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新教育》是阐述新教育观念,帮助人们理解和追求新教育的一本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一)
在无意间发现了一本书——朱永新的《新教育》。一直以来,我总以工作忙、没时间为理由,没有看书的习惯了。又一次偶然间,我拿起了这本书。
我用心读完后,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我强烈的感觉到,这新教育之梦,并不遥远,就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中,这梦定能成真!
书中朱永新先生提到“新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一直在思索怎样做一位合格的教师。读完这本书,我领悟到了教师应该具备的以下几方面素质:
一、激情。
读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时,无时你不感觉到愉悦与冲动,让你感觉到你不是在读书,而是在聆听一位充满激情富有诗意的大师在演讲,大师用他诗一般的语言和激情感染着每一位读者。作为教师,我们用肢体与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文明,如果我们没有激情,我们就无法感染学生,我们就无法调动学生,生动课堂,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主客体的角色就得不到很好转换,课堂教学就很难成效。
二、爱心。
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很实在,在我们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爱心是唤醒学生和谐美妙的音乐,是激发学生动听悦耳的语言,是照亮学生黑暗中的明灯。教师富有爱心可以和谐融洽师生关系,教师理解信任学生,学生尊重依恋教师。教师富有爱心,可以给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心理感受,便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三、知识。
要胜任新课改需要,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使我们很容易驾驭课堂,采用多渠道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技巧来丰富课堂,调动和感染学生;另外,扎实的基础,使我们很容易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书中有这样一段:“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他们的成绩是不一样的。”这段话给了我警示和启迪。年轻的我应该好好把握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教学中的得与失,做一个实实在在地教书的人。我希望自己也能如本书中说的那样“当我们的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
《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二)让我钦佩的不是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和独特的教育观点,也不是他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教育智慧,而是他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自己的教育追求,一步一个脚印的践行自己的教育理想,从不放弃。
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等等。究竟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什么样的教师堪称是理想的教师呢?
《新教育》提到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永远不会有学生的成长;没有教师的幸福,永远不会有学生的快乐。教育的成败得失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我们每天面对着学生,日复日,年复年地教书,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和评职称,写教案、教学反思、听课小结、教育个案等诸多材料,一边叫苦一边“奋笔疾书”,却忽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我回头看自己走过来的30年,再看我的今天,发现我还是一个需要很长的路要走的人,激情真的不能被岁月耗干了,这时,我才深刻地体会到保尔柯察金的话:“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一个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老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尊重同事,尊重领导,善于调动帮助他生长的各方面因素的老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新教育的核心理念: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新教育的价值取向:“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新教育》中提到的六大行动,其中一个行动是“营造书香校园”,倡导阅读生活。实践证明书籍是聋人世界的导航,有阅读的聋人,就有底气,很从容,很有自信,就能应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不惧怕生活和生存的艰难。所以,我要经常阅读,有了阅读的教师,也有底气,也有灵气,不再为教不好学生而犯愁!
教育永远没有最好,教育只有在永无止境的探索中建构自我,在永不停步的发展中壮大自我,教育永远是一个美丽的梦,是我们每个教育人拥有的梦,我将与新教育这艘航船同行,共同追寻教育之梦,让教师与学生真正能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三)朱永新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他指出:教育就是为了人,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为了一切的人,我们不仅要关注教师,要关注一切的人,帮助校长,帮助家长,帮助社会上所有的人去发展。无论他是贫困的,还是富贵的,还是愚昧的,还是智睿的,无论他是健全的还是残疾的,都应该为了他们,同时教育为了人的一切,这是我们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人的发展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是值得我们教师去研究,去实践的。
朱永新新教育的目标:新教育的目标追求就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养积极的认识态度,才能真正地做到让教师,学生和学校一起成长,我们认为参加我们实验的所有的学校的老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有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有一种超越自我的一种精神。
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都要成功,每个学生都要找到成功的感觉,相当部分的老师和学生都能够成材,最后有大的成就。每个老师都要成长,相当多的人能够成功,有一部分人能够成材,成就。所有实验的人都要感觉到自己在不断地进步,在成长着,成长并快乐着。这是我们追求的一种境界。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的新教育思想,触发我们去思考,我们在县教育局的极力倡导下,这段时间我认真学习了朱永新老师的《我的教育思想》,体味了朱老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建设书香生活环境”等教育内涵。
一、朱永新新教育思想给我的触动
1、朱永新老师认为,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他的新教育思想,引人深思,令人深受启发。
2、朱老师的新教育认为,理念:教育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习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作准备”,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儿童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新教育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既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也是对当下畸形教育提出疗治的愿望与计划。新教育实验提出“教育幸福”,应该是针对现在的一些教育的不良现象和一些“畸形”的教育提出的。
朱老师新教育理念表明:教育既要满足学生最基本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与被爱的需要等,更要促进学生萌发高层次的需要,如爱他人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社会认可的需要等等。新教育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和谐的成长”,能够让每个受教育者获得成功的智力,整合的智慧,高尚的德性,丰富的情感。在这样的基本理念下,新教育实验提出了让师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相信教师与学生的潜力,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强调个性发展。
3、朱永新曾说:“我过去是研究教育的。在研究人类教育史的过程中,我发现不管教育怎么变,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活动——阅读都始终没有变过。阅读是教育中最本质的一个活动,那些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家毫无例外地都推崇阅读。通过阅读可以获得终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拥有了终身学习的兴趣和习惯。
朱老师认为:阅读是教育最重要的活动,新教育将“营造书香校园”列为首要行动,将阅读细化为若干具体的子项目,有效地解决了不同年级、性格与性别的学生,不同水平与学科的教师分别该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通过建设浓郁的阅读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社会的形成。这无疑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提升。
学习朱老师《我的教育思想》,走近他倡导的新教育并作思考判断,愈发增强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
二、朱永新描述的三重“理想境界”对我的启发
1、理想课堂第一重境界为:落实有效教育框架,为课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朱永新认为:这成为新教育人进行课堂框架研究的起点。“我们希望这个框架,可以成为我们理解课堂的一个工具。”朱永新还认为:这个框架分为教学目标、预习作业、个体学生学习清单和教学板块。“预习”被朱永新称为这个框架的一大特色,“预习是学生独立学习的机会,不应只是为课堂教学做一些准备工作,而应尽可能地针对所有教学目标,是真正的自主学习。”这就重新确立“教为学服务,让学生的学习成为课堂的真正核心”的思想。要让每一分钟都有所计划、富有成效。
2、理想课堂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
朱永新所讲的“知识”,不能理解为静态的写在书本上的知识,而要视为一个动词、一个有待重新发现的事物奥秘,以及发现这种奥秘的方法和过程。朱永新认为:优秀的课堂教学,就是要重现这一神奇的发现与创造的过程。核心是智力挑战、思维训练。
3、理想课堂第三重境界是: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朱永新认为,理想课堂不会停留于人与知识的对话这一维度,而要展开三重对话:人与知识的对话、人与他者的对话、人与自己的对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课堂教学不仅实现了知识的复现,而且也实现了人的复活——师生生命的复活”。
三、朱永新新教育思想对我的又一启示
1、新课程改革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今天的教师应该有自己独特教学个性。那就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和主张。老师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个性和业务方面的独到优势,在夯实自己教学能力的基础的同时,培养出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个性,要求老师对于自身要有清晰的认识,并善于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在学校环境和个人条件之间寻求平衡。当今教育,教师最缺少的就是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导致培养出的孩子千人一面,缺乏创新能力和独特气质。教学个性本身就意味着创造力。
2、教师对学生要真正做到一视同仁。一个老师通常要面对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学生性格有好有坏,成绩有优有劣,能够关注每一个学生,并爱护每个学生,是这一类老师所具备的能力。把学生当学生看,把人当人看,不惟成绩论素质,不惟喜好论好恶,不惟家境论高低。有人说,关注每一个学生,就是要做到关注成绩最差的学生。我想补充一句,关注每一个学生,也要做到关注你最讨厌的学生。
3、教师应该对学生严而有度。只有这样才能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有一整套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并善于进行总结和反思。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难免犯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所以必须按照学生的言行规范来严格要求他们,又正因为这些缺点错误是难免的,所以对他们的要求应该有度,按照他们的成长规律,给与他们改正缺点错误的时间和机会,不能一味的批评和指责,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老师的管理应该得到学生的尊敬,使学生心服口服,从心底里得到学生的认同。
总之,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一次深刻而重大的洗礼。我将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以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和思想为我所范,努力学习,进一步学习“我的教育理想”,使自己的思想不断进步,工作也有更大的起色。
第二篇: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新教育理念学习心得
青松小学鲁韬
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理念真可谓一字千斤,使我受益匪浅,它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诠释了教育,让我感慨良多。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朱永新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
我强烈的感觉到,这新教育之梦,并不遥远,她就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中,这梦定能成真!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创建数码校园、构筑理想课堂,使我眼睛一亮。最新的理念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我作为一名教师一直信奉的理念,做教师不为学生为谁?在此理念下,我们勤勤肯肯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然而,朱教授却认为,教育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他说,教育是为了学生未免太狭隘了,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教育就是为了人,为了一切人的发展,他将此理念作为新教育理念的核心
最欣赏的一句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朱教授提出新教育四大基本观点,其中有一个基本观点说要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他引用米卢的一句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并将以改版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他说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是啊,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对太多的理想,一路走过,我们总是实现的少,憧憬的多,人之惰性阻碍着自我的超越。我们不要太多的口号,我们需要的是行动,记住朱教授的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最震撼的一个工程:营造书香乐园。朱教授认为,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一定量的书,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可以在很多方面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一个不读书的教师,穷其终生,也只能一个教书匠;而有着一定文化积淀的教师,教学时间未必太久,年龄不一定多大,却能够脱颖而出。
新课程改革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今天的教师应该有自己独特教学个性。那就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和主张。老师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个性和业务方面的独到优势,在夯实自己教学能力的基础的同时,培养出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个性,要求老师对于自身要有清晰的认识,并善于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在学校环境和个人条件之间寻求平衡。当今教育,教师最缺少的就是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导致培养出的孩子千人一面,缺乏创新能力和独特气质。教学个性本身就意味着创造力。
教师对学生要真正做到一视同仁。一个老师通常要面对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学生性格有好有坏,成绩有优有劣,能够关注每一个学生,并爱护每个学生,是这一类老师所具备的能力。把学生当学生看,把人当人看,不惟成绩论素质,不惟喜好论好恶,不惟家境论高低。有人说,关注每一个学生,就是要做到关注成绩最差的学生。我想补充一句,关注每一个学生,也要做到关注你最讨厌的学生。
总之,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一次深刻而重大的洗礼。我将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以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和思想为我所范,努力学习,进一步学习“我的教育理想”,使自己的思想不断进步,工作也有更大的起色。我们要向朱永新老师学习,做一名对未来有理想的教师,做一名对社会有个性的教师,做一名对事业有思考的教师,做一名对自我会学习的教师。
第三篇:《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新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是“为了一切的人”,而不是“为了每位学生”。这里的“一切的人”不仅指学生,还包括教师、校长、父母和一切与教育有关的人。新教育实验的目的是“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主要通过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学生的生存状态、学校的发展模式、教师的科研范式来实现这一目的。在我看来,实现这一目的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
我们一起阅读、一起思考、一起写作。老师和学生一起阅读、共写随笔,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都是一种督促,有利于养成良好习惯,共同编织有意义的生活。为了写得精彩,就必须做得精彩、活得精彩。阅读滋养底气,思考带来灵气,实践造就名气。
我们一起晨诵午读暮省,探索积极的生活方式。新教育实验的儿童课程包括晨诵——用诗歌开启新的一天,午读——用美丽的童书滋润童年,暮省——学会反思的生活。其实,这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也同样适合教师,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晨诵、午读、暮省。
我们一起推进每月一事。我们一起学会吃饭,学会节俭;我们一起不闯红灯,学会遵守规则;我们一起种树,培养公益意识;我们一起踏青,亲近自然;我们一起扫地,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善于劳动;我们一起唱歌,学会欣赏艺术;我们一起玩球,学会健身;我们一起笑着和别人打招呼,学会交往;我们一起阅读,一起求知;我们一起写家书,学会感恩;我们一起演说,学会表达,培养口才;我们一起写日记,学会坚持,学会自省。
我们一起构建理想课堂。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老师是课堂的护卫者、服务者、促进者和协作者。构建理想课堂,落实有效的教学框架、发掘知识的魅力、实现知识社会生活和师生生命产生深刻共鸣,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我们一起聆听窗外的声音,一起培养卓越口才,一起建设数码社区,一起缔造完美教室,一起研发卓越课程,一起合作共建家校……
我认为,在新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努力做到一下几点:
老师是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要首先做到。比如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等等,我们老师就要首先做到,才能要求学生阅读、写作、演讲、关心社会。教师要为学生树立积极正面的榜样。教师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生才会有法可效。《论语·子路》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教给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学会如何对待未来、对待工作、对待社会、对待学习、对待他人、对待自己。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回想我的教育经历,我的老师们教给我的很多东西都一生受用,譬如守时。
用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学生的成长。要特别注意的是是“影响”,而不是改变。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充实自我,通过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共同体来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向学生学习。“三人行,必有吾师。”学习他们的纯真善良、充满活力,学习他们的坚持和较真,学习他们敢于提出质疑……
我们一起行动,一起坚持,一起成长。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来创造。
第四篇:读书心得体会之新教育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一位校长的心声
记得有位教育家曾这样说过,学校里什么也可以没有,但只要有老师和学生足够读的图书就可以称为学校,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教授也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这些话点明了我们学校教育的真谛,但是在今天恰恰却是我们学校最缺失的。应试教育压的人喘不过气,分分分,不仅成了学生的命根,也成了家长、老师、学校的命根,所有的精力和时间全部用于课本,不管学生会不会,不管学生有无兴趣,反正一句话,死读课本,题海大战,提高分数才是硬道理。这样,老师和学生都没了读书的时间,更谈不上习惯。学校要么不购买图书,因为购买了反而是一种经济上的浪费,要么购买只能是应付检查,装点门面,让人家一看:“哎呀,学校确实办的不错,竟然书香漂满了校园”。在这种情况下,不要说提高境界,受到启发,连最起码的知识面都拓宽不了,这是学校的悲哀,更是教育的悲哀。我读了《孔子》、《孟子》等书,从中明白:作为一个读书人和文化人,家庭是担子,工作是担子,更重要的担子是体现价值,传承文化和践行理想。价值的核心就是作一个“仁人志士”,所以应该意志坚强,心胸开阔,这样才能走的更远。从中也知道了“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孝敬”等话语的真正含义,一个人,是否立起来,要看两个指标:一是自己心中是否有主见,二是别人眼中是否有自己。人到四十,应该对自己的人生目标不再动摇,对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有了正确的判断。“孝敬”,孝是行动,指给父母提供必要的衣食住行,关键是“敬”,是心态,要对父母始终有一颗恭敬之心。二者完全做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孝敬”。更让我叹服的是几千年前孔子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孔子还提倡启发式教育。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领会不了的时侯,不去开导他,不到他内心有所表达而又不
会表述的时侯,不去启发他。”就是要教人学会思考,学会自己获得知识。学,思,行有机结合,没有校舍,没有设备,没有经费,就是坐下和学生们一块讨论思考行动,结果却培养出了七十二贤人。让我不由的想到我们的教育现在怎么成这样了?我们的学生怎么成这样了?这不正是我们现在要搞的新课改吗?
同时,孔子向老子求礼,我觉得对我们很有用处。:一是“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二是“戒除自己身上的骄气,傲气,戒除自己身上过多的欲望、过大的志向。”也就是说,一个人,二十来岁时如果不是意气风发锐意进取,不会有出息。一个人,到了三十来岁,还只是意气风发没有理性的头脑,也不会有出息。临别时送给孔子的话:聪明深察但不要议论人,博辩广大但不要揭发别人的隐私,否则都会招至危险。不要太坚持自己,做儿子,要学会听父亲的,做下属,要学会听领导的。
也明白了为政为友之道:苛上不责下,孔孟之政道,律己而宽人,孔孟之友道。我们自己做好,才能管理好别人,出了问题要从上面找原因。严格要求自己,而能宽恕别人,才能有真正的朋友。“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人对咱们好,咱们也要加倍对别人好,如果人对咱不好,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要有一定的原则性。
现在人们认识到了这种弊端,故而我校从2005年开始便着手进行书香校园的创建工作,几年过去,取得点滴成绩,但可观的说,成效不并不显著。2009年我们有幸结缘新教育,此时才知道了自己的肤浅,外面校长口若悬河介绍教育专著,咱们竟然好多连书名都没听过;外面师生共读共写,一学期下来竟然出几本书,学生创作下的校园小说、诗歌,读、写、绘作品定期出版发表,教师的教育日记,教学随笔硕果累累。看了,惊了,痛了。此时才发现,我校原来所搞的的读书活动是一种应付式、任务式工作,它不是一种让人发自肺腑的自觉行动,也没有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于是我们便着手实践“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营造
新的书香校园。
“营造书香校园”,我们的体会是,关键是校长给教师,教师给学生起好带头作用。要不,学生和教师心中会问,既然读书是好事,你咋不读呢?所以,读书首先从我做起,从教师做起。通过这两年的实践,我现在闲暇之余读书不仅成为一种习惯,而且从中找到了乐趣。酒要喝,牌要玩,但我更喜欢闲暇时躺在被窝里读书,没有玩赌捞不回那种心焦,也没有大醉后头痛欲裂,心中难过要命。只有书海中古今中外世事盛衰,人物起伏的兴奋和忧伤。从上学期到现在我可能看了近十几本书,觉得是好书,赶紧推荐给喜欢读书的教师。不仅有教人向真向善向美的快乐,从读书心得体会交流中感觉到还是有些收获和启发的。读了《侯卫东官场笔记》共8本。感到了能力、态度、机遇和展示包装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总结出了成功秘诀:成功=能力+态度+机遇+包装展示。读了《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感觉到书中年轻人那种进取精神让人感动,使我懂得了人生,懂得了奋斗,懂得了珍惜生活。读了《秦始皇》,让我重新认识了商秧、吕不韦、蔺相如等王佐之才。明白了只有改革图强,才能事业长久,只有王佐之才,才能使事业有成。商秧变法使秦国富民强,吕不韦运作包装才能使秦始皇横空出世,统一六国。读《长恨歌》使我了解了唐明皇,了解了他的开元盛世,了解了他和杨贵妃动人的故事,更了解他亲手制造的安史之乱和不幸结局。明白了凡事要能善始善终必须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勤奋的身影,更明白了人才对事业的重要,只因为有了姚崇,宋景、张九龄等一批贤相,才开创了历史上的开元盛世,也因为有了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小混混起家的杨国忠等奸相,才使国家走向了灭亡。读《柳宗元》、《苏东坡》、《欧阳修》、《韩愈》等唐宋八大家,真正领教了他们的正直敢言的人品,无论得意还是失意时都能一心为国为民的的责任性,坎坷曲折的人生之路,化痛苦为动力的乐观精神,才华横溢的文才。他们的亲身实践为读书人树立了一种人格模式。这种模
式可以用两句话来表达:一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二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们是乐观主义者,伟大的文艺天才,老百姓最亲密的朋友,他们将勤政爱国,关注民生的执着精神,达观自我、超然物外的旷逸气质,热爱生活、诙谐天真的盎然情趣,闲适优雅、从容不迫的潇洒风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终于成就了一个千百年来在百姓心目中永恒不朽的八大家。他们的文章我们固然要学习,但更应该学习他们的做人处世。
更让我们学做一个潇洒乐观的人,一个仁义的人,一个君子,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这是多么令人心仪的场景!这是孔子个人的生活,也是人类的心灵生活。几千年过去了,我们能达到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读书学习,快乐,志同道合的朋友来,快乐,当我们面对委屈,误解时,假如能始终保持平静,不怨天不尤人,岂不是真正的君子,如果感到自己修养的境界提高,心中是何等的快乐,何等的自豪,何等的自信。对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对于自己:“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吃粗糙的食物,喝一瓢凉水,人生下来,枕头自带,快乐自有!不义而来的富贵,就像天边的浮云一样,挥挥手,两无猜。我们看孔子有多潇洒?谁能把富贵看成浮云,谁就真的彻底解放了,谁就真的彻底解脱了,谁就真的彻底潇洒了。我们现在的条件,我们现在的生活,应该是不错的了吧。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知足,应该幸福,应该快乐,应该潇洒。应该有一份淡定、从容、宁静、乐观的心态。
做一个君子,做一个仁义之人。“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这些都要求我们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君子。子贡问:“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是对别人做有益的事,恕是不对别人做有害的事。何为
仁?“仁者爱人”做到“恭敬,宽容,忠信,勤敏,慈惠”就是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一个人,人人都厌恶他,一定要仔细考察,可能是大恶,众人都喜欢他,一定要仔细考察,往往是大奸。“修己敬天,修已为人,修已为百姓“就是教导我们好好修炼自己,要有所敬畏,不能胆大妄为,最起码为了和自己相关的人,这一点做好了再想着为天下百姓做点事。
第五篇:《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体会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体会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体会
教育是一个富有艺术性的工程,却更是辛苦的。《新教育之梦》这本书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激发心灵深处最美好的憧憬。
一在注重美育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认为,在力量的王国,人与人以力相遇,因而人的活动受到限制;在伦理的王国中,人与人以法律相对峙,人仍要受到限制;只有在审美的王国中,人可以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因而给社会带来和谐,也使人成为和谐的整体。这无疑揭示了审美与创造的内在机制,也就是说,通过审美解放了人的感
性,激发了人的灵性,开拓了人想象的空间,从而开发了人的创造性。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创造“已经和”感受与鉴赏”,”表现”等一起作为教学领域的内容,如果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鉴赏能力,想象能力,而只让学生成为题海战术的牺牲品,那这样的教育是不健全的。
二理想的美育应该是一种”自然美”。
理想的美育应该是与自然融为一体,与自然和谐,感受自然的灵气,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才能真正感受到美。但现在的学生已经远离了大自然,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句话来形容也不为过。当学生被关在教室里接受什么叫美育的时候,早已经不懂什么是小桥流水的幽雅情趣,什么是大江东去的磅礴气势了。离开了美育的源头活水----大自然,美育从何谈起!
三通过美育让学生形成完美的人格。
朱光潜先生有句名言: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毫无疑问,美育的终极目标是指向人性的,学生健康完美的人格是一切美好行为的前提条件,如今,我们已经不再担心学生的智力问题,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却是作为父母,教师更应该警觉的。我们现在的教育太直面现实,有太多社会阴暗面的实况转播,于是,在孩子们的心中,没有了纯真,没有了纯正,没有了童话和梦想,没有了对生命一往情深的哀怜和呵护,以及对人生的憧憬与向往。有了完美的人格,才能引导学生走向美好的人生。
如果说,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教育曾经忽略了,冷落了乃至抛弃了美的话,而沐浴着新世纪的教育理想之光,我们应该重新开始追寻美,创造美,那么,现在是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