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江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我是宋长江,我演讲的题目是《握紧妈妈的手》
接触《弟子规》是在儿时的校园里;真正走进《弟子规》,是在在央视的《百家讲坛》上。聆听着钱文忠教授富含哲理又不失幽默的讲解,我穿越了时空,与清朝的李毓秀夫子有了深层的“会面”。
《弟子规》里面的内容是从圣人的教诲中汲取出来的,可谓古圣先贤智慧的结晶。全文总序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当我的目光落在“首孝悌”时,仅仅简单的三个字,却让我陷入深思。尤其这个“首”字更让我感悟到做人的根本在孝道。对于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他懂得孝顺父母。不知不觉中,近二十七个春秋在晃眼之间划过了。回首遥望,父母的付出点点滴滴尽在眼前。
我母亲是一位严厉的母亲。可能因为是当教师的原因,从小对我们姊妹的教育严格有加。可我偏是个淘气的孩子。有一回。因为贪玩逃课去玩。当班主任把满脸是黑的我拉到母亲面前时,我感受到她的愠(yun四声)怒。晚上,妈妈坐在灯下帮我补习当天的功课。奈何贪玩的我已落下一些功课,声母和韵母怎么也拼不到一起。气急之下,妈妈领我读一遍,就在我的后背狠狠地拍一下。我忍着泪,用颤抖的声音跟着读。多年后,这一幕在我的记忆中化成了一幅剪影:灯下,一对母子的背影。这灯光下的背影书写的是严格,母亲望子成龙的殷殷希望是最好的注解。
我母亲也是一位慈爱的母亲。大学毕业后一段时间,因为就业压力,我一度情绪低落。母亲千方百计呵护我脆弱的心灵,忍受我的坏脾气。当我发怒时摔掉眼镜,当我烦闷时把自己锁在屋子里,母亲对我没有半句指责,她用大海般宽广的胸怀容忍着我的任性和不懂事。我听不进劝告,母亲就开始给我写信。一封、两封,一封封浸满母爱的书信犹如丝丝暖风,吹走了儿子心中的阴霾。现在,我考取了公务员,成了一名质检干部,(你自己看看这一句怎样写合适)彻底地走出了阴影。我知道,是母亲用她的慈爱和包容铸造了儿子的刚劲和勇气。我母亲还是一位坚强的母亲。就在我参加工作的第 天,母亲三十年来相濡以沫的亲密爱人——我幽默慈爱的父亲——突然离世。这无疑给了我们家,甚至我们整个家族一个沉重的打击。我从来没有想过,强大的父亲会突然地,永远地离开我。那一刻:我才体会到中国的古训“子欲孝而亲不待”的无奈和悲凉。我们不知道如何安慰母亲,要知道父亲一直是母亲的靠山。那段时间,母亲整天以泪洗面,瘦到脱形。慢慢走出悲痛的母亲开始用她瘦弱的双肩同时挑起了父亲和母亲的双重责任。为了给我装修新房,母亲精打细算,精心设计。为了省钱,能自己动手的决不花钱请人;但是在装修材料的选择上,却是优中选优,绝不吝啬。我知道,这是母亲再用她的坚强告诉我:不会因为父亲的离世而委屈我。可是母亲,你可知道:儿子已经长大,已经可以替父亲挑起家庭的重担。是您严格、慈爱和坚强给了儿子榜样和力量!
还记得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而今,父亲已离我远去,我才明白:孝道似乎就在话起话落之间,孝道似乎就在沉甸甸的礼盒间,但相信父母最愿看到的孝道——是在我们犯错后的思考,那是成长的信号,那是让父母得以放心,孩子渐趋成熟的信号。
《弟子规》中所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作为子女,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成人的父母。今天我们应该反思自己,我们有没有为自己的父母跑一次菜场,去买点父母想吃的时令小菜?有些很容易的事情我们做了没有?是不是一拖再拖,从心里上就没把它当回事?或者再降低一些要求,我们起码马上答应父母的呼唤,抓紧完成一件父母交办的事情,耐心听一下父母哪怕是唠叨的教训,哪怕是委屈地顺承一下父母就算是误解的责备。虽然这样做,确实不那么容易,但是当我们想想父母培育我们是多么的不容易时,当我们为人父母,感受孩子成长的不容易时,我们的心里能得以豁达,行动也就呼之欲出了。
感激《弟子规》带给我圣训孝道的感悟,让我明白了“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的链条。
突然之间感觉《弟子规》很沉很沉,有些拿不住了。此时的我好想再次握住妈妈的手,陪她慢慢地走。
第二篇:长江
人民路中学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长江》导学案
制作人:语文组 班级__姓名___ 时间:2013/2/26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郭风及其作品。
2、了解散文诗的特点
3、理解长江在本文中的象征意义及多种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重点: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难点:通过本文的学习体会作者对祖国对时代的赞美 【学习方法】
自主预习、朗读感悟、合作探究 【相关链接】(助读资料,帮你更好的理解课文)
1、长江,亚洲第一长河,全长6397千米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和黄河一起并称为“母亲河”
2、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属于诗﹔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多用象征手法描写客观生活引发的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
3、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1961年,此时社会主义新中国刚刚诞生不久,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祖国的建设蒸蒸日上,作者满怀对祖国的热爱以饱满的热情写下了这篇文章。这个时期也是新中国面临的一个特殊时期(三年自然灾害),作者希望全国人民能够团结一心战胜困难,看到祖国美好的明天。
4、作者简介:
郭风,原名郭嘉桂,回族,祖籍福建莆田,1917年出生,当代作家。1938年,发表散文处女作《地瓜》。著有散文集《山溪和海岛》,《曙》、《唱吧,山溪》、《郭风散文选》等;散文诗集《叶笛集》、《灯火集》、《鲜花和早晨》等。他善于以诗人的眼光来观察、理解社会和自然,被誉为“大自然的歌手”,其作品有较浓郁的诗情画意和牧歌风味。【夯实基础】(自主完成下面各题,课堂展示)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浦()口
千年万载()
bó()船
穿suō()
lín lín()
shǔ()天 【走进文本】(细读课文,你就能很好的完成)
读一读
1、自由朗读课文。
2、品味课文 议一议
1、作品为什么不写长江的中午或者傍晚,而要写长江的黎明?这里的黎明是否 人民路中学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它象征了什么?
2、作品反复说:“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为什么又一再强调长江是“古老的”?
品一品
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任找一种并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品读】
这篇散文诗,全篇贯穿着一个“
”字,画面像电影一样由近及远展开,描绘了
,抒发了作者
感情,这是的写法。写作特点:
借景抒情的写法。
景,是大自然的产物,本来并无情可言,当作者把心中的浓情渗透到赏景,写景之中时,这景就有了生命,便活了起来。本文像一幅流动的画面,又像 一首旋律激昂的音乐,画面上的光色变化丰富(路灯还没有熄灭,鱼肚色抹 着缕缕玫瑰红)动感极强(风、水波、火车、船),音乐中始终洋溢着欢快 和喜悦。全篇出现最多的词语是黎明,笑容,舒畅,欢愉等,非常形象地运 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长江醒了,祖国醒了。本篇扣紧醒字,画面清晰而又大 气磅礴。语言流畅,情感如水银泻地,一气呵成。借描写长江来赞美祖国,抒发对祖国的热爱赞美之情。【巩固提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文学常识填空
《长江》是我国作家()的一篇()(体裁),这是一种介于()和()之间的文体,兼有二者的特点.他的代表作品
有散文集《 》《 》《 》,他被称为“ ”。
2、下列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舢板(shān)
镂空(lòu)
B奔赴(fù)
哺育(bǔ)C堆栈(jiàn)
纵横(héng)
D呵斥(hē)
吹拂(fú)
4、词语
():指时间长久。人民路中学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指极为辽阔广大,没有边际。
():脸上放出光彩。形容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形容水的明净。
5、按课文原文填空
①长江很早便醒过来它以鱼肚色抹着
,它以宽阔的,它以四月的风
,它以脸上
,迎接过江的渡船上的火车和旅客
②我想,那是祖国人民的,那是祖国人民,祖国人民,那是,照耀得你的心
6、判断下面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A、长江很早便醒过来,它以鱼肚色抹着缕缕玫瑰红的曙天,它以宽阔的 江面上的黎明,它以四月的风吹拂着的麦浪似的水波,它以脸上展天的微笑,迎接过江的渡船上的火车和旅客。()
B、你以宽阔的江面上的黎明和粼粼的水波,你以脸上展天的微笑,迎接 着过江的渡船上的火车和旅客。()
C、长江很早便醒过来。()
D、哦,长江。哦,我们的古老的、古老的母亲,以自己的乳汁,千年万 载地哺育了亿万子女的乳娘。()
E从你流动和奔腾过来的、纵横广阔的土地上,山和一串串的明珠一般的 湖泊。()
7、哦,长江。哦,我们的古老的、古老的母亲,以自己的乳汁,千年万载地哺 育了亿万子女的乳娘。这里的乳汁指的是什么?你认为把长江比喻乳娘恰当吗?
8、你认为是什么照耀得你的心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
【美文欣赏】
青虫之爱
毕淑敏
大家不止一次地想法治她这个毛病。早春天,男生把飘落的杨花坠,偷偷地夹在她的书页里。待她走进教室,翻开书,眼皮一翻,身子一软,就悄无声息地瘫到桌子底下了。从此再不敢锻炼她。
许多年过去,各自都成了家,有了孩子。一天,她到我家中做客,我下厨,她在一旁帮忙。我择柿子椒的时候,突然钻出一条青虫,胖如蚕豆,背上还长着簇簇黑刺。我下意识地将半个柿子椒像着了火的手榴弹扔出老远。然后用杀 人民路中学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虫剂将那虫子扑死,才想起酷怕虫的女友,未曾听到她惊呼,该不是吓得晕厥过去了吧?
回头寻她,只见她神态自若地看着我,淡淡说,一条小虫,何必如此慌张。我比刚才看到虫子还愕然地说,啊,你居然不怕虫子了?吃了什么抗过敏药?
女友苦笑说,怕还是怕啊。只是我已经练得能面不改色,一般人绝看不出破绽。你知道我为什么怕虫子吗?我撇撇嘴说,我又不是你妈,我怎么会知道啊!
女友说,你可算说到点子上了,怕虫就是和我妈有关。我小的时候,有一次叫虫蛰了。从此以后我妈只要看到我的身旁有虫子,就大喊大叫地吓唬我„„一来二去的,我就成了条件反射,看到虫子,真魂出窍。
后来如何好的呢?我追问。
女友说别急,听我慢慢说。有一天,我抱着女儿上公园,那时她刚刚会讲话。我们在林荫路上走着,突然她说,妈妈„„头上„„她说着,把一缕东西从我的发上摘下,托在手里,邀功般地给我看。
我定睛一看,魂飞天外——一条五彩斑斓的虫子,在女儿的小手内,显得狰狞万分。
我第一个反应是要像以往一样昏倒,但是我倒不下去,因为我抱着我的孩子。如果我倒了,就会摔坏她。第二个反应是想撕肝裂胆地叫一声。但我立即想到,万万叫不得。我一喊,就会吓坏了我的孩子。于是我硬是把喷到舌尖的叫,咽了下去。如果我害怕,把虫子丢在地上,女儿一定从此种下了虫可怕的印象。在她的眼中,妈妈是无所不能无所畏惧的,如果有什么东西把妈妈吓成了这个样子,那这东西一定是极其可怕的。
我颤颤巍巍地伸出手,长大以后第一次把一只活的虫子,捏在手心,翻过来掉过去地观赏着那虫子,还假装很开心地咧着嘴,因为女儿正在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呢。那一刻,真比百年还难熬。女儿清澈无瑕的目光笼罩着我,我不能有丝毫的退缩,我不能把我病态的恐惧传给她„„
不知过了多久,我把虫子轻轻地放在了地上,我对女儿说,这是虫子。虫子没什么可怕的。有的虫子有毒,你别用手去摸。不过,大多数虫子是可以摸的„„
那只虫子,就在地上慢慢地爬远了。女儿还对它扬扬小手,说“拜„„”。我抱起女儿,半天一步都没有走动。衣服早已被粘粘的汗浸湿。
女友说完,好久好久,厨房里寂静无声。我说,原来你的药,就是你的女儿给你的啊。
女友纠正道,我的药,是我给我自己的,那就是对女儿的爱。
第三篇:长江
初中语文动态优秀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课例、教学论文
《长江》教学设计
东明县三春中学 赵修玉
【文本解读】
本文是北师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课,也是本册的第一个主读课文。本文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重点语句分析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难点是学习文中采用一系列修辞和一唱三叹的手法的作用。《长江》是一篇抒情散文诗,把长江拟人化处理;先从描写长江“醒来”入手,然后从多方面猜想式的描写长江“醒来”后欢愉的原因,从而达到脉络清晰、层次清楚的借歌颂长江来赞美新时代、赞颂祖国的目的。本文是一篇散文诗,借歌颂长江来表达赞美新时代、赞颂祖国的主题。七年级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对于本文的文体知识可以不讲解,课堂上着重学习此文的内容,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欣赏生动形象的语言、学习本文的修辞方法以及表现手法等。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识记生字、词。
2、体会本文通过长江的形象,表达了深厚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
3、分析作者在文中采用一系列修辞和一唱三叹的手法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长江之歌》,说说这首歌歌颂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 歌颂了长江,表达了赞颂祖国的感情。同学们,你热爱祖国吗? 热爱。
什么样的行为才算爱国,作为中学生怎样做才算热爱祖国? 关注国家大事,爱护环境,认真学习,乐于助人等等。
作为中学生最应该做的事是: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大胆举手,踊跃发言等。
长江,这条横亘千古的巨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自古以来歌吟长江的文章不绝于耳,今天我们走进郭风笔下的《长江》。(板书:长江 郭风)我们先了解一下作者。(板书:课题、作者)作者简介:
郭风:1917,当代作家。1938年散文处女作《地瓜》。著有散文集《山溪河海岛》、《曙》、《唱吧,山溪》、《鲜花的早晨》、《灯火集》等。善于以诗人的眼光来观察、理解社会和自然,注意吸取意象派、象征派的一些艺术手法,从草木虫鱼、风土人情中见时代风貌,有较浓郁的诗情画意和牧歌风味。学法指导:
本节课我们用“三读”学习法学习本文。辅助教学手段:
多媒体。学习过程:
一、认读课文:识记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
请同学们注意:在读课文的同时,一定要拿起笔来认真标记生字词,并标记自己的思想受到触动的地方。指生朗读课文。
1、正字音。
2、识词义。
东明县三春中学初中语文动态优秀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课例、教学论文
(朗读指导)朗读课文主要是通过自己的语气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和语调的高低的变化,来读出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解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1、文中描写了长江哪个时段的景象? 黎明。
2、请从文中找出能够表达作者看到黎明的长江景象的心情的句子?
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
3、讨论:黎明和青春的特点是什么?
清新、明净、明丽、容光焕发、生机勃勃、朝气、活力、希望
4、文中的黎明是否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为什么只写长江的黎明,在这里有什么深刻的内涵?
不是。象征了祖国新时代的欣欣向荣,勃勃生机。
(板书:黎明——新时代 新面貌)
5、作者的心情是“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这一点作者在文中反复说到,为什么作者又一再强调长江是“古老的”,这和“青春”不矛盾吗?
千百年来长江奔流不息,养育了无数中华儿女,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所以它是“古老的”。古老的长江在经历的岁月的洗礼后,如今在新时代光辉的照耀下,看到了祖国的蓬勃发展,所以心情才“舒畅”“欢愉”,强调长江是“古老的”也是为了说明长江“旧貌换新颜”、祖国“旧貌换新颜”。祖国的新时代的到来,使新中国又焕发了青春的气息与活力。
三、品读课文:赏析精彩语句,学习本文修辞。
1、文中哪些语句使用了修辞方法,试从文中找出来并简单分析其作用.(板书)拟人、反复、比喻、排比(作用都是为了表达作者内心的舒畅、愉悦的思想感情)请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使用了_______修辞手法,______________写出了_____________”这一句式来表达。
例如:(1)拟人句:如“长江很早便醒过来。”这句话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长江的寂静很早便被过往的行人打破了。
(2)比喻句:如“哦,长江。哦,我们的古老的、古老的母亲,以自己的乳汁,千年万载的哺育了亿万子女的乳娘。”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中华民族与长江血脉相连的亲切之情,表达了对长江哺育了亿万子女的赞美之情。
(3)排比句:如“第四段‘不止是„„不止是„„不止是„„’”这句话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满怀激情的写出了长江江面上的繁忙景象。
(4)句式仿写“不止是„„,不止是„„,不止是„„”
2、文章中有许多句子和词语重复出现,又无啰嗦之感?试动手删一删,看看删后的效果如何?
明确:无啰嗦之感。这里用到了反复的修辞方法,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补充:反复,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或句组。反复有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两种。
本文运用了间隔反复:一唱三叹,形成了回环往复的韵律美,使感情的抒发得到强调和升华。反复咏叹,使本文赞美和歌唱祖国的主题更加饱满,充满了不可遏止的激情。
3、辨析带点词语的细微差别
你这样的容光焕发,你的笑容是多么的甜美。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
东明县三春中学
初中语文动态优秀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课例、教学论文
辨析:“容光焕发”“甜美”不仅写出了形貌,而且写出了心理情状,而“舒畅”“欢愉”主要写的是心情。课堂小结:
1、同学们,我们共同学习了本文,你认为本文仅仅是在赞美长江吗?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这篇散文作者创作于1961年,目的是要歌颂那个时代他心目中的祖国,新中国诞生后,年轻的共和国意气风发,欣欣向荣,到处洋溢着为未来的灿烂理想而奋斗的勃勃生机,到处是文中写到的生产建设的繁忙景象和建设的成果。这是新时代的开始。所以文中通过描写和赞美长江,来赞美祖国的新时代,歌唱新中国的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与欣欣向荣。
2、长江它九曲回肠,奔流不息;它气势磅礴,孕育了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多少作家,作曲家歌唱赞美它,同学们你想对长江说什么?
【板书设计】
长 江 郭 风
黎明——新时代 新面貌
拟人、比喻、排比、反复 布置作业:
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语句;请同学们反复朗读,背诵下来,积累写作素材。
【教学实录】
《长江》教学实录
东明县三春中学:赵修玉
一、导入,播放《长江之歌》,让学生感受歌曲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感,为学习本文奠定感情基调。师:说说这首歌歌颂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 生:歌颂了长江,表达了赞颂祖国的感情。师:同学们,你热爱祖国吗? 生:热爱。
师:什么样的行为才算爱国,作为中学生怎样做才算热爱祖国? 生:关注国家大事,爱护环境,认真学习,乐于助人等等。师:(小结)作为中学生最应该做的事是: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大胆举手,踊跃发言等。同学们作为热爱祖国的中学生,这节课能不能表现出你们的爱国热情? 生:能。
师:好,这节课我把大家分为三个小组,看看哪个小组的学习热情最高?
师:长江,这条横亘千古的巨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自古以来歌吟长江的文章不绝于耳,今天我们走进郭风笔下的《长江》。(板书:长江 郭风)我们先了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幻灯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识记生字、词。
2、体会本文通过长江的形象,表达了深厚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
3、分析作者在文中采用一系列修辞和一唱三叹的手法的作用。师:同学们自由读一下,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师:我们共同认识一下作者:郭风 幻灯展示:【作者简介】
郭风:当代作家。1938年发表散文处女作《地瓜》。著有散文集《山溪河海岛》、《曙》、《唱吧,东明县三春中学初中语文动态优秀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课例、教学论文
山溪》、《鲜花的早晨》、《灯火集》等。
他善于以诗人的眼光来观察、理解社会和自然,注意吸取意象派、象征派的一些艺术手法,从草木虫鱼、风土人情中见时代风貌,有较浓郁的诗情画意和牧歌风味。师:指生读作者简介。生:读作者简介。
师:学习本文我们采用三读学习法,我们先来认读课文::识记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幻灯展示:【学法指导】
一、认读课文:识记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这篇文章?同学们,在这位同学读课文时,一定要拿起笔来认真标记生字词,并标记自己的思想受到触动的地方。指生朗读课文。生:读课文。
这位同学读得好不好?好在何处? 生:好。她读出了感情。师:怎样读才能读出感情呢? 生1:通过声音的变化。
生2:语气要有轻重,声音要有高低。生3:还要注意语速的快慢。师:(小结)要想读出感情来,就要注意语气的轻重、语调的高低和语速的快慢。通过自己抑扬顿挫的声音变化,来读出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师:那么本课有没有生字词呢? 生1:有:“舢板”的“舢”我不会读。生2:读“shān”
师:你能读准下列字音吗? 幻灯展示:
1、读准字音
玫瑰 吹拂 哺育 舢板 驳船 穿梭 生:读字音。
师:本文有不好理解的生词吗? 生:“堆栈”生么意思呢?
师:那位同学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呢? 生:供临时寄存货物的地方。师:还有吗?
师:好我们共同认识一下,下列词语的意思。幻灯展示:
2、理解词义
容光焕发:脸上光彩四射。穿梭:像织布的梭子来回活动,形容来往频繁。堆栈:供临时寄存货物的地方。舒畅:开朗愉快,舒服痛快。
师:本文描写了什么形象,表达了什么感情呢?现在请同学们认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幻灯展示:
二、解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生:自由朗读课文。
(等学生读课文的声音小下去后——说明大多数学生读完了课文——开始分析课文)师: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呢? 生1:本文描写了长江这个形象。生2:本文表达了热爱祖国的感情。
东明县三春中学
初中语文动态优秀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课例、教学论文
师:本文描写了长江那个时间段的景色呢? 生:黎明。
师:请从文中找出能够表达作者心情的句子? 生1:“我们的古老的、古老的母亲,以自己的乳汁,千年万载的哺育了亿万子女的乳娘。”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向热爱母亲一样热爱着长江。生2:“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舒畅、欢愉的心情。生3:“你这样的容光焕发,你的笑容是多么的甜美。”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愉快的心情。师: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写作本文时的心情? 生:“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这句话。因为作者在文中一再强调。师:是的,作者一再强调这句话。那么“黎明”和“青春”又有什么象征意义呢? 生1:“黎明”象征了“光明”、“温暖”。生2:“青春”象征了“朝气”、“活力”。生3:它们象征清新、希望、生机勃勃。师:(小结)“黎明”和“青春”象征了“清新、明净、明丽、容光焕发、生机勃勃、朝气、活力、希望”等。
师:文中的黎明是否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为什么只写长江的黎明,在这里有什么深刻的内涵? 生1: 不是。象征了祖国的新时代。
生2: 象征了祖国新时代的欣欣向荣,勃勃生机。
师:很好。作者的心情是“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这一点作者在文中反复说到,为什么作者又一再强调长江是“古老的”,这和“青春”不矛盾吗?
生1:古老指的是长江有悠久的历史,长江在中原大地流淌了千万年,养育了亿万中华儿女。生2:青春是说长江又焕发了新面貌,祖国与走进了新时代。
幻灯展示:作者的心情是“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这一点作者在文中反复说到,为什么作者又一再强调长江是“古老的”,这和“青春”不矛盾吗?
不矛盾。因为千百年来长江奔流不息,养育了无数中华儿女,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所以它是“古老的”。古老的长江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后,如今在新时代光辉的照耀下,看到了祖国的蓬勃发展,所以心情才“舒畅”“欢愉”,强调长江是“古老的”也是为了说明长江“旧貌换新颜”、祖国“旧貌换新颜”。祖国的新时代的到来,使新中国又焕发了青春的气息与活力。师:本文通过长江这一形象,生动的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新时代的赞美之情。那么,本文使用了那些修辞方法呢?我们一起来品读课文。
幻灯展示:
三、品读课文:赏析精彩语句,学习本文修辞。
师:文中哪些语句使用了修辞方法,试从文中找出来并简单分析其作用;请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使用了_______修辞手法,______________写出了_____________”这一句式来表达。生1:“长江很早就醒过来”,这句话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长江的繁忙景象。生2:“哦,长江。哦,我们的古老的、古老的母亲,以自己的乳汁,千年万载地哺育了亿万子女的乳娘。”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长江比作“古老的母亲”,比作“千年万载地哺育了亿万子女的乳娘”,唤起人们的敬爱之情,十分贴切。生3:“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用“黎明”“青春”来比喻“舒畅”“欢愉”的心,十分别致、新颖,很有创造性。生4:“它以鱼肚色抹着缕缕玫瑰红的曙天,它以宽阔的江面上的黎明,它以四月的风吹拂着的麦浪似的水波,它以脸上展开的微笑,迎接过江的渡船上的火车和旅客。”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气势磅礴,情感炽热。
东明县三春中学
初中语文动态优秀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课例、教学论文
生5:“哦,长江。哦,我们的古老的、古老的母亲,以自己的乳汁,千年万载地哺育了亿万子女的乳娘。”这句话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对长江的热爱之情,写出了作者对长江的赞美,也是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的感情。
师:反复,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或句组。反复有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两种。本文主要运用了间隔反复:一唱三叹,形成了回环往复的韵律美,使感情的抒发得到强调和升华。反复咏叹,使本文赞美和歌唱祖国的主题更加饱满,充满了不可遏止的激情。【课堂小结】
这篇散文作者创作于1961年,目的是要歌颂那个时代他心目中的祖国,新中国诞生后,年轻的共和国意气风发,欣欣向荣,到处洋溢着为未来的灿烂理想而奋斗的勃勃生机,到处是文中写到的生产建设的繁忙景象和建设的成果。这是新时代的开始。所以文中通过描写和赞美长江,来赞美祖国的新时代,歌唱新中国的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与欣欣向荣。【拓展延伸】
师:长江它九曲回肠,奔流不息;它气势磅礴,孕育了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多少作家,作曲家歌唱赞美它,同学们你想对长江说什么? 生1:长江,我想对你说:“长江,我爱你。因为你象征着伟大的祖国。” 生2: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学习知识将来报效祖国。
生3:我们是生活在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我们的祖国。
生4:长江,你在中国大地上奔淌了千万年;你养育了中华亿万优秀儿女;你孕育了祖国丰富多彩的文化;所以我要高声赞美你。生5:……
师:同学们都表达了对长江的赞美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反复朗读文中的优美语句,并背诵下来,积累写作素材。
【教学反思】
《长江》教学反思
东明县三春中学:赵修玉
说实话,我为这次参加市级骨干教师的比赛所准备的三节课中,《长江》这一课是我下的功夫最多的一节课,但并不是我最满意的一节课。将近一个月的备课时间,按说利用课余时间准备三节课,备课时间应该是绰绰有余的。我也竭尽所能力求把课备的更好,也曾多次试讲并广泛征求听课老师的意见,我也虚心接受并加以改正。我曾两次把备课与试讲结果,回报给县教研员陈老师,并听其指导。在讲课之前,我曾到郓城郭屯中学试讲,反映效果不错。但是我知道要想上好一节优质课,不经历一些磨练是不容易做到的。更重要是我们一线教师都想上好每一节课。
我设计这节课的基本思路是:既要教给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还要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内涵美;同时我还想通过这节课教给学生一点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也许因为想的太多,那一项都想做好,但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计划都实现。在我的课堂实录里,可以看出我教读本文时,本文的重要知识点得到了落实,学生对于我总结的学习方法也是有所感受的。但是本文是一篇有着丰富内涵的散文诗,文章的内涵美缺少了朗读是不能充分体现出来的。这也正是刘老师慧眼独具,当时就指出的我的不足之处。课后我认真的反思了整节课的过程,我的教学设计中开始时有认读感知朗读;解决生字词后,还有理解课文内容,落实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性的朗读;最后有欣赏性的朗读。但是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只落实了两次阅读。因为减少了朗读的时间,文章的内涵美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我知道语文课是不能离开朗读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学到知识,也能感受到文章的内涵美。
不过在讲完这节评比课后,我感觉到这一节课还不如我在下面试讲时的效果。以至于让刘老师感到有些失望。不过我知道这是刘老师对我寄予了过高的期望,我会继续努力,力争有所进步。
东明县三春中学初中语文动态优秀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课例、教学论文
【专家点评】
1、从理念层面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都有亮点,尤其自主性的学习体现较好;这反映了教师坚持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原则。
2、从操作层面看,教师的引导到位,不乏精妙之处;学生的阅读、问答、讨论都主动积极,尤其是通过阅读、讨论,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高。
3、从效果层面看,课堂生成较好,在品读和延伸部分,学生的精妙回答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陈耀书)
执教教师简介:
赵修玉,三春中学语文教师,东明县教坛精英,东明县语文科骨干教师,东明县学科带头人,多次获得县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曾获菏泽市优质课二等奖,东明县职业技能大赛优胜奖,公开课,发表论文多篇。省级课题《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负责人。
东明县三春中学
第四篇:长江
《长江》 郭风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熟悉生字、词。
2、了解长江的常识,通过长江的形象,接受深厚的民族精神、爱国情感的熏陶。
3、分析作者在文中采用一系列修辞和重复的手法的作用。教学重点:熟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通过重点语句、词语分析蕴含的思想感情。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熟悉课文,自己解决下列生字词 浦口 曙天 吹拂 舢板 驳船 堆栈 穿梭 粼粼 瑰红 缕缕 千年万载 哺育 湖泊
容光焕发:脸上放出光彩,形容身体健康,精神饱满。粼粼:形容水的明净。
三、了解作者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郭风:1917,当代作家。1938年散文处女作《地瓜》。著有散文集《山溪河海岛》、《曙》、《唱吧,山溪》、《鲜花的早晨》、《灯火集》等。善于以诗人的眼光来观察、理解社会和自然,注意吸取意象派、象征派的一些艺术手法,从草木虫鱼、风土人情中见时代风貌,有较浓郁的诗情画意和牧歌风味。
这篇散文作者创作于1961年,目的是要歌颂那个时代他心目中的祖国,新中国诞生后,年轻的共和国意气风发,欣欣向荣,到处洋溢着为未来的灿烂理想而奋斗的勃勃生机,到处是文中写到的生产建设的繁忙景象和建设的成果。这是时代的开始。所以文中,写长江的黎明,象征着祖国的欣欣向荣,朝气蓬勃。
四、熟读课文,体会文中字里行间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简单回顾上节课内容。
三、分析课文
1、文中写了长江的那个时段的景象? 黎明
2、请从文中找出能够表达作者看到黎明的长江景象的心情的句子? 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
四、讨论:黎明和青春的特点是什么?
清新、明净、明丽、容光焕发、生机勃勃、朝气、活力、希望 文中那些语句突出了这样的特点?
并且采用了那些表现手法来写这些景象的?
拟人、反复、比喻、象征(作用都是为了表达作者内心的舒畅、愉悦的思想感情)
五、联系作者的写作时间,思考:
文中的黎明是否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为什么只写长江的黎明,在这里有什么深刻的内涵?
不是。象征了祖国的欣欣向荣,勃勃生机。
六、小节课文
七、完成课后练习。
第五篇: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重庆,涉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6个省2个直辖市。长江经济带不仅是长江流域经济最发达、最繁华的地区,也是全国最重要的高密度经济走廊和全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上世纪90年代,随着浦东开发和三峡工程建设等重大决策的相继实施,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发展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经济的战略构想。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长河,干流流经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九省二市,干流全长6300km,流域面积180万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5。它自西向东横贯我国中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长江流域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支流湖泊众多。经过几千年的开发建设,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农业、工业、商业、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方面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攀枝花,涉及沿江九省市(青、藏除外,下文同)的43个地市。该经济带是长江流域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全国高密度的经济走廊之一。该经济带国土面积约40万km2,1995年人口2亿多,GDP总计1.4万亿元,分别占沿江九省市的27%、44%、62%和全国的4%、18%、25%,其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和人均GDP分别为沿江九省市的1.6倍、2.3倍、1.4倍以及全国平均水平的4.5倍、6.2倍和1.4倍,在沿江九省市和全国的经济地位及作用日益突出。
长江经济带具有得天独厚的综合优势:
一是交通便捷,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长江经济带横贯我国腹心地带,经济腹地广阔,不仅把东、中、西三大地带连接起来,而且还与京沪、京
九、京广、皖赣、焦柳等南北铁路干线交汇,承东启西,接南济北,通江达海。
二是资源优势。首先是具有极其丰沛的淡水资源,其次是拥有储量大、种类多的矿产资源,此外还拥有闻名遐迩的众多旅游资源和丰富的农业生物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三是产业优势。这里历来就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走廊之一,我国钢铁、汽车、电子、石化等现代工业的精华大部分汇集于此,集中了一大批高耗能、大运量、高科技的工业行业和特大型企业。此外,大农业的基础地位也居全国首位,沿江九省市的粮棉油产量占全国40%以上。
四是人力资源优势。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摇篮之一,人才荟萃,科教事业发达,技术与管理先进。
五是城市密集,市场广阔。1995年沿江九省市拥有大小城市216个,占全国城市数量的33.8%;城市化水平约为5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1个百分点;城市密度为全国平均密度的2.16倍。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和三峡 1
工程建设将产生数千亿元的投资需求,而且这一地区人口密集,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各种消费需求也十分可观,对于国内外投资者有很强的吸引力。
由此可见,长江流域孕育了发达的长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是整个长江流域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全国除沿海开放地区以外,经济密度最大的经济地带,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是其它经济带所无可比拟的。与沿海和其它经济带相比,长江经济带拥有我国最广阔的腹地和发展空间,是我国今后15年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应该成为世界上可开发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内河经济带
湖北省政府门户网站2010年09月09日来源:湖北日报
全省县域经济工作现场会召开
罗清泉李鸿忠讲话 杨松等出席
6日至8日,我省在孝感、黄石召开全省县域经济现场会,总结经验,分析形势,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坚定发展目标,动员全省上下以更新的理念、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奋力推动县域经济大发展、大突破、大跨越。
省委书记罗清泉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李鸿忠作工作报告。省领导杨松、苏晓云、张昌尔、李宪生、黄先耀、侯长安、李春明、张岱梨、刘友凡、段轮
一、陈柏槐,武汉市市长阮成发,省政府秘书长傅德辉出席会议。
会议认为,“十一五”前4年,县域生产总值增速持续高于全省水平,县域经济总量由2005年的3470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7208亿元,四年时间翻了一番多,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由53.2%提高到56.2%。今年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5.7%,是1996年下半年以来同期最快增速。其中县域经济发挥了重要支撑和拉动作用,为全省经济快速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上半年,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0.1%,县域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1%,县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分别高出全省2.3、10.4和9个百分点。在经济环境十分复杂的情况下,全省县域经济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结构、质量、效益不断优化和提高,成绩来之不易。会议认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仍然是当前县域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对此,我们要坚定不移。我们既要看到今年以来县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和继续保持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又要正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坚持在发展中促
调整,在转变中谋发展,明确发展思路,强化工作措施,统筹当前经济运行和长远发展,努力保持全省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会议指出,近五年来,全省县域抓住了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初步探索和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为进一步推进全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益启示:必须始终坚持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摆在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战略位置来谋划和推进,在全省上下形成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
必须始终坚持“一主三化”的工作方针不动摇,保证县域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必须始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壮大经济规模,提升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必须始终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积极承接国内外资本和产业转移,不断提高县域开放发展水平;必须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大力惠民生、保稳定,促进县域和谐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加强政策扶持和创新体制机制,改善发展环境,激发发展活力,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强力推进。
会议提出,要进一步提振信心,推动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从学习借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成功经验中提振信心,变压力为动力,促进我省县域经济大发展;要从科学总结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中提振信心,站在新的起点上,促进我省县域经济大突破;要从全面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中提振信心,咬定目标不动摇,促进我省县域经济大跨越;要从牢牢把握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中提振信心,顺势而为、趁势而上,努力实现我省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会议强调,“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县域经济“十二五”发展新跨越,要牢牢把握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科学发展的大方向,继承和发扬多年来全省上下探索出的成功经验,不断深化对省情市情县情的认识,进一步明确目标、理清思路,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更务实的作风,努力促进“十二五”时期全省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摆在突出的位置来推进;要坚持“一主三化”方针,抢抓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新机遇;要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推动县域走特色发展之路;要坚持开放先导战略,高起点承接产业转移,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要坚持统筹兼顾,始终做好惠民生、保稳定工作;要坚持改善环境,为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创造基础条件。
会议要求,要切实加强对县域经济的领导,加大支持和扶持力度,以更高的目标、更务实的作风,扎实推进当前和“十二五”时期县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