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美日企业融资模式比较分析论文(5篇范文)
编辑:落霞与孤鹜齐 识别码:130-916580 其他范文 发布时间: 2024-02-19 15:44:38 来源:网络

第一篇:美日企业融资模式比较分析论文

【摘要】美日的企业融资模式都是以内源融资为主,在外源融资上分别是以证券市场和银行为主要渠道,这与两国的经济制度、金融体制、文化法律环境、税收体制等因素密切相关,从而表现为在企业融资结构、企业治理机制、经济绩效等方面的差异,因此不能笼统地得出哪一种更优的结论,两种模式的相互借鉴与融合会产生优势互补效应。

【关键词】融资模式融资结构企业治理

一、美日企业融资模式概述

经济学家通常以外源融资方式为特征,将企业融资模式分为两类: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导向型融资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银行导向型融资模式。从美日企业的融资结构来看,二者都是以内源融资为主,注重企业留存收益的积累。但在外源融资上,美国企业主要依靠证券市场,而日本企业则主要依靠银行。

许多经济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美国企业融资基本上遵循“啄食顺序理论”,即内部积累占主导,其次是债务,最后是发行新股。而日本则是政府主导型经济国家,在战后很长时间内,日本企业都离不开银行的支持。从股权结构上看,美国企业奉行股东利益至上原则,企业股权高度分散,股权流动性强。日本企业所有权结构表现为以较高比重的法人资本和以较低比重的个人资本相结合的特征:企业股权高度集中,法人相互持股,股权流动性差且股权结构相对稳定。

二、美日企业融资模式的比较

企业融资模式和融资结构,受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金融体系、文化法律环境、税收体制、经济发展战略等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企业的所有权结构、治理模式、破产重组方式等。以下从制度环境、模式风险以及经济绩效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美日企业融资模式的差异和共性。

1.企业融资结构形成的制度因素比较。

(1)文化和法律环境。美国实行普通法系,注重力量的制衡和权力的分散,推行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的产权制度,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是美国主流的、核心的价值观,因此美国企业的股东大多是个人股东,企业股权高度分散。日本是集权制国家,实行大陆法系,对于产权的界定较为模糊,崇尚集体主义,强调忠诚和服从,企业股东多为机构法人,实行终身雇佣、年功序列等企业制度,从而既确保了企业的长期稳定,也为实现法人控股提供了重要的微观基础。

(2)税收制度。美日都实行以所得税为核心税种、以直接税为主的税收制度。美国针对企业利润和个人收入实行双重征税,从而诱导企业将利润更多地用于追加投资和弥补折旧。日本政府对股息的课税较高,但对股东的资本利得部分是免税的,使得企业倾向于扩大投资规模,加速了折旧和技术进步。所以说,美日的税收制度使得两国的公司都倾向于将税前利润用于追加投资,这也是美日企业融资结构中内源融资占据较大比重的主要原因。

(3)融资体制。格林斯潘将资本市场与商业银行视为具有互补关系的宏观金融调控手段:当直接或间接金融当中一种失灵时,另一种可以担负起稳定金融系统的责任。美国的金融体系长期实行分业经营模式,《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规定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分离,商业银行禁止从事股票交易活动,企业所需的外部资金只能通过证券市场融通,这也促进了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日本银行业发达,商业银行既是企业的债权人也是企业的大股东。银行向企业提供商业资本的同时,承销公司证券的发行工作。

(4)市场秩序建立的基础。美国是市场导向型经济体制,日本是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这就决定了两国降低交易不确定性的方式是不同的,从而对企业融资模式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为降低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美国实施明确契约市场交易机制,即契约的实施依靠第三方所强加的明确惩罚来约束。比如美国产权法规的执行非常严格,市场违约成本很高,法律条款所覆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各项规章相互弥补,有利于保障投资者的利益。日本的市场交易机制是一种隐含契约方式,既没有明确的书面规定,也没有监督契约实施的第三方权威机构,违约方不会受到第三方的强制性惩罚。日本的银企关系就是建立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之上。

2.融资模式的风险比较。

(1)流动性风险。美国的资本市场具有很高的流动性,发达的信息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为资本市场的高流动性提供了便利快捷的条件。为防止外国资本的进入,日本实行的法人相互持股制度,造成了日本股市的流动性很差,企业不能在证券市场筹资,又不得不转向银行贷款。这显然违背了股市作为企业控制权市场的功能的发挥。

(2)价格波动风险。美国资本市场的高流动性必将伴随着大规模的投机行为,经常出现股价的大幅波动。而日本股市的低流动性极大地降低了投机行为发生的概率,企业股价较稳定,但日本企业是典型的高负债经营模式,银行风险无法分散,造成了金融体系风险高,泡沫成分大,特别是90年代经济泡沫破灭之后,银行积累了大量的不良债权,资本市场也不能发挥“后备军”的作用。

(3)委托———代理风险。尽管美国拥有严格的信息披露、会计核准、限制关联交易等法律约束条款,但资本市场仍然存在信息不对称,对于企业的行为不能完全掌控。日本银企间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银行对企业的真实信息非常了解。所以单就模式本身而言,在代理风险上日本模式要低于美国模式,但日本由于股东权力的架空,导致了经理人权力过大,反而增加了委托-代理风险。

3.融资模式的经济绩效比较。

(1)融资模式对企业治理的影响。融资结构不但是对融资契约的选择,其实质是通过产权主体相互依存、共生互动的制衡机制而形成的企业治理结构。

1)股权治理。法人相互持股造成了日本企业的股权结构非常稳定,法人企业间形成了“命运共同体”,法人股东不会抛售所持的股票,从而造成了股市的流动性差,股权治理机制失效。

美国企业的股权高度分散,中小股东在股东大会的投票权限很小,不能对公司决策产生影响,所以只能采取“用脚投票”的方法行使投票权,使企业经常面临“敌意接管”的市场约束。

2)债权治理。债权融资契约有效性的前提是债权契约能够被履行,企业债务如不能按期偿还,那么企业的信用等级就会下降。美国企业债权契约的履行建立在声誉机制基础上,美国的破产法规非常严格,偿债信用等级十分明晰,拥有权威的信用评估机构。日本主银行对企业采取相机治理模式,正常情况下,主银行不干预企业的行为,同时通过为企业提供短期信贷和开立账户、与企业高层沟通等方式监控企业的经营状况;当企业业绩非常差时,主银行会通过更换管理层、破产接管等方式,对企业行使控制权。因此说日本主银行对企业的债权约束力较小。

3)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对经营者的监督可分为董事会监督与市场监督。美国企业董事会中外部独立董事所占比重较高,外部董事通常会得到股息分红、股票期权等物质激励。董事会通常包括执行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等。在日本企业董事会中外部董事的比例远低于内部董事,而且外部董事大都来自企业集团中相互持股的公司、银行,所以说日本企业实际上掌握在内部董事手中。董事成员一般会获得事业型激励,如职务晋升等。股票期权等物质激励也是有缺陷的,202_年安然财务丑闻,就是因为管理层人为地提高股票行权价格,隐瞒了企业的真实信息,从而扭曲了股票期权的激励机制;相比之下,日本企业实施以年功序列制为基础的激励机制,更有利于经理人员忠诚度的培养。

美国有效的外部市场治理机制对经理人的行为和决策具有很强的约束力,一旦企业被收购,管理层将面临被更换的风险;另一方面,经理人市场的存在使得经营者不得不以良好的表现来维护自身的声誉。由于存在着“债券软约束”、法人股东监督流于形式以及外部市场治理机制的失效等问题,日本企业内部经理人控制问题严重。

(2)融资模式与金融市场效率。

1)资源配置效率。在高效的信息披露制度的基础上,美国的证券发行实行核准制度,发行主体自我承担风险、自我约束。

日本资本配置权的非市场化使得资本的使用效率大大下降,利率被人为地限制,资金需求大于资金供给,形成了“超借”、“超贷”局面。

2)金融市场监控效率。美国和日本的金融市场对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监控机制是不同的。美国的监控体系是分离的、相互独立的,事前监控主要基于有效的信息披露、独立审计等制度,通过证券评估机构完成的;事中监控是股东以“用脚投票”方式对经理层进行监控;事后监控则是靠有效的外部接管市场和严格的破产法规实现的。相比之下,日本对企业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控任务全部由主银行承担,三个阶段统一于主银行对企业的治理中,主银行通过相互持股、派遣董事与企业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从而准确地了解企业的真实信息。此外企业集团的成员也会相互监督。

3)企业退出效率。美国和日本对企业破产所作出的反应是不同的。在美国如果银行对企业施以同情心,那么它将失去破产程序中的优先索赔权,所以银行会争相对企业逼债,加速企业破产进程。相反日本主银行通常会接手企业的不良债务,分担企业的风险对企业进行救助。所以,美国模式使企业时刻充满危机感,有利于激发企业创新。而日本的模式则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但企业创新动力不足。

(3)融资模式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期,以信息技术、高科技服务、生物制药、海洋技术、新能源等优势产业取得了飞速发展,成为股市飙升的主力军,企业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美国发达的证券市场(包括NASDAQ在内)、经理人市场使得资本和人才等关键要素的流动性非常高,价格机制确保资源向优势产业、朝阳产业配置,从而为美国经济实现长达120个月的增长提供了保障。

日本在战后实行的银行主导型企业融资模式,为日本经济在短时间内恢复和飞跃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但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投资收益的良好预期和日元的升值,日本聚集了大量的国际财富,日本企业将土地、股票等投机性很强的资产作为抵押,商业银行也放松了对项目风险的评估,争相把资金借给企业投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于是形成了放贷-泡沫膨胀-放贷的恶性循环,银行资产直接受到了股市波动的影响。泡沫经济的破灭最终使日本银行业背上了巨额不良债权的沉重包袱,使日本陷入了十多年的“复合萧条”。

三、结论与启示

美日企业融资模式从不同的角度看各具优势,不能概括得出孰优孰劣的结论。因为一国企业融资模式和金融体系归根到底是服务于经济发展,通常与一国的经济制度、法律文化环境、经济发展战略、税收制度、企业制度和组织结构相联系。对于我国来说,内源融资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是企业的首选,此外应培育多元化的外源融资模式,加速推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设,完善商业银行的治理机制,协调各融资主体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两种融资模式的优势互补效应。

第二篇:中国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分析及模式比较

盛壹丨商务让问题简单化

SHENGYI BUSINESS市场研究 创业咨询 政府资金申报

中国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分析及模式比较

一、引言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人类生活的两个重要层面,前者主要提供有形的生存保障,后者则相对无形、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服务于人们的生活,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精神生活的重要性愈发突显,而发展文化产业就是传承文化、充实人们精神生活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具有经济上的重要意义,其“绿色产业”的特点有助于推动我国的产业升级,而其对文化的“亲民性”传播也对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将文化及相关产业概念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受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文化产业具有特殊性。朱建纲(202_)认为,我国的文化产业不仅具有产业属性,而且具有强烈的政治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文化产品也具有商品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的双重属性。

这种双重属性对文化企业的资本运作产生了特殊影响。谭震(202_)认为,现行文化经济政策在总体上尚未跳出“事业”框架,文化被作为纯粹的公益和消费部门而由政府财政全包,这种体制使得投资渠道过于单

一、狭窄,只讲投入不讲产出;且文化产业法规体系还不完善,风险成本高。董龙训(202_)认为,文化产业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导致文化企业融资模式不够健全;而文化企业抵押品匮乏与价值评估难问题并存,再加上收入的不稳定性制约了银行信贷投放。

文化产业要想发展,解决文化企业自主融资难的问题迫在眉睫。企业通常的融资方式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是我国大多数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实际上,截至202_年7月,我国只有7家文化企业通过首次公开发行的方式在A股市场上市,6家通过借壳方式上市,另有少数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成熟,尤其是202_年7月创业板的推出,为文化企业进行上市直接融资提供了更大的可

能性和便利性。

二、文化企业上市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1、上市的必要性

(1)促进文化企业自身体制改革。中国的文化企业根植于计划经济体制,带有很强的“体制内”特征:如产权不明晰、多种经营目标相互冲突、资源分配无效率、激励机制不合理等。上市能够促进文化企业从由政府大包大揽的“国有企业”向信息公开、权责分明的“公众企业”转变。通过推动文化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方面给予企业更大的自主权,使得他们能够切实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更有效地配置资源;另一方面将文化企业置于了更广泛的公众监督之下,有利于增强其经营管理的规范性和责任意识,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根据我们对典型已上市文化企业的案例分析,歌华有线、华谊兄弟、盛大游戏、新东方教育集团等在境内外成功上市的文化企业均经历了企业改制的历程,在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的过程中逐步获得了自主经营权,建立了规范的财务制度和管理制度,获得了海内外投资者的认可。

(2)拓宽融资渠道。对于很多文化企业来说,发展的桎梏往往是资金的限制,虽然有着好的创意,面对着充满机会的市场和快速扩张的消费者群体,但是仅依靠企业自身的资本积累很难支撑企业的快速扩张。上市作为一种能够帮助企业在较短时间内以较为公平的条件和成本筹集大量资金的融资方式,为国内外很多颇具规模的文化企业所青睐。以广电企业为例,资本筹集对其发展非常关键。一方面,借助资本市场才能将广电企业做大做强。通过上市可以提升企业知名度;同时目前我国各省重点发展的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和省网一体化整合工作需要大规模的资本支持。另一方面,资本的筹集有助于广电企业实现规模化,而企业规模又是其是否能在目前正在进行的“三网融合”中取得有利地位的关键决定因素。只有扩大发展规模,才能克服区域分割、产业链不成熟、业务单

一、市场集中度低等发展屏障,促进网络整合,提升业务创收能力。

此外,很多国内文化企业的上市经历也显示了上市融资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曾经的国内媒体巨头分众传媒于202_年7月13日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首次公开募股就融资1.72亿美元,支撑其不断并购扩张、建立覆盖全国的多元广告网络。华谊兄弟于202_年10月30日在创业板成功上市,募集的资金为其下

一步的业务发展和扩张提供了强大支持。

2、上市的可行性。

通过对证监会相关负责人的走访了解到,证监会对于文化企业上市并没有与非文化企业不同的特殊限制,只需在上报证监会审批之前先上报中宣部和国务院主管部门审批即可。但在访谈文化企业相关负责人的过程中,他们提出了一些文化企业在真正上市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不同于非文化企业的困难,主要有:

(1)文化企业的产品较难“物化”。文化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与通常的耐用消费品不同,大多周期性短、实时性强。比如一场演出只能持续几个小时,演出持续期也只有几个月,很少有演出几十年不衰的经典名著。同时,文化产品大多并非生活必需品,消费量受到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影响很大,具有较强的变动性。另外,文化企业所拥有的资产大多为无形资产,如创意、知识等,而有形资产很少,较难估计未来盈利的前景。以上特点造成文化企业的现金流较难估算。据歌华有线运营总监罗小布所言:“评估商业模型时强调的是持续现金流,市盈率要基本稳定,资产负债要有一定的合理性”。如果不能将产品转化为可见的现金流,就很难进行公司估值,很难让投资者认同公司的价值。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让文化企业真正形成一个“产业”,建立商业运作模式,促成稳定、可保持现金流的产生,使得产品可以被“物化”。以新东方教育集团为例,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私营教育培训机构之一,其上市的资产大多为无形资产--教育的内容。但新东方通过将教育做成一种产业,建立了稳定运营的商业模式,使得通过教育内容产生的预期未来现金流能够被折现并加以计算,即实现了“物化”。

(2)文化产业进行体制改革的困难。如前文所述,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文化企业主要以文化事业的形式存在,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若有盈利也要上交国家,因此大多没有成本和价格的概念。这一问题被罗小布概括为“管办不分,政企不分,事企不分,政资不分”。但若想通过上市的方式取得融资,就必须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成本核算体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文化产业的市场机制。

首先是建立成本核算体系,这是合理定价、获取利润的基础。企业经营者需要建立成本意识,建立对股东、债权人的责任感。上市前,很多国有文化企业的管理层缺乏这种责任感,因为很多管理层的经营目标并不是利润最大化,并且有

预算软约束的存在。其次是建立符合微观经济学要求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把文化企业推向上市需要自主经营、参与市场竞争,而不是等、靠国家的帮助。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下,明确企业内各主体的职责、规范企业管理是企业真正参与市场竞争、实现企业价值增殖的基础。第三是宏观经济环境的束缚。要实现企业的正规化,还需要合理的监管制度、完善的行业协会等的配合,这些都是我国需要加强的方面。

三、文化企业境内外上市比较

结合文化企业的特性和境内外资本市场的不同,我们认为文化企业在选择上市模式时主要面临以下差异。

1、意识形态的差异。

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存在较大差异。而传统的文化产业,比如新闻、出版、广电,又是政府控制人民意识形态的一种主要手段,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还未全面展开的现在,对于意识形态的控制不能过快放开。这一特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文化企业不易进行境外上市融资的现实。

调查显示,已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文化企业基本都是民营企业,如盛大游戏、航美传媒等,不会对人们的意识形态造成很大影响。我们认为这一方面由于我国政府不会批准国内的主流媒体,如CCTV、人民日报,向国外投资者披露过多信息,或被国外投资者的意见所左右;另一方面,外国政府也不会允许其国民有更多的途径了解我国的主流媒体,比如据陈晓宁所言,“美国法律规定外国人不得在国内投资有线电视”。

2、文化观念的差异

除意识形态外,境外上市可能还会遇到文化观念层面的难题。上市公司的集资不仅取决于公司本身的经营状况、财务实力,还和投资者对公司所在的领域、尤其是公司的产品和服务的认可度有很大关系。

文化产业提供的产品恰恰是容易在东西方观念中产生分歧的,例如一些中国的影视节目由于翻译、习俗因素无法被西方观众理解,有些传媒传播的中国传统文化甚至和西方人的价值体系完全背离。这些无法实现全球化的产品很可能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意愿。即使投资者从财务分析的角度认可企业的经营管理,但企

业的产品和服务却和其个人的行为处事方式相悖。在这种情况下,上市的成功概率就会大打折扣,即使成功也无法筹集到预期的数额。相反,文化企业在境内就较少遇到这方面的阻碍。当企业的产品主要在国内被消费时,还可能因文化共鸣吸引到更多的境内投资者。当然,如果企业的产品具有全球化的潜力,那么在境外上市也会相对顺利。

3、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差异

根据我们对境内外代表性已上市文化企业年报的分析,公司的年报以财务报表为主体,各大券商对相关公司的投资分析也以财务报表的信息为主要出发点。但财务报表并不能反映公司全面的经营状况,在一个弱有效市场中,必然有一些未公开的重要信息,更能影响投资者的决策。

境内投资者在获取这些信息上具有很大优势。一方面,境内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可以花费较少的成本、通过较便捷的途径获得一些非公开的信息,比如私人关系等,但境外投资者这样做的途径较少、成本较大,且存在信息传播的时滞。另一方面,境内投资者更有激励和能力去了解文化企业的非公开信息,他们更了解国内的企业文化、知晓获取信息的相关途径,而境外投资者如果有更好的投资选择,很少有激励去探索异国文化产品和企业内部信息,即使这个企业确实有投资价值;这种情况下会发生逆向选择的问题,最终导致境外资本市场对我国文化企业的吸引力下降。

四、结论

上文的分析表明,文化企业的特性使得其上市过程中存在产品较难“物化”、体制改革较为困难等问题,但是上市过程对于文化体制改革的促进作用和对于文化企业融资的极大帮助又显示了文化企业进行上市的必要性。我们认为无论从国家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社会主义精神神明建设的引导方向出发,还是从文化企业自身利益出发,其上市的积极意义远大于消极影响,应该成为未来成熟的文化企业获取资本的主要途径。当然,也不可忽视上市可能对于意识形态引导、价值观塑造、公司信息安全等方面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应采取积极的措施而非消极的躲避去应对。

对于境内境外上市方式选择的问题,我们认为现阶段我国的文化企业应

以境内资本市场上市为主。由于我国与大多数境外国家意识形态的差异、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多数我国文化企业不适合到境外上市。同时境内资本市场正在不断的发展完善中,创业板的开立为更多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之所。因此我们认为境内资本市场应为我国文化企业上市融资的首选。

盛壹丨商务让问题简单化

010-58613319

.cn

市场研究 创业咨询 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申报

第三篇:我国企业融资问题分析论文[范文模版]

摘要:该文通过对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简单分析,指出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方式单

一、直接融资渠道缺乏、信用体系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和缺少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是我国当前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问题,分析原因并从政策体制、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等几个角度出发,就如何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现状、拓宽其融资渠道提出一些建议,来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加快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对策

1.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近年来,新增就业人口中,绝大多数都在中小企业中就业。江浙、广东等中小企业发展趋势良好的地区,成为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但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作为一个整体,中小企业在融资问题上一直处于一种极为窘迫的状态,即企业发展中的绝大部分资金来源于内部。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所占有的贷款资源不超过20%,且其他融资方式几乎与它们无缘。融资困难正成为限制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为进一步发挥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国家高度重视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贷款难和融资难的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近年来,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地方政府不断加强政策力度,改进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引导各金融机构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前提下,逐步增加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不断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目前,全国已设立各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1000多家,共筹资金290亿元,累计受保企业约5万户,累计担保额约1180亿元,新增利税102亿元。

但近些年来由于企业竞争的激烈,使许多企业面临较大的困难,影响和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更多,主要就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们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多给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条件,促使它们在未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所面临的问题

2.1间接融资方式单一

据中国人民银行202_年8月的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供应的98.7%来自银行贷款,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比率偏高。而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将日益严格,增量贷款普遍要求投向AA级以上企业。中小企业受资产规模、竞争实力等的约束,一般很难获得银行信贷支持。

2.2直接融资渠道缺乏

企业发展资金主要依靠自我积累,来自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十分有限。据浙江省202_年统计,全省民间投资中自筹资金占55.9%,银行贷款仅为20.1%,直接融资则不到1%,20世纪90年代美国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仅占30%左右,股权融资占到18%,金融机构贷款占到42%,大大高于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相应比率。由于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缺乏完备的法律保护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导致民间资金普遍不敢介入创业投资领域。创业板又迟迟不能完善,影响了中小企业通过公开市场进行股权融资,包括产权交易市场在内的非正式证券市场。由于发育不成熟,运作不规范,难以起到为创业型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融资的重要补充作用。

2.3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不够健全

经过多年努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受市场信用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控制风险和提升信用的能力仍较弱。据调查,即使是在中小企业发展较好,信用担保机构较多的省份,中小企业因无法落实抵押而发生的拒贷,总拒贷额也高达56.1%。而在银行商业化经营管理制度的约束下,为了降低贷款的风险,一般都要求贷款企业提供连带担保或财产抵押,对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条件则更为严格;而经营较好、可信度高的企业为避免资产风险,又大多不愿给他人提供担保。

2.4中小企业自身素质的局限性

首先,很多中小企业都是家族企业,缺乏规范的财务管理程序和制度,给金融机构贷款前的调查和信用评价带来了很大困难。其次,中小企业产品技术含量普遍较低,客观上处在为大型企业配套的地位上,市场前景不明朗,对于贷款尤其是长期贷款来说风险性很大。再次,很多中小企业的信用观念很差,借到钱不是用来投资和发展企业,而是想方设法逃废银行债务,严重破坏了企业的整体信誉。

3.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建议

3.1努力改善创业环境,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政府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对中小企业所采取的各种金融支持政策和手段,帮助我国中小企业摆脱融资难的问题。务必设立专门的政府部门和政策性金融机构,鼓励创业投资和风险资本以促进高新技术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我们国家应该充分吸收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根据我们的国情,设立相关部门,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

3.2调整商业银行战略,发展中小企业

调整商业银行的战略定位,使商业银行尽快真正打破国家、国有银行、国有企业“三位一体”的扭曲的金融资源配置结构,完善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部,建立一套专门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管理体制,针对中小企业量多面广、分散化、多样化等特点,适当延伸贷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周期,提高审批效率,改进和完善信贷激励和约束机制。首先是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收益激励机制,将信贷人员的收入与其发放贷款的积极性挂起钩来,调动信贷人员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其次,还要完善中小企业贷款的约束机制。对那些按信贷原则和程序发放的贷款,由于不可预见的市场风险和非人为因素造成贷款损失的,不追究信贷人员的个人责任,只作为考核其工作能力的标准。再次,商业银行要调整自己的战略定位。不仅要争夺大企业、优质客户,而且要逐步重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因为随着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对大企业,优质客户的争夺,会趋于白热化,利润空间将会大大压缩。而中小企业的业务相对来说会大有可为,尤其是如果能发掘培育几个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客户的话,其收益将不可估量。同时也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3.3发展间接融资渠道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绝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同时我国目前还是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外企业外源融资的90%以上来自银行,因此更决定了创新中小企业体系的重点。

应鼓励面向中小企业的多种金融机构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在经济发达、民间资本充裕的地区,发展以民间资本为主的中小银行,按照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原则经营,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及国家政策必要的引导及监管,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可以采取发展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大力发展融资租赁,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大力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和金融产品等措施。

3.4发展直接融资渠道

目前,我国企业的外源融资结构仍不尽合理。因此,构建直接融资体系对满足中小企业的长期性资金需要,调整改善资金来源结构,进一步发展完善债券融资市场,发展完善股权融资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根据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的经验,创新融资方式。金融机构应考虑,加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等一系列改革势在必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对该国经济发展功不可没。尽管在我国中小企业还有诸多问题,但只要我们端正态度,通过对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金融制度、创业环境以及直接融资渠道和间接融资渠道不断地完善和创新,并在相互之间形成有效的协作机制,就可以逐步克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而促进我国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贾丽虹.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探析.经济体制改革,202_.(1):103.[2]杜稳灵,王俊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化解之道.经济论坛,202_.(1).[3]芮玉巧.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江苏商论,202_.4.

第四篇:浅议房地产企业融资模式

浅议房地产企业融资模式

摘要:房地产业是资金高度密集型的行业,开发投资规模大、周期长、风险大、收益高等特点使得房地产业需要的资金量巨大,融资对房地产业的作用尤为突出。因此选择有效的融资渠道、确定较低风险的融资方式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针对房地产企业融资的现状,分析房地产企业融资模式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融资;融资模式;建议

一、房地产企业融资概述 房地产融资是指在房地产开发,流通及消费过程中,通过货币流通和信用渠道所进行的筹资,融资及相关服务的一系列金融活动的总称,包括资金的筹集,运用和清算。房地产企业融资,是指发生在房地产经济活动中的,通过各种信用方式、方法及工具为房地产业及相关部门融通资金的金融行为。包括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为房地产开发和流通领域提供各种金融服务,运用有效的金融工具,筹集和融通房地产企业资金,实现房地产企业资金的良性循环,使房地产业与金融协调发展,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房地产企业融资现状

房地产企业由于工程项目的开发,需要耗费的时时较长,加之资金占有和使用量巨大,除非其经济实力十分雄厚,否则很难不依靠融资来进行项目开发。从目前房地产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企业进行项目开发都需要对外大量融资,因此,对于融资渠道的把握对于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模式

1、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融资,是为了完成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开发企业向银行申请与取得项目开发贷款的行为。目前,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会来源主要是国内贷款,房地产企业自有资金比例较低,不能够满足房地产开发项目大量的资金需要,因此主要依赖银行贷款,并占房地产融资来源的50%以上。房地产贷款一般分为三类;信用贷款、担保贷款、抵押贷款。在国家加强行业调控和货币政策从紧的条件下,银行贷款的限制增加,融资的门槛较高,发展空间较小。并且由于房地产业融资渠道过度集中于银行,银行信贷政策的每一次变化和调整必然会对房地产行业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十分不利于房地产企业自身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企业要积极拓展新的融资渠道,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企业的规模对银行贷款没有明显的影响,银行贷款适合各种类型的企业。

2、股权融资

上市融资也是房地产企业一个重要的融资渠道,债权融资来说,其属于主权融资,可以化解金融风险,使房地产企业获得永久性资本,并且还可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可以较为便利的实现再融资。不过该种融资方式资金成本较高,公司的控制权存可能会被稀释。股权融资主要分直接上市融资和间接上市融资两种。直接上市融资金额比较大,但是上市融资的门槛高,比如负债率不能高于70%的规定使很多企业达不到上市要求。我国房地产企业由于传统的融资渠道单一,一般负债率都在75%以上。能够通过直接上市获取资金的企业数量很少。间接上市主要是通过买壳上市,但需要大量现金,并且前提是企业必须有很好的项目和资产进行置换。而拥有大量现金、好的开发项目与优质资产,都是很多房地产中小企业不具备的条件。

3、预收账款

房地产企业的预收账款是指开发商按照合同规定预先收取购房者的定金,以及委托开发建设单位开发建设项目,按双方合同规定预收委托单位的开发建设资金。这是发展商筹集开发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发展商来说,运用该种融资方式可以筹集到必要的建设资金,并且还可以将部分市场波动风险转移给买家,虽然在将来可能会丧失一些利益,但是相对于总体利益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因为房地产企业的预售款主要是购房者的按揭贷款,在我国,按揭购房者的比例接近90%,因此该种融资方式所获得资金间接的来自于银行,也使得这种融资方式受到市场和信贷政策影响较大,尤其是在房地产行业的调整期。

4、.房地产信托。

房地产投资信托,是专门用于投资房地产,用房地产项目的经济收益作为回报,委托信托公司将信托产品销售给投资者的融资方式。信托计划的发行以200份为限。房地产信托融资的期限一般是2至3年,在大力培植资本市场的情况下,房地产信托的发展空间较大。融资的额度较大,政策限制较多,只适用于实力雄厚的大型开发商。

5、.房地产投资基金。

房地产投资基金,是指聚合机构投资者或个人的资金,由基金公司组建专门产业投资基金,间接投资于房地产项目的融资方式。我国房地产基金融资才刚刚起步,相关的产业投资基金法尚未出台,市场上有实力的基金管理公司和优秀的基金经理人很少。房地产企业要大量从房地产基金获得资金还尚需时日。房地产基金融资适合大中型房地产企业。

6、债券融资

房地产证券是房地产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重要工具,也是房地产资金筹集的一条重要渠道。房地产债券较一般债券收益相对较高;与股票相比,又可以按期收回本金和利息而有较高的安全性,又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因此,在国外成熟的证券市场,企业债券成为企业外部融资优先考虑的方式,债券融资额往往是股票融资额的3 到10 倍。而我国房地产债券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债券融资额总量方面,远远不及股票融资额。目前,我国房地产债券的发行规模很小,债券流通市场不健全,债券发行程序不规范,债券评级的准确性、可信性还有问题。这些都影响了企业通过债券融资的规模。

7、项目融资

项目融资是为一个特定项目所安排的融资,贷款人在最初考虑安排贷款时,以该项目的现金流量和收益作为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以该项目资产抵押作为贷款的安全保障。其最主仅是依靠项目发起人的信用保障或资产价值。贷款银行主要依靠项目本身的资产和项目未来的现金流量来考虑贷款偿还保证。因此,项目融资风险分担及对

项目融资采取周密的金融安排,并将此项目有利益关系的各个方面的承诺和各种形式的保证书结合起来,不使任何一方承担项目的全部风险,是项目融资活动的重要内容。商业房地产运用项目融资的主要运作模式是,由投资者共同投资组建一个项目公司,以项目公司的名义建设、拥有、经营项目和安排有限追索融资。

8、海个基金

目前外资地产基金进入我国市场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申请中国政府特别批准运作地产项目或是购买不良资产;二是成立投资管理公司合法规避限制,在操作手段上通过回购房、买断、租约等直接或迂回的方式实现资金合法流通和回收。海外基金比银行贷款、信托等融资渠道在成本高。

9、.合作开发。

目前,房地产开发的土地需求完全实现了市场化公开供给,土地市场竞争激烈,地价不断攀升,开发商为取得土地的投资不断增加,靠单个开发商很难获得体量大、效益好的资源。因此可以发挥开发商项目运作能力,促使有土地缺资金的开发商与有资金难以取得土地的开发商的合作,实现合作开发的融资方式。

10、夹层融资。

夹层融资是一种无担保的、附带有对被投资企业权益认购权的长期债务。夹层投资传统创业投资的演进和扩展,可以采取次级贷款、可转换票据或优先股的形式。夹层融资的期限较长,一般为5至7年,融资成本介于优先债务和股权融资之间,对公司的控制和限制较少,可操作性强,融资规模一般,适用于中小型房地产企业。

11、私募股权融资。

私募股权融资的融资期限较长,融资的规模一般较大,投资者要求的高回报导致融资的成本很高。融资政策不是很完善,融资的门槛较高,但发展的空间较大,适合于大型知名房地产企业。

四、房地产企业融资中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国房地产融资渠道不断多样化,企业整体融资能力有所增强,但是在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改进和完善。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的投资渠道整体来看还较为单一,过度依赖银行贷款的情况依然广泛存在,加这上些地方市场监管不利,很多房地产企业盲目扩张,长此以往,将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构成巨大的威胁。

五、优化房地产企业融资的建议

1、建立多层次房地产融资体系,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

房地产债券、房产信托和基金发育不良对我国房地产融资贡献有限,股权融资门槛相对较高,中小企业很难达到要求通过上市融资。因此,建立多层次的融资体系,为不同类型企业提供不同的融资场所,才能真正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信赖。同时,企业要加强自身的实力,加强内部治理结构,与国际接轨,大力采用金融创新融资方式,使用新的融资工具,拓展新的融资渠道。

2、完善房地产金融法律法规,建立合理的融资机制,减少盲目融资现象

在房地产融资多样化的过程中,新出现的很多融资工具,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进行规范,就难免陷入混乱局面,因此,必有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对新型融资工具的组织形式、资产组合、流通边转让、收益来源和分配等,作出严格规范。

六、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比较单一,信托、债券、基金、股票等融资渠道获取资金的量有限,尚未形成多元化融资体系。只有建立与发展多元化的融资体系,综合运用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建立完善合理的融资机制,房地产企业才能以最有利的方式、最低的成本筹集到资金,使房地产企业更好、更快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第五篇:房地产企业融资模式

房地产企业融资模式

资金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生命线,大多数小型房地产商的主要管理活动是围绕着融资进行的。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种融资模式:

1.自有资金+银行贷款

•传统融资方式,被普遍采用,但中小型企业很难得到银行贷款。

•融资成本最低,应优先使用。

•2.自有资金+信托计划

•新兴融资方式,目前限于短期融资,对长期的、大规模的项目作用有限。

•融资成本比银行贷款高。

•3.自有资金+股权融资

•传统融资方式,目前引进外企的比例较高。

•融资成本比银行贷款高。

•4.自有资金+投资基金

•新兴融资方式,规模很小,而且相关法律不健全。

•融资成本最高。

来自房地产会计网,地址:http:///viewthread.php?tid=6290

融资流程介绍

一、贷款种类: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票据贴现

1、信用贷款:系指以借款人的信誉发放的贷款。

2、担保贷款:系指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

保证贷款,系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以第三人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时.按约定承担一般保证责任或者连带责任而发放的贷款。

抵押贷款,系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抵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主要指不动产(房屋、设备、土地等)和特别动产(车)

质押贷款,系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质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作为质物发放的贷款。-动产(比如存货)

3、票据贴现:系指贷款人以购买借款人未到期商业票据的方式发放的贷款。

另外:按照期限可分为:短期贷款(1年以内,含1年)、中期贷款(1年以上(不含1年)5年以下(含5年))和长期贷款(5年以上)

目前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融资主要集中在担保贷款和票据贴现,担保贷款期限多为1年以下,又多以抵押和质押风险最小,也是银行最最喜欢操作方式。票据贴现由于存在大量非真实经营活动,国家对此要求非常严格,要求提供的发票原件。

(抵押,就是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法律规定的可做抵押的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就抵押物卖得价金优先受偿。

质押,就是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就该动产卖得价金优先受偿。

抵押与质押的区别在于:1.抵押的标的物通常为不动产、特别动产(车、船等);质押则多以动产为主或者股权。2.抵押和股权质押要登记才生效,质押则只需占有就可以(指动产)。

3.抵押只有单纯的担保效力,而质押中质权人既支配质物,又能体现留置效力。4.抵押权的实现主要通过向法院申请拍卖,而质押则多直接变卖。)

二、贷款流程

1、办理贷款卡:

(1)、贷款卡是中国人民银行发给注册地借款人的磁卡条,是借款人凭以向金融机构申请办理信贷业务的资格证明。贷款卡记录了贷款卡编码及密码,是商业银行登录“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查询客户资信信息的凭证,取得贷款卡并不意味客户能马上获得银行贷款,关键看企业的资信状况是否满足贷款银行的要求。

(2)、办卡对象:具有主管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营业执照的企业(单位)法人及个体经营者;以个人名义申请贷款卡不须办理贷款卡,但个人为企业(单位)法人或个体经营者担保贷款的情况除外。

(3)、贷款卡办理处于每年3月至6月15日对贷款卡年审,当年办理的贷款卡不用年审。企业申请所需材料:

①《贷款卡申请书》;

②《企业法人营业执照》(非法人企业为《营业执照》,事业单位为《事业法人登记证》正本复印件及副本原件(其他借款人为上级批文复印件);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原件及复印件;

④企业的《注册资产验资报告》原件和复印件;领卡前一个月的资产负债表和上决算报表;

⑤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授权的代理人、负责人)证及有效证件(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①提交资料真实、完整性;②证、照、表相符;

③主要财务指标平衡关系表

上机登录企业概况后发卡;

所需材料:

①《贷款卡年审报告书》;

②经工商部门年检后的《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④上会计决算报表;

⑤需变更企业要素的请携带变更后的相关资料原件及复印件;

⑥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及法人代表证复印件。

2、贷款申请:

借款人需要贷款,应当向主办银行或者其他银行的经办机构直接申请。借款人应当填写包括借款金额、借款用途、偿还能力及还款方式等主要内容的《借款申请书》。同时须按要求提供借款人相关资料。

3、对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评估:

应当根据借款人的领导者素质、经济实力、资金结构、履约情况、经营效益和发展前景等因素,评定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评级可由贷款人独立进行,内部掌握,也可由有权部门批准的评估机构进行。信用等级的评定涉及到授信和贷款的额度,所以非常重要。财务报表要求经审计的。每个银行对评级的等级所达到的额度要求并不一样。

4、授信:

银行授信额度即为简化银行信贷审批流程,经企业申请,银行审核后给予企业的一定金额及期限内,向借款人发放的可循环使用的授信。简单地说,就是银行能贷给你最高多少的钱。是和信用评级联系在一起的。其特点是:

(1)、一次授信,循环使用,随用随还。一次授信后,在约定的时间和额度内随借随用随还;

(2)、凭证贷款,手续简便。借款人依据授信合同办理授信业务,银行不再重新进行授信调查、审批;

(3)、如果为综合授信额度,借款人除了可以获得贷款外,还可办理授信合同规定的开立承兑汇票、国际结算融资等业务。

所须提供资料:借款人和担保人的基本资料(营业执照、组织代码证书、税务登记证、法人证明及身份证等);三年的财务报表(最好经审计的),未满三年的提供自开业至今的财务报表;抵押和质押相关材料;借款人和担保人企业经营状况介绍;章程以及根据企业章程需要提供的董事会或股东会决议;银行需要的其他材料。

5、部门审批流程

首先由业务部门或客户部门进行资料收集,并编写评审报告,通过后报到贷审部门进行风险评审,最后上贷审会进行最终确定。每个银行根据权限不同,报到省行审批或总行备案。贷审会主要由行长、副行长和部门负责人参加,并实行投票表决,具体票数通过率每家银行规定不一样。贷审会集中举行,同时审理多家借款企业授信。

6、签定借款合同或授信合同,签定保证合同。

三、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和贴现

1、签发银行承兑汇票

定义:银行承兑汇票是指由承兑申请人签发的,并由承兑申请人向开户银行申请,经银行审查同意承兑,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日或到期日前几天向委托付款人提示付款的票据。付款期限最长可达6个月;提示付款期自汇票到期日起10日。

功能:

用于真实商品交易后的债权债务结算;票据持有人在汇票到期日前若急需资金可以向开户银行或票据中心申请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在到期日前可以背书转让。

如何办理:

(1)、提交书面申请,包括提交《开具银行承兑汇票申请表》、《开具银行承兑汇票申请书》、经济合同及企业近期的财务报表;

(2)、银行与申请人及担保人签订担保合同;

(3)、申请人向银行缴存保证金(20%以上);

(4)、银行向申请人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并由申请人签章。

常见问题解答:

(1).开立银行承兑汇票需要缴存多少比例的保证金?

申请人需要缴存不低于银行承兑汇票金额20%的保证金。

(2).对银行承兑汇票单笔金额有何限制?

银行承兑汇票单笔最高金额不能超过1000万元。

(3).开立银行承兑汇票时,不同的担保方式需要签订哪些相关担保合同?

开立银行承兑汇票时,申请人要与银行及担保人签订《银行承兑汇票契约》,若承兑采取保证方式的,还要签订《银行承兑汇票保证担保合同》,若承兑采取抵(质)押担保方式的,则要签订《银行承兑汇票抵(质)押担保合同》。

2、贴现

定义: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是指银行承兑汇票的持票人在票据到期日前,贴付一定利息将票据权利转让给金融机构而取得资金的票据行为,是金融机构向持票人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产品特点:

能满足客户持有的商业汇票快速变现的需求;手续方便,融资成本低。

如何办理:

1.提交书面申请书,即《汇票贴现申请书》

2.提供以下资料:

(1)经年检的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贷款卡原件

(2)尚未到期且要式完整的银行承兑汇票

(3)交易双方签订的真实、合法的商品或劳务交易合同原件,或其他能够证实商品或劳务交易关系真实性的书面证明

(4)与出票人(或直接前手)之间的增值税发票原件或复印件

(5)贴现行要求提交的其他资料

常见问题解答:

1.对贴现的票据有何要求?

要求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的交易合同必须是合法且要素齐全,即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必须符合《票据法》,符合制度规定的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背书、承兑的条款要求。

2.对贴现的期限有何规定?

贴现的期限从贴现之日起至汇票到期日止,最长不超过6个月。

四、银行贷款关注的财务指标

企业还要把握好以下12个指标:

财务结构:

1、净资产与年未贷款余额比率。必须大于100%(房地产企业可大于80%)。

2、资产负债率。必须小于70%,最好低于55%。

偿债能力:

3、流动比率。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通常该指标在150%~200%较好。

4、速动比率。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通常该指标在100%左右较好,对中小企业适当放宽,也应大于80%。

5、担保比例。企业应该把有损失的风险下降到最低点。一般讲,比例小于0.5为好。现金流量:

6、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应为正值,其销售收入现金回笼应在85~95%以上。

7、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支付采购商品,劳务的现金支付率应在85~95%以上。经营能力:

8、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一般讲,如果主营业务收入每年增长率不小于8%,说明该企业的主业正处于成长期。如果该比率低于-5%,说明该产品将进入生命末期了。

9、应收账款周转速度。一般企业应大于六次。一般讲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越高,企业应收账款平均收款期越短,资金回笼的速度也就越快。

10、存贷周转速度,一般中小企业应大于五次。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

经营效益:

11、营业利润率,该指标表示全年营业收入的盈利水平,反映企业的综合获利能力。一般来讲,该指标应大于8%,当然指标值越大,表明企业综合获利能力越强。

12、净资产收益率,目前对中小企业来讲应大于 5%。一般情况下,该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回报越高,股东们收益水平也就越高。

附董事会决议样本

来自房地产会计网,地址:http:///viewthread.php?tid=8165

美日企业融资模式比较分析论文(5篇范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