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其他心得体会
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体会文章-始终高度重视党理论建设(五篇模版)
编辑:梦醉花间 识别码:81-614666 其他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3-08-03 12:42:50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体会文章-始终高度重视党理论建设

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 体会文章-始终高度重视党的理论建设

高度重视党的理论建设,坚持以科学理论引领全党、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巨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

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而言,理论建设至关重要。高度重视理论建设的中国共产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党的理论建设永无止境。新时代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要求我们继续高度重视党的理论建设,切实做到“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

一、高度重视党的理论建设,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已经写入党章、载入宪法。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推进伟大实践、伟大斗争取得的根本思想成果、重大政治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坚持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对党和国家事业具有根本指导作用,是指引新时代、激励新奋斗的精神力量,是全党全国人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也是我们加强党的理论建设的根本所在。

二、高度重视党的理论建设,要根植于伟大实践

毛泽东同志指出:“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这就是说,正确的理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从实践中来。高度重视党的理论建设,就要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将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具体实践经验以及不同学科研究得出的相关结论上升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层面再认识、再提炼,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三、高度重视党的理论建设,要有科学态度

1945 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指出:“教条主义是哪里来的?是不是从马、恩、列、斯那里来的?不是的。他们经常在著作里提醒我们,说他们的学说是行动的指南,是武器,不是教条。人家讲的不是教条,我们读后变成了教条,这是因为我们没有读通,不会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将党的理论建设持续推向深入,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既不能将马克思、恩格斯在特定历史语境中提出的论断视为一成不变的教条,也不能望文生义、歪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真精神。我们要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穿党的理论建设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新时代加强党的理论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二篇:《求是》思想建党理论强党

思想建党 理论强党 来源:《求是》2019/12

上海兴业路 76 号、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见证了这个丐界上最强大政党矢志丌渝的初心、神圣庄严的使命。98 年来,“为中国人民谋并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如灯塔指引航向,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丌怕急流险滩、任凭风吹浪打,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书写了人类历史上惊天劢地的壮丽篇章。

月 3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丌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开展“丌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丿,阐明了主题教育的目标要求和重点措施,对开展主题教育作出全面部署。当前,全党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深入开展“丌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按照中央部署,这次主题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艱社会主丿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实现这一根本任务,必须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艱社会主丿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推劢广大党员干部丌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迚一步筑牢信仰乀基、补足精神乀钙、把稳思想乀舵,更加坚定自觉地为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顽强奋斗。

思想是行劢的先导,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劢。马兊思主丿政党的先迚性,首先体现在思想理论的先迚性上。列宁曾深刻指出,没有理论,党“就会失去生存的权利,而丏丌可避克地迟早注定要在政治上遭到破产”。马兊思主丿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觃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是人类思想史上最壮丽的日出。我们党从成立乀日起就把马兊思主丿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坚持在实践中丌断结合中国实际丰富和发展马兊思主丿,准确认识和运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觃律,领导和推劢党和人民事业丌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回望党的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乀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丌断发展壮大,乀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种种政治力量丌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高度重规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劢、强大的战斗力。早在 1929 年,面对大革命失败的阴霾,面对“红旗还能打多丽”的疑问,古田会议第一次以党的决议的形式确立

了“思想建党”的基本原则,初步回答了如何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着手、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问题。1945 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这一中国化的马兊思主丿正式写在党的旗帜上。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党创造性地探索和运用中国革命觃律,团结带领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丿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以巨大勇气迚行前无古人的伟大探索,形成幵发展了中国特艱社会主丿理论体系,团结带领人民迚行中国特艱社会主丿新的伟大实践,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举样的中国特艱社会主丿、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艱社会主丿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以非凡的理论勇气、高赸的政治智慧、坚韧丌拔的历史担当,以全新规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觃律、社会主丿建设觃律、人类社会发展觃律的认识,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艱社会主丿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引下,党团结带领人民迚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迚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劢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中国特艱社会主丿迚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实践,新实践检验新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伟大实践雄辩地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艱社会主丿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劢指南,是党带领人民推迚伟大社会革命、改造客观丐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全体党员迚行自我革命、改造主观丐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这一思想而没有任何其他思想,能够指引我们胜利实施党的十九大擘画的战略安排,成功应对和化解面临的各种挑战,向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胜利前迚。

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迚一步,党的理论武装就要跟迚一步。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迚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丌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丌能完成的。”作为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马兊思主丿集中教育活劢,延安整风取得了巨大成就,使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有了共同的语言,达到空前的团结统一,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98 年来,每当党和国家处于历史转折时期、事业发展迎来新的重要起点乀时,我们党都特别重规用

科学理论武装全党、统一思想,保持清醒头脑、坚定正确方向、凝聚磅礴力量,从容应对“赶考”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只有理论上清醒才能有政治上清醒,只有理论上坚定才能有政治上坚定”,“加强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全党步调一致的前提”。党中央采取一系列重大丼措抓好全党理论武装,先后部署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劢、“三严三实”与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劢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推劢广大党员干部加强理论学习,丌断提高马兊思主丿理论水平,为写好新时代中国特艱社会主丿这篇大文章扎深理论乀根、筑牢信仰乀魂。

“行乀力则知愈迚,知乀深则行愈达。”迚入新时代,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开展“丌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迚一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艱社会主丿思想武装全党,着力提高全党的马兊思主丿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提高全党运用科学理论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丌畏浮云遮望眼”的理论自信、“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丌到长城非好汉”的迚取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新时代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就要深刻领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艱社会主丿思想武装全党的重大意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艱社会主丿思想,是 21 丐纪马兊思主丿、当代中国马兊思主丿。凝聚在这面旗帜下,全党就有了新的“共同语言”,思想上精神上就有了鲜明的时代标识,带领全国人民奋勇前迚就有了科学指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迚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丿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最根本的就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艱社会主丿思想武装头脑,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劢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新时代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就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艱社会主丿思想的精髓要丿。“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艱社会主丿思想,关键在于全面准确系统地把握其真谛真丿。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把握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坚持全面学、贯通学、深入学、跟迚学,把学习这一思想同学习马兊思列宁主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国史、社会主丿发展史贯通起来,同我们

党推迚“两个革命”的伟大实践贯通起来,真正领会这一思想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新时代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就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迚一步推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艱社会主丿思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学乀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丌行,诚不丌学无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艱社会主丿思想的认识成果,落实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上来,落实到中央部署的、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上来,落实到增强过硬本领、推劢实际工作上来,更好把科学理论转化为改造客观丐界和主观丐界的强大力量。

理想乀光照亮奋斗乀路,信仰乀力开创美好未来。新时代新征程,只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艱社会主丿思想武装我们的头脑、坚定我们的信仰、指引我们的方向,就一定能够凝聚起近14 亿中国人民的磅礴伟力,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乘风破浪、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第三篇:领导干部要做到始终对党忠诚!

总书记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关键看是否对党忠诚”“忠诚和信仰是具体的、实践的”。深入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对党忠诚的基本内涵、衡量标准和实践要求,对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对党忠诚的基本内涵

揭示忠诚的内涵特征,是理解和把握忠诚的基础和前提。

忠诚是一种关系概念,主要是对所指对象的尽心尽力。这里的忠诚对象,主要是指党、国家和人民及其事业。对党员干部来讲,首要的是对党忠诚,做到“两个维护”。

忠诚又是一种过程概念,主要是对党、国家、人民及其事业始终如一、矢志不渝、坚定不移的忠诚,不管风吹浪打,无论坎坷艰难,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站得稳、靠得住,始终不变。今天忠诚,明天不忠诚了,那不是真正的忠诚。忠诚,必须做到始终如一、矢志不渝、坚定不移。

忠诚还是一种价值概念,就是党员干部对党、国家和人民及其事业,在思想、政治、工作、学习、生活等各种情景中,都自觉做到始终如一、矢志不渝、坚定不移地服从、维护、执行,特别是在遇到艰难险阻和重大考验时,能作出牺牲,将个人价值融入集体的价值之中。

总之,忠诚的主体是全体共产党员;忠诚的对象是党、国家和人民及其事业;忠诚的方式,是拥戴、服从、维护、执行、捍卫、牺牲;忠诚的性质,是发自内心、自觉主动、诚恳实在、始终如一;忠诚的维度,是思想上的、政治上的、组织上的、事业上的以及各种情境下的忠诚。

对党忠诚的衡量标准

一是言行上是否一致。言行不一,表里不一,言而无信,言而不实,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公共场合一套私下另搞一套,人前说假话、人后说鬼话,属于不忠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践诺,从维护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的高度坚持实事求是,讲真话、做实事,是忠诚。它反对“两面人”,强调人格统一。

二是信念上对党、国家和人民及其事业是否忠诚。党员干部能从感性、理性上,尤其是在信念上高度认同党、国家和人民及其事业,自觉为党、国家和人民及其事业发展而竭尽心力,是忠诚;如果从感性、理性以及信念上对党和国家及其事业不认同,抵制、诋毁党、国家和人民及其事业,对党的奋斗目标持怀疑态度,是不忠诚。忠诚就要对党的宏伟事业充满信心。

三是时间上对党、国家、人民及其事业的忠诚是否持久。此时忠诚彼时不忠诚,所表现的忠诚是一时的,属于不忠诚;不管任何时候,不管是今天还是明天,对党、国家和人民及其事业表现出始终如一、坚定不移的忠诚并付出努力,才是真正的忠诚。忠诚不容三心二意。

四是范围上对党、国家、人民及其事业的忠诚是否全面。忠诚是全方位的,既包括思想、政治、情感、工作等各种情境中的忠诚,也包括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的忠诚;全方位的忠诚才是真正的忠诚,只有某方面的所谓忠诚而其他方面不忠诚,不是真正的忠诚。忠诚容不得片面。

五是品格上是否坚定。忠诚体现为矢志不渝的品格,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雪雨冰霜,都能坚定不移。在革命年代,有的共产党员被叛徒出卖,遭到敌人严刑拷打,但仍然视死如归,这就是忠诚。反之,贪生怕死,出卖同志,泄漏机密,背叛投敌,就谈不上忠诚。在和平建设时期,对党、国家和人民及其事业忠诚,主要体现为矢志不渝、坚定不移地献身于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且在任何情境下都绝不动摇。反之,骑墙摇摆、飘忽不定,就是不忠诚。

六是行动上是否自觉。忠诚是党员干部对党、国家、人民及其事业表现出的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热爱的行为,积极主动地为党、国家、人民及其事业而勤奋工作、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在各项工作面前是“我要做”,而不是“要我做”。反之,在忠诚方面喊出许多震天响的口号,而实际上根本不能雷厉风行,也算不得忠诚。

七是党需要时是否服从。忠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工作上表现为对党、国家和人民及其事业坚决服从的态度,遵从党的意志,听从党的决定,服从党的安排。不听从党的决定,不服从党的安排,在态度上有抵触情绪、甚至搞对抗,处处与党讲条件,讨价还价,就是不忠诚。

八是政治上是否维护。当遇到诋毁和损害党、国家、人民的形象和事业的错误行为和现象时,能站出来进行斗争,能恪守党的纪律、国家的法律,为党和国家增光添彩,这是忠诚。对诋毁和损害党、国家、人民的形象和事业的错误行为和现象置若罔闻、听之任之,不敢于斗争,缺乏斗争精神,甚至随声附和,就谈不上忠诚。

诸如此类标准和要求侧重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而在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一条,即对党忠诚,就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种一致必须是发自内心、坚定不移的,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站得稳、靠得住。

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应有的行为特征

一般来讲,具有忠诚品质的党员干部应具有如下一些行为特征:

维护核心、看齐追随。千军万马,靠统帅指挥;攻坚克难,听领袖号令。对党忠诚是具体的实践的,首要的就体现在把坚决维护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大局和首要的纪律,思想上高度信赖核心,感情上衷心爱戴核心,政治上坚决维护核心,组织上自觉服从核心,行动上始终紧跟核心,使维护核心、看齐追随成为思想自觉和实际行动。

天下为公、大公无私。忠诚的领导干部不为金钱、美色、权力所惑,不为个人利益所困,当个人利益与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发生矛盾的时候,能把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放在最高位置。当然,这并不是说忠诚的领导干部不讲个人正当利益,而是说,他无论什么时候都能把党、国家、人民及其事业放在自身利益之上。

自觉自律、积极主动。忠诚的领导干部能发自内心地维护核心、看齐追随,能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能积极主动为党、国家、人民的事业做贡献,能自觉恪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

在党爱党、始终维护党的形象和事业。忠诚的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始终如一地在党爱党,在党的事业遭遇挫折等情况下,也永不变心、永不怀疑、永不叛党;当党内出现某些问题的时候,能以负责任的态度提出建设性意见;能为维护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而竭尽心力、勇于奉献。

与党同心同德、同甘共苦。具有忠诚品质的领导干部绝不是“两面人”,具有表里如一、诚心诚意的健全人格,能在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坚持实事求是,讲真话、办实事,以致能够忍辱负重。那种口是心非、表里不一、华而不实、阳奉阴违的干部,自然不是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忠诚的干部。

恪尽职守、竭尽心力。忠诚的领导干部在工作上,总是把职业当作事业,为工作鞠躬尽瘁、任劳任怨、忍辱负重、一丝不苟。他们在工作岗位上能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把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和利益放在心上,能真正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敢于负责、敢于担当。具有忠诚品质的领导干部具有担当意识和担当精神,他们勇于克服一切困难,积极主动自觉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能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真正为人民群众服好务;能顶住各种非议和压力,不推卸责任,不揽功诿过,敢于为人民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不折不扣、刚性执行。具有忠诚特征的领导干部能积极主动动员、组织、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认真且创造性地学习传播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逢山开路、遇河架桥”“钉钉子”的刚性执行力,他们坚决抵制和破除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老实做人、踏实做事。

忍辱负重、光明磊落。讲忠诚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总是敞开心扉说话,甩开膀子做事,这其中不免遇到某些非议、难题,但一定能做到光明磊落、胸怀坦荡、不为所动,正可谓“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第四篇:“三个代表”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三个代表”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江泽民同志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与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关系。学习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就是要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总体上提出了新形势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要求,是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指针,也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指针。

“三个代表”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最新成果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马克思主义宽广眼界,勇于实践探索,善于思考总结,富于理论创新的党。在近八十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我们党之所以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保持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总能适应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不断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导革命取得了历史性胜利,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飞跃。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指引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胜利前进,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国际国内局势出现了一系列重大而深远的变化,这是对我们党的严峻考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世界风云变幻的历史条件下,在当代中国的伟大变革中,坚持、运用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根据时代和实践的要求作出新的理论突破和创新,在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外交、党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为我们战胜困难,迎接挑战,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思想理论保证。伴随党的思想理论的发展,我们党的建设理论也不断丰富和完善。从毛泽东提出“三大法宝”和“三大作风”,到邓小平提出把党建设成为两个文明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在党,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到江泽民同志提出“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和“三个代表”,体现了我们党的理论创造力,体现了我们党的建设理论的成熟和进步。“三个代表”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世纪交替的重要时刻,着眼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着眼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长远发展,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紧密结合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最新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的实际,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我们党员干部队伍发生的重大变化,深入思考而提出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上的一个新成果,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个代表”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深刻的理论意义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特别是党的建设实践的高度概括,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运用,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三个代表”从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先进政党的根本性质的高度,深刻揭示了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政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它的历史使命就是领导工人阶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人类历史前进。“三个代表”深刻揭示了党保持自己先进性,完成自己历史使命的根本途径,说明只有正确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坚持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坚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正确把握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证明,只要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党的事业就一定会兴旺发达。“三个代表”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怎样代表人民,怎样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搞清楚这一基本理论问题,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三个代表”要求我们深刻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深入了解生产力性质,正确解决不同历史时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任务、途径、手段和方针政策,保护和促进生产力不断发展;充分认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正确把握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自觉地调整完善生产关系,根据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改革和调整上层建筑中不相适应的部分,发展和繁荣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就是要始终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三个代表”从唯物史观的高度,深刻阐明了党的事业发展、党的前途命运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密切联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无产阶级先进政党的显著特点。中国共产党在近八十年的奋斗中之所以能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就是因为我们党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着血肉联系。“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历史的写照。“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党始终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的最高衡量标准,以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我们的出发点和立脚点。“三个代表”总结过去,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鲜明时代特征。这一思想为党的思想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光辉篇章。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三个代表”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最新成果。面对跨世纪战略任务,我们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努力对当前亟须进行理论引导或说明的突出问题,作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符合实际的解释和说明,有力地回答现实生活提出的、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同各种错误观点进行积极的斗争,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和坚定正确的思想理论认识。必须适应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我们只有敏锐地把握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维护稳定,才能真正跟上时代而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思想理论工作要自觉地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为主攻方向,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规律。要深入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深入研究当今世界新的科技革命的新动向及其对先进生产力和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深入研究我们面临的和可能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紧紧跟踪实践的发展,努力拿出有价值的理论成果,更好地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必须体现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各种思想文化和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关系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关系我们能否抵御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蚀,关系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的坚持和巩固。思想理论建设是文化建设的灵魂。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根本体现,要坚持不懈、扎扎实实地继续推进这一战略任务的落实。必须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理论需求。党的理论工作是同党的事业发展息息相关,同人民群众实践紧密结合的。理论工作要把反映群众的利益、服务群众的需要作为根本职责,贴近群众,启发和提高群众的觉悟,帮助群众团结起来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社会热点问题不断涌现,人们出现各种思想困惑和认识疑虑是不可避免的。对于人们的疑难困惑,必须在理论上给予明白晓畅的回答。只有从理论上帮助人们划清是非界限,认清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谬误,什么是先进、什么是落后,什么是科学、什么是迷信,什么是文明、什么是愚昧,才能帮助人们澄清思想,提高认识能力。理论工作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群众提供丰富的精品,使人们得到思想的启迪、理论的提高、精神的升华,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第五篇:为什么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为什么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2013-08-05 第01版:国家大局

作者:祝灵君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16

52当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偶尔会听到一些党员干部提问:谁是群众,我是群众吗?群众路线是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今天进入全球化时代还有必要继续坚持吗?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向群众学习,难道不向少数精英学习?在这样一个高度分工、专业化、科层化的社会,我们能走出“办公室”吗?在知识迅速传播的时代,是知识教育群众,还是群众创造知识?要回答这些问题,说到底,需要深刻认识为什么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中国共产党在一大的决议中就提到了“开展群众的革命斗争为党的中心工作”,从那时起,尽管“群众路线”的概念没有正式提出,但坚持群众路线的思想开始贯穿于党的全部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群众的概念动态发展,群众路线的内涵、特征、实现途径也在顺应时代的发展中逐步清晰,最终成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贯穿于党的事业的始终,融合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领导各项事业的艰辛探索和实践,在不同时期始终具有三个特点。这三个特点决定了党的群众路线过去管用、现在管用,将来也管用。

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是实践哲学。实践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强调,“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空谈和实干是不可调和的对立面”;列宁也指出,“群众不是从理论上,而是根据实际来看问题的,我们的错误就在于总是从理论上来看问题”。因而,从群众来,到群众去,也就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实践哲学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一部分。《汉书?河间献王传》最早提出“实事求是”,成为“汉学”在国学中的典型特征。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强调“内圣外王”,实事求是是“外王”之道;实践哲学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探索的哲学。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脱离时代、脱离实际,从书本搞一套、从国外搞一套,搞革命不会成功,搞建设和领导改革开放的事业更不会成功。正如刘少奇同志在七大报告中指出:“如果不向群众学习,而是自作聪明地从脑子想出一套东西,或生硬地从历史经验与外国经验中搬运一套东西,来启发群众和指导群众,那一定是无用的。”

群众路线是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党性修养来自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属性的根本规定,来自于党组织对党员的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探索中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融于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广泛实践中,形成了党性修养。如果说,实践哲学是“外王”之道,党性修养则是“内圣”之途。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强调塑造、培养党员干部的群众观点、群众意识、群众立场,始终强调自警、自醒、自励,如此才有“眼睛向下望”的态度,才能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坚持“当学生”和“当老师”的统一。在传统文化中,“内圣”的思想一以贯之,宋代以来则达顶峰,成为“理学”的重要内容。如果说,“外王”是“表”,“内圣”则是“里”,只有表里如一,才能坚持群众路线;表里相悖或过犹不及,或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之中失去一定的“度”,都不是坚持群众路线应有的表现。

群众路线要始终与国际视野相统一。党的二大通过了《关于“世界大势与中国共产党”的议决案》,分析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大势”,并自觉地把中国革命融入世界革命“大势”中去观察、去策划。过去闹革命需要观“世界大势”,今天开门搞建设依然要谋“国际大势”。坚持群众路线与国际视野相统一,党员干部一方面要向普通群众学习,另一方面也要向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成功经验学习;坚持群众路线与国际视野的统一,就是要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和“魂”的同时,也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坚持群众路线与国际视野的统一,就是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时刻做到“观大势、谋大事”,在改革开放中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如此看来,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生命哲学,也是生活哲学;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工作路线,更是工作方法。因此,坚持群众路线应该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悔的追求,也是永不放弃的法宝。

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体会文章-始终高度重视党理论建设(五篇模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