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心得体会
第三章 大班幼儿参与主题墙创设的现状分析
编辑:清香如梦 识别码:65-729036 教学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3-10-03 12:09:59 来源:网络

第三章 大班幼儿参与主题墙创设的现状分析

研究者通过观察和分析,从大量、丰富的资料中来分析大班幼儿参与主题墙创设的现状。本章从大班幼儿参与主题墙创设的积极之处与存在问题等两方面来分析目前大班幼儿参与主题墙创设的现状。

一、大班幼儿参与主题墙创设的积极方面

(一)幼儿参与主题墙创设增加了互动的机会

互动一词最早出现在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中,最常用的是作为社会学术语而被使用,主要被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互相影响的作用,包括了感官、情绪、行为等诸多方面。在《教育大辞典》中互动指的是单个的人与人之间、群体之间或者个人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交互动作或反应的过程。在1999年版的《牛津英汉双解词典》中对互动的界定是指“至少两个人或物一起活动或互相合作”。(张晓晓.创设互动式幼儿园区角墙面环境的行动研究[D].河南大学,2016)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幼儿教师关于幼儿参与主题墙创设可以增加互动的机会。主要有以下几种互动机会的增加:师幼互动机会、幼儿与幼儿的互动机会以及幼儿与主题墙的互动机会。

笔者访谈了4位大班幼儿园教师,具体访谈内容如下:

笔者问到:幼儿参与主题墙创设的过程中可以增加互动机会吗?

A教师:我觉得幼儿参与创设可以增进教师与幼儿言语上的交流,同时呢在幼儿进行创作的时候教师又对幼儿进行了一定的指导,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机会自然就增多了。

B教师:说到幼儿参与吧,虽然现在教师是创设的主导者,但我们也意识到了幼儿才是创作的主体。所以我们在创作过程中也会让幼儿表达创作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增加了我们与幼儿的互动机会。

C教师:在创设过程中我经常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幼儿之间可以交流下自己的想法,这就增加了幼儿与幼儿沟通的机会。

D教师:幼儿参与创作后,很明显就可以看到幼儿时常会与墙面发生互动。比如:幼儿会经常去主题墙上找到自己的作品,然后就会把自己的画画介绍给其他小朋友。

综上所述,幼儿参与主题墙创设可以增加师幼互动的机会、幼儿与幼儿互动的机会以及幼儿与主题墙互动的机会。

1.增加了师幼互动的机会

笔者通过实地去幼儿园观察,发现大班幼儿在参与主题墙创设的过程中,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行为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得以增加:第一,言语互动。第二,动作互动。二者往往是伴随着出现。言语参与主要以教师讲述,幼儿针对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向老师提问,或者老师让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等。动作参与主要是以幼儿进行作品创作,老师依据主题针对性的对幼儿作品进行指导以及帮助幼儿记录作品内容等。具体案例如下:

[案例一]创设主题:垃圾分类

2020年9月19日A园大9班开展了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主题墙创设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大9班老师先是回顾了一下项目课程学到的有关垃圾分类的常识。例如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以及其他垃圾四类。然后又让幼儿依据主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

活动过程:

(一)师幼互动,回顾垃圾分类常识

老师:小朋友们,我们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项目课程已经开展一周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垃圾分为哪四类呢?

幼儿1: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

幼儿2:还有其他垃圾。

老师:那我们在创作自己的作品时都可以画什么呢?

幼儿3:垃圾桶、垃圾。

幼儿4:我和妈妈制作垃圾桶。

老师:谢谢小朋友的回答,小朋友说的都非常棒。我们的项目课程---垃圾分类已经进行一周了,老师相信小朋友们都知道了垃圾可以分为四类。今天我们要以垃圾分类为主题进行我们班主题墙的创设。现在请小朋友们观看一段关于垃圾分类的视频,并根据视频内容来绘画出有关垃圾分类的作品。

(二)教师播放视频,幼儿自主创作

教师开始播放视频,小朋友们全神贯注地的看着视频。视频结束后,老师询问了小朋友视频内容主要讲了什么呢?

幼儿5:苹果核、香蕉皮属于厨余垃圾,应该扔进绿色垃圾桶。

老师:说的真棒,厨余垃圾就是厨房里做菜剩下的那些不要的东西。那刚才视频中小青蛙手里拿的矿泉水瓶属于什么什么垃圾呢?

幼儿6:可回收垃圾,因为它可以回收然后再利用。

老师:对,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垃圾。视频中还讲到什么了,谁来说说看。

幼儿7:视频中小黄鸭说废旧手机应该丢进其他垃圾桶。

幼儿8:不对,废手机应该丢进有害垃圾桶,因为废旧手机里面有许多有害的物质。不能随意丢弃,要不然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老师:嗯嗯,废旧手机属于有害垃圾,应该丢进有害垃圾桶内。今天我们的小朋友观看视频都很认真,接下来请小朋友根据我们了解到的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以及我们刚才所看的视频进行创作吧。

老师向小朋友们讲述了创作需要哪些材料,并介绍了在创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幼儿可以自由依据垃圾分类的主题进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主配班老师进行巡回辅导,发现有创意的作品能及时的给予表扬,对有困难的小朋友提供帮助并加以个别指导。

(三)记录作品内容,作品展示与评价

将小朋友们完成的作品进行展示,并相互交流欣赏。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老师负责用文字在对应作品上记录作品内容。最后标注日期,写上幼儿姓名。

老师:幼儿1你画的这几幅作品都是什么啊?

幼儿1:第一幅,我画的是我和妈妈找了四个纸壳箱准备制作四个垃圾桶。第二幅,准备好剪刀、胶带开始制作垃圾桶。第三幅,装饰垃圾桶。第四幅摆放垃圾桶。

老师:创意不错,你的作品画的也很棒,谢谢你为我们带来了这么精彩的作品,老师会把小朋友们的作品整理好贴到我们的主题墙上。

图一

在创作的过程中, 包括三个逐渐深入的阶段,具体为回顾、创作、作品展示。这三个阶段需要幼儿主动参与其中,与教师进行积极互动,持续不断的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能够大胆地阐述自己的想法。从案例一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活动的第一环节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回顾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利用谈话的方式引导幼儿走进创设的主题。在活动的第二环节中,老师通过播放动画视频的方式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幼儿观看视频后获得了更多的发现与认识。根据幼儿不同的想象进行创造,最终绘画出了极具个人想象的作品。在活动的第三环节中,通过幼儿的作品展示,教师给予相应的评价并帮助幼儿记录作品内容。在整个创作过程过程中,教师逐步地引导幼儿参与创设,教师与幼儿相互交流、分享,都真实、直观地再现了师幼之间近距离的对话,展现了幼儿与教师之间亲密的关系。

2.增加了幼儿与幼儿互动的机会

在共同创设主题墙、讨论如何装饰主题墙的过程中,幼儿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在把材料、工具放回原处的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责任心。当幼儿有共同目标时,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正是以交流为基础,幼儿参与主题墙的创设为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主题墙的创设,不仅仅是在纸上画画,相对而言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这种情况下,当教师邀请幼儿一同参与创设时,幼儿之间往往会自然而然出现分工合作。

幼儿参与主题墙创设拓展了幼儿谈话的“源”,在创设过程中,会引起幼儿对墙饰内容的好奇心,幼儿通过观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围绕问题进行交流、探索。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会倾听同伴的看法,了解同伴关于这一问题的经验,主题墙饰作为幼儿互动学习的平台,给幼儿提供了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嘴交流、用眼欣赏、用肢体表现的机会,促使幼儿在与同伴的探索学习中不断获得新的经验。幼儿从相互协商中选择适宜内容到积极想办法动手操作,并将活动内容以美的形式展示,再到与同伴分享探索结果、成功经验等,幼儿整个参与过程中逐渐发展了善学习、勤思考、乐探究、会沟通等方面的能力。

图2小组合作画垃圾 图3 小组合作裁剪作品

3.增加了幼儿与墙面互动的机会

笔者通过目的取样的方法,对A园大9班大11班与大17班主题墙创设进行非参与性观察,每个班级的观察时间为一周。笔者一共收集幼儿与主题墙面互动的事件50件,其中大9班28件,大11班共2件,大17班20件。笔者对两个班的观察资料进行的整理与分析如下:

表1大班幼儿与主题墙面互动事件个数与百分比

大9班

大11班

大17班

互动事件个数(个)

所占百分比(%)

图4扇形图

研究数据表明,在50例幼儿与主题墙互动事件中,大9班、大11班、大17班幼儿与主题墙的互动事件个数分别为28个,2个和20个,分别占总互动事件的56%,4%和40%。数据表明三个班级幼儿与主题墙的互动频次差异十分显著,其中大9班的互动频次是大11班的14倍。大9、大11、大17三个班级的主题墙创设均开始于9月初期,且随着项目课程的推进,通过渐进性的方式不断使主题墙增加新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大9班和大17班的班级主题墙创设的主体是幼儿,主题墙呈现的内容以幼儿的作品为主,并且大9班将选取了一些幼儿创作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照片贴在了主题墙上。而大11班的主题墙则是教师的作品为主,幼儿参与主题墙的创设仅仅体现在为教师创作的作品进行涂色。可见,以幼儿为主体的主题墙创设可以增加幼儿与主题墙面的互动机会。

(二)幼儿参与主题墙创设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

钱红芳认为“主题墙可以表达幼儿的个性和思想感情,充分激活幼儿心中创新的火花。它直接影响到幼儿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和内在学习动机的激发,丰富和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思维和想象能力。”(钱红芳.营造互动主题墙饰对教育环境的影响作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2,12:178.)笔者通过访谈发现,幼儿参与主题墙创设不仅可以利于幼儿各种能力的培养,而且还可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笔者在访谈了3位大班幼儿园教师,具体访谈内容如下:

A教师:幼儿参与主题墙创设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当自己的作品放在墙面上进行展示时,幼儿常常会对墙面上自己的作品给予关注。他们常常在休息的时候向其他小朋友介绍自己的作品,觉得自己的作品制作的很棒所以才会放在墙上进行展示。

B教师:幼儿在离园的时候,许多幼儿会引领着家长走到主题墙面前,总是主动的向自己的家长介绍哪个作品是自己创作的,自己的作品多好看。

C教师:幼儿也常常会问老师,老师你把我的作品放在主题墙上,是因为我的作品太好看了吗?我就知道我的作品特别好看,我可是最有画画天分了!

D教师:我比较善于在幼儿的创作过程中进行评价,我常常发现,幼儿会因为自己的想法得到老师的肯定而倍感骄傲,从而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

从以上的访谈内容可知,幼儿在参与主题墙创设时主要通过作品展示(个人活动经验)和教师的表扬(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1.通过个人的作品展示提高了自信心

一方面,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他们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发展,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正处于快速建立的过程中。他们希望能向他人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而充分彰显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大班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也正处于不断地发展中,伴随随他们探索能力的不断提高,他们更加渴望从外界获取更多丰富的知识,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从访谈中可以得知:首先,当幼儿看到他们的作品被展示在主题墙上,这对幼儿来讲是一种莫大的鼓励,从而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其次,幼儿常常在休息时间会来到主题墙前向其他小伙伴介绍自己作品设计的意图。不仅是向小朋友介绍,当他们离园时,幼儿也会向自己的家长介绍自己的作品,在不断的尝试解说中,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最后,不断的向家长和小伙伴介绍自己的作品,幼儿就要尝试如何与别人交流,学会接受来自他人的意见、观点,其实幼儿在他人面前大胆展示表现自我的能力也是提高自信心的一种表现。幼儿在活动中的成功感或失败感会影响其对自己的态度与看法。经常获得成功体验的幼儿,他的自尊心也会相应地得到增强。

2.通过老师的肯定评价提高了自信心

自信心是儿童自我意识不断成熟和发展的标志。自信心是孩子终生发展的动力。自信心作为一种强大的内部动力‚能激励人在对事物和现状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完成任务‚追求既定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手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对于幼儿来说,老师的一个微笑、一句赞美都是对他们的莫大鼓励。教师对幼儿肯定、关爱、信任、尊重的态度以及为幼儿提供成功的机会都会利于幼儿提高自信心。自信心不仅对于幼儿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对于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也具有不可小觑的意义。自信心的建立可以促使幼儿活动愿望增强,能够使幼儿在活动中经常体验到愉快的情绪。

(三)幼儿参与主题墙创设促进了儿童社会化

《3-6 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的内容中提到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实质在于社会化,也就是社会性在不断地发展并奠定健康个性的基础。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幼儿阶段是人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幼儿参与主题墙创设的过程中,幼儿要学习如何与老师、同伴相处,如何来看待自己以及怎样对待别人;通过参与创设活动来逐步地认识自己周围的社会环境,个人的社会行为规范也会得到内化;逐渐形成了对自己所在班级的归属感,发展了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1.人际交往

2.社会适应

第三章 大班幼儿参与主题墙创设的现状分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