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教学难点:体会大禹的英雄形象。教学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按要求说出本课生字。
翘舌音的字;前鼻音的字;后鼻音的字;边音的字。
3、说说“治、洪、姓”的结构和偏旁。
二、继续细读课文。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写大禹想的?哪几句是写大禹做的?
2、指名读第二、三句,说说大禹是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先了解情况,后治理洪水。
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的艰辛?(走遍、吃近)
“走遍”“吃尽”说明了什么?(说明大禹了解情况走的路多,范围很广,什么苦都吃到了)“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九条大河”“九座大山”这几个数字都不是表示数字,而是表示很多。要带领老百姓开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课文中,说大禹吃尽“千辛万苦”。小朋友们想一想:他可能会吃哪些苦呢?
学生自由想象,充分体会大禹的英雄形象。
3、指导朗读。
“决心、走遍、仔细、吃尽、带领、挖通、劈开”要重读。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自然段中表示数量的词。(13年三次一次十多岁)
这些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突出表现了什么?
3、指导朗读。
上述数量词要重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想: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呢? 引导学生联系第二、三自然段讨论。
2、老百姓会怎样感谢大禹?启发想象。
3、齐读,体会“代代相传”的意思。
三、练习背诵课文。
1、引导背诵。
2、自由练背。
3、指名背诵。
4、齐背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生字词,课堂练习。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
2、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给多音字组词。没 倒
2、扩词。治 久 理 伟
二、教学部分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字形。
引导自学下列生字:理形 指导下列几个字的笔顺:伟雄 提醒学生注意:久的写法。
2、指导书写。
3、学生练习描红。
三、课堂练习。
1、读一读,再抄写。洪水冲倒治理很久很久 地形引导父亲伟大英雄
2、按要求填空。
洪:有()画,第七画是()。父:有()画,第五画是()。理:有()画,第六画是()。姓:有()画,第四画是()。
四、作业。
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
治水前 淹没 冲倒 无家可归
治水中 吃尽 走遍 挖通 劈开 引洪入海
十三年 三过家门不入 伟大英雄
治水后 百姓安定 代代相传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大禹治水》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古时候,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通过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到他“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从大禹“走遍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挖开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的描写中体会到大禹的顽强意志。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中,让学生观看洪水泛滥的情景,让他们直接感受当时的状况。并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学生在想象中,再现故事发生时的生活场景,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继续播放洪水泛滥的情景,让学生说说看了以后的心情如何。这主要是为朗读作好情感的铺垫,再让学生通过读来释放自己的感情。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将画面与音乐良种刺激融为一体,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语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并且通过读来表现起内心的感受,自然而然明白大禹治水的原因。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简练的几句话叙述了大禹治水的经过,教学中,我先出示一组词语:走遍 挖通 察看 引导 劈开,让学生按顺序排列一下,从而揭示大禹治水的全过程。并紧扣“千辛万苦”、“千山万水”、“走遍”、“察看”等重点词语引领学生细细品读从而理解和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他的吃苦精神。
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未对“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故事做具体的描述,对这个自然段的理解,为了避免个别太过现实的孩子说出“他不爱妻子和孩子”而误导其他孩子。我先出示了三过家门而不过的有关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大禹的奉献精神。
第四自然段主要采用深入情境,情中悟理。首先让学生放声朗读,说说心情如何,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生活,不再流浪等等。并分组与第一自然段作对比朗读,这样安排,与第一自然段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加深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然后出示大禹像,引读最后一句话:从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师述:让我们记住这位伟大的英雄——(学生接:大禹),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无私奉献的伟大英雄——(学生接:大禹)。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了,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达到高潮。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融于语言文字之中,含而不入,隐而不晦,使学生受到崇高的人格熏陶和感染。最后提问:如果你是老百姓,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小朋友可能会说:“大禹,你辛苦了。大禹,你真伟大!”言语的发源来之于具体而深刻的情境,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中,在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里,进一步挖掘了教材的思想性。
《大禹治水》说课稿(苏教版)【说教材】
《大禹治水》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5课,文章主要写了大禹治水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大禹的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品质。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段写:洪水的危害。第二段写:大禹怎样治水的。第三段写: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第四段写:大禹制服了洪水,成了代代相传的英雄。【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针对二年级学生特点,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如下: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力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读、会写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两个多音字,认识1个偏旁。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第一课时特点,我确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受大禹无私奉献的精神。【说学情】
古代传说是学生感兴趣的,但其中的英雄形象很难在学生心中树立,这是时代的局限。为此,我力求在第一课时就让“大禹”的伟大形象在学生心中确立,怎么办呢?利用多媒体,要学生从一开始就牢记“大禹”的名字,并用书上的插图作为幻灯片的背景,让大禹的形象深入学生的内心。【说教学方法】
在教学本课时,试图使用如下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竞赛法等等。总之,想让学生在轻松、竞争的氛围中学习新知,陶冶情操。【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禹的图片)这是谁?告诉你们,他是我国古代一位英雄的名字,(板书“大禹”)通过预习,你知道他做过什么?(板书“治水”)
2、齐读课题,你想了解什么?可以同桌交流。(相机板书:为什么?怎样?结果?)意图:用图像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自然结题。学会质疑是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力争做到:学生想了解的正是老师要教授的。
二、初读课文(一)自读课文
要求:认真拼读生字,把课文多读几遍,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意图:学生有疑问后会迫不及待地想找到答案,这时,让他们自己读书,满足了这种需要,同时,自渎课文也是在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二)消灭“拦路虎”
1、看书上的字,一齐拼读。
2、出示生字卡片,小老师领读。
3、一口喊出这个字。(齐读、开火车读)意图:学习生字可以灵活机动,有学生齐读,有指名读,有开火车读还有小老师领读,形式丰富,学生感兴趣,学起来不枯燥,自然效果佳。
三、读书比拼
1、师生大擂台(分别读一句。)
2、下面,老师来做裁判,我们来一场男生女生大比拼,看看我们班的女生读书棒,还是男生读的强。
意图:采用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试较量中做到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
四、解决问题 现在,黑板上的问题你弄明白了吗?课文中就有答案,找一找,并用“——”画出相关的句子。意图:学生的质疑不是形式,此环节要学生在文中找答案,既读了书,又学会了整理答案的能力。
六、做操写字
看着这些字你想提醒别人注意什么?(相机写出这几个字)意图:学生并不喜欢写字,在动笔前让学生动起来,做做写字操,活动了手指也调动了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在描红写字时提醒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展示学生的作业,鼓励其他学生继续写好字。
第二篇:《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
一、导课:
1、同学们,前面我们认识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毛泽东、朱德,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古代治水的伟大英雄——大禹。
2、师板书课题:大禹治水,齐读课题。
3、同学们看题目中的“治”字,这是个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4、真不错,我们用熟字加、减偏旁的方法记住了“治”这个生字。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轻轻打开书101页,拿起你的小铅笔,自由地读读课文,先听清老师的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把藏在课文中的生词宝宝找出来,对照拼音多读几遍。好了,开始读吧。
2、把你刚才找出来的生词宝宝大声读给同桌听,读不准的同桌之间要互相帮一帮。
3、好了,现在,可爱的生词宝宝从课文中跳出来要跟咱们见面了,你能大声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1)齐读生词,男生读,女生读。
(2)我把生词宝宝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还认识他们吗?谁来当小老师领读?我先找个女生吧,再找个男生吧。(3)齐读。
(4)在这些生字里,有两个多音字,你发现了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倒、没”,逐个学习。
4、字词认识了,读课文就容易多了,请同学们再快速地朗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思考:禹为什么要治理洪水?他是怎样治理洪水的?治水的结果怎样?开始读吧。
5、谁读出问题的答案了?你会填空吗?
齐读。看样子,同学们越来越会读书了。
学习第一自然段:
1、同学们,那场洪水究竟有多大?老百姓到底有多苦呢?让我们来看看当时洪水泛滥的情景吧!(出示幻灯片)
2、同学们,这是一场怎样的洪水呀?(凶猛、可怕、水势大)
3、这确实是一场水势特别大的、凶猛的洪水。课文中是怎么描写的呢?(出示第一自然段)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
4、这段话中,哪些词语更能体现出洪水的凶猛呢?谁来说?
5、看到这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庄稼,冲倒了房屋,老百姓无家可归,你的心情怎样?(学生交流)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洪水的凶猛以及老百姓生活的不幸吗?
(1)谁想读读试试?他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价?(2)谁能把洪水读得更凶猛些?(2-3生读)
(3)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滚滚的洪水正向我们扑来,太可怕了!又仿佛看到了老百姓正在四处逃难,真是太可怜了!„
(4)好大的洪水,好不幸的人们!来,我们一起满怀同情读读这一段。
6、同学们看这段话中的“滔”这个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再看“屋”这个生字,怎么记?(老师也有一个好办法,我们可以分析字形记住它,“尸”字头表示房屋,里面的“至”字表示人来到这里居住。齐读,组个词?
学习第二自然段:
(一)1、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日子,能让老百姓这种苦难的日子继续下去吗?(不能)这洪水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真是太大了,该不该治?(该)这时谁挺身而出?(大禹)大禹是怎么想的呢?(出示幻灯片):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2、来,把他的决心读出来!齐读,男生读。
3、治理洪水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4、(出示幻灯片)为了治理洪水,禹先做了什么准备工作?(察看水流和地形)他是怎样察看的?谁来读这句话?
5、要察看一个地方的水流和地形,可辛苦了,你从哪些词语能体会到大禹的辛苦呢?(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千山万水就是指他爬的山很„„,过的河„„多得都数不清了。谁来读好这两个词?
6、同学们想象一下,大禹在走遍千山万水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出示幻灯片)
7、这么多困难,都被禹克服了,他真是吃尽了千辛万苦!谁来读好这句话? 齐读。
(二)1、同学们,这还只是治水的准备工作,更大的辛苦还在后面呢!(出示幻灯片)为了治理洪水,禹又做了什么呢?谁来读这句话?
2、这句话中的那些词又能体现出禹治水的不容易以及这项工程的浩大呀?(九条大河、九座大山)
3、他们仅仅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吗?(不是)那么这两个词里的“九”说明什么?(指更多的河、更多的山)
4、想一想,禹在带领老百姓挖河,劈山的过程中,又会遇到哪些困难?同学们想象一下。
5、这些困难,又都被禹战胜了!他真是吃尽了千辛万苦!谁再读这句话?
6、学到这里,你觉得大禹是一个怎样的英雄?(板书:无畏)
7、治理洪水是艰辛的,光能吃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科学合理地治水才行。相传尧在位时,派禹的父亲鲧治理洪水,鲧花了9年时间治水,都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用了堵的方法,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闹得更凶了,老百姓的日子更苦了。禹为了治理好洪水,总结了父亲治水的经验,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带领老百姓挖河、劈山,采用了“引”的方法,将洪水引入了大海。
8、听了这些,你觉得大禹又是一个怎样的英雄?(板书:智慧)
9、这样的大禹,你佩服吗?(佩服)来,带着这样的心情齐读这段话。
10、同学们看“劈”这个生字,你怎么记住它?
学习第三自然段:
1、禹在外治水整整13年。13年里,传颂着许多感人的故事,课文中就给我们讲了一个“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出示幻灯片)
2、你能填一填吗?
禹在外治水()年,曾经()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
3、谁愿意再读一读?齐读一遍。
4、同学们,13年啊,4700多天哪,多么漫长啊!这期间,禹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也没有回家看一看。咱们看看他望眼欲穿的妻子和儿子吧,(出示幻灯片)多么凄凉啊!同学们,难道禹不爱自己的家、不想自己的妻子、儿子吗?(不是)那他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谁来说?
5、看样子,同学们真的会读书了!同学们,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家,更没有哪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孩子,禹一心想着的是老百姓,他将父爱深深地埋藏到心底,多么无私的大禹啊!(板书:无私)
6、带着崇敬的心情再读读这个感人的故事吧!齐读课文。
7、谁能读得再感人些!(指名读)
学习第四自然段:
1、就这样,大禹为了治理洪水,走遍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把洪水给治服了,那又是一副怎样的情景呢?让我们放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吧!
2、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大人们快乐耕种、孩子们自由玩耍,全家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如果你是老百姓中的一位,过上了这样的好日子,你会对大禹说点什么呢?
3、是的,老百姓是多么感激大禹呀!他们都流下了感激的泪水,怪不得“激”字是三点水呢,我们根据上下文记住了“激”这个生字。
4、同学们看“被”这个生字,认识一个新的偏旁部首,它叫衣字旁。右边是个皮球的皮。
老师写一遍(电视白板),你仔细观察。自己在本子上写一个。
5、同学们再看,在这课里,有两个同音字(制 治),你怎样分清并记住它们?咱们也可以用组词的方法记住这两个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指导写“制”字。
5、大禹治水是发生在四千多年以前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而且还会一代又一代流传下去,这就是----代代相传!(板书:代代相传)让我们带着无比感激之情齐读最后这段话。
6、学到这里,你明白为什么课题中称他为大禹,为什么结尾还称他为伟大的英雄吗?
(因为禹不但吃尽了千辛万苦,而且聪慧、富有智慧,还无私私奉献,所以人们尊敬的称他为“大禹”,称他为伟大的英雄。)
7、小结:
(对照板书)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无畏、智慧、无私的伟大英雄----大禹,让我们再一次深深呼唤他-----大禹!来,带着无比崇敬之情齐读最后这段话吧!
8、布置作业:
第三篇:《大禹治水》 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大禹治水》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是一个古代传说,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循“治水前--治水中--治水后”这一线索,记叙了大禹治理洪水,为民造福,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赞扬了他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由于学生生活条件优越,加之大禹治水的故事距今已久,因而对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不顾个人幸福,一心为百姓谋幸福的高尚情怀在理解和感受上有一定的困难。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根据低年级学生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指导法和情境教学法,在读中设境,在境中激情,在情中悟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加深对作品内涵和人物情感的理解和感悟。【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聪明才智,以及他的献身精神。【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
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以及他的献身精神。【教学模式】 问题—探究—创新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质疑交流,指导朗读,引发思考、合理想象、充分理解、体会提升。【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水是生命之源,它滋润万物,给大地带来勃勃生机,没有了它,我们将无法生存,地球将一片荒芜。(板书:水)
然而,水也有发怒的时候,当波涛滚滚而来的时候,水就变成了一头咆哮的野兽,所到之处一片汪洋,这就是洪水。洪水带给人民无限的恐惧和不幸。
于是,勤劳智慧的人民与洪水展开了较量,开始了治理洪水的过程。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治水的古代传说:(板书课题,齐读)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课件。(这洪水来势多么凶猛呀!)
2、指名读第一节。
3、引读,抓关键词:这洪水,一路咆哮,真是洪水,它来到田野,农田被,它来到村庄,房屋被,大地成了一片汪洋,这可恶的洪水,使人们失去了宝贵的粮食,失去了温暖的家园,人们只好拖儿带女,四处流浪,再也没有了幸福的生活,老百姓们。
4、再指名朗读。
5、小结:这凶猛的洪水,造成无数百姓无家可归,多么悲惨呀!
6、朗读第一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插叙:讲述大禹的父亲鲧用筑坝的方法治水的故事。
2、出示句子: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3、禹是怎样治水的呢?自由读第二、三句话。
4、禹治水多不容易呀!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他治水的艰难?
5、学生交流。指名朗读。
6、引导启发想象:他吃了多少苦呀!
禹为了察看水的流向,确定从哪里把洪水引入大海,不知走了多少路,也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请你想想,当他渴了----------,当他饿了--------,当他累了--------,为了治理洪水,禹真是吃尽了----------。(理解“千辛万苦”)所有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禹坚强的身影,印下了他坚定的脚步。他走遍了----------当他遇到高山,不管多高,他--------,他遇到大河,不管多深,他----------,他的身上划出了一道道血痕,他的脚底磨出了一个个血泡,可他----------(理解“千山万水”)。禹就是这样坚定!(一起来读第二句话。)
7、禹察看了水流和地形之后,发现有些河流被泥沙、石块堵住了,有些河流被大山挡住了去路。(指读第三句话)
8、禹带领老百姓,用铁锹一锹一锹地挖,多么苦,多么累啊!把许多条大河挖通,许多座大山劈开,在没有先进机器的古代,是多不容易啊!
9、面对强悍的洪水,禹没有退缩,面对大河大山,禹也没有退缩,在千辛万苦之后,他终于成功了!(朗读第二自然段)
10、比较鲧和禹不同的治水方法,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使学生体会到成功治水除了有吃苦精神,还要讲究科学的方法,从而感受到禹的智慧。
四、学习第三段
1、禹治理洪水整整花了13年的时间,在治水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呢。(出示:三过家门而不入)
2、学生自由读第三节。
3、完成填空,填写文中数字,理解。
4、结合实际引导感悟:你几天不见爸爸会怎样?几个月不见呢?几年不见呢?(体会禹的儿子13年没有看见过爸爸)
5、难道他不思念自己的家人和儿子吗?
6、朗读这一段。
7、小结:十三年有多长啊?四千七百多天哪!大禹回过家吗?我想他应该有机会回家的,至少在三次路过自己家门的时候可以回去看一看哪,但他„„让学生体会到大禹不顾自己的小家是因为他心中装的是大家,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的日子呀!这就是伟大英雄所具有的崇高品质!
五、学习第四段
1、(出示图片)过渡:在禹坚持不懈治理洪水13年后,结果怎么样了?理解“制服”、“安定”。
2、指名朗读。
3、小结:洪水使百姓无家可归,而现在,他们重新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抓住“非常感激、伟大英雄、代代相传”等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朗读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大禹顽强治水的英雄形象。)
六、总结全文
现在,我们已经学完了这个著名的古代传说故事《大禹治水》,课题中的“大禹”,他的名字本是一个字“禹”,为何人们称他为“大禹”呢?说说你怎么理解这个“大”的?(因为禹意志坚强,富于智慧,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个伟大的人物,所以人们尊称他为
“大禹”。)
七、拓展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像大禹治水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老师向大家推荐《愚公移山》,下节语文课进行交流。【板书设计】
治水前--淹没 冲倒 无家可归
15、大禹治水 治水中--千辛万苦 千山万水 三过家门而不入 造福人类
治水后--百姓安定 代代相传
【作业设计】
1、课后练习。禹在外治水()年,曾经()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2、练习背诵课文。
第四篇:大禹治水 教学设计
15、大禹治水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聪明才智,以及他的献身精神。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
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以及他的献身精神。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水是生命之源,它滋润万物,给大地带来勃勃生机,没有了它,我们将无法生存,地球将一片荒芜。(板书:水)
2、然而,水也有发怒的时候,当波涛滚滚而来的时候,水就变成了一头咆哮的野兽,所到之处一片汪洋,这就是洪水。洪水带给人民无限的恐惧和不幸。
3、于是,勤劳智慧的人民与洪水展开了较量,开始了治理洪水的过程。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治水的古代传说:(板书课题,齐读)
4、读了课题,小朋友们的脑中出现了哪些小问号呢?
(大禹是谁?大禹为什么要治水?大禹怎么治水?大禹治水的结果怎么样?)
二、初读课文
1、带着这些问题,小朋友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读准课文的生字,读通课文。
2、检查生字词
1)检查生字:
yǔ
tāo mò
dǎo wū
zǐ 禹
涛 没
倒
屋
仔
xì
pī dǎo fú
jī xiónɡ 细
劈 导 服
激
雄 zhì
hónɡ
hài
xìnɡ
治
洪
害
姓
lǐ
xínɡ
tōnɡ
bèi
zhì
wěi 理
形
通
被
制
伟
2)检查词语
chōng dǎo
lǐng
hóng
zhìfú
冲
倒
带领
安定
洪水
制服
jué
zhì lǐ
bèi
tāo
yān mò
决心
治理
被子
滔滔
淹没
yǔ
chá
wā tōng
pī 大禹
察看
挖通
劈开
感激
xióng
chuán
céng jīng
hài
xìng 英雄
相传
曾
经
危害
老百姓
guī 无家可归
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3、检查读课文
指名轮渡课文,点拨长句和难句的停顿。
4、刚才咱们认识了大禹,那么大禹这个人小朋友认识他吗?(介绍大禹的资料)
小结:认识了大禹,那么他为什么要什么要治水?又是怎么治水?结果又如何呢?咱们下节课接续学习。
三、教学生字
出示:伟
制
被
理
姓
1、指名读生字
2、小朋友们观察这些生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左右结构)
3、那么这些生字中,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其中的生字呢?(交流用加一加或减一减的办法)
4、重点讲解:伟
被
制
5、师范写,生描红
6、扩词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咱们新学了一个神话传说,是什么呢?(齐读课题)
2、在故事中,咱们认识了一位人物,还记得是谁吗?(大禹)
3、这节课,咱们要带着上节课提出的3个问题,继续学习课文。
4、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过的词语朋友。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洪水图片,小朋友们从图中看到了什么?用一句话来说。(这滔滔的洪水来势多么凶猛呀!)
2、这好似小朋友们观察到的,课文中又是怎么写的呢?
3、4、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交流
引读,抓关键词:这洪水,一路咆哮,真是洪水,它来到田野,农田被,它来到村庄,房屋被,大地成了一片汪洋,这可恶的洪水,使人们失去了宝贵的粮食,失去了温暖的家园,人们只好拖儿带女,四处流浪,再也没有了幸福的生活,老百姓们。
5、哪位小朋友能把你看到的读给大家听呢?(是啊,是洪水让老百姓变得这么惨!)还有谁能读得比他更好呢?
6、小结:这凶猛的洪水,造成无数百姓无家可归,多么悲惨呀!齐读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插叙:讲述大禹的父亲鲧用筑坝的方法治水的故事。
2、出示句子: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3、禹是怎样治水的呢?自由读第二、三句话。
4、禹治水多不容易呀!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他治水的艰难?
5、学生交流。指名朗读。
6、引导启发想象:他吃了多少苦呀!
禹为了察看水的流向,确定从哪里把洪水引入大海,不知走了多少路,也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请你想想,当他渴了----------,当他饿了--------,当他累了--------,为了治理洪水,禹真是吃尽了----------。(理解“千辛万苦”)所有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禹坚强的身影,印下了他坚定的脚步。他走遍了----------当他遇到高山,不管多高,他--------,他遇到大河,不管多深,他----------,他的身上划出了一道道血痕,他的脚底磨出了一个个血泡,可他----------(理解“千山万水”)。禹就是这样坚定!(一起来读第二句话。)
7、禹察看了水流和地形之后,发现有些河流被泥沙、石块堵住了,有些河流被大山挡住了去路。(指读第三句话)
8、禹带领老百姓,用铁锹一锹一锹地挖,多么苦,多么累啊!把许多条大河挖通,许多座大山劈开,是多不容易啊!(朗读第三句)
9、面对强悍的洪水,禹没有退缩,面对大河大山,禹也没有退缩,在千辛万苦之后,他终于成功了!(朗读第二自然段)
10、比较鲧和禹不同的治水方法,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使学生体会到成功治水除了有吃苦精神,还要讲究科学的方法,从而感受到禹的智慧。
四、学习第三段
1、禹治理洪水整整花了13年的时间,在治水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呢。(出示:三过家门而不入)
2、学生自由读第三节。
3、完成填空,填写文中数字,理解。
4、结合实际引导感悟:你几天不见爸爸会怎样?几个月不见呢?几年不见呢?(体会禹的儿子13年没有看见过爸爸)
5、难道他不思念自己的家人和儿子吗?
6、朗读这一段。
7、小结:十三年有多长啊?四千七百多天哪!大禹回过家吗?我想他应该有机会回家的,至少在三次路过自己家门的时候可以回去看一看哪,但他„„让学生体会到大禹不顾自己的小家是因为他心中装的是大家,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的日子呀!这就是伟大英雄所具有的崇高品质!
五、学习第四段
1、(出示图片)过渡:在禹坚持不懈治理洪水13年后,结果怎么样了?理解“制服”、“安定”。
2、指名朗读。
3、小结:洪水使百姓无家可归,而现在,他们重新过上了安定的日子。这得感谢谁呢?(抓住“非常感激、伟大英雄、代代相传”等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朗读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大禹顽强治水的英雄形象。)
六、总结全文
现在,我们已经学完了这个著名的古代传说故事《大禹治水》,课题中的“大禹”,他的名字本是一个字“禹”,为何人们称他为“大禹”呢?说说你怎么理解这个“大”的?(因为禹意志坚强,富于智慧,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个伟大的人物,所以人们尊称他为“大禹”。)
七、拓展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像大禹治水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老师向大家推荐《愚公移山》,下节语文课进行交流。
【作业设计】
1、课后练习。禹在外治水()年,曾经()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2、练习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治水前--淹没 冲倒 无家可归
15、大禹治水 治水中--千辛万苦 千山万水 三过家门而不入 造福人类
治水后--百姓安定 代代相传 补充:鲧治水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黄河经常发大水,老百姓民不聊生。
鲧是个很有责任心的人,他为大家的家园被冲毁心痛不已。大家都信任他,便让他带领大家治理水患。
快到汛期的时候,鲧一大早便率先跑到河堤上查看水情,一发现哪里
有隐患便指挥大家马上去堵。
河堤太长了,他又派出很多有责任心的人,每隔1000米站一个,发现哪有险情马上报告,他就带领大家马不停蹄的跑过去堵决口。可是河水太大了,任凭他带领大家累死累活,一会这边要决口,一会那边要漫堤。鲧终于支不住了,累到在河堤上,黄河也就再次淹没了
村庄。
大家都很敬重鲧的这种精神,相信也只有这种精神才能带领大家保卫家园。今年没保住,主要是第一年没经验,下一年肯定行,于是还推
他做首领,让他带大家治水。鲧感谢大家的信任,责任心更强了,每日每夜都守在河堤上,可是一会这边要决口,一会那边要漫堤,他带领大家还是没有水跑得快,第二年大水仍然淹没了村庄。
大家都觉得这一年水太大了,有这两年经验,下一年肯定行,于是还
请他当首领。
鲧实在觉得不带领大家治好水患有负重托,这次就呕心沥血了,老婆孩子全不要,一心扑在河堤上,可是第三年大水仍然淹没了村庄。重复着这样的故事,终于,鲧累死在河堤上,黄河依然咆哮。反思:
阅读理解上,我设计的教学环节比较清晰,重点突出,例如:让学生围绕课题提问题后,按三个主要的问题:为什么要治水?怎么治水?结果怎样?我让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再按这一思路讲解课文。但是,我没有平均使用力气,我把大禹治水的过程作为重点部分,让学生找出治水的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大禹治水方法的科学性。其间,在理解大禹“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一句时,引导学生找到大禹“引”的方法最终制服洪水,接着与父亲鲧“堵”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大禹治水方法的科学性体现在“仔细地查看水流和地形”后“挖通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最终不让“滔滔的洪水淹没农田、冲倒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其后,我再让学生对比读课文开头与结尾两段,还运用图片将“洪水来时的灾难”以及“洪水被制服后”让学生验证自己的想象、感官上强烈的震撼、对比,感受大禹运用“引导”这个方法治理治水的科学性;接着找到描写大禹治水不辞辛苦的句子,进行句式对比、朗读、体会。应该说:我的课堂操作努力实现课堂预设目标。
第五篇:《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训练”“情趣”两相和,教学无痕显芳醇
——《大禹治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大禹治水》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5课,本课是一个流传千古的民间传说,讲述的是在洪水泛滥成灾,百姓无家可归时,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文章共4个自然段,按起因、经过、结果安排故事情节。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通过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到他无私奉献的精神;从大禹“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挖开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的描写中体会到大禹的顽强意志。课文篇幅短小,选材精当,文中精准规范的语言,如“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挖通大河”“劈开大山”等动宾搭配的词组值得学生咀嚼品味积累;文中“九条”“九座”“十三年”“三次”“十多岁“等数量词的运用对表现人物的精神起到了渲染烘托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关注的重点。
大禹治水的故事距离学生很是遥远,我们的孩子生活在条件优越的平原地区,对于洪水没有直观的认识,再加上年纪尚幼,对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不顾个人幸福,一心为百姓谋幸福的高尚情怀在理解和感受上有一定的困难。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但这也正是对学生进行情操熏陶的良机,这些在蜜糖中长大的孩子普遍比较自私,不太会主动关心周围的人和事,通过教学本课,可以与现在世界各地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相联系,培养学生悲天悯人的大爱之情。
教学设想:
识字写字,积累规范的语言,培养语感永远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训练重点。针对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有意注意持续时间较短等特点,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有情有趣之中达成目标。基于以上认识,本设计旨在让学生在逐层深入中走近大禹,走进文本,感悟语言。整个设计从字到词再到句直至文,学生在认、读、说、看、思、议等学习活动中习得语言,培养情趣,提升能力。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伟、雄、治、洪、害、姓、理”等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没、倒”,理解相关词语,如“洪水”“无家可归”等。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感悟洪水的凶猛,走进故事背景,初步了解大禹是一位为民造福的大英雄。
3、用心品读、积累语言,感受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丰富和规范口头语言。教学重点:字词教学和语言训练,感悟洪水的凶猛,体会老百姓的痛苦。
教学过程:
一、在识记练说中走近大禹。
(一)出示音节,同音字交流引出“禹”:
1、字卡出示音节“yǔ”,学生读。(指名读,齐读)
2、读着这个音节,你想到了哪些汉字呢?(学生自由说)
3、确实,我们中国的汉字奇妙无穷!同样一个读音,可以表示不同的字,不同的意思。像yǔ,可以是自然气象的“雨水的雨”,可以是动物身上的“羽毛的羽”,可以是包罗万象的“宇宙的宇”。而这个“禹”(板贴)又是指的——一(学生答)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为重的低年级,同音字学习是一大难点。导入环节运用“看拼音想汉字”引出课文主人公“禹”,既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掌握yǔ这个读音的相关同音字,积累词汇,同时还能使学生辨析判断能力得到增强,引出课文也显得水到渠成。】
(二)检查预习,一句话介绍初识“禹”
1、禹是谁呢?经过预习,你能用一句话介绍一下禹吗?(学生自由说)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词卡“伟大英雄”、“治理洪水”和“很久很久以前”。(预设:
◆如果学生提到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则相机出示词卡“伟大英雄”,指名读准词语,要求学生了解:在名字前加上“大”其实是人们对禹的一种尊称。并相机在“禹”前板书“大”。
◆如果学生提到大禹治理了洪水,则相机出示词卡“治理洪水”。指名读准字音,尤其注意三个生字“治、理、洪”的读音,并齐读。
◆如果学生提到大禹的生活年代,则相机出示词卡“很久很久以前”,指名读准。相机了解这里的“很久很久”指的是4000多年前,并指导读好这个短语,读出年代的久远,可和“很久以前”作比较。
2、现在,你会用上这三个词介绍大禹吗?学生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渗透规范的句式训练:可以把名字放在前面,比如禹是——;还可以把名字放在后面,比如,什么时候,有一个怎样的人,名叫——)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板书——治水。相机教学生字: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相机板贴关键词组“伟大英雄、治理洪水、很久很久以前”,一方面引导学生读准读懂并读好,一方面又能通过检查预习和鼓励变换语序,引导学生懂得运用这些词语规范地介绍禹,进行浅层次地句式训练,从而做到触类旁通。】
二、在思考质疑中了解故事。
1、齐读课题。读着课题,有什么想问的吗?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为什么治?怎么治?结果怎样?)
教师指着板书小结:这是一篇故事性的课文,这样的课文一般是按起因、经过、结果来写的。
2、带着自己的思考再读一读课题。齐读。追问:大禹治理的是什么水?(洪水)
3、教学生字“洪”:齐读。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三、在情境交流中认识洪水
1、联系字义,理解“洪水”:在文中,“洪”是“大”的意思,那么洪水就是指——(很大很大的水)。
2、视频引入,认识“洪水”:洪水大到什么程度呢?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洪水视频)
2、交流发言,感受“洪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3、指导朗读,感悟“洪水”:像这样水势大而凶猛又对人类有灾害的洪水我们称为——“滔滔的洪水”(出示板贴)
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评价,读出洪水的大,洪水的猛)
4、小结过渡,引出文本:是啊,这滔滔的洪水给老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传说,在4000多年以前,也就是禹生活的时代,就发生过这样的大洪灾。看看作者是怎样用文字来描写这次洪水灾害的。
【设计意图:理解洪水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是本课时的难点,对洪水危害的认识越清晰,大禹的形象就越高大。学生也许会在课文的叙述中找到描写洪水的语言,但是他们感受不到洪水的凶猛。通过形象而富有感染力的视频带来的冲击,以及师生彼此的交流碰撞,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洪水泛滥的灾害带给老百姓的苦难,在滔滔的洪水声中,学生也更容易朗读出洪水的来势汹汹】
四、在文本语言中感悟洪灾
●教学第一自然段,屏显第一自然段文字
1、读通文本,纠正字音。
(1)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这一段文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漏字,不多字。
(2)指名读。重点指导多音字“倒”和“没”,后鼻音“姓”。
2、读懂文本,感受洪灾。
(1)这里的洪水造成了怎样的危害呢?指名说。交流并出示词卡: 淹没 农田 冲倒 房屋
(2)教师引读:你看,这滔滔的洪水一路咆哮而来,淹没了(),农田被(),冲倒了(),房屋被(),真是太——可怕了。
(3)指导朗读:指名读。小组读。(评价侧重于读出洪水的可怕)(4)理解“无家可归”
大水淹没了农田,就是说——(人们没有粮食吃)大水冲倒了房屋,这又是说——(没地方住)人们没有家住,这就叫——无家可归。
指导朗读——无家可归(指名读,齐读。读出可怜、悲惨的语气)
3、读好文本,升华情感。一读:可怕的洪水,令人们的生活痛苦不堪,就是因为——女生读第一自然段 二读:这样可怕的洪水,来了一次又一次,看,它又来了——男生读第一自然段 三读:洪水退了,老百姓刚开始种上庄稼,准备重建家园时,它却再次咆哮而来——一齐读第一自然段
7、过渡:面对洪水带来的深重灾难,老百姓多么渴望有一位大英雄拯救他们啊,这时,谁出现了?他是如何治理洪水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教师变换次序引读“淹没农田”和“冲倒房屋”,旨在通过训练让学生初步感知动宾搭配结构,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到洪水的泛滥给百姓带来的灾难,为进一步理解大禹一心一意治水的奉献精神做好铺垫。最后在一次次的朗读训练中洪灾的危害震撼人心,大禹的形象呼之欲出,他带着责任感和使命感走进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跃跃欲试中走进了文本。】
四、在图文趣读中走进文本
1、初读课文,扫障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多字不漏字。(2)指名分自然段读,相机出示重点词语正音(2—4自然段)。
【设计意图:扎实过好字词关,是语文教学必须落实的基本目标。在这个环节上,通过引导学生读重点词语来检出预习效果,又借分自然段朗读感知课文大意,达到以课文为依托赋予词语生命活力的目的。】
2、图文联系,明内容。
(1)观察课文的四幅插图,思考分别对应的是哪一自然段。(以找朋友的游戏方式进行)
(2)指名回答,并能结合文字内容简单说说图意。
【设计意图:运用课文插图,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它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这篇课文有四幅插图,正好和四个自然段相对应。让学生凭借插图找文本,这种找朋友的游戏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再结合文字解说图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从而训练口语的规范性,促使口头语言进一步发展。这一环节,充分发挥了插图的独到作用,让它为理解文本内容而服务,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四、在观察比较中练写生字
1、出示要学的生字:治 洪 害 姓 指名读一读并找朋友(扩词)
2、记住字形。
3、学写字:先出示 “治 洪 姓 ”,仔细观察字形,发现什么共同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右同高)观察“害”,说说怎么把它写漂亮。
4、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观察难写的笔画。
5、学生读帖,自己书写,老师巡视。
【设计意图:生字教学时,摒弃了对每个字字形结构的繁琐分析,采用观察比较三个结构相同的生字,来掌握这一类左窄右宽的生字在书写中的重点和难点,省时高效。在示范指导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帖,训练学生自己学写字的能力,有效地落实了低年级识字写字这一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