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革命的心得体会
编辑:平静如水 识别码:65-738149 教学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3-10-08 18:34:30 来源:网络

第一篇:课堂教学革命的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革命的心得体会

“主动是学习之本,活跃是课堂之魂”。告别了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学生当之无愧的成了学习的主人,走进课堂,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渴望求知、渴望解惑的充满激情的人。这些正是我们新课改的成果所在!下面我浅谈课堂教学革命的几点收获。

一、新课改中教师要彻底转变观念,并且要坚持到底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把自己融入到学生当中,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者,而是用民主开放的思想和行为去开启学生的智慧。教师成了真正的引路人,课堂上更多的时候是在了解,在倾听。其次是学生了解的主动性。学生的学习真正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堂上的自主学习大体上可分为几个环节: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展示分享,巩固提升,达标测评。再次是学生分小组研究学习,有效地缩小了学生间的差异。这种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班级中人人互动,正如学生所说:“参与就有快乐,自信就能成功。”“课堂上没有真正的对与错,只要你敢想,敢发言,那你就是最棒的。”我想,这也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努力的一个方向,那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点燃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二、营造竞争氛围你追我赶

争强好胜是中学生的重要心理特征之一。有的学生善于表现自己,有的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课堂表扬,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你追我赶的氛围,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要求,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一些问题,然后分小组或是大组等进行抢答看谁答的快,答的准。然后进行小组加分,奖励,从而使学生保持高度注意力,培养学生的竞争和团结的意识。

三、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我常常在思索着: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我思量着:要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每节课上,无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多么烦心的事,我都会调整好自己的心绪,深挖教材、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当中的每一个情感因素,把我对于课本知识、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种情感,用我的语言、我的眼睛、动作……传递给学生,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四、多听听学生的心声

师生之间多多交流,会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也是课堂教学改革信息的反馈,多听学生的心声,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每一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独特的想法,只要老师愿意去听,细心去感受,就会深入到他们的心灵深处,探知他们的需求和渴望,由此,也就会在教学方面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不断地探索、实践、领悟。与此同时,不要忘了多和学生交流,多听听学生的心声。

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地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以上是我对实施新课改的一点初浅体会,新课改让教师原有的角色发生变化,新课改也为教师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相信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激发自身的活力,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创新,一定会使学生向“学会学习”这一最高目标迈进。相信自己也会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成长,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在教学中努力贯彻新课程的理念,不断进行教育教学上的创新。

第二篇:课堂教学的革命

课堂教学的革命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习体会

文∕刘晓乾

2011年11月20日至21日,河南西峡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创始人杨文普专家及一线实验员教师应教育局邀请来我区做专题报告和示范教学,他们精彩的报告和优秀的教学使我受益匪浅,让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获得了前进的动力,有了改革的决心。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河南省西峡县以杨文普为首的团队多年教学探索的结晶。是对传统以老师讲为主的“灌输式” 课堂教学模式的一次大挑战,是新课改推行以来又一次课堂教学的革命。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主要有四个教学环节: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整个教学紧扣“疑”和“探”二字,有疑则问,有问则思,有思则探,有探则答。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波刚落,一波又起,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不断推进课堂教学的进展。

从他们成功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精彩课堂教学来看,“设疑自探”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也是课堂导入的开始,教师以鲜活的生活实例或传神的口头语言创设了丰富的情景,迅速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营造了问题氛围,使学生围绕教学目标产生疑问,并形成自己的问题提出。当然从问题提出看,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提法,有的学科直接围绕教学目标发问,有的围绕课题发问,如数学。有的走进文本围绕课文内容生疑发问,如语文、历史。教学中先由学生发散性提出问题,再有教师归纳梳理,提炼出与本课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如果问题偏离教学目标,教师也可补充提出。不管采用哪一种方式,问题都必须紧扣目标,是本节课的“主体”、“核心”,是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问题提出以后进入自探阶段,其实就是学生针对问题,走进文本,自主学习的过程。这是对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有效应用。在自探中,教师一般都规定时间,多数为5—6分钟。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学习,避免了因无时间限制而低效或散漫的学习。这对学生也渗透着一种时间观的教育。

“解疑合探”是教学的第二环节,主要是通过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结果”,也可是师生互动解决学生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做到“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中等生或优等生评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训练。这也是对新课改要关注学困生,要全体参与的理念的有力体现。同时也训练了学生表达、倾听、思辨、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当然对于自探无法解决的问题要采取“讨论”和“讲解”的形式解决,讨论可以使同桌讨论,小组讨论,然后选代表发言。讲解是教师对学生讨论后仍无法解决的问题给于讲解。教师讲解时要遵循“三讲、三不讲”的原则。即“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

“质疑再探”是指在学生基本完成本节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质疑,敢于向教材或老师挑战,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也可以是超出教材的问题。如果说前面的“设疑自探”是“走进教材,用好教材”,这里的“质疑再探”就是“走出教材,超出教材”,这是一个深化和拓展知识的过程,也是从课本知识向实际应用升华的过渡阶段,在整个教学和知识应用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我看到这一环节在很多老师的课堂中形同虚设,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或者学生提不出更有价值,更有深度的问题,让其流于形式。这也是整堂课教学的薄弱环节,或者说致命的弱点处,还需我们广大老师学生继续深入探究其根源。

“运用拓展” 是指师生围绕学习目标,针对本节所学知识,分别编拟基础性和拓展性

问题,让学生训练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反思归纳本节知识。主要是学生围绕本节所学知识编拟一些基础题和一些拓展延伸性习题,教师通过巡视选择有价值的展示给全体学生练习使用。教师也可编拟一些基础性试题,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最后是让学生自己回顾总结本课知识点,谈自己的收获。

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来看,“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实现了“三个转变”,即由“以教师讲为主”到“以学生学为主”的转变;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由学生“无疑”到“有疑”的转变。突出了两个“特点”即突出了以培养学生的设疑探究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为目标,巧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学生大胆质疑,积极回答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品尝到学习的乐趣的特点,突出了教师变苦教为乐教,最大限度地解放了教师,恰到好处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而不断学习钻研业务的特点。这一模式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它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自学和合作能力,是值得我们学习一种崭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

(甘肃白银平川区第三中学

730913)

第三篇:课堂教学的革命

第1章 课堂教学的革命

课堂教学时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教育改革的原点。

------作者自题

第一节

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

一、创造力是人人具有的天然禀赋

二、创造始于问题

三、问题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四、我们到底追求什么?

五、冲破观念障碍

第二节

化结果为过程的教学

一、知识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总是教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很重要,而形成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更重要。所谓科学态度,就是事实求是的态度,所谓科学精神,就是怀疑的、批判的、探索的、创造的精神。可是这种态度和精神不可能离开学科教学、离开学科发展的实际过程单独进行说教。它必须渗透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之中。

二、没有氧气就不能燃烧吗?

三、牛顿力学可靠吗? 四、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180度吗?

五、过程教学比结果教学更重要

第三节 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

一、世界时综合的

二、高分低能的本质——知识的割裂

三、知识的综合与知识的综合教育

第四节 研究性教学

一、研究并不神秘 二、三个案例

三、研究性教学的特点

四、确立课程意识

第五节 追逐知识前沿的教学

一、从“哥本哈根研究所”说起

二、循序渐进与跳跃式发展

在我们的教育学教科书上无不写有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易到难。教学强调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每一条原理都要讲解清楚,每一个概念都要严密证明。这对于打下扎实的基础、形成缜密的思维有很大的好处。但这对于创新思维,对尽快接触科学前沿却成为障碍。。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用毕生的精力也不可能学会全人类的知识,因此我们必须学会有选择性地学习知识,构建个性化的知识,也就是符合自己能力结构和兴趣结构的知识,有利于自己创造性地转化的知识。

三、直线教学与散点教学

四、不直接回答问题

第四篇:教学革命 心得体会

《教学革命》读书心得

在暑期期间我读了《教学革命》一书,感受颇深。《教学革命》给我们详细讲述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不是万能的,总是在某种场合适用,某种场合不适用。但其精神实质是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克服传统教学中老师的越俎代庖,这些都是应该大力提倡的。通过学习我觉得“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非常实用、有效的。

首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蔡校长在文中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学习,这是我们提高教育质量最根本的法宝。我觉得这一种教学法真正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真正体现了教育应该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的观念。随着课上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听老师讲变成了学生自主的学,真正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体会到自己探索成功的喜悦。通过独立完成预习,做题,及小组合作,兵教兵,既培了忧,又补了差,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又培养了学生读书的能力、说话的能力,自我纠错的能力。

再者,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能够及时,准确反馈学生学习的信息。蔡校长在书中提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中的先学就是通过学生自己看课本,做题发现自己问题的过程,然后通过后教,小组讨论问题,有些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那就是学生的共性问题,就是教师需要精讲的问题。这些共性问题,及时反馈给了教师,教师根据反馈过来的学情信息,及时调整精讲内容,有效地节省了时间。总之,一句话,只讲学生不会的,真正能起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的神奇效果。

最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先学是让学生自己先看书,自己做练习是第一次考试。后教,通过学生合作、讨论又是第二次考试。当堂训练,当然就更是一次对本节知识的考试,每个环节,有要求,有落实,学生不得不紧张起来。让学生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量来。学生当堂完成了作业,当然就不用把作业推到课后,无形中给学生减轻了学习及作业负担。

如果说《教学革命》一书带给我的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那么蔡校长给我的便是一种震撼。

读完《教学革命》这本书,它的开篇我又细读了一遍,然后特地上网收集了一些关于蔡校长的事迹,还整理成了一个文件夹,如获至宝。读完,既感动又敬佩,感动的是一个退休的老人,按常理本该颐养天年,他却选择了二次创业,两年间付出了常人难以做到的努力,在尽情的工作中完全忘却自我,在对信念的坚守中实现最高享受。敬佩的是短短两年间老人就为沁阳市的整体教育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不停的做事。他说,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办好。从成熟的洋思到发展中的永威,蔡林森校长为我们提供了两个活生生的案例。蔡校长为什么能创造洋思、永威奇迹?我认为,他是把工作当成了生命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向蔡校长学习什么?一学精神――敬业奉献,以苦为乐的精神,学态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学思想――立足现实,勇于创新的思想。透过他,我们看到的是理想与信念在一个人身上产生的力量。

总之,这一段时间的读书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深深地感受到蔡林森作为一代教育家的赤子情怀,以及在学校实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必要性。我感受最深刻的是,如果每为教育工作者都能像蔡校长那样,把职业当事业,把吃苦当享福,拿出哪怕如他一半的精力来工作、来深入课堂,那么教育就一定会腾飞。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

第五篇:教学革命心得体会

读蔡林森《教学革命》心得体会 读完蔡林森的《教学革命》一书,我的感受颇多,收获也很多。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种教学方法,并非教育规律本身。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不是万能的,总是在某种场合适用,某种场合不适用。但是其精神实质是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克服传统教育中老师越俎代庖的状况,这就是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结合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我们来理解“先学后教”也是因人,因地而异,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科也是不一样的。但总的精神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脑子里有问题,有矛盾,然后再听老师讲解才能理解得深,掌握得牢。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中的课堂上,教师讲少了,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这种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教师呈现教学目标后,还要呈现“自学指导”,要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用几分钟),明确内容(学习材料的第几页),明确方法(在自学时要运用什么方法),明确要求(在自学时要思考哪些问题,准备教师检查),只有做到四明确,学生才能高效率地学习。教师要让学生完整地,独立地,安静地自学完规定的时间,教师不要打断学生的自学,不要做干扰学生自学的任何事情,要减少教学的随意性。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就是每堂课都要让学生像上战场

那样去搏斗。每节课的内容,有80%是旧知,新知只有20%。学生的自学是整堂课的基础,这一步如果没有搞好,后面的错误率就高,出现的问题就多,教学难度就加大。因此,教师的唯一任务就是要让学生静下心来,埋下头来钻进书本去理解知识。教师不必要花那么多时间讲解。洋思中学的经验证明,平时老师需要讲十几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三、四分钟就可以了。学生自学几分钟就开始做题,不会的再回头看例题或相互讨论,基本就能做练习题了。这个过程是个不断反馈的过程,不是看一遍就全部会了。这样,学生自学积极性更大,效率更高。因为老师规定学生自学几分钟就要做练习题,学生有一种紧迫感,不认真看就不会做练习题,落在别人后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效果好的课就是好课,效果好的标志之一就是全过程让学生积极地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这里的效果,既包括知识方面的要求,也包括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既包括课堂教学中每一环节的阶段性效果,也包括一堂课的终结性效果。我们只要坚持正确的标准备课,上课,评课,“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就一定能运用得好,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有几点体会:

1、我懂得了教学效率的高低不是取决于教师讲得多么细致,而是学生参与学习的有效程度。学生参与越充分,学习的主动性越强,教学效率就越高。

2、先学后教”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根本否定,是把学生的学放在了第一位,把教师的教放在了第二位。所以,对教师备课要求就更高了,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钻研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哪些是通过学生自学可以解决的问题,哪些问题学生可能遇到困难,需要教师搞好学前指导,依据学情来设计教学步骤。

3、在课堂结构中,学生自学,是一堂课中的大环节,而自学成功与否又是上好这堂课的基础。要加强学生自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自学就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

4、精讲、多练

在课堂上让学生要让学生像在战场上搏斗,要认真自学,交流,反馈,教师只是“战场”上的军师,要精讲,让学生多交流,多练。

姓名:丁玉萍

2012年9月6日

课堂教学革命的心得体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