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观后感
立秋观后感
编辑:梦回江南 识别码:77-908769 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2-13 15:20:20 来源:网络

第一篇:立秋观后感

《立秋》观后感

开始看到话剧名字听到开场音乐时,就感觉到即将上演的是一个悲剧。看完《立秋》,心里沉甸甸的,说不出的感动与震撼。尤其是贯穿始终的“天地生人,生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在一日当尽一日之勤 勤奋 敬业 谨慎 诚信”使我不能忘怀。

《立秋》演绎的是晋商题材,讲述的是曾经辉煌的丰徳票号在民国初期时局动荡国运衰微时,遭受到外国现代银行业的严重威胁,生死存亡最终由盛转衰。一方面介绍话剧主人公马洪翰面对客户挤兑、天津分号被烧、大批国内外借款不能收回的困境,他严守祖训,独撑危局,誓为丰德护碑守门。而副总经理许凌翔则主张革新,顺应潮流,抓住机遇,将丰德票号融入现代银行。“票号派”和“银行派”在两个情同手足的兄弟中产生,引起一场纷争。另一方面介绍马洪翰之子不喜欢经商,放弃继承祖业追随戏班从艺,父子二人近在咫尺却形同陌路。对于出资送去留学的未婚女婿,回国后不仅成为国家银行的筹备人员,还带回来留洋女友。而在绣楼上苦等昌仁六年的瑶琴深受打击最终离家去上海读书。豪门恩怨,爱恨情仇,彷徨徘徊,生死关头,一对对矛盾将故事情节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最终马母将马家13代积攒下来的黄金用于兑换各户银票,保住了马家多年以来的的信誉,而马家也从此走向了衰落。

看完话剧收获颇多,一是诚信,剧中马家始终讲究诚信即使走向衰败也保住丰德票号的招牌,尤其是贯穿始终的“天地生人,生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在一日当尽一日之勤 勤奋 敬业 谨慎 诚信”,这对现如今物欲纵横,道德沦丧的社会无疑不是一种警醒。当年晋商就是执著着这样的信仰,才完成了“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伟业,不守诚信面临的终将是衰落,三鹿奶粉便是实例。二是与时俱进,时代是不断发展的,我们要不断地顺应潮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能固步自封,剧中马洪翰说他方方面面都做到了,问天问地问古问今问自己,一直问他究竟输在了哪里,其实不是他愚笨也不是他不勤奋而是他输给了时代。他偏重“护碑守门”的思想却不会抓住机遇,与时俱进,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这是那个时代人的局限,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哀。三是抉择,剧中用江涛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们都是戏中人”。他放弃继承祖业选择自己钟爱的戏曲,在利益与人性中选择了人性,选择了内心深处的灵魂,而换成我们又会做出怎样的抉择,是否会听内心深处的渴望。四是珍惜和平,动荡的年代对每一个人都是灾难,而稳定的生活环境才利于我们的发展,才有可能实现我们的梦想。

带着勤奋、敬业、谨慎、诚信开始奋斗,将其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

第二篇:爱国、勤奋——话剧《立秋》观后感

爱国、勤奋——话剧《立秋》观后感

4月20日晚,有幸观看了经典话剧《立秋》,贯穿全剧的“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以及处于历史漩涡、时代变革、局势动荡的那些先辈所做所想,令我看完话剧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话剧的思想令我受益终生。由山西省话剧院创作的大型历史话剧《立秋》,主题鲜明,立意深刻,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舞台剧。该剧讲述了曾经辉煌一时的丰德票号,在民国初年时局动荡、国运衰微的形势下,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最终由盛而衰的故事,揭示了晋商衰败的重要原因及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启人思索,促人反思,催人奋进,具有很强的思想性。

话剧主人公、丰德票号总经理、马家大院掌门人马洪翰唯一的儿子不愿意继承祖业经营票号,随戏班唱戏一去不复返。他送去西洋留学,准备将来助自己一臂之力的未婚女婿———许凌翔之子许昌仁,学成回国时却带着留学女友,并且摇身一变成了国家银行的筹备人员。他钟爱的女儿遵循祖制在绣楼上独守了六年,遭遇情变打击痛不欲生,最后悄悄离家出走赴上海求学,历史悲剧自然也造成生活其中人们的人生悲剧。故事以两条线交叉并进展开,一条是发展事业与家族该如何应对时代的变革;另一条是几代人不同的生活与命运之间错综复杂的感情。由此产生一对对矛盾,而一对对矛盾又将故事情节推上一个个高潮。最后面对全国的挤兑风潮,马母深明大义,毅然将马家13代积攒下来的“家底”(数十万两黄金)用于兑换全国客户的银票,马家也由此走向衰落,但保住了马家百年积攒下的信誉。

当天晚上的演出非常成功,每一小场结束,观众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在全剧终演员逐一谢幕的时候,剧院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我想除了演员们出色的演技,更多的,还是大家联想到了更多的东西,比如爱国、比如敬业……

我认为此话剧应有三点收获,第一点,那就是该话剧贯穿于全剧的一句话“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勤奋、敬业、谨慎、诚信。”,这在道德沦丧、民风不古的现代社会有着积极的指导和警醒的作用,当年晋商就是执著着这样的信仰,才完成了“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伟业,完成此业无他,唯有诚信、敬业耳;第二点,那就是我们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解决问题,“变则通”,晋商的祖辈就是靠着走西口推独轮车来完成原始积累的,后来他们通过贩茶、贩丝走上钱庄的道路,也无一不是“与时俱进”而发扬光大、大展宏图的,作为他们的后人,没有领会祖先经商之精髓,用“科学的发展观”不断调整经营方式、策略,偏重于“守碑护门”的思想,导致最后走向衰亡,这是那个时代的人局限所在,也是一种时代的悲哀。试想,如果当年山西票号改制银行成功,那我们的银行根基和实力岂不是远远超过了欧美么?历史或许将重新改写;第三点,这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珍惜我们的和平年代,爱护我们的国家。民国初年、时局动荡,城头变换大王旗,在那样一个充满了未知数的时代,良性经营几乎只是个梦想,国运衰微,外国列强在中国盘剥,我们的民族工业、人民财产都受到了前所未有压榨,试想在那个年代你能悠闲的享受车生活么?不能!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更加爱护我们的国家。或许有人认为**的领导不好,想要去推翻他,但是你要知道,一旦我们的政权被颠覆,美国、法国、日本那些居心叵测的国家将以民主解放的名义,让我们的国家四分五裂,我们又将成为列强待宰的羔羊。

“敬业、谨慎、勤奋、诚信”再加“爱国”我与诸君共勉!

第三篇:立秋

立秋(autumn begins)

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8月7、8或9日。我国以立秋为秋季的开始。

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气候学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以下的始日作为秋季开始,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各地实际,但与黄河中下游立秋日期相差较大。立秋以后,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url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秋的意思是暑去凉来,秋天开始。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其实,按气候学划分季节的标准,下半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降至22℃以下为秋季的开始,除长年皆冬和春秋相连无夏区外,我国很少有在“立秋”就进入秋季的地区。

秋来最早的黑龙江和新疆北部地区也要到8月中旬入秋,一般年份里,首都北京9月初开始秋风送爽,秦淮一带秋天从9月中旬开始,10月初秋风吹至浙江丽水、江西南昌、湖南衡阳一线,1月上中旬秋的信息才到达雷州半岛,而当秋的脚步到达“天涯海角”的海南崖县时己快到新年元旦了。“秋后一伏热死人”,立秋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中稻开花结实,单晚圆秆,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甘薯薯块迅速膨大,对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此期受旱会给农作物最终收成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所以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之说。双晚生长在气温由高到低的环境里,必须抓紧当前温度较高的有利时机,追肥耘田,加强管理。当前也是棉花保伏桃、抓秋桃的重要时期,“棉花立了秋,高矮一齐揪”,除对长势较差的田块补施一次速效肥外,打顶、整枝、去老叶、抹赘芽等要及时跟上,以减少烂铃、落铃,促进正常成熟吐絮。茶园秋耕要尽快进行,农谚说:“七挖金,八挖银”,秋挖可以消灭杂草,疏松土壤,提高保水蓄水能力,若再结合施肥,可使秋梢长得更好。立秋前后,华北地区的大白菜要抓紧播种,以保证在低温来临前有足够的热量条件,争取高产优质。播种过迟,生长期缩短,菜棵生长小且包心不坚实。立秋时节也是多种作物病虫集中危害的时期,如水稻三化螟、稻纵卷叶蟆、稻飞虱、棉铃虫和玉米螟等,要加强预测预报和防治。北方的冬小麦播种也即将开始,应及早做好整地、施肥等准备工作。

第四篇:爱国、勤奋——话剧《立秋》观后感

爱国、勤奋——话剧《立秋》观后感 有幸观看了经典话剧《立秋》,贯穿全剧的“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以及处于历史漩涡、时代变革、局势动荡的那些先辈所做所想,令我看完话剧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话剧的思想令我受益终生。

由山西省话剧院创作的大型历史话剧《立秋》,主题鲜明,立意深刻,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舞台剧。该剧揭示了晋商衰败的重要原因及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启人思索,促人反思,催人奋进,具有很强的思想性。

我认为此话剧应有三点收获,第一点,那就是该话剧贯穿于全剧的一句话“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 勤奋、敬业、谨慎、诚信。这在道德沦丧、民风不古的现代社会有着积极的指导和警醒的作用,当年晋商就是执著着这样的信仰,才完成了“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伟业,完成此业无他,唯有诚信、敬业耳;第二点,那就是我们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解决问题“变则通”,晋商的祖辈就是靠着走西口推独轮车来完成原始积累的,后来他们通过贩茶、贩丝走上钱庄的道路,也无一不是“与时俱进”而发扬光大、大展宏图的,作为他们的后人,没有领会祖先经商之精髓,用“科学的发展观”不断调整经营方式、策略,偏重于“守碑护门”的思想,导致最后走向衰亡,这是那个时代的人局限所在,也是一种时代的悲哀。试想,如果当年山西票号改制银行成功,那我们的银行根基和实力岂不是远远超过了欧美么?历史或许将重新改写;第三点,这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珍惜我们的和平年代,爱护我们的国家。民国初年、时局动荡,城头变换大王旗,在那样一个充满了未知数的时代,良性经营几乎只是个梦想,国运衰微,外国列强在中国盘剥,我们的民族工业、人民财产都受到了前所未有压榨,试想在那个年代你能悠闲的享受车生活么?不能!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更加爱护我们的国家。或许有人认为**的领导不好,想要去推翻他,但是你要知道,一旦我们的政权被颠覆,美国、法国、日本那些居心叵测的国家将以民主解放的名义,让我们的国家四分五裂,我们又将成为列强待宰的羔羊。

“敬业、谨慎、勤奋、诚信”再加“爱国”我与诸君共勉!

第五篇:立秋感想

立秋感想

今年的立秋恰缝周末。旧日俗语,立了秋,天气便凉了,秋天也就到了。

夜晚,独自从乡下返回。一路上车少人稀,窗外微风频送,天上月上云收,确有点秋的味道。我打开收音机,里面正播放着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背景音乐是我十分熟悉的班得瑞音乐《小美人鱼》钢琴曲。顿时,心情便变得十分柔婉惬意起来。几欲停车,想让自己

彻底沉醉一把。

当经过院子里那个种满荷花的小池塘时,再也忍不住,不管不顾地走下车来。望着那高高低低铺了一池绿的荷,在如华的月色下,那一朵朵象牙白的荷花特别抢眼。就如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市花一样,在我,是将荷花当成自己心中的花来看的。每次见到荷花,就有一种我就是荷花,荷花就是我一样的感觉滋生!

虽然世人喜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形容荷花,但我,并不是因此而喜欢它。

最早,是受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诱惑。曾经幻想着被心爱的人牵了小手,在月下听蝉鸣蛙叫,将悄悄话说与莲花莲叶莲子听。我亦披一件手工编织的坎肩,小鸟依人地偎在心上人的身旁,在洒满斑驳树影的荷塘边款款而行……

后来,在读苏轼的诗词时,看到他曾为好友刘文景写过一首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就因了自己在玩网游传奇时ID名叫“残荷”,那会子看到“荷尽”,便忆起了传奇。也算是“残荷”情结在作怪,一时兴起,便有了自己的网名“秦雨芥”(与擎雨盖谐音)。

在重读《红楼梦》时,又看到一个难以忘怀的场景:那日,众人游至荇叶渚,宝玉眼见得满池残荷,不禁想要找人把这甚是煞风景的残荷拔掉,偏是黛玉不肯:“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为了这林妹妹着想,便留下了这荷。当时想着,宝玉一心为黛玉的那颗心该是钻石般坚贞通透吧?

立秋之夜,独守荷旁,或曰与荷相守,闻着它的幽香,静听蝉鸣蛙叫,在不知不觉中,我便与荷窃窃私语起来。忽然便觉得人生有点像荷花,待到花谢子实时,便是红颜老死时。忽又想,当初佛祖一出生便立于莲花之上,出悟成道后,绕树而行,也是一步一莲花,观世音菩萨则更是处处与莲为伴。可见,如果一个人总保持着善良、愉悦、宁静、宽容、感恩的向佛之心,必能步步生莲。

抬头望,皓月当空。想起了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此时,明月装饰了我的车窗,我又装饰了谁的梦呢?

立秋观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