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曙讲话稿
发展和完善“新农合” 构筑农民健康屏障
永顺县卫生局副局长、县合管局局长
王曙
(202_年10月)
大家好!非常有幸与在座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共同学习和探讨,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今天,我讲课的题目是“发展和完善新农合,构筑农民健康屏障”。这个题目比较大,由于时间有限,只能从以下两个主要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
第一个方面,我给大家讲述一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产生的背景和它的发展概况。
1、概念:什么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它简称“新农合”,它是我们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努力建设和谐社会而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在上述概念的表述中,有几个关键词我们必须弄明白:一个就是为什么要在“合作医疗”前冠以“新型”二字?那是因为农村合作医疗在上世纪的五十年代就已经产生了,现在的合作医疗与以前的相比较有着本质区别,同时又有着内在联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后者是前者的延续与发展;第二个就是要弄清楚,新农合的责任主体在政府,受益对象是农民;第三个需要弄明白的就是,“新农合”运行的形式是以大病统筹为主的而且是一种多方筹资的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所谓的多方筹资实际上是各级财政占了绝大部分,而农民个人缴费只占20%,明年从中央到地方财政按参合人数每年每人补助120元,农民个人只要缴纳30元,也就是有的同志少抽一包烟的概念。在个人缴费这个问题上,有的农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提出过这样的看法:“国家反正已经出了那么多钱,农民个人缴费这点钱就由国家全部承担算了,或者是减免了。”其实,这是对新农合政策理解不深,我们的政府不是无限政府,它的责任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事都大包大揽,况且相比城镇职工、居民的医保个人缴费要低很多,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新农合体现的是互助共济,就是“你帮我,我帮你,政府帮大家”。所以说,国家对我们农民高看一等、厚爱一分,那么我们也要换位思考,充分理解政府。
2、产生背景和发展概况
我们国家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的50年代,它从当时的初创阶段到60-70年代的发展与鼎盛阶段,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产生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当时,在那个百废待兴、经济相当落后的年代,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国家基本建设和解决温饱问题上,就是在这样一种艰难的形势下,我国广大农村依靠集体经济和农民自身的力量,独树一帜,自主创立了我国的农村合作医疗。要知道,当时的合作医疗政府是没有一分钱投入的,完全依靠农民自身的力量和集体经济的扶持艰难的生存下来,其实在当时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啊。所以说,我们现在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传统的合作医疗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党和政府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各级政府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唱了主角,而受益的是我们千千万万农民朋友,正所谓“政府得民心、农民得实惠、卫生得发展”。各级政府在新农合方面的投入也是巨大的,现在的新农合基金总量大而且是以县为单位统筹,保大病、抗风险能力强,而传统的合作医疗资金总量偏小,而且以村为单位统筹,只能负担小伤小病,抗风险能力非常弱。虽然说传统的合作医疗有它的弱点,但它在那段非常时期所起的作用令世界关注,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广大农民贫困交加,各种传染病、地方病猖獗流行,人均期望寿命不到35岁,世人为之大为感叹:“人到70古来稀啊。”但是,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以低于发达国家100多倍的医疗卫生支出,使人均期望寿命达到68岁,接近了不少发达国家的水平。最近统计的湖南百岁老人有1518人,最长寿的就是我们自治州凤凰县的田龙玉老人,今年已有117岁高龄了,这些百岁老人他们都经历了上世纪的农村合作医疗,在那贫困而且病魔猖獗的年代,能够活到这么大把年纪,不能否认合作医疗带给他们的那份保障。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在1980年的一份考察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农村实行的合作医疗制度,是发展中国家群体解决卫生保障的唯一范例。”传统合作医疗得到了世界权威机构的充分肯定,它取得的健康业绩举世瞩目,它还造就了遍布960万平方公里的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同时为我们现在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复苏和振兴,但广大的农村卫生却迎来了“寒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以后,集体经济纷崩瓦解,加上舆论导向、政策导向的失误和领导管理上的缺欠等诸多原因,导致了农村合作医疗的解体和基层卫生组织的衰败。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由70年代鼎盛时期的90%,猛降至80年代的10%以下。更为糟糕的是,随着农村集体经济和合作医疗的解体,使乡村两级基层卫生组织失去了集体经济的依托,各级政府又未能适时地增加投入,使得医疗走向市场化、商业化,从而导致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陷入极度困境,难以为继。最终造成了这样的局面:一是农村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工作明显削弱,一些已被控制和消灭的传染病、地方病死灰复燃。二是医药费用不断上涨,广大农民不堪重负,看不上病、看不起病的相当普遍,所以说在“看病难、看病贵”这一问题上,不能完全加罪于医疗机构,受体制的影响是其根本所在。三是医疗资源分布严重失衡,城市与农村的差距、东南沿海与中西部的差距、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的差距都在逐步扩大,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进一步降低,总体绩效更加降低。好几年前,我们州政府一位领导在长官卫生院实地调研时,问及医院发展状况,院长用本地话感慨万千地说道:“好多年都米得发展了,人家发达地区早都用CT、核磁共振了,我们这儿还是那条日不死的听诊器、那条日不死的血压计、那条日不死的体温表。”哼,三个“日不死”!由此可见一斑啊。不过,现在已今非昔比了,通过抗击“非典”、“二号病”等重大传染病,我们党和国家对医疗卫生的重视程度明显加大,逐步富裕起来的农民群众也深深体会到“没有健康,哪有小康”的道理。现在国家已经加大对医疗卫生的各项投入,从城市到农村,从房屋到设备,应该说目前医院发展最受制约的不是房屋、设备这些硬件了,而是医学人才缺乏这一瓶颈。
现在,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险在全世界一直是一个不易破解的难题,各国的医保模式不尽相同,各有千秋,各有利弊,大致可分为免费医疗保障、商业医疗保险、社会合作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等几种模式。我们国家在充分尊重历史、注重实际,并借鉴国外经验的情况下,于202_年试点运行适合中国农村医疗保险模式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当初的低水平、低保障,不断壮大、完善和推广。截止到202_年,全国所有县市已经基本得到覆盖。
第二个方面,在对新农合制度的产生背景和发展概况有了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后,我们再来谈一谈我县新农合运行的有关情况。
我县新农合是全州第三批试点县,自202_年运行至今,已经有4个年头了。这几年来,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的正确领导和监督下,通过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广大农村居民的积极参与,新农合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参合农民医疗费用负担得到减轻,“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新农合的各项控制指标以及为民办实事的既定任务均得到了很好的完成。概括起来说,从202_年至202_年,我县新农合工作实现了“五个提高”、“两个转变”。“五个提高”:一是参合人数、参合率逐年提高。四年来,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加大了参合筹资力度,参合人数分别是365314、381126、400097、418811,参合率分别为84.89%、88.43%、92.54%、96.27%,连续几年处于全州前列,民政、计生、残联等部门按照政策规定,对农村五保户、低保户、独生子女和两女结扎户以及重度残疾人等给予了个人缴费的减免。二是基金筹集逐年提高。四年分别是1826万元、3049万元、4001万元、5863万元,基金筹集规模是随着各级财政补助快速增长以及农民个人缴费增加而相应扩大的,基金总量越大,政策调整后对参合农民而言受益水平越高,合作医疗基金抗风险的能力越强。三是受益面逐年提高。住院补偿人次分别为28801、36119、49757、42244(1-9月),参合农民可以自主选择公立医院就医,对于那些外出打工、旅游、探亲在外地住院治疗的也有不少人获得住院补偿,年内没有享受住院治疗补偿的特殊慢性病,还可在年底获得特殊门诊费用补偿,今年6月以来,我县还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十余名儿童,推荐他们到省城实施外科手术治疗,实行了全免费。四是住院补偿率逐年提高。分别为33.56%、41.74%、48.15%、64.74%(1-9月),补偿率的提高,体现了参合农民得到的实惠越多。五是住院补偿封顶线逐年提高。“封顶线”也就是最高补偿额度,由新农合启动初期的每人每年1.2万元、3万元提高到现在的6万元,新农合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指导思想日益彰显。再就是“两个转变”:一是转变了农民的就医观念。以前生病住院难以承受医疗费用,现在新农合能够给予很大比例的补偿,农民的健康保健意识明显增强,有了病痛不再害怕进医院。二是转变了农民的认识问题。新农合启动初期,农民有种怕上当吃亏的心态,对政府的引导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但通过越来越多的参合农民获得实惠,耳闻目染,转变了他们对新农合的看法,对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有了全新的认识。目前,我县进一步加强了新农合各项工作的管理,尽最大努力让农民满意、让社会满意。第一,加强基金财务管理。新农合基金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基金的本金及利息全部用于参合农民的住院补偿。第二,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管理。一方面对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协议管理”,要求我县及州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实行“即付即补”,也就是说参合农民住院治疗在出院时即可在医院办理补偿,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另一方面,要求定点医疗机构定期公示补偿情况,实现了医院管理系统与新农合管理系统无缝对接,实行住院病人网络信息报告和网上监审。第三,加强监督。一方面,各乡镇聘请5-7名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知名人士参与的社会监督员,进行社会监督。“一脚踏三县”的万民乡西库村距离乡政府有20多公里,群众看病极其不便,农民参加合作医疗难以得到实惠,乡村人大代表在县人大组织的视察中,将此事反映后,县卫生局、合管局非常重视,组织调配乡卫生院医务人员轮换到该村卫生室工作,解决了西库村和附近几个村的参合农民就医和报销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各乡镇审核员驻点监审补偿,县卫生局、县合管局定期或不定期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进行现场督查指导。四是加强医药费用控制措施。严格控制住院病人的次均住院费用、次均床日费用、住院率等多项指标,遏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我县对费用的控制一直做得很好,获得了上级好评。
虽然,新农合工作运行四年来给不少参合农民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实惠,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但这项制度建设中仍然面临诸多困难。一是医疗保险意识问题。大多数农民过于重眼前、重实惠,也就是俗话说的“吹糠见米”,普遍缺乏风险防范意识。许多青壮年农民偶尔感冒发烧不算病,慢性病、大病又很少发生,一年到头很少花钱看病,所以有钱不愿意参加合作医疗;一些慢性病、大病和年老体弱的农民想参加合作医疗,又拿不出钱;新农合个人缴费与其它医疗保险相比较还算少的,但一些偏远乡村农民整体经济比较困难,仍然无力或无法按时筹集资金。二是医疗机构问题。民间流传有这么几句话:“小病忍,大病耐,快死才往医院抬”,“一人得病,全家受穷”,“脱贫致富三五年,一病回到解放前”。什么原因呢?是“看病难、看病贵”吗?我前面已经说过了,这只是一种现象,究其原因与我们现行体制有很大关系,把医疗推向市场和人才引进瓶颈的制约,导致了药品、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和医疗卫生人才极度缺乏,稍微有点本事的都拥向大医院或到发达地区医院打工赚钱,而刚毕业的医学院校生想到县级及乡镇工作,可门槛又太高,而待遇又太低,造成了这种“出得多、进得少”的局面,我们某个县级医院要招一个吉首大学的五年制医学本科生,却因为户口问题而不能被招聘,医院只能从乡镇卫生院选择编内人员进城,医疗服务水平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当前,医患关系不和谐也是困绕我们医疗机构的一大问题,医院和患者之间的信任缺失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一些医院的医生为追求经济利益,给患者进行了不必要的检查、开大处方,从中获利,患者也对医生开列的检查项目和治疗方案心存戒备,而患者在纠纷处理过程中,高额索赔或对医生施以暴力现象也屡见不鲜,本该一致抗击疾病的医患双方由信任、协作,逐渐演变为戒备、防范,甚至走向对立。“城门失火,秧及池鱼”。正因为有了这种不和谐,群众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危机转嫁到了新农合上面,什么筹资的问题、药价的问题、医疗水平的问题、服务好坏的问题等等不一而足,把不满统统洒到新农合上面,合管局当了“冤大头”,那真是比窦娥还冤啦,处境实在尴尬呀。所以说,医药费用的增长和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低下造成的“看病难、看病贵”也是阻碍新农合健康发展的又一原因。当然,我国目前正在大张旗鼓地着手“医改”,这是件好事,但困难和问题也不少,实际上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险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各国都在探索,只有经验可以借鉴,而没有固定模式可以套用。三是资金筹集问题。明年,各级财政按参合人头每年每人补助120元,其中县财政要配套300多万元,这对于国家级贫困县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农民个人缴费30元,每年由乡村组织收缴,行政成本很大,加之我县外出务工人员多,而留守的老与小又没有多大的经济支配能力,筹资成了各级政府和乡、村干部十分头痛的事,如果没有建立一个长期筹资机制是很难办的。四是管理问题。新农合工作启动以来,成立了合管局和乡镇合管站,每个乡镇均有专职审核员负责补偿审核,这在其它类似的医疗保险机构中是绝无仅有的,而且各方面管理措施还是基本到位的,但是为什么社会上还是颇有微词呢?一方面,新农合管理的医疗机构和服务对象太多太散,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所难免。要知道,我们所面对的是60余家医疗机构和几百所村卫生室,这还不包括广东、浙江等外地医院,而我们服务的对象又是广大农民,无论经济条件还是对事物的认识都与干部职工及城镇居民有一定的差距,哪怕是有一丁点儿的不足就会引起较大反响。另一方面,医疗机构的规范操作和自律意识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农合的发展。不排除部分医疗机构追求利润最大化,譬如使用昂贵药品和检查、诱导病人住院等等,造成了医疗费用的上涨和基金的无效支出,引起群众的不满。其实,新农合是以大病统筹为主,无需住院治疗的小伤小病利用门诊统筹资金要低廉许多,我相信,只要认真划算一下,这个问题是不难搞懂的。还有就是个别胆大妄为的不法分子,他是“带着存折进棺材——死要钱”,竟然敢利用虚假发票和医学资料骗取新农合资金。去年,合管局在审核报帐资料时,发现首车镇青年农民姚某,借用亲戚朋友的医疗证,伙同他人伪造发票和资料诈骗新农合基金,我们当即给有关领导作了汇报并向公安机关报案,协助办案人员奔赴广东各大城市调查取证,最终将犯罪嫌疑人一举抓获。目前,犯罪嫌疑人姚某及同案犯均已判刑并被没收脏款脏物,为国家挽回了经济损失。
目前,我们除了要进一步加强新农合各项管理工作之外,十分需要探索一种新农合筹资的长效机制。现在,收缴农民参合的自负费用,都是各乡镇组织村干部进村入户收缴,费时费力,如果能通过政府协调,组织相关部门,把农民个人缴费以“协议筹资”的方式,由乡镇政府与农民签订筹资协议,农民委托信用社每年从粮食直补、退耕还林款中直接代扣代缴。这样的话,既降低了行政成本也方便了农民缴费,一举两得。
同志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新生事物,它的成长必然经历艰难险阻,但它展现在我们前面的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为广大农民构筑了一道坚实的健康屏障,它是我们党和政府关注民生最直接的体现。让我们大家携手并进,共同关心、支持、呵护新农合,为开创广大农民健康的新纪元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发展和完善“新农合” 构筑农民健康屏障
永顺县卫生局副局长、县合管局局长
王曙
(202_年10月)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产生背景和发展概况
1、概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 “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相共济制度。
2、产生的背景和发展概况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上世纪50年代为初创阶段,60-70年代发展与鼎盛阶段,80-90年代衰落与解体阶段。本世纪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传统合作医疗的延续和发展。
世界各国医保模式种类:(1)免费医疗保障;(2)商业医疗保险;(3)社会合作医疗保障;(4)社会医疗保险。
二、我县“新农合”运行情况
1、“五个提高”:①参合人数、参合率;②基金筹集;③受益面;④住院实际补偿率;⑤住院补偿封顶线。
“两个转变”:①就医观念;②认识问题。
2、管理和存在困难。
3、探索建立新农合筹资长效机制——“协议筹资”。
第二篇:王曙小学学校工作总结
202_~202_年上学期王曙小学学校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中心学校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教育思想,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校本教研为核心渠道,注重学校教师间的和谐发展,积极为教师的成长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以德育为抓手,以学生言行为重心,切实强化和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教育;以科学性为依托,以实效性为目标,强化教研重实效,关注教师重发展,突出品牌重物色的工作格局,通过全校师生的团结,努力和奋斗,学校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和长足的进步。
一、强化学校管理,在机制建设上求创新
1、充分发挥校委会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校园”作为活动的主题,加强教育行风建设,制定方案制度,加强了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科学评价教师工作,切实做到公正、公平、合理。学校各分管的教师要加强工作合作,真正使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富有成效。
2、逐步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各自职责、制度,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办事有标准,现场有督促,工作有检查,好坏有奖惩,经验有总结,真正做到用规章制度管理人和事。
3、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高领导干部的素养。在工作中做到分工明确,强化责任,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创新工作方法。本学年领导干部进一步提高了办事效率,改变了工作拖拉现象。能带头执行学校规章制度,实行在制度面前与教师平等。在实际工作中能及时发现问题。能深入实际,倾听师生合理化建议,查处问题并及时整改。在工作中能坚持原则,创造性开展工作,进一步加强过程管理,用数据说话。本学期,我们以创造“文明学校”为重点,强化师德教育,做到依法执教,廉洁从教,文明施教。
二、重抓教育管理,在教学质量上求突破
1、建立完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重大工作督办制度,突出骨干教师培养。领导及教师听评课,集体备课,作业布置与批改,上课与备课一致等方面的过程管理,一抓到底,毫不松懈。每月月底进行一次常规督导工作,平日进行抽查工作,结果及时反馈给广大教师并列入个人业务考核之中。
2、加强对教学计划的督查。教导处制定切实可行的素质教育及新课程实施计划及措施,并对教师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切实把好质量关。同时全体教师充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加以实施,教导处做好督查工作。
3、切实抓好全过程教学。教师应认真备好每节课,上好每堂课,广大教师切实做到按时、按质、按量备课。
4、教导处抓好薄弱学科的教学工作,着重对这些学科进行不定期的随堂听课,及时了解教学情况。同时抓好非应试学科的教学教研工作,使体、音、美等学科得到应有发挥。
三、全面规划校园文化建设,让学校一颗草、一棵树、一堵墙,都成为教育的主阵地
1、加强民主监督,实行民主管理。主动关心教师的生活,关心教师政治生活,大力提倡乐于助人,济困扶危的奉献精神,形成良好的教师群体。
2、健全学校环境,校容校貌做到整洁整齐,美观大方,学校门窗要完好,座椅
要完整。
3、不断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抓好校园的美化、绿化工作。
四、注重教师之间的和谐关系,以情管理
教师之间的和谐关系是事关整个学校教学环节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之间和谐了,才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领导要以身作则,办事公平、公正,不循私情。要教育教师人前莫说人,背后不议人,要以高姿态对待一些不愉快的小事情。有问题摆在“桌面”上解决。和教师打成一片,经常谈心,及时了解教师的心理动向。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万无一失,以一颗诚心对待每一位教师,建立兄弟姐妹情。
总之,这学期我校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展,期中、期末上级对学校的工作检查,我校在中片、下片地区获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归功于全体教师的努力。现在学校工作还有不尽人意之处,学校要成为规范化、正规化的学校,还有许多困难和客观原因要克服。但我们相信,在上级领导正确领导下,我校全体教师一定会排除困难,发奋图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建立示范学校达标而努力奋斗。
王曙小学
第三篇:王校长讲话稿
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九月的天空,格外地高;九月的天气,格外地爽;九月的风儿,格外地柔,九月的大地绿意依然。今天,上海揽德资产管理公司来我校慷慨解囊,资助我校50万,用于附小建设新建教学楼五楼科技馆,建成后以“揽德资管”命名。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隆重地举行捐赠仪式,我在这里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对上海揽德资产管理公司的这种仁爱之举,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对今天来参加捐赠仪式的武威市市委,市教育局领导能在百忙之中来参加这个捐助仪式,表示深深的谢意。谢谢您们对教育的支持,谢谢您们对孩子的关爱!我代表全体师生讲两句话:
第一:感谢
感谢市委段玉华副秘书长,是您搭桥引线,为武师附小与上海揽德资产管理公司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感谢上海揽德资产管理公司的创始合伙人吕昌礼先生,感谢该公司前来捐款的副总经理孔辉先生,办公室经理吕阳先生。感谢上海揽德资产管理公司的领导及全体员工,是你们在武师附小发展的关键时刻伸出援手,慷慨捐助,为孩子架起了通往知识海洋的桥梁!感谢市委市政府对教育的关心支持。第二:感动
人们常说:“社会多一份关爱,孩子就多一份信心,我们的未来就多一份希望”,继新教学楼落成之后,今天我们学校又得到了一份关爱,上海揽德资产管理公司向我们捐赠了科技馆一座,既拓宽了孩子们的文化视野,又优化了我校的办学条件,真可谓是雪中送炭啊!
捐资助学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与道德行为相结合的一个善举,它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意义,当上海揽德资产管理公司向我们武师附小捐赠的消息传开时,武师附小的全体师生无不欢声雀跃而为之感动!
捐助是真诚的,关爱是无价的,我们感动之余只有即时付诸行动,我们要励精图治,严谨办校,把武师附小办成一所领导满意、社会满意、家长满意、学生满意的学校;我们全体教师将不断学习,诲人不倦,永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全体学生一定会把上海揽德资产管理公司的关爱与温暖化作自强不息、奋发学习的动力,化作克服困难、知难而进的勇气,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报答社会的关怀之情,不辜负上海揽德资产管理公司对我们武师附小的殷切期望!
各位同学,请记住这样一个温暖的场景,记住叔叔阿姨们期待的目光!让我们热爱科学,好好阅读,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社会的关爱之情!若干年后,当你们走向四面八方,当你们走向社会的各个岗位,当你们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请你们记住今天,记住这温暖的笑脸,记住这亲切的关怀!
最后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再一次向上海揽德资产管理公司的捐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谢谢大家!
第四篇:王校长讲话稿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
崇礼县第二中学王佃元
各位领导、全体教职工同志们: 根据县委关于深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今天我们召开专题会议,对学校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为把此次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开展好,在这里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大举措。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充分认识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现实紧迫感。
第一,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推进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新一轮改革的大幕,这是一场攻坚战,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要把全面深化改革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从群众中获得充分理解和参与。我们要紧紧抓住教育实践活动这个重大契机,坚持推进教育实践活动和推进改革发展相结合,推动整治“四风”顽症和破解改革发展难题相结合,推动树立形象、提振精神和凝心聚力相结合,发挥好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使广大党员干部锤炼思想作风,增强宗旨意识、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团结带领群众共同把改革发展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
第二,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夯实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基层党的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量工作在基层,推进党的各项政策落实的责任主体在基层,基层组织建设必
1须长抓不懈。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抓基层打基础就有了宽广的平台和有力的抓手,有利于解决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使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更加畅通、更加便捷,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第三,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改进工作作风的迫切需要。
从社会上各行业看,学校的作风总体上是好的,但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中央严令禁止的“四风”现象也是存在的。主要表现在:有的党员或干部学习不够认真、不够迫切;有的干部对学校一些大事缺乏原则性,如对学校有些制度的执行不够坚决,有畏难情绪,怕得罪人;有的党员或干部工作缺乏激情,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有的干部与群众的联系不多,尤其是生活、家庭有困难的老师了解不及时;有的干部对教职工提出的某些问题和建议,没有及时进行整改或没有进行耐心的解释;有的党员或干部,上班纪律性不够强,出现迟到或早退现象;有的党员或干部不肯挑重担,对学校安排的工作以各种理由加以推辞;还有的同志或干部,在群众面前说不符合党员身份的话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一是本着惊醒党员和干部的目的,学校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有归宿感和向心力,要有校荣我荣、校衰我衰的集体观念。二是为了先行整改,希望党员干部在平时的工作中,要以学校的大局为重,应多考虑学校的整体利益,应站在学校稳定和学校发展的角度,多提一些建设性意见,提一些利于学校稳定发展的建议,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和奉献精神,并做到言行一致,协助学校做好各项工作。
二、把握要求,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第一,把握活动主题,切实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领导干部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取向。为民务实清廉,是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取向。为民,就是要坚持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英雄,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坚持立党为公、2执政为民,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务实,就是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发扬理论联系实际之风;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之风;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发扬艰苦奋斗之风。清廉,就是要自觉遵守党章,严格执行廉政准则,主动接受监督,自觉净化朋友圈、社交圈,带头约束自己的行为,增强反腐倡廉和拒腐防变自觉性,严格规范权力行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坚决反对一切消极腐败现象,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第二,聚焦“四风”问题,务求令行禁止。解决学校班子成员和党员教师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即反对形式主义,要着重解决工作不实的问题;反对官僚主义,要着重解决在人民群众利益上不维护、不作为的问题;反对享乐主义,要着重克服及时行乐思想和特权现象;反对奢靡之风,要着重狠刹挥霍享乐和骄奢淫逸的不良风气,第三,体现整风精神,实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
本次学习总要求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主题是:为民务实清廉。切入点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省市有关规定精神。聚焦的突出问题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活动的重点对象是:领导干部。要达到的目标是:党员、干部思想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基本原则是:发扬“认真”精神,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坚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讲求实效,做到“六个突出”:突出领导带头、层层示范;突出聚焦“四风”、解决问题;
3突出敞开大门、群众参与;突出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突出上下协力、衔接带动;突出严格要求、真督实导。
第四,抓好三个环节的贯通,突出几个关键要求。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第二个环节是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第三个环节是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三个环节要求贯通始终,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边整边改,循环往复,把整风精神、领导带头、制度建设这些关键要求突显出来。
第五,强调为人师表,教育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标杆。学校班子成员要放下架子,虚心听取基层党员、群众的意见,以树立标杆、向我看齐的态度检查自己,认真查摆个人、班子成员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问题症结和原因,把整改的方向和具体措施明确亮出来。
三、精心组织,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全国上下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全校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扎扎实实予以推进。
第一,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党组织和党的书记是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责任主体,是第一责任人,要靠前指挥,吃透政策原则,把握进度节奏,解决关键问题。学校将加强与督导组的沟通协调,及时掌握政策信息,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上下一致。学校行政一把手也要高度重视、认真负责,把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不折不扣落实上级部署和要求。
第二,要围绕促进中心工作两手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学校各处室、各年级组要把开展活动同做好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完成本部门本年级组各项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安排好时间,使活动每个环节、每项措施
4都为中心工作服务,把党员、干部在活动中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动力,用教育工作成效检验活动成效。
第三,要加强舆论宣传的正确引导。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全党关心、社会关注、群众期盼,抓好宣传舆论工作十分重要。要积极宣传中央的决策部署、宣传活动的重大意义、宣传活动的经验成效,引导广大党员教师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
最后,我代表学校党总支对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提两点希望:
第一、希望全体党员教师通过党的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聚焦“四风”,凝集正能量,把批评与自我批评这项互相帮助、互相提高的制度保持并发扬,以提高党内生活质量。
第二、希望通过整改、建章立制对中层以上干部中存在的“四风”问题加以规范,建立必要的制度加以控制、纠正。
老师们、同志们,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走群众路线,建和谐校园,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大家要按照上级组织要求,尽快行动起来,提建议、寻方法、拿方案,党群共携手,同筑“二中梦”,以教育实践活动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为实现学校和谐发展、特色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王主任讲话稿202_
聚焦课堂 深化改革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全区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肃州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王成刚
(二〇一〇年九月十七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的全区教育教学工作会议,是一次纯业务性质的会议。区政府王区长亲自参加会议、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悉数参加,这表明随着全区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基本结束,教育工作的重心已经转移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了,对于我们搞教学业务的同志们来说,即是鼓舞,也是鞭策,更是一种责任。关于新学年全区教研工作,会前我们已将新学年全区教研工作计划印发,希望各学区、学校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抓好落实。前面,杨局长已经就上学年的教学质量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客观分析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新学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下面,我结合教研工作计划再强调两个方面,供大家参考。
一、认清形势,明确目标,进一步增强教育教学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随着我区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结束,教育教学改革如何向深层次发展,如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紧迫地摆到了我们的面前。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教育发展永恒的主题,是全区广大学生、家长的迫切愿望。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教育质量持续稳步提高的助推器,是推动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保证。为此,根据全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我们将202_—201学年教研工作归纳为四句话:“围绕一个中心”即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个中心展开;“把握两条主线”即以加强教研工作的研究、指导、服务为主线。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线,深化课程改革,聚焦课堂教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依靠三支力量,即教研工作目标任务的落实必须依靠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管理人员,广大教师和教研人员;抓住五项重点,即教师培训、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精细化管理、教研队伍建设五项任务。
按照上述工作思路,新学年全区教研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全教会精神,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推进课改为重点,提高全体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以抓精课堂教学、抓严教学常规、抓实教学研究、抓准指导意见为突破口,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强化研究、指导、服务意识,提升教研水平,增强教研实效,全面完成好新学年教研工作主要任务。
二、突出重点,深入研究,推进教研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一)抓管理,促规范,提高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
抓规范落实。认真贯彻落实《肃州区中小学教学常规》及《肃州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课堂教学管理的意见和实施细则》,立足教学精细管理,注重过程管理,关注课堂,研究课堂,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学校领导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树立科研兴教意识,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研究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深入教学第一线,做到“三坚持、三深入”:即坚持兼课,坚持参加教研组活动,坚持参加教学质量分析会;深入年级组,深入课堂,深入学生。分管教学的校长要对学校教学研究负主要责任,年级负责人、学科组长要为年级、学科负责,并实行学科、年级捆绑式管理评价体系,增强集体和团队意识,鼓励学校领导上公开课和书写教学管理教案。
抓教学常规。根据工作实际树立以常规抓质量的理念。当前,要突出抓好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检测反馈等一系列常规工作。学校定期对教师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成绩考核等教学环节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全面掌握教师教学情况,每学期对教师教学检查指导不少于2次。检查教师备课和作业批改情况时,应涉及所有年级和作业种类,检查要有记载(写清时间、地点、人员等)、有分析、有小结,并及时通报检查结果,提出指导意见。
抓教学规范。教师教学设计要坚持以个人钻研为主,备课笔记内容全面,格式规范,过程清楚。加强集体研究,集体备课应有研讨记录,有自备、集备、复备的过程,执教者在复备的基础上,通过课堂教学,将修改意见和教学后记汇总后给主备人,形成新的教案,存入学校档案滚动使用。教师备课应适当超前,不得使用旧教案或以参考资料代替教案,不备课不得上课,提倡教师候课。
抓过程跟踪。各校要严格落实各种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的过程管理,认真开展学科教学、备考研究,切实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和效率。加强教学研究、管理的针对性,继续探索学校学科之间帮扶、交流、切磋模式,切实改变薄弱学科、学校的现状。加强复习教学的研究、指导,认真总结成功经验,积极开展学科备考研究、研讨活动。
(二)抓培训,促提升,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的和青少年成长的需要,对每一层次的教师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专业化水平,才能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也才能谈及教学质量的提升。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只有教师发展了,一切教育改革才能由可能变为现实。
组织多级培训,注重实效。一是开展多层次的区级培训:如学科教材教法培训、专题报告等;同时,继续开展教师专业技能专题培训和新教师岗前培训;二是强化校本培训,坚持做到“学、练、比、写”,即通过校本培训、自学、进修和外出参观学习,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素质;苦练基本功;比知识、比教法、比奉献、比业绩;写教学反思;三是积极组织外出培训,组织教研员和学科骨干教师参加省、市骨干教师培训、新教材培训以及外出听课、观摩、研讨、交流。
开展各种竞赛,以赛带培。通过开展学科优质课评比、教师现场备课评比、新教师课堂教学展示、“同课异构”研讨、教师技能比赛、区名师、青年骨干教师论坛及教研读书沙龙、城乡教师课堂教学展示与交流、构建高效课堂大家谈、名师、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教师之间的互帮互学活动,校与校之间的结对子等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抓好两个工程,促进发展。抓好“名师”工程,全力打造“品牌”教师,做到校校有名师、科科有能手。加强“名师”管理,组织“名师”课堂观摩和“名师”论坛活动,开展“名师”送教下乡活动,充分发挥“名师”对提高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业务水平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实施“青蓝工程”,建立校际青年教师结对培养机制,与指导教师签订青年教师培养目标责任书,通过 “传、帮、带、教”系列活动,促进新老教师都得到发展与提高。
(三)抓教研,促发展,提高教研工作的实效性
加大教研组织网络建设。由于人员流动,专兼职教研员存在有岗无人的现象,今年将聘请一部分教学能力强的教师补充到教研队伍中来,配齐配强专兼职教研员,健全三级教研网络,切实提高教研队伍的业务水平。各学校教导处、教研组、学科组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使之规范有序,安排、协调、督促好学校的教研工作,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的教研活动。
增强课题(专题)研究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积极开展“集团式”研究,整合教学资源,改变课题研究“一窝蜂”、“一盘散沙”现象,重点解决学校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实效性。在课题的选定、立项、结题的审批等方面严格把关,以课题研究为龙头,推动教育科研工作深入有 效开展。要改变课题研究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帮助教师在不断研究中破解提高教学质量的困难和问题,使研究更好地为自身的专业发展服务,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促进研究成果得到及时的转化和推广。
构建城乡教师教学研究共同体。积极创建“城乡互动、邻校互动、片区互动,蹲点、跑线、兼顾面”的片区教科研活动管理运行机制。组织全区“名师”送教到薄弱校现身试教、说教、指导,采取“菜单式”帮扶、指导,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教育教学质量差距。开展城乡“教研同行手拉手”活动,通过 “结对子”、“一帮一”、“一帮二”等形式,依托名校,城乡结对;依托名师,师徒结对;依托课题,共同发展,达到城乡教研优势互补,优质资源共享,使不同层次的学校得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构建适合我区特点的校本教研实施模式。教研室将在全区名校建立学科教学研究基地,把部分基础条件相对好、办学规模较大、教师专业素质相对高的学校作为校本教研的龙头校,发挥在教学研究中攻关、引领、示范、辐射的作用,推动校本教研的广泛深入的开展。针对教师日常教学中遇到的具体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经常组织学科的教学研究活动进行集中分析、研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加强自身建设,促进教研水平全面提升。在全体教研员中大力倡导学习之风、研究之风、创新之风。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研究和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内在规律,以深厚的理论功底指导教研创新。通过学习各地的先进教育经验,瞄准高水平、高层次,推动教研工作的高标准。教研人员将经常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深入教师和学生之中,对学校和教师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及时研究,精心指导,快速解决,为教学改革提供专业支持。要不断转变工作职能和方式,从原来的“管理、指导、服务”的职能转变为“研究、服务、参与、指导”。工作方式由单向指导向双向互动转变,由个体力量向集体智慧转变。大力支持教研人员开展工作,努力做到校本教研制度化、规范化、序列化、专业化,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四)抓课改,促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要大力实施有效课堂教学,强势打造高效课堂,按照“订计划、定目标、细过程、讲节奏、强研究、练实战、求高效、创团队、重激励、有激情”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工作,确保教学质量高效运转。近年来,我区认真学习借鉴了“洋思模式”、“杜郎口经验”等教育名校的课改经验,教研室也确定了以点带面推广模式,确立了以有效教学为目标,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打造高效课堂的改革思路,我们要不断总结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继续把全区的课程改革推向深入。
树立科学全面的教学质量观。当前,我们的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把素质教育与学科教学截然分开,把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开展的活动视为素质教育。因此,我们要根据教学的本质和新课程理念,矫正以学生的终结性考试成绩来作为评价教学质量高低的唯一依据的片面认识,明确教学质量的内涵要求,逐步构建起教师教学过程质量和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质量的“教学过程质量观”。
教师课堂教学要努力做到目标明确,师生互动,课堂内外互延,确保学生课课有得。具体操作上要做到“四标”进课堂,即展示目标、实施目标、测评目标、巩固目标。实现“四化”,基本内容自求化、要点内容问题化、重点内容习题化、难度内容层次化。要认真研究“轻负担、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方法,继续落实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机制,明确课程要求,做到有的放矢。
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过程化、规范化、精致化,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备课。高效教学的实现,有赖于系统而有效的教学预设。为此,我们要求教师进行教学预设时做到“三想五要”。“三想”是指想想课前准备些什么,想想课堂做些什么,想想课后学生能得到些什么。“五要”是指:一要准确把握“课标”要求、深挖教材,构建优化的课堂结构;二要把握班级学习状况,正视学生的差异,通过有效指导,确保每一个学生均有所发展;三要优化教法、突出学法,教师精讲、巧问,学生多思、多练;四要设计不同层次、不同梯度、不同形式的课堂巩固练习和反馈,放手让学生自主练,保证当堂学、当堂会;五是要坚持分层安排作业,注意适量适度,减轻过重课业负担,形成良性循环。各学校要将有效的备课方式、备课情况的督查作为教学管理的第一要务,认真抓好集体备课制度的建设与落实,倡导教师集体研究基础教案与个体设计创新教案相结合的备课方式,充分利用集体的智慧,体现个性特色,增强备课的实效性。要突出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备教法、备学法,教案要有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学生活动、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力求做到过程清晰,重点突出。
上课。要实现 “四个转变”:目标上,由单纯的为学生考试而教转变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上来;内容上,由单一的书本知识转变到联系生活、联系 学生的生活体验上来;对象上,由只重视尖子生转变到关注学困生,面向全体学生上来:方法上,由“填鸭式”转变到“启发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来,变学会为会学。教师要做到每一个提问都力求富有启发,每一种设计都力求精心巧妙,每一道习题都力求典型规范,每一步环节都力求合理有效,切忌漫不经心和随心所欲。各校要建立每日巡课制度,并有巡课记录。班级日志要记载每天教师上课的情况,作为对教师上课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
作业。按照“轻负担、高质量”的要求,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与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和高中学生书面家庭作业总量分别控制在一小时、一个半小时和两小时以内。减少机械重复训练,提高训练效果。作业要力求形式多样,有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实践性作业,作业量要适中,防止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教师批改作业要及时,运用等级加鼓励性语言相结合的方法,提倡面批,并抓好反馈和矫正。对课堂作业和练习要坚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学校要加强对教师作业布置及批改情况的检查。
复习和辅导。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巩固基础,突破难点重点;要精讲精练,注重夯实基础。“辅导”要针对不同学生特点,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注重实效。认真抓好培优转差工作,发展优等生,培养并提高他们深刻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发展个性和特长;提高中等生,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努力争取成为特优层次学生;帮助学困生,加强思想教育、心理教育,严格要求,热情关怀,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成绩,充分重视转差工作,及时地利用课堂课后时间为学困生查漏补缺、跟踪反馈、适时激励。除采用教师个别辅导外,还可成立课外兴趣小组,互助小组等,开展互帮互学,使学生整体优化。
听课。各校要根据教学改革的新要求,修订完善听课和评课制度,并对听课情况进行汇总,及时分析诊断。听课笔记重点记载师生活动和听课者的评价意见,校内听课有与执教者交流的记录。听课笔记的检查,不仅要查数量更要看有没有反思与评价意见。
变革学生的评价方式。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学习的主体。要注重过程评价,帮助学生维持积极的情绪体验;评价方式要多元化,鼓励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多向性、变通性,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 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主体意识。要特别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指导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同志们,新的历史时期给教育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也赋予教育工作者更大的历史使命。回顾过去,我们为取得的每一个进步和成绩而欣喜。面对现实,我们更为肩负千钧重任而深感压力巨大。我们有着丰富的昨天、美丽的今天、更有希望的明天。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局的统一指挥下,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依靠广大教职工,真心搞教育,潜心搞改革,静心搞学问,全心抓落实,努力实现我区教育、教学和科研质量的新提高,再创我区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