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心得体会
幼儿园开展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编辑:尘埃落定 识别码:65-719769 教学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3-09-28 12:59:35 来源:网络

摘要:

幼儿园是幼儿活动的另一片天地,是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场所。幼儿教育是为人的一生打基础的教育。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在他的教育名著《教育漫话》中所写道的:“我们幼小时所受的影响,哪怕极小极小,小到无法觉察出来,但对日后都有极大深远的作用。这正如江河的源头一样,水性极柔,一丁点人力就可以使它的方向发生根本的改变,正由于从源头上的一丁点引导,河流便有了不同的流向,最后流到十分遥远的地方。我认为少儿们的精神正像河流的源头一样容易引导到东或者西。”而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应当引入幼儿园。

关键词:

幼儿园 家庭 感恩教育

谈到感恩,可能人们很快会想到西方国家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的感恩节。在很多中国人眼里,“感恩”这个话题太严肃了,而中国的传统教育中也有“施恩不图报”的观念。但是,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的人抱有感激之心,的确是一种美德,对目前处在娇生惯养环境中的中国孩子尤为重要。让孩子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的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只有知道感恩的人,他的一生才会少了许多怨天尤人的不平。

何谓“感恩”?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幼儿园如何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呢?在当前的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中普遍存在以下不良倾向: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在我们幼儿园的孩子中,也经常可以看到自私、狭隘、霸道、不容人、不讲道理,缺乏或者没有爱心,不知道也不懂得关心他人的现象存在。下雨天,年老的奶奶蹲在地上给孩子换鞋子,而孩子却心安理得,竟没有一声“谢谢”;孩子大小便在身上了,老师毫无怨言地帮孩子换上干净的衣服,孩子却认为理所当然,没有任何表示;孩子的生日到了,妈妈为孩子准备了蛋糕,老师和小朋友准备了生日礼物,当生日快乐的歌声响起时,孩子高兴地接受着这一切,而没有想到要感谢妈妈的养育,老师的教育和同伴的友情……感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古人有许多描述感恩的语句:“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至为真切地表达了对给予自己帮助的他人的感恩之情,是对知恩图报这种美德的最好阐释,而这种美德为何会渐渐地从人们的身上缺失了呢?

1.社会环境中的不利因素。

首先,网络文化的泛滥,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网络文化传播的无限制以及媒体的娱乐化,对传统的道德文化造成了猛烈冲击。其次,富裕的生活,加之父母的溺爱,使很多儿童并不能感受到生活的不易,更不知感恩。

2.家庭因素。

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们只要吃的饱、穿的暖、健康、快乐、长知识, 就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却很少想过要培养孩子的回报意识, 教孩子感恩。许多父母缺乏对教育的正确理解, 在幼儿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例子: 家长到幼儿园接孩子时最关心的事是孩子今天学了些什么?儿歌会背吗?歌曲会唱吗? 故事会讲吗?如果听到老师夸孩子脑子聪明, 智力好, 家长满心欢喜;如果反映的是孩子没有爱心、品德行为方面的缺点, 家长往往会爱听不听的。这种片面重视智力发展, 忽视品德教育, 将造成孩子的“爱心缺失”。久而久之, 家庭小环境促成了孩子们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目中无人的心态和习惯, 不利于幼儿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不利于幼儿未来的发展。

3.学校因素

在幼儿园课程里关于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内容很少, 虽有品德教育, 但还不全、不到位, 或是形式化, 表面化, 没有持之以恒, 不能使幼儿从内心深处去理解和感受其行为的真正意义, 做到知之而行。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本身也缺乏这方面的教育意识, 偏重于幼儿的智力教育, 忽视孩子的人格教育。缺乏对孩子人格的正确引导教育, 让智力教育与人格教育出现了倒挂现象, 使得孩子无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这些问题,看起来都是些小事情,但如果不抓紧教育,久而久之,就会影响一代人的精神面貌,影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可见在幼儿园开展感恩教育势在必行,感恩教育应当走进幼儿园。

一、让感恩教育走进幼儿园

幼儿园是幼儿活动的另一片天地,是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场所。幼儿教育是为人的一生打基础的教育。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在他的教育名著《教育漫话》中所写道的:“我们幼小时所受的影响,哪怕极小极小,小到无法觉察出来,但对日后都有极大深远的作用。这正如江河的源头一样,水性极柔,一丁点人力就可以使它的方向发生根本的改变,正由于从源头上的一丁点引导,河流便有了不同的流向,最后流到十分遥远的地方。我认为少儿们的精神正像河流的源头一样容易引导到东或者西。”而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应当引入幼儿园,那么幼儿园该如何开展感恩教育呢?

(一)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关爱幼儿,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教师是孩子的第二父母,是孩子眼中无所不知的圣人。教师的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时刻关心幼儿。对于幼儿表现出的关爱行为,应该不吝惜地说声“谢谢”……幼儿天性爱模仿,当我们对幼儿时时关爱,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时,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说不定哪天他们也会有类似的行为。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幼儿意识到,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值得感谢的人,无形中就培养了他们的感恩意识。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幼儿学会感恩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周围环境中的资源,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1.收集一些与感恩有关的传统故事,如《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陈毅探母》《吃水不忘挖井人》等在晨会、社会课中对幼儿进行春风化雨般的引导,唤醒幼儿心灵深处的感恩的善根,使幼儿在故事中受到熏陶,心灵得到净化,促使幼儿感恩心理的形成。

2.可以充分利用一些节日,比如三八妇女节、重阳节等传统的节日组织各种感恩活动,可以利用教师、同伴、父辈的生日,指导幼儿亲自为自己的教师、同伴做一些生日卡片,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除此之外,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特殊的爱心作业。比如:为教师和同伴做一件好事,给父母、老人捶捶背等。通过这些具体而形象的活动,让幼儿学会正确地对待他人的无私和热心的帮助,学会感恩与回报。

三八妇女节系列活动,我们把妈妈们了请进幼儿园。老师先和孩子讨论“我的妈妈”,让孩子了解妈妈的职业,知道妈妈身上的优良品质和对社会的贡献,并为此感到自豪,愿意向妈妈学习;请好妈妈讲述哺育孩子的经历,让孩子知道妈妈在它的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爱与辛苦。让孩子深深的体验爱、感激爱,并发自内心的想回报爱、付出爱。于是便组织幼儿制作小礼物,向妈妈表决心、坚持做妈妈的小帮手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幼儿爱的意识,且实践到现实生活中去。庄美玲小朋友对妈妈说:“妈妈你辛苦了,以后我会自己穿衣服,不再麻烦你了。”吴秉阳亲亲妈妈的脸颊说:“妈妈,我爱你!”爱就要让孩子知道,才能融化孩子们冰封心底的大山,引起他们发自内心更深刻的感恩情怀。

重阳节那天和孩子们一起去为敬老院的爷爷奶奶表演节目,为爷爷奶奶敲敲腿捶捶背,喂爷爷奶奶吃东西,许多老人都留下了激动的泪水。我们离去时老人们握着孩子们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懂事的孩子们立刻奶声奶气的对爷爷奶奶说:“爷爷奶奶你们不要难过我们还会来看你们的。”活动过后请孩子讲讲自己是怎样关心帮助老人的,教育幼儿相互学习。爱的活动必须在生活中延续,让感恩成为习惯。

3.注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为感恩教育的培养奠定基础。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能为其感恩教育及其一生的教育奠定良好基础。确实, 一个生活都不会自理的人, 又如何去帮助他人、感恩他人? 因此, 一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 虽然在学习上、生活中、思想上都要对幼儿加以关心和引导, 但这并不表示教师在生活中只是充当“保姆”的角色。教师要给幼儿创造一些机会, 如擦桌子、扫地、学穿衣服、系鞋带等, 这样, 既锻炼幼儿做事的能力, 又培养幼儿独立生活、为他人服务、感恩他人的能力。然而, 自理技能不是与生俱来的,习惯的养成更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实践中, 我们巧用拟人、游戏、儿歌、正面引导、榜样示范等方法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当幼儿出色完成时, 我们及时表扬, 予以肯定,强化行为。但由于幼儿缺少生活经验, 在操作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如不小心弄湿衣裤, 把桌子上的脏东西抹到地上弄脏地面等, 面对这些, 我们也总是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 以保护幼儿做事的积极性。同时让幼儿明白, 只有付出才有收获, 从中体会父母、教师的艰辛, 久而久之, 在润物细无声的生活教育中培养了幼儿的感恩之心。

二、让感恩教育走进家庭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成为幼儿感恩教育中的首席教师,并将家庭视为幼儿获得感恩意识的第一个平台。首先,在家庭中,父母与儿童的接触是一种全方位的密切接触,可以随时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对儿童潜移默化地实施感恩教育。这符合道德教育的养成性特点,教育效果会更加深刻有效。其次,家庭对幼儿个性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是幼儿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对幼儿感恩意识与行为的形成来说,家庭同样起着首要的决定性影响。因为孝敬老人、尊敬父母、爱戴兄长等教育内容必须在家庭情境中实施才能取得实际效果,而家庭中父母等人的榜样角色作用对幼儿感恩行为的习得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再者,儿童道德的发展与儿童早期跟父母感情的联结有密切的关系。感恩作为一种道德品质,必将受到子女与父母依恋关系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其他任何关系都无法取代的。良好的依恋关系有助于幼儿道德品质的发展。此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有利于儿童的学习与成长,幼儿园、学校等专业教育机构中感恩教育的开展自然也离不开家庭感恩教育的配合,只有积极引入家长的参与,才能保证家园、家校教育效果的一致。

1.父母以身作则

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妈妈,我帮你洗脚”的公益广告让我百看不厌,这就是对父母的榜样作用的一种诠释。我们通过开家长会的形式,让家长了解榜样作用的重要性,让家长引导孩子学会感恩;因为父母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让孩子无时不刻的用他纯真的眼睛注视着我们的一言一行,如果父母是个孝子,是个懂得感恩的人,那么他的孩子也必定会体贴照顾别人。父亲与母亲既各自承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又共同分享家庭的利益。心中有他人,在乎家中每一个人,尊重他人的权益,关爱他人的需求。如常说:行、谢谢、对不起。

2.培养家庭责任感

根据孩子年龄,指导孩子承担一定数量的家务劳动。参与社区服务,如访问敬老院,感受为他人服务的快乐,体验父母的辛劳,更加珍惜家庭生活的幸福。

3.生活处处实践分享

分享不是口号,而应体现在家庭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不随地乱抛纸屑,因为整洁的环境属于大家;夜深人静不要把电视声音开得太响,因为安静的夜晚属于大家;地球是大家的,大家有责任来保护它不受污染。

4.与人交往不忘感谢

乐于助人,关爱他人,不管是家人团聚,伙伴交往,不称王称霸,不以我为中心。说出自己最感谢的人或事,学会赞美人与微笑,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作为家庭教育,家长要习惯让孩子说“谢谢”。获得别人帮忙或因麻烦他人而表达谢意时,许多人说“抱歉”的情形甚多。但是,自己受人感谢时,听到“谢谢”比听到“抱歉”更觉高兴。

如果平日不习惯说“谢谢”,一旦话到嘴边即有可能产生排斥感,然而习惯之后,会感觉它是一种轻松表达的措辞。请让自己说“谢谢”时,可以像说“你好”一样地轻松愉快。

毕竟,不麻烦他人便可以存活下去的人,恐怕一个也找不到。对别人的帮助明确表达感谢的心情,对周围帮助自己的人要懂得怀感恩之心,要让孩子从小就明白,没有周围人们的帮助,没有会获得成功,也没有人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总之,实施感恩教育,能使孩子树立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同时克服奢侈、攀比、享乐等毛病。对我们的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我们幼儿园目前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让孩子们在温暖中学会感恩,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基本关系,养成健康心态,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使感恩起到教育的作用,才能真正让孩子知恩、感恩,进而施恩、报恩,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从小在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关爱的种子,会真正让孩子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在心中刻画下一道永不磨灭的爱的轨迹,学会感恩,与爱同行。

参考文献:

1.赵惠锁.《感恩教育之管见》.秘书之友2004

2.滋沃思《皮亚杰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理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3.《早期教育》江苏教育报刊社

4.从零岁抓起——“0——3岁婴幼儿关心与发展文献研究” 高民著

5.为幼儿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科学普及出版社 史慧中著

幼儿园开展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