍,过家家,拜天地,称公道婆,并在沁园内结识了很多文人过客,如著名的文学家令狐楚,韩愈,白居易,李绛等。受其熏陶,学习诗文,15岁就以明两经擢第。小迎也长得如出水芙蓉,美丽超群,两人私定终生。

元贞十七年春,元稹赴考从政,后深受当时太子少保韦夏卿赏识,权势之下与韦夏卿之女韦丛婚配。从此一生再也未见小迎一面,其妻早逝后,曾多次回家寻找,却杳无音讯。小迎的聪慧美丽,清纯质朴的音容笑貌,缠绕了他一生的梦魂,于是写《会真记》以表衷情,文中将自己化做张生,把小迎化为莺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元稹把对小迎的感情升华到了最高点。

《会真记》传到了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将故事改编成剧本《西厢记》,张生与莺莺的爱情一直传唱至今,为了纪念元稹与小迎的爱情故事,当地人以青梅竹马之意,将这片斑竹林叫做竹马林,同时也给“西厢记”保留了一块故事的原形地。

王实甫

王实甫,元戏曲作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所作杂剧今知有十四种,现存《西厢记》 《丽春堂》两种,《芙蓉亭》 《贩茶船》两剧各存一折曲词;另存散曲数首,曲词优美,《西厢记》尤为出色,是他的代表作。

《西厢记》的剧情直接取材于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王实甫的《西厢记》以《西厢记诸宫调》为基础,在一些关键的地方作了修改,从而弥补了原作的缺陷。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删减了许多不必要的枝叶和臃肿部分,使结构更

加完整,情节更加集中;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让剧中人物更明确地坚守各自的立场――老夫人在严厉监管女儿、坚决反对崔、张的自由结合、维持“相国家谱”的清白与尊贵上毫不松动,张生和莺莺在追求爱情的满足上毫不让步,他们加上红娘为一方与老夫人一方的矛盾冲突于是变得更加激烈。这样,不仅增加了剧情的紧张性和吸引力,也使得全剧的主题更为突出、人物形象更为鲜明。再加上它的优美而极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使得这一剧本成为精致的典范之作。《西厢记》通常被评价为一部“反封建礼教”的作品,这当然不错。但同时它也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作者很少从观念的冲突上着笔,而是直接切入生活本身,来描绘青年男女对自由的爱情的渴望,情与欲的不可遏制和正当合理,以及青年人的生活愿望与出于势利考虑的家长意志之间的冲突。

可以说,作者把反对礼教的主题充分生活化了。像一开场莺莺所唱的一段《赏花时幺篇》:

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写出了生活在压抑中的女性的青春苦闷和莫名的惆怅,在这背后,则存在着她那非出于己愿的婚约的阴影。而张生初见莺莺时所唱的一段《元和令》:

颠不剌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只教人眼花撩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他那里尽人调戏?着香肩,只将花笑捻。

更是非常直率甚至是放肆地表述了男子对于美丽女性出于天然的渴望与倾慕,以及女子对这种渴慕的自然回应。这里并没有也不需要多少深刻的思想,而是在人物自然天性的基础上大胆地表现出青年男女之间一见钟情的爱悦,而引起读者或观众的共鸣。在经过一番艰难曲折之后,作者以舞台上的胜利,给仍然生活在压抑中的人们以一种心理的满足。虽然这种胜利不得不以剧中冲突双方的妥协、矛盾的消解为代价,以男主人公中进士然后完婚的陈旧的大团圆模式来完成,但毕竟是张扬了受抑制的情和欲的权力,表达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愿望;从而对封建道德教条的某些方面造成有力的冲击。

《西厢记》以很高的艺术水平来展现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使得它格外动人。从剧情来说,由于《西厢记》是一部多本戏,加上关目的布置又很巧妙,写得波澜起伏,矛盾冲突环环相扣。从一开始崔、张邂逅于普救寺而彼此相慕,就陷入一种困境;而后孙飞虎兵围普救寺,张生在老夫人许婚的条件下飞书解围,似乎使这一矛盾得到解决;然而紧接着又是老夫人赖婚,再度形成困境。此后崔、张在红娘的帮助下暗相沟通,却又因莺莺的疑惧而好事多磨,使张生病卧相思床,眼见得好梦成空;忽然莺莺夜访,两人私自同居,出现爱情的高潮。此后幽情败露,老夫人发威大怒,又使剧情变得紧张;而红娘据理力争并抓住老夫人的弱点加以要挟,使得她不得不认可既成事实,矛盾似乎又得到解决。然而老夫人提出相府不招“白衣女婿”的附加条件,又迫使张生赴考,造成有情人的伤感别离。在可能是后人续作的第五本中,直到大团圆之前,还出现同莺莺原有婚约的郑恒的骗婚,再度横生枝节。这样山重水复、萦回曲折的复杂情节,是一般短篇杂剧不可能具有的。它不仅使得故事富于变化、情趣浓厚,而且经过不断的磨难,使得主人公的爱情不断得到强化和淋漓尽致的表现。

剧中主要人物张生、崔莺莺、红娘,各自都有鲜明的个性,而且彼此衬托,相映成辉;在这部多本的杂剧中,各本由不同的人物主唱,有时一本中有几个人的唱,这也为通过剧中人物的抒情塑造形象提供了便利。

张生的性格,是轻狂兼有诚实厚道,洒脱兼有迂腐可笑。

这个人物身上带有元初像关汉卿、王实甫这些落拓文人的“成色”,又反映出元代社会中市民阶层对儒生的含有同情的嘲笑。他同剧中所赋予的家世身份不尽相符,却显然是按照市民社会的趣味塑造出来的。在后代民间传说中唐伯虎一类人物形象的身上,还可以看到他的影子。张生在《西厢记》中,是矛盾的主动挑起者,表现出对于幸福的爱情的直率而强烈的追求。他的大胆妄为,反映出社会心理中被视为“邪恶”而受抑制的成分的蠢动;他的一味痴情、刻骨相思,又使他符合于浪漫的爱情故事所需要的道德观而显得可爱。

崔莺莺在元稹《莺莺传》中已具备一定的性格特点,到了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她的性格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人物形象开始变得鲜明起来。但这一人物形象仍然描写得不够细致,甚至有些前后矛盾。如一开始她已经和张生以诗唱和,间接表达了彼此爱慕之心,但当张生进一步以情诗相赠时,却在心中骂他“淫滥如猪狗”,这虽然也可以解释,但至少在分寸上是掌握得不准确的。到了《西厢记》中,莺莺的形象得到了相当精细的刻画,她的性格显得更为明朗而又丰富。在作者笔下,莺莺始终渴望着自由的爱情,并且一直对张生抱有好感。只是她受着家庭的严厉压制和名门闺秀身份的约束,又疑惧被母亲派来监视她的红娘,所以她总是若进若退地试探获得爱情的可能,并常常在似乎是彼此矛盾的状态中行动:一会儿眉目传情,一会儿装腔作势;才寄书相约,随即赖个精光……。因为她的这种性格特点,剧情变得十分复杂。但是,她终于以大胆的私奔打破了疑惧和矛盾心理,显示人类的天性在抑制中反而会变得更强烈。这一形象较之在诸宫调中,显得更加可信和可爱了。而作者以赞赏的眼光看待女性对爱情的主动追求,使得这个剧本更有生气和光彩。

红娘在《西厢记》中所占笔墨的比例较《西厢记诸宫调》又有大幅度的增加,而成为全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她在剧中只是一个婢女身份,却又是剧中最活跃、最令人喜爱的人物。她机智聪明,热情泼辣,又富于同情心,常在崔、张的爱情处在困境的时候,以其特有的机警使矛盾获得解决。

她代表着健康的生命,富有生气,并因此而充满自信。所以这个小小奴婢,却老是处在居高临下的地位上,无论张生的酸腐、莺莺的矫情,还是老夫人的固执蛮横,都逃不脱她的讽刺、挖苦乃至严辞驳斥。她不受任何教条的约束,世上什么道理都能变成对她有利的道理。所以她的道学语汇用得最多,一会儿讲“礼”,一会儿讲“信”,周公孔孟,头头是道,却无不是为己所用。这个人物形象固然有些理想化的成分,却又有一定的现实性。在她身上反映着市井社会的人生态度,而市井人物本来受传统教条的束缚较少,他们对各种“道理”的取舍,也更多地是从实际利害上考虑的

第三篇:京剧《西厢记》观后感

昨晚观看了京剧《西厢记》,感觉真的很不错,不魁为我国文学史和戏曲史上的一部杰作。特意在网上查了《西厢记》有关的资料。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它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

《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今保定定兴县人。他一生写作了14种剧本,《西厢记》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是他的代表作。这个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

历史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戏剧。

《西厢记》 诞生于盛产戏曲的元代,这部作品以深刻的反封建礼教的思想性和精湛优美的艺术性赢得了古往今来无数读者及观众的喜爱。

作品里描写的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简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而作品的艺术风格,尤其是它那璀灿优美的语言艺术,更令历代各阶层人土,包括自视甚高的历代文人墨客都为之扼腕赞叹不已。正是由于这部作品的出现,作者王实甫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这位来自社会平民阶层的人士与当时另一位戏曲大师关汉卿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并将它们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创造了文采璀灿的元曲词汇,成为我国戏曲史上所谓“文采派”的最杰出的代表。明朝初年著名戏曲评论家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称《西厢记》:“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本文拟就《西厢记》里所体现出来的这种语言艺术,试为论述二三,管窥之见,浅陋在所难免。

故事梗概:

前朝崔相国死了,夫人郑氏携小女崔莺莺,送丈夫灵柩回河北安平安葬,途中因故受阻,暂住河中府普救寺。这崔莺莺年方十九岁,针织女红,诗词书算,无所不能。她父亲在世时,就已将她许配给郑氏的侄儿郑尚书之长子郑恒。

小姐与红娘到殿外玩耍,碰巧遇到书生张生。张生本是西洛人,是礼部尚书之子,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他只身一人赴京城赶考,路过此地,忽然想起他的八拜之交杜确就在蒲关,于是住了下来。听状元店里的小二哥说,这里有座普救寺,是则天皇后香火院,景致很美,三教九流,过者无不瞻仰。

这张生见到莺莺容貌俊俏,赞叹道:“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为能多见上几面,便与寺中方丈借宿,他便住进西厢房。

一日,崔老夫人为亡夫做道场,这崔老夫人治家很严,道场内外没有一个男子出入,张生硬着头皮溜进去。这时斋供道场都完备好了,该夫人和小姐进香了,以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张生想:“小姐是一女子,尚有

报父母之心;小生湖海飘零数年,自父母下世之后,并不曾有一陌纸钱相报。”

张生从和尚那知道莺莺小姐每夜都到花园内烧香。夜深人静,月朗风清,僧众都睡着了,张生来到后花园内,偷看小姐烧香。随即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也随即和了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张生夜夜苦读,感动了小姐崔莺莺,她对张生即生爱慕之情。

叛将孙飞虎听说崔莺莺有“倾国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颜”。便率领五千人马,将普救寺层层围住,限老夫人三日之内交出莺莺做他的“压寨夫人”,大家束手无策。这崔莺莺倒是位刚烈女子,她宁可死了,也不愿被那贼人抢了去。危急之中夫人声言:“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能杀退贼军,扫荡妖氛,就将小姐许配给他。”张生的八拜之交杜确,乃武状元,任征西大元帅,统领十万大军,镇守蒲关。张生先用缓兵之计,稳住孙飞虎,然后写了一封书信给杜确,让他派兵前来,打退孙飞虎。惠明和尚下山去送信,三日后,杜确的救兵到了,打退孙飞虎。

崔老夫人在酬谢席上以莺莺已许配郑恒为由,让张生与崔莺莺结拜为兄妹,并厚赠金帛,让张生另择佳偶,这使张生和莺莺都很痛苦。看到这些,丫鬟红娘安排他们相会。夜晚张生弹琴向莺莺表白自己的相思之苦,莺莺也向张生倾吐爱慕之情。

自那日听琴之后,多日不见莺莺,张生害了相思病,趁红娘探病之机,托她捎信给莺莺,莺莺回信约张生月下相会。夜晚,小姐莺莺在后花园弹琴,张生听到琴声,攀上墙头一看,是莺莺在弹琴。急欲与小姐相见,便翻墙而入,莺莺见他翻墙而入,反怪他行为下流,发警再不见他,致使张生病情愈发严重。莺莺借探病为名,到张生房中与他幽会。

老夫人看莺莺这些日子神情恍惚,言语不清,行为古怪,便怀疑他与张生有越轨行为。于是叫来红娘逼问,红娘无奈,只得如实说来。红娘向老夫人替小姐和张生求情,并说这不是张生、小姐和红娘的罪过,而是老夫人的过错,老夫人不该言而不信,让张生与小姐兄妹相称。

老夫人无奈,告诉张生如果想娶莺莺小姐,必须进京赶考取得功名方可。莺莺小姐在十里长亭摆下筵席为张生送行,她再三叮嘱张生休要“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长亭送别后,张生行至草桥店,梦中与莺莺相会,醒来不胜惆怅。

张生考得状元,写信向莺莺报喜。这时郑恒又一次来到普救寺,捏造谎言说张生已被卫尚书招为东床佳婿。于是崔夫人再次将小姐许给郑恒,并决定择吉日完婚。恰巧成亲之日,张生以河中府尹的身份归来,征西大元帅杜确也来祝贺。真相大白,郑恒羞愧难言,含恨自尽,张生与莺莺终成眷属。

《西厢记》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否定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作为相国小姐的莺莺和书剑飘零的书生相爱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

门第、财产和权势为条件的择偶标准的违忤。莺莺和张生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他们最初是彼此对才貌的倾心,经过联吟、寺警、听琴、赖婚、逼试等一系列事件,他们的感情内容也随之更加丰富,这里占主导的正是一种真挚的心灵上的相契合的感情。

其次,莺莺和张生实际上已把爱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张生为莺莺而“滞留蒲东”,不去赶考;为了爱情,他几次险些丢了性命,直至被迫进京应试,得中之后,他也还是“梦魂儿不离了蒲东路”。莺莺在长亭送别时叮嘱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她并不看重功名,认为“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即使张生高中的消息传来,她也不以为喜而反添症候。《西厢记》虽然也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终成眷属作为团圆结局,但全剧贯穿了重爱情、轻功名的思想,显示出王实甫思想的进步性。

《西厢记》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林黛玉的口,称赞它“曲词警人,余香满口”。据说唐朝晚期,大诗人元稹,出生在河内县清化镇的赵后村,赵后村的邻村是崔庄村,崔庄里有一女崔小迎,两人从小一起玩耍,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元稹八岁时父亲逝世,小迎一家更把他当亲人看待。小迎十岁那年,父亲去烟粉作坊做工,举家搬迁。于是便跟随小迎的父亲一起前往。两人经常在斑竹林里逗耍,过家家,拜天地,称公道婆,并在沁园内结识了很多文人过客,如著名的文学家令狐楚,韩愈,白居易,李绛等。受其熏陶,学习诗文,15岁就以明两经擢第。小迎也长得如出水芙蓉,美丽超群,两人私定终生。

元贞十七年春,元稹赴考从政,后深受当时太子少保韦夏卿赏识,权势之下与韦夏卿之女韦丛婚配。从此一生再也未见小迎一面,其妻早逝后,曾多次回家寻找,却杳无音讯。小迎的聪慧美丽,清纯质朴的音容笑貌,缠绕了他一生的梦魂,于是写《会真记》以表衷情,文中将自己化做张生,把小迎化为莺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元稹把对小迎的感情升华到了最高点。

《会真记》传到了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将故事改编成剧本《西厢记》,张生与莺莺的爱情一直传唱至今,为了纪念元稹与小迎的爱情故事,当地人以青梅竹马之意,将这片斑竹林叫做竹马林,同时也给“西厢记”保留了一块故事的原形地。

第四篇:西厢记

浅析崔莺莺的内心世界

【摘要】元杂剧中女性形象的审美体现在思想性格的平民化,语言的本色性等方面。本文主要根据王实甫的《西厢记》中崔莺莺及他人的语言、唱词,具体分析崔莺莺在爱情来临时的反应及其内心世界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崔莺莺、爱情的手段

崔莺莺是我国戏剧发展史上一位具有时代叛逆性的女性形象。王实甫《西厢记》中塑造的崔莺莺的形象则更是将其敢于追求爱情,与封建礼法相抗争的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

莺莺与张生是一见钟情。在初识时二人就互相展露了倾慕之心。张生在墙角吟诗“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槐,不见月中人?”[旦云]有人墙角吟诗,好清新之诗,我依韵作一首。[旦和诗曰]“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生唱]“他把那新诗和得忒应声,一字字,诉真情,堪听。”①崔莺莺的和诗一则反映出了她的才思敏捷,另一方面则表现出她对张生的爱慕之情,想让行吟的人爱怜“我”这个长锁春闺的人,就是女人对男人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崔莺莺知道张生喜欢自己,想要引起自己的注意,于是趁此略表自己心事,表现出对张生的态度满意而又保留了自己小姐的矜持,体现出崔莺莺不满家族给自己定的婚姻,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活的独立想法。第四折中借张生的口又提到“那小姐好生盼顾小子”。后又借红娘之口,更明确了莺莺爱慕张生的意愿:[红云]姐姐往常不曾如此无情无趣。自见了那生,便觉心事不宁,却是如何?[旦引红上,云]“自见了张生,神魂荡漾,青丝不快,茶饭少进。早是离人伤感,况值暮春天道,好烦恼人也呵!好句有情怜夜月,落花无语怨东风。”

②[旦唱]从见了那人,兜的便亲。想着昨夜诗,依前韵,酬和的清新。说明了莺

莺久在闺门,整日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的生活状态。而母亲又是坚守封建婚姻和门阀制度的人,极力阻挠崔张二人的感情发展,并且后来蛮横地逼张生上朝取应,直到门当户对,才能成就婚姻,因而有了崔张长亭送别时的愁绪万千,生离死别。这样的做法实际上却摧残了女儿的身心,践踏了莺莺的感情。也许正是因为老夫人管教的严,才使得莺莺青春虚度,春闺寂寞;正因为莺莺内心的孤寂,才会对爱情的渴盼更浓烈,所以她与张生初次见面就敢于“回顾”,深夜花园焚香亦希望找到理想丈夫,在佛殿上与张生一见钟情,她“陪着笑脸相迎”等等。这些都说明莺莺内心对爱情的期待。

我们可以看出《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她对于爱情的心思更重一些,更会耍弄一些手段来叫张生为她痴狂,为她害相思病。都说《西厢记》中崔莺莺有许多口不应心的矫情和“假意儿”是因为她出身相国家,地位甚高,这种身份使她比《莺莺传》中莺莺受到更多的礼教束缚,追求爱情时更显得困难重重,无论是外在的阻力还是内心的矛盾都比后者更激烈,因此她表现出种种含蓄和口不应心的“假意”。我并不否认这一种看法,并且赞同这种看法的合理性。但是我们也应该从另一个角度去联想与假设一下。张生之所以害相思病,就是因为莺莺给了他希望,又故意怒斥他,亲手将“希望”捻灭。这样的做法是出于对红娘的不信任,怕她向老夫人告密吗?我们从原著中来考证。第三本“诗句传情”中写到,崔张二人的相思之情都是靠红娘来传递的,二人都会央求红娘叫“好姐姐”。红娘与①

②摘自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摘自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

莺莺自小一起长大,以后莺莺嫁与什么样的夫婿,其实跟红娘也是息息相关的,因为红娘很大可能会作为莺莺的陪嫁而被收房。书上不止一次地提到红娘怜惜病中的张生说“可怜见小子,只身独自,难得你这么看重我家小姐”云云。张生请求红娘替他传递书简的时候说:“小生以后多以金帛拜酬小娘子。”[红唱]“哎,你个馋穷酸俫没意儿,卖弄你有家私,莫不图谋你的东西来到此?先生的钱物,与红娘做赏赐,非是我爱你的金资。”③这里红娘表现的非常明显,我来为你张生和小姐牵线搭桥,不是图你日后多给我赏赐,而是有别的原因的,这里我们可以大胆地揣测红娘的心意,红娘之所以甘心地做他们两人的“鹊桥”,是因为她觉得张生不错,值得小姐和自己托付终生,她希望张生在日后能记住昔日她的帮忙才成就了崔张。所以我们可以推翻莺莺小姐对红娘的“戒心”,因为事实上这样的戒心是不成立的。若是红娘有心要去告发,哪还会等到今日?就算今日去告发了,她也会作为帮凶而落不得个好下场。那么崔莺莺怒斥张生并以兄妹相称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那是一种欲擒故纵的手段,只有让张生觉得自己不是那么容易得到,那么才会珍惜,也正是莺莺小姐自己非常喜欢张生,怕失去他,才会这样用计策来将张生的心抓的更牢。我们做这样的假设,对于后来莺莺为使张生免于相思之苦而“英勇献身”也就好解释一点了。相国小姐、大家闺秀、知书达理的崔莺莺怎么会做出“婚前性行为”的勾当呢,她出于何种动机呢?可以说仅仅为了爱而贸贸然这样做对一个大家闺秀来说是风险很大的。正是因为她吃定了在那“合适的时候”表露自己的真正心迹,献身于张生的话,张某人必会对她感激涕零难以忘怀。这么说来,与《莺莺传》相比较,王实甫修改的完美大团圆结局也就有了依据,张生誓不辜负相国小姐对他的厚爱,得了官后衣锦还乡,赢取了娇妻。崔莺莺那么的收放自如,后又将自己凶斥张生的原因转嫁到老夫人身上,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收到的效果就是名利双至呀。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在自由与专制,爱情与礼教的冲突中,崔莺莺所承受的压力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的确比张生来得更直接更沉重,但是她的内心世界是如此的复杂,她通过缜密的心思,聪明的头脑战胜了封建礼教,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参考文献]

1.(元)王实甫.(明)汤显祖.《西厢记·牡丹亭》[M].文化艺术出版社.202_

2.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2_年第一版 ③ 摘自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

第五篇:西厢记

第三节 王实甫《西厢记》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生卒年与生平事迹均不详。《录鬼簿》把他列入“前辈已死名公才人”而位于关汉卿之后,可以推知他与关汉卿同时而略晚,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尚在世。从《录鬼簿》及他的散曲作品中,人们推断,他早年曾混迹于官场。后来仕途失意,退隐市井,活动于勾栏舞榭。

王实甫创作的杂剧,据考有14种(一说13种)。完整地保留下来的,除《西厢记》外,还有《破窑记》(四折)、《丽春堂》二种和《贩茶船》、《芙蓉亭》曲文各一折。其它剧作,均已散佚不传。

《西厢记》是元代最长的一部杂剧,被称为元杂剧的“压卷”之作,“戏文之祖”,它的杰出艺术成就在当时乃至明清以后都得到高度赞誉。明·贾仲明为王实甫写的【凌波仙】吊曲:“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录鬼簿》)

王骥德:“今无来者,后掩来哲,遂擅千古绝调。”(《新校注本西厢记》)徐复祚:“字字当行,言言本色,可谓南北之冠。”(《曲论》)陈继儒 :“千古第一神物”(《陈眉公先生批评西厢记》)。李卓吾: “化工”之作,“古今至文”、“天下之至文”(《焚书·杂说》)。金圣叹 :“天地妙文”。(《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

此剧饮誉七百年而不衰,当代著名学者赵景深先生将《西厢记》与《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文艺中的双璧”(见赵景深为蒋星煜《明刊本西厢记研究》所作的序)。

元杂剧《西厢记》是一部典型的才子佳人戏,主要描写的是才子张珙和佳人崔莺莺之间曲折的爱情故事。

题材流变:

这一题材最早可追溯至唐代元稹的自传体小说《莺莺传》。

在这部小说中张生对莺莺“始乱终弃”,并指斥莺莺为“尤物”,称自己为“善补过者”。宋代时,崔张故事已被“擂之声乐,形之管弦”,如秦观、毛滂、赵令畤(《商调蝶恋花鼓子词》)等人都先后以不同形式歌咏过这一故事。他们虽没增加什么新内容,但都抛弃了传奇小说中的“女人祸水”论,对崔张的悲剧给予了同情和惋惜,为后来的再创作开拓了思路。

使崔张故事获得新变的是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诸宫调是流行于宋金时期的一种讲唱文学,它以联套演唱的方式演绎故事,非常适合于塑造人物。

相对于《莺莺传》,《董西厢》不仅篇幅大增(将五千字的《莺莺传》扩展为五万余言的《董西厢》),而且对《莺莺传》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人物性格等作了大幅度的改造,特别是将《莺莺传》“始乱终弃”的悲剧结局改造为“大团圆”的喜剧结局,从而获得了新的艺术生命力。

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杂剧《董西厢》为蓝本,又有新的调整。主题的创新:

在王实甫笔下,张生、莺莺固然是才子佳人,但才与貌并非他们结合的唯一纽带。王实甫鲜明地提出:“永志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结构和表现方式上创新: 它既不同于《董西厢》那种由说唱艺人从头到尾自弹自唱的形式,也不同于其它的元人杂剧。元人杂剧一般以四折来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王实甫的《西厢记》则有五本二十折。在每一本第四折的末尾,既有“题目正名”,标志着故事情节到了一个转折性的段落,又有很特别的【络丝娘煞尾】一曲,起着承前启后、沟通前后两本的作用。

有些折段,还突破了元杂剧一人主唱的通例。体制上的创新,丰富了艺术表现能力,为更细腻地塑造人物性格,更完美地安排戏剧冲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剧情介绍:

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楔子)、惊艳、假寓、联吟、闹斋

【络丝娘煞尾】则为你闭月羞花貌,少不得翦草除根大小。题目

老夫人闭春院

崔莺莺夜烧香 正名

小红娘传好事

张君瑞闹道场

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 寺警、(楔子)、请宴、停婚、听琴

【络丝娘煞尾】不争惹恨牵情逗引,少不得废寝忘餐病症。题目

张君瑞破贼计

莽和尚生杀心 正名

小红娘昼请客

崔莺莺夜听琴

第三本

张君瑞害相思杂剧(楔子)、传简、闹简、赖简、问病

【络丝娘煞尾】因今宵传言送语,看明日携云握雨。题目

老夫人命医士

崔莺莺寄情诗 正名

小红娘问汤药

张君瑞害相思

第四本

草桥店梦莺莺杂剧(楔子)、佳期、拷红、送别、惊梦

【络丝娘煞尾】都则为一官半职,阻隔得千山万水 题目

小红娘成好事

老夫人问情由 正名

短长亭斟别酒

草桥店梦莺莺

第五本

张君瑞庆团圆杂剧(楔子)、登第、寄环、骗婚、团圆 题目

小琴童传捷报

崔莺莺寄汗衫 正名

郑伯常干舍命

张君瑞庆团圆 总目

张君瑞要做东床婿

法本师住持南赡地

老夫人开宴北堂春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第一本:前朝相国之女崔莺莺和母亲扶父亲灵柩至博陵安葬,因路途多阻,寄居河中府普救寺内。书生张珙上朝取应,取路过河中府,要看望同窗杜确,杜时为征西大元帅,镇守蒲关。张生到普救寺游览,在佛殿与崔莺莺相遇,一见钟情。张生借口旅店冗杂到寺中借僧房寓居。恰好红娘到佛殿找法本长老商量为崔相国做道场事宜,张生也要求带一份儿斋,追荐父母。并先行出来等候红娘,自报家门。红娘当作笑谈告诉莺莺,莺莺嘱咐红娘休对夫人说。莺莺晚上到花园内烧香,张生吟诗试探,莺莺隔墙酬韵。做道场那天,张生得见莺莺,莺莺也顾盼张生。

第二本:河桥守将孙飞虎听说莺莺貌美,率兵包围普救寺。危急中老夫人宣称,但有退兵之策的,倒陪房奁,将莺莺与他为妻。张生挺身而出,一面让老僧与孙飞虎商定三日后成亲,为缓兵之计;一面修书,由惠明下书,请杜确解围。事后,老夫人设宴酬谢张生,却推说莺莺早已许配侄儿郑恒,让莺莺拜张生为哥哥。崔张都受到沉重打击,红娘不满老夫人的失信忘恩,替张生出谋划策,让张生用琴声打动莺莺。

第三本:自那夜弹琴后,张生病倒,莺莺叫红娘去看望张生,张生请红娘带一简帖儿给莺莺传情达意。莺莺一面假作生气,一面回信约张生夜间到花园相会,谁知到时莺莺又变卦了,将张生训斥一番后离去。张生病情更加严重,命在旦夕。莺莺又让红娘送去药方,实是约他幽会。

第四本:莺莺终于冲破礼教的束缚,与张生成就佳期。老夫人察觉莺莺神情恍惚,便拷问红娘。红娘说出实情,并指责老夫人背义忘恩,劝她成全崔张婚事。老夫人为遮丑不得已允婚,却让张生进京赶考,得官之后,再回来相见。于是安排筵席,在十里长亭为张生送行。张生夜宿草桥店,梦中莺莺赶来相会,醒来不胜惆怅。

第五本:张生进京一举及第,命琴童送信给莺莺,莺莺写了回书,并带了几件随身的物品以表心意。谁知郑恒来到普救寺,假说张生已被卫尚书招为女婿,老夫人又要郑恒为婿。这时张生授河中府尹衣锦还乡,杜确也主兵蒲关,提调河中府事,终于真相大白。郑恒触树身死,崔张成亲。

戏剧冲突:

莺、张、红←→老夫人、(郑恒)(主要矛盾)

莺、张、红之间(误会性冲突)

婉曲细腻的心理刻画 郑振铎《文学大纲》:“中国的戏曲小说,写到两性的恋史,往往是两人一见面便相爱,便誓定终身,从不描写他们恋爱的经过与他们在恋爱时的心理。《西厢》的大成功便在它的全部都是婉曲的、细腻的在写张生与莺莺的恋爱心境的。似这等曲折的恋爱故事,除《西厢》外,中国无第二部。”

“花间美人”的语言艺术 明·朱权:评其曲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

《西厢记》【四本三折】(袁《选》P218)

内容:这一折戏写长亭送别,其背景是:张生与崔莺莺私订终身后,崔老夫人为了“遮丑”不得不承认婚事,但出于家世利益考虑,又逼张生去求取功名。

结构:分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叼叼令】曲结束,写送别路上的场面,主要表现莺莺满腹的离愁别怨。通过莺莺的唱词,既交代了送别的时间节令、及路上的景物、送行的车马,同时这一切又都成为惹动莺莺离愁别绪的事物。

第二层:从科白和【脱布衫】到【朝天子】曲结束,写酒席饯别的场面。第三层:从科白、[四边静]曲词到结尾。这一层写临别分手的场面。

第一层:送别路上 开篇【正宫·端正好】曲:以绚丽而又萧瑟的清秋景象来渲染莺莺浓重的别情,同时也为整折戏奠定下惆怅哀怨的感情基调。这几句以精练雅致的笔墨皴染出一幅凄美的秋色图,并巧妙化用前人语句,自然贴切而更增典雅,历来为人所称道。

碧空浮云,游子不正如浮云之飘忽不定?满地黄花,离人不正与黄花俱瘦?西风凄紧,阵阵袭来,怎能不透人骨髓?北雁南飞,声声哀鸣,怎能不刺人胸臆?而经霜的树林,是什么把它染红了呢?大概就是离人眼中的血泪吧!以“醉”暗点“红”,含蓄而有韵味。

化用前人诗句: 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李清照《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

唐人诗:“君看陌上梅花红,尽是离人眼中血。” 《董西厢》:“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

苏轼和章质夫杨花词:“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以下【滚绣球】【叼叼令】两段唱词写莺莺看到送行的车马,内心无比愁苦,以致于无心梳妆打扮,甚至玉肌瘦损。

【滚绣球】曲: 满眼漂浮的柳丝,你为什么不能为我拴住张生的马?远处稀疏的树林,你为什么不能为我挂住太阳,使它不能西下?女主人公的感情完全融注其中。

柳丝系马,想象奇特丰富,由柳丝细长的特点,结合惜别的本意,引发柳丝系不住马——自己留不住爱人的恨意,可谓层层递进,含意无限。这样深折奇崛的修辞方法,正是《西厢记》的长处。

末尾数句极其夸张,“一夜愁白头”,或有其事;顿时减玉肌,必无此理,深刻反映了莺莺此刻魂销心碎的心情,所以金圣叹评为:“惊心动魄之句,使读者亦自失色。” 屈原《九歌》:“悲莫悲兮生别离”。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叼叼令】:即目写来,随手挥洒。

由车儿、马儿,想到马上要分手,于是怨气丛生,煎熬不已。由离别又逆转,说自己匆匆出门,心情不好,怎么会刻意打扮呢?由此补写人与景同样憔悴。随后,莺莺的思维又作跳跃,撇开眼前的离别,直想到别后的寂寥。

“恓恓惶惶”的寄,意蕴深长,不说自己恓恓惶惶,而说张生恓恓惶惶,可谓一石二鸟,将心比心,委婉深至。王伯良评说:“„书儿信儿‟句,悲怆之极。”

一连串儿化音和叠字的运用将她与张生不愿分别但又不得不分别的无奈、怨恨的情绪以及对别后寂寞、无聊生活的设想传神地表达了出来。

第二层:酒席饯别

这一层,从离别双方着笔,一个是茶饭无心,一个是愁眉不展。两人虽同桌而食,却难“举案齐眉”,四目相遇,只能是“把头低”。那“一递一声”的长吁短叹则将二人内心的郁闷、无奈、愁苦传达出来。

【脱布衫】、【小梁州】通过莺莺的眼睛写张生的情态,闲闲数句,推己及人,写得细腻妥帖。【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 泥土本无滋味,但酒食比泥土更无滋味,透过一层的写法,来揭示莺莺的心境。这类写法也是诗家常用的手法。

如晏几道《阮郎归》“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但二者总不如此句那么质朴形象,感人深切。

在这一层,青年男女那真挚而火热的爱情再次得到了张扬。

先是【幺篇】唱道:“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继而又将世人争相追逐的功名比作“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对其拆散鸳鸯深恶痛绝。在儒家思想尚笼罩天下的元代,这呼声是大胆的,特别是这呼声出自一个堂堂相国千金之口,更具有惊世骇俗的力量。这表明了以莺莺为代表的年轻一代情爱的觉醒与热切追求,这是对封建礼教长期压抑人性的一种反拨。

作者借崔、张(特别是前者)形象的塑造,实际上表明了他自己的婚恋观和名利观。

第三层:临别分手

这一层写莺莺对张生的临别叮咛及二人分手的情景。

越临近分手,内心的伤痛越甚,先前还是“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此刻则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而且泪也不是“汪汪”的,而成了“淋漓”之势,甚至可使“九曲黄河溢”了。(【耍孩儿】【四煞】)

在这柔肠寸断之时,除了不舍之情外,更有许多牵挂与不放心:牵挂张生此去路上的饮食、行宿,叮嘱他保重身体(五煞);不放心的是对方会不会“停妻再娶妻”,会不会贪恋“异乡花草”;叮嘱他不要“金榜无名誓不归”。(【二煞】)这种担心,一方面表明了封建社会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表明莺莺对张生爱情的专一。这与上文她对“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的痛恨一起,显示出她爱情的纯洁透明,不同于当时许多追求夫荣妻贵的大家闺秀。

【一煞】:当张生拜辞而去,莺莺还是依依不舍,不愿登上返程的车子,而是要目送张生,却偏又有青山、疏林阻隔视线,“淡烟暮霭”遮蔽远行人的身影。【收尾】: 将人物置于群山四合、夕阳残照的大背景中,自然产生无穷的愁思。构思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结尾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给人以回味。

这一刻,离愁别绪更是塞满胸臆,以致于感到“遍人间烦恼”都郁积于胸,甚至连“大小车儿”都载不动了。

化用前人诗句:李清照《武陵春》:“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zé)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词是舟载不动愁,王剧是车载不起离情,均切合各自的情境。这折戏就在这浓重的离愁中收尾了。

艺术特色:

细腻的心理刻画。

以景物衬托人物的心情。

【端正好】一曲描绘的凄美萧瑟的清秋景象,烘托了莺莺浓重的离愁;

【一煞】和【收尾】两曲,写莺莺目送张生远去时青山、疏林、淡烟、暮霭等景色的描写也生动展现了莺莺“离愁渐远渐无穷”的心境。通过细节和情态的描写揭示人物的心理。如【脱布衫】、【小梁州】通过莺莺的眼睛写张生的情态,闲闲数句,推己及人,写得细腻妥帖。

让人物触景生情,直抒胸臆。

如【滚绣球】写莺莺见到柳丝而妄想它能系住张生的马,见到疏林恨不得让它挂住斜晖,等等。

语言既优美典雅又生动活泼。

曲词熔铸了许多古典诗词的丽词雅句,又吸收了不少生动的民间口语,并把二者融为一体,流畅自然,优美和谐,具有音乐美,充分显示了文采派的语言特色。明·朱权:评其曲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

第四节 元代散曲(略)

人们通常所说的元曲,实际上包括剧曲与散曲,剧曲是杂剧的曲辞;散曲则是韵文的一种,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新诗体。在元代文坛上,它与传统的诗、词样式分庭抗礼,代表了元代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散曲的兴起及其体制: 散曲,元人称为“乐府”或“今乐府”。散曲之名最早见之于文献,是明初朱有燉的《诚斋乐府》;但直到20世纪初,吴梅、任讷等曲学家的一系列论着问世以后,散曲作为完整的文体概念,才最终被确定了下来。散曲究竟兴起于何时,由于缺乏文献,已难以确考,但它产生于民间的俗谣俚曲则是无疑的。这与词产生的情形十分相似。宋金之际,北方少数民族如契丹、女真、蒙古相继进入中原,他们带来的胡曲番乐与汉族地区原有的音乐相结合,孕育出一种新的乐曲。这样,逐渐和音乐脱离并且只能适应原有乐曲的词,在新的乐曲面前,显得很不合拍,在这种情形下,一种新的诗歌形式――散曲,便应运而生。

散曲主要有小令、套数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等几种。

小令,又称“叶儿”,是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其名称源自唐代的酒令。基本特征是:单片只曲,调短字少。小令除单片只曲外,还有一种联章体,又称重头小令,它由同题同调的数支小令组成,最多可达百支,用以合咏一事或分咏数事。套数,又称“套曲”、“散套”、“大令”,是从唐代大曲、宋金诸宫调发展而来。套数体式特征最主要的有三点,即(1)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首曲牌联缀而成;(2)各曲同押一部韵;(3)通常在结尾部分还有【尾声】。带过曲,是由同一宫调、音律能衔接的不同曲牌连结起来填写的散曲。如【雁儿落带得胜令】、【骂玉郎带感皇恩采茶歌】等。曲牌最多不能超过三首。带过曲属小型组曲,是介于小令和套数之间的一种特殊体式。

散曲的艺术个性和表现手法 : 灵活多变伸缩自如的句式。

散曲与词一样,采用长短句句式,但句式更加灵活多变。可根据内容需要突破规定曲牌的句数,进行增句。每句字数伸缩变化也极大,短的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十字,这主要是由于散曲采用了特有的“衬字”方式。所谓衬字,就是曲中句子本格以外的字。衬字的增加,突破了词的字数限制,在艺术上,还明显具有让语言口语化、通俗化,并使曲意诙谐活泼、穷形尽相的作用。

俗为尚、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风格。

传统的抒情文学诗、词的语言,一般说来,是崇尚典雅,排斥通俗的。散曲的语言虽也有典雅的一面,但从总体倾向上看,都是以俗为美。散曲中,大量运用俗语、蛮语(少数民族语言)、谑语、方言常语等。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明快显豁、自然酣畅的审美取向。在我国古代文学创作中,含蓄蕴藉始终是抒情性文学审美取向的主流,这一点在诗词创作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散曲在审美取向上当然也不排斥含蓄蕴藉这一格,这在小令一体中表现得还比较突出,但从总体上说,它崇尚的是明快显豁、自然酣畅之美。

任讷对散曲的这一审美取向作过精采论述:“曲以说得急切透辟,极情尽致为尚,不但不宽弛、不含蓄,且多冲口而出,若不能待者。……”

从上述散曲的特点可见,与传统的抒情文学样式诗、词相比,散曲身上刻有较多俗文学的印记。

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P202)

关汉卿带有自述性质的一套散曲,离经叛道的“浪子宣言”。对传统文人道德规范的叛逆精神 任性所为、无所顾忌的个体生命意识 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意志 衬字运用的技巧发挥到了极致。

如【尾曲】曲首句把“我是一粒铜豌豆”七个字增衬成“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P227)秋野夕照图

首三句连用九个名词勾绘出九组剪影,交相叠映,创造出苍凉萧瑟的意境,映衬出羁旅天涯、茫然无依的孤独与彷徨。

全曲景中含情,情自景生,情景交融,隽永含蓄。元·周德清《中原音韵》誉之为“秋思之祖”。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它“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P247)

关怀民瘼。是张养浩晚年在陕西赈灾时所作。一针见血地揭示出历代王朝兴亡背后的历史真相:“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鞭辟入里,精警异常,振聋发聩,使全曲闪烁着耀眼的思想光辉。气势雄伟,感慨深沉。

西厢记,观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