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现代汉语比较句比较项的不对称研究论文[推荐5篇]
编辑:静谧旋律 识别码:130-904217 其他范文 发布时间: 2024-02-09 09:39:37 来源:网络

第一篇:现代汉语比较句比较项的不对称研究论文

摘要 本文讨论了比较句中不对称的对象及其原因,笔者认为:比较句中的不对称是比较前项与后项的不对称,应该从句法语义层面来考察。同时造成不对称的原因主要有比较前项的隐含及后项的省略。

关键词 比较句 比较项 省略 隐含

一、引言

比较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方法,也是人类在对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的感知经验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投射于语言,比较就成为语言中普遍存在表达事物异同和高下的语法手段。因此,比较句很早就受到语言学家关注,并成为研究热点。

比较句通常由比较项、比较点、比较结论、比较值四个方面组成。由于比较项的复杂性,所以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十分必要。

在对比较句的比较项不对称现象进行研究时,有必要对比较项不对称的对象以及范围进行明确的界定。

二、不对称的对象以及范围的界定

以往的研究观点认为:比较前项位于介词“比”之前,后项位于介词“比”之后且前项与后项在词类与句法结构上是完全相同的;同时“比”前的成分等于比较前项,“比”后的成分等于比较后项,若“比”前后的长度不相等,该“比”字句的比较项就是不对称的。如对于如下的例子以往的研究学者就认为这是不对称的。

(1)我的书比他多。

(2)我的书比他的多。

仅从形式上看,这两个句子中的“比”前后项的长度是不同的,故有人认为这两个句子都是不对称的。但在(1)句中,比较的是人,强调的语义比较的是“我”和“他”,也即比较前项是“我”,后项是“他”,比较点是书。因此,(1)句是对称的。在(2)句中,比较的是我的书和他的书,比较前项是“我的书”,后项是“他的”,比较点“书的数量”并没有出现。

在(2)句中,比较前项是名词性的偏正结构而后项是“的”字结构,两者在句法结构形式上是不平行的,自然也就是不对称的。

我们认为仅从形式来界定对称与否是不合语法事实的,这样只会无限制的扩大“比”字句不对称研究范围而造成无规律可循。真正意义上的对称与否应从句法语义层面来考察。首先对称与否是就比较项而言的,不是就“比”字句而言的;其次还应明确区分介词“比”前后成分与比较项的关系。能出现在介词“比”前后的不仅是比较项,如比较主体、比较点等也可以出现在该位置上。因此,比较句的对称应该是比较项的对称,只要比较的前项和后项的结构长度相同,那么“比”字句就是对称的。

三、造成不对称的原因

造成比较句不对称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比较前项的隐含;二是比较后项的省略。

(一)比较前项的隐含

1、比较前项隐含以及原因比较前项和比较后项是句子中相异的两部分,是比较主体和比较客体,理论上讲,这两部分往往不应该隐含,应该同时出现在“比”的前后,但是在语言中比较前项往往会隐含。试看以下的例句。

(3)气色比原来好多了。

在上例中,比较前项没有出现在原文中隐含了起来,从而造成了句子的不对称。那么比较前项为什么能够隐含?考察例句我们发现,尽管比较前项隐含了,但是比较后项都无一例外的强制性出现。从语义层面讲,比较前项是比较的主体,是目的物。而比较后项则是比较的客体,是比较的参照物。一般而言,参照物都是有定的,是先于目的物而存在的,且是必须先出现的。因此,作为参照物的比较后项必须出现在“比”字句中,否则就无从比较。例如:(4)他比你高。———*你比高。

一般情况下,由于比较主体和比较客体都属于同一基本的比较范畴,这样两者才有比较的价值和可比较性。那么,比较后项的必然存在也就确保了即使比较前项缺失句子也能独立成句的可能性。因为,人们可以通过比较后项的语义特征扩散激活出相关的前项来。

2、比较前项隐含的条件

(1)比较前项是“现在时”时———无条件隐含当比较前项表示的是现在的时间,比较后项表示的是过去的时间时,比较前项是可以隐含的。例如:(5)他比过去帅气多了。

我们可以根据比较后项表示的时间词语激活出前项来。根据比较句对比较项的要求,一般比较前后项都基本属于同一语义范畴,比较后项表示时间,那么比较前项自然也表示时间范畴,并且与比较后项表示的时间是不发生在同一时间段,这样二者才有可比性。时间不同于空间,是一维单向的,如果把时间看成一个线性连续的时间轴的话,能够与表示过去的时间段相比较的可以是现在时也可以是将来时。那么,如何来确定从缺的前项表示的时间段呢?认知语言学认为:从人们对于时间的认识心理来看,“眼见为实”是人类最朴实、最基本的认识原则。眼见的现实是“现在时”的认识基础,它不言自明,所以多数语言中现在时都是用的无标记形式。“现在”时间相对于其他时段的时间来说是最重要、最显著的,它与说话人的话语时间最紧密。因此,除非特别的说明,“现时”的时间是可以缺省的,交际双方也都默认“现时”的缺省。

由此,我们就能从比较后项的语义推导出从缺的前项来。

(2)比较前项是“过去时”———不能隐含比较前项表示的是过去的时间,后项表示“现在”的时间,前项一般不能隐含。例如:(6)她第一学期比这学期进步得快。———*她比这学期进步得快。

在没有上下文的语境情况下,省略了比较前项这些句子独立成句的合法性似乎值得怀疑。我们知道“时间”是流动的,跟现在时能形成比较的时间段可以不止一个。“现在”与“过去”与“将来”都能形成比较。当比较后项表示“现在时”,由于比较前项无法唯一确定,所以不能隐含。因为我们不清楚比较前项缺省的是什么,虽然可以根据其他成分的语义信息判断比较前项是表示“过去”的时间词,但最终不能确定它具体表示过去时间段。

(3)比较前项是“将来时”时———不能隐含(7)天气预报说明天会比今天热。———*天气预报说比今天热。

同样,在没有上下文语境的情况下,比较前项是将来时,后项是现在时,前项也不能隐含,因为比较前项没有办法进行唯一的确定。

(二)比较后项的省略

1、比较前项的省略有些比较句的不对称是由于比较前项的省略造成的例如:(8)李家的老人与祁老爷同辈,而且身量只比祁老爷不到一寸。(老舍《四世同堂》)在上例中,“比”字句的比较前项没有出现是空缺的。

(8)空缺的是“李家老人”。比较前项的空缺也是有一定条的:在一定的语境中,比较前项既是“比”字句的比较前项同时也是“比”字句的主语,且已经在上下文中出现过了,“比”字句中就不再重复出现了。这种比较前项的空缺是“语承前省略”造成的,真正意义上的“省略”。该类比字句是真正的不对称。

2、比较后项的省略

前面说过,在“比”字句中,比较后项必须强制出现,则无法构成“比”字句。但这并不等于比较后项完全不可省略。有时,比较后项的某些成分也是可以省略的。例如(9)我的孩子比他的大。

上例中,比较后项没有完全出现,中心语空缺。这种缺都是由于后项承前省略与前项的相同成分造成的。

四、结语

以上我们简要分析了比较句中比较项不对称的范围及原因。我们认为:研究比较句的不对称应该摒弃过去只形式的角度来判断不考虑语义的狭隘视角,只有明确了一点我们才能更科学地描写解释比较句不对称机制。

第二篇:(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现代汉语病句研究

安徽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现代汉语病句研究 姓名:潘瑞春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汉语言文字学 指导教师:岳方遂

20070501

中文摘要

病句是影响人们语言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语言信息传输量的剧增,社会语病也呈高发态势。研究如何克服病句、利用病句、转化病句也就成了语言应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现代语言学的理论为指导,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近年来现代汉语病句作了一番全方位的审视和扫描,主要内容为:(1)综述病句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评价了有代表性的人物和有影响力的著作;(2)提出了病句的界定方法,分析了病句的主要类型;(3)阐释了对病句的辩证认识和对病句资源的开发利用,区分了几组易混淆的概念;(4)回应了学术界关于建立病句学的设想。文中的主要见解有:

第一,以王希杰先生的“病句生成学”为界,将现代汉语的病句研究划分为两个时期。其前期为基础研究时期,主要依据规范的语言观,对病句作静态的评析与修改。其后期为系统研究时期,主要依据系统论的方法,对病句做动态的观察分析,强调辩证地认识和利用病句。

第二,关于病句的定义,在比较了几种有代表性的说法之后,文中认为应该采取多角度、全方位的概括法,即:病句是不合乎 语音规范,不合乎用词习惯,不合乎逻辑事理,不合乎语法规则,不合乎修辞要求,又不能正确表意、令人费解的句子(符合其中的一项即可判为病句)。

第三,关于病句的类型,文中主要从三个角度划分:(1)句法形态类,包括语序错乱、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结构杂糅等。(2)修辞意义类,又分为两小类:消极修辞类和积极修辞类。前者包括生造词语、误用词义、混淆词类、苟简赘余和一义两歧等;后者主要指对偶、排比、夸张,顶真等各类辞格的误用。(3)逻辑思维类,主要包括偷换概念、转移论题、自相矛盾、模棱两否、限制不当、关系失合等。

第四,用辩证法的观点来看,病句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东西,它也有存在的价值和可利用的途径。其价值主要表现为:可作为研究的对象或材料,可转化为规范的表达形式(如“非常男女”“打扫卫生”),可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如“您昆明了吗?”)。其利用的途径有:制成病句“标本”,帮助人们学习语法修辞:在文学作品中利用病句来营造氛围、刻画人物;把某些病句转化为修辞手段,升华为一种语言技巧。

第五,病句类型中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成分多余、语义 歧义等,语言运用中又有与己相反的成分省略、超常搭配、修辞羡余、语义多义等。文中分析比较了省略与残缺、超常与不当、多余与羡余、歧义与多义的相同与不同,划清了正误和文野之间的界线。

第六,病句、规范句和艺术佳句之间的相互转换是病句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文中提出了三种转换模式:(1)规范化的模式:病句、规范句→佳句;(2)失误的模式:规范句、佳句→病句;(3)艺术化的模式:规范句、病句→佳句。正向转化的手段有删减、添加、替换、调整、修正、重组等,还有对语体,语境条件的利用等。负向转化则有倒次、逆反、杂糅等。

第七,病句学的学科建设是学术界二十年前就有人提出的问题,但应者寥寥。本文在文尾作了回应,并对病句学的性质、特点、任务、范围、对象、方法等基本问题谈了一些初步的看法。

关键词:病句

辨析

评改

利用

转化

病句学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安徽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202_年4月30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安徽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安徽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202_年4月30日

签字日期: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去向:

工作单位:

电话: 通讯地址:

邮编:

一、研究缘起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运用的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与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目前,汉语运用不规范的问题依然十分严重。报刊、广播、电视里,病句俯拾即是,就是在政府文件、学校教材、论文专著里,也不难找到病句。据《中国教育报》报道:“202_年7月14日一天,4种中央级报纸和24种省市级报纸1至8版正文被挑出语言逻辑差错1289处,平均每种报纸46个,每版5.8个,其中有一种报纸差错达到每版平均23个。错误主要类型有用词不准,概念混淆;分类有误,不当并列;叠床架屋,语意重复;判断歧义或词不达意,让人不知所云,有的语句完全把意思弄反了;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宾语缺失或搭配失合;后语不搭前言,转移论题,甚至自相矛盾;有的说理文章论据不足,‘乱用所以’;此外,用字不规范、错用标点的病例也很多。”[1]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变异的、不合规范的“网语”对现实生活中的语言又造成严重的冲击。这些情况,促使我们要研究病句,分析它的性质及成因,找出克服它的有效方法,为语言规范化服务。从语言本身来看,任何句子都是由形式和意义两部分组成,其中,形式是意义的载体。病句当然也不例外,因此病句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要么是形式破碎的同时造成了意义的不完整,要么是形式完整却与发话意图不相符。由于语言系统本身只承认正确的东西,因此相对于语言规范来说,病句是一种应该消除的不合理的语言现象。

从语言能力的角度来看,病句是一个人语言能力不能胜任一定思维经验的表达的现象。首先,每一个发话者不同的语言能力以及不同时点的发话状态使病句成为一种难以消除的、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会产生的现象。其次,从另一角度看,造成“不能胜任”的情况有两种:一是这种思维经验的表达可以被代表了一个语言群体整体水平的合格句所胜任,但由于某个个体语言能力的差异而造成了无法胜任这种思维经验的病句;另一种是这种思维超出了一个语言群体现有水平的表达极限,要将它表达出来就要变异现有的规范,形成所谓的破格句,而破格句与病句在语言形态上是难以区分的。因此,病句在客观上似乎成了一种无法避免的现象。这是本论题的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 本文在借鉴现有病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既立足于传统病句研究的方法,以引导人们在语言运用中减少病句,又注重吸收现代病句研究的理论成果,包括探讨病句存在的原因,评判病句的标准,分析比较几种互为相对的语言现象,病句的理解与利用,病句的转化,构建病句学的构想等问题,为人们能动地利用语言规律和言语规则进行得体表达服务。

三、研究思路

首先以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概括分析现代汉语病句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归纳出关于病句研究的成功与不足之处;接着以大量的语病材料为基础,从与语言规范对比入手,归纳分析病句的类型;采用演绎比较法,讨论评判病句的标准;比较几种相对的语言现象,分析病句的理解与利用,演绎病句的转化;着眼与学科建设的构想,进一步探讨建立现代汉语病句学的有关问题。第一章 病句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现代汉语病句的研究与现代汉语规范工作基本上是同步的。以王希杰先生发表《病句生成学》(《汉语学习》,1989年第3期)为标志,我们将其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节 病句辨识与评改的研究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后期 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1952年)开创了关于现代汉语规范工作的先河,全书共六讲,其中的第二讲到第五讲,分别是词汇、虚字、结构、表达。这四讲总体来说是围绕语病来论述的,其中,针对书面语言应用中的问题,搜集了大量的例句(主要是病句)进行分析,具有“匡谬正俗”的作用。《讲话》的发表缘自于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正确使用祖国语言,为语言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的社论。在此影响下,《语言知识》杂志从1953年起开辟了《改错句》专栏,专门刊登从报刊上收集到的有语病的句子加以分析、评论和匡正。此后,一些语言文字工作者出版和发表了不少专门讨论病句的著作与论文。一 重普及的基础性研究

这一时期,相当一部分语言文字工作者从当时社会的现状出发,以语言规范为目的,注重用传统体系来辨识与修改病句,发表了不少关于病句研究的专著。

其中较为系统的专著有:谭寻的《怎样诊疗句子》(上海北新书局出版社,1953年6月版),该书主要讲不正确的用词怎样纠正,组织不完密的句子怎样调整,不适当的修辞修改等问题。丁羽的《好句子和病句》(通俗读物出版社,1956年6月版),本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词义的配合和复音动词的用法,虚词的用法、句子的结构、修辞上的问题。曲北韦的《谈谈病句》(山东人民出版社,1956年7月版),该书首先说明什么是病句,病句是怎么来的;接着举一些实例,分析病句有哪些类,怎样纠正等等。金锡谟的《病句分析》(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1月出版),内容包括:词语运用中的错误分析,句子运用中的错误分析,逻辑运用中错误分析。苏培成的《语言病例分析》(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12月出版),该著把病句按错误的性质分为误解词义、生造词语、使用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多余、语序不当、结构混乱、标点不当、比喻不当、表达不当等11类,逐条分析修改。其他的一般性论著主要有:杨岱励的《怎样纠正病句》(上海教育出版社,1961年5月版)。陆法今的《病句例析》(广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6月版)。张放的《常见病句分析》(云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9月版)。宗若铁的《病句简析》(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年11月版)。郑文贞、余纲、李良华合著的《语病汇析》(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2月版)。蔡祖周的《病句修改例析》(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3月版)。中学语文教学编辑部编《病句评改》(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版)。张耿光的《常见病句分析》(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年1月版)。李华良的《病句评改》(语文基础出版社,1982年12月出版)。王纪的《病句诊断25类》(浙江教育出版社,1984年6月版)。李裕德、吴启主合著的《病句分析》(湖北教育出版社,1984年12月版)。张理明的《病句例析》(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版)。吴宗渊的《汉语病句分析》(宁夏人民出版社,1986年2月版)。裘荣棠的《病句汇析》(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年8月版)。安汝磐的《常见语法错误例析》(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王龙章的《病句修改例析》(辽宁少儿出版社,1987年8月版)。从逻辑方面来剖析病句的论著主要有:李衍华主编的《逻辑病例分析》(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4月版),书中从报刊、书籍和其他资料摘录400余条逻辑病例,按形式逻辑理论体系的概念、判断、推理基本规律、论证五个部分整理分类,并做逻辑和语法的分析。倪正茂的《逻辑与语病》(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版),作者认为语病有语法方面的、修辞方面的和逻辑方面的,从逻辑角度分析语病是改正语病的基础。

以上论著较多从语法、逻辑方面来分析研究病句。总体来看,内容浅显易懂,具有一定的普及与推广作用。

二 重个别病例与争鸣的研究

同期,不少学者与专家注重从书面语中搜集带有典型性的病例,加以研究,有时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还产生了一些争鸣,个别病例的研究较为深入。研究病句的论文大多发表于《中国语文》《语文学习》《语文天地》《汉语学习》《语文建设》《中国语文通讯》《中国语文天地》等学术期刊,其中有一部分论文后被结集为《词语评改五百例》(语文出版社,1984年12月出版)。限于篇幅,不再列举,这里重点概括这一时期关于现代汉语歧义现象研究的成果。吕叔湘、朱德熙先生的《语法修辞讲话》(1952)已注意到汉语歧义现象,举例分析了一些歧义实例,认为歧义是一种表达上的毛病,应当避免。汉语的歧义研究始于赵元任先生用英语写成发表在国外的《汉语的歧义问题》(1959),该文探讨了歧义界定、歧义分类、歧义成因、歧义分化、歧义消解和歧义度等重要问题。文炼先生的《论语法学中“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1960)从语法的形式和意义既统一又矛盾的角度论及歧义现象。朱德熙先生的《论句法结构》(1962)用直接成分分析法分化了歧义实例“咬死了猎人的狗”,用变换分析法分化了“屋里摆着酒席”。吕叔湘先生的《语文札记》(1965),论及“他的老师当得好”这类句子本身不能排除两解,是真正的“歧义”。朱德熙先生的《“的”字结构和判断句》(1978)对“的”字结构判断句的歧义问题进行了详细考察,并提出了“歧义指数”概念。吴葆棠先生的《现代汉语词组歧义现象初探》(1979)对歧义问题有相当全面的论述,是国内首篇汉语歧义研究的专文。范继淹先生的《语言的信息》(1979)从信息传输角度提出同形歧义,突出表现了语言形式和语义内容的矛盾,并认为歧义有模式和实例的区别。徐仲华先生的《汉语书面语言歧义现象举例》(1979)标志着系统研究汉语歧义问题的开始。朱德熙先生 的《汉语句法里的歧义现象》(1980)奠定了语法歧义研究的基础。沈开木先生的《表示“异中有同”的“也”字独用的探索》(1983)和《“不”的否定范围和否定中心的探索》(1984)分别对“也”字句和“不”字句的语用平面歧义做了开拓性研究。马庆株先生的《述宾结构歧义初探》(1985)从歧义分析入手考察述宾结构,发现述宾结构中有实指宾语和虚指宾语两个大类的对立。黄国营先生的《现代汉语的歧义短语》(1985)对歧义格式进行了最为详尽的归纳。徐思益先生的《在一定语境中产生的歧义现象》(1985)是首篇语境歧义研究的专文。至此,汉语歧义研究已经全面铺开,研究体系基本确立,邵敬敏先生的《关于歧义结构的探讨》(1987)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前段歧义研究的成果。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歧义研究,在前段研究的基础上,对歧义现象进行了更为精细的描写、分析和解释,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完善歧义分析手段和深入探讨歧义理论两个方面。王维成先生的《从歧义看句法、语义、语用之间的关系》(1988)对歧义在句法、语义层面上的生成机制和语用层面上的理解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石安石先生的《说歧义》(1988)对歧义研究的意义、歧义划界、歧义类型、歧义格式和“同形”等问题作了理论阐释,系统性较强。这一时期关于病句的研究,总的来说,以经验式的概括为主。其主要特点表现为:

1、研究范围是书面语使用中出现的病句。

2、没有把病句作为一个自足的系统纳入现代汉语语法体系这一有机整体之中加以研究,只是把病句当作一个个孤立的语病现象来看待。

3、面对的是病句本身,忽略了病句的形成过程中语言使用者的心理特征。

4、将病句作为一种已经形成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而没有注重如何避免这种结果的出现。

5、对己经形成的病句,强调必须具备相应的语言学知识才能进行修改。

6、修改病句的方法简单化、常识化,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面对真实语言生活中的病句往往无力应对。

第二节 病句学理论指导下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末(1989年)至今

一 病句学理论的提出和探索

1、病句学理论的提出

1989年王希杰先生在《汉语学习》第3期上发表了《病句生成学》一文。他指出“语法学不但应当研究合乎语法的常规的句子,还应当研究不合乎语法的病句”。“病句生成学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要对传统的病句评改进行再认识,进行改造。病句生成学的建立,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方面是从外部入手,研究非语言的因素,如说话人的心理状态、潜意识、文化教养、说写时的环境、交际的目的、外界的干扰等同生成病句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在语法的范围内,生成一个病句有哪些规则,这些规则同生成合法的句子的规则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转化的条件。这一部分的内容应当说是广义语法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正因为生成合乎语法的句子的规则同生成不合乎语法分析的病句之间的规则并不是一回事儿,也不可能简单地一一对应,因此,病句生成的问题可以也应该研究,病句生成学可以建立,也应当建立,也能够建立”。

2、病句学理论的实践

在王希杰的“病句生成学”相关理论观点引领下,一部分学者开始对病句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新的研究。孟建安先生在这方面研究的成果可谓颇丰。他先后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例如:《病句生成的倒次之法》(《平顶山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略论汉语病句的生成》(《平顶山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病句辨识二法》(《平顶山师专学报》,1996年第1期),《论汉语病句 学的构建》(《平顶山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汉语病句生成的非语言因素》(《语文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5期),《再谈汉语病句的生成》(《语文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10期),《病句的显与潜及其他》(《河南大学学报》,202_年第4期),《病句、常规句、佳句及其相互转化》(《郑州大学学报》,202_年第3期),《论病句修辞学的四个研究平面》((《平顶山师专学报》,202_年第3期),《论病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修辞学习》,202_年第4期),《病句教学应坚持系统观和辩证观》(《语文知识》,202_年第10期),《不规范的话语与可接受的话语》(《修辞学习》,202_年第2期)。在上述的文章中,其《论汉语病句学的构建》一文较为全面阐述了在系统观下构建病句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明确指出构建汉语病句学的实践与理论意义——“主要是通过对汉语病句系统的讨论,提高人们对病句的辨识能力,修改能力和预防能力,最终减少语言表达的错误,以规范运用语言,提高语言表达的功效。在理论上,是为了弥补汉语语法学系统的不完整性”。

王希杰先生发表的《病句生成学》毕竟是有限的单篇论文,难以全面而详尽地铺开论述。孟建安先生正是受到这篇文章的启发,于202_年2月正式发表了专著《汉语病句修辞》(中国文联 出版社出版),这部专著在目前已发表的研究病句修辞的著作里可以说是体系最完备,同时也是最新颖突出。说其完备,是因为该专著列专章讨论了汉语病句修辞研究的范围、内容、目的、意义以及研究的方法,它已把病句修辞研究作为一门学科而进行基本理论问题的梳理和论证,从而建立了一个较为完备的病句研究体系,而这一点正是其他病句著作所欠缺的;说其新颖,主要表现在该书不惜花了两章(第二、三章)的篇幅大胆探索和论证了“汉语病句的生成问题”,在这两章中,作者比较了常规句与病句的区别,各自的特点和修辞语用价值以及相互转化的可能性,论证了“生成病句之难”和生成病句的心理机制,提供了九种“病句生成的方法”,并详细分析了汉语病句生成语言内、外思想束缚。总之,该著作是一本兼备理论和实践价值,富有新意的病句修辞研究专著。

此后,刘大为先生发表的《语法病句的判定与类型》(《修辞学习》,202_年第4期)一文,也明确提出“语法上的合格句有没有可能在一定条件下成为病句?而语法上的不合格句却在一定条件下不再是病句?”等相关问题。谢英的《关于语句评判与病句修改的语用准则》(《语言文字应用》,202_年第1期)一文,从“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观点出发,提出语句评判与病句修改的若干语用准则——语境还原准则、意图还原准则、风格还原准则等理论观点。

二 继承传统与运用新的语言学理论多视角研究病句阶段 众所周知,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语言学的新理论不断被引进与吸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具体表现为:一是分析方法有了大的进展——层次分析法已成为大家熟知,变换分析、语义特征和语义指向分析、“格”语法分析、配价分析等广泛使用,使语法研究自觉地走上了力求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相互渗透、相互验证、相互结合的研究道路。二是开始确立了立体研究的观念,这具体体现在“三个平面”(句法、语义、语用)研究思路提出和确认。不少学者在传统病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上述理论,积极探索现代汉语病句研究中的新问题。

这一时期里,针对个别语言使用错误现象进行研究的论文,绝大多数分别结集出版,例如:《报刊病句四百例》(姚汉铭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1年8月出版),《词语评改千例》(语文出版社,1992年1月出版)。其他一些论文散见于部分专业性学术期刊及高校学报。例如:易蒲(宗廷虎笔名)的《小议“病 句”修辞》(《修辞学习》,1992年第1期),聂莉娜的《试从三个平面分析语法病句》(《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李汉威、黄春珍的《运用三个平面的理论研究汉语歧义现象》(《江汉大学学报》,202_年第1期);盖绍普的《病句的利用》(《语言与写作》,202_年第1期),刘甜、刘晗的《关于“您昆明了吗”的深层思考》(《巢湖学院学报》,202_年第6期)等。刘大为先生在《病句理解的语言策略》(《语文论丛(第八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2_年1月)一文中,对病句理解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关于病句理解的相关理论。论著方面,主要有金锡谟的《语病求医》(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2月出版),庄杰编的《逻辑改错》(同济大学出版,1991年5月出版),李衍华的《咬文嚼字的逻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_年8月出版),张盛如、骆小所主编的《常见病句辨析》(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2_年4月出版)。

同期关于歧义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深入。例如:詹继曼先生的《关于同形结构的研究》(1990)探讨了歧义分布类型、歧义研究目的和歧义分析的语义前提等问题。沈家煊先生的《“语义的不确定性”和无法分化的多义句》(1991),提出“语义的不确定性” 概念,认为它不等于“歧义”,而是界于“笼统”和“歧义”之间的一种语言现象。李峰先生的《论歧义制约》(1994)提出“假歧义”概念,并归纳出35种假性歧义格式。柳广民先生的《歧义类型研究》(1995)将引起歧义产生的原因称作歧义源,根据歧义源推算出各种歧义类型的歧义指数。冯志伟先生的《论歧义结构的潜在性》(1996)提出“潜在歧义论”,认为这一理论能更好地解决歧义问题。施春宏先生的《歧义现象的演绎分析》(202_)采用演绎方法分析歧义格式,主张建立歧义关系的演绎模型。杨亦鸣先生的《试论“也”字句歧义》(202_)将实验语音学方法用于歧义研究,通过分析“也”字句的语音图谱来确定话语中心,排除歧义。尤庆学先生的《歧义度的调查和分析》(202_)提出了“相对歧义度”和“绝对歧义度”概念。

除此之外,最值得称道的是《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上海文化出版社)的创刊。它始创于1995年1月,是我国唯一一种语文正误专业刊物,内容基本分为两大板块:一块匡缪正误、诊断开方;一块说文解字、寻根探源。前一块强调针对性,后一块强调知识性。主要栏目有:百家论语、语林漫步、众矢之的、字里乾坤、辨字析词、语坛掌故、词语春秋、向我开炮、报刊扫描、向你挑战等。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现代汉语病句研究,总的来说有如下特点:

1、把病句看作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加以研究,这个系统涵盖了汉语病句的生成、辨识、归类、修改、检验、预防等几个部分。

2、对病句研究的视角是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的。

3、在继续进行书面语病句的研究的同时,开始关注口语病句的研究。

4、既顾及语言因素又注重非语言因素条件下病句的研究。

第二章 病句的界定与类型

第一节 关于病句定义的界定

目前关于病句的几种说法:

1、第一种说法——“比喻说”

如秦牧在《语林采英》一书中,就把语病比作语言表达中“绊脚石”[2]。盖绍普先生在《病句的利用》一文中说,“病句是表达中的废弃物,是信息垃圾”。还有把语病比作是语言表达中的“沙子”。

2、第二种说法——“非规范说”

如邵敬敏先生在《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2_年2月版)中指出:“所谓病句,就是不合乎规范的句子。所谓规范,一是要符合语法组合规则,二是要符合语义的搭配要求,三是要符合语用的表达习惯。”孟建安先生在《病句的显与潜及其他》(《河南大学学报》,202_年第4期)一文中说:“病句是不合乎语音规范,不合乎用词要求,又不合乎逻辑事理,不合乎语法规 则,不合乎修辞,又不能正确表意,令人费解的句子。”谢英在《关于语句评判与病句修改的语用准则》(《语言文字应用》,202_年第1期)一文中指出:“所谓病句,这里指的是不合语言规范,即不符合语言的组合规则、客观事物的事理及人们语言习惯的句子。”

3、第三种说法——“交际功能丧失说”

如谭晓云、赵晓红在《汉语病句的识别与修改策略》(《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2_年第5期)一文中说:“病句就是指使用句子时,交际主体由于违反了语言中一种或几种规则,导致可理解性的降低,甚至造成交际功能的完全丧失。

比较而言,我们认为病句这样定义较为合适:病句应是不合乎语音规范,不合乎用词习惯,不合乎逻辑事理,不合乎语法规则,不合乎修辞要求,又不能正确表意、令人费解的句子(符合其中一项即可判为病句)。

我们知道病句有“病”,可能是表现在语法方面,也可能是在修辞方面,抑或是在逻辑方面,甚至兼而有之,它是语言运用不规范的表现。病句的危害是直接影响交际的效果,给交际对象带来的往往是错误信息。另外,我们对病句研究的着眼点也应该是 在句子这一语言单位上进行。

关于病句类型,我们按照语法、修辞、逻辑几方面来分析。尽管这样分类标准并不完全一致,可能存在着一些交叉现象,但是从实质来说,我们立语法类更多关注的是句子的构形,即句子的结构;立修辞类更注重句子的表意情况,即意义;立逻辑类强调的是句子表述内容的真与假,即事理。下面分节叙述之。

第二节 语法类病句

语法是语言的构造规则。汉语语法主要特点是,不依赖于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而主要借助于语序、虚词等其他的语法手段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3] 句子结构是指词与词的搭配与组合关系,它们之间的结合,既要受语法规则的约束,又要符合逻辑事理和表达习惯。病句之所以有“病”,原因就是违背了上述相关规则。现代汉语病句属于语法结构方面的错误,主要有语序错乱、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杂糅等。

一 语序错乱

语序是指词与词组合时的前后位置顺序,语序是汉语表达语 法意义的最主要手段之一。所谓语序错乱,是指一个句子的成分倒置了应有的语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组织句子时偏重了语序的灵活性而忽略它的强制性,或者注意了次序排列的线条性而忽略了整体的协调性。

1、多项定语语序错乱

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关系,属于定中关系,一般说来,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定语前,但数量词组做定语,虽然不带“的”,也可以放在带“的”定语之前,领属性定语只能前置,不能后置:如果几个定语都不带“的”,其次序是:(1)领属性定语,(2)数量词,(3)形容词,(4)名词[4]。多项定语语序不当,往往是违背这样结构顺序。

*例(1)当晚“妆艺大游行”在著名商业街乌节路举行,3000多名来自各国的盛装表演者呈现精彩节目,并有17辆巨型花车参与巡游,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往观赏。(《新加坡举行“妆艺大游行”》,《中国青年报》,202_年2月26日第5版)依据上述规则,句中“3000多名来自各国的盛装表演者”宜改为“来自各国的3000多名盛装表演者”。这样更符合我们的语 言习惯。

2、多项状语语序错乱

多项状语(一般由副词、形容词来担当)与中心词的结构关系属于状中关系。当一个动词前的附加语(状语)很复杂时,状语排列次序大致为:条件、时间、处所、语气、范围、否定、程度、情态等。

*例(2)姜翠华和江永华在首先参加的女子争先赛中,第一轮就被双双淘汰。(《北京晚报》,202_年6月1日)根据上述条件,本句改为“姜翠华和江永华在首先参加的女子争先赛中,第一轮就双双被淘汰”。这样更符合我们的语言习惯。

3、虚词的位置错乱

虚词是不能独立充当句法成分的词,虚词数量虽然不多,但作用很大。在现代汉语中,虚词和语序都是表示语法意义的最重要手段。现代汉语词类中,介词、连词、副词、语气词等属于虚词,这里仅就副词、介词的位置不当问题做一分析。

(1)副词位置错乱 *例(3)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

本句中否定副词“不”应当移到“趁现在”前,因为从全句来看,假设的条件语义重点是在“检查”,“不”直接否定的不是“检查”,而是“趁现在检查”。

(2)介词位置错乱

*例(4)随着下岗职工的增多,再就业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重新就业对下岗职工存在很大的认识差异。(《再就业的思考》,《文摘周刊》,1998年3月10日)使用介词“对”要弄清楚谁对谁的关系,关系搞错了,就会出现主客倒置的错误。本句中“如何重新就业对下岗职工”,就犯主客倒置的错误,应该是“下岗职工对如何重新就业”,因为“下岗职工”才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事物,才能主动“对”其他事物怎样。

二 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是指不符合隐含、省略的条件而缺少应有的句法成分。在一般情况下,出现一个成分,与它匹配的另一个成分就必 须同现,否则,就会造成语法结构不完整,表达意义不准确。在辨析病句时,要注意把句子成分残缺的语病与非主谓句、省略句等区别开来。

1、主语残缺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表示谓语说的是什么人或者什么事物。句中应该出现这样主语的位置上没有出现主语,除了非主谓句、省略句外就是主语残缺。主语残缺往往是由滥用介词短语、使令性动词以及偷换主语等造成的。

(1)滥用介词短语造成的主语残缺

*例(5)在巴金和萧珊相恋的8年中,也是整个民族遭受外强蹂躏的8年。(《永恒的爱》,《解放日报》,1997年12月17日)

本句中,“在„„中”只能是句子的句首状语,那么句子就没有主语,但从语义上看,句子陈述的对象显然是“巴金和萧珊相恋的8年”。应该删去介词短语“在„„中”,使之变成定中短语,因为定中短语可以充当主语。

(2)滥用“使”造成的主语残缺 *例(6)寒潮过境时,使沿途气温骤降,发生霜冻。(《严冬话寒潮》,《新民晚报》,1998年1月6日)

“使”的前边是“寒潮过境时”,这是个时间状语,谁“使„„气温骤降”呢?主语残缺。这就是滥用“使”结果造成了主语残缺。

(3)暗中更换主语造成的主语残缺

*例(7)日常生活中,吃是最重要的,因此免不了和锅碗瓢盆打交道……(《如何选购餐厨具》,《云南日报》,1998年3月23晶)

本句中,谁免不了“和锅碗瓢盆打交道”?当然不是上一分句的主语“吃”,而应是“人们”。主语被暗中更换了,应在“因此”后补上主语“人们”。

2、谓语残缺

如果不是表达或结构所需要、所允许的省略,该用谓语的地方而没有谓语,主语自然就得不到陈述和说明,句意也就得不到准确恰当地表达,句子结构也会不完整,这就是谓语残缺。谓语残缺大多是因滥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在谓宾之间滥加助词“的”、转换话题等而造成的。

(1)滥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等常使谓语残缺。

*例(8)人患流感后往往突然发冷,高烧、剧烈头痛,全身肌肉关节痛和流涕、鼻堵、吃不下东西等症状,病程一周左右。

本句中谓语应是“突然发冷„„东西”,但是其后滥用了名词“症状”,两者用“等”连接,构成了同位关系,“突然发冷„„东西”也就变成为名词性成分,遂使全句缺少了谓语。改法之一,可以删去滥用的名词“等症状”,恢复本来的谓语。

(2)在谓语动词与宾语之间滥加结构助词“的”常使谓语残缺。

*例(9)影片用我考察队员在南极考察期间所遇到的“奇”来展现的冰雪世界、突变天气、稀世生物、神奇景象。本句中动词“展现”与“冰雪世界„„神奇世界”之间,本是谓宾关系,因滥用结构助词“的”后,将本来的动词谓语“展现”误变成定语。于是,该句就缺少了谓语。应将“展现”之后的“的”删去。

31(3)因转换话题造成谓语残缺。

*例(10)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爱迪生,有一年除夕夜,他的妻子准备好他最喜欢吃的年糕……(《名人除夕》,《保山日报》,1998年1月24日)

本句应在“爱迪生”后补上恰当的谓语。

3、宾语残缺

宾语是谓语(由及物动词充当)所支配、关涉的对象。有的句子谓语之后需有恰当的宾语,句意及句子结构才完整,如果缺少这样的宾语,句意及句子结构就不完整或导致其他错误,这就是宾语残缺。

(1)直接缺少宾语。

*例(11)冬季冷水浴是对身体经常进行有规律的寒冷刺激,可以使身体原有的抗寒能力得到增强和提高……(《冬季冷淋浴健身》,《人民日报》,1997年12月26日)

该句“冬季冷水浴”是判断的对象,谓语要判断说明“冬季冷水浴”是怎样的事物,所以,在这个句子中,判断动词“是”

要求带上名词性宾语。可是“对身体经常进行有规律的寒冷刺激”并不是名词性,不能作宾语,应在其后加上“健身方法”一词,使句子结构完整。

(2)有些时候要求带宾语的动词后边却跟了动词性短语,从而造成宾语残缺。

*例(12)我们要动员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该句中“走上”要求有一个名词性的宾语,“机械化”是动词,不合要求,应该在句末加上“道路”一词。

4、定语、状语、补语残缺

虽然定语、状语、补语不是句子的基本成分,但是有些句子如果缺少必要的定语、状语、补语,也会因结构的不完整而使句意不清楚,我们分别称为定语残缺、状语残缺、补语残缺。

(1)定语残缺

*例(13)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付出劳动。本句从语法来说“劳动”缺少定语“艰苦”或“辛勤”;这也不符合逻辑,会使人误解只要劳动就能取得优异成绩。

33(2)状语残缺

*例(14)在本届演讲比赛中,华师大代表队和济南大学代表队获得冠军和亚军。

本句缺少状语,表意模糊,应在“获得”前加上“分别”一词。

(3)补语残缺

*例(15)昨天我找了你。

本句不能独立成句,是补语残缺,可改为“昨天我找了你三次”,或改为“昨天我找过你”。

三 搭配不当

句子成分指句子或短语中的结构成分。从语法上看,词语之间能不能搭配组合,要受到语法规则的制约。句子成分搭配不当的毛病,总是出在相互对待的句法成分之间,所谓相互对待的成分既有具有直接组合关系的成分,也有具有间接组合关系的成分。句子成分搭配不当,从形式上看是句子结构问题,其实质往往又是语义关系的问题。句子成分搭配不当主要有主谓、述宾、主宾、34 定中、状中搭配不当等类型。

1、主谓搭配不当

主语和谓语之间关系不协调,影响了句意的表达,称作主谓搭配不当。以下一组例句都有主谓搭配不当的语病。(1)联合式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例(16)目前,我们的健康水平使官员的退休年龄和实际身体状况不统一,就是说到了退休年龄的官员,一般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健壮。(《官员的退路》,《南方周末》,1998年1月30日)

句中“身体”可以说“很健壮”,“精力”却不能用“健壮”来描述,这个主谓短语宜改为:精力都很充沛,身体都还很健壮。另外,“统一”一词用得不当,应改为“相对应”。(2)词语多余造成主谓搭配不当

*例(17)野芭蕉花经加入作料炒熟,吃起来效果滑嫩而鲜美。(《野菜佳肴》,《家文摘》,1998年4月11日)句中“效果”可以用“好”“不好”等去评价,但却不能说“效

果滑嫩而鲜美”。实际上,“滑嫩而鲜美”是陈述“吃起来”的,“效果”一词多余。

(3)主语扭曲造成主谓搭配不当

*例(18)一方面全国打假的声势越来越大,惩罚的力度越来越强;另一方面,制假售假的势头却屡禁不止,甚至出现了“李逵怕鬼”,“李逵护鬼”的怪现象。(《李逵不该怕李鬼》,《工商时报》,1998年3月3日)

句中“势头却屡禁不止”这个分句中主谓不能配合,“势头”一词,从语义特征来看是指某种趋势、某种倾向。“禁止”是不允许去做某事的意思。被“禁止”的事只能是人们主观上可以控制的,使其不发生的事,而某种“势头”却是客观形成的趋势,它有积极的修辞意义,不可能去禁止它。宜把“势头”改为“事”。

2、述宾搭配不当

述语(谓语)与宾语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关涉与被关涉的关系,破坏这种关系,影响句意的表达,就属于述宾搭配不当。下列例句都有述宾搭配不当的问题。(1)动词扭曲而造成的述宾搭配不当

*例(19)在法兰西尝试美味。(《新民晚报》,202_年10月3日第22版)

句中“尝试”意为试验,这个词的语义指向应是某种动作,而不能是某种食品。应把“尝试”改为“品尝”或“尝”。(2)宾语扭曲造成的述宾搭配不当

*例(20)出版社也应该考虑换个政策了,签售不是百试百灵的仙丹,不能有事没事都拿出来比划比划啊。(《中国图书商报导购周刊》,202_年7月第21版)

“政策”指的是政府、政党等权力部门制订的要求人们执行的行动准则。而“出版社”不是一个权力部门,不能用“政策”。句中说的是“出版社”为促进图书销售而进行的“签售”之类的活动,可把“政策”改为“方法”“措施”等。(2)因表达不当而造成的述宾搭配不当

*例(21)这是明仁天皇首次赴海外祭奠二战。(《中国新闻周刊》,202_年第24期第12页)

句中“祭奠”指的是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其词义

所指的对象只能是死去的人,句中的“二战”是一场战争,不能接受“祭奠”的支配。可把“祭奠二战”改为“祭奠二战亡灵”之类的话语。

3、主宾搭配不当

主语和宾语是两个间接对应的句法成分,它们通过谓语动词来进行语义配合。主宾搭配不当的毛病一般是宾语用词不当造成的。

*例(22)按照犯上就是作乱的逻辑,他也是造反苗头了。(《散文》,202_年第6期第35页)

“苗头”指略微显露的有发展可能的迹象或情况。句中的“苗头”与“他”形成主宾关系,而作为人的“他”是不可能成为迹象或情况的,“苗头”的使用不准确。应把“苗头”改为“苗子”。“苗子”词义比“苗头”丰富,它可以理解为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的年轻人,能够与“他”形成主宾关系。

4、定中搭配不当

定中短语是名词性的偏正短语,定语是短语中的修饰限制性成分,中心语是短语中被修饰被限制成分。定中搭配不当指定语

和中心语在语义、语法或语用习惯上不能配合。下面例句都有定中搭配不当的毛病。

(1)定语扭曲造成定中搭配不当

*例(23)招牌是生意场的超级名片,浓缩了丰沛的商业信息……(《解放日报》,202_年9月12日第13版)“丰沛”指的是充足,通常只用于雨水多,而不能用于其他地方。句中指的“商业信息”,不能用“丰沛”修饰。宜改“丰沛”为“丰富”。

(2)扭曲中心语造成的定中搭配不当

*例(24)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戏曲不能固守,更不能退守农村,而应勇敢地、积极地占领都市,这样才能保证戏曲的长治久安。(《中国戏剧》,202_年第9期第8页)“长治久安”指的是社会秩序长期安定太平。这是一个成语,它一般只用来形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秩序,句中将其用来表示“戏曲”在长时间内的兴旺状态,显然不合“长治久安”的本义,可把“长治久安”改为“长久繁荣”之类的词语。

39(3)多项定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25)她想再参加一个更大规模、更高级别、影响力的国际比赛,不过努力的目标是要出一张在全世界发行的专辑。(《音像世界》202_年第10期第37页)

“影响力”指的是对别人的思想或行动产生作用的力量。这是一个名词,句中将其当作形容词来用了,不合乎使用要求。句中另有两个名词“规模”“级别”也用作“国际比赛”的定语,但它们分别带上了修饰语“更大”“更高”。对于同样是名词的“影响力”,也应作这样的处理,可以在此前加上“更有”一词。(4)定语与联合式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26)武汉拥有冗长的铁路线和水上交通,造就了一副过于发达以至良莠不分的胃口,负荷太重的血管丧失了良好的流通功能。(《中国城市批判》,长江出版社,202_年8月版第55页)

“冗长”通常指文章、讲话等拉得太长,废话太多。这个词所修饰的对象,一般限于文章、讲话等文稿类事物,句中将其形容“铁路线和水上交通”,超出了这个词的使用范围,可以改“冗

长”为“漫长”之类的词。

5、状中搭配不当

状语是用来修饰限制谓语的,如果它不能正确地修饰限制谓语,或者说,不能正确表示谓语的性质和特征,就是状中关系搭配不当。

(1)扭曲谓语造成的状中搭配不当

*例(27)成都则似乎人人防备,在生意场上更是损招辈出……(《中国改革》,202_年第8期第60页)

从全句看,句意是批评成都人在生意场上手段的恶劣,其贬斥意十分明显,而“辈出”一词含有褒意,宜改其为“迭出”一词。

(2)扭曲状语而造成的状中搭配不当

*例(28)“为了奥斯卡奖,电影公司不啻巨资宣传”凯萨说,“所以,通常像我们这样的小电影很难得见天日。”(《东方早报》,202_年1月29日笫C9版)

句中“不啻”有两个意思,一是“不止”;二是“如同”。“不

啻巨资”没有这样的用法,应把“不啻”改为“不惜”。

四 结构杂糅

所谓的句法结构杂糅,是指把两种不同的说法硬凑在一起,把两种不同的结构套叠在一起,以至造成结构不合法则,语义混乱费解。杂糅是分析和修改都比较棘手的一类错误,因为两种结构纠缠在一起,往往让人一时理不出头绪,如何在混杂纠缠的语言结构中找到语义间的逻辑联系,并把它整理出清晰的语义流程,是分离杂糅的语言结构,重新构建单一明确的语言表达形式的关键。

1、谓语结构杂糅

*例(29)那天阴雨连绵,造成他家住的平房因年久失修而大面积漏雨,屋内连个下脚处也没有,妻子只在这时才写信向他发了一两句埋怨的话。(《家庭〃事业》,(《家文摘》,1997年10月12日)

本句中,“造成„„因年久失修而„„漏雨”这个结构杂糅了两种表达格式。即“造成„„漏雨”和“因„„而„„漏雨”在一个表达过程中只能选择一种格式来表达一个意思。本例中这个

有结构杂糅毛病的短语应改为结构单一的短语。修改的办法是,要么删去“造成”,要么删掉“因年久失修而”。“写信向他发了一两句埋怨的话”也有杂糅的错误。“发了„„埋怨的话”说不通,这个结构实际上是把“发了一两句牢骚”和“说了„„埋怨的话”杂糅在了一起。

2、动宾短语和主谓短语杂糅

*例(30)广谱晚癌康一是可以缓解和改善症状快,特别是止痛效果好。二是……(《十年磨一剑》,《云南日报》,1998年3月23日)

本句中“可以缓解和改善症状”是个动宾短语,“缓解和改善”的宾语是“症状”。“缓解和改善症状”的谓语是“快”,“缓解和改善症状快”是个主谓结构。这两种说法都可以陈述“广谱晚癌康”的作用,本来只要采用其中一种说法就可以了,但上例却把两种说法前后拼揍在一起,构成了“可以缓解和改善症状快”这样的杂糅结构。这个结构不成立,要么删去“快”,要么删去“可以”。

3、受事主语与施事主语杂糅

*例(31)他1995年被授予全省第四名优秀领导干部之一。(《人物与回忆》,《新华文摘》,1997年第12期)

该句“他被授予„„(称号)”是受事主语句,句中主语“他”是动词“授予”的对象。“他1995年获„„(称号)”是施事主语句,句中主语“他”是动词表示动作“获”的施动者。这两种格式被杂糅在一起,造成施、受关系混乱。可改为“他1995年被授予优秀领导干部称号,是全省获此荣誉的四名领导干部之一”。

3、受事前置与后置两种格式杂糅

*例(32)如今,这项运动可以从电脑上直接看到运动员在空中的表演动作了。(《空中芭蕾及创始人斯图尔特》,《中国体育报》,1998年2月21日)

本句中,把“这项运动可以从电脑上直接看到”这个受事在动词前做主语的说法与“看到运动员在空中的表演动作”这个受事在动词后做宾语的说法拼接了起来,使得结构混乱。可改为“如今,可以从电脑上直接看到运动员在空中的表演动作了”。

4、介词短语杂糅

*例(33)俄罗斯人在婚礼上,要举行劈木柴仪式,以此

把新郎会不会劈柴作为能否持家的标志。(《举起斧头迎新娘》,《百科知识台历》1997年4月21日)

本句中,“以此作„„的标志”和“„„作为标志”都是状中短语,但是充当状语的是两个不同的介词短语,在构成一个状语时,只能采用其中一种介词短语,本例犯了介词短语杂糅的错误。可保留“„„作为标志”的说法,删去“以此”。

5、句子首尾套叠

*例(34)中国包子的起源,是由馒头演变而来的。(《中国“包子文化”》,《家文摘》,1998年1月20日)

本句中,“中国包子起源于馒头”和“中国包子是由馒头演变而来的”是两个不同句子结构,应当把它们分离开,并在两个结构中选择一个来表达意义。

第三节 修辞类病句

人们运用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这也是语言的社会性所决定的。交际的目的可根据不同的需要,或追求通俗、明白、正确,或追求准确、形象、感人。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提出,修辞表达有消极手法与积极手法之分,前者是所谓消极修辞,后

者是所谓积极修辞。消极修辞是记述的表达,以平实地记述事物的条理为目的,力避参上自己个人的色彩,常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精细周密地记录事物的形态、性质、组织等,使人一览便知道各个事物的概括情状,其表达的法式是抽象、概念的、理知的。消极修辞表现出来的特色是平易的、质朴的。积极修辞是表现的表达,以生动地表现生活的体验为目的,虽然也以客观经验做根据,却不采取抽象化、概念化的法式来表达,而用另外一种的法式,即以具体的、体验的、情感的法式来表达。积极修辞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华丽的、奇特的,它能给人带来审美惊奇感[5]。我们认为,现代汉语修辞类的病句也应在这两大修辞分野下来讨论。

一 消极修辞类病句

消极修辞(平实修辞)类病句主要有生造词语、词义误用、词类误用、赘余或苟简、歧义等类型。

1、生造词语

生造词语指说写者随意构造出来的,语言词汇系统中没有的词语,生造词语没有语义上或结构上的合理性。生造词和新词语是两个不同概念。新词语是顺应社会发展要求的语言创新,其表

达的概念,具有意义上的独特性、明晰性和语法上的合理性。而生造词语则是一种完全没有必要的滥造,其结构上往往违反语言组合规律、胡拼乱凑,语义上往往模糊含混、艰涩费解。

(1)拼凑生造

*例(35)由于哈萨克斯坦是从苏联分裂出来的,和其他前苏联成员国关系渊缘。(《中亚突围杀出哈萨克》,《足球》,1999年7月1日)

句中“渊缘”是个生造词。汉语中有“渊源”一词,比喻事物的根源,却没有“渊缘”一词。本例中把“渊”和“缘”拼凑起来,是想表达关系“很深”,有“历史上的联系”的意思,但这种生造词不仅违反语法,也违反了修辞目的。从语法上说,本句中“渊缘”一词不能做句子的谓语;从修辞来说,表意也不明确、精密,宜改“关系渊缘”为“关系很深”。

(2)压缩生造

*例(36)对待家庭他是温和的丈夫和慈严的父亲……(《一个共产党人的凝重与广阔》,《山西文学》,1997年第9期

句中“慈严”要么是压缩“慈爱和严厉”生造的,要么是压缩“慈祥和严格”生造的。由于压缩了必要的语义成分,使得词义含糊不清。根据上下文语境,可改“慈严”为“既慈爱又严厉”。

(3)杂糅生造

*例(37)只听他竟从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发展过程讲起……最后讲到中国电影的优长和短处。(《解读梁晓声》,《人物》,1997年第5期)

句中“优长”是个杂糅生造词。在表达“中国电影”好的方面时,首先想到“优点”这个词,又想到另一个意思相近的词“长处”,从而构成了“优点”和“长处”杂糅的生造词。“优长”的说法既不符合语用习惯,意思也重复累赘。只用“优点”与“长处”其中之一即可。

(4)肢解生造

*例(38)对这存在的觉悟……,是那种勉可以“士”相称的知识分子的本分。(《人文学论纲》,《哲学研究》,1997年第9期)

句中“勉”是“勉强”的意思,但“勉强”的意思却不能用

一个“勉”来独立表示。把“勉强”进行分割肢解生造出“勉”来,既不符合语法规则也不符合修辞的要求,可改“勉”为“勉强”。

(5)添加生造

*例(39)。“文化”,究其根蒂,不外是人的价值取向的现实化。(《人文学论纲》,《哲学研究》,1997年第9期)句中“文化的根蒂”中,“蒂”究竟指文化的什么?不得而知,“根蒂”是胡乱添加成分而构成的生造词,应把“蒂”删去,或改为“根本”。

(6)类推生造

*例(40)社会公正意识或曰“道义感”。(《新华文摘》,1997年第5期第134页)

句中“道义感”是比照“正义感”“使命感”等类推仿造出来的,它不符合人们的语用习惯,就如同“真”“普”“美”常常并列出现,但人们却只说“美感”而不说“真感”“善感”一样,宜改“道义感”为“正义感”。

49(7)反义生造

*例(41)(社会科学)它所关心的只是从事态中引出某些可堪被称之为“规律”的结论……(《新华文摘》,1997年第12期)

句中“可堪”是对“不堪”进行反义联想而生造的词。但某个词有没有反义词是由社会语用习惯决定的,不能凭个人联想随意生造。汉语中并不是有“不x”格式,就可以构造“可x”格式的反义词,应改“可堪”为“可以”或“能够”。

2、词义误用

每个词都有一定的意义,即所谓词义。它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词义的核心意义指其理性意义,此外,还有一系列附加意义,也可叫色彩意义。附加义种类很多,比较重要的有评价义、语体义、理据义和搭配义等[6]。词义误用是指把表示这一意义的词语错用来表示另一意义。对于词义的运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合乎事理,合乎实际,正确表情达意等,否则就是词义误用。词义误用有多种情况,以下例句中都有词义误用的毛病。

第三篇: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

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

一、信息不对称的定义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参与主体由于内外部各种原因致使他们在信息的了解与把握上存在差异性,信息掌握多的一方,往往处于有利地位,而信息掌握少的一方,则处于相对劣势地位。

二、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

对保险消费者来说,由于保险产品是一种涉及面广、知识含量相对较高的特殊产品,这就造成了经过专业培训且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保险人对保险知识相关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要远高于普通的保险消费者,同时,由于保险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隐蔽性,使投保人难以通过保险公司披露的信息对其有一个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以上这两方面的原因,引发了保险人与保险消费者之间在保险产品以及保险公司相关信息掌握上的不对称性,导致许多潜在的保险消费者难以转化为真正的投保人。对保险人来说,由于保险标的无论在投保前后都掌握在投保人的手中,投保人在保险标的实际风险状况有关信息掌握上要比保险人有着明显的优势,引发了保险人与投保人双方间在有关保险标的相关信息占有量上存在不对称。

三、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问题

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容易引发两类比较典型的问题,即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

(一)逆向选择

1.定义。在保险市场上,当保费处于一般水平时,低风险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后所得到的效用可能比不购买保险产品时所得到的效用要低,此时这类低风险消费者会选择不购买保险产品,从而退出保险市场,只剩下高风险类型的消费者会购买保险,继续留在保险市场上。当这类低风险的消费者退出保险市场后,保险公司如果继续保持原有的保险费率不变,将出现亏损,为了扭转这一亏损的局面,保险公司将不得不对原有的保费进行提高,这样一来,对于那些自身面临风险点相对较小的消费者而言,他们会认为额外多支付这笔费用不值得,因而会选择不再投保,最终高风险类型的消费者将低风险类型的消费者“驱逐”出保险市场,这便是保险市场上的逆向选择问题。

2.危害。由于逆向选择问题的存在,使投保人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试图通过隐瞒投保信息以较低的保费获得保险公司较高的风险保障,此时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有必要对投保人进行深入和细致的调查,从而来确定投保人提供的投保信息真实与否,这样的调查不可避免的要增加保险公司的费用支出。同时,在逆向选择情况下,高风险投保人将低风险投保人驱逐出保险市场,部分低风险潜在消费者正常的保险需求得不到满足,保险公司承保的风险质量会下降,增加了保险公司承保风险与赔付支出,影响了预期利润的实现与经营的稳定性,降低了保险市场正常的运行效率,阻碍了保险市场分散机制的有效发挥。

(二)道德风险

1.定义。在保险市场中道德风险指的是,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为了谋取保险金而有意识地制造保险事故,致使保险标的受到损害或在保险标的已经受到损失时不采取减轻损失的有效措施,故意扩大保险标的损失程度的危险。

2.危害。道德风险问题的存在,使投保人在购买保险后放松了对风险的防范与管控,有些投保人为获取保险赔付甚至不惜采用故意制造保险事故、故意加大保险标的损失程度的办法来实施保险欺诈,增加了投保标的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以及事故发生后造成的损失,使保险公司支付的赔款金额增加,降低了预期利润,影响到了保险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四、解决措施

(一)针对逆向选择问题的解决措施

1.提高核保质量。首先,要规范核保制度,对核保的内容、方式等作出详细的说明与规定,以此来保证核保工作的规范性与准确性。其次,要加强对核保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强他们的专业化素质与技能,提高对投保标的相关风险信息的发现、识别以及分析的能力,从而可以减少对高风险投保标的承保。再此,在核保中引入计算机系统,借助计算机程序来对投保人相关信息进行筛选,同时,引入相应的风险识别工具与计算机系统相融合,提高对风险的识别效率。

2.设计不同的保险方案。保险公司通过设计不同的保险合同,以此来鼓励不同风险类型的投保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身风险类型的保险产品,在具体操作上,针对不同风险类型的投保人设计不同的保险费率,同时应对低风险投保人设定一个保额限制,使高风险的投保人不能从低风险型费率中得到的好处用来弥补因高风险事故发生概率而带来的期望损失,通过这一信息掌握少的一方向信息掌握多的一方提供一个可以满足多种选择的方案,利用观察他们的选择结果来区分不同风险类型的投保人。

3.提高理赔阶段质量。投保人只有在保险理赔阶段获得了保险人的保险赔付后才可以实现逆向选择的最终目的,为此对于核保阶段没有发现的投保人逆向选择问题,在理赔阶段应加大力度,将逆向选择控制在出口处。应进一步完善理赔制度,使理赔时有一个比较全面且细致的参照,促进理赔质量的不断提高,以此来提升发现和识别风险的能力,将核保阶段没有发现的逆向选择尽量在理赔阶段控制和解决。

(二)针对道德风险的解决措施

1.采取奖励的举措。由于投保人购买保险后将保险标的潜在风险转嫁给了保险人,出现风险后由保险人负责赔付,这就降低了投保人对保险标的采取防损、减损措施的积极性,为此保险人可通过一定的奖励手段,比如可以对采取了防损、减损措施或出险率较低的投保人给予一定的保费优惠,以此来提高投保人防损、减损的积极性,降低道德风险问题的发生率。

2.鼓励群众举报。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投保人道德风险的举报力度,保险公司可以建立有奖举报制度,从公司预算中专门抽出一笔资金用于对举报投保人道德风险问题的群众的奖励,待举报案件查处后立马兑现奖励,为了防止实施道德风险的投保人对举报人的打击报复,解除举报人的后顾之忧,保险公司还应建立相应的保密制度。

3.加大对道德风险的打击力度。从经济学角度来讲,成本与收益的对比对于投保人实施道德风险与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当采取道德风险的收益小于成本时,理性的投保人将没有实施道德风险的动力和积极性。为此,保险公司应加大对投保人道德风险问题的查处和打击力度,无论道德风险案件的大与小、赔款数额的多与少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都要坚持一查到底,对于查处的案件情节严重者交由司法机关处理,加大对其惩处的力度,提高威慑力。

第四篇:现代汉语词汇研究总结..

第一章

词和词汇 第一节什么是词

第一节主要是讲什么是词。对词的定义:词是最小的有相对固定的语音形式和适度词长的能独立运用的语音单位。

第二节是讲词的离散性问题,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前苏联学者彼施考夫斯基,之后就是斯米尔尼兹基。第二部分是关于如何区分词和语素。语素,一般定义为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构词的材料。关于词和语素的区别,国内学者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词是可以在语言片段中单独出现或独立运用的一种语言单位词在句子层面具有离散性;而语素则不能独立运用于语言片段中,语素的离散 性是属于词汇层面——发生在词的内部,而不是句子层面的。

第三部分是如何区分词和短语。词一般具有结构的完整定型性、意义的整体性、不可扩展性以及适度的词长等特征,而短语则一般不具街这些特征。关于不可扩展性,陆志韦先生提出了“扩展法”但并非万能的。

第三节 词位和词位变体

一,词位的含义:一个词项可以是一个间,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而其中“等于一个词的词项叫词位。如 “成语就是一种特殊的词位”,“等于两个或两个以上词的词项”则 叫“超词位,如“打长工”。词位”实际上是同一个词的具体表现形式,“它表明了是一个可能包含有不同变异状态的、统合的 单位。”

二、讲词位变体。关于词位变体有四种情形:1.词的语音形式的变异会形成词位变体。其中一种变异是由异读引起的,如:露 [lòu] ——露 [lù]

结 [jiē]——结 [jié];另一种变异是由变调引起的:不(bú)——不 bù。有些词的语音形式发生变异后,词义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就形成了不同词位的词位,而非间位变体。如:倒 [dǎo]——倒 [dào]。还有儿化现象,如:唱片一唱片儿,中间一中间儿2.。词的书写形式的变异也会形成变体。如:绝招一绝着,龟裂一皲裂。3.词的语法形式的变异也会形成词位变体。有些同伴随语法意义的变化的还有词的语音形式、词汇意义的 变化,如:1.好 [hǎo]2.好 [hào]。4.词的意义丄的变舁也会形成间位变体。第二章 现代汉语的构词法和构形法 第一节 词的构成单位——语素

一、语素的含义。语素也叫词素,是构词的材料。

二、语素的确认。确定语素可以采用替换法,用已知语素替代有待确定是否 语素的语言单位。“蜡烛”中的“蜡”和“烛”可以为别的已 知语素所替代。……可见“蜡”和“烛”各是一个语素。

第二节 现代汉语的构词法

一、什么是构词法。为了突出“构词法”同“造词法”的区别,刘新叔先生将“构词法”称为“词式”。

二、汉语构词法研究中的分歧。第一种类型可以称为“武占坤——王勤型”;第二种为“刘新叔”型;第三种类型可以称为 “徐通锵型”。徐先生将汉语构辞法分为两类:一为向心构辞法,二为离心构辞法。

三、构词法研究的归属。第三节

现代汉语的构形法

构形法及其归属。主要是讲词的形态变化,即词形变化。然后讲现代汉语构形法的涉猎范围。在指人的名词后加“们”变成复数形式以及量词动词的各类重叠;还有在多数动词后面加“着”、“了”、“过”可以表示各种“态”以及形容词里的重叠等等。陈光磊先生将“构形法”也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加缀法”,一类是“重叠法”,还有一类是“加缀—重叠法。葛本仪先生将“构形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附加法”,另一类是“重叠法”。但最主要也最典型的是“重桑法”。最后讲构词法和构形法的区别。主要表现 在以下三个方面:(1)“构形法”关注的是同一个词的各种语法变体,这些语法 变体所采取的词汇形式有哪些,有无规律可寻;而“构词法“关注 的是—个词的构成方式,该词是由语素通过怎样的方式方法构成的,有无规律可寻。(2)“构形法”比较简单,主要采取“全词重叠”和“部分词素重叠”的形式;“构词法”则比较复杂,考察的角度、线索不同,描写表述的方式也多样,目前通行的是对构词语素之间语法结构关系的描写表述。(3)从宏观来讲,“构形法”和“构词法”均涉及词的形式问 题,但“构形法”重在考察形式的变化,所以它必有原形和变形,且变形一般均较原形增添若干语法意义,而“构间法”重在考察形 式的形成,必无原形。第三章 词汇和词汇的分类 第一节 什么是词汇

第一部分讲词汇的含义。对于这个问题,学界的看法并不一致。第二部分是非成词语素不是词汇单位。“固定短语”是词的等价物,是“类词”的语素组合。只有“类词”的语言单位,才能进入 词汇大家族。语素中有一部分是”类词”的语言单位,那就是成词语素。第二节 词汇的分类

第一部分讲目前最流行的分类是关于 “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分类。对于这个问题,各个学家都几乎有自己的观点,都有一定的争议。对于基本词汇是否包含虚词,也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词汇 学是否也要研究虚词? 虚词有无资格进人基本词汇层?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首先,虚词既是语法学研究的对象,也是词汇学研究的对象,两者的关注点不一样。其次.既然虚词是一种词汇现象,是词汇大家族的一员,是词汇学研究的对象之一,那就应该对它一视同仁,只要它符合基本词汇的标准,就应该视为基本词汇的成员,而绝没有理由将它排除在基本词汇之外。第二部分现代汉语词汇的其他分类。

第四章 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

第一节是讲问题的提出。首先是讲马西尼的《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然后是国内通行的看法,最后是我们的初步想法和基本思路。第二节讲的是现代汉语3000常用词首见年代调查。首先是调查范围的确定,然后是现代汉语3000常用词首见年代调查结果统计。(P83)

第三节是讲关于现代汉语词汇形成的初步结论。先秦两汉打下的基础,魏晋隋唐宋元时期的不断充实加强,明清时期已成雏形,“五四”以后的进一步完善。最后是汉民族固有词在现代汉语常用词中的比重。(P92)第五章 现代汉语词汇类聚(一)第一节 基本词和一般词

第一,基本词的构成。基本词汇中的成员就叫“基本词' 基本词由两部分构成,其中之一叫作“根词”,另一部分叫作“非根词“。根词和非根词的区別主要体现在:(1)根根具有构词能力,是构成新词的基础;而非根词绝大部分没有构词能力。(2)根词结构上不能再分割,而非根词则可以作结构上的切分。根词和词根,表面看来是一对同素逆序词,而实际上是两种迥 然有别的如汇现象,其区別主要表现在:(1)根词是间,是造句单位;词根是语素,是构词的材料。两者的地位、职能不同。(2)根词均可以成为词根,而词根则并非全由根词充当:其中的一部分是非成词语素充当的词根,另一部分是非根词充当的词根。

第二,一般词的特征。(1)状态的灵活性;(2)成员的芜杂性;(3)使用的局部性;(4)风格的个性化。第三,基本词和一般词的关系。第二节 古语词和新词语

第一部分是讲古语词界定中的分歧。关于古语词的性质主要有以下五种意见:(1)非现代汉语词语说。(2)古代、近代汉语词语说。(3)现代汉语书面词语说。(4)现代汉语文言色彩词语说。(5)在现代汉语中有特殊用途的古代汉语询语说。第二部分古语词和文言词。关于这个问题的分歧也是很大,主要有以下四种意见:(1)古语词就是文言词。(2)古语词就是文言词。(3)文言词包括古语词。(4)古语词同文言词不对等,存在交叉现象。第三部分古语词的性质及其类别。古语词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就是具有文言色彩的古汉语书面语词,以双音节词为主。另一类是虽不具有文言色彩,但在表述古代的社会生活时还会用到的古汉语词,一般均为双音节词。第四部分是讲什么是新词语。这个“新”是个模糊词,它主要模糊在两个地方:一是时间概念,二是范围问题。对此,学界是有不同的看法的。我们认为的“新”主要指的是形式。第五部分是新词的类型。兼采各家之长,80年代以来新词语的类型(见P107)。第六部分是新词语的特点。(1)新词语的语音形式,双音节形式是现代汉语词汇殽常见的语音形式。举例:见(P108表

一、表二)。从表反映数据来看,双音节语音形式受到了三音节形式和四音节形式的严竣挑战,其优势已不复存在,双音节词语的龙头老大地位已为四音节形式所取代。新词语的语音形式实际上呈现出了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局面。(2)新词语的构成成分;(3)新词语的结构形式。主要采用词根复合法构词是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之一,① 派生法的频繁使用造就了一批新兴的准词缀,如“超、新、多、反、非、零(以上前缀)坛、热、感、户、角、难、风、霸、星、型、制、族(以上后缀)等。②减缩法也成为新词语构词中的一种常见的手段。(4)新词语的词义架构。我们采用柚样调查的方式,调查《新词新语词典》A、B、C、D四个字母统辖下的891个词条的词义架构状况(见P111)。(5)新词语所集中的词汇类聚新特点。第三节方言词和外来词

首先提出什么是方言词,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也有不同的意见。然后对其进行了基本的调查。《现代汉语词典》及《现代汉语词典补编》(下简称《词典》)①所收录的4278个方言词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对方言词的基本特征作一个全方位的考察。1.基本特征:从音节结构上来看,方言间中两个以上音节的非单音节词要大大多于单音节词;同时,在非单音节词中,虽然双音节词居 多,但三音节词(包括一部分四音节词)也要占到非单音节词的近1/3。详见P114表一。从意义架构上来看,方言同的意义架构比较简单淸晰,即以单义词为主,多义词较少(详见P115表二)2.我们意外发现有10个被《词典》标注为方言词的,同时也 是音译外来词(详见P117表七)。2.我们还发现、在4728个方言词中,与普通话原有词构成同音同形词的竟多达621个,占全部方言词的13.13%。如:打 问、打头儿、大白、大班等。此外,普通话原有词中所存在的同形异义现象在方言词中也存在。另外,我们注意到.在普通话原有词汇中,双音节或多音节词后面带上后缀“子、儿”后若不改变词性,一般也不会改变理性义,而方言词则并非都如此:①双音节词带上后缀“子.儿”后,理性义不同,但两者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某种联系3如:“笆篱”表“篱笆”之义,“笆篱子”则表“监狱”之义;②双音节词带上后缀“子、儿”后,理性义完全不同,两者也看不出有什么联系。如:“姑娘”指的是“姑母”或“丈夫的姐妹”,而“姑娘儿”却指 “妓女”。3.方言词和口语词。虽然在通常情况下,方言同往往就是口语词,即在表达上方言词往往具有俚俗性、口语化、形象性 等特征。其次是外来词界定中的分歧问题,同方言词一样,外来词也是一种借词,只是方言词借自民族共同语的地方变体,而外来词则借自别的语言。关于外来词的界定,学术界从来就没有统一过认识。第四,外来词的类别及其特征。1.外来词的低级形式——音译外来词。(1)音译词转化为音译兼意译词。(2)音译词转化为借形同。(3)音译同转化为本民族词,这种情形最为常见。

2、外来词的理想形式——音译兼意译词。(3)外来词的新贵族——字母词。字母词就结构形式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纯字母词。(2)半字母半意译词。(3)字母汉字合成词。4.借形词的界定。“借形词"实际上倒是一种标准的借词。现代汉语的一些词,只出现在日语和现代汉语中,而不见于古代汉语中,且是在20世纪初才出现在汉语中的,一般可以认 定是借形词。如“母校”等词。现代汉语的一些词,日语、现代汉语中有,古代汉语中也有,但是现代汉语中的词与日语中的词意义相同,而两者同古代汉语中的词义迥然有别,一般也可以认定是借形词。现代汉语的一些词,日语、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都使用,而且意义也基本相同或相近,这些词就不能作为借形词,而应看作是本民族传承词。第五,外来词的汉化。

1、语音形式的汉化。(1)音节结构形式的变化。(2)音节中部分音素的改变。(3)声调的增加。

2、词的结构形式的汉化。

3、词义的变化。(1)词义项的减少。(2)词的理性义的变化。(3)词的色彩义的变化。

4、书写形式的汉化。第六,外来词的规范。首先是读音的规范。其次是构词方式的规范。最后是书写形式的规范。对于外来词的规范问题。我们以为,一般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读音的准确性。(2)使用的普遍性。(3)书写的简便性。

第四节 口语词和书面语词

这一节讲到了口语词和书面语词的异同。分别从音节结构上和在词义架构上来分析。(详见P138—142表一—表十二)还对完全的和不完全的口语词、书面语词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现代汉语中的口语词与书面语词存在着明敁的差异:(1)从音节结构上来看,口语词中双音节词占绝对优势,分别是单音节词的5倍强、多音节词的4倍弱;与口语词有所不同的是,书面语词中,单音节词的数量逼近双音节词的数最。(2)在词义架构上,口语词同书面语词存在着相似之处:词义架构简单清晰,即以单义词为主,多义词很少。(3)从词的内部语素构成情况来看,口语词中合成词是单纯词的6倍强,前者大大多于后者;而书面语词中的情况则并非如此,单纯词的数量直逼合成词。第六章 现代汉语词汇类聚(二)第一节 聚合词

“聚合词”这个术语最早见于郭良夫先生的《语素和词与词和短语》一文。第一,聚合词的类别。现代汉语中的聚合词从构成语素数量来看,主要可分以下两大类:四项式、多项式。第二,聚合词的基本特征:(1)聚合词均由类义语素构成。(2)聚合词在结构上均采取复合式合成词中的“联合”型构词法。(3)聚合词的构成语素不少于4个,不多于7个,且以4个最为典型。(4)聚合词中的语素,位置比较固定,一般不能自由变动或替换,而只能作有限的更替(参见本节“第三部分”)。(5)聚合词在表义上有一个共同点,即词义不是构成语素义的简单加合,而是构成语素义的泛化。第三,四项式聚合词的变换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1)变换语序;(2)更换语素;(3)添加语素。第四,聚合词同成语的区别:聚合词着眼的主要是词的结构上的特征,而成语除此之外还着眼于语词相沿习用的特征。第五,聚合词同缩略词语的区别。缩略词是通过减缩法而产生的一 种合成词,往往有所谓的“原形”。

第二节成对词

一、无所依托式成对词。从其构成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由两个类义词构成的。(2)由两个同义词构成的。()由意义相关的两个词构成的。

二、有所依托式成对词。从“A1、“A2”后面插人的成分情况来看,主要有:(1)嵌入其中的往往是同义词,如:左思右想;(2)嵌人其中的往往是类义词,如:东借西凑;(3)嵌入其中的可能是同一个词,如:好说歹说。

三、成对词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构成成对词的往往是意义相关、相近、相同的词语,有时甚至是同一个词。(2)成对词均采取复合式合成词中的“联合”型构词法。(3)成对词的意义并不是构成词语的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表达了一个全新的意义。(4)构词成分位置比较固定,不能随意变换。(5)“词+

2”式都包含一个核心格式意义,或叫做核心结 构意义。

四、成对词与成语、缩略词语、聚合词的区别

第三节缩略词语关于缩略词语定义的分歧有不同的意见。综合起来可以表述为:对现代汉语中目前仍在使用的音节较长的词语采用减缩法而形成的词语。

二、缩略词语和简称,关于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我们的意见是,简称和缩略词语各有所指,两者存在交叉现 象。其实,简称、缩略词语、别称云云,不过是观察角度的差异——简称是相对于全称而言的。

三、缩略词语的确认,此书中讲了七种情形,这里先不详细为大家介绍,具体见书P158—160。

四、缩略词语的基本类型:(1)直接截取类;(2)截取后缩合类;(3)截取后加数词概括类.五、缩略词语的基本特征:(1)表义的依赖性;(2)意义的多源性;(3)意义的局限性;(4)构造的有理性和无理性。

六、缩略词语的规范:1.同形缩略同语的规范,如:“双抢”; 2..异形缩略词语的规范,如均指四川 的“蜀”和“川”。

第四节典故词。

一、现代汉语典故词的构成特色,其特色主要表现在构成成 分的变异性、音节模式的多样性以及构成方式的丰富性等三个方面。

二、典故词的词义特征。王光汉的《论典故同的同义特征》,这篇文章提出了典故词词义的五大特征,但有一些是不够准确或不够妥帖的,更有甚者是一种误解。1.同义同字面义相距甚远;2..具有内涵丰富的文化色彩义;3.单义性是其基本特征;4.词义色彩具有多样性。

三、同源异形异义典故词,主要有以下两大类:(1)形式不同,但意义间有着密切的联系。(2)形式不同,而且意义间几乎看不出有什么联系。

四、典故词同成语、缩略词语的区别。(1)与成语的区别:①在语音形式上有所不同;②结构的凝固性存在不同;③典故词和成语在外延上存在着交义。(2)与缩略词语的区别,缩略词语均有原形,这些原形也必须是文字形式;典故词似乎也有“原形”,但这原形是隐藏在词语背后的故事形式,是一种得以形成文字形式的意象,而非文字形式。第五节惯用语和成语(附论谚语和歇后语)

一、关于惯用语的内涵和外延的争鸣本书介绍的一共有四种意见。综合来说,对惯用语这种词汇现象作如下的表述:惯 用语是由至少两个词构成的具有口语色彩的意义词化、结构准词化的三音节及三音节以上的组合,是重要的熟语之一。

二、关于愤用语基本状况的初步调查,此书选 择了刚面世不久的李行健主编、由一批语言学专家编撰的《现代汉语惯用语规范词典》作为计量、考察的对象,共收录惯用语2366条。(1)基本特征(见书P182、183表一、二、三)。我们对现代汉语惯用语的基本情况可以简要地概括为:①惯用语以三咅节组合为基本形式;②在内部结构上,主要以五大类基本短语为主;③在属于复句形式的惯用语中,其内部关系属于并列关系的最多。(2)异形惯用语和多义惯用语,主要文字形式的联系为:意义完全相同、意义相近、意义相关、意义相反、同出一源„、省略个别成分、语序颠倒等。

三、成语的内涵和外延,关于这点分歧比较少。

四、成语迥异于惯用语的特征,他们的区别为:音节更加短语化、意义准词化、结构完全词化、使用的书面语化。但这样有些词汇现象就进不了成语中去,如:戴高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些又归人成语中,如:咄咄怪事、锦囊妙计。我们可以对成语这种词汇现象作如下的表述: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的由至少四个语素构成的结构词化、意义准词化的不具有口语色彩的四音节及四音节以上的组合,是重要的熟语之一。

五、成语的基本语音形式及其他。

六、关于访语和歇后语的归属。这里不做具体的介绍,可参见书P191—192.第七章现代汉语词汇类聚(三)第一节称谓语和称呼语。

一、称谓语和称呼语的界定。书中介绍了两种不同的意见,然而,这两种目前通行的观点都存在问题。最后我们认为:所谓称谓语,简单地说,就是人们用來表示彼此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等所使用的名称。

二、称谓语的类别。(1)亲属称谓语的构成、类别及特征,分为直系和旁系,背称和面称。(2)社会称谓语的构成、类别及特征。

三、称呼语的类别和构成。称呼语主要有以下一些类别:

(一)亲属称呼语;

(二)社会称呼语,称呼语的复合形式主要有同位式复合称呼语和偏正式复合称呼语。

四、称谓语同称呼语的主要差异。

五、称谓语(称呼语)的民族性和区域性。第二节禁忌语和委婉语

一、禁忌语和委婉语的界定。学界的不同意见简直就是南辕北辙。此书介绍了两种,具体见书P210.二、禁忌语(委婉语)的类别,书中介绍了6类,可参见书P211。

三、禁忌语同委婉语的巨大差异。(1)禁忌语和委婉语均具有变异性,共有四种情形;①从理论上看,禁忌语和委婉语均具有民族性和区域性,但内涵大相径庭。②从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来看,委婉语更有其独特的一 面,其所使用的栽体形式也要比禁忌语复杂得多。(详见本节的第六部分)

四、委婉语的变异性。

五、委婉语的民族性和区域性,如指称“死”的委婉语,各个民族就颇不相同。(参考书P216)。

六、委婉语的基本特征。在构成成分上,委婉语力求避免与禁忌语相重;在结构形式上,委婉语比较松散自由。第三节隐语和黑话

一、隐语和黑话的界定。隐语,也叫秘密语,是某些社会群体所使用的故意不让外人所知晓的秘密词语,是常见的社会方言之一。黑话是某些不良甚至黑恶社会群体所使用的一种有意不让外人 所知晓的秘密词语,是隐语最重要的分支之一。

二、隐语的类别。分为三类:(1)黑话;(2)行业隐语;(3)松散社会群体隐语。

三、关于隐语基本状况的初步调查,《词典》共收录隐语词语11262条。综合、归纳之后对其特征有了一些了解:①语音形式特征,参见P227表一;②词义特征,参见P229表二;③内部结构特征,参见P231表三、四、五;④异名同指隐语。

四、隐语的全民化 第四节詈词和骂人话

一、詈词的含义:詈词是人们在詈骂他人时所使用的一种词语,是构成骂詈话语的最常见、最重要的单位。

二、汉语詈词的研究。目前所有的“汉语词汇 研究史”均不提及。到目前为止,关于詈词的本体研究基本上还是 —块处女地。

三、关于詈词基本状况的调查。《现代汉语词典》共收纳了53个,可分为三类。詈词以二、三音节为常见,详见P240表一;在词的内部结构特征方面,詈词也是以合成词为主,详见P241表二;在复合式合成词中,偏正型再次独领风骚,详见P241表三。

四、詈词与骂人话的关系:(1)骂人话纯粹由詈词构成;(2)由詈同与其他辅助性词语共同构成的骂人话;(3)由詈词以外的词语构成的骂人话;(4)由詈词构成的非骂人话。

五、詈词的等级分类:(1)与性有关的詈词为一等詈词;(2)与身份、品行等有关的詈词为二等詈词;(3)与生理缺陷、智力或能力缺乏等有关的詈词为三等詈词。

六、詈词与“性”——东西方语言中詈词的共性。

七、管词与动物一一东西方语言中詈词的个性。

第八章现代汉语词形类聚 第一节同形词(附论同音词)

同形词的界定:书写形式相同而意义没有联系或者意义虽有联系 但存在着语音形式或内部结构或语法地位的差异的一组词,简言之,同形词就是书写形式相同的几个同。

二、同形词的类别:1.同音同形词(同音词):(1)意义无联系、内部结构及语法地位均相同的3如“声色

1(生气和活力)”与“声色

2(歌舞和女色)内部结构均为联合结构,且均不能扩展,为词。(2)意义无联系、内部结构不同、语法地位相同的。如“相 机1(照相用的仪器)”与“相机2(察看机会)。(3)意义无联系、内部结构相同、语法地位不同的。如“加 料1(把原料装进搡作的容器之中)与“加料2(原料比一般用得多,质量比一般好的)”。(4)意义无联系、内部结构及语法地位均不相同的。如“上 装丨(演员化装)”与“上装(上衣)”。(5)意义有联系、内部结构相同、语法地位不同的,“生火1(把柴、煤等燃烧起来)”与“生火2(轮船上烧锅炉的工人)”。(6)意义有联系、内部结构及语法地位均不相同的,画图1(画图形)”与“画图2(图画)”。2.异音同形词分为声调的不同和声韵母的不同。

三、同形词的构成:①由同形语素构成的;②由同义语素按照不同的语法结构关系构成的;③由多义语素构成的;④由不同来源的词构成的;⑤由同形、多义、同义语素混合构成的。

四、三部主要语文词典在同形词语的处理上存在的问題。1.问题的提出。2.关于同形的词、短语的词目及义项的分合问题上有一下几种:①词、短语同形而意义没有联系;②词、短语同形而意义有联系。3.关于同形词的词目及义项的分合问题:①同形而意义没有联系的,如:口轻1:①菜或汤的味不咸。②指人爱吃味道淡一些的饮食。轻2:(驴马等)年龄小。②同形而意义有联系的,如:男人1:男性的成年人。男人2:丈夫。4.初步的意见 第二节异形词

一、异形词界定中存在的问題。异形词,也叫异体词。具有同一种意义及几种书写形式、读音相同或相近、内部结构相同的一组词,是同一个词位的不同变体。

二、异形词与同义词的区别:两个同似乎是同一个词的两种书写形式,内部结构也相同,(1)意义上存在着差异:其中一个词具有另一个阗所不具备的意义,如“小姨儿”同“小姨子”。(2)意义上存在着另一种差异:两个词只有一个意义相同,其他的意义则完全不同,如“界限”与“界线”。(3)义上存在着细微的差异:两者的附属色彩义有所不同,如 “老头儿”与“老头子”。

三、异形词的类别:完全异形词和不完全异形词。第二节逆序词

一、逆序词和“伪逆序词”。逆序词指的是词内部语素的语咅形式、书写形式、意义完全相同而线性次序相反的一组词。关于伪逆序词书上讲了8种,此处不做详细介绍,详见书(P268—270)。

二、逆序词的特征,从语音形式来看,逆序调均为双音节词,未曾发现三音节及三音节以上的逆序词。

三、现代汉语逆序词的新来源。见附录一:51对完全同义的联合型复合式逆序词,附录二:56对词义有别的逆序词,附录三:136对海峡两岸同素异序词(台湾词语_大陆词语)第九章 现代汉语中的词义类聚 第一节单义词和多义词

一、单义词——现代汉语词汇的主体。

二、单义词的类别:(1)现代汉语书面语词;(2)现代汉语口语词;(3)现代汉语方言词;(4)叹词和拟声词;(5)三字词语、四字同语;(6)表示普通事物或行为、性状的双音词.三、一种特殊的单义词。只包含一个义项的词,或者说,一种语音形式只联系一个义项的词。这些词往往具有以下的特点:(1)均为单音节词;(2)所有义项在古代汉语中都曾经是词义项;(3)所有义项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四、多义词的界定: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有联系的词义项的词。

五、多义词义项间的关系。

六、一种特殊的多义词。多义词几个义项间往往有一种比较直接的联系,其中一个是本义,其他意义或是由本义分别派生而来(辐射式)或是由本义辗转派生而来(连锁式).第二节同义词

一、同义词的界定: 同义词

t

就是语音形式一般不同、主要理性意义相同而次要理性义或附属义有差异的一组同。

二、确定同义词的方法:替换法、义素分析法、同形结合法。

三、同义词的语音形式、语法功能和感情色彩。

四、同义词和词位变体。将带“儿”与不带“儿”,如:配角一配角儿。异形词,如:红彤彤一红通通。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均相间的逆序词,如:离别一别离。第三节反义词

一、反义词是语义交又对立的聚合体。词与词之间主要形成以下三种基本语义对立关系:恒等对立、包孕对立、均等对立(也叫交叉对立)。

二、反义词的语音形式和内部结构。

三、反义词

体、感

彩。

四、反义词与“非~、无~、不~、不~不~”等组合。第四节上下义词和类义词

一、上下义词的界定:指的是具有上下义关系的一组词,即往词义的外延上有包含与被包含关系的一组词。

二、上下义词的特征。

三、类义词的特征及与其他词义类聚的关系。所谓类义词,是指具有共同的上义词的若干个下义同所形成的一种词义类聚。类义间具有很强的层次性,交叉变异性,包含反义词,类义关系也往往包含同义关系。

第五篇:现代汉语语法特点和研究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和研究

传统的说法是:由于汉语缺少形态变化,因而词序、虚词特别重要。这是现代汉语的两个手段。有人讲这就是特点。现在又有人说汉语词序灵活、虚词常常省略。那么,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到底是什么呢?

语序重要,这话是对的,但不限于汉语。以法语为例:

根据[法]G.Mauger《现代法语实用语法》,cher在名词后表示“昂贵”,在名词前表示“亲爱的”:

unmanteaucher昂贵的大衣

moncherami我亲爱的朋友

法语、英语等语言中词序都重要,不能单单说汉语词序重要就是汉语的特点。虚词也很重要,但不光是汉语如此。不能说虚词就是汉语的特点。

我们提两点:

1.汉语实词的词类与句子成分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2.复合词的构造和词组的构造,以及词组结构和句子结构遵循同一套规则。

中国的语法研究可以推到很早的古代。古人在注解古书时就开始谈论句子结构。研究较早的是虚词,古人称为“词、助字、助词、虚字”,最早的虚词著作是元代卢以纬的《助语辞》。

1898年,马建忠发表《马氏文通》。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学著作。马氏称语法为“葛郎玛”。20世纪80年代,商务印书馆出版《汉语语法丛书》,收1898—1948这50年间重要的汉语语法学著作10种:马氏文通(马建忠,1898);国文法草创(陈承泽,1922);国文法之研究(金兆梓,1922);新著国语文法(黎锦熙,1924);高等国文法(杨树达,1929);中国文法革新论丛(陈望道等,1943);中国文法论(何容,1942);中国文法要略(吕叔湘,1942);国现代语法(王力,1943);汉语语法论(高名凯,1948)。

解放后有几部语法学著作值得推荐: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丁声树等,1952/1961);汉语口语语法/中国话的文法(赵元任,1968);现代汉语语法问题(吕叔湘,1979);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1980);语法讲义(朱德熙,1982);语法答问(朱德熙,1985);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陆俭明,1993);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张伯江、方梅,1995);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张敏,1998);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袁毓林,1998)。

中国最早称“文法”,“语法”是后来的术语。按说“文法”偏重指研究文言文,书面语的,“语法”偏重指白话文、口语的。现在一般称“语法”。

据陈望道考证,“文法”最早出于《史记》,指规则、法律而言。到宋代,“文法”成了文理、文势、作文、修辞的同义词。从《马氏文通》开始,“文法”成了现在的通常用法。“语法”最早见于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跟宋代的“文法”义同。从1913年,胡以鲁编《国语学草创》,取得今天这种用法。

100多年汉语语法学发展的历史表明,我国的汉语语法研究是在印欧语语法学影响和启发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这一方面促进了汉语语法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使一些学者养成了以印欧语语法学的眼光看汉语的习惯,这也阻碍了我们认清现代汉语语法的真实面目。弄清汉语语法的特点,进一步摆脱印欧语语法学的羁绊,是汉语语法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来源:儒森对外汉语

现代汉语比较句比较项的不对称研究论文[推荐5篇]
TOP