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影让子弹飞观后感
“让子弹飞一会儿”好让我们看清楚,让我们抵制滥用权力的行为,营造一个公平的社会!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电影让子弹飞观后感
姜文是个人才,当今电影节当之无愧的老大。
张艺谋的团体操和陈凯歌的小悲情,一律靠边站。
国内虽然也有电影拍的比较有深度的好导演,但是没有人能够把电影拍的如此大气如此爽利又如此隐晦如此令人意犹未尽。
剧情不说了,影射之处太多,回来后在网上搜了一些说明,才真正体会到姜文的老辣独到之处。
《鬼子》被禁,姜文这回十分巧妙的躲过了广电总局的剪刀手。
等到那些人真正明白过来的时候,老百姓已经笑够了,姜文也早已站着挣了个盆满钵满。
影射一:张麻子和黄四郎的身份。
剧情发生在1920年左右,辛亥革命刚刚结束10年,之前军阀混战,黄四郎能够保留辛亥革命中两枚经典版地雷中的一枚,可见地位并不一般。
张麻子应该属于之前跟随蔡锷将军的卫队队长,蔡锷死后落草为寇。
都不是一般人,眼神言语中无不流露出杀气与霸气。
乱世之中豪杰并出,双方根本上就是革命者和当权派的代表。
一方要的是公平与民主,一方则是掠夺与欺诈。
二者水火不容,自然子弹飞个不停。
影射二:鹅城的民众,可谓是当今国民的最好比喻。
钱拿了,不敢收,都送回当权者手里;枪拿了,不敢用,等着两边叫板,那边赢了投靠那边。
胆小、猥琐、自私、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我怎么觉得历史仿佛倒退了几十年?有人说,历史就是不断的周而复始——原来如此。
影射三:张麻子领导一干人浴血奋战,推翻了黄四郎的暴虐统治,可是兄弟也好、女人也好,最终都离开了,剩下张麻子孤家寡人一个。
最后的镜头,那个坐在火车车尾,穿着师爷衣服的不是别人,正是黄四郎。
势单力薄的革命者与根深蒂固的腐败统治阶级之间的斗争,不是用枪打那些拉火车的马儿,子弹多飞上那么一会儿,便分崩离析。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看似不少的喜剧元素,观众也笑声不断,其实,这片子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啊。
再说说表演吧,就演员来讲,三强鼎立的局面的确令人不好取舍。
不过以我看来,最出色的,还属葛爷。
姜文演戏男人味十足,可惜的是缺乏点喜剧元素,抱着老婆嚎啕那段,怎么看怎么不像;发哥,虽然一人分饰两角,可谓物尽其用,可是怎么看怎么像小马哥啊,不够坏,不够令人生恨。
还是葛爷,演县长就是县长,演师爷就是师爷,贪财好色,圆滑狡黠,亦正亦邪、善恶兼具,悲与喜如此和谐的溶入同一个人物的内心,可见其功力。
在冯小刚和陈凯歌那里,都不够让葛爷演得畅快,唯有姜文,能把葛爷骨子里沉淀的那些东西翻个底朝天,难怪葛爷大呼演得过瘾。
中国电影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之下,于夹缝中顽强挺立出如此出色之作,套用网络里一个词——“給力”
电影让子弹飞观后感
“让子弹飞一会儿吧”土匪张牧之的一句对白,虽在整套影片中只说了两次,却引起观影者得思考。
这“一会儿”的时间正是要我们看出,土匪张牧之不是一般的土匪,财主黄四郎不是一般的财主。
张牧之在影片开场便大显身手,英勇非凡,显露土匪的凶残和霸气。
当张牧之进了鹅城当了县长时,却千方百计掠财主的钱,分发给穷人,让人刮目相看,并欣赏其英雄气概。
而黄四郎却处处笑里藏刀,心狠手辣,在他与张牧之的对话中,处处藏着阴谋,他给我留下的就是欺负穷苦百姓的奸诈小人。
而土匪并不是一般得土匪,是因为在张牧之介绍自己身世时,说他曾跟随蔡锷,也就是说张牧之是曾辛亥革命的战士。
而黄四郎也曾暗示说自己参与过辛亥革命。
两位辛亥革命得老战士,黄四郎利用手中的权利敛财,以故乡鹅城为根本苦心经营,控制了民国小半的烟土交易,大发其财。
虽张牧之曾经当土匪,但最终他归于正途,掠走黄四郎得横财,发回给百姓,真正为百姓付出。
“让子弹飞一会儿”就是让我们看懂影片真正得内涵。
开场时让子弹飞一会,是让我们看清楚张牧之并不真正是一个凶残贪财的土匪,他也曾说“钱对我并不重要”。
而真正重要的是除掉社会上得腐败,除掉社会上贪权贪利的,像黄四郎这样的小人。
确实中国社会上那么多贪污案件,就是因为又许多这些贪钱的人,滥用自己的权利,让我们得国家到处存在这欺骗,不真实!之前在网上热疯了的一句话正是讽刺那些以权谋私的人,阻碍着我们中国社会发展得人。
所以说我国还需加大力度打击这些以权谋私的事件,保障广大老百姓的利益,多站出几个张牧之是所有人民得愿望,影片也正正寄托着我国的这种愿望,多点公平!
让子弹飞观后感
看《让子弹飞》有一段时间了,但在我心里面的震撼却一直没有停止!也让我一下就喜欢上这个男人味十足的姜文,哈哈,真够给力啊!
回想故事情节:颇有玩味又点到为止的黑色幽默,貌似荒诞实则讽刺的故事情节、以及妙趣横生让人捧腹的对白,都让我意犹未尽。突然意识到,这整一出就是姜文捣鼓的技术活:中国国粹之麻将,是匪劫的面具;马拉火车,虽说有历史因素,在如今高铁时代,令人喷饭!真劫匪、假师爷、土皇帝三个性格迥然的角色各怀心事,再加上颠倒形象的陈坤、姜武甘做配角一同掺和,台词又是那么充满意味耐人寻味,这片子,想不火都难!
当然,姜文特色在影片中还是非常明显的:比如他推崇的男人本色、英雄主义:张麻子看似是一个单纯的劫匪,却很有抱负:想劫得钱财之后送义子留学日本深造;虽只是个假县长却要讲究公平;劫到钱财却并不远走高飞,反而返回鹅城将钱财散给百姓。这一出出剧情,都是姜文特色的具体体现!
看完影片,我忍不住想学影片中的姜文对葛优说的,骗子,你就是一个骗子!我认真的想过,普天之下还有谁能把骗子角色演得惟妙惟肖,独你,无他!你小眼一溜,张嘴就来,这形象还真是相当符合骗子的特征。瞧你其他那些个老实人角色,咋看咋觉得飘忽,不实在。还是最喜欢你这样的演出,贪婪、奸诈、狡猾又妙语连珠,把个见风使舵的骗子演得是入木三分,让人大呼过瘾啊。郑重建议,葛爷,你专长喜剧,以后别玩深沉了!
最帅是姜文。看着影片中的姜文身着白衬衫,露出胸肌的镜头一晃而过,这惊鸿一瞥已经让我非常惊叹,姜文一贯以来的man形象,还真不是盖的。特别是在周润发扮演的黄四郎为姜文扮演的张麻子举办出城剿匪的仪式中,镜头中身着军服的姜文、英姿挺拔又气势过人。这造型,估计姜文自己也特满意吧,猜想姜文在这部电影中的形象,将会再次俘虏一大批少女少妇的心。
最叹是周润发,曾经的小马哥!在这部影片中突破了一贯以来的正面形象不说,更是一人分饰两角,一个猥琐、不成气候;一个阴险、张扬跋扈。让我真的怀疑,黄四郎的替身,果真就只是个替身,而不是周润发!这样的演技,相当的给力啊!
最颠覆形象之角色,就不只是一个了。那五大三粗的武举人,粗人一个,也是个恶棍,可姜武演起这个角色,怎么感觉那么不亦乐乎呢!真让我难以接受,要知道,姜武也算得上是我心中所爱啊!陈坤小生,部部片子里都是个情种,竟然摇身一变成了任人作践的随从!胡军,那么man的形象,颠覆不过,那就让他满脸麻子呗。这些个角色,除了姜武之外,还各个都被姜文一枪取命。够绝!
姜文果真有才,号召力影响力也不是传说,要不,怎么能邀请到的各个腕,还能让各个腕们颠覆形象,配角出演呢!
总结一句,如果你想看喜剧,那就看让子弹飞;如果你想看悲剧,也看让子弹飞;如果你想看文艺片,还是看让子弹飞,如果你想看商业片,更请看让子弹飞。一切,就在于你怎么理解。
让子弹飞观后感
202_年有两部电影是我格外难忘,一部是《阿凡达》另一部是 《让子弹飞》,其中,《让子弹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电影主要讲述了山中的麻匪劫持了一辆坐着买官的人的火车。麻匪的头——张麻子扮成买官的人和软弱能的老汤去鹅城骗财,到了鹅城,张麻子看见了贪官黄四郎虐待人民,不禁生出一股同情之情,便用计谋战胜了黄四郎,让鹅城的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电影中的张麻子的形象无疑是从西部牛仔形象演变而来的——维持正义,敢打抱不平,喜欢用枪声向人们示威,但这些却被融入了官场,爆露出了官场上的?a href='//www.teniu.cc/aihao/zhongzhi/' target='_blank'>种植涣嫉南窒蟆T谙质档纳缁嶂械娜酚姓庋氖虑椋热缢党滤猓谔ㄍ逄拔哿撕眉父鲆冢诩嘤杏弥种址椒ǔ鲇绦谕饷嫣拔郏裨谔ㄍ迳系囊豢盼鄣恪褪恰度米拥伞分械幕扑睦桑徊还怕樽颖涑闪宋扌蔚?a href='//www.teniu.cc/zhishi/falv/' target='_blank'>法律——最后结果也是依法处置。这部电影可以说是一张过滤纸,用镜头述说了中国官场上的一个字,那就是——贪。它几乎成了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腐败,用不合法的手段随意拿钱——这是中国的经济一直滑落,假若全世界没有了贪官,那么就没有了腐败!没有了落后!更没有了贫穷!其他国家早已开始号召,但唯有中国,为贪官而烦恼,因贪官而贫苦,贪官似乎成了中国特别的标志,我们应该行动起来!铲除那些让中国落后的贪官!不让《让子弹飞》中的黄四郎出现在我们伟大的祖国上!
让子弹飞观后感
看完这部影片后,我想到的是一部叫《无耻混蛋》的外国影片。《让子弹飞》与这部影片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让子弹飞》更具有中国特色,对中国人的人性描写和刻画更多些。
片中的汤师爷就是大多数中国人的一个模型,胆怯,欺软怕硬,贪财,妥协,逃避,顺从,但是他善良,分得清善恶。这是在我身边常常能够见到的小人物。
有时候,能够在报纸上,或是在电视的新闻里看到,当有人遇见危险,路人常常冷漠相对,没有人愿意出手相助。这就反映了人们矮小的心理。他们不愿帮忙,并非出自于他们落井下石的恶意,而是怕给自己惹上麻烦。汤师爷就是这种没有安全感,没有能量的一个代表,当然,也谈不上担当。所以,在师爷最后死的时候,他对张麻子说,“你斗不过黄四爷”。但师爷却特别的善良,在生命 的最后,要求张麻子“不要回鹅城”。
这里面的鹅城,我不知道,意图是否是在说明,那个城里的百姓都是任人宰割的。
其中反映中国人从众心理的,就是在张麻子攻黄四爷的碉堡的时候,张麻子当众砍掉了黄四爷替身的头,大家才一哄去了黄家。真的黄四爷没有死,而大家仍然是成功 的攻下了黄家的碉堡。这说明,在对待恶霸的时候,不是大家没有能力将他打翻,却是因为大家胆怯。
我个人最喜欢的片段是,关于张麻子身世的那一段。张麻子叫张牧子,是跟随将军打仗出身的战士。因为军阀割据,自己不愿委身于人,所以落草为寇。人们以为是土匪就不能是张牧子,理所应当的是张麻子,张麻子脸上不应该是干净的,他就应该是满脸的麻子。
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总要顺从一些,莫须有的东西呢?天才眼镜狗观后感小时代3观后感---时代不小反而很大让子弹飞经典台词
第二篇:电影《让子弹飞》观后感
电影《让子弹飞》观后感:
原本不喜欢国产片的我,在看过“让子弹飞”后有了新想法,国产片并不是一无是处,其中不乏优秀的作品,尤其是些有大牌明星的作品,让子弹飞让很多人喜欢,我也是其中的一位。
我是先看过部分网友的评论后决定看这电影的,电影上映初期,有部分人分享了观后感,对这部影片是难得的一致的好评,这在中国电影史上也是少见,带着对影片的信心去看,坚信它是好的,结果证明我的傻傻的坚信是十分正确的,无论从情节到演员的演出,都是很棒的,值得观看。
下面谈一下对各演员的个人评价:
1.姜文。极其出色,将张麻子这种很普通的人演得十分伟大,又特别的真实。我认为这是姜文自从艺以来最棒的表演,要好过n年前的“北京人在纽约”。
2.葛优。依然的十分搞笑和十分的精彩,尤其是在“鸿门宴”那部分,我一定会再看一遍,特别关注那场。
3.周润发。以前没看过发哥演奸角,这次真是大饱眼福,酷!一个人演两角,对他来说a piece of cake!
4.刘嘉玲。不知道为什么选她演。没什么精彩的演出,感觉她那个角色换了谁都可以。镜头也少,可怜的是没多久就挂掉了。
5.其他人,如姜武、陈坤、胡军等。都是配角,自然戏没主角多,我喜欢姜武的表演,虎虎的,很二。
总之,让子弹飞属于五星级影片,如果你还没看的话,可一定不要错过啊。
第三篇:电影《让子弹飞》观后感1500字
《让子弹飞》是一部多个层次的电影。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电影《让子弹飞》观后感
这几天终于看了慕名已久的《让子弹飞》,“--电影让子弹飞观后感”。我这激动的心情啊,到今天才平静下来,细细回味着千头万绪的观影感受,在这里抛砖引玉,好好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姜文成了我的偶像,他的《让子弹飞》的确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影片。商业片应有的元素:震撼的大场面、精良的制作、传奇的故事以及明星大腕儿,一应俱全,而且质量上成,真正是让观众过足了瘾啊.看完后,一直意犹未尽忍俊不禁。某人曾经电话里给我学了一句台词;是重庆话!我就决定看看,确实实至名归!嗯,用一个时髦的词来形容,给力,很给力!
而酣畅的快乐之后,却还有一种欲说还休的感慨,让人久久回味。
当张麻子成功地发动群众,搞垮了恶霸黄四郎,英雄的戏码正上演到高潮,掌声和鲜花都还来不及送上,并肩作战的兄弟却要散伙了,带着自己心爱的姑娘,奔向繁华热闹的大上海。这一幕,峰回路转,却又似水到渠成——原来并不是人人都想要当英雄的,这世间有远比当英雄有趣得多的事物和生活。也不是人人都拿英雄当回事的,普通人或许更在意的是英雄屁股下面坐着的那把椅子,盘算着把它划拉成自己的财产。甚至,这个英雄本人,似乎也不在乎自己是否成为英雄,他更乐意享受的,或许是那一刻“让子弹飞一会儿”的率性不羁吧。
然而,子弹终究是要击中目标的,没可能飞个没完没了。再率性不羁的岁月,也是有数的,总会在某一个出其不意地的时刻戛然而止。
列车载着小弟们的欢歌笑语,奔向了他们新的梦想。孤独的大哥纵马随行。不知道他是快马扬鞭奋力追赶,还是驻足目送。惟有《送别》的歌声,余韵悠长。
一丝黯然,天鹰教育网一大学生活网丝怅然,一丝淡然,一丝了然……心中感慨,丝丝缕缕,无可名状。或许只有那温煦的阳光读到了,只有那漫漫的长路记取了,只有那苍茫的岁月懂得了。忽然想起陈奕迅《爱情转移》里的一句歌词:“荡气回肠是为了最美的平凡”。拿来为这个片尾做一个注解,竟也别是一番境界吧。
上网看过了许多关于《让子弹飞》的影评,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种评说纷纭,正是《让子弹飞》在艺术性上的成功所在。好的艺术作品,始终是要说点什么的。或许我是太过感性的人,总是在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被深深的触动。
让子弹飞观后感1000字
第一幕出现的是冯小刚葛优刘嘉玲,我看到更多的是他们本人的概貌而不是片子里的角色,他们没有把我带入影片。我心想:可别都打着大腕的头衔在片子里自娱自乐把玩观众埃
张麻子的子弹紧凑地随着马蹄声和配乐一飞出来,感觉立马就变了,我觉得自己非得入戏不可了,但葛优从水里钻出来之后,又把我拉回来一点,不过他随着张麻子上路之后,我的心也乖乖跟着影片上路了,一直到鹅城,师爷扮上了,葛优消失了,我也完全入戏了。很喜欢妇女们打鼓那一幕,想起上小学的时候无聊的老师总是让我们在一段文章里找过渡句,强调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化的妆精彩,个个表演都不带掺杂,所看到的都是鹅城纯正的妇女。
六子切腹这场戏触目惊心,这第一根导火索本来应该很是亮点,观众记住的不应该仅仅是血肉模糊的身体,更应该是这个血肉刚强的纯真少年。但张默的表演生硬了一些,我脑子里就只有血肉模糊,没怎么见过暴-力的东西,今天早上起来还觉得恶心。
陈坤的那个角色死了好几回,他这个配角的戏份其实是不少的,但看完片子之后我基本忘记有他的参演了。跟六子对峙直到六子剖腹的这一段完全是交给他发挥的戏,但他的表现一点都不让我觉得可恨,这很不对头。
看集结号我泪流满面,完全忘记了时间;误打误撞陪人家去看神探狄仁杰完全是打发时间,吃了一会零食之后就开始打瞌睡,一直睡到影片结束;让子弹飞2个多小时,‘嗖’一下就过去了。干脆利落。谁问我都说好看。
三年以后,我们又等来了姜文。
上部《太阳照常升起》够出彩,但只有两种受众,要么绝对天真,要么绝对深刻。这回姜文修炼的更加聪明,他让各种水平的观众都能看到足够好的东西。这一次姜文把自己的野心藏在了表面的喜剧包袱之下。《让子弹飞》是一部商业片,却比国内绝大多数艺术片更艺术。钱挣了,还站着。而且藏得深了,反而站得更直。
姜文年少时向往英雄,成年后用英雄要求自己。在他的电影里,英雄能够做出常人所不能做出的事儿,英雄一定被浓墨重彩所渲染。在姜文的世界观里,英雄是第一位的。英雄改变社会,英雄创造历史。最大的悲哀就是没有英雄。但姜文宣扬英雄主义的时候,他又很清楚英雄主义的弱点,所以夏雨在砸过人砖头以后,需要为大规模群架负责;六子剖腹取凉粉,要以生命为代价。只有当你清楚一件事物的弱点时,你才可以说你真正爱它。
在葛优扮演的师爷死后,剧情突然离开了勉强算安分守己的商业片节奏,进入了一种癫狂之中,讲了一个有关革命的寓言。当张麻子在街上振臂一呼号召大家去进攻黄四郎时,却没人响应,他们等着看谁能赢。直到张麻子杀了假黄四郎回来,他们又一拥而上,跑到黄府抢东西,顺民变成暴民。武举人平日里帮着黄四郎欺压百姓,这个时候他却冲的最猛。整治黄四郎,他也最狠。革命是盲目与投机并行的产物。就像鬼子来了,很多人说是在批判国民劣根性,可是我看完的时候,却是几为我的民族落泪。
本片的首尾几乎是完美的对应。翱翔的鹰,长亭外古道边的歌声,铁道,马拉火车,有节奏感而激动人心的音乐。然而,开始的时候,是一群土匪要劫车,恣意江湖,斗志昂扬。结尾却是物是人非。仇虽然已经报了,但人死无法复生;目标虽然实现了,但是理想却依然遥不可及。张麻子开始受师爷劝告没有当场杀掉胡万给六子报仇,后来是在碉楼主动让弟兄们撤,姜文在里面扮演的人物变得越来越克制。这其实也就是姜文在学着克制自己。也许可以理解为姜文在“太阳”失败以后的一种反思和内剩可是成熟了以后,也就无法再那么快意恩仇。影片结尾处,姜文骑着马的背影,是怅然的。弟兄们都走了,还带着自己深爱的人。张麻子此刻却只剩铁轨、青山、夕阳和背影,本片表面看是个喜剧,但其实却是悲剧。
影片中多处表现出姜文的日本情结:送六子留洋,先说的是东洋;黄四郎要跟张麻子玩自裁;黛玉和晴雯本是红楼人物,却组成日本名。其实作为一个具有民族主义思想,并很看重男性气概和尊严的人,欣赏日本文化是正常的。我怀疑姜文参观靖国神社其实并不是因为对记者的那些冠冕堂皇的回答,而是出于姜文对于武士道精神的认同。
这次主要角色中有6个人出彩,葛优,廖凡,姜武,刘嘉玲,周韵,还有不知道演员名字的老五。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中有很多群众演员的表演也很出彩,比如那个最后管张麻子拿椅子的胖子。两次看时我都特别观察了群众起义时中间各个人的表情,基本都到位了,前边的几个特别出色。群众表演没有看出假来,这很不容易。
让子弹飞观后感1500字
导演的灵感和才气,就像一口井,你储存的时间越长,再来打水的时候,打到的水就越多。如果井里才刚刚积蓄了一点水,就被打上来了,那么打上的永远只有很少的水。姜文十七年拍了四部电影,但是,这四部电影都像积蓄了很长时间的井水,一旦去打,就能打上需要用车装的水。这是我妈对姜文导演的评价。他拍的电影,只有这一部我看了,因为其他的基本上都不准在国内放映,因为它们挖掘到了中国人一种独特的劣根性。这部电影虽然表现得不是很明显,但是在影片的后半段,鹅城民众的心理,却已经很明确地说明了这一点——只做一定能胜利的事情,绝不为了良心或者道德这类东西冒险。麻匪去铲除恶霸的时候,无人帮助,但是当他们找到一个假的黄四郎杀了以后,这种心理就使鹅城民众蜂拥闯进碉楼,而本来真的黄四郎,也被当成了替身。欧洲人的本性,正好跟中国人相反。想当年法国大革命的时候,有几分胜算?英德奥西葡纷纷帮助路易十六,甚至组建了“反法联盟”,这场革命放在中国能成吗?但是明知没有胜算,法国的“第三阶级”不还是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支持法国大革命,最终推翻了路易十六和玛丽安娜,迎来了光荣的君主立宪民主制度了吗?中国人呢?我们也有一幕场景,和法国大革命十分相似:戊戌变法。如果当时变法的时候民众们虽然知道胜算很少,也纷纷有啥出啥,支持变法,慈禧太后等一干守旧派就是有一万分本事,也照样维护不了封建制度了。中国人不但不敢去冒险,还富有阿Q精神。中国和日本苦大仇深,所以现在拍的那些抗日片里面,日本人是又笨、又蠢、又没有品德,那么这不就从侧面反映出了中国人也不行了吗?人家日本人那么蠢,我们中国赶跑他们还需要八年,那中国人岂不也蠢?如果我们拍抗日片时,把日本人塑造的聪明、狡诈、强大,但是最后我们打败了他,那我们中国人不就成了很有本事的人了吗?中国抗战八年,美国独立战争,抗英也花了八年。
同样是争取民族的强盛,民族的自由,中国人和美国人的本性就不一样。强者不需要舆论宣传,不需要阿Q精神,不用骂阵,只需要致敌于死命就行了。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华盛顿将军解放了约克镇,击败了那里的英军。英国人输了,但还是不服,于是就编写了一首歌传唱,歌名翻译过来就叫《傻帽美国佬》。华盛顿将军听见了英国俘虏唱这首歌的时候,非但不发怒,反而还鼓励他们继续唱,后来甚至还把《傻帽美国佬》这首歌当成了抗英军队的军歌。你们英国人连我们傻帽都打不过,不是更傻帽吗?而且,美国的珍珠港事件之后,全国震怒,但是他们在拍电影《珍珠港》的时候,却也拍出了日本人的人性、良心和品德。其中有一个镜头:一名日本军官正驾驶着战机准备往珍珠港投弹的时候,突然看见地面上有一个美国小女孩,才五六岁。他马上从飞机的窗户里使劲摆手,示意那个美国小女孩赶快跑,别被导弹炸着了。等到那个小女孩逃走之后,他才按动了投弹按钮。中国人拍抗日片会拍这样的镜头吗?日本人也并不全是丧心病狂的疯子,他们也有道德底线,有良心,有人性。他们虽然残忍,但也有宽容、忍耐、慈爱的一面。中国人知道自己并不是强者,所以才要在舆论上大加宣传。我发现这一点是所有东方人都具备的特点,而西方人根本不知“面子”为何物。同样是法西斯,德国二战战败后,不仅态度诚恳地道歉,还赔钱、赔物,而日本人却死活不道歉,更别说赔钱了。如果日本人是因为战争后国库空虚无钱可赔,那么战后两国国民的态度则是铁证如山。
二战后,德国极度贫穷,国家分裂,但是德国人乐观积极向上,本着重建国家的理想,调动了体内所有的良心。一个美国记者二战后曾经去德国采访,他看到德国经济大萧条,街上的民众都显得饥肠辘辘,衣不遮体。但是当他把一块巧克力送给了一个两天没吃饭的小男孩后,这个小男孩马上义无反顾地把这块救命的巧克力给了他的妹妹。他的妹妹迟疑了一下,掰了一小块给哥哥,又掰了一丁点儿塞到自己嘴里,之后把剩下的一大块巧克力都给了街上的一帮穷人。美国记者大受感动,把身上带着的一整罐沙丁鱼都给了兄妹俩,结果这对兄妹把它带回了家里分给了其他弟妹。而日本,在二战后的经济萧条中,抢劫事件频发,街上有很多人都在这时候被饿死。他们本性中最坏的一面在苦难中跳出来了,这就是东西方人的区别,东方人天然的劣根性。
看过脂砚斋评的《红楼梦》的人都会把读书者分为三级:“不会读者”、“少解读者”和“会读者”。“不会读者”赞《红楼梦》如何描写衣着体态、活动场景、诗词歌赋;“少解读者”赞《红楼梦》如何写作,探寻技法;“会读者”深究《红楼梦》之源,剥开外表,直探里面,发现此书背后的文化和历史。同样,看电影也可以分为“不会观者”、“少解者”和“会观者”。庸俗之人,看完《让子弹飞》仅仅是停留在赞其好笑,演员演技佳;“少解者”看完《让子弹飞》会赞其剧情酣畅淋漓,表达透彻;“会观者”,看完此部电影,则会赞其讽刺意味十足、一针见血,但又不失可观性,表达了导演理想化的世界。这部电影末尾有一段对话,是张牧之与黄四郎的对话,意喻深刻。张牧之说:“你认为,在我眼中你和钱谁重要?”黄四郎说:“我。”张牧之否认。黄四郎说:“难道是钱?”张牧之说:“你也不重要,钱也不重要。没有你,最重要。”在这部影片里黄四郎代表的是什么呢?强权。张牧之代表的是什么呢?姜文眼中的理想境界。而这里面的“师爷”代表的是什么呢?屈服。武举人代表的是强权下仅存的一点正义,而小六代表的是那种莽撞而没有心机的伸张正义的人,所以他死得早。
让子弹飞观后感1500字
说实在的,这是我第一次写电影观后感。我是说自发的,不是小学里的狗屁任务性质的《观雷锋后有感》或者是初中时候一点也看不懂的《拯救大兵瑞恩》后被家里人逼着写的东西。说实话,小学时候看雷锋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当时我旁边人冒出来的一句“看那个女的的屁股露出来了”,其他的情节倒是忘了。也不是说其他的电影没有可写的价值,只是恰巧物品今天蛋抽筋无聊外加这电影实在是厉害,所以就写了。
开头的时候是马拉火车,当时我就想起了影评了。说姜文是在讽刺中国经济,廉价劳动力拉着中国的现金科技,gdp增长全靠人。这时候忽然想起了韩寒,写《他的国》时候说的,自己的文体其实没有想那么多,只是偶尔想写偶尔不想写,并告诫那些什么什么家,不要多想。韩寒是小时候学语文受刺激受大了,我想我也是,小时候就闹不明白,语文试题里的问题——“请解释此句在文中n种意义”有什么意思。我怎么感觉作家自己都没这个意思,硬让出题的给忽悠出来的。后来看寻羊历险记,美国的书评家评论里面的那只羊代表的是日本帝国主义什么的,可到了作者村上大师那儿(这儿大师表示尊敬,这辈子没尊敬过几个人)人家说,自己也不知道那只羊代表的是,只是代表了自己的一种感觉。这儿我就想,书评家不这样写是不是tmd没饭吃啊,或者是,另外一种解释?吃多了撑的?对还在深陷这种“此句在文中有哪几种意思”的同胞们表示同情,唉,慢慢熬吧。
然后是葛优被抢,临场编出的谎话,把张麻子给忽悠住了,最后自己老婆非说是别人的。到县城里面和张麻子说:“兄弟我告诉你,寡妇不能睡,会遭天谴的。”张麻子于是说出了那个经典台词:“她都是寡妇了,我不能再让她守活寡。”这种人要是放到现在大家来看无疑是不可取的,甚至可以说是好笑,小丑一样的人物。但要是剧本换了,张麻子和黄四爷的火拼都死了,葛优没死并因为剿匪有功且没了地头蛇坐收了渔翁之利怎么办。这下看来,他的做法无非又变成了大丈夫能屈能伸,其实我感觉很多事都是这样,成功者的之前的失败永远都是另一种形式的成功,失败者的成功永远都可能是为失败打下基础。若过现在是高考,写到这里我或许会用点例子,搞成排比,骗点分,但是这是日志,大家自己想例子吧,什么韩信没有成功,他的胯下之辱会被人怎么想,或者是乔布斯没有成功,他的外形要求的苛刻会被人认为怎么样。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的资源比我丰富,请自便,自便。
接下来是重头戏。听说这部电影改编自小说。那我不知道如此精彩的安排是来源于姜文导演还是来源于那位作家。可谓是一环扣一环。丝毫没感觉有牵强的感觉。不想小时候看的少年包青天,我勒个去的有一集说他知道床被移动过是因为床腿底下有树叶,我靠,那次我睡的好好的床也没动还有一页书压床腿下了呢,害的我抬了半天。我估计那编剧也是被导演逼急了,打麻将呢忽然想起来明天交稿就急急忙忙牌一推说胡了就跑回去写了,后面跟一堆子人说他诈和。
其实我看到老二死的时候我就想,这下完了。我脑中一片空白,真不知道剧情会怎么发展。老窝被人端了,自己火力又不够,就那几个人。咋整。后来我看到他们四个人的时候就更没底了,我就想,看吧,子弹总不能从屏幕里飞出来把我毙了,接着就是发钱,黄老四收钱的时候我就明白什么意思了。调动人民群众,发枪的时候我想,要是这样就各族人民百万雄师过大江了这可就忒没意思了,也太假了。人民群众那时候的忍耐力是无限的,只要有点,额little有时候英语还好些,否定了都,就不会反,果然影片没有这么让我失望,用那个替身的时候我简直拍案叫绝了。这是最经典的了。
冷静下来的时候觉得也有弊端,国产片常有的,英雄弹无虚发,狗熊弹发虚无,也是被本片演示的淋漓精致。
中间还有几个没看懂,下雨的时候那几个万民伞倒了的含义,(有时候含义还是会有,只不过没那些什么什么家想的那么多)不过那个师爷死在银子里倒是看懂了。
让子弹飞观后感1500字
三年以后,我们又等来了姜文。
上部《太阳照常升起》够出彩,但只有两种受众,要么绝对天真,要么绝对深刻。这回姜文修炼的更加聪明,他让各种水平的观众都能看到足够好的东西。这一次姜文把自己的野心藏在了表面的喜剧包袱之下。《让子弹飞》是一部商业片,却比国内绝大多数艺术片更艺术。钱挣了,还站着。而且藏得深了,反而站得更直。
姜文年少时向往英雄,成年后用英雄要求自己。在他的电影里,英雄能够做出常人所不能做出的事儿,英雄一定被浓墨重彩所渲染。在姜文的世界观里,英雄是第一位的。英雄改变社会,英雄创造历史。最大的悲哀就是没有英雄。但姜文宣扬英雄主义的时候,他又很清楚英雄主义的弱点,所以夏雨在砸过人砖头以后,需要为大规模群架负责;六子剖腹取凉粉,要以生命为代价。只有当你清楚一件事物的弱点时,你才可以说你真正爱它。
在葛优扮演的师爷死后,剧情突然离开了勉强算安分守己的商业片节奏,进入了一种癫狂之中,讲了一个有关革命的寓言。当张麻子在街上振臂一呼号召大家去进攻黄四郎时,却没人响应,他们等着看谁能赢。直到张麻子杀了假黄四郎回来,他们又一拥而上,跑到黄府抢东西,顺民变成暴民。武举人平日里帮着黄四郎欺压百姓,这个时候他却冲的最猛。整治黄四郎,他也最狠。革命是盲目与投机并行的产物。就像鬼子来了,很多人说是在批判国民劣根性,可是我看完的时候,却是几为我的民族落泪。
本片的首尾几乎是完美的对应。翱翔的鹰,长亭外古道边的歌声,铁道,马拉火车,有节奏感而激动人心的音乐。然而,开始的时候,是一群土匪要劫车,恣意江湖,斗志昂扬。结尾却是物是人非。仇虽然已经报了,但人死无法复生;目标虽然实现了,但是理想却依然遥不可及。张麻子开始受师爷劝告没有当场杀掉胡万给六子报仇,后来是在碉楼主动让弟兄们撤,姜文在里面扮演的人物变得越来越克制。这其实也就是姜文在学着克制自己。也许可以理解为姜文在“太阳”失败以后的一种反思和内省。可是成熟了以后,也就无法再那么快意恩仇。影片结尾处,姜文骑着马的背影,是怅然的。弟兄们都走了,还带着自己深爱的人。张麻子此刻却只剩铁轨、青山、夕阳和背影,本片表面看是个喜剧,但其实却是悲剧。
影片中多处表现出姜文的日本情结:送六子留洋,先说的是东洋;黄四郎要跟张麻子玩自裁;黛玉和晴雯本是红楼人物,却组成日本名。其实作为一个具有民族主义思想,并很看重男性气概和尊严的人,欣赏日本文化是正常的。我怀疑姜文参观靖国神社其实并不是因为对记者的那些冠冕堂皇的回答,而是出于姜文对于武士道精神的认同。
这次主要角色中有6个人出彩,葛优,廖凡,姜武,刘嘉玲,周韵,还有不知道演员名字的老五。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中有很多群众演员的表演也很出彩,比如那个最后管张麻子拿椅子的胖子。两次看时我都特别观察了群众起义时中间各个人的表情,基本都到位了,前边的几个特别出色。群众表演没有看出假来,这很不容易。
本片的仰拍很多。快速正反打很多。用了很多侧逆光的镜头来用光晕表现张麻子和他的弟兄的气概。鸿门宴那场戏在饭桌外面布了一个圆环,等距放了3台摄像机,慢速的逆时针转动,结合正反打,效果极佳。类似的方法后面还用过一次。
音乐沿用了久石让给《太阳照常升起》的配乐,因为有足够的情节的缘故,效果比上次更好。有个规律,凡是姜文在很商业的说笑话或者发展必须的故事时,没有配乐;每到姜文玩段风格了,配乐就上来了
这几年来,自己逐渐被很多事情变得很实际。自己能看的进去的艺术片很少,喜欢的艺术片导演更是几乎没有。可是当我看完姜文的片子时觉得,总有一些情怀,值得保留。
第四篇:让子弹飞观后感
子弹何以飞得如此远
——电影《让子弹飞》
202_年贺岁档最大赢家毫无疑问便是由姜文导演的贺岁大片《让子弹飞》,这部影片从一上映就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其票房最终以7.24亿圆满收官,击败《唐山大地震》成为华语电影内地票房冠军。
《让子弹飞》主要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北洋年间,在地处南部中国的鹅城内,土匪、骗子以及恶霸之间的一段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这部影片能获如此巨大的成就,归功于影片将演员演技、艺术手法、音乐效果、拍摄技巧与故事的深刻主题完美的融合到一起。
整部影片在演员阵容方面,可谓是群星汇集。有众多大大小小的明星参与这部电影的演出,光是这点,就值得我们关注到着整部戏。尤其是能得到三位影帝级人物加盟。导演姜文以及制片组邀请到内地华语影坛传奇男星葛优,这是葛优与姜文的首次合作,是本片的一大看点。《让子弹飞》中南国一霸黄四郎的扮演者是由华语顶级巨星周润发出演。姜文、葛优、周润发三位男明星都是数一数二的实力派战将,是票房的给力者。三位重量级演员将影片中的三个主要角色鲜明个性演得淋漓尽致。姜文演的张麻子是一位有情有义的豪侠,嫉恶如仇,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土匪,更像是《水浒传》里那些梁山好汉,劫富济贫。假师爷马德邦的扮演者葛优,将一个江湖骗子的角色演的可怜可恨可爱,充分发挥了他的喜剧风格,让观众笑声不断。本片中的反面人物黄四郎,周润发给与了他大哥的霸气,将人物恶霸的形象表演的十分到位。
在时长132分钟的电影中,精彩镜头层出不穷。尤其是大规模的正面激战,把整部电影的紧张刺激氛围都带动了起来。在电影的开头,是一段轻松的画面。真师爷、真县长以及县长夫人三人同坐一辆马拉的火车边吃火锅边作诗,画面和谐安适,本来是快乐地上任。可就在此时,整个画面一转,土匪袭击,枪声四起,火车脱离铁轨,从天际飞过,“嘭——”的一声直接冲向水中。开心上任的县长,此时沦为土匪的人质。前后两个镜头的强烈对比,使观众的整个情绪从平静直接奔向紧张刺激,达到了第一个兴奋点。刚看开头,可能大家对张麻子的印象仅是停留在他是一个土匪的层面上,只是将张麻子当做一个劫财的匪徒。但在随后的电影中,随着电影的深入,对人物的认识也逐步加深。张麻子原名张牧之,曾经追随蔡锷将军,在北洋战乱后才迫不得已落草为寇。他虽然是悍匪首领,但他却是一名有正义感的豪杰,他劫的都是奸商土豪的财物,劫来的财物也不是一个人占有,相反,他将所劫的钱财都分发给穷人。张牧之这个角色向我们展示了一位身处乱世,却重情重义、惩恶扬善、劫富济贫的北洋豪侠的形象。在影片中,张麻子在百姓面前,讲过一句经典台词——我来鹅城只办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他妈的公平。这句经典台词体现了鹅城需要公平,不能让黄四郎这样的恶霸踩着百姓的躯体谋钱和权。除此之外,也是对我们现今社会中需要公平的呼喊,公平这一思想在我们国家的政策上有所体现,坚持“效率与公平兼顾”。这部影片重新提及公平这个概念,是有其道理的,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将公平的思想贯
彻于实践,让公平之事惠及人民大众。
在本片90几分钟,真假张麻子进行枪战的时,导演为画面配上了一首轻快的背景音乐节奏,使得原本激烈的枪战显得轻松活泼。不像其他枪战片那样,配上紧张的音乐。这可能与它想凸显的喜剧元素有关,想给观众片刻的轻松,然后为后面彻底打垮黄四郎的紧张氛围服务。影片中的很多场景都用到了音乐特效,这些音乐使得影片不显得乏味无趣,也使得影片更真实,它能调动观众的听觉神经,令观众得到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整部电影的每个片段衔接的很自然,每个画面中的景物和人物都显得很真实、自然。这些离不开导演高超的拍摄手法。例如,在枪战中的骑马镜头,它采用了跟摄的拍摄手法,能真实的捕捉到骑马射枪的全过程,是每个细微之处都显得自然。在这部戏中,张麻子、马德邦、黄四郎三人可谓是影片中的核心人物。所以,他们的很多画面采用了象征性极强的特写镜头。譬如,假师爷和黄四郎深夜谈话,对两人面部表情的特写。通过特写,将黄四郎的狡诈、恶霸气息体现了出来,尤其是眼部表情,黄四郎挑眉的动作等。一部优秀的影片,它的拍摄手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拍摄手法包含了拍摄角度、景物选择、特技摄影、显微摄影等。这些拍摄手法是否能够巧妙融合,这些取决于导演的经验和能力。《让子弹飞》的成功能够反映出姜文拍摄手法有其高明之处。
《让子弹飞》这部影片在电影艺术方面是成功的,它的很多场景都是有关枪战、马战、巷战的镜头,这些镜头是整部电影高潮不断,惊险刺激,展现了“暴力美学”的内涵。除了艺术方面的成就,它的思
想内涵也很丰富,就像“一百个读者眼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但其主要思想还是弘扬一种正义精神,公平精神。因此,我们应该吸取影片中的积极思想,让积极向上的思想鼓舞我们的现实生活。
第五篇:让子弹飞观后感
篇一:让子弹飞观后感
看《让子弹飞》有一段时间了,但在我心里面的震撼却一直没有停止!也让我一下就喜欢上这个男人味十足的姜文,哈哈,真够给力啊!
回想故事情节:颇有玩味又点到为止的黑色幽默,貌似荒诞实则讽刺的故事情节、以及妙趣横生让人捧腹的对白,都让我意犹未尽。突然意识到,这整一出就是姜文捣鼓的技术活:中国国粹之麻将,是匪劫的面具;马拉火车,虽说有历史因素,在如今高铁时代,令人喷饭!真劫匪、假师爷、土皇帝三个性格迥然的角色各怀心事,再加上颠倒形象的陈坤、姜武甘做配角一同掺和,台词又是那么充满意味耐人寻味,这片子,想不火都难!
当然,姜文特色在影片中还是非常明显的:比如他推崇的男人本色、英雄主义:张麻子看似是一个单纯的劫匪,却很有抱负:想劫得钱财之后送义子留学日本深造;虽只是个假县长却要讲究公平;劫到钱财却并不远走高飞,反而返回鹅城将钱财散给百姓。这一出出剧情,都是姜文特色的具体体现!
看完影片,我忍不住想学影片中的姜文对葛优说的,骗子,你就是一个骗子!我认真的想过,普天之下还有谁能把骗子角色演得惟妙惟肖,独你,无他!你小眼一溜,张嘴就来,这形象还真是相当符合骗子的特征。瞧你其他那些个老实人角色,咋看咋觉得飘忽,不实在。还是最喜欢你这样的演出,贪婪、奸诈、狡猾又妙语连珠,把个见风使舵的骗子演得是入木三分,让人大呼过瘾啊。郑重建议,葛爷,你专长喜剧,以后别玩深沉了!
最帅是姜文。看着影片中的姜文身着白衬衫,露出胸肌的镜头一晃而过,这惊鸿一瞥已经让我非常惊叹,姜文一贯以来的man形象,还真不是盖的。特别是在周润发扮演的黄四郎为姜文扮演的张麻子举办出城剿匪的仪式中,镜头中身着军服的姜文、英姿挺拔又气势过人。这造型,估计姜文自己也特满意吧,猜想姜文在这部电影中的形象,将会再次俘虏一大批少女少妇的心。
最叹是周润发,曾经的小马哥!在这部影片中突破了一贯以来的正面形象不说,更是一人分饰两角,一个猥琐、不成气候;一个阴险、张扬跋扈。让我真的怀疑,黄四郎的替身,果真就只是个替身,而不是周润发!这样的演技,相当的给力啊!
最颠覆形象之角色,就不只是一个了。那五大三粗的武举人,粗人一个,也是个恶棍,可姜武演起这个角色,怎么感觉那么不亦乐乎呢!真让我难以接受,要知道,姜武也算得上是我心中所爱啊!陈坤小生,部部片子里都是个情种,竟然摇身一变成了任人作践的随从!胡军,那么man的形象,颠覆不过,那就让他满脸麻子呗。这些个角色,除了姜武之外,还各个都被姜文一枪取命。够绝!
姜文果真有才,号召力影响力也不是传说,要不,怎么能邀请到的各个腕,还能让各个腕们颠覆形象,配角出演呢!
总结一句,如果你想看喜剧,那就看让子弹飞;如果你想看悲剧,也看让子弹飞;如果你想看文艺片,还是看让子弹飞,如果你想看商业片,更请看让子弹飞。一切,就在于你怎么理解。
篇二:让子弹飞观后感
202_年有两部电影是我格外难忘,一部是《阿凡达》另一部是 《让子弹飞》,其中,《让子弹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电影主要讲述了山中的麻匪劫持了一辆坐着买官的人的火车。麻匪的头——张麻子扮成买官的人和软弱能的老汤去鹅城骗财,到了鹅城,张麻子看见了贪官黄四郎虐待人民,不禁生出一股同情之情,便用计谋战胜了黄四郎,让鹅城的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电影中的张麻子的形象无疑是从西部牛仔形象演变而来的——维持正义,敢打抱不平,喜欢用枪声向人们示威,但这些却被融入了官场,爆露出了官场上的种种不良的现象。在现实的社会中的确有这样的事情,比如说陈水扁,他在台湾贪污了好几个亿,在监狱中用种种方法出狱,继续在外面贪污,像在台湾上的一颗污点——就是《让子弹飞》中的黄四郎,只不过张麻子变成了无形的法律——最后结果也是依法处置。这部电影可以说是一张过滤纸,用镜头述说了中国官场上的一个字,那就是——贪。它几乎成了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腐败,用不合法的手段随意拿钱——这是中国的经济一直滑落,假若全世界没有了贪官,那么就没有了腐败!没有了落后!更没有了贫穷!其他国家早已开始号召,但唯有中国,为贪官而烦恼,因贪官而贫苦,贪官似乎成了中国特别的标志,我们应该行动起来!铲除那些让中国落后的贪官!不让《让子弹飞》中的黄四郎出现在我们伟大的祖国上!
篇三:让子弹飞观后感
看完这部影片后,我想到的是一部叫《无耻混蛋》的外国影片。《让子弹飞》与这部影片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让子弹飞》更具有中国特色,对中国人的人性描写和刻画更多些。
片中的汤师爷就是大多数中国人的一个模型,胆怯,欺软怕硬,贪财,妥协,逃避,顺从,但是他善良,分得清善恶。这是在我身边常常能够见到的小人物。
有时候,能够在报纸上,或是在电视的新闻里看到,当有人遇见危险,路人常常冷漠相对,没有人愿意出手相助。这就反映了人们矮小的心理。他们不愿帮忙,并非出自于他们落井下石的恶意,而是怕给自己惹上麻烦。汤师爷就是这种没有安全感,没有能量的一个代表,当然,也谈不上担当。所以,在师爷最后死的时候,他对张麻子说,“你斗不过黄四爷”。但师爷却特别的善良,在生命 的最后,要求张麻子“不要回鹅城”。
这里面的鹅城,我不知道,意图是否是在说明,那个城里的百姓都是任人宰割的。
其中反映中国人从众心理的,就是在张麻子攻黄四爷的碉堡的时候,张麻子当众砍掉了黄四爷替身的头,大家才一哄去了黄家。真的黄四爷没有死,而大家仍然是成功 的攻下了黄家的碉堡。这说明,在对待恶霸的时候,不是大家没有能力将他打翻,却是因为大家胆怯。
我个人最喜欢的片段是,关于张麻子身世的那一段。张麻子叫张牧子,是跟随将军打仗出身的战士。因为军阀割据,自己不愿委身于人,所以落草为寇。人们以为是土匪就不能是张牧子,理所应当的是张麻子,张麻子脸上不应该是干净的,他就应该是满脸的麻子。
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总要顺从一些,莫须有的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