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心得体会
10月17日,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召开。
仰韶村坐落在三门峡市渑池县。1921年10月,仰韶村遗址的第一次正式考古发掘,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也证实了中国史前时期存在着非常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其重要发现被命名为“仰韶文化”。
这100年来通过考古学研究,证明了东亚人的起源,证明了我们文明的起源,证明了我们的国家是在我们的文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综合了我们中华这片大地上不同区域的文明,最后诞生了国家。
100年来,通过对仰韶村遗址、庙底沟遗址及西坡遗址等仰韶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人们对先民的生产、生活和文化活动有了一定的认识,从中领略到了中国史前文明的灿烂与辉煌,也了解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从何而来,感受到了中华文明诞生的第一缕曙光。
通过考古学的这样一些实证,能够使我们认识到我们的历史,认识到我们的过程,认识到我们的特色,更认识到我们对世界文明的巨大的贡献。我想这就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一个很重要的这种物质基础和理论基础。
从历史上来汲取我们这样一个发展的这种经验、规律,通过考古学也寻找到了这些经验和规律。这也为我们今后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走中华民族自己的路,走自己未来发展的路,我认为考古学在这里边能够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一个作用。
科学的考古发掘,深刻改变了国人对祖先和历史的认知,也向世界系统、完整地揭示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走过百年历程,今天考古愈发吸引社会各界尤其是年轻人的目光,每有重大发现,即成网络热点,不断激发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
仰韶村遗址的发现,将中国史前社会发展史从文献记载的夏商时期,向前推了至少2000年,成为研究中国早期文明化进程的承上启下的重要支点。
经过百年来的不断探索,仰韶文化的面貌逐渐清晰。作为中国分布范围最广的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涉及10个省区,延续时间长达两千余年。有学者认为,仰韶文化在黄河流域持续稳定发展,并强力向四方施加文化影响,为后来统一文明的建立提供了重要根基,形成了“早期中国文化圈”或者文化意义上的“早期中国”。
发现和构建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这是中国考古人的根本任务。感受、阐释和宣传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既是中国考古人的使命,也是我们的荣幸。
工作体系愈发健全、专业队伍不断壮大、工作规模不断扩大,一系列重大考古成果得以揭示。同时,曾经的冷门学科正在“热”起来,成为“显学”,“自带流量”不断引发公众关注:良渚申遗、三星堆上新等话题频上热搜,“考古盲盒”等文创产品供不应求,众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成为网红打卡地……无声的历史文化遗存,正以生动鲜活的方式与公众跨时空对话。
百年考古取得的丰硕成果,夯实了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石。细观中华文明走过的路程,自然而然就有了文化自知、文化自豪、文化自信。
历史和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之所系、脉之所维。正是考古,在为我们寻回那关乎历史遗产与文明根脉的一块块“拼图”。
面向未来,中国考古人会继续发扬‘以物论史、透物见人’的学术传统,以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为己任,推动我国从‘考古大国’向‘考古强国’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