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观后感
《我和我的祖国》电影观后感_精彩评论800字(小编整理)
编辑:流年似水 识别码:77-864084 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1-07 21:18:00 来源:网络

第一篇:《我和我的祖国》电影观后感_精彩评论800字

《我和我的祖国》是由七位导演分别取材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经典瞬间。讲述普通人与国家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聚焦大时代大事件下,小人物和国家之间,看似遥远实则密切的关联,唤醒全球华人共同回忆。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一

我和我的祖国,一部好哭的电影,满满的感动让你泪流不止。七个导演七个故事,叙事手法各有不同的小人物的大历史。

《前夜》最打动我的一句话是“别往下看,一直向上就不会害怕”;印象最深的是市民自发带着家里的烟袋锅子、长命锁、眼镜框等等等来捐赠,只为支援开国大典上升旗设备需要的稀有金属;中国,只要万众一心就一定能无往不利!

《相遇》里那些无名英雄选择留在原地牺牲自己,用青春和生命铸成国家和人民前行的基石,我们要牢牢的记住那些定格的笑脸永远不要忘!

《夺冠》太接地气,东东大哭着跑向爸爸却说是因为女排夺冠太激动的时候,真的有点心疼孩子了。

《回归》没有经历过殖民统治的人不会懂得国家对于一个人的意义,“我们已经等了154年了,不能再多等一秒了”,三军仪仗队把国旗无误差升起的那一刻,香港欢迎回家。朱一龙饰演出的护旗手真的就是一个好帅的兵哥哥,不抢戏不突兀,往那里一站就只有“中国军人”这四个字了,还有那一口方言,必须赞!

《北京你好》一个实际混的并不如意的北京的哥,用内心的温情向汶川遗孤表达“北京欢迎你”。葛大爷就是你葛大爷,京腔京味儿,地道。

《白昼流星》科研前线有人冲刺,基础工作也有人付出,航天和扶贫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其实它们都有一个“它得自己站起来”的精神。

《护航》女子不比男子差,扛得起保家卫国,也担得起背后守护,帅!

每一个默默为国付出的无名者,在国家的进步上都是举足轻重的推进者,有国才有我,有我才有国,我若光明,中国便不在黑暗,我和我的祖国,真的真的是一刻都不能分割的!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二

一部剧 7个片段 不同导演执导 不同时代的故事。分别讲了我们的中国是如何一步步崛起的。我来讲解下啊 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黄渤主演。导演是管虎 具体突出了群众的力量还有建筑人员的无数次的试验才能保证升旗时不出任何错误。二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发射。代表了新中国彻底崛起。剧中是如何体现了那些一直默默无闻的军人 经历了哪些苦难。三是我国女排首次世界大赛三连冠。感受到了我国群众的热情和激情。四是香港回归。从一个表开始 到一个表结束。强烈的表达了我国对香港回归的迫切心理 一秒也不能忍让。五是202_年奥运会。这段我不能不佩服葛大爷的演出。完美诠释了当年我们对老北京的认知。六是抗战70周年阅兵礼。作为队长的她 没有上场阅兵 是多大的委屈。只能作为备用。以防止出现失误时顶替上去。但当时出现失误了 她没有毅然决然的上场 反而把机会让给了自己的战友 这让我们不得敬佩她的大气。七是我国的神舟十一号成功返回地球。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三

带爸妈一起看了上映第一天的下午场,意外体验了一把包场滴感jio[挤眼][耶],老先生老太太难得两个人一起主动(且强烈)要求看的一部影片。

1、不得不说,整部影片还是很对得起“中国电影梦之队”献礼巨制这一宣发用词的,全片7个小故事,不同年代的观众应该会有不同但却感同身受的点,整体看下来,又燃又感动。

2、关键值得点赞的是这部影片的选角不同于以往《建国大业》《建军大业》那类献礼片(明星爱豆演员混合),基本上出演的演员都属于演技在线的,很多老戏骨,看着既舒服又带感,会带着你不由自主地就跟着入戏。

3、个人觉得7个故事里,《夺冠》和《北京你好》的故事叙述感是最好的;《前夜》《相遇》《护航》也还不错;《回归》最弱。《白昼流星》能让人体会到“天地人”构架的宏大和立意高远,但故事似乎没说完就匆忙结束了,有点小遗憾(毕竟田壮壮、江珊、还有不计颜值颠覆形象出演的昊然dd飞宇dd都贡献了相当不错的演技)

4、通篇看下来,最喜欢《夺冠》里那个扮演拉电视天线的陈冬冬的小演员,小家伙太会演了,台词也不错,长大了不得了。《护航》里的雷佳音也很喜欢,把角色骨子里透出来的那股怂劲给演绝了!宋佳、佟丽娅、韩东君……边走边敬军礼的几组镜头简直A爆又燃爆……还有《相遇》里的张译、任素汐,在喧闹人群中那最后的眼神太让人泪目了……

总体来说是适合全家人一起去看的一部影片!值得二刷!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四

刚看完,意犹未尽,心绪难平。短评不好说太多,索性乘兴再写一篇长评,具体说说我对这部电影最直观的感受。

从《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再到如今这部《我和我的祖国》,群星荟萃的献礼片已不鲜见,但这部与前作相比还是既有相似,又有不同。相似的是庞大又豪华的演职员阵容,不同的是不再选定某一段特定的历史时刻,而是有了更多的故事落脚点;同时因多位导演的加入,也有了更多样的展现风格和叙事手法。作为一个从小看着央视的《八路军》、《新四军》长大的九五后,我对这部作品的期盼与情怀自然而然,因此看正片之前就对作品的创作过程与幕后故事作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或许也正因如此,我看完之后非常明显的感觉到,实际观感与我原本预计的观后感有相当程度的差异。不仅是优点、感动点有差异,缺点同样也有。由此可见先入为主实不可取。下面就按篇章顺序具体做个评价。

《前夜》:这是我比较看好的篇章之一,事实上实际效果比我预计的还要出彩,管虎和黄渤的组合实在牛X。管虎的作品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厨戏痞,因此一直对他有专长喜剧片的刻板印象,没想到驾驭严肃题材也这么游刃有余。镜头语言运用相当娴熟,使得整个篇章在有限的时长里展现出了非常好的节奏感(不过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我觉得这个篇章时间好像长一些)。黄渤也很神奇,他一出场大家都在笑,但是后面明显能感受到影厅内气氛随着剧情的推进在变化。不过这部分我感动的点很出乎意料的不在这个人物的坚持和努力,也不在于最后举世瞩目的典礼,而在快要绝望之际,大批的首都群众挤挤攘攘地来送自家或大或小、也不知道用不用得上的各种金属制品。那种朴实的热情过于久违,真的,太动人。

《相遇》:这是我看电影之前比较看好的篇章之二。首先这个取材就是很动人的:抛家弃爱、隐姓埋名,甚至舍弃了自己健康的身体,只为建设新中国的国防事业的科研工作者。我有理由相信主角带着邓稼先的影子,那个时代的人的理想信念一直都特别戳我。其次演员阵容也给力,而且以爱情故事为载体来以小见大的这个想法也是很不错的。然而最后呈现出来的结果却有些差强人意,我没想到所谓的以爱情故事为载体就是任素汐讲故事……纵然张译的演技非常神,没几句台词又带着口罩,几乎靠眼睛表现情感的变化,但是这个叙事方式真的太单一了,厚重感一下子被削弱了一大半,让我有种酝酿好了的情绪都被逼得退回去了的感觉,有点失望。

《夺冠》:惊喜,大惊喜,用喜剧的手法来拍喜庆的事,徐峥拿捏得特别好。他自言一直想拍一个小时候见过的大家一起在弄堂里看电视的场景,或许是因为来源于自身经历,所以尽管空间场景也比较单一,但生活气息非常浓厚,情感单纯真挚,节奏得宜,特写与群像穿插巧妙,笑点也就非常自然。小男孩很有灵气,演得很不错。最后小男女主角长大变成吴京和马伊琍,在采访直播间重逢那一幕让我想到了《初恋这件小事》的结尾,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这样的处理方式,不过为了让里约奥运会女排再次夺冠与前面的故事呼应,这似乎也是必要的手法,所以还是见仁见智。

《回归》:香港回归的时候我还很小,所以这件事对曾经的我而言也就是历史书上“1997年7月1日”那一串数字,从来不知道原来背后还有着这样漫长而紧张的博弈。而且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在看香港回归又有了一些与众不同的意义,所以我对这个篇章格外关注。这个篇章的叙事线比较多,先是王洛勇谈判以及与英方负责人协商校时,再是任达华和惠英红港人视角那条线,还有三军仪仗队为了准时升旗所做的努力那条线。三条线的起点都是“时间”,最后也都殊途同归于“时间”,可以说是非常围绕中心非常切题了。任达华和惠英红的组合超级棒,不仅因为他们港人的身份,更因为他们的表演中所流露出的那种信服感。杜江也很出彩,很自带正气的一个人。朱一龙在旗杆下掐表那一幕惊艳到我了,身姿笔挺,白色衬衣被风吹得鼓起,仿佛被海风扬起的风帆。这个篇章的导演和编剧都由薛晓路一人担当,感受到了她的那份细腻。不过不知道是不是时长原因,结尾好像有点仓促,有些可惜。

《你好北京》:说实话从这个篇章开始我的感觉就不一样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从这里开始就都是我记忆中的事情了。这个篇章片如其名,京味儿十足。葛大爷跟黄渤一样,也是自带笑点的一个人,演技就不必说了。08年最大的两件事,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宁浩将这二者作了一定程度的融合,大概算是个明暗线的关系,从一个出租车司机的视角出发,以一张奥运门票的下落和归属为轴,进行了叙述与铺陈。说实话故事不算有新意,基本属于看了前面就能猜出后面那种,但是适当的电影语言依旧使之呈现出了较好的喜剧效果。

《白昼流星》:这个篇章貌似争议比较大,我还看到有评论说没看懂。这个篇章其实也是两条线,一个是扶贫,一个是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而扶贫,据陈凯歌所说,他想展现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扶贫,还有精神上的扶贫,所以就有了两个少年洗心革面的一个过程。这个篇章,我原本担心的是两位青年演员的演技是否能够驾驭这样两个背景和经历都与他们自身相去甚远的角色。看过之后我发现我担心错了。这个篇章确实有些违和感,但不在于演技,而在于立意。两条线独立下来看都是很不错的,尤其是李主任以德报怨那段很令人动容。但之后就转到三个人骑马去迎接飞船返回舱(也就是所谓的白昼流星),然后俩孩子瞬间就懂事了,一下子就让人有了一种生搬硬套、非常刻意的感觉,就好像写作文到最后结尾收不住了但又要强行点题。当然还是那句话,有可能是时长的问题导致一些东西没来得及讲清……

《护航》:这个篇章的主角是宋佳饰演的业务能力非常优秀因此被指派了备飞任务的飞行员。优点很明显,视觉效果很棒,又酷又帅又炫,空军飞行员本来就很帅了加上配乐就更帅。个人认为不足之处也挺明显,那就是剪辑比较混乱零散,几段主角的回忆穿插得突如其来又莫名奇妙。尽管我能根据剧情大致拼凑出一个主角的小传:胆子大,从小向往飞翔;大大咧咧假小子,打遍全班无敌手;热爱飞行事业,甚至因此抛弃了感情生活;不服输好胜心强,但还是很有大局意识。但是因为主角几乎每次做决定或选择前都会穿插一段回忆,所以导致主角做出的每个选择和决定都显得有些生硬和突兀。

我之前曾经想过,如果把这七个部分的顺序颠倒一下,以倒序的方式呈现会不会效果更好。看完之后我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总而言之,尽管几乎每个部分我都感受到了不足,但我依然觉得这是一部值得看的电影。首先是因为所有的不足都是我的个人感受,未必所有观众都在意于此;其次我觉得我们需要通过这样的一种带着些许仪式感的方式去感怀历史,去回顾国家一路走来背后的艰辛与不易,去思考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可以怎样为祖国去努力和自豪。电影结束时,我听到了现场观众自发响起的歌声和掌声。我想,某种程度上,它已经成功了。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五

结束晚场观影已经零点多了,七个故事各有熠熠生辉处。我自己心中最喜欢的part是《夺冠》,小朋友演的实在太棒了,不管是难掩的欢喜,还是错过的忧虑,咬牙的坚持和扑进爸爸怀里的委屈,都特别特别动人,整个情节也张弛有度,除了几十年后的再次相遇让我感觉有那么一丢丢违和外都超棒的。其次《北京你好》和《回归》在我心中是不分上下的。葛优老师把幽默这个名词表演到了极致,他站在那里,感觉就扛住整个part了。不过汶川这个点真的挺打动人,在举国欢庆的奥运之下,揭开那一年我们还有汶川地震这个伤疤,让人在张北京这个看起来嘚瑟又抠搜的人身上望见了那一年全中国的众志成城,不压抑不沉重但很击中人心。《回归》感觉还没从余韵中品味完就结束了,有些仓促,但是零分零秒升起中国国旗时,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护旗手朱一龙敬礼!罗大佑的歌声就仿佛带人回到了九七年的那夜。《前夜》《白昼流星》《相遇》《护航》都讲述了不同行业默默付出的人,他们选择隐姓埋名不等于将永远被埋没,我们会像铭记历史一般,记住这些人的名字。

第二篇:《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影评_电影精彩评论

《我和我的祖国》是由七位导演分别取材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经典瞬间。讲述普通人与国家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聚焦大时代大事件下,小人物和国家之间,看似遥远实则密切的关联,唤醒全球华人共同回忆。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一

9月28日,距离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还有4天,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首映在金泉港国际影城举行,作为第一批看到这部万众期待作品的观众,我认为30日全国上映的时间还是有些滞后了,该片最大的意义在于,同心戮力将中国人凝聚在一起,真正通过人民的视角,书写人民在国家复兴过程中的重要意义,7个故事,无论是升旗装置设计师、备飞女飞行员,还是为了让弄堂里的左邻右舍看到女排取胜的电视画面而错过送青梅竹马的小美的冬冬和北京的哥大爷,都是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乃至参与者,但又都是千千万万普通人之一。甚至于,基于原型邓稼先,由张一白负责的《相遇》篇章也刻意抹掉了英模人物的姓名,而融化入爱情故事的微观视角之中。

No.1交作业、拍凉的管虎 整体打分:3分

管虎同学开篇,看凉了不少观众。7个短片按道理说,由于每个只有20分钟,大家本应对下一个影片保持期待,但管虎《前夜》看完,我和朋友的感受都是——后面还有6个,怎么办啊!不知道管虎是因为《八百》下档的原由还是实在江郎才尽,开篇只能算不走心地交了一个说教式的作业。

缺点:过度依靠明星,却忽略了对群众演员的展现,尤其是当国旗停止装置缺少金属元素,各家各户拿来眼镜、金条等的长镜头拍摄时,管虎依旧把镜头怼在了王千源脸上,而不是这些举全国之力、富有民族自豪感的人民身上。包括在处理黄渤独自爬国旗杆的戏上,也是由于导演太看重演员,在很长一段时间就是拍黄渤爬国旗杆,广场上有那么多人他却没有关注到。在这一方面,他和徐峥是两个对立的极端,徐峥没用什么明星大腕,愣愣用两个孩子撑起了整部电影。另外,管虎将黄渤的内心戏处理成大段大段独白实在不够机智。还有两次爬上屋檐要这要那,在20分钟里重复使用,我的耐心实在被耗尽……

看点:影像做旧处理,带有划痕和噪点,开国大典上黄渤好像真的就站在毛主席身后方。

No.2哭点最多、音乐煽情的张一白 整体打分:7分

缺点:主人公没有立住,前史部分仅仅是表现了男主人公用胆识和机智挽救了一场核灾难,但是并没有表现他在整个研制原子弹过程中发挥了哪些成就性的作用。

从头到尾男主人公带着面罩也就罢了,还少言寡语不说一句话,至少在爱情片中人物关系的递进方面,就是单一且不顺畅的。

优点:在管虎后面放着实为张一白捏一把汗,但是,大家哭了,场子确实被带暖了。还是有一些导演的思想和镜头语言的设计在里面,比如前景的绿叶,大巴车上任素汐和张毅故事讲述的长镜头为了不至于太沉闷,还是做了有节奏的处理,例如大巴车到站,两人前后分开坐到最后坐在一起等。张一白延续了过往做足形式感的个人风格,可以说,七部片子里,形式感最强的还是张一白,他太懂得观众的情绪到哪里可以被推向高潮,在哪里又需要一个释放出口,如果内容一般,借力音乐也会达到他的目的。这次影片总策划也由他担任,非常适合,如果哪天张导不干导演了,他一定可以培养出不少好的青年导演人才,他可以提供很多故事点,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No.3喜剧延续、最平民化的徐峥 整体打分:9分

缺点:收尾有些常态化,用长大后的东东(吴京饰演)接受电视台采访与小美重逢的做法,电影中普遍存在,瑕不掩瑜,自己也能作为主持人出个镜,勉强作为缺点吧。

优点:这是7部片子中我给出的最高分,从他开始,重大题材开始下沉到弄堂街乡,配合现实生活中女排扬眉吐气卫冕世界杯冠军,可以说影片实现了现实和镜像的无缝对接。该片的完成度高,也是所有故事当中,最为符合电影镜头语言拍摄的一个。电影学院文学系主任黄丹曾说,一个电影导演,同样需要对人性有深刻觉察,才能在指导表演时准确呈现角色的状态。我们都知道,孩子和动物是电影中最难表现的对象,恰恰这两样电影里都出现了,而且狗还承担了重要任务,就是阻碍冬冬见小美,只能亲手扶着天线。徐峥将孩子们的状态拿捏的非常到位,尤其是冬冬最后看到爸爸,流下激动的眼泪,爸爸问他,他说咱家电视天线太烂了,这是符合孩子心理的,他没有直白地处理成不能送小美离开的遗憾,大家笑着流下眼泪,就比张一白单纯哭着流泪多了一点点高级感。

No.4最没有导演才华的薛晓路 整体打分:4分

缺点:香港回归的题材属于不好过多发挥的命题作文,可以拍的起承转合不太多,女警救起任达华年轻的那段戏瞬间让人出戏,这个段落完全没有必要,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而且,由于管虎导演浪费了一次表现升国旗的激动人心的展示机会,薛晓路影片中二次掐表、二次紧张升旗的时候观众已经没什么期待了。电影中可能由于英国奏乐结束提早了二十几秒钟,这段空白薛晓路用中国升旗手紧张到想起自己前两天梦魇的画面处理,是不符合对人物状态的拿捏的,那个时候升旗手耳朵都应该是立着的,根本没有功夫想这些,为了呈现而呈现就很尴尬。

优点:对于拍摄过《北京遇上西雅图》的导演薛晓路而言,很能够掌控跨文化表达,香港的a sir与民众生活气息把握还算到位,尤其是港警更换警徽的特写镜头还是很震撼的,比拍摄内地官员要好。

NO.5 精英气息与谦让大度的总导演陈凯歌 打分:7分

缺点:前半程节奏缓慢,铺垫部分有些久,两位年轻演员选的有点问题,让大家接受起来可能需要一段时间,虽然已经很豁得出去了,但是照《北京你好》

篇章里饰演汶川地震走出的小孩儿还差太多,天然去雕饰,这种孩子不好找。

优点:《白昼流星》将镜头对准暂时还不那么发达的西部,影片的教育意义最浓,也是有一定岁数的人才能够有的人生体悟——年轻人的教育贵在引导,而非责骂。影片中两个穷孩子偷了扶贫干部救命的钱,面对警察的盘问,偷的变成给的再变成借的,这就是扶贫过程的隐含线索——我们明显感受到两个穷孩子慢慢有了志气,有了志气才敢说,这钱是借的,咬牙以后也一定还。而且扶贫干部在电影里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自己站起来。到最后大家发现,白昼流星根本就不是神舟飞船,而是田壮壮饰演的扶贫干部,那是孩子们的希望。祖国大庆,电影没有嫌贫爱富,大家紧紧团结在一起,从这个层面上将,我们应该给老导演竖大拇指。

NO6.让人怀念冯小刚的宁浩 打分:8分

缺点:成也葛优败也葛优,他有贫、有人气儿、有显摆的展示,但北京人老炮儿的劲还没超过冯小刚,我们有些怀念他。

优点:《北京你好》篇章容纳了两件大事,一悲一喜,一方面汶川地震,一方面喜迎奥运。《北京你好》没有发挥宁浩擅长的黑色幽默,从作者风格方面而言应该说是被磨平了,但是他依旧很关注人物,比如中年人的焦灼,要知道,上世纪90年代很多影片都在这一方面有所表现,比如《耳朵大有福》《求求你表扬我》等,人们愈加关注日益加剧的社会分层。这里,一张有人才能搞到、不是钱的事儿的奥运会开幕门票,成了北京的哥唯一的面子。他见人就炫耀,最后还是把票送给了汶川地震后的遗孤,因为要满足他摸一摸爸爸修的奥运会扶栏的愿望。孩子现场接受电视台采访时,对穿着红鞋、留光头的司机师傅表示感谢,可葛优偏偏换了鞋。这种对小人物尊严的追述,拉近了观众和演员的距离。

NO.7 只看到外显性格未关注内隐性格的文牧野 打分:6分

缺点:《护航》篇章距离观众的观影时间最近,因而本应该代入感最强。虽然宋佳扮演的备飞女飞行员很酷,但是却只是抓住了表面上别人都能够感知的、最容易表现的女权、男孩子气、在意荣誉等。飞行员拍的不精神,造型甩范儿都和军人气质有一定距离。飞行员主要还是以男性视角拍的,说的是男人视角中的女飞行员,跳楼、和男孩打架其实都是男性视角,如果女导演来处理就不会如此。

优点:没有。年轻导演就是乖!

上述打分与比稿,当然从严格意义上讲,一定含有我对某种类型的偏爱,他们是属于不同的类型。整体来讲,缺乏一个主剪辑,每一段故事之间的过渡太偷懒,我一开始以为,用笔书写,每次换笔本身也是历史进程的演绎,比如从毛笔到英雄牌钢笔再到电脑键盘输入,可后来发现影片并没有这样设计,换笔没什么章法可言。更高明一点,也可以挑出上一部影片的镜头素材与下一部电影转接。晚饭时间边吃边打,还是推荐给大家去影院自己辨别,尤其推荐大家在看十月一大阅兵之前观看,这样你会对国旗、对各种国之重器有更别样的理解。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二

对各单元的喜好排序:前夜>夺冠>回归>护航>相遇>北京你好>白昼流星。前夜,可能是因为第一个上,且剧情背景在最重要的建国一环,所以有偏好吧。夺冠,所有故事里,故事观赏性最高。回归和护航,其实可以更好的,一个在于镌刻时代,一个在于自我升华,其实可以更好的。北京你好,大爷的表演不用说,全片俩乐的就在夺冠和女排了,自带笑点,但故事本身不大出彩。白昼流星,唯一一个让我在影厅里有感觉到乏的一个单元。导演风格最突出:夺冠和北京你好,一看就是徐峥式幽默和宁浩他们坏猴子那帮人的风格。表演: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张译和宋佳。特别是张译,虽然没什么台词,但那一长段的眼神特写,绝!最想吐槽:白昼流星,陈导你一总导演,7个人里面你就给我们这么一段?我不是专业的,看电影完全是底线之上凭感觉的,人别家要不走情怀悲壮式要不走小情乐趣式,你说啥特点都没有,故事平平,那人物塑造也平平,最后要啥啥没有,真的,我看电影,7个故事里唯一一个让我感觉到无聊、乏,这说明什么呢!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三

省略开头,我今天只是想记录一下我对几个故事最直接的感受。

《前夜》7分

振奋人心,优秀,但优秀的过于模板化,放在整部电影中就是个平平无奇的优等生吧。故事切入角度很好,印象最深的是那句“不敢保证万无一失”。整部作品戏剧冲突并不是很明显,煽情也过于按部就班。小伙计拿着喇叭在屋檐上大喊和群众们一呼百应支援的镜头让我觉得过于…理想化的顺利而导致有些生硬,煽不来情。虽然我明知是套路最后还是有被感动到(补:今天看阅兵上的纪录片真的看到了主席身后的林治远先生。致敬。)

《相遇》8.5分

剧本平凡甚至有些俗套,我个人认为是演员精湛的演技将这部作品的深度提高了很多层次。

真的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一个故事,却是唯一一部让我从头哭到尾的故事。从高远在高压水枪的冲洗下口罩蓦地变得鲜红时,我的眼泪就再也没有止住过,那时我脑海里无数张面庞一闪而过:我想起在禁闭室里钱学森先生头顶上刺目的灯光,我想起邓稼先先生后来说“只发了20块奖金,原子弹10块,氢弹10块”时的一笑而过,我想起林俊德院士在弥留之际不肯躺下一定要坐着工作的坚持,他说:不能躺下,不能睡着,我躺下就再也起不来了,我还有工作要做。我想起南仁东先生在患绝症时用沙哑的声音介绍中国天眼时的自豪,声若游丝却底气十足,我甚至还想起了那五千多名一丝不挂走回祖国的坚定的战士们…我脑海中浮现的无数的画面与公交车上娓娓道来的故事交织着,在这样一场错过即诀别的重逢中,一对恋人隔着口罩,隔着欢腾的人群会心一笑,成为永恒。

遗憾也是永恒。

《夺冠》9分

是整部影片中最轻松最可爱的一个故事了,我看到了烟火气中的国家,就仿佛是自己身边的事,但影片带来的情感震撼和故事剧情并未有分毫的失色,反而因为绝妙的角度脱颖而出。徐峥导演的构思真的一绝,无论从生活场景还原度还是国家大事与市井生活的交融完成度都很高,那夏天里冰冰的西瓜,奶奶扇子下徐徐的凉风,小巷子里热闹的交谈,男女老少一齐屏息凝神的期待与一锤定音后爆发的欢呼呐喊,一下子就把人拉到了那个热情似火的夏天。真好啊。

女排队员们是大英雄,披着床单的冬冬也是个小英雄呢。小英雄放弃自己的“爱情”转身跑向天台去支起天线的时候又好笑又好哭-孩子太难了,唉。

《回归》7分

就很主旋律,同款硬核煽情。

《北京你好》9分

能在这么有限的时间内讲述一个有剧情,有冲突,有笑有泪的故事,这很宁浩。剧本本片最佳,奥运盛事,举国同庆,汶川天灾,多难兴邦。大喜大悲,在小小的一张门票的行踪中缓缓展开。在门票的传递中,张北京也终于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父亲。这故事看起来是张助男孩圆了梦,某种程度上也是汶川男孩帮助了他-帮他从一个不靠谱的京城的哥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父亲。

最喜欢镜头一扫张北京脚上的黑布鞋和他锃亮的后脑勺上那一面小小的国旗,有笑,有泪。我和我的祖国,有我,有我的祖国,这是我对祖国的独家记忆,有缺憾,但真实,鲜活,令人动容。

《白昼流星》7.5分

看到有那么多人唱衰凯歌导演我就很不爽。

这个故事我喜欢。

从一个摸不着边的传说入手,乍一听十分奇怪,但是如果导演是陈凯歌的话就不足为奇了。他的作品无论什么题材都离不开浪漫二字,他就是一个倔强到近乎固执的理想主义者,不论外界如何批评,依然我行我素,不因他人的看法和评价改变分毫。

我喜欢这种浪漫,我永远屈服于这种乌托邦式狂热的浪漫。老书记带着兄弟俩骑着马去“会客”时,伴着地平线尽头的朝阳,马蹄抬起,落下,阳光穿透一路上激荡的扬尘,在马儿身后拉起一条金色的线,大漠荒芜,马蹄声碎,三人骑马在一望无际的荒凉中奔驰的画面太过扣人心弦,随着返回舱的红色降落伞啪的一声张开,红色占满了整个屏幕,这场面带来的震撼足以让人热泪盈眶。有人质疑“就看到个飞船就能让两个顽灵洗心革面了?”,我说,当然,这足够了。此情此景下,两个一无所知的孩子看到从天而降的白昼流星,见到出舱的两位宇航员就近乎于看到了神迹,这震撼足以完成对他们心灵的救赎。甚至我认为,单单是策马在那样辽阔的大漠中狂奔就已经足够,这无垠的辽阔本身就足够去净化一个人的心灵。

想起杨绛先生的一段话:乌云遮天的日子是不堪回首的,你留在我记忆里的,倒是那一道镶着光和热的金边。

这白昼流星就是他们记忆中的那一道金边。

《护航》

首先英文译名就很亮眼-one for all.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文牧野导演的成名作《我不是药神》-它的译名是 dying to survive,向死而生。

总体来说,就一个字:飒!

观后感一句话:我爱宋佳!over!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四

看完了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千万别学理工科,徒手爬旗杆焊阻挡头。要不徒手掰核材料,要不徒手接天线找信号,好在三十年后女朋友学物理归来。去参加解放台湾的生国旗仪式吧,组织给发媳妇。至于那俩不良少年参与神舟返回舱,实在没怎么看懂。葛大爷司机给了灾区小孩票,萨其马给的还真行。最后那段备飞感动死了。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五

我抱著陪老媽看爛片不叫看爛片叫促進家庭情感的心理準備來的,被這個微電影合集的質量驚到了。

個人取向排名是管虎 寧浩 張一白 徐崢 陳凱歌 薛曉路 文牧野。

印象深刻的幾個:

閱兵那個,文牧野咋回事,感覺他拍這段的時候就和小宋佳演的飛行員飛行途中一樣在做夢,整個畫面都瀰漫著“我其實根本不想拍這個”的感覺,可能他真的不適合這種,對比《藥神》大失水準;

《白晝流星》,陳凱歌拍兒子每一幀都是愛,只不過很明顯感覺到編劇文寧原先的“白晝流星”這個像是沙漠童話一般的意象和氛圍被過多的返回艙群眾鏡頭和雄偉的配樂毀掉了,不太行;

《相遇》,我真的很喜歡《相遇》的意難平,公車相遇任素汐的獨白就是我喜歡的調調,主要是張譯粉絲濾鏡作祟哈哈哈哈,張譯老師我可以,就是茫茫人海那段配樂不太好,兩位演員帶飛整段故事啊;

《前夜》,四合院潛伏開場也已經夠一部長片的體量了,攝影美術燈光都是我喜歡的風格,倒計時式的緊迫感請給編劇加雞腿。還有,管虎牛逼!

其他幾個都還行吧,《北京你好》和回歸那個都沒給我太多感覺,中國女排那個倒是很有意思,整體氛圍呈現出一種編劇和導演非常私人的情感和回憶的感覺,基本都合格線以上。這個獻禮片拍的是真用心,還真可以看。

話又說回來我罵人歸罵人,評分一般都是給感情分,也就是這個片子我喜歡我就給8分,不喜歡給2分,我一般不會看完一個片子然後橫向豎向對比這個片子在全球影視市場和世界電影史裡能值多少分。So,評分很private。給個8分祝個發發發再預祝80週年快樂吧。

第三篇:《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_精彩评论800字

《我和我的祖国》是由七位导演分别取材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经典瞬间。讲述普通人与国家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聚焦大时代大事件下,小人物和国家之间,看似遥远实则密切的关联,唤醒全球华人共同回忆。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一

前夜很正规,一切都很对,有很少的导演个人色彩,但是也有,能感觉到在极力压制,是非常端正的起承转合的主旋律故事,相遇张译的演技太牛逼太加分,任素汐不出彩,长镜头很到位,几个镜头很好,在人群中的戏码表现太到位了,最重要的是不矫情不粘腻,场景单一但情绪复杂,张一白把自己很擅长的领域发挥的淋漓尽致。

夺冠我觉得并不好拍,女排的角度要么是队员要么是观众,怎么拍都容易流俗,前两个都是国家大事亲历者,只有一条主线,但是这个故事有两条线,并且相互之间衔接丝毫不差,且徐峥选的切入点相当好,太妙了,孩子的视角和仰拍镜头完美,情节线上一点不抢风头,但再少一点就俗套了,就是刚刚好,分寸把握极到位,还有很多的小细节,变身超人、小孩非常单纯的内心的纠葛、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的排列整齐;

回归是很敏感的政治问题,又是亲历者,战战兢兢,和第一个一样,一切都很对,但是感觉剧本故事上太小心翼翼了,非常端正的高考作文;

北京你好特别好,从这儿开始导演风格化了,胡同追逐戏很宁浩,少了很多拘谨,发挥自由度高,因为并不是像124写亲历者的故事,时代背景宽松,允许人物犯错和优缺点,故事不要求严肃和完美,切入点也很正确,人物身份放那儿就是戏。它的剧作故事是七个里面最强的。葛大爷对表演的把握相当游刃有余了,行走的教科书;

白昼流星,最最最难拍的,陈凯歌太牛逼了,这个也只能陈凯歌拍,他的艺术思想很超前,你看的是一个短片其实是一个宗教故事。意味深长的内容非常多,是七个里面最有意义深度的,看几遍都不够想。但可能和大众观影习惯不符合,因为格局太大。从他开始时代背景抵达现阶段,一切都是政策上的变化,航天不难拍,难的是要把“扶贫攻坚”的政策性文件不着痕迹的变成有画面感的东西,前几个都是事件,这个是政策和事件同样重要,并且还要体现建国七十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历史目标,这个一般导演拍不出来,必须要格局很大,而且深刻懂得中国这几十年国情的变化,把航天、扶贫、民族团结和百年目标都结合起来,时代很大,格局也很大,同时人物和故事表现力很强,太难了。

小羊要自己站起来才能活,扶贫不是一直扶着,而是要自己站起来;田壮壮饰演的主任是内地知青上山下乡,所以来到这里,驯化民族当中有反骨的年轻人,达到民族团结;最后,之前很野的年轻人,接受了新的观念和思想,留在本地开始建设家乡,不再做出过激和对抗的事情,没猜错的话应该是在表达新疆的扶贫政策,当时新疆的激进**分子,通过国家的精准扶贫和产业化发展脱贫,现在思想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并且改过自新,为家乡建设,所以现在新疆愈发稳定和平;还有关于双胞胎的设置,“哥哥带着弟弟学坏”,其实弟弟什么都不懂,是被洗脑带着做出一些过激事情的,孩子是最容易被利用的。这些都是不能直接在电影里说出来,但是却不能不说、只能很隐晦去表达的内容;最后的白昼流星,对于未开化的人来说,是神迹,所以我们留下来。

这个片子是鸿篇巨制。陈凯歌是散文诗的导演,剧本故事有硬伤,但是我喜欢这个味道。

护航太A了,同样个人风格明显,但总觉得文牧野野心很大,他想表达的很多。导演在很窄的框架中把个性发挥到极致。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二

这是第一次,用电影的方式,以小人物的角度复原新中国70年的成长历程!

看电影的时候,泪目了好几回,前夜、相遇、夺冠、回归、白昼流星、北京你好、护航,我经历过的最有感受的是回归,前阵子看到有人说为什么不直接放历史片段,看完电影我懂了!薛晓路导演希望传达给观众的,是我们所有人对香港回归这个事情的重视,三军仪仗队的升旗手和护旗手更是直到交接仪式的最后十二秒,都是他们全身心战斗的时刻。隔着荧幕,跨越历史,我感受到了当时的三军仪仗队的紧张和激动,所以当音乐响起,我真的哭了!东方之珠,从此,永远是我们中国的东方之珠!

白昼流星是点映之后截止现在,被差评最多的部分,但我依然要夸赞昊然弟弟的演技,叛逆少年的眼神表情都很到位,飞宇弟弟的演技也有进步,这个部分其实要表达的意义,并不仅仅是我们以为的航天科技,这部分的意义层次要更深一些,不言传不剧透,希望还没看的小伙伴用心去看。

最后,致敬护航的航天员们,致敬守护我们的安定和平的军人们!你们是全中国最帅最帅的人❤

祝祖**亲生日快乐!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三

不同于大事件的执行者,用侧面人物去旁敲侧击这一点真的是一种莫大的进步,说真的,从建国到现在,爱国吗?一直爱着;感动吗,一直感动着。但你要说我们是否还和几十年前那样爱着与感动,那恐怕是要打问号的。就像我妈妈一直记得毛主席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她的那种感动应该不是我一下子就理解的。如果说之前总要搞些“东方巨响”的大场面,那么今天“我和我的祖国”则是从相对小的方面着手,对比“辛德勒名单”,“血战太平洋”,中国所奉为圭臬的“人民”主义转成了“英雄”主义,“集体”主义转成了“个人”主义,批判性吸收么,我希望能越来越多看到这方面的作品。《前夜》,科学角度,其中体现的理工精神真是感同身受,什么叫“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至于最后打出的真人真事,更是让个人体会到了“真实的才是最美的”。当号召大家捐金属的时候,我还在想这东西也能熔炼?但我是忘了当时的中国真的是一穷二白,土高炉一架就直接上了,焊接登高用的还是天桥的手艺。整个电影,或许要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去看,林林总总,用各种的细节把我们领回到那个并不熟悉的年代,这是导演高明之处,他是让我最有时代代入感的一部,是卫兵把守审查最严的一部(相比“白昼流星”)。时至今日,科技昌明,国之重器,让我们以新的角度来审视“前夜”,我们不必因为阻断器的质量不过关而担忧,但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实验精神不应磨灭。

《相遇》,爱情角度,高远让我想起邓稼先,邓稼先捧出原子弹,因此罹患癌症,中国失去了一位赤子,科学失去了一位巨匠。但“相遇”看着写科学,确是实打实的爱情剧,能说高远不爱吗,是真的太爱了,但是真的接受的话,他又有多少时日可活呢。永远摆在案头的《青春之歌》,从待到一个小时,到后来的二次见面,到探病,真是独特的表达方式呢。但真的,他不适合出现在这里,一个已然变革的年代,他或许让我们看到成功背后的牺牲,但今天,我们更看重的是人文方面的关怀,我们希望的是,随时准备奉献牺牲,但国家也保障个人的生活(如“回归”中的“发媳妇”),如果从传承角度考量,他是历史,是过去,而不是我们的现在与将来。

《夺冠》,思念角度,反反复复的错过与相遇,擦肩而过,虽然最后抉择一段我觉得处理有失妥当,但或许这种思念大于陪伴才是刚刚好的距离。与“初恋那件小事”类似,这里也有类似多年重逢的桥段,等到我们足够成熟,这里的默契,恐怕不为外人所晓吧。纵远隔千里,我们的心,却一直在一起。

《回归》,职业角度,群像剧,时间所限,不少部分感觉有更大的发挥余地,20min反倒有点显得杂乱。任达华扮演的那个表匠叫什么来着,那估计是国家近年来一直在提的“工匠精神”吧,我栖居于会被每个路人忽视的陋铺,我甚至身有残疾,但是我的技艺独一无二,我在最平凡的行业做着最不平凡的事业,我为普通人所爱也为精英所敬。

《北京你好》,父亲角度,葛大爷实力担当,但我真看不出来,这部分主题是从哪个角度切入哪个角度切出的,或许对我个人来讲,父亲这个角度看起来还算恰当。是啊,我爱你孩子,但我做不好你的父亲;我爱你胜过一切,但我却把爱给了另一个失去父亲的孩子;或许总有一天,你会明白吧,等你成为父亲的时候,曾发誓不要成为我这样的父亲。

《白昼流星》,救赎角度,看过了《悲惨世界》中卞福汝主教对冉阿让的救赎,看“白昼流星”总有种既视感,大抵“幸福的故事都有幸福的缘由”或是“普世价值观”作祟。或者说,猜测陈导有意在这个时间,致敬名著,来体现兼收并蓄也未尝不可,因为好的作品往往相互借鉴,既体现出独创,也要体现其源来深远而漫长。但说真的,个人觉得在中国这个儒家思想熏陶渐染已久的社会,比起救赎,教育或许更加适合。哪来那么多的黄石公去点醒你张良的,还不都是孔门子弟,“会不?不会。好,我们从头开始,还不会我们再来一遍”。

《护航》,出去了,一半时间都没在看。不过我记得202_年有个小品《我心飞翔》,就是在讲备飞女飞行员的故事,最开始以为是讲那个故事,不过想想也是,“白昼流星”都赶到202_年了。

望批评,指教,交流,谢谢!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四

《回归》里有两个画面很戳我。一是回归的一刻,烟花绚丽,任达华含泪站在阳台的情景。还有一个是那个护旗手头仰望着国旗,风吹动他的衣服,有一种虔诚的感觉。

说说不好的。《前夜》,一开始不知道他们在干嘛,没太看明白,感觉对这个自动升旗存在的问题,交代不是很清楚。而且熟悉的面孔太多,全程出戏。黄渤演市井小人物是出彩,但这次演这个技师,感觉形象不贴合,太胖了,少了那种精明的感觉。我印象中这种有手艺的人应该是很精瘦的。最后原型出来的时候我就觉得果然。《夺冠》没感觉到有明显不好的地方。《相遇》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就是任素汐在公交车上遇到张译,那一段处理得比较突兀,突然一下子就开始絮絮叨叨,感觉少了点情绪铺垫,口音也比较出戏。后面还可以。特别是多年以后知道张译是无名英雄的时候,这一段加的不错,呼应了。回归,任达华和惠英红那条线处理得不错,可以感受到香港普通人的生活气息,回但交接仪式这头处理有点简单了,交代也不是很清楚,跟前夜里一样,观众有点看不明白,剪辑有点乱,当然最后升旗那里还是挺有紧张感的,不过据说是因为时长剪掉了一些,总之这一段处理得不够好,本来可以更好的,有点拖后腿了。《白昼流星》整个画面都很美,很大气,该有的元素也都有,但剧情衔接比较生硬,故事发展也比较牵强。属于形式大于内容的那种感觉,不太能打动人。《北京你好》感觉总体比较平,笑点还是很多的,还是靠葛优加持。《护航》是感觉最一般的,没有抓住最重要的东西,飞行员可不是耍帅,那些所谓的帅根本不值一提,离地三尺人命关天,根本重点就不对。故事讲的也不够连贯,剧情衔接也不够顺畅,面上的东西太多,内核的东西太少。唯一可圈可点就是比较帅,有笑点,雷佳音那里。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五

202_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了庆祝这一重要时刻,陈凯歌等导演携手众多演员,拍摄了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前段时间,网上播放了这部献礼片的预告片。

这次的预告片是由七位导演带来的7个故事,这些故事都是通过小人物的视角着手,但是给我们带来的都是70年来非常重大的历史瞬间,让我们跟着“我和我的祖国”这首乐曲去感受那一个个的激动时刻。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前夜》

为了保证国旗在1949年10月1日万无一失地升起,《前夜》这个故事是通过一位升旗调试人员的视角来推进这个故事的。这位调试人员很普通,但是他负责、认真,对于问题也直言不讳,他和同事们的“万无一失”不仅仅是对国旗顺利升起的保证,也是为了对28年的革命,202_万人的牺牲做出的保证。

1964年10月16日 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与我们的《相遇》

在我国的国防科技战场上有太多的无名英雄,《相遇》就是通过一位没有姓名的科研工作者与三年未见面的妻子偶然相遇来展现的。这位科研工作者为了国家的强大和科技的成功,隐姓埋名,即使和亲人相遇也不能相认,他的无私付出是对祖国和信仰的最好诠释。

1984年8月8日中国女排3:0在奥运会上《夺冠》

这是中国女排姑娘们战胜东道主美国女排,首获世界大赛三连冠。在这段预告片中,不仅有弄堂里观看排球比赛的街坊邻居热闹的片段,更有导演和亲历两次夺冠经历的郎平现身的花絮,还闪现了202_年,女排时隔12年后再次夺冠的好消息。那一刻,时间仿佛延续了,其实那不是时间延续,是女排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的延续。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这是祖**亲重要的历史时刻,是离开了祖**亲154年的孩子——香港回归的重要时刻,这个预告片通过三条线索来展现这一历史瞬间。这三条线索分别是中方外交官的谈判经历,香港钟表师傅和香港女警对钟表要求分秒不差,还有就是中国三军仪仗队的三位护旗手的护旗升旗经历来展示的。这些普通人亲历的回归是如此的令人激动。

202_年8月8日《北京你好》

奥运会首次在中国北京举办,而预告片则是从北京一位出租车司机的视角出发,让我们观众跟着这位小人物一同去感受中国人在迎接奥运会时禁不住的欣喜和雀跃,去感受中国北京奥运会的盛况。

202_年11月18日的《白昼流星》

预告片中神州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返回舱仿若白昼的流星滑过草原的天空。导演让小人物流浪兄弟、退休的老扶贫办主任和返回舱的宇航员在那一刻相逢了,白昼的流星不仅滑过中华大地的天空,更是在平凡人的心灵上滑出点燃希望的星火。

202_年9月3日天安门阅兵和202_年7月30日朱日和阅兵时女飞行员的《护航》

这是一位备选的女飞行员为我们带来的故事,当我们在阅兵时把目光都投向在天空翱翔的飞行员时,导演却把镜头给了这位最优秀女飞行员渴望参与阅兵但是最终却服从安排的备选女飞行员。

我很喜欢《我和我的祖国》的这些预告片,7个重大的历史瞬间让我感受重温了祖国70年来的日新月异,但是导演们却把这些大事件背后的小人物呈现在我们观众面前,它让我感受到每位小人物所带来的正能量,小人物的星星之光汇成了祖国70年来的辉煌和璀璨。其实我们也是这样的小人物啊,所以让我们共同为未来奋斗,期待202_.9.28《我和我的祖国》点映,期待202_.9.30的这部影片的正式上映,期待祖国更好的明天。

第四篇:《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评论_精彩影评800字

《我和我的祖国》是由七位导演分别取材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经典瞬间。讲述普通人与国家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聚焦大时代大事件下,小人物和国家之间,看似遥远实则密切的关联,唤醒全球华人共同回忆。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一

两个半小时讲述七个故事,七个故事质量参差不齐,没有特别出彩。

先说最好的《北京你好》,兼具笑点和泪点。以奥运门票为线索,让故事有更多的发挥空间,故事同时也显得更具有张力,这就是为什么当四川孩子说出看奥运的原因是泪点来的自然,不需要任何的华丽的形式去渲染。葛大爷的表演和四川话的天然属性让为影片提供了不少的笑料。

《前夜》从始至终时间的提醒,增加了其紧迫感。但故事过于平淡却少冲突性,最大的逻辑错误莫过于黄渤既然能很快的对问题作出判断却没提前就考虑到,让营造到顶峰的紧迫感变得不堪一击。

《相遇》占篇幅最多的就是公交车里的长镜头,技法不强,但可圈可点的是导演通过公交车玻璃后的场景推动出,所有人上街高呼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振奋人心场景,影片也进入高潮。

七个故事唯一有衔接的就是《夺冠》,衔接的很自然。最后吴京和徐峥的电视节目略显尴尬。

《白昼流星》老爷子原谅两青年原因不明,两青年改邪归正原因不明。

《回归》抓住了时间这个要点和表这个载体。

《护航》穿插了女孩的儿时、少时让人物更加生动。

总的来说质量一般,除《北京你好》外故事都较为平淡,冲突性不强。比起电影还不如看作七件大事的纪录片!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二

没看预告只听片名还以为是纪录片,没想到是一部特别让人惊喜的好电影。

昊然弟弟的地方口音真是让人欲罢不能,八个故事各自出彩,感觉非常好,是想要二刷的片!

宋佳小姐姐的演技一如既往令人惊叹,太帅了,疯狂为女飞行员打call!即使是带着帽子只露出眼睛也能让人感受到她眼里的触动和决心,赞赞!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三

第一次到电影院看这种主旋律电影,其实主要是来看妹妹的~然后言归正传,几个故事看下来还挺累人的。

点名表扬的:徐峥的《夺冠》——镜头运用的很好,一些小构思很亮眼,好笑的同时又被打动着。宁浩的《北京你好》——依旧逗趣的葛优,还有胡一统。北京人看这部尤其觉得亲切,追人那段想起了小时候住胡同的时候,也是一家儿有点什么事街坊四邻全帮着。然后是张一白的《相遇》——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但是很打动我,音乐不错,演员演的也好。

其次表现平平的:《前夜》——黄渤这回有点用力过度的感觉,演得痕迹有点重,不过结尾还是挺感动的。《回归》——就中规中矩。

点名批评的:陈凯歌的《白昼流星》。真感觉他在这几个中间完全是浑水摸鱼的,结果他还是总导演?这个真的演员演的也不行,剧本还有导的也不行。

剩下的就是前面没提的《护航》,因为说它平平吧,它还是有很多有意思亮眼的地方演员演的也可以,但说它优秀吧,它故事确实一般或者说不够饱满,不过我还是很喜欢吕潇然的,她真的好酷啊!

最后的最后,感觉这种联合执导的电影还是能看出各自的水平的,同样是单元短篇,有的人就能用不多的篇幅把它诠释的很精彩,有的人就到了也不知道他到底在说个什么。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四

今晚随青马班去观看了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讲述了新中国七十年来普通百姓与共和国息息相关的七个故事。林治远争分夺秒克服困难,确保开国大典上国旗顺利升起;高远献身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奉献了自己的爱情;升旗手为确保五星红旗分秒不误在香港升起而刻苦训练……一个个普通人的背后,勾连了难以磨灭的记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前辈们用心血换来的,我们有职责、有义务去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五

不是想象中那种强行主旋律的样子,反而拍得非常细腻,22点的场次满的连第一排都有人,坐在身边的女生从第一个故事抽泣到结尾。看着几个大导同台竞技也是很神奇的体验,不能笼统的说是几分

管虎《前夜》:整个故事非常完整,人物线也够丰富,黄渤王千源等的完成度都很高,4.5分

张一白《相遇》:前半部分一直到下公家车完成度和叙述水平都很不错,但后半段庆祝部分转折生硬,连背景音乐都很生硬,不知道是不是剪辑问题,4分

徐峥《夺冠》:我觉得导得最好的故事,两位小演员全程温暖得让我姨母笑,徐氏幽默非常水平一如既往的高,挑不出任何毛病,5分

薛晓路《回归》:是我觉得故事线最丰富观感最饱满的一部分,杜江非常适合演军人,无论是惠英红任达华还是王洛勇都把人物形象立得非常生动,除了几处看起来非常传统老旧甚至累赘的地方比如钟表内构等,4.5分

宁浩《北京你好》:啥都不说了葛大爷依旧是你葛大爷,以小见大完成的最漂亮的人物形象,全篇最喜欢的表演,4分

陈凯歌《白昼流星》:全片最令人迷惑的部分,人物形象不饱满,剧情发展很牵强,从头到尾让我发出这是什么鬼的质疑,可能这位导演只适合拍2小时史诗不适合拍小短片,3分

文牧野《护航》:宋佳佟丽娅和韩东君都非常飒,但因为刚看完小欢喜,季区长和宋倩在一起生出了张子枫瞬间让我出戏了,其他的剧情和演员其实没有问题,可能是看到这我看累了(对不起……),3.8分

第五篇:《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影评_精彩评论800字

《我和我的祖国》是由七位导演分别取材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经典瞬间。讲述普通人与国家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聚焦大时代大事件下,小人物和国家之间,看似遥远实则密切的关联,唤醒全球华人共同回忆。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一

观影后整体感受来说,前夜、夺冠、北京你好是很棒的3段,相对来说,相遇、回归、护航基本及格,白昼流星垫底。管虎导演的前夜,故事完整,情节有起伏。徐铮导演的夺冠,切入角度很新颖,小演员演技很棒,笑点比较多。北京你好,宁浩+葛优的组合,很幽默很出彩。相遇、回归、护航故事脉络稍显平淡,没有太多看点。白昼流星,将宇宙飞船比作流星太牵强,部分台词有点尬,主人公形象不饱满。但是作为献礼片,已经很棒了!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二

说实话这个电影就看一个情怀,第一个片子《前夜》从开头起就是一段很急促紧张的音乐,而且这这一条片子整个下来有大概一半的音乐都是这种很紧张的气氛。音乐凸显气氛可以有,但是太多了会给人感觉整个电影太赶了,好像是这条片子就这么长时间要在这么长时间里把这么多内容情节都塞进去,不过最后升国旗的时候还是很感动的,尤其是国歌响起的时候。《回归》这一段我觉得唯一有一个细节不太严谨吧,就是两个明星踢的正步明显没有正规仪仗队踢的有劲,感觉没踢出一个气势,毕竟不是专业也可以理解。最让我不太理解的是《白昼流星》,这个还是总导演陈凯歌亲自导的一部,从这个故事就有问题,没把故事讲明白,这并不是一部艺术片要有许多隐喻啊,电影符号啊什么的。我搞不明白这个故事到底是要讲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还是要讲内蒙古地区脱贫攻坚,总之这个影片最后也没讲清楚。反正,这个片子期待很久了,看预告感觉还不错,但是还是有点失望的。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三

首先要说,这的确是一部很好的祖国70年华诞的献礼片。赞赞赞~30号晚上带着老妈去看了,老妈都看得很感动,和我一直叨叨,他们那个年代的女排夺冠时的激动人心、全国欢庆的场面,扯得好远,但确实是一部来给全国人民看的片子了,老少皆宜,感同身受。

整体来说,故事和片名十分贴合。

从开国大典的前夜开始进入“我”的角色,真正的能感受到从“我”的视觉看到的、参与建设的祖国,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一点点地改变,富强民主和谐繁荣,心中充满生在这一时代的感激,感动,激动和骄傲,说不尽的感受,最后带给我的是“我”和我的祖国要越来越好的信念和鼓励。

第一个故事《前夜》拍的最好。开国大典的升旗,实话实说一开始看的时候有些不可置信和隐隐的气愤,一个简简单单的升旗装置,怎么就能在开国大典前夜都没准备好呢?就这还被拍成故事,拍成献礼片?!?但随着故事的深入,真正意识到对比如今繁荣昌盛的祖国,那个年代的祖国有多么的艰难和多么的不易,一个简单的传动装置,一个合金阻隔球,一块合金金属都来之不易,一个看似简单的升旗仪式的背后有多少国人的心血倾注,多少革命先烈的鲜血铸就,饱含了四万万国人情感期待,标志着中国真正驱逐了列强,真正地重立世界之林。也是从这个故事开始,以小见大,把观众带入了“我”这个角色。另外,要夸黄渤演的真心好,后面完全忘记黄渤了,就记得这个工程师的角色。

第二个故事《相遇》,讲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在平平淡淡的拍摄中显出不平凡的无名英雄和真情的故事,看着张译看到哭了。但是让任素汐在公交车上叨叨叨,旁白似的讲故事的叙述方法还是有点强塞故事给观众,强制煽情的赶脚,有点生硬。

第三个故事《夺冠》,女排三连冠。夸一下徐峥真的是一个天才导演,把老百姓对女排夺冠的全民关注,举国欢庆刻画地充满生活气与欢乐,借百姓的眼深刻刻画了女排夺冠这一历史时刻为我们国家夺得的荣耀。另外,东东真的太可爱也太帅气了,“咱家的天线太烂了”“女排三连冠,我太激动了”,真的是让整个影院都爆笑出声。

第四个故事《回归》,香港回归。也是升国旗,感觉和第一个故事虽有不同,但还是有些重叠了。另外,任达华被大水冲到香港,修手表还手表那一块没看明白。感觉选材这块和叙事这块还有欠缺,香港回归这个应该能拍的更深刻、深远一些的。

第五个故事《北京,你好》。202_奥运门票争夺战,这个故事单元,必须要吹一波彩虹屁,葛优大爷真是把北京爷们演活了,这一故事拍的也是棒极了。影片既展现了日新月异的北京的现代化城建的变化~鸟巢、大裤衩这些,同时在故事中巧妙地融合进北京胡同巷的追逐战,展现了老北京胡同的亲切感以及皇城根下北京老百姓的活泛劲和热情。代表国人展现了对汶川地震的同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也展现了对北京奥运,大声呐喊祖国万岁,祖国加油的、热烈的、对祖国举办奥运的自豪、骄傲和爱。最后还是必须夸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和葛大爷,还有导演宁浩。确实拍的好。

第六个故事《白昼流星》。巧妙结合了老一辈知青下乡扶贫以及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返航着陆的故事。大漠里的纵马,带起的流星之火充满了陈凯歌式的电影美学,大景拍的很美,故事也与当前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教管所的少年迷途知返,自立自强,贫困地区既要靠国家带动,也要靠自己站起来的哲学相连,满含深意。但是陈凯歌导演拍片确实是文艺成分太过了,尤其在这种全民都看的献礼片里头,太文艺了直接就导致,我母上大人没看懂这个故事。另外,有个bug,载人航空飞船着陆地居然没被封锁,这两少年能纵马和军队的车队一起接人,感觉尴尬不是一点点。

第七个故事《护航》。这个故事讲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作为压轴,对比另外六个影片,这个故事,在我个人来评论,感觉是黯然失色,相对失败的。感觉这个故事没有高潮,没有起伏,没有结尾,最后宋佳进入影院看到的画面播给观众,有种影片没拍好,带着观众看典礼实景,被迫共情的赶脚。

整体而言,作为献礼片,还是很成功的,让老中青几代人,都能共情,一段段祖国建国后发生的历史性的经典瞬间,勾连起难以磨灭的回忆,一段段祖国的荣耀,都有鲜活生动的“我”“我们”这些普通人的参与、奉献和见证。

好片,手动赞。尤其是《前夜》《夺冠》《北京你好》再夸一波。

最后的最后,祝我最亲爱的祖国,生日快乐!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四

首先,看电影之前就被热搜疯狂灌输,陈飞宇的国籍事件,已经给打上贩卖爱国情怀的标签,结果这一段反而是最差的一部分。

老村长到底做了什么,让两个孩子幡然悔悟?啥也没做吧其实。骑着马带俩孩子去现场,然后就消失了。

姑且不讨论骑马去现场的合理性,光说抬椅子的人摔了,不是鼓掌的士兵去扶,反而是俩围观群众冲上去了,合理吗?专门有一幕拍现场拉警戒线,干嘛呢?

很多评论在杠,这一部分是最难拍的,又讲扶贫又讲航天,麻烦大家理性地想一想,几十分钟的小段落,整两个主线,能说明白吗?还有很多评论在详细的给大家分析扶贫这个那个的,我想说,这个片子剧情多紧凑不言而喻吧,看到第六部分已经疲惫了,故弄玄虚显得自己很有造诣吗?

现在有太多导演,又假装追求艺术,又想圈钱,说白了就是又当又立。我可以为了爱国情怀买账,但我不想为了你所谓观众人均看不懂的艺术买账,你愿意你就去高端人群贩卖,我没那么高艺术造诣,我看电影就是看电影,不做阅读理解。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五

电影结束之后,前排有个小朋友一直举起手在挥动五星红旗🇨🇳,哭了两个半小时到最后也没放过我最近真的感触好深啊,每条大街小巷,餐厅超市影院公交地铁路灯……到处都是国旗,到处都是“我和我的祖国~”的声音,我跟朋友说“这年头,年味越来越淡,国庆越来越热闹”

买电影票的时候发现几乎所有影院每一场都是爆满,从小朋友到老人

大家都沉浸在祖国七十周年的欢庆中,大家都很爱我们的国家吧,电影从头到尾,看着祖国一点点强大,美好的愿望都在一步步实现……真好啊,连激动感动的泪水都流的很痛快

印象最深的就是欧豪对黄渤说的那句话:“一直向上就不会害怕”,人生也是这样啊,一直向前就不会害怕,国家也是这样,一直向前就会越来越好。还有欧豪在房顶喊,黄渤修旗杆,深刻的认识到,方法总比困难多。后面毛主席在天安门宣布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真的哭惨,七十年了啊

相遇里面,张铎和任素汐在人群中挥手,报喜的报纸📰铺天盖地,所有人在庆祝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候真的感动死。“可我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我们看到的是胜利的时刻,背后的故事可能是这些人的一生,更多英雄,我们连名字都不知道💔

还有那个年代到处都有的标语“学女排,见行动”

(东东好可爱啊),巷子里的人们都好好玩儿,场景也很真实,东东实在太可爱了,女排夺冠的开心激动似乎比无法言说的失去“爱情”的痛苦让人有点安慰,“女排夺冠,我太激动了”吴京拿着印着五星红旗🇨🇳的乒乓球拍🏓️,带领中国乒乓球走向世界

香港回归 “这是你们的结束,更是我们的开始”“一秒都不能差”,“中国等了154年,一秒都不能再等了” 我觉得这个故事是写的最好的,由小见大,女警官和修表工的爱情,代表了香港和大陆人民的和谐友好,修手表看似普通的一件事,代表了中国一点也不能少,时间也不能差,少一秒都不行。惠英红在场馆外面换帽徽,任达华面对祖国大陆的方向,手心放在胸口,东方之珠响起,“听到国歌就升国旗,一秒都不能晚”,香港回归的交接仪式上一秒都不能晚,在世界的任何地方,国歌响起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会让国旗升起

我觉得七个故事中最好看的就是这个北京奥运会的,镜头非常的真实,亲民,葛优大爷的演技真的是稳,欢乐中不失温情,小男孩和爷爷从四川到北京,为了看奥运会,“里面的栏杆是我爸爸修的,我就是要亲手摸摸他”,他说他爸爸在汶川的时候我真的眼泪瞬间流下来,没想到是这么个故事[泪]旁边一个姐姐说是啊那时候刚汶川地震完……我听到这句话哭的眼睛睁不开😭那么小的一个小孩啊,失去了爸爸,因为爱爸爸爱祖国,他勇敢懂事

白昼流星,我不评价,把神州飞船返航着陆这么大的事儿拍成这样也真是服气的,也可能是我看不懂这种表达方式吧,但值得肯定的是沙漠里的人民的善良朴实都描述出来了

宋佳佟丽娅太帅了!!太酷了,雷佳音好逗(抱歉最后一个我没仔细看,以后一定补)

(黄渤好好玩儿,欧豪好帅,魏晨更帅!!东东和小美好可爱,刘涛好漂亮!葛优好逗,小男孩好懂事,陈飞宇刘昊然好哈哈哈哈哈,宋佳佟丽娅好漂亮,雷佳音好好笑,韩东君好帅!)

最后的大合唱是我听到最好听的《我和我的祖国》

前面有一个小朋友在挥动国旗,出去的时候听到一个小姑娘在唱我和我的祖国,其实来看电影的人都爱国的,但是相对小孩,大人们爱在心里,不大好意思表达出来,但是热爱祖国,大家都一样

两个半小时,经历了七十年来很多人一生的成就

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

我的祖**亲,生日快乐

祝愿祖国继续繁荣昌盛,越来越好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我永远热爱我的祖国❤中国

《我和我的祖国》电影观后感_精彩评论800字(小编整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