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沥青路面病害防治的论文五篇
编辑:雾凇晨曦 识别码:130-960928 其他范文 发布时间: 2024-03-25 09:47:00 来源:网络

第一篇:沥青路面病害防治的论文

1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现象有:车辙、裂缝、坑槽九种。这些病害极具普遍性和严重性,为公路工程质量通病之一。

1.1车辙

车辙是指路面上沿行车轮迹产生的纵向带状凹槽,深度1.5cm以上。车辙是在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永久性变形积累形成的带状凹槽。车辙降低了路面平整度,当车辙达到一定深度时,由于辙槽内积水,极易发生汽车飘滑而导致交通事故。产生车辙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设计不合理以及车辆严重超载导致的。

1.2裂缝

裂缝主要有三种形式: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和网裂。沥青路面产生裂缝后,导致渗水,危害面层和基层。

1.3坑槽

坑槽是常见的沥青路面早期病害,指路面破坏成坑洼深度大于2cm,面积在0.04m2以上。形成坑槽主要是车辆修理或机动车用油渗入路面,污染使沥青混合料松散,经行车碾压逐步形成坑槽。

1.4脱皮

沥青路面脱皮是指路面面层层状脱落,面积0.1m2以上。导致沥青路面脱皮主要是因为水损害。

1.5松散

沥青路面的松散是指路面结合料失去粘结力、集料松动,面积0.1m2以上。

2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养护措施

对于沥青路面早期产生的病害,我们要及时做好维修工作,这样才将病害对沥青路面行车安全的影响降到最低点。

2.1车辙的维修

沥青路车辙的维修,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2.1.1如果车道表面因车辆行驶推移面产生的车辙。应将出现车辙的面层切削或铣刨清除,然后重铺沥青面层。然后采用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或SBS改性沥青单混合料、或聚乙烯改性沥青混合料来修补车辙。

2.1.2如果路面受横向推挤形成的横向波形车辙,如果已经稳定,可将凸出的部分削除,在波谷部分喷洒或涂刷粘结沥青并填补沥青混合料并找平、压实。

2.1.3如果由于基层强度不足、水稳性能不好,使基层局部下沉而造成的车辙,应先处治基层。将面层和基层完全挖除

2.2裂缝的维修

沥青路面裂缝产生后,如果在高温季节全部或大部分可愈合的轻微裂缝,可不加处理。如果在高温季节肯定是不能愈合的轻微裂缝,要及时进行维修,控制裂缝的进一步扩大,防止导致路面早期破坏,提高公路使用效率。同样在沥青路面裂缝的维修时,要严格工艺操作和规范要求。

2.2.1灌油修补法。在冬季节,将纵横裂缝处清扫干净,用液化气将缝壁加热至粘性状态后,再把沥青或沥青砂浆(在低温潮湿季节宜喷洒乳化沥青),喷抹到缝中,再匀撒一层2~5mm的干燥洁净石屑或粗砂加以保护,最后用轻型压路机将矿料碾压。如果是细小的裂缝,则要预先用盘式铣刀进行扩宽,再按上述方法做处理,沿裂缝涂刷少量稠度较低的沥青。

2.2.2对开裂的沥青路面进行修补。施工时,先把裂缝的旧迹凿掉,形成V形槽;再用空压机吹除V形槽中及其周围的松动部分和尘土等杂物,然后通过挤压枪把已经拌和均匀的修补材料灌入裂缝中,使之饱满。待修补材料凝固后,约一天左右即可开放交通。此外,如果由于土基、基层强度不足或路基翻浆等引起严重龟裂,应先处治好基层再重作面层。

2.3坑槽的护理

2.3.1路面的基层完好,仅面层有坑槽时的护理方法。按“圆洞方补”的原则,划出与路中心线平行或垂直的坑槽修补轮廓线,按长方形或正方形来进行,凿开坑槽到稳定部分,用空压机将槽底,槽壁的尘土和松动部分清除干净,然后在干净的槽底;槽壁喷洒薄层粘结沥青,随即填铺备好的沥青混合料。然后手压路机碾压,压时要确保压实力直接作用在摊铺后的沥青混合料上。采用这种方法,不会发生裂缝、裂纹等现象。

2.3.1热补法修补。采用热修补养护车,将加热板加热坑槽处路面,翻松被加热软化铺装层,喷洒乳化沥青,加入新的沥青混合料,然后搅拌摊铺,压路机压实成型。

2.3.3若因基层局部强度不足等使基层破坏而形成坑槽,应将面层和基层完全挖除。

2.4脱皮的维修

2.4.1由于沥青面层与上封层之间粘结不好,或初期养护不良引起的脱皮,应清除已脱落和已松动的部分,再重新做上封层,所做封层的沥青用量及矿料粒径规格应视封层的厚度而定。

2.4.2如沥青面层层间产生脱皮,应将脱落及松动部分清除,在下层沥青面上涂刷粘结沥青,并重作沥青层。

2.4.3面层与基层之间因粘结不良而产生的脱皮,应先清除掉脱皮、松动的面层,分析粘结不良的原因。

2.5松散的维修

2.5.1因嵌缝料散失出现轻微麻面,在沥青面层不贫油时,可在高温季节撒适当的嵌缝料,并用扫帚扫匀,使嵌缝料填充到石料的空隙中。

2.5.2大面积麻面就喷洒稠度较高的沥青,并撒适当粒径的嵌缝料,应使麻面部分中部的嵌缝料稍厚,周围与原路面接口要稍薄定型要整齐,并碾压成型。

2.5.3因沥青与酸性石料间的粘附性不良而造成路面松散。应将松散部分全部挖除后,重作面层。重作面层的矿料不应再使用酸性石料。

3结束语

总之,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车辙、裂缝、松散、坑槽、脱皮等破损病害,若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维修,将会进一步使病害加重扩散,加速沥青路面破坏,影响道路的使用安全性能。综上所述,我们要充分了解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类型的破损病害,应认真调查研究,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及时进行维修,以保持路面的完好状态,提高道路的使用性能。

参考文献:

[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2-202_).[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4]沈金安、李福普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分析与防治对策,人民交通出版社.

第二篇: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学院202_级土木工程专业学年论文

沥青路面的病害及防护措施

姓名奇雨欣专业土木工程年级202_级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沥青路面越来越应用广泛,但是也随之出现了问题。文章介绍了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如纵向裂缝、横向裂缝、网裂、坑槽、沉陷、车辙、松散及水损害等,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如环境、地理、气候等及地质基础,总结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治理方法。

Abstract :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application of the asphalt surface became wider,but there has been problems.The article described the ill of the asphalt surface such as lengthwise and side wise crack,check crack,pot holes,sinkage,rut,loose,water damage and so on,then analysed the pathogeny and basic geology and summarized the methods to prevent and harness.Key words : The asphalt surface,The ill of the asphalt surface,The methods to prevent and harness.引言

随着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沥青路面由于具有表面平整,坚实、无接缝、施工公期短、养护维修简便和有良好的减震性等优点,使行车平稳、舒适噪音较低的特点,在公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受到环境、地理、气候条件的不同,交通量增长、重载超载车辆的增多、温度、湿度的变化、冰冻作用、设计、施工、采用材料和养护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沥青路面的破坏现象是十分普遍和严重,出现了多种沥青路面病害,如沥青路面的裂缝、坑槽、沉陷、车辙、松散及水损害等,严重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行车的舒适性。若不及时修补,造成养护费用增加及严重危机驾乘人员的安全。根据我们对沥青路面的实际损坏情况的调查,总结出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与原因及其防护预防措施。

1.常见沥青路面的病害

沥青路面的损坏表现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裂缝、坑槽、沉陷、车辙、松散及水损害等。

1.1 裂缝

沥青路面建成后,会产生各种形式的裂缝。初期这些沥青路面的裂缝不影响使用,但随着表面雨水的浸入,大量行车荷载作用下,导致路面产生结果性的破坏。裂缝表现为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和网状裂缝三种情况。

1.1.1 纵向裂缝:

主要发生在紧急停车带或路肩部位,其形状是沿路肩边缘向内逐步扩大,呈月牙形,易造成路基发生滑移,危险性很大。还有发生在行车道部位,多为纵向条带状,裂缝两端末延伸到路堤边缘。

1.1.2 横向裂缝:

横向裂缝是与路面中线近于垂直的裂缝,出现在路面两侧的硬路肩,逐渐发展而贯通全路幅。

1.1.3 网裂:

是相互交错的疲劳裂缝,形成一系列多边形小快组成的网状开裂,沿轮迹带出现单条或多条平行的纵裂,后在纵裂间出现横向和斜向连接缝,形成网裂。

1.2 坑槽:

由于低温施工式沥青路面形成松散现象,经过车辆荷载、轮胎吸附等使路面上龟裂、松散进一步发展形成坑槽。

1.3 沉陷:

路基压实度不够或地基土质不良,在水、荷载等因素的作用下产生不匀的竖向变形。

1.4 车辙:

路面结构层及土基在行车重复荷载作用下,路面产生永久变形积累成的带状凹槽。降低了路面平整度,当达到一定深度时,槽内及水,极易发生汽车飘滑而导致交通事故。

1.5 松散:

由于沥青混凝土表层中的集料颗粒脱落,从表面向下发展的渐进过程。

2.沥青路面的病害形成原因

2.1 纵向裂缝形成的原因:

地基原因:在设计施工时对各种地基承载能力的差别判断不准确。

路基施工原因:施工时路基压实不均匀、压实度不够、填料土块粉碎不足、混料摊铺时纵向搭接质量不好。

水的渗透破坏:路面的中央分隔带、路表、边坡等渗水,使路基受水浸泡承载力值降低,在动静荷载的作用下,路基滑动;另外施工中填料时使用未做处理的弱膨胀土。

2.2 横向裂缝形成的原因:

材料收缩引起的:基层成型过程中材料失水收缩而形成;或基层材料因温度骤降发生低温收缩开裂,这两种收缩变形使层底面承受拉力,超过沥青面层的抗拉强度时,沥青层面底部拉裂,随着温度的循环变化及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导致沥青面层底面裂缝。

沥青的温缩引起:沥青是一种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的粘弹性材料,随着温度的变化发生收缩变形,当收缩拉力超过沥青的抗拉强度时,路面就会被拉裂。

2.3 网裂形成的原因:

由于路面的整体强度不足而引起的,可能是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路基压实度不足,路面材料配合不当或沥青玉石料粘结性差;或路面出现裂缝未及时封填,至水分渗入下层,使基层表面被泡软,在车荷载反复作用下,产生网裂;另外,沥青老化和汽车严重超载,使基层产生疲劳形成网裂。

2.4 坑槽的形成原因:

雨水渗入沥青路面破损处的基层表面,在车载反复作用下式沥青面层与基层脱开,在基层的面层产生网裂,一些碎裂的小块层面或基层材料被行车轮带走逐步形成坑洞,并不断扩大最后形成坑槽。

行车的油污散入路面,使沥青混料松散,经行车的碾压逐步形成坑槽。

2.5 沉陷的形成原因:

由于施工质量差,荷载时的路面变形过大形成沉陷。

底下水位过高造成基层软弱导致路面出现沉陷。

2.6 车辙的形成原因:

沥青混合料油石比例过大,表面磨损过度,由于基层含不稳定夹层而导致路面横向推挤形成车辙。行车荷载作用次数增加,基层厚度不足或基层材料、施工、养生不当导致整体强度不足,沥青表面层高温稳定性差。

2.7 松散的形成原因:

路基和基层不均匀的沉降,碎石中含有风化颗粒,水进入后沥青剥离;沥青随着时间本身的粘性降低。混合料密实度不够,集料就易从混合料中脱落而形成局部松散;集料含泥量超标形成松散。

总结:引起沥青路面病害原因主要的直接外因失水损害,由于地表水的渗入和地下水的上升,改变了路基的湿度,降低了路面的强度,使路基的承载力下降,从而导致了路面产生病害,经过几场大雨,路面出现了裂缝、坑槽、松散等现象。超载车辆是路面在期病害的潜在的外因,长期的车辆超载对路面结构产生破坏造成路面网裂、松散、沉陷和坑槽。路面设计、施工不合理、规范,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沥青层面结构选用不当,混合料配比不合理,路面基层厚度设计不当,压实度、平整度不达要求,导致路面松散、裂缝。路面养护不及时得当,及时得当的养护会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初期出现的病害,采用人工喷油、撒料,就破坏了路面的的平整度,造成路面松散等。

3.沥青路面病害的防护措施

3.1 裂缝的防治措施

3.1.1 纵向裂缝的防护措施

如缝宽小于3mm不作处理,大于3mm小于5mm的裂缝,清扫干净后采用热沥青灌缝撒料法封堵,裂缝大于5mm沿纵缝铺设玻璃隔栅,摊铺中面层,然后沿纵向每隔5m设宽为1.2m的玻璃隔栅,最后摊铺上面层。对尚未稳定的裂缝采取排水、边坡加固法确保裂缝稳定。

3.1.2 横向裂缝的防护措施

如缝宽在3mm以上,清扫干净后采用热沥青灌缝撒料法封堵,裂缝大于5mm以上清除缝口杂物,采用砂料式或细粒式热拌沥青同化料填充捣实,并用烙铁封口。

对尚未稳定的裂缝采取排水、边坡加固法确保裂缝稳定。

对于土基沉降引起裂缝,需沿横缝两侧各50cm-100cm范围开槽,挖除上面层,清扫干净后采用热沥青灌缝撒料法封堵,然后沿横缝加铺玻璃格栅,重新摊铺上面层。

3.1.3 网裂的防护措施

轻微网裂可用玻璃纤维不罩面,严重 加铺乳化沥青封层或在补强基层后,再重新罩面,修复路面。

3.2 坑槽的防护措施

对出现的坑槽根据破损范围有冷补法,热补法。按照园洞方补、斜洞正补的原则,沿

画出的轮廓线开凿至坑底稳定部分,清除干净涂刷粘附性和抗老化性强的沥青,恰当地采用集料,合理设计混料级配;再要严格控制混料的出厂、摊铺、碾压及终了的温度,确保压实度、沥青层面的厚度和平整度达到要求;确保路面排水通畅,对出现小破损及时维修。

3.3 沉陷的防护措施

增加土基和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3.4 车辙的防护措施

对于连续长度不超过30m、辙槽深度小于8mm、行车有小摆动感觉的,通过对路面烘烤、添加适当新料后压实即可。

沥青面层磨损、横向推移时,应清除不稳定层,用铣刨机拉毛,重铺面层;基层或土基不稳定时,应先进行补强处理后,再修复面层;对于因基层施工质量差引起的车辙,重新摊铺面层前先行处理好软弱基层

3.5 松散的防护措施

较小面积将松散的区域切割成规则的形状,并将沥青全部挖出,再在周围及底面喷上乳化沥青,采用摊铺、整平、沿纵向反复碾压达到密实效果。

若面积较大,将破损区域刨铣干净在底面上喷洒乳化沥青油层,沿纵向反复碾压达到密实效果,压实后对四周采用热沥青灌缝封口。

总结:针对以上沥青路面病害原因主要从水处理、施工材料、设计、养护、交通管理等6各方面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做好排水防护措施,是地下水不得渗泡路基,地表水不渗透路面,使路基长期处于干燥状态,才能保证路基的刚度和强度。

2.材料方面:合理确定沥青路面结构及面层的裂缝主要是由沥青面层本身的低温收缩引起的。选用低温劲度小、延度大、温度敏感性差、含蜡量低的优质沥青,精选矿料,准确级配沥青面层的矿料合理配置沥青混料配合比,配置出性能优良的沥青混合料,控制好沥青用量,可有效地减少裂缝。

3.设计方面:对地形复杂地段做好地质调查,注意加固地基和稳定性,确保路面地基稳固,选用冲刷性能好、抗拉强度高的半刚性材料,选用优质的沥青作为层面。

4.施工方面:选择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机械设备,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确保压实度达到技术要求,严格进行软基处理,控制混料中水分的含量,基层碾压后,要及时养生防止产生裂缝,保护混料含水量不受损失,养生结束后,尽快铺沥青层面。

5.养护方面:加强路面整洁,确保排水性能良好,6.交通管理:加强交通管理限制大型车辆超载通行,夏季可将重车安排在夜间、凌晨路标温度较低时段通行,禁止带钉轮胎对路面过度磨损。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路交通更加重要,其在运输能力、安全尤为重要。但沥青路面的病害给交通运输带来了安全隐患,我们在建路时精心选材、合理设计把握好各个施工环节,做好养护工作,加强交通管理,使公路更好地为广大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料试验规程»(JTJ052-93)

[2]«公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指南»,202_年

[3]«公路工程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202_)

[4]郝培文,沥青路面施工与维修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2_

[5]沙庆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及预防,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2_

第三篇:沥青路面裂缝病害分析与防治

沥青路面裂缝病害分析与防治

摘要: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的路面裂缝病害极具普遍性和严重,是公路工程质量的通病,对新建公路的正常使用够成了严重的威胁,对公路养护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本文就以沥青路面裂缝的成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关键词:沥青路面;裂缝病害;防治

一、沥青路面的裂缝分类

沥青路面建成后,都会产生各种形式的裂缝。初期产生的裂缝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基本上没有影响,但随着表面雨水的侵入,导致路面强度下降,在大量行车荷载作用下,使沥青路而产生结构性破坏。沥青路而裂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裂缝从表现形式可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网状裂缝三种。影响裂缝的主要因素有:沥青的品种和等级、沥青混合料的组成、面层的厚度、基层材料的收缩性、土基和气候条件等。

二、纵向裂缝原因分析、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

纵向裂缝一般有两种:一种主要发生在紧急停车带或路肩部位,其形状是沿路肩边缘向内逐步扩大,呈月牙形,这利,裂缝容易使路基发生滑移,危险性很大;另一种是发生在行车道部位,多为纵向条带状,裂缝两端未延伸到路堤边缘。

1、纵向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1)地基原因。

有些路段处于丘陵低洼、河谷处,地基土天然含水量较高,在设

计及施工时未做处理,在高填土后,由于地基承载能力的差别出现不均匀沉降,造成路面纵向开裂;(2)路基施工原因。

如果土基施工时天气干燥,局部路堤填料土块粉碎不足,路基压实不均匀,暗埋式构造处因构造物长度限制,路基边缘不能超宽碾压,致使路基边缘抓实度不够,或者混合料摊铺时纵向施工搭接质量不好,都会造成纵向裂缝。(3)水的渗透破坏。

中央分隔带、路表、边坡等渗水,使局部路基受水浸泡后承载力值降低,在动静荷载的作用下,路基滑动产生裂缝,另外填料若为弱膨胀土,如施工未做处理,渗水后含水量变化,也会导致裂缝产生。

2、预防纵向裂缝产生的主要措施是:

处理好地基,若路基分层填筑和抓实得好,使路基尽可能均匀,特别在预先采取措施防止地表面水渗入地基的情况下,可以大幅度减少纵向裂缝的数量,同时显着延缓纵向裂缝出现的时间。

3、对于纵向裂缝的处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l)对于缝宽小于3mm的裂缝可不作处理,大于3mm小于5mm的纵向裂缝,可将缝隙刷扫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吹净尘土后,采用热沥青或乳化沥青灌缝撒料法封堵。

(2)如纵缝进一步发展,出现啃边、错台且裂缝宽大于5mm,则需铣刨上面层和中面层(铣刨宽度为裂缝两侧各1m),并对裂缝按方法

(1)先行填实,沿纵缝铺设玻璃格栅,摊铺中面层,然后在中面层上沿纵向舟隔5m设宽为1.2m的玻璃格栅,最后再摊铺上面层。(3)对于尚未稳定的纵向裂缝,除按方法(1)处治外,还应根据裂缝成因,采取排水、边坡加固等措施,以使裂缝稳定不继续发展。

三、横向裂缝原因分析、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

横向裂缝是与路面中线近于垂直的裂缝,裂缝起初大多出现于路面两侧的硬路肩,逐渐发展而贯通全路幅。贯通裂缝沿路面大致呈均匀分布。

l、横向裂缝通常不是由于荷载作用引起的,其成因主要有三个:(l)材料收缩引起横向裂缝。

一方面在基层成型过程中因基层材料失水收缩而形成规则的横向裂缝,另一方面基层材料因温度骤降而发生低温收缩开裂。这两种收缩变形使面层底面承受拉力,当拉力超过沥青面层的抗拉强度时就使沥青面层底部拉裂,并随着温湿的循环变化及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而导致沥青而层低而裂缝。(2)沥青及混凝土的温缩引起的裂缝。

因沥青是一种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的粘弹性材料,温度下降时,沥青混合料逐渐变硬变脆,并发生收缩变形.当收缩拉应力超过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沥青路面表面就会被拉裂,并逐步向下发展,形成上宽下窄的横向裂缝,这种温缩裂缝在北方温差较大地区初冬,一般宽度为3-5mm,到严冬可加宽到10mm,最宽达到20 mm,而到春季则又缩回。

(3)差异沉降引起的横向裂缝。

在软土地基与非软土地基交界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变化处或构造物台背与路段交接处,因地基或路基与构造物差异沉降导致基层开裂,并反射到沥青面层,形成横向裂缝。

因为温度变化引起的沥青面层本身收缩是造成横向裂缝的重要原因,所以自由沥青含量越多裂缝越多,选用符合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沥青,控制沥青用量,精选矿料,准确组成级配,或使用纤维等添加剂,均可有效减少裂缝。另外还应设计合理的路面结构并且精心施工。

2、对于横向裂缝的处治方法

(l)对于基层开裂引起的反射裂缝及沥青混凝土温缩等引起的横向裂缝,如缝宽较小可不予处理,如宽度在3mm以上,可将缝隙刷扫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吹净尘土后,采用热沥青或乳化沥青灌缝撒料法封堵。如缝宽在5mm以上,可将缝口杂物清除,或沿裂缝开槽后用压缩空气吹净,采用砂料式或细粒式热拌沥青混合料填充捣实,并用烙铁封口。

(2)对于由土基沉降引起的横向裂缝,如出现错台、啃边、裂缝宽度大于5mm以上的,则需沿横缝两侧各50cm一100cm范围开槽,挖除上面层,按照方法(l)先将裂缝填实,然后沿横缝加铺玻璃格删,重新摊铺上而层。

四、网裂原因分析、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

网裂是相互交错的疲劳裂缝,形成一系列多边形小块组成的网状

开裂,它的初始形态是沿轮迹带出现单条或多条平行的纵缝,而后,在纵缝间出现横向和斜向连接缝,形成缝网。

网裂主要是由于路而的整体强度不足而引起的:一个原因可能是路而结构设计不合理,路基路面压实度不足,路面材料配合不当或未拌和均匀等使沥青与石料粘结性差;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由于路面出现横向或纵向裂缝后未及时封填,致使水分渗入下层,使基层表面被泡软,在汽车荷载反复作用下,粉浆通过面层裂缝及空隙被振到表面产生卿浆,基层表面被逐步淘空,产生网裂。另外,沥青老化和汽车严重超载,使基层产生疲劳破坏也是导致沥青面层形成网裂的重要原因。

为预防网裂必须加强货车的载重管理,在路面出现裂缝时要及时修补处理。

网裂的处治方法如下:对于轻微网裂可用玻璃纤维布罩面,对于大面积的网裂、常加铺乳化沥青封层或在补强基层后,再重新罩面,修复路面。

除以上的分析措施外,在具体情况下,还应注意施工材料方面、设计方面、施工方面及养护方面的措施,及时对裂缝的进行科学的处理,避免病害的讲一步扩展。

结论

沥青路面中的裂缝病害给道路交通带来各种各样的隐患,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但这些病害不是不可克服的,只要我们认真选

材,精心设计,把握住各个施工环节,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做好道路养护工作,加强变通管理,很多病害是可以避免或降低其破坏力。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指南》,202_年 [2]张登良,沥青路面,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3]郝培文,沥青路而施工与维修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2_ [4]沙庆林,高等级公路半钢性基层沥青路面,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5]沙庆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及预防,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2_

第四篇:关于沥青路面病害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交通事业的突飞猛进,铺筑里程的增加和交通量的加大,出现早期病害的情况已逐渐成为公路工程质量通病,那么如何控制这些病害的发生,就成为实际工作中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病害原因;结构设计;质量控制

1路面结构设计问题

1.1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是关键问题之一,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按规范要求应经过四个阶段,即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和试拌试铺阶段,各阶段要达到的目的都有明确的要求。在施工时,有的单位压缩两至三个阶段,有的干脆凭经验进行施工,因此,从理论和实践来讲存在较大的偏差,从而导致沥青混合料内在质量存在先天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国家现状所致,公路建设工期较短加上标价偏低,碎石料场不规范,大多地材都由个体企业承担,料场分散,设备落后,材料的均质性,稳定性均有较大的差别,虽然大部分单位在开工前都取样做了筛分分析符合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也检测并予调整配合比,但由于变化大,差异性大不可能做到十分准确,油石比级配都在变化,这是导致路面出现一些常见病害的原因之一。

1.2沥青面层结构选用以及混合料类型的选择

沥青面层结构选用以及混合料类型的选择是个很关键的问题,根据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沥青面层除应满足车辆的使用要求外,还应满足雨水不渗等要求,宜选用粒径较小,空隙也小的级配混合料,尽量采用小粒径沥青砼,以提高沥青路面面层的防渗性。对于选用中粗粒砼或开级配或半开级配沥青碎石的沥青路面,必须在沥青面层下设下封层,防止雨水渗入。

经过大量的观察认为:在非标准车向标准车轴载换算过程中,实际上不管是按标准车的轴载还是非标准车的轴载,尤其是非标准车的轴载,车辆的实际轴载远大于设计轴载(货运车辆绝大多数为超载运输),而由当量轴次的计算公式知,当量轴次与轴载比的4.35次方成正比例。由此得知设计路面实际承受的当量轴次远远大于作为其设计依据的设计年限内的累计当量轴次。即现阶段新建路面早期破坏情况较多的症结之一所在——公路在短期内(如1-2年)已达到设计年限内的累计当量轴次。

2精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结合近几年的工程建设中发现的问题,认为抓好以下工作是搞好工程质量,预防路面病害的关键。

(1)加强原材料的检验工作。材料的质量是沥青路面质量的保证。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其中材料不合格是原因之一。

(2)加强沥青混合料材料配比的控制。

(3)施工前设备检查。机械设备是保证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又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沥青混凝土等高级路面,没有先进的配套的机械设备,是修不出符合质量标准的路面的。因此施工前,监理工程师应严格检查,直到符合要求后,方可下达开工令。

(4)铺筑试验路段。铺筑试验路段的目的,在于验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通过铺筑试验路段来修改、充实、完善施工方案的技术练兵,以利指导生产。

(5)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检查,坚决贯彻执行“三检”工作,即自检、驻地监理抽验及质量监督部门随机检查相结合。

3投入运营后超载车辆管理不严

目前,柔性路面国家设计规范仍然采用弯沉值控制,使用年限采用累计折合成标准荷载次数作为控制指标,而对重型车,特别是超重型车辆对路面结构强度的影响却没有过多过细的理论保证,规范中的折算系数并没有考虑路面承载极限能力,对于道路而言也应该是同样的道理,一旦超出极限荷载的行驶将导致路面结构严重损伤。

4加强沥青路面养护

由于各种原因所潜伏的路面隐患,多在竣工后1~2年内显露出来,因此应特别重视路面竣工后交、竣工验收阶段的养护管理,使路面得到及时养护。

5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加强员工的素质培养

首先解决好认识问题,加大落实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中去的力度,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其次,强化质量管理,严格贯彻执行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办法,从根本上认识到“质量是工程的生命”。

第五篇:辣椒病害防治论文

1.辣椒烂果

1.1发生规律。辣椒烂果往往是由辣椒软腐病引起的。受害病果表现为水浸暗绿色,最后全果腐烂有臭味,干支变白脱落或留在枝上。病原菌从伤口侵入,或由昆虫传播。7~8月份连阴多雨,气压低,温度高,低洼易涝排水不好,过度密植等容易大发生。

1.2防治方法。①田间及时排水,植株生长过于茂盛,要除掉下部衰老叶片,增强通风。②发现病果及早清除,带出田园,减少传播病原菌。③药物防治:雨季喷洒72%可湿性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或用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或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7d喷1次,共喷2~3次。

2.辣椒烂秧子

2.1发生规律。辣椒烂秧子是由辣椒疫病引起的。辣椒从苗期到结果期都可发生,病部水浸状,圆形病斑,直径可达2~3cm,病斑边缘黄绿色,中央褐色,略凹陷,边缘清楚,严重时叶片枯缩脱落,果实变褐色软腐状,空气湿度大时,常有同心轮纹,并出现白色霉状物,病果脱落或成为暗绿色僵果。病原菌在植株残体或土壤中越冬,可存活2~3年,环境条件适合发病温度28℃~30℃,相对湿度95%以上时,流行极快。

2.2防治方法。①辣椒和葱蒜类、瓜类等蔬菜实行3年轮作。辣椒茬罢园后,要及时清理,把辣椒残枝败叶全部清理干净,应选择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辣椒。②药物防治: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60%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或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10d喷1次,连喷2~3d。

3.辣椒秧长灰毛

3.1发生规律。大田栽培的辣椒,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生灰霉病。除了危害辣椒外,还可以危害茄科、豆科、葫芦科等多种蔬菜,辣椒的茎、叶、花、果都能被感染。病部产生灰白色毛霉状气生菌丝,最后腐烂坏死。

3.2防治方法。①加强田间管理。晴天下午浇水。大雨过后及时排水,防止高温高湿天气。②药物防治: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2_倍液,或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水500倍液连续喷2~3次。

4.结语

总之,在生产中,防治辣椒疫病、软腐病、灰霉病有各种手段,如化学防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等,但是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限制,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采用多种防治手段,将其有机结合,互相协调补充,才能起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沥青路面病害防治的论文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