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心得体会
学习《学案教学走向何方》反思(合集)
编辑:星月相依 识别码:65-721205 教学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3-09-29 07:19:10 来源:网络

第一篇:学习《学案教学走向何方》反思

学习《学案教学走向何方》反思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自己,必须要让自己抽身出来看事件或者场景,看一段历程当中的自己。那么你有了解过反思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习《学案教学走向何方》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我们学校全体教师学习了《学案教学走向何方》专题文章,老师教研组学习积极性高,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对学案的使用进行了剖析与讲解,并提出了困惑和疑问。

我的思考是:如何用好学案,学案给课堂教学带来哪些好的变化?使用学案遵循这样的.环节:首先,走进教材。根据学案预习要求初读教材,了解文本,从而完成结构化预习;其次,深度学习。根据学案问题对文本深度学习,发现、生成并解决问题;最后,拓展延伸。根据精心设计的学案上的问题来对教材的掌握情况进行多元训练、评价。只有教材和导学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的学习才更有效果。学案导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借助学案能自主学习,改变了学生被动听、机械记、低效低能的学习状态,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会了利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主地进行深度的结构化预习。有效课堂上,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力、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权力、争辩的权力、出错的权力、自我评价的权力、质疑问难的权力。学案导学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生学习的积极空前高涨,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很大提高。实施了“学案导学”方案后,实际上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职业修养和道德素养,明确自己的任务,加强业务素质。课堂上认真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不是有了“学案”就“放羊”,把课堂教学搞的热热闹闹,没有成效。课下教师需要搜集更多适合教材、学生的教学、教育资料和相关信息,供学生参考和学习。由此,此时教师的任务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大了工作量,只不过都“隐藏”了!这就需要教师的工作需做得更深、更细;努力准备各种材料,使之更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材料更具有逻辑性、趣味性、生活化,这样的课堂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游刃有余。

所以使用导学案模式进行教学,不管是设计学案和用学案导学来上课,都要求我们老师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驾驭学生课堂的能力。我将继续在摸索中前行,敢于创新、肯于钻研、勤于思考、善于反思、掌握方法和技巧,力求能对导学案的教学模式运用自如,给学生鲜活而有价值时光。通过学习,对导学案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成为我教学的好帮手。

第二篇:电视剧走向何方

电视剧走向何方?

2012年,中国的电视剧仍然是中国日常生活的关键的部分,这一文化类型对于中国人生活的影响其实比许多人想象的要重要得多。它在很大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的态度和对于世界的想象和理解。电视剧可能是一种最为深彻地影响着人们的叙事文化。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本身的发展的一个投影。从今天看电视剧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当下电视剧的走向和以往已经有了重要的变化。这一变化是以两个关键条件的变化的作为标志的:

首先,电视剧的观看方式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从仅仅由电视作为观看的终端转变为由电视观看和网络观看的双峰并峙。网络和电视的互动趋于更加紧密。这体现在现在通过网络视频观看电视剧的人群日益扩大。年轻人在很多时候都是通过视频网站观看电视剧的,而且这种趋势有增无减。这种观众的“转移”不是传统电视衰微,而是观看方式的巨大转变。同时,网络里的公共议题也来源于电视,受到电视的影响。而网络业对电视发挥重要的影响,网络中的议论、评价和聚焦都会对电视剧和电视节目的口碑有重大的影响;网络的语言和文化潮流随着年轻人的影响而对电视施加影响。现在网络观看已经成为电视剧的重要的观看方式。网站由于有风险投资,是新的增长点,有能力更加强有力地支撑电视剧的发展。由于网络的视频的发展和对于网络版权的保护的强化,网站也有意愿加大对于电视剧的投入。电视剧也就从传统的卖片模式向更复杂的收益方式转化,网站的支撑也逐渐开始引人注目。网站未来介入电视剧的制作过程也只是时间问题。这其实也在迅速地改变电视剧的一般观看习惯。人们开始把固定在家里的电视机前的观看方式转化为不拘时间的网络观看,而这种观看的终端也常常是各种移动终端,如PAD这样 产品。这些新的终端可以让人们自由地选择时间观看电视剧。这为原来不是电视剧观众的人群加入其中提供了条件。电视剧开始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这为电视剧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而将来的电视剧的形态和运作模式也将由于这样的变化而有其新的路径。

其次,新的观众群对于电视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大、由于电视剧现在已经不再是固定在电视面前按固定时间段观看,因此一批新的观众开始基于我们上述的条件介入电视剧的观看,他们对于电视剧的需求的影响巨大。一是80后和90后的观众开始对于电视剧有了影响力和发言权。过去,人们都认为电视的观众一直是年龄偏大的人。他们对

于电视的忠诚度最高,对于收视的影响力最大。现在看来,80后、90后年轻人的影响一直在扩大,这种扩大几年来一直在进行中,湖南、浙江、江苏等卫视的影响力实际上都来自青少年观众的介入。可以说,这些卫视虽然也有传统的观众,但年轻观众的“增量”才是它们实现增长的关键因素。这种扩展正是一方面电视的传统的“黄金时间”段,如晚8点档在某种程度上是主流观众的天下,而像晚间10点以后的原来不受重视的时间现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要看到,青年人的购买力和消费意愿远远高于中年以上的人群,他们是广告主过关注的对象。在中国这样的电视环境之下,这一点实际上有着关键性的作用。电视广告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是着眼于青少年的,因此从节目形态到编排都受到年轻人的影响。这一转变会长远地在电视剧领域中发挥作用。电视剧今天的走向不再仅仅依赖原有的电视机旁的观众了。年轻人的趣味和要求必然地投射在电视剧之中。二是电视剧这些年来的“中产化”的走向,正在由于中国的“全国化”的趋势明显,三四线城市的中产化的已经快速进展而对于电视剧的发展形成新的影响。这形成了对于中等收入者生活的持续关注,而许多类型也是适应他们的想象和期望的。

由这些基本条件的变化我们也看到了2012年电视剧本身的发展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的变化。

首先,电视剧的类型已经相当成熟,许多类型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固定类型中已经有不断的花样翻新和混合类型的倾向。

如谍战,穿越、青年等近年快速发展的新类型或是家庭伦理、宫斗、武侠等传统的类型等都是相当成功的,已经逐渐形成稳固的“类型群”在发挥作用。这些类型群的交叉混合和分化正是中国电视剧发展的关键的因素。

像《后宫·甄嬛传》、《深宫谍影》等所谓“宫斗剧”持续流行,一直在电视剧中占据重要位置,《木府风云》其实也是这一类型的,而像受到欢迎的《宫》等“穿越”剧其实也是宫斗剧的某种延伸和变异。它们的流行都有引人注目的因素。这一类型固然有其传统的因素,在港台电视剧中也有很长历史。但今天的流行其实具有新的因素。这些剧不再是老派的吸引年龄较大的固定观众的,而是在青年观众中发生影响。80后90后的青年观众是独生子女的一代,是倍受家庭宠爱也生长在中国历史上最富裕时期的一代,他们往往对于进入社会生活有一种恐惧感,而这些类型所渲染的人际关系的复杂往往会对他们产生相当的共鸣,而这些类型也是原来的电视剧的传统观众所熟悉的。这些故事往往由复杂的恩怨情仇的纠结和缠绕。情节曲折复杂,其讲述的故事在“情”中带“奇”。一方面强调情感的真挚和刻骨铭心,这种刻骨铭心的感情是这一风格的电视剧始终执着关切的。这种情感

里有对于信任和真诚的渴求,也有青少年的情绪和期望的投射,纯粹的“情”在这里超越时空的限制,变成了一种绝对的渴望,一种无法抑制却在复杂的关系中最终浮现的追求。“情”的凸显让人物的故事中的最感人的那些成分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但传奇的故事里的种种人际关系的复杂和宫廷**的诡谲也让人投入其中去进行想象,“奇”的故事里的一波三折让“情”不断受到抑制、阻碍和威胁,观影者在其间的渴望和追求反而显得格外的富于意味。而新的武侠剧也开始向青年倾斜,诸如《轩辕剑》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

而直接以青年为题材的《北京青年》、《北京爱情故事》《爱情公寓3》等都是这种以青年为中心的类型电视剧。这说明青年观众的影响力之巨大。80后”“90后”可以说是中国市场经济下成长的第一代人,他们是独生子女,受到家庭和长辈的更多的关爱和呵护,也生长在中国发展最快,最富裕的时期。他们中虽然还有一些贫困者需要社会和人们的高度关切,但从总体上看他们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最少受到物质匮乏困扰的一代人。因此在现在“80后”早已进入成年,“90后”也开始进入成年的时候,他们的物质和精神的困扰是诸多新型的问题,如物质问题是房价、高端消费品的消费渴求和现实的收入之间差距等所造成的苦恼,精神问题是情感被物质化的苦恼等等。而新媒体的成长又让他们新的舆论空间中具有前所未有的影响力,放大了他们的不少困惑和问题。这些都构成了一个“问题群”,造成了不少80后和90后的“幸福感”低迷,社会“认同感”低迷的问题。这些都形成了对于社会的挑战。如何以大众文化的方式,以让年轻人喜闻乐见的风格特色来传播正面的价值,构筑提升“幸福感”和“认同感”的新的平台,是中国电视文化一定要做出认真的努力的方向。

同时,像《心术》这样的以行业为中心的电视剧或是《夫妻这些事》这样的家庭伦理剧,其中心就是中等收入者的生存状况和他们的公共生活和私生活的种种困扰和问题,这也是整个电视剧领域的重点之一。中等收入者“完成不足‘的困扰,道德和精神的焦虑,家庭和事业的问题等等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这说明电视剧文化正在回应社会的变化,通过可以确切把握的”类型化“因素来展现正在发生,难以把握的社会变化和观众欲望。

其次,明星仍然是电视剧的重要的支撑性的因素。中国的电影往往是依赖超级大导演如张艺谋、冯小刚和陈凯歌等人的魅力。但电视剧却与此不同,它在很大程度上由明星的魅力所支配和影响。他们对于电视剧的影响力不容小觑。由于电视剧更加依赖80、90后的新观众,所以一批新偶像明星开始改变电视剧原有的格局。杨幂、刘诗诗、冯绍峰等的兴起正是这种状况的明证。而中等收入者所喜爱的新型明星如海清、吴秀波等都是非常有自身独特魅力,适应中等收入者生活的想象的需要,因此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明星可以说是电视剧的相当重要的部分,新的明星的出现其实反映了电视剧所具有的活力。

当然,当下电视剧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电视剧如何传递更积极的主流价值,如何打造未来的愿景,如讲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是回应时代要求的重要方面。二是如何适应变化的市场环境,寻找类型的创新和想象力的解放,在互联网时代有新的创造也是重要的挑战。三是如何在明星的塑造方面有新意。

无论如何,电视剧对于我们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会继续让中国人感受自己的人生的同时想象世界

第三篇:乡村教育走向何方

“农村小学减少22.94万所,减少了52.1%;教学点减少11.1万个,减少了6成;农村初中减

少1.06万所,减幅超过1/4。”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显示,在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中国农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1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

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提出“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

随着国家叫停和规划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农村教育正在进入“后撤点并校时代”。

“我们对教育的想象太简单对教育的理解太简单。”

研究表明:在经济比较发达、交通比较便利的平原地区,撤点并校的正面效果比较明显,负面影响相对较小。而在自然环境、经济条件较差的边疆地区、西部偏远农村和山区,学校撤并的幅度最大,也是流失辍学、上学远、安全隐患等问题最为突出的,受这一政策不利影响的主要是农村地区的弱势人群。

大规模的“学校进城”后,农村教育出现了“城挤、乡弱、村空”的危局。

《中国在梁庄》作者梁鸿认为,我们对教育的想象太简单,对教育的理解太简单,教育不仅仅在学校,可能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家庭、自然、社会等等。撤点并校使我们的教育越来越单一,学生的培养越来越单一。现在的问题越来越多,包括农村孩子在寄宿学校上学,他们的精神状况、物质状况都有问题。

过度的学校撤并导致学生上学远、上学贵、上学难。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10省农村中小学的抽样调查,农村小学生学校离家的平均距离为10.83里,农村初中生离家的平均距离为34.93里,流失辍学及隐性流失辍学率提高。

“学校应该是方便的,它应该是安全的,应该是亲和的,还应该是温暖的。”

“能走的都走出去了,留下来的是走不出去的人”。这些沉淀在最底层走不出去的人,如果没有特别的关注,就将失去受教育机会,形成“贫者愈贫”的恶性循环。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农村教育资源配备的关注点应该是农村后20%的边缘化群体,而不是忽视或抛弃他们。做到真正不让一个孩子失学,办好每一所学校。

未来的农村教育究竟走向何方?

“目前来看形成了两种判断和主张:第一种就是农村教育城镇化,小学进镇、初中进城,使所有农村儿童都享受城市化的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的所长邬志辉说,与此相反的,学术界还有一种主张,就是农村儿童实现就近入学,保留和建设村小与教学点,适度发展乡镇寄宿制学校,努力提高末端教育的质量。

邬志辉表示,布局并不等于撤并。布局既包括撤并学校,同时还包括恢复、扩建,甚至还包括改变学校功能、变更学校的空间结构等等,甚至也包括对资源的重新配置。这些都属于布局调整的内涵。

“学校不仅是国家的,学校也是村庄的,也是社区的,学校应该是甜蜜的,应该是方便的,它应该是安全的,应该是亲和的,还应该是温暖的。”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云杉表示,学校里面进行的一切应该是村庄人自己的选择,跟村庄的生活和价值文化息息相关,不应该割裂,割裂的背后只能是离开或者是放开。村庄教育更重要的是让学校的学生认同和尊重村庄正在进行的一切文化和文明,而不是陌生、厌弃和逃离。

“用城市化的应试教育覆盖了农村教育,把农村的乡土气息全部取消了。”

“我感觉到撤点并校以后已经把孩子送上了一条生产流水线。”贵州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陈卫洪认为,在食堂打饭吃,然后就是不停地考试。一直脱离生产生活的孩子怎么能承担起重新建设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

梁鸿深有同感:我们现在讲农村教育的城市化不仅仅是指学校,也包括教育内容,用城市化的应试教育覆盖了农村教育,把农村的乡土气息全部取消了。“这些孩子在所谓的城市化教育的大背景之下,他自身的知识在哪里?他自身的经验有什么?他跟乡村有什么关系?我觉得没有任何关系。这些孩子的生活方式都被断掉了,而接受的是所谓的现代化的城市化的教育。”

为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提出,“小规模化”、“小幼一体化”和乡村教育的混合模式,是农村教育可行的几种模式。建议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建议采取特殊政策建设好农村小规模学校,由国家建立专项经费,在教师配备和经费保障上采取倾斜性政策支持,探索和提升在小规模学校实行行之有效的“复式教学法”,努力提升小规模学校的教育质量。

第四篇:2018法学考研毕业生走向何方

2018法学考研毕业生走向何方

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

近些年,北大清华、人大、中财、中国政法、外经贸的法学专业一直比较热门,薪资令人羡慕。各个公司、企业、政府部门和行业部门需要大量的具有法学背景的人才加盟。北师大的学生则大多数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公检法机关、公司企业、律师事务所、金融机构等工作。

如何成为吃得开的法学人?

想靠个人之力在艰难的就业环境下破局,学习法学专业的人才就要在成长上下足功夫。

史诗认为,首先,学法学,学术基础和能力要扎实。很多学生觉得上大学就是为了找份好工作,所以一入学就开始忙着实践,忽略了专业基础的巩固和扎实。其次,要看重相应的社会能力,如提升英语水平,参加司法考试及时拿到资格证,参加其他方面职业资格能力的考试,获取更全面的能力,而非只钻研法律方面的事情。之后,学法律最终会走向社会从事实务工作,实习经验和求职能力也必不可少,但前提是已经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并且有重点地找几个行业、几家单位,进行一段比较固定、长时间的实习。走马灯式的实习看似能增加履历,却起不到积极的培养作用。

虽然学法学不是必须参加司法考试,但作为选拔优秀法律人才的必要途径,通过司考也是法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就业环节,司法从业资格证书不但是硬性门槛,往往也被视为成才指标。即便是北大这样的名校,在培养法学人才的过程中也很重视与司考能力要求的恰当结合,以此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加以训练,让学生能真正掌握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及参与法律事务的能力。

解廷民认为,从我国加强依法治国的远景来看,优秀法学人才未来将拥有更广阔的就业空间。同时,未来建设高素质法律人才队伍这一趋势,将对法律人才标准提出更高要求。在专业院校接受过系统培养,并且具有司法从业资格,两者兼备的法律人才在就业时将更有优势。

法学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

中国政法大学就业中心主任解廷民介绍,目前法学专业就业方向比较多元,除了中央、省市、地方三级党政司法机关和律师事务所等传统领域外,各类企事业单位也需要法务方面的专业人才。

对于很多想学法学的人来说,律师是一个梦寐以求的职业。在某律所工作的法学毕业生周一文(化名)介绍,高端的律师工作确实很有吸引力。本科在北京某律所实习期间,他获得的收入和不少人的工资相当,每天伙食补助就有50元,工作环境极佳。“第一天实习为了给大家留下好印象,我主动申请打扫卫生、整理杂物,结果被大家嘲笑,因为这些工作都有专人负责。”

高薪与职场上的纵横捭阖,的确让很多人羡慕律师行业。周先生后来正式工作才发现,律师行业非常看重资历和业绩。不同的事务所,不同级别、领域的律师收入差别很大,新人入行要熬很长一阵子。但无论级别高低、能力大小,共同的特点就是累,常常要把工作带回家里,出差也是家常便饭,好不容易熬出头,又要整天应酬,挣的也是辛苦钱。

各类企业目前是吸纳法学本科毕业生最多的领域。除了法务部门外,还有不少人从事与法律沾边的企业核心业务。在一家投资银行工作的法学专业毕业生张航介绍,目前金融领域也受到很多法学毕业生的青睐,虽然不是和专业直接对口,但同样会用到不少所学知识。

法学为何就业难? 为何北大清华人大中国政法就业不难?

法学专业给人就业难的印象,客观上主要来自两方面原因:一方面,目前开设法学专业的学校数量已高达600多所,人才培养规模过大。传统的法学强校在就业市场通吃,而弱势院校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很多学校长期以来的优势并不在法学上,往往也会开设这一专业,其办学素质和基础比较薄弱,导致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社会尤其是一线城市对于法律人才的需求。

另一方面,法律行业共同体(公、检、法人员,律师等)具有较高的准入门槛。“逢入必考”,当律师就要考难度很高的国家司法考试,当公务员更要考百里挑一的公务员考试,这便挤压了很多法学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很多法学毕业生都有这样的经验,想从法律行业共同体转入其他就业领域往往游刃有余,而想从其他领域转入法律行业共同体则很难。这是因为与法律相关的核心行业对于能力有着很强的硬性要求,而不少法学专业毕业生达不到这一标准。如中国政法大学本科生司考首次通过率在70%左右,这一数字看似不高,但其实不少院校本科生司考通过率尚不足10%。其门槛之高可见一斑。

法学专业就业难,也包含一定的主观原因,如很多法学专业学生自身学习方法和能力存在不足,对专业和未来职业的认知度也存在一定误区等。想要挤过求职大军,获得那些让其他专业学生羡慕的法律高端岗位,就要避开影响成才就业的负面因素,成为一个吃得开的法学人。

学法学到底哪家强?

作为广泛开设的专业,考生在报考法学时也有很大的选择空间。总体来说,开设法学的院校可分为政法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两者在人才培养上各具优势。目前,政法类院校虽然也拥有各类其他专业,但呈现法学专业一家独大的局面,学科地位占据绝对优势,具有丰厚的教育资源,师资队伍更雄厚,法学专业学科方向齐全。而且法学专业学生数量多,如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学生占全校总数的60%以上,这便让校园具有了浓厚的法学学术氛围和学习气氛。在校园里和人萍水相逢,寒暄两句就会聊到法学上。像中国政法大学这样的院校,在法学之外同样拥有不少其他专业,提供跨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就业方面,政法类院校毕业生在社会和行业上具有更广泛的认可度,拥有一定的品牌优势。目前我国知名度最高的政法类院校有五所,也就是所谓的“法学五院”: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从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来看,法学专业居前十的学校里,“五院”就占了4席。

一些以法学为优势专业的一般院校,尤其是综合类大学,也不示弱。史诗说,一流的综合类大学更有利于培养跨专业跨领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同学科可融会贯通、互相交流,更容易让学生培养出对社会多角度的观察理解能力。法学是一个社会学科。学生不仅要具有法律知识和能力,还要用到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方面面的综合性知识,判断分析法律问题和法治现象。在人文、社会学科丰富的综合类院校,学生拥有更便利的条件开拓学识视野。

不过,综合类大学法学专业的实力和社会认可度往往也和大学自身的名气挂钩,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

第五篇:中国与以色列,走向何方?

中国与以色列,走向何方?

【写在前面】以色列国,成立于1948年5月14日,是当今中东政治格局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它的国土面积不足3万平方公里(根据1947年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规定,以色列国的面积为1.52万平方公里,但目前其实际控制面积约为2.5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750万(2009年9月为747万),却足以对抗面积大过自己二百多倍、人口超过自己二十多倍的阿拉伯国家,历经五次中东战争,昂首屹立于地中海的东岸。犹太民族,一个属于古老国度的民族,一个创造灿烂文明的民族,一个背负沉重历史的民族,一个足以震撼世界的民族。中国与以色列,有着太多的不同;中华民族与犹太民族,又有着太多的相同。就是在同与不同之间,这样两个国家又会演绎出怎样的“爱恨情仇”呢?

十八年零四个多月之前(这里指1992年1月24日),亚欧大陆东西两侧的两个国家建交了——中国与以色列。这可以算作是中国在中东地区的最后一段建交旅程。然而这段旅程却走得漫长而艰辛,此时距离以色列国建立有将近四十四个年头,距离新中国成立也已经有四十二年零三个多月,而距离以色列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有整整四十二年了。中国与以色列的建交,经历了不平凡的过程,有人称其为“中国外交在中东地区取得的重大胜利(陈建民:《当代中东》)”。然而,无论如何去评价它,我们一窥历史的同时,是不是应该将更多的目光投向未来呢?

历史上的中国与以色列关系

1.以色列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1950年1月9日,以色列宣布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最早承认新中国的7个非社会主义国家之一,也是整个中东地区最早承认中国的国家。此后的第9天,中国与越南民主共和国建交,由此可见,中国与以色列的关系源远流长。后来,时任以色列总理的本·古里安在谈及为什么以色列要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时说:“原因很简单嘛,干吗不承认。此外,你也不能把台

湾当作中国„„承认台湾简直是在开玩笑!”

2.上世纪五十年代上半期的建交努力

以色列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时,中国并没有同样承认以色列国,这主要还是基于当时的外交原则: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而对其他国家采取谨慎和耐心的态度。但事实上,中国对以色列并没有恶意,在上世纪50年代上半期曾希望两国建交。周恩来总理在1954年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就曾指出:“我国同阿富汗和以色列建立正常关系的事宜,正在接触中。”但遗憾的是,双方的这一次努力却因为朝鲜战争中以色列追随美国和万隆会议后中阿关系的持续发展等诸多因素而最终没有“修成正果”。

3.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国关系的曲折

“这一时期,中国的中东政策渐趋激进化,而对以色列的态度也日渐强硬。(杜先菊:《中国与以色列关系史》)”。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日益发展,尤其是中国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往来密切,而以色列与台湾则是时有互访、合作广泛。特别是在“文革”期间,支持巴勒斯坦人、谴责以色列更是成为中国“革命的”外交政策的象征,这不能不使得两国关系越来越疏远。事实上,在两国关系发展中最不能忽视的就是“美国因素”,双方均受制于此。以色列将与美国结盟视作自身生存发展的关键,而中国则将美国视为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这一时期总的来说,两国关系踟蹰不前,有时甚至倒退。

不过,曲折中不是没有进步。以色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问题上基本秉持正义的态度,并在第26届联大这次关键会议上投赞成票支持恢复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样的努力在而今看来是多么的不易!

4.新时期中以关系的新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也迎来了两国关系的新发展。伴随着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以及全球环境和中东形势的变化,中以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这期间,不仅民间交往逐渐增多,而且军事合作也在秘密进行。1987年,中以之间开始公开接触。随后的1990年,中国和以色列互设非官方办事处。这一切的变化都为中以建交奠定了基础。

5.中以正式建交

1992年1月24日,中国与以色列终于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以色列副总理兼外长利维访华,两国正式签署了建交公报。就在十年前,中国还不愿意承认与以色列发展关系,竭尽全力地保持与巴解组织的关系。两国建交既是国家利益的使然,也是国际形势和中东局势发展的要求。但无论如何,这使符合两国人民利益的,更是有利于整个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的。

6.建交以来的发展

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两国经济上的互补性使得两国贸易发展迅速,经济合作广泛,2009年双边贸易额达到51.7亿美元。在农业交流方面,1993年,两国签署农业部谅解备忘录,并先后在北京农业工程大学成立了中以农业培训中心,在北京郊区建立了中以示范农场。1997双方正式成立“中以农业联合委员会”。近年来,两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不断展开,在山东、陕西、云南及新疆等省,建立了农作物、花卉种植、奶牛养殖等示范基地。在科技领域,双方也已展开密切合作。双方已签署“贸易协定”、“文化交流协定” “教育合作协议”、“旅游合作协定”、“工业技术研发框架协议”、“关于加强经济贸易合作的备忘录”等。这些都是两国关系发展的见证。

2000年4月12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抵达特拉维夫,对以色列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对以色列的首次访问。访问期间,江泽民主席会晤了魏茨曼总统、巴拉克总理等以色列领导人,就双方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以及双边关系等深入地交换了意见。2003年,时任以色列总统摩西·卡察夫访问中国。四年后,时任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访华。同年,时任以色列第一副总理兼外长、现任前进党主席利夫尼访华。2008年8月,以总统佩雷斯来华出席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频繁的互访加深了两国的了解,增进了互信,从而为中以关系的新发展开辟了新的局面。

未来中国与以色列关系如何发展

国际关系的发展历来深受国家利益和国际环境的影响。从中国与以色列历来的关系发展中也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我想,未来中国与以色列的关系如何发展,也要由这两方的因素来决定。而这两方面在这里具体体现为这样几个因素:

(一)美国因素;

(二)中国与阿拉伯世界关系因素;

(三)两国合作与交流因素。

(一)美国因素

从国家利益层面上讲,以色列最关心的还是自身的安全利益。这就使得它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毫不顾忌“美国因素”而与中国发展外交关系。前面已经述及以色列将与美国结盟视作自身生存发展的关键,从目前来看依然如此。我在开头就说到以色列以狭小的国土面积和少量的人口,却要面对面积大过自己二百多倍、人口超过自己二十多倍的阿拉伯国家,不可能不考虑依托美国这个“超级大国”来捍卫自身的独立。尽管现以色列与许多阿拉伯国家已经关系正常化,但伊朗、叙利亚等反美国家的“虎视眈眈”以及哈马斯、杰哈德等伊斯兰激进组织的安全威胁使得以色列依旧要把安全问题摆在重要位置。

这样一来,我想,美国就成为中以两国关系发展中的特殊角色。中美关系好的时候,那美国就是两国关系发展的“催化剂”;中美关系不好的时候,那美国就是两国关系发展的“绊脚石”。可以说中国和以色列之间没有根本性的利益冲突,但是以色列和美国的特殊关系却常常成为中以关系的掣肘性因素。美国长期热衷于输出民主,而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民主的桥头堡,以美特殊关系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有这样一个例子足以说明以上这一点。长期以来,为减少中国军力增长对台海安定造成的威胁,同时限制中国实力的增长,美国采取各种方式实行对华的武器封锁。中国和以色列的军事合作自然也因此受阻。2000年,以色列接下了中方四架Phalcom早期预警机的订单,总价为10亿美元。但是由于美国的强烈反对,以色列被迫放弃订单。2001年,以色列和中国的武器销售合同同样由于美国的反对而被以色列单方面取消。在美国看来,以色列和中国的军事合作从来不是这两个国家之间的事,它总是以第三方的身份介入,来限制以色列对华的武器销售和军事技术输出。这样,中国的利益严重受损。中以的合作也得不到良好的发展。

以色列也是主权国家,它不是美国的傀儡,因此在发展对华关系问题上享有主动权。美国不可能做到事事干预,以色列也不会事事听从美国。所以,我觉得以色列可能会在国家利益的驱使之下对华发展外交关系。但这种关系是否能够得以长远发展很大程度上还要受到美国因素的影响。

(二)中国与阿拉伯世界关系因素

可以说,中东的和平与冲突既是一个大环境,也是国家利益之所在。对于以色列而言,这是安全利益之所在。而对于中国,抛开其他中东国家而单纯与以色列发展关系也是不现实的,因为作为石油净进口国的中国来说,这既是经济利益之所在,同时也是能源安全利益之所在。

第五次中东战争已经远去了二十八年,这期间再也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但局部冲突却时有发生。虽然赢得了五次中东战争,但对于以色列而言却没有赢得真正的和平。愈演愈烈的恐怖主义更使得以色列在安全问题上不敢掉以轻心。

我觉得以色列始终对阿拉伯世界存在戒心,不论是伊朗、叙利亚等反美国家,还是已经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的国家,即使是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大背景下。这就使得以色列“爱屋及乌”地对一些与阿拉伯世界走的过紧的国家心存芥蒂。因此假如中国不能正确处理与双方的关系,就会制约中以关系的发展。这在历史上是有所证明的。因此,中东政局是战是和,往往就会成为这一问题的焦点,和平时代中以关系就能得到更长远的发展,而战争时代中以关系的发展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阿以争端旷日持久,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其间原因种种,我在此不加赘述)。而我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政治途径解决阿以争端,应以联合国242号和338号决议为基础,实现中东问题全面、公正、合理的解决。长期以来,中国在中东问题上逐渐形成了这样的外交主张:阿拉伯被占领土应予以归还;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民族权利应予以恢复;与此同时,所有中东国家,包括以色列在内的主权和安全都应得到尊重和保障。只有这样,中东地区才能实现和平与稳定,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可以说这样的外交主张是中国中东政策成熟的体现,它有益于两国更好地发展外交关系。历史上,中国曾因为支持巴勒斯坦人、谴责以色列而与以色列无法正常发展外交关系。如果中国能秉承这一外交理念,在处理阿以问题上采取灵活、现实和积极的态度,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中国就能更好地与以色列发展关系,同时又不失阿拉伯国家这个朋友。这样,中国能够比较顺利地为中东和平进程做出自己的努力。

(三)两国合作与交流因素

如果说在上面的影响因素中尚带有诸多不确定性的话,那么这一因素的影响

则更有其积极作用。尽管以色列十分关注其安全利益,但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国际环境下,以色列也会同样关注其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

前面已经说道,自建交以来,两国在经贸、农业、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稳步推进,双方在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也签署了诸多协议。这一切发展对两国来言,都是符合其经济利益与文化利益的。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国之一,而以色列作为当今中东政治格局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双方发展政治关系将更有利于其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因此,我认为两国在这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前景十分广阔,这必将推动两国关系向更高程度的发展。

从中以建交的历程来看,建国初期,我国外交片面的以意识形态划线,坚持反帝、反侵略的立场,这延误了中国与以色列外交关系的正常开展。随着中国外交的渐趋成熟,把国家利益摆在首位,意识形态逐渐淡化,全方位外交成为我国外交的目标。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在世界格局不发生大的变动的前提下,中以关系绝不会踟躇不前甚至倒退,在中美关系保持平稳发展的前提下,中以关系还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当今世界是全球化的现代交往,由市场力量推动的开放性的全球性交往格局已经形成。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早已经是全球化时代文明交往的基本纽带之一。中国和以色列通过彼此之间的文明交往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相互渗透,相互合作,共同促进彼此交往力和生产力的提高,实现文明间的交流与对话,必将为世界政治的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做出各自的贡献。

【写在后面】对中以关系未来发展的预测,纯系个人观点。不到位的地方,还望见谅!我们期待中以关系能取得更长远的发展,因为这是两国人民的福祉之所。亚欧大陆的东西两侧的两个国度如果能连起友好的纽带,两个古老的民族也就可以共享和谐的世界。

【注】本文数据均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http://www.teniu.cc

参考文献:

1.陈建民编著.当代中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杜先菊著.中国和以色列关系史.香港:文化传讯出版社,2009 3.刘辉,曹华.中国与以色列友好关系论.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2卷第1期

4.张倩红著.以色列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学习《学案教学走向何方》反思(合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