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讲话致辞 > 讲话稿
组织部长在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上讲话08[精选多篇]
编辑:星海浩瀚 识别码:88-1120008 讲话稿 发布时间: 2024-08-28 10:45:00 来源:网络

第一篇:组织部长在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上讲话08

在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第十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月26日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其中关于芙蓉人才计划实施重要意义,认真分析我省人才工作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的人才工作。刚才,红军同志对我们人才办起草的三个文件作了很好的说明,大家也发表了很好的意见,虽然意见发表的都不长,但是我觉得都讲的很有质量、很有价值,人才工作要想搞好,就得要集中各部门、在座的各位同志、全省上下共同努力,那么人才工作才能有起色、有变化,所以希望大家不仅是今天对文件提出意见,回去以后也对全省人才工作多多地关注,不断地寻求更多、更好的意见。根据大家的意见,我想我们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原则同意这三个文件,刚刚,力力省长讲了,人才办根据大家的意见对这三个文件进一步修改完善,特别是前两个文件修改完善以后,提请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下发。

应该说省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全省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大力推进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着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应该说我们的人才工作迈出了先进的步伐,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专门研究部署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这个工作,出台了专门的意见,那么在这个意见中对实施芙蓉人才计划、提升我们的发展水平、增强我们的发展优势作出了这么一个部署。应该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落实好三次全会的精神,特别是实施好芙蓉人才计划,是全省人才工作的主要任务。所以下面,我想就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好省委三次全会部署,做好人才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引扎实推进人才事业创新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与战略的高度,多次就人才工作作出了重要论述。他先后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央统战工作会议、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文艺工作座谈会、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等重要会议上,在同外国专家、大学师生代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时,以及到国防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上海、广东、浙江、辽宁等地视察调研的一些重要场合,就人才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

总书记强调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强调要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把人才工作抓好,让人才事业兴旺起来;强调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强调要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实用技术人才等方面人才队伍建设,更大规模、更有成效地培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急需人才;强调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要发挥人才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引领作用,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强调要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放手使用人才,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积极营造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社会环境,待遇适当、后顾无忧的生活环境,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强调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下大功夫、下大本钱,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提高全球配置人才资源能力;强调要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强调要让创新人才得到合理回报,既用事业激发其创新勇气和毅力,也要重视必要的物质激励,使他们“名利双收”,对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求全责备,不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做好团结、引领、服务工作,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

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论述,立意高远、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要求明确,系统回答了人才工作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进一步深化了人才工作规律的认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创新性、指导性,是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做好新时期人才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指明了前进方向,是我们开创新时期人才工作新局面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学思践悟,在工作实践中,牢牢把握人才工作的根本原则,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确保人才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推进;牢牢把握人才工作的主要目标,努力建设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牢牢把握人才工作的作用导向,自觉服务发展大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聚焦重大战略,科学谋划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促进人才规模、质量和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实现人才发展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合;牢牢把握人才工作的战略视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让各路高贤大展其长;牢牢把握人才工作的深层动力,不断深化改革创新,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牢牢把握人才工作的科学方法,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实事求是,分类施策,不断增强人才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推进新形势下的人才工作,我们必须深入持久跟进学习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强化行动自觉,不断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历史使命感、政治责任感,认真分析、全面把握我省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始终着眼全局、围绕大局,紧贴全省发展愿景、发展战略、发展举措推进人才工作,把人才工作真正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来,切实推进全省人才事业创新发展,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提供更加强大的人才支持。

二、以服务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为主线不断提升人才工作整体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的各项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好人才工作,也必须观大局、谋大事,在服务大局上聚焦发力,找准工作的方向方位和重点着力点。当前,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是全省上下一项重大而紧要的政治任务。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必须紧紧把握好这个目标、服务好这个大局。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人才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以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引,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为根本,以服务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为主线,以大力实施芙蓉人才计划为抓手,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开拓创新,狠抓落实,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形成湖湘人才集群优势,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提供有效人才资源和有力人才支撑。贯彻落实好人才工作总体要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握规律,精准发力,不断推动我省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要始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总书记强调,抓改革、干工作,要始终把准方向。谋划推进新时期人才工作,必须坚持战略思维、全球视野、开放理念,确保人才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强化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着眼现实需要和长远需求,作出全面规划。当前,我们正在实施湖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去年出台了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今天我们又审议了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人才行动计划——芙蓉人才计划,基本建立起全省人才规划体系。各级各部门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形势任务变化对人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对各个层次、各个类别、各个领域人才的引进培育和开发利用作出战略安排,形成合理布局,真正使人才工作始终把握规律性、体现科学性、富有创造性。要强化问题意识,针对我省一般性人才多、高层次人才较少,传统产业人才多、新兴产业人才较少,优秀领军人才、企业家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紧缺等突出问题,强化问题导向,坚持攻坚克难,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工作举措,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努力破解。要坚持人才发展与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同步谋划,与“五个强省”和“三个着力”“四大体系”“五大基地”同步推进,实现人才工作与发展战略的精准对接、与中心大局的高度融合;要积极适应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特别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的现实需要,紧紧围绕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紧迫需求,聚焦优势产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促进人才规模、质量和结构与之相适应、相协调;要科学分析各区域对人才的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需求,促进人才工作与区域发展战略有效对接,引导和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开发人才,依托区域优势打造特色人才集聚群。

二是要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着力抓实、精准落实。芙蓉人才计划作为《关于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的重要内容,较好地体现了战略性谋划、开放式引领、全口径对接、高精度定位的谋划思想和工作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的基本抓手。各级各部门要以实施芙蓉人才计划为契机,深刻领会、全面把握芙蓉人才计划的目标要求、核心内容和重点任务,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健全复合型人才发展新机制,形成湖湘人才集群优势;要大力实施智汇潇湘引才工程、发展高地聚才工程、名家名匠铸才工程、青年菁英育才工程、固基兴业扶才工程、崇绩重能优才工程,突出抓好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型企业家、高技能产业工人、湖湘青年英才、农村基层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各地各部门推出的人才计划,都要与芙蓉人才计划全面对标;出台的人才政策,都要与芙蓉人才计划衔接配套;承担的人才工作任务,都要与芙蓉人才计划紧密挂钩。要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芙蓉人才计划与自己的职能职责具体地科学地结合起来,通过认真研究、系统梳理、综合分析,精心谋划政策举措,及时提出落实计划,不断提升人才服务发展战略的精准度和科学性。要分解人才工程任务,拿出实招硬招,一个一个地实施,一项一项地落实,真正使人才项目发挥效应、见到效果。要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协同推动各领域、各层次、各环节的人才工作梯次展开、扎实落地。

三是要始终坚持管理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我省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对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保障等制度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要加快推进,持续深化,形成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创造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要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做好“放管服”各项工作,健全完善政府人才管理服务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清理和规范人才招聘、评价、流动等环节中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在人才选聘、职称评审、科研经费、成果转化、绩效工资等方面,保障和发挥用人单位的自主权,特别要落实职称制度改革措施,进一步下放职称评审权限。要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构建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完善人才供求、竞争和价格机制,促进人才有序流动。要坚持把市场运作、市场评价、市场孵化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发展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不断发展培育各类专业社会组织和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进一步放宽人才服务的准入限制,让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得更顺畅、更充分、更有效。要创新政策制度,改进人才培养方式,注重创新能力培养,重点聚焦专业人才,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才模式,加快培育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畅通人才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流动渠道,推动人才纵向和横向流动;完善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让人才合理合法享有创新收益。总之,要通过创新政策体系,着力构建更加科学有效、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四是要始终坚持强化服务、营造氛围、优化环境。总书记强调,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人才的成长依赖于环境,人才的竞争取决于环境。我们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积极营造“四个尊重”的良好氛围,努力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这次会议审议了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意见,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进一步研究制定领导干部直接联系专家、联系企业家、联系高技能人才办法,加强思想联络和感情交流。积极组织各类人才开展教育培训、国情省情研修、考察休假、服务基层等活动,加强各类人才服务窗口建设,完善人才公共服务方式,切实把各方面优秀人才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要积极搭建平台,放手鼓励创新、宽容失误失败,不搞求全责备。要始终把人才的困难和需求挂在心上,对他们多关心、多帮助、多支持,最大限度地为他们解决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社会保障、家属就业等难题,让他们凝神聚力、心无旁骛地干事创业发挥作用。要加强对人才工作典型经验的宣传推介,精心策划设计宣传主题,加强对优秀人才、名家名匠的宣传;加大人才奖励表彰力度,建立杰出人才荣誉制度,评选“芙蓉人才奖”,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培树全社会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风尚。

三、以更加有效的工作责任体系推动人才工作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总书记多次指出,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明确人才工作主体责任,重视抓落实求实效,确保各项决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是要压紧压实责任,确保做到落实有力。充分发挥党委(党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切实履行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职责,重点抓好人才发展的宏观谋划,抓好重要政策统筹和重要制度安排,抓好重大人才工程的组织实施。一把手要亲自抓第一资源,做到重大思路亲自研究、重点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大任务亲自督办。组织部门要更好地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把握人才工作正确方向、引领人才工作健康发展、统筹各方力量、协调推动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落实主体责任、理清责任链条、主动协调落实,推动形成人才工作新格局。要落实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把人才工作列为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述职的重要内容,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评优、干部评价的重要依据,以责任的落实推动工作落实。

二是要健全工作机制,促进做到运行有序。要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任务,完善工作规则,健全宏观指导、科学决策、统筹协调、督促落实机制,每年要至少召开两次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全省人才工作重大问题、重要政策、重点项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督促检查,做到全过程跟进、全过程督导,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大力支持基层创新,及时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要建立工作台账,实行挂单作业,列出重点项目的时间进度表、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实行定期通报制度和成效评估机制,适时通报工作情况,确保各项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三是要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做到保障有效。牢固树立“人才投入是赢得未来的战略性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的理念,完善人才发展投入机制,加大人才开发投入力度,提高并落实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我们这个资金,刚才几个部门都提到了,确实少的可怜,只有6000万,我在一次会议上讲过,我们省只有6000万,这么大个省只有6000万,而且这6000万稳定了好几年,但是我们周边的省,早在几年前,湖北就达到了6个亿,贵州2个亿,广西也是1.3亿,我们省只有6000万,刚才几位提的意见非常多,这个力度,财政过来没?请回去认真研究下,人才办现在也有个建议。加强对各类人才资金的监管,保障芙蓉人才计划和重大人才工程顺利实施。发改、科技、人社、金融、税务等部门,要根据职能职责,制定政策措施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加大对人才的投入,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对人才创新创业资金扶持力度,完善有关鼓励和吸引高层次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通过强有力的资金和保障,夯实人才工作更加坚实的基础。

同志们,人才兴,事业旺。让我们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远的战略眼界,更宽的全局胸襟,更实的工作作风,全面加强人才工作,开创人才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新湖南建设发展战略和发展愿景作出我们应有的、新的、更大贡献!

第二篇:组织部长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

组织部长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和省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座谈会精神,总结交流人才工作经验,讨论《XX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2_—202_年)》,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会前,市委专题召开常委会,认真分析了我市人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明确提出了我市人才工作的指导方针、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郭洪昌市长又专门组织召开了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认真研究了我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人才工作意见。刚才,吴市长传达了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及省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座谈会精神,松涛同志对《XX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2_—202_年)》作了说明,中信重机等四家单位作了典型发言,同时还有六个单位作了书面经验交流。这些单位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开展人才工作的经验,这些经验各有侧重,特色鲜明,亮点突出,具有的共同点,是十分注重人才理念创新和工作方法创新,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希望这十家单位发扬成绩,继续探索创新人才工作,也希望其他单位向这些单位学习和借鉴。

下面,我讲四个问题。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力实施科教强市、人才强市战略,全市人才工作思路进一步深化,人才政策进一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人才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人才创新创造创业能力进一步提高,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截至目前,全市拥有人才总量为76.8万人,拥有高等院校4家,原省部属科研院所14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6家,国家重点实验室4家,国家工程实验室1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省企业技术中心41家,省重点实验室6家,省工程实验室1家,市重点实验室21家,省院士工作站3个,博士后工作(流动)站18个。每万名职工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488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7%。“十一五”以来,全市共产生科技成果1513项,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68项,仅202_年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获省科技进步奖35项,其中一等奖2项。我市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荣誉称号,并荣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勇于探索,创新方法,总结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如运用多种形式大力培养高层次人才,积极搭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不断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建立吸引人才的“绿色通道”、出台刚性引才政策等措施,引进各类优秀人才;围绕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引导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积极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在全市企业普遍推行“首席员工”制,积极搭建成才平台,建立激励机制,大力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统筹协调,围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企业家,积极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服务,在全省率先建设了高层次人才居住区,建立“两个基地”(XX专家疗养基地、XX专家医疗保健基地)、“两个联谊会”(XX市优秀专家联谊会、XX市博士联谊会),定期走访慰问院士等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信息中心的作用,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营造良好氛围等,在实践中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各用人单位也积极建立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科学工作机制,涌现出了许多先进典型。如河南科技大学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并且充分发挥优势,坚持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先后与20多家大中型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联盟,共享人才资源和科研平台,进行联合技术攻关,使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实现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企业之间的有效对接,体现了我市高校在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七二五所本着人才兴所的发展理念,在着力引进高端人才支撑产业开发的同时,采用多种方式自主培养人才,促使人才总量、人才结构、人才质量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了人才队伍建设的“华丽转身”,展示了我市科研院所在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就。中石化XX分公司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为主线,着力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改进人才使用、激励管理办法,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提升人才创新能力,为企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一拖集团积极开辟员工的成长通道,明确核心人才的选拔标准,不断拓宽对各类人才的培养途径,努力打造支撑集团公司战略发展的人才队伍,增强了企业发展的竞争优势,在我市大型企业优化人才资源配臵和开发人力资源方面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和典型意义。中信重机以科学的选拔机制甄选优秀人才,面向全体员工量身定做培训系统,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激发创造活力,积极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逐步建立起了适应打造世界级重型装备制造企业的人才资源支撑体系。XX普莱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打造一流的创新性人才团队为中心,利用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兽用药品开发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加盟,走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我市高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发挥人才引领作用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新安县围绕县域经济发展,积极开展人才工作,在育才、引才、重才、用才、留才等方面下功夫,不断壮大了人才队伍。其他各县(市)区及市直单位在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中也创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工作成效。

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各类优秀人才,向全市人才工作者和关心、支持人才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人才工作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有待进一步确立。二是人才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三是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创新型领军人才有待进一步引进。四是人才工作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五是人才资源开发投入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六是人才工作目标考核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因此,我们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正视问题,更要坚定做好人才工作的信心。以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和省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座谈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人才资源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在新的起点上强力推进人才工作,不断增创人才发展的新优势,为实现“福民强市”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二、认真领会,深化认识,准确把握人才发展的重要思想

在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和国家、省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座谈会上,中央和省委领导同志提出了一系列人才发展的重要思想。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发展是第一要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进一步确立了人才强国的核心目标。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写入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把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落实人才发展规划作为“十二五”规划建议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提升了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了人才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省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人才大省的奋斗目标,要求加快由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大省、人才大省转变,加快由“资源河南”向“人才河南”转变,加快实施建设人才大省的战略举措。市委书记毛万春同志在市委九届十四次、十五次、十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均提出了关于人才工作的新思路、新观点、新要求。在市委九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毛书记提出要鼓励支持各类经营型人才、管理型人才、科技型人才与市场结合,创办领办企业、经济实体和社会中介组织。要鼓励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创业。要鼓励支持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乡投资创业。在市委九届十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毛书记专门论述了全面创新问题,提出要抓好的两件事,就是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和产学研融合发展,指出这将真正引领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真正实现我市生产力的新解放、大解放。在市委九届十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毛书记再次论述了全面创新问题,强调要加快推进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和技术、管理、产学研融合创新。在论述环境创优问题时,毛书记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就是“候鸟”,环境就是“气候”,气候适宜就会吸引候鸟;环境不优,本地候鸟留不住,外地候鸟不敢来。这对吸引人才来说是同样的道理。更重要的是,毛书记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论英雄,在全市明确了一个导向,那就是谁英雄、谁好汉,科学发展比比看。毛书记的重要讲话,是鼓励各类人才投身科学发展主战场干事创业的集结号,具有强大的动员、引领、号召作用,对我们做好人才工作、建设人才强市具有深远的全局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深刻认识这些重要思想。一要深刻认识人才发展方针的重要内涵。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确定了我国人才发展的24字方针,即“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服务发展,人才优先,就是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才放在优先发展的位臵,充分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以用为本,创新机制,就是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来培养人才、引进人才,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高端引领,整体开发,就是突出高层次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统筹推进城乡、区域、产业、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人才资源开发,实现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这24字指导方针准确把握了人才发展的时代要求,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人才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我们必须坚持这一人才发展指导方针,很好地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二要深刻认识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会议上指出,要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这是人才发展思想的重要创新。人才优先发展,实际强调的是人力资本投资优先,是走物力资本投资优先还是走人力资本投资优先两条路径选择比较的结果。人才优先发展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必须把人才发展摆上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们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把人才优先发展的要求具体落实在科学发展全过程,落实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做到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优先考虑人才保证,研究制定政策优先考虑人才导向,部署工作优先考虑人才措施,以人才优先发展引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要坚决摒弃口头讲的是人才战略地位,实际做的是人才“略占地位”的观念,克服重物质投入轻人才投入、重项目引进轻人才引进的倾向,加大人才资源开发投入力度,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积极推进人才制度创新,加快形成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

三要深刻认识人才发展以用为本的新理念。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指出,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要把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以用为本”的“用”,其含义非常丰富。“用”指的是有用,这是判断人才的标准,也是选拔人才的依据。“用”指的是使用,这是人才资源的配臵,也是人才发展的导向。“用”指的是效用,这是人才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人才价值的实现。坚持“以用为本”,就是要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实现人才自身的价值,提高人才效能。当前,我市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存在人才不够用、人才不适用和用人机制不活等问题。要积极探索人才培养引进新办法,切实解决不够用的问题;探索建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开发新渠道,切实解决不适用的问题;探索人才选拔使用新机制,让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切实解决用人机制不活的问题,努力创造我市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才智充分涌流,活力竞相迸发的生动局面,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和人才工作者肩负的重要责任。

四要深刻认识人才工作对实现“福民强市”目标的重要性。人才是强国的根本,也是强市的根本。市委九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我市工作的总体目标是“福民强市”。市委九届十五次、十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明确提出我市“十二五”发展的基本定位,是要把我市建设成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市和重要经济增长板块、生态良好的宜居山水城市、特色明显的新型工业化城市、河南省副中心城市。要实现“福民强市”的总体目标,按照五个发展定位加快推进,使我市的建设和发展更加符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必须以人才为基础,由人才来推动,靠人才作保证。我们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作为强市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需,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市之路。

三、突出重点,真学真干,统筹推进各项人才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和条件仍十分复杂,国内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各地竞相发展的压力明显加大。要推动XX经济社会发展迈上大台阶,大幅度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在未来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为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必须赢得人才发展的新优势,必须把人才工作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抓紧抓好。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科学制定人才发展规划。科学制定人才发展规划是有效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目前,我市正在研究制定《XX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2_—202_年)》。这次制定的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是对未来10年我市人才发展重大问题的总体设计,是我市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一件大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规划纲要提出了38项重点任务,涉及市直多个部门。牵头单位要对规划编制负总责,会同参与单位对规划纲要进一步深入论证和修改完善,切实把人才发展规划制定好。市直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抓好相关系统规划的制定,各系统规划要相互配套,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衔接的人才规划体系。各县(市)区和高新区要认真研究制定本地人才发展规划,围绕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着眼解决人才发展的突出问题,确定人才发展的工作目标和政策措施。重点企事业单位也要结合实际,制定好本单位未来十年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在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二要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具体来讲,就是要重点建设好以下人才队伍:一是以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努力打造能够站在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加速科技进步、增强核心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人才队伍,打造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引进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建设适应福民强市需要的高端科技人才队伍。二是以县处级、乡科级领导干部为重点,大力培养政治坚定、勇于创新、勤政廉洁、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善于推动科学发展、适应福民强市需要的党政人才队伍。三是以优秀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大力培养具有战略眼光、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积极为福民强市贡献力量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四是以紧缺型人才为重点,大力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五是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大力培养门类齐全、爱岗敬业、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六是以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村生产经营性人才为重点,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七是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大力培养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在重点建设好上述队伍的同时,要做好统筹兼顾,全面提高我市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激发每个人的成才志向,形成全社会人人竞相成才的社会氛围。统筹做好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及面向全社会的人才工作,使所有人才都能平等享受人才政策,发挥和展现才华。统筹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专业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使人才更加适应新产业和新领域发展的需要。统筹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使人才队伍结构更加合理、梯次配备更加科学。要特别重视培养青年人才,在实践中发现、培育、锻炼、使用、成就人才,建设朝气蓬勃的优秀青年人才队伍。要充分发挥人才所属单位的主体作用,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人才培养,要突出岗位锻炼、岗位培养,促进人才成长。加大对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指导和政策支持力度,促进自主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人才,缓解当前高层次人才紧缺的压力。进一步细化、完善鼓励在职学习的政策,引导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参加学习,提升整体素质。

三要大力吸引集聚人才。坚持依靠产业、依靠项目引才,实现人才与产业、项目的互动发展。立足XX产业发展优势,紧紧围绕我市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特别是要充分利用我市作为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创新型试点城市等载体的作用,采取“人才+产业”、“人才+项目”等模式,加大引才引智力度,引进产业领军人才、核心技术研发人才,带动形成研发团队。要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的心态来招才纳贤,适当放宽编制禁锢,打破地区、部门、身份、所有制等限制,采用“户口不迁、关系不转,来去自由、双向选择,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柔性流动方式,推动人才引进工作从封闭走向开放。构建人才流动平台,办好有形(固定)和无形(网上)两个人才市场,特别是每年的应届毕业生招聘会,组织重点企业走出去,到全国知名的高等院校举办招聘活动。加快人才中介市场建设,规范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运用市场机制,开展专业服务,合理配臵人才资源。鼓励部门、企事业单位加强与国内外专家和高层次人才的联系,鼓励他们以技术入股、技术转让、技术承包、项目合作、兼职、考察、讲学、担任业务顾问等多种形式前来创业、服务和发展。对特殊行业、特殊岗位人才引进采取特殊政策、特事特办。

四是用好用活人才。用好人才是关键、是根本。一是建立健全选人用人机制。企业要探索建立选人用人的市场化机制和竞争机制,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改革选人用人办法。党政机关要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按照省委卢书记提出的“五重五不简单”的原则,按照市委明确的“领导出于公心、注重群众公认、严格选用程序”这一操作流程,选用科学发展实绩好、干部群众认可度高的干部,选用敢于破难题、善于破难题的干部。要落实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建立任期承诺制,强化对目标考核和承诺事项完成结果的运用,对达不到目标要求和未完成承诺事项的及时予以调整。二是完善人才流动配臵机制。建立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中介组织提供服务、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流动配臵机制,促进人当其用、用当其时、人尽其才。三是创新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维护人才合法权益的激励保障机制,充分调动广大人才积极性,激发人才队伍整体活力和创造力。

五要千方百计留住人才。要在全市努力营造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良好环境,让各类人才能在XX获得荣誉感、成就感。各级各部门要为各类人才提供热情、优质、高效的服务,特别是对高层次人才和优秀人才,要想方设法给他们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对在住房、医疗、家属就业、子女就学等方面存在的困难,所在的地方政府领导要主动上门解决,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要营造安心舒适的城市人居环境。从人才的流向来看,过去较多的都是流向科研条件良好、工资待遇高的一线城市。但近年来一线城市因人口增多、房价偏高、交通拥堵等因素影响,人才出现了向二线、三线城市转移的倾向。我们提出来要打造生态良好的宜居山水城市,就是要营造一个能够安心舒心创业创新的环境,留住人才安居创业,吸引人才回归创业,让更多优秀人才在XX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人生的价值。

六要尽快启动人才重点工程建设。我市正在编制的人才发展规划,围绕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初步确定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高技能人才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推进等10项重点工程,内容涵盖了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农村、城乡基层卫生、非公有制经济等领域和范畴。这10项工程一经确定,要尽快启动实施。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像抓项目建设一样抓好各项人才工程,每项工程都要有具体的工作方案和实施步骤,有达到的目标任务和实施的效果,真正把规划变成计划,把计划变成项目,把项目变成成果,确保人才发展规划落到实处,确保人才工程真正发挥效用。

七要完善人才发展政策。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的要求,从我市实际出发,进一步完善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政策措施,努力破解制约人才发展的瓶颈难题。一方面抓好已出台政策的落实和修订完善,保持现有人才政策的延续性。另一方面要解放思想,大胆突破,不失时机地推出新的政策。我们要紧密联系全市人才队伍和人才工作的实际情况,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研究特点,把握规律;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的人才工作进行再谋划、再部署;要抓紧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对全市人才工作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等方面作出新安排。在人才投入优先保证政策、人才创新创业财税支持政策、科研院所改制政策、产学研融合发展政策、引导人才流动配臵政策、人才评价政策、人才激励保障政策、促进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等方面探索创新,以政策创新带动体制机制创新。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要注意与国家、省的重要人才政策相匹配、相衔接,与我市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产业政策相协调,确保各项政策相互支持和协调统一,充分发挥好政策的导向作用。

八要推进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我市人才公共服务体系,积极为我市重大工业项目、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各类产业集聚区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提供服务。加强人才公共服务的标准化建设,在档案管理、保险办理、职称评审、就业服务等方面达到全省乃至全国的通行标准。完善人才市场体系,搭建招才引智平台,以明年投入使用的人力资源大厦为基地,建立起覆盖全市、辐射整个中原经济区的区域型人才市场。加强人才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网上人才市场,完善全市人才公共服务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公布国家有关人事人才政策信息、招考招录信息,定期发布人才需求排行和人才需求预测,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四、狠抓落实,确保取得人才工作新成效

做好人才工作,贵在落实。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以“落实重于泰山”的态度和决心,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人才工作、用科学制度保障人才工作、用科学方法推进人才工作,切实抓好工作落实。

一要把人才工作摆上突出位臵。当前,人才工作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高,这既是中央和省委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的体现,也是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要认真把握人才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更好地统筹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要建立党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听取人才工作专项报告制度,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研究,完善议事决策机制,及时解决人才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牵头组织对重大政策、重要问题、重点工作的调查研究。组织部门要在党委领导下,重点做好总体规划、政策制定、创新工程策划和重点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组织协调工作,切实履行好牵头抓总职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是政府人才工作综合管理部门,要在构建人才服务体系、完善人力资源配臵、推动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他各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发挥职能作用,高度负责地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协调一致做好人才工作,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

二要明确责任,严格考核。建立党委、政府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要制定出台全市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加强管理考核,对人才工作推进情况进行定期报告和跟踪考核,把人才工作完成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做好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要加大对人才发展的投入。在人才发展上要舍得花钱,逐步建立政府拨款为导向、行业部门相配套、用人单位为主体、社会各界参与为补充的多元化人才开发投入机制,合理安排人才开发项目,确保资金投向能大幅度提高人才素质、能最大发挥人才效能的领域。要为人才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大力推进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开展人才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

同志们,做好新形势下的人才工作,责任重大,任务紧迫,我们要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市人才工作的新局面,为实现“福民强市”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第三篇: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在全市人才工作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人才工作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市委主要领导同意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落实全市组织工作会议和朝阳市人才工作联席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人才工作的主要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强化措施,着力推进人才工作实现重大突破,为推动凌源转型发展、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为开好这次会议,市委组织部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先后召开了5次专题座谈会,分别听取了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各园(景)区的意见建议,摸清全市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查找制约人才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寻找破解我市人才工作瓶颈的有效办法。同时,市委组织部就朝阳市人才工作联席会议精神和我市贯彻意见向市委主要领导作了专题汇报,市委书记郭天玺同志就深入贯彻会议精神,加强新形势下人才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下面,结合市委主要领导要求和我市人才工作实际,我主要讲四个方面问题。

一、强化“第一资源”意识,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近年来,各部门、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要求,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推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全市人才队伍的总量和总体素质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脚步。要实现建设开放、活力、大美、幸福凌源的目标,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实践证明,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因此,我们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意识,把抓好人才工作作为事关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积极谋划和推进人才工作。

第一,要充分认识到全面加强人才工作是中央和省市委做出的新的重大部署。十八大以来,中央对人才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先后60多次对人才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尤其是去年5月,就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作出指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辽宁省委对人才工作高度重视,年初以来,连续召开2次常委会研究人才工作,1月21日,审议通过《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2月10日,审议通过《关于弘扬“工匠精神”加强全省技术工人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全省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扎实推进全省人才事业发展。朝阳市委对人才工作可以说是空前重视,2月15日,朝阳市委组织部就成立考察组,赴苏州市就人才工作进行考察学习,深入了解了苏州市及昆山市人才工作的有关情况,吸收借鉴先进经验,研究提出了加强朝阳市人才工作的意见建议,明晰了“补齐短板”的思路和举措。4月7日专门召开人才工作联席会议,提出了坚持“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改善结构、提升质量”的人才工作总体思路,在加强领导、发挥本土人才作用、柔性引进高端人才、改善人才结构和强化服务保障等五个方面20项具体工作中要实现突破。中央和省市委的一系列举措,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就是要自上而下全面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抓紧、抓实、抓细人才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动力。因此,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充分理解把握加强人才工作的重大意义,从骨子里切实把人才工作重视起来,落实好上级关于人才工作的各项要求。

第二,要充分认识到全面加强人才工作是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202_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哪个国家拥有人才上的优势,哪个国家最后就会拥有实力上的优势。对于我市来说,也同样适用。我市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面临着工业结构不优,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新兴产业培育不足,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等诸多困境。尤其是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体制机制和营商环境、创新创业和民营经济等方面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繁重而艰巨。高新技术企业全市只有

2家(利浩管业、九通新型摩擦材料),规模小,仅占朝阳市7%;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产品加工园区没有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目前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孵化器和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发达地区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发展和竞争的主动权。引进一位高层次人才,就能引进、开发一个高科技含量的产品项目,就能带来、培育一批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团队,可以催生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发展。那么作为我们欠发达的凌源地区,就更应该做好人才工作,我们要以人才引领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地解放和激发人才创造潜能和创新活力,为经济发展增添内生动力、激发生机活力。

第三,要充分认识到全面加强人才工作是对各部门各单位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人才工作党委负总责,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只有这样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我原来在组织部门工作多年,深感这项工作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虽然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回过头来看,我们的欠账还是很多,各领域、各行业人才底数不清,情况不明,人才总量少、素质不高等,工作中也存在着重视不够,职责不清,机制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加以研究解决。去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202_年3月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今年2月省委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市县两级要制定实施细则。无论是制定具体实施细则还是落实好中央、省市委要求,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课题、一个新的挑战。特别是在我们还存在这么多欠账的情况下,就更需要我们集中时间和精力,跳出禁锢、打破传统,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举措,主动作为、真抓实干。这次会上专门印发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职责和工作规则、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2_年工作要点,就是要明确职责、落实任务、齐心协力把这项工作做好。请各部门、各单位主要领导切实负起责任,回去后一定要认真研究一下,本部门、本单位的人才工作职责是什么,工作任务有哪些,具体该怎么抓,一定要亲力亲为,主动担责。

二、坚持问题导向,正视人才工作存在的差距

过去的一年,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在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一定作用。通过出台制度、搭建平台、组织专家服务产业项目,开展各类人才队伍培训,提高了人才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实现了人才工作的整体推进。其中,出台《凌源市高层次人才享受企业股权激励的优惠政策》,中航汽车与朝阳师专签定校企合作协议,小城子农产品加工园区启动昱旸天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昱旸天地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与国家级创业创新孵化示范基地——内蒙古赤峰市建立了创业项目合作机制,成功举办2期“辽宁凌源·内蒙古红山”创业项目推介会等活动很有地方特色,得到了市委领导和企业的认可和欢迎。但按照坚持问题导向的原则,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我们也要正视人才工作中存在的5个方面问题。

一是重视不够、观念陈旧的问题。

党管人才落实不到位,一把手对人才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把人才工作紧紧抓在手上,人才工作处于“自然状态”。有的单位不知道有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这个机构,有的单位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的单位认为人才工作又大又虚、无从下手,不想抓、不愿抓、不会抓,实际工作中处在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状态。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思想僵化、观念陈旧,视野不宽、办法不活。

二是总量小、密度低且流失严重的问题。

目前我市人才总量

3.9万人,仅占全市人口总数的6%,低于朝阳市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5个百分点。由于受经济欠发达、就业机会少、收入低等因素影响,人才外流严重,这里既有机关事业单位的,也有企业的。凌源籍的高校毕业生,回到凌源就业不足20%。现在人才工作的情况就是“外地引进难、本地不回来、在职往外走”,这也是整个朝阳市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是整体素质低,高精尖人才短缺的问题。

素质教育起点不高,职业教育不经常、不规范,特别是农村实用人才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受高科技含量企业少、工资待遇低等因素影响,对高精尖人才的吸引力和承载力明显不足,导致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不强。

四是资源配置不均衡,分布不合理,引领和支撑能力弱的问题。

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农林水等传统行业。高新技术、冶金制造、高级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严重不足。人才的分布呈现城市优于农村、教育卫生和涉农部门优于其他行业。专业和行业分布不合理,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的成果不多,难以达到带动辐射作用。

五是管理体制机制落后,服务环境不优的问题。

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和管理办法,人才激励办法不多、工作力量不足、经费投入不足、活动难组织,导致人才积极性不高、作用发挥不明显,甚至存在人才闲置浪费现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成员单位工作中也存在方向不清、目标不明、运转不规范的问题,人才工作效率不高、效果不好。

以上这些问题是长期累积形成的,我们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以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韧劲,逐步加以解决。

三、明确目标,主动作为,全力推进人才工作实现新突破

谈到人才工作,大家总认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很难做,很难做好。人才工作难做也得做,难突破也得突破。没有人才的支撑和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我们的发展就很难赢得主动,很难抢占先机。为此,全市要紧紧围绕振兴发展的中心任务,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改善结构、提升素质”总体思路,坚持解放思想,主动作为,综合施策,重点抓好引进、用好、培育三个环节,确保人才数量快速增长,人才结构逐步优化,人才布局更趋合理,切实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一,精准施策,筑巢引凤。习近平总书记讲: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就要求我们抛弃“等、靠、要”的落后思想,主动出击,敞开胸怀,不拘一格降人才。要学会用市场化思维招才引智,充分发挥用人主体作用,形成以需求为导向、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以企业为主体的人才引进机制。

一是依托产业引。

重点实施产业引才工程,我市的“五个一工程”涵盖了工业、农业、商贸、旅游和新市镇的各个产业和领域,是引进人才的最大平台。我们一定要瞄准“五个一工程”中的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如汽车及零部件、冶金铸造、玻璃精深加工三大产业集群企业,摸清这些企业项目属类和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面向国内重点大学、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及国家有关部委,通过联办、合作、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运用市场手段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实现“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支撑一个项目、发展一个产业”。市直各部门,特别是经济开发区、农产品加工园区,要改进招才引智方式,坚持招才引智同招商引资并重,坚持以产业发展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核心,针对企业的某一件产品、某一项技术,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用人主体的作用,实施小型化、专业化、常态化的招才引智活动。

二是挖掘潜力引。

我市有红山花卉研究所、京源新技术推广研究所、食用菌研究所、蜂产品保健研究所等十余家民营科研机构,有省科技厅派出花卉、葡萄2支特派团,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他们正处于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状态,这是典型的资源闲置和浪费。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把他们组织和联系起来,引导他们的科技人员更多地为我市企业和项目服务,让他们的成果更多地在我市转化、推广。我市有1个专业技术创新平台、2个朝阳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朝阳市级“劳动模范工作室”、7个朝阳市级“名师工作室”,我市与省农科院、沈阳农业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10余家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在这些平台、中心、室和高校背后,都有一支强大的高层次人才团队,都是我们难得、偏得的资源和财富。

三是完善政策引。

对于政策,大家普遍会理解为狭义的给钱、给物、给方便。其实除了这些之外,拿过来就好使、管用的办法,社会各界提出的有见地、能够促进发展进步的意见和建议等,都可以纳入政策范畴。我们完全可以创造性地应用到引才聚才工作之中。再就是针对引进高层次人才,我市去年出台了《凌源市高层次人才享受企业股权激励的优惠政策》,其中也不乏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优惠条件,但实际效果却不明显,没能真正发挥出应有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对相关政策进行全面梳理,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求做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使政策真正发挥导向、保障作用。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把凌源的优势、待遇、环境宣传出去,在更广的范围、让更多的人才了解凌源、关注凌源、来到凌源。凌源处于三省7市区交界处,特别高铁通车的后,距京沈两大都市群1个多小时车程,为凌源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为凌源人才引进带来一个难得机遇期。要开展高端引领活动,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发改局要抓住全国标杆企业、先进园区、服务型政府、创新院所、金融机构等系列“东北行”活动契机,深入宣传凌源、宣传凌源的人才政策、创业平台和服务环境,特别是加强营商环境建设的优惠政策,积极同企业家、专家对接洽谈,开展项目合作和技术开发、推广等活动。同时也要进一步制定符合市情的人才政策,目前,朝阳市正在研究探索,博士毕业生经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研究同意,经有关部门考核直接聘用为事业编制。硕士生面试加考核、本科生笔试加面试加考核方式进行招聘。如果上级政策允许我市每年可以拿出一定数量的事业编制定向面向全省甚至全国进行公开选聘,这些办法都可以逐步尝试。市深改办和市委政研室会同人才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合制定《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细则》,努力在政策上有大的突破,出台一项政策就管事、有用,进一步为人才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四是强化“双创”引。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是拉动经济的新引擎,更是引进人才的新载体。在“双创”热潮中,我市创业创新孵化基地12500平方米,入驻企业55家,带动就业330人,已晋升为省级创业孵化基地。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吸引更多掌握关键技术、拥有自主创新成果高层次人才入驻。特别是对那些真有成果、真带项目、真能推动我市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的高层次人才,要实行特殊政策、建立特殊机制、采取特事特办,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真正让优秀人才来了顺心、干得舒心、留下放心。市人社局要牵头搭建引才聚才平台,以企业和用人单位为主体,每年暑假前赴省内外重点高校,了解毕业生就业去向、需求、就业愿景,有的放矢制定引进政策,也可以直接带着岗位进行现场招聘。同时每年要组织赴发达地区、重点高校和有关科研院所开展招才引智活动。团市委要牵头,大力实施“凤还巢”工程,开展“爱我凌源、建我家乡”主题活动,通过组织考察、提供信息、项目、资金、政策等支持,吸引凌源籍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吸引凌源籍在国内外工作的各类优秀人才返乡创业。

第二,强化措施,人尽其才。习近平总书记讲:要放手使用人才,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让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引进人才、选拔人才目的是为了使用,使用人才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和创造动力,促进各项建设跨越发展。所以,对怎样使用人才,要有一个科学理念和方法措施。

一是摸清底数,增强人才使用的针对性。

目前我市人才队伍基础数据还没有准确统计,每支队伍现状如何、优势是什么、短板在哪里,我们心里没数,给人才工作的精准分析和研判带来极大影响,对人才的使用和发挥作用也造成了失准、失常。为此,我们要建好凌源智囊库,4月21日已开展了人才普查工作,将建成一个功能完备、分类齐全、数据详实、检索便捷的人才库,在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的同时,也为精准选才、用才提供靶向。

二是盘活存量,激发现有人才队伍活力。

我市目前发展思路非常清晰,“四大任务”、“五个一工程”既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主攻目标,也是引才聚才最好的平台。以往我们总在抱怨没有人才可用,事实上我市拥有专业技术人才近万人、高技能人才近5000人。同志们可以认真想一想,他们都在哪、都在干什么、发挥作用情况怎么样?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缺乏引导、缺乏组织。所以,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本土专家组织和动员起来,按照专家与项目契合度高、匹配性强的要求组织好对接,真正让他们有才可用、才尽其用。今年朝阳将深入推进“千名专家进园(景)区活动”,我们要立足现有专家,搞好与相关项目的对接,逐步探索专家支撑项目、项目拉动产业、产业集聚人才模式,实现人才圈撬动产业链。今年拥有5名副高以上职称的部门单位至少与园(景)区新对接1个项目,力争对接专家不少于50人,对接项目达到10个以上。要开展专业技术人才智力支持行动,组织科研单位和职专等教育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到经济社会发展一线发挥作用,每年至少组织

1次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等活动。要注意发现和使用好青年人才。省选调生、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和“大学生志愿者”,都是优秀的青年人才,对服务期满已经安置的,要进行重点培养;对服务期满等待安置的,可探索乡镇或市直事业单位定向招聘办法,作为储备人才和后备力量进行安置,让他们在基层、在实践中得到培养锻炼。

三是强化激励和保障,形成人人渴望成才的良好局面。

今年朝阳市将全面启动“市级优秀专家”“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创业创新先锋”“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朝阳工匠”等系列评选表彰活动,各部门要认真组织符合条件人员申报,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让有才华的人尽展其才,让有突出贡献的人得到应有的回报。要做好保障工作,在人才就医就学、住房交通等方面提供周到服务,让人才没有后顾之忧。要把优化人才服务保障纳入构建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坚持完善市领导联系优秀人才和专家制度,建立健全鼓励创新创业的人才激励机制,细化完善帮助优秀人才解决子女就业、配偶就业、安居住房、社会保障等实际困难的政策措施,以优质服务引才聚才。

第三,注重培育,提升素质。培育是人才成长的重要环节。加强人才培养工作,既要有坚定的决心,又要有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注重实际效果。聚焦我市,就要把现有资源利用好,探索最适合、最高效的培育方式,统筹推进重点人才队伍建设,今年我们将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进行培训,请相关单位认真组织,不断提升各领域人才素质和能力。

一是依托各类“阵地”开展培训。

充分发挥党校、职业院校的作用,分不同职业、行业和专业,采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内容,分期分批组织开展培训,让各级各类人才在集中培训中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加快完成农产品加工园区昱旸天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昱旸天地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力争实现科研成果转化;要加快推进中航汽车同朝阳师专的校企合作,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强与中航汽车联系,确保暑期5个专业班次如期开班。推动一汽凌源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信息工程技术学院技术合作;职教中心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主动对接“五个一工程”,将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请进校园,将校内专业教师送进企业,通过深度融合,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职教中心与辽宁交通大学、北京航空学院、锦州铁道学院技联合办学,定单培养能人才。要充分利用各类农技推广和培训机构、各类农业生产基地和园区的示范引领功能,大力培育农村实用人才。

二是坚持在生产一线重点培养锻炼。

高技能人才是支撑企业发展、增强竞争力的核心力量。在我市人才队伍结构中,高技能人才明显偏少,甚至是严重缺乏。要开展“凌源工匠”评选活动,市总工会、市人社局等相关单位和部门,要拿出切实可行办法,面向生产一线广大高技能人才,立足岗位成才,通过开展“技术带头人”评选、“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塑造技工品牌,培育“凌源工匠”,弘扬工匠精神,培养职业素养,激发广大高技能人才在朝阳振兴发展中建功立业的劳动热情。

三是组织高层次人才传帮带。

我市人才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缺乏梯次培育举措,有些专业的高层次人才退休后,这个专业就没有了领军人物。梯次培育、团队打造这块短板一定要补齐。市人才办、人社局要牵头组织实施“传帮带”工程,通过在各行各业,特别是文化、教育、卫生、农业、林业、畜牧等系统要深入开展名师带徒弟,专家带团队等活动,每个系统行业要制定活动方案,创设活动载体,充分发挥本土高层次人才传帮带作用,培养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构建梯队式培养人才队伍模式。

四是采取“走出去”办法学经验长本领。

市委组织部选派优秀年轻干部,特别是从事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文化旅游开发、园区规划建设、投资融资等工作的年轻干部到我市的“五个一工程”一线,到江苏对口帮扶市进行挂职锻炼。目前已有

24名同志到园(景)区和扶贫工作一线挂职锻炼。

四、主动担当,密切配合,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

今年人才工作的思路、任务、措施,工作指向具体明晰。请各部门、各单位以扎实的作风,务实的手段,全面抓好各项任务落实。

第一,要主动作为。人才工作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各部门单位一定要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为加大人才工作的领导力度,市委重新调整了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郭书记任组长,具体抓、负总责,市委副书记、常委副市长、组织部长任副组长,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同时制定了《凌源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职责和工作规则》,人才工作谁来管、怎么做已经非常清晰。请大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要有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按照职责要求,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市发改委要在全面做好人才队伍建设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衔接的同时,重点争取国家、省市在人才及项目、资金方面的支持(如九通摩擦研发中心项目建设),促进重大项目与优秀人才的结合,做好项目引才和急需人才引进工作。市科技局要重点抓好全市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创业创新工作,组织开展好科技人才服务企业行动,引导和鼓励科技人才基层创业。市人社局承担的任务比较重,要在全面推进人才工作各项任务落实的同时,重点抓好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及国外智力引进工作。还有经信局、教育局、卫计局等单位和部门,既要做好本系统人才的培养、引进工作,又要兼顾全市大局,同心协力推进全市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市人才办要切实发挥作用,做好沟通协调和宏观指导工作,对各单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积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为各部门单位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在这里我再强调一下,人才办是综合协调机构,有些工作虽然是人才办牵头,但是具体工作要各部门、各单位落实,人才办要时时掌握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进展,发挥好服务协调、督促引导作用。

第二,要履职尽责。抓责任落实,关键在“一把手”重视。各部门单位要严格落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职责,落实好“一把手”的责任项目,制定具体推进措施。本次会议印发的《凌源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2_年工作要点》,共5个方面24条。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责任分工,逐条进行细化,列出“任务清单”,制定落实办法,落实责任部门和具体责任人。各牵头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明确具体措施,排出时间进度,保证工作有序推进。各配合单位要不等不靠,主动上手完成自己所分担的任务,积极向牵头单位沟通汇总有关情况。市人才办要落实好人才工作每季度召开

1次联席会议制度,6月中旬的联席会议将重点听取各部门、各单位推进情况汇报。

第三,要强化考评。朝阳市委今年考核各县(市)区人才工作将重点突出5项内容。一是市委书记抓人才重点工程或重大项目,要求要有战略性和引领性,并且要有具体项目书。二是大型引才活动,要组织开展赴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的定向引才活动。三是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包括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大师工作室等,要求都是省级或省级以上的。四是制定《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细则》,中央和省委分别制定了《意见》和《实施意见》,要求各县(市)区委要制定符合本地特点的《实施细则》。五是人才宣传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在各媒体包括省和国家级媒体,广泛宣传人才工作的重大工程或重大项目,宣传人才创新创业典型,宣传人才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根据朝阳市委的考核重点和内容,我市对市直部门的考核要增加人才工作内容,而且指标设置全部实行项目化、数量化,最终打分不再听汇报、看总结、查文件,直接照单算帐。市直党委各部门主要领导“抓基层党建述职”要述人才工作,形成“一把手”真正重视人才工作、直接抓人才项目的工作局面,逐步推进人才工作项目化管理,推动人才工作任务具体化、责任明晰化、管理规范化。

第四,要强化保障。目前我市振兴发展任务非常繁重,经济压力又非常大,各级各类人才发挥好作用至关重要。希望各地、各部门从全局出发,改进作风、转变观念,以一切工作有利于人才培养引进、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为着力点,全方位搞好服务保障工作。要努力打造人才培养引进、成长进步和发挥作用的优良环境;充实人才工作力量,改进人才工作方法;探索多元化投入方式,增加人才工作投入,为做好人才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同志们,今后人才工作目标和任务已经明确,希望大家以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抓人才就是抓未来的共识,进一步完善措施、加大力度,团结协作、扎实工作,确保全市人才工作取得新突破,为全市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谢谢大家。

第四篇:省委组织部人才调研

向省委组织部调研组的汇报

(202_年7月12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在兖矿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推动企业跨越发展的关键时候,省委组织部各位领导莅临兖矿集团调研指导工作,充分体现了对兖矿集团的关心、重视和支持,我代表兖矿集团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是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新的起点上向前迈进,人才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大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所作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加强人才工作的重大意义,提出了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做好人才工作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是指导我们做好人才工作的行动纲领,对于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兖矿集团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委组织部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国际化企业集团”的目标,把人才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促进了企业平稳较快发展,在安全生-1-

产、技术创新、煤炭资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化建设等方面创出新水平。

我们的做法是:

一、倡树“四种理念”营造人才工作氛围。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事关企业兴衰成败的重要因素。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自然资源终归是有限的,唯有人力资源才是永不枯竭的战略资源,人才优势是最需培育、最具潜力、最可依靠的优势。谁掌握了人才竞争这个关键,谁就能永续发展、长盛不衰。为此,我们大力倡导四种理念:“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的理念,“以人才结构优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以人才转型升级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以国际化人才推动国际化建设”的理念,“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理念,“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成才”的理念,真正把人才战略作为企业的第一战略,做到谋划发展首先考虑人才保证、制定计划首先考虑人才需求,研究政策首先考虑人才导向、部署工作首先考虑人才措施。202_年以来,兖矿集团先后5次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制定实施人才工作规章制度26项,提高了人才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二、加快经营管理人才、高级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一是着眼增强干事创业、加快发展能力,加强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四好”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努力造就一支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先后组织20批305人到清华、复旦等高校脱产学习。在兖矿本部与南开大学联合举办EMBA班。适应企业国际化建设的要求,加大国际化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在202_年成功收购澳思达煤矿之后,又于202_年把握危中之机成功收购菲利克斯公司。除委派少数管理人员外,大力推动人力资源属地化,不仅并实现了平稳交接、稳健运营,并且推进了兖矿人才国际化的进程。二是着眼提升技术研发创新和应用能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发挥煤液化及煤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技术中心、水煤浆气化国家工程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机构的平台优势,加强产学研联合,完善研发项目和资金合同管理制、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和科技创新奖励制度,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煤炭、煤化工等领域培养了一批权威技术专家和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队伍。目前,集团公司拥有“泰山学者”岗位2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9人,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6585人,占管理人员总数的42.79%。三是着眼提高岗位操作技能,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通过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劳动竞赛、小改小革等多种形式,鼓励职工立足岗位学业务、学技术、练本领、强技能,培育一支业务精湛、技术过硬的高技能人才队伍。集团公司年培训技能人才1.7万人次,现有山东省“首席技师”5人;高中级技术工人8874人,占工人总数的12.40%。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命名为全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并获得全国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三、完善人才评价、选拔、激励、调配四个方面的工作机制。从企业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的人才工作新机制。一是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建立健全以业绩为重点,综合考虑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的人才评价体系。制定《四好领导班子考核评价标准》、《管理人员业绩考核评价办法》、《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考核办法》等,对领导班子半年一考核、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一季一考核,年终总兑现。二是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任用机制。202_年以来,对58个副处级以上管理岗位实行公开竞聘,一般管理人员全面实行竞争上岗。三是坚持贡献与报酬挂钩的原则,建立健全鼓励创新、鼓励创造、鼓励奉献的分配与激励机制。制定《经营管理者薪酬管理办法》,将经营管理者收入与安全生产、经济指标、项目建设、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等挂钩,严格考核兑现。每两年举办一次优秀技术技能人才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优秀技术技能人才给予每月500—3000的技术津贴。同时,对市场营销、技术研发等关键岗位制定特殊考核激励政策。四是坚持企业统一调配与发挥市场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相结合,建立健全有利于走向生产一线、新建项目、省外项目的人才调配机制。适应集团公司建设贵州、新疆、陕西榆林、内蒙古鄂尔多斯和澳大利亚“五个资源开发基地”和鲁南、邹城、兖州“三个化工园区”的战略部署,制定《关于资源开发项目人力资源对口支援的意见》,鼓励各类人才到资源开发单位、新建单位、艰

苦岗位锻炼成长。202_年以来先后向贵州、陕西、新疆、内蒙和澳大利亚等外部开发单位输送优秀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技能人才351人,劳务输出677人,定向培养3456人,保证了集团公司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四、抓好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一是多措并举,加大现有人才培养力度。把人才工作的重点放到现有人才的培养上,以“泰山学者”、煤炭行业“653”和“金蓝领”工程为载体,加强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加强对各领域、各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提升工程”,采取“引进来”、“走出去”、联合办学、网上学校等多种形式,年培训专业技术人员3000多人次。目前公司拥有大学以上学历人员10994人,其中博士112人、硕士627人。二是多渠道抓好人才引进。建立健全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引进机制,根据产业发展实际,打破常规,创新方式,重点引进一批煤化工、电解铝、金融、市场营销等专业急需人才。对一些高层次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通过咨询、兼职、短期聘用、技术合作等方式,借脑引智。202_年以来,共招聘煤炭、化工、冶金等专业高校毕业生4760人。通过到科研院所招聘、开展项目合作等方式,引进煤化工专家14人、煤电铝专家25人。三是切实留住和用好人才。坚持尊重人才、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的工作、生活待遇和社会地位。对招聘来兖矿工作的家在外地的紧缺专业大学毕业生给予1至3万元安家费,对引进的电解铝、轻合金等高层次技术专家免费提供住房。拓宽专业技术人员成长通道,推行管理岗和技术岗分设,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毕

业生,见习期满经考核合格直接安排到专业技术岗位。积极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确保各类人才能够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虽然兖矿集团在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与省委组织部的要求和先进企业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特别是随着兖矿集团的快速发展,省外、海外煤炭资源综合开发的快速推进,人才数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够合理的问题日益显现,人才工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委组织部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思路、机制和办法,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加快建设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国际化的企业集团,为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作贡献。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1.认真研究制定企业人才工作规划。与当前正在研究制定的《兖矿集团“十二五”发展规划及“十三五”远景规划》相衔接,瞄准202_年建成亿吨级煤炭企业集团和国内一流的煤化工产业基地、铝型材基地、机电城套装备制造基地的目标,研究编制《兖矿集团人才工作规划》。切实把人才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为企业跨越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2.坚持改革创新,完善人才工作机制。认真落实“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工作指导方针,用战略的思维、宽广的视野和

完善的政策推动人才工作。结合企业管控体系建设,把党管干部原则与落实经营管理者用人权结合起来,完善人才管理体制。从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方面,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工作机制。大力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舆论环境,鼓励创新、容许失误的工作环境,待遇适当、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立足实践锻炼培养人才,统筹开发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

3.突出工作重点,抓好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个十百千”人才建设工程,利用3-5年,建好2-4个泰山学者岗位,在不同领域引进和培养10名急需和紧缺创新型领军人才,培养200名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和掌握核心技术、创新型的专家型拔尖人才,公司级优秀技术技能人才突破1000名,建立集团公司千名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努力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4.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等四项监督制度,结合企业实际,完善配套工作制度和措施,规范用人行为,接受用人监督。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总结近年来开展领导干部竞聘上岗的做法,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第五篇:组织部长在人才工作会议讲话

组织部长在人才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主要是传达贯彻中央、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人才工作经验,研究部署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人才工作的主要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加快建设人才强市,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刚才,士官同志传达了省、枣庄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新能凤凰能源公司和高端人才代表xxx同志、大学生村官代表xx同志分别作了很好的典型发言。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强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把人才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断加强人才引进、培养、激励和服务工作,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市各类人才总量达到14.3万人,人才总量居全省县级前列,初步形成了一支规模较大、素质较高、门类较齐全的人才队伍。二是人才队伍优势逐步显现。先后实施了人才培养计划、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等一批重点人才工程,建立博士后工作站3处、省级院士工作站1处,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兼职我市科技顾问,人才队伍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三是人才发展环境日益改善。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文件,全社会人才意识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四是人才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全市各类人才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大批技术含量高、带动性强、产业化前景广阔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同先进地区相比,我市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短缺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人才总量不足。20xx年,全市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例为13.8%,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2个百分点。二是人才层次不高。高层次人才和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十分短缺,尤其是复合型人才、拔尖人才、领军人才严重不足,全市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仅有8人,博士仅有4人,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仅有1人,省级首席技师仅有2人,省级乡村之星仅有2人。三是人才结构不够合理。社科类、基础学科类人才多,理工类、应用学科类人才少,特别是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能创业的实用型人才严重不足;

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才集中,经济建设一线人才不足,民营企业人才稀缺,人才的潜性闲置与显性短缺并存。四是人才发展环境不够宽松。一些地方和单位对人才工作认识不够到位,存在重物质投入轻智力投入、重资源开发轻人才开发、重项目引进轻人才引进的现象等等。我们一定要清醒认识我市在人才工作上存在的差距,进一步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自觉性,以战略的眼光、创新的思维,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人才工作。

古人讲:“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要兴旺发达,关键在人才。近年来,党和国家对人才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推进力度越来越大,中央印发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_年》,专门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了人才第一资源、党管人才原则、人才强国战略等一系列新论断、新思想、新举措。省委、省政府和枣庄市委、市政府也相继召开了人才工作会议,对加强人才工作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这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充分表明人才资源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才发展进入了优先发展的新时期。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用全局和战略的眼光看待人才工作,深刻认识人才和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第一,人才是发展之要,做好人才工作是推动科学发展、实现跨越崛起的重要保证。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第一推动力。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市转方式、调结构、推进科学发展、实现跨越崛起的关键时期。去年底今年初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人代会,明确提出了我市今年和“十x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就是努力把徐海打造成为科学发展示范区,尽快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方阵,建成具有较强辐射力的转型示范城市、新型工业城市、特色旅游城市、生态宜居城市、文明幸福城市。实现既定奋斗目标,关键在人才,根本靠人才。当前,我们急需眼界开阔、思维超前的党政人才,急需敢闯市场、善闯市场的经营管理人才,急需既能创新、又能创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急需技术熟练、素质过硬的实用人才。只有牢牢抓住人才工作不放松,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从待遇上、政策上、情感上营造一种良好环境,才能最大限度地将现有人才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把外面的人才吸引进来,使潜在的人才涌现出来,为推动科学发展、实现跨越崛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第二,人才是竞争之本,做好人才工作是增强核心竞争力、增创发展新优势的关键所在。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区域竞争越来越激烈。区域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优势是最需培育、最有潜力、最可依靠的优势,谁拥有了人才竞争优势,谁就赢得了区域竞争的主动权,谁就抢占了科学发展的制高点。人才总是稀缺的,如果不去争,就会错失良才、错失机遇、贻误发展。因此,我们只有坚持出实招、重实效,早一步、快半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能在人才竞争中抢得主动权、制胜权,才能在未来发展中决战决胜、抢占先机。

第三,人才是活力之源,做好人才工作是推动徐海新一轮创业创新的动力源泉。人才是最具活力、最具竞争力的资源,发展每向前一步,都凝聚着人的劳动和创造,而人才的创业创新,更是我们事业向前推进的不竭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创业创新热潮。今后一个时期,徐海改革发展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发展的主体在人,动力源泉在于创新。只有广大人才创造性的劳动,人才工作的持续发展和全面提升,才能让智慧涌流,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的活力和激情,形成人人竞相成才、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

第四,人才是执政之基,做好人才工作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支撑。随着党的历史方位、执政环境、队伍状况深刻变化,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考验。为此,中央进一步提出“党管人才”的原则,明确了党在新时期巩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工作着力点。就徐海而言,提高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党政人才和其他各方面人才。只有把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成为由先进分子组成、集聚大量优秀人才的队伍,使全市各级党组织成为善于培养和使用人才、广泛团结和吸纳人才的组织,才能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担当起推动徐海科学发展的重任。

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人才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抓长远、抓后劲”的理念,把人才工作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入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服务发展、支撑发展、推动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努力开创我市人才工作新局面

根据国家、省、枣庄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_年)》,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徐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2_-202_年)》,提出了建设人才强市的目标任务,明确了到202_年全市人才总量达到25.9万人,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例提高到25%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个战略目标,重点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培养培训,提升“育才”水平。人才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抓人才首先要抓教育,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要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全面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实施“善国英才”选拔培养工程,努力打造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人才团队。要围绕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六支人才队伍,进一步优化教育的结构和布局,加快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加大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山东化工技师学院等高校应用型学科建设力度,紧贴煤化工、机械制造、新型建材、食品医药、电子信息、汽车配套等产业发展,重点培养适应徐海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紧缺实用性人才,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使我市每一个重点领域和特色优势产业,都能够拥有一个创新人才团队、一支专门的科技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构筑起年龄、知识、专业、能力等梯次配备的产业发展人才体系。要加强与国内知名高校的合作,充分借用知名高校的教育资源,共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要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发展各类专业化培训机构,发展壮大人才培训市场。要继续广泛开展“创学习型城市,建书香徐海”活动,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办好徐海大讲堂,选择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课题,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滕进行专题辅导报告,让党员干部及时学习掌握最新的理论和专业知识,促进各级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二)坚持人尽其才,提高“用才”效能。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只有用好人才,把人才用到合适的位置上,让他们充分发挥作用,才能体现人才价值、发挥人才效能,才能更好地培养人才、吸引人才。要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要改革企事业单位人才选拔任用方式,把优秀人才放到关键岗位使用、放到一线经受锻炼,使不同专业特长、不同职业岗位、不同成长经历、不同能力水平的人才都能各得其所、各展其才、建功立业,做到人岗相适、用当其时、才尽其用。要改革人才分配制度,推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实行股权、期权激励制度,真正让一流的人才得到一流的报酬。要注重遵循人才成长和工作规律,积极为各类人才提供干事创业、发挥作用的平台,让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三)勇于开拓创新,拓宽“引才”渠道。招才引智是改善我市人才结构、提升人才核心竞争力的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最经济、最实用的方法。下一步,随着京沪高速铁路的投入运营,我市与北京、上海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接受长三角经济圈、京津冀经济圈的辐射、带动效应更加明显。各级各部门要抢抓机遇,解放思想,主动出击,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和力度引才聚才。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有针对性地制定招才引智计划,到先进发达地区举办政策推介和引才活动,努力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要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以包容的心态、宽阔的视野,拓宽引人渠道,创新柔性引才引智方式,设立政府特聘专家特殊岗位,建立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公开招标制度,推进校企共建产学研联合体,采取“周末工程师”、博士后流动站和专家公寓等方式,着力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型领军人才,带动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

(四)完善政策措施,营造“聚才”环境。对人才而言,发展环境的优劣非常关键,可以说,环境就是凝聚力、吸引力和竞争力。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等各项政策,不断加大投入,创造良好平台,真正以更加优越的综合环境优势推动人才发展、集聚各方英才。一要建立健全人才扶持政策。进一步完善各类人才创业资助、科研扶持、安家落户等政策,尤其是对高层次人才来徐海创业发展的,要主动关心、加强扶持,对其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要通过“一事一议”等方式妥善予以解决,真正使高层次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要推进人才专用房政策,有序推进人才专项住房建设,逐步解决各类人才的住房问题,努力让在徐海工作和创业的各类人才安居乐业。要建立人才项目融资的政策,加快培育和引进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投融资平台,加大民营资本与人才资本的融合,为人才创业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要制定出台激励鼓励政策,组织开展“善国英才”的评选活动,每两年评选有突出贡献的“善国英才”5-10名,由市政府一次性奖励10万元;

评选有较大贡献的“善国英才”20名,一次性奖励5万元;

评选成绩突出的“善国英才”30名,一次性奖励1万元,真正让一流的人才得到一流的荣誉。二要切实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人才的投入是一种战略性的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在这方面要善于投入,舍得投入。各级财政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力度。市财政设立“善国英才”计划专项基金,重点用于全市“善国英才”的培养、引进、资助、奖励和人才开发培训等。要发挥政府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企业和社会各个方面加大投入,形成人才资源开发的多元化投入体系。三要加强人才平台载体建设。加快推进科研教学机构、科研项目、创新基地建设,使之成为吸引人才的磁场、培养人才的摇篮、展示人才的舞台。要加快推进机械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小数控机床行业技术中心、国家机床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鲁南煤化工工程技术研究院、中俄高新技术科技示范产业园等平台建设,使之成为吸引凝聚人才、发现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发挥市经济开发区和木石高科技化工、西岗苯制品、徐海现代玻璃等十大特色产业基地的作用,千方百计吸纳市内外人才智力资源向重大项目、支柱产业流动,通过项目聚人才,依靠人才上项目,使各类园区成为吸纳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要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国内知名研究院所的合作,依托重点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更多地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我市研究开发、多出成果。

三、全面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

切实做好人才工作,加快建设人才强市,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是根本保证。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自觉用科学理论指导人才工作、用科学制度保障人才工作、用科学方法推进人才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工作水平。要落实党管人才责任。各级党委要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履行好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职责,保证人才工作的正确方向。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担负起抓第一资源的主要责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好党管人才职责,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团结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要研究制定人才规划纲要分工方案和详细实施计划,明确责任,抓好落实,做到领导责任到位、政策措施到位、工作力度到位。要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的组织协调作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组织部门要认真落实牵头抓总职责,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政策研究、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

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在加强公共服务、提供具体保障等方面多办实事、多干好事。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动员全社会力量协调一致做好人才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形成见贤思齐、奋发努力的良好风尚。要加强督促检查。建立完善人才工作专项考核制度,制定人才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健全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将考核结果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和奖惩的重要依据。要加强督查调度,及时了解掌握工作进展情况,确保人才工作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同志们,时代呼唤人才,发展需要人才。站在徐海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大人才开发力度、加快建设人才强市,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全市上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理念、更加开拓的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为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区、争当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加快建设繁荣昌盛、文明富裕、安定和谐的幸福徐海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组织部长在人才工作会议讲话(三)

同志们:

这次全市人才工作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国、全省和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人才工作经验,就落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_年)》、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进行部署,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大力推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更好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立足全局,着眼长远,充分认识做好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事关全局、事关长远、决定未来发展。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在其“新增长理论”中指出,知识和人力资本不仅能自身形成递增的效益,而且使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也产生递增效益,从而最终推动经济的长期增长。发达区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发展和竞争的主动权。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中央和省里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着眼于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挑战,着眼于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科学发展,把人才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先后召开了一系列会议,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去年5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对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一系列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随后召开的全省人才工作会议,正确分析了全省人才发展的阶段特征,对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进行了动员部署。前不久召开的市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建成优秀人才集聚高地,进入全省人才强市前列的战略目标。各级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国、全省和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全面准确地把握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基本思路、重点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切实把人才工作摆上优先发展的位置,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来谋划和推进,努力把人才工作的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

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人才工作,始终坚持把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作为牵动性工程来抓,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重点,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优化人才环境,人才数量不断增长,人才质量大幅提升,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全市各类人才达到6.5万人,人才资源在人力资源中的占比不断提升,成为推动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二是人才整体素质逐步提高。全市各类人才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达到1.2万人,占人才总数的18.5%,每万人口中高技能人才数达到16人。人才的分布和结构趋于合理。三是人才发展环境日益改善。对人才发展的投入力度加大,有利于人才成长发展的政策措施得到落实,人才的创业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对人才的吸引力不断提升。四是人才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在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重点领域,集聚了一批高端人才,取得了一批具有原创性、带动性、产业化前景广阔的科技创新成果,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人才贡献率稳步提高。

当前,正处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更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省内兄弟县市发展势头强劲,苏北地区更是呈现爆发式增长,对我们形成了挤压态势。要加快发展,不仅要靠资金、靠项目、靠政策、靠环境,更要靠人才。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我市人才工作还很不适应,人才短缺的矛盾还非常突出。一是总量偏少、质量不高。我市人才密度仅为4.3%,远低于全省8%、6.4%的平均密度,人才密度和比例相对较低。高层次人才和实用技能人才偏少,国家级、省级专家人才入选率较低,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技能实用人才严重不足。人才主要集中在事业单位,企业一线人才匮乏。二是机制不活、投入不够。科学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机制还不健全,人才投入主要依靠政府财政,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还不完善,企业的用人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三是平台滞后、环境不优。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较少,人才创新创业的环境不够完善,一些单位和部门对人才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人才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以上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解决。抓发展必须抓人才,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惟有人才资源是永不枯竭的资源,惟有人才优势是最可依靠的优势。增强硬实力、软实力,归根结底要靠增强人才的综合实力;

构筑发展优势、竞争优势,从根本上取决于人才的战略优势。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人才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更加重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作用,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强市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使人才成为最重要的品牌,把人才优势打造成最突出的优势。

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以创新精神更大力度地推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全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2_年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那就是培养造就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与重点产业发展相衔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奠定人才基础。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市之路,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创新机制,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全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人才工作理念,牢固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

今天的人才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

今天的人才工作水平,就是明天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转变发展理念,首先要转变人才工作理念;

加快转方式调结构,首先要加快调整人才队伍结构。要按照中央确定的“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24字人才工作指导方针,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确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切实发挥各类人才在改革和建设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一要坚持人才服务发展。服务科学发展是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服务发展的现实需要作为人才工作的着力点,紧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任务举措,特别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点产业规划和发展战略,科学确定人才发展的阶段目标、结构布局、工作重点和实施步骤,相应地制定政策措施,优化资源配置,搞好扶持服务,并最终以科学发展的成果来检验和评价人才工作的成效。二要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发达国家的崛起经验证明,每次成功的经济追赶都是人力资本的成功追赶。英国和美国实现工业化分别用了150年和100年,而日本、巴西、亚洲“四小龙”只用了不到一代人的时间,靠的就是人才开发。国内的深圳、厦门、无锡、昆山等地之所以实现惊人的发展速度,无不得益于一大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快速集聚,无不得益于各类人才提供的强力支撑。要确立人才工作的优先地位,把人才优先发展体现在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之中,从理念、导向和投入上体现出优先于固定资产投资,从对投资的鼓励、项目的支持转向优先对人才开发、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方面鼓励、支持,真正像对上争取项目那样专项争取人才资源,像重视产业投入那样切实加大对人才的投入,像动员全民力量招商引资那样积极招才引智,以人才优先发展引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和投资拉动向主要依靠人才引领和创新推动转型,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尽快形成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三要坚持人才以用为本。“以用为本”是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是人才理论的重大创新。人才作为一种特殊资源,只有使用才能创造价值。要坚持人才重在使用,把以用为本贯穿于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各个环节,切实做到以用育才、以用识才、以用聚才,在使用中锻炼成长,在实践中创造价值,在一线上建功立业,真正使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长。

(二)把握人才工作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建设好各类人才队伍。我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分别对党政、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农村实用、社会工作等六支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具体目标和措施,特别强调要突出培养引进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新兴产业急需紧缺人才。一要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核心,以乡科级以上党政领导人才为重点,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创新、勤政廉洁、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二要适应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以优秀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和一支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三要以提高专业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四要适应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先进服务业、提升产业水平和竞争力的需要,以提升职业技能水平为核心,以技师、高级技师培养为重点,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五要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技术推广人才为重点,培育一支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数量充足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六要适应改善民生、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具体工作中,要围绕人才引进、培养、使用三个环节动脑筋、出实招、求实效。要像抓经济工作一样抓人才工作,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招才引智,树立“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观,注重人才引进与项目引进相结合、与重大课题攻关相结合、与重点产业发展相结合,做到引进一个人才,推动一个项目,发展一个产业,带活一个行业。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社会需求为原则强化人才培养,增强培训的针对性,重点培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中坚力量和后备队伍。要坚持不拘一格用人才,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用其所长,容其所短,在实践中培养锻炼人才,彻底破除论资排辈的陈旧观念,克服嫉妒贤能的狭隘心理,牢固树立“以实绩论英雄,靠贡献拿报酬,凭本事坐位置”的导向,对贡献突出的人才,要敢于给“位子”、奖“票子”、发“牌子”,形成正确的人才导向,最大限度地促进年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三)强化平台载体建设,加快打造人才聚集高地。目前引进人才主要还是靠政府加企业的模式,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强平台建设,靠平台加速聚集人才。我市的平台载体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要适应重点产业发展要求,继续做大做强,争取提档升级。一要加快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依托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企业,采取政府加企业的模式,鼓励多方投入,围绕产业发展振兴规划,重点建设一批支撑自主创新和高端产业发展的产业孵化器、技术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为吸引集聚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端人才智力提供载体。鼓励和支持企业创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为招才引智搭建平台。二要加快各类科技园区和研发机构建设。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要充分支持和利用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加快由产业密集区向技术、人才、知识密集区转型,尽快建成高新技术孵化器和高层次人才创业示范园区,着力强化创新功能、孵化功能和人才聚集功能。要加强与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争取国家、省级科研院所和高校来设立研发中心。要积极促进产业资源和人才资源融合,引才专业与主导产业匹配,努力形成“产业+人才”的发展模式。三要加快推进重点人才工程建设。全市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11项重点人才工程,这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载体。要以这些人才工程建设为抓手,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加快培养一批在全市重点领域、行业、产业等方面的领军人才,带动全市人才队伍向高水平发展。要着重提高人才工程的建设质量,扩大人才工程的影响,真正把人才工程建设成培养、引进、凝聚人才的有效载体。

(四)健全人才政策体系,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政策环境是第一环境,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稳定性。一要始终保持政策的领先优势。一方面要坚持人无我有,敢于创新人才政策,制定出台一些具有前瞻性、开放性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要坚持人有我优,对现行的人才政策进行梳理和更新,构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体系。二要注意加强人才政策的统筹衔接。要统筹优化投入政策,加大政府财政对人才发展的投入,确保人才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建立完善人才资金配套和绩效考核制度,保障人才发展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的实施;

积极引导企业加强人才预算、加大人才投入,努力营造“企业敢投入、投入有成效、成效促发展”的良性循环格局。要统筹优化产业政策,紧密结合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工作,突出人才驱动作用,努力实现人才政策与产业政策的有效对接,为产业转型升级人才保障提供政策支撑。要统筹优化部门政策,突破部门利益和眼前利益,从全市工作大局出发,加强人才政策与科技、教育等政策的对接,实现人才、科技和教育“三驾马车”在推进创新引领中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形成合力。三要切实抓好人才政策的落实兑现。要畅通政策执行“绿色通道”,对特殊人才实行特殊服务,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着力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大人才政策宣传力度,增强政策宣传的针对性,努力提高人才政策的知晓率。要确保政策落实,凡是政策明确的优惠待遇,凡是规定可以享受的工作生活照顾,凡是作出承诺的服务事项,都要及时不折不扣地兑现,不失信于人才。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工作督查,及时对人才政策的宣传、运作以及效果进行评价,化解政策落实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五)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用好用活人才、提升人才工作效能,取决于科学、先进、灵活的机制。一要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根据德才兼备的要求,从规范职位分类和职业标准入手,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克服人才评价中重资历、学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党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

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的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制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岗位职责规范,完善考核制度,改进考核方法,客观公正地评价人才,营造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二要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扩大民主、加强监督为重点,深化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完善选任制,改进委任制,规范考任制,推行聘任制。坚持社会化、岗位管理的原则,以推选聘任制和岗位管理为重点,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按照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管的要求,完善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的用人制度。规范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等管理环节,逐步做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要放开眼界,面向海内外,建立和健全我市的柔性人才引进、使用、管理机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更多更好地延揽和用好外地的实用人才。三要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进一步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等限制,疏通人才队伍之间、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组织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的人才流动渠道。规范人才市场中介服务,完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加大对人才市场的调控和监管力度,保障人才、用人单位和人才服务机构的合法权益。四要建立公平的分配激励机制。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实行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合理确定岗位、绩效工资。逐步建立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控指导的企业薪酬制度,进一步完善以业绩为核心、以贡献为标尺、以体现人才价值为根本、以维护人才权益为基础的分配激励机制,实现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做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

三、统筹协调,齐抓共管,切实提高人才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党管人才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基本原则和重要保证,必须不断提高党管人才的科学化水平,努力形成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环境吸引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的局面。

一要落实党管人才责任。人才是高层次的发展要素,抓发展必须抓人才,抓人才必须落实党管人才责任。李源潮同志多次强调,重视抓人才的领导才是有远见的领导,舍得在人才上花钱的领导才是聪明的领导。实践也证明,只要领导抓、抓领导,人才工作就能取得重大进展。因此,必须建立起各级党委、政府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以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为主的党管人才责任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协调机制和落实机制。各级各部门要把抓人才的责任逐项分解、落实到人,真正使培养人才、团结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成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一项常态工作、常抓不懈。

二要改进党管人才方法。要切实把人才工作作为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大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做到在谋划发展时同步考虑人才保证,制定政策时同步考虑人才导向,部署工作时同步考虑人才措施,建立人才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规划、协调联动的工作运行机制,认认真真地抓实抓好。要实行“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对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难点问题,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一抓到底。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当好人才的“后勤部长”。要落实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制度,经常与他们沟通交流,密切感情,听取意见,为他们排忧解难。要切实加强人才工作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各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同时要加强办事机构建设,配备精干力量,加强工作实训,确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三要增强党管人才合力。做好人才工作是全党、全社会的一件大事,必须通力协作,齐抓共管,进一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组织部门要重点做好战略研究、总体规划制定、重要政策统筹、创新工程策划、重点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落实好牵头抓总的职责。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在人力资源开发、就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发挥职能作用,为人才发展提供指导和服务。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都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扎扎实实共同做好人才工作。

同志们,事业造就人才,人才成就事业。做好人才工作,意义重大,时不我待。我们一定要坚持人才优先理念,更大力度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力开创百舸争流、英才辈出的人才工作新局面,为我市加快推进转型发展,加速建设现代产业新城、文化旅游名城、生态宜居水城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组织部长在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上讲话08[精选多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