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猜花》教学设计
编辑:雪海孤独 识别码:69-884523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4-01-24 09:58:21 来源:网络

第一篇:《猜花》教学设计

《猜花》教学设计

太和县双浮镇麦仁小学 刘慧

1.通过认、读、拍、唱这一节奏(后十六分节奏),使学生认识并能掌握这一节奏。

2.通过学唱《猜花》,感受地方民歌的风格特点。(海南歌曲)

3.通过综合练习,巩固所学的音乐知识,用各种花来作问答歌唱。教学重点

新节奏的读,拍、唱。教学难点 后十六分节奏 教学方法 听唱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

1.在唱歌之前我们先来做猜谜游戏,老师来问你们来猜,什么花儿空中开,花儿红的像火焰?

生:(XX同学先举手,答木棉花,说明学生对花还是认识得多)什么花儿腊月开,朵朵夹在雪花中? 生:(XX同学很聪明,说我拿着梅花。)什么花早上,很象一个小喇叭?

生:(基本上全班同学都知道喇叭花,这说明学生对花还是认识比较多喔)

教师:这么多漂亮的花已经被作曲家做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了,好的,拿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听一听:说说歌曲是怎样一种情绪,有什么特点?都有哪些演唱形式?

(解释什么是演唱形式)师:问答式的演唱。3.找一找,学我做:(后十六节奏)师:在歌曲里有一个节奏很特别,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并且学我做。

听辩并模仿老师拍出来的节奏。

2/4 ×××

× | ×××

×|

举双手

4.再播放一次歌曲,找一找,这样的节奏在哪里出现了,出现的地方我们用一个小动作来表示.让我知道你们找到了。播放歌曲 5.学一学:现在就让我们来一起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模唱法。A.读读歌词,着重读(嘁不隆咚镪隆咚镪)B.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歌曲,配合形式。C.学唱歌词:可教师先问,学生来答的形式学习

6.唱一唱:现在轮到你们来表现了,大家想想我们用什么形式来演唱歌曲呢?

领唱,合唱。(师领唱)、分两组对答演唱、分男女生等多种形式,并互相进行评价。

7.看一看:同学们有没有觉得这首歌曲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关于海南的一些小知识。总结:

我们学习了歌曲《猜花》,这是一首来自哪里的民歌?我们今天见到了一个新的节奏是什么?如有时间拍一拍

下课后同学们想一想还有哪些花可以来歌颂,自己试着编一编,下节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好吗? 教学反思

在教这首新歌曲之前,作了认真研究教材,让学生用这种问答式的演唱方式来歌唱花的种类,歌唱花的崇高,花有什么崇高的品位呢!后来学生们各抒己见地演唱了各种花,如:菊花、水仙花、牵牛花、甚至有些学生想象到了升空的烟花喔!另外学生就是要掌握前八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通过教学,学生们能够用另外其它花来歌唱,充分显示了学生的创编能力,也说明了学生发挥音乐课的双边效应,既学唱好了歌曲,又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课时量正常完成,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

第二篇:歌曲《猜花》 教学设计

歌曲《猜花》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读、拍、唱这一节奏(后十六分节奏),使学生认识并能掌握这一节奏。

2.通过学唱《猜花》,感受地方民歌的风格特点。(海南歌曲)3.通过综合练习,巩固所学的音乐知识,用各种花来作问答歌唱。2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小学二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同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可能性的问题,不大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建立学生的表象。同时将所学到了理论进一步在生活中应用,从而达到教者的目的。3重点难点

重点:新节奏的读,拍、唱。

难点:在音乐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猜花

一、猜一猜

1、在唱歌之前我们先来做猜谜游戏,老师来问你们来猜(什么花儿空中开,花儿红的像火焰?)生回答:说明你对花的认识还是挺多的。师:什么花儿腊月开,朵朵夹在雪花中? xx同学很聪明。

师:什么花儿早上开,很像一个小喇叭? 活动2【讲授】猜花

二、初听

这么多漂亮的花已经被作曲家做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了,好的,那让我们 一起来听一听吧。

三、再听

说说歌曲是怎样一种情绪,有什么特点?都有哪些演唱形成?(解释演唱形成,问答式的演唱。)活动3【讲授】猜花

四:学一学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模唱法。A:读读歌词,着重读(嘁不隆咚锵隆咚锵)B: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歌曲,配合形成。

C:学唱歌词,可教师先问,学生来答的形式学习。活动4【讲授】猜花

五:唱一唱

现在轮到你们来变现了,大家想想我们用什么形式来演唱歌曲呢? 领唱,合唱(师领唱)分两组对答演唱,分男女生等多种形式,并互相进行评价。活动5【活动】猜花

六:看一看

同学们有没有觉得这首歌曲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关于海南的一些小知识。活动6【讲授】猜花

七、课堂小结

总结:我们学习了歌曲《猜花》,这是一首来自哪里的民歌?下课后同学们可以想一想,还有哪些花可以来歌颂,自己试着编一编 ,下节课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好吗?

第三篇:《猜 猜 猜》作文教学设计

《猜 猜 猜》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高年级段的习作要求指出:学生在这一阶段要懂得写作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同时能留心周围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写出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的习作来。而现实情况是学生更多是“奉命”去习作,毫无兴趣去进行写作训练,效果差强人意。美国著名学者爱立克詹森认为,影响儿童学习的两个核心因素是状态和策略。这里实际上是指要给学生创设最佳的课堂学习氛围,把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整到积极的最佳状态,此外指导的方式方法也要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从而完成习作训练的学习任务。

本课将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猜、猜、猜”的游戏形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情绪,让他们懂得如何观察,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习作实践,并且初步懂得与人交流习作,表达自己的体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同时也培养学生与他人积极合作意识,从而获得习作的成功快感。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掌握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能抓住事物的特点,把事物讲清楚、讲明白,表达真实感情;

2、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具体、有条理地介绍事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乐与和他人交流习作经验,体验习作的成功。教学重难点:

1、能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介绍,做到文从字顺;

2、初步学会修改文章,能与他人交流习作。教学准备:课件、神秘小布袋子若干。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一)教师:临时被叫来这里上课,而且又是一位陌生的老师,大家肯定很多疑问,总想去猜猜。谁来说说你想知道什么?比如这位老师是谁?从哪里来的?他要和我们上什么课呢?(教师自我介绍之后),再说:你们刚才的问题猜中了吗?其实来之前,我也是一直在猜:我会给哪个班上课?他们班上有多少人?班长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等等,今天我和你们刚才一交流,我知道了许多你们的情况,感觉好多了,你们感觉好吗?可以开始上课了吗?(示意上课)

「该环节一开始就突出了“猜”,凸显习作意图,为下步作文一个很好的铺垫,同时也能消除学生紧张陌生心理。」

(二)猜、猜、猜的游戏,激发习作欲望

1、教师:老师曾经和很多班级做一个游戏:半分钟内闭眼不许睁开,可惜很多班级都无法做到,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做到?要不咱们来试试?顺便说明游戏规则。

2、放置袋子,教师:你们睁开眼睛有什么发现?谁来说说啊?(提示学生说好袋子的形状、颜色、样子等)你们是不是都想知道里边有什么东西?但是,假如老师不让你们打开这个袋子,你们有什么办法猜出里边是什么东西?

4、学生发言,教师归纳:同学们真聪明!想了这么多的办法,是的,了解事物要通过多种动用我们各种感官,采用多种手段去观察,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住事物的真正情况。(相机板书“摸”、“捏”、“闻”、“听”等)

「采用神秘的猜、猜、猜的游戏方式淡化了学生对习作的紧张情绪,消除了学生厌倦习作的消极心理,同时让学生乐于动脑探究,兴趣盎然,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了解一个事物的方法,为下面的教学作铺垫。」

二、动手探究,获得体验

(一)接触袋子,探究交流

1、教师:请同学们现在用你们刚才说到的猜的方法去了解袋子里到底装着什么神秘的东西,看哪个小朋友猜的快,猜的准。提示游戏规则:(1)同桌合作,这样可以提高猜测的准确性;(2)以哨音为标志,第一次响时开始动手,第二次响手时就要离开桌面;(3)猜的时间是2分钟。

2、学生观察,教师提示观察要求

3、学生同桌互相合作观察情况,开始行动。

「 努力营造游戏的氛围,通过“猜”的活动来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同时暗示学生用语言来表达这一活动过程,逐步过渡到习作阶段来;强调同桌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强化时间观念,制造紧迫感,提升学生的兴奋度。」

三、先说后写,理清思路

(一)尝试说话,注意说好这几个问题:袋子里面有几件东西?分别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当时是怎么想的?(板书“怎么猜”“怎么想”)提示学生要注意说话的条理和猜物品的根据。

同时引导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评价:过程是否具体、清楚,想的过程怎么样?(着重引导学生抓住物品的特点有条理地说)给上台的学生说的清楚、明白的以奖品鼓励。

(二)打开袋子,看清物品,交流打开袋子的感受:打开袋子看到了什么?自己猜对了几样东西?心情如何?(全部猜对的同学有几个?举手示意)

(三)谁还要说说你刚才猜的过程?同桌还可以再说一说。这个有趣的游戏想不想告诉你的好朋友或者是家人呢?那我们就把刚才这个有趣的好玩的游戏写下来吧,让他们也来和我们一起分享你们的快乐,好不好?

刚才同学说的时候,老师很用心的听了,你们的词汇还是很丰富的,我都把他们一一记下来了,你们看,他们在这儿呢!(演示“词语宝典”)

(四)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遵循习作的基本原则,先说后写,把话说得明白,才能把文写的清楚。同时多运用鼓励性的评价语言,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

四、交流、评价习作

(一)学生习作片段欣赏

老师发现不少同学在文章写了难忘这堂习作课,其实老师也很难忘你们,特别是你们的习作中一些精彩的语句真让老师过目不忘。请看大屏幕,老师把它们中的一部分摘抄出来了,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演示“精彩句段”)同时,我们有请“著名作家”——,让他来读一读自己的精彩语句。

(二)展示修改文稿,学生互评互改

1、一块光彩夺目的玉石必定要经过多次的雕琢才能放出迷人的光泽,一篇文章也要经过多次的修改才会变成佳作。当代著名作家肖复兴在念中学时就得到了著名文学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修改和指导。大家想看看他是怎么修改的吗?(屏幕演示“修改文稿”)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修改文稿的同时,适当介绍修改符号

2、老师还发现,不少同学在写完作文之后自己作了修改,这种习惯很好。不过,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的文章要是有别人帮助修改,那肯定会变得更精彩。现在,老师请大家互相帮忙,给同学修改作文。(演示修改要求)在修改过程中,你要是发现了精彩的句子或者词语,别忘了给他画个星表示鼓励,看看谁的作文星光灿烂!

(三)全班赏析佳作

1、同学推荐得到星最多的作文

2、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或教师美读

「以文学名家的修改文稿导入,唤起学生的渴求心理,适当指导修改方法,倡导学生习作评价的多元化,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以鼓励为主,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习作的快乐。」

四、自命题目,拓展学习

(一)你们的习作让李老师佩服的五体投地,那么的生动,那么的有趣,仿佛刚才的游戏又出现在了我的眼前,我们写出来的东西就是要让人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最好的习作其实就来源于我们的生活经历,你们刚才的作文相当出色,有个著名的老师说过,精彩的题目使作文成功了一半,想给自己的作文起个什么好听的题目吗?来大家试一试。

(三)学生交流。参考题目《神秘的袋子》、《魔袋》、《?!》等

(四)小结:精彩的题目再加上精彩的内容,一定可以打动别人的心,今天把你们的习作读给小伙伴听,读给爸爸妈妈奶奶爷爷听,他们也会被吸引的。只要用心观察,细心体会,热心写作,你们将来真的会成为大作家的。

「学会给习作命题,拓展习作思维;激励性的结束语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

第四篇:《猜数游戏》教学设计

猜数游戏

导学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帮助学生掌握有关“6”和“7”的加减法.

2.在游戏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交流、积极思考,并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

3.在游戏活动中,使学生不断积累经验,发展他们的数感.

导学重点

掌握“6”和“7”的加减法.

导学难点

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

导学过程

一、活动一:师生进行猜数游戏

(一)猜数“2”或“4”

1.教师谈话:我们一起玩一个猜数游戏好不好?(教师出示一个磁珠,让学生看看它的大小)猜一猜老师的两只手里一共抓了几个这样的磁珠?

2.学生猜数,并说出简单的理由.

3.教师提问:

(1)老师的手里到底有几个磁珠哪?想不想知道?

(2)看看老师的左手有几个?(教师把左手的4个磁珠贴在黑板上)

(3)右手哪?(教师把右手的2个磁珠贴在黑板上)

(4)有谁猜对了?你怎么知道一共有6个磁珠呀?

(左手有4个磁珠,右手有2个磁珠,合起来一共有6个.)

(5)你能用数学算式表示吗?

2+4=6 4+2=6

4.教师谈话:还想不想再玩一次?我们还用这6个磁珠,(教师把这六个磁珠摘下,重新握在手里)老师的两只手里都有磁珠,如果告诉你一只手里有几个,你能猜出另一只手里有几个吗?(教师按照学生的意愿出示一只手中的磁珠的数量2或4)谁能猜出我的另一只手中有几个?

5.教师提问:

(1)你猜对了吗?你怎么那么肯定你猜对了?

一共有6个磁珠,老师左手有2个,右手一定有4个.

(2)能把你的想法用数学算式表示出来吗?

2+4=6 4+2=6 6-2=4 6-4=2

6.小结:你们猜得有理有据,所以都猜对了,快为你们的胜利鼓鼓掌吧!

(二)猜数“3”

1.我们还用这6个小磁珠,换个玩法好不好?(教师用手捂住3个)猜猜老师用手捂住了几个?

2.你能用数学算式表示吗?3+3=6 6-3=3

(三)猜数“1”和“5”

1.还是这6个磁珠,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玩一玩,(教师悄悄地引导请上来的学生捂住1个)猜一猜他捂上了几个?

1+5=6 5+1=6 6-1=5 6-5=1

2.你们是不是都很想玩猜数游戏?那同桌的两位小朋友就来一次猜数大赛好不好?

二、活动二:生生进行“猜数游戏”

(一)教师谈话:同学们从学具盒里数出7个小珠子,看谁数得快!

(二)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一个同学捂,另一个同学猜,并说出算式.如果猜和算式都说对了,就可以从学具盒里拿出一个小珠子,放在盒盖中,表示得一分.比赛结束时,谁得的小珠子多,谁就获得了胜利.

(三)小组活动.

(四)你们俩是怎样玩猜数游戏的,结果怎样?

0+7=7 7+0=7 7-0=7 7-7=0

1+6=7 6+1=7 7-1=6 7-6=1

2+5=7 5+2=7 7-2=5 7-5=2

3+4=7 4+3=7 7-3=4 7-4=3

(五)小结

我们一起玩了猜数游戏,玩得高兴不高兴?我们今天又结识了许多算式朋友!这些朋友可以帮助我们做许多事,信不信?

三、活动三:口算抢答

3+4= 7-4= 7-3= 7-5= 1+6= 2+5=

6-3= 7-1= 7-7= 4+2= 3+3= 1+5=

四、活动四:找朋友

(一)出示图片:连一连

(二)教师提问:看一看,谁看明白了?(把加起来和是7的数连起来.)

说明:学生在连一连的时候,可能是把两个数相连,有可能是把三个数相连,只要加起来和是7就是正确.

五、活动五:小老鼠背土豆

(一)出示图片:老鼠背土豆

有一天夜里,一只小老鼠实在太饿了,他就到土豆地里偷土豆,你们看他来了.可能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哪?

(二)学生自编故事

你们能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吗?

(三)能根据他们编的数学故事列出数学算式吗?

0+7=7 7+0=7 7-0=7 7-7=0

1+6=7 6+1=7 7-1=6 7-6=1

2+5=7 5+2=7 7-2=5 7-5=2

3+4=7 4+3=7 7-3=4 7-4=3

(四)小结:看到你们这么聪明、能干,小老鼠自己却不劳动,偷东西吃,心里非常难过,他表示以后一定改邪归正,自食其力. 探究活动 夺金牌

游戏目的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竞争意识及集体观念.

游戏规则

1.由教师或学生将比赛题目写在一块黑板上,并在最上面放上精制的金牌.

2.比赛分两组同时进行,每组10人参赛,一组做上边10题,另一组做下边10题,一

人做一题.

3.两组都从塔底开始做,一直到塔顶.

4.学生做题时能口算的可直接写得数.后面的同学如发现前一位同学计算错误,允许先订正,再算自己该做的题.

5.算得快且正确率高者得金牌.

注意事项

1.此游戏宜安排在新知系统认识之后,比赛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编制,还可以让参赛的学生互相出题.

2.为公平合理,一轮比赛后,可交换比赛题目再赛一次,以两次的总分决胜负

第五篇:猜数游戏教学设计

猜数游戏教案

一 教学目标: 在猜数游戏的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得数是6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3 在数学游戏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2 教学难点:同一幅图,能够根据不同的问题列出加法和减法。三 教学过程: 游戏引入(复习)

师:以前认识0 的时候,老师和孩子们做了一个游戏,孩子们还记得吗?——猜猜我的右手有几只笔,当时老师手中一共拿了三只漂亮的铅笔,左手的铅笔给孩子们看,右手藏在背后,请孩子们来猜,当时是想难住我们的孩子,结果发现孩子们非常厉害,很快就猜到,老师很不甘心,这次我多拿点铅笔来,一定要难倒你们,看看,我一共带来了几只铅笔啊?(6只)这次非常多了,看看左手我拿了2只,猜猜右手藏了几只,看看谁的反应最快。(有小朋友要来猜一猜啦,孩子们的小耳朵应该(竖起来),仔细听他能不能猜对呢?发言的孩子请你说完整,大家才听得明白啊。)生: 老师的右手藏了4只。

师:藏了4只?到底是不是4只呢?赞成的4 只的孩子举手给老师看看,到底你们猜对没有呢?老师要拿出来了哦?想知道正确答案的孩子请坐直!生:就坐直。

师:哇,原来右手真的藏了4只铅笔啊,咦?你怎么知道右手藏了4只,你是怎么想的? 生:6-2=4 或者2+4=6 师:原来你用了我们前面几节课学习的加减法啊!老师还以为你们早忘记了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聪明的小朋友到底是怎么想的,孩子们看,这是什么啊? 生:铅笔(讲学具贴在黑板上)

师:请孩子们说完整,这是几只铅笔? 生:6只铅笔。

师:一共6只铅笔,刚才老师左手拿出来的是几只? 生:2只。师:移动2只铅笔到左边,这时候老师应该用手捂住右边剩下的,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一共有6只铅笔,左边有2只,请问右边有几只?)

师:非常棒,大家鼓励他一下,棒棒,你真棒,也!他的回答非常的完整,一共有几个,左边有几个,还剩下几个,这个数学问题提得真的太棒了。这个数学问题怎么列算式呢? 生:6-2=4 师:(板书)打开捂住的手悄悄看看,右边是不是藏了4个啊?看来孩子们计算非常正确,真是一群聪明的帮孩子。咦?看到这些铅笔,我突然想到了其他的数学问题,谁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

生:左边有2只铅笔,右边有4只铅笔,请问一共有几只铅笔?

师:哇,我们班的孩子真的非常厉害,用这些铅笔就提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数学问题,我还想用猜铅笔的游戏难倒你们,看来老师是太低估孩子们了,刚才这个数学问题怎么解决,怎么列算式孩子们应该不可能不会吧?大家一起说好啦。生:2+4=6 师:(板书)孩子们真是太厉害啦,用一幅图就列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算式真是厉害啊。2 同桌协作探究 师;刚才是老师想难倒你们,就是我来藏,你们来藏,孩子们想不想和同桌玩一玩这个游戏?老师等会请孩子们拿出学具里面的6只小棒放在桌子上,学具盒收下去,现在开始。生:迅速拿出小棒。

师:我们来玩猜小棒的游戏,像刚才老师那样,一只手拿几只小棒,请同桌小朋友来猜另一只手里有几只小棒,但是,老师要布置一个任务了,这是数学课,孩子们不能只顾着玩游戏,老师希望你们能像数学家一样有模有样的做研究,怎样研究呢?老师给同桌的两个孩子发了一张纸,纸上有一个表格,和老师的屏幕上一样的表格,孩子们每猜一次,就看看小朋友的右手,自己是不是猜对了,如果你猜对了,就骄傲的拿出铅笔在表格的左边写上同桌小朋友左手的铅笔的个数,右边的格子里填上你猜对的铅笔的个数,孩子们看啊,老师准备的表格真是长啊,足够你们玩很多次猜数游戏了,不过为了难倒你的同桌,请不要重复,比如,第一次我左手拿着一只铅笔,第二次我就不出一只铅笔了,我多出点铅笔,来考考他,老师友情提醒啦:做游戏时,请你们悄悄的,不要打扰其他组小朋友的游戏,好不好?我们要比一比看看哪组小朋友最像数学家,比一比哪些孩子猜得最快,填的最多。老师等会要在投影上展示你们这些小数学家们的研究成果。生:同桌开始猜数游戏,并开始记录。3 成果展示

师:时间到,请我们的数学家停止你们的研究,一二三 生:请坐端

师:真是一群听话的小数学家们,研究了这么久肯定很累了,我们静下心来欣赏下小小数学家们研究的成果好不好?小耳朵 生:竖起来。

师:这组小数学家做了好多次猜数游戏啊,记录了这么多,看来他们猜得特别快,真是反应快啊,老师觉得他们的表格看着不清楚,我来总结下大家的记录好了(PPT展示),我也有张记录表格(黑板板书)。左边是1,右边就是5,左边是2,右边是几啊?4,左边是3,右边的大家一起说3,左边是4,右边是2,左边是5,右边是1,,咦?没有了吗?好奇怪,我们只学习了1,2,3,4,5,6,吗?还学习了什么数字啊?有一个特别的数字它是0,它表示没有,猜数的时候我可不可以左手拿0只铅笔来让你们猜啊?(用手示范游戏)生:可以,左手是0只,那么右手就是6只。

师:那我可不可以左手拿6只,那么猜猜我右手有几只呢?(用手示范游戏)师:(记录完整)仔细观察这个表格,里面的数有什么特点?

生:左边这排是从0-6,右边这排是从6-0,每一排的两个数加起来都等于6.4 找朋友

师:你们能记住这些加起来等于6的一组一组的数字吗? 生:能

师:你们说能就能吗?要考一考才知道,我们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如果你记住了这些两个两个的数字,就肯定能找到好朋友,老师这里有苹果宝宝,每个苹果宝宝里都有一个数字,请你去找好朋友,你们两个的数字加起来等于6,那么你们就是好朋友,请几位同学上来做可爱的苹果宝宝。游戏开始(播放音乐:找朋友)

生:孩子们开始热闹的寻找和自己能组成6的好朋友。

师:时间到,我们来看看他们找到好朋友没有呢?0号苹果宝宝你找到好朋友了吗? 生:我的好朋友是6号苹果宝宝。师:同学们0号苹果宝宝找对好朋友没有啊?你们怎么知道找对了,怎么想的?怎么列算式的?

生:0+6=6 或者6+0=6 师:真是聪明的苹果宝宝,请你们两个好朋友手牵手下去吧,谢谢你们苹果宝宝,我们来看看1号苹果宝宝,你的好朋友是谁啊?怎么想的?怎么列算式?2号苹果宝宝?咦?3号苹果宝宝,你怎么没有找到好朋友啊?3 号苹果宝宝的好朋友是谁啊? 生:是3,师:哦?原来3+3就=6啊,老师忘记了,原来我也有一个苹果宝宝,我就是3号苹果宝宝啊,你好,很高兴和你做好朋友。请孩子们下去吧,非常感谢我们可爱的苹果宝宝。看来同学们确实已经记住了这些能组成6的数字,真是了不起的孩子们。一节课就记住这么多东西真是了不起,我们给自己鼓励一下,棒棒,我们真棒!也!5 课堂总结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学会了一种猜数游戏,我认识了苹果宝宝,知道了加在一起等于6的两个苹果宝宝是好朋友,我还知道了一幅图可以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四

教学评价和反思

这堂课是建立在孩子们已经对加法和减法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并且要求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已经培养到一定程度,学会了和同伴协作游戏,学会了边游戏边记录的方法,但是这些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数学教学就应该试着多给孩子们感悟和体验的空间,让他们像小小数学家一样去发现,可能孩子们会比我们预计的要聪明要能干。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很有限,我的教学设计以游戏为主,通过语言激发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好胜心,培养孩子们对数学的喜爱和兴趣。

《猜花》教学设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