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专题片《零容忍》观后感
1月15日至19日,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五集电视专题片《零容忍》,将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8点档播出。
专题片分为“不负十四亿”“打虎拍蝇”“惩前毖后”“系统施治”“永远在路上”五个主题,选取16个案例,通过140多名纪检监察干部、有关审查调查对象及涉案人员、干部群众,讲述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故事。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电视专题片《零容忍》第四集《系统施治》,通过内蒙古多名中管干部涉煤腐败案、中信银行原行长孙德顺案等典型案件,反映了纪检监察机关以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的理念正风肃纪反腐,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做实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有效提高治理腐败综合效能。
内蒙古多名中管干部被查出涉煤腐败问题,暴露出内蒙古煤炭资源领域的深层次问题,涉煤腐败专项整治由此展开,对顽瘴痼疾系统施治。
云光中:实际上往往就是在项目审批中间,利用合法的程序来谋取私利。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扎紧制度的笼子是关键。纪检监察机关在查处金融系统腐败案件的同时,针对暴露出来的共性问题以案促改,以案促治。
孙德顺:作为一个高管,实际上根本就不缺钱,但最后还毁在这个钱上了。
“一把手”违纪违法,最容易对一方政治生态造成严重破坏。加强“一把手”的监督,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杨宏伟:我在黔江是区委书记、是老大,那种欲望、那种念头希望得到一定的满足。
按照上级党委的统一安排,我参加了集中观看电视专题片《零容忍》第四集《系统施治》的廉政教育警示片活动。通过观看,本人感触很深,使自己对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是对各级党组织、纪委的基本要求。零容忍,意味着腐败没有“特区”,反腐败没有“禁区”;意味着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意味着我们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查处一个,构筑起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高压线与防火墙。我们应该坚定信念,保持清醒头脑。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总开关,只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头脑清醒,在小事细节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无数事实证明,背弃理想信念是腐败分子违法犯罪的根本原因。要自觉把坚定理想信念、严格律己作为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内容,并融入到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之中,化为自觉自愿的实际行动。一定要正确对待名利,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近年来,很多被查处的腐败分子虽然职务各有高低、年龄差别较大、学历层次不等,走向犯罪道路的心路历程也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能正确看待个人名利得失,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和良好心态,正确对待名利,从司空见惯的小事和小节抓起,加强世界观改造,必须加强思想教育,筑严思想防线。一个人的变化是从思想上的变化开始的。为此,必须经常加强政治学习,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牢固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志当存高远,才不致被困于名缰利索,受制于一己私欲。
片中的一个个犯罪事实令人触目惊心。如果没有零容忍的态度,就不可能取得这样大的工作成效。
“伸手必被捉”,小错误会酿成大错误,一旦被法律的眼睛看到,就无处可逃,手铐来临的那一刻就什么都来不及了。对腐败零容忍,基础是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容易屈服于金钱、美色,沦为腐败分子。大量事实表明,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思想根源上“想腐败”。衡量党员干部抗腐败意志力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古人说:“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这一幕幕犯罪事实也让我们这些参观的党员们深刻的意识到,腐败形势十分严峻,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绝腐败必须落到实处,引起每一个党员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指出
“坚决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管好班子、带好队伍、管好自己,当好廉洁从政的表率。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的工作长期坚持,我们党才能向人民交出合格的执政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