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观后感
初中生的美丽中国观后感(精选合集)
编辑:雾凇晨曦 识别码:77-1047220 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6-23 22:43:24 来源:网络

第一篇:初中生的美丽中国观后感

我爱美丽的祖国,她有壮丽的山河,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更有智慧勇敢的人民,在她的土地上勤劳耕作,生生不息.她环绕着青山绿水,拥抱着江河湖海,她是一个美丽的国度,一个令人向往的殿堂,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初中生的美丽中国观后感,欢迎查阅。

初中生的美丽中国观后感1

寒假里,刘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一本书,名叫《美丽中国》。书里介绍了祖国美丽的自然风光,其中清澈的丽江水,洪泽湖南岸的老子山,海边的秦山岛以及南京的秦淮河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让我感到自豪的是书中介绍了被称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的秦淮河。秦淮河就在我的家乡南京,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摇篮,南京的母亲河,历史上极富盛名。这里素为“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更兼十代繁华之地。从东水关至西水关的沿河两岸,东吴以来一直是繁华的商业区的居民地。六朝时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宋代开始成为江南文化的中心。明清两代,尤其是明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沿河有多处原始村落遗址和大小市集100多处,沿途的自然风光旖旎动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是十里秦淮最繁华的地方。金粉楼台,鳞次栉比;画舫凌波,桨声灯影构成一幅如梦如幻的美景奇观。独立伫立在“秦淮画舫”之上,观桨声灯影中秦淮河的妩媚,听声声悦耳的江南丝竹,思绪漫飞,体味那种荡漾在无数文人心头的酸楚......让人产生更多的回味。

但是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方面带来了社会和经济的繁荣,为我们提供了更优越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可另一方面也造成严重的生态系统破坏,资源被过度利用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听妈妈说她小时候的暑假可以在清澈的小溪中游泳捉鱼,夜晚可以看到一闪一闪飞舞的萤火虫,欣赏空中壮观的银河,听着青蛙的蛙鸣入睡。而这些我一样也享受不到,游泳只能去游泳池,因为江河都被污染了,每次从长江大桥上经过时看见昏黄浑浊的长江水不禁为我们的母亲河感到伤心,天空经常是灰蒙蒙的,空气中总是弥漫着汽车尾气的呛人味儿,城市被钢筋水泥的建筑所包围,绿色离我们越来越远,野生动物我只能通过电视节目“动物世界”去了解。

欣慰的是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对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人们积极投身到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比如为了保护南京紫金山的中华虎凤蝶,《金陵晚报》开展了组织自愿者登山捡拾垃圾,达到让紫金山畅快呼吸的目的。现在这项活动已经有越来越多更多的南京人参与,并成为南京市的一张环保名片,幸运的被录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中。

环境保护,要从节约每一滴水,保护每一棵小草,捡拾起每一片废纸做起,让我们为建设“美丽的中国”的伟大目标而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初中生的美丽中国观后感2

今年暑假,在老师的推荐下我读了《美丽中国------勇做生态文明建设者》这本书。看完后让我感触很多,也让我明白,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从书中可以知道,在我们中国,原来有那么多山清水秀的风景现在已经面目全非了。蓝天白云被灰黑的雾霾所侵蚀;潺潺淙淙清澈的河流如今死水一滩,飘荡着恶臭扑鼻的垃圾;葱绿的山岗早已黄突突一片,半边山体还裸露着被泥石流冲刷后狰狞的伤疤;昔日广袤的农田现在只剩下干涸龟裂的土地;气候的反常,野生动物的不断灭绝…….这一切都让我看得触目惊心!听奶奶说过,在他们小时候,夜空中繁星点点,萤火虫在田间飞舞,不时的,蟋蟀还唱起了歌;白天里,鲜艳的蝴蝶翩翩起舞,鸟儿们啾啾地唱,蜻蜓高高低低地飞……啊!多么希望这些童话般的场景也能存在于我的生活中呀!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共同的家园里,也许我们的每一次不经意的举动都会影响到我们的环境,就拿小木筷和一次性饭盒来说,从1998年以来生产的一次性木筷就损耗高达500立方米的森林!照这样发展下去,对于森林覆盖率只有13%的中国,不出30年,森林就会被我们“吃掉”!森林一消失,雾霾、沙尘暴、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等这些自然灾害必将肆虐横行;再说饭盒,它是由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埋在土里100年都不会腐烂分解,并且焚烧时还会散发出有害气体直接污染环境,其产生的二恶英等等致癌性极强,能够引起严重的疾病!仅仅这两样就有这么大的危害,还有现在一些工厂企业废水废气的污染,汽车尾气的排放,废旧电池等不可回收垃圾的乱扔……这一切想想都让人心惊肉跳,我们的家园怎么经得起这样的破坏和折腾啊!如果想回到原来那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环境就要靠我们现在的努力!其实从身边小事来看,节约用水,不浪费粮食,不随地乱扔垃圾,不用一次性餐具,出门尽量绿色出行……这些都是我们力所能及可以做到的。就像《古今贤文---环保篇》中所说的,功在当代,造福子孙。我们现在努力改善,相信那些美好的日子也会重回我们的身边!

地球是我家,保护环境靠大家。人类如果想要好好地生存下去,就必须依附于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从现在起行动起来,从点滴做起,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勇做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共创美好家园。

初中生的美丽中国观后感3

中国——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家园,我们都应该热爱她。

放眼当今,现实却不禁令人痛心:城市的生活很现代化、很先进,人们无论是吃住行几乎样样都明显优于农村。民以食为天,只有吃得健康,身材才会强壮,这个道理很简单。然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报道一下什么地沟油、老酸奶、死猪肉、毒奶粉等等,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人要毒害自己的同胞呢?如果将这些智慧用在造福人类上那该多好呀!

爷爷住在农村,每到周末爸爸妈妈都会带我去看望他们。我总是特别开心,因为那儿的环境很美,尤其是这个季节,大麦成熟了,一阵风吹来麦浪美如画。爸爸回忆并感慨小时候他童年快乐的时光,说:“天空一碧如洗、瓦蓝瓦蓝,像巨大的蓝宝石;门前小河水清澈见底,鱼儿自由自在把头升出水面呼吸新鲜空气;鸭子在宽大的荷叶间游来游去,觅食玩耍。我和小伙伴们一放暑假都结伴到小河里捞鱼捉虾、游泳嬉戏,直到傍晚夕阳西下……”突然,他抚摸我的头,神情黯然地说:“现在再看看远处化工厂冒出的浓烟,排向河里的污水……”说完,爸爸叹了口气,陷入了沉思。是啊,不久前听爷爷说过,每到刮东南风时,那化工厂排放的浓烟夹杂在空气里,闻得头昏昏的。我不禁担忧,拉着爷爷粗糙的大手央求他:“爷爷,您和奶奶搬到城里和我们一起住,好不好?不闻那有毒的空气了。”爷爷把我抱在怀里说,“孩子,爷爷知道你爱我们,可城里的一切就那么好吗!”我也陷入了沉思……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但如果没有健康的食品,美好的环境,我们怎么能茁壮成长呢?庆幸的是我们还有一片成长的乐园——校园和家庭。校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让校园变得更加美丽,我想应该是每一位同学的心愿吧。校园之美不光是风景优美,同学们的文明礼仪,言谈举止更为重要。让我们在美丽的校园里,发现美、热爱美、创造美。中国是个大家庭,家庭给我带来的快乐是无与伦比的。家里有亲爱的爸爸妈妈,有我喜爱的房间,阳台上有我种的长寿花。每天放学后我便会背着书包迫不及待地朝家奔去,因为无论在外面发生了什么不愉快不开心的事情,只要踏进家门,我就会觉得无比轻松、自在。我爱我家,爱我家的一草一木,更爱家里的每一个成员。

我们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建设者,要想让自己的家园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我们得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身体力行、坚持不懈,才能实现我们美丽中国的梦想,向世界展示一个美丽的中国。

初中生的美丽中国观后感4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题记

在很小的时候就听大人们说,我们是祖国的花朵;长大后,老师说,我们是祖国的栋梁。而现在,身处00后的我们,是幸福的一代,却挂着许多不雅的代名词:自私、不坚强、娇气、顽皮、身在福中不知福……很多很多的话语,压得我们喘不过气。而我们唯一懂得的是:我们很爱自己的祖国,我们为自己的祖国而感到骄傲!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茫茫大海,是中国广阔的胸怀;巍巍长城,是她坚强的脊梁;滔滔黄河,是她奔腾的血液;青藏高原,是她刚硬的臂膀……神奇的大自然也偏爱她——中国这块宝地,给予了她数不尽的名山胜水、奇峰异洞,造就了令人惊叹的流泉飞瀑、森林草原……

与其他三大古文明相比,中华文明的起源不能算是最早的,但中华文明是从未中断过的文明,它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然而,每当看着战争片,看着中国被外国欺负,签下一个个不平等的条约,我的胸腔中充满了愤怒和憎恨,痛恨那些不为自己国家着想、而为那些外国人卖命的走狗,出卖自己国家的汉奸。然而,在这艰难的时刻,也有一些爱国人士为了自己的国家而牺牲了,例如敢于为人民讲话的闻一多,为乡亲们牺牲的王二小,领导中国人站立的李大钊……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1945年,一个伟大的日子,中国人赶走了侵略者,但中国又发起了内战,国共间的矛盾升温,政府一边假意和谈一边积极抢占地盘,准备再次发动战争。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中国历史从此翻开新的篇章。

现在,中国“站”起来了,人们逐渐走向了幸福生活——小康生活。可是,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却有着严重的环境污染。人们大量地砍伐树木,往河流里排放污水等等。这些不仅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还会影响到地球上其他生物的生活,导致它们濒临灭绝。

朋友,觉醒吧!忏悔吧!有欲害花者,无仁;无欲护花者,无爱。建设美丽中国,就要从小事做起。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让我们携起手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做起,让中国真正变成一个美丽、和谐的国家吧!中国,因自然而美丽;美丽中国,因我们而美丽。有希望才有行动,有行动才有现实,然我们行动起来吧!

初中生的美丽中国观后感5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美丽中国》,这本书分为4个部分:生命之命的家园,哭泣的地球,守望美好呼唤绿色文明。

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勇敢追求梦想的名族,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祖国人民越来越富裕,生活走向小康,这一切都离不开保家卫国的解放军叔叔,维护着祖国的和平,离不开兢兢业业的工人叔叔、阿姨,我们才有衣穿,有房住,离不开付出汗水的农民伯伯,是他们的双手让我们才有饭吃,离不开辛勤教育我们的老师,是他们细心呵护祖国的花朵,为祖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有了他们才有我们今天的生活,美丽的中国,有你们还有我。

《美丽的中国》这部中英合作的自然人文风光历史,我看到了许多神奇美丽的自然景观,从这本书中,我知道了生命是孕育的奇迹,世界因多样的生命而变得生机勃勃,形形色色的动物有各式各样的生活方式,还有很多我从没有去过的地方和人文知识,面对如此地大物博的中国,面对如此众多我没有听过的精彩故事。瞬间,我有一种强烈的自卑感油然而生,反发现自己是如此的渺小,我生长在这个美丽的国家,却对这个国家的本来面貌了解那么一点点。中国是巨大的,中国也是美丽的,如何反映巨大中国的美丽,确实是一个难题,至少对我们中国人来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们总喜欢宏大叙事,而西方人则喜欢从细微的地方入手。

在城市生活久了,偶尔真应该回归到大自然中找回最初的梦想,感受最原始的自己,守护自己内心的一片美丽景象。我们美丽的祖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它们都有自己的风采,感受少数民族的虔诚与纯洁,它们有许多的风俗,几千年来一直流传到现在,傣族人自称为水乡之人,其实,有时候也挺羡慕他们的,有着自己信仰的快乐,开心的泼水节,简单的生活很幸福。一直以来我们就像一颗小草,小的时候是因为小草有了阳光、雨水和土壤就能茁壮成长,我们也是,现在也是,只不过是多了一双拔草的手,社会没有变,是我们在变。很多事情原本不复杂是我们给它赋予了繁琐,很多时候,我们我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就像熊猫喜欢吃竹子一样。

生命是脆弱和短暂的,但是是上帝给予了我们脆弱和短暂的生命掌控权。人生在世,一切的生命活动都是由自己来把握的,正因为是这样,我们应该笑对人生,认真的对待每一天,让身心回归大自然。

地球只有一个,中国是我们生存依赖的家,为了我们美丽的家,我们应该去爱护它,珍惜它,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美丽不仅仅是用眼睛看到的,是要用心去体会的,用你的心去感受。我们的前辈已经付出了如此多的努力,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他们的精神传递下去呢?相信,中国的美丽会深深地感染到你的。

初中生的美丽中国观后感

第二篇:美丽中国观后感

《美丽中国》观后感

202_ 物理学院 四班 111120178杨炎彬

说真的,《美丽中国》给人的绝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淘洗。对于纪录片,贯彻的宗旨就是客观,客观是纪录片的本质。《美丽中国》创作者富有理性与关怀,执著追求真相与探索心灵,并且能够开启这一项打动世人内心的工程。

《美丽中国》中充满了太多看似简单而被我们忽视了的事物。一部好纪录片不在于把一个事物诠释得多么全面,挖掘得多深,而在于如何把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深入浅出地表现出来。

《美丽中国》是成熟的记录片,它是用镜头说话的,而激发了纪录片探索与发现的乐趣。《美丽中国》远离现代城市的浮华,把镜头瞄准了自然中的生物与沿袭了几千年传统生活的人们,表现出中国历史长河中根深蒂固的和谐淳朴与天人合一的观念。这个定位是十分准确且适时的,因为在现代都市的快生活中,中国的古典特质已经日渐湮灭了。

很多事物是我第一次得以如此近距离观赏,有时候真的内心在疑问,这真的是中国嘛?看到在巨大的洞穴中的小学校,既有同情也有羡慕。西藏几千年的对自然的敬畏,保护了当地原始的自然生态。那里的人们贴靠着大地,向着朝圣路,他们一心向善,信仰今生保护关爱这片圣洁之土与万物,定会有美好的来生。而如今我们大部分人类生活在物欲横流、人心冷漠的城市,没有想到中国很多地方,人与自然还是那么融洽,他们可能在世俗眼中是穷苦贫乏的,但事实是这些人的心灵才更为澄澈与充实。

镜头展现了奇趣的动物与绝伦的景色后总会加上诸如此类的解说:此物种已经濒临灭绝,此环境带已经严重缩减。这沉重的事实令我不禁生出无限忧心

纪录片目的是记录,更是留给大众以思考。

中国面临的不止是环境危机、还有文化危机,我很难想出代表现代中国的符号是什么?看吧,外国人没有把镜头对准拔地而起的高楼,真正的中国不在大都市,而是在小巷胡同、竹林深处,在香格里拉,在楼兰。民族的信仰就在那些与自然生活了上千年依依不舍的村民心中。他们会坚守到最后一刻,只为那圣洁的天地。

喜马拉雅的巍峨山峦孕育了世界上一半人口,是众多文明的源头,几千年繁衍不息。然而再过30年,80%的冰川将不复存在,领略了神圣的恢宏之余更多的是对人类自我糟蹋,导致古老文明危在旦夕的震撼。

有时候常常面对匪夷所思的镜头就想人家是怎么拍的,为什么可以在雪山高峰之间平稳地穿梭,拍一年四季的变化得经历如何漫长的等待。一部优秀纪录片最为重要的是创作的精神,团队意识,敢于冒险又耐得住寂寞。

《美丽中国》关注了自然与人生存的大命题。更多了种人文关怀,对古老的风土人情进行了深入地了解。人与自然的不断疏离违背了宇宙的规律,纪录片重新唤起了人们对自身环境的审视。自然不会毁灭,即便人类灭绝,天也照蓝,归根结底,人类毁灭的只是自己。从香格里拉到丝绸之路,从蒙古草原到喜马拉雅,从大兴安岭到热带海洋,整个系列看下来,我更加了解了自己居住的土地,以及土地上几千年的人与生物。

我看到了一个真正的中国,一个原味的中国,一片数个世纪以来传送着的土地。

第三篇:《美丽中国》观后感

《美丽中国》观后感

暑假我观看了纪录片《美丽中国》,随着翩翩起舞的丹顶鹤在金色的阳光下欢快鸣叫的声音,纪录片开始了,看到诗情画意的湖泊,听到豪放庄严的背景音乐,我立刻被这纪录片吸引了。看完后,我非常震撼,《美丽中国》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记录片!

《美丽中国》这部六集大型纪录片,从各个角度反映了我们国家的魅力。我发现我们的祖国是如此美丽,有广袤富饶的田野,纵横交错的河川,辽阔无垠的草原,人迹罕至的沙漠,雄伟壮丽的雪山,波澜壮阔的海洋……

《美丽中国》带着我观赏了散落在我国各地的奇丽风光。我随着镜头,沿着长江,看到喀斯特地貌造就的奇石怪林,探访了峭壁深洞的神话世界。我认识了身体半透明的洞穴鱼,它们悠游于漆黑的溶洞湖底。长江滋养出了富庶的鱼米之乡,最让我惊奇的是燕子、鸬鹚与水乡居民结下的不解之缘。我最喜欢的动物是云南机灵可爱的黑叶猴。云南有着雪山竹海,里面住着憨态可掬的小熊猫,长相奇特的熊狸,啃食竹根的竹鼠和寄宿于竹筒中的竹蝙蝠,还有奇特的森林蟹和森林女巫——象芋花。

通过观看《美丽中国》,我欣赏了神秘辽远的青藏高原,这里居住着虔诚信佛的藏民。我看到了名贵药材——冬虫夏草,还有很多异兽珍禽——野牦牛、盘羊、藏羚羊……寺庙僧人喂养着藏马鸡,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我还看到风雪塞外赫哲族用传统方法破冰捕鱼,哈萨克族训金雕捕猎,维吾尔族养蚕织丝绸,动物与少数民族生活息息相关。沃土千里的中原则孕育了中华古老的传统文明和民族精神。

纪录片《美丽中国》让我更加了解了我们古老而神奇的祖国,为我们的祖国骄傲!中华民族文明源远流长,大自然赐予了我们国家丰富的自然资源,各型各色的传统生活方式与周围自然生态是关系密切的。虽然中国这片美丽的土地地大物博,但是面临着巨大的环保问题,人们没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很多稀有物种已经永远的消失。如果继续破坏自然生态,今天我们欣赏到的美丽中国,将不再美丽。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该保护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让中国永远充满魅力!

第四篇:美丽中国观后感

美丽中国观后感

09601115李飞鸿09商日3班

纪录片作为“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的电影电视艺术形式”,其手段在于对真实素材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其目的在于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但是,自然类纪录片因为较少有人的参与,缺少人与人之间一目了然的矛盾冲突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与社会类的纪录片相比,它更多地表现为单纯的猎奇与对真实镜头的捕捉,在思维品格上难以胜出。在纪录片创作中,创作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创作者在拍摄纪录片之前,先要对所表现的事物进行思考。任何一部纪录片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作者对艺术和生命的态度,纪实的品格上升为思维的品格,才能使创作进入审美的层次。

《美丽中国》从技巧、内容、精神上都是纪录片创作的典范,它生动、深刻地展示了自然类纪录片应该如何从纪实的品格上升到思维的品格,引发人们对人与大自然的重视审视与深刻反思。同时,作为普通观众,人们在欣赏自然类纪录片时,不能简单停留在一种表象的震撼上,应当怀有一种思维品格,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上来欣赏和思考自然类纪录片所展现的美丽的、震撼的视觉语言。

《美丽中国》这部投资达500万英镑(合计人民币7500万元)的纪录片延续了BBC狂野系列的概念,但却将视角扩展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BBC环球公司首席执行官史约翰

先生说:“我们很自豪地将这个宏伟的系列片介绍给世界各地的观众,所有镜头都是高清拍摄。”这里我选择了它的第二集,也就是拍云南的那集,告诉了我中国美丽的动植物和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片名也叫做《香格里拉》。

然而,不仅如此,纪录片《美丽中国》中更有一种陷于画面和音乐背后的、厚实的浓浓的情怀,一种博大警世的人文关怀流淌其中,它不仅给我一种视觉的震撼,更让我有了对自然的震撼与敬畏。

《美丽中国》中的人文精神。在整部纪录片中,没有清晰的人物对白,解说词只是展示性的,可以说主要是在用视觉语言和影像的力量展示着自然,更展示着不朽的人文主义精神,这些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

云南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使它能供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栖息,这就是选择那里的首要条件吧。按气候划分,既有热带、亚热带、温带的动物,也有寒带的动物。按植被类型划分,既有高山森林、草甸种类,又有河谷,平原种类,形成了寒温热带动物均有,动物种类南北东西交汇的奇特现象,被誉为“动植物王国”,这可是全世界都很有知名度的。

张家界深山溪水中的娃娃鱼,贵州山间的叶猴,茫茫雪山中被呼为“山中野老”的滇金丝猴,迁徙途中在鄱阳湖歇脚的浩荡鸟群,上海郊区寺庙中400余岁高龄的斑点龟,贵州岩洞中的蝙蝠。傍晚时分,古老爹倚在窗前,仰头远眺,看着遮天蔽日从

北方飞来的成群雨燕,计算着它们南来的日子,并以此盘算着插秧的日期。金腰燕飞来的第二天,各家各户就一同忙着把秧苗移到山间的梯田之中,而头上的雨燕也在忙着建筑新巢。

如此清晰逼真的视觉语言让我在体味生命力量的挣扎的同时,更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在这部纪录片中,所展示的动物、植物是与我们人类一样平等而珍贵的生命。在优美的摄像的引导下,渐渐走进了大自然的世界,逐渐用一颗平等的心态感受着自然中生命的起起伏伏。这部纪录片带给我们的不单单是美的享受,更融入了一种生命的整合:当我们知道在拍摄后的几周后400余岁高龄的斑点龟死了时会遗憾;在蛇岛上,当我们看到鸟儿逃脱蛇的攻击时会高兴„„影片中,往南迁徙的鸟儿在枝头歇息,透过画面观众看到伪装的腹蛇就附着在同一棵树的树枝上,且仿佛那腹蛇一张口就要吞下鸟儿了,内心就会焦急万分,担忧鸟儿能否躲过蛇的攻击。当看到有的鸟儿未能逃脱,只能成为腹蛇的食物时,令人感到无助和无奈,并感受到了生物链的冷酷与无情。这一切令观众的心随着自然生命而跳动。

介绍地理环境的时候不是像我以前看过的那样是用地图了,而是用地球,这个逼真啊,这部分的山脉拍的很大气,上面的水汽般的浮云又增加了动感,使原本不懂的景观“活”起来了,还有种仙境般的感觉。流云和水汽的镜头在片子中运用多次。

金丝猴出场前是飘着雪花的场景介绍,特写的树挂很精致,这在北方很常见,不知道云南那个地方怎么也有。金丝猴也拍的可爱,可以和法国人PK一下了,几个头部的特写,感觉猴子的表情好像很忧郁。“雪后的猴子就开始觅食了”,虽然解说是这样,但看画面总感觉是换了一个季节,至少也是雪都化没了。片中详细的介绍了其食物是那种半菌半植物的地衣,这片子中生物学知识充足,也是半科教性质的。

《美丽中国》中展现给观众的自然世界与每一个人所面对的并无不同:孤独、疲惫、不能支撑和致命伤害。《美丽中国》用它的镜头告诉人们:自然生物是我们的朋友,只不过与我们生活的方式、地点不一样。也许是社会生活太过复杂和疲惫,我们早就忘了其实所有的生物都是地球的主人,我们应该发现,这个地球不仅仅属于我们,还属于动物,属于更多的生灵。纪录片引导人们关注或者说重拾的,可能正是已被忽视掉的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感情、生物之间奇妙的感应和联系。如果每一个观众都在观后像珍惜自己一样善待动物,那么这就足以体现这部纪录片在现实中的价值和意义。理解爱护珍稀动物,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的意义,正是影片所要表达的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

第五篇:美丽中国观后感

《美丽中国》观后感

我是在我同学的电脑上找到这个纪录片的,当时同学想我推荐,我怀着不是很放心的心情去看,结果实在让我震惊了!因为这是我看过拍中国最美的纪录片!!它的英文名叫《Wild China》,中文官方译名最后被定为《美丽中国》。该片是由世界闻名的英国BBC自然历史制作小组和中央电视台影视制作主力——中视传媒——合作制作的一部关于中国野生动物和自然风光的系列记录片,也是BBC和中国电视台的首次合作。

《美丽中国》分为“富饶华南”、“彩云之南”、“青藏高原”、“长城以外”、“龙之疆域”、“喧闹海岸”6集。这部投资达500万英镑(合计人民币7500万元)的纪录片延续了BBC狂野系列的概念,但却将视角扩展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BBC环球公司首席执行官史约翰先生说:“我们很自豪地将这个宏伟的系列片介绍给世界各地的观众,所有镜头都是高清拍摄。”这里我选择了它的第二集,也就是拍云南的那集,告诉了我中国美丽的动植物和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片名也叫做《香格里拉》。

云南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使它能供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栖息,这就是选择那里的首要条件吧。按气候划分,既有热带、亚热带、温带的动物,也有寒带的动物。按植被类型划分,既有高山森林、草甸种类,又有河谷,平原种类,形成了寒温热带动物均有,动物种类南北东西交汇的奇特现象,被誉为“动植物王国”,这可是全世界都很有知名度的。

片子依次呈现出的分别是傣族的庆典仪式与节日,穿插剪辑的是一尊佛像与傣族女人们去取水,然后是一些同期声的打击乐,这里很欣赏的是对脚部给的特写,这种足部特写在片中有多处。接下来的剪辑有点快,有个剪辑是不知道是哪种鸟的眼睛切到了佛像的眼睛,这就让仪式内与外界联系到了一起,类似的还有剪辑进孔雀羽毛和大象的眼睛。紧接着用很轻快的打击乐带入到了一个欢快的泼水节的场面,那晶莹的水珠和欢乐的人们所构成的画面,人们尽情的泼水玩闹,加上那么轻快和优美的音乐,让人觉得舒心、愉快。其中有一个很特别的画面,一个解放军穿戴的人被人泼水而自己这是憨厚的傻傻的笑着,帽子上的国徽标志不由得使我想到这部片子是否还是有政治宣传色彩呢,毕竟这是全球播放的片子

啊,要有中国共产党的元素在里面。不过这样还是很隐晦的,潜移默化式的渗透容易使人接受。

介绍地理环境的时候不是像我以前看过的那样是用地图了,而是用地球,这个逼真啊,这部分的山脉拍的很大气,上面的水汽般的浮云又增加了动感,使原本不懂的景观“活”起来了,还有种仙境般的感觉。流云和水汽的镜头在片子中运用多次。

金丝猴出场前是飘着雪花的场景介绍,特写的树挂很精致,这在北方很常见,不知道云南那个地方怎么也有。金丝猴也拍的可爱,可以和法国人PK一下了,几个头部的特写,感觉猴子的表情好像很忧郁。“雪后的猴子就开始觅食了”,虽然解说是这样,但看画面总感觉是换了一个季节,至少也是雪都化没了。片中详细的介绍了其食物是那种半菌半植物的地衣,这片子中生物学知识充足,也是半科教性质的。

介绍中国红色熊猫的时候,还是很可爱的小动物,没有太出彩的地方。后面的一些植物的特写(集中在花朵上)还不错,比如那朵娇美的蓝色花,上面还有一只小昆虫在爬来爬去;白玉般的花朵和完整的蕊等,都很精致。中间接了一段关于植物猎人的历史资料与介绍(黑白),画面上是有差距的,可能是因为叙述线索的需要,才用的吧,虽是珍贵的史料,但不是很喜欢,与整体的感觉不太协调。

用绳索过怒江峡谷那部分让人感到了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连交通都是如此特别,配上音乐,感觉很心惊胆战,生拍绳索上的人会掉下去。看着纵横交错的绳索和绳上人的大无畏的神情,又不由得佩服当地人们的创造力和勇气。

杜鹃开花红艳艳,不过吸引人的是那里的小鸟,看着它们吸食花朵中的蜜,灵巧的动作。

音乐和画面给人一种悬念,那么下面出现的又会是那种动物呢?局部的拍摄让我误以为要出现什么庞然大物呢。这是红腹角雉,这一段很值得看,一只公的角雉以独特的偷窥方式去追求母角雉,像那种正反打的剪辑方式。看到公角雉鲜艳的肉垂一抖一抖的,还配以翅膀拍打发出的独特声音,这样的追求真的很好笑。剪辑很有技巧,故布疑阵般的制造悬念。

松动的土慢慢探出一个嘴巴、头、身体、尾巴,这就是两栖动物鳄鱼蝾螈。特写镜头里甚至可以看到它的鼻孔。同样的从泥土里钻出一种植物,竹子瞬间迅速成长,这是采用逐格摄影(或称延时摄影)用照相机拍摄完成的。场面不大,但拍出了一种震撼的效果,谁有会想到那小小的竹子竟是这样迅速的成长。

竹蝙蝠是一种很小,像蜜蜂那样大小的动物,它居住在竹子中空的洞穴里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动物。需要拍摄竹蝙蝠的洞穴生活,BBC的工作人员用自己制作的摄像头伸到狭窄的洞穴里,捕捉到了洞穴内蝙蝠生存的画面,那个自制摄像头,其实就是英国随处可见的家用夜视闭路系统作出来的。那里面一个小蝙蝠张嘴的镜头,让人们看到了它的口腔内部,牙齿和舌头都是清新可见的。

晚上拍摄飞翔的小蝙蝠的片段很是漂亮,应该是用红外拍的,拍出了小蝙蝠的质感,也在它们穿梭在洞口的时候看到它们的小嘴,小脑袋,甚至看清了它们的骨头和肉质。在竹林里飞翔的小蝙蝠和当时的静谧的音乐构成了那个安静的夜晚,竹蝙蝠们轻扇翅膀在翩翩起舞。这样的夜突然间出现了危机,那是一条蛇,意欲去吃小蝙蝠,一边是无所知的小蝙蝠,另一边是慢慢靠近的蛇,加上音乐的烘托,气氛很紧张。可是最总由于洞口太小,蛇没有得逞,只好爬走了,这里还有一个从洞口向外拍的蛇头的特写,真不知怎么拍的。“在拍摄竹蝠的时候,竹叶青(也就是那条蛇)就近在咫尺,吓得摄影师大气都不敢出。”看过这段材料,我才知道他们还是很危险的,应该还有一些我们所不知道的艰辛,纪录片人啊,很不容易。

以竹子为线讲述它与人的好处,再来就是动物——竹鼠。看着好好的竹子被拖到了地下,进而看到了主角,是嗅觉很好以竹子为食的动物。怎么拍的那么清晰,对我来说很是一个迷,只有看了才知道什么是不可思议。同样的,只看到树枝在动,不知道又被什么动物拉扯,这是就轮到野生亚洲大象出场了。看此片之前,我是不知道中国境内有大象。

下面还有那种独特的捕蜂方法,很有技巧,不过最后以人们掠夺了蜂窝,然后吃幼虫来结尾,还有那个人耍宝似的吃法,真的很气愤,难道我们要展示我们吃动物的残忍,这是中外合拍,虽然真实,但也不要以点带面,为啥不来个我们保护小动物的呢?

象芋开花这组镜头,里面的解说词解说了我们从画面看不到的味道,还有部分使用热感摄像机来拍摄,以冷色和暖色来表现花的温度在上升,表现这个森林女巫的与众不同的一面。她利用埋葬虫来授粉,你可以看到雄蕊释放黄金花粉,真是一种奇妙的植物。画面的精美与细致,这段就很有代表性。我看的版本不是最高的,听说高版本的画面是“无以伦比的美丽”。

后面还介绍了野生长臂猿,它们是音乐名手,有一只大约才一天的幼猴的画面,听说很珍贵,就是很难得的意思了,下来就是橡胶林的问题,这里就不多说了,我只是特别欣赏这里的画面的美丽。结尾部分大象又出来了,在看到游客们后离开了。看到那只在水里挣扎的小象,我突然想到了在《白色星球》里结尾的那只找不到可以支撑它上岸的厚冰的镜头,同样的手法,同样的主题,在这种数量稀少的物种身上透出的一种无奈。这段的解说也是佐证:山脉目前暂时还是一片绿意盎然,迷惑的单纯,苍穹之下也许有中国最丰饶的自然宝藏,脆弱而无与伦比,在云雾袅袅之下,一个动植物与人类紧密相连,错综复杂的世界。

整体来说,这部片子不论是从视角、摄影还是配乐,都是我看过关于中国的纪录片中最棒的!其中有些野生动物和风景的镜头从未在银幕上出现过。视角平和,基本做到了真实、客观和公正;摄影技术是顶级的,自不必再多说;总体感觉完全中国风,该磅礴的磅礴该精致的精致,与背景融合为一体。

中国竟然有这么多野生动物、这么多如此美丽的地方,有机会一定要去走走。这部片子的画面都可以和摄影作品媲美了,相信在全球放映之后,会有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美丽的中国。

希望大家都可以去看看,然后更加的爱我们的大好河山。明白了古人丧国时,看到大好河山是多么的痛苦。让我们爱护好我们可爱的祖国吧!

初中生的美丽中国观后感(精选合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