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有关0的除法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大全
编辑:尘埃落定 识别码:69-896105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4-02-02 15:27:52 来源:网络

第一篇:有关0的除法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大全

有关0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有关0的除法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图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理解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重点:理解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能熟练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这节是数学课,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西游记吗?老师也很喜欢看,这节课,老师就把唐僧和他的三个徒弟请到了我们的课堂,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吧!(出示课件)

二、新课: 1:出示例5 其他的三个人一个西瓜也没有了,小精灵提问:其他的人怎么分?(学生汇报)

0÷3=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启发学生想:根据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要求0除以3得几,就得想几和3相乘得0

再让学生想一想:0÷2=? 0÷5=? 0÷10=?

由此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2:课件出示例6 仔细观察统计表,通过看统计表,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通过你获得的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把例题目中的两个式子拿出来。(309÷3=)(420÷3=)

列竖式子,小组讨论中间的0怎么办?这个0可以省略吗?(学生汇报)

下面请同学看课件,我们再看一看这道题的计算过程。接着出示420÷3=结合刚才讲的,指生到板前试着做一做。比较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什么区别?(学生试着总结,说不全面的老师补充)

三、课堂练习

1、做一做

402÷2= 609÷3= 750÷5= 980÷7=

2、下面的计算对吗?(出示课件)

3、智取小红旗。

570÷3= 804÷4=

4、看谁最聪明。

四、作业

306÷3= 360 ÷3= 804÷4= 840÷4 =

五、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篇:《除法》教学设计

《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18页例4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认识除号,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写法、读法。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教学过程: 课前一分钟:

多媒体播放音乐,学生诵读《弟子规》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设置情景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动物国宝是什么吗? 生:大熊猫。

师:嗯,同学们真聪明!我们国家的动物国宝就是大熊猫。(课件出示大熊猫的图片)那你知道大熊猫喜欢吃什么?(课件出示竹笋)

有一只叫京京的熊猫在生活中就遇到了一个分竹笋的难题,想请同学们帮助它解决这个难题,你们愿意帮助它吗?(出示京京的图片)京京是一只十分可爱的大熊猫,他十分好客,今天京京就要请朋友们到它家里来做客。于是,一大早京京就起床去园子里挖了12个新鲜的竹笋,它要把这些竹笋分给它的4个好朋友吃。可这时京京遇到了一个难题,它怎样把这些竹笋分给朋友们吃,才显得公平些呢? 生:平均分。(板书)

师:那“平均分”是什么意思? 生:„„

师: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什么叫做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提出问题

师:京京想把这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应该放几个?

3、唤起原知

师:请同学们拿出12个图片,分一分,师:谁愿意到黑板上来分?(学生活动)

师:那每盘里应该放几个竹笋? 生:每盘里应该放3个竹笋。

师:也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4、揭示课题:同学们真能干,我们刚才通过平均分的活动帮助京京解

决了一个大难题,那有关平均分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我告诉大家,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计算方法。(板书:除法)齐读课题两遍。

像这样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应该放几个?是属于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平均分,我们都可以用除法来表示。

板书:除法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认识除号。

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师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看它“÷”来了,(课件出示)它读作:除号。请同学们随老师读一遍,写时先画一条横线,横线要直,再上下各一点,两点要圆且对齐。(教师黑板上书写,学生书空练习)一条横线画得平,两个圆点平均分,除号就表示平均分的意思。请同学们在本上写一写。(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1)我会写。

师:那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应该怎样写呢?首先,我们看分的竹笋的总个数是多少?

生:12个竹笋。

师:那我们就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那平均分成了几份?

生:平均分成4份。

师:我们就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分得的结果是每盘放几个? 生:每盘放3个。

师:最后我们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

师:这种计算方法和我们分卡片的方法哪种更简单、更方便?那么,我们以后再遇到有关平均分的问题就可以直接列除法算式来解决问题了。

师:我们再一起回忆一下刚才的除法算式是怎样列的?(板书:12÷4=3)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一写。(2)我会读。

师:这个除法算式怎样读?老师先读一遍,大家再跟读。请同学们再齐读两遍。

3、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

在除法算式12÷4=3中12表示被分竹笋的总数,4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3表示每盘分得的个数,这个算式也就是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

如果把12个竹笋平均分在3个盘子里,那么每个盘子里能分到几个呢?试用除法做一做吧。

4、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1)课件出示:把15个竹笋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5个.把18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6。

师:把这两道题用除法算式写出来,再读一读。

(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板前书写并读出式子

三、拓展应用。

1、课本第18页的“做一做”(分饼干)出示课件(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2)交流汇报。

2、挑战园地:

(1)第一关(练习四第1题):“魔法卡片”

出示算式卡片背面,指名说出卡片上的除法算式的读法和表示的意义。

(2)第二关(练习四第2题)“小帮手”。

学生动手在书上圈一圈并填写算式,教师巡视。(3)第三关(练习四第3题)“分西瓜”。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决,然后交流。(4)第四关(基础知识问答)(5)第五关(终极挑战)

12个苹果,平均分,你有几种分法?看谁的分法多? 把12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除法算式:()

3、小结:经过大家的努力,老师设置的五道关卡已经全部通过。我宣布同学们,挑战成功!

四:课堂总结,完善认知。

这节课我们一起初步的认识了除法,首先我们一起认识了除号,你还记得除号表示什么吗?除了认识了除号,你还掌握了那些知识?(学生回答)看来同学们都认真学习了,不仅认识了除号,还知道了把一个数平均份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还学会了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和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的努力,学好各科知识。

五、作业

大家回家先预习一下课本的第十九页,明天我们再一起学习除法算式中各个数字的名称!板书设计:

除法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12÷4=3(个)

读作:12除以4等于3.

第三篇:除法教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

丁艳敏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教学准备:课件、图片、小棒。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谈话,出示情景图。

(1)大熊猫是我们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他憨厚的样子惹得很多小朋友都喜欢它。你们知道,它们最喜欢吃什么吗?

(2)饲养员叔叔为大熊猫准备了12个竹笋,打算分4次喂给熊猫吃。每次要喂熊猫几个竹笋呢?

2、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1)如果将12个竹笋平均分成4次喂熊猫,饲养员叔叔每次该喂熊猫几个竹笋?同学们拿出竹笋图片,边摆边想边说。(2)学生动手操作

(3)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可以一根一根分,也可以两根两根分,也可以三根三根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次饲养员叔叔可以喂几根竹笋?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引入除法 谈话:刚才我们帮助饲养员叔叔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揭示课题。除法

问: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我们刚才是怎样帮助饲养员叔叔分竹笋的呢?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看动画)

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师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2)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3)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4)指名说一说除法算式的意义。

3、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让学生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多少呢?学生分一分,写一写除法算式,再读一 读。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第13页的“做一做”(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3)交流汇报。(4)小结。

2、挑战园地:

(1)第一关(练习四第1题):“魔法卡片”

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请6名学生来抽卡,谁抽到哪一张就读哪一张,读得对的老师奖励聪明星。(2)第二关(练习四第2题)“小帮手”。学生动手摆学具并填写算式,教师巡视。(3)第三关(练习四第3题)“分西瓜”。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决,然后交流。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谁想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

第四篇:除法教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学习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课本第18页的例4。教学目标:

1、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读法。教学重点 :

1、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读法。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课前准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目标。

1、设置情景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动物国宝是什么吗? 生:大熊猫。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的可真多!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出示大熊猫幻灯片)

生:„„好可爱„..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只大熊猫它的名字叫京京,今天,京京要请几个好朋友到家里来做客,它非常高兴,于是一大早京京就起床到园子里挖了许多新鲜的竹笋,它的朋友陆续都来了有华华、盼盼、亮亮、红红。它想把这些竹笋分给自己的朋友们吃。可就在这时,它遇到了难题,它怎样分才显得公平些呢? 生:平均分(板书)师:什么叫做平均分? 生: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2、提出问题

师:好,现在我们看一下把12根竹笋平均放到4个盘子里,每盘放()个?(板书)

3、唤起原知

师:同学们每组手中都有12根小棒对不对?(对)请同学们把手中的小棒按照题意分一分,开始行动,谁愿意到黑板上来分?(学生活动)师:每盘应该放几个竹笋? 生:3个

师:也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4、揭示课题

同学们,真能干!我们刚才通过平均分的活动帮京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那么老师告诉你们像这种求平均分的问题我们还可以用除法直接来计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板书:除法)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运算符号,今天老师再给你们介绍一个除法的运算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个点要圆且对齐(学生练习书写除号)。(2)我会写

师:那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用 除法算式表示出来,该怎么写呢?首先,我们看分的竹笋的总数是多少? 生:12 师:那我们就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那平均分成了几份? 生:平均分成4份

师:我们就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分得结果是每盘放几个? 生:每盘放3个

师:最后就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板书:12÷4=3)(3)我会读 它读作:12除以4等于3(学生齐读2遍)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 导入:总数÷份数=每份的数

2、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出示:如果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2份,每份放几个? 如果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3份,每份放几个?如果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6份,每份放几个? 小组合作要求:

1、把题默读2遍

2、用你手中的小棒分一分,摆一摆。

3、独立解答写出算式

4、小组内说一说你的算式读作什么、表示什么意思?(找小组上台展示)

三、挑战园地

第一关:读一读,说出每道算式的意义。第二关:给小熊分苹果。第三关:根据题意,判断对错。第四关:看图写出除法算式。

四、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五、板书设计:

除法

把12个竹笋,放在4个盘子里,每份是3个。

÷= 3

除号

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

付晓偲 202_.3.2

第五篇: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一位数除两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202_年3月7日上午第二节。撒莲镇中心校吴云德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9页—20页例

1、例2及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

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教学难点: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1谈话。师:每年的植树节全国许多部门与单位都组织植树活动。比如,去年植树节洛阳市植树约有1538万棵。谁能说说植树有什么好处? 生:抵御风沙、绿化、提供新鲜氧气„„

2引出实际问题。(1)呈现植树画面(教科书第19页主题图)。师:这是我们学校今年植树的情景,你看到些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春天)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我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趁着这明媚的春光看看我们课本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打开课本第19页。

(1)引导学生观察: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对学生提出的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请学生随时解决。)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 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3)谁来列示,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42÷2= 52÷2=

二、动手操作,领悟算法,重现口算过程

(一)教学例1 42÷2= 1.这题谁会计算?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生:先用4个十除以2得2个十,再用2个一除以2得1个2个十加上1个一商是2l。板书:40*2=20 2*2=1 20+1=21 2.小棒演示。老师这里有42根小棒,我们来演示一下刚才的口算过程。先分4个十,再分4个一。请谁来?

2.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但也要学会用竖式计算哦。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3.明确笔算的过程和竖式的写法

师: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做过的一位数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除一除,乘一乘,减一减)举例:16*2 好,我们就用这除一除,乘一乘,减一减的方法也来试试这题的笔算。师:除一除,从哪里除起?要从被除数的十位除起。

生:4除以2,商2.师:4表示什么?4表示4个十,4个十除以2商2个十,所以要在商的十位(跟被除数的十位数对齐)上写2。

师:然后呢?生:乘一乘,被除数十位上的用除数2去乘2个十,积是4个十,表示从被除数中已经分掉的部分,写在42十位的下面。

师:然后呢?生:减一减,42减40,表示十位上的数已分完了。但个位上还有2,要不要分了呢?(要分)所以还要继续除。2除以2商1,那这个1写在什么位上呢?要在商的个位(跟被除数的个位对齐)上写1,再乘一乘,用除数2去乘1,积是2,从被除数中又分掉了2,写在这个2的下面。减一减,2减去2得0,全部分完了,刚好除尽。计算过程结束。

4.想一想,我们今天学的笔算除法和以前的笔算除法有什么不同呢?谁来说说。(以前除一次,今天要除两次)

师:我们从被除数的哪一位除起的?先除十位再除个位。每次除得的商写在什么位置上?(同桌讨论,指生回答)5.课堂练习,掌握算法(课本20页做一做第1题的左一排)第一题,集体做,边做边说计算过程。

第2,3两题,指名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做。对做题中出现的错误,集中进行分析。

要求:订正说出笔算的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通过练习,重点看学生对竖式的书写是否正确,有针对性地提问竖式中某一步的含义及各个数表示的意义)。6.师生共同总结算法

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二)教学例2 52÷2=

1、师:我们再来算四年级每个班种了多少棵?52除以2表示把5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我们先用分小棒的方法来试试。同桌合作拿出52根小棒,平均分给同桌和自己两个人,看看每个人分到了几根。

2、说说你们是怎么分的。请你来演示一下。(每人分到2捆后,还剩下几根?再把这12跟小棒平均,每人又得到6根)

3、我们再用竖式来计算。(指名扮演,其余做在练习本上)校队:除一除,十位上5÷2最多商几,写在商的十位上,乘一乘,2乘2得4,这个4表示多少(40)表示已经分出去了40。减一减,5减4还剩1,这个1表示多少?(10)这个10和个位上的2,合起来还剩12。再用这个12去除以2商6,现在的6写在哪里?(商的个位)乘一乘,2乘6得12,又分出去了12个,减一减,得0,一个也没剩了,也是刚好除尽。

4、师:第二个竖式中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1”,这个1是怎么来的?表示多少?商个位上的“6”是怎样得来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5.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强调: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指生说一说)

6.课堂练习,掌握算法(课本20页做一做第1题的右一排)(指名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做,对做题中出现的错误,集中进行分析)

7.引导学生概括总结:计算时从哪一位除起?商怎样写?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每次除得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指生说一说)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算一算,看谁算的又对又快(课本第20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

2、课本第21页第3题:先让学生读题,分析数量关系,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交流解题思路,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强调每次除后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我们一起总结一下笔算的方法:

1、紧紧围绕除的顺序、商的位置、余数比除数小和十位上有余数要与个位落下来的数合起来继续除。

2、明确每求一位商要经过除、乘、减三步,并根据余数来决定商是否合适。

3、强调计算要仔细、认真,书写格式要正确。

五、板书设计:一位数除两位数(十位能整除)

例1:三年级平均毎班植树多少棵?42*2

例2:四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52*

笔算方法:略

六、课堂作业:练习四1、2、3、4题

七、课后反思:

自我感觉总体不错,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都落实到位了。

1、在这节课中我通过两次的竖式比较,2、分小棒的操作,使学生主动地去理解算理,从而了理解竖式的意义。

3、在课中的巡视和反馈看,学生对第一个例题掌握很好,同样的练习很少有学生错误的,但对于第二个例题,错误的同学相对比较多,分析其原因,由于例一的负迁移,很多学生以为第一次除好后,十位是归“0”的,因而在格式发生错误。从而说明在课堂中,对于例二,我还是没讲到位,老师点到了,但学生还没完全的掌握。老师的点拨与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差距,这点该引起我以后课堂教学的重视。

笔算除法》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笔算除法这一部分的例1。本例题是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并且被除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在笔算除法这部分中,例1主要是解决除的顺序和竖式写法的问题。

二、学生情况: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理解了余数的意义,掌握了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基本书写方法,并且能够熟练进行计算。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一定的储备。

三、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在平均分小棒的过程中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初步掌握算法,掌握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竖式的书写方法与学生以前学习的竖式的书写方法是不同的,它需要在计算过程中分两步进行计算。学生受到所学知识的影响很难接受这种书写方法。

四、教学流程以及设计思路:

1、调整心理,进入学习情境。在导入课题以后,以“85785÷3=”为例,让学生感受到单靠口算无法解决除法计算中数目比较大的运算。体会到笔算除法的必要性。并提出课堂上学习的要求:用简单的数来学习列竖式计算的方法。

2、借助操作,理解算理通过描述、想平均分小棒的过程,用图象解释算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并初步掌握算法,学习竖式的书写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时,是由“精讲”-----“扶”----“放”分三个步骤进行的。

3、先说后做在解决第二、第三个问题的时候,体现了 “扶”的过程。先引导学生想操作过程,在大脑中建立清晰的表象,然后共同利用竖式来计算,初步掌握算法,以及竖式的书写方法。同时注重了学生说算法的训练,在说的过程中,使算理、算法得以内化。使学生在独立计算的时候思路更加清晰。第四个问题就完全放给学生独立计算,进行巩固练习。

4、大面积反馈,用好错误资源。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恰恰是我们课堂上需要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上,让学生上黑板进行计算,同时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板书到黑板上,学生出现的错误,选取有代表性的,请会的同学进行订正、讲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5、拓展练习在巩固练习之后,加入一道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题。在实物图的帮助下让学生进行尝试计算。体会在竖式计算中,有时需要分三步或者更多步进行计算。

由于教学经验太少,把握课堂的能力有限,在这节课中还存在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希望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撒莲镇中心校吴云德

202_/3/5 5

有关0的除法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