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寄生虫》观后感,_观后感
这几天看完韩国电影 寄生虫,在这仅写下自己的感受。
刚开始儿子代替自己的好兄弟去富人区做家教,服兵役两年+高考考了几次都没考上,于是伪造学历靠着高考的那几年备考经验就去了,一个真敢教一个真敢学,在此尝到甜头之后,想到一同住在地下室的亲人,几经曲折想方设法把他们都调到富人区来工作。
中间发生了很多事,比如说社长大人不喜欢别人逾越自己的线,认为司机跟自己只是最普通的雇主与佣人之间的关系,没有必要以朋友的口吻来关系自己。穷人的父亲认为富家的妻子是一个好妻子,是因为她善良,而自己的妻子的一句话也是电影的核心之一,“有钱而且善良,有钱所以善良”“钱是熨斗,能把一切东西都熨平”所以在这里画一个问号,是因为有钱得变得善良么
常年住在地下室与富人区的小别墅形成鲜明的对比。下大雨的时候地下室时最惨的,所有的水都堆积在地下室,印象深刻的是穷人家的姐姐为防止马桶兹水,坐在马桶上抽着廉价烟的无奈;相反富家人天气好与不好没什么大碍,生活依旧过得没差。最后刺死社长大人的是有味,一个在地下室待了四年的人,社长鄙人的眼神彻底击垮了穷人父亲最后的挣扎,冲动的刺向社长,社长大人一家永远不会知道有味道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多么大的耻辱。
看完影片,阶级很难去跨越,善良本身是什么,很多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如果要拍一部从蟑螂的视角出发的电影,大概会很像《寄生虫》。当然,前提是每只蟑螂有自己的螂生、个性、家庭,还有与彼此沟通的方式。片中某个角色匍匐爬行时的样子,真的就如我遇过的蟑螂那样,在我打开灯的那瞬间,爬行的它乍然而止,好像在等待我动静,以便思考下一步策略,顺便祈祷我没发现它。
由韩国导演奉俊昊执导、今年获得坎城金棕榈大奖的《寄生虫》,描述贫穷的金家四人住在破烂的半地下室屋子,环境杂乱、父母失业,与一双儿女只能靠些零工维生。一天,儿子基佑的朋友要出国,将一位有钱的家教学生,转给基佑指导,让他获得进入富有人家大门的机会,认识朴家有钱的一家四口……
《寄生虫》有许多充满黑色幽默的恶趣味,这贫穷的一家四口如蟑螂般顽强讨生存,善于计划与操弄,电影有一大部分由于金家人的计谋,搞得像《瞒天过海》系列那种劫盗片一样,非常有趣。但后面的发展,实在是每一步都出乎意料之外,剧情越来越疯狂也越来越紧张。更厉害的是,导演融合黑色幽默与绝望感,拍出一幕幕荒唐的情节,但这些离谱夸张的情况放在社会状况的脉络下看竟很贴近现实。在爆笑背后,颇令人伤感。
阶级的符号、象征与意味,在许多小地方不断出现。连用个 Wi-Fi 都得像寄生虫到处找宿主的金家,他们的穷儿女知道面对有钱雇主最好取英文名,明白在上流社会怎么混比较显得「高级」。有钱亲戚去世留下装饰用的石头,对穷人根本没屁用,最后石头的「用途」是个残酷对照,真正反映了「这(造景石头)是什么,能吃吗」一般的愤世。
穷男与富千金的家教关系,刚开始看起来像是男生利用优势占女生便宜,但看到后面会理解穷男终究是个寄生虫,被富千金拿来满足自己的想像。两个人家窗户看出去的景象大异其趣,穷人窗户紧邻大街,一片丑陋的灰,政府除虫人员在街上喷药,只要开着窗,药就自然喷进家里了,金家父亲还说这样可以免费除虫,但真正要被除的虫的根本是他与家人呐;有钱人家的窗外则是一片绿地,甚至基佑刚按完朴家门铃,大门微微打开时,虽还看不到其他东西,却已经见着几丛绿意,生气盎然。
朴家女主人第一次出现时,全身穿着优雅的白色衣着,那种白不是穷人穿得了的白,穷人的生活型态没法让那纯洁的白色衣物维持超过一分钟,总会弄脏些什么。但更残酷的阶级代表物,是味道,这是穷人怎么假装怎么遮掩都弄不掉的,而朴家人对穷人味过敏。
传统英式「楼上、楼下」(upstairs downstairs)的阶级分野,在这变成地上、地
下。能在见得到阳光的地面上生活,是一种特权,朴家女主人也提到她好多年都没搭过地铁了。地球上的人口(或宜居土地稀有度)越来越发展成穷人得住地下室、搭地铁、在蟑螂最多的地方生活,把上面的空间留给富人。
不过,朴家人虽有点势利眼,但他们并不残酷坏心,只是因生活舒适,让他们软化到有些傻气天真、讲出白目的话也不自知;而金家虽可怜,但有时候也做得太过分。总之整部片里没人有资格站在道德制高点,导演让观众的同情心吊在钢索上,增加道德问题的复杂度,以及凸显真正的问题是体制,是系统,不是个人。每个个人只是根据自己所在的位置,尽量求生罢了。
贫富差距小的时候,社会不同阶层是有机会共存互利的,大家都过得下去,只是赚多赚少的差别,此时仇富是不智的,因为上层如果赚得多,下层可以一起雨露均沾;但当差距越大,各阶层的平衡越来越脆弱,下层到底会敬佩上层的本事、还是蔑视上层的特权有时是只是一念之差。当蔑视与愤怒的情绪太强的时候,阶层的恐怖平衡就会裂解,高低阶层彼此虽然需要对方,但不再有尊重、不再把对方当人看,只想强取豪夺以求生存,敌意越来越大,寄生虫只能不断啃噬到连宿主都活不下去,而寄生虫之间更是要弱弱相残。
人太苦的时候实在难有人性,在做垂死挣扎时,只有动物本能是真的,任何所谓人性与恻隐之心都是奢侈、甚至会害自己失去生存机会。看看电影,想想现实,会发现这种寄生虫的比喻,与我们的现实差距并没有想像中大,至少,就算现实世界的穷人还没到「寄生」的地步,但处境已经与蟑螂距离不大了。
导演高明之处,在于他并非大张旗鼓地把议题塞进你脑袋里,也不像《我是布莱克》那样不断以各种生活惨况激发观众的同情心,奉俊昊用一个有趣的故事吸引你走进去,让你好奇、让你渴望,等你深陷其中,你已经进入漩涡里面、边哭边笑边不自觉地去思考它隐含的意味与思考。这点其实有些类似导演乔丹·皮尔今年新作品《我们》,但《我们》的隐喻纷杂,背后逻辑也有多处说不通,相较之下《寄生虫》的各式比喻是更细腻而高明的。
《寄生虫》的场景设计很用心,大部分故事发生在朴家大宅,是个极简风格宅
邸,非常开阔,却又有很多角落可以藏秘密;一场暴雨让金家人冲回家的路上,则带着观众看见所谓「半地下室」住宅所在的社区,是如何让人的生存成为如蟑螂一般的型态。剧情设计埋着许多伏笔,闪烁的灯、台式古早味蛋糕店、富有人家儿子的心理状况,都成为前后呼应的线索。有些画面在独具慧眼的荒谬组合之中透出特别的心境,例如一幕滂沱大雨水管破裂马桶喷屎,却有个角色坐在马桶盖上压着一堆屎尿水一边冷静抽烟,那种认命荒谬好笑又让人难过,因为该角的淡定让观众明白,这肯定不是他人生面临过最屎尿横流、最狼狈的处境。
《寄生虫》很接近我心目中的完美电影——我指的是,它在技术、剧本与演出方面都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准,但也绝对能让大多数主流观众喜欢,就算是个平日工作与家庭都忙碌、只想轻松看电影享受娱乐的人,我都能放心推荐。其实,介绍各式电影这么多年,深感推荐某些佳片很不容易,因为我也曾经没日没夜加班过、也全职照顾过两个年纪差不到一岁半的娃娃,我了解不是所有观众都有余裕,能在难得的休息时间欣赏题材较为严肃、沉闷、痛苦的片。我站在推荐电影的角度,常为许多好片扼腕,但也能站在观众的角度理解,有时真的只想放松一下、不想被闷到,而《寄生虫》让我完全不需要有挣扎,可以非常放心地叫大家都去看吧,真的精彩!
自韩国电影《寄生虫》进入我国人们的视野之后,便倍受各大媒体和自媒体的追捧,各种影评层出不穷,贫富差距、阶级鸿沟、底层出路等是常见的字眼。看过电影的朋友大概会认为这部电影有很多值得讨论的情节以及所反映出来的社会问题,而对于最终的结局,很多人也是唏嘘不已。
电影的故事发展情节就不再叙述了,很难说这部电影对于我国的底层群众具有某种指导性的意义,但是在整个电影的发展过程中以及最后悲惨结局反映出来的社会贫富差距、阶级问题却是值得一谈的。
电影作为一种文艺作品的表现形式,其全部的艺术源泉是人类的社会生活。因此,电影创作的社会历史背景对电影内容所表达出来的问题及观点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所以,我们首先来看看《寄生虫》这部电影具有的深刻社会背景:据新闻报道,今年韩国的经济依然呈现环比下降,达到 202_ 年底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萎缩。而与此同时,韩国的失业率创下了 19 年来的新高,失业人口达到有记 lu 以来的高峰。
而电影中关于金家的状况也是有所叙述的,金家父亲金基泽先后开了炸鸡店和台湾早古蛋糕店,结局都是倒闭,之后去从事了泊车,最后就是做一些临时性的工作维持生活,像“大神”一般过着日子。而吴近世也是开蛋糕店倒闭后欠了一屁股债,只能像蟑螂一样的生活在朴家地下室。朴家的男主人是一家高科技公司的社长,职位相当于中国某个集团公司下的总经理。而前些年,韩国曾掀起了一波早古蛋糕的热潮,但是因为 202_ 年爆发 H5N6 禽流感以及被爆出在用料上欺骗消费者而导致市场销量大跌,八个月内倒闭了 400 家以上的蛋糕店,所以我们看出在整个经济下滑、市场受到冲击的时候,最先倒下的是处于社会底层的群众。
而对于几个家庭之间的贫富差距,可以说很赤裸裸的表现在电影的很多情节之中,比如金家居住的类似地下室一样的房子,全家手机停机,靠蹭别人家 wifi 连接网络,女儿没钱去读书等。
而一场看似“天灾”的大雨,就能轻易地淹没了金家,就好像瞬间失去了一切,只能寄居在体育场,这对于金基泽这个家庭支柱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这也让人想起多年以前在我国首都北京发生的“7。21”暴雨,官方统计 77 人遇难,这是生活在北京地下室几百万蚁族遇到的悲惨境遇,这难道都仅仅是天灾吗
至于朴家,想必不用多说,都知道财富收入巨大,衣食无忧,属于上流家庭,那一夜的“天灾”大雨对他们来说反而是一种“福”
而在他们之间有什么隔开呢电影当中用了“气味”不管是半地下的味道,还是放久了的萝卜干的味道,亦或是乘地铁时的味道,很明显就是指穷的味道。朴家富人则对此味道非常敏感,也相当的排斥。有人认为,这就是体现了阶级的鸿沟,阶级与阶级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屏障,这是难以调和的矛盾,就像是一个被堵住的阀门的高压锅,当气压无法释放,达到临界点时,总有一个时刻会。
所以,我们不难看出,电影最后悲惨结局的直接的表面的原因有两个:1、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下,处于社会底层的金家和吴近世夫妇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寄生”在富人朴家而过上稍微体面的生活进行“底层的相互伤害”2、在贫富差距巨大的社会,富人朴社长会时刻表现出对穷人金基泽等人的排斥,而金基泽在家被淹和女儿被杀的情况下,面对朴社长的排斥,终于爆发,对其下了杀手。
但是,为什么说这部电影对于底层群众很难有某种指导性的意义或者说教育意义呢就在于这部电影并没有说明两个阶级之间最根本的矛盾关系。金家与朴家在电影中似乎除了带有点欺骗性质的服务的矛盾以及富人排斥穷人的矛盾,并不能体现出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即使是贫富差距问题都是割裂开的。
当然,电影作为文艺作品的表现形式,也是受一定的阶级掌控,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其意识形态就必然受一定的阶级阐释。作为商业性质的电影,本身就必须带有政治正确,而在当下就不可能是为了反映社会人民群众存在的苦难,从而教育人民群众,最后找到一条解决问题的道路。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反映了底层群众艰难、挣扎的现实生活,但是谈不上教育人民群众,社会有这些问题,然后呢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有阶级鸿沟根本原因没说明,那更不用说找到出路了。
所以我们也能看到,在金基泽杀害朴社长而躲进地下室过起“蟑螂”一样的生活之后,回想起之前的伤害行为,也就只剩下忏悔了。
而金基泽的儿子金基宇则幻想通过自己未来的努力工作,解救出藏身于地下室的父亲。
不过,通过这部电影的一些情节,我们还是能够找到关于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一部分原因的。上层对社会各类资源的垄断,朴社长一家基本不用花时间在各种生活琐事上,而把时间投在他的事业上,对于他子女的辅导辄就是聘请各种名牌大学出来的毕业生,为其以后竞升到社会顶层投入大量资源;而处于社会底层的金家呢基本还是在为每天的衣食住行奔波,他女儿惠敏上不起补习,以致没能进入大学。在这样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生产方式下,上层资产阶级的富裕是建立在对下层无产阶级的剥削的基础上的,处于上层的富人只会越来越富,而穷人只会越来越穷。
当电影在进入我国观众的眼中时,又不可避免的会想到我国的贫富差距的问题。据世界银行的有关报告,中国社会的基尼系数已扩大至 0。458;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 0。45,占总人口 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 4。7%,而占总人口 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中国国家统计局前期公布的数据也表明,我国最富裕的 10%人口占有了全国财富的 4%,而最贫穷的 10%的人口所占有的财富仅为 1。4%。
在感叹电影反映出我们所处的残酷社会现状的同时,也让我们去思考究竟怎样去解决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也许当这种剥削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生产反式改变、直至消失的时候,才会迎来一个更为公平的社会吧!
第二篇:寄生虫观后感
听说《寄生虫》在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中夺魁的消息后,赶紧找来看看。以前看完电影可能不会有那么多的想法,因为其他事情已经接踵而至,当然这只是懒惰本能合理化的说辞。
首先,阶层固化是真实存在的,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必须承认阶层是存在的。你不能仇富,也不能蔑视穷人,二者都会为你招致不幸。就像影片中的故事一样。存在不同的阶层,就会存在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是推动影片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
起初,一家四口住在半地下室,窗户正好能看到街道,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一家四口为了蹭网,群力群策,简单粗暴的幸福背后却是无法摆脱生活窘境的宿命。再加上那些怒刷存在感的长长的台阶,更加给人以等级和差距感。再有,当富人家的孩子闻出这一家四口的味道后,接着是富人夫妇都闻到了这种气味,而且那种距离感就被表现的无法逾越。影片通过这种穷人身上的气味,来强化这种阶层感,我们不知道那是什么气味,但我们都知道那确实是一种气味。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同阶层的人确实带有不同的属性。没有一座别墅建在贫民窟。可以伪装,但是容易败露。
其次,富人家的丈夫反复提到的越线问题——也是就边界,国家有边界,城市有边界,每个人也有自己的边界。每当你越线,进入别人独享的领地,他就会感觉被侵犯,轻则反感,重则反击。这是绝对平等的,和阶层没有关系。电影《小丑》里主角最后的疯狂行为和他自己的边界被肆意的践踏是有关系的,他觉得自己的空间已经坍缩到连自己都没了,所以疯狂反击。如果有人可以任你逾越那些边界,Ta一定是爱你的。
还有就是人性中的贪婪是普遍存在的,即使是善良的人。学会适度的控制贪婪、不越线,结局也许就不一样了。当然,如果他们能做到不贪婪,不越线,也就不会身处窘境。处在社会每一个层级的人们,都有他们自己的认知局限或者说特质,这种局限或特质决定了他们的命运。突然想起铁娘子的那句话:“注意你的思想,因为它将变成言辞;注意你的言辞,因为它将变成行动;注意你的行动,因为它将变成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将变成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将决定你的命运”
最后,用查理芒格的话与君共勉:“如果你想得到什么,最好让自己配的上他”
一篇800多字的观后感,请老师给打高分,以资鼓励!
第三篇:寄生虫观后感
寄生虫观后感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寄生虫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寄生虫观后感1看完影片“寄生虫”已接近零点,本该马上入睡的我竟然异常清醒,久久不能平静,一边不由自主的让那些精彩片段脑中闪现,一边五味杂陈的思考。
好久没有遇到这么棒的影片,即使去年全球瞩目的“复仇者联盟”也不曾带给我如此激动和复杂的心情,奥斯卡的四项大奖实至名归,必须承认,韩国电影又一次走在中国电影前面,而且领先的距离很远很远。
“寄生虫”获奖后,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正面报道我都无视,唯一影响我的是某论坛里的一句话:“片子确实挺不错”,帖子同时发布了影片下载地址,百度网盘的慢速,2小时,耐心的等待。看着完成进度一点点增加,我打开海报,想象着剧情。
下载完成已经是晚上9点多,迫不及待的观看,焦急的心情和影片缓慢的开头对抗着,个性鲜明的小人物一家人陆续出现,我也渐渐进入了自己的角色。爸爸、妈妈、一双儿女,应该是个幸福美满家庭,却辛苦的生活在环境恶劣的地下室。费劲心力寻找着可连通的WiFi,靠叠披萨盒卑微的生存。唯一的一扇明亮小窗,看到的不是美丽风景,而是醉酒汉的酒后杰作。也许是穷怕了,一家人“团结一致”向共同目标“努力”着,他们为走出地下室机关算尽不择手段,纯粹的机会主义者,他们也很幸运,用心的创造和抓住每一个机会。这是我最喜欢的部分,从儿子替做家教,引出“艺术心理学兼修”的女儿,到女儿精彩的操作实现了爸爸的完美切入,更为精彩的是利用水蜜桃干掉妈妈的对手,然后更自然的通过一张名片收官整个布局,全年四人的默契让我看出了兴奋,期待着接下来的故事。
如果说前面的布局是开胃菜,那后面的多个冲突则是美味可口的主菜和甜点,第一个冲突是当四个人快乐的放肆的享受着大屋带来的幸福,一个人的出现打碎了美丽的花瓶,富有的梦醒了。我在和朋友聊各自的观后感时,特别谈到这个片段的出其不意,转折点的精彩,让人性再次得到暴露,并且非常彻底。看过影片的很多人都会说这家人的贪婪,尤其是当他们看似实现梦想时的原形毕露,这就是人,他们没有错,四位演员的演技都非常棒,这就是活生生的现实世界。第二个冲突是Party,雨后阳光,庭院草坪,人们吃着喝着玩乐着,没多久,导演再次点燃战场,杀红眼的人们疯狂起来,但这还不是最精彩的结尾......。
我特别推荐这部影片,因为好久没有一部影片如此精彩,精彩到我一定会在不远的未来重新欣赏。鉴于对韩国电影的崇敬,我找来了另外一部好看的韩片,今晚慢慢欣赏。
寄生虫观后感2这两天看了由韩国导演奉俊昊指导的《寄生虫》,心里很沉重,满屏的穷人的味道扑面而来,性格真的可以改变命运,一个人对自已的认知决定了他将来的生活。情节各种惊艳,赤裸的人性,把穷人的心理活动演绎得淋漓尽致。
男主基宇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穷人家的孩子,他的同学赫敏原本以为能给基宇在上流社会的工作机会,他应该会感激涕零,不敢高攀富家小姐,等他归来可以把富家小姐完整的归还给他,没想到穷人永远都喂不饱,基宇不仅想成为乘龙快婿,还要鸠占鹊巢。
男主的同学赫敏又想留学,又想霸占着富家女,为此不惜找一个不入流的,伪造学历的混混去教,本也不是什么真爱,既贪婪又可恶,毁了女孩的一生。
男主的妹妹基婷漂亮又有才华,却不去上班,我觉得是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价值观扭曲,已经不知道幸福是通过奋斗的,情愿穷得在家折纸,住地下室,等待攀高枝也不愿意走出来,圈圈一直不明白这么一个漂亮知性的女生住在那种环境是怎么样的一种感受。
社长夫人是富养的金丝雀,单纯的可怕,什么信任链条,他总觉得穷人可怜,没有任何防备,哈哈,不过圈圈在想,如果圈圈也这么有钱的话,也许也可以做到如此单纯善良
男主的爸爸金基泽内心阴暗,却又敏感脆弱,社长和社长夫人对他身上味道的嫌弃深深的刺痛他,虽然贫穷,却认为富人跟穷人可以平等化。
社长前女佣的丈夫有手有脚,年轻力壮,却情愿呆在昏暗狭小的地下室,每天靠妻子偷社长家的剩菜剩饭维持温饱,并甘之如饴。
当男主一家与社长家的前佣人夫妇狭路相缝时,他们完全可以合作共进,相安无事的继续在社长家呆下去,可惜他们的穷人思维让他们相互要置对方与死地,没有想着合作,最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社长本能的优越感,习惯性对穷人的嫌弃,哪怕在生死关头还本能的捂住鼻子,导致了他最后被杀。
结语
圈圈想导演可能是在宣扬不可逾越的贫富差距和阶层,在宣扬人人平等的现代社会,大家一般都会维持表面的平等和尊重。但是富裕的资本家绝不会认为贫穷的无产者和自己是平等的。两者的现实地位和生活让双方都确信彼此绝不是平等的。朴社长没有对金基泽言明却要求金基泽自觉遵守的最重要的规矩就是:不能越过资本家和无产者之间的阶级界限。
寄生虫观后感3《红楼梦》里,贾府要修建大观园的消息不胫而走,一下就热闹了贾府管家琏二奶奶王熙凤的门庭,久不见的琏二爷的奶妈上门拜访,八竿子勉强能打得到的穷亲戚贾芸也是穷尽百般法子亲近讨好,也不论自己是否有这能力,大家都希望能随便讨个什么差事,世上熙熙皆为利来,可见其中的油水好处。穷人略使些手段,这些差事最后便顺利分到了他们手上,真是财富使人变傻,富人变傻而不自知,穷人知富人傻而钱多而攀附之,世上总不乏乐于做富人寄生虫的穷人。
不过电影《寄生虫》中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通过种种手段,把一家子弄进富人家工作一段时间后,作为仆人的妈妈感叹,富人真的善良的一家人阿,不仅有钱,而且善良,作为司机的爸爸立马说,就是因为有钱才能善良的吧。是啊,在富人看来不值一提的蝇头小利,是能大大方方以无意之慷慨施与穷人,在穷人这边便是你争我斗,倾尽所有争夺的生存机会,这可不就是在穷人眼里别的穷人都穷凶极恶反倒是富人善良慷慨的原因吗。所以所谓财富使人变傻也就是这个道理,富人要做的事情,他不在乎开销,只要能赢得他的信任,你把事情不至于办的太难看,便也是能敷衍过去的。
电影中,主角一家一开始,便是像虫蚁一样生活在地下室里,唯一的窗户看出去,也是极低的一个类似蟑螂这样的一个视角在看外面的世界,他们或许也早已接受了自己的身份认定,对于醉汉在自己家窗外呕吐并撒尿这类事情,也无心制止。不过自从哥哥的同学送来了一块转运石,并顺便推荐了一份给富人当家教的工作,他们的生活逐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至于他们一家怎样使手段依次谋进富人的家里,是电影的精彩部分,不在此赘述,在此过程中,他们渐渐获得了作为人的尊严,终于冲出去制止又来到他们窗外撒野的醉汉表明他们心里已发生了转变,他们也畅想着如果有一天自己变得很有钱,直到一场大雨将他们的美梦淹没,对于生活在高处的富人来说,雨后又是晴朗的一天,可对于总是躲在阴暗低洼处的虫蚁便是毁家之难,富人不经历流露出的对于穷人穷酸味隐约的察觉和嫌弃最终酿成了悲剧。
电影《寄生虫》也许有一些逻辑硬伤,但这无损于影片稳扎稳打的节奏,我喜欢这类能以精彩的视听语言讲述故事,在观影过程中让观众沉浸其中,并在观影后咂摸有味的电影。
寄生虫观后感4在第92届奥斯卡颁奖礼上,韩国的史诗级影片《寄生虫》突出重围,该部非英语影片一口气横扫了四个含金量很高的奖项,以一种的优势向世界证明了韩国电影的力量,也以一种强者姿态刷新了奥斯卡的固有记录,着实是让人眼前一亮,也真正是让人回味无穷。
《寄生虫》是一部充满讽刺意味的悲喜荒诞剧,在这部影片中,导演奉俊昊以一种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韩国的差距,毫无保留的为我们揭露了残酷的社会现实,的为我们展现了人心的邪恶和人性的可悲,给了观众一个全新的感受,也给了观影人一个全新的社会视角,很是值得人去回味和反思。
因为是无业游民,所以拮据狼狈的基宇一家只能在廉价、阴郁、黑暗、潮湿、狭窄的半地下室里生活着,作为韩国比较底层的贫民,他们就像阴沟里的老鼠一样活得很是可怜和不堪,让人觉得可气又辛酸,可悲又无奈。不过这一无所有的苦日子都随着基宇工作的转变而变得不同了,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荒诞、恐怖又悲情的故事。
基宇的同学把基宇介绍到了一个富豪之家去做家教,借由这个绝妙的机会,基宇让自己的妹妹、父亲和母亲全都融到了这种的生活里,从此以后,他们一家四口就像是寄生虫一样紧紧的攀附在了这个豪宅里面,也深深的融入进了与他们格格不入的社会。更加可笑的是,随着野心的膨胀和贪欲的加重,基宇不仅让主人家的女儿陷入他用谎言编织的爱河当中,他还在这个尊贵的社长家里也看到了更多阴暗荒谬的故事,而这些他不应该知晓的秘密让他觉得震惊、恐慌和荒诞。
基宇发现前任管家那落魄的丈夫也像他们一家一样寄生在这个豪宅里面,这个居住在地下室的落魄者和他一样,一样的不堪,一样的可怜,一样的麻木,一样的卑贱,一样的羞耻,一样的野心勃勃。可是假的终究是假的,在纸包不住火的现实面前,基宇一家的伪装和骗局都显得那么脆弱,所以随着这遮羞布的掀开,基宇的妹妹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基宇的父亲也又在一次麻木的蜷缩在了地下室里面夹缝生存。而利欲熏心的基宇呢,他也只能终日在内疚,自卑,恐慌,负罪,虚假,可笑的荒诞剧情里面挣扎着,真真是把寄生虫的可悲姿态展现到了。
其实《寄生虫》这部电影之所以可以一展雄风之态,就是因为它真实的反应了韩国的文化和社会现实,所以它能够强烈有效的引发观众的共鸣,也能够真挚诚恳的打动国际评委。因此,基于这一创作基点来看,它是值得很多电影人去学习和消化的,它也是值得拥有奥斯卡这一伟大奖项的!
寄生虫观后感5去年刚上映的《寄生虫》是一部看似平凡而富有深意的巨作,豆瓣评分也非常高。这是韩国电影首次拿下金棕榈奖。在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中,《寄生虫》获得最佳导演奖、最佳原创剧本奖、最佳国际影片奖,并且创造历史成为第一部获得最佳影片奖的非英语片。
电影主要讲述社会问题、贫富问题和人性问题,生活比较困难的基宇他们一家四口住在阴暗的地下室里,然而贫穷却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机缘巧合的一家人靠着作假在朴社长家工作,通过行骗从底层爬进上流社会的故事。
其实基宇一家人其实都很有才华,基宇基静不用说了,都很聪明也很孝顺,基宇的爸爸开车技术很稳,基宇的妈妈还是链球运动员拿过奖项。所以这一家四口人根本不至于找不到工作,委屈在地下室,还依靠作假在朴社长家工作。这里的逻辑,应该是想表达在这个靠关系的社会里,穷人比富人机会少。即使有才华在身,也因为没有优质的人脉圈而被迫埋没。
令我觉得神奇的是,在剧中多次描述到气味,一家人去到朴社长家工作后,从富豪家的小儿子闻出基宇一家的味道开始,后面就不断提到气味。连最后基宇爸爸杀人都是因为看到富豪朴社长捂住鼻子的情景而失去理智彻底爆发。气味,在这部电影里精准表达出了上层对底层的偏见,以及底层的自卑心理。
另外,地下室的窗户和别墅的落地窗户不断的出现在电影中,形成强烈反差。上层和底层的生活环境截然不同,导演用夸张的手法不断凸显这一点:地下室的窗户和别墅的落地窗户,下雨时对于底层的灾难和上层人的情趣等等。通过这些窗户以及窗户内外的故事,基本把上层和底层人的生活状态都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
这部电影结尾设计的很巧妙,基宇发现父亲在别墅地下室后暗下决心买下别墅,且导演真的把基宇的计划实现了似的拍出来,但醒来后基宇依旧在地下室里,然后电影结束。这个结尾大概是想告诉所有人,每个人都值得拥有目标,而是否可以实现只能靠自己。
看完这部电影,只希望每个人都卸下偏见,任何岗位都值得被尊敬。另外,也希望这个社会不要有寄生虫,舍掉贪心,学会满足。只要努力,谁都可以靠自己获得稳定的生活。贫穷能暴露人性之恶,不要因为一时的贪婪,而让自己成为欲望的奴隶,否则最终都会被自己的贪欲所害。
寄生虫观后感620xx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得主《寄生虫》,讲述的是一个关于人性,关于阶级固化,关于贫富差距的故事。基宇和父母、妹妹基婷生活在逼仄阴暗的半地下室里,一家四口都没有工作,只有靠帮披萨店折外卖盒做临时工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因为偶然的机缘,基宇进入了一户有钱人家里给他们的女儿做家教,享受着优厚的薪酬,但他的野心并没有因此而止,而是设计让一家人都在富人家里找到了工作,开始了寄生上流的生活……
看到这里才明白,所谓寄生虫所指的却并不是“虫”而是指寄生在富人家庭下生活的穷人,也是指不想付出只想轻易获取令他人艳羡的一切的人。
影片中用味道来表现贫富人之间的矛盾,无论剧中主人公如何包装,好像都冲刷不掉自己身上的味道——穷人的味道。因为是穷人,所以比一般人更看重尊严,更因这味道而敏感而自卑。
富人夫妇对基婷倒地的无视和有意无意的捂鼻,像是出于本能反应表现出的厌恶,终于击垮了穷人父亲的最后的尊严,迎来了影片的高潮。
在电影的最后,基宇幻想通过努力买下了那栋房子,让父亲从地下走了上来。这是一个梦,一个美好的对未来的设想,但他是否付出行动却是未知,充满了讽刺意味。或许“像寄生虫一样依附于一个美好的愿景,而不去付出努力的人才是真正的寄生虫。”可是在当今大的社会背景下,努力奋斗的人也未必会有跨越阶级的运气。富不是富人的错,但太富一定是整个社会的错。
穷人更穷,富人更富,穷人只能在富人的.庇佑下生存,这是阶级的桎梏。导演用黑色幽默的讽刺把这样的现实讲得赤裸,淋漓尽致的放在我们眼前。
艺术来自生活,发现聚焦社会特殊人群与底层阶级矛盾的故事更容易出佳片。
电影中有很多有趣对比,比如善良的有钱夫妇其实私底下也会有不为人知的恶趣味;看似是影片中恶的一方的穷人父亲明明自顾不暇,却也会担心因他们而离职的司机的去向;同样一场大雨,穷人一家的生活能被雨轻易打乱而富人一家却感谢雨带来的惬意。
这些都意在说明,好与恶并无界定清晰的标准。没有人是一成不变的,人性是美的也是丑陋的自私的,你站在不同阶层,用不同视角,就一定会有不同的答案
寄生虫观后感7昨天刚看完《寄生虫》,这部韩国影片在国际上的口碑很好。顺便说一句,前段时间上海作家张晓晗说的:闻得出别人身上的地铁站味道。这句话的出处就是这部影片。
好吧,以下有严重剧透。
先介绍下人物,穷人A家庭,成员有父,失业;母,失业;长子,重考生;次女。穷人家庭B,成员有前女管家,前女管家躲债的丈夫。富人家庭,成员有豪宅男主,豪宅女主,高中长女,幼子。
A家庭居住在条件不堪的地下室,打着零工过活。偶然机遇,A长子的朋友留学,便推荐他给一家富人的女儿继续当家教。
然后A家庭通过各种伎俩,把次女安排成为教富人幼子的美术老师。排挤走原来的司机、女管家,换成了A父和A母,至此,A家庭的所有经济来源都是富人家给的,成为了富人家的寄生虫。
故事的转折点发生在富人家庭外出露营,前女管家趁着雨夜来富人家,说是有东西遗漏,需要拿回来,A家庭这才发现,原来在豪宅里还有一个隐秘的地下室,里面住着前女管家的丈夫。
而前女管家也发现了原来,两个老师、司机、女管家是一伙的。至此两队穷人为了争取寄生权而起来冲突。
故事的高潮在富人举行的生日趴上,穷人的的争斗越来越白日化,由暗地里转向了明面。最后前女管家死在密室中,前女管家丈夫砸伤了A家长子,刺伤了A家次女,最终死亡,最后在攻击A母的时候,被其反杀,A父因为富人男主对穷人的冷漠感到自尊心被辱,一气之下杀死了富人男主。事后躲进了豪宅的密室中,再一次成为了这豪宅的寄生虫。
多日后,A长子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父亲躲藏在豪宅中,随着他在把豪宅买下来的梦想中,全剧终。
整部影片其实我个人不太喜欢,一个是因为本身不太喜欢看这类的体裁。另一个原因是虽然我伸处在影片中乘地铁的阶层,但是这并没有给我带来很强的代入感和融入感,没有产生一种共鸣。感觉只是隔岸观火,隔靴搔痒。
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可能我是个天生的失败者,性格也比较粗线条,所以我很难去代入到使用一些伎俩去排挤掉其他人行为。不管处在什么阶层,都应该是问心无愧的。就像电影的开始,A家庭给披萨店折盒子一样,好好做,认真活着就好。
电影《烈火英雄》观后感1000字爱宠大机密2观后感《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400字《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700字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观后感1400字
寄生虫观后感8今天看了一部电影,寄生虫,这部令人毛骨悚然的电影,讲的是贫富悬殊,阶级固化的故事,穷人家的四口人到富人家设局打工,最后是一个悲剧,贫穷是原罪,电影里的任何人没有谁对谁错,其实放在中国也是一样的,中国人现在最敏感的神经,也是说阶层分化的问题,穷人越穷,富人越富,但是电影中讲穷人为什么会一直穷呢?思维受限,其实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干的工作都是可以替代的,当然在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普通人,我们所追求的稳定,往往是稳定的穷着,经济好的时候,普通人过的一般,普通人没有用钱赚钱的能力,只能靠体力赚钱,在经济不好的时候,普通人会过得很差。
我们为什么一直穷?电影中的一些情节说明了一些问题,比如老金家没有装网,然后他蹭着外面的WiFi,因为信号太差错过了一些兼职的机会,穷人往往是花时间买钱,富人是花钱买时间,每天把大量的精力放在节省钱的上面,慢慢变的,胸无大志,鼠目寸光,盯着一点小钱,错过了大的机会,电影中大量的出现就是穷人的味道,富人讨厌这种味道。
穷人是有味道的,不是拿贵一点的洗衣粉能够洗掉的,这个就是骨子里的生活习惯,他是不会改的,就是懒散,懒得努力,懒得上进,社会竞争,其实并不是需要你比所有人都强,大部分人都是很懒散的,你只要稍微努力下,就能超过80%的人,如果你又恰好遇到好的机遇,在这个基础上整合资源,进入社会10%并不是难事,换句话说,在某个领域发现机遇然后死磕它,踏踏实实的奋斗几年,但是要找准方向,就像这周看的老猫的炒币笔记,就是这样,他说成功的道路上并不拥挤,只要稍微努力一下就行。李笑来说七年就是一辈子,第一年用来摸索,找准方向后死磕,就会成功的,现在试错的成本很低,第一在高速发展的中国,机会多,第二有互联网,可以看到一些别人翻过的错,进过的坑,学会观察他人的冒险实践,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实践,节省本来就不多的金钱成本和时间成本,苹果有个广告语,手机贵不是苹果公司的错,是你的错,人不能轻视和忽略了自己,社会没有错,这么发展、世界是公平的,有钱人之所以有钱,是因为这个世界一直在奖励那些对事物有着深刻理解的人。方向正确,懂得坚持一定会成功。
社会的发展给每个人机会,但是每个人不一定认为那是机会,穷人认为是命,富人认为是命。
寄生虫观后感9这两天看了由韩国导演奉俊昊指导的《寄生虫》,心里很沉重,满屏的穷人的味道扑面而来,性格真的可以改变命运,一个人对自已的认知决定了他将来的生活。情节各种惊艳,赤裸的人性,把穷人的心理活动演绎得淋漓尽致。
1.男主基宇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穷人家的孩子,他的同学赫敏原本以为能给基宇在上流社会的工作机会,他应该会感激涕零,不敢高攀富家小姐,等他归来可以把富家小姐完整的归还给他,没想到穷人永远都喂不饱,基宇不仅想成为乘龙快婿,还要鸠占鹊巢。
2.男主的同学赫敏又想留学,又想霸占着富家女,为此不惜找一个不入流的,伪造学历的混混去教,本也不是什么真爱,既贪婪又可恶,毁了女孩的一生。
3.男主的妹妹基婷漂亮又有才华,却不去上班,我觉得是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价值观扭曲,已经不知道幸福是通过奋斗的,情愿穷得在家折纸,住地下室,等待攀高枝也不愿意走出来,圈圈一直不明白这么一个漂亮知性的女生住在那种环境是怎么样的一种感受。
4.社长夫人是富养的金丝雀,单纯的可怕,什么信任链条,他总觉得穷人可怜,没有任何防备,哈哈,不过圈圈在想,如果圈圈也这么有钱的话,也许也可以做到如此单纯善良
5.男主的爸爸金基泽内心阴暗,却又敏感脆弱,社长和社长夫人对他身上味道的嫌弃深深的刺痛他,虽然贫穷,却认为富人跟穷人可以平等化。
6.社长前女佣的丈夫有手有脚,年轻力壮,却情愿呆在昏暗狭小的地下室,每天靠妻子偷社长家的剩菜剩饭维持温饱,并甘之如饴。
7.当男主一家与社长家的前佣人夫妇狭路相缝时,他们完全可以合作共进,相安无事的继续在社长家呆下去,可惜他们的穷人思维让他们相互要置对方与死地,没有想着合作,最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8.社长本能的优越感,习惯性对穷人的嫌弃,哪怕在生死关头还本能的捂住鼻子,导致了他最后被杀。
结语
圈圈想导演可能是在宣扬不可逾越的贫富差距和阶层,在宣扬人人平等的现代社会,大家一般都会维持表面的平等和尊重。但是富裕的资本家绝不会认为贫穷的无产者和自己是平等的。两者的现实地位和生活让双方都确信彼此绝不是平等的。朴社长没有对金基泽言明却要求金基泽自觉遵守的最重要的规矩就是:不能越过资本家和无产者之间的阶级界限。
第四篇:寄生虫_观后感
《寄生虫》观后感
看完电影很是触动,戏剧性的情节,演员的表演都很到位。影片把穷人和富人阶级差异表现的淋漓尽致,很好看,我竟然看出了电视剧的赶脚。
下面来简单讲一下影片内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苦家庭金基泽一家四口住在阴暗潮湿地下室,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他和妻子忠淑折披萨盒为生。儿子基宇多次高考落榜,叛逆的女儿基婷擅长画画。基宇的朋友出国前给基宇介绍了一个英语家教的工作,给朴社长的女儿多惠辅导英语。朴社长家住大house,与基宇的家庭形成鲜明对比。基宇在给多惠补习的时候,多惠喜欢上了基宇。当基宇从朴太太口中得知其儿子需要一个美术治疗师时,让妹妹基婷佯装成杰西卡混进朴家。贪婪的金基婷设局陷害了朴社长的司机,让自己老爸金基泽顶替了司机的位置。尝到富人生活甜头的金基泽通过让帮佣过敏,把自己老婆忠淑也弄进了朴家。从此金家四口便寄居在朴社长家。好戏才刚刚开始。
朴社长儿子多松过生日之际,朴家一家四口准备野外露营给多松庆祝。趁着朴家人集体外出,金家在别墅里享受着成为有钱人的快乐。天公不作美,大雨倾盆,门铃想起,前帮佣按响门铃,好戏拉开了帷幕,剧情走向了一个小高潮……
前帮佣的到来让别墅的地下密道的事情让金家知道了,密道里住着前帮佣的丈夫,四年前因为躲债寄生到这里。两个寄生家庭因为条件没谈妥争执起来。扭打着正猛,朴太太打来电话说因为大雨露营取消,要回来。金家慌了,慌乱中把前帮佣两口子弄到密道里。出了忠淑可以光明正大出现在朴家,其他三人急忙把自己藏起来。有惊无险躲过一劫,没被朴社长发现。
大雨中三人从朴家逃了出去,回到自家地下室,家里已被大雨淹了。这时候剧情给了三个人每人一个很好的桥段。父亲金基泽在被淹没的家里拿了自己年轻时获奖的证书。哥哥基宇拿了朋友送的时来运转那块大石头(影片的一个重要道具)。妹妹基婷则坐在马桶上拿出自己藏匿在房顶的烟抽了起来。
朴社长准备在别墅里给儿子多松补办快闪生日会,邀请了一众朋友。作为朴家家教老师,司机,保姆的金家一家四口也出现在生日会上。
生日会上,前帮佣的丈夫从地下室逃出来报仇,先是在地下室用石头把基宇砸晕。再是拿刀捅了捧着蛋糕的基婷,忠淑为了给女儿报仇杀了前帮佣的丈夫。金基泽自尊心受损拿刀子捅了朴社长。剧情到这里基本就结束了。
基宇经过救治活过来了,金基泽杀人后躲到了别墅的地下室密道。基宇通过摩斯密码知道了父亲的下落,然后幻想着自己有一天有钱之后买下了这座别墅让父亲从地下室来到地面。
有一段台词印象深刻,金钱就是熨斗,熨平了所有的褶皱。
剧情描述写的平淡无奇,哈哈哈,凑合看吧,建议去看电影,真的全程无尿点。就写到这里吧,影片非常的戏剧性,很触动。
第五篇:寄生虫 观后感
寄生虫 观后感
后知后觉地等到它成为今年奥斯卡的大赢家才动了看它的念头。
之前得金棕榈的时候,朋友圈有一轮讨论,当时无暇顾及,所以对其基本无感知,只隐约记得当时觉得海报上每个人看上去都如面具般漠然,眼睛还都被黑色马赛克遮蔽了,不知啥意思。
如今它得大奖,看到朋友圈两个零星的讨论,让我立马决定找来看看。一个评说,“韩国电影业,都是中国帮助才得奖的。中国人不参加朝鲜战争,哪有那个防空洞!”另一个则感叹,富人怎么可能那么蠢。
整个观影过程让心情特别压抑、全程揪心。尽管几乎全程倍速,中间还暂停了两次,才能鼓足勇气把它看完。
看完之后,内心受到很大冲击。观影过程内心在感慨:果然我这样的傻子还是适合当普通人,不要穷也不会富,穷凶极恶可怕,富而天真可怜。
故事完成度极高,情节起伏有致,环环相扣,每个人物塑造得也格外鲜明,象征性符号性强烈,但每个人也不都是简单的标签化,鲜明人物特性之外依然有着和现实一样的复杂性——每个人绝不能用简单的好和坏形容,都有善良时刻也都有各自算计。每个个体聚焦一下,都可以单列出人物小传,看得出其一路走来到底经历了什么,其说话做派都各自意味深长。(不过,我也有些同意,这片子完成度高得颇有些刻意和匠气了。演员的表演都是按部就班的,看得出完全是按照导演和剧本在走,演员自身的灵气和魅力不怎么看得出来)
在地下室的金家四人,除了儿子看起来斯文面善一点,其他三人言行做派让人总有某种不安全感,捉摸不定,总担心他们随时就可能欺骗甚至杀人犯火。但就是这个看起来清秀干净的儿子的一闪念,引发了后来的全部故事。一家人通过欺骗算计挤走it精英朴社长家原来的司机和管家,迅速从四人待业变成四人全部为朴家工作或服务,儿子甚至直接捕获了富家小姐的心,一家人甚至还开玩笑幻想他成为朴家女婿。
鉴于我过往看过的一些韩国伦理片,这样的故事设置让我顿时陷入某种某种可怕想象:不会,女儿和朴社长会产生什么纠葛;爸爸和女主人陷入某种状态吧……
事实证明,我真是想多了,尤其当“味道”这个场景一而再再而三出现的时候,我知道自己这个担心方向算是大错特错。不能被恋爱中的少女昏头表现误导啊。
这显然是一部反映贫富悬殊的片子。气味是两者不可逾越的鸿沟。穷人的身上的味道让富人不自觉地掩鼻皱眉,而这最终也成为故事走向爸爸激情杀人的引爆器。
曾经做过生意的爸爸、被富家女爱上的儿子、正值花季还颇有家人认为的艺术天份的女儿、当过链球运动员得过奖牌的母亲,说到底、再穷再落魄潦倒,依然还有尊严,他们拼命算计欺骗,除了必须要吃饭生存之外,他们依然想拥有一点尊严或保留残存的尊严。
当然如果不是被他们算计走的前管家回来找她隐藏在地下防空洞四年里的丈夫,我一直想象着故事是不是往他们意识体系的尊严逐步觉醒,然后贫富之间产生剧烈矛盾,为了鸠占鹊巢、他们把故事引向可怕的贫富“杀戮”、类似杭州保姆纵火那样……
贫富的差距在这部片中哪能这么逾越呢?(就如同全度妍所演的《女仆》那样,至死至终,只是她的幻梦,她死了,富人们换个地方继续富贵生活。)脑洞大开的防空洞情节一出来,片子的高潮核心情节也就出来了,前管家夫妻和金家四人这两拨穷人为求生存掩饰各自对朴家的欺骗,殊死搏斗,最终三死(前管家夫妇、女儿),还杀了男主人的爸爸最终选择藏入防空洞度过余生。儿子只能幻想自己今后发财买下豪宅终于父子团圆。
片子完全不给人希望。《寄生虫》这个片名看上去极为明了,但看完之后却不知道却更加茫然:
金家四人可悲可恨吗?他们也不是不愿意劳动,他们一开始只是想生存有拌饭吃有烧酒喝有网络可用。非分之想完全没来得及展开;
前管家让躲避高利贷的丈夫在地下防空洞生活四年,也只是为了卑微的夫妻相守,他们一直对主人心怀感激,除了一次吓坏了小公子,丈夫甚至每天通过控制灯光明灭打出感谢朴社长的摩尔斯码,尽管除了一直认为家里有鬼的小公子家里其他人并不懂;
朴社长一家对服务他们的人除了有些基本要求之外,其他并不苛刻,还非常容易信任人。只不过是不自然地流露出对贫穷阶层气味的略嫌弃,却遭来一家之主被杀死的沉重代价。
韩国的贫富差距、鸿沟真的如此之深了么?身处邻国的我,虽可能完全无机会触碰我国富贵阶层,但因为时常会通过一些社交媒体看到富贵阶层秀出他们物质之外的贫瘠面,也会经常看到即使大富大贵一旦遭逢灾难变故同样束手无策公开喊冤叫屈,心理上感觉,在我国、本质上大家都很贫瘠,只不过有的是物质方面,有的是精神方面、道德方面、文化方面……我总肤浅地觉得,我国贫富之间界限并无这么明显。穷人乍富、富贵骤穷,尤其后者,这种事情似乎频繁发生。一定是我见识太少,肤浅了,一定是。
奉俊昊的电影上一部看得是《雪国列车》,同样隐喻强烈,但记得那片是政治隐喻。最终似乎也无解,列车毁灭,人类几近灭绝,只有俩人存活。《寄生虫》涉及的贫富同样也是普世社会问题。相比上一部给出第三条道路略有希望外,《寄生虫》其实无解。贫富(各种贫富)引发的社会问题,永远没有标准答案甚至无解。
这就是我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