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教育梦初中语文本真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中国教育梦——初中语文名师本真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心得体会
梯门中学 侯昭安
2016.9.26
2016年9月24日至25日,我有幸参加在泰安市召开的由北京师范大学老年协会举办中国教育梦——初中语文名师本真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这活动邀请了4位全国特级为与会者呈现了精彩的课堂和高水准的讲座。从他们的课堂教学与讲座中,我感触很深。
四位教师的风格各异,但他们的专业理念都来自他们的教学实践。这些特级教师身兼数职:薛明,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名教师,江苏高考命题组成员,南师大兼职硕士生导师,苏大兼职硕士生导师,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刘金玉,教授级中学语文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工程培养对象,江苏高考阅卷组成员,江苏省333高端人才,洋思中学副校长;刘铁梅,著名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会课堂优化课题组指导专家,读而写语文学堂负责人,江苏苏州市工业园区初中语文教研员;严寅贤,著名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这些让普通的我望而不可及的专家,有着自己独到的教学风格与先进的教育理念,而他们这些理念都是来自他们的一线教学实践。他们用真实的课堂教学阐释独到的风格与理念,他们在讲座中传递教育理念的时候又以他们的课堂教学实例向与会者作细致而具体的讲解。好的教育理念源于教育实践,在教育实践中无不体现着些好的理念。这印证了“实践出真知”的真理。这启示我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探索,不断思索,才会有自我的不断提升。
他们的理念中无不体现着学生语文学习的本真特质。刚听“本真”一词时,我并不是很清楚,就是现在让我说出它的概念来也不是很明白。只是初步理解为,学生要不断提高语文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运用能力。学生从小学学语文到高中毕业能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能在公共场合说出合理的观点鲜明的一段话的能有多少人呢?就我自身经历来说,我觉得这样的人为数不多。是谁之过呢?是我们语文教师做得不够好,是我们的语文教育的失职。
语文教学风格多样,语文教师的风采也是各具特色。这4位专家各具特色,有幽默诙谐、和蔼可亲的薛明老师;有清新婉约的刘铁梅老师,有文质彬彬的严寅贤老师,有别样风彩的刘金玉老师,各有所长,教学各有风格,教学课堂却同样的精彩。他们在不同的角度向我们展示语文教学的魅力,作文教学发展的广阔空间。尽管他们的教学,风格不同,但在他们讲座中都提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他们就语文学习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采用不同的措施,提到了“用语文教材教,而不是教语文教材”,共同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也给我了启发:语文学习是多方面,不是单纯地向课本索取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应开拓语文学习的视野和学习途径。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扮演的是引导者,组织者,起指导作用。
这虽说只有两天的现场学习,但从中受到的教育会影响我以后的教学。在思索之余,我会试着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道路。
第二篇:中国教育梦观摩心得体会
感受名师风采,启迪教育智慧
2015中国教育梦 —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改革观摩活动感想
陈布学校 林纯婷
我于10月17日和18日两天时间分别听了吴正宪、席争光、刘德武、仲广群四位名师的示范课和讲座,一堂堂生动的示范课让我们领略到数学深邃的思想,精彩的预设与生成,精当的点拨与启发,启迪台下人的无限思索,学术的氛围弥漫在整个会场,感动着现场的每一个人。我们教学要成功,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启迪智慧,更要点化生命,润泽灵魂。
几位老师的共同点在于总是在适当的时候提出一些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突破难点。设计精妙,环环相扣,对知识点层层深入、点点剖析,并且非常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下面我来谈一下自己的感觉。
一、注重情感交流,拉近了师生距离。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几位老师的师生课前交谈,看似简单、平淡、多余,实则利用课前短暂的两三分钟组织教学,激趣引领,从而一定程度上缩短师生心理距离,营造了宽松和谐、自由活跃的课堂氛围,制造了必需的学生心理磁场;千方百计力求让课堂成为学生数学思维的运动场!
通过学习,我发现吴正宪老师在课堂上,不仅是用数学的真谛来拨亮孩子们的心灵,更是用她对孩子的爱心真情来感染他们,用自己人格的魅力塑造他们。她的课,知情交融,师生互动,她的课,充满 了童趣、乐趣。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深,课已完,意未尽。40分钟的数学课,像磁铁那样把每一个孩子的心紧紧地吸在一起,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
二、真诚的教学感情
吴老师以情激情,用智慧使课堂具有浓浓的人情味,用她的话来说便是:“课堂教学源于情!”她能够真正做到从心底欣赏学生、赞扬学生,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吴老师的课堂上,充满了真诚的赞赏与热情的鼓励,如:“好极了!我很欣赏这位同学,很会倾听,并会接纳别人的思想。你又知道呀„„”这些话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更使学生的人格得以健全。除了语言的激励,吴老师还非常善于用体态语言来感悟童心世界,走入学生的心灵。如:用眼神表达、扶扶肩膀、摸摸头、甚至蹲下来与学生交流,这一系列自然的行为,细腻地向学生传递着老师的信任,同时也体现了她对学生的那种深深的爱。相信,老师如此的身体语言定会震撼每个学生的心灵,这种身体力行的做法将比任何干瘪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在席老师的课堂上我看到了自主学习的魅力。
席老师的课堂自始自终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以学生为主体”在他的课堂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课堂上,我们见到的不是一位淳淳教导的长者,而是一位处处撒播火种的老朋友。
席老师在这节课开始便制造了认知冲突,两件上衣和一条长裤,一条短裤,一条裙子有几种搭配?学生猜的情况不一,带着这个问题 进入了新知的学习。接着便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3种的搭配和4种的搭配让学生自己总结特点:引出乱和不全。6种的展示之后让学生明白怎样才能不乱和全。让学生自己建模,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新知。总结出要有规律的搭配才可以不重复不遗漏。处处有数学。
四、善于欣赏每一个孩子。
每一位老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总会用一些语言来表扬学生,印象最深的是吴老师的那句“我很佩服你。”
吴老师的课有的只是真情的交流和生命的对话,是的,当一个老师挚爱教育,用生命上课,不但你感动,大家都会感动,用吴老师的话是“让每个学生有尊严地留在集体中”,课堂上吴老师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困生,关照课上没有注意听讲的学生,不断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全体学生都跟上集体的步伐,在充分的交流与展示活动中,学生快快乐乐、真真实实地构建数学的模型。课上完,学生都有种不舍,别说是学生了,看到吴老师的离开,我都想流泪了,舍不得。
吴老师报告中的一段话更是让我记忆犹新,“做好老师从读懂学生开始;做好老师从读懂教材开始;要做好老师还应在自己的课堂上踏实地练,好课是上出来的,好课是练出来的”。
吴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使我折服,把我们带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崇高境界,这是她几十年丰富教学经验积淀的结果。《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多年来,吴老师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在教学中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既做到很 好的把握教材,又很好的把握学生,教学中做到体现自主、引导合作、推动探究、关注过程,尊重学生个性特征,重视学生的探究体验和感悟发现。
五、注重心理教育。
听刘德武老师讲课,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轻松有趣,他那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生动逼真的课堂教学情境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我就很赞同刘老师表扬学生的方式,他一般不会直接表扬,而是通过带有哲理性的肯定语气来引导,如一个同学做数学题目用多种方法做对了,他说“谁的知识掌握多些,谁的选择性就更大,知识是息息相通的,有异曲同工之妙”,另一个同学做错题时,他是这样说的“在我们的学习中每一个都是探索者,不要害怕失败,因为在科学探索中,失败往往比成功更需要勇气„„”这样的表扬使学生更加理解其中的含义,对其他学生也是一种引导和教育。
刘老师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提倡“跳出数学教数学”他的课“自然但不随便,规范但不死板”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上好一堂课,我们能留给孩子什么?刘老师给了我一个答案,那就是在现代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到主导作用,要让每个孩子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充分的发展,刘老师的课堂教学真正让我感到“润物细无声”,体现到了数学课堂上,刘老师富有亲和力的教态,由浅入深地引导孩子们在一种和谐、轻松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把知识消化吸收融会贯通,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大力改进的方面。走近名师,走进生命的课堂,我们的专业得到不断地成长,也渐渐感受到什么是快乐高品位享受教师职业的幸福。
通过这次课堂观摩与讲座学习活动,我对《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仔细回味名师们精彩的引领:教学的整个过程,都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顺应学生的学习天性,尊重学生的人格、生命和独特的内部自然规律。教学方法上要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充分地自主学习来达到学习的内化。作为数学老师尽可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教学过程中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让学生分享数学思考的乐趣同时,也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第三篇:中国教育梦——数学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中国教育梦——小学数学关注课堂教学、理解核心素养教学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路体小学
马
青
2016年10月15日至16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弥勒会堂举行的“中国教育梦——小学数学关注课堂教学、理解核心素养教学观摩活动”。
本次观摩活动共有四位专家做客弥勒,他们每人给我们展示了一堂课,然后是精彩的讲座。牛献礼老师原本计划上四年级的《时间、速度和距离》,见到庆来学校被授课班级的同学们时,他才了解到这个内容已经上过了,于是他临时改上《烙饼中的数学问题》、仲广群老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吴正宪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周卫东老师的《间隔排列》。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展示了他们对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自主学习,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在探究和游戏中学习知识并体会数学的乐趣。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针对这次学习谈谈我的一点感想和体会。
一、注重课前的谈话功能
这些老师们走进课堂,与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最大的区别是他们没有自己熟悉的学生,与他们一同上课的是都是初次见面的小学生,他们不知道学生的基础、语言表达、性格特点、特长爱好等等。他们只能从短暂的课前谈话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他们的话题和语言魅力及幽默的风格总能让学生感兴趣、爱数学、乐思考。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关注课堂教学、理解核心素养在很大程度上更关注儿童心理,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任何事物的兴趣不能具有持久性,注意力易于分散。教师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情境中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不知不觉地进入数学学习世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创设情境,依托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
三、学习内容生活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牛献礼老师在上《烙饼中的数学问题》时,就地取材,拿课本作业本当做烙饼,让学生们进行探究,记得很真切,他当时说的一句话“只要心中有饼,眼前事物皆是饼”。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能使学生对数学感到不陌生,化枯燥的学习为生动接受,进而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
四、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仲广群老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给我们展示了,老师的位置只是一隅,中心地位是学生们的。学生的表达能力、创造能力是我们不可预知的。他的助学课堂,让教学充满生长的力量。创设学生们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重视操作活动,动是儿童的天性,将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中,既能满足动的需求,又能达到启智明理的效果,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牛献礼老师执教的《烙饼中的数学问题》一课,让学生动手摆烙饼,亲自去体验会出现哪些情况。仲广群老师让学生们玩计算、玩扑克、抢
12、猜年龄,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学会了新知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理解和发展,我们应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例,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每个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五、教师要用鼓励性语言
这些鼓励性的语言随时随处可见,贯穿了整节课,在这些老师中,他们所说的每一句鼓励性语言都是那么自然、那么真实。如“你的想法真好”“聪明的同学就不那样”“那边的同学发言真积极”“咱们班的同学真活跃”“你知道的可真多”“说的多好啊”等等,这些听来随意的语言,可老师的评价却是适宜和到位的。但这些看似平凡的语言,这种评价艺术并非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这些语言在学生的心里激起了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学生的积极性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影响。
总之,通过这次观摩活动,令我的眼界大开,领略了数学大家的教学风采。活动主持人的原话:“牛老师真牛!”“仲老师,你让我们感觉自己之前的课堂教学真是脑残!”这次学习培训,让我获益匪浅,为我的课堂教学增加了大量宝贵的理论经验。希望以后类似的活动我还能有机会参加,我会将学到的宝贵经验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016年10月17日
第四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小河镇中心学校
杨荣伟
2014年4月14日至16日,我有幸参加了巧家县教育局牵头,新华小学领导和骨干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教学观摩活动在新华小学举行。这次活动,来自巧家县语文、数学名师工作室
(一)的教师、新华小学名师工作室的指导教师及县城周边内涵发展项目学校的骨干教师参加了这次观摩活动。教师们从容不迫、行云流水、大气自然的教学风格,扎实深厚的教学基本功,独到智慧的教学设计,充满浓浓人文关怀的交流气氛,我真是受益非浅。
新课程实验教材注重了儿童心理学,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任何事物的兴趣不能具有持久性,注意力易于分散。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情境中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不知不觉地进入数学学习世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创设情境,依托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
一、学习内容生活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能使学生对数学感到不陌生,化枯燥的学习为生动接受,进而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
二、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新教材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重视了以下活动:
1.重视操作活动。
动是儿童的天性,将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中,既能满足动的需求,又能达到启智明理的效果,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如李明芳老师执教的《年、月、日》一课,让学生动手去找一找,写一写,说一说,上台展示,总结归纳。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学的快乐,动手的成就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理解和发展,我们应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例,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策略与机智,吸引他们展开学习活动,并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2.以“趣”带“动”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趣,让他们主动学习,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一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索然无味,让课堂气氛不活跃,我个人认为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主动动手能力是教学的一个关键。
3.教学过程中,大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读、“练”环节中,培养创新精神。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对问题敢于求异创新,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令我的眼界大开,领略了许多优秀老师的教学风采,为我的课堂教学增加了大量的宝贵经验,我会将学到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五篇:中国教育梦——全国小学数学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学习心得
《全国小学数学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学习心得
渊泉第二小学
仲付云
7月18、19日,我在武威市参加了为期两天的中国教育梦——全国小学数学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培训活动。在这两天中我聆听了全国四位著名特级教师钱守望、蔡宏圣、牛献礼和许卫兵分别展示的精彩课堂和学术报告,感觉受益匪浅。他们的新课标理念、新颖的设计、清晰的思路、灵活的教法、愉悦的情感、亲切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次活动中,我深深感觉到:“停下来,走出去,收获很大”。作为一名教师,任何一次听课或参加其它教研活动,都是学习的大好机会,可以取得不少教学经验,也是对自己的一次洗礼,进行反思,与时俱进。专家的讲座就象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彩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这些特级教师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体会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案例,展现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的讲解,幽默风趣的语言,让人久久难忘,让我深深感受到教学艺术的永无止境,教学创意的无限美。在课堂上,课堂教学环节层层递进,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而且有独到的见解,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影响,柔化了教与学的痕迹。特级教师们能宽容学生的不同意见,并且时时鼓励学生去发现、去思考。我叹服他们的自信,叹服他们的敏锐,叹服他们的知识渊博。听了他们的课,使我对新课程的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与艺术化。下面我就重点谈谈从特级教师钱守望和牛献礼的讲座中得到的一些体会。
培训的第一天上午首先由钱守望老师给武威师范附属小学的学生上了一节四年级数学《亿以内数的认识》。整堂课的设计非常巧妙,有特色,取材抛开书本,选取生活实际中的内容,用极其幽默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了一种轻松而又严谨的课堂。从钱老师的课上,我感受到: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既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又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探索兴趣和求知欲望。接着他作了《打造“动感课堂”的24个策略——我的“对话——分享”式动感课堂》的专题讲座,他的报告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生动、有趣、轻松、高效,他的打造动感课堂的24个策略是:
1、观念更新,理念内化;
2、读懂学生,高效对话;
3、读懂教材,明确目标;
4、适度拓展,开阔视野;
5、经历过程,自主建构;
6、训练语言,促进交流;
7、先学后教,少教多学;
8、教不越位,学要到位;9.、渗透思想,增加深度;
10、问题引领,增加温度;
11、植入文化,增加浓度;
12、局部美容,增加亮度;
13、数形结合,化难为易;
14、善于举例,帮助 理解;
15、巧设练习,提高能力;
16、积累经验,关注发展;
17、反馈及时,调控到位;
18、精心预设,动态生成;
19、生态课堂,应然选择;20、五字真经,好课标准;
21、培养习惯,掌握学法;
22、既为经师,又为人师;
23、走出误区,返璞归真;
24、渐行渐悟,幸福成长。
在“策略2”中钱老师提出要“读懂学生,高效对话”。要读懂学生首先要读懂学生的特点,第二要读懂学生的基础,第三要读懂学生的需要,第四要读懂学生的思路,第五要读懂学生的错误,第六就是要读懂学生的情感。想想自己在平时的备课中只是简单分析一下学生情况,便根据自己的思路设计教学,在课堂上很少去读懂学生的需要。通过听讲座我豁然开朗,生动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去关注学生的的思路、情感、需要……
在“策略9”中钱老师提到构建有“深度”的课堂,深度不是难度,是一种味道,是课堂的创新、亮点,是在常态课基础上找创新点。以前为了上好课,我也曾经好好研究过,思考过课堂,但结果就是提高了难度。钱老师提到亮点是对常态课的一种超越,但是是在常态课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我作为一名从教数学工作时间不长的老师来说,还没有自己的稳定的常态课,更不用说是创新了。首先要掌握数学教学的基础课,也就是去多角度去研究教材,在形式上可以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去吸引学生兴趣。
培训的第二天上午,我们观摩了特级教师牛献礼的一堂三年级数学《月历表上的数学奥秘》以及聆听了《让教为学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对“以学定教”的实践性解读》的专题讲座。这堂课充分展现了新课标的要求,数学从生活中来,又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特别是,学生在这节课中,得到了思维的训练,遇到问题能自己想办法解决,通过一次次猜想、验证、再次猜想、再次验证,得到了结论。在牛老师的一次次的引导下,孩子的思维方式充分暴露出来,不断地否定、改正、肯定,这样的课堂真正是学生的。牛老师的课真正注重了学生过程性经验的积累,更加注重思考力的培养。他说“学会思考比学会知识更重要。”确实,学生学会了思考,将来孩子们才有创新意识呀!
观摩了牛老师的精彩展示课,聆听了他生动亲切的讲座,我主要有以下一些体会:
一、备课时注重过程,整体设计。
以前我们经常说数学的知识是人们规定的,但我从没想过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规定,该怎么讲解。通过学习我知道首先要学会解读教材、学情、教学现状、众多知识点中的核心知识。其次要会问和想,问一问该怎样教学,教学中会遇到什么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想一想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只有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与分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更好地把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放在中心位置来考虑 教学,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迈。学生也就学得轻松愉快。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
二、上课时重点突出,脉络分明。
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保证。牛老师说新课标给他的启示是:“教师境界就是课堂的境界,教师的眼见影响着学生的眼见。”是呀,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多么重要。牛老师他这堂课的构思非常好,一开始就用幽默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谈话,这不仅吸引了学生,而且给听课的老师也得到一种享受。在教学过程中,牛老师的课紧紧围绕着“问题驱动,促进思考。”引发学生一次次的猜想、验证。
三、注重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牛老师不仅让学生掌握新知,更重要的是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在教学新知时,他都是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探究新知的,并且互动形式多样,注重主体参与。他在教学新知时不是急于告诉学生方法,而是通过让学生去观察、探索,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有时间讨论,多了一些讨价还价式的交流,而老师是忠实的听众,在听中又能及时捕捉到学生想法中的有价值的信息。
四、理想课堂的构建中,教师应以学定教,思考怎么教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学。我在这次学习中学习到了“三不讲”: 学生已会的不讲;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三讲”: 教师集中力量讲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易混、易错、易漏点;讲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知识点;讲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教授不在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学生是否需要。
五、学会为理解而教。在教学过程中要过程与结果并重,在时间不充足时过程更加重要。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来理解,利用好的教学设计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一个个问题意识、一个个问题的生成和解决过程中研究探索数学问题,体验分享探索成果。这样的教学,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潜能的开发、个性和主体性的彰显;从师生共同生命历程的角度来说,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
在这节课中,我看到牛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牛老师鼓励学生从头到尾的思考,他设计的问题是开放性的,又是有挑战性的,让学生在课堂中有东西可想,通过努力又能解决的。充分体现了“三讲三不讲”的教学理念。
通过听课培训,让我学到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另外,印象较深的是牛献礼老师主张把一切还给学生,即主张:学生能自己探索发现的,教师不提醒;学生能 通过思考描述出来的,教师不引导;学生能自己总结出规律的,教师不告知。牛老师对学生困惑处,不理解处,不会的进行了细致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由不知到知,由知道得少到知道得很多。
总之,这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拓宽了我的视野,触动了我的心弦,让我有了很多的感悟。我将把优秀教师当作自己学习的目标,让我的课堂中多一些思考,做到少讲多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