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基层减负心得体会座谈发言
为基层减负心得 体会座谈发言
近年来,中央和省委先后出台一系列为基层减负的实招硬招,基层干部获得感持续提升。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为基层减负无法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具体而言,要做到“三多三少”。
为基层减负,要多一些“担当”,少一些“甩锅”。有的单位甘当“二传手”,热衷于搞“来文转发”,造成“上下一般粗”,最后也因“水土不服”而落空。有的部门眼里只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一心守着政策的“摊”,最后却断了发展的“路”。有的领导缺乏担当精神,把下级当“随从”使唤,动不动就要下面统数据、写材料、作汇报,甚至是“开口要、闭口到”。比如,有的部门把简政放权事项“一放了之”,直接将“包袱”甩给下面,任由权力“自由落体”,变相增加基层负担。我们要深入落实《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重点整治“责任往下推、板子往下打”的歪风,真正让有为者有位、实干者实惠。
为基层减负,要多一些“干货”,少一些“变种”。有的地方和部门热衷于耍“小聪明”,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表面文章。比如,发文少了,工作提示多了;开会少了,电话通知多了;
督查少了,专题调研多了;考核少了,调度排位多了等等。一些会议“省里开完市里开、市里开完县里开”“水分多、干货少”,让基层干部“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有的部门把开会发文、材料好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基层只能硬着头皮在会议记录和材料上下功夫、花心思。这些都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变种”“变脸”,成为基层干部的“堵点”“累点”。推动基层减负,必须出台实打实的“干货”政策、采取硬碰硬的整治行动,对“顽疾”下猛药、向“重病”开良方,不让折腾基层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变种”的机会、“隐身”的土壤。
为基层减负,要多一些“实绩”,少一些“痕迹”。有的领导干部求稳怕乱的思想包袱比较重,一味地要求所有工作有痕印证、有迹可查;有的监督检查不深不细,只看资料不到现场、只重痕迹不重实绩,凡事求痕、单纯看痕;有的考核评比软指标多、硬指标少,一味要求填表格、报材料,等等。从“叶落无声、雁过无痕”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痕迹管理已成为考核成绩的常用抓手、验收成果的重要途径。然而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当其推行失度,逐渐异化成“痕迹主义”,那就变了味道、失了初衷。泰戈尔有诗云:“天空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为基层减负,要坚持实事求是,深入实地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问一问,大
力彰显立得住的“实绩”,坚决祛除不必要的“留痕”,让基层干部抽出身来干实事、解难题。
总之,为基层减负只有进行时,给干部赋能永远在路上。我们要以动真碰硬、抓铁有痕的精神,将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行到底,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贡献力量。
第二篇:为基层减负心得体会
【篇一】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5+2”“白加黑”,基层党员干部往往因为各种原因,大部分时间处在工作中。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
一石激起千层浪,《通知》的发出,瞬间在网上引起热议,反响强烈,更有干部开玩笑基层减负的春天来了。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十分明白,现实中的文山会海、应付检查、台账报表早就让基层干部深陷苦中,抽不开身子为百姓服务,而且近些年,工作留痕迹的工作要求,更是形式主义的缩影,很多工作,就是为留痕迹做的。《人民日报》一篇报道中称,一名乡镇工作者,一年开了280多场会,而且不少会是重复开,为了开而开。中央出台一个文件、部署一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开到县一级,接下来省、市、县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又要再同一主题再开4次。国家的政策需要落实,但基层机构人力有限,精力有限,如果文山会海,应付检查,处处留痕,哪里还有时间去抓落实,去真抓实干。这样长此以往,就会助长“假大空”“虚落实”。这也成为各项改革措施的拦路者。
无论是对基层治理还是对各级干部的评价,都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准,经济是不是发展了,环境是不是变好了,收入是不是增加了,幸福感是不是提升了,要多听老百姓的声音,让百姓来评价工作。对于文山会海,都可以多运用互联网,多媒体形式,减少开会和发文数量,今年国务院及其部门坚决把文件减少三分之一以上。各级政府也要深刻领会,反对一切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把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应付检查、台账报表中脱离出来,增加服务居民质量,增加工作效率。文山会海的大浪中,谁会游泳,谁不会游泳是看不出来的,浪潮褪去,那些“玩虚”的就会显露出来,给他们挪挪窝,让更有担当的人,更有能力的人,更勇于作为的人能在岗位上拥有一席之地。
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篇二】
对待工作不求实效、花拳绣腿,“兵马”未动,“材料”先行,把说的当作做的,把规划当作现实,把思路当成绩;
对待调研搞形式、走过场,到基层指示的多,虚心求教的少,走秀式调研多,深入研究少;
搞工程、上项目,以领导的喜好和判断为标准,一味求大求全,热衷树“形象工程”建“样板间”;
会议泛滥成灾,开会套路、流程和模式盛行,空对空、虚对虚谈方案,讲成绩连篇累牍,说问题轻描淡写;
写文件照搬照抄,出台制度规定“依葫芦画瓢”,内容不是来自调查研究,而是抄袭拼凑……凡此种种,都是形式主义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在全国上下勠力同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对少数干部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形式主义决不能掉以轻心。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2019年为“基层减负年”,聚焦“四个着力”,从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思想教育、整治文山会海、改变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现象、完善问责制度和激励关怀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务实管用的举措。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及今年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时也强调:“各级政府要坚决反对和整治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干部从文山会海、迎评迎检、材料报表中解脱出来,把精力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
形式主义是“四风”之首,那些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的干部不可能是好干部,他们的心中,人民二字一定是模糊的。纠正“四风”构成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主要内容。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
此次中办印发的通知将2019年明确为“基层减负年”,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心系基层、关爱干部的深厚情怀。基层干部处在改革发展稳定的一线,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前沿,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广大群众,常年奔波,忘我工作,是推动各项方针政策落地的重要力量,更是加强基层工作的关键因素。对基层干部,我们要高度重视,真挚关心,让他们在事业上有干劲有奔头,在生活上受帮助被爱护。唯有如此,方能充分调动基层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
【篇三】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为基层减负,减的是什么?如何才能真正的减?
一、减什么,减的是文山会海
以往三天两头就是开会,不是在开会的路上就是前往开会的途中。稍微偏远的乡镇去区里开会,一天就在这样来回奔波中过去了。同时乡镇既是“受害者”又是“加害者”。例如一个乡村农户危旧房数据填报,今天报上来,明天就换个表头让你又报。村里无语,镇里无奈。坐在办公室里改改数据,不去调查、不去走访。怎么会有发言权。《通知》明确要求地方和部门“发扬‘短实新’文风,坚决压缩篇幅,防止穿靴戴帽、冗长空洞”和“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从上至下态度鲜明的向文山会海反弹回潮问题“亮剑”。现在多个会集中开一个,不再追求长篇大论,节约了时间,更让干部们为老百姓办事留出了较大的余地,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真正让老百姓感受到,看得到我们正干事,干实事。
二、怎么减,上下齐心同发力
基层工作忙,重复忙的部分原因在于,上层一些政策不接地气,形式大于内容,没有从基层实际角度思考问题。在政策和制度的出台时,要了解基层情况,针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布局谋划,既要有政策指导解释,又能有解决方案参考。政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执行过程中才不会让下面摸不着头脑,一头雾水。中层是“顶层”和“基层”的连结枢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基层要“减负”,市区一级作为中层要当好连接枢纽。传达上级政策,要理解到位,抓重点,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解读,不盲目扩大工作范围,不增添工作量,把上级政策精髓传递给基层,控制过程、考量结果,确保政策落地开花结果。在基层,重复劳动是任务多的一个原因。干一项工作,一开始如果干得不彻底、不到位,遇到检查考核,就开始当“修补匠”,修修补补,浪费时间、浪费精力。作为基层干部自身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每一项工作都认真扎实做到位,每一项数据都来自实地调研、每一个报表都真实可靠,每一个情况都吃透摸准,认真做到后工作量自然会越来越少,负担越来越轻。
【篇四】
近日,中办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下简称《通知》),精准切中基层长期以来存在的突出“痛点”“累点”,为饱受形式主义困扰的基层干部送来“及时雨”。《通知》鲜明树立了为基层松绑减负、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的实干导向,将促使更多基层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谋改革、抓落实、促发展上。
近些年,随着脱贫攻坚、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基层工作越来越多、任务越来越重、标准越来越高,一些基层干部为此“白加黑”“5+2”地忙碌。在基层,一些基层干部深陷各种表格、考核、各种指标的文件中,被应接不暇的文山会海占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层层加码让基层不堪重负、干部身心俱疲。“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很多形式主义问题,占用基层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这种状况必须改变!要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从提供材料的忙乱中解放出来。基层如何才能在减负的基础上更好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提升执行力。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基层干部是联系群众最密切的人,也是政策的执行者。基层工作要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坚持服务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实际的利益问题,努力把这些工作做细、做实、做好。工作干得好不好,工作成效如何,群众心里有杆秤,一个干部工作干得怎么样,关键看有没有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为群众解决好实际困难比洋洋洒洒的汇报材料更得民心,也更得到群众的认可,被群众认可的工作才是坚定的执行好政策,被群众认可的干部才是好干部。
二是树立实干为先的意识。实”就是从实际出发,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干”就是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少喊口号、多干事为总的原则。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的实干导向。面对当前艰巨繁重的脱贫攻坚、深化改革等任务,激发全党特别是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十分重要。基层干部必须要有实干的意识,要以“干部是要干事的,要做敢扛事、愿做事、善干事、能成事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不断锐意进取、担当作为。
【篇五】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通知》提出了一系列务实管用的减负措施,在广大基层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心系基层、关爱干部的深厚情怀。
为基层减负,要在激励干部上做“加”法。基层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而现今基层干部普遍存在任务重、压力大、出路难等问题,导致部分基层干部缺乏干事创业热情。对此要健全干部待遇激励保障制度体系,树立实干实绩的用人导向,完善容错纠错与荣誉表彰机制,落实落细关心关爱干部措施,在政策、待遇等方面对基层干部给予倾斜,让广大基层干部安心、安身、安业,更好履职奉献。
为基层减负,要在形式主义上做“减”法。很长一段时间里,基层干部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层层级级的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的“痕迹管理”、花样繁多的督查检查中徘徊,迎不完的检查,写不完的材料,填不完的表格。为基层减负就应科学减去“无痕迹则无政绩”的考核硬标准,从源头改善工作推进机制,加强调查研究,科学部署安排,以实际成效为导向,重在看实际落实效果、看百姓评价口碑。只有做到真减负、减真负,少一些空谈,多一些务实,少一些应付,多一些实干,少一些苛责,多一些担当,才能让基层干部体验到实实在在的减负获得感,从而腾出双手,把更多的精力花在服务群众的实事上。
为基层减负,要在上下联动上做“乘”法。“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接收着来自上级部门层层转发的文件,传导着上级部门层层加码的压力,承担着上级部门层层下压的责任,基层干部是“万金油”,更是“千斤顶”,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基层负担过重。要从根本上改变“层层不负责任”的局面,就要减少督查检查考核频次,树立重“实绩”轻“留痕”的鲜明导向;
同时,要整合审批、服务、执法等方面的力量和职能,优化职能配置,完善权责清单,上下联动,形成强大合力,将党中央和上级的文件政策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落实,切实将政策红利落实到人民身上。
为基层减负,要在庸政懒政上做“除”法。为基层减负,不是要让干部回到那种久违的“一张报纸,一杯清茶”的休闲状态,而是要更好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不懈奋斗。当前,部分基层干部抱着“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不愿作为、不肯担当,存在庸政懒政等现象。为此,要对庸政懒政现象开展专项治理,对庸政懒政者进行严肃问责,曝光庸政懒政干部,抹除不良风气,激浊扬清,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篇六】
给基层减负,好像这个声音也就去年年底刚刚冒出来,上周中央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应该是首次以正式文书的形式提出给基层减负,顺势就产生了“2019年是基层减负元年”的声音。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致使基层负担重的问题,各地已经有了相关的对策方法,其中涌现了一股“以形式主义解决形式主义”的问题。
对此,中央专门进行了评论,这里引用人民日报的一段话:
长期以来,许多地方喊着为基层减负,实际却是用形式主义解决形式主义,传达、督导、验收,最终上级一拍板,减负结束。实际上,负担不但没减,又空耗了不少文件纸张和会议时间。为何出现这样的情况?症结在于最终的评价机制上,没有让减负对象主导评价。本轮为基层减负,要避免出现这样的结果,就必须在评价机制上下功夫,让减负对象、实际效果说了算。
事实上,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政府要正常运行,公务员一定是有相当体量的活要去干的。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嘛。所有的xx攻坚战、改革新措施到了最后一步都是要基层去执行。这是工作中的最后一环,也是最后的底线。
基层作为与群众接触最多的团体,最懂得群众需要,在公务员团队的占比又多,若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参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的讨论中来,那么我们的改革步伐就“稳”了。
重新聚焦减负本身,当然,给基层减负还是有路可循的,就是让实际情况说了算。首先,从日常工作考量,基层公务员应当对自身工作的方式、流程有一定发言权,尤其是在探讨改革方案、研讨新课题时,上级应该更多听取来自基层的意见,一方面他们相对更了解实际工作情况,另一方面这也是基层的切身利益,毕竟一旦定了,影响最大的还是基层的工作流程呀。第二,减负,减轻负担,那么加班、上下班时间、人均工作密度、会议次数、会议时长、撰写文章数这些可以量化的标准,是完全可以作为依据的,记录减负前后数据,并且长效监控。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遏制“痕迹主义”的蔓延,对基层的考核、审核乃至问责要审慎,让基层放开手脚,敢做为、愿作为。
2019年是基层减负元年,希望这一次减负,让广大基层能真正收益的同时,让“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成为过去,相信基层卸下重担、释放能量之后,人民群众会是第一个受益者,享受本次改革的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
第三篇:2020年基层减负心得体会交流发言
2020年基层减负心得体会交流发言
2019年是党中央确定的“基层减负年”。一年来,各地党员干部坚持为实干者撑腰,为干事者鼓劲,重拳整治文山会海等突出问题,让基层干部能够沉下心来促发展,心无旁骛抓落实。基层减负效果初显,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劲头正在迸发。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形式主义由来已久,成因复杂,整治起来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既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力纠治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抓好“四个突出”,开展好“回头看”,切实巩固基层减负成效。
突出政治导向,看思想根源是否根本扭转。必须深刻认识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仅是作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严重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损害党中央权威、破坏党的形象,长此以往还会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形式主义是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保持高度警惕。破解形式主义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形式主义追根溯源还是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政绩观出现错位。
政绩观决定和影响着干工作的劲头与状态,决定其“走向哪”和“走多远”。各级党员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旗帜鲜明地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力解决理论武装“淡化”、群众观念“弱化”、干事创业“浮化”、责任担当“虚化”的问题,从根子上清除形式主义等弊病的生存土壤,真正做到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不搞花拳绣腿、不做表面文章。
突出目标导向,看松绑减负是否基层有感。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总书记明确要求,“对广大基层干部要充分理解、充分信任,格外关心、格外爱护,多为他们办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我国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和打好三大攻坚战的关键阶段,基层干部不仅处在各项工作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而且承担着许多为民排忧解难的“一线硬任务”。越是担子重,越要爱护挑担人,必须更加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才能更好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基层工作中的形式主义有没有破除,基层干部群众最有发言权。让基层有感是基层减负的目标,也是检验减负成效的标尺。要善于结合本地实际,让减负减到关键处,减到基层干部群众心坎里;要多倾听基层心声,畅通表达渠道,让基层干部“有话说得出”,把严管和厚爱结合起来,为敢于担当崇尚实干的干部撑腰打气,让基层干部体会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荣誉感。
突出问题导向,看刚性约束是否落地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围绕基层减负,提出了务实管用的举措,表明了为基层减负的坚定决心,给基层干部注入了“强心剂”。各地为帮助基层干部减轻负担、扫清障碍、添足动力,都交出了“特色答卷”。但也仍然有地方“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轻飘飘”。首先,要警惕“数字减负”。
一些地方口头喊着为基层减负,实际压给基层的负担没减轻,通过不给文件编号的方式减少文件数量,一个会套开几个会或以其他名义开会减少会议数量。这些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的掩耳盗铃式做法严重影响党的形象,与为基层减负的X背道而驰,必须杜绝。其次,要做好“加减法”。为基层减负既是减负更是加油,减掉的是给基层带来的“无用功”,绝不意味着降低工作标准。减负不减责,松绑不松懈,减负看似做了减法,实则是做了加法,是为了让基层干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谋改革、促发展、抓落实、解民忧上来。
突出结果导向,看长效机制是否建立健全。行百里者半九十。总书记指出,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聚焦突出问题、紧盯关键节点,下大气力解决“四风”问题,不能虎头蛇尾,不能搞成“半拉子工程”,更不能搞形式走过场。多年来,有些地方已经开展了多轮整治文山会海等形式主义问题的行动,当时起效快,但反弹也快,有些问题一再反复,甚至愈演愈烈。种种形式主义的新表现深刻表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依然任重道远。整治形式主义不能搞“大呼隆”“一阵风”,要保持“恒温”“恒劲”,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常常抓”“反复抓”。既要克服一蹴而就的“急躁病”,又要防止对整治形式主义失去信心的“悲观论”。
一方面,要始终保持刚性约束,把当前的减量保持住,坚决杜绝反弹回潮,同时更要在提质上下功夫,进一步改进文风会风、督查检查考核方式方法。要改变传统路径依赖和惯性思维,以结果为导向,以实效为准绳,让基层减负成为作风建设的一部分,推动减负与业务工作两促进;另一方面,应在科学考核评价、规范问责制度、加大激励关怀、建立权责对等的基层治理体系等深层次问题上加快破题。树立重实绩重实干的鲜明导向,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不懈奋斗,让基层治理焕发更多正能量。2020年是大有可为的一年。我们要拿出“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顽强意志,将反对形式主义进行到底,为基层减负,给干部赋能,让广大基层干部在新时代有新担当新作为,投身于脱贫攻坚第一线、改革发展最前沿,为群众谋福利,为地方谋发展,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力量。
第四篇:为基层减负的自查自纠报告
计财股整治形式主义
为基层减负的自查自纠报告
根据2021年9月30日县委办公室《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有关工作提示》,对照《问题清单》,我股存在“干部担当作为的底气仍然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不够。表现在:为学习而学习,用到时才学习。
2、工作主动性不强,缺乏争先进位的意识。表现在:部分工作人员存在少做工作少犯错,不做工作没有错的思想。
3、深入基层少,不能与群众打成一片。表现在:财务工作事务多,优其是预算一体化改革,财政软件的不断升级,要更新的知识多,力不从心,深入基层搞调查研究少。
针对以上问题,我股召开民主生活会,对照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和焦裕录、沈浩精神,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出差距,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整改。
1、增强学习的针对性、系统性和自觉性。向书本学、实践学、他人学。多学习领会上级文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
2、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加快工作节奏,做事要雷厉风行、不拖拉、不敷衍塞责。
3、要增强争先进位意识。工作既要有热情更要有激情,更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4、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积累工作经验。
5、积极围绕上级和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尽量为领导提针对性的建议。遇事要向领导多请示、多汇报,以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6、对自己要高标准严要求。少说多做,坚持原则,做到不该说的坚决不说,不该做的坚决不做,自觉维护党委和局班子的权威。
7、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多深入群众,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力所能及地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办实办好。
总之,今后要以习总书记“三严三实”为标尺,以焦裕禄等优秀领导干部为镜子,找差距、找不足,严格要求自己,弥补不足,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努力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公仆。
2021年10月29日
第五篇:《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学习心得
【篇一】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为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
曾几何时,“白加黑”“五加二”成为基层干部的常态,开不完的会议,填不完的报表,写不完的材料,数不清的追责……这些“无谓的事物”让基层的党员干部仿佛踏进泥潭,干不了事、提不起劲,加不起速。《通知》的印发,体现了党中央对基层干部的关怀,犹如一场及时雨,直击困扰基层多时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干事创业、实干担当再次成为基层的主旋律。
作为基层的党员干部,在感受到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关怀的同时,也要理解党中央的良苦用心,以减负为契机,轻装上阵。要正确对待减负政策,防止矫枉过正,用减负政策作为推卸正常工作的借口。
减负不减速。不可否认,开会、发文是统一全党思想、传达上级指示精神、统筹工作规划的方式和方法。我们国家能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完成西方国家几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进程,实现四个“现代化”,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经济奇迹,靠的就是党的坚强领导,靠的就是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集中力量干大事。这期间,开会、发文等方法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只不过被人为的掺杂了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糟粕。《通知》的印发,让发文和会议剔除了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糟粕,让党中央的精神、部署原原本本的传达到基层,让基层的党员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加速奔跑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道路上。
减负不降标。“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的问题”是《通知》里面明确指出的需要减负的形式主义。的确,“一人做事九人督查”的状况,“问题整改不过夜”的要求,“严肃追责”的惶恐,让基层党员干部身心俱疲。减负措施贯彻落实到基层后,督查、考核会少很多,但是为民服务的标准不能降低。追求工作效率、注重工作实效、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成为衡量一个党员干部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让考核、督查回归到最初的目的。减少用材料、报表、数据为依据的考核,让实绩实效重新成为考核工作的标准,我们的工作只会越干越好,我们的标准只会越提越高。
减负不降温。习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役,需要我们党员干部秉承最美的初心,迸发如火的激情,实干苦干加巧干。《通知》的印发,犹如淘沙的大浪,把肯干事、能干事、干实事的干部筛选出来,把填报表、算数据、写材料的干部解脱出来,把混日子、“磨洋工”“耍嘴皮子”的干部淘汰出来,树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导向,把干部从“无谓的事物”中解放出来,把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出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勇于担当,早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
【篇二】
每到三月,除了感受万物复苏的春日气息外,不少人还要念起“三月不减肥,四月徒伤悲”的段子,苦寻“月瘦十斤”的秘籍。对人体而言,过多的脂肪是负担,容易带来各类疾病,“瘦身”自然成为许多人的春日计划。
如今,需要“瘦身”的不只有“身负重肉”的人们,还有“身负重担”的基层。对基层而言,过度的压力是负担,让基层干部疲于奔命、倍感心累,因此,中共中央办公厅于近日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
“基层减负”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不妨带上一份简易版基层“瘦身指南”轻装上路、阔步前行。
“瘦身指南”第一条:下定决心、明确目标
万事开头难,想要“瘦身”成功,必须笃定信念,找准方向。十八大以来,中央狠抓作风建设,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已大为收敛,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尤其在基层治理方面,基层干部仍受负担过重、压力过大的困扰,甚至影响到基层正常工作的开展。《通知》的公布,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坚强决心。迈出基层“瘦身”的第一步时,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作风建设,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务必下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
“瘦身指南”第二条:科学谋划、合理分配
科学的“瘦身计划”少不了合理的饮食安排加运动方案,同样,基层“瘦身”也需要“管住嘴迈开腿”。为了给基层“瘦身”,《通知》明确了“层层大幅度精简文件和会议,着力解决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在“优化饮食结构”上,既要减少“总体热量”,又要增加“优质蛋白”,将广大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迎评迎检、材料报表中解脱出来。在“增加运动锻炼”上,给基层干部松绑,让曾经受困于迎检填表的“表哥”“表姐”走出办公室、会议厅,“身”入基层工作一线,把精力用在实际工作上,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
“瘦身指南”第三条:严管厚爱、激励担当
激励是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和活动,有效的激励可以成为组织发展的动力保证。基层“瘦身”也是一个需要激励的过程,这份激励主要来源于对基层干部的严管厚爱。为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基层干部长期以来处于被严管的状态下,广大基层干部也用自己的苦干实干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理解、认同和尊重。现在看来,严管确实必要,但是厚爱不应“缺席”。给基层干部更多关爱,就要增强换位思考意识,提高检查考核实效性,避免多头考核、重复考核等问题。同时,不应将压力传导变异为责任推卸,要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让更多的基层干部愿做事、敢担当。
“瘦身指南”第四条:持之以恒、防止反弹
保持健康在于养成良好习惯,习惯的养成在于持之以恒。“行百里者半于九十”,“瘦身”难在开始,更难在坚持。防止反弹是基层“瘦身”的最后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基层减负”并非全新话题,当它再次以《通知》的形式被强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文山会海反弹回潮的问题。形式主义与“肥胖”一样,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因此,基层“瘦身”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若想正本清源,既要打好“攻坚战”,也要打好“持久战”。要坚决防止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的问题反弹,抓细抓长、抓出成效。在取得“瘦身”成果后,更要做好巩固工作,长久保持健康状态。
指南千万条,行动最重要,减负做到位,基层不流泪。“减负”方能“增效”,“瘦身”才能“强体”,找准基层“减负”的路子,迈好基层“瘦身”步子,才能让基层焕发新活力、做出新成绩、闯出新天地。
【篇三】
“喂,我在开会”,电话那头立即明白了,此时不便打扰。开会如此重要,可见一斑。但开会上的形式主义屡禁不绝,花样迭出、机械刻板,充斥着会议的各个环节,使得基层忙忙碌碌、辛辛苦苦成了无效劳动。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可谓是针对性十足。
开会上的形式主义是病,得治。
开会的目的是凝聚共识、解决问题、部署工作。怎样开会、开好会?这是个大问题,确实要多作研究。
少开会、开短会。“路上3小时,开会5分钟”,不要事事都要开会,可开可不开的会,尽量不开,有的布置具体工作的会就可以不开,通过电话、网络、快递文件就可以布置下去;
减少开会的人员,具体业务工作的会就只让具体工作人员参加,一般性工作会议,不要那么多领导干部陪会,都来会上“讲几句”以示重视。
提高开会的效率,开管用的会。开会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既如此,会议的“主题报告”应该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找准解决问题的应对之策作为会议的重点。因此,会议应该聚焦痛点、难点,尽量做到开短会、讲短话,开有价值的会。
开会上的形式主义根源是官僚主义。
解决开会上的形式主义,要反对真正官僚主义。反对形式主义,就不能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本质只有一个,即唯上不唯下、好大喜功的官僚主义。既然形式主义的总病根是权力至上的官僚主义,没有对权力的约束,就不可能有效反对形式主义。
会风即作风,改进会风就是改进官僚主义作风。作风不实,形式主义花样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把会议等价于落实,把说了当做了;
考核不准,搞痕迹主义,检查工作落实情况不看会场之外的实干实绩,只看会议的长短和频次;
能力不足,习惯于开开会、签签文件;
把开会作为一种态度,先开个会,做做样子,解决问题慢慢来;
讲话假、大、空,“刷存在感”。领导干部要示范带头,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改进会风,突出重实干求实绩的考核标准,将党员干部从文山会海等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切实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到基层一线干事创业、履职尽责。
只有解决好了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基层才能真正减负。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不移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反“四风”及减负通知规定,把解决开会问题上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作为正风肃纪、反对“四风”的首要任务、长期任务,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用心用力抓好整治。
【篇四】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宣战”,向文山汇海、滥评滥查“开刀”,切实为基层减负、为干部松绑。重磅消息,令人欢欣鼓舞、倍感振奋。
一度时间以来,“材料出政绩”风盛行,“层层落实”变“层层加码”、“传达会议”代“贯彻落实”、“总结汇报”当“成果展示”,等等,弄得基层干部疲于应付、苦不堪言。有调侃语反映了基层工作的真实写照:“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千山鸟飞绝,都在写总结;
举头望明月,低头写总结;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写总结;
送君千里终一别,回去还得写总结……”
《通知》着力解决困扰基层形式主义突出问题,要把基层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从提供材料的忙乱中解放出来,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心系基层、关爱干部的深厚情怀。同时,也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狠抓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
《通知》为基层减负划了“硬杠杠”,这无疑给广大基层干部带来了“福音”和“利好”。然而,基层干部身上的“负”减下来以后,是不是就轻松自然、高枕无忧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减“负”的同时,我们还得思考不减啥?
不减”壮志豪情“。“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97年来,中国共产党从“红船”出发,筚路蓝缕,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今天,我们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奋进,这又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就应该有雄心壮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激荡人心、鼓舞斗志。基层干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者、创造者和推动者,在民族复兴的漫漫征途中,要心怀抱负、燃烧激情,以“九天揽月,五洋捉鳖”的气魄,建功新时代、实现新作为。
不减”责任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基层干部的“基层”在于干的是打基础的工作,面对的是最底层的百姓,往往有“急难险重”的任务、“家长里短”的琐事,没有强烈的担当精神和热情的服务态度干不了也干不好基层工作。《通知》是为基层松绑减负、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因此,基层干部要有“父老生死系”的情怀、为人民谋幸福的担当,扎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奉献于人民,敢于接“烫手山芋”、勇于挑“最重担子”。要把人民群众“是哭是笑”作为检验基层工作“好与坏”的标尺,只要是人民群众需要的事情,不管苦与累、大与小、难与易,都要肯干、乐干、主动干,用热情的温度、服务的厚度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不减”实干奉献“。“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基层干部做的是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在“三大攻坚战”中,基层干部要付出巨大的心血和辛劳,唯有实干加苦干、努力加奉献,方可积尺寸之功,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幸福感和成就感。“太行愚公”李保国立志为乡亲拔除“穷根”,35年如一日扎根农村,埋头苦干,不图回报,帮助近10万农民摆脱了贫困,带动群众增收58.5亿元。时代召唤,榜样可鉴。只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基茬接着一茬干”,基层工作就一定会干出新天地。
“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是答卷人。”广大基层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甘当“铺路石”、勇做“排头兵”,以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篇五】
基层是联系服务群众、推动工作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为基层发声,强调要“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把更多时间用在抓工作落实上来”。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专门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将2019年确定为“基层减负年”,释放了为基层干部松绑减压,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信号。落实文件精神,要做好几道“加减法”。
为基层“减负”。“文件下发了”不等于工作落实了,“会议研究了”不等于问题解决了。要自上而下,层层大幅度精简会议和文件,提倡发短文,提高文件质量,增强文件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发没有实质性内容的文件。要下决心砍掉不必要的会议,不开没有实质性内容的会议,坚持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更多地采用合并开会、套开会议和电视电话、网络视频会议等形式,压缩会议时间,提高会议实效,真正让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时间精力抓落实。
为部门“增压”。职能部门不仅是“指挥员”,也是“施工队”。要建立基层权责清单,厘清职能部门与基层单位的职责关系,严格按照清单清理不合理责任,取消没有法律政策依据、权责不对等的责任状,严禁职能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和责任转嫁给基层单位。要合理设置督查检查考核事项,研究“瘦身”办法,不简单以留痕多少、上报材料多少来评判工作好坏。要敦促职能部门加强对基层单位的联系指导和服务支持,推广“点对点工作法”“一线工作法”,真正促使各部门由向基层“甩锅”转变成为基层“接盘”。
为干部“加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我们要及时为基层干部加油鼓劲,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充足的干劲投入工作。要在“严管”的同时更加“厚爱”,加强对基层干部精神上的鼓励、物质上的奖励和政治上的激励,用好关心关爱基层干部、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等激励措施,充分体现组织的温度。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鼓励干部探索创新,宽容干部失误错误,正确把握干部在工作中出现失误错误的性质和影响,让干部从“洗碗效应”的困扰中解脱出来,切实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