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讲话致辞 > 讲话稿
市长在全市振兴工业经济暨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大全]
编辑:风起云涌 识别码:88-1138827 讲话稿 发布时间: 2024-09-14 15:22:5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市长在全市振兴工业经济暨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如何振兴工业经济,推进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分析发展形势,查找发展差距,理清发展思路,动员全市上下提高认识,提振信心,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彻底扭转乐昌工业被动、落后的局面。等一会,李书记还将作重要指示,请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勇对困难,正确认识我市工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园区建设为载体,积极应对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是主要工业指标实现较快增长。在历届领导班子、各部门、各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新投产工业项目少、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国内外经济疲软等困难和挑战,主要工业指标仍然实现了较快增长。202_年、202_年、202_年工业增加值分别为15.86亿元、20.46亿元、24.6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6%、15.1%、15.3%,呈现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二是产业园建设发展步伐加快。截至202_年底,园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34亿元(其中我市财政投入资金2.19亿元、融资投入3619万元),累计征用土地4100多亩,实现“三通一平”的土地2500多亩,园区各项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截止目前,入园企业25家,建成投产13家。今年1-4月,完成工业增加值9324万元,同比增长1042%。园区建设发展蒸蒸日上,为我市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三是重点工业企业项目建设取得较好成效。近年来,我市全力以赴抓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一批大企业、大项目相继落户、投产。成功引进了中国五矿、华电国际、中国建材南方水泥三大央企。广东新纺联项目于去年正式投产,投产后每年将产生近2亿元产值。乐昌南方建材新上年产200万吨生产线。东方锆业乐昌分公司二期6000吨高纯氧化锆生产线正式投产。这些投资额大、带动力强的重点工业企业项目,将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推动力。

我市工业经济工作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工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工业发展的形势不容乐观,振兴乐昌工业任重道远。再加上欧债危机向深层次演变,国际贸易增速回落,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这些因素也将波及到我市工业经济。对此,我们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正视问题,形成加快工业发展的合力。

(一)从工业发展现状来看,工业总体实力依然较弱。近年来,我市形成了电力、建材、纺织服装、机械铸造、新型化工、生物保健等产业,目前,全市现有工业企业55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家,具备了较好的工业发展基础。但工业经济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层次。从整体运行看,工业总量小、效益差、税收贡献率低。202_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只有56.12亿元、增加值18.6亿元,工业经济总量还非常小。基础设施不完善、劳动力紧张、体制机制不活等问题还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我市工业化的进程。从骨干企业看,大项目少、拉动力强的项目少、财源支柱型项目少。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群配套差,产业链条短、不完善,企业生产成本高、效益差,缺大少强。如202_年我市纳税过千万(含地方留存部分)的企业只有坪石发电(b)厂1家,产值超亿元企业仅有17家,超15亿元只有坪石发电(b)厂1家。缺少大型企业作支撑,也就无法很好的抵御经济波动带来的冲击。从企业素质看,我市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仍较为粗放,高能耗企业多,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链不完整,产业集聚度不高,缺少龙头企业带动。产业资源没有得到优化配置,企业之间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整体市场竞争力不强。目前,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中,没有一家企业产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或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目前还有23家国有集体企业改革转制任务没有完成,债务较重,遗留问题多,推进难度大。

(二)从工业发展环境来看,工业发展制约因素较多。在环境层面上,我市被列为生态发展区,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用地指标等各种制约因素增多,面临着既要发展工业,又不能破坏生态环境的双重压力。这一定位倒逼我们必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跳出传统的发展模式,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而我市工业经济中以高能耗企业居多,如何做到既要加快工业发展,又要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十二五”用能控制指标,破解这一矛盾的困难和压力很大。在政府层面上,一些干部思想还不够解放,改革创新意识不够强,思路不够宽。个别部门单位服务意识还不够强,办事效率不够高,工作落实的执行力不够强。一些干部心浮气躁,作风不实,群众观念淡薄,工作缺乏干劲等等。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市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在企业层面上,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诸多困难,招工难、技术工短缺、融资难、生产成本上涨等因素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三)从周边发展态势来看,工业发展差距依然较大。与周边经济强县(市)相比,我们的工业仍存在较大差距,很多指标绝对值处于韶关全市后进。在绝对值很小的情况下,只有增速远远高于人家,才有可能实现跨越发展。周边兄弟县(市)正处于你追我赶的发展态势,南雄、仁化、乳源发展势头强劲,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就拿今年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来看,南雄(39%)、始兴(32%)两县(市)增速超30%,新丰(27.9%)、翁源(22%)两县增速超20%,而我市增速为18.8%,远远落后于以上县市。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新丰(58.3%)、翁源(48.6%)两县增速超过40%,而我市下降了27.6%,不增反降,排名倒数第一。我们可以看出:凡是工业强的县(市),其综合实力也强。因此,要赶超其他经济强县(市),必须大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工业发展步伐。

二、突出重点,创新举措,努力实现我市工业发展的新突破新成效

市十一次党代会和十三届人代会确立了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到202_年工业增加值达51亿元,年均增速20%的总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大家付出艰辛的努力。

(一)在项目带动上下功夫。

工业项目是构建现代工业体系的有力抓手,也是工业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我们要通过工业项目带动投资的增长增速、资源的优化配置、人才的培养引进,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总量的壮大提升。

一是狠抓重点求突破。按照项目进度和质量要求,千方百计加快项目建设,特别要强化生产要素的调度保障,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强势推进省市重点项目的建设。今年,市委、市政府确定了22个重点项目,其中工业项目8个。这8个项目目前正处在施工或者前期阶段,还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我们必须举全市之力,重点攻关、重点突破、重点建设、重点服务,做好落实工作。当前,正是施工的黄金季节。对于利生纺织、五矿萤石、福润肉类加工等在建项目,要切实抓好施工组织和现场管理,加班加点,力争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完成建设任务,确保年内竣工投产。

二是分类指导快推进。挂点领导和责任单位要按照重点项目挂扶制度要求,对现有项目逐个分析,逐个制定推进措施。要经常深入项目工地现场办公,切实解决好土地、资金、环保等方面的问题,努力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要探索建立重点项目分类预警制度,对进展缓慢、出现问题、造成影响的,该警告就警告,该通报就通报,用严格的督导促进工作落实。市监察局、重点办、督查室要加大对工业项目的监督检查力度,尤其是对工业园区建设、重点项目推进等重点工作,要盯住不放,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制度,随时掌握进度,及时解决问题。

三是积极争取早储备。紧紧围绕产业政策、资源禀赋和发展需要,抓紧策划、生成一批生产有力、效益突出、前景广阔、带动有效的大项目、好项目。市发改、经信、科技、国土等部门要加强与上级有关单位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国家政策动向,帮助企业向上争项目、跑资金、要政策。市发改部门要抓紧建设项目储备库,按照项目成熟度,精心筛选和储备一批项目,做到储备一批、推介一批、建设一批,形成梯次推进、良性循环的运作机制,力争每年流动策划储备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20个。

(二)在招商引资上下功夫。

振兴工业,一靠企业增资扩产,二靠招商引资,而招商引资是最便捷、最有效的办法。前段时间,我们在调研和召开座谈会的基础上,对招商引资工作方案进行了完善和补充,目前,建立健全了《产业园项目准入条件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乐昌市服务企业用工实施方案》、《乐昌市行政服务全程代办制定和限时办结制度》等8项招商引资政策措施。下一步,重在组织实施,重在取得实效。当前,要重点抓好三点:

一是注重招商理念的转变。乐昌要振兴工业经济,增强发展后劲,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招商引资之路。乐昌要实现招商引资的新突破,必须进一步确立和真正落实招商引资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生命线的特殊地位和价值。各级领导、各部门要与市委、市政府保持高度一致,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更要在行动上落实。切实做到领导力量上率先垂范、队伍建设上优化配置、经费安排上优先保障、措施方法上务实创新,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我们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抓手,坚持务实招商和理性招商的核心理念。千方百计引进更多税收贡献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效应强的项目、企业,坚决扭转引进来不易与落下去更难的被动局面。

二是注重招商方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我市在区位、环境、劳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瞄准大、高、名、外项目,创新招商方式,切实在招大引强上下功夫。对中国风电等有意向、能够支撑财力增长的大项目、好项目,要紧抓不放,力争尽快签约、尽快开工建设。今后,各镇(街道、办事处)、各部门既要把重点放在引进投资过亿元、过5000万元的大项目上,又要注意有选择地引进技术含量高、财政贡献大、有利于产业配套、成长性好的中小项目。产业园要按照发展纺织服装、机械制造为主导产业,兼顾低碳、环保、循环经济和高科技等战略新型产业的定位,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特别是钟表行业。

三是注重招商质量的提升。招商更要选资。要坚持推行项目审查制度,对每一个引进项目进行专门审查评估,并对拟引进企业展开背景调查和投资强度测算,确保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科学性和所占资源的配套性。对一些限期内仍不开发的项目,要废止合同,收回所占资源,重新招商引资。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对符合科学发展、有利于壮大经济实力、促进就业、增加群众收入的项目,要大力支持、抓出成效;

严把项目准入关,对不符合科学发展、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项目,即使能得到一些眼前利益,也坚决否决。

四是注重招商能力的提高。在招商的过程中,我们要讲究策略和能力。对于招商引资工作者,特别是两支攻坚团队的成员,应提升四种能力。其一,信息收集整理能力。在招商信息收集中,一方面要“知商”,也就是要了解投资者的投资需求、投资欲望、投资方向。为更有效的进行项目的对接,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要“知己”,也就是信息的收集整理同样也涵盖对自身情况的把握,为更有利于与外商的对接。其二,项目推荐谈判能力。要充分了解对方的意图、策略、需求。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不接受任何不合理的附加条件,不索取任何不合理的利益。要把握分寸,有理有节。针对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谈判策略。其三,项目跟踪落实的能力。要保持与初次接触的投资商有长期交流,不断线、无阻隔、易沟通;

要促进有意向在谈的项目及时签约;

要促进已签约项目及时进场建设;

要促进已进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及时竣工,从而使招商项目真正落户。其四,协调服务能力。招商引资工作者既要充分发挥招商活动的主力军作用,更要发挥协调员作用,主动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将相对独立的各部门工作统一协调起来,避免互相推诿和扯皮,从而促进项目的对接和落户。

(三)在产业集聚上下功夫。

要围绕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优势主导产业,促进企业上规模、提档次、增效益,打造具有较强带动力、辐射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强大的产业实力带动工业的发展。

一是抓好园区建设。产业园是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承接产业转移的主平台。要按照“强基础、上项目、抓服务”的思路抓好产业园建设。其一,抓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要拓宽融资渠道,多方筹措资金,保障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把路通、电通、水通、气通、光纤通作为园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其二,抓进度,加快入园项目建设。对于已经落地开工的项目,要加强督促调度,及时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具体困难,确保在建项目及早竣工投产。对于已经确定的项目,要按合同督促抓紧开工建设,做好各类协调服务,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如期完工;

对于有意向的项目,要加大对接联系力度,力争意向性项目及早落地开工。其三,抓服务,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完善园区管理制度,切实为园区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各职能部门要对企业、项目实行“一条龙”、“一站式”服务,并严格落实限时办结制度,确保为入园企业提供“保姆式”的服务环境。其四,抓供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计划开展征地工作,确保园区一定的土地储备,适应园区发展需要。产业园、国土等部门要加强土地清理工作,对发现的闲置土地或者没有达到承诺投资强度的项目,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或不履行整改的,依法收回土地或核减供地面积,切实盘活闲置存量土地。

二是壮大优势产业。我市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已成为我市未来工业发展战略目标。要按照“扩大经济总量、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着力打造好电力、建材、机械制造、纺织服装、新型化工、生物保健等优势产业,提升产业集聚度。要认真研究我市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的产业链延伸问题,围绕产业链中的薄弱和关键环节招商引资、新上技改项目,拉长产业链条,加快产业集群发展。

(四)在企业培植上下功夫。

一是壮大龙头企业。发展工业一定要有龙头带动。龙头强,带动力才强,支撑力才强。发展工业,必须下大力气抓龙头企业的发展,增强龙头企业对全市工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能力。对坪石发电(b)厂、南方水泥、粤北化工、东方锆业、新纺联等具有一定规模和带动辐射能力的企业,要按照“因企施策,一企一策”的原则重点培育,在生产要素上优先安排,在服务上重点保证,集中优势资源重点配置,强化用煤、用电、用油、用工等要素保障,促进企业增资扩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和改制上市。围绕促进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发展,重点培育前景好、创新力强的企业技术中心,加快建立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运用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做强做大工业经济。

二是培育规上企业。我们要筛选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规模以下以及限额以下企业,扶持和促进其加快发展,使这些企业尽快成为规上工业企业或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同时,对规上工业企业及限额以上贸易中小企业加大帮扶力度,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就拿今年来讲,我们要完成净增规模以上企业7家,实现累计规上企业户数42家的目标。

三是扶持中小微企业。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开展政策宣传,用好用活政策。结合我市实际,进一步完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鼓励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建立开放性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中介组织。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市场、技术、人才和融资等信息咨询及协调服务。

三、优化环境,积极作为,努力形成服务工业发展的新格局新面貌

政府是营造环境的主体,企业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振兴工业经济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推动。

(一)从政府层面来说,要努力在服务企业、推动发展上有新的形象。

一是为企业发展打造高效的服务环境。领导就是服务,政务的本质也是服务。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速提效提形象,全力优化政务环境。其一,要强化服务意识。各职能部门要把企业的需求作为第一信号,寓管理职能于真诚细致的服务中,由坐等服务向上门服务、预约服务转变,以立即办、限时办为准则,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积极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筑快捷畅通的服务绿色通道。发改、经信等部门要吃透国家政策,深入企业调研、座谈,主动为企业出主意、想办法,争取更多的支持。安监和环保是红线,但并不代表一些项目不能做,要开动脑筋,如何把一些环评和安评的手续做好?能在市内做的,必须限期解决,不在我市范围内的,要主动和上级沟通,以最快的速度把手续办下来,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其二,要健全服务体系。要以行政服务中心为平台,健全完善各项服务功能,各涉企审批和服务单位都要实行一个窗口对外,杜绝审批事项两头受理,真正把行政服务中心的实事办实、真事办真,办成名副其实的“一站式”审批服务。要实行入园企业手续代办制度,园区内企业所有手续,可以交园区统一代办,园区不收取任何费用。要继续实行市领导和部门帮扶企业制度。市领导和部门与重点企业结对帮扶,各部门要安排专人跟踪服务,定期与企业家座谈,征求意见,解决问题,加快发展。

二是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要素保障环境。其一,要创新金融支持。要创新担保模式,做强担保公司,同时鼓励引进其他金融机构,进一步扩宽融资渠道。要研究制定融资政策,强化银行与企业之间的金融对接。建立园区企业融资平台,加大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引进力度,健全园区企业、银行的对接交流机制,举办银企对接交流会,帮助园区企业融资,要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资实体经济,力促农发行等金融机构对园区的扶持,有效解决园区及企业融资难问题。其二,要强化用地保障。要加大工业储备用地的收储力度,为工业预留发展空间。要提高土地的使用科学化水平各类工业园区、工业项目都要坚持集约和节约用地。要积极争取更多的用地指标,保障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的合理用地需求。其三,要破解用工难题。要根据乐昌产业发展实际情况,真正落实招工、引工、留工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为主导产业发展解决后顾之忧。加强企业与工商技校的校企合作,促进劳动力转移。

(二)从企业层面来说,要努力在振兴工业经济、提升企业竞争力上有新的作为。

企业家是企业的核心领导者,是工业发展的主力军。企业家的素质不仅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命运,而且影响着一方经济的发展。今天,很多企业家都来参会了。借此机会,我也提几点建议:

一是要提升自身素质。要有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要了解掌握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趋势,灵活应变,把握主动,始终使自己站在市场的前沿。要有创大业的志向。当今时代,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企业家应有永不满足之念,立足把事业做大,把企业做强。要有战略开放的眼光。企业家对企业的发展必须立足长远,高度重视企业发展战略的谋划,不断创新发展理念,不断增强发展活力。要有开放眼光,善于借力做大做强,使企业接轨大市场,融入大产业。要有打造企业文化能力。各企业要立足自身,建设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

二是要坚持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关键是要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主导产品的竞争能力。各企业要重视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不断加大技改投入,夯实发展基础。要加强技术中心和研发机构建设,不断研发新产品、增上新项目,提高市场竞争力。要进一步强化品牌创新意识,把培植名牌贯穿于企业发展全过程,争创国家、省级名牌产品和驰名、著名商标。

三要履行义务职责。要依法纳税。对企业的承诺,政府会坚决兑现,希望企业也要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自觉依法纳税、贡献社会、回报社会。要重视环保。省环保厅自3月14日起对韶关市实行“区域限批”,就说明了国家对环保的高度重视。为此,企业家要强化公德意识,主动配合落实节能预警调控措施,做到节约用水、用电、用煤,做到废水、废气、废渣达标排放。要诚信守法。正确处理企业与政府、社会、银行以及合作伙伴、竞争对手的关系,认真遵守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依法开展经营活动,自觉抵制不正当竞争行为,打造诚信品牌,提高企业信誉度。

四是要保障生产安全。安全生产是高压线,如果没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企业家就不能集中精力做企业,企业也不会有长远的发展。各企业要高度重视安全管理,要切实加大投入,全力落实“三同时”和安全生产各项规定。要加大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把安全融入企业文化,植根员工思想。

同志们,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进工业经济繁荣发展,关键靠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以及全市广大企业家的辛勤付出。我们要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坚定信心、下定决心、万众一心,再掀招商引资和工业发展热潮,为推动乐昌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二篇:工业经济暨招商引资工作会议讲话

科学研判形势 聚焦发展重点

努力推动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

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召开这次全县工业经济暨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工业经济、招商引资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近年来全县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科学研判发展形势,深入分析存在问题,安排部署今后任务,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聚焦重点,实干攻坚,奋力推进全县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构建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一、发扬成绩,乘势而上,进一步坚定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一是切实强化项目支撑,工业经济总量持续扩张。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投资、加快发展的重要引擎,按照“立足农业办工业、招商引资兴工业、开发资源强工业”的思路,先后争取实施各类工业项目71项,完成投资89.16亿元,建成了1000万平方米陶瓷装饰砖、30万吨饲料、10万锭棉纱、红河油田百万吨产能基地等重点工业项目,为拉动投资增长和壮大县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围绕调结构转方式,切实加大企业技术改造,投入技改资金10.67亿元,研发新产品23项,初步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轻纺化工、饲料加工、新型建材、能源开发为支撑的工业发展格局。

二是全力扩大招商引资,经济发展空间不断拓展。按照“建设一批,论证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围绕农副产品加工、新型建材、轻纺、能源和新兴产业发展,论证储备了660万吨煤基新燃料、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果品气调保鲜库、苹果采后处理等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项目。

三是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园区承载能力有效提升。

四是扎实开展协调服务,能源勘探开发稳步推进。

五是多方加大扶持力度,非公经济发展活力彰显。把非公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制定出台了《关于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的意见》、《关于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作用促进全县非公产业发展意见》,进一步放宽工商登记、土地审批、消防许可等方面对非公企业的限制,成立县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和中小企业贷款公司,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民建机械入选国家农机具补贴项目,“丰农嘉苗”荣获甘肃省著名商标,“旭康食品”荣获甘肃省名牌产品,泾粮面粉公司等11户企业获得质量安全认证,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扩量提质上迈出了新步伐。

六是着力改进政风行风,工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二、正视现实,寻找差距,准确把握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形势

第一,要客观审视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近年来,尽管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保持了逆势而上、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但与构建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的目标相比,仍然存在诸多差距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思想重视不够。就领导层面而言,多数同志把工业发展仅仅当作个别部门的事,事不关己,不闻不问,缺乏科学的思路和有力的支持;就主管部门而言,对构建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的思路理解不深,把握不准,谋划工作没思路,推进落实没抓手,满足于一推一动、不推不动;就乡村两级而言,很多干部说起农村工作头头是道、有条不紊,一旦问起工业经济,很多人就摸不着头脑;就社会层面而言,各项服务不到位,发展环境不宽松,各方面对工业的支持力度不够,留不住人才、引不来资金、办不好企业的问题十分突出。二是发展基础薄弱。近年来,尽管我们招商建办了一些工业企业,但相当一部分重点企业,都是在原棉纺厂、酒精厂等老企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且大多尚处于项目建设、资本积累、市场拓展、效益提升的起步阶段,在培育壮大新业态、新产业方面发展不足,推动转型升级、支撑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够明显。由于缺乏骨干企业支撑,工业基础依然比较薄弱,企业数量少、工业总量小、经济效益低、竞争能力弱,对县域经济的贡献十分有限。三是产业层次不高。现有工业企业主要以原料生产和初级加工为主,相当一部分企业“两头在外”,精深加工转化率不高,产业链条偏短,高端产品不多,营销渠道狭窄,产业之间缺乏深度融合,尚未形成完整的生产加工销售体系。特别是国家近年来重点扶持的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商务、装备制造、生化制药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比较缓慢,没有取得大的突破。四是创新能力不强。大多数企业对自主创新重视不够,用于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新产品开发和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系列化和标准化不高,除几户规模以上企业之外,多数企业仍处于高能耗、高成本、高污染的低层次发展阶段,如果在推进创新、提升改造上再不下功夫,必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五是发展环境不优。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对各项政策的执行将越来越严,过去依靠土地优惠、税收返还等办法进行招商的路子已经越走越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招商引资的着力点放在创优环境、提升服务上来。就硬环境而言,目前我们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善,交通、水电、资金、土地、人力等资源要素的配置还不能满足工业经济发展需求;就软环境来讲,行政审批改革不够到位,一些部门缺乏大局意识和“一盘棋”思想,在服务企业发展上各唱各的调、各说各的事,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有的甚至曲解政策、故意设卡、吃拿卡要,对全县投资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第二,要充分认识工业对全县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工业是经济之本、财力之源。**作为西部欠发达县份,经济总量小、发展速度慢仍是最大的县情,要缩小同发达地区的差距,希望在工业,关键在工业,潜力也在工业。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深刻认识加快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作为,切实强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首先,工业化是农业产业化的根本出路。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工业与农业的联系更加密切,现代农业为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工业化发展必将带动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县果园面积已经达到50多万亩,畜牧、蔬菜产业规模也在逐年扩大,如何进一步延伸特色产业链条、促进农产品转化升值,是摆在全县各级面前的重大课题。我们只有以工业化思路谋划现代农业,通过大力发展地方工业,开发下游产品,占领终端市场,才能够有效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农业大县向经济强县的转变。其次,工业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基础。纵观现代化城市形成的过程,每一个都与工业化密不可分。工业经济具有生产规模化、劳动密集化、服务一体化等特征,这些特征,必将促进产业、人口、消费、资金等生产要素在一定区域聚集,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带动文化旅游、餐饮服务、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发展,进而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镇化,我们只有把工业化发展作为城镇化建设的孵化器和助推器,通过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城市人口集聚,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才能形成城市带动效应,实现城乡发展良性互动。第三,工业化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撑。202_年,国家废止《农业税条例》、取消农业税征收之后,全国农业从此进入了无税时代。为了适应这一形势,近年来我们通过改造提升传统工业、招商建办新型产业,积极探索传统农业县发展地方工业的新路子,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按照构建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的目标来衡量,来自工业的税收仅占到全县财政收入的27.1%,“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帽子尚未彻底甩掉。我们只有多方挖掘资源潜力,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财政收入基数偏小、资金运筹困难等一系列问题。第四,工业化是扩大城乡就业的有效途径。

第三,要准确把握当前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机遇。省市着眼新常态下的科学发展,作出了加快工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全县上下一定要准确把握上级要求,紧密结合县情实际,积极抢抓发展机遇,为推进工业强县奠定基础。从国家政策看,在国家实施“一路一带”战略中,甘肃提出将自身打造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段,走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新路。**作为丝绸之路甘肃段的桥头堡和重要节点,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向西开放战略的深入实施,必将在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和加快开放开发等方面赢得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随着全省工业经济“东翼”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和“3341”项目工程的深入推进,**在争取项目、扩大投资、夯实基础等方面将面临更多的政策“红利”。只要我们找准坐标、定准目标,用足用好用活政策,在目标上升格坐标、在发展上提速赶超,就一定能够加快工业经济扩量增效,拉动县域经济后发赶超。从市场环境看,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央、省市更加注重将经济增长动力由投资拉动向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并进转移,各地普遍将扩大消费作为拉动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农产品产出大县和轻纺、建材等工业产品卖方市场,在扩大消费的利好形势下,工业经济发展必然拓展全新空间。同时,随着国家中东部产业梯次转移步伐的不断加快和全县招商引资内生动力的不断增强,必将为我们在承接产业转移、扩大招商引资、抢占市场先机上赢得更多机遇。

三、聚焦重点,实干攻坚,努力推动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准确把握产业定位,全力推进转型升级。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必须以战略的眼光和思路,明确工业发展定位,找准着力点和支撑点,选准打造适合**发展的优势产业,形成具有**特色的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一要把工业发展的突破口放在农业产业链条延伸上。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用产业化思维经营农业,充分依托果品、蔬菜、草畜等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抓好资源与市场的对接,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增值环节,走产加销一条龙、贸加工一体化的路子,努力培育壮大果品加工仓储、蔬菜保鲜加工、肉食品加工等一批“农”字号企业集团。二要把工业发展的着力点放在现有企业做大做强上。分管领导要经常深入生产一线,及时掌握生产经营情况,主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原料、资金、用工、销售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经济主管部门要因企施策、分类指导,切实加强对重点产业、行业和企业的预警监测,全力促进现有骨干企业多产快销、重点工业项目达产达标。要重视技术创新,积极支持鼓励企业实施品牌兴企战略,引进高层次、低耗能的先进技术和先进工艺,大力培育一批名牌产品,靠品牌打造知名企业。三要把工业发展的增长点放在石油煤炭资源转化上。全县各级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全力支持油田企业扩能上产,积极协调解决生产经营遇到的各类问题,主动承接东部地区和重点城市产业转移,着力培育采、炼、化一体发展的石油产业集群。要加快煤炭资源勘探开发,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搞好协调服务,全力推进煤炭资源普查精查工作。四要把工业发展的支撑点放在非公经济发展壮大上。在平凉七个县(区)中,**与陕西接壤,区位优势独特,信息传播畅通,商贸流通活跃,非公经济发展具有良好基础。全县上下必须依托这一优势,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定,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严格落实“非禁即入”政策,注重从投资核准、财税政策、土地使用等方面积极主动搞好协调服务,引导非公资本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仓储配送、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二)要做大做强工业园区,搭建集群发展平台。按照“产业聚集、企业集群、发展集约”的思路,采取“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作、集群化发展”的方式,切实做大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为工业集群发展搭建有效平台。一要理顺园区管理体制。园区管委会要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项目准入、土地流转、人才引进、融资信贷等管理运行机制,逐步赋予园区更大的管理职能,最大限度减少办事环节,切实提高服务效能。从园区发展实际出发,合理设置机构,充实工作人员,继续实行班子成员及工作人员联系包抓企业制度,确保企业健康发展。二要健全园区规划体系。按照“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项目滚动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一区两园”的战略布局,科学确定园区定位,合理布设轻纺建材、食品加工、能源化工、商贸物流等功能分区,全力打造以煤炭石油化工、煤电联产为主的低碳、循环经济示范区。三要完善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大园区建设投入,突出抓好道路、供电、给排水以及商住、环保、金融等配套设施建设,探索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创业中心、信息中心等资源共享平台,努力建成产业规模化、功能秩序化、环境生态化、设施现代化的新型工业园区。要创新园区建设机制,引导鼓励入园企业按照园区统一规划和企业发展需要,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共建共享。四要提升园区服务能力。在园区服务上,大力推行封闭式运行、一站式服务,积极创设“零距离服务、无障碍发展”的服务环境。在融资体系上,要采取财政资金注入、盘活闲置国有资产、吸纳民间资本等多种方式,加快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投融资公司,为企业发展提供必要支持。

(三)要切实强化项目支撑,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全县上下必须把争项目、引项目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将**的优势资源与国家产业政策、市场需求有机对接,从政策导向中去捕捉项目,从产业链的延伸中去开发项目,以项目带动工业经济发展。一要紧扣国家产业政策,科学谋划论证项目。在项目谋划上,要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县等项目实施,准确把握政策导向,科学论证储备一批产业关联大、拉动作用强、谋划层次高的大项目、好项目。在项目质量上,要建立动态管理、梯次推进的项目储备制度,对提出的每一个项目,要深入规划论证,至少达到项目建议书的程度,重大项目必须达到可研深度,坚决杜绝“一句话”、“一张纸”项目。在储备重点上,要按照“产业互促、组装配套”的原则、将一些零散的项目尽量整合成一个大项目,打捆包装,集中争取,确保有一批投资千万元以上、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列入上级投资盘子。二要紧盯上级投资导向,积极衔接争取项目。当前,各地都在千方百计争项目、跑项目,就平凉七个县区而言,基础条件、资源优势等方面基本相同,所申报的项目也基本相同,哪个县区见事早、行动快、力度大,哪个县区就可能争取到更多的项目。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各乡镇、各部门要瞄准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导向和扶持重点,切实加大衔接协调力度,年内争取项目资金9亿元以上。要充分利用开会培训、公务接待等一切机会,加强与省市部门衔接,真正把项目抓到手,把资金争回来。三要加大协调服务力度,加快进度实施项目。

第三篇:市长在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刘喜杰市长在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工业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市五次党代会和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认真总结202_年我市工业经济工作,深入分析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安排和部署今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任务,进一步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全面小康的长白山第一市做出更大的贡献。

刚才,立平同志通报了202_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情况和202_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安排意见,我完全赞同。下面,我就如何做好全市工业经济工作,讲三方面的意见。

一、关于全市工业经济基本形势

纵观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历程,特别是近几年工业经济发生的变化,我们不难看出,白山工业经济已经走出了多年徘徊的局面,正在步入或者说已经步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大家知道,“九五”期间和“十五”前期,白山工业发展速度在全省始终处于后位,202_年至202_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的增幅分别为-3.3%、8.9%和6.19%。“十五”期末的后两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2_年至202_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增幅分

别以28.33%和27.8%的速度高位运行,在全省的位次明显提高。202_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70.2亿元,同比增长30.6%,是202_年的2倍;完成工业增加值65.7亿元,同比增长24.2%,是202_年的2倍;实现利润5.9亿元,同比增长32.3%,是202_年的3倍。产值和增加值累计增幅分别列全省第三位,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好形势。

分析我市工业经济,特别是202_年工业经济形势,主要呈现以下五个方面特点:

(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我们坚持以依托资源而不依赖资源的发展思路,着力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煤炭资源整合取得成果,产业链条正向煤化工方向延伸,镁合金压铸件、单晶硅、碳化硅微粉等资源型产业的下游产品得到进一步开发,复合地板、家具、百叶窗规模能力增强,硅藻土的综合利用,特别是二、三级土的利用问题正在得到有效解决,医药、绿色食品等特色产业规模进一步提升,人参、复合地板、矿泉水、硅藻土等特色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的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产业集聚效应已初步显现。更为可喜的是,我市的加工制造业水平明显提高,汽车配套、机械、电子、纺织等行业的存量资产得以盘活,与大企业配套能力不断增强,铝车轮、轿车门、众邦电子、驶多飞等企业为一汽和国内外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供货能力明显增强。202_年,在全市工业经济总量明显扩充的前提下,资源型产业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非资源型产业所占比重同比上升6个百分点,轻化工业所占比重也呈上升趋势,同比上

升了1.2个百分点。投资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02_和202_年是我市有史以来技改投资最大、技改项目最多的两年,两年分别完成技改投资19.8亿元和40.2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8%和103%,工业技改投资连续两年翻番,同时,全市工业项目投资连续两年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都在60%左右,为扩大全市工业经济总量、提升发展速度、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

(二)工业企业的发展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截止到202_年末,全市共完成企业改制187户,占全市应改制企业总数的94%,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也全面启动,随着全市企业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计划经济时期长期以来积累的矛盾和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化解。在大量的存量资产得以盘活的同时,全市重点工业企业的产能得到了恢复,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得以提高,202_年,全市实现新产品产值9亿元,同比增长42.5%。据测算,目前全市企业家信心指数达到118.7,比202_年四季度上升1.1点,企业景气指数为128.5,比202_年四季度上升13点。坚持扶优扶强,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行政资源效能,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支持企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并通过大企业的发展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使全市新经济增量不断增加,截止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到237户,分别比202_年、202_年增加73户和33户,202_年产值增量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65户,新增量项目达81项,新增量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使全市工业初步形成了增量大、质量高、效

益好的势头。

(三)工业经济的外向度明显提高。202_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45亿美元,其中出口1.22亿美元,分别比202_年增长1.3倍和1.2倍,年均增长18%和16.6%,进出口总额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出口商品已达到19大类、490个品种,出口到70个国家和地区,全市拥有进出口权的企业已达到224户,增长35.7%,工业品出口由过去单一化发展到现在的多品种、多国家和地区。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全市引进外埠资金实现38亿元。通过项目招商和产权招商,引进了江苏雨润、上海恒巨、辽宁海诺、辽宁海芳、辽源金刚集团等一批外来投资企业,域外资本的进入,也带来了新的企业经营理念,推动了白山工业企业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和对外开放度的增强,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外扩张欲望明显增强,喜丰公司、丽美坚木业、金隆木业等企业已陆续在省外或国外投资建厂。

(四)要素平台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在融资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全力支持市城市信用联社改制,白山市城市信用社股份有限公司已正式挂牌成立,累计发放各类贷款20多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和工业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担保能力不断增强,202_年,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的担保资本金由202_年的4712万元增加到1.1亿元,协作银行也由原有的国家开发银行吉林省分行和白山市城市信用联社扩展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白山市分行、白山市农村信用联社,截止到202_年末,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共受理

各类担保申请860余件,担保企业87户,担保165笔,担保总额10.7亿元,极大地缓解了我市工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国有资产投资管理公司资金运营水平明显提高,为企业融资、化解金融债务、产权流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_年共为企业解决流动资金3700万元,为159户企业化解金融债务5.8亿元,平均受偿率为6.2%,同时,积极发挥产权流转平台作用,缓解改革成本不足问题,截止目前共收购10户改制企业资产,为企业垫付改制成本3000万元,现已变现5户,回款1875万元。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围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解决企业技术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加强了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先后与大连理工、大连轻工正式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大连理工技术转移中心白山分中心已正式投入运行,一些企业的技术难题已经解决或正在解决,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扩大生产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煤电油运生产要素综合服务平台方面,电力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目前66千伏河口变电所(3.15万千伏安)、66千伏六道江变电所扩建(3.15万千伏安)项目已开工建设,220千伏长白一次变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正在进行中。加强了对煤炭、成品油市场的监测,积极搞好供需衔接,加强了运输调度力度,保证了重点企业、大宗材料及产品的运输。

(五)合力兴工的氛围不断增强。目前,全社会已初步形成了关心工业经济发展、重视工业经济发展、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突出表现在:各级党委、政府在安排、部署、督查、检查经

济工作中,都把工业经济摆到了首要位臵,并从强化重点项目的协调调度机制入手,牢牢把重点工业项目抓在手上,市领导对20个重点项目落实了包保责任制,同时,又对全市重点工业技术改造项目落实了包保责任。对金刚水泥、复合地板、林浆纸一体化等重点工业项目,成立了由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的项目推进组,通过现场办公、召开协调会等形式,有效地解决了行政审批、技术评价、要素配臵等问题,使我市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相继开工建设。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及时帮助并协调解决工业项目建设中和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制定并完善相关扶持政策,经济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工业经济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我市的工业经济总量小。目前仅占全省的4.72%,位居全省第七位,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强,产业链条短、关联度低,资源型产业仍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70%左右。三是工业能源消耗形势严峻。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6.64吨标煤,单位增加值能耗在全省仍处于最高位,高耗能重点企业节能降耗压力较大,全市20户高耗能重点企业占全市综合能源消费总量的86.7%。四是生产力布局,特别是项目布局还不尽合理,市本级所占比重较低,其产业集聚效应难以形成。同时,我市工业经济还面临一些压力和不利因素: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我市在项目建设中

所面临的立项审批、环保、融资等方面的约束增加;国际、国内市场能源产品价格上升的空间不会太大,资源型产品的高价位不会继续;人民币利率上调使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受到挤压;部分出口产品加收关税或减少、停止出口退税等因素,给企业出口带来压力。此外,东北电力市场重新启动后,电力上网竞价还存在不确定因素,这将对全市工业利润影响较大。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地加以解决。

二、关于202_年重点工作

202_年,全市工业经济总的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工业提速增效,加快推进工业技术改造,加快推进国企改革,加快推进要素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结构调整步伐,自我加压、奋力拼搏,努力保持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2_年,全市要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1亿元,增长24%,力争完成85亿元,增长29%;完成工业总产值214亿元,增长26%,力争完成220亿元,增长29%;工业实现利润7.23亿元,增长22%,力争完成7.5亿元,增长26%;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0%,力争下降11%;全年完成技改投资60亿元,同比增长50%;上半年,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为确保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我们在当前和今后3—5年内要重点实施“七大工程”,带动全市工业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加快我市工业化发展进程。

(一)重点工业项目带动工程。今年,是全省的“工业项目年”

和我市的“项目突破年”,我们一定要把“工业项目年”和“项目突破年”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狠抓落实,确保全年完成工业项目投资100亿元以上,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50%以上。一是新建工业项目要有突破。确保林纸浆一体化、板庙子黄金等不少于30个投资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在年内开工建设,确保金刚水泥、丽美坚复合地板等不少于20个投资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在年内建成投产。二是技术改造项目建设要有突破。要突出抓好100万只铝车轮、众邦电子、天力泰、天风制药等一批符合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符合经济转型要求和节能降耗的项目,确保完成技改投资60亿元,占工业项目投资的60%左右。三是新经济增量项目要有突破。对今年全市确定的64个工业新增量项目,各地、各部门要牢牢抓在手上,抓住不放,充分发挥工业增量对全市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要强化对增量企业协调调度,完善增量企业调度机制,把调度、跟踪增量企业作为抓工业经济运行工作的重点。在此基础上,要每季度召开一次全市工业提速增效协调调度会议,随时了解掌握增量项目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增量企业生产运营中遇到各种问题。同时,在生产要素上给予支持和倾斜,促其满负荷运行,全力提速增效,最大限度地发挥增量效能。四是项目管理上要有突破。目前,我市项目协调调度机制仍不够完善,各级领导包保的重点项目大多流于形式,没有发挥预期的效果。今年,对投资超亿元的重大项目要继续实行市级领导包保,今后,我们要每两个月召开一次项目工作调度会,对重点项目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发改委、经委等相关部门要分

类指导,重点突破,对重点新建、技改、增量项目,都要按月、按季排出形象进度计划,并按工期计划督促落实。五是谋划项目上要有突破。目前,我市工业储备项目严重不足,几乎到了无项目可抓的程度,因此,项目谋划工作刻不容缓。今年,全市要至少谋划出100个投资超亿元的工业项目,市区、开发区及所属中省直企业要达到50%以上,市本级要以市经委、发改委等相关部门为载体,组成若干个产业组,落实责任,各地也要制定谋划项目的目标责任,对项目的可行性和成熟度,市里要确定出统一标准。

(二)企业创新推进工程。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我们就是要通过实施企业创新工程,全面加快我市企业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在推进企业体制创新方面,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巩固改制成果,全力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一是对未完成改制的13户企业,抓紧研究制定改制方案,确保今年上半年全面完成企业改制工作。二是对已改制的企业按照“整体改制到位、债权债务处理到位、职工身份转换到位、国有资产退出到位,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准进行检查,巩固改制成果。要确保抚松县三利木业公司、靖宇皇封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5户企业要达到整体改制到位、债权债务处理到位、职工身份转换到位;靖宇西洋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抚松县木旋家具厂等7户企业要实现国有资本退出到位;市制鞋厂、教育建筑公司、抚松县药材公司等12户企业要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市天富房屋建筑有限公司、抚松国营二参厂等16户企业要完成产权过户手续;市新宇煤矿、抚松国营三参厂等

14户企业,要完成土地变更手续。对尚未办理产权过户手续的改制企业,落实责任部门和人员,排出工作时间表,抓紧时间办理产权变更手续。同时,抓紧时间与工商部门衔接,集中注销第二批改制后关闭的企业。三是要抓好企业改制遗留问题的处理工作。抓紧完成企业依法破产终结工作,市经委及各县(市)区要主动协调各级法院,尽快终结破产案件。市经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改制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办法,解决“老有所医”问题,避免不稳定因素的发生。要成立工伤人员、工亡遗属托管机构,对市直改制企业的工伤人员和工亡遗属集中管理。要继续与沈阳铁路局沟通,尽快解决部分改制企业土地权属问题。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收购的尚未变现的5户企业,要在3月末前公开挂牌出售完毕。继续做好改制企业档案资料管理和信访接待工作,同时对现存的6户改制企业留守处,要在3月末前基本完成接收工作。四是要积极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市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已举办了全市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培训班,对厂办大集体改革的配套政策和操作程序已经明确,全市要按照省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的要求,积极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上半年要基本完成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今年,要把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作为全市企业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好。当前,全市各级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要认真学习,熟练掌握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的政策和工作程序,顺利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要合理规划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的工作进程,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排出厂办

大集体改革试点的形象进度,确保上半年基本完成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今年三季度以前要搞好收尾和总结工作。同时,市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把省下发的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文件和市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汇编成册印发给各县(市)区及相关部门,以便在改革试点中运用,要保持改革试点的稳定。市、县(市)区两级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特别是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要广泛宣传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的政策,提高职工对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的理解,引导企业职工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绝不允许上下推诿、久拖不决、激化矛盾。各级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化解改革试点中的矛盾,使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保持社会稳定。在推进企业管理创新方面,要积极引导企业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帮助企业逐步建立完善资金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人才资源管理等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要注重企业家素质的提高,努力打造新型企业文化,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引导企业不断提高管理、融资、营销和研发能力。

(三)扶优扶强工程。对技术先进、主业突出、行业优势明显、规模效益好的企业,要一企一策,逐户制定支持加快发展的政策,要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在要素上给予倾斜,全力支持企业实施滚动发展计划,快速扩张。逐步将天风药业、丽美坚木业、金刚水泥等骨干企业培育成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小巨人企业。要加大对天力

泰、众邦电子、邦田木塑等高成长性企业的扶持力度,促其快速成长,尽快成为我市工业经济的骨干企业。要进一步完善政府激励机制,对绩效突出,纳税额高的企业,政府要给予奖励,成绩卓著的要给予重奖。同时,要切实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今年,各级政府都要把企业上市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要建立上市培育组织机构,设立专门企业上市领导小组,适时邀请国家、省证券专家来我市进行上市辅导。近期,市政府将组织相关部门制定《关于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指导意见》,要加大对股份有限公司改组和规范力度,重点培育喜丰塑料、天风制药等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力争在202_年前实现1户企业在深圳中小企业板挂牌上市。按照企业上市的要求,积极培育东圣焦化、星泰路桥、永利药业、金隆木业、抚松制药、江源焦化等重点企业,争取在202_年以前,实现两户以上企业在不同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

(四)名牌产品推进工程。全面贯彻落实《吉林省“十一五”期间名牌战略实施意见》和《白山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企业争创知名品牌的意见》,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要积极引导企业争创国家、省各类名牌产品和驰名、著名商标,提升我市的产业层次、产品质量和企业形象,不断扩大产品市场份额和企业规模,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今年,要切实加大名牌产品的开发力度,努力确保实现争创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各1个、争创吉林省名牌产品4个、著名商标10个的工作目标。市经委、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工商局要将目标任务分

解落实到企业、产品,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同时,我市的产品在取得行政资源认可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提高市场的认可程度。一是要加强对市场的研究,企业要成立专门研究市场的部门,提高对市场的分析预测能力,不要把市场部和营销部混为一谈。二是加强对名牌产品的宣传。要积极走出去,加大对我市产品的宣传力度,结合省、市组织的大型招商和展洽活动,全力推介产品。三是根据我市产品的不同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营销模式,不断提高矿泉水、复合地板、林蛙油等特色产品的产品形象,扩大市场份额。四是要逐步弱化中间代理,扩大市场网络覆盖,寻找最终客户,降低企业成本。

(五)要素平台建设工程。几年来,我市的要素平台建设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我市工业企业在提供融资、技术和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供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里,我着重强调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建设问题。今年,各县(市)区务必把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建立起来,务必使注册资本金达到1000万元以上,务必使工作人员得到培训,务必要有协作银行。今年,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要再增加3000万元资本金,扩大担保能力。二是继续扩大市校合作领域问题。市里今年要至少再与3所以上的大专院校签定全面合作协议,各县(市)区今年也要建立县(市)区校合作平台,每个县(市)区要与3所以上的大专院校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推动我市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整体上一个新台阶,鼓励各县(市)区邀请大专院校教师教授等来我市开展暑假游、寒假行等活动,增进了解,促进交流与合作。三是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问题。目前,我市的工业集中区进展还很不平衡,还没有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普遍存在着项目生成难、约束难、收益难等实际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努力确保工业集中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今年,全市各开发区、工业集中区要确保完成划地,进一步明确开发区的边旁四至,要确保完成规划设计,保证科学合理布局,要确保完成招商指南,将各种要素条件全部量化,要确保完成管理机构的设立,封闭运行,要确保有项目入区。今后,我们要改变过去项目沿公路和矿区摆放的模式,把项目向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集中,要根据现代工业发展要求,对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功能分区,实现项目的集约摆放。

(六)节能降耗工程。今年,省下达给我市降耗指标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下降到5.98吨标准煤,比去年同期下降10%,这就比我市原计划的8%又提高了2个百分点。同时,目前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在全省排最高。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要把节能降耗作为工业经济的一项重要指标,从今年起,要建立起能源消费统计评价体系,市经委、市发改委要制定出重点企业、重点行业节能降耗方案,建立和启动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工作考核体系和目标责任制,推动企业向高附加值低耗能方向发展。要积极引导企业推进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产品开发与应用,向节能型新型产业发展。要引导企业切实加强节能降耗管理工作,积

极应用节能、节水、节材新工艺、新设备,把能耗、物耗降低到同行业较低水平。

治上有地位、社会上有声誉、经济上有发展。今年,全市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要同比增长34%,完成实缴税金同比增长29%,民营企业户数同比增长26.5%,从业人员同比增长8%,创业指数要达到5.43。关于民营经济腾飞推进工程,市里近期还要召开专门大会进行安排和部署。

三、加强领导,保持工业良好的发展势头

当前,我市正处于一个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全面推进工业立市的关键时期,发展基础有待进一步提高,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各种要素条件有待进一步完善。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把工业经济放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努力扩大工业经济总量,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今后3—5年,我们要把 “七大工程”牢牢抓在手上,突出工业提速增效,突出增加工业投入,坚持不懈地抓好落实。各地、各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结合本目标任务,确保“七大工程”取得成效。一是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把今年的工业经济发展和“七大工程”的目标、任务、责任分解落实,主要领导要亲自调度协调,五大班子要落实包保责任,各经济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形势的监测,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二是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减少审批,减少检查,减少收费,减轻企业负担,保持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各级经委、发改委等相关部门要积

极争取国家、省有关政策和专项资金的支持,积极争取外部经济资源与我市企业进行合作与交流。要进一步改善工业经济发展软环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银企对接、产学研结合等工作,真正为工业企业“开绿灯”,提供服务。三是要加大督查、检查和调度力度。分管领导和市经委要每月调度一次“七大工程”进展情况,我每季度调度一次。市政府督查室要把“七大工程”的实施作为全年重点工作,及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并督促解决,确保“七大工程”顺利实施。

这里,我还需要强调一个问题。春节将至,各地、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和政府的监管责任,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过上一个祥和的春节。

同志们,新的一年已经开始,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一定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我们的自身优势和潜能,团结带领全市工业战线干部职工,克难攻坚,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拼搏,为全面完成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各项目标和任务而奋斗。

第四篇:市长在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议刚刚结束,市委、政府就召开了这次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这是今年召开的第一个专业性会议,足以说明这次会议的重要和市委、政府对工业经济的高度重视。昨天,***副市长和***主任就全市工业经济工作分别作了讲话和报告,我都同意,一会儿,**书记还要作会议总结,请大家认真落实好。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正确估价202_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的成效

 202_年是我市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形势和繁重的工作任务,全市上下团结奋斗,扎实苦干,努力在重点工作上求突破,推动整体工作上台阶,促进了经济稳定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53.9亿元,比上年增长4.7%。农牧业生产在大旱之年仍然取得较好收成,粮食总产已稳定在50亿斤以上。国企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工业经济呈现恢复性增长。乡镇企业全面启动了“二次创业”,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明显加大,对外开放取得了积极成果。财政收入在财源萎缩的不利条件下保持了平稳增长,全年财政收入完成13.38亿元,增长4.2%。城乡居民收入克服增收因素不足的影响,继续保持了一定幅度增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上年增加152元和408元。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播影视和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都迈出了新步伐。

特别值得肯定的是,202_年我市在工业经济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问题十分突出,全面进入谷底的严峻形势下,认真落实中央领导视察**市时的指示精神和**省党委138次书记办公会议精神,把扭转工业经济被动局面作为整个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突出市直抓大、完善县区放小”两线作战方式,举全市之力进行工业经济攻坚,国企改革与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工业经济开始了恢复性增长。原**市二毛成功实现破产重组,**市钢铁厂实现无震荡破产,**市针织厂破产重组也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小企业改革继续深入,县区工业经济活力增强,六大企业集团等优势骨干企业实现了较快发展,工业经济整体出现恢复性增长。统计快报显示,全年工业增加值实现38.3亿元,比上年增长7.8%。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我市工业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趋于好转,有关国有企业“全军覆没”、“全线崩溃”的街谈巷议已经平息。体现了六个特点:一是企业内部的活力明显增强,经营状况趋于好转;二是企业改革的路子已经明确,运作方式、调整目标、重组对象等日渐清晰并正在落实之中;三是工业增长速度逐渐回升;四是经济运行质量也呈现逐步提高的态势;五是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职工群众情绪趋于稳定,对改革的承受力逐步增强;六是方方面面对工业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认识统一、支持、理解、关心的氛围正在形成。可以肯定的说,我市工业经济已经开始摆脱了在低谷中徘徊的局面,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已经取得了突破进展,整个经济形势已向好的方向转变。为此,市政府决定授予经贸委“市长特别奖”,奖金20万元。

总结202_年的工业经济工作,有五条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汲取。

 第一,把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作为市委和政府的最高决策,理清思路,切实搞好有效指导,为工业经济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去年,在认真分析全市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市级领导进一步形成了“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的共识,下定背水一战的决心,树立敢打硬仗气概,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市委和政府的最高决策,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贯彻**省党委关于“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效益”的指导方针,围绕“年内使全市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改革有所突破,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工业经济摆脱困境”的基本目标,确定“市直抓大、县区放小”的工业攻坚思路,层层签订责任状,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在工作中坚持“一般与个别结合,领导与群众结合”,理顺各种利益关系,解决诸多改制问题,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在切实加强具体指导过程中,实施国有企业改革“一把手”工程,市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经常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了解详细情况,进行现场指导。建立市级领导“一对一”联系市直16户重点企业制度,帮助企业排忧解难,进行定向指导。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定期召开专门经济分析会,加强工业生产调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进行综合指导。同时,出台一系列有关文件,实行政策引导。这些工作的落实,对搞好全市工业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保证作用。

 第二,抓住机遇,扩大开放,努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工业经济走出低谷的唯一道路。大家知道,**市工业经济在202_年、202_年是历史上最困难时期。由于优化资本结构政策未用足用好,加之草率决定23户企业破产,使**市的工业经济工作陷入了困境,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难度与日俱增。各层、各界人士对**市工业经济工作反映强烈,当时甚至有很多人对**市工业经济失去了信心。我们也确实表现出来思路不清、精神消极,至少有一种情况可以肯定,恰在这个低糜时期,中央领导视察**市,给了我们“向内蒙古倾斜、向**市倾斜”的有利武器,充分肯定了我市的“六支野战军”,为**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所以刘书记和我们新一任领导班子,切实抓住机遇,突出抓了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省党委138次书记办公会议再一次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创造了新机遇。早在202_年5月工业经济会上我说:“工业经济振兴的机会来了”。人大李景新主任等领导也大声疾呼“工业兴**市兴”,振奋精神的强心剂,使我们在机遇面前统一了思想,在困难面前汲取教训,在实践过程中鼓足了干劲。高举中央领导指示和138次书记办公会两面大旗,进国务院请示,到国家部委汇报,去**省厅局求帮,跑银行游说。石梅书记一边挂职学习一边搞联合,史市长东奔西跑,人不歇息,李志勋吊瓶输液,还得谈判,更多的同志和企业长们也是为企业求活、求生存,冥思苦想,出力献策。其中酸甜苦辣虽一言难尽,好在国企改革与发展的环境不断好转,全市工业经济出现亮点,总算有些慰籍。

 第三,敞开区域大门,实行一企一策,促进企业间的联合兼并,是实现“战略性重组”的必然选择。我市在推动企业机制转换的同时,把资产重组作为启动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有效手段,实事求是地实行一企一策,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让企业寻求市场经济的出路。大家知道,二毛在未列入破产盘子前我们希望并积极争取进盘子,但在中央领导批准后,二毛破产后的重组问题就成为能不能体现中央对我们的倾斜,改革能不能走进新阶段的关键。所以市委、政府提出,二毛破产决不是我市毛纺企业的灭亡,而是通过资产重组,消除包袱,获得新生,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以壮士断臂之勇,终于与华源集团进行了嫁接重组。二毛的重组再生,对全局工作有了决定性的影响。此外,我们抓住中央领导视察**市、**省党委召开138次书记办公会议、国家西部大开发、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四大机遇,有所作为,趁势而上,市几大班子领导同志亲自带队跑部进厅汇报,寻求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打破区域界限,落实优惠政策,与优势企业挂靠联合,使实施企业改组工作有了较大进展。同时,四家上市公司、医药、啤酒集团等大型优势企业的规范发展壮大问题也已提上议事日程,通过着力实施“扶优造舰”工程,发挥规模优势,培育产业支柱,形成了重新构筑地方经济框架的基础。

第四,对企业法人代表进行了卓有成效地调整,这是加固企业经营层的果敢之举。班子是企业的核心,是办好企业的关键环节。市委、市政府对此有足够的重视。其一,下决心选配好企业法人代表。一年来,全市国有企业共调换一把手92人(其中市直企业28人),二毛、双马集团等重点企业一把手都进行了更换。而且充分体现了用人和管人的一致,充分征求了分管部门和领导的意见。下一步还要成立企业工委,切实把管企业与用人有机结合起来。其二,加大企业领导班子调整力度,到目前为止,全市国有企业共调整班子105个(其中市直26个),调换班子成员225名(其中市直企业106名)。同时,围绕企业党组织建设,健全共青团、工会等组织,发挥政治优势,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其三,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在市直重点企业中,实行稽查特派员制度,加强对企业领导班子的考核监督,对亏损企业进行全面审计,在首批10户试点企业中,目前已完成4户企业的稽查工作。稽查工作效果很好,为政策决策提供了有效背景资料。其四,探索企业经营者职业化的路子,结合健全激励机制,出台了《**市直属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暂行办法》,并着手进行试点,逐步推开。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对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 第五,全面实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是工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在改革主体不十分明确的前提下,一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及劳动部门做了大量细致的基础工作,摸清了底数,把下岗职工全部纳入微机管理。同时引导下岗职工走进市场,适应竞争机制。各国有企业优化员工组合,积极挖潜,帮助安置大量下岗工人。及时发放下岗职工生活费,努力做到“两个确保”,对企业发展和全市稳定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二、充分认识工业经济的重要地位及其面临的形势

 从全市总的经济形势看,工业经济仍然是困绕我市经济发展的症结所在。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推动工业经济在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再有一个大的飞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能否搞好搞活国有企业,直接关系到**市对外开放的形象,关系到全市干部群众的精神状态,关系到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关系到兴市富民战略目标的实现。可以说,只要工业经济摆脱困境走出低谷,就能稳固财源,增加人民收入,就能凝聚民心,振奋精神,就能实现我市经济工作的大转折、大突破、大发展,就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所以,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因此,进一步明确“工业立市、工业兴市、工业强市、工业富市”的指导思想十分重要,我们要从这样的战略高度认识这个问题和开展工作。这也是我们召开这次会议的初衷。

当前,我们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从国际环境看,随着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消除,新一轮世界经济的发展周期即将到来,国际市场的需求逐渐扩大。尤其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成为现实,这对我市发展外向型经济、引进资金和技术、扩大进出口贸易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从国内情况看,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技术改造为重点,增发建设国债,带动社会投资和启动消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中央领导视察**市和**省党委138次书记办公会议,为我们解决工业经济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但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更要正视面临的困难。当前我市工业经济确实出现了亮点,生产形势有所好转,但是这不过是相对于我市过去而言的,如果与其他地区比、与全国同行业比,那是难以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站稳脚根的。我们仍然要树立居安思危的思想,切不可过于乐观,不可沾沾自喜,不可有所懈怠。深刻剖析我市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现状,可以发现以下六个问题。

 一是思想认识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我们认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信心,仍然是深化改革的第一位问题。一些同志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研究认识差,缺乏改革创新意识,在改革中存在畏难情绪,缺乏改革的勇气,迟迟找不到切入点。这个问题的解决是不需要银行贷款,不需要财政投入,而是加强学习四中全会的精神,认真迈出双脚到基层去,到群众当中去学习,增强信心,因为解决问题的办法、精神都在群众中。要做好全年的工作,就必须思想再解放,观念再更新,信心再增强。

 二是改革效果不够明显的问题应予重视。效果不明显主要是经济效益不明显。转制工作总体上快完成了,但一些改制企业措施不到位,内部制度不够完善,出现“翻牌”现象;一些企业重复转制而变化不大;工业生产增长仍较脆弱,总体经济效益不高。从统计数字分析,减亏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效益的提高,而是由于部分企业破产不计亏损显现出来的。改革攻坚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 三是管理不配套的问题日益突出。转制以后原来被掩盖的矛盾就暴露出来了。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改革与管理衔接不紧,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包括上市公司,一方面,经营方式陈旧,管理很不规范,运行状态原始,另一方面,市场体系不完善,产品销售不畅。强化企业管理、建立新的机制任重道远。

 四是综合改革措施落实不够的问题开始显现。实事求是地看,我市改革中还有很多薄弱环节,股份制企业股权监管体系不完善,资本监管力度不够;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备,产品结构不合理;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中介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社会保障体系发育不成熟,统筹层次低,这些都是改革不断深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 五是在着力抓脱困的同时,也应注重好企业的提高。对经营状况好的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关心、指导和帮助不够,对他们在发展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注意不够、协调不力。要特别注意在抓困难企业的同时,也要帮助好企业更上一层楼,不能补了东墙,倒西墙。

 六是企业管理者素质低的问题亟待解决。从总体上看,我市国有企业经营者总体素质不高,没有过硬的管理经营层,与国际国内的高层次企业家有相当差距。有些企业的领导班子,还跟不上改革的步伐,不适应对外开放、开拓市场和强化管理的需要,甚至还有些在那里搞个人恩怨,不能团结一心,形成合力抓工作,这样的班子上半年必需调整理顺,努力建设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

在我市工业经济正需要加把火、鼓干劲的时候,我们以冷静的头脑,深刻认识这些问题,将十分有利于我市的国企改革和发展。

三、明确方向,抓住关键,全面推动今年工业经济的发展

 关于今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市委已经进行了全面部署,史青晓同志和李志勋同志在讲话中也已经作也明确的具体工作安排。根据市委全委会议精神,做好今年的工业经济工作,我们必须抓住几个关系全局的重点和关键问题。

(一)继续深化改革,合理把握进退,促进经济模式的根本转变。

 目前我市工业经济中计划经济的色彩还相当浓厚,国有成份的比重过大,结构不合理,国有企业的规模小、效益低。解决这一问题,根据四中全会决定的,国有企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加大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在关键领域要增强控制力精神。我市要坚持“有所不为而有所为”的原则,“收缩战线”,“以退为进”,从而,加大我市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促进经济模式的根本转变。就是说,**市将来的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就是把国有经济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来,搞混合所有制。

据统计分析,202_年末,**市国有经济占全部经济的74.8%,呼市是86.1%,包头是86%,通辽是63.5%,石家庄是53.8%,温州是14.9%。其中,温州最低,但也不是私有经济占主导地位,更不是私有制,大家也不会得出这个结论。所以,我们预测了一下,将来**市国有经济全部退出竞争领域后,国有经济在全部经济中所占比重预计在20-30%之间,仍然比温州现在高一倍。因为根据国家要求,一些特殊行业、特殊商品还得保存,公路建设和带动地方经济的重大项目国有经济还有重点参与或有选择介入。

**市的经济,将来大体上要借鉴温州模式,逐步降低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现有的国有经济,除了那些国有控股的、占大头的、有控制力的以外,其他的全部放开,通过转制退出竞争领域,新上项目也不再搞国有独资企业,适合民营的民营,适合股份的股份,适合私营的私营,这样恰恰是同发挥我们个体经济的优势紧密地结合起来了。因为我们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我们的经济份额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决定力,对国有经济性质的决定力很小很小。《决定》明确提出,“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国有经济的作用既要通过国有独资企业来实现,更要大力发展股份制,探索通过国有控股和参股企业来实现”。“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支配地位不等于100%国有。我们不可能去银行100%贷款建国有企业,也不可能再拿财政的钱去建工厂。“国有经济应保持必要的数量,更要有分布的优化和质的提高”。所以,我市就这样一个现状,国有经济占多少合适,我觉得那应该少,从竞争领域退出后,保持在20-30%,把那些命脉领域控制住就足够了。而且,我市属企业都不属于大企业,都在中央明确的放开搞活中小企业之列,我们完全可以大胆地去放、去闯、去试。因此,根据我市国有经济的现状,合理把握好退与进的关系,区分轻重缓急,有序地实施进退。国有经济退出竞争领域是经济领域中的一场重大变革,政府要加强引导,使那些不关系国计民生的国有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尽快实现退;符合产业方向、科技含量高、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在完成转制的基础上,实现高起点的进。退要根据企业深化改革的程度,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来指导改革。政府不能搞硬性“进度表”,要坚决防止一哄而起,搞一刀切。不能对企业进行了改革,却给政府和社会留下那么多的下岗工人,同时也使地方财源枯竭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四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目标。这是需要学习的,需要解放思想的,需要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二)优化资本结构,加强引联嫁接,下决心进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

 国有企业必须上大船。一方面要抓好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加快改革,规范管理,扶优扶强,发展壮大。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通过优化资本结构、债权转股权等政策性措施,通过引资联合、嫁接重组等手段,使国有企业走兼并、破产、联合、嫁接重组的路子。要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有机统一协调,从政治高度认识和处理好“抓大”与“放小”的辩证关系,扭转“抓不住大放不开小”的被动局面。实现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

要围绕壮大抓改组,向规模经济要优势,要效益。国有大企业集团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从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经验看,几家大企业集团往往可以支撑一个产业,带动一个地区的经济。对于我市来说,对现有国有企业实行战略改组,要依托优势骨干企业,切实抓好一批事关全市经济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培植和壮大我市的支柱产业,再创国有企业新优势。现在我市的“六支野战军”,已经成为我市国有企业的骨干力量,也是我市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对它们要进一步扶持,使其规范运作,不断发展壮大。对于其他大中企业,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包括与市外优势企业的联合,再培育一些上规模的企业集团,使其成为我市工业经济中新的更多的“亮点”。

加快工业经济走出低谷的步伐,单纯靠我们自己搞活国有经济困难太大。如果眼睛只盯住自己市的上市公司,靠他们来拉动,风险也很大。所以我们眼光要放远,哪棵大树有利于我们,我们就靠哪棵,必须打破区域界线,打破行业界线,寻求经济合作伙伴。兴发集团的发展壮大不就说明了这一点吗?如果我们只顾地方利益、局部利益,能拉动经济发展的“龙”头就难以长大。可以通过抓住国家实施债权转股权政策的机遇,或者争取挤进国家核销呆帐的盘子,甩掉大包袱,求得大发展。还可以抓住国家、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以及在当地限制发展的行业和产品,已经开始向中西部战略转移机遇,到外地找伙伴,跑市场,发展壮大自己。我们必须以新的姿态迎头赶上,抓住这些机遇不放,谁积极,谁主动,谁就能发展,就能快速发展。

培育和壮大企业集团,要因势利导。要按照产业相关、行业相通、企业相连、产品配套、企业自愿的原则,切忌搞“拉郎配”。要因企制宜,立足企业现有基础,注重从多层次、多途径入手,可以运用固定资产授权经营、公司制改造、兼并、联合、参股等多种途径和方式。要解放思想,全面辩证理解“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特别鼓励强强联合,与外地的大企业、大集团联合,大胆打破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等各种界限。市场经济是无边的海洋,是不以行政区域划界的。我市一些破产企业更主要的是要被市外的优势企业并购重组。一些要单独上市很困难的企业了,就可以与市外的优势企业联合起来,组建上市公司,或者借助我市上市公司进行配股,谋求发展壮大。总之,优势企业的重组壮大,是以适销对路的产品为龙头,是以资本为纽带,引导一般企业向龙头企业靠拢,一般产品向名牌产品靠拢,走集约化、集团化的道路。

(三)注重改革的彻底性和实效性,确保改革的成功。

 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说到底是一个机制问题,就是要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转变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我市的企业转制后,实质效果不明显,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于改革尚不彻底。可以说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从表面上进行了体制的变革,而没有从根本上进行机制的更新。过去我们往往侧重于研究困难企业,其实好的企业也存在着这一问题,包括上市公司也不例外。因此,我们要继续加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培育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新机制。

从哪个方面入手?我认为首先要解决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的问题。如果企业的投资主体是单一的国有独资,而不是多元化,就很难形成产权明晰,责任很难明确,政企也很难分开。在这个问题上,国家在某些方面已经有了明确的说法,例如国家资产的新增部分可以拿出一部分作股,企业法人和职工可以持股等等,但从哪拿?谁拿?拿多少?怎么个比例?都没有明确。对于这些问题,允许你试,而且要解放思想,大胆地试。广东顺德在股份合作制企业内部股权分配上,定了4∶2∶4的比例,即企业领导者持股40%,中层经营管理者持股20%,职工持股40%,这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而定的,这个比例关系到加强企业领导的责任心。在处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过程中,如何解决一卖了之的问题。批评一卖了之是对的,要防止不正当的交易,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但是绝不等于不卖。中央《决定》对中小企业改革提出的七种形式,除了租赁和承包,其余五种都关系到卖的问题。所以问题不在于卖,而在于怎样卖,卖不是卸包袱,不能低价转让,而是要安置好职工,要明晰产权,要盘活存量。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既是企业改革的方向,也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是我们今年改革工作的重点。必须围绕建立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这一核心问题,不断规范和完善公司制改造,加快改革的步伐。我市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开始,公司制改造已迈出了一定步伐,但从目前看,公司制改造面不够大,步子不快,质量不高。有些大中企业还没有动,已改制的公司不少存在着“翻牌”现象,没有真正进行实质性的改革,中小企业转制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不完善、不彻底、不到位的问题。今后,凡进行公司制改造的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健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明确“三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制定董事会、总经理、监事会、党组织和工会的工作条例,形成各负其责、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对不搞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企业班子要坚决调整,上半年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工作要有突破性进展,体改委、经贸委要有专人负责,切实抓出成效。同时,还要注意加速各项配套制度的改革,确保改革顺利进行和社会稳定。

在继续深化改革,巩固改革成果的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实效。一切以有利于结构调整、有利于发展为出发点,决不能搞牺牲企业却与事无益的“一刀切”。要用国家增税、企业增利、职工增收作为衡量改革成败的主要标准,防止无效改革。因此,今后我市中小企业改革的重点,应是在加快改革步伐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进行内部配套改革,把着力点转到加强内部管理上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要因时、因地、因企制宜,着眼于盘活现有存量资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造,切忌乱改、切忌搞形式主义。去年我在右旗中小企业改革现场会及以后的一些讲话里,曾多次提到“改革要回头看”的问题,回头看什么?就是要看改革转制是否提高了

效益,企业是否有了新发展。特别是要看企业的凝聚力,看是否建立一个有战斗力、能开拓创新的领导班子。

企业改革是为了发展,选准人是最关键的。这个人必须把企业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大家都知道北大方正集团,王选作为集团创始人之一,在市场竞争中感到“王选时代已经过去了”,毅然辞去方正集团董事,而把事业和希望留给更年轻、更有能力的人。所以,对能人的任用,是改革成败的关键。改革的成效需要有政策作保障,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各级政府在研究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具体政策时,本着搞活企业、放水养鱼的大目标,结合实际,灵活执行政策,进一步解决财源萎缩与企业萎缩的问题,达到全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目的。

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贯彻“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效益”的方针,切实把工业经济攻坚当作头等大事,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保证改革攻坚上台阶见实效。必须始终不渝地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真正实行民主评议和厂务公开,同时强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技术、法制教育,全面提高职工素质,使广大职工群众成为改革的主体、管理的主人、发展的主力。各有关部门要从大局出发,摒弃部门、地方利益,根治“三乱”,给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没有一个好环境,企业搞活了也能死,重组了还会破,引了资也难见效,招了商也会赶跑。所以,建议有关部门将各种收费统计一下,看看有多少,即使是上级文件规定的,也要因地、因企业制宜执行,外地有一个作法可以借鉴,要到哪里去收费、检查,都必须到统一到专门机构审批,否则不准你进入。当然这也需要企业遵纪守法,干部廉洁自律,我想今年全市要在环境治理上迈出实际步伐,市政府的督查工作对此要有专题、专项督查,使全市上下齐心合力,振兴工业经济。

同志们,工业经济是我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今年我市工业企业改革和工业经济发展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整个经济能否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大局。做好工业经济工作,对全面落实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议精神,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至关重要。同志们要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彻底扭转我市工业经济的被动局面,实现经济工作的大转折、大突破、大发展,为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五篇:在全市工业经济暨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工业经济暨招商引资大会,部署当前工业经济发展及招商引资重点工作,就是要坚定实业强市战略,奋力建设全省领先、全国知名的产业名城,为桐城早日跻身“全国百强”积蓄强劲动力。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科学把握工业态势,坚定打造产业名城信心

一是发展信心更加充足。全市上下抓工业的氛围更加浓厚,抓招商的意识更加强烈,思想不断解放,理念不断更新。企业家的发展信心普遍较足,众多企业规划未来,增加投入,提升改造,加快发展。

二是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智能制造、节能环保2个首位度产业和包装印刷、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羽绒家纺、特色轻工5个传统优势产业的“2+5”产业体系日益清晰。

三是平台支撑更加厚实。“1(经开区)+1(双新区)+6(6个10亿产业园)”的平台支撑更加有力,经开区体量规模不断扩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启动实施,活力不断激发,力量不断增强,机制不断创新;

各产业集群镇坚持差异化发展,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以经开区为核心、206国道为走廊、7个产业集群镇为多点支撑的经济版图已经形成。

四是发展路径更加多元。坚持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央企合作、股改上市一齐发力,共同推动全市工业经济跨越发展。众多亿元以上技改项目建成投产,一批重大项目成功落户,央企合作成效显著,企业上市有效推进。

五是服务支持更加有力。市领导以身作则,全市上下为企服务的意识不断增强。坚持市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和“暖企行动”,每年正月上班第一天,市领导就登门拜访企业,对本土企业和引进企业一视同仁,平等相待,鼓励加快发展,尽力排忧解难。驻企服务常态化开展,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各镇街区和市直单位扎实做好为企服务工作,如大关镇建立了班子成员和二级机构负责人联系服务企业制度,与企业沟通交流比较顺畅,镇级商会作用发挥较好;

市场监管局服务企业积极主动,提前介入,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存在的总量不大、质量不高、创新不足、服务不优等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和短板,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精准发力重点任务,优化打造产业名城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我们要立足现有基础,突出产业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坚定不移抓工业、强招商,在实业强市上取得新成效。

第一,招商引资要全力拼抢。全民招商要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没有一线二线,没有前方后方,人人都是招商主体,都要有任务、有压力。“乡友经济”要挖掘。进一步深入挖掘乡友资源,加强沟通,密切感情,发展壮大“乡友经济”。政策支持要到位。要把我市打造成真正的“政策洼地”,吸引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桐城。专业招商要精通。要加强培训,专业招商队伍人员要认真学习,切实提高业务水平,真正成为一名专业招商人。项目跟进要抓紧。分管领导要及时协调,有关部门要及时做好跟踪服务,在谈项目要保持无缝衔接,加速落地进程;

已落户项目要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倒排工期,有序推进建设。招商方式要创新。要通过互联网招商、以商招商、举办招商活动等方式,抢抓机遇,创新思路,积极招财引税,发展壮大总部经济,强化招商引资工作。招商责任要压实。各级领导干部要冲锋在前、作出表率,各地、各团的主要负责人对重大活动亲自参加、重要客商亲自接洽、重大项目亲自推动、重大问题亲自协调,需要市领导出面的及时汇报,市领导要全力支持。

第二,央企合作要精准深入。建立完善与央企或知名民企合作项目发现、对接、跟踪机制,打造全国知名的央企合作示范基地。要加快合作进程。对尚未接洽的,要积极对接,力争达成意向,为签约打好基础;

对有合作意向的,要一对一、点对点,深入洽谈,紧密联系,力争早日签订合作协议;

对已签订协议的,要加快推进,早日启动项目。要提升合作成效。对已开展合作的项目,要提升层次,拓宽领域。本地企业也要通过央企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设备、管理理念和产业优势的带动,不断拓宽产业领域,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力促自身做大做强。

第三,企业上市要强化引导。企业通过上市、挂牌,有利于加速提升现代管理能力、资本集聚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是振兴实体经济、加速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要加大工作力度。上市工作的目标任务三干会上已经明确,各地要瞄准目标,明确专人专班,加大推进力度,帮助企业解决具体问题,全力实现既定目标。要加强专业指导。要加强上市工作规划,深入研究政策,广泛开展宣传,加强知识培训,提出指导建议,引导企业提前谋划上市工作,将产品经营与资本运作同步进行、融合发展。加强上市后备企业规范股改、重组,积极与券商、证券监管部门对接联系,充分利用他们的政策、专业和人才优势,为我市重点企业进行重点指导和专业辅导,帮助企业高质量做好上市基础工作。

第四,科技创新要久久为功。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激发科技创新第一动力。要深化产学研合作。鼓励、引导行业骨干企业联合全国各地高校院所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共建研发平台、形成以项目为纽带、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要突出创新平台作用。发挥国家级高分子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平台优势,促进企业不断提升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建立具有独立法人的技术研究院、博士后、院士工作站和中介服务机构,不断提升科技服务业的规模和水平。

三、充分激发创业精神,强健打造产业名城主体

企业发展得好不好,归根到底看企业家。桐城要建成产业名城,必须要有一大批敢打敢拼、善作善为的优秀企业家。为此,希望广大企业家做到“四立”,为桐城经济建设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第一,立高远之志。高度决定视野,格局决定未来。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每个企业家都要志存高远,增强干大事、创大业的激情,瞄准百亿企业、百年企业、上市公司、单打冠军等目标,矢志不渝,勇当先锋。要树立战略眼光。把眼光放在更高更大的舞台,研究国家发展战略,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克服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的封闭思想,紧跟经济大势,抢抓政策机遇,善于借势借力。要树立行业标杆。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产品。要立志做行业的领头羊、排头兵,在优势产品和关键技术上抢占制高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要树立企业品牌。品牌既是企业的有形标志,更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要坚持质量第一理念,立足产品优势,突出产品亮点,以更高的质量、更优的服务,不断取得消费者的好感和信任,树立良好口碑,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品牌。

第二,立务实之功。空有一腔抱负,不肯苦干实干,梦想只能永远是梦想。要稳扎稳打。企业发展既要蹄急,又要步稳。只有务实扎实,发展才能步步为营,企业才能行稳致远。面对困难和挑战,要鼓足勇气、卯足干劲,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稳步把企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桐城的一大批优秀企业,如美祥、丹凤、汇通,都是扎扎实实、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要专注专业。坚持练好内功,专注最擅长、最有底气的产业产品,精益求精干事业,专心致志做产品,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努力做精分市场、细分行业的“单打冠军”,在实现一个又一个小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做大做强。要戒骄戒躁。牢记“隔行不隔理”但“隔行如隔山”的道理。适当多元发展、贷款发展,但切不可不顾实际、过度投资、举债发展。要创业创新。不断提升产品技术水平,提高管理水平,既要坚定信心,更要保持定力,在风云变幻的经济浪潮中保持清醒,务实前行。

第三,立为商之信。诚信比金子更可贵。不诚信,只能一时获利;

不守法,必将悔恨终生。每个企业家都要坚持以诚待人、以信立业。要树立良好信誉。秉持诚信之本,弘扬契约精神,善待企业员工,取信生意伙伴,不欺瞒消费群体,不逃避银行债务,以良好信誉获得社会认可、银行支持、市场接纳。百世佳的江总曾经为了如期交货,通过飞机将几件瓶盖邮寄到客户手中,运费是货物价格的数十倍,虽然损失了小钱,但赢得了信誉。要坚守法律底线。要树牢法治思维,制定生产经营“负面清单”,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既要亲近政府,更要清白交往,从“靠关系”向“靠本领”转变,从“找市长”向“找市场”转变,共同维系亲清政商关系。要优化企业管理。优质管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如果管理跟不上,企业做大以后,依然搞家族式管理、家长制作风,最后问题都会暴露。

第四,立做人之德。小成在智,大成在德。企业家的一言一行,不仅影响一个家庭、一个企业,甚至会影响整个社会风气。要树立好品行。坚持以身作则,加强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清清白白做人,规规矩矩干事,抵制腐朽堕落的生活习惯,做到家里家外一个样,始终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坚决远离“黄赌毒”。要树立好家风。企业家也要肩负管家治家的责任,重家教、立家规、树家风,加强子女教育,和睦夫妻关系,孝顺父母长辈,尤其要把桐城企业家“四千四万”的创业精神和“两头在外、全靠脑袋”的创新精神,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要树立好形象。坚持情系桑梓,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充分利用雄厚的资本、深厚的人脉,参与家乡建设,关心公益事业,支持民生改善,在招商引资、扶危济困、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树立知恩图报、饮水思源的良好形象。

四、全心凝聚工作合力,强化打造产业名城服务

发展工业经济、推进实业强市,不是哪个领导、哪个部门、哪个人的事,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凝聚工作合力,加强协调联动,共同抓好工作落实。

第一,要加强要素保障。各相关部门、各镇街区要紧紧围绕资金、土地、人才等制约工业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认真研究上级政策,深入企业摸清情况,制定针对性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的要素需求。加强资金保障。要创新投融资方法,发挥政银担、过桥资金等财政资金的“四两拨千斤”作用,撬动更多金融资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保障项目资金需要。要进一步整治金融环境,坚决依法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让不讲信用的企业在桐城无法立足。加强土地保障。要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尽力盘活现有土地资源,做好土地增减挂和退宅还耕工作,加大土地储备力度,全力保障优质项目用地。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大土地监管执法力度,坚决打击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对圈而不用的土地要依法依规坚决收回。加强人才保障。实施好“文都英才”计划,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引才渠道,力争多引进带项目、带技术、带团队的领军人才、紧缺人才,探索发挥好“候鸟型”专家的作用。发挥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平台作用,做好包装印刷等急需技能人才培训工作,提升综合素质,培育众多的“桐城工匠”。稳妥做好企业用工保障工作。

第二,要创优营商环境。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快与慢,营商环境至关重要。优化营商环境应成为发展经济的首要抓手。营造高效的政务环境。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借助“互联网+”,让越来越多的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市纪委要牵头制定具体细化、可追溯的“一刻不耽误”工作法,加强执纪问责,切实提高办事效率,使企业合法合规的事项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和办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贡献突出、行业认可、社会公认的优秀企业家要大张旗鼓地表彰,真正让他们在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今年我们成功举办了首届“爱家乡、兴桐城”突出贡献奖评选活动,效果很好,下一步还要评选表彰本土为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在全市上下营造尊重企业家、支持企业家、成就企业家、保护企业家的浓厚氛围。营造有序的法治环境。公检法等部门要加大对阻挠项目建设、破坏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对破坏企业发展环境的行为实行“零容忍”,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创新权益和自主经营权等合法权益,营造公平公正、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第三,要强化调度督查。突出工业优先地位,不断加大工业经济发展各项工作的领衔、调度和督查力度。坚持领导领衔。落实好市级领导联系重点工业项目、重点工业企业、重大招商项目等制度,真帮实扶,认真牵头做好跟踪协调服务工作。各地、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也要切实承担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责任,亲力亲为、敢抓敢管,带头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各镇街、开发区分管工业负责人要深入企业,对区域内每一家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问题需求,都要掌握清楚,主动、及时、有效地服务企业。实施精准调度。进一步完善市委常委会每月调度、经济运行和重点项目逐月调度机制,加强工业经济分析研判,提高工作调度的经常性、精准性、实效性,找准差距和问题,任务分解落实到部门、到人头,限期解决。加大督查力度。构建由市领导和两办、纪检、组织组成的督查工作队伍,把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服务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等纳入督查重点内容。严格抓好市直单位“每季一评”、镇街区“看比督导评”活动,表扬先进、鞭策后进,促进比学赶超。

同志们,工业兴则桐城兴,实业强则发展强。让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心,昂扬斗志,拿出抢的劲头,抱定拼的决心,奋力谱写实业强市新篇章,再铸桐城工业经济新辉煌!

市长在全市振兴工业经济暨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