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课件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精品教案word课件
编辑:风月无边 识别码:72-712240 课件 发布时间: 2023-09-24 12:54:21 来源:网络

第一篇: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精品教案word课件

第八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棉花姑娘》借棉花姑娘的口气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小飞虫都会捉害虫,但各有专长,这就是动物世界的奇妙。《咕咚》通过讲述动物世界一个荒唐可笑的故事,告诉我们眼见为实的道理。《小壁虎借尾巴》和《棉花姑娘》一样,小鱼、牛伯伯、燕子,他们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小壁虎的尾巴还能长出来。《语文园地八》中的“识字加油站”是前三篇课文识字教学的拓展与延伸,“和大人一起读”内容上是对学生阅读材料的补充。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43个生字,能在阅读中正确运用;认识5个偏旁,真正识别并熟记名称;学会21个生字,做到正确、规范书写,并能在具体语言中运用;能结合字词的逻辑识记汉字和积累词语;会用猜字法进行识字;有感情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会用猜字法进行识字,在朗读课文中学会朗读人物对话,把握故事情节,理解课文内容;提供质疑、讨论、合作、探究的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综合性学习,检验学习成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识字、乐于识字的习惯以及把书写规范、工整、美观的良好愿望,提高识字兴趣,激发对我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激发朗读的热情和兴趣,养成用普通话交流的习惯;培养喜爱小动物 的情感,受到大自然的感染,做生活的有心人,懂得帮助他人、奉献爱心。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43个生字,能在阅读中正确运用;认识5个偏旁,真正识别并熟记名称;学会21个生字,做到正确、规范书写,并能在具体语言中运用;能结合字词的逻辑识记汉字和积累词语;会用猜字法进行识字;有感情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难点;培养学生主动识字、乐于识字的习惯以及把书写规范、工整、美观的良好愿望,提高识字兴趣,激发对我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激发朗读的热情和兴趣,养成用普通话交流的习惯;培养喜爱小动物 的情感,受到大自然的感染,做生活的有心人,懂得帮助他人、奉献爱心。课时安排:

《棉花姑娘》

2课时

《咕咚》

2课时

《小壁虎借尾巴》

2课时

语文园地八

1课时

19、棉花姑娘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13个二会字。

2.认识“病、奇、医”等七个生字。3.能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指导“病、奇、医”三个字。

2、认识课文的二会字。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做好铺垫

1.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她是谁呀?(出示图片)你们瞧,棉花姑娘长得多漂亮啊!谁来夸一夸她?是呀,棉花姑娘长得白白嫩嫩的,穿着绿裙子,多么美丽呀!让我们一起亲切地叫一叫她的名字吧!(板书题目:棉花姑娘).2.识记“棉”和“娘”,你们在哪儿见过这两个字?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二、激趣学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请看这两幅图,说说棉花姑娘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出示棉花姑娘伤心的图片和开心的图片。)2.是呀,第一幅图棉花姑娘愁眉苦脸的,很伤心。第二幅图棉花姑娘开心地笑了。棉花姑娘从伤心到开心,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到课文里去找找答案吧。3.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随机出示词卡:治病、燕子、别人、树干、忽然、惊奇、七颗、瓢虫、碧绿、吐出、笑啦。(1)学生认读。

(2)同桌你指我读合作学习生字“治、燕、别、干、然、奇、颗、瓢、碧、吐、啦”,自主发现最合适的识字方法。4.自由读课文。

三、读通课文,识记生字

1.要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我们应该怎么办?(遇到不认识的字要请教他人,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不添字不落字,注意停顿……)2.刚才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什么困难?(1)第1自然段:本段有几句话?大家能读好吗? 第二句:认读词语“治病”,识记“治”。齐读第1自然段。

(2)还有难读的句子吗?

“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大家都叫我们七星瓢虫。”(指名读,齐读)3.课文中还有许多重点的句子,你们会读吗? 出示句子:(1)“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2)“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指名读)4.你们真了不起,难读的句子都会读了,重点的句子也会读了,把课文连起来读有问题吗?现在就读一读吧,老师相信这一次你们会读得更好!5.指名按照自然段读课文。

四、多种方法,巩固生字 1.识记“燕”和“瓢”。

(1)今天我们要认识的生字中有两个字特别难,(燕、瓢)谁有好办法帮帮大家,说说怎样记住它们?

(2)学生小组内分析。

2.生字娃娃看见大家都认识它们了,心里特别高兴,就想和大家一起来玩玩“词语跷跷板”的游戏:跷跷板,在这里,一边高来一边低……

词语:棉花、姑娘、治病、燕子、别人、树干、忽然、惊奇、七颗、瓢虫、碧绿碧绿、吐出、笑啦。

五、仔细观察,认真写字

1.今天我们还要学会写七个生字:病、医、别、干、奇、星、七。2.请同学们看看,注意每个字的占格位置。

3.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4.师范写、强调“病”的笔顺。5.请同学们描一个,写一个。6.展示学生作品,及时评价鼓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六自然段。

3、认识蚜虫、七星瓢虫,通过朗读感受棉花姑娘生病时、病愈后的不同心情。

4、喜欢阅读童话故事,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朗读感受棉花姑娘生病时、病愈后的不同心情。

2、喜欢阅读童话故事,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认读生字,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棉花姑娘》这篇课文。今天棉花姑娘又来看望大家了,让我们亲切地叫一声“棉花姑娘”吧!

1.棉花姑娘还带来了很多棉花宝宝呢!(出示带有棉花图案的生字卡片。)她要考考大家。谁能把生字认出来,我就把这个棉花宝宝奖给他。(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一读,并组词。)2.指名认读生词,选择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3.指名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二、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你们掌握得可真快,棉花姑娘看到这么能干的同学们可高兴了。大家看,(出示笑脸棉花图片。)棉花姑娘笑得多开心啊!

2.可是,过了几天,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出示生病的棉花图片。)这时的棉花姑娘怎么了?棉花姑娘变成这样是谁弄的?(蚜虫)别看蚜虫又圆又小,其实蚜虫是许多农作物的敌人,它专吸植物的汁液。如果你就是可怜的棉花姑娘,现在许多蚜虫在吸你的汁液,你最想说什么? 3.你能用“生病、可恶、蚜虫、盼望、治病”这些词语来说一说吗?能用几个就用几个。4.真了不起,你把棉花姑娘不幸的遭遇都说出来了。(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学生读课文)

三、以读为本,理解感悟(一)问题入手,整体感知。

出示第一幅插图:多可怜的棉花姑娘啊!

同学们,你们平时也生过病吧,大家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想想棉花姑娘的身上长了许多的蚜虫,她的感觉会如何?有一个词最能体现棉花姑娘现在的心情,它是哪个词语?(盼望)谁能读出棉花姑娘此时的心情?(学生读)她最企盼的是什么?最希望的是什么?最渴望的是什么?对,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她现在最希望看见的是谁呢? 1.指导读描写棉花姑娘心理的话。

2.在句意不变的情况下,你能把“盼望”换成另一个词语吗? 3.你们也有过最盼望的事吧,谁能用“盼望”说一句话呢?(二)图文结合,角色朗读。

这么难受的棉花姑娘,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还真来了几位动物界的名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2~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棉花姑娘请了哪几位医生帮忙治病,最后又是谁帮她治好了病呢?

1.哪些医生来给棉花姑娘治病了?读一读课文第2~4自然段,指名回答。

语言训练:试着用一句话说说“棉花姑娘请谁帮助自己捉蚜虫”?(课件出示,引导学生用“棉花姑娘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给她治病”的句式练习说话。).2.通过图片简介燕子、啄木鸟和青蛙及其对人类的贡献。3.指导朗读棉花姑娘和燕子的对话。

4.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棉花姑娘和啄木鸟、青蛙的对话。5.教师情景导读。

导读:棉花姑娘等啊等啊,终于等来了燕子医生,她真高兴,心里想:终于有医生来给我治病了,我有希望了。她非常有礼貌地对燕子医生说……(指两名学生分别读棉花姑娘和燕子的话。)燕子医生不好意思地飞走了。棉花姑娘很难过:好不容易等来了一个医生,却没有办法治我的病,难道我的病真的治不好了吗?哦,那边,啄木鸟医生来了。也许他有办法治我的病,我去问问他吧……

(指两名学生分别读棉花姑娘和啄木鸟的话。)啄木鸟医生也走了,这下可怎么办啊?我的身子越来越疼了,可恶的蚜虫还在拼命地吸我的汁液,我感觉自己快要死了。突然,青蛙医生跳来了,哦,也许他是我的希望,我高兴极了,连忙叫住他……

(指两名学生分别读棉花姑娘和青蛙的话。)燕子走了,啄木鸟走了,青蛙也走了。来了这么多医生,都治不好我的病,看来我的病是治不好了……

6.指导朗读棉花姑娘和七星瓢虫的对话。7.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课堂总结,合作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朗读好的同学,戴头饰进行角色表演。

2.小结: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益虫益鸟,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地爱护它们!

20、咕咚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咕、咚、突、传、腿、耍、慌、阴、吵、追、转”12个生字。2.会写“看、着、兔、伙、松、玩、跟”7个汉字。3.朗读课文,逐步达到感情朗读的水平。教学重点和难点:

1、会认12个二会字。

2、会写7个生字。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1.导入:同学们,在森林里的蘑菇屋内,住着一位可爱的朋友,(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只小兔子)大家看小兔子的表情,想到了一个什么词语?(吃惊、害怕等)听,他在说什么呢? 2.课件播放并出示小兔子的话:小朋友们,“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呀!3.教师导学:小兔子为什么害怕“咕咚”,“咕咚”又是什么?我们一起去森林里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4.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咕咚”这两个字的特点,发现规律。(都是口字旁的字)引导学生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二、游戏闯关,认识生字

.1.教师设置闯关游戏,(课件出示:咕咚探秘之旅)第一关——“神奇果树林”。要求:认真听老师范读课文,圈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自己拼读,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圈画生字:咕、咚、熟、掉、吓、鹿、逃、命、象、野、拦、领。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可以用喜欢的方式交流生字。如:(1)你读一个字,我读一个字。(2)抢答读字,看谁读得准确。

4.学生汇报后,教师指导难读、易错的字音。(1)翘舌音:熟shú。

(2)后鼻音:咚dōnɡ、命mìnɡ、象xiànɡ、领lǐnɡ。(3)整体认读音节:野yě。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6.出示课件,开始闯关,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出一名同学,读果子树上的字宝宝。7.小结:顺利过关的小组很棒,大家看,这棵果树硕果累累,所有的生字果子变成了一架飞机,我们坐着飞机来到第二关——“课文堡垒”!(课件出示:生字果子汇聚成一架飞机飞到第二关。)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课件出示第二关闯关要求:把课文读通顺,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不重复;知道“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几种小动物,分别是什么。

2.明确要求后,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再次指导学生小组内互相读课文,你读一段,我读一段,认真倾听,互相评价。4.小组内评选出读得最棒的同学一起去闯关。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选择其中一个自然段读给同学们听。(2)请回答问题:“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几种小动物,分别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故事中讲了小兔、小鹿、小猴、狐狸、山羊、大象和野牛这些动物。)5.小结:各个组的同学们真的很棒。看,我们的“课文堡垒”被攻破了。(课件出示)我们跟随小兔子一起去下一关吧!

四、方法识记,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第三关:书写大赢家。要求:先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记住这些字并把它们写好。

2.课件出示:(1)跟。

①引导学生说一说如何记住这个字,利用字族识字的方法记忆。

②指导学生观察“跟”的特点,它的笔画较多,需要注意右边是“艮”。

③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书空、描红,每字对比书写两个。④组词,说话。

(2)谜语:撇刀头下一扁口,一撇穿口往外走,弯钩里面两小撇,一撇一捺在外头。①出示谜底:象 ②教师引言:“象”是个象形字,本课还有一个象形字“羊”,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象”字和“羊”字的演变过程。(课件出示字的演变过程)③引导学生观察教师范写,指出注意的地方:“象”,“家”里的撇是一笔写下来的,“羊”三个横之间的距离是一样的。

④组词:盲人摸象、气象万千、亡羊补牢、羊肠小道。3.师生评价,优秀作品展示,顺利过关。

五、课堂小结,总结收获

这节课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少,一起闯过“神奇果树林”“课文堡垒”和“书写大赢家”三个关.卡,既认识了12个生字,又能把生字写得漂亮、端正,大家真棒!那课文中,小兔子听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他动物为什么也要跑呢?野牛又是怎么做的呢?故事的结果怎样呢?你们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 下节课,我们继续和小兔子一起探索“咕咚”的秘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遇事不动脑筋、盲目地跟着别人,就容易做错事。教育学生遇事要多思考,不要盲目跟从。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巩固字词

1.教师激励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同时随机指导学生抓住个别词语说一句话。

2.导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什么是“咕咚”吗?小兔子听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他动物为什么也要跑呢,野牛又是怎么做的呢?这篇课文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秘之旅。(课件出示:咕咚。)

二、深入感知,指导朗读

教师指导图文结合学习,本课共有四幅图,要求学生指出每幅图和哪些自然段相对应。(一)阅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出示图1),引导学生说出这幅图上的内容。(小兔听到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2.指名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吓了一跳、拔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叫,体会小兔子害怕的心理。学生可以结合图片理解重点词语,也可以通过表演动作来理解。3.指导学生观察“吓、掉”两个字,加深记忆。

4.教师提问:小兔子边跑边叫,对谁叫?叫什么?(对小猴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理解:这里的“咕咚”是指一种东西的名称。)5.指导朗读:“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注意停顿、重音、语气。)(二)阅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出示图2)引导学生接着观察图上的内容。(听了兔子的叫喊,小猴、狐狸、山羊、小鹿也跟着跑起来了。)2.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小猴子的动作和语言,体会小猴子盲目害怕的心理。3.指导朗读:“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注意语气、停顿、重音。句中第二个“不好啦”和“快跑哇”要读得重一些,调要拉得长一点。)4.过渡:小猴子的叫声,震动了整个森林。这下森林里可热闹了。听!(放第四自然段的配乐朗读录音课件。)5.指名汇报:这一自然段中 “大伙”都有谁,他们是如何做的。(有狐狸、山羊、小鹿。他们也跟着跑起来,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6.课件出示“鹿”的字理演变图,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都知道哪些鹿。(梅花鹿、驯鹿等,也可课件出示几种鹿的图片。)7.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动物们为什么跟着兔子一起跑。8.引导学生比较“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它们讲的话相同吗?不同在哪里?(课件出示话语。)(小兔子只是说“咕咚”可怕极了;小猴子认为“咕咚”追他们来了;其他的动物以为“咕咚”吃他们来了。他们把“咕咚”越传越厉害。).9.课件出示“逃”,引导学生说出以“兆”为字族的字,如:桃、挑、跳等,并一起总结儿歌加以区分。“兆”字加“提手”,挑三拣四挑不够;“兆”字加“足字”,跳来跳去真快活;“走之”伴“兆”字,赶快逃走藏起来;“木”和“兆”字做朋友,鲜桃结在树枝头。10.分角色朗读“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

11.过渡:就这样,很平常的“咕咚”声,由于动物们的误解、误传,它成了可怕的怪物,吓坏了森林中的许多动物,他们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就连大象这么庞大的动物也跟着跑起来。(三)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出示图3)引导学生猜猜图中的小动物们在干什么。指名读第五自然段。(野牛拦住了小动物们,讨论“咕咚”。)2.结合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野牛”,扩词“野”,认识“里字旁”。3.指名演示“拦”的动作,体会“提手旁”的字的用法。

4.说话练习:指导学生用“先问……再问……最后问……”的句式,表答野牛的问话。5.引导学生体会野牛问话的语气。(野牛说的话的语气应不慌不忙。)6.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四)阅读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1.(出示图4)引导学生观察最后一幅图,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大伙儿知道“咕咚”的真相后,笑了。)2.(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师生齐读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3.教师引问: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其实“咕咚”就是熟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大家都笑了,为什么都笑了?(他们知道了“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觉得自己刚才的行为十分可笑,所以笑了。)指导学生再读,读出可笑的语气。

4.引导学生说出“熟”的反义词是“生”。

5.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小动物们都会想些什么?如,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学习,不再偏听偏信,遇事会多动脑筋,弄清事情真相。

三、整体回顾,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再次看图,回顾整篇文章,思考从中有怎样的收获。2.引导学生和文中的小动物进行对话,并模仿表演。

3.最后引导学生知道以后遇到事情应怎么办。(遇事先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真相。)

四、仔细观察,指导书写 1.出示“花瓶开花”游戏:“吓、怕、都、家”。

2.小组讨论: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呢?(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儿歌等方法。)3.观察字形,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4.师范写,生描红、书写。教师巡视,注意学生写字姿势。5.展示学生的字,生生互评。6.用生字组词,说话。

五、课堂总结,领悟道理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随小兔子了解了“咕咚”的真相,希望我们以后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时,一定要动脑筋想想或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这样,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板书设计 咕 咚

害怕、逃跑——————笑了 遇事要动脑筋,弄清事情真相

.21、小壁虎借尾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和用生字组成的新词,会用部分生字口头组词。2.会写7个生字。

3.认识:户字头和车字旁。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和用生字组成的新词,会用部分生字口头组词。

2、会写7个生字。教学过程:

一、揭示题目,启发质疑 1.出示小壁虎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小动物叫什么名字吗?”(壁虎)2.对!小壁虎生来就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可有只小壁虎却要去借尾巴,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到《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中寻找答案吧!出示课文题目,读课文题目,认识“壁”。3.读了这个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板书: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他向谁借尾巴?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课文主要讲的是谁干什么的故事?(2)小壁虎分别向谁借尾巴?

(3)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为什么?

2.打开课本,同学们有什么发现?——指一名学生说发现。(课文没有注音。)3.课文没有注音,那我们怎样才能读懂这个故事呢?——引导学生联系以前的经验自己想办法。(看图、查生字表、猜读或请教别人。)4.借助图画独立读课文,同学之间互相提醒字的读音,注意平翘舌音。

5.分小组互助读书,把课文读通顺。全班交流:你们小组新认识了什么字?是怎么认识的?(学生没说到的,教师帮助。)6.出示词语。(带拼音)小壁虎 墙壁 蚊子 咬断 拨水 甩尾巴 赶走 傻孩子 转身(1)指名读,齐读。(2)去掉拼音再读。

7.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8.把生字送回课文,读通课文。

9.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将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一说。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很难看时,他心情怎样?(伤心、难过。)那就请你们带着难过的心情来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得好。(指名读,齐读。)2.小壁虎先向谁借了尾巴?(学生自由读第3自然段。)学生比赛读小壁虎说的话,比比谁读得好。

3.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小壁虎很有礼貌?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他呢?(出示:小鱼的尾巴要用来……)小鱼的尾巴是用来拨水的,请你们用手做做拨水的动作。

小结:如果小鱼的尾巴没了,小鱼就不能在水里游泳了,所以小鱼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4.分角色朗读小壁虎与小鱼的对话。(教师范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四、指导写字

1.学生认读生字“捉、条、爬、姐、您、草、房”。2.学生观察特点,说一说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4.学生练写,展示评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及壁虎尾巴的特点。2.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并渗透礼貌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讲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作用的词句并了解它们尾巴的功能。教学难点:理解壁虎尾巴的功能和可以再生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把认识的生字读给同桌听。

2.看图说说小壁虎分别向谁借尾巴,结果怎样。

二、继续学文,感悟理解

1.带着问题读课文:小壁虎怎样借尾巴?请同学读课文第3~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小壁虎说的话,用浪线画出其他小动物说的话。2.交流出示对话。3.指导朗读。

假如你是小壁虎,看见小鱼、老牛、燕子,你心里会怎么想? 那些动物帮不了小壁虎,他们的心情又怎样,再读读他们说的话。4.从小壁虎和动物们的对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出示:小鱼用尾巴拨水,老牛用尾巴赶蝇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

5.小结延伸,拓展交流: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多伤心呀!他还会去向谁借呢?他们会怎么说呢?(仿照课文续说。)学生借助搜集来的资料,分小组说说其他动物尾巴的用途,并演一演。6.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他该怎么办呢?(师引读第6自然段。)7.结果怎样?为什么?

8.指导朗读: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男女生比赛读。

三、课堂演练,加深理解

1.分角色朗读全文,喜欢谁就读谁说的话。

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分配角色,学生进行表演。3.指小组上台表演,全班评议。

四、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布置课后作业——编故事:小壁虎长出了一条新尾巴,他高兴极了,他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谁呢?他的朋友们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来讲给家长听,并把编的故事写下来。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在看图读词语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卫、巾、擦、刷、皂、澡、梳、盆”等字。

.2.在看图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联系,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3.理解“高兴、生气、害怕、难过”的意思,会用它们说话、写话。

4.和大人一起朗读故事,明白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知道哪只白鹤找到了鱼,懂得另外两只白鹤找不到鱼的原因,启发学生凡事要善于动脑筋,注意事物的变化,这样做才能符合实际,把事情做好,达到预期目的。

5.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点:在看图读词语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卫、巾、擦、刷、皂、澡、梳、盆”等字。教学难点:在看图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联系,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课前准备: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情境导入,识字加油站 1.导言:同学们,看看我们的好朋友谁来了?(课件播放喜羊羊起床、穿衣,来到卫生间的动画。出示:喜羊羊早早起,来到卫生间要考考你。)2.课件依次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词语:卫生间、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卫、巾、刷、皂、梳、盆。(1)读准字音:刷shuā、皂 zào、梳shū。“刷”和“梳”是翘舌音,“皂”是平舌音。(2)认清结构:“卫”和“巾”是独体字,“刷”和“梳”是左右结构的字,“皂”和“盆”是上下结构的字。

(3)交流识字方法。

(4)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4.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5.导学:喜羊羊为大家鼓掌,大家真棒!听一听,他又说了什么:“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这五种物品分别是干什么用的呢?”(课件出示。)6.引导学生说出五种物品的用处,并一一课件出示:毛巾——擦手、牙刷——刷牙、香皂——洗澡、梳子——梳头、脸盆——洗脸。7.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擦”和“澡”。8.指导学生男女生读、小组读、齐读词语。

二、认真观察,我的发现

1.导言:由于同学们表现非常棒,现在喜羊羊带我们去动物王国逛一逛。一年一度的动物王国运动会的开幕仪式就要开始了,让我们随着喜羊羊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队伍参加。2.课件播放第一支走来的队伍——小狗队,并相应出示生字猫、猴、狮。(1)齐读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反犬旁”。)(2)引导学生思考“反犬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关,然后指名汇报。

(3)导言:这支队伍想扩充,哪些动物可以参加呢?(预设:狗、狼、猪、狐狸等。)3.课件播放第二支走出来的队伍——小鸟队,并相应出示生字鸡、鸭、鸦。(1)导言:观察生字,你又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鸟字旁”。)(2)引导学生思考“鸟字旁”的字又和什么有关,再举几个例子。

4.课件播放第三支走出来的队伍——蜘蛛队,并出示词语蝴蝶、蜻蜓、蚂蚁。(1)导言:最后一支队伍比较特殊,看看都有谁。(生齐读。)(2)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组字又有什么相同点。(课件出示“虫字旁”。)(3)“虫子旁”的字多数和虫子有关,学生举例子。(螳螂、蟑螂等。)

三、情感体验,字词句运用

1.导言:虽然这三支队伍相差悬殊,但是,大家看在第一场“穿针引线”比赛中,在蜘蛛队长.的领导下,他们取得了第一场胜利。

(1)同学们,观察他们的表情,你想到了哪个词语?(课件播放比赛场景并出示:高兴。)(2)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高兴。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平时生活学习中令自己高兴的事,然后学生代表汇报。说的比较好的句子教师板书写在黑板上,全班同学齐读。

2.引导学生观察其他队伍是什么表情。(课件出示:难过。)指名回答难过的事情有哪些,师生共同评价。

3.课件出示狮子生气的面孔,引导学生体会什么是生气,看见过谁在什么情况下生气。

4.课件出示蝴蝶受惊的画面,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描述蝴蝶,了解体会什么是害怕,并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害怕。

5.指导学生用这四个词语各写一句话,语句通顺、内容完整、书写工整。

6.小结:高兴、难过、生气、害怕这四个词语描述的是心情,是内心情感的一种表现。你还知道哪些情感表现呢?(愤怒、伤心、兴奋等。)

四、诵读古诗,日积月累

1.导言:运动会各项比赛进行得热火朝天,这时喜羊羊发现了什么呢? 2.喜羊羊发现这次运动会要求运动员们读出古诗后,才能起跑。

3.教师播放古诗《画鸡》的多媒体课件,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视频一起诵读。4.学生自由练读古诗,要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5.同桌交流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

6.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老师的节奏和语调练习诵读。

7.想象交流:这首古诗是明朝诗人唐寅写的。请你一边朗诵古诗,一边看图,看看大公鸡的样子,想象公鸡打鸣叫醒千家万户的情景。

8.课件播放《画鸡》的公鸡插图,学生一边观察公鸡的样子,一边用自己的语言说诗意。9.齐声诵读,背诵古诗。

五、共同阅读,感悟道理

1.导言:同学们请看,天空中飞来了三只美丽的什么动物?(课件出示:三只白鹤)这三只白鹤想向我们讲述一个什么故事呢,就让我们和喜羊羊一起来听一听吧。(课件配图播放故事。)2.学生初步了解内容。教师出示字卡,指导学生学习发音易错的生字。3.指导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哪只白鹤找到鱼了呢?另外两只白鹤为什么找不到鱼?通过这个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讨论交流:如果今后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6.布置作业:回家和大人一起来朗读这个小故事,并把你学到的内容讲给大人听.

第二篇:部编本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12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目标:

1.认识“群、竹”等 10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着”的字音;会写“竹、牙”等 5 个 字和横折弯钩 1 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

3.结合插图,知道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教学难点: 会写“牙、马、几”等字。教法:谈话法,引导法 学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法

教具准备: 图片(竹叶、梅花、枫叶),田字格小黑板,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理解题意。

板书: 雪地里的小画家

1.“雪地”是什么样子的?(下大雪以后,地面上积了一层厚厚的雪,大地都变成银白色的了)

2.什么是画家?(绘画技艺很高的人)

3.课题讲的谁?(小画家)4.什么地方的小画家?(雪地里的小画家)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读准生字的音。

1.学生自练看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记住生字的读音要读通顺。(读几遍后教师检查,指名读)

2.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3.这篇课文有几句话?

4.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知识?(四种小动物的爪或蹄子的形状不同,青蛙是冬眠动物)

三、细读课文,理解词句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1.读第1句,问:小动物们要在雪地画画,看到下雪了高兴吗?你从哪里看出它们很高兴?这句话最后的标点符号叫感叹号,在这里是表示高兴的语气。你们自己练习读出高兴的语气。

2.读第2句,自由练读,指名读。

(1)这句话讲在什么地方?来了谁?(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2)“雪地”与上句有什么关系?(冬天下了大雪,才会有雪地)(3)“一群”是多少?(好多个)

(4)这一群小画家和“雪地”有什么关系?(雪地是小画家画画的地方)

3.读第3句话。自由练读,指名读。

(1)谁在雪地上画画?(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上画画)

(2)它们都画了什么?(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3)说说小画家画的画是什么?(是它们在雪地上踩出的脚印)

(4)为什么说小鸡画竹叶呢?(小鸡的爪子印出的形状像竹叶)其它小动物为什么画的不一样?

4.读第4句话。(自己练读后指名读)

(1)你们平常画画时要用什么?”

(2)这4位小画家是怎样画画的呢?(不用……不用……几步就成一幅画)

(3)“几步就成一幅画”是什么意思?

5.读第5、6两句话。想一想,青蛙为什么没有参加?它为什么大白天“在洞里睡着”了呢?(因为青蛙是一种冬眠动物)

四、指导朗读。

你们觉得这篇课文有趣吗?读出小动物的快乐的情趣。

五、进行创造思维训练。

除了课文中的四种小动物,还会有谁也会来雪地里画画呢?它们画了什么?

六、作业布置: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小组合作学会5个生字。

1.竹:zhú,拼读音节,读词语:青蛙(1)识记字形,自学后指名提问。(2)自己默记字形,同桌互相检查。

(3)口头组词语。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牙、马、用、几”四个生字。

三、指导书写。1.认识新笔画横折弯钩。

2.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教师示范,学生练写。

3.提示5 个字的书写要点。

四、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想象、表演、朗读等形式,感悟动物们雪地“作画” 的快乐心情,体会课文的趣味和意境,启发学生展开想象。

五、实践活动

1.你知道哪些动物也会来雪地“画画”,还有哪些动物也冬眠,并说出自己是从哪里了解的。

2.如果在下雪天,可以带领学生去雪地玩耍,亲自感受。

六、作业布置:书写生字

七、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

小鸡 竹叶

小狗 梅花

小鸭 枫叶

小马 月牙 教学反思:

13乌 鸦 喝 水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 11 个生字和1 个偏旁反文旁;会写“只、石”等 5 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认识反文旁;会写“多、出”等字。

教法:讲授法 实验法 学法:朗读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瓶子、石子、水。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谈话:出示乌鸦图,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知道它的一些故事吗?今天我们来认识一只聪明能干的乌鸦,你们愿意吗?(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组织学生自由读文,勾画出生字生词并自学。

2、认识偏旁反文旁。3.检查自学情况

(1)利用字卡,互相指读生字,适当组词,同学间相互评价,纠正读音。

(2)多种形式读文。

4、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5、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内容。

三、巩固识字,提高写字水平。

(1)再认生字,交流识字记字方法。如:谜语法、比较法、编顺口溜等。

(2)自选生字进行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写字。学生书写展示,组织互相评议。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多、出、见等。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课文

二、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1、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来体会乌鸦喝不着水,想办法的心情。结合进行朗读训练。

2.结合看图,理解乌鸦喝不着水的原因。指导朗读“怎么办呢?” 启发学生想象,说说乌鸦会想什么办法。

3、引导学生再看第一幅图,并要求学生思考:乌鸦想出什么办法? 这个办法是怎么想出来的?

4、利用第二幅图和实验,帮助学生理解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

让学生上讲台做实验: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在瓶子里。要求学生看清楚水是怎么升高的。要求学生讲出瓶子里的水是怎么升高的,书上是怎么写瓶子里的水升高的,理解“渐渐升高”。并用“渐渐”说一句话。

三、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1、第一句用坚定的语气读“一个一个地放在瓶子里”。“水渐渐升高”要读得慢。“乌鸦就喝着水了”要用轻松的语气朗读。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并试着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四、深化主题 拓展延伸

1、讨论: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创设情境,组织讨论,发展学生思维。)

2、学生讨论,合作交流,表达看法。

五、作业布置: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乌鸦喝水

水不多、瓶口小──喝不着

想办法:放石子──喝着水

教学反思:

14小蜗牛

教学目标: 1.认识“住、孩”等 12 个生字和王字旁 1 个偏旁;会写“对、妈”等 4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法:谈话法,引导法 学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MV;制作蜗牛图片、生字词卡片和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头饰;查找资料了解四季特点,搜集描写四季的古诗词。(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了解四季的特点。(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蜗牛和黄鹂鸟》,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哪两种小动物。你们见过蜗牛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小蜗牛的故事。(板书:小蜗牛)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出示蜗牛图片)师生简介。

3.学写“牛”字。强调书写时要注意第一横短,第二横长,竖写在竖中线上。

4.这篇课文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扫清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2.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间互助认读生字。3.检查识字情况。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

zhù zài hái zi wán quán biàn huí fā yá 住 在孩

发 芽

hǎo jiǔ wō niú wán bɑ

pá yɑ pá

好 久

呀 爬

指名开火车认读,师生正音,注意下列生字的发音:“子”是平舌音,在“孩子”一词中读轻声;“住、树”是翘舌音;“吧、呀”是轻声。有错及时纠正。

4.学习新部首王字旁。5.整体感知,学写生字。

导学: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读课文,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一次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同时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1)学生大声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师生以“五不”要求(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回读、不破读。)评议学生朗读情况。

(3)想一想,这篇课文是通过什么形式来向我们讲述这个小故事的?(3)(4)学写“对”字。

①观察“对”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教师范写,强调“又”变成部首时第二笔是点,不是捺,右边的“寸”要比“”低一点,最后一笔点写在田字格的十字交叉点上。

③学生动笔写一写。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小蜗牛和妈妈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你是怎么找到的?在学生的交流中,认识冒号、引号,并简单了解用法。

2.你能找到他们的第一次对话在第几自然段吗?指名朗读第2、3自然段,教师相机正音。

3.这次对话讲述的是什么时候?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哪干什么?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交流、汇报教师提出的问题。

(3)学写“妈”字。

①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个字。

②观察“妈”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③教师范写,强调“女字旁”。

④学生动笔写一写。

4.从这个自然段中,你还知道了什么?(春天来了,小树发芽了。)你知道春天还有哪些特点吗? 预设: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草从地下钻出来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

5.图文结合,指导朗读。

导学:蜗牛妈妈是怎么对小蜗牛说的呢?

(1)看第一幅图,观察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在一起时的表情和姿态,想象一下,这对母子感情怎么样?(很好、很幸福)蜗牛妈妈会怎样对小蜗牛说话呢?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注意声音要轻柔,语速可以稍慢,读出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

(3)小蜗牛看到蜗牛妈妈说的景象了吗?(没有)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导读第3自然段第1句话。(“爬呀,爬呀”和“好久”要重读,而且语速要慢。)

(4)那他看到了什么?出示第二幅图,说一说小蜗牛看到的草莓什么样?(又大又红)

(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小蜗牛的话,要读出小蜗牛的天真无邪。(6)同桌分角色朗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并评出最优秀的到前面戴头饰表演。

6.小蜗牛在春天出发,爬了好久才回到家,告诉妈妈他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2.学生看图复述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

3.小蜗牛又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呢?让我们快到课文中去找找吧!

二、自主学习,感受四季特点

1.自然过渡,学习第二次对话。谁知道小蜗牛接着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请同学们读一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二次对话。你是从哪句话知道是夏天的,用横线画出来。

出示第二次对话内容: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它说:“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1)这部分是谁说的?请你读一读。你能用妈妈对孩子说话的语气来读一读这部分吗?

(2)理解“已经”一词,用“已经”说一句话。预设:我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我已经吃完早饭了。(指导朗读蜗牛妈妈的话,注意重读“已经”这个词。)

(3)从蜗牛妈妈的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预设: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几颗草莓。

(4)小组交流:小蜗牛摘到草莓了吗?为什么?它又看到了什么? 预设:小蜗牛没摘到草莓,因为草莓没有了,它看到了树叶黄了,地上长着蘑菇。

(5)指名全班交流。

(6)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注意读出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不同语气。

①自由练读。

②指名朗读。

③分角色朗读。

2.自主学习第三次对话。

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草莓,可它没摘到,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自学第三次对话。

(1)出示自学提示:

①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这次对话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②用横线画出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干什么的句子。

③用浪线画出小蜗牛说的话,多读几遍,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④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2)小组之间交流,教师巡视。

(3)指名交流。

三、角色朗读,情境再现

1.三人小组合作分角色练读。提示:注意角色分配(一人旁白、一人小蜗牛、一人蜗牛妈妈)。

2.指名分角色朗读。

3.评选出最佳选手。

四、仿照课文,练习对话

导语:同学们,这篇课文通过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你能用对话的方式来介绍一下你眼中的四季吗?

小黑板提示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春天了!”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夏天了!”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秋天了!”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冬天了!”

1.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相机指导。

2.指名说一说,师生评议。

五、指导书写

1.出示“全、回”两个字。

2.尝试给生字组词。

3.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4.学生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书上描红,体验自己书写与书中不同之处。

6.学生再写,班级展示。

7.反馈交流,展示评议,评选“小小书法家”。

板书设计:

小蜗牛

春天 小树发芽了

夏天 小树长满了叶子,地上长着许多草莓 秋天 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黄了 冬天 地上盖着雪,树叶全掉了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 小兔运南瓜

教学目标:

1.乐于与别人交流,把自己想到的方法说清楚。

2.积极参与讨论,能选出自己喜欢的方法,并能说出理由。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借助简笔画、图片、关键词呈现搬运南瓜的方法

教学难点:把自己想到的方法表述清楚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想方法 1.可以让 学生先连贯地看 3 幅图,看懂图意,明白第二幅图中的大问号就是指小兔可以用哪些方法 把南瓜运回家。

2.引导学生针对南瓜的“大、重”,大胆想象可以有哪些方法。可以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借助简笔画、图片、关键词呈现搬运南瓜的方法。

3.指导学生用一两句话把自己想到的方法表述清楚。

二、讨论评议

1.学生小组讨论和评议黑板上呈现的运南瓜方法,哪一种最好,理由是什么。

2.进行全班交流,说说各自不同的想法。

三、实践活动

1.根据自己想出的办法,邀请同学分角色演一演小白兔运南瓜的故事。

2.同桌合作,讲一讲小兔运南瓜的故事。回家后,讲给爸爸妈妈听,听听爸爸妈妈 还有什么方法来运南瓜。

3.选一种运南瓜的办法把第二幅图画出来,在班里举办“小兔运南瓜”画展。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识记了 4 组表示职业和工作地方的词语,引导学生识记 5 个生字,会写“工、厂”两个生字;

2.扩展积累12 个词语并尝试写一句新年祝福的话;

3.了解汉字“先中间后两边”和“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按规 则书写汉字,培养学生按笔顺正确书写汉字的习惯;

4.朗读和背诵古诗《风》;

5.通过和大人一起阅读,了解春节的风俗,体会童谣中的淳朴情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识记 5 个生字,会写“工、厂”两个生字; 教学难点:了解汉字“先中间后两边”和“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按规 则书写汉字,培养学生按笔顺正确书写汉字的习惯;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好一张贺年卡,自己画好图案,留出写话的位置;生字、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通过读读说说,让学生感受职业和工作的地方之间的从属关系。2.结合词语认识“工、厂、医、院、生”5 个生字。3.说说自己知道的职业和工作的地方。

4.学生观察田字格,正确书写“工、厂”,注意利用横中线、竖中线在定位中的平分作用,把字写端正。

二、字词句运用

(一)读一读

1.读一读6组新词,说一说每组词语有什么共同点。(让学生知道不仅同一个字可以组成不同的词,在不同的词里它们的含义可能也不同)

2.多种形式的读,并让学生适当进行扩词练习。

(二)写一句新年祝福的话。

1.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张画好图案的贺年卡。

2.先想想自己想要祝福的人是谁,再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写的时候注意参照图示上的贺卡书写格式,把祝福的人写在左上方,自己的名字写在右下方,别忘了写上日期。

三、书写提示

1.指导学生书空同组的两个汉字,观察发现两个汉字共同的书写规则:“先中间后两边”和“先外后内”。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每个生字的位置,交流提醒关键笔画所在位置,再进行书写。3.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汉字中,哪些运用了“先中间后两边” 和“先外后内”的书写规则。

4.总结回顾本学期提示的 3 条笔顺规则:从上到下,先横后竖;从左到右,先撇后捺;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

第二课时

一、复习:认读词语

二、日积月累

1.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古诗,把诗读通顺。

2.感受风的多变,想象它在春天、秋天、水面和竹林间掠过的画面,用上不同的音量和速度来朗读。

3.简单交流读不明白的地方。

4.鼓励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想象画面,进行背诵。

三、和大人一起读

1.鼓励学生自己借助拼音,把这首童谣读通、读顺,并读给大人听,不正确的地方,大人再给予指导。

2.在熟读的基础上,了解春节的习俗,体会过年的快乐。3.读完以后,大人和孩子可以一起聊聊,说说现在过年的方式和童谣讲述的内容有哪些不同,大人也可以讲一讲自己小时候是怎么过 年的,还可以让孩子说说过年最喜欢哪些活动。

四、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题

一、读拼音,写词语,看谁写得最漂亮。

zǎo shànɡ kāi xīn shū

běn shuǐɡuǒ

()()()()lì

zhânɡ

xiǎo dāo

chǐ

zi

zì ji

()()()()

wǒ men wǔ yuâ()()

二、我会写音节。

ú y y n

â

y sh z

ú 鱼

服 ìn

áng b sh l

ǐ sh h zh 进

绿

诗 很

三、我会变魔术

1.加一笔变成新字,再组词。

云()

目()

月()

2.加两笔变成新字,再组词。

口()

巴()

()

3.减一笔变成新字,再组词。

禾()

田()

()

四、我会按要求填一填。

1.“四”字共()画,笔顺是(),第四笔是()。

2.“地” 在“土地”中读(),在“慢慢地”中读(3.“书”字共()画,笔顺是(),第二笔是()。

4.“女”字共()画,笔顺是(),反义词是()。

5.“林”是()结构,“早” 是(日

白)。)结构。

6.“东” 共有()笔,第二笔是(),可以组词为()。

五、在正确的读音上画“√”。青蛙在洞里睡着(zhe zháo)了.

小猴子长(cháng zhǎng)一条长(cháng zhǎng)尾巴。

一(yī

yì)群大雁一(yí

yì)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排成个“一”(yī

yí)字。

六、比一比,再组词。

刀()去()木()作()

工()力()云()本()昨()

公()把()牙()自()力()

和()巴()芽()白()立()禾()

七、我会把下列的句子补充完整。

1.远看()有色,近听()无声。春()花还在,人()鸟不惊。2.锄()()当午,汗滴禾()()。谁知盘()餐,粒粒皆辛苦。

3.众人一条(),黄()变成金。

4、一()之计在于春,一()之计在于晨。

5、早晨起(),面向太阳。前面是(八、连一连,组成句子。

白马

在水里

小鸡

在草丛里

妈妈

在山坡上

弟弟

在学校

水牛

在家里

九、读一读,连一连。前

远 关

十、看图说话,不会写的字可以写拼音。),后面是(晚

近)洗衣 吃草 捉虫游泳 上课

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第三篇: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精品教案

第四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为主题,编排了一首诗,三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是一组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学会勇敢、敢于大胆想象的教育素材。这组教材中的课文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去感知教材、感悟生活,进而形成良好的的品质。三篇课文为《夜色》《端午粽》《彩虹》,一首诗为《静夜思》。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认54个字,会写28个字,认识8个部首,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课文中的长句子,会背《静夜思》《寻隐者不遇》,积累优美语言。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游戏的方法识记生字;找重点词句以及利用形式多样的朗读帮助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情感;对经典诗歌和儿歌熟读成诵,达到主动积累语言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组的学习,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爱亲人的教育,立志做一个勇敢的孩子。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54个会认生字,写好28个会写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一首诗歌。

难点:在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的优美,结合图文想象诗歌的意境;能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句子;体会到亲人之间浓浓的爱。课时安排:

《夜色》

2课时

《端午粽》

2课时 《彩虹》

2课时 《静夜思》

2课时 《语文园地四》

2课时 8.静夜思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思、床”等7个生字,认识新偏旁“匕”。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由老师引导,通过讨论、探究的学习方式,领悟诗人对故乡深切思念之情。通过学习儿歌、做游戏掌握字词。

4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感知诗中蕴含的思乡情感,培养学生珍爱亲情、珍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节奏,背诵古诗。【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出诗题

1.复习已学的李白的诗《古朗月行》。2.引出诗题---静夜思

二、初读诗句,学习生字 1.引导学生读诗句,背诗句。(1)请会读、会背的几个小朋友读给大家听,其他小朋友认真倾听,正确评价。(2)请会读、会背的小朋友读给同桌听。2.认读生字。

请已经认识生字的小朋友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并告诉大家怎么认识的。采用“生活中识字”“熟字加偏旁”等多种方法识字。如: 生活中识字:夜——黑夜光——灯光月光 举——举重举手

熟字加偏旁:田——思木——床古——故 形近字比较:忘——望底——低凝——疑 3.自主读读句子,认读生字。

(1)四人组成小组,组内学习:说一说有哪几个字是自己认识的,不认识的的字借助拼音自学,并读读自制生字卡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互教互学。(2)指名学生一句一句读诗文。注意正音,指导读好“床、光、望、乡”的后鼻音。

三、想象画面,了解诗意 1.想象画面,说意思

学生先想象画面,自由说说诗的意思,教师相机指导。2.交流反馈。

教师及时出示学生难懂的几个这的注释。如,疑:好像,举:拾,思:思念。3.请同桌互相说一说,只要意思大致对即可。4.四人小组合作:说一说整首诗的大致意思。5.鼓励学生尝试背诵。

四、练习书写,语境填空

1.出示生字认读,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如“思”字书写时注意“田”字的竖在竖中线上,心字底略宽,卧钩是关键笔画,三个点要注意位置。“前”要写得上紧下松,下面部分的“月”的一撇要变成一竖。

2.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讲评。3.填空,在语境中巩固生字。(课件出示古诗填空)

五、板书设计

举头望明月

8.静夜思

低头思故乡

9.夜色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和1个偏旁,写好7个生字。

2.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结合图文想象感悟。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3感受童年的纯真和无知,体会成长的快乐。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写好7个生字。读好长句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读好长句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教法学法】讲读法、情境法、表演法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夜晚星空的景象。

师导入:夜晚的星空多么美呀,可是有个小朋友却害怕夜晚,不敢往外瞧。他是谁呢?我们一起去文中看一看吧。2.板书课题:夜色

3.齐读课题。说一说你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说)

二、认识生字,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找出生字,读一读,认一认。

3.出示词语。

胆子勇敢原来从此睡觉散步

4.分段指名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自由读课文。3.理解

(1)我胆子小。

(2)妈妈给我讲勇敢的故事,我还是怕黑。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有感情朗读全文。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分组开火车读课文。2.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全文。3.识记生字,积累词汇。4.抽读本课生字卡片。5.开火车进行扩词。

6.反馈识字情况,交流识记方法。

7.出示词语。

(1)指名读,齐读。

(2)你还喜欢课文里的哪些词语,说一说,再抄一抄。(3)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多。

二、认识偏旁,书写生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认读。2.分类识记,指导书写。(1)独体字:再

(2)左右结构:晚外(3)上下结构:笑爸色看 3.学生书空。4.教师板演示范。

5.学生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书写展示、评议

五、板书设计 9.夜色

从前:胆子小

出去散步后:很勇敢 10.端午粽 【教学目标】

1.认读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会写7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3.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及词语意思。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4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风俗习惯,并知道这些节日的历史来源。【教学重点】认读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熟读课文。【教学难点】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及历史人物屈原。【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粽子)你们认识吗?谁能告诉老师它是什么?

2.指名说,接着导入:同学们回答得很对,这是粽子。但是,同学们,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时候吃呢? 3.今天呀,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0课,文中的小朋友和我们一样,不仅吃过粽子,他还知道粽子的来历呢!板书课题。4.指导学生学习生字“端”“午”“粽”。5.再次齐读课题,注意读准三个生字的读音。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画上“○”,生词画上“”,看看哪些同学把课文读得又快又好!

2.检查生字、生词认读情况。(1)师出示生字卡片认读。(2)师出示生词卡片认读。3.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这几个自然段写了有关粽子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呢?(课件)4.学生自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一)读课文,感悟内容。1.师配乐范读课文。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全班帮忙正音。3.全班交流。(课件问题)

(二)分段学习课文。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呢? 2.指名回答,师指导。

3.师总结:外婆煮好一锅粽子,不仅仅是盼望我们回家吃粽子,同时,更饱含了外婆对我们浓浓的爱。4.出示生字卡“午”“节” 认读两个生字,师指导描红。5.作品展示。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把不会读的词和句子用“~~~”划出来。2.全班交流词句的正音。

3.师教读,指名“小老师”带读。

4.讨论交流:这一段写了有关端午粽的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5.回答交流,并板书:箬竹叶糯米枣又黏又甜 6.理解词语:箬竹叶清香又黏又甜

7.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注意读出骄傲、喜爱的情感。8.齐读第2自然段,读出外婆包的粽子的特别之处。

四、拓展感悟,布置作业

1.回忆自己家端午节包了什么粽子,谁包的,用的什么原料,味道如何? 2.全班交流并评价。

3.作业:你喜欢吃粽子吗?吃过什么味道的粽子?和同学说一说。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认识生字卡片。2.听写生词。

二、学习课文,感悟内容 1.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2自然段,知道了外婆包的粽子特别好吃,那么除了味道好,外婆的粽子还有什么特别之处呢?(2)指名读第3自然段。

(3)指名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什么?(4)指名回答并板书:花样多。

(5)练习用“除了„„还有„„”说话。

(6)总结:外婆包的粽子除了好吃,花样多,还叫我们带回去给邻居吃,看来,外婆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善良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启发谈话:人们端午节吃粽子为了什么呢?(2)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3)交流搜集到的有关屈原的资料。

三、课文拓展,指导书写 1.总结交流。

(1)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那么屈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人呢?(2)课件出示屈原资料,了解其生平,以及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2.拓展交流。

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家乡端午节习俗资料,并和课文内容相对照,看看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不同? 3.指导生字“真、分、豆”书写。(1)课件演示“真、分、豆”笔顺。(2)认读3个生字。

(3)观察三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指导书写。

四、布置作业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

2.布置作业。把在本课中收集到的词语放在你的词语库里。课外了解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

五、板书设计

材料:青青的箬竹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

10.端午粽味道:清香又黏又甜

花样:多

意义:纪念屈原 11.彩虹

【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读12个生字和衣字旁1个偏旁;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过程与方法:图文结合,采用多种形式读来理解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纯真的想象世界,感受小女孩关心父母家人的美好品质,学会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能读出问句的语气。

【教学难点】体会小女孩关心父母家人的美好品质 【教法学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游戏法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教师准备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我们来猜一个谜语:“天上有座彩桥,不用水泥和木料,只好看不好走,太阳公公把它造”。谁知道是什么?(彩虹)

那你见过彩虹吗?你能说说你见过的彩虹是什么形状和颜色的吗?让我们来看一看吧。(播放课件)你们想读读吗?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准生字读音。

2.引导学生练习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把生字画出来。

3.出示要求会认的12个生字,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认读,并组词。4.全班汇报生字的学习情况。教师相机补充、指导。5.同法指导学习本课生词。

三、再读课文,巩固识字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2.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思考:彩虹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彩虹美吗?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你最喜欢哪一个?

四、指导书写

1.出示7个会写字。

2.引导学生自己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想一想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重点指导“着”“那”“兴”的书写。3.教师范写。

4.课件展示书写,强调笔画的搭配。

五、布置作业

1.组织自由认读生字,给生字组词。2.引导练习朗读课文。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认读,组词。

2.引导齐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共有几个自然段?你最喜欢哪一个?

二、品读课文 1.引导学习课文

(1)指名回答以上问题

(2)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彩虹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彩虹美吗?(3)学生讨论交流

(4)课件出示雨后彩虹美景。指导看图: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彩虹像什么?(5)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美感。2.引导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导看第一幅插图,说说图上画的什么?(2)指名说,师生指正。

(3)课文哪个自然段写的是这一幅插图呢?

(4)范读、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我要在彩虹桥上干什么?(5)指名回答,全班交流。(6)“我”真的能在彩虹桥上洒水吗?

(7)同学们说得对,这是小作者的想像而已。怎样来读好这两个问句呢?(8)范读、指名读,请小老师带读,读出作者对大自然探索的兴趣

(9)总结谈话:小作者不仅对探索大自然充满了兴趣,同时也是一个关心父母的孩子。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3.引导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想想这一段有几句话?主要写了什么?(2)指名说。

(3)全班齐读,读出作者对大自然探索的兴趣。读出“我”对妈妈的关爱。4.总结学法,引导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5.总结全文,齐读全文,感悟情感。

三、课堂拓展,布置作业

1.除了本课的彩虹让我们充满无限的想象,你还见过哪些自然现象也很美呢? 2.把课文美美地读给家长听。语文园地四 【学习目标】

1.通过认识人体器官,认识8个生字,8个生词。

2.通过字词句的运用,知道轻声的几种构词方式,并能读准确。知道带有“点”笔画的独体字的笔顺规则。

3.日积月累,通过诵读《寻隐者不遇》,培养收集古诗词的兴趣。

【学习重点】

1.了解轻声词的构词方式,养成课外积累词语的习惯。2.日积月累,通过诵读《寻隐者不遇》,培养收集古诗词的兴趣。【学前准备】

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闯关,识字加油站

1.导言: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首先玩个“我来指,你来说”的小游戏,好不好? 2.教师指鼻子、眉毛、嘴巴等身上不同的部位,学生认真观察,快速说出表示不同部位的名称。激励学生比一比,看谁说得又快又正确。3.闯关游戏:读词语。

(1)多媒体课件出示,学生浏览词语卡片。

(2)学生先在小组内合作朗读词语,再相互之间比赛正确认读词语。眉毛 鼻子 嘴巴 脖子 手臂 肚子 小腿 脚尖 4.识记生字——眉、鼻、嘴。

(1)过渡:我们能够正确读出表示身体部位的词语,那么,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记住它们呢?

(2)“眉”字的识记:眉毛是生长在额头之下、眼睛之上的毛发,所以“眉”的下面是“目”。出示:“眉”字的演变过程。

(3)“鼻”字的识记:人们常常指着自己的鼻子表示自己的意思,所以“鼻”字的上面是自己的“自”。

(4)“嘴”字的识记:提到嘴首先想到的是“口”,然后是“嘴角”的“角”,再加一个“此”,就是“嘴”了。5.准确识记带有月字旁的字。

(1)教师指导学生观察黑板上词语出现最多的一个部首是“月字旁”。(2)同桌合作找出带有“月字旁”的字。

(3)小组合作说一说还认识哪些带有月字旁的字。

(4)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带有“月字旁”的字表示身体某一部位。7.小结。

二、游戏闯关,字词句运用

1.游戏闯关:摘苹果。(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摘的苹果最多。)(1)教师指出闯关要求,准确读出苹果上的词语即可得到苹果。

(2)多媒体课件出示词语:胆子、粽子、镜子、爸爸、妈妈、哥哥、故事、月亮、时候。

(3)学生先小组内合作将字音读准,小组派代表读词语,正确读出词语摘一个苹果,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摘的苹果最多。2.运用词语造句。

(1)导学:同学们真是收获满满啊,摘到了这么多苹果。老师还能用两三个苹果上喜欢的词语造句子呢。(老师示范用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2)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用自己喜欢的两三个词语说话。

(3)集体交流,学生代表汇报,教师将说得比较好的句子板书写在黑板上,全班同学齐读。

(4)指导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在句子中的读法。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纠正指导。

3.全班同学展示汇报,说出自己知道的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

三、游戏闯关,书写汉字

1.导学:同学们摘了这么多的苹果,真开心,接下来朱迪要带领我们到动物城堡里的游乐园逛一逛。但是,我们要完成以下任务才能进去。2.多媒体课件出示任务卡: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1)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按照正确笔顺书写“主”字。学生书空和老师一起写“主”字。

(2)师生同步竞争书写“门”字。看谁写的笔顺正确。

(3)男女同学派代表在黑板上比赛书写“书”字,其他同学做小评委。

(4)同桌之间竞争书写“我”字。教师提示独体字书写时按照正确的间架结构和笔顺进行书写。教师巡视观察。3.总结带点字书写规律。

(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几个字里面都有一个共同的笔画“点”。(2)总结带点字的书写规律:笔画“点”在字的上方或者左上方时先写点;“点”在字的右上方时,后写点。

(3)根据“点”的书写特点,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带点的字

四、回顾全文,布置作业

1.导问:今天大家跟着朱迪玩得开心吗?谁能向大家说一说今天有哪些收获呢? 2.总结。

3.作业布置: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本课的生字。第二课时

一、诵读比赛,日积月累 1.情境导入,揭示课题。2.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教师提出诵读要求:读准字音。

(2)同桌之间借助拼音读,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汇报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订正。3.精读古诗,熟读成诵。

(1)导学:同学们已经读准了字音,接下来我们展开一次朗读比赛,比一比读古诗的时候,谁的声音最洪亮,句子读得正确、流畅。

(2)多种方式诵读:小组比赛读、同桌互读、男女生赛读、边评边读、齐读。(3)指导学生通过二人对话的方式识记诗歌内容。

(4)分角色朗读诗歌。教师扮演诗人,学生扮演童子。师生合作以对话的方式进行诵读。

(5)学生自由背诵,比一比看谁背诵得最快。

(6)教师抽背,鼓励同学正确、流利地背诵古诗。

4.小结:我们跟随着朱迪参加了赛诗会,并且运用了多种方法诵读诗歌。希望同学们学会运用更多、更好的方法诵读诗歌。

二、绕口令比赛,和大人一起读

1.导问:我们参加了快乐赛诗会,朱迪还给大家请来一位好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2.多媒体课件出示:《妞妞赶牛》的图片。

3.导学:从图片上看到了主人公是谁?在做什么?揭示主题。预设:主人公是妞妞,妞妞去赶牛。

4.学生初步了解内容。教师出示字卡指导学生学习重难点发音的生字。

5.朗读表演:教师示范读绕口令。

6.结合图画演示,师生逐句学习绕口令,正确读准字音。

7.多种方式诵读:小组比赛读、同桌互读。在自然轻松的活动氛围中,感受绕口令内容、字词的发音等。

8.角色竞赛,分角色、分小组,和同伴朗读。学生有韵律快速读绕口令,教师对朗读方法予以纠正指导。

9.活动小结:今天我们快乐地学习了绕口令《妞妞赶牛》,说一说你哪一句读得最好。通过复述,让学生对不同语句进行巩固练习,进一步加深了对《妞妞赶牛》内容的认知。

10.延伸活动: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回家后和家里人一起读这首绕口令。

第四篇: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第8单元(课文)

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三篇课文和语文园地八组成,教学本单元内容,可引导学生发现造字规律,既创造性的自主学习生字,又能通过朗读感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发学生主动的去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19、棉花姑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大”这个偏旁。

二、过程与方法: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棉花姑娘请求的语气。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益的鸟类和昆虫。重点:识字、写字,提高识字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让学生有热爱科学的兴趣。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她是谁呀?(出示图片)板书题目:棉花姑娘 2.识记“棉”和“娘”

二、激趣学文,整体感知

1.看两幅图,说说棉花姑娘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2.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到课文里去找答案吧。3.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4.出示词卡:(1)学生认读。

(2)同桌你指我读合作学习生字 5.自由读课文。

三、读通课文,识记生字

1.要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我们应该怎么办? 2.刚才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什么困难? 3.生质疑,互相解难 4.指名按照自然段读课文。

四、多种方法,巩固生字 1.识记“燕”和“瓢”。

(1)这两个字特别难,谁有好办法记住它们?(2)学生小组内分析。2.“词语跷跷板”的游戏

五、仔细观察,认真写字

第二课时

一、认读生字,复习导入

1.棉花姑娘要考考大家,开火车读生字卡片。2.指名认读,选择喜欢的词说一句话。3.指名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二、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出示生病的棉花图片:棉花姑娘怎么了?是谁弄的? 2.如果你就是可怜的棉花姑娘,现在你最想说什么?

3.用上“生病、可恶、蚜虫、盼望、治病”这些词语来说一说。4.)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吧。

三、以读为本,理解感悟(一)问题入手,整体感知。

1.出示第一幅插图: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想想棉花姑娘的感觉会如何?哪个词最能体现棉花姑娘现在的心情?(盼望)2.她最企盼的是什么?你能把“盼望”换成另一个词语吗? 指导读描写棉花姑娘心理的话。3.谁能用“盼望”说一句话呢?(二)图文结合,角色朗读。自由朗读第2~5自然段,1.哪些医生来给棉花姑娘治病了?

2.通过图片简介燕子、啄木鸟和青蛙及其对人类的贡献。3.指导朗读棉花姑娘和燕子的对话。

4.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棉花姑娘和啄木鸟、青蛙的对话。5.指导朗读棉花姑娘和七星瓢虫的对话。

四、课堂总结,合作表演

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朗读好的同学,进行角色表演。

课后反思:我多次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通过几次有目的的读,学生自然理解了课文内容,节省了讲课的时间。

练习课 20、咕咚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包含的道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筋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的道理。

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难点:体会课文包含的道理。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1.课件出示:一只小兔子。大家看小兔子的表情,想到了一个什么词语?(吃惊、害怕等)听,他在说什么呢?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咕咚”这两个字的特点,发现规律。4.引导学生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二、游戏闯关,认识生字

1.听老师范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自己拼读,读准字音。2.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可以用喜欢的方式交流生字。如:(1)你读一个字,我读一个字。

(2)抢答读字,看谁读得准确。

3.学生汇报后,教师指导难读、易错的字音。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6.出示课件,开始闯关,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出一名同学,读果子树上的字宝宝。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小组内互相读课文,你读一段,我读一段,认真倾听,互相评价。3.小组内评选出读得最棒的同学一起去闯关。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选择其中一个自然段读给同学们听。(2)请回答问题:“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几种小动物,分别是什么?

四、方法识记,指导书写 1.先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记住这些字并把它们写好。2.师生评价,优秀作品展示,顺利过关。

五、课堂小结,总结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巩固字词

二、深入感知,指导朗读

本课共有四幅图,每幅图和哪些自然段相对应?(一)出示图一:

1.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的内容。2.指名朗读课文1、2自然段

3.指导学生观察“吓、掉”两个字,加深记忆。4.小兔子边跑边叫,对谁叫?叫什么?(理解:这里的“咕咚”是指一种东西的名称。)(二)出示图二: 1.观察图上的内容。

2.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体会小猴子盲目害怕的心理。3.指导朗读

4.这一自然段中 “大伙”都有谁,他们是如何做的。

5.比较“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它们讲的话相同吗?不同在哪里?

(他们把“咕咚”越传越厉害。)(三)出示图三: 1.小动物们在干什么?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2.说话练习:用“先问„„再问„„最后问„„”的句式,表答野牛的问话。

3.体会野牛问话不慌不忙。4.分角色朗读(四)出示图四: 1.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2.师生齐读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3.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大家都笑了,为什么都笑了? 4.想象:小动物们都会想些什么?

三、仔细观察,指导书写

四、课堂总结,领悟道理

课后反思: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自学,很快地理解了课文的意思以及它们的联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学的能力。

21、小壁虎借尾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户、车”两个偏旁。

二、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题目,启发质疑

1.出示小壁虎图:“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壁虎)2.出示课文题目《小壁虎借尾巴》,读题目,认识“壁”。3.读了这个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课文主要讲的是谁干什么的故事?(2)小壁虎分别向谁借尾巴?(3)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为什么? 2.借助图画独立读课文。

3.分小组互助读书,把课文读通顺。

4.全班交流:你们小组新认识了什么字?是怎么认识的? 5.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6.把生字送回课文,读通课文。

7.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将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一说。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小壁虎先向谁借了尾巴?

2.学生比赛读小壁虎说的话,比比谁读得好。3.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小壁虎很有礼貌? 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他呢? 4.分角色朗读小壁虎与小鱼的对话。

四、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把认识的生字读给同桌听。

2.看图说说小壁虎分别向谁借尾巴,结果怎样。

二、继续学文,感悟理解 1.带着问题读课文:

小壁虎怎样借尾巴?用横线画出小壁虎说的话,用浪线画出其他小动物说的话。2.交流出示对话。3.指导朗读。

4.从小壁虎和动物们的对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5.他还会去向谁借呢?他们会怎么说呢?(仿照课文续说。)6.结果怎样?为什么?

7.指导朗读: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男女生比赛读。

三、课堂演练,加深理解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分配角色,学生进行表演。3.指小组上台表演,全班评议。

四、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编故事:小壁虎长出了一条新尾巴,他高兴极了,他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谁呢?他的朋友们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来讲给家长听,并把编的故事写下来。

课后反思:让学生在“读—看—想”中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在表演的过程中积累语言,理解课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练习课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卫生间里的摆设,学会新词语。

2、认识带有“犭、鸟、虫”的汉字体会他们一般与动物有关。

3、看表情认识表示心情的词语,积累古诗《画鸡》。

4、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重点:通过各种方式认识更多的新字新词。难点:培养积累的习惯和阅读的习惯。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识字加油站 1.看看我们的好朋友谁来了?

课件出示:喜羊羊早早起,来到卫生间要考考你。2.依次出示图片,学生说出相应词语: 卫生间、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

3.利用字卡,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卫、巾、刷、皂、梳、盆。(1)读准字音:(2)认清结构:(3)交流识字方法。

(4)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4.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5.这五种物品分别是干什么用的呢?

二、认真观察,我的发现

1.现在喜羊羊带我们去动物王国逛一逛。动物王国运动会的开幕式。2.小狗队,出示生字猫、猴、狮。(1)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2)思考“反犬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关,然后指名汇报。(3)哪些动物还可以参加这支队伍呢? 3.小鸟队,并相应出示生字鸡、鸭、鸦。(1)观察生字,你又发现了什么?

(2)思考“鸟字旁”的字又和什么有关,再举几个例子。4.蜘蛛队,并出示词语蝴蝶、蜻蜓、蚂蚁。(1)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组字又有什么相同点。(2)“虫子旁”的字多数和虫子有关,学生举例子。

第二课时

一、情感体验,字词句运用

1.上节课喜羊羊带我们去看了动物王国运动会,虽然这三支队伍相差悬殊,但是,第一场“穿针引线”比赛中,在蜘蛛队长的领导下,他们取得了第一场胜利。

(1)观察他们的表情,你想到了哪个词语?(2)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高兴。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平时生活学习中令自己高兴的事,然后学生代表汇报。

2.引导学生观察其他队伍是什么表情。指名回答难过的事情有哪些,师生共同评价。

3.课件出示狮子生气的面孔,引导学生体会什么是生气,看见过谁在什么情况下生气。

4.课件出示蝴蝶受惊的画面,了解体会什么是害怕,并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害怕。

5.指导学生用这四个词语各写一句话,语句通顺、内容完整、书写工整。

6.小结:高兴、难过、生气、害怕这四个词语描述的是心情,是内心情感的一种表现。你还知道哪些情感表现呢?

二、诵读古诗,日积月累 1.各项比赛热火朝天,这时喜羊羊发现:运动员们读出古诗后,才能起跑。

2.播放古诗《画鸡》课件,会读的同学一起诵读。

三、布置作业:

自学古诗,为参加运动会做准备。

第三课时

一、学习古诗,背诵古诗

1.跑步的哨声就要吹响了,同学们都做好准备了吗? 3.同桌交流,检查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4.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老师的节奏和语调练习诵读。

5.播放《画鸡》的公鸡插图,生一边观察公鸡的样子,一边用自己的语言说诗意。

6.齐声诵读,背诵古诗。

二、共同阅读,感悟道理

1.同学们请看,天空中飞来了三只什么动物? 2.听故事,学生初步了解内容。

3.教师出示字卡,指导学生学习发音易错的生字。4.指导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5.思考交流:哪只白鹤找到鱼了呢?另外两只白鹤为什么找不到鱼?通过这个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6.讨论交流:如果今后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三、布置作业: 回家和大人一起来朗读这个小故事,并把你学到的内容讲给大人听。课后反思:我设计了“喜羊羊参加动物王国运动会”的情境。以动画人物为主体,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观察与倾听上,迅速提升了学习效果。

第五篇: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19、棉花姑娘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13个二会字。

2.认识“病、奇、医”等七个生字。3.能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指导“病、奇、医”三个字。

2、认识课文的二会字。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做好铺垫

1.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她是谁呀?(出示图片)你们瞧,棉花姑娘长得多漂亮啊!谁来夸一夸她?是呀,棉花姑娘长得白白嫩嫩的,穿着绿裙子,多么美丽呀!让我们一起亲切地叫一叫她的名字吧!(板书题目:棉花姑娘)2.识记“棉”和“娘”,你们在哪儿见过这两个字?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二、激趣学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请看这两幅图,说说棉花姑娘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出示棉花姑娘伤心的图片和开心的图片。)2.是呀,第一幅图棉花姑娘愁眉苦脸的,很伤心。第二幅图棉花姑娘开心地笑了。棉花姑娘从伤心到开心,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到课文里去找找答案吧。3.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随机出示词卡:治病、燕子、别人、树干、忽然、惊奇、七颗、瓢虫、碧绿、吐出、笑啦。(1)学生认读。

(2)同桌你指我读合作学习生字“治、燕、别、干、然、奇、颗、瓢、碧、吐、啦”,自主发现最合适的识字方法。4.自由读课文。

三、读通课文,识记生字

1.要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我们应该怎么办?(遇到不认识的字要请教他人,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不添字不落字,注意停顿„„)2.刚才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什么困难?(1)第1自然段:本段有几句话?大家能读好吗? 第二句:认读词语“治病”,识记“治”。齐读第1自然段。

(2)还有难读的句子吗?

“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大家都叫我们七星瓢虫。”(指名读,齐读)3.课文中还有许多重点的句子,你们会读吗? 出示句子:(1)“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2)“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指名读)4.你们真了不起,难读的句子都会读了,重点的句子也会读了,把课文连起来读有问题吗?现在就读一读吧,老师相信这一次你们会读得更好!5.指名按照自然段读课文。

四、多种方法,巩固生字 1.识记“燕”和“瓢”。

(1)今天我们要认识的生字中有两个字特别难,(燕、瓢)谁有好办法帮帮大家,说说怎样记住它们?

(2)学生小组内分析。2.生字娃娃看见大家都认识它们了,心里特别高兴,就想和大家一起来玩玩“词语跷跷板”的游戏:跷跷板,在这里,一边高来一边低„„

词语:棉花、姑娘、治病、燕子、别人、树干、忽然、惊奇、七颗、瓢虫、碧绿碧绿、吐出、笑啦。

五、仔细观察,认真写字

1.今天我们还要学会写七个生字:病、医、别、干、奇、星、七。2.请同学们看看,注意每个字的占格位置。

3.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4.师范写、强调“病”的笔顺。5.请同学们描一个,写一个。6.展示学生作品,及时评价鼓励。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六自然段。

3、认识蚜虫、七星瓢虫,通过朗读感受棉花姑娘生病时、病愈后的不同心情。

4、喜欢阅读童话故事,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朗读感受棉花姑娘生病时、病愈后的不同心情。

2、喜欢阅读童话故事,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认读生字,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棉花姑娘》这篇课文。今天棉花姑娘又来看望大家了,让我们亲切地叫一声“棉花姑娘”吧!

1.棉花姑娘还带来了很多棉花宝宝呢!(出示带有棉花图案的生字卡片。)她要考考大家。谁能把生字认出来,我就把这个棉花宝宝奖给他。(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一读,并组词。)2.指名认读生词,选择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3.指名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二、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你们掌握得可真快,棉花姑娘看到这么能干的同学们可高兴了。大家看,(出示笑脸棉花图片。)棉花姑娘笑得多开心啊!

2.可是,过了几天,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出示生病的棉花图片。)这时的棉花姑娘怎么了?棉花姑娘变成这样是谁弄的?(蚜虫)别看蚜虫又圆又小,其实蚜虫是许多农作物的敌人,它专吸植物的汁液。如果你就是可怜的棉花姑娘,现在许多蚜虫在吸你的汁液,你最想说什么? 3.你能用“生病、可恶、蚜虫、盼望、治病”这些词语来说一说吗?能用几个就用几个。4.真了不起,你把棉花姑娘不幸的遭遇都说出来了。(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学生读课文)

三、以读为本,理解感悟(一)问题入手,整体感知。

出示第一幅插图:多可怜的棉花姑娘啊!

同学们,你们平时也生过病吧,大家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想想棉花姑娘的身上长了许多的蚜虫,她的感觉会如何?有一个词最能体现棉花姑娘现在的心情,它是哪个词语?(盼望)谁能读出棉花姑娘此时的心情?(学生读)她最企盼的是什么?最希望的是什么?最渴望的是什么?对,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她现在最希望看见的是谁呢? 1.指导读描写棉花姑娘心理的话。

2.在句意不变的情况下,你能把“盼望”换成另一个词语吗? 3.你们也有过最盼望的事吧,谁能用“盼望”说一句话呢?(二)图文结合,角色朗读。

这么难受的棉花姑娘,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还真来了几位动物界的名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2~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棉花姑娘请了哪几位医生帮忙治病,最后又是谁帮她治好了病呢?

1.哪些医生来给棉花姑娘治病了?读一读课文第2~4自然段,指名回答。语言训练:试着用一句话说说“棉花姑娘请谁帮助自己捉蚜虫”?(课件出示,引导学生用“棉花姑娘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给她治病”的句式练习说话。)2.通过图片简介燕子、啄木鸟和青蛙及其对人类的贡献。3.指导朗读棉花姑娘和燕子的对话。

4.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棉花姑娘和啄木鸟、青蛙的对话。5.教师情景导读。

导读:棉花姑娘等啊等啊,终于等来了燕子医生,她真高兴,心里想:终于有医生来给我治病了,我有希望了。她非常有礼貌地对燕子医生说„„(指两名学生分别读棉花姑娘和燕子的话。)燕子医生不好意思地飞走了。棉花姑娘很难过:好不容易等来了一个医生,却没有办法治我的病,难道我的病真的治不好了吗?哦,那边,啄木鸟医生来了。也许他有办法治我的病,我去问问他吧„„

(指两名学生分别读棉花姑娘和啄木鸟的话。)啄木鸟医生也走了,这下可怎么办啊?我的身子越来越疼了,可恶的蚜虫还在拼命地吸我的汁液,我感觉自己快要死了。突然,青蛙医生跳来了,哦,也许他是我的希望,我高兴极了,连忙叫住他„„

(指两名学生分别读棉花姑娘和青蛙的话。)燕子走了,啄木鸟走了,青蛙也走了。来了这么多医生,都治不好我的病,看来我的病是治不好了„„

6.指导朗读棉花姑娘和七星瓢虫的对话。7.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课堂总结,合作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朗读好的同学,戴头饰进行角色表演。

2.小结: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益虫益鸟,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地爱护它们!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咕咚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咕、咚、突、传、腿、耍、慌、阴、吵、追、转”12个生字。2.会写“看、着、兔、伙、松、玩、跟”7个汉字。3.朗读课文,逐步达到感情朗读的水平。教学重点和难点:

1、会认12个二会字。

2、会写7个生字。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1.导入:同学们,在森林里的蘑菇屋内,住着一位可爱的朋友,(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只小兔子)大家看小兔子的表情,想到了一个什么词语?(吃惊、害怕等)听,他在说什么呢? 2.课件播放并出示小兔子的话:小朋友们,“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呀!3.教师导学:小兔子为什么害怕“咕咚”,“咕咚”又是什么?我们一起去森林里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4.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咕咚”这两个字的特点,发现规律。(都是口字旁的字)引导学生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二、游戏闯关,认识生字

1.教师设置闯关游戏,(课件出示:咕咚探秘之旅)第一关——“神奇果树林”。要求:认真听老师范读课文,圈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自己拼读,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圈画生字:咕、咚、熟、掉、吓、鹿、逃、命、象、野、拦、领。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可以用喜欢的方式交流生字。如:(1)你读一个字,我读一个字。(2)抢答读字,看谁读得准确。

4.学生汇报后,教师指导难读、易错的字音。(1)翘舌音:熟shú。

(2)后鼻音:咚dōnɡ、命mìnɡ、象xiànɡ、领lǐnɡ。(3)整体认读音节:野yě。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6.出示课件,开始闯关,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出一名同学,读果子树上的字宝宝。7.小结:顺利过关的小组很棒,大家看,这棵果树硕果累累,所有的生字果子变成了一架飞机,我们坐着飞机来到第二关——“课文堡垒”!(课件出示:生字果子汇聚成一架飞机飞到第二关。)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课件出示第二关闯关要求:把课文读通顺,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不重复;知道“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几种小动物,分别是什么。2.明确要求后,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再次指导学生小组内互相读课文,你读一段,我读一段,认真倾听,互相评价。4.小组内评选出读得最棒的同学一起去闯关。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选择其中一个自然段读给同学们听。(2)请回答问题:“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几种小动物,分别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故事中讲了小兔、小鹿、小猴、狐狸、山羊、大象和野牛这些动物。)5.小结:各个组的同学们真的很棒。看,我们的“课文堡垒”被攻破了。(课件出示)我们跟随小兔子一起去下一关吧!

四、方法识记,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第三关:书写大赢家。要求:先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记住这些字并把它们写好。

2.课件出示:(1)跟。

①引导学生说一说如何记住这个字,利用字族识字的方法记忆。

②指导学生观察“跟”的特点,它的笔画较多,需要注意右边是“艮”。

③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书空、描红,每字对比书写两个。④组词,说话。

(2)谜语:撇刀头下一扁口,一撇穿口往外走,弯钩里面两小撇,一撇一捺在外头。①出示谜底:象 ②教师引言:“象”是个象形字,本课还有一个象形字“羊”,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象”字和“羊”字的演变过程。(课件出示字的演变过程)③引导学生观察教师范写,指出注意的地方:“象”,“家”里的撇是一笔写下来的,“羊”三个横之间的距离是一样的。

④组词:盲人摸象、气象万千、亡羊补牢、羊肠小道。3.师生评价,优秀作品展示,顺利过关。

五、课堂小结,总结收获

这节课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少,一起闯过“神奇果树林”“课文堡垒”和“书写大赢家”三个关卡,既认识了12个生字,又能把生字写得漂亮、端正,大家真棒!那课文中,小兔子听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他动物为什么也要跑呢?野牛又是怎么做的呢?故事的结果怎样呢?你们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 下节课,我们继续和小兔子一起探索“咕咚”的秘密。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遇事不动脑筋、盲目地跟着别人,就容易做错事。教育学生遇事要多思考,不要盲目跟从。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巩固字词

1.教师激励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同时随机指导学生抓住个别词语说一句话。2.导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什么是“咕咚”吗?小兔子听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他动物为什么也要跑呢,野牛又是怎么做的呢?这篇课文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秘之旅。(课件出示:咕咚。)

二、深入感知,指导朗读

教师指导图文结合学习,本课共有四幅图,要求学生指出每幅图和哪些自然段相对应。(一)阅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出示图1),引导学生说出这幅图上的内容。(小兔听到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2.指名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吓了一跳、拔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叫,体会小兔子害怕的心理。学生可以结合图片理解重点词语,也可以通过表演动作来理解。3.指导学生观察“吓、掉”两个字,加深记忆。

4.教师提问:小兔子边跑边叫,对谁叫?叫什么?(对小猴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理解:这里的“咕咚”是指一种东西的名称。)5.指导朗读:“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注意停顿、重音、语气。)(二)阅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出示图2)引导学生接着观察图上的内容。(听了兔子的叫喊,小猴、狐狸、山羊、小鹿也跟着跑起来了。)2.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小猴子的动作和语言,体会小猴子盲目害怕的心理。3.指导朗读:“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注意语气、停顿、重音。句中第二个“不好啦”和“快跑哇”要读得重一些,调要拉得长一点。)4.过渡:小猴子的叫声,震动了整个森林。这下森林里可热闹了。听!(放第四自然段的配乐朗读录音课件。)5.指名汇报:这一自然段中 “大伙”都有谁,他们是如何做的。(有狐狸、山羊、小鹿。他们也跟着跑起来,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6.课件出示“鹿”的字理演变图,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都知道哪些鹿。(梅花鹿、驯鹿等,也可课件出示几种鹿的图片。)7.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动物们为什么跟着兔子一起跑。8.引导学生比较“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它们讲的话相同吗?不同在哪里?(课件出示话语。)(小兔子只是说“咕咚”可怕极了;小猴子认为“咕咚”追他们来了;其他的动物以为“咕咚”吃他们来了。他们把“咕咚”越传越厉害。)9.课件出示“逃”,引导学生说出以“兆”为字族的字,如:桃、挑、跳等,并一起总结儿歌加以区分。“兆”字加“提手”,挑三拣四挑不够;“兆”字加“足字”,跳来跳去真快活;“走之”伴“兆”字,赶快逃走藏起来;“木”和“兆”字做朋友,鲜桃结在树枝头。10.分角色朗读“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

11.过渡:就这样,很平常的“咕咚”声,由于动物们的误解、误传,它成了可怕的怪物,吓坏了森林中的许多动物,他们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就连大象这么庞大的动物也跟着跑起来。(三)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出示图3)引导学生猜猜图中的小动物们在干什么。指名读第五自然段。(野牛拦住了小动物们,讨论“咕咚”。)2.结合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野牛”,扩词“野”,认识“里字旁”。3.指名演示“拦”的动作,体会“提手旁”的字的用法。

4.说话练习:指导学生用“先问„„再问„„最后问„„”的句式,表答野牛的问话。5.引导学生体会野牛问话的语气。(野牛说的话的语气应不慌不忙。)6.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四)阅读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1.(出示图4)引导学生观察最后一幅图,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大伙儿知道“咕咚”的真相后,笑了。)2.(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师生齐读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3.教师引问: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其实“咕咚”就是熟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大家都笑了,为什么都笑了?(他们知道了“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觉得自己刚才的行为十分可笑,所以笑了。)指导学生再读,读出可笑的语气。

4.引导学生说出“熟”的反义词是“生”。

5.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小动物们都会想些什么?如,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学习,不再偏听偏信,遇事会多动脑筋,弄清事情真相。

三、整体回顾,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再次看图,回顾整篇文章,思考从中有怎样的收获。2.引导学生和文中的小动物进行对话,并模仿表演。

3.最后引导学生知道以后遇到事情应怎么办。(遇事先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真相。)

四、仔细观察,指导书写 1.出示“花瓶开花”游戏:“吓、怕、都、家”。

2.小组讨论: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呢?(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儿歌等方法。)3.观察字形,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4.师范写,生描红、书写。教师巡视,注意学生写字姿势。5.展示学生的字,生生互评。6.用生字组词,说话。

五、课堂总结,领悟道理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随小兔子了解了“咕咚”的真相,希望我们以后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时,一定要动脑筋想想或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这样,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板书设计 咕 咚

害怕、逃跑——————笑了 遇事要动脑筋,弄清事情真相

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小壁虎借尾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和用生字组成的新词,会用部分生字口头组词。2.会写7个生字。

3.认识:户字头和车字旁。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和用生字组成的新词,会用部分生字口头组词。

2、会写7个生字。教学过程:

一、揭示题目,启发质疑 1.出示小壁虎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小动物叫什么名字吗?”(壁虎)2.对!小壁虎生来就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可有只小壁虎却要去借尾巴,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到《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中寻找答案吧!出示课文题目,读课文题目,认识“壁”。3.读了这个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板书: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他向谁借尾巴?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课文主要讲的是谁干什么的故事?(2)小壁虎分别向谁借尾巴?

(3)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为什么?

2.打开课本,同学们有什么发现?——指一名学生说发现。(课文没有注音。)3.课文没有注音,那我们怎样才能读懂这个故事呢?——引导学生联系以前的经验自己想办法。(看图、查生字表、猜读或请教别人。)4.借助图画独立读课文,同学之间互相提醒字的读音,注意平翘舌音。5.分小组互助读书,把课文读通顺。全班交流:你们小组新认识了什么字?是怎么认识的?(学生没说到的,教师帮助。)6.出示词语。(带拼音)小壁虎 墙壁 蚊子 咬断 拨水 甩尾巴 赶走 傻孩子 转身(1)指名读,齐读。(2)去掉拼音再读。

7.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8.把生字送回课文,读通课文。

9.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将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一说。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很难看时,他心情怎样?(伤心、难过。)那就请你们带着难过的心情来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得好。(指名读,齐读。)2.小壁虎先向谁借了尾巴?(学生自由读第3自然段。)学生比赛读小壁虎说的话,比比谁读得好。

3.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小壁虎很有礼貌?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他呢?(出示:小鱼的尾巴要用来„„)小鱼的尾巴是用来拨水的,请你们用手做做拨水的动作。

小结:如果小鱼的尾巴没了,小鱼就不能在水里游泳了,所以小鱼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4.分角色朗读小壁虎与小鱼的对话。(教师范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四、指导写字

1.学生认读生字“捉、条、爬、姐、您、草、房”。2.学生观察特点,说一说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4.学生练写,展示评议。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及壁虎尾巴的特点。2.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并渗透礼貌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讲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作用的词句并了解它们尾巴的功能。教学难点:理解壁虎尾巴的功能和可以再生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把认识的生字读给同桌听。

2.看图说说小壁虎分别向谁借尾巴,结果怎样。

二、继续学文,感悟理解

1.带着问题读课文:小壁虎怎样借尾巴?请同学读课文第3~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小壁虎说的话,用浪线画出其他小动物说的话。2.交流出示对话。3.指导朗读。

假如你是小壁虎,看见小鱼、老牛、燕子,你心里会怎么想? 那些动物帮不了小壁虎,他们的心情又怎样,再读读他们说的话。4.从小壁虎和动物们的对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出示:小鱼用尾巴拨水,老牛用尾巴赶蝇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5.小结延伸,拓展交流: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多伤心呀!他还会去向谁借呢?他们会怎么说呢?(仿照课文续说。)学生借助搜集来的资料,分小组说说其他动物尾巴的用途,并演一演。6.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他该怎么办呢?(师引读第6自然段。)7.结果怎样?为什么?

8.指导朗读: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男女生比赛读。

三、课堂演练,加深理解

1.分角色朗读全文,喜欢谁就读谁说的话。

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分配角色,学生进行表演。3.指小组上台表演,全班评议。

四、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布置课后作业——编故事:小壁虎长出了一条新尾巴,他高兴极了,他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谁呢?他的朋友们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来讲给家长听,并把编的故事写下来。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在看图读词语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卫、巾、擦、刷、皂、澡、梳、盆”等字。2.在看图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联系,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3.理解“高兴、生气、害怕、难过”的意思,会用它们说话、写话。

4.和大人一起朗读故事,明白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知道哪只白鹤找到了鱼,懂得另外两只白鹤找不到鱼的原因,启发学生凡事要善于动脑筋,注意事物的变化,这样做才能符合实际,把事情做好,达到预期目的。

5.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点:在看图读词语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卫、巾、擦、刷、皂、澡、梳、盆”等字。教学难点:在看图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联系,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课前准备: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情境导入,识字加油站

1.导言:同学们,看看我们的好朋友谁来了?(课件播放喜羊羊起床、穿衣,来到卫生间的动画。出示:喜羊羊早早起,来到卫生间要考考你。)2.课件依次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词语:卫生间、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卫、巾、刷、皂、梳、盆。(1)读准字音:刷shuā、皂 zào、梳shū。“刷”和“梳”是翘舌音,“皂”是平舌音。(2)认清结构:“卫”和“巾”是独体字,“刷”和“梳”是左右结构的字,“皂”和“盆”是上下结构的字。(3)交流识字方法。

(4)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4.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5.导学:喜羊羊为大家鼓掌,大家真棒!听一听,他又说了什么:“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这五种物品分别是干什么用的呢?”(课件出示。)6.引导学生说出五种物品的用处,并一一课件出示:毛巾——擦手、牙刷——刷牙、香皂——洗澡、梳子——梳头、脸盆——洗脸。7.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擦”和“澡”。8.指导学生男女生读、小组读、齐读词语。

二、认真观察,我的发现

1.导言:由于同学们表现非常棒,现在喜羊羊带我们去动物王国逛一逛。一年一度的动物王国运动会的开幕仪式就要开始了,让我们随着喜羊羊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队伍参加。2.课件播放第一支走来的队伍——小狗队,并相应出示生字猫、猴、狮。(1)齐读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反犬旁”。)(2)引导学生思考“反犬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关,然后指名汇报。

(3)导言:这支队伍想扩充,哪些动物可以参加呢?(预设:狗、狼、猪、狐狸等。)3.课件播放第二支走出来的队伍——小鸟队,并相应出示生字鸡、鸭、鸦。(1)导言:观察生字,你又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鸟字旁”。)(2)引导学生思考“鸟字旁”的字又和什么有关,再举几个例子。

4.课件播放第三支走出来的队伍——蜘蛛队,并出示词语蝴蝶、蜻蜓、蚂蚁。(1)导言:最后一支队伍比较特殊,看看都有谁。(生齐读。)(2)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组字又有什么相同点。(课件出示“虫字旁”。)(3)“虫子旁”的字多数和虫子有关,学生举例子。(螳螂、蟑螂等。)

三、情感体验,字词句运用

1.导言:虽然这三支队伍相差悬殊,但是,大家看在第一场“穿针引线”比赛中,在蜘蛛队长的领导下,他们取得了第一场胜利。

(1)同学们,观察他们的表情,你想到了哪个词语?(课件播放比赛场景并出示:高兴。)(2)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高兴。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平时生活学习中令自己高兴的事,然后学生代表汇报。说的比较好的句子教师板书写在黑板上,全班同学齐读。

2.引导学生观察其他队伍是什么表情。(课件出示:难过。)指名回答难过的事情有哪些,师生共同评价。

3.课件出示狮子生气的面孔,引导学生体会什么是生气,看见过谁在什么情况下生气。4.课件出示蝴蝶受惊的画面,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描述蝴蝶,了解体会什么是害怕,并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害怕。

5.指导学生用这四个词语各写一句话,语句通顺、内容完整、书写工整。

6.小结:高兴、难过、生气、害怕这四个词语描述的是心情,是内心情感的一种表现。你还知道哪些情感表现呢?(愤怒、伤心、兴奋等。)

四、诵读古诗,日积月累

1.导言:运动会各项比赛进行得热火朝天,这时喜羊羊发现了什么呢? 2.喜羊羊发现这次运动会要求运动员们读出古诗后,才能起跑。

3.教师播放古诗《画鸡》的多媒体课件,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视频一起诵读。4.学生自由练读古诗,要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5.同桌交流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

6.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老师的节奏和语调练习诵读。

7.想象交流:这首古诗是明朝诗人唐寅写的。请你一边朗诵古诗,一边看图,看看大公鸡的样子,想象公鸡打鸣叫醒千家万户的情景。

8.课件播放《画鸡》的公鸡插图,学生一边观察公鸡的样子,一边用自己的语言说诗意。9.齐声诵读,背诵古诗。

五、共同阅读,感悟道理

1.导言:同学们请看,天空中飞来了三只美丽的什么动物?(课件出示:三只白鹤)这三只白鹤想向我们讲述一个什么故事呢,就让我们和喜羊羊一起来听一听吧。(课件配图播放故事。)2.学生初步了解内容。教师出示字卡,指导学生学习发音易错的生字。3.指导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哪只白鹤找到鱼了呢?另外两只白鹤为什么找不到鱼?通过这个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讨论交流:如果今后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6.布置作业:回家和大人一起来朗读这个小故事,并把你学到的内容讲给大人听 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精品教案word课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